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下第二单元读写联动课《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五下第二单元读写联动课《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五下第二单元读写联动课《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五下第二单元读写联动课《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读写联动课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南大港二完小张秀娟

一、教材分析

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光。本组教材就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二是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交流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围绕着本组专题“口语交际及习作——“难忘童年”和写童年趣事等内容”设计了读写联动课的习作指导课(读写联动课的第一课时:读与说的环节)。虽然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独立审题的能力,但是选择趣味性强并把“趣点”写具体是学生习作的难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有趣的事,指导学生合理构思,找到趣点。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明确写作主题,审清题目要求。

2、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大胆选材,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有趣的事进行习作。

3、合理构思,找到趣点,知道应把最有趣的地方写具体,借鉴本单元的写作方法表达童年的美好。

教学重点:合理构思,找到趣点,突出事情的有“趣”。

三、教学准备

学生回忆童年生活中的趣事,准备照片或者是视频。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观看学生儿时的视频,引起对儿时的回忆。

1、回顾单元主题,读单元导读《永远的童年》。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有趣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那许许多多的童年往事,会不时地在我们眼前浮现。首先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单元导读,重温童年的美好。

2、明确本单元的习作主题:“童年趣事”。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说说童年的趣事吧!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作家笔下的童年趣事。

(二)回顾单元习作方法。

1、回顾本单元文章:

精选材:回顾本单元文章,了解趣事的范畴。

值得铭记的事情:《迟到》《月光启蒙》

荒唐事、傻事、蠢事……:《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捅马蜂窝》《童年》《剃头大师》《追“屁”》趣事是——荒唐事、傻事、蠢事、倒霉的事、恶作剧的事、搞怪的事……

2、回顾写作方法:

(1)巧安排: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突出重点,写出有趣。

(设计意图:学生读过习作要求之后,其实是似懂非懂,教师通

过引导,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明确写作内容、写作重点。)(2)作家笔下童年趣事的精彩片段。思考:作者从哪获得了乐趣?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童趣?

1、一品动作描写:《呼兰河传》节选片段——萧红,《呼兰河传》是本学期我们阅读书目之一,这一片段写的是“祖父的菜园”。品悟作者怎样通过一件“搞笑的事”写出了童趣,感悟动作描写的准确、生动。

2、二品心理描写:《童年》节选——马克吐温。品悟作者怎样通过一件蠢事写出了童趣,感悟心理描写的细腻。

3、三品语言描写:《剃头大师》节选——秦文君。品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一件恶作剧的事写出了童趣,感悟语言描写的精妙。

4、四品比喻修辞:《剃头大师》节选——秦文君。感悟具有比喻性的一些俗语,对于文章起到的作用:“害人精”是一个带比喻的词语,也是一个日常口语。这类词语很具有生动性,且生命力强。积累这样的词语,对于我们的习作很有帮助。举例:“淘气包”、“马屁精”、“精灵鬼”、“替罪羊”……

5、总结:我们要把事情写得生动有趣,就要抓住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和神态进行描写,还要巧妙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这样才能把事情写具体,写真实。

(设计意图:读写联动,以读促说,以读促写,在读中悟法。这一过程是“开材”的过程,为避免学生选择的材料过于单一,为丰富学生的写作方法,欣赏作家的精彩片段可以帮助其打开思路。)

(三)忆童年。

1、童年充满纯真和情趣,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令人难忘和留恋,下面让我们在记忆中搜寻,在想象中重温那梦幻般的快乐时光,下面让我们走进童年,再现童年多姿多彩的生活。

2、看图片勾起师生对童年的回忆。

(设计意图:教师把自己的童年趣事与学生分享,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回忆童年趣事,与他人分享童年趣事的兴趣。)(四)说童年:说说我的童年吧……

1、明确习作要求: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童年难忘、有趣的事。说之前,可以借助童年生活的照片打开记忆的闸门,也可以和同学们一同回忆……要把事情经过说清楚,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大胆选材:选材要大胆要新颖,要兼顾细节,打开记忆的闸门,像作家一样大胆选材。(举例)细节对表现人物思想往往有独特效果。俗语云“细节决定成败”,这话有一定的道理。选材时选择那些突出中心的细节,着意刻画会使人物思想性格更加明显。

帮你选材:

(1)“烟丝换成小鞭炮”

(2)“兔子也吃肉”

(3)“给猫剃胡须”

(4)“把洗衣粉当奶粉喝”

(5)“把玩具当作种子一样种到土里去”……

请学生好好想想要写什么事呢?然后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

结果是怎样的?用一段话说说这件事的主要内容,要把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地方说具体。

3、指名说童年里发生的事情。

师生评价。(教师引导:这几位同学说的有趣的事,对你是不是有所启发呀,我们不仅能从玩中找到乐趣,我们由于无知办的傻事、蠢事,由于淘气办的小错事,都会给我们带来乐趣。再想想,在你的童年生活中,还发生了哪些好玩的,好笑的事呢?有没有类似的或者更新颖的?)

4、以冯骥才的捅马蜂窝为例,纠正以上学生说的过程不具体,语言重复等问题,强调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等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防止在写的过程中出现类似情况。

(设计意图:“让说架起读与写的桥梁”,说在读与写之间起的作用至关重要。课前布置学生借助童年生活的照片等方法回忆童年生活中的有趣的事,课上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把事情说清楚。)

(五)写童年

1、写作要求: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把刚才说的童年的故事写下来。

2、确定题目:题目应新颖。好题一半文,做到独具匠心。观察以下题目,受到怎样的启发,确定自己所写文章的题目。

《剃头大师》《追“屁”》《给小鸡接生》《给爸爸化妆》《洗盐》《喝酱油》《种玩具》《冰箱避暑》……

(设计意图:最终目标落实到写。在学生充分读,充分说的基础上,水到渠成,降低了写的难度,提高了写的质量。此时孩子们已经能做到“心中有数”。)

3、参照写作提纲进行写作。

(六)总结:通过这节课的交流,大家仿佛又回到了令人难忘、有趣的童年。是啊!一只昆虫,一个玩具,一次发现,一场争执……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真诚地希望通过这节课的交流,同学们能描绘出有趣的童年生活。

《童年趣事》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单元习作的读写联动课,这种课型是在学完同一主题的一组文章之后的基础之上才能完成的课型。因此课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回顾单元主题、回顾单元的习作方法,在借鉴作家的写作方法之上,设计了忆童年、说童年、写童年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逐步降低写作难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但是由于课前准备的不够充分,所以有些环节不是很流畅,过渡语言不到位。另外有两个环节的内容可以调换一下位置:比如:欣赏冯骥才的捅马蜂窝的片段,可以放到前面欣赏作家笔下的童年趣事这一环节。这样整个教学流程会更流畅,也更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

读写联动作文指导

小学语文读写联动之人物动作描写指导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动作描写中凸显性格、展示心理、合理修饰的写作 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口语、行文的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外国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我国人民艺术家老舍也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看来,动作的确是刻画人物的关键功夫。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绘其行,现其人”,学习动作描写,让你笔下的人物站起来。 二、读文猜人,感受动词 请学会读文字,根据动词的改变和细化,判断人物的身份。(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惊悚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总结:动作刻画的原则:要凸显人物特征,展现内心活动,还有必要的动作修饰语。 三、动作描写方法指导 (一)让动作凸显“性格特质” 1、请学生分别阅读两端文字,感受动词凸显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的老师》思考:她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2)“她是一个温柔,慈爱的老师,总是亲切的对待我们,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我们都很喜欢她,依恋她 思考:哪种方式更形象可感?印证老舍名言:“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2、回顾经典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得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请根据动词分析“父亲”的性格特征:中年、肥胖、爱子 (二)让动作传递“内心活动” 回顾经典: 1、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鬼子的脑袋,像敲

童年趣事教案

个性特点详略得当 [设计理念]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本设计以我校省级课题《农村小学作文策略研究》的子课题——《农村小学快速作文策略研究》的实施为背景,通过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确定写作的范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让学生的“外部刺激”能转化为写作的内部动机和能力;通过习作,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提升情感、审美的价值,让学生享受作文教学的愉悦,从而真正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教学准备] 1、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2、师准备范文一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②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玩泥巴,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第一册Unit 2教案

Unit 2, Book One Section A: Loving parents, loving children 1. Teaching Objectives: To talk about the love between the parents and children To understand the love between the mother and the daughter in the text To apply the phrases and patterns To write an essay creatively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2.Time Allotment: Section A (3 periods): 1st---2nd period: Pre-reading activities ( theme-related questions for warming up;) While-reading activities (cultural notes;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difficult sentences) 3rd period: While-reading activities (text structure; main ideas) Post-reading activities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exercises) Section B(1period): 4th periods: Practice of the reading skill (reading for the key idea in a sentence); T checks on Ss’ home reading by asking questions based on the passage. T explains some difficult sentences 3.Teaching Procedures: Pre-reading Activities Step 1. Greetings Greet the whole class warmly. Step 2. Lead-in and preparation for reading Let them have a survey Survey: How close are you and your parents? Check (√) the statements which are true for you. ?I have been missing my parents a lot since I left for college. ?I often chat with my parents. ?I like sharing my joys and sorrows with my parents. ?I always remember my parents’ birthdays. ?I know about my parents’ hobbies. ?My parents allow me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 Ask a question: To what extent are you close to your parents? be like friends; never keep secret from them; ask them for advice; giv e me directions about life …

五下第二单元读写联动课《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读写联动课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南大港二完小张秀娟 一、教材分析 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光。本组教材就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二是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交流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围绕着本组专题“口语交际及习作——“难忘童年”和写童年趣事等内容”设计了读写联动课的习作指导课(读写联动课的第一课时:读与说的环节)。虽然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独立审题的能力,但是选择趣味性强并把“趣点”写具体是学生习作的难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有趣的事,指导学生合理构思,找到趣点。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明确写作主题,审清题目要求。 2、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大胆选材,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有趣的事进行习作。 3、合理构思,找到趣点,知道应把最有趣的地方写具体,借鉴本单元的写作方法表达童年的美好。 教学重点:合理构思,找到趣点,突出事情的有“趣”。 三、教学准备

学生回忆童年生活中的趣事,准备照片或者是视频。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观看学生儿时的视频,引起对儿时的回忆。 1、回顾单元主题,读单元导读《永远的童年》。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有趣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那许许多多的童年往事,会不时地在我们眼前浮现。首先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单元导读,重温童年的美好。 2、明确本单元的习作主题:“童年趣事”。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说说童年的趣事吧!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作家笔下的童年趣事。 (二)回顾单元习作方法。 1、回顾本单元文章: 精选材:回顾本单元文章,了解趣事的范畴。 值得铭记的事情:《迟到》《月光启蒙》 荒唐事、傻事、蠢事……:《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捅马蜂窝》《童年》《剃头大师》《追“屁”》趣事是——荒唐事、傻事、蠢事、倒霉的事、恶作剧的事、搞怪的事…… 2、回顾写作方法: (1)巧安排: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突出重点,写出有趣。 (设计意图:学生读过习作要求之后,其实是似懂非懂,教师通

作文教学设计_童年趣事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长春市第158中学小学部 李晔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本设计通过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确定写作的范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让学生的“外部刺激”能转化为写作的内部动机和能力;通过习作,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提升情感、审美的价值,让学生享受作文教学的愉悦,从而真正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教学准备] 1、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2、师准备范文一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拨动情趣之弦 (多媒体出示:一组童年趣事抓拍的照片)同学们,大家看这个小朋友可爱吗?这是我们班***同学小时候在玩耍时被抓拍到的镜头,是他童年珍贵的记忆,有趣吗?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童年是那会飞的梦,是那一串串有趣的“冰糖葫芦”上的笑声,是刨根问底的稚气……今天,我们就一起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好吗? [设计意图:学生怕写作文,通过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调动课堂气氛,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 (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童年趣事》 [设计意图:揭示本次习作的内容以及要求,使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目的。] 4.指导理解“趣”。 师:同学们,你觉得哪些事是趣事? 生:小时候玩泥巴,把自己弄成了小泥猴是趣事。 生:帮妈妈干活,结果好心办坏事,是趣事。 生:和哥哥姐姐们去捉蝌蚪是趣事。 …… 师:其实啊,这个“趣”字,我们还可以从多种角度去理解它? 老师友情提示:(多媒体出示) 意趣:童年时的探索、发现、刨根问底,虽然稚气可爱,可反映了你希望了解外界奥秘的求知欲望,是一种“意趣”。 情趣:童年时的你,天真可爱的,极富情感,对父母的亲情、对伙伴的友情,同样很有趣,是一种“情趣”。

(完整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第一册教案

Unit 1 Book One Section A: Toward a brighter future for all Teaching Objectives: To know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some important words, phrases and patterns To study Passage A and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 and the devices for developing it To talk about college education Teaching Procedures: Pre-reading Activities Step 1. Greetings Greet the whole class warmly. Step 2. Lead-in and preparation for reading Let them talk to each other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at is the ideal university like in your eyes? 2. What are your expectations of your college life? 3. What advice did your parents give you before you left for college? Step 3. Fast reading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as quickly as they can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the screen. Let them ge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and make clear about the text structure. Text structure: ( structured writing ) The passage can be divided into 3 parts. Part1 (para.1-3) Opening part of the welcome speech Part 2 (para.4-7) Making the best of what you have. Challenging yourself. Facing new experiences. Opportuni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Part 3 (Para.8) Concluding remarks of the welcome speech. Purpose: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 and understand the general idea of each paragraph. Method: Read the text individually and talk in groups; Us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reading approach, communicative approach and total physical

童年趣事作文指导教案

童年趣事作文指导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童年趣事》作文指导 写作目标:1、写童年的一件趣事或有意义的事。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教学重、难点:1、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典型。 2、内容是否具体,事情经过是否清楚。 教学过程: 一、引出文题。 师:同学们,我们上学期学习过着名女作家林海音,给我们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因上学迟到而发生在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故事,感激父亲教育自己认识错误、面对错误、改正错误) 回忆往事犹如打开记忆的闸门,往昔的岁月如水一般流淌。回忆往事,总能对今天的我们有所启迪,第五单元围绕“往事”的4篇课文真实地再现了作者小时候或年轻时所经历的感动自己的事情。回忆一下本单元中哪位作家笔下的童年生活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说你最喜欢哪一个童年故事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2生演说) 师:伴随着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勾起了我们对的回忆,忆起那些美妙、难忘、好玩的往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回忆童年发生的趣事吧!(板书:童年趣事二:明确选材,简要指导。 师:大家请看单元主题,你认为这篇作文在选材上应该抓住哪个字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趣”的 过去的事 童年时的探索、发现、刨根问底,虽然稚气可爱,可反映了你希望了解外界奥秘的求知欲望,是一种“意趣”。童年时的你,天真可爱,极富情感,对父母的亲情、对伙伴的友情,同样很有趣,是一种“情趣”。童年与欢乐应该连在一起。爱玩、寻开心是你的特点,所以常会有许多寻开心的“乐趣”。你常会做傻事、蠢事,闹出种种笑话,这种“傻趣”也往往最能反映你纯真的心。

《童年趣事》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备课讲稿

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讲评让学生写文章做到围绕中心选材,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过程与方法:讲评中以表扬和激励为主,通过榜上有名、自主交流、教师读范文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习评析作文,学习把握中心选取材料并会详略得当的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关注社会。 教学重点:写文章做到围绕中心来写,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作文中如何确定详略。 教学准备:打印学生范文以备交流指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 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主要部分),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板书: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对大家作文的讲评来重点学习怎样围绕中心选材,并初步了解高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 二、作文回顾:(投影) 回顾本次作文题目及要求。 题目:看图作文和童年趣事 要求:观察上面这幅图画,注意图中的人物,看看守门员是怎样守门的,场外的观众是怎样观看足球比赛的,想象正在进行的小足球赛的紧张、激烈,再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自己加上题目。 如果你不想写看图作文,也可以写童年趣事。写之前,可以借助童年生活的照片打开记忆的闸门,也可以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一同回忆……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完后,把习作读给别人听,再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

《大学英语读写译1》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读写译1》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大学英语读写译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校面向一、二年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大学英语读写译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读写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读、写、译等综合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写作和翻译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社会交往,特别是国际交流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三、知识点 (一)基本知识点 1.英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 2.语言能力知识,包括:读、写、译等 3.西方文化知识 (二)重要知识点 写作知识、翻译知识、文化知识 四、基本要求 (一)知识要求(熟练掌握、掌握、理解、了解) 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大学英语读写译》课程大纲,本大纲一共分4个级别,第一级具体要求如下: 词汇量:熟练掌握积极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新增词汇1000个,累计词汇达到3000—3500个,词组达到600—800个,其中积极词汇2000个。 阅读能力:掌握基本阅读技巧,能够借助词典完成一般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能从文字资料中获取主要信息,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相关细节,阅读速度90wpm。

写作能力:掌握短文写作的技巧,能够进行普通英语写作。能在30分钟里就各种题材写出90—100个词的段落,内容完整、意义连贯、语法基本正确。 翻译能力:掌握基本翻译理论和技巧,能够就课本内容或课外材料进行有简单难度的英汉单句互译,用词基本准确、贴切,内容完整,无重大语法错误。 (二)能力要求 提高学生在基础阶段所掌握的英语语言技能,加强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特别是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写作及翻译能力。能分析所读文章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同时,写作中训练学生注重文章的思想内容、组织结构和正确表达,做到行文的得体和流畅。 (三)素质要求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了解社会人文知识,英语文化知识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着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组织能力、交际能力。 五、教学模式与作业要求 (一)教学模式 教学安排:上课13周,每周3学时 学时分配:每5学时一单元,其中3.5学时课本中的内容,1.5学时做翻译、阅读、写作技能训练。教学内容: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为主干教材,包括精读、泛读和快速阅读,处理其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安排单句、复句、单段文章和多段文章的写作实践,并附示范,并进行词语、单句的翻译实践。 (二)作业要求 每单元教学中应及时布置适量作业。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课堂作业主要为课本上提供的练习或教师自己准备的课堂实践活动,由教师随堂检查、评价。课后作业主要为词汇操练练习、重要语感培养练习(主要为完型填空、汉译英)等。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即兴命题作文测试,由教师做抽查和抽改,每次抽查范围不少于百分之三十;布置一定量的文献阅读和翻译练习,采取生生互查、老师检查、集中点评等方式。 六、成绩评定及权重分配 成绩计算:学期总评按照“平时(30%)+学期期末考试成绩(70%)”的标准进行评定。 1. 重点检查学生的语言基础,考核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做到科学、客观和标准化。 2.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结合起来,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发展情况的检测。 3.形成性评估即平时成绩30%,具体包括考勤10%,课堂表现10%,课外作业10%。

“读写联动”课的策略与方法.

“读写联动”课的策略与方法 修改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官方的纲领性文件中,这种提法还是第一次。 “读写联动课型”是“主题阅读”的主要课型之一,建构“读写并重”的语文课堂,运用“读写联动”的教学方法,是“主题阅读”的特色与优势,是落实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保证。本文将着重从“读写联动”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探讨。 读与写,是语文素养的两大核心能力,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读是理解,写是表达;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是积累,写是运用;读是源,写是流;读是通过视觉接触他人的文字信息,通过大脑加工感受其意的过程。写是将自己通过观察体验获得的思想感情,外化为相应的文字符号的过程。读与写的心理过程是相反相成的。读写联动,将读与写的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学写,读写结合,读写同步,相得益彰。 “读写联动”分为两类:一是,整个单元的阅读教学完成之后的整篇习作,即阅读和作文的联系;二是阅读课中的小练笔。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写”的训练植根于阅读的土壤里,既是阅读的延伸与拓展,也是习作的预热与铺垫,是阅读与习作中间的桥梁。主要形式是写句子,写句群,写片断。 一、整个单元的阅读与习作,在四个领域发生联系: 1、从读什么联想到写什么,读写内容的联想选材,使之“言之有物”。 如:四上,第三单元《插上童话的翅膀》,学生读了数十篇童话,从读写内容上联想到写什么,从写作方法上学习怎么写。 (1)自述式童话,用拟人的手法。学生写出了《老鼠的自白》《眼 睛的自白》《汉字的自白》《电脑的自白》《蛇的自述》《一块手表的话》(2)翻新式童话,逆向思维出新意。学生写了《黄鼠狼给鸡站岗》、《牛郎织女喜结良缘》《过街老鼠人人欢迎》《喜羊羊爱上大灰狼》《猫新郎和老鼠新娘》

童年趣事.作文教案

《童年趣事》 习作要求: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与欢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静静地回忆一下,童年的歌声还在你们的耳边吟唱,童年的照片中的美好画面还在你们的眼前浮现吗?那么快拿起笔来吧,把童年生活中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表达出来,好吗? 教学目标: 1 、师生共同回忆童年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2、师生共同探讨怎样写好一件事情。 教具准备:幻灯片歌曲《童年》 思路点拨: 童年,可真是一串快乐的珍珠:跳皮筋、踢键子、爬树、捉知了、捉迷藏……样样都是那么有趣,该写哪一件事呢?不妨闭上眼睛慢慢来想,哪一件事能让你在想着的时候露出微笑呢?不妨就把它记下来吧! 如何打开思路,写好本次作文?告诉你们吧,关键在一个“趣”字,“趣”有各种各样的。那么,如何体现“趣”呢? 1、意趣:童年时期的探索、发现、追要究底,都是很有趣的哦,这就是一种“意趣”。 2、乐趣:爱玩、寻开心是童年时期的特点,那么,就把和伙伴们一起开心的“乐趣”表现出来呀! 3、傻趣:孩子会做傻事、蠢事,闹出种种笑话,这种“傻趣”也往往最能反映童真、童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童年中发生的趣事。 播放歌曲《童年》,在乐曲声中抽两个同学进行“斗牛”比赛。 教师谈话:刚才两位同学的斗牛比赛好玩吗?有趣吗?同学们在童年中一定也做过的许多有趣的事情,能说说吗?现在同学们选取在你印象最深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在本小组互相说说,行吗?小组互相说说。然后抽同学汇报。 二、了解习作内容和要求。 1、教师谈话:我们刚才只是把事情大略的说了一下,今天我们还要把它们写下来。 2、学生读书,了解有关本次作文内容和要求。学生自渎,然后抽同学回答本次习作内容和要求。 教师归纳总结:童年趣事 三、师生共同探讨怎样写好一件事情: 1、教师提问:写事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把事情写完整具体。那么,一件完整的事情一般要有哪些要素呢?(抽学生回答) 2、教师总结,出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现在根据事情的六要素,你能把你所要写的事情说具体一些吗?(抽同学具体的说说自己所要写的事情) 4、同学们能够根据六要素把事情说具体,那么写的时候重点应该写好哪个部分?(经过) 5、从作文要求来看,事情经过应该体现什么样的特点?(有趣) 6、你要写的事情有趣吗?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争取尽可能的把事情的有趣部分说出来。小组互相说说。然后抽学生汇报。 7、同学们找的事情都很有趣,我们怎样把事情写得有趣呢?现在同学们看下面两个作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本文是关于《童年趣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之一 江苏省吴江市八都镇中心小学钱金明 [设计理念]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本设计以我校省级课题《农村小学作文策略研究》的子课题——《农村小学快速作文策略研究》的实施为背景,通过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确定写作的范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让学生的“外部刺激”能转化为写作的内部动机和能力;通过习作,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提升情感、审美的价值,让学生享受作文教学的愉悦,从而真正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教学准备] 1、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2、师准备范文一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

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②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教师念范文《童年趣事》。(学生人手一份)。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我听着《童年》这首歌,便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趣事。 我四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天热极了。妈妈带着我上街买了一个圆圆的大西瓜。到了家,妈妈刚把西瓜放到八仙桌上,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什么时候吃西瓜呀?” “你这只小馋猫,爸爸在田里干活,一定很热,等他回来,我们一起吃。”妈妈笑着回答,走进灶头间里去了。 我盯着西瓜,舔了舔嘴唇,又跟妈妈吵着要了一回。可妈妈就是不同意,于是我撅起嘴,动开了脑筋。一会儿,我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那时候,我人矮,没有八仙桌高。于是,我悄悄地把椅子移近八仙桌,又小心地爬上椅子,用小手把西瓜轻轻一推,西瓜慢慢地向桌边滚动了。这时,我赶忙跳下椅子,并叫了起来:“妈妈,西瓜要滚下来了!”话音刚落,没等妈妈走出灶头间,西瓜“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掉成好几瓣。 妈妈捡起西瓜,一边埋怨,一边叫我赶快吃掉几块。我高兴极了,边吃边露出得意的样子:妈妈这下可上当了。我偷偷地朝妈妈一看,见她没发现什么破绽。于是,我咧开嘴笑了。 “笑什么?”妈妈奇怪地问道。 “西瓜又凉又甜,真好吃!”我调皮地回答。其实,我的心里最明白。 现在回想起来,可真觉得有点好笑。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读写联动课题总结

读写联动课题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开题报告好像刚刚结束没有多久,又到了结题阶段了。回想课题这一年来走过的路,心中真是很欣慰,因为我们的课题在这一年的实施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读写能力都又上一个新的台阶。作为老师每次阅读学生的习作,那都是一种享受。下面把我们这个课题值得推广的地方与大家分享: 一、充分挖掘教材,抓住读写点 1、充分阅读课本,真正走进文本,体会文本写作方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一年以来,我们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的预习要求也在提高。四年级要求学生不但要读熟课文,认识生字词,而且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批注,能提出不懂的问题。经过一年的培养,现在学生自学能力很强,能小组合作学习汇报,效果很好。(看课件、视频)这是学生平时的课堂,我们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本学期阅读的书--课件) 2、课堂教学我们注重训练读的训练,同时也注重写的训练。抓住教材的写点,扩大学生写的训练。上学期根据教材我们共写10多篇,下学期写了10多篇。有古诗改编、仿写(蟋蟀的住宅)、课后小练笔、补白、续编故事、片段描写、编诗歌------只要教材中能进行写点训练,我们从不放过。经过训练学生把教材中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能恰当的运用到自己

的习作中,例如:首尾呼应、过渡段、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总分总、抓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看到学生作文的提高,我们坚信课题取得成功。(学生作文) 二、抓住校园文化生活和各种节日,进行写点训练。 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因此我们能在最佳时间进行写点训练,收到的效果极佳。对于学生写的训练,你要在学生的参与中进行,只有他们参加了,亲身体验了,他们才能写出真情实感。这一年学校开展的活动很多,共写了篇。开展活动有:上学期有教师节、体育节、足球赛、接力赛、科技节,下学期有三八妇女节、读书节、团体操、艺术节、足球赛,每次活动学生都能提笔写出自己的收获感受。(看作文) 三、今后改进的地方: 1、班级多数学生的作文提高快,后进生慢,内容少,内容空,流水账现象严重,以后要关注后进生。 2、还有学生对于写作方法不会运用,写作文很随便。 3、小组合作要见实效,活动中都要参与,都要动笔写。 4、加强学生字书写的要求,争取每个学生字都要书写的工整干净。

童年趣事作文指导开头结尾

童年趣事作文开头 童年趣事作文开头 2、“童年的梦,七彩的梦;童年的歌,欢乐的歌;童年的脚印一串串;童年的故事一摞摞。”这首歌是否能让你回想起美好的童年生活?在那五彩缤纷的岁月中,发生过许多事情,不像星星一样的明亮。我的童年是美好的,有许多事值得回忆…… 3、童年,是欢乐的海洋。在回忆的海边,有无数的贝壳,有灰暗的,勾起一段伤心的往事;有灿烂的,使人想起童年趣事。我在那回忆的海岸,寻觅着最美丽的贝壳,啊,找到了…… 5、童年是七色的,是热情的,可爱的。童年是这么的美好,那童年趣事又是这样的呢? 6、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就像海边漂亮的贝壳;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就像整天嘻闹的浪娃娃;童年是纯真甜美的,就像山溪中清亮的泉水。说起童年,倒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 7、我的童年,充满了快乐、有趣和教育,我的童年是一颗闪亮的星星,一直照耀着我的未来。8、快乐的童年像雨后的彩虹一般,缤纷绚丽,曾经做过的许多有趣的事就像一颗颗明亮的小星星在童年的天空中闪烁。偶尔自己或别人提起来就引来一阵欢笑。下面我就给你说一件我小时侯非常有趣的事。9、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童年里的趣事就像大海里的珍珠,天上的星星,多得数不清。10、那充满幼稚和欢乐的童年是多么美好,那一件件有趣的往事,又是多么令人留恋啊!11、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令人难忘而回味无穷的七彩童年。它,也许给你带来了开心而爽朗的笑声;它,也许给你留下了惭愧和悔恨的泪水;它,可能为你保存着那精彩而动人的瞬间……总之,童年里一点一滴的天真烂漫对我们来说都是珍贵的。1 2、童年生活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童年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件有趣的事,常常把我带入美好的回忆中,下面就讲一讲给你听.14、童年趣事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因为这句话,我曾经也做过一些天真,幼稚,可笑的事。给我的童年播下了美好的种子。15、我经历的事很多,就像天上的繁星,有的炫丽夺目,有的黯然无色。我要拣一颗最特别的“星星”给大家看。这颗“星星”让你一“看”就觉得好笑。16、童年是美好的,而它,却只有一次。在充满乐趣的童年了,我做了许许多多的趣事,有一件事,我是永远也忘不了的。17、像一个美丽缤纷五彩斑斓的梦,像一只在天空翱翔无拘无束的小鸟,像一棵结了许许多多快乐果实的树——童年,记载着我们数不清的纯真笑容,汇成了一条条名叫“童年趣事”的小河。让我来取一点儿最甘甜的河水,献给大家细细体味。18、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而童年趣事也就像海边那各色各样的贝壳,在海水的陪伴下闪闪发光,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彩,数都数不完.而如今我的手上还握着那一颗最闪光的贝壳,那也正是我最难忘的一件童年趣事.19、快乐的童年像雨后的彩虹一般,缤纷绚丽,曾经做过的许多有趣的事就像一颗颗明亮的小星星在童年的天空中闪烁。偶尔自己或别人提起来就引来一阵欢笑。下面我就给你说一件我小时侯非常有趣的事。20、童年,像一条络绎不绝的小溪,缓缓地流在我的心里.在这条小溪里,既有欢乐的笑声,也有伤心的眼泪,但记得最深的,要数童年时我做过的一件傻事。21、童年就像一个色彩斑斓的调色板,赤橙黄绿青蓝紫一个不能少.童年就像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样样具全. 而童年的趣事却是一条清澈的小溪,里面流淌的水是个个有趣的故事.现在我在小溪里取出 一个最美的故事来给你们瞧瞧.22、童年的生活趣味无穷,由于那时年幼无知,好奇心强,做过不少傻事,闹了不少笑话。23、有人说:童年是七色的,是热情的,可爱的。我说我

《童年趣事》作文教学设计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一、导入: 童年,可真是一串快乐的珍珠:跳皮筋、踢键子、丢沙包、玩泥巴、爬树、捉知了、捉迷藏……样样都是那么有趣,该写哪一件事呢?不妨闭上眼睛慢慢来想,哪一件事能让你在想着的时候露出微笑呢?不妨就把它记下来吧! 那如何打开思路,写好本次作文呢?首先我们来审一下作文的题目,你知道这次作文的题眼是什么吗?关键在一个“趣”字,“趣”有各种各样的。那么,如何体现“趣”呢?出示课件 1、意趣:童年时期的探索、发现、追根究底,都是很有趣的哦,这就是一种“意趣”。如:童年的发现 2、乐趣:爱玩、寻开心是童年时期的特点,那么,就把和伙伴们一起开心的“乐趣”表现出来呀!如:做游戏、玩泥巴、捉蜻蜓等。 3、傻趣:孩子会做傻事、蠢事,闹出种种笑话,这种“傻趣”也往往最能反映童真、童心。如:四、五岁时做的一件可笑的傻事等。 二、引导学生回忆童年中发生的趣事。 播放歌曲《童年》 教师谈话:同学们在童年中一定也做过的许多有趣的事情,能说说吗?现在同学们选取在你印象最深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在本小组互相说说,然后抽同学汇报。 三、了解习作内容和要求。 1、教师谈话:我们刚才只是把事情大略的说了一下,今天我们还要把它们写下来。 2、学生读书,了解有关本次作文内容和要求。学生自读,然后抽同学回答本次习作内容和要求。 四、教师归纳总结:板书:童年趣事 五、师生共同探讨怎样写好一件事情:

1、教师提问:写事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把事情写完整具体。那么,一件完整的事情一般要有哪些要素呢?(抽学生回答) 2、教师总结,课件出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现在根据事情的六要素,你能把你所要写的事情说具体一些吗?同桌互相说一说(抽同学具体的说说自己所要写的事情) 4、同学们能够根据六要素把事情说具体,那么写的时候重点应该写好哪个部分?(经过) 5、从作文要求来看,事情经过应该体现什么样的特点?(有趣) 6、你要写的事情有趣吗?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争取尽可能的把事情的有趣部分说出来。小组互相说说。然后抽学生汇报。 7、同学们找的事情都很有趣,我们怎样把事情写得有趣呢?现在同学们看下面两个作文片段,比较一下谁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 教师出示课件,范文 (2)“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我听着《童年》这首歌,便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趣事。 我四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天热极了。妈妈带着我上街买了一个圆圆的大西瓜。到了家,妈妈刚把西瓜放到八仙桌上,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什么时候吃西瓜呀?” “你这只小馋猫,爸爸在田里干活,一定很热,等他回来,我们一起吃。”妈妈笑着回答,走进灶头间里去了。我盯着西瓜,舔了舔嘴唇,又跟妈妈吵着要了一回。可妈妈就是不同意,于是我撅起嘴,动开了脑筋。一会儿,我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那时候,我人矮,没有八仙桌高。于是,我悄悄地把椅子移近八仙桌,又小心地爬上椅子,用小手把西瓜轻轻一推,西瓜慢慢地向桌边滚动了。这时,我赶忙跳下椅子,并叫了起来:“妈

(完整word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第二册完整教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第二册 完整教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 BOOK 2 教案 教学对象 Teaching Subjects 周次课型第2-4周20XX级大学英语本科教学内容 Lesson Content 授课时间Unit 1 An Impressive English Lesson 2月29日 - 3月18日□理论课√理论、实践课□实践课课时分配 6 教学环境 Teaching Environment 多媒体教室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 After studying this unit, th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be able to: 1.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and structure of Section Aand Section B; 2. master the key language points and grammatical structures in the texts 3. talk about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express their opinions about current way of teaching in an English class; 4. read with the skill ―finding key ideas in sentences‖; 5. write a xxposition with threemain parts: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1. Vocabulary tediousabsorbedallergiccapturecondenseexceeddisting uishdistinctivexxplimentaryxxplementaryproclaimevid

读写联动课的三个要点

读写联动课的三个要点 ——再谈董慧《人物描写一组》的读写指导 宗守咏 《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第一篇课文,选入了《小嘎子与胖墩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三个片段。单元导语要求“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三个片段写人方法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写小嘎子侧重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严监生突出了“伸着两个指头”的动作细节,“凤辣子”则出现了大段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即使是人物动作描写,具体写法也有区别:小嘎子是一连串“猴儿似的”的连续动作,严监生是“伸着两个指头”的动作特写,王熙凤则只有两次“携手”“上下细细地打量”“仍送至贾母身旁”“便用帕拭泪”等故作热情、恭谨的零星动作。 梁才中心学校董慧老师教学这一课,设计了两个教学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出示“自学提示”,指导学生“比较阅读三个片段,划出其中的精彩语句或段落,想一想,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第二个板块是“猜猜他(她)是谁”,迁移运用写法,选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写一个人物片段,是典型的读写联动。 这样的课,要把握三个要点: 一、悟透写法是前提 “主题阅读”课题组陆恕老师说,读写联动的课型特点,就是“读为基础,写为延伸,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其中“读为基础”“读中学写”,是强调阅读鉴赏中悟透写法的必要性。这样的课,可以每课时读一篇文章,写一个片段;也可以两节课读两篇文章,写一篇文章。我认为读多少、写多少,没必要定死,可以灵活掌握。一课时可以读一篇,也可以读两篇三篇;两课时读三篇、四篇,都可以——重要的是为什么读,要让学生领悟什么写法,领悟得透彻不透彻。 领悟写法,可以由一篇入手,也可以两篇三篇放到一块儿比较阅读。 小嘎子机警灵活,怎么写出这性格特征的?作者一方面是抓动作描写,“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