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简考古学概论—曹兵武

最简考古学概论—曹兵武

最简考古学概论—曹兵武
最简考古学概论—曹兵武

最简考古学概论

曹兵武著

(2014年版)

简介

在两万字篇幅内,本文试图让读者基本上能够了解考古学的发生和发展,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基本方法与程序,当代最新科技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以及考古学所描绘的早期中国的大致图景。

目录

第一节、考古学的定义与简史 (2)

延伸阅读:考古学文化、北京猿人、殷墟发掘 (4)

第二节、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6)

1.地层学与类型学 (6)

1.1地层学 (6)

1.2类型学 (7)

2.环境考古学与聚落考古学 (8)

2.1环境考古学 (8)

2.2聚落考古学 (8)

延伸阅读:考古发掘流程、公共考古学 (9)

第三节、现代科技与考古学 (10)

1.碳十四测年 (10)

2.热释光测年 (11)

3.古地磁测年法 (12)

4.孢粉分析研究古代植被 (12)

5.残存脂肪酸分析 (13)

6.其他 (15)

延伸阅读:水下考古学 (15)

第四节、考古学勾画的早期中国历史文化图景 (16)

延伸阅读:中国文明的起源 (19)

德国著名考古学史家西拉姆说:“人类要想看清未来的100年,首先需要了解过去的5000年”①。考古学就正是这样一门让人类回头去看自己过去5000年甚至更长的历史的学科,它通过发掘、记录、整理、分析和解释人类在过去生产与生活中留下的物质遗存,拼凑、复原和认识已经消失的古代社会、文化与历史。

第一节、考古学的定义与简史

考古学是通过田野调查与发掘获得的古代遗物与遗迹等遗存,研究和复原人类古代生活与社会文化及其发展演变的一门科学。

同样是复原和研究过去,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不同在于,历史学家主要依据历史文献的资料进行研究,而考古学必须经过野外调查和发掘,获得古代人类遗留的物质遗存,然后通过对这些物质遗存进行分类、比较、分析、综合,获得关于人类行为、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考古学的方法和理论一般被分为三个层次:处理资料的基础部分——考古学技术;从资料推测过去人类行为和复原历史的中间部分——考古学理论;推导社会和文化发展规律、得出的抽象的关于规律的考古学认识部分。

具体地说,所有的考古学工作都涉及到以下四个层次的目标:

1.发现、发掘、记录和保护过去人类的物质遗存,揭示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定位和相互关系,包括它们存在的物质性背景;

2.重建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的古代遗存所代表的人类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3.建立古代遗存的编年序列,进而建立一个特定地区的文化史;

4.提炼、解释由古代遗存所体现的人类行为和文化过程所所体现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人类对自己过去的兴趣由来已久,曾经尝试诸如神话传说、文献记载等多种方式记忆和认知过去。现代考古学发源于欧洲。希腊和罗马时代的学者与皇帝曾经尝试比较系统地搜集古代的文物,进行带有研究和教育性质的展示。从罗马帝国灭亡到中世纪这段时间里,对人类的过去感兴趣的人大大减少了,欧洲被认为是因为蛮族的入侵而进入了一个漫长的黑暗的中世纪,遥远的过去甚至希腊和罗马时代的辉煌,都被认为是一种传说,只在那些神话和英雄中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圣经》是当时人类的历史知识和历史体系的惟一来源。十五世纪中期肇始的文艺复兴运动重新唤起了欧洲人对古典时代希腊和罗马艺术的强烈兴趣,这种兴趣又反过来诱发了人们寻找和收藏古物的兴致。16世纪,一些人开始发掘意大利的罗马废墟,以为日益膨胀起来的古物市场输送原料。在16世纪的西欧和北欧,一些古代的仪式性建筑引起了当时学者的特殊兴趣,比如对史前的巨石遗迹特别是英国的斯通亨基(Stonehenge)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一些人的研究甚至得到了王室的赞助。1709年之后,对被公元79年维苏里(Vesubius)火山的喷发所淹没的庞贝(Pompeii)古城的连续发掘,成为当时人类重新认识罗马时代人类文化成就的一扇窗口,当1千多年前的历史细节和惨剧以实物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时,那种心灵的触动和感应是无法用语言传达的。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欧洲的旅行者开始有意识地对《圣经》的发源地中东地区进行大量的考察,在满足自己宗教感情和寻根之欲外,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自己的历史和文明源头的了解。

① [德] C. W. 西拉姆著,刘迺元译:《神祇·坟墓·学者——欧洲考古人的故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1819年,丹麦的国家博物馆重新开张时,其馆长考古学家汤姆森(Christian J. Thomsen,1788-1865)首次用石器、铜器、铁器的古物划分方案对博物馆藏品进行分类和陈列,并认为它们代表了人类早期历史上依序发展的三个阶段。1836年汤姆森在《北欧古物指南》一书中对这个三阶段说以及他划分的依据与道理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细化。19世纪下半叶,三期说在欧洲得到了普遍的承认,并被他的继任者瓦萨(J.J.A. Warsaae)用实际发掘的地层关系所证实。三期说是史前考古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的提出和被实际的考古发掘所证实,标志着以地层学和类型学这样的基本方法论所支撑的考古学开始建立在严格实证的科学工作的基础上,剥开了笼罩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历史上的重重迷雾。20世纪之初,经过几代考古学家的努力,地层学与类型学作为考古发掘与研究操作基础型原则,已逐渐被大多数的考古学家理解和接受。同时,西方不少大学的讲坛上已正式开设考古学的课程,考古学中浪漫的骑士传统正在让位于经过专业训练的职业考古学家②。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道哥拉斯(A. E.Donglass)苦心探索积累多年而得以成熟的树木年轮断代法使美国西南部的史前考古学首先具有了可靠的绝对年代断代标准,而美国古典时代的考古大师基德与考德韦尔等,也在经过长时间的发掘积累和器物分类排比以及一系列的区域性研讨、交流与综合之后,很快在树木年轮年代学的基础上确定了美国西南部地区史前文化的比较精确的时空框架和区系类型。与此同时,从澳洲移居英国的马克思主义考古学家柴尔德以“新石器革命”和“城市革命”为题,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对欧洲史前考古学的成果进行了天才般的概括。这个时期被称为考古学上的经典时代。以考古学文化概念为导引,以地层学和类型学方法为支柱,考古学家在世界各地构建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时空框架,这一阶段被称为文化史重建阶段的考古学。

1943年,美国人瓦特·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考古学研究》(A Study of Archaeology),对传统考古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对陷于繁琐的器物排队和以年代序列为目标的考古学研究提出了严厉的质疑,主张考古学还应当着重研究古代遗存的社会文化功能,通过系统的“缀合式研究”,全面揭示古代社会的文化面貌。

1946年,美国考古学家威利在秘鲁的维鲁河谷组织了多学科综合的区域聚落考古调查,揭开了多学科合作研究古代社会与文化的序幕;1949年,欧洲史前经济研究学派的先驱者格雷厄姆·克拉克引进孢粉分析等技术,对英国湖边遗址斯塔·卡尔的植物和其他考古遗存进行了细密的研究,复原出该遗址人类生活的若干细部情况,为当时的考古证据的提取和分析确立了新的里程碑。从此,考古学除了关注王室宫堡、陵墓珍品以及年代学问题等传统趣味之外,也逐渐将目光投向古代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的其他方面。

1960年代,考古学中的变革思潮终于汇集成以美国考古学家路易斯·宾福德为代表的新考古学运动——又称过程主义考古学,吸收当时流行的人类学、生态学、系统论和科学哲学的最新成果,主张考古学就是人类学,以研究人的适应演化和文化的变化发展过程及其动力学法则为目标,将人类文化遗存分为物质文化产品、社会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三个方面,提倡科学缜密的发掘和分析方法以及由物见人的考古学中程理论的建设,试图首先根据考古遗存研究复原人类的行为特征,然后进一步揭示文化中不同部分相互作用和发展的规律性。

在20世纪之末,考古学开始变得越来越具有自觉性和反省精神,80-90年代,以英国伊恩·霍德为代表的后过程主义考古学揭橥而起,考古学界一时流派纷呈,考古学家越来越关注考古解释的科学性、公正性和伦理性,对考古学史和服务于公众和社会的公共考古学的研究空前兴盛。今天,知识积累、技术和观念等的进步已逐渐使全世界的考古学家从繁重的年代排列和人类历史的时空框架的研究中解放出来,开始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在考古学学科体系与理论方法的探索及人类起源、食物生产的起源和文明与复杂社会的起源及

② 以上参见格林·丹尼尔著,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2009年。

其对文化进步的具体影响这样几个对认识人类文化演进和未来走向至关重要的关键性问题上。尽管它们只是人类文化演进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性的转变环节,但对它们的全面认识几乎涉及到考古学的全部认识成果。如今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许多至关重要的线索,提出了一些极具说服力的假说,而且可以预期,对三大起源问题及其在文化史上的经验教训的研究,依然成为21世纪考古学的首要课题③。

中国虽然有长达千年的金石学传统,但是建立在田野考察与发掘分析基础上的考古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一批外国传教士或科学家首先介绍进来的。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发掘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被公认为中国考古学之始。20年代末,李济、梁思永等从海外学成归国,带回了当时国外较为先进的考古学理论方法的同时也开始了中国考古学本土化的历程。抗战以前,中国考古学家的发掘主要是在殷墟,主要是因为那里发现了甲骨文并且可以和《史记》的《殷本纪》相比较,希望通过发掘搞清商史;解放以后,随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的展开,考古发掘逐渐多起来,到20世纪80年代,苏秉琦和殷玮璋先生以长达半个世纪对类型学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和推广,最终以区系类型学说从实践和方法上证明了考古类型学在中国的成功,以面向海洋和面向内陆的两大文化系统和六大文化分区演变的概括,建立起中国大部分地区史前文化的时空框架,并在碳十四等技术的协助下,草绘了中国各地区古代特别是史前文化发展的年代框架和演变谱系④。之后,中国考古学进入张光直先生所说的“理论多元化,方法系统化,技术国际化”的新时代⑤,许多学者站在区系类型学说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地层学和类型学以外的思考与探索,尝试了诸如环境考古学、聚落考古学、实验考古学以及多学科合作发掘与研究等工作,同时不少学者再次把目光面向国外,寻求了解隔绝了半个世纪以后国际考古学的最新进展和前沿动向,翻译或编译介绍当代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步入21世纪之后,多学科合作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中国的考古学家也开始比较系统地探索时空框架以外的史前文化演变规律、遗址分布、商品交换、玉器铜器等的技术传播和材料来源以及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中国文明起源以及史前社会复杂化的机制与原因等比较复杂和具有国际性意义的重大学术问题,并很快建立起具有广泛影响的如动物考古学、植物考古学、环境考古学、聚落考古学、科技考古等以新技术、新方法为特征的一批新兴边缘学科。国家先后投入巨资组织了多学科联合攻关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国考古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延伸阅读:考古学文化、北京猿人、殷墟发掘

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文化是考古学中的专门术语,用以表示考古遗存中(尤其是原始社会遗存中)所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的地区、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存,和一般所称的指称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艺术、教育、精神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所达到的总成就的文化概念不同。

考古学文化命名通常采用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的小地名为名的作法。一个考古学文化包括有不同的文化因素,例如某几种特定类型的住宅、墓葬、工具、陶器和装饰品以及某些特定的工艺技术等。每个考古学文化的内容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显示其背后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对考古学文化进行研究,除了要解决时代和分期以外,还要研究它的

③ 以上参见作者: [加] 布鲁斯?特里格 著 陈淳译 :《考古学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④ 苏秉琦、殷玮璋《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文物》1981年第5期。

⑤陈星灿:《张光直先生访谈录》,《读书》1994年12月。

内容、特征、分布范围、起源、发展,以及同其他文化的联系等。

以著名的仰韶文化为例,它以1921年最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目前国内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5000-7000年,分布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对仰韶文化遗址的认定上,通常将以粟作农业经济、家畜饲养、磨制为主的石器、几种典型的彩陶和房屋建设类型及工艺技术等作为基本要素和标准。

北京猿人

中国著名的直立人化石,又称中国猿人。正式名称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现在在科学上常称之为“北京直立人”,英学名为Homo erectus pekinensis。以发现于北京市西南郊周口店附近龙骨山上的一处洞穴遗址中的猿人遗存命名。这处遗址是1921年由瑞典的地质学家安特生和奥地利的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发现的,1927年起进行发掘,1929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此后又发现石制品、骨角制品和用火遗迹等。迄今一共出土了属于40多个个体的人类化石,10万多件石制品和骨角制品,近百种哺乳动物化石,上百种鸟类化石,以及用火留下的大量灰层。

研究表明,北京猿人大约在70万年前来到周口店,在这里生活了近50万年,到约20万年前才离此而去。这些发现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材料最系统、最丰富的直立人遗址。北京猿人的发现为“从猿到人”的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北京猿人之前人类在进化历程中已走过很长的路,但北京猿人的外貌仍保留了不少原始性状。如头骨低平、眉嵴突出、面部短而吻部前伸;脑量平均仅1000多毫升,大约只及现代人的2/3;身材粗短,男性高约156厘米,女性约144厘米;腿短臂长 ,头部前倾 ,给人以似乎站立不稳的印象。实际上其 四肢骨已与现代人接近,能够步履稳健地直立行走。

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殷墟发掘

殷墟为殷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面积约二十四平方公里。发现于 20世纪初,1928年开始发掘。自商王盘庚迁都于此至纣王(帝辛)亡国,商以此为都(约公元前14世纪末至前11世纪),共经八代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

1899年,王懿荣在中药“龙骨”上发现契刻文字,后经罗振玉、王国维等考证、调查,确认为商代甲骨,出土于安阳小屯村。1928年10月,董作宾主持了试掘。同年12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考古组,负责殷墟的发掘工作,先后主持工作的有董作宾、李济、梁思永、郭宝钧等。自1928年10月至1937年 6月,共发掘十五次。发掘大墓十一座、小型墓和祭祀坑一千二百多座,以及大量建筑基址,出土刻字甲骨近两万片和大量陶器、铜器、玉器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迅速恢复殷墟的发掘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有:发掘武官村大墓、后冈祭祀坑,1973年在小屯南地发掘出土刻字甲骨四千多片;发现规模较大的商代铸铜遗址、妇好墓,等等。殷墟发掘,是中国考古事业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考古发掘。该处丰富的出土文物为商史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实证资料,引起国内外的重视。

殷墟发掘确凿无疑地证明了中国商代晚期盘庚迁殷的都城就在此处,距今已有3300年左右的历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地层、出土青铜、玉器等遗物,以及甲骨文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司马迁《史记》有“洹水南,殷墟上”记载,另有文献称“北蒙”,又名“殷墟”。甲骨卜辞中又称之为“大邑商”、“商邑”。)这个都城

的形制和以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殷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在东方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和光荣的地位。

1961年国务院公布殷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二节、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今天,人们已经意识到考古学研究实质上是一种整体性很强的研究,它分析处理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所有遗存,以达到尽可能全面地复原人类历史、认识社会与文化发展规律的目的。

考古学一般的工作流程是:调查或者发掘古代遗存——整理分析古代遗存——归纳分析古代遗存的模式——解释遗存的规律及其对应的社会与问题意义。

因此,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不同的层面。考古学家需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确定古代遗留下了什么及考古遗存的年代,确定各种遗存的形成和功能,及其能够保存的原因,提取其中所蕴涵的不同方面的古代信息。田野考古学家要运用许多方法和技术来测量和记录一个古代的遗址。

为了将逝去的古代看得更真切,更细致,更透彻,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几乎是无所不包的。但是为了理论的明晰性,考古学家将考古学理论方法分为三个层次:提取考古资料的层次、从考古资料分析古代人类社会生活和行为的层次、建构社会与文化发展模式的较高层次。英国考古学家戴卫·克拉克根据考古学流程的特点提出了一个考古学系统理论体系⑥,包括处理遗存埋藏前—埋藏过程中—发掘出土——分析解释等不同的方面。

1.地层学与类型学

地层学与类型学是考古学成熟最早、最基本的两种方法,前者指导考古发掘即获得古代遗存的过程,后者指导对考古发掘出土物的分析,因此有人曾将它们比喻为传统考古学的两条腿。

1.1地层学

考古发掘从现在的地面开始,逐层往下挖,考古学家用地层来控制下挖的进度,区分和记录不同时代的遗存。因为通常的情况是,早期形成的地层在下面,晚期形成的地层在上面,按照时间的早晚自下而上一层一层地堆积。

考古学上的地层又叫文化层,它是指人类在某个地点生存和活动时遗留下来的各种物品、痕迹和自然力相互作用留下的堆积的总和。文化层是一种混合层,它既包括人类活动的物品、痕迹等人工遗存,也包括了构成地层母体的土壤及其他自然物质,这些自然物质某种程度上也往往是受到人工的扰动甚至搬运,它们混杂地堆积在一起,从而代表了一系

⑥戴卫·克拉克著、陈铁梅译:《考古学:纯真的丧失》载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编《当代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三秦出版社,1991年。

列人类行为和事件的结果,而其中的物品及其形成方式,则蕴含着它形成以前、形成过程以及堆积形成以后自然力和人力不断作用的各种信息。如果一个地点已经形成了最初的文化层,后来继续有人在此生存、活动,就会形成一种多层次的文化层或者开口在不同文化层之间的人类活动遗迹比如房基、灰坑等构成的人类连续活动过的遗址。在这类遗址中,这些文化层及其所包含的遗迹单位和人工制品及其它内容,从下到上构成了一个从早到晚人类在这个地点活动的系列记录,为考古学家逆向地揭示和分析堆积形成的过程以及人类和环境在过去的时段里的事件和行为提供了一个物质性的标本。对于没有文字的社会,通过发掘、记录、分析这一系列的地层及其中包含的遗迹和遗物,消失的历史和人类行为以及文化的演变就可以被考古学家所了解。而对于有文字的社会,它所留下的地层堆积同样可以提供十分丰富的文字所无法取代的信息。

1.2类型学

类型学是考古学分析与研究古代遗存的最基础的理论和方法,它通过对古代人类文化的物质遗存根据其形式上的相似程度、结构、装饰风格、材料、功能及其他特征的系统排比,获得某些类型特征的组合与发展演变关系,从而研究其相对的早晚关系及其他文化与社会问题。

归纳起来,一般考古分类要分别或同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将材料组织成为可以控制的单位。这是一种初步的分类,通常是根据诸如原材料的质地等这样的直观标准,以为进一步的具有分期和文化内含的分类奠定基础。

2.为了描述方便。通过一种特征,考古学家可以将大量的器物分成有限的几个类型或亚型,从而可以很方便地描述它们。

3.追寻某一器物、一类器物或一群器物时空分布规律和演变发展关系,从而达到分期或相对断代等目的。

4.确定器物的功能或追寻某一文化特征、某一器物、一类(群)器物相互间的关联关系及其他的文化意义。这种分类通常可以为把握器物类型的内在规律及其反映的文化结构奠定基础。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分类有两种,一是所谓的“原型”(emic)分类,即考古学家力求使自己所划分的类型与生产和使用它的母文化对它的分类一致。这种分类因此也被称为是民俗学的分类;一是所谓的“异型”(etic)分类,即考古学家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进行分类,进而从类型中提炼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也叫分析分类和科学分类,在考古学的实际操作中,更多是后一种分类,即便有前一类的分类,往往也是无法得以验证的。

考古学家分类时,惯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形式特征:器物的外观形状,体量大小以及组成部分比如把手、附加的耳朵、器盖的有无及相似程度等。

风格特征:装饰、颜色、表面处理方式等等。

技术特征;材料的选择、加工制作的技术手段等等。

一般考古学家们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以某一特征作为主要特征,同时尽可能地兼顾其他的特征。计算机和统计学的发展,为分类同时兼顾更多的标准及标准的量化比较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经过反复的观察实践,考古分类系统一般将器物或文化因素分成群、典型单位、典型器物(因素)几个层次,并在同一层次上进行比较,在不同层次上进行关联组合。一个稳定的特征群可以大到一个考古学文化或一个共同的区域传统,也可以是一个文化类型或遗

址(聚落),而一个典型单位则指发掘中出土于一个有代表性的遗迹单位的器物组合。

通过分类可以使考古学家在器物与器物、特征与特征甚至器物群和特征群之间进行有效的比较。使比较可以被放在合理的背景框架之中。分类与比较是获得演变序列、确立时空框架和揭示分类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入手和归宿。

2.环境考古学与聚落考古学

2.1环境考古学

考古地层学指导发掘古代遗址,考古类型学分析和研究出土的古代器物,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据以建立古代器物发展演变的年代框架,复原以物质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史。而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目标都在不断深化和扩大,考古学不仅仅要通过考古发掘出土物建立古代历史的时空框架,而且希望揭示人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文化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因此,考古学也逐步把一些非人工的古代遗存特别是环境的遗存引入了自己观察的范围之内,人类遗物的相关性背景被不断扩大,由此产生了将古生态环境与考古遗存结合起来进行有意识的、系统化的研究探索的尝试,并形成了一门新的交叉性学科——环境考古学。

环境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如其名称一样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特定的考古学文化的考古遗存部分,另一个是作为这个考古学文化生存背景的自然环境的遗存部分。在考古学和古环境古生态学之中,这两部分是早已经各自地被归入了其认识的范围之内,并建立起了各自的发展序列甚至已经部分地揭示了其内在的规律。但是只有在环境考古学中,它们才被以“人”为中心地关联起来,被纳入到“文化适应”这一关系之中,从而进一步综合地揭示其中所包含的许多社会和文化信息。

环境考古学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系统地回收发掘地层中包含的动植物遗骸、孢粉、植硅体、磁化率、土壤与人工制品(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物理化学成份分析、地质地貌考察等。而对于不同时代不同区域各不同类型的遗址,环境考古学家希望获得的信息则各有侧重。

2.2聚落考古学

聚落这个概念和生态学中的群落比如植物群落或动物群落具有相似性,是指人们将自己聚结成群体单位、将自己与居住地周围环境和资源联系起来的时空组织方式,它同时具有生态和文化两重意义。聚落考古学是在区域性的考古学文化的年代框架与发展谱系大体完成之后,环境考古学等分支学科被提出、更多的学科希望从考古学中提取相关信息并更加深入地探讨与古代人类有关的社会和文化问题时出现的。

聚落考古学所研究的聚落约莫与考古发掘中的遗址相对应。遗址往往是一个古代人类生存居住的聚落的残存形态,聚落考古学的研究便以聚落或者说遗址为核心,将考古学材料区分为两个较大的层次——聚落内或聚落间(也可称为遗址内或遗址间),从而将考古发掘中所得的遗址内的遗物、遗迹、居址、院落、社区、村落、群落等不同层次的遗迹单位整合进不同的具有生态和社会与文化观察意义的层次与框架。由于考古遗址内的遗物、遗迹、居址、院落、社区往往具有特定的组合与包含关系,它们逐一地为较低层次的考古单位的分析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模式和背景框架,而结合系统的区域调查、地表采集资料和研

究区域内的环境、地貌、动物、植物、矿产资源及相邻遗址间的交通、贸易、大小、分工关系等方面的资料,可以对遗址的区位、遗址内外的经济活动类型、方式、特点、社会分工、社会结构、相互作用方式、政治分层以及特定的文化观念等进行大范围的分层次的分析。

延伸阅读:考古发掘流程、公共考古学

考古发掘流程

古迹遗址比如一处墓地,通常情况下是不允许随便发掘的,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则可以考虑发掘:

一是面临破坏的危险,比如被盗掘,或者要在墓地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不进行抢救性发掘,墓葬、文物及其包含的信息等可能会受到破坏;二是为了开展科学研究或者制定保护规划等,需要进行全面或者局部的发掘以了解有关信息。

发掘应该由具有发掘资质的专业考古单位以具有发掘领队资格的专家名义向文物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之后才能予以进行。

发掘前要进行必要的经费准备和相关资料收集,进行预研究,了解初步的情况,制定发掘保护等方案,必要时要先进性调查甚至勘探。

开始发掘时,首先要设置记录原点。不管是否全面发掘,都要根据原点按照坐标象限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布置探方。然后按照探方进行发掘、资料提取和记录。

即便是墓坑和墓室,也要按照地层学原理从上往下逐层发掘清理,当然,遗迹单位比如墓坑、墓道、墓室等可以根据情况作为一个或者几个地层单位进行处理,挖掘清理完一个单位之后才能开始下一个单位的发掘。一个地层或者发掘单位内的出土遗物和相关遗迹现象等在要按照出土顺序进行编号、测绘、记录和资料的提取。如果需要提取自然科学分析样品如土壤等,也要事先进行规划,按照单位内的顺序进行和记录。

发掘的现场工作十分重要,无论是对出土遗物现象的判断、记录,还是对文物古迹等的加固、保护,都是这样,否则会失去第一时间第一手信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些也应该在发掘计划中有所考虑和安排,甚至提前做出预案。

如果是重大考古发掘,发掘中还要考虑到向非专业人士、媒体乃至社会的开放与宣传等问题。

发掘结束之后,需要对发掘现场采取回填处理还是开放展示,也会对发掘对象处理与资料的提取工作各有不同的要求。

发掘结束之后更重要的工作是室内的资料整理、保护、分析、研究和发掘报告的编撰出版,它们是紧密衔接的工作。这里就用到了考古学的另一个基本理论——类型学,对出土文物等资料的分期断代和功能研究等,分类乃至分型分式,都是基础性的要求。

经过以上这些环节,墓地的重要价值和发现重大意义将逐步被各界认识,墓地或许可以被列入县级、省级或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甚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永续保护。

公共考古学

考古学具有极大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不仅考古发掘和研究的资料是公共的,即便学术

本身也具有天下公器的性质,应满足公众了解历史和求职探秘的愿望。因此,考古学家往往都是重视公共关系。在考古学形成时期,德国的谢里曼在发掘小亚传说中古希腊城市特洛伊时,就很重视向社会各界传播信息,普及知识,以获得对其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并传为考古学史上的佳话。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考古学无论是调查与发掘的开展,还是经费的获得,都和社会具有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包括在大型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展配合性的带有保护性的抢救性考古发掘等,越来越成为考古学的常规性工作。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以合同考古学形式将这类考古纳入法制化管理范围。考古学界也越来越重视这些现象,逐渐产生了公共考古学研究和实践的分支,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向公众传播考古信息,普及考古知识;服务于考古资源管理和考古学研究以外的展示和社会利用;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考古学也越来越重视自身开展考古学调查发掘与研究的职业伦理道德,这不仅影响到考古学家获取考古资料等行为,也影响到对考古资料的研究和解释,考古学变得更加关注土著人、遗产主人、政府和社会的看法与需求等,考古学在坚持科学性与客观性的同时,也越来越成为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的融洽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第三节、现代科技与考古学

由于考古材料残缺不全的特征,古代往往只会留下一鳞半爪的遗痕,为了看得更清晰,更透彻,不论在野外调查发掘还是室内的整理分析以及系统的研究解释过程中,考古学家常常要借助最先进的科技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相互协作关系的不断发展,碳十四、热释光、古地磁、成份分析、中子活化、DNA以及航空遥感等已经成为考古学的常规技术手段,由于它们的帮助,不但使考古学家能够看得更远,也能够看得更清楚,极大地提高观察考古材料的广度和精确度。俗话说,考古学家关心的首要问题往往是古代遗存的年代,因此,下边几种科技手段都与考古测年有关。

1. 碳十四测年

这是一种用同位素和核子技术测定古代遗址中有机物年代的方法,从而为全世界的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时代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年代标尺。碳十四测年的样品范围十分广泛,举凡碳、木头、海生或淡水的动物贝壳、骨骼、角、泥煤和其它有机质,比如碳酸盐类的泥灰、石灰、生硝等从理论上说都可以作为测年标本。碳十四测年的大致范围是距今300到40000-50000年,所需样品一般为1-10克。经过同位素增强技术和利用大剂量样品,测年范围甚至可以上达75000年。现在,通过质谱加速器技术,1-2毫克碳样品——通过努力,甚至50-100微克的碳样品,也可以测出距今40000-50000年以内的精确年代,而且如果样品提纯技术有所改进,很快可以将测年的范围扩大到80000-90000年左右。

碳十四测年技术是第二次世界界大战之后不久芝加哥大学的利比(Willard F. Libby,1908-1980)首先发现的,利比并因此获得了196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它的原理是这样的:由于宇宙射线的轰击,高层空间中存在着C14 这种物质,C14 产生以后,受氧化成二氧化碳,广泛地分布在大气层中,其中绝大部分被吸收在海水之中,一小部分则混合在

空气中,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制成碳水化合物,以各种方式进入了碳循环的过程中。所有的有机体都会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使其体中的碳十四含量最终和大气中的碳十四达到平衡,而一旦新陈代谢作用停止了,比如一个植物或动物死去了,其体内所含的碳十四就会以固定的速率发生衰变,大约5700年为一个半衰期,即每过5700年,有机体中碳十四减少一半。因此,从理论上说,只要测出一个死亡的有机体中的碳十四残存含量,就可以计算出它死亡的时间。

碳十四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考古学,几乎引起了考古学的一场革命,它使考古学家广泛地获得古代遗址和遗存的绝对年代成为可能(在此以前仅有美国西南部等个别地区因为建立了树木年轮断代序列,可以在较近的年代范围内通过比对遗址中的木头遗存获得绝对年代)。但是,碳十四测年技术应用于古代的有机物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是年代的精确度,碳十四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一般的测年结果都存在一个误差的范围,所谓的绝对年代其实并不绝对;第二是实际上地球上的碳分布并不平衡,使得这种误差在各地不一定相同,从而使不同地区的年代数据的可比性发生问题,如今在大约万年以内,则可通过树木年轮断代进行校正;其三是有些特殊的样品年代偏差较大,比如石灰岩地区尤其是这一地区的淡水贝壳类样品的年代误差较大;第四是对用于进行测年的样品的出土环境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有的样品可能发生污染,有的用于测年的木头可能已经死去多年,才被埋进了古代遗址,从而使年代的相关性发生问题,等等。然而,无论如何,碳十四测年仍然是目前为止使用最广泛、最有效的考古测年方法。

2. 热释光测年

热释光技术是一种考古学家期盼已久的绝对年代测定法。这不但是因为陶片和瓷片是距今一万年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起来以后人类社会与文化取得革命性进展以来人类遗留的最为常见的古代遗存,样品丰富易于获得,而且因为这种方法直接测量陶片本身在烧成时的年代,因而比其他样品的断代更具文化行为上的直接性,比如碳十四的木炭样品所得的树木死去的年代,和共存的人类文化遗存的年代相关性就一直是一个需要具体分析且往往难以获得结论的参考年代。

热释光测年原理是这样的:陶土中都含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质,它们会发射出α(阿尔法)和β(贝它)射线轰击陶土中的石英结晶,使其电子被无规则地游离到陶土的晶格结构中。如果陶土被加热到380℃以上(幸运的是,所有的陶瓷器都是在500℃以上的高温中烧成的),那些游离出来的石英结晶的电子就会重归原位并开始发光。通过测定陶瓷器烧成以后的发光量和放射性物质含量,科学家就可以计算陶瓷器被烧成的年代。热释光测年的适用范围也比较广泛,从距今35000年到非常晚近的时代比如几百、几十年,都可以测出理想的年代结果,而且由于许多史前时代的土块比如红烧土、地面、墙壁、陶塑像等都是在380℃以上的温度中烧过的,热释光测年也可以被应用于陶瓷器以外的这些人工或自然烧过的样品,因此,很多古代遗址的相关遗存包括一些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土塑像就可以直接被测定年代。

近来,科学家们发现,一些在制作或使用过程中经过火烧的燧石制品也可以运用热释光技术来测定年代,从而使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由于样品来源丰富而且直接和加热受温这种文化行为相联系,可以预计,热释光测年技术的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由于进行热释光测年的样品要从测定对象上取下来,磨成粉末,分离出石英成份以后放到密封的石墨盘上加热测量,对测定对象本身往往会有些微的破坏,对有些十分珍贵的孤品文物,比如中国明清时期的官窑瓷器,就需要慎重考虑。

热释光测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样品来源的背景信息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在许多环境

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种具有放射性的咖玛粒子,虽然热释光技术测得的大部分热释光肯定是与样品中原来的石英质的α(阿尔法)和β(贝它)射线有关,但是外部环境的咖玛粒子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了解样品的来源背景可以帮助科学家确定测年结果的可靠程度。

3. 古地磁测年法

地球的磁场是不断变化的。地核内半溶化的岩石的不断旋转使得地球磁场的强度发生变化,北极的方位不断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地质学家对地球磁场的变化产生兴趣并发明方法测量和记录这种变化。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开始将这一研究的结果用于考古测年。因为,含铁的矿物一旦被加热到高于其居里指数的温度,其磁场就会象指南针一样被固定在北极上。即便以后其温度又降低到居里指数以下,当时的北极位置仍然会牢牢地凝固于其中——除非它被再次加热到居里指数以上或受到其他的干扰。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地球磁场的磁极经过移动有时候会发生倒转的现象,这种现象虽不常见而且至今科学家还没有发现什么规律,但是一般几十万年就会发生一次这样的倒转。地质学家通过钻探,从不同深度的岩层中取样并在样品上标出取样时样品的北极位置,然后在实验室里测定它受热时遗留的北极位置,这样他们就获得一个连续的磁极变化的序列,然后结合地球磁场发生倒转的岩层位置并在钾氩法的帮助下确定磁极倒转的年代。利用这个原理,依通过测定样品古磁场的位置,并和母线进行比较,样品的古磁场位置就可以被归于对应的年代。

古地磁断代一般只适用于很久远的年代,比如几十万、上百万年,所以在考古学上只有旧石器时代可以用到它。通常,专家们先用钾氩法获得地层的大致年代,然后再用古地磁样品反映的地球磁极位置对年代进行更细致的校订。

对于较晚近的考古遗存,地磁学断代也有用武之地而且更精确一些,它不涉及磁极倒转问题,而是根据北极位置的变动进行断代。含铁的泥土一旦被火烧过到超过其居里指数的温度以上而且从此之后它的位置没有被扰动,比如房屋墙壁上的红烧土或陶窑的构成部分等等,就应该忠实地记录了当时北极的位置,可以作为理想的断代样品。考古学家先用其他办法比如碳十四或树木年轮断代法建立起不同时期北极的方位与年表曲线,然后拿测得的样品的北极位置与之相对,从而确定样品的年代。由于地球磁场的波动,不同地区应该确定不同的磁场年代曲线作为本地区样品的对比母线,如今不少地区的母线已经可以上达数千年,在这个母线的年代范围内的样品,就可以成为有效的测年对象。

古地磁断代对取样的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必须确定样品没有被扰动或污染过,在取样前必须严格地测量取样时地球的北极位置并在样品上标志出来,然后严格地切下样品放在塑料盒里,拿回实验室进行测定和对比。磁极位置与年代母线的精确程度是影响古地磁断代的重要因素,各地区一直在不懈地完善本地区的母线。在美国西南部,由于有树木年轮断代提供的精确基础,用古地磁断代的误差已经可以被控制在50年之内。

4. 孢粉分析研究古代植被

开花植物的花粉和不开花植物的孢子形态各异,但都有一层坚硬的外壳,可以将其长时间地保护起来不致遭受损坏,而且由于孢粉体积很小,可以被诸如风、昆虫、鸟等媒介搬运散布到各种地点,广泛地保存在古代形成的堆积中。

由于孢粉形态各异,它们大部分可以被鉴定到属。不同植物产生孢子和花粉的数量不

同,散布方式与保存状况又各不相同,因此,对它们进行系统的鉴定、统计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特定时期的植被状况。而对当代孢粉的统计分析及其和植被的对比研究,也为科学地认识和复原古代的植被状况提供了标准参考。

孢粉从土壤等古代堆积中取样,在实验室中分离提取,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鉴定、统计,在统计时,由于一个样品通常包含无数的孢子花粉,通常规定观察统计到300个或500个为止,使样品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即可。最后将不同形态数量的的结果绘制成为孢粉图式,将不同时段形成的地层中的样品结果排列起来,可以形象地表示出某一种属的植物随时间变化和整个取样区域的植被种属在横断面上的组合分布情况。

在年代学作为考古学的头等目标的阶段,孢粉分析最初也是被主要用作一种断代的手段。因为植被的变化主要是气候变化的结果,不同气候阶段会有不同的植被类型,通过确定孢粉组合的图式,进而确定植被类型,可以大致地帮助考古学家判定一个地层的气候阶段和年代范围。瑞典地质学家戈尔(Baron Gerard de Geer)曾经对冰后期北欧几个不同地点的纹泥堆积进行详尽的研究,将其衔接成一个纹泥年代序列,并对每一层堆积中的孢粉组合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了一个具有详细年代依托的北欧地区的标准孢粉图谱,为依据孢粉组合对古代地层进行断代提供了更准确的标尺。他所依据的原理是这样的:冰期结束之后,每年的夏季斯堪的纳维亚地区融化的冰水携带着流经之处的砂粒和其它微尘在湖底慢慢沉积下来,起初,颗粒较大,颜色较浅,后来颗粒较小,颜色较暗,这样年复一年,浅暗交错的层理在湖底一层一层地堆积起来,被称为纹泥。每一层纹泥中,也包含着冰水流经地区该年度的植被的孢粉。假设冰水流经的地区每一年都基本相同,从而就使这些孢粉的时间上的变化具有了可比性。戈尔将一系列地点的纹泥堆积从一个河口的现代堆积开始一直串到距今大约10000年冰后期的起点。这个大约10000层的纹泥中的孢粉组合构成一个壮观的序列,不但为冰后期的植被变化—气候变化提供了一个标准,也为其他地层的孢粉——从而和孢粉共存的人类遗存断代提供了一把标尺。

随着碳十四等断代法的引进和考古学的发展,孢粉分析对研究环境变化及人类行为方面的作用日益突现,成为环境考古学的常规手段,因为孢粉分析是复原植被的最为重要的方法(其他的方法还有植被遗存的直接鉴定,最近有植物蛋白石又称硅酸体的分析等等),而植被是环境的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根据植被可以复原气候等环境因素,甚至可以直接根据孢粉分析人类行为的某些特征,因为随着人类文化和技术的发展,植被的许多的许多变化就是由人引起的。比如在欧洲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发现森林的孢粉在减少,而禾本科特别是谷类、草类的孢粉在增加,通过分析发现这是由于人类在大量地清除森林种植庄稼而造成的。

当湖泊和沼泽的孢粉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总体的植被状况,地面土壤的孢粉则更倾向于反映更小的区域的生态,被突然掩埋(比如地震)的地表的孢粉样品甚至可以反映样品提取地带的土地使用类型等信息,有计划的系统的地表取样,有助于了解建筑物的边界范围。

如今,孢粉和植硅石、系统地采集种子与木炭等有机物遗骸的结合,已经形成了一套复原古代植被的方法体系。

5. 残存脂肪酸分析

考古学家面对的对象主要是诸如陶器、石器这样的便于保存的古代物质遗存。这些东西到底是干什么用的,虽然可以根据其器形等做合理的推测,但是毕竟难以被证实。残存脂肪酸分析技术为此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

上个世纪20年代,科学家就已经发现所有动物和植物体内都有脂肪,而脂肪酸是脂

肪的最基本的构成物质,不同的物种其脂肪酸的成分也各不相同。这一发现为生物化学最终得以从生物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基础。1951年,科学家发明了能将测试样品气化并进行分析的色谱仪后,才使精确测定各种动植物脂肪酸成分的理论变成现实。使用这种仪器,科学家不但可以提取并测定脂肪酸的成分,而且可以迅速判断出测试样品来自哪一物种。就这样,一种新的科学分析方法——动植物脂肪酸分析法诞生了。

但是在此后的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相信,动植物一旦死亡,其脂肪会迅速分解而了无痕迹,因此使这一新兴的发现和分析方法一直没有多少用武之地。直到1977年,德国的生物化学家经过实验证明生物死去以后其体内的脂肪酸在地球表面常态环境中不仅难以被分解,而且能够经历千万年而长期不变地保存下来。这一重大发现不仅推进了脂肪酸分析法的继续发展,而且为其在考古学上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人们通常认为,在古代遗址中大量存在的石器和陶器等的用途常常是砍伐树木、宰杀动物和盛煮食物,但是,到底那些石刀、手斧都砍伐过什么植物、宰杀过什么动物?那些陶器盛过或煮过什么食物,不但考古学家常常难以决断,擅长物理化学分析的文物科技专家也无能为力。后来,日本考古学家佐原真和生物化学家中野益男通过引进残存脂肪酸分析法,为此提供了科学的答案。

佐原真20世纪70年代留学德国时学习过脂肪酸分析法,他回到日本后,在平成宫遗址出土的灯碗内的遗存物中用脂肪酸分析法发现这只灯碗曾经使用过菜籽油、动物油和鱼油,这一结果在日本学术界引起很大的轰动。此后,他设立课题专门研究脂肪酸分析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其中生物化学家中野益男也参加了这项研究工作。他们用超声波处理测定样品,提取出脂肪酸,然后用气相色谱仪测出脂肪酸的成分,再与各类现在的动植物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样品所属的物种。1986年,中野益男成功地完成了对北海道濑棚郡今井町美利河一号遗址出土石器上残存脂肪酸的测定,发现在石器上残留有鹿的脂肪酸,从而证明了古人曾经用这些石器宰杀鹿。同年,两人合作对官城县川市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器进行残存脂肪酸分析,这是一处距今约14-15万年、包括五个地点的遗址,发现了30余件石器,由于遗址土壤酸性较强,没有保留任何动植物等有机物的遗存,因此无法断定遗址的性质。佐原真和中野益男将出土石器连同周围的土壤切割成50厘米见方的土块,分地点共采集了20块作为测试的样品。结果在这些石器上发现了鹿和诺曼古象的脂肪酸。有意思的是,在石器周围的土块中也发现了同样成分的脂肪酸,而在没有石器的土样中,则没有发现脂肪酸,从而验证了测定结果的合理性。他们甚至推算出在这个遗址全部的脂肪酸中,鹿的脂肪酸占30%,诺曼古象的脂肪酸占40%,由此推定该遗址为一处宰杀动物的场所。

这几次成功的结果确定了脂肪酸分析在考古学中地位。

残存脂肪酸分析不仅可以确定石器陶器等的功能,而且可以帮助考古学家推定古人的食物构成和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另外,脂肪酸分析不会破坏样品的外部形状,不改变样品物理化学成分,完全符合文物保护的要求。因此这种方法很快受到在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考古学家的高度重视,80年代以来取得了不少令人兴奋的成果。

残存脂肪酸的测定分析需要考古学家和生物化学家的密切合作。在发掘现场采集测定样品时,考古学家要按照生物学家的要求进行操作,严禁用手触摸样品,采集好的样品要用塑料袋、报纸、棉花等包装好,以防止油脂污染;在一般情况下,要尽可能地将样品连同其周围的土壤一起采集,单位采集量的多少应视样品大小等背景状况而定,通常将样品及周围土壤切割成边长50厘米见方的正方体;包装运送样品应该用金属的箱盒;对于大面积的遗址或遗迹,采样时要注意点面结合和样品的布局,测定分析时要提取尽可能多的脂肪酸成分,并绘制专门的图表记录测定结果,以便于对进行对比分析和结合其他考古现象进行解释。

6. 其他

现代科技手段在考古学中运用对考古学的进步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它们扩大了考古学家获取资料的范围与种类,并提高了考古学家从传统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使考古学家观察的范围更大,清晰度更高。总起来说无外乎两个方面:宏观的和微观的,它们前者包括航空与遥感等,后者包括分子层次的,比如碳十四测年,DNA、脂肪酸分析等。

此外,借助于自然科学技术的帮助,考古学可以进入以前的一些研究禁域之中,获得在通常的情况下无法保存的古代信息,比如水下考古、沙漠考古可以让考古学到通常无法到达、保存环境相对独特的地方,去发现和研究其他地方难以保存古代船舶、有机质等宝贵遗存;再比如发现于阿尔卑斯山区希米劳恩的冰冻人,由于保存在冰雪这一“时间封闭仓”中,携带了大量的通常环境下难以保存的古代信息,经研究,这个冰冻人死于公元前3300年,年龄在25-40岁之间,大脑、肌肉纤维、肺、心脏、肝等发现时依然保存完好,左小腿和右踝上有成片的纹身;身上有6处骨折,死亡时已经愈合或正在愈合;指甲患有周期性的脱落症;他死去时正在生病……,他身上携带和穿戴的衣服、工具、武器等大小制品多达70余件,其中木制品和皮制品的种类与数量都多得惊人,这是平常的考古发掘根本难以获得的。再如水下考古学使得考古学家深入海底,可以从沉船上发现陆地上难以保存的古代遗物,获得贸易和原料等方面的宝贵信息;

可以预见,科学技术在考古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在理论与技术两架马车的驱动下,考古发现与研究的前景是无限光明的。

延伸阅读:水下考古学

水下考古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考古学家已经可以潜水等方式到水下去开展考古调查与发掘。水下的一个优点是它可以保存一些在陆地上无法保存的古代遗存,比如沉船上不仅可以留下大批同时期的遗物,而且常常会有出人意外的发现,因为有机物在水下往往比陆地上保存得更好。

水下考古最有名的发现之一是乌鲁·布鲁恩水下沉船。考古学家在土耳其南部乌鲁·布鲁恩水下公元前14世纪的沉船中发现有250个四角牛皮袋装运的青铜矿砂及锡矿砂,每个重60磅;还有蓝钴玻璃矿砂、象牙、河马牙、埃及乌木、金银首饰、武器等以及杏仁、橡子、松果和数以千计的橄榄、无花果、石榴子,整整一吨的可能是用来制作葡萄酒或香油的树脂。这些遗物分别属于迈锡尼、塞浦路斯、埃及、巴比伦等,反映了当时地中海地区海上贸易的一斑,但是尽管遗物如此丰富,考古学家却无法推测该船的国籍。

未来水下考古的一个关键领域是探索随着海平面和海岸线的变迁已经淹没在水下的人类进化与发展的关键证据。

第四节、考古学勾画的早期中国历史文化图景

在第四纪的早期,中国的南北就已经留下了人类活动的各类遗迹。元谋猿人、北京猿人、蓝田猿人、和县猿人、南召猿人等以及西侯度、閤河、东谷坨、观音洞等石器地点的发现,使我国成为亚洲直立人化石和文物发现最为丰富的地区。而而云南开远和禄丰、广西大新和柳城、江苏洪泗、湖北建始等地更新世初期或上新世大型古猿化石的发现,也使我国成为探索由猿到人即人类起源的重要地点。这些发现不但是第四纪研究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而且也是中国成为研究人类及其文化进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地区。

距今大约十余万年左右,人类进化进入智人阶段,文化发展进入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阶段,中国远古人类的体质和技术都开始取得长足的进展。这一时期,北京人的某些黄色蒙古人种特征如铲形门齿、颧骨较大而向前突出等经大荔人、山顶洞人等进一步加强,黄色人种的基本体质特征大体成熟。技术上不但出现了南北分野,文化较为发达的北方还分化出了“閤河--丁村”、“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两个技术传统。特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山西峙峪发现了制作相当精致的石镞,说明重要的复合工具弓箭已经产生。该遗址同时发现大量被峙峪人作为狩猎对象的马类骨骼化石,标志着技术进步之后狩猎活动的迅速发展;辽宁海城小孤山出土了一批制作精良的骨鱼叉、标枪头和骨针等,还有为数不少的骨、石装饰品,工具和装饰品的钻孔技术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北京山顶洞遗址的“下室”中,集中发现了该遗址的全部人骨化石,而且出土状况表明这里显然是经过人工安排的死者葬地--这是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墓地。人骨周围撒有赤铁矿石粉末,还有装饰品随葬,类型包括穿孔的小石珠、小砾石、兽牙、以及刻沟骨管等。总之,人类逐步开始脱离其原始的生活状态,有了初步的社会和劳动上的分工,懂得了审美,产生了初步的信仰和世界观。

距今约一万余年,随着末次冰期在大陆地区的逐步消退,以及旧石器时代晚期积累起来的社会组织和经济技术方面的成就,人类面临又一次文化调整的新的机遇。以“周口店--峙峪”传统为代表的狩猎者,随着狩猎对象的逐步北移,成为全新世长城以北地带广泛分布的含多量细石器的原始文化的鼻祖。“閤河--丁村”一系采集经济特色比较明显的文化则经过新、旧石器之交的“下川文化”逐渐走出山林,进驻到山前台地和河谷平原,成为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裴李岗、磁山、老官台等早期农业文化的先奏。下川文化的工具种类较前更为丰富,其砍砸器和锛形器演变为农民们最常用的石斧和石锛,其尖状器转变为种类更为繁多和更为进步的各类收割工具,而其特有的锯齿刃器、研磨盘等,则就是裴李岗时期颇为流行的食物采集和加工工具锯齿镰、磨盘磨棒的直接前身。这个时期的不少遗址中已经发现栽培谷物的遗迹,在河北武安磁山,考古学家一次就发现多个灰坑中残存大量的碳化谷物,经鉴定为,重量估计达10万斤左右。河南贾湖遗址发现了村落、成片的墓地和大量的艺术品,其中包括古笛、刻划有符号的龟甲,。

与此同时,中国南方洞穴中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发展了稻作文化,长江与钱塘江流域的彭头山、城背溪、上山、河姆渡等遗址已经发现七、八千年以前的水稻遗迹,包括现在常见的梗稻和仙稻两个品种。

这样,在旧石器时代狩猎-采集经济的基础上,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了,第一批定居的村庄在中国形成,特别是对后世中国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的游牧、旱作谷物农业和水田稻作农业三大经济基础在不同环境地带的基本奠定,是史前中国文化的相互作用和演进过程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首先是供养的人口大为增加。其次是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许多人口集中定居在一起,不但进一步促使社会组织的进化,而且促使技术方面更多新发明的产生;陶器的生产和使用成为日常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领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祖先崇拜、原始巫术和艺术、木构建筑技术传统等中国文化的若干重要因素皆开其先河。

继之而起的仰韶时代是中国文化传统形成史上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文化的庙底沟阶段,中原地区前仰韶的裴李岗、磁山、老官台文化分布区,第一次出现了面貌比较统一的文化体系。其核心因素小口尖底瓶和“圆点钩叶弧三角”彩陶纹样的影响范围更是东至于海,北达辽宁、内蒙,西达甘青,南至长江流域。苏秉琦先生认为,“圆点钩叶弧三角”彩陶纹饰的正确命名应是花卉图案,并细分出属蔷薇科的玫瑰(或月季)与属菊科的菊花,且指出,这就是华族之名的最早来源;而小口尖底瓶应参照中国古器物命名的通则--从古文献中找名,他建议应称为为“酉瓶”,它不但是龙山和夏商周三代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斝、鬲等器的祖型,而且与天干地支、酿酒礼仪等中国文化的精神方面具有了深层的联系⑦。

龙山时代,全国各地考古学文化面貌的统一趋势更趋增强。一些新的文化因素比如灰、黑陶、袋形三足器等迅速普及,但同时又缺乏明确的统一中心,各文化、类型之间的交往、取代十分频繁;防御性的设施如城址等普遍出现;武器数量增加,制作更加精良;乱葬坑和身上带有箭头的人骨遗存也发现多起。聚落之内和聚落之间都在进行不同层次的分化和重新组合。这些现象表明至少在龙山文化分布的华北、华中与华东地区,人口的规模与聚落结构等又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战争成为一种经常性的社会文化现象;人口流动与文化交流的规模与势能都大为增强且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特点;城市与国家在一些文化发达或特殊地区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龙山时代是华夏民族文化传统形成史上又一个吐故纳新、混合兼融、孕育基调的重要时期,是在仰韶时期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基础上的分化、调整和局部性重组。这一时期既利用了仰韶时期业已奠定的庞大的社会文化与经济基础,又在更加频繁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孕育、补充或传播推广了一些新的文化因素,比如某些种类陶器和玉器的制作、铜器冶炼以及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分层等,都有不少新的发明或创造。特别是,这一时期可能借鉴了一些来自西方或北方的异文明文化要素,如冶金、小麦等,发展了城市和国家这两种更高级的社会组织形式,使各种文化因素大部分都得以以特定的方式被整合进当时正在形成的更加组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价值体系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里头文化时,中原地区继庙底沟阶段之后再次出现了围绕一个文化为中心的新的统一局面。豫西地区的王湾二期、三里桥和晋南陶寺等龙山文化类型被统一的二里头文化所替代。豫中、豫北、豫南甚至陕西和长江中游的一些地区也被置诸于这一文化的直接控制或影响范围之下。二里头文化若干因素的辐射范围更是广泛。二里头文化还多方面吸收了中原以外在制陶、冶铜、制玉等领域的先进工艺甚至是观念与制度上的长处。这些现象不

⑦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辽宁人民出版社,2011年。

光是强者的空间扩张,更是对各地区、各类文化因素的重新组合与价值定位,是在各区域传统之上整合建构一个更大的文化传统的价值酝酿。二里头宫殿与宗庙的树立以及宫殿周围为王室服务的各类手工业作坊的井然布局,标志着一个新型的政治与文化实体对各类宗教、器用和制度综合的最终完成和新的超越,标志着华夏族体与中原地区在辽阔的中国开始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及政治与信仰上主体地位的确立。至此,一个综合性的、包容和开放的强大的民族文化传统已初具雏形。不少学者将二里头一直及二里头文化与传说中的夏王朝对位,在时代、空间和内涵上都是很有道理的。

代夏而起的商与周通过河南安阳殷墟、郑州商城和山西周原等的考古发现已被确认,它们继承、巩固、改造、完善和扩大了夏文化的结构体系,特别是二里岗时期商人的军事扩张和西周的分封制度,在这一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文化增生与结构复制作用。

西周衰落之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使这种文化结构和各类华夏文明因素经过了一次淬火、深化和完善,继之秦汉时期再次的调整和充实,其都城规划、陵墓形制和器用典章乃至文化心理的总体结构基本稳定,完成了对中国大地上各主要区域文化传统的系统整合,农牧经济基础建立以来的村居生活、城市生活、国家社会以及区域性特色和差异,最终都汇聚在这一宏伟体系之中而各就其位,结成一张完整而相互耦合的价值与意义网络。也就是说,秦汉之时,中国文化大致完成了其从方国-王国-帝国的内聚性整合与演进,做好了以其鲜明的自身特色投入世界文明舞台的结构性准备。此后,中国文化先后迎接了佛教、西域伊斯兰文明和近世的西方文明的各种方式的挑战而岿然屹立,基本上没有彻底跨掉,从而构成了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

总之,中国文明作为一种迄今仍在发挥作用的世界文化奇观,是在漫长的文化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它既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基础,更是农业革命的万年以来人类文化文明化过程的具体结晶。中国大地特别是以黄河中游为重心的传统中原地区村居、城市和国家社会的发生和发展,曾经依次扮演了推进这一文明体系演进与最终形成的主要力量;夏的崛起,使这一文化结构首次获得了政治、军事以及文化上的整合核心;商的军事扩张和西周的分封制度起了将这一文化结构复制放大的催生作用,从而为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的争鸣、融合、深化与巩固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中国文化与社会的决定性基因乃至它迎答挑战的未来姿势,早已根植于中国文明早期演进过程“村居-城市-国家社会”的三部曲中。

概括秦汉以降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可以发现文化上的持续性、伦理上的认同性和政治上的统一性与包容性是三个最为显著的方面。而这些特点,又都是根植在中国文化的结构性特征之中,它们集中体现在宇宙论的天命观、社会论的纲常伦理观和科学论的道器观。这种特定的文化结构决定了其运作方式上的某些必然性,决定了中国文化中的开放性、稳定性和进取性的有机结合与互相补充,而三者均经过了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只是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社会大变动之后,它们才分枝而栖,形成中国文化观天、观人与观物的层次清晰、结构慎密而完整的体系。而今,它们已融汇在我们民族和文明的血脉中,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延伸阅读:中国文明的起源

中国文明的起源

我们常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连绵不断,但是这里边有不少问题从学术上是说不大清楚的。比如早期曾有中国文明西来说和本土起源说的争论,现在经过一系列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已经可以确定中国文明的本土起源。不过,关于文明起源的时间、地点、过程甚至是文明的标准等问题,学术界内部也仍然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因此,近年国家组织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集中多学科力量对关键时段、关键地区和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进行综合研究。项目目前仍在进行过程中。

简略地说,世界上几大早期文明都是农业文明,形成于气候适宜的大河流域,因为只有以比较发达的农业为经济基础,才能供养较多较密集的人口,形成社会分工,进入复杂社会。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都是这样。中国的早期文明实际上同样是大河文明,主要形成于黄河中下游,某种程度上也应该包括长江、淮河和辽河等流域的部分地区。

中国是世界上原生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之一,是主要农作物小米和大米的故乡。它们在距今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即开始被人类驯化,到距今9000-7000年左右,在一些比较适宜的河谷与平原地区,就出现了较稳定的农业社会,如华北的兴隆洼文化、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磁山文化等,华南的上山文化、彭头山文化以及南北交汇地带的贾湖文化等。距今约7000-5000年的仰韶时代,上述几大河流地带及其周边地区已经形成了人口众多、文化发达的地域性文化传统,并产生密切的文化交流与相互作用。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认为已经形成了一个中国相互作用圈,即早期中国的雏形。其中黄河中游等河谷地带即传统所说的中原地区人口尤其稠密、兴盛,其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影响尤大。

距今5000-4000年的龙山时代是个聚变与裂变的时代,文化交流伴随着剧烈的文化冲突,社会分层,手工业分化,产生了一些凌驾于其他聚落之上的超级聚落,出现了高规格的大墓和一些宗教中心、礼仪中心,或许可以视为是早期城市或者国家的表征,比如浙江的良渚和山西的陶寺等。

从这个角度说中国文明5000年是可以成立的。它们不仅迈过了社会复杂化的关键性门槛,而且其一些重要的文化因素包括城市形制、器用、丧葬与礼仪典章制度等,也是后世中国文化传统重要的构成内容。

此后的王朝时代包括夏商周三代及先秦、汉唐直到元明清,中国文化与文明不断演进,代有损益,但华夏传统的正统地位一直没有太大变化,并一直位居文化的核心地位,的确称得上是连绵不断。

环境学概论试题B卷1及答案

我以一名大学生的人格尊严保证,在本场考试中,自觉遵守考试纪律,服从考试管理,决不作弊或帮助别人作弊!签名:学院专业学号级班 ··················密···················封·····················线·················· 命题人签字:系主任签字:审核院长签字:共印份数: 第1页共4页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08—09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2007级、2008级《环境学概论》试题(闭卷B卷) 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9分) 、当大气稳定度为中性时,烟流的形状呈形。 2、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一类区(居民文教区)昼间和夜间标准分别为 dB和 dB。 3、污水的二级处理常用法和法。 4、固体废物处理的“三化”原则是指固体废物的、和。 5、环境问题按成因分为环境问题和环境问题。 6、常用和表示农药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 7、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 8、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 9、酸雨是由于燃料燃烧和天然排放的和所造成的。 10、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可以划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三种 类型。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共8题,每题2分,共 16分) 1、震惊世界的日本富山事件是由于食物和饮用水被污染所引起的。 A.甲基汞 B.多氯联苯 C.镉 D.铅 2、我国从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出发,将固体废物分为。 A.工业固体废物 B.城市垃圾 C.放射性废物 D.危险废物 3、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A.风 B.大气稳定度 C.下垫面状况 D.湍流 4、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最简考古学概论—曹兵武

最简考古学概论 曹兵武著 (2014年版) 简介 在两万字篇幅内,本文试图让读者基本上能够了解考古学的发生和发展,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基本方法与程序,当代最新科技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以及考古学所描绘的早期中国的大致图景。 目录 第一节、考古学的定义与简史 (2) 延伸阅读:考古学文化、北京猿人、殷墟发掘 (4) 第二节、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6) 1.地层学与类型学 (6) 1.1地层学 (6) 1.2类型学 (7) 2.环境考古学与聚落考古学 (8) 2.1环境考古学 (8) 2.2聚落考古学 (8) 延伸阅读:考古发掘流程、公共考古学 (9) 第三节、现代科技与考古学 (10) 1.碳十四测年 (10) 2.热释光测年 (11) 3.古地磁测年法 (12) 4.孢粉分析研究古代植被 (12) 5.残存脂肪酸分析 (13) 6.其他 (15) 延伸阅读:水下考古学 (15) 第四节、考古学勾画的早期中国历史文化图景 (16) 延伸阅读:中国文明的起源 (19)

德国著名考古学史家西拉姆说:“人类要想看清未来的100年,首先需要了解过去的5000年”①。考古学就正是这样一门让人类回头去看自己过去5000年甚至更长的历史的学科,它通过发掘、记录、整理、分析和解释人类在过去生产与生活中留下的物质遗存,拼凑、复原和认识已经消失的古代社会、文化与历史。 第一节、考古学的定义与简史 考古学是通过田野调查与发掘获得的古代遗物与遗迹等遗存,研究和复原人类古代生活与社会文化及其发展演变的一门科学。 同样是复原和研究过去,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不同在于,历史学家主要依据历史文献的资料进行研究,而考古学必须经过野外调查和发掘,获得古代人类遗留的物质遗存,然后通过对这些物质遗存进行分类、比较、分析、综合,获得关于人类行为、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考古学的方法和理论一般被分为三个层次:处理资料的基础部分——考古学技术;从资料推测过去人类行为和复原历史的中间部分——考古学理论;推导社会和文化发展规律、得出的抽象的关于规律的考古学认识部分。 具体地说,所有的考古学工作都涉及到以下四个层次的目标: 1.发现、发掘、记录和保护过去人类的物质遗存,揭示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定位和相互关系,包括它们存在的物质性背景; 2.重建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的古代遗存所代表的人类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3.建立古代遗存的编年序列,进而建立一个特定地区的文化史; 4.提炼、解释由古代遗存所体现的人类行为和文化过程所所体现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人类对自己过去的兴趣由来已久,曾经尝试诸如神话传说、文献记载等多种方式记忆和认知过去。现代考古学发源于欧洲。希腊和罗马时代的学者与皇帝曾经尝试比较系统地搜集古代的文物,进行带有研究和教育性质的展示。从罗马帝国灭亡到中世纪这段时间里,对人类的过去感兴趣的人大大减少了,欧洲被认为是因为蛮族的入侵而进入了一个漫长的黑暗的中世纪,遥远的过去甚至希腊和罗马时代的辉煌,都被认为是一种传说,只在那些神话和英雄中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圣经》是当时人类的历史知识和历史体系的惟一来源。十五世纪中期肇始的文艺复兴运动重新唤起了欧洲人对古典时代希腊和罗马艺术的强烈兴趣,这种兴趣又反过来诱发了人们寻找和收藏古物的兴致。16世纪,一些人开始发掘意大利的罗马废墟,以为日益膨胀起来的古物市场输送原料。在16世纪的西欧和北欧,一些古代的仪式性建筑引起了当时学者的特殊兴趣,比如对史前的巨石遗迹特别是英国的斯通亨基(Stonehenge)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一些人的研究甚至得到了王室的赞助。1709年之后,对被公元79年维苏里(Vesubius)火山的喷发所淹没的庞贝(Pompeii)古城的连续发掘,成为当时人类重新认识罗马时代人类文化成就的一扇窗口,当1千多年前的历史细节和惨剧以实物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时,那种心灵的触动和感应是无法用语言传达的。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欧洲的旅行者开始有意识地对《圣经》的发源地中东地区进行大量的考察,在满足自己宗教感情和寻根之欲外,也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自己的历史和文明源头的了解。 ① [德] C. W. 西拉姆著,刘迺元译:《神祇·坟墓·学者——欧洲考古人的故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以描写马为主题的诗歌

以描写马为主题的诗歌 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2、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4、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5、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李煜《忆江南·多少恨》 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9、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1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1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17、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18、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9、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0、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1、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22、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2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2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5、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26、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社会学 2.社区 3.社会控制 4.社会分层 5.社会现代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3. 简述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4.社会变迁的形式。 三、论述题(一题,共30分) 联系实际说明我国现阶段个人社会流动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 社区人是人们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区性生活共同体结合而成的。这种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社会学上称之为“社区”。, 3. 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 4. 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 5. 社会现代化是有计划地社会整体变迁,它以人口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人类活动和思想—切领域的全方位转换过程。 二.简答题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群体是个人与社会的中介,把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一般功能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方面,群体是个人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能全面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并且对人的社会化发生作用。(2分)另一方面,群体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在实现社会组织目标,完成社会各项任务,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不同类型、结构的群体,其具体功能各有侧重,不尽相同,因此在分析群体功能时,我们心须区分群体的不同类型、结构,并注意认识其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准确把握不同群体的社会作用: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1)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凡人类有意无意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2)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个别人的特殊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被社会承认的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B卷 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B卷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B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 1、那两种汞化物毒性最大1.4 (1)HgO(2)Hg2Cl2(3)Hg(4)Hg(CH3)2 2、生态工程的特点与优势1.2 (1)资源低消耗(2)成本多效益(3)设计多样化(4)工程人为化 3、全球环境变化中次生环境问题1.3(1)酸雨污染(2)水土流失(3)生物多 样性锐减(4)海洋资源保护 4、复合污染生态效应机制1.4 (1)协作作用(2)相互作用(3)降低作用(4)独立作用 5、环境科学数据的重要来源1.3 (1)环境监测(2)网络(3)科技期刊(4)学术讲座 6、河流环境监测点的设置原则3.4 (1)城市污染(2)面源污染(3)河流的宽度(4)河流的深度与流速 7、有效预防污染最重要的手段2.4 (1)污染控制技术(2)法律与法规(3)环境经济手段(4)公众参与 8、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指标1.2 (1)TSP(2)NOX(3)灰尘(4)病毒 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1.4 (1)节约资源与能源(2)推行污染治理与管理(3)制定法律与法规(4)绿 色生活方式 10、与绿色核算相比经济核算的不足:1.4 没反映自然资源的消耗(2)计算成本不准确(3)没有计算人类的消费(4)(1)

环境成本费用 二、名词解释(任选3题,每题6分,共18分) 1、有机污染物与POPs 有机污染物是指由人为因素产生并排放到环境中,由于超出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而累积,达到一定浓度,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并造成危害的有机物质。 POPs,持久性有机物,是指一类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高脂溶性等理化性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累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有机污染物。 2、全球环境变化与温室效应 全球环境变化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全球环境问题及其相互作用。 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如CO2、CH4、N2O、O3、CFCS、O3等物质允许太阳的短波辐射通向地表,而部分吸收地表长波辐射,使大气具有与温室中玻璃相类似的特性,即温室效应。 3、污染物河口扩散模式与海水入侵 污染物河口入海的扩散模式:p233 由河口向海湾的流线多呈喇叭状,在稳定条件下,污染物以半圆形散布。设各个方向上的扩散系数相等,连续流入的污染物浓度为p0,则在半径为r处的污染物浓度。 海水入侵:指河口生态系统由于入海水量的不足或断流,导致咸淡水平衡被打破,使海水倒灌,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水量、水沙平衡,同时也会影响能量和物质的平衡,产生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和地下水咸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4、生态系统结构与景观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文化”是代表同一时代、集中于同一地域内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遗迹和遗物的共同体。——《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夏鼐、王仲殊 2、探方发掘法:探方,考古发掘作业的基本发掘单位。以此为单位的发掘方法称探方法。其具体步骤是:在发掘前,把遗址(或计划中的发掘区)按正方向(正东西或正南北)划成若干大小一致的方格,并按一定的顺序对方格进行编号,然后以每一个方格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发掘。这种方格就叫探方。探方的大小依据文化层的堆积情况而定,一般以5×5m2为宜,最小不得小于2×2m2,最大不得超过10×10m2。探方发掘法具有开掘面积大、操作方便、有充足的剖面便于观察文化现象等优点,适合于大面积遗址的发掘,是目前最流行的发掘法。大型遗址可以打破横梁进行大面积的清理,以观察整体。 3、堆积单位: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堆积起来的物质,在考古学上统称为堆积(地层堆积、遗迹堆积),每一个地层堆积和每一个遗迹堆积,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单位(灰坑、墓葬、地层)。是考古学发掘的最小单位。 4、相对年代:遗存之间的相对早晚关系。主要通过地层学的层位关系、类型学的分期排队来解决。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文化遗存的对比研究,来断定遗迹和遗物的相对年代。 5、民族考古学:也被称为“活的考古学”。意在使用民族志材料和对现代土著人群实物的时空位置和组合方式等方面的记录,来解释史前人工制品和考古遗址的形成,用来了解物质文化怎样从其有机系统过渡到考古学位置上去。对这样物质转化过程的分析,能够使考古学家了解正常运转的文化系统中物质的废弃过程,建立一套活体社会物质保留和废弃的原因法则,正确推断考古遗存所代表的的文化系统。 6、北欧古物三期说: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根据馆藏史前遗物(武器和工具)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论”,即将丹麦的史前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大的阶段,并在《北欧古物导论》(1836年,哥本哈根出版)

古代名人诗句

古代名人诗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遥思魏公子,复忆李将军。——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3、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4、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陆游《关山月》 5、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6、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罗隐《七夕》 7、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苏轼《花影》 8、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9、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10、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11、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四首》 12、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13、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杨广《纪辽东二首》

14、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杜荀鹤《山中寡妇》 15、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16、含羞眉乍敛,微语笑相和。——欧阳炯《女冠子·薄妆桃脸》 17、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 18、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罗隐《黄河》 19、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2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22、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韦应物《送杨氏女》 23、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李益《江南曲》 24、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25、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26、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27、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28、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杜甫《石壕吏》 29、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李白《南陵别儿

《环境学概论》试题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四)答案 一、 名词解释 : (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大气二次污染 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 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2、水体富营养化 :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现代湖 沼学也把这一现象当作湖泊演化过程中逐渐衰亡的一种标志。 3.半衰期 :是指某种特定物质的浓度经过某种反应降低到剩下初始时一半所消耗的时间。 4.人口环境容量: 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 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5.废物资源化: 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 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6. 生物入侵 : 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 , 并对本地生态系统 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7. 环境科学: 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 8. 环境保护: 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 ,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保障经济 社会的持续发 展而采取的各种运行的总称。 9. 电磁污染: 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汇汛的现象,叫电 磁辐射。过量的电磁辐射就造成了电磁污染。 10. 环境评价: 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评价环境质量水平,对环境要素或区域环 境质量进行定量描述,为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10 分) 1. B E F 2. A C D 3. A B D E 4. A E 5. B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30分) 1. 举例说明按其化学特性大气污染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发生的天气条件是什么? 答:要点①还原型(煤炭型):主要污染物:S02 CO 和颗粒物,在低温、高湿、阴天、小 风、逆温情况下,在当地地形条件的影响下,污染物被封盖在城市上空,造成对人体健康 极大的危害,致使上千人死亡。 ② 氧化型 ( 汽车尾气型 ) :污染物主要来自于汽车排气、燃油锅炉以及石油化工生产。 2. 食品污染的途径和类别有哪些? 答:要点(1)污染途径:①作为食品原料的动物、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环境污染物质进入其 内部并积累起来; ② 食品在加工、包装、贮运、销售和烹调过程中,受到污染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的玷 污。 (2) 类别:①生物性污染; ②化学性污染; 6. 遗传) ( 生态系统) 7. 8. ( 堆肥) (焚烧) 9. 10. (移动源) (固定源) 11. 12(山谷风) (海陆风) 13 14( 0— 1 20分贝) 2. (气压梯度力) (风) (湍流) 4. (空间辐射) (导线传播) (热带森林和温带植被的破坏) (吸附交换) (络合- 螯合) (工业) (农业) (生活) ( COD ) ( BOD5) (在氮、磷过剩)(水华) (赤潮) 2分,共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30分) 1. (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 3. (总有机碳 TOC ) (总需氧量 TOD ) 5. (工业生产、燃料燃烧排放是一些废 气)

30句关于马的诗句_经典语句

30句关于马的诗句 1.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2.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3.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4.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7. 宝马雕车香满路。——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8.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王维《送别》 10.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1.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12.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13.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15.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欧阳修《阮郎归·南1 / 2

园春半踏青时》 16.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7.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 18.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20.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怨》 22.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23.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 24.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25.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李贺《梦天》 26.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李颀《古意》 27.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28.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29.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王维《归嵩山作》 30.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2 / 2

社会学概论试题附答案

社会学概论1 填空题 1、西方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_30-40_年代。 2、孔德把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 3、人类社会以_____为主体。 4、文化的特征表现为地域性、_共同性_、历史性和继承性。 5、社会学的研究特点表现为整体性、_综合性_和实证性。 6、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有财富、权力与声望。 7、社会学的主要功能有_描述功能_、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实践功能和教育功能。 8、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有_自然环境_、人口和文化。 9、社会学重在探索导致越轨行为的_____因素。 10、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_初级群体_和次级群体。 11、家庭是以_婚姻_和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群体形式。 12、社会组织生存的先决条件是由一定数量的_社会成员_组成。 13、以农业为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称为_农村_社区。 14、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危害性、_刑事违法性与应受惩罚性。 二、名词解释 1、再社会化个体全面放弃已习得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确立新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 2、社会学:是一门把社会做为整体,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3、社会变迁指一个社会的结构性或形态性变化。 4、组织目标 三、辨析题 1、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它们没有区别。第12页 ①它们是有区别的。 ②从研究对像来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社会学着眼于特定时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过程,研究的是具体规律和特殊规律。 ③从研究方法来说,历史唯物主义采用概括,演绎,推理方法,社会学采用经验研究和分析综合方法。 ④从作用上看,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提供一种科学认识社会历史的方法,社会学是帮助人们直接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促进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帮助。 2、越轨就是犯罪。 越规并不都是犯罪。 它们都是对公认社会规范的违反和背离,但程度与性质有所不同。 越规既包括对社会规范和轻度违反,又包括对社会规范的严重违反;犯罪则是严重违反。 越规违反的是较低层次的,犯罪违反的是较高层次的。 越规通常不受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犯罪理应受到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 越规往往是犯罪的基础和准备。 四、论述题 1、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从社会学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存需要,自身组织和维护和他人生命的生产都不可能靠一个人完成。 生产需要个人生存的衣食住行等资料就需要生产,生产活动,一开始就是共同性的群体活动。 安全需要一个人不能抵御自然环境的危害,人身安全,心理安全,都需要群体。 精神上的需要离开群体个人就没有表达交流的对像,精神生活无从发生,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

最新环境学概论试卷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 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9分) 1、当大气稳定度为中性时,烟流的形状呈形。 2、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一类区(居民文教区)昼间和夜间标准分别为 dB和 dB。 3、污水的二级处理常用法和法。 4、固体废物处理的“三化”原则是指固体废物的、和 。 5、环境问题按成因分为环境问题和环境问题。 6、常用和表示农药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 7、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遗传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 8、旋风除尘器是利用旋转气流产生的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装置。 9、酸雨是由于燃料燃烧和天然排放的和所造成的。 10、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可以划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三种类型。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震惊世界的日本富山事件是由于食物和饮用水被污染所引起的。 A.甲基汞 B.多氯联苯 C.镉 D.铅 2、我国从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出发,将固体废物分为。 A.工业固体废物 B.城市垃圾 C.放射性废物 D.危险废物 3、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A.风 B.大气稳定度 C.下垫面状况 D.湍流 4、是世界上第一个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5、水体富营养化可以采用等指标进行判断。 A.总氮 B.总磷 C.叶绿素a D.湖水透明度 6、以保障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规定大气环境中某些主要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的大气标准为。 A.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B.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 D.大气警报标准 7、下列农药中为有机氯类农药。 A.DDT B.乐果 C.敌百虫 D.三氯杀螨醇 8、噪声污染具有等特点。 A. 主观性 B.局部性和多发性 C. 不积累、不持久 D.危害较小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大气二次污染物 2、氧垂曲线 3、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 4、固体废物处理 5、分贝 1、试从污染类型、污染源、污染物和反应类型四个方面比较伦敦型烟雾和洛杉矶型烟雾。(8分) 2、简述水体中耗氧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一般规律。(4分) 3、土壤条件是如何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的?(8分) 4、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危害?(5分) 5、简述噪声的危害。(5分) 五、绘图题(共1题,共5分) 试绘图说明非保守物质进入河流后,河流水对污染物的推移、分散作用和污染物的衰减过程。六、论述题(共1题,共15分)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文化”是代表同一时代、集中于同一地域内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遗迹和遗物的共同体。——《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夏鼐、王仲殊 2、探方发掘法:探方,考古发掘作业的基本发掘单位。以此为单位的发掘方法称探方法。其具体步骤是:在发掘前,把遗址(或计划中的发掘区)按正方向(正东西或正南北)划成若干大小一致的方格,并按一定的顺序对方格进行编号,然后以每一个方格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发掘。这种方格就叫探方。探方的大小依据文化层的堆积情况而定,一般以5×5m2为宜,最小不得小于2×2m2,最大不得超过10×10m2。探方发掘法具有开掘面积大、操作方便、有充足的剖面便于观察文化现象等优点,适合于大面积遗址的发掘,是目前最流行的发掘法。大型遗址可以打破横梁进行大面积的清理,以观察整体。 3、堆积单位: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堆积起来的物质,在考古学上统称为堆积(地层堆积、遗迹堆积),每一个地层堆积和每一个遗迹堆积,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单位(灰坑、墓葬、地层)。是考古学发掘的最小单位。 4、相对年代:遗存之间的相对早晚关系。主要通过地层学的层位关系、类型学的分期排队来解决。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文化遗存的对比研究,来断定遗迹和遗物的相对年代。 5、民族考古学:也被称为“活的考古学”。意在使用民族志材料和对现代土著人群实物的时空位置和组合方式等方面的记录,来解释史前人工制品和考古遗址的形成,用来了解物质文化怎样从其有机系统过渡到考古学位置上去。对这样物质转化过程的分析,能够使考古学家了解正常运转的文化系统中物质的废弃过程,建立一套活体社会物质保留和废弃的原因法则,正确推断考古遗存所代表的的文化系统。 6、北欧古物三期说: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根据馆藏史前遗物(武器和工具)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论”,即将丹麦的史前时代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大的阶段,并在《北欧古物导论》(1836年,哥本哈根出版)一书中,阐述了“三期说”理论。北欧古物学家借用近代分类科学中另一具有鲜明进化论特征的生物学核新方法(生物学分类学方法)划分了北欧史前文化的阶段与分期。北欧古物三期说实践与组成为近代考古学类型学的直接源头,而且开创了通过实物遗存阐明人类文化的考古学宗旨。 7、新考古学:在经历了进化论考古学、历史主义考古学之后,自20世纪中期开始在美国率先兴起了用系统论方法解释文化变迁过程的新考古学派,其理论主张也被称为过程考古学。代表人物为美国的宾福德和英国的克拉克。基于对传统考古学研究方法和目的的不满,新考古学主张考古学应解释过去的事情何以会发生,并设法研究清楚事物变化的来龙去脉,而不仅仅满足于再现过去和简单地说明以往发生的事情。还认为考古学家必须把文化看成是人们在一个文化体系里活

有关马的励志诗句

有关马的励志诗句 马作为代步工具,它使人类远距离的交流成为可能,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交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以下是给大家带来有关马的励志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2、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 4、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5、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李煜《忆江南;多少恨》 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 9、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1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其五》 1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17、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18、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9、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0、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精选马的励志诗句:1、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2、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社会学概论考试必备试题和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C.《实证哲学教程》 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 B )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 会学》一书( 1902 年)。 B 章太炎 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 C 孔德 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 C 斯宾塞 5、严复将斯宾塞的( C)译作〈〈群学肄言〉〉。C 社会学研究 6、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 D ),得到迅速和持续的发展。 D 美 国 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 B。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8、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 年( B)指导学生对民众生活费用的调查。 B陈达 9、 1913 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C)创办了社会学系。 C 上海浸洗学院 10.“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 A 享乐主义 11、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D ) D 继续 社会化 13、在研究个人社会化的各个角度中,下列哪个角度研究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 D )D 气候的角度 14、弱智儿童教育,也称(B) B 再社会化 1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C)C.角色中断 16 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 C )最早提出来到。C、滕尼斯 17、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 B )B、两人以上 18、( 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B、血缘家庭 19( C)指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C、内群体 20、家庭的本质关系是(A)A、婚姻关系 21 社会分层最初的历史动因是:( B)。 B 、社会分工。。 22 提出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的学者是:( B)。 B、韦伯。 23 社会流动的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 A ) A、索罗金。 24 社会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是:(C)。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5 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指:( D) D、事实不平等。 26 在阶级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分层是:( B) B 阶级分层。 27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层的特点是:(A ) A 、等级制。 28。社会流动的实质是:( A ) A 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29 最先使用“社区”一词的是德国社会学家( B) B 滕尼斯 30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 D) D 城乡协调发展 31 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B ) B 逆城市化 32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道路所采取的基本方针是(C) C 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 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33 风俗、习惯、道德等在一般情况下只能称为__B__,而不能称为社会制度。B、社

《环境学概论》试题六参考答案

《环境学概论》试题六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大气污染: 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指有害物质,如SO2、NOx、HC、O3、飘尘等超过国家质量标准),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2. 水体自净: 水体受到废水污染后,逐渐从不洁变清的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3. 逆温: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 4. 永久性听力偏移: 如果长期暴露在较强噪声(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就会导致听力永久丧失,这就是噪声性耳聋,也叫永久性听力偏移。 5. 生物入侵: 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目前国内外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法。

2. 水体污染的人为源按人类活动方式可分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 3. 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分为自然源与人为源,人为源又分为(移动源)和(静止源)。 4. 反映水质有机污染的主要化学指标为( CODcr )和( BOD5 )。 5.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地理因素包括( 山谷风 )和( 海陆风 ) 。 6.水体中某些藻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氮、磷过剩)会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这种现象若发生在淡水中称(水华),若发生在海洋中则称为(赤潮)。 6. 人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强度范围约为(0~120dB)。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 B E F )。 海啸 B. 全球温室效应 C. 火山喷发 D. 地方缺碘性甲状腺肿 E. 水旱灾害 F. 噪声污染 2. “九五”期间,我国确定的“三河”、“三湖”、“两区”、“一市”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启动,其中三河指的是(A C D )。 A 淮河 B 黄河 C 海河 D 辽河 E 长江 E 松花江 3. 噪声作为一种公害有以下特征即(A B D E)

小学六年级必背古诗词 (2)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别董大二首 朝代:唐代作者: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游园不值 朝代:宋代作者: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竹里馆 朝代:唐代作者: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朝代:清代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朝代:唐代作者: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赤壁 朝代:唐代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朝代:唐代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芙蓉楼送辛渐 朝代:唐代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竹石 朝代:清代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石灰吟 朝代:明代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学概论》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C )。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C )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4、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B )。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 5、文化是指( D )。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6、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 A 弗洛伊德 B 莱格 C 米德 D 马斯洛 7、“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B )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 8、“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B )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 9、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 )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10、根据交往的( C ),可以将社会交往划分为竞争、合作、冲突和顺应。 A 主体 B 形式 C 性质 D 方式 11、“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D )。 A 冲突 B 竞争 C 合作 D 顺应

12、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 库利 B 林顿 C 托马斯 D 米德 13、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 复式角色 B 角色丛 C 实际角色 D 自致角色 1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而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B )。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15、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 A 赶时髦 B 抢购 C 春游 D 球迷闹事 16、“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 )。 A 享乐主义 B 权力主义 C 悲观主义 D 乐观主义 17、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B )。 A 形式运算 B 具体运算 C 感知运算 D 前运算 18、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A 心理上的矛盾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 心理上的紧张 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1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学知识,这种现象是( D )。 A 再社会化 B 特殊社会化 C 重新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20、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 规模小 B 人际关系密切 C 存在长久 D 综合性功能 21、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其他家庭 22、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 A )。 A 交换关系 B 索取关系 C 对立关系 D 奉献关系 23、管理学家( C )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 理论”和“Y理论”。 A 泰罗 B 法约尔 C 麦格雷戈 D 梅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