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爱丽丝·门罗经典语录(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9年爱丽丝·门罗经典语录(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9年爱丽丝·门罗经典语录(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9年爱丽丝·门罗经典语录(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9年爱丽丝·门罗经典语录(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篇一:20XX年1-8月诺贝尔文学图书排名

20XX年1月-8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00年-20XX年)作家排行榜前十为: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20XX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M·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让-玛丽·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附录1:亚马逊中国20XX年1-8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00年-20XX年)作品排行榜前30

1.《二手时间》,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2.《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3.《公开的秘密》,艾丽丝·门罗

4.《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5.《丰乳肥臀》,莫言

6.《我脑袋里的怪东西》,奥尔罕·帕慕克

7.《蛙》,莫言

8.《锌皮娃娃兵》,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9.《我的名字叫红》,奥尔罕·帕慕克

10.《酒国》,莫言

11.《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12.《爱的进程》,爱丽丝·门罗

13.《我还是想你,妈妈》,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14.《企鹅经典丛书:绿房子》,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15.《师傅越来越幽默》,莫言

16.《红高粱家族》,莫言

17.《檀香刑》,莫言

18.《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奥尔罕·帕慕克

19.《红树林》,莫言

20.《白狗秋千架》,莫言

21.《纯真博物馆》,奥尔罕·帕慕克

22.《好女人的爱情》,爱丽丝·门罗

23.《快乐影子之舞》,爱丽丝·门罗

24.《八月的星期天》,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25.《天堂蒜薹之歌》,莫言

26.《印度三部曲2:受伤的文明》,V.S.奈保尔

27.《暗店街》,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28.《米格尔街》,V.S.奈保尔

29.《欢乐》,莫言

30.《戴眼镜的女孩》,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篇二:加拿大女作家门罗获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

加拿大女作家门罗获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

北京时间10月10日19时(当地时间10月10日13时),瑞典学院宣布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AliceMuo)。

爱丽丝·门罗(AliceMuo)简介:

爱丽丝·门罗出生在加拿大渥太华,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安静的城市度过。她的小说写的也都是这个城市郊区小镇中上演的平民中的爱情、家庭日常生活,而涉及的却都是和生老病死相关的严肃主题。

门罗以短篇小说见长,今年82岁的她一生创作了11部短篇小说集和1部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1968年,加拿大女权运动正处于最高峰,那年她37岁,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DanceoftheHappyShades),一炮而红,并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在短篇小说普遍地位低下的欧美文学界,这个终身成就奖颁给她让一些人惊讶,但更多的人对门罗获奖的感受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值!”“每读爱丽丝·门罗的小说,便知生命中未曾想到之事。”这是由作家、学者、编剧等组成的评委对她的评价。

门罗笔触简单朴素,但却细腻地刻画出生活平淡真实的面貌,给人带来很真挚深沉的情感,简单的文字带来丰厚的情感,这恰好显示了文学最本质的能量。很多人把她和写美国南方生活的福克纳和奥康纳相比,而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甚至将门罗称为“当代契诃夫”,而在很多欧美媒体的评论中,都毫不吝啬地给了她“当代最伟大小说家”的称号。

门罗最早出版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叫《快乐影子舞》(1968),即得到加拿大重要的文学奖总督奖。她的短篇小说集有《我青年时期的朋

友》(1973)、《你以为你是谁?》(1978,亦得总督奖)、《爱的进程》(1986,第三次得总督奖)、《公开的秘密》(1994)、《一个善良女子的爱》(1996)、《憎恨、友谊、求爱、爱恋、婚姻》(2001)、《逃离》(20XX)等,20XX年出版《石城远望》是她最新的一部作品集。

篇三:爱丽丝门罗

项目编号

石河子大学

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爱丽丝·门罗作品中对新女性意识的分析研究

项目完成人:王艳、李新华指导老师:叶春莉

所在学院:外国语学院联系电话:

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制

二〇一二年四月

爱丽丝·门罗作品中对新女性意识的分析研究

项目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美国的重要文学刊物如《纽约客》、《大西洋月刊》、《巴黎评论》上,都可以经常读到爱丽丝·门罗的作品。她几乎每隔两三年便有新的小说集出版,曾三次获得加拿大最重要的总督奖,两次获得吉勒奖。另据报道,法国《读书》杂志一年一度所推荐的最佳图书中,20XX年所推荐的“外国短篇小说集”,就包括了爱丽丝·门罗的著作《逃离》。我国的《世界文学》等刊物也多次对她的作品有过翻译与评介,且我国学者赵慧珍在《加拿大英语女作家》一书中也对她的部分作品及其写作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论,但涉及新女性意识的内容并不是很多。英国的《新政治家》周刊曾在评论中指出:“门罗的分析、感觉与思想的能力,在准确性上几乎达到了普鲁斯特的高度。”。另外一些批评家还指出她在探究人类灵魂上的深度与灵敏性。她的作品都有很强的“浓缩性”,每一篇四五十页的短篇,让别的作家来写,也许能敷陈成一部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此外,作为一位女作家,她对女性观察的细致与深刻也是值得称道的,她总是将目光流连于平凡女性的生活,从自己和母亲身上寻找灵感,精确地记录她们从少女到人妻与人母,再度过中年与老年的历程,尤擅贴近女性之性心理的波折与隐情,以及由此而来的身心重负,细致入微,又

复杂难解,看似脆弱,却又坚忍顽强。门罗的另一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作品倒似乎越来越醇厚有味了,到目前为止,仍然未显露出一些衰颓的迹象。美国女作家、普利策奖得主简?斯迈利(JaneSmiley)曾这样称赞门罗的作品“既精妙又准确,几近完美”。长期居住于荒僻宁静之地,逐渐形成以城郊小镇平凡女子的平凡生活为主题的写作风格。故事背景大多为乡间小镇及其邻里,故事人物和现实中人并无二致,亦经历出生与死亡、结婚与离异。但泥土芳香的文字背后,却是对成长疼痛与生老病死等严肃话题浓墨重彩的描写。细腻优雅、不施铅华的文字和简洁精致、宽广厚重的情节,常常给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莫大震撼。

研究内容

研究爱丽丝·门罗的三部作品:《姑娘们和女人们的生活》《你以为你是谁?》《仇恨、友谊、求婚、爱情、结婚》,通过深入研究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的几部作品(剖析其书中对新女性意识的描写,对比分析不同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及转变过程,从而联系现实生活中女性意识形态的发展及转变,深入了解剖析女性的内心意识对其行为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加确定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及社会地位,此外也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女性所遭遇的一些问题,如恋爱,友情,婚姻等。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提高文

学鉴赏水平,也可以更透彻的了解女性在社会中角色及现实生活中女性所遭遇的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为门罗的研究增加相关内容及角度。

项目研究结果

以4000字的论文结题,论文正文包括对爱丽丝·门罗作品《女孩与女人们的生活》、《你以为你是谁?》、《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三本书的评论总结,以及每本书中所体现的新女性意识的概括总结。最终得出结论建议。项目研究不足或欠缺,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较少,无法真正了解门罗本身的写作意图。书中真正想

给读者呈现出怎样的画面,需要引起读者怎样的共鸣和思考还有待考究。

项目的创新点与特色(包括使用了什么样的创新方法、手段、项

目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等)

此项目重在给处在对爱情,生活迷茫的女性给予建议,参考。引

发读者的自我思考与反思。我们都会经历懵懂无知的少女时代到渐渐长大成熟的青年再到看透生活的老年,爱丽丝·门罗把女性一生的心路历程在《女孩儿和女人们的生活》、《你以为你是谁?》、《恨,

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这三本书中极尽诠释。她向我们展现了新女性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从年少叛逆不断犯错到内心强大不断挑战自我再到最终归于平静的自我反思与改变。在书中或多或少大家都会找到自己的影子,让我们在还没犯错时提前了解自我,提前领悟亲情,友情,爱情并学会如何权衡三者。无论是善于思考、勇于改变的黛儿,还是接受自我、独立自主的罗斯;还是大胆出逃,努力追寻理想的乔安娜。我们都能看出,作为一名女性,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地位与价值。无论在家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保持独立,做一个独立自主,善于思考,勇于改变,接受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当代新女性。

项目成员的组成、特长、分工及成员间相互协调配合的情况,导师指导情况回顾我们的研究历程,感悟良多。研究中我们遇到过各种问题,各种不顺,但我们并没有抱怨,而是加强交流,一起探讨,团结着共同去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弥足珍贵的过程。这不仅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加了大家的亲和感,增强了友谊。这次课题的研究使我们得到的不只是理论的知识,更多的是经验的积累以及心智的锻炼。感谢叶春莉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指导,遇到问题总能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解,提供查阅资料的途径,按时审阅研究进度结果,及时改正存在问题。这段充满奋斗的历程将会成为我们人生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逃离-爱丽丝门罗 观后感 赏析

逃离-爱丽丝门罗观后感赏析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或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就像看戏路上放松的脚步,就像午后窗边怅然的向往。一次次逃离的闪念,就是这样无法预知,无从招架,或许你早已被它们悄然逆转,或许你早已将它们轻轻遗忘。无论是十八岁从父母家出走如今又打算逃脱丈夫和婚姻的卡拉;放弃学术生涯,毅然投奔在火车上偶遇的乡间男子朱丽叶;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某一天忽然消失得再无踪影佩内洛普;已然谈婚论嫁,却在一念之间与未婚夫的哥哥出逃了一个下午格雷斯…… 真正的逃离不是物理空间上的,而是心灵的。第一篇《逃离》的结尾,主妇卡拉最终还是回到了丈夫克拉克身边。可是白山羊弗洛拉的尸体阻隔了他们心灵接触的可能。大隐隐于市,这是一样的道理。最终极的逃离不是我逃到天涯海角,你遍地寻觅不到,而是我和你相距不过咫尺,却再无靠近的可能。 卡拉年轻鲜活,西尔维亚像女主人爱慕一只刚刚孵出的小鸡一般喜爱她。但这种爱隔着多少时空呢!卡拉永远不能体谅一个迟暮女人对新鲜热腾的事物的爱慕,对于生命的记念和追挽比西尔维亚拥有的所有财产重要得多,而卡拉需要的仅仅是一小叠满足她对美好物质生活的追求的钞票而已。卡拉带着西尔维亚塞给她的一卷钞票逃离她的同居男友克拉克并给他留下了一张纸条: 我已经走了,我不会有事的。 而出于同样的厌倦,几年前她逃离自己的父母时也留下了一张纸条: 我一直感到需要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我知道在这一点上我是永远也无法得到你们的理解的。 纸条上提到真实的字眼,仿佛只有她能理解“真实的”三个字如何在她的身体和心灵上留下的分量,也只有她和克拉克的相爱才能诠释“真实”的全部涵义,他们躺在草地上嚼草根哼歌,他们过着浪费金钱浪费时间的快乐时光。 但是过了多久呢,真实的日子陷入艰辛的窘迫现实,她和克拉克失去了激情,卡拉再一次留下纸条,惟一的特殊原因只是:去一个地方,过一种生活,那里将不会包括克拉克。 大巴士里没有年轻人,除了她自己。现在的她正奔向未来世界,但恐惧感像轻烟袅袅冒出,她发现那逐渐接近的未来世界的奇特之处和恐惧之处在于,她无法融入其间。以为还能像当初逃离家庭奔向克拉克时那样欢欣鼓舞,能惘惘然就投入了新的生活,不顾一切的无知原来也是如此美好!但是每一段日子都是生命的印记,她无法抛弃与克拉克相处的那段同居生活留给她的成熟和历练,她再不是往日的无知少女。于是,当她坐在逃往多伦多的大巴士上,突然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恐慌正是源于自由的未来时,巨大的空洞像漩涡一样正一圈一圈把她抽吸进去,她她从车窗玻璃里见到了没有克拉克的自己,像患了幽闭恐惧症的病人一样逃离了大巴士。 卡拉欲逃离与克拉克之间没有激情的生活,西尔维亚为丈夫的病死而感到解脱,克拉克把卡拉心爱的绵羊弗洛拉藏起来最后让野兽吃掉。。。。。。三个人都在逃离某种现实存在但不想继续拥有的生活,每个人都对现状不满,但实际上,他们哪儿也去不了,逃离不过另一种囚禁。 阅读该中长小说,脑内联想到的情景一直都是朦胧淡雅的加拿大乡村,由米色,驼色构成的背景。让人只觉恬淡舒适,仿若初秋的惬意自得。作者的叙事手法也是悠然自得,徐徐铺开故事画卷,不骄不躁,缓缓道来。像截了一段大河,却不是物理上的那种截断,而是心理上的,为观看的方便而截的,前因后果都潜藏着,丰沛奔涌也照旧,甚至比看到整条河流更为浩荡。艾丽丝·门罗笔致绵密,气息醇厚平静,从不因为写小说而人为破坏生活的肌体,刻意制造落差。一切都很淡,但又淡得恰到好处,不至于淡到虚无,也不会浓烈的刺人。 另外,和当代小说锐利却琐碎、简约却留白过多、克制到寡情的作风不同,小说重新成

2019年爱丽丝·门罗经典语录(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9年爱丽丝·门罗经典语录(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篇一:20XX年1-8月诺贝尔文学图书排名 20XX年1月-8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00年-20XX年)作家排行榜前十为: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20XX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M·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让-玛丽·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附录1:亚马逊中国20XX年1-8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00年-20XX年)作品排行榜前30 1.《二手时间》,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2.《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3.《公开的秘密》,艾丽丝·门罗

4.《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5.《丰乳肥臀》,莫言 6.《我脑袋里的怪东西》,奥尔罕·帕慕克 7.《蛙》,莫言 8.《锌皮娃娃兵》,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9.《我的名字叫红》,奥尔罕·帕慕克 10.《酒国》,莫言 11.《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12.《爱的进程》,爱丽丝·门罗 13.《我还是想你,妈妈》,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14.《企鹅经典丛书:绿房子》,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15.《师傅越来越幽默》,莫言 16.《红高粱家族》,莫言 17.《檀香刑》,莫言 18.《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奥尔罕·帕慕克 19.《红树林》,莫言 20.《白狗秋千架》,莫言 21.《纯真博物馆》,奥尔罕·帕慕克 22.《好女人的爱情》,爱丽丝·门罗 23.《快乐影子之舞》,爱丽丝·门罗 24.《八月的星期天》,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25.《天堂蒜薹之歌》,莫言

《逃离》读后感

《逃离》读后感 寒假我拜读了爱丽丝门罗的《逃离》。也许我个人的感受并不完全切中作者写书的本意,但我想,我所看到的,即是我所收获的:学会适应,懂得满足。艾丽丝·门罗,一名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农家姑娘,她出生在渥太华,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安静的城市度过。她长期居住于荒僻宁静之地,逐渐形成以城郊小镇平凡女子的平凡生活为主题的写作风格。故事背景大多为乡间小镇及其邻里,故事人物和现实中人并无二致,亦经历出生与死亡、结婚与离异。但泥土芳香的文字背后,却是对成长疼痛与生老病死等严肃话题浓墨重彩的描写。她的笔触简单朴素,但却细腻地刻画出生活平淡真实的面貌,给人带来很真挚深沉的情感,简单的文字带来丰厚的情感。很多人把她和写美国南方生活的福克纳和奥康纳相比,而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甚至将门罗称为“当代契诃夫”,而在很多欧美媒体的评论中,都毫不吝啬地给了她“当代最伟大小说家”的称号。但无论作者如何,读者的感官是最重要的。我喜欢她的作品,平淡但却并不无趣。每一个故事都会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与这本书的同名的第一个故事,一个年轻女人的逃离故事。 卡拉,本篇故事的女主人公,厌倦了她的父母和他们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所以她选择了离开她的父母,跟随她的

男友,克拉克,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和新的生活。他们一起经营一个农场,不幸的是,经过几年的经营,他们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克拉克于是想到向西尔维娅夫人勒索钱财,而卡拉并不赞同。与此同时,卡拉对穷人的生活感到难以忍受,又想要逃离。西尔维娅夫人——卡拉的忘年交女,对卡拉有着不同寻常的好感,她喜欢这个年轻、聪明、乐观、热情的女孩。于是卡拉在西尔维娅夫人的帮助下逃离了“让她再也受不了的”男友克拉克,坐上去多伦多的大巴,想在那里开始新生活。然而,她在去多伦多的路上,对自己的未来思考,并感到担忧。她意识到她的逃离是无用的,她不能忍受的是日常的生活,而不是别的什么,即使她现在离开了克拉克,她仍要过着日常的生活,而且可能更加艰难。她在路途中就崩溃了。她打电话求克拉克带她回家,她最终放弃了逃离,和西尔维娅断交了,也回避了丈夫杀死自己宠物的可能性。逃离是痛苦的,可出走的半途中发现能“拯救”自己的依然是自己逃离的地方,更令人沮丧。卡拉发现,“对于埋在心里的那个刺痛她已经能够习惯了。她现在心里埋藏着一个几乎总是对她有吸引力的潜意识,一个永远深藏着的诱惑。”出逃后的少妇学会了控制、隐忍,忍受婚姻的瑕疵,学会不追问,不去超越生活,归降,将自我和诱惑埋到地底。她仍然有着逃离的欲望,只是她深藏了这个欲望,让它在时间的流逝中越藏越深,直至忘却。

艾丽丝·门罗小说读后感

艾丽丝·门罗小说读后感 前些天,买了几本艾丽丝·门罗的小说。先是读《快乐影子之舞》,作家奠定声名之作,觉得也没有什么,说不上有多好。但当我读到第二本《公开的秘密》时,便欲罢不能了。然后废寝忘食读完了《好女人的爱情》和《逃离》。读罢,思绪还沉浸在她的叙述中,缠绕在她讲的故事所创造的浓雾中,不能自拔。 每一个作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艾丽丝·门罗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写小说的作家,艾丽丝·门罗无疑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她很善于吊人的胃口。她从最不起眼的地方讲起,你先是漫不经心地听着。但听着听着,便被她的故事吸引了。而当故事讲到最吸引人的地方时,你抻长了脖子,正无限神往地听着,想饕餮下面的精彩,她却停了下来。然后一声咳嗽,开始讲其他。没办法,你希望听下去,只好跟着她走。于是,她带着你走啊,绕啊,走到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地点,讲另一个有些关联的故事。虽不算美味,但也足以饴人。就这样,你听着听着,走着走着,发现又跟着她回到了原处,回到刚才中断了的精彩之处。而因为这种时空转换的叙述,你得以更加品味到故事的妙处,尝到美食的精华,从而神驰千里,沉醉其中。原来那些转换,那些看似的不相

关,都是这道大菜必不可少的作料啊。 艾丽丝·门罗的小说里的主角,都是一个个普通小镇上的普通人。而故事的内容,也多是讲述人类普遍的微小感情,比如一位父亲埋藏已久的恋情(《沃克兄弟的放牛娃》),比如两个普通的小女孩的微妙的友谊(《有蝴蝶的那一天》),比如一个女孩因为怜悯而故意放走父亲要杀的马(《男孩和女孩》),比如一个女人对一个传奇式的凶恶男人的一见钟情(《破坏分子》)。因为是写人类的微小的感情,所以她的小说有着那么多的悬疑,让你在阅读时过把读侦探小说的瘾。艾丽丝·门罗是一个制造悬念的高手。这也是她吊胃口的手段之一吧。她为你出示一个场景,那个场景暧昧无比,看似零乱不堪,却有着那么多的蛛丝马迹,让你忍不住悄悄地探究,希望捕捉到常人难以发现的幽微。这也难怪,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始动力。你大气儿也不敢喘,更不敢稍微离开片刻,怕一离开,就中断了思路,一喘气,便惊飞了灵感。你全然忘了,其实你一直在那个现场制造者的控制之下,她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提着一盏小小的灯,发着幽暗的光,指引着你,一点一点寻找着,探求着。好不容易,你觉得你接近真相了,你欣喜万分,正待豁然,突然,灯光消失了,你眼前一片黑暗。你努力地找啊找,但,你找不到答案,或者,根本没有答案,只是一个看似杂乱的场景罢了。内中,也许藏有玄机,但所有的隐秘都是你自己

艾丽丝·门罗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第21卷第4期兵团教育学院学报vol.21No.4 2011年第4期JOURNAL OF BINGTUAN EDUCATION INSTITUTE Aug.2011艾丽丝·门罗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李洪辉 (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摘要:艾丽丝·门罗是加拿大当代文坛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短篇小说集《姑娘们和女人们的生活》是她的早期代表作。以其中第一篇短篇小说《沼泽路》为例探究艾丽丝·门罗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主人公贝尼叔叔是一个具有母性特征的男性,他热爱大自然,喜欢孩子和小动物,宽容、爱护女性。通过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故事充分反映了艾丽丝·门罗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解放女性与自然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沼泽路》;生态女性主义;双性同体 中图分类号:H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548(2011)04-0053-03 Reflections on Alice Munro's Eco-feminism LI Hong-hu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832003,China) Abstract:Alice Munro is one of the noted female writers i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world in Canada.Lives of Girls and Women,a collection of her short stories,is her early masterpiece.The Flats Road,the first short story from the collection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Alice Munro's eco-feminism.The leading character,Uncle Benny,is a male with maternal trait who loves nature,children and small animals and shows tolerance towards and cares for women.The sto-ry of the common laborer fully reflects Alice Munro's eco-feminism in which she advocates living in harmony between peo-ple,between people and nature and liberating women and nature. Key words:Alice Munro;The Flats Road;eco-feminism;androgyny 一、引言 在加拿大文学史中,女性作家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加拿大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女性作家的异军突起在加拿大当代文坛中占据了主流地位,最突出、最有影响力的有五位女作家:埃塞尔·威尔逊、劳伦斯、艾丽丝·门罗、卡罗尔·希尔兹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加拿大女性作家多以女性为小说主人公,根据自己在现实社会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塑造她们理想中的女性或是描写女性在父系社会中痛苦悲惨的命运以及女性与自己的命运抗争、奋斗的经历,表达了妇女要求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强烈愿望。“她们往往把加拿大特有的存活斗争融入女人为自身解放和独立而做的努力之中。”(刘意青,2002)《姑娘们和女人们的故事》、《石头天使》和《强盗新娘》等正是她们的经典代表作品。 二、艾丽丝·门罗和《沼泽路》 在加拿大女性作家中,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以擅长写短篇小说著称,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100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她曾三次荣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她的作品很受读者的欢迎,不仅多部短篇小说集成为畅销小说,多数作品还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多部短篇小说被改编成电影。2009年艾丽丝·门罗作为短篇小说家以其卓越的成就毫无悬念地获得了布克国际文学奖。她的作品多以女性为主人公,通过女性视角细致地描写了现代社会中女性的爱情、婚姻、家庭、亲子关系及社会问题,揭示了普通人生活中深刻而复杂的情感。(于艳平,2010)近年来,对爱丽丝·门罗的研究既有文本译介又有文本分析和理论研究,主要从女权主义、心理分析、叙事结构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而关注她作品中的生态思想研究则比较少。本文拟以生态女性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爱丽丝·门罗的短篇 — 35 — *收稿日期:2011-07-23 作者介绍:李洪辉(1972-),女,文学硕士,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爱丽丝门罗 在她自己的文

[加]爱丽丝?门罗:在她自己的文字里 采访者:斯蒂劳?阿斯伯格 翻译:记者吴永熹江楠柏琳 2013年12月10日,诺贝尔颁奖典礼在瑞典举行。82岁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因身体健康原因缺席颁奖,其女儿简妮替母亲领取了该奖。按照诺贝尔奖颁奖惯例,颁奖之前整个瑞典将会举行“诺贝尔周”,本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将在正式颁奖前做一个主旨演讲。 瑞典当地时间12月7日傍晚,门罗以视频形式完成了诺贝尔文学奖主旨演讲,在题为《爱丽丝?门罗:在她自己的文字里》讲演中,门罗讲述了自己的写作经历。 门罗:我很早就开始对阅读感兴趣,是因为有人给我读了安徒生的童话《小美人鱼》。我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小美人鱼》的故事,它极其悲伤。小美人鱼爱上了王子,但她不能和他结婚,因为她是一条美人鱼。这个故事如此悲伤,我都无法和你谈起那些细节,因为我可能会哭。但不管怎么样,这个故事一读完我就跑到屋子外面去,在我们住的房子外面走了一圈又一圈。我编造了一个有快乐结尾的故事,因为我觉得这是小美人鱼应得的,我没有想到过这个不同的故事仅仅是为我自己编的,它不会被全世界的人看到,但我觉得我应该尽了力,从此那个小美人鱼会和王子结婚并且幸福地生活下去,但这当然是她应得的。因为她为了赢得王子的欢心做了可怕的事情。她必须去换来四肢。她必须去换来平常人的四肢才能走路,但她每走一步都是剧烈的痛苦!这是她为了得到王子愿意承受的事。所以我想,她应该得到比在水中死去更好的结局。当时,除我之外可能没有人知道。这个新故事这一点并不困扰我,因为我觉得我已经想出这个故事了,它就已经发表了。所以,这就是了。我想,这就是写作的开端,很早的开端。我永远都在编故事 问:能否告诉我们你怎么学会讲述一个故事,写一个故事? 门罗:我永远都在编故事,我上学要走很远的路,在路上的时候我基本上都在编故事。长大一点的时候,故事越来越多地是关于我自己的,我会是这一种或另一种情境中的女主角,这些故事不会立刻被发表、被世界看到,这一点也并不困扰我,我甚至都不知道我当时是否想过其他人会否知道、会否阅读它们这件事。我关心的是故事本身,通常是从我的视角出发的、非常令人满意的故事,包含着大体上像小美人鱼式的勇敢那样的想法——她很聪明,她能够帮助建立一个更好的世界,因为她会投身其中,她有魔法或诸如此类的事情。 问:从女性的视角讲故事这一点是不是很重要? 门罗:我从来不认为它很重要,但我从来没想到我自己除了是一个女人还是别的什么,而且有许多的好故事都是关于小女孩和女人的。在你进入青春期以后可能是关于帮助男人实现他的需求之类的,但在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我就从没觉得做一个女人有什么低人一等的地方。这也许是因为在我生活的渥太华的那一片,女性读书和讲故事更多,而男性则在外面做着更重要的事情,他们不需要故事。所以我觉得很平常。 问:环境又给了你怎样的灵感? 门罗:你知道吗,我不认为我需要任何灵感。我觉得故事对于世界来说如此重要,我想要创造出这其中的一些故事,我想要一直做这件事,它不需要和其他人有任何关系,我不需要对任何人讲述。直到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如果有很多人能看到它们的话,会很有趣。 问:当你讲一个故事时,对于你来说什么是重要的? 门罗:嗯,很显然,最开始的时候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快乐的结尾,我无法忍受不快乐的结尾,至少对于我的女主角来说。后来,我开始读像《呼啸山庄》这样的书,这些书会有非

艾丽斯·芒罗及其作品简介

艾丽斯·芒罗及其作品简介艾丽斯〃芒罗,加拿大女作家,被称为“现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艾丽丝〃芒罗1931年生于加拿大渥太华,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安静的城市度过,少女时代即开始写小说。芒罗以短篇小说见长,1968年,芒罗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并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其代表作有《好荫凉之舞》和《爱的进程》。有人称呼她是“当代的契诃夫”。芒罗多次获奖,其中包括三次加拿大总督奖,两次吉勒奖等,2009年,获得第三届布克国际奖。2013年10月10日,艾丽斯〃芒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13位女性作家。 芒罗长期居住于荒僻宁静之地,逐渐形成以城郊小镇平凡女子的平凡生活为主题的写作风格。故事背景大多为乡间小镇及其邻里,故事人物和现实中人并无二致,亦经历出生与死亡、结婚与离异。但泥土芳香的文字背后,却是对成长疼痛与生老病死等严肃话题浓墨重彩的描写。细腻优雅、不施铅华的文字和简洁精致、宽广厚重的情节,常常给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莫大震撼。 《逃离》是芒罗的代表作,《逃离》由八个故事组成,八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女性,且都生活在加拿大小镇上,她们的日常生活细节,是当代小说中失落已久的,农活、甜点、清汤寡水的日常交际、万语千言的日记和书信;她们目光所及处的风景,也是我们久久不曾领略的,枫树、野菊花、落雨的下午、地毯上的线条;她们所经历的生老

病死,也多半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所谓的“由自然之力造成的死亡”,死于海难,或者恶劣的天气,这一切是极具加拿大气质的,提示着作者的地域属性和文化身份。但他们生活中,那种阴森的现代性却并没因此减少,“逃离”就是现代社会赋予他们的悲剧性机缘,以朱丽叶为主人公的《机缘》、《匆匆》、《沉寂》里,朱丽叶逃离女校教职去追随偶然结识的渔夫,她的父亲逃离原有的生活去做农夫,她的女儿骤然离家,弃她而去,在另一个地方过着富足的生活。《逃离》可以被视为“概念小说集”,八个故事隐隐被一个概念、一种气质统一,人物的生活背景、遭遇、情感也多有近似,八个故事并无隔离之感,气韵也并不被阻断,混在一起组成了长卷。 芒罗以短篇小说见长,今年82岁的她一生创作了11部短篇小说集和1部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1968年,加拿大女权运动正处于最高峰,那年她37岁,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一炮而红,并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在短篇小说普遍地位低下的欧美文学界,这个终身成就奖颁给她让一些人惊讶,但更多的人对门罗获奖的感受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值!”“每读艾丽斯〃芒罗的小说,便知生命中未曾想到之事。”这是由作家、学者、编剧等组成的评委对她的评价。芒罗笔触简单朴素,但却细腻地刻画出生活平淡真实的面貌,给人带来很真挚深沉的情感,简单的文字带来丰厚的情感,这恰好显示了文学最本质的能量。

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_心得体会

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 读完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逃离》。每幅短篇小说都值得细细品味,润物细无声的笔触却在意想不到的结局下于无声处听惊雷。门罗的文笔清淡平和,但丝毫不缺女性角度独有的细腻心理。朴实的文字背后隐藏着一出随时即将掀起狂风暴雨的情感跌宕。她的每则短篇故事仿佛潜伏于女性灵魂,挥散不去,久久缠身,替每个女人在平凡近乎窒息的生活中呐喊出内在的挣扎和想法。唯此之刻,回味无穷。 媒体曾把她比作俄国当代作家契诃夫,我觉得这是不准确的,她代表不了任何人,任何人也代表不了她,她是独一无二的罗门。在平凡的主妇生活中将女性共有的生活轨迹和共鸣的心灵波澜通过波澜不惊的手法再现波澜壮阔的逃离心路。全世界但凡未经历的,正在经历的,以及经历过的,都通过她旁观冷静的观察下用沉稳内敛的笔触精准的击中女性穴位,深刻地勾画出女性在平淡危机生活中的迷茫,逃离,抗争,沉默,无奈以及悲伤。 想讲两个对我印象深刻的小说故事。第一部即《逃离》本身的故事,女主角卡拉,年少时不顾一切选择自己所爱的男人,甘愿过着充满风险和挑战的生活,她写了一张简短字条给自己的父母:“我一直感到需要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我知道在这一点上我是永远也无法得到你们的理解的。”慢慢的,她却在和丈夫家庭生活的相处中渐行渐远,平静的海洋深层是暗流涌动的情感喷发。她决定离开,并寻求乡间的一位夫人帮助她逃离。可正当她登上一辆大巴决定奔向远方时,“她现在逐渐看出,那个逐渐逼近的未来世界的奇特之处与可怕之处,就在于,她并不能融入其中。她只能在它周边走走,张嘴,说话,干这,干那,却不能真正进入到里面去。可是奇怪的是,她却在干着所有这样的事,乘着大巴希望能寻回自己。像她自己满怀希望可能会说的那样——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手里。当她正在逃离他的时候,也就是此刻,他仍然在她的生活里占据着一个位置。可是等逃离一结束,她自顾自往前走自己的路时,她又用什么来取代他的位置呢?又能有什么别的东西——别的人——能成为如此清晰鲜明的一个挑战呢?”未知世界带给她无尽恐惧和陌生,她在“这生命中的紧要关头,挣扎着让她那巨大的身躯

艾丽丝·门罗《爱的进程》叙述分析

摘要有着“当代短篇小说大师”之称的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因其精湛的写作而举世闻名,她的作品屡获各种大奖,包括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与1986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爱的进程》同名的开篇之作讲述了普通人家祖孙三代人的爱情与婚姻。该作中隔离观察与楔入观察的交错使用展示了门罗精湛的写作技巧,不稳定的故事也为读者凭添了几分阅读的乐趣。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爱的进程》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不可靠的叙述 《爱的进程》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有着“当代短篇小说大师”之称的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发表于1986年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并获得了当年的加拿大总督文学奖,这也是她第三次获此殊荣。与此部小说集同名的开篇之作《爱的进程》向读者讲述了普通人家祖孙三代人的爱情与婚姻:费玛的外婆因外公的外遇而假自杀,费玛的父亲对母亲的呵护,费玛自己的婚变与情感认知。本文主要就此短篇小说展开叙事分析,拟对可靠与不可靠叙述下的不稳定的故事、不同观察角对叙述的影响,以及生活化与文学性兼具的叙述语言进行尝试性探讨。 一不稳定的故事――可靠与不可靠叙述 为了避免因全知视角叙事的封闭性而可能造成单一的叙事结构,在《多维的世界》中, 《爱的进程》与艾丽丝?门罗在与许多作品中一样采用了顺叙和倒叙相结合的发散式叙事结构: 从故事的中间开始叙述,中间不断穿插回忆,当回忆结束后,就接着按故事正常发生的时间顺序继续叙述。在这种顺叙和倒叙并重的叙事结构中,门罗巧妙运用了时空的转换。事件在阐释中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功能变化。卡法勒诺斯在《似知未知:叙事里的信息延宕和压制的认识论效果》中提出:叙事不只是一组事件序列的展开,也是一组与事件序列平行的阐释序列,而阐释序列与事件序列的不一致性是由于阐释程序的矛盾性质造成的。 费玛的外婆(玛丽埃塔的母亲)的上吊自杀是故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当时尚年少的母亲玛丽埃塔认为是邻居家的萨克里夫太太成功说服了自已的母亲不要上吊。成家立业后,贝瑞尔姨妈的一次上门走亲戚却对此上吊自杀事件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说法。贝瑞尔姨妈之所以认为外婆站在椅子上后打发目击者玛丽埃塔去找外公,只不过是打算好好吓唬一下有外遇嫌疑的外公罢了,因为有一点玛丽埃塔和萨克里夫太太都没有注意到,细心的贝瑞尔姨妈却发现了:挂在横梁上的绳子根本没有打结!虽然贝瑞尔姨妈讲的故事与母亲讲的是同一个事,但却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给出的完全不同的一个新版本!虽然关于此事件的两个版本大相径庭,但读者还是非常容易就能判断贝瑞尔姨妈的版本更为可靠。 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关于母亲玛丽埃塔因为恨“我”外公烧掉他留给她的那三千块钱遗产的事件。费玛跟别人说的,包括带男友博比?马科斯去看几经易主的旧居时说的版本是:妈妈烧那三千块现金时,爸爸站在那看着她烧!费玛认为父亲是出于对母亲的爱才一句反对的话也没说,任由她那么做。接着笔锋一转,小说又继续母亲在贝瑞尔姨妈那次上门走亲戚,以及母亲对该事件所给出的另一个不同的版本:母亲烧钱时,父亲不在场,当时没有别的旁人!此事件的两个版本,到底哪个才是可靠的呢?关于母亲烧外公留给她的那三千块钱遗产这一事件,费玛清楚地记得父亲不在家,事后才知此事的。由此可得知,小说中关于父亲看见母亲烧钱的叙述是不可靠的。但费玛却不愿意相信“父亲站在旁边,似乎不仅允许她这么做,还在保护她。”这一情景不过是费玛自已的想象罢了。即使如此,费玛最终还是承认了:父母之间的爱情是我从未停止过的一种信仰!这可以作如下解释:费玛希望父亲能够对母亲的任何所作所为都给以支持,身体力行也好,默默支持也好――这就是费玛向往的爱情!虽然在姨妈和别人看来,母亲烧钱的行为是一种疯狂的举动,甚至认为是一种犯罪,可是在费玛看来,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二观察角与叙述 与艾丽丝?门罗的大多数作品采用零视角叙事不一样的是,在《爱的进程》中,她并没有

爱丽丝门罗的《逃离》

绵阳师范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The Analysis of the Female Self-redemption in Runaway 《逃离》中女性自我救赎的解读 专业英语 院部外国语学院 学号1204021107 姓名李宁 指导教师胥少先副教授 答辩时间二○一六年五月 论文工作时间:2015 年 6 月至2016 年 4 月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 .. (1) 2. Reasons for the Female Self-redemption in Runaway (3) 2.1 Female Social Status in the Material, System and Spiritual Cultures (3) 2.2 Alice Munro’s Personal Reasons (3) 2.3 The Reversion—Female Psychological Goal (4) 3. Self-redemption—Female Rebellion against Fate (5) 3.1 The Self-redemption from Their Families (5) 3.2 The Self-redemption from Humanity (7) 3.3 The Self-redemption from Themselves (8) 4. Conclusion (10) Bibliography (12) Acknowledgements (13)

“短篇女王”艾丽丝·门罗的苏格兰情结-8页精选文档

“短篇女王”艾丽丝·门罗的苏格兰情结 艾丽丝·门罗简介艾丽丝·门罗,加拿大著名女作家,当代重要的英语短篇小说家。不论是在北美还是英国,她都曾获得过众多奖项,如:加拿大总督文学奖、英联邦作家奖、吉勒奖、曼·布克国际文学奖、莱南文学奖、欧·亨利奖等十三种文学类大奖,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洛恩·皮尔斯勋章与美国国家艺术俱乐部文学荣誉勋章,她还是美国艺术文学院外籍荣誉院士。她的众多作品已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她的忠实读者可谓遍布全球,被赞誉为“当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 “二战”后的加拿大英语文学不断发展,但巧合的是大多数的作家来自索埃斯特,这也成了加拿大文学界令人津津乐道的事。艾丽丝·门罗成长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当时,“加拿大——尤其是安大略西南部的一个小镇——将升起一位举世瞩目的作家明星”这一奇特的想法是会被 人耻笑的。即便是到了五六十年代,加拿大也鲜有出版商,而那些主要的教材出版商则主要从英美进口所谓的文献。外国文学作品和理论的涌入对当时的加拿大文坛产生了重大影响。加拿大作家借助外来文化、文学的推力而开创了加拿大文学的新局面,艾丽丝·门罗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20世纪60年代,艾丽丝·门罗在罗伯特·卫伍制作的CBC节目《人类学》开始了她的创作。1968年,艾丽丝·门罗出版了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正是她的这本小说集令她首次赢得了加拿大总督文学奖。197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少女们和妇人们的生活》因内容连贯而曾被误当作长篇小说发行。迄今为止,她已发表了十余部短篇小说集,每部小说集均包含有九或十篇小说。她在国际文学界所享有的地位与她的

写作方式密不可分。长篇小说在文学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正是她这位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为短篇小说赢得了一席之地,使短篇小说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接受与认可。虽然许多一流的英、美、加作家曾尝试过短篇小说创作,但无一能企及艾丽丝·门罗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所获得的巨大成就——使短篇小说具有与长篇小说同等重要的地位! 苏格兰宗教传统对门罗创作的影响 艾丽丝·门罗1931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的温格姆镇,艾丽丝·莱德劳是她出生时的姓名,意思是全球经济大萧条时期来到人间的一个小生命。门罗九岁时,加拿大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她就读于伦敦的西安大略大学,大二时因与第一任丈夫詹姆斯·门罗结婚而退学,并改用夫姓。当猫王艾尔维斯·普莱斯利在乐坛崭露头角时,门罗二十五岁——初为人母。三十八岁时,正是妇女运动的狂热时期,也正是在该时期,门罗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问世。1972年,门罗夫妇离异。虽然在1976年她与杰拉德·弗雷林喜结连理,但她仍然保留了门罗这一姓氏。在她五十岁之前所创作故事的时间主要设定在30年代到80年代之间,甚至更早——对先祖时期的记忆。 加拿大1867年成立,是一个迄今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国家。除了原住居民外,加拿大主要以英法以及一些欧洲移民为主,这造成了该国的宗教与该国的民族成份一样具有多元化的特征。目前加拿大最大的宗教——天主教徒——约占总人口的一半,基督教徒(新教各派)则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左右。门罗的部分祖先隶属苏格兰长老会,她的血统可以追溯到詹姆斯·霍格——一位乡村自学成才的苏格兰诗人、小说家,罗伯

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代表作《空间(Dimension)》

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代表作《空间 (Dimension)》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选自《外国文艺》 本篇《空间》于2006年6月5日发表在《纽约客》杂志上,以女性的爱情、婚姻、日常生活为视角,反映女性自我成长的主题。本篇的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在丈夫阴影下的小镇妇女,因为一段平常的同性交往,引来丈夫的无端猜疑和残忍报复。巨大刺激和痛苦使她行尸走肉似地活着。同样饱受煎熬的丈夫在有关异度空间的冥想之中获得了解脱。女主人公受到启发,个体意识有所觉醒。后来在一场车祸中,她帮助挽救了一名还未成年的年轻司机的生命,在将一己之爱投射于外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异度空间,摆脱了依附,实现了真正的自我救赎。-译者 多丽要乘三趟车才能到达所里:先坐到金卡丁,倒车去伦敦(译注:这里提到的金卡丁市、伦敦市为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两座城市。),再在伦敦换乘市郊车。她周日早晨9点出发,中间倒车等车,直到下午两点才走完100余英里的路。上车坐,下车还坐,她倒也

不在意。平常工作,坐着的机会不多。 她是凯富宾馆的一名客房服务员,职责就是打扫卫生间、铺床、吸尘、擦镜子。她喜欢这工作,忙起来让她没工夫胡思乱想,晚上累得倒头便睡。有些和她一起干活的人喜欢添油加醋,把工作说得又脏又累,让你听得头皮发麻。多丽自己倒很少碰上乱得跟猪窝似的房间。这些比她年长的女人都怂恿她往上爬,劝她趁着年轻漂亮学点技能,找个坐办公室的事。但她对现状心满意足。她不想跟人打交道。 和她一起干活的人都不知道她的经历。也可能知道而不提。报纸上登过她的照片,用的是他给她和三个孩子一起拍的那张。照片上,她怀里抱着新生儿迪米特里,两边分别是望着镜头的芭芭拉·安和萨沙。那时她有一头波浪式的褐色长发,自来卷,颜色也是天生的,很讨他喜欢。她脸上是温婉、娇羞的神情,却不是本性的自然流露,多半是因为她这模样让他高兴。 那件事之后,她把头发剪了,做了漂染,又用发胶把头发直竖起来。她身材瘦了许多,名字也改用了中名“弗勒”。他们给她找的这个差事,工作地点在一个小镇上,离她原来的住处相去甚远。 这是她第三次去所里了。前两次,他拒不见面。如果这次他还不肯见她,她就打算放弃了。即便见了,

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

爱丽丝门罗逃离读后感读完爱丽丝门罗的小说《逃离》。每幅短篇小说都值得细细品味,润物细无声的笔触却在意想不到的结局下于无声处听惊雷。门罗的文笔清淡平和,但丝毫不缺女性角度独有的细腻心理。朴实的文字背后隐藏着一出随时即将掀起狂风暴雨的情感跌宕。她的每则短篇故事仿佛潜伏于女性灵魂,挥散不去,久久缠身,替每个女人在平凡近乎窒息的生活中呐喊出内在的挣扎和想法。唯此之刻,回味无穷。媒体曾把她比作俄国当代作家契诃夫,我觉得这是不准确的,她代表不了任何人,任何人也代表不了她,她是独一无二的罗门。在平凡的主妇生活中将女性共有的生活轨迹和共鸣的心灵波澜通过波澜不惊的手法再现波澜壮阔的逃离心路。全世界但凡未经历的,正在经历的,以及经历过的,都通过她旁观冷静的观察下用沉稳内敛的笔触精准的击中女性穴位,深刻地勾画出女性在平淡危机生活中的迷茫,逃离,抗争,沉默,无奈以及悲伤。想讲两个对我印象深刻的小说故事。第一部即《逃离》本身的故事,女主角卡拉,年少时不顾一切选择自己所爱的男人,甘愿过着充满风险和挑战的生活,她写了一张简短字条给自己的父母:“我一直感到需要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我知道在这一点上我是永远也无法得到你们的理解的。”慢慢的,她却在和丈夫家庭生活的相处中渐行渐远,平静的海洋深层是暗流涌动的情感喷发。她决定离开,并寻求乡间的一位夫人帮助她逃离。可正当她登上一辆大巴决定奔向远方时,“她现在逐渐看出,那个逐渐逼近的未来世界的奇特之处与可怕之处,就在于,她并不能融入其中。她只能在它周边走走,张嘴,说话,干这,干那,却不能真正进入到里面去。可是奇怪的是,她却在干着所有这样的事,乘着大巴希望能寻回自己。像她自己满怀希望可能会说的那样——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手里。当她正在逃离他的时候,也就是此刻,他仍然在她的生活里占据着一个位置。可是等逃离一结束,她自顾自往前走自己的路时,她又用什么来取代他的位置呢?又能有什么别的东西——别的人——能成为如此清晰鲜明的一个挑战呢?”未知世界带给她无尽恐惧和陌生,她在“这生命中的紧要关头,挣扎着让她那巨大的身躯和灌了铅似的腿脚站立起来,超前踉跄走去,喊道‘让我下车,我必须得在这儿下去,我就是要下去!’她终于回到自己原来的家,日子一天天过去,她抵抗着那样的诱惑,“肺里有什么地方扎进去了一根致命的针,浅一些呼吸时可以不感到疼。可是每当她需要深深吸进去一口气时,她便能觉出那根针依然存在。”其实这段心理描写我能够感同身受一些,仿佛自己能窥见大部分妇女的影子。比如我的母亲,退休后便常年过着家庭主妇的生活,她日复一日的做着家务活,偶尔发出感叹和埋怨,“整天就是做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想出去出不去。只能在家呆着,家附近转转。”我觉得自己突然就有点理解她了。她的青春没有了,她余下的年华却要在日复一日的家务生活中渐渐消逝。生活是不会给这样年龄的人带来惊喜和新鲜的了。她或许早就习惯接受,可偶尔的叹息却是心底最真实的写照和情感循环。()有一次她因为家庭原因和父亲大吵一架,生气的离家出走,她是没有地方可去的,我担心她,手机联系她,她短信发过来叫我保密。第二天我和她约在一家面包店碰头,她泪眼婆娑地告诉我:她没有地方可去,她也不知道去哪里,她一个人瞎逛,漫无目的,再大的地方也没有她的容身之处。她一个人晚上睡了一家不知名的陌生宾馆,可能睡多久呢?这毕竟不是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床啊。说着说着她流下了眼泪……我想每个女人都有想要释放真实自己的冲动。只是有些女人毅然而然离开了,有些女人选择隐藏自己的心里想法,继续隐忍地过着寡然无味的生活,直到忍受它,接受它,习惯它,麻木它。表面和睦的家庭生活,固然对某些女性是幸福,但另一方面或许就是禁锢的枷锁。表面的虚幻泡沫五光十色,却是脆弱不堪,一个手指就能轻易将之戳破。当然这一切,请抛开道德角度的千夫所指。因为这不是单从道德角度好坏就能说清的问题。看着卡拉的故事,脑海里又浮现出电影《时时刻刻》里的朱利安摩尔。电影里,她过着幸福的主妇生活,有个爱她的丈夫和可爱的儿子,可她的痛苦,纠结,无人

解读爱丽丝·门罗《逃离》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成长

yuwenjianshe001@https://www.doczj.com/doc/0215915689.html, 35 解读爱丽丝·门罗《逃离》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成长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李秀林 摘要:《逃离》是加拿大杰出文学家 爱丽丝·门罗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主要描写了女主角卡拉的两次逃离事件,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女性意识曲折成长的经历。由于两次逃离背景的不同,最终导致了不一样的结局。作家门罗认为如果一个女性想要拥有主体意识,首先要获得经济与思想的独立。 关键词:爱丽丝·门罗?《逃离》?女 性意识 引言 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凭借其创作的短篇小说闻名于世。她一共发表了短篇小说100多部,获奖无数。其中她创作的首部作品《快乐影子之舞》荣获了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嘉奖,《我青年时期的朋友》《你以为你是谁》等作品也获得了很多荣誉。21世纪初期,她完成了《逃离》这部作品。她凭借这本小说再一次荣获吉勒文学奖嘉奖。有人曾经如此评论她:“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非常多,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却非常少,近乎难得一见,而她就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大艺术家。”本文以女性主义作为切入点,以她的杰出短篇作品《逃离》为例,重点分析她的女性意识是怎样形成和成长的。 一、《逃离》中展现的女性意识 门罗的小说很多都把城镇郊区普通女性的日常生活作为主题,这和她自小在乡下长大关系密切。她以女性及其个人生活作为作品核心,运用虚构或非虚构的模式创作,采取非线性方式展开叙事,作品中涉及到爱情、婚姻等方方面面。在其初期的小说里面,女主角大多以热情正面的形象出现。随着作者年龄的增长,她笔下的女主角开始呈现出在 各种各样零碎事件中挣扎的情绪,以及对待中年危机的心态。身为一名以描绘女性意识以及提出女性问题而闻名于世的文学家,她的诸多小说都以乡镇郊区环境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1] 在小说中将焦点聚集在女性个体,尤其是她们的生活状态以及与人相处的难题中。小说的叙事情节看似平淡无奇,没有太多的冲突,人物角色性格温顺,但是读者在欣赏完小说后总会不由自主去思考当下女性的处境。小说的语言清新、明朗,并无刻意雕琢之处,展现出平凡而现实的生活原貌,带给读者真诚、浓郁的情感享受。很多西方评论家都将她称为“当代最杰出的文学家”和“当代的契?诃夫”。 《逃离》发表于21世纪初期,小说一经发表就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小说入选《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并且获得了吉勒文学奖。评论家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是:“故事使人难以忘怀,文字表现质朴又动人,精准却又恰到好处。阅读后给人以韵味悠长的感受。”?作者在这部小说集中,再次表现了乡镇郊区的平凡人,尤其是女性群体的生活,展现了隐藏着悲剧意味的生活。门罗说:“我就是希望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觉到惊奇的感受。重点不在于‘发生了何事’,重点是其发生的方式。”这部作品表现的主题是逃离,在小说集包含的八个短篇中都体现了这点。[2]小说的女主角是人们平常能看到的普通女性的缩影,她们在琐碎的生活里生存着,各自对生活都有细致的观察。这些主人公在生活中逆来顺受,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从原本的生活里离开。作者描绘的这些女性心中充满美好生活的理想,都试图努力逃离家庭、两性压迫及自我困顿。《逃离》是这部小说集中的首篇,它也代表了创作的 特点——以女性主义为基点,透视女性意识以及个人成长的经过。 女性追求个体独立、发挥开创性的核心动力是自我觉醒的意识,这个概念是指女性身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和所代表的意义。女性意识将“人”与“女人”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它蕴藏了性别的概念,却又越过了性别有更多的追求。女性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妇女可以自主地感觉且肩负起自己的使命、责任与义务,清晰地明白自 己的个性及特色,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获得认可及实现自身价值。 二、女性意识的起源 门罗和其他女性作家一样,热衷于表现女性出走以及逃离的主题。作者在创作小说时总是以女性的视角展开描述,这部作品也是如此,小说讲的是许多普通女人经历的逃离的故事。这部作品是八个短篇构成,最能体现作者风格的就是与小说集同名的《逃离》。女主角卡拉是个普通的女人,她希望挣脱长辈的约束、逃离婚姻的束缚。她所采取的方式就是出走,她经历了两次逃离,但每次的结果都不一样。 女主角成长的家庭里,糅合了母亲的疼爱和继父的威严,正值韶华的她原本的计划是等待开学,然后进大学接受教育。在这个期间,她不由自主地情陷被继父贬得一文不值的马术教练克拉克,有着叛逆心的她在被情感萌发的触动后,产生了强烈的挣脱家人控制的心理,在强烈的内心挣扎后,她狠心地离开了自己的小家,然后跟着爱人私奔到了别处。尽管她自己也不知道未来会面对什么,但她的冲动占了上风,她强烈地希望摆脱目前的情况。在她看来,只要她和爱 DOI:10.16412/https://www.doczj.com/doc/0215915689.html,ki.1001-8476.2016.08.01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