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为了

实现这一目标,高师院校学科专业根据本学科的专业特点

和地域特色分别在人才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

方面进行了改革。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的改革,需要进行

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才能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保

证人才培养质量。

一、教学方法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目前高师院校教学方式仍以接受式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制约了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教育思想和观念落后。传统教学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并将其主导作用绝对化、扩大化。事实上,任何教师都不可能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只能通过

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其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

其自觉地学习。

3、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不明显。一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

只是改变了将内容表现出来的媒介方式,即由以黑板作媒介转为以屏幕为媒介,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有的教师在上多媒体课时,过分依赖多媒体,完全围绕课件讲课,导致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蜕变为“主导”作用。

4、教师教学研究精力不足。有些教师只注重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和学术性,忽视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更新。有的教师虽然采用了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但由于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内涵不理解致使效果不佳。

二、改革教学方法的主要途径

1、建立凸显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思考、独立作业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自学、分组讨论、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年级可以推行研究性学习,缩短必修时间,增加选修内容;提高野外实习、实验教学、教育实习的数量和质量。

2、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中学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除具有高尚的师德、师爱外,还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广博的学识,自主创新精神和较强

的教育科研能力及教学反思能力。因此,高师院校教学要转变教育观念,培养适合中学新课程要求的创新型教师。

在新课程理念上,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强调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使之终生受用。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教师应该积极转变和重塑角色,由重结论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重过程的学习促进者,由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由课程阐述者转变为课程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3、提高教师素养,打造教学和科研团队。应按照自我培养与积极引进相结合的原则,紧紧围绕学科专业建设,通过多渠道途径,形成一支在数量上能够满足专业办学规模的要求、在素质上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境界、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较强创新精神的教学、教研、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4、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加强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思想研究,要注意避免一些误区。首先,要

防止那种新技术、旧理念、呈现过量信息的“电灌”课。学生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接受的信息和思维的提高是有限的,过多的信息输入反而会影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及思维能力的提高。其次,要依据所学课题的特点来选择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信息技术。第三,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应该考虑教育成本,尤其是考虑时间成本,不要过于追求面面俱到地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为学习目标服务,是为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背景下应该得到更好地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应十分和谐,应使学习目标在这种技术支撑下达到更高水平。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_1

---------------------------------------------------------------最新资料推荐------------------------------------------------------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一、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概述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 教学原则与与教学规律的区别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 人们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所指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选择)乌申斯基也指出,一般来说,儿童的思维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的。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 启发性原则启发一词来源于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 《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 在西方,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善于用启发式问题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著名的产婆术。 1 / 4

第斯多惠也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自己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3 巩固性原则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4 循序渐进原则我国古代《学记》中就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朱熹进一步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夸美纽斯主张: 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这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乌申斯基、布鲁纳等也都很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 因材施教原则(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裴斯泰洛奇很重视知识与知识的应用。 乌申斯基也指出,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为了 实现这一目标,高师院校学科专业根据本学科的专业特点 和地域特色分别在人才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 方面进行了改革。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的改革,需要进行 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才能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保 证人才培养质量。 一、教学方法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目前高师院校教学方式仍以接受式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制约了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教育思想和观念落后。传统教学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并将其主导作用绝对化、扩大化。事实上,任何教师都不可能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只能通过 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其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 其自觉地学习。 3、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不明显。一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

只是改变了将内容表现出来的媒介方式,即由以黑板作媒介转为以屏幕为媒介,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有的教师在上多媒体课时,过分依赖多媒体,完全围绕课件讲课,导致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蜕变为“主导”作用。 4、教师教学研究精力不足。有些教师只注重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和学术性,忽视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更新。有的教师虽然采用了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但由于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内涵不理解致使效果不佳。 二、改革教学方法的主要途径 1、建立凸显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思考、独立作业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自学、分组讨论、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年级可以推行研究性学习,缩短必修时间,增加选修内容;提高野外实习、实验教学、教育实习的数量和质量。 2、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中学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除具有高尚的师德、师爱外,还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广博的学识,自主创新精神和较强

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已有几年的光景,但一些传统的旧的 课堂教学方式,还在影响着我们大部分的教师。对教材不作过多的钻研,对教学方法不作过多的创新,使用新课程标准、新教材而走的确是过去的老路子。不注重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表演独角戏,一言堂,生硬的填鸭式教学,违背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往往事倍而功半,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既剥夺了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学生学习厌烦情绪。现在,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改革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探索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从而我们提出来了《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和大家一起探究。 一、课题的提出 进入新世纪,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需要知识创新。而知识创新是通过具有教育创新、创新能力的人才实现的。所以,知识经济社会呼唤创新人才。作为培养人的教育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审时度势地作出新的抉择一一开展创新教育研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教师与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和传统教育观念束缚,我们的教育不能

很好地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弊端。其后果严重,致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下降,创新个性压抑,探索精神萎缩,根本谈不上学生自主学习,生动活泼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开展《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这一课题研究。 我们课题组教师开展《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活动有助于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國家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我们将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围绕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及教师自身的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这项课题研究可以端正以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主题,为学校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研究型教师提供经验。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通过我们教师调查目前教师课堂教学现状,探究课堂教学 中影响或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我们研究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方法。具体研究课 堂教学中如何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如何创设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

如何鼓励教师不断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如何鼓励教师不断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更新观念,让教师树立敢于创新的理念。 从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还停留在起跑线上,别人已经取得成功的经验,但更多教师对别人的成果处于观望态势,别说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中去。 这就需要更新教师观念,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1、以专业成长与创新精神为核心,在教师中大力倡导“四种精神”。 即忠于事业的奉献精神、不断开拓的进取精神、团结奋进的协作精神、勤奋踏实的实干精神。 同时,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有主题的培训并留相应的培训作业(反思、案例、读书心得等);要通过现代化工具如 ___与教师进行更广泛而自由的讨论;通过征集教学的论文和课案促进教师思考等等,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尽快的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尽快地站稳讲台,逐步成长为教学骨干。 2、通过专家引领,夯实教师教学教研教改的基石。

学校应定期邀请校外专家来校开展教育教学辅导及学术讲座,使教师能面对面的与专家进行教学探讨和学术交流;或者组织教师集中观看名家的教育讲座光碟,从中感悟和不断吸收教改和教学实践前沿的新理念。 3、开展教学比武,为教师搭建砥砺技艺的平台。 开展教学比武能使授课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分析学生情况、选择教法,吸取学科组成员的智慧,展示了一节节鲜活的、高效的、人文的、智慧的课堂。 教师们积极听课,虚心学习,课后进行评课,就自己的所思所悟进行广泛交流,提出可供借鉴之处和今后课堂教学的努力方向,能营造学校教学研讨的浓郁氛围,能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注入了新鲜的源头活水。 二、合理规划,让教师在常规工作中体验创新的成功喜悦。 1、抓细备课。

要把每个教师个人钻研和集体备课有机结合起来,青年教师要规范备课、详细备课,先听师傅课再上课,这样可尽快缩短成长周期。 对老教师的备课,要求不能放松,也强调备学情,备方法,这样才能求实效。 集体备课要制度化,对集体备课效果要进行捆绑式考核,定期召开新老结对经验介绍会,及时总结经验。 2、抓活课堂。 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达成度。 为此,教师要向四十分钟要效益,每堂课师生情绪要饱满,互动面要广,思维空间要大,并留有一定时间练习消化,当堂巩固。 “活”不仅在于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课堂气氛活跃,更在于知识呈现方式灵活,提问多样,思维深刻,学生参与率高,让每个学生都有最大收获。 3、抓精作业布置与批改。

创新性十种教学方法

创新性十种教学方法 创新性教学方法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对应的概念。所谓创新性教学方法,是指培养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也有人称作现代教学方法或创造教学方法。虽然名称各异,但本质都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千百年教学发展的历史中,流传至今的教学方法是不计其数的。它不仅随时代而发展和更替,而且还因人而异。有的已总结为定法,但更多的还是装在各人的脑子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又不断产生新的教学方法,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在这里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创新性教学方法,以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对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以便创造出更多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来。 1.情感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是一种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 方法,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好科学知识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精神品格。 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建设,但另一方面又出现人情淡化,导致高技术与高情感的不平衡。这一现象在学校的教育中也有反映,思想教育常为人们所忽视。情感教学的实施可以独立的进行,但大量的还是要贯穿到各门课程中去。从功能上来说,情感教学方法虽有传授知识的作用,但主要的还是培养创造性人才

的品格和个性心理品质。具体地说,情感教学的作用有:一是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二是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调节的心理素质;四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五是发挥爱的伟大力量。 2.发现式教学法——这是由美国“结构教育”学派代表人物 布鲁纳倡导的,至今已在全世界推行。发现教学法是一个总的概念,把它用于教师的教,称为发现式教法,把它用于学生的学,就叫做发现式的学习。 发现式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模拟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是有效的。科学家并不是为了认识才去发现,而是为了发现才去认识。可是,这个问题在教学中却被倒臵了。教师为什么而教?学生为什么而学?这个看来已为大家都明白 的问题。在教学中却作出了错误的理解。长期以来,教师是为传授知识而教,学生是为了获得知识而学。我们进一步再问,学习认识又是为什么呢?是为了认识还是为了发现呢?传统的教学方法回 答不了这个问题,而发现教学法不仅可以回答而且还从实践中解决了这个问题。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论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论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是中学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为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然而,在新的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急遽而深刻的变化,这使得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不少的薄弱环节,比如:认识不够全面,学校不够重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育与实践脱节等。因此,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此文将着重探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中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迫切在于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迫切要求。我们知道,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对创新的强调必然要求对教育进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理应做出应有贡献,因而必须不断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时代发展。 调查发现中学政治课教学存在着两大“差距”,也就是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学生所希望的政治课模式与教师设计的政治课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实际上,这两大差距也反映着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所存在的难以令人满意

的现状与亟需解决的问题。具体而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以下几方面依然有待改善。 第一,在教学方式上,偏重于灌输式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课堂上,教师所采用的一般是灌输式教法,在理论上更多的是采用空洞的说教。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讲授知识、讲解概念为主,以教师的“讲”、学生的“听”代替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而课堂上所灌输的内容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社会现实严重脱节,加上学生个体理解能力所限,这必然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却完全背离培养“健全的人”这样的理念的教学效果。 第二,在师生关系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遭受忽视。单一的教学方法、僵化的教学模式的推行必然牺牲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也就被压抑甚至丧失了。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仅仅被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完成认知性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知识的占有与否往往成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指标。学生在课堂上用心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讲解即可,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听众”,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公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这种把人当作“客体”、把人视为一种资源进行培养的教学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相违背,是与教学发展的趋势不相符的。 第三,在学习方式上,不仅不能理解、掌握知识,甚至在思维训练方面也存在很大缺陷。由于长期受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而更不用说

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现在科技发达和多媒体的进步,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前进,如果改善并且创新教学方法,是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需要研究的。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旧的教学方法“重教太过”、“教学分离”等主观主义痼疾。这种主观主义的特征是教学过程被演化成简单的告诉与被告诉的过程。教师只知道自己做自己的教授,不管学生能否接受,只知道反复地一味灌输和强化作业。人们也习惯于把教师所干的事称为“教书”,把教师教书的法子称为“教授法”,似乎教员是专门教书本知识,此外无别的可教。 教学脱离严重的影响了教学效果。学生在校内也似乎除受教外,无别的功课可学,于是乎出现了“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了。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来却又像教校”。他尖锐地指出这是教与学的分离,并呼吁“教学二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两者分离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其弊端最终表现为“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陶行知指出教学方法必须革新,用新的教学方法取代旧的教学方法。他说“我自回国以后,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同时他指出中国应同欧美国家一样,要废除注入式、填鸭式的教授法,取而代之的应是“教学做合一”法。 陶行知明确阐明“教学做合一”法的含义,在撰写《教学做合一》一文时,指出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来定。后来又进一步阐述“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陶行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做”的环节,认为“做”是首位的,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与学之所以能统一,就是统一在“做”上,只有“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否则,“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 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动精神,反对灌输的教学方法。明确的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结合在一起。他明确指出“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教给学生”,教师要在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上更进一步,使学生“不得不愤,不得不悱”。 陶先生要求,要特别注意把自动力的培养贯彻于全部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传统教育用会考来确定学生是否毕业,会考成为衡量学生学业的惟一标准,这种教育制度不仅扼杀了学生的生机,束缚了青年的思想,而且使学校成了会考筹备处,学校必须教的课都是要会考的,不会考的课则“不必教;甚而至于必不教”,学校中的音乐课、图画课、体操课、家事课等等课内外的活动都被取消了。 陶行知尖锐地揭示出这种制度是“变相的科举”,“大规模地消灭民族的生存力”。因为,学校“所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一连三个考赶下来,是会把肉儿赶跑了,把血色赶跑了,甚至有些是把生命赶掉了,这真是杀人的会考,用会考在杀人”。为此,他大声疾呼要停止这种毁灭人生活力的单纯性文字之会考,对学生应采用新的评价方式。陶行知主张以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建立和发动能培养生活力的创造的“考成”,并阐明“考成”要以生活的实质为内容,不能象会考那样“纸上空谈”,要注重学生的身体强健状况,手脑并用的程度以及改造物质和社会环境的程度。陶行知深信这种着眼于实际生活,重视培养人的实践力、创造力的“考成”,较之会考制度引发的“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创新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灵魂。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背景下,总结并借鉴他成功的教育理论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主义和现实意义。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教学大纲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 学分: 2分 总学时: 30课时 适用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教材名称:《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了解新时期中学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了解当今中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掌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过程、原则和方法,巩固专业思想,认清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为做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作准备。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中学政治课的历史沿革 [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了解该课程的发展历程,掌握中学政治课程发展的规律与启示。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学政治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

二、心理学基础 三、社会学基础 第二节中学政治课的发展历程 一、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学政治课程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学政治课程 第三节中学政治课发展的规律与启示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 二、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四、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 五、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任务 [3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正确认识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纠正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地位和作用的错误认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程的性质 一、认清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必要性 二、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历史考察 三、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当代阐释 第二节课程的任务 一、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含义及其作用 二、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任务的历史考察 三、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任务的当代阐释

【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二、目前我国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1、含义: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实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述,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这一原则的提出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年龄小的学生用的几率大 2、代表人物:荀子,夸美纽斯 3、分类 实物直观:实物、标本、实验等 模像直观: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等 语言直观:教师形象化的语言描述 4、要求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形象化语言) 选教具,加讲解,防滥用,重语言 (二)启发性原则 1、含义: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通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2、代表人物:苏格拉底(产婆术),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3、要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善于提问,设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发扬教学民主 善提问,重实际,扬民主,调积极 (三)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1、含义: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 2、代表人物:《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要求 按教材的系统进行教学 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重系统,需灵活,主次分明,层次清 (四)巩固性原则 1、含义: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 2. 代表人物: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夸美纽斯(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3、要求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先理解,后巩固,重视复习多扩充 (五)量力性原则 1、含义: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 2. 代表人物: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赞科夫(证实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行性) 3、要求

初中政治课常用教学方法有哪些

初中政治课常用教学方法有哪些 一建构特色教学方法体系的必要性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一、逻辑认知与直觉感悟相结合 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有两种,第一是科学的方式,第二种是审美的方式,由此获得两种知识,第一种是事实性知识,思想性知识,科学性知识,第二种是评价性知识.价值性知识,规范性知识。 二、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第一类知识具有客观性,它应当主要以接受式方式学习获得,但这种方式有有致命的弱点,缺少直接经验的过程,缺少知识发展的历史叙述,忽视具体知识结论的相对性和条件性,这样的知识缺乏活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书本学习与社会学习相结合.社会学习的主要方式有调查研究,体察民情,观察模仿,实践反思.二思想政治课各类方法的功能和适用条件。 1、组织进行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明理导行方法 第一、直接传递信息和视觉感知信息的方法,即直观演示法.包括现场实物直观演示,形象性直观教具演示,象征性直观教具演示三种方法。 第二、口头传递信息和听觉感知信息的方法,即口述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谈话法,讨论法。 讲述法主要用于叙述事件经过,描述人物和课堂举例。讲解法主要用于概念原理的教学讲读法主要用于关键性结论性内容教学。 讲演法主要用于范围较大深度较大问题的教学,适用于专题讲座或综合复习。 谈话法问答法对话法围绕某一课题,师生之间提问和对话的方法。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辩论的方法,与谈话法不同之处在于,有同学之间的交流。 第三、通过实践活动来传递和感知信息的方法,即实践活动法,它包括道德践行活动,生活交往活动,角色模拟活动,专题研究活动。 第四、逻辑认知法.包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比较,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所谓逻辑的方法,是撇开发展的曲折过程和偶然因素对事物进行研究的方法,所谓历史的方法,就是从历史的自然过程支研究事物的方法。 逻辑方法使用遵循的顺序运用归纳法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和原理运用分析与综合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原理。 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弄清相近相似及相关概念原理的联系与区别运用论证证明概念原理的科学性,消除学生疑虑。 运用推理使学生概念原理系统化深刻化运用应用加深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激发和形成学习动力培养学生情感的激情促信的方法(1)激发和形成学习兴趣的方法提高教学内容的使用价值,满足学生需要。 教学内容呈现生动直观,增强其刺激性和吸引力改善师生关系,将学生对教师的积极情感迁移到老师所教内容上去。改善课堂教学结构,增强学生外显活动分量,实现对教学最大参与运用情感的感染功能,加强情感交流,以情激情。运用情感的情景性特征,创设情境,以境激情运用情感的强化和动力功能,帮助学生成功。 (2)激发认知情感,振奋学习精神的方法。 (3)激发学习义务和责任感的方法。

教学创新方法有哪些0

教学创新方法有哪些 创新制作视频案例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抚顺市清原县大孤家中心小学张杰刘贵鑫简介:视频案例研究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中 凸现出来的一种新型、科学、有效的研究方式,这对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快捷有效提供了新 的载体。我校在实施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中,选择了“以新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快速发展”为 主要项目,努力追求“让我们的教师成长在视频案例研究中”之职业境界。本文就结合我 校“十二五”课题,通过案例举偶,对视频案例的“草根化”制作与研究作理性思考与实 践探索。 “教师引领希望,课堂承载未来”是十年课改的主题词。“聚焦课堂”已经成为了当 前课程改革中凸现出来的一种研究趋势,更被人们认识为是当前校本研修中提高教学质量 的内核所在。“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因此在校本研修的具体方法上,我们倾向基于 课堂教学的行动式研究方式,通过组织骨干教师上基于信息技术(包括网络)环境下的示 范课、研究课、观摩课,以流媒体记载课例,并通过观察、解剖、反思等形式展开主题研究,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实施教师向研究者的转型。 本校视频案例是从2010年9月始进行的对课堂教学反馈及开展教科研的一项尝试性活动,用课堂录像(视频)的形式去捕捉和描述发生在课堂上的围绕教学问题的典型事件。。 上一页下一页视频案例的制作内容要求:(视频) 一、视频案例研究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校本研究的关键在于研究真实性和全员的参与性。它具有如下特征:①真实性。以视 频的形式记录课堂教学情况和真实可信的学习环境;为研究者提供一个真实的情景。②完 整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的案例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二是每个关键事件 和细节均设置相关的链接,使研究者能够详细了解相关的背景、数据和其他研究者的观点。 ③开放性。视频案例及相关资料均挂在学校网络平台上,研究者可以随时介入研究,并通 过交互窗口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补充到原有的研究成果中,可以提供在行动中验证理论的机会,使研究滚动发展。④便利性。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暂停某个视频画面,对 课堂教学的原始素材进行重新分析,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加工,使研究实现从外显到 内隐、从行为到心理、从局部到整体的转变。使之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资源。 二、“视频案例”草根化制作实践探索 视频案例研究的生命首先表现它的草根性。在行动中,制作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利用 学校的电教设备和人力资源,借助校园网构建网络研修平台、激活校本教研、视频案例成 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师资培训的有效工具,在这共同目标的合作中教师的视频案例制作和分

幼儿教师如何创新教学方法

幼儿教师如何创新教学方法

————————————————————————————————作者:————————————————————————————————日期:

浅谈幼儿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策略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教育的主要任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肩负着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的重任。只有自身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水平,才能在选材和教法上给幼儿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和开拓、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在求同的基础上,激发幼儿的求异精神,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下面就浅谈一下本人创新教学方法的策略: 一、教育观念创新化 首先要在思想上、理念上根本转变。创新型幼儿教师应该彻底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旧的教育观念实行的是师德尊严,师生之间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老师像警察、临工一样看管学生,更像妈妈在管教自己的孩子,一句话,俨然就是一个教书匠。这样的教育观念会滋生出强加于人的爱,带有分数指示的爱,偏斜的爱、官僚式的爱,冰冷的爱、业余的爱、私有财产的爱,短式的爱、弱爱。在课堂上表现出高耗低效,因为幼儿幼儿教师低估了孩子的自悟能力,即使再小的孩子他也有领悟能力,也会对事情有所分析,只不过他们分析的路子和我们大人的思想不一样罢了,他们考虑出的事情稀奇古怪,而有些幼儿老师面对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时小学化上课,上课重内容分析,弱化主体,重满堂讲解,忽略渗透性,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被动和依赖,过于服从幼儿教师的权威管教,对知识缺乏个性理解,兴趣狭隘,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些旧的理念不利于孩子的创新教育,只会让他们处

在被动的一面。 另外,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不仅要树立为家长服务好的观念,还要利用家长资源,向家长学习,把他们当做班级中重要的成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一次家访中我了解到黄颖萱的奶奶十分擅长剪纸,我抓住这一重要信息,真诚与奶奶商量,请她担任我班的剪纸老师,奶奶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一任务,每个星期五下午你都会看到老少同乐的场面。我和奶奶一起制定剪纸计划,探讨剪纸内容,交流方法与技巧。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可以目测对教研专区全新登场称剪,随心所欲。在“创意幼儿剪纸”比赛中,孩子们的作品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奶奶积极参与到我班环境布置中,为班级创设献计献策。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创新教学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更符合幼儿的兴趣。内容数量和难度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体现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的“跳一跳,够得着”的超前观。如《夏天真有趣》主题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自然:摘葡萄、捉西瓜虫、踩影子……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现了蚂蚁搬豆这一有趣的现象,我就与他们用玻璃箱饲养蚂蚁、观察记录蚂蚁的一日生活。但这远远没有满足孩子们的需求,“蚂蚁是怎样搬豆的呢?蚂蚁是怎样和同伴交流的?同伴们是怎样帮忙的呢?......”孩子们在不停地思索着。我没有立即回答他们,而是鼓励他们去查阅资料,第二天各种各样的答案就出现了。在互相交流后,我请孩子们看课件,形象的动画过程让

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_1

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效性是其生命线,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实效性问题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必须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探索及运用等方面下功夫,从而增强教学实效性。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新形势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具体对策,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利依据。 标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社会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升,尤其要求大学生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存在着“生多师少”和轻视课堂教学的现状,加之教学资源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就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合班讲大课的授课方式,甚至有人肆意贬低课堂教学作用。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就会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合班上大课,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讲到底的授课模式,其教学效果就必然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并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从而会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所以,对提高新形势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每一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线的教师们都面临和思考着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新形势 1.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经济发展也明显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由此我国不断流入越来越多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所以,各种政治信息就通过日益强大的媒体不断传播,不断冲击着社会大众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影响。基于这一情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要根据时代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开展应以学生的思想观念来引导。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课程的基础,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2.教师队伍不断更新的新形势 现代教育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这些年轻教师普遍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政治观念,并且很可能与思想政治课程中

教学方法创新培训心得

培训心得 20**年**月,我有幸参加了****培训中心组织的为其*天的“***教学方法创新培训”,此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多位博士、教授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教学方法与管理带来了创新,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使我获得了更多的理论知识,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世界已经开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教师必须首先牢固树立信息化、全球化的思想,积极参加培训学习,紧跟时代脉搏,做一个新环境下的新型教师。通过此次培训,我收获很多,体会深刻。具体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不同地域的学习,开阔了视野 此次培训地点安排在武汉,期间有半天的时间前往武汉大学参观,另外几天,由武汉大学教育学博士后、管理学博士文鹏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实验中学主任陈训威老师、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杜莉老师等为我们讲授最前沿的教育理念,最新的教学方法。此次培训的老师来自于江西省的各个民办学校,在教学沙龙上,大家各抒己见,培训班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能和更多的同行交流,探讨了疑惑。向丽老师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设计的讲座,激起我心中的许多感想,让我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感悟到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学到了自信,学到了方法,感悟至深。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个观念的引导,在今后课程改革中尽管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挫折,坚信我会去探索、解决。 2、教学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与时代接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设备不断更新,互联网进入了千家万户,老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需要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陈训威老师在对慕课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仅从教学内容整合、知识点的展示、慕课拍摄技巧甚至是教师授课礼仪都进行了细致分析。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深深地感到教法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要因人而异、因生而异,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

第八章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第八章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本章重点 了解小学教学原则的内涵及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1、内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规律 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它指导教学的全过程,既指导教 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 2、教学原则体系: (1)、直观性原则:指依据教学需要,教师通过实物、模像等 直观手段,让学生获得具体形象的感知认识和经验。 (2)、启发性原则:指教学中教师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 力,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系统性原则:指教学活动应按照一定的逻辑系统,根据 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持续、连贯、系统地展开,使学生掌握 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4)、巩固性原则:指在教学中通过经常性的复习,使学生牢 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5)、量力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可 能达到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上,即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6)、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 论的指导下进行,即教学中要做到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

品德教育统一起来。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小学教学应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注意结合具体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和提 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 发展特点,有的放矢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理解小学教学方法的内涵、分类、选用依据 1、内涵:小学教学方法是小学教师引导小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 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途径和手段,包括小学教师教的方法 和小学生学的方法。 2、分类:(1)、根据教学任务,可以将教学方法分为学生获得知识 的方法、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学生创造性活动的方法以 及巩固检查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2)、根据信息接受与表达的方式可以将教学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听、看、读等活动,让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方法, 另一类是讲、写、用等活动来指导学生表达信息的方法; (3)、按照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特点,可以将教学方法分为 讲解法、图解法、的特点,可以将教学方法分为讲解法、图解 法、讲述法、模拟法和启发法等。 (4)、按照学生认识活动形态:以语言表达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直接观察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3、选用依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普遍存有于阶级社 会的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发展阶段。我国一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中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特殊教育法就是 根据某些突发的思想问题采取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关键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方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某些特殊或突发的思想问题和行 为表现,如剧烈的思想和行为冲突、顽固的思想障碍和错误观点等。 在这种情况下仅使用一般的教育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运用特殊的教 育方法。 一、心理咨询法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 协商、交谈和指导过程,提供可行性建议,针对正常人及轻度心理障 碍者的各种适应和发展问题,帮助求询者进行探讨的研究,从而达到 自立自强、增进健康水平和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心理咨询在一些发 达国家运用比较广泛,在我国运用也逐渐多起来。心理咨询主要是在 意识层面上进行的一种教育性、指导性比较明显的活动,它是塑造健 全人格,开发人们潜能的有力手段。人们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可能 遇到挫折和困难,会因此产生烦恼和困扰。当人们不能靠自己的力量 解决这些难题,或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都无法摆脱这种困境的时候,就 会出现一定水准的心理障碍,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寻求帮助。因此,无论是老人还是儿童都可能成为心理咨询的对象。 但是,相比较而言,青年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这是由现代社会的 客观条件和青年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在现代这个复杂的社会里,影响人们思想的因素越来越多。人们只有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心 理承受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客观社会的发展。而青年人思想活跃, 情感丰富,行为易变,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容易被纷繁复杂的世界、

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行动研究 泸水县老窝镇中学杨金香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阅读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积累语言知识、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主要渠道。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动力不足,方法不当。认真探究其中原因,这与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重词句操练,轻语篇理解;重阅读结果,轻过程指导;侧重语法知识点的讲解,而对于阅读方法的培养,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的训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一定相关。新课改以来,教师们在阅读任务的设计方面有了一定改进,但大多采用隐性训练。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二、理论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指出要坚持能力为重,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指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英语阅读教学中也应该体现这样的过程性。课程标准五级对阅读技能的目标描述:(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

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 【摘要】创新是进步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固化导致教学效率的下降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受挫,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实施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以形式的创新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教学的进步。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手段形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2-0407.2014.04.033 数学是传统的学科,学生在启蒙阶段就要接触数学方面的学习。越是古老的学科其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就显得越为必要和棘手,因为传统的东西在变革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大的阻力和挑战。数学学科不像信息技术学科,信息技术学科才发展没有几年,因此,其教学方式和手段与时代的要求紧密结合,采取最科学的方式进行授课,但是数学学科不同。数学学科发展历史悠久,其传统的教学方法影响比较大,因此其教学手段的创新显得极为重要,同时也面临着改革巨大的挑战。那么,结合新课程改革中的要求,数学教

师如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引导作用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促进教学手段的改进和完善呢? 一、适当“放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数学部分知识内容属于基础性的知识,因此其难度不是特别大,因此,针对这部分难度不大的学习内容教师应该进行合理的分配,将其讲解的“权利”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新知识的传授,采取学生讲课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前文提到,这部分的内容在难度上对学生的挑战不大,可是,虽然内容简单,但是对某些学生而言也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的,因此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毫无疑问,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会对自己认为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查阅资料或是询问同学进行充分的准备,又因为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能够清晰的明白其他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存在疑问,因此,学生的备课内容和教师的备课内容肯定存在很大的不同,那么,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从学生讲解的内容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为以后授课奠定基础。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将简单的知识点的讲解任务分配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在转变角色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教师授课准备的良苦用心,同时激励学生不断加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