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农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渗透,传统产业正在借助于互联网+,实现生产经营方式脱胎换骨的华丽转身。

一、“互联网+农业”的概念

“互联网+农业”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产业各环节的跨界结合,实现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利用互联网平台形成的现代农业的新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一系列新的信息技术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与农业的跨界融合所形成的农业新的业态,正在打造一个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有效的现代都市农业。

二、“互联网+农业”模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应用,“互联网+农业”已经形成了多种运作模式。

(一)农产品电商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通过电商帮助农产品实现销售。据统计,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农产品电商首要考虑的是目标人群的定位,还有要与顾客建立良好的购物体验,来保证持续购买力及带动相关消费群体。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配送须要有冷藏冷冻的混合配送车辆,以及冷藏周转箱及恒温设备,因此,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是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需待解决的最大问题。

(二)产业链大数据模式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兴起,通过全面、快速、准确地捕捉农业全产业链的信息,完全有可能实现农业、物流、商流、信息流的统一,实现全产业链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转,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多功能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据农业部网站发布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实施意见, 2017年底前,跨部门、跨区域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实现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联通,这将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全面建成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全国性农业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推进数据共享开放,完善农业数据标准体系。农业生产种养殖期长,市场预测偏差大,基于大数据支持的市场分析将大幅度提高市场预判的准确性,降低种养殖企业风险和生产型企业原料成本。

(三)专业合作社服务商模式

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和农民分工分业深化,合作社的创新形式日益多样。“互联网+”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产业业态、运行机制、支持方式上将提供更多的服务能力,实现土地、资产、技术等资源要素的合作,并用新理念新技术,在生产销售同类农产品的基础上开展种养循环、产加销一体、休闲旅游等多种经营的新兴业态,逐步形成参与主体多元、利益分配多样、管理决策灵活的运行机制。

(四)农业物联网模式

农业物联网可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预警、智能决策和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形成现代都市农业的“智慧大脑”。农业物联网建设需要生产、品控、物流、销售等多部门协作配合才能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如联想佳沃的农业物联网建设,就是依托联想集团强大的IT技术实力建立起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并通过系统对种植、加工各环节的质量安全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监测和控制产品生命周期内的质量安全。

(五)土地流转电商化模式

土地流转电商就是农村土地通过电商平台流转,土地流转可盘活农村土地,是农业现代化的催化剂,土地活,将引领经济投资。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土地流转信息平台,网站的服务对象主要为两种:一是农民,他们大多数想出租土地,数量比较零散;二是种植户或者土地投资者,有一定实力进行规模化经营的求租土地者。二者之间实现土地流转后能实现农村土地的综合利用。在土流网发布的《中国土地流转市场研究报告(2010- 2014年)》显示,2014年交易面积达9647.3万亩,比2013年增长155%,其中农用土地占了74.28%,农村土地流转正在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研究表明,把土地流转给经营大户,使大型生产机具和农业集成技术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不仅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增加了农业产出,同时农民变身农业工人,更改变了以往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六)农资电商模式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农业经营者、农资经销商、农资生产企业面临的农业产业升级中农资辨别、使用、销售、流通的难题。而“互联网+”的兴起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传统农资生产企业、传统流通企业、电商平台公司等纷纷布局农资电商,农资电商平台具有的B2C、O2O、移动互联网、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融入体验分享和社交元素等特征,成为今后农资销售的主要模式。目前农资行业已经出现数家企业自建的电商平台,如农集网、禾美网、田田圈等各种类型的电商平台。但是农资电商模式的应用推广,还需解决农民传统赊销习惯不符合电商模式;电商化与传统渠道存在利益冲突;农村物流配送体系落后;农资产品的技术服务与售后问题如何保障等难题。

三、“互联网+”对农业现代化的积极影响

当前,我国农业还没有彻底改变小农经济的格局,“互联网+农业”给了中国农业创新发展,实现两个转变,建成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

(一)提高组织化程度

“互联网+农业”将形成大众参与的“众筹”模式,这将进一步促进农业的专业化分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打破小农经济制约,建立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格局。同时“互联网+”通过便利化、实时化、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为农地确权、农技推广、农村金融、农村管理等提供精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正成为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

(二)建立新的信息服务体系

“互联网+”可有助提升农村、农业信息服务的智能化,而智能农业是当今农业现代化的新趋势。智能农业要求在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控制和精准管理以及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化、农业从业者的服务更有针对性、农业生产经营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而“互联网+”能集成智能农业技术体系与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这将有助于智能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大提升,促进农业生产、农村发展中的各种信息的快速精准传递,解决了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传递的不对称问题,并通过大数据等分析手段,提升农业各环节智能化程度,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有效地提高农业科学化和现代化的程度。同时,利用集成信息技术,将感知、传输、处理、控制融为一体,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智能化、自动化,以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

(三)创新农业商业模式

“互联网+”渗人到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和农业领域的各个细分市场时,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数据、信息等功能,让互联网与农业进行深度融合,农业发展中就有了更多的工具和条件和可能性进行创新。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土地流转、农资销售、农业信息服务等相关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当前所形成的农资电商、土地流转电商、城乡流通

渠道变革、农产品电商、农业物联网、休闲农业互联网等商业模式会得到更新、更完善的发展。

(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互联网+”所具有的开放数据、开放接口和开放平台而构建的“生态协同式”的产业创新,在统筹我国农产品国内外两大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提供了一整套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互联网对农业生产中所需资源,具有重新组织和配置的作用,提高土地、劳动、资本等各项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

四、“互联网+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互联网+农业”是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传统农业升级的重大课题,是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建设的重要手段,蕴含着重大的战略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互联网+农业”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如何持续、稳健地推动“互联网+农业”的高效发展,需要对“互联网+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高度关注和思考。

(一)“互联网+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转变观念和意识

发展“互联网+农业”,首先需要参与主体意识和观念的逐步转变。市场环境中企业、农民对互联网的认识、整体接受和适应等,都需要有一个学习和认知的过程。

2、商业模式的构建

农业是一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产业,具有地域性强、季节性强、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生产者分散等特点。“互联网+农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改造

农业,同时也要符合农业行业本身发展的特征,在农业与互联网的碰撞与融合中找到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

3、物流配送问题

我国正在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农村物流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并初具规模,物流主体向着多元化发展,开展了“万村千乡”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但是我国农村流通产业发展仍然滞后,主要表现是:首先,缺乏统一规划,各地区物流基础建设发展不平衡,有保障的农村物流覆盖范围有限,农村需求分散的特点导致“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尤其突出,社会化物流目前仍不能有效服务村镇。其次,基础设施落后,设施装备科技含量低。另外,在企业层面,农村物流市场准入门槛低,多数企业经营粗放。最后,除农业生产生活资料流通外,农产品的流通难题更加凸显,因为农产品通常具有生鲜特性,易损、易腐,对时效和运输过程的控制要求更高。

4、人才与资金短缺

“互联网+农业”发展中缺乏既懂传统农业,又懂互联网的人才,愿意到农村服务的人更加少。同时,农业电商平台建设,农业物联网的技术研发、设备购置,都需要较高人力物力的投入。

(二)“互联网+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从战略高度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

在缺少顶层设计的情况下,“互联网+农业”一哄而上、各自为政的局面无法避免,非常容易形成片面性、局部性的发展态势,不利于“互联网+农业”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互联网+农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将大大折扣。因此,亟需制定我国“互联网+农业”发

展战略规划,从战略高度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形成统一谋划、稳步实施的推进格局,将“互联网+农业”打造为能够切实推动国家经济社会持续、高效、稳定发展的新引擎。

2、“互联网+农业”发展基础设施的挑战

“互联网+”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创新,必然将经历新兴产业的兴起和新基础设施的广泛安装、各行各业应用的蓬勃发展两个阶段。“互联网+农业”亦将不能跨越信息基础设施在农业农村领域大范围普及的阶段。从目前来看,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村仍有5万多个行政村没有通宽带,拥有计算机的农民家庭比例不足30%,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只有27.5%,还有70%以上的农民没有利用互联网。另外,农业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低、数据分割严重,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大多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信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任务异常艰巨。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对“互联网+农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3、“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已经实现了与金融、电商等业务的跨界融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要从培养龙头企业、明星企业带动区域乃至行业发展着手。这些企业有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有资源、有用户、有人才。比如司尔特、金正大、辉丰股份等农资巨头,大北农、新希望、隆平高科等农业明星企业,阿里、京东、苏宁等互联网巨头、乃至顺丰等物流巨头,都可依托自有资源优势,通过互联网工具渗透农村和农业市场。这些龙头型企业进入农村市场,利用资源和实力,完善整体网络环境、物流环境等基础设施,先行培育农村市场的互联网观念,提高农村对于互联网的接受程度,同时带动相

关产业升级,促进并带动区域和行业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改造对“互联网+农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论农村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22乡村传播学 论文题目:论农村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 学生姓名 专 业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习中心 年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论文编号:

论农村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 摘要: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已经在很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农村互联网的发展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初步发展和普及起来。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农村的互联网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根据所学理论知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互联网发展 互联网在现代传播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只有当互联网能够为改善欠发达地区和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发挥作用时,它才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技术工具。本文旨在结合实际的调查结果,通过分析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现状和可以预见的发展空间,探讨农村互联网的发展途径。 1农村互联网普及的重要意义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进入了许多行业,农业网络也开始起步。网络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工具,虽然互联网在农业中的运用只是牛刀初试,但它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却已经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 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已不再是仅仅取决于传统的农业资源投入的多少,而是取决于现代技术运用的程度,取决于信息的获取和运用程度。与传统资源型农业不同,知识型农业是依*科技进步、发展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利用现有的科技成果和新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推进农业现代化。而中国农业还是以资源型农业为基础,农业信息化程度较低。大力发展网络技术,可以通过农业信息地推动传统的资源型农业向知识型农业的转化,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通过互联网可以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农业信息与其它产业的信息相比,具有更强的分散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它不仅包括市场供求信息,还包括科技信息、气象信息、政策信息、管理信息等。利用互联网,则可以通过“信息高速公路”,方便快捷地进入信息系统,及时、准确、经济、全面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这可以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快速、准确地找到市场,通过选择理想的价格和其它有利的交易条件来提高效益,推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增加经济 效益。并且可以缩短买卖双方的距离,简化交易程序,大大加快商品流通速度,节约交易费用,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互联网可以拉近中国农民与国际市场的距离,促进农业向外向型经济转化,有利于农副产品的国际竞争。中国农村在历史上就很封闭,长期以来,中国农

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农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渗透,传统产业正在借助于互联网+,实现生产经营方式脱胎换骨的华丽转身。 一、“互联网+农业”的概念 “互联网+农业”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产业各环节的跨界结合,实现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利用互联网平台形成的现代农业的新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一系列新的信息技术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与农业的跨界融合所形成的农业新的业态,正在打造一个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有效的现代都市农业。 二、“互联网+农业”模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应用,“互联网+农业”已经形成了多种运作模式。 (一)农产品电商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通过电商帮助农产品实现销售。据统计,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农产品电商首要考虑的是目标人群的定位,还有要与顾客建立良好的购物体验,来保证持续购买力及带动相关消费群体。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配送须要有冷藏冷冻的混合配送车辆,以及冷藏周转箱及恒温设备,因此,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是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需待解决的最大问题。 (二)产业链大数据模式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兴起,通过全面、快速、准确地捕捉农业全产业链的信息,完全有可能实现农业、物流、商流、信息流的统一,实现全产业链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转,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多功能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据农业部网站发布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实施意见, 2017年底前,跨部门、跨区域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实现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联通,这将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全面建成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全国性农业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推进数据共享开放,完善农业数据标准体系。农业生产种养殖期长,市场预测偏差大,基于大数据支持的市场分析将大幅度提高市场预判的准确性,降低种养殖企业风险和生产型企业原料成本。 (三)专业合作社服务商模式 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和农民分工分业深化,合作社的创新形式日益多样。“互联网+”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产业业态、运行机制、支持方式上将提供更多的服务能力,实现土地、资产、技术等资源要素的合作,并用新理念新技术,在生产销售同类农产品的基础上开展种养循环、产加销一体、休闲旅游等多种经营的新兴业态,逐步形成参与主体多元、利益分配多样、管理决策灵活的运行机制。 (四)农业物联网模式 农业物联网可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预警、智能决策和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形成现代都市农业的“智慧大脑”。农业物联网建设需要生产、品控、物流、销售等多部门协作配合才能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如联想佳沃的农业物联网建设,就是依托联想集团强大的IT技术实力建立起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并通过系统对种植、加工各环节的质量安全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监测和控制产品生命周期内的质量安全。

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很多人认为,2016年应该是中国经济下滑到底的一年,产能过剩的话题这几年也一直在讲。在中国没有完全开放农产品市场的条件下,以国内的粮食生产为主来保证国内的需求,如果粮食在短期内连续增产,就会出现过剩。1990年代出现过粮食四连增,曾经导致库存费用过高、财政补贴、银行占压等一系列宏观问题。 进入新世纪,当我们开始强调“三农”问题、加强农业投入时,又出现了粮食十二连增,是不是也会出现类似问题?同时,还有一个说法是:“三农” 支出现在是国家财政支出的最大项,2014年已超过11300亿元,2015年进一步增长,大概每年有10%的增长率。客观来看,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和补贴都非常大。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国内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地板价”(最低价)在国际价格的“天花板”(最高价)之上,这种倒置的结构很难持续。所以,由于长期的粮食过剩,无法再增加库存,从2016年开始要减少补贴,包括粮食补贴、化肥补贴、农药补贴等。这样就会产生连锁反应,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很难保证,农资生产企业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就拿棉花产业来说,现阶段棉花市场仍处于弱势之中,后市恐难有趋势性表现。一方面因棉花种植面积逐年缩减导致供应逐年下滑,去库存已经开启,市场存在回升喘息之机。而另一方面,供应则因连续收储后的天量国储库存较为充足,上方高度仍不宜过度乐观,棉花市场需要以时间来换空间。 一、国储潜在供应充足 2014-2015年度我国棉花供应总量约2080万吨,消费量约720万吨,明显供大于求,库存继续累积达1480万吨。2015年,因产量下降导致供应量下滑至2010万吨,需求小幅下降至713万吨,库存小幅下降至1417万吨,但仍处于高位。其中,供应包括国储棉、新棉、进口棉、企业手中的结转库存。截至2015年年底,国储棉存量仍在1015万吨左右,可以说是占据供应量的半壁江山,这一部分其实是无法在市场上自由流通的,需要相关部门抛储才能形成有效供应,所以我们把此定义为潜在的压力。 二、棉纱进口冲击仍在 2015年进口棉冲击明显减弱,但进口纱仍压制国内棉花市场。随着内外盘价差的拉大,国际棉花价格已经不占优势,1%关税进口尚有优势,但配额数量有限。所以2015 年棉花进口数量不断萎缩,前10个月棉花进口数量仅120万吨,远低于2014年同期的208万吨水平。2016年我国对棉花进口仍采取严控措施,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仍维持WTO 规定的最低限额89.4万吨水平,棉花进口对国内的冲击不大。 种植成本给予棉花以底部支撑,但由于国储棉可能会抛售以及需求疲弱,棉价上行仍显得力不从心,陷入涨跌两难的局面,再加上成交量、持仓量萎靡,棉价恐难有趋势性表现。

发展“互联网+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基础设施先行降成本 目前,物流仍然是制约农村电商的瓶颈。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物流环节损耗较高,部分地区农产品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30%~40%,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更是占到总成本的60%。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 刘强东委员建议,政府应加强统筹引导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建设“产地仓+冷链专线”模式,特别是提高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设施的集约化建设和利用水平。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此举让企业也可通过在贫困地区援建农产品产业聚焦基地、直采基地、物流基地等形式,减少物流成本。 “发展农村电商,重要的远不是‘卖货’,而是搭建基础设施。”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沈丘县冯营乡李寨村党支部书记李士强建议,各级政府牵头在各乡镇建立物流集散仓库,避免各大快递公司各自为政、耗费资源、重复建设,降低企业成本,真正实现物流公司下乡。 标准先行打品牌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加入扶贫队伍,不免出现价格战的恶性竞争,如何避免这个问题?“我觉得破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标准化生产。”刘强东说,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会导致网上销售的持续性差,而且难以产生高附加值,容易受假货冲击。他认为,应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发展“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使贫困地区形成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并且鼓励各地积极开展农产品特色品牌培育,让好东西真正卖出好价钱。 “要避免农产品陷入电商低价竞争的漩涡,关键还是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从卖初级农产品的价值链低端解脱出来。”李士强说。农户种什么、养什么要顺应消费升级需要,打造绿色、优质品牌农业。 怎么避免农产品卖了高价,受益的却不是农民?张近东说,在扶贫产品销售上,要根据市场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制定透明合理的收购和销售价格标准,保护农户利益。 建设扶贫利益共同体 如何真正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代表委员们认为,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精准扶贫,都应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据了解,苏宁近年来开展农村电商培训超20万人次,带动回乡创业就业青年超过1万人,为1500多万农民提供了高效优质的服务。阿里巴巴村淘在农村已培养了近3万个“村小二”,他们为农村互联网的应用和数字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互联网+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口/于佳欣 史竞男 /互联网+/ 35

互联网+农业 案例企业整理

互联网+农业案例企业整理 一、互联网金融 1、云联牧场 “云联牧场”是一个新推出的主打全透明化、专注于互联网农牧业投资的移动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的使命就是解决互联网金融投资的黑箱模式,让普通用户也能作为投资者参与更多的项目经营过程。 1、“透明投资”是小云主打的投资模式,致力于将用户投资过程通过互联网全程透明化,选择了一个合适的行业中合适的产品,将社会资金整合用于更有保障的传统畜牧业养殖投资。 2、“设计感”,面向用户提供三个功能:牧场、钱包、牧场主。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做一把真正的牧场主:随时汇报饲养进度、实时的环境信息、真实的远程监控。 3、“养殖风险”,选择了肉羊养殖环节中最成熟的育肥阶段;并与内蒙古羊产业行业协会合作,共同制定了《育肥羊饲养管理标准》、《羊舍及配套设备设施标准》等养殖规范;并选择了国内育肥羊最成熟、规模最大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由内蒙古羊产业行业协会指定的牧场进行合作试点。 4、“低门槛高收益”,允许任何普通用户投资畜牧业项目。1000元参与育肥羊投资,享受项目回报。3~4个月即可回收全部本息,单轮收益率5%,从而投资年化收益率预计在15%~20%。 2、深圳农金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在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注册设立,专注运用互联网金融工具服务国家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高新科技创新型企业。农金圈旗下的农发贷平台是国内领先的农业垂直P2P 平台。农发贷平台通过在全国整合辐射的优质农资经销商网络资源,从全国小麦、土豆、香蕉、苹果、茶叶、水稻等主要产区中精选大中型优质种植农户,把农发贷平台从网上募集的资金,以P2P形式直接借款给上述大农户,以满足农户在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农资采购需求。 专注于农药制剂生产销售的诺普信 (002215)3月2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深圳农金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签订《深圳农金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增资协议》,为帮助支持全国优秀种植大户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创新和运用先进的互联网金融工具,联系城市与农村,面向“三农”提供创新高效的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等服务,公司以自有资金人民币1750万元增资农金圈,此次增资完成后,公司占农金圈的股权比例为35%。 3、麻布袋 麻布袋(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麻布袋)的业务是农业P2P、农业众筹、农业电商的农业全产业链。通过和国资融资担保合作,帮助解决农业经营性贷款,环内农民贷款和中长期农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农业众筹通过一个个众筹故事,让优质的农产品为您专享预留,更使一群群城里人的三分田梦想成真。釆耘农产品电商,让城市人吃到原产地安全健康并且原汁原味的优质农产品。 公司委托第一金融支付平台“汇付天下”和新浪“微钱包”对投资人和项目提供线上支付、提现等服务及对资金流转过程进行全面监管。同时,公司还与国内优秀的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其为投资人提供全额的连带责任本息担保。另外,公司会依据项目特性及融资人的资产优势,引入再担保、反担保措施,为每一个融资人设计高效地、可操作性的担保方案,以实现理财客户和资金需求方价值最大化。 4、乐钱网 主要做300到3000万的面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目前,选定了三个领域去做,已经开始做的是农业。为什么做农业认为农业领域是中国唯一没有进行闭环的供应链,其他的行业

2018年互联网+智慧农业的六大趋势发展

2018年互联网+智慧农业的六大趋势发展 智慧农业是需要与物联网相结合,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和农业装备智能化。在全国各地,从大田作物到设施蔬菜,从种植业到养殖业,智慧农业以智能、精准、科学的生产方式的变革,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合作社实现飞跃发展。下面随着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云里物里一起来看下这六大趋势。 1、设备低成本,简易操作 目前想要购买一套全面的智慧农业设备的成本一般至少几十万或者上百万,这是普通农民难以承受的,因此,低成本的智慧农业设备将成为智慧农业的趋势之一。 智慧农业的根本是服务农业、服务农民,所以要想做到让农民更快的与智慧农业接轨就必须要要把系统做的易操作、易学。 2、专家参与生产,农民与专家协作加强 专家可以通过智慧农业管理系统直接参与到农业生产过程中,这是智慧农业为传统农业带来的一大改变。不管专家们是否在办公室,农户都可以向他们请教。 智慧农业将会让分工更加明确。农民把该办的事情做好,其他事情由专家来处理,当然,这些需要农民与专家之间的互相配合。 3、可视化占主流 现在的消费者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农田生产表示不放心,智慧农业通过视频的方式呈现出农作物产品生产的过程,所以,智慧农业可视化将成为一种趋势。 4、垂直智慧农业成为发展方向 随着智慧农业的发展壮大,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智慧农业的垂直行业也会发展开来。智慧农业将会更加精准地服务农业、农村、农民。 5、智慧农业相整合,发力营销 不可否认的讲智慧农业从深度、宽度都会与其他行业存在交叉点,比如都市智慧农业、旅游农业,所以智慧农业的发展将会走向整合。智慧农业将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互联网上,这对于帮助智慧农业解放生产力有着很大的帮助,让产品卖的更快、农民更快的致富。 6、智慧农业先进技术不断更替

“互联网+农业”系统解决方案

“互联网+农业”项目系统解决方案 规划 一、项目目的 “互联网+农业”项目的终极目标是:解决用户需求; 二、用户分类 “互联网+农业”服务的用户分四大类: 1、政府部门,即农业局; 2、农资企业,此处农资企业分为三小类,即: (1)供给型农资企业,向农民农药、化肥、农机等; (2)生成型农资企业,从农民处收购原材料加工; (3)销售型农资企业,农副产品经销或零售; 3、农民; 4、消费者。 三、用户关系 1、政府服务于农资企业及农民; 2、农资企业为农民提供种植、养殖材料; 3、农资型企业直接服务于消费者; 4、农民直接服务消费者。 四、平台规划

1、建立农业局服务农资企业(分供给型、生产型及经销型三类)平台; 2、建立农业局服务农民平台,即提供相关惠农政策、技术方面支持等; 3、建立农资企业服务农民平台,即提供相关种植、养殖技术或原材料; 4、建立生成型农资企业服务消费者平台,即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农副产品销售; 5、建立农民服务生成型农资企业平台,即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农副原材料收购,为农资企业提供生成材料; 6、建立农民服务消费者平台,即通过电商平台直接对接农副产品到消费者餐桌上。 五、平台建设 1、农业局官方网站PC版、手机版及微信平台,以政府为主导,为农资企业、农民提供政策、技术等方面支持; 2、农企通PC版、手机版及微信平台,以农资企业为主导,为农资企业提供形象及业务展示、物资购销信息服务平台; 3、农博士微信平台,以农业局下属种子站、农技部门等为主导,为农民提供种植、养殖等方面技术服务; 4、农易购电商平台,以经销型农资企业及农民为主,开通农资馆及农特馆,为农民提供种子、化肥等,为生成型农资企业提供生成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2015 年第16 期143 收稿日期:2015-04-2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YJA…630010);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项目(14G05) 作者简介:陈红川(1965-),男,博士,教授,E-mail :ahfat@https://www.doczj.com/doc/0810607883.html,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陈红川 (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国内农业正在迈向现代化,互联网与新兴技术有效结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阐述“互联网+农业”内涵,分析“互联网+农业”现状,认为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迅速,针对观念比较落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商业模式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完善农产品安全政策的“互联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 ;现代农业;路径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5)16-0143-05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path of modern agriculture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Internet+” CHEN…Hong-chuan (School of BusinessAdministration,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global…Internet…technology,Chinese…agriculture…gears…towards…modernization.…The…effective…combination…of…Internet…and…emerging…technologies…promotes…the…development…of…modern…agriculture,which…plays…a…leading…role…for…the…whole…society.…This…paper…demonstrates…the…connotation…of…“Internet…+…Agriculture”…and…analyzes…its…present…situation.…Although…“Internet…+…Agriculture”…develops…rapidly…in…China…in…recent…years,it…still…exists…some…problems:backward…ideas,irrational…industrial…structure,incomplete…commercial…model…and…so…on.…Therefore,this…paper…puts…forward…the…development…path…of…modern…agriculture…advanced…by…“Internet+”:strongly…develop…smart…agriculture,push…upgrading…of…agricultural…production,actively…promote…rural…electronic…commerce,construct…industrial…chain…of…modern…agriculture,enhance…infrastructure…development…of…rural…Internet,establish…agricultural…products…quality…traceability…system…and…improve…agricultural…products…safety…policy. Key words:Internet+ ;modern…agriculture ;path 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运用日益广泛,互联网与新兴技术有效结合对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互联网+”成为发展经济的引擎,深刻影响各行各业,不断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2015 年7 月 1 日,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确定“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等11 个重点发展领域,给现代农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1 “互联网+农业”内涵 “互联网+”是指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的数字化、在线技术进行转型、升级,凭借互联网开放、透明、共享的特性,使有效信息被挖掘和充分应用,从而提高传统产业生产力,实现财

“互联网+农业”行业分析报告

“互联网+农业”行业分析报告 ——成都农商通研究中心

前言 (4) 一、什么是“互联网+”? (5) 二、“互联网+农业”基本概况 (5) (一)什么是“互联网+农业”? (5) (二)“互联网+农业”现状分析 (5) (三)“互联网+农业”SWOT分析 (7) 1、S(优势) (7) 2、W(劣势) (7) 3、O(机会) (8) 4、T(威胁) (10) 三、“互联网+农业”可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哪些问题? (10) (一)市场决策问题 (11) (二)产品流通问题 (12) (三)品牌培育问题 (12) (四)高效生产问题 (13) (五)精准管理问题 (13) (六)质量安全问题 (13) 四、“互联网+农业”可以带来哪些商机? (14) (一)跨界农业 (14) 1、产品跨界 (14) 2、营销跨界 (15) (二)定制农业 (15) 1、认筹定制 (16) 2、个性定制 (16) (三)平台农业 (17) (四)精准与智能农业 (18) 1、农产品市场与产量的精准预测 (18) 2、精准营销 (19) 3、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 (19)

(五)安全农业 (20) 1、农产品质量追溯 (20) 2、农产品“第三方”检测 (21) (六)众筹农业 (21) (七)数据农业 (22) 五、“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的生产关系变革 (23) (一)“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的政府管理者 (24) 1、实时了解农产品供需平衡状态 (24) 2、有效监管农产品生产与供应过程 (25) 3、提供优质的农业全产业链服务 (27) (二)“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的农民 (28) 1、有效管理农业生产,提高产出率、劳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8) 2、了解农产品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29) (三)“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的消费者 (31) 1、关注农产品生产与供应过程及其质量安全 (31) 2、享受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 (33) (四)“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的现代农业信息服务运营模式 (34) 1、政府主导型 (34) 2、企业参与型 (36) 3、涉农企业主导型 (37) (五)“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37) 六、“互联网+农业”的五大发展趋势 (39) (一)农业生产智能化 (39) (二)革新物流模式 (40) (三)农业众筹将成为农产品电商新业态 (40) (四)落实农产品品牌建设 (41) (五)大数据加持,农业信息更加透明化 (41) 编者言 (42)

调研报告:浅谈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问题

浅谈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问题 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动下,农业互联网将成为促进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的重要抓手。通过嫁接互联网,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可有效减少行业中间环节,使信息更加透明化,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资产品使用效率。 一、“互联网+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技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农业信息的生产、汇集、传播和利用的过程中具有其他渠道无法与之比拟的优势,在现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现化的发展。 (一)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解决农业有关的技术信息和供求信息匮乏、滞后,可以使农业市场交易双方直接联系,取得第一手市场信息资料。使及时、准确、全面的市场信息作为生产经营决策

的基础,降低了市场风险和经济损失,增大了交换过程的获利机会,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 (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互联网为我国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可以降低了农产品销售的成本,增加农民的纯收入。比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能够解决农产品销售过程中信息缺乏、物流困难等问题,农民可以通过多渠道宣传并销售农产品,对于发展现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弘利教育) (三)推动传统农业向高科技农业发展 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促进知识型农业的发展。比如,通过无线传感器,可以对农业生产中的光照、温度等信息进行自动记录,并将整合后的信息传输到互联网核心系统,该核心系统就会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开启或者关闭农业生产设备。 二、“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 (一)政府继续加大对农村(农业、农产)电商支持

过去,农村电商由于基础设施跟不上,一直是靠市场自发的力量在主导发展,这些年来通过地方上的积极实践,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样本,也让政府调研有了足够的参考,出台相关政策和文件的时机也愈发成熟,所以才出现了一段时间内连续推出政策的情形。以电子商务的发展来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政策,也是一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上,国家给予了较多的政策支持,农产品电商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曾明确提出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 (二)移动端持续发力去中心化明显 虽然农村网民数量增长快速,但由于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农民电脑操作水平有限,信息公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农村还是特别突出。随着手机在我国的普及,农村手机数量也有很大的增长。手机的普及和简便的操作优势,为解决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带来信息的契机。 (三)农业新媒体营销继续爆发产生一批有影响的农业自媒体

互联网+时代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论文】

互联网+时代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农业发展都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且农作物的产出量少。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为尽快转化农业发展模式,就必须要合理运用互联网,这不光是农业的发展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运用互联网思维以及互联网技术都可以升级我国农业经济,尤其是其薄弱部分,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就应借助信息技术,创建电子商务平台,在网上销售农产品。主要是对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进行的研究,并对其发展策略展开阐述。 关键词:互联网;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探索 一、对“互联网+农业”经济展开的论述 互联网+农业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且,还被时代烙上印记,所以,为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就应将其灵活运用到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为促进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人大会议上国家已提出“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明确指出国家必须引起重视,并大力扶持,尤其是通讯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就更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当然,在现代化农业中,“互联网+

农业经济”作为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样更是一次变革,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将资源整合到一起,并对其进行创新,使其可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最重要的是,还能跨越式发展。具体有以下几种发展模式:第一,智能型生产。所谓智能型,就是在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前提下,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第二,电子商务型。该种类型是一种网络销售模式,为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就应在第一时间创建交易平台,为加强经营单位和农业生产者间的交流与合作。这对于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互联网时代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互联网+”发展模式的应用,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来说,具有现实意义。据研究显示,互联网具备以下特征:其一,包容性强。这是因为互联网信息大多都是对外开放的,农户只需借助电脑就可查询到相关数据,这样一来,他们就能依照数据信息了解到农产品在市场上的走向以及产品的价格等。而且,农户还能通过互联网掌握国家颁发的新政策,方便调整农产品结构。其二,全面性。互联网就像是一个大熔炉,不光具有农业发展信息,同时,还能提供其他产品的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困境及行业走向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困境及行业走向 在今年刚刚结束的两会中,再次提出要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方针。经济新常态下,农业搭上“互联网+”列车是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必备举措。面对消费需的不断升级,农业亟需告别以往粗放、低效的生产方式。 以下是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赵春江先生在由中国电信和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互联网+现代农业”暨智慧农业高峰论坛上的精彩演讲全文: 尊敬的孙院士,王司长,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荣幸的参加“互联网+现代农业”暨智慧农业高峰论坛。 关于互联网+现代农业,刚才孙院士已经做了一个战略性的短课题,主要是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一些战略性课题。目前存在哪些技术瓶颈、问题以及以后的路径图,接下来我把各个方面做的一点工作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四大发展困境 就进一步构建新型生态体系而言,业内大致可以围绕农业电商、农村的土地流转等方面来展开。对于当前农业的发展而言,还存在以下几大发展困境。 第一是解决流通的问题,还有组织化、规模化生产的问题。此外,预期我们的实现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农产品产销对接和土地流转合作性的创新体系,也是当下的一大发展难题。这是构建新型生产经营体系的一个理解。

第二个是互联网+农业的精准生产。生产永远是农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目前我们所倡导的是一二三产融合。一产、二产、三产融合起来,放到产业链条,提高我们的价值链。如何在农业的土地资源、水问题这种硬约束日益加剧条件下提升生产效率?较为有效的还是要形成物联网为基础支撑的现代农业精准生产的技术体系。 第三是关于农村网络服务这一块。从目前的分析来看,切入点一个是信息监测,一个是信息服务。监测的话往往是为政府做决策支持的。就服务而言,多是为市场,为基层,为农民服务。该问题的核心点是信息不对称、数字鸿沟问题。我们还是要加快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农村网络化服务技术体系建设。农业部目前在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这也是在解决问题。今后怎样提高这种工作实效,特别是搞好这种精准服务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第四是关于互联网+农产品的安全。我们认为热点是应该按照全产业链全过程的追溯。要想建立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前提的全过程追溯体系,就需要运用移动互联、物联网、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段来实现。当然,这并不单单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农产品质量追溯问题更多的是一个体制和机制问题。互联网+现代农业,本质上是要找一个新的业态,推动我们传统产业的改革升级。 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方案的解读 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方案是市场经营司王司长牵头来落实的。这三年主要目标:农业生产经营要提质增效,农业管理要高效透明,农业服务要普及便捷。 第一是关于新型经营主体。互联网+新型经营主体,这种新型经营主体代表了一种新的我们农业生产发展的一种方式的,通过新的经营性主体的构建实现我们农业的效益效率质量并重。 第二是现代种植。现代种植要包括大田,果树,还有蔬菜。目前关于互联网+现代农业种植业里面企业涉及的还比较少,大部分涉及到电商。因为我们国家农产品标准化的产品供应商诚信问题,还有农产品生鲜的这个特性,再加上我国冷链物流不配套,其实农产品电商赚钱的还是比较少的。 第三是现代林业。第四是现代畜牧业。畜牧业目前产业自身比较成熟,而先进程度比种植要好。现代畜牧业主要体现在养殖,废弃物的处理,畜产品质量保证等。 第五是现代渔业。这块跟畜牧业差不多,比畜牧业稍小,很多行业目前因为膳食结构里对渔业需求量比较大,所以将来渔业这块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向。 另外还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电子商务、美丽乡村、农业农村大数据、农业信息服务,还有农业金融服务等等。

“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

智库时代 ·45· 财经智库 一、引言 当下,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需加强基础性产业的调整和发展,农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提高大众生活水平、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等均起到了明显作用。新时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逐渐引起重视,带动了各个行业的进步,为农业经济进步提供了新方向。因此,当代农业发展中,必须有效结合互联网技术,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稳定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为国家经济进步奠定扎实的基础,力求快速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互联网+农业”概述 “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新时期主要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较为突出的时代印记。该特征主要将互联网当作基础性平台,将生产生活中的各项要素进行有效管理、整合分析,保证网络化、信息化特征逐渐融入社会发展的各项行业中,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需借助规范化政策体系、积极有效措施等完成保障,加强信息技术、网络体系、数据平台和各个行业的有效结合,建立新型经济增长点,为国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促进其朝着产业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进步,实现提高国民经济的最终目的。 “互联网+农业”作为国内农业发展的重要变革,借助互联网创新、结构重塑等方法实现了整合,资源管理更加高效,带动了农业产业的合理发展,新时期农业产品具有下述特征:创新化、产业化、系统化、智能化,已经达到了生产模式的跨越发展。具体发展模式包括下述三种形式:第一、生产智能化类型,借助互联网模式对农业生产、资源配置等进行妥善处理,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处理,实现技术手段的合理化应用。第二、电子商务类型,借助网络营销的方法对农副产品进行销售、推广,该方法可明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第三、信息化发展模式下,推出共享平台可提高信 息交流的有效性,显著提高了生产方、经营方的互动效果,保证农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 三“互联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带动了国内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互联网+农业”的模式,对国内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起到了重大影响作用。互联网包括下述特征:第一、开放性,即互联网管理中,相关信息内容都是对外开放的,用户仅需电脑等硬件设备便可实现数据查询、资料分析。随后农户便可根据互联网信息资料等进行产品价格、经济走向、发展趋势的分析。此外,用户还可借助网上平台了解政府最新政策信息,随时做出相应的产业调整。第二、综合性,主要考虑互联网包括范围较广,一方面可为农业发展提供最新信息,包括农产品经营运作方法、信息技术产业等内容,覆盖范围广、涉及内容专业性强。用户借助综合性的特点也可随时了解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农业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价值。第三、创新性,借助互联网,可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最新技术和工艺。通过上述工艺技术,农户可及时找出新型经济推动方法,利用高新技术、新型机械设备等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展,达到增长经济效益的目的。综上,互联网大背景之下,农业经济发展与互联网必须有效融合,对新型农副产品的研发起到了保障性功效,可明显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化发展的新型模式。该种发展结构是建立在市场发展基础之上,可保证市场方面进行更加有效地资源配置。经由市场运作体系服务,农户可获得更广泛、更深入的信息,并随之进行个人发展战略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 (二)实现向技术型农业的转变“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及时将信息网络融入到经济发展中,可显著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利于农业发展的跨越式进展,逐渐突破传统资源发展模式的束缚,从而 发展成为技术型农业发展体系。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进步,在农业可持续性发展中,必须将创新能力、核心技术能力当作主要考评指标。当下国内农业发展主要是建立在资源型基础之上,信息化水平较差,限制了农业的进步。因此,逐渐推行“互联网+农业”的模式,可快速完成农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 (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可显著提高产品运行效果,保证农业运作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提升。具体分析如下,第一、互联网包括下述几方面特点:畅通化、实时化、高效化,整个农业经济发展体制下,及时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其中,可保证市场经营方、生产方快速获得最新市场动态信息。相关人员只要切实了解最新动态、市场变化等要求,才能从根本上了解发展动向,完成市场变化的妥善处理和有效运作。第二、可实现节约农业成本的效果。互联网背景下,借助网络交易平台可有效简化各项运作程序,这对加快产品流通速度而言起到了促进作用。第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地途径,农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同时农产品生产效率也有了显著提升。 四、“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借助于互联网对农业发展资源开展有效整合 在“互联网+”时代,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的有序发展,需要对各种农业资源开展有效整合。具体而言,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比如土壤、水文、大气等,同时还需要通过互联网对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搜集,利用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农业市场的现状有所了解,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与 “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 韩 静 (宝清县财政局,黑龙江双鸭山 155600)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家经济的重要产业,必须及时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新时期,国家发展逐步进入信息时代,农业发展随之快速进步,政府及相关机构逐渐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措施,带动了各地区经济的增长。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的结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必然趋势,这也是保证国家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经济;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21-0045-002

互联网对农业的影响

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并快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思想的应用,传统的农业生产也逐步向新型的“互联网农业”转变,展现出新的“生命力”。 一是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产品生产无法标准化,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物联网可以从生产环节彻底改造农业,使农业自动化、精准化、可追溯,减少人力,降低成本,并最终实现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目前,定海区正积极探索基于草莓的物联网技术,通过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草莓大棚里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参数及草莓生长状况等信息,再将采集的参数信息汇总整合,最后通过智能系统进行定时、定量、定位处理,及时精确地遥控农业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已基本实现草莓标准化生产,目前定海区年种植草莓面积850亩,年产量1300吨,“喜来岛”草莓获全国草莓文化节金奖。 二是提升农产品营销模式。由于农业的季节性、区域性明显,又很容易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加之小户经营体制难以与大市场有效对接,传统农业生产经常发生“卖难”现象和“多收三五斗”式的丰收悖论。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农民将农产品“上线”销售,利用淘宝网、美团、微信等电子商务平台,拉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使农产品不再因为地域原因而滞销,也使定海的农产品顺利“出岛”。同时通过互联网省去中间的经销渠道,使得产品的价格大幅度降低,让利消费者也使农民受益,真正实现了“双赢”。 三是构建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农业发展最大的瓶颈。通过互联网创造透明的供应链体系,建立可追溯系统,是解决农产品安全信誉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网络视频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通过扫描农产品上的二维码,消费者就可以在手机上看到这个产品的追溯信息,哪里耕种、何时采摘、谁来采摘、包装日期等一应俱全。最终,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程追溯,再加上质检等权威机构的合作,就可以多方协同创造出真正的透明供应链。

“互联网+农业”发展对策

目录 一、“互联网+”在农业发展中应用现状 (2) 1、养殖业的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 (2) 2、种植业的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 (2) 3、农产品质量管理互联网技术应用现状。 (3) 4、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现状。 (3) 二、存在问题 (3) 1、缺乏科学系统的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 (4) 2、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较低。 (4) 3、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和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改善。 (4) 4、农业主体发展水平不高。 (5) 5、物联网技术设备不够完善。 (5) 三、发展对策 (5) 1、发展平台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6) 2、龙头主体加快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融合发展。 (6) 3、可操作性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便捷化、农业生产智能化。 (7) 4、保障能力强化“互联网+农业”发展保障。 (7)

“互联网+农业”发展对策初探 今年7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当前发展“互联网+农业”面临着大好机遇。 一、“互联网+”在农业发展中应用现状 1、养殖业的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 开发应用“智能化生猪养殖管理系统”,如***有限公司引进600多套自动温控系统、60多套自动送料线和23套自动喂料测定设备,构建了智能化的养殖管理系统,养殖场内地暖、水帘、自动喂料、自动控温系统等一应俱全,目前20名饲养技术员饲养5万多头生猪,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公司采用全自动智能化蛋鸡层叠式笼养设备,蛋鸡养殖实现自动喂料、自动清粪,1名饲养员可饲养3.5万只蛋鸡。 2、种植业的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 我市目前在种植业方面应用的智能化技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温度、湿度、光照等植物生长环境调控技术,主要应用于食用菌生产。如****公司自动化食用菌生产,在灭菌、出菇等环节,均采用智能化温控系统。二是自动化灌溉技术。如****养殖场的沼液自动化喷灌技术,通过应用感应设备,当沼液体积达到设定数值时,设备能自动向果园灌溉沼液。自动化灌溉技术在我市蔬菜、茶叶生产中应也较为广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