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社会学论述大题

教育社会学论述大题

1.试析教育在我国农村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任务及实现路径是什么?

在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之后提出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这个问题后,如何扶贫这个问题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而扶贫的真正难度和重心在于如何从原来的资金,物质扶贫转变出来,收到长足的效果,我的观点认为扶贫工作要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建立有内生动力、有活力,能够让贫困人口自己劳动致富的长效扶贫机制。

一百年前中国的教育思想家严复说道,“中国变革着手的根本途径在于教育”,黄炎培则认为“只有职业教育,才能沟通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放在今天依旧是我们研究乡村精准扶贫问题的张本。

教育要在农村中精准扶贫,我所认为的任务有三,其一,精准扶贫,最重要的点在于让数千万贫困户脱贫,提高贫困户的生活水平,满足贫困户的温饱问题。教育所应当做的就是应当为每一个贫困户量身定制,因地制宜,选择一条适合每一个贫困家庭的脱贫道路;其二,真正的贫穷,不仅仅是财富水平上的贫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更应当做到让贫困户从传统农村社会的思想观念上走出来,走出愚昧,走出穷忙,走出中国农村社会里所固有的贫穷病来;其三,对于农村贫困户的精准扶贫,不单单应当只做到职业教育或者技术教育本身,更应当做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交流。合理的农村扶贫教育,正在于沟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让接受了职业教育的孩子同样有机会参加普通教育。

要做到教育让千百万贫困人口脱困,我认为我们应当做的是双向的筛选,通过国家从省,市,县一级分层设立教育扶贫机构,然后通过实地考察和贫困户自主上报,确定每一个贫困户致贫原因,根据情况分别施以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等等多方面的帮助。

要做到长足思想的转变,重点则是让每一个贫困户摆脱“援助来了吃援助,吃完援助继续穷”的惰性思维和对于教育读书的不重视,教育机构通过各类方式在对每一个贫困户进行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以及各种实地技术开发时,更要注重思想观念的引导和启发。

要做到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教育制度更应该进行改革,为每一个有需要,有能力的贫困户提供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过渡,从原来的技术教育转型成为知识教育提供适合他们条件的教育,以帮助他们走出原来的阶层和环境。

2.请分析在双一流大学建设中,需要怎样的教师合作文化?请结合我校我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展望

在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过程之中,教师之间的合作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发展,我认为,教师之间的合作文化应当是深层次的,个人的,和持久的。其内在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教师之间的合作需要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教师不再为了职称,论文数量,薪酬等疲于奔命,受制于行政管理,而是给一个大学教师们一个良好的合作空间,让他们为了学术思想而争吵,而不是为了薪酬多少而计较。

其二,教师之间的合作应当出于自愿和对于自身的积极使命感,对于和其他教师的合作和交流,使教师感觉到自身的满足和自身切实需要的被满足。应当融入教师日常生活的部分,内化成为教师的行为本能

一所大学,可以不是一流的“大学”,可以没有一流的学科,但必须有一流的灵魂,而一流的灵魂的形成必是由这所大学里所有老师共同铸造的。

为此,我认为我校我院应当做到两点,第一,建立教授之间的自治会,第二,形成同科系,同研究领域之中各个教授之间的学术共同体。

要做到建设良好的政策环境,就必须把大学里本应属教师的权力交还给教师,而不是用行政命令来替代。从我校我院讲起,就应当下放管理的权力,由每一学院的教授组成自治会,

决定本学院内部的事务,如课程设置,教育经费问题,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等,同样,由每个院推选出来的教授共同管理学校的事务,校长只是活动的组织者,他应当做到一个平台的作用,成为教师沟通的渠道,事务最终的决定权把握于教师的手中,而要满足教师独立自主的根本前提在于将教师的薪资和研究经费独立出来,不受行政命令的控制,并且提升教师的薪资,让教师脱离简单谋生的目的而探索和研究。

“大学乃研究高深学问之所”,而高深学问的研究有赖于良好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在于形成一个同一科系之间,相同研究方向,相似的价值取向,为了共同的价值理念或兴趣目标,并且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的学术群体,在这个群体,不以职称,年龄,工作时间长短来评判彼此研究的价值,他们对内共同讨论研究,彼此争辩,彼此合作,为了自己的学术梦想奋斗。在这个群体里,老的教师帮助新的教师,互相传授知识,每一位老师之间相互切磋讨论,不为行政领导所干扰。但在对于外界而言,他们将以统一的形式出现,共同捍卫这一学科和思想的价值和尊严

3.谈谈是怎样理解“这群反学校文化的小伙子们,更能顺利地过渡他们父辈的地位和职业当中去”

威利斯笔下的英国底层工业城镇里的“小子”在反抗着学校权威和秩序,他们并非无主体意识,被动接受的服从者,而是在对支配秩序的不满和反抗之中完成了了自己的底层再生产。而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家庭背景和劳工意识使他们在家庭熏陶养成的反抗意识,从而认同了自己“反学校文化“的身份。

与之形似而神不似的北京树仁学校的农民工子弟同样是反学校文化的形式,但周潇笔下的却明显不同的是,“子弟们”是在认同了自己家庭条件和境况后近似自暴自弃的方式中完成了自己的底层再生产,他们尊重知识,却只能自我放弃。

相比起来,在李涛笔下的“少年们“却同时都有着两者的影子。“少年们”看不起自己的老师,像“小子们”一样给老师难堪,反抗着自己老师的权威,但是又不愿意接受自己父辈的农业生活或者进城务工,最后在一种怪异的自豪和自卑交集之中完成了自己的底层再生产。正如布迪厄所说的,“文化是一种资本,情景在特定的文化中被符码化,只有教育才能获得解开符码的钥匙”,从而通过教育区分了高雅文化和低级文化,使得经济支配阶级通过高雅文化让自己的地位合法化,让从属阶级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接受了自己的底层再生产过程,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归于没有材质和德行,却没有想到教育的差异本身就携带着浓烈的不公平基因。“小子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认同了自己原有的身份,一次次自我再生产。

而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最为理想的状态就是存在着呈锤形数量大多部分的中产阶层,在陈曙红先生的《中国中间阶层——教育与成就动机》一书中提到,本应理想的中产阶层通过文化资本传承却被总体性资本精英打破,总体性资本精英通过血缘代际交换等方式掠夺,进而增加了社会生产的不平衡性,使得中国社会的阶层更趋于固化。

而在当代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更加趋于停滞的时代里,在对刘精明教授著作家、社会阶层与教育》和《防止阶层固化促进社会流动》总结之后,我认为防止阶层固化的方法有二,其一在于建立一套科学的体制,让低阶层的人看得到希望,其二在于让下层阶层的人一样能安居乐业,在社会地位同样平等。

4.请给我们这学期所使用教材的内容.难度.可接受性,给出教材选择的建议。

在钱民辉先生这本教材里前言里说道,这本书编出来是为了让其他科系的学生得到教育社会学的思维训练,但是对于非师范专业的教育学学生我们来说,给我们教育社会学

选择教材的目的就不应当简单是掌握可编撰的知识,更应当是培养未来的教育社会学家,所以,教材的选择的目的就当是从培养学生研究思考的能力出发,为未来学生的成长积累专业知识。

对比钱民辉教授2010年版教材和2004年版,最突出的变化就是插入了一个第一章绪论:教育社会学入门的几个问题,内容就是介绍了关于学习教育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家的问题和价值,其中的用意不言而喻,希望学生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找准自己学习社会学的定位。而后主体分为四部分,一部分介绍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进程,一部分简述社会学视野下社会关系,一部分介绍社会学与教育关系,余下为教育阐释学和本土社会学知识,按我的想法来讲,作为一名教育学专业学生来说,前三部分都必不可少,但是教育阐释学和本土社会学知识略显赘余,可以删去。而后应当在第一章之后加入马和民先生主编的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过程。在介绍社会学与社会关系时应当加入徐瑞先生,刘慧珍先生的第八章,教育与社会民主,最后加入董泽芳先生教材里里的第八章学生个体社会化。

不得不说,作为一本教材而言,对于我们院系的学生来说,要是想像阅读小说或者高中课本一样容易的理解这本教材并不容易。但是,如果学生在课堂前做好预习和准备,课堂是能够跟随老师的脚步,有自己的思考,再加上老师的引导,我们一样可以很好的掌握这本书。就像老师说的一样,我们院系不会比北大的人理解能力低,只有不断地去尝试触碰我们的最近发展区,我们才能够一点点的提高,才不会对自己的锚定越来越低,最后真的甘于平庸。在罗森塔尔效应里告诉了我们,我们需要对自己有期待,才能有进步,心里效能决定了我们将会成为怎样的人。说一句可能犯忌讳的话,感谢老师你选了这本教材,感谢你把我们当成最好的学生来对待。

综合这几本教材,每本教材我感觉都有独到之处和缺疏之点,没有那本尽善尽美,但是对于我们来讲,我觉得现在这本教材依旧是我们最合适的选择。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