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尼采的悲剧与学术的悲剧分析

尼采的悲剧与学术的悲剧分析

尼采的悲剧与学术的悲剧分析
尼采的悲剧与学术的悲剧分析

尼采的悲剧与学术的悲剧

吴先伍

2013-04-08 09:57:53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京)2008年4期

内容提要:德国的庸人们由于坚持一种世俗的标准,对尼采的创造性思想进行评判,结果将尼采看成一个怪物,从而最终导致尼采走向疯狂。而中国采取了一种类似德国的违背创新规律的学术体制。中国的学者不愿意像尼采那样因为学术创新而走向疯狂,结果他们就将尼采的悲剧变为学术的悲剧,放弃了学术的创新。

关键词:尼采悲剧学术体制创新

作者简介:吴先伍,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芜湖 241000)

学术创新乃是学术的第一生命,没有创新的学术不过是没有源头的一潭死水,无法为人类社会持续高效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所以,进行学术创新乃是当代学人必须承担起来的社会责任。然而,纵观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学术创新一直是中国学术研究的一个软肋,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少之又少。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本文拟从尼采悲剧出发,探讨中国的学术体制对于中国学术创新不足所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1 尼采的悲剧

尼采疯了是学术史上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学术史上的一个悲剧:一个具有非凡创造力的天才思想家由于疯狂,从这个世界上凋谢了。也正是因为有了尼采,疯狂似乎就成了那些具有卓越创造天才的一个重要特征,以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有人将满脑子奇思妙想的哲学家称为“疯子”。尼采是如何变疯的?答案似乎是确定的:由于生理上的疾病。著名的尼采研究者、存在主义大家雅斯贝尔斯说,“这样一种病态只是作为精神病才突然爆发的,它同官能性大脑疾病有关,极有可能同渐变性脑软化有关。”[1]93著名的尼采传记作家哈列维,甚至有意在《尼采传》中提及尼采的父亲“患了头痛症和神经质的毛病”,以暗示尼采后来变疯具有家族遗传因素[2]1。而中国的尼采专家陈鼓应则猜测,“他的病,也许和他在1870年普法战争时短期的军中生活有关”[3]28。由于这些研究都建立在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因而所得出的结论也是确实可信的。不过在笔者看来,仅仅从生理上分析尼采变疯这个悲剧是片面的、不充分的。虽然尼采悲剧的发生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生理上的原因,但尼采所生活的那个社会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什么样的人应当归属于疯子一类?在日常生活当中,并不是那些具备了所谓疯子必备的繁杂的病理性特征的人,而是那些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不太正常的人。当我们说尼采或一个哲学家疯了的时候,我们并不关心尼采或那个哲学家是否具备了疯子所必备的病理性特征,而是看尼采或那个哲学家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是否与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相同。如果相同,他们就是正常人;如果不同,他们就是不正常的人,甚至是疯子。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个人的思想方式、言行方式符合常规,与普通大众保持着高度一致,那么这个人就是正常的;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方式、言行方式不合常规,与普通大众迥然不同,一旦超出人们所能接受或容忍的范围,那么他就会被看成是不正常的,甚至会被冠以“疯子”之名。实际上,这种人并不是病理上的疯子。譬如耶稣,在基督教征服西方之后,

他就被当成了人类的英雄、智慧的顶峰,但在耶稣走上十字架的时候,由于他的行为超出常人能够理解的范围之外,而被时人看成是不正常的、彻头彻尾的疯子,“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是这个世界的耻辱,在当时人们的眼中他是愚昧与疯癫的体现”[4]71。当然,耶稣可以不顾世人的讥讽而从容地走上十字架,因为他会用复活来教育世人,使人们对他做出重新认识与评价。但对于一个凡胎肉身的人来说,他永远也无法预测什么时候能够从别人的冷嘲热讽、鄙夷不屑当中摆脱出来,他将会因此而蒙上巨大的心理阴影,承受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以,当一个正常人因为世人的不理解而被冠以“疯子”之名以后,这种心理上的压抑很有可能转化为生理上的疾病,将他由一个“所谓的”(行为不合公众标准)疯子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具有生理疾病)疯子。而尼采悲剧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不符合众人的口味,不符合公众的标准。

毋庸置疑,尼采是一个难得的富于创造性的天才,他在青年时代就显示出了过人之处,其老师李奇尔由衷地发出赞叹:“39年来,我亲眼目睹了有这么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但我还从未见到有一个年轻人像这位尼采一样如此早熟,而且这样年轻就已然如此成熟……如果上帝保佑他长寿,我可预言他将来会成为第一流的德国语文学家。他如今24岁,体格健壮、精力充沛、身体健康,身心俱很顽强……他是莱比锡这里整个青年语文学家圈子里的宠儿……您会说,我这是在描述某种奇迹,是的,他也是个奇迹”,“无论什么,只要他想做,就能做到”

[1]28。他能在24岁的时候就在精英云集的巴塞尔大学担任教授,就是其创造性天才的明证。然而问题在于,尼采是个创造性的天才,而当时的德国思想界则是由因循守旧的“庸人”构成的,这就决定了尼采与世人之间具有无法跨越的鸿沟。尼采对此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我“高出于人类和时间六千英尺”,“我是从高处下来的,而这个高处高到连飞鸟也飞不上去;我认识那些人类足迹从未到过的深处”[5]44,73。庸人与天才之间这种巨大的差距,决定了庸人从那些保守的

思想观点出发,永远也无法理解尼采这个天才的创造性思想。然而问题在于,在一个由庸人占主导地位的世界里,尼采及其思想都必须接受庸人根据陈旧的思想观念所制定出来的是非标准的检验,结果在这些标准面前,尼采由于“出生得太早了”,“我的时代也还没有来到”,其思想也因此而显得“不合时宜”,有点不正常、有点疯狂[5]40,56。或许正是出于对当时德国思想界的这样一种认识,尼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天才思想——“上帝死了”,是借助于疯人之口表达出来的。

尽管尼采在学术上是个天才,但尼采毕竟也是一个社会当中的人,他同样需要密切的人际交往来获得感情上的慰藉。根据记载,在现实生活中,尼采非常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广交朋友,并且在朋友面前尽力表现得谦虚谨慎、举止得体,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抹平由学术所造成的自己与别人之间的距离,从而将自己很好地融入到他所生活的社会当中去。有时为了保持与朋友(如瓦格纳)之间的友好关系,尼采甚至会放下自己桀骜不驯的天性去屈尊逢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尼采并没有因为他的谦虚谨慎和对他人的友好态度,得到社会的接纳,庸人们由于无法理解尼采的新颖思想而将其视为怪物、疯子,并纷纷与他分道扬镳,离他而去。尼采感叹自己在一个由庸人构成的世界里,无法找到一个能够理解自己、与自己一起思考人类未来的志同道合的友人,“凡我所研究的、所关心的、强调的东西,我都未寻找到知情人与友人”,“我摔倒在你们的平庸之岸上,就像一层汹涌的波浪不由自主地渗透进沙土之中”[1]90。世人的疏远使尼采成了孤家寡人,他开始感受到心灵上可怕的孤寂,“我需要人们,我寻求人们——我找到的始终只是自己——而我已不再需要自己”,“我很少还能听到友人们的声音。此时我形影相吊,荒谬地形影相吊……多年来没有一点儿振奋精神的事情,没有一丝人情味,没有一丝爱的气息”[1]90-91。这种状况对于尼采是一个极大的精神摧残,他开始逐渐变得阴沉忧郁,甚至有点厌倦生命,“当我们孕育了自

己的想法时,却根本没人支持我们,在艰难的分娩时刻也没人帮助我们:这种时刻是那么的阴沉和忧郁。我们只能将那些还很沉重和不成形的思想产生在某个黑暗的洞穴里。友谊的阳光永远不会照耀到它们的身上”[2]53,“爱我的人都没有活下来,我怎么还能热爱生命呢!”[1]91然而问题在于,尼采并没有因为世人的离去而改变自己的学术观念,而是在庸人的冷嘲热讽中艰难地承担着自己的学术使命。当尼采由于创造性彻底崭露而导致朋友全部离他而去时,他的情感创伤最终将他引向疯狂。尽管尼采拒绝承认自己精神失常,但他还是被疯狂所击中,并最终因此而丧命。因而对于尼采而言,造成其悲剧的社会根源则在于他所生活的社会没有一套正确评价独创性思想的体系,也没有为创造型思想家提供足够的生存发展空间。

2 学术的悲剧

当然,尼采悲剧是学术史上的一个极端事例,现在可能没有人会因为其独创的学术思想而被逼上疯狂的绝境,但尼采悲剧对于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因为尼采是一个创造的天才,是进行思想创新的学术典范,我们可以从尼采天才陨落的悲剧中获得如何对待创造性思想的有益教训,以便更好地为学术创新服务。

众所周知,缺乏学术创新一直是困扰中国学术界的一个问题。虽然近年来各级部门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鼓励学术创新,但成效甚微,创新型人才和创新性学术成果都难觅其踪,“作为科学技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生命科学类的‘优秀论文总量仍不到世界的百分之一’,‘有些当代科学重要研究方面,中国达不到世界的千分之一’,学术创新成果之少可见一斑”[6],代表着学术最高成就的诺贝尔奖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有人将责任归咎于学术研究主体,认

为当今中国的专家学者存在着“底蕴不深、眼光不敏、胆力不足、治学不勤”等等先天不足[7]。不过在笔者看来,人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同是中国人,为什么有些人在国外就做出了大量的具有重大价值的创新成果,获得诺贝尔奖的也不乏其人,而在国内的就创造力全无呢?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的学术环境、学术体制,而这与尼采悲剧发生的根源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正如前文所述,尼采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用一些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作为标准去对尼采的思想观念进行评价,结果尼采的独创性思想就成了疯人呓语、精神失常之人说出来的胡话。虽然我们不能说中国的学术体制使用的是一套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但我们可以说它所使用的是一套与学术创新格格不入、至少也是一套不适合于学术创新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学术创新的抑制作用贯穿于学术研究过程始终。

选题是学术创新的第一步。对于我国的学者来说,选题不取决于有所创新,而在于能否立项,因为选题被立项就意味着名利双收。且不说“跑项目、买项目、卖项目”(何祚庥语)的普遍情况严重损害了立项的公正性,而这种立项本身就严重妨碍了学术创新。为了能够立项,学者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学术领域,去追逐一些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且不说自己对这个热点并不熟悉,而且追逐热点本身就已经意味着在炒别人的剩饭了,那么,去研究这样的项目还能有什么创新可言。另外,项目都是规划性的,有些规划可能要长达几年的时间。实际上,任何一个真正的学术创新都不是“规划”出来的。邹承鲁院士在谈到自然科学研究时说:“虽然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但是又有它的不可预见性。具体的发展途径,哪一项突破在什么领域、什么时间,在哪个实验室出现,一般来说是不可预见的。科学发展史上的许多重大突破,以百年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例,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获奖者从本人的兴趣出发而进行工作的,有的是工作中偶然的发

现,是原先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事情。而按照预定的计划,精心组织安排而最终获得突破的反而只是极少数。好像还没有哪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通过有目的的预先计划,刻意培养而产生的”。[8]自然科学如此,人文科学亦然。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曾经说,在写出一部作品之前,就连作者自己都无法预料将要写出来的作品会是什么样子。当代英国闻名全球的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也说,自己完成了一本著作之后,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将会研究什么主题、写出什么样的著作来。这些都说明,所谓严密的研究规划恰恰是与创新背道而驰的,甚至是对创造性的扼杀,因为学者们最终无法跳出规划的魔咒进行研究。难怪李醒民研究员不无忧虑地指出:“须知,除了某些应用性和针对性较强的课题可以拟定规划外,大多数学术研究是无法计划的。学术研究是探索性极强的活动,欲达目标和最终结果事先难以预料,研究过程变化多端,计划反倒容易忽视突发的灵感,坐失启示的良机,往往有百害而无一利。”[9]

任何一个真正具有创造性的学术成果都是人们长期探索的结果,虽然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落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故事暗示着有些重大的理论发现源自于人们的灵光乍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机遇性,但是机遇只会青睐那些有所准备的人。这也就是说,学术创新离不开长期的积累和艰苦的探索。然而在现行的学术体制下,再也无法容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已经成了不合时宜的古老遗训。作为一个科研人员,每年都要接受没完没了的考核、评估,每年都需要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或论著来完成所谓的科研工作量,而这些又是与利益分配、职称等挂钩。学术界为了适应这种学术体制而变得日益功利、浮躁,没有人再能潜心于学术了,无人再甘愿忍受寂寞去坐冷板凳了。人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去炮制文字垃圾以求滥竽充数之功效。因而我们国家经常会产生大量一年发表几十篇论文、一辈子发表几百篇论文和几十本著作的文章高手,但他们对于学术几乎没有

任何贡献,他们没有一篇文章、一段文字能被别人记起。

即使有些学者忍受了常人所无法忍受的寂寞,劳精伤神地做出了一些创新成果,但它仍然极有可能会被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所扼杀。因为既然是创新成果,那么它就是一些“人所不知、人所未讲的东西”(李醒民语),就会与传统的思想观点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决定了我们要对它做出准确认识与判断,就殊非易事,即使我们是某个领域当中的顶尖级人物,恐怕也未必能对一个创新成果有准确的认识与判断。当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时候,已经适应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的人们(包括那些专家们)就觉得无法理解;当马寅初提出新人口论的时候,那些在革命弟兄情谊中熏陶长大的人们就忍不住斥之为法西斯主义。不但学术创新成果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人们难于对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且那些大权在握的评价者自身的素质也决定了他们不能正确地评价学术创新成果。当今负责进行学术评价的,似乎并不是一些埋头于研究的纯粹的专家学者,而是一些喜欢拉关系、跑关系、四处露脸的“学术明星”(李醒民语)和大权在握的行政人员。所以,邹承鲁院士批评当今的学术评价体系,“一方面,一线科技工作人员的意见未能得到充分表达。虽然在决策前也通常经过所谓同行评议,但整个过程接受广大科学界的监督不够,如同在评议中从同行的‘选择’开始,一些懂行而不听话的专家常常被推到不参与评审,并且没有发言权的位置。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引入个人因素,科技界的专业标准就会被人际政治所代替。另一方面,同行评议既然流于形式,服务人员就反而成了统治者”[8]。既然这些主持学术评价的学术明星和行政人员本身对于学术没有精深的研究,自己又缺乏创新精神,那么他们只能拿着一些陈旧的学术标准去对那些创新成果进行评价。那么,就不难想像,那些富于创新性的学术成果必然会被视为离经叛道的无稽之谈,恐怕永远要被埋没在故纸堆中,再也没有得见天日的时机了。

这样一种僵化的学术体制,必然会限制人们的学术创新,至少会遏制人们学术创新的积极性,因为进行学术创新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极有可能使学者名利双损。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能否创新关键还在于研究者自身,尼采生活的时代,学术创新的环境也是非常恶劣的,但尼采还是贡献了大量创造性的成果,所以研究者应该在自己的精神境界上下功夫,自觉地排除一切外在干扰,坚定地走学术创新之路。李醒民研究员就强调:“学术创新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诸如自由而宽松的政治和文化氛围,必要的经济支持,健全的信息资料等等。但是,更重要的是,学人要保持内心的自由和独立的人格——不墨守成规,不迷信古人、洋人和权威,不在乎权力和金钱,不随风赶潮流追时髦,不做某些利益集团的传声筒和代言人。有了这样的精神气质和心理境界,加上你的知识基础、治学经验和才气,再下它一二十年的真工夫,我就不信你在学术上搞不出一点新名堂来。”[9]虽然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之下,这种愿望极有可能落空,因为中国与德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中国的学者不会像尼采那样,以疯狂为代价进行学术创新。众所周知,德国是一个思辨的民族,每个学者都自觉地承担着一种学术使命,因而德国的学者在相当程度上具有为学术而学术的特点,具有一种为学术而献身的精神。正因如此,尼采才能不顾世俗的标准,进行学术创新,即使以变疯为代价也在所不惜。然而中国人向来缺乏为学术而学术的精神,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实用理性”(李泽厚语),“立言”总是被排在“立功”之后,著书立说总是不得已而为之。就连孔子也是在周游列国、求官不得之后,才开始整理《诗》《书》,删修《春秋》,做一些纯粹学术性的工作。这样一种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的专家学者不可能为了学术而去牺牲自己的名利,更不会为了学术创新而甘愿成为社会的另类,甚至将自己变成一个不正常的人,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很少有人像尼采那样为了学术而甘愿悲剧在自己身上发生。况且对于中国人来说,进行学术研究也是一个谋生的手段,“著书只为稻粱谋”乃是学者们的真实人生处境。如果一些粗制滥造的学术成果能够为学者铺就一条鲜花遍

地的人生坦途,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责备学者不去走一条充满坎坷与荆棘的创新之路呢?既然学者们不愿尼采的悲剧变成自己的悲剧,那么学者们就会将尼采的悲剧转化为学术的悲剧,也就是说,大家为了过上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宁愿顺应潮流而放弃学术创新。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如果要想使创新成为学术界的一种风气的话,就不能寄希望于学者自身精神境界的提高,而应该从变革学术环境,尤其是从变革学术体制入手。第一,增强学术的包容性,使各种学术观点都能充分地得到表达和关注,尤其关注那些与通行观点不同的学术观点。第二,鼓励自由探索。在集中人力和物力于少量热点、重点问题研究的同时,加大对于自由探索的投入,激发人们的研究、创新热情。第三,完善评价体系,使评价系统符合学术规律,建立长效机制,同时要使真正的学者加入到评价过程当中,降低非学术人员在学术评价当中的作用。如果学术创新变得有百利而无一害,能够达到社会与个人双赢的效果的话,那么专家学者们就能静下心来进行学术研究,学术创新就会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地涌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卡尔?雅斯贝尔斯.尼采其人其说[M].鲁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丹尼尔?哈列维.尼采传[M].谈蓓芳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

[3]陈鼓应.悲剧哲学家尼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4]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M].刘北成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5]尼采.尼采文集[C].楚图南等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5.

[6]秦国民.教师的学术创新成果为什么少了?[N].科学时报,2003-04-15.

[7]乔松楼.到底是什么影响了科研和学术创新?[N].北京日报,2003-09-29.

[8]邹承鲁.我国科学在自主创新方面为何举步维艰[N].科学时报,2006-06-16.

[9]李醒民.学术创新是学术的生命[N].光明日报,2005-11-01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

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西方科学之父,他的《诗学》是西方第一部较为完整的美学,文论专著。在《诗学》中,他对悲剧首次进行了全面论述,在批判地继承古希腊悲剧理论和柏拉图的理论基础上对戏剧理论进行了创新,对后世悲剧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为“悲剧”下了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通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们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同时,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的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语、唱段和戏景,其中,“情节是悲剧的根本,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悲剧的灵魂。性格的重要性占第二位。”而这六个成分中,事件的合理安排是悲剧中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完整的活动具有开端,中间,结尾。一部悲剧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其组成部分不仅要排列有序,而且必须具备量度。这一系列或出于必然,或出于或然而继随发生的事件中,人物由逆境转入顺境,再由顺境转入逆境,这一长度即是比较合适的界限。同时,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作为对一种行动摹仿的情节,它必须摹仿单一的和完整的行动。组成情节的事件必须严密布局,

以至于如果搬动或删除其中的任一成分,整体将会松散和崩溃,也就是悲剧的情节应达到整一。这就是悲剧论的情节整一律。例如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戏剧中人物哈姆莱特性格的理解,而其情节是整一的、一目了然的。从我国早期将其译作《王子复仇记》,我们就不难看出戏剧讲述了王子哈姆莱特报杀父之仇的故事。故事情节看似简单,并充分贯彻了亚里士多德的事件要合理安排的理念。然而细细读来,我们会发现在这一大的整体脉络之下,还有一条 与之相平行的隐形的复仇脉络与之相呼应。这一隐形脉络进一步帮助体现了作品所要歌颂的主题。对于情节的取材也是非常重要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悲剧都取材于少数几个家族的故事。”这些家族都是声名显赫的“大家族”,只有这样的艺术题材才能既激发作者的创作激情,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哈姆雷特》写的是一个国家的王子的故事,《麦克白》写的也是争夺皇位,杀了国王这样的大事件。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效用是引起我们的怜悯,从而是心灵得到净化。最完美的悲剧取材于少数家庭的故事。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仿人的品质,而在于摹仿某个行动,剧中人物的品质由他们的“性格”决定 。而他们的幸福与不幸都取决于他们的行动。悲剧人物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由于他们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们犯

举例说明悲剧的美学特征之《东邪西毒》

学院:经济学院班级:11级国民经济管理0班学号:20111558 姓名:金奕举例说明悲剧的美学特征之《东邪西毒》 ——罹难者的江湖摘要:他们因为失却的爱情隐匿于沙漠,却无法逃脱折磨。沙漠,那其实是一个爱情罹难者的江湖,即使你强如独孤求败、东邪、西毒,也无不会陶醉、迷失,一场场的“醉生梦死”。 关键词:时间的灰烬人心情感交错 引言:人存在于世界,面对自然,社会,面对无止境的未知世界,冲突、对立在所难免。因此,基于人的有限性的“命运观”自然就产生,人把与自己对立、冲突的不可知因素,全部归于命运;而相应的,面对命运的摆弄,是盲目顺从,还是奋起抵抗,就构成了人生境遇;而对命运抗争的失败,也就形成了悲剧的体验。这种悲剧体验,凝聚为审美认识,上升为审美经验,最终形成审美形态。 正文: 一、 《东邪西毒》中镜头下的男女像玩偶一样,快乐难过悲伤颓废,每一种感情的扩张到最后却能把他们的人物的性格包装的精致。 江湖。庄子的阐释,让那里在刀光剑影下,始终流淌着温润的儿女情长。未来英雄们的故事发生在干燥的沙漠,这个足够魔幻的隐喻,却是人心中的另一个江湖。欧阳锋死去的恋人,慕容嫣兄妹的黄药师,以及黄药师的白驼山,盲剑客心中惦念的远方的“桃花”。被伤害的人心如同荒漠,寸草不生,失去的爱情就如荒漠上枯萎的绿洲,最终要化于时间的灰烬。那些烟波浩淼的深情,宛如白驼山和武士故乡里让人寄念的桃花。他们因为失却的爱情隐匿于沙漠,却无法逃脱折

磨。沙漠,那其实是一个爱情罹难者的江湖,即使你强如独孤求败,东邪西毒,也无不会陶醉,迷失,一场场的“醉生梦死”。爱情罹难者的痛苦表达。让那些在爱情,时间和记忆的城市里如候鸟一般迁徙的人群,引起强烈的共鸣。 得不到,躲不开,忘不了,逃不掉。王家卫的江湖中充满了饮食男女们不安的错肩与重逢,充满了罐装爱情的保鲜与过期,充满了颓唐而鲜艳的荒漠,公路与街道,这一切不尽然是伤者疼痛的幻觉,有时那就是关于爱情和生命背后隐匿 的真相。 流浪于那个爱情罹难者的江湖。真正的寂寞是深入骨髓的空虚,一种令你发狂的空虚。纵然在欢呼声中,也会感到内心的空虚,惆怅与沮丧。《东邪西毒》这部悲剧作品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二、 《东邪西毒》不是个体的人在日常情感上的表现,它不是肤浅的悲悯和痛苦,而是生存实践中对人的命运的大关怀和深层体验。这种情感的展现是一种审美愉悦,是人在存在实践中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思考和超越。 无论西毒、大嫂,还是东邪、慕容,甚至到盲剑客、洪七、桃花等,他们在不同的演绎了一幕幕黯然心碎的爱情故事,每一个人都如同深夜里绽放的烟花,那样妖艳,那样叫人悲恸。那绚烂的光亮,又将照亮多少孤独的游人,那黑暗的声响,又将唤醒多少寂寞的灵魂。 “风也未动,幡也未动,是人心自己在动。” 一句佛偈,有人看到智慧,也有人看到悲哀,看到一个幻灭的世界。人在茫茫宇宙面前微不足道,但每个人都会努力寻找一套试图去解释世界的方法,王家卫用来解释一切的是“情”,也可以说是“人心”。

尼采悲剧哲学中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尼采悲剧哲学中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从美学角度看,《悲剧的诞生》既是关于古希腊悲剧起源、毁灭与再生的艺术史专著,又是关于艺术本质的艺术哲学专著。不过,尼采之所以关注古希腊悲剧,主要不是出于历史的兴趣,而是出于他本人理解艺术的现实需要。他在书中所提出的“日神精神”、“酒神精神”、“苏格拉底精神”三个基本概念,不只是用于分析某种历史现象,而是用来理解艺术本身的。尼采从人生的需要角度理解艺术,强调艺术是人得以生存下去的最基本的、乃至唯一的手段。他强调只有作为审美现象,生存和世界的存在才具有了一种永恒的、充分的理由。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在美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种反抗悲观主义的悲剧人生观。这种人生观主张用艺术的方法,将人生的苦难、病态、荒诞转化为激励人们勇敢地面对现实,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强化剂。尼采的这种悲剧人生观对其后的现代主义作家的文艺创作有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在卡夫卡、加缪、乔伊斯、萨特、艾略特等现代派作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一再看到这种悲剧人生观的影子。其次,从哲学角度看,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所关注的两个主要问题,在他后来的思想发展中始终占据着中心位置。一方面, 尼采对生命意志的酒神哲学的热情肯定演化为他后来的权力意志理论和超人学说。酒神精神一直是尼采哲学的主角,他的权力意志、超人、查拉图斯特拉都只是酒神精神的化身。另一方面,尼采对苏格拉底主义的批判,后来扩展和深化为对欧洲整个传统形而上学的全面批判(两千年以来,欧洲的传统形而上学一直以柏拉图的世界二分模式为范型),以及对基督教道德的批判,对一切价值的重估。因此,可以把《悲剧的诞生》看做是尼采的主要哲学思想的诞生地, 从而,期望从中能够发现帮助我们正确解读他的后期哲学的密码。 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其悲剧的起点就在于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其核心就在于日神与酒神的结合。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日神和酒神之间的区别。在希腊神话中,日神和酒神都是主神宙斯的儿子。阿波罗是太阳神、射神、音乐神、医神等,据说也是普罗米修斯所说的惊天秘密中将取代宙斯的人。所以,他所代表的是“官方”的、“正统”的、崇高静穆的、理性克制的,像太阳一样稳定、威严、温暖的艺术形象。并且由于阿波罗在雕塑、绘画等方面的重大影响,尼采将日神作为造型艺术如雕塑、绘画等的代表。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神抵,又为水果、蔬菜之神。他从宙斯的大腿中生出来的,因此他的出生中就带有狂诞的因子。在古希腊色雷斯人的仪式中,他身着狐狸皮,据说象征着新生。而专属酒神的狄奥尼索斯狂欢仪式是最秘密的宗教仪式。酒神的祭祀仪式时,人们聚集在

浅谈尼采主要的哲学思想

浅谈尼采主要的哲学思想 反传统主义者尼采,其学说的影响无论是在世界各国还是在中国都很强烈的。从近代起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形成了三次“尼采热”(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抗日战争时期,1985一1989年间)。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尼采的思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尼采的思想深受哲学家叔本华的影响。他先是追随叔本华,后是扬弃了叔本华,以自己的“强力意志说”来代替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强调发挥人的创造性活力和生命本能。他高呼“上帝死了”主张“用铁锤从事哲学”。他提出“打倒偶像”,反对以苏格拉底和基督教为代表的欧洲理性派哲学传统,及其孕育的“强力意志”相悖的“奴隶道德”(全增瑕主编《西方哲学史》第417页)。他大胆提倡“重估一切价值”,以使人的生命充盈的“主道德”代替以往的使人堕落、屠弱的“畜群道德”或“奴隶道德”,以现实世界的“超人”代替彼岸世界的“上帝”或“救世主”以及个性被泯灭的“末人”。 一、强力意志 尼采强力意志论一直可以追溯到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但是尼采扬弃了叔本华全面否定生命的悲观主义思想,强力意志实现的是对人性的肯定,对人生存价值的认可,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强力意志,强力意志是人的本质特性。生命意志的目标不是求生存,而是求强力具有强力意志的人是自由之人、智慧之人、自主之人。人在创造中成其为人,只有具有强力意志的主体才是自由的艺术创造的主体,才是生存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命是一种自我扩张、自我延伸、不断上升的过程,强力意志是一种自我肯定的意愿,一种自我超越的意愿,人要成为自己的主人、命运的主宰,就必须有强力意志。人出生就是走向死亡,这是人的宿命的悲剧,而通过艺术创造可以实现对这种宿命苦难的升华,可以避免这种痛苦,从而拯救人类悲剧性的命运,这是一种古希腊式的逃避痛苦、消极对待的方式,而尼采认为,强健的生命渴求痛苦,从生命本体的高度和不可知的悲剧命运力量的抗争,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人生充满了痛苦,最重要的是理解痛苦的意义,痛苦提升了生命的状态,显现了生命意志本身坚不可摧的力量以及生存的乐趣,在悲剧现象背后是生命永恒的欢乐,生命的最高状态是包括了痛苦在内的。尼采承认人生的悲剧性的同时,却勇敢直面生命的整体,连同它的苦难和悲剧,尼采对生命的肯定,即无论现实多么残酷,生存多么艰辛,人都应该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生活的怀抱中,就像酒神一样迷醉似地执着于它,这无疑是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二、关于“超人”的观点 关于“超人”的观点尼采以“权力意志”为其理论基础提出了“超人”学说,主要包含三层意思:第一,“超人”是衡量一个民族优劣的价值尺度,也是人类的远大目标。他指出,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不能不首先评定其价值,凡是能统治、征服他人的,并使他们的邻人畏惧和嫉妒的,便被看作是高超的人,是“第一的、标准的,是一切事物之精义”。但是,有谁能成为统治者和征服者,即谁是“标准”和“精义”呢 尼采认为,只有“超人”。 第二,“超人是大地的意义”。在尼采看来, 历史上一切存在物都创造了某种超越自身的东西人也是一种被超越的东西,所以他一再指出,目标不是

亚里士多德诗学悲剧理论述评

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悲剧理论述评 早期希腊以来,毕泰戈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哲人,都只从自己的自然哲学或道德原则出发,零散地论断美学思想,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研究和先哲们迥然不同,他采取现实主义观点,探索希腊艺术的历史演变,剖析宏美的希腊艺术杰作,从中提炼美学范畴,并总结艺术发展规律和创作原则,他的《诗学》,堪称为希腊古典文明中辉煌艺术成就的哲学概括。从戏剧的历史来源来看,德国最早发明“戏剧学”这个词汇,而中国的戏剧学研究始于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戏剧的本质在于演员与观众的交流关系,戏剧从诗中的分离以及戏剧的综合性决定了其集体性,《诗学》原名的意思是“论诗的技艺”。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创制”的含义。创制的技艺本来也包括制作实用物品。而“诗”的创制,则指一切艺术创作。诗人创造艺术形象,不同于实用事物,只存在于作品之中。诗即艺术创造。艺术属于创制知识,它不同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是以塑造形象方式,再现特殊事物,从中显示普遍的活动、情感和意义。而诗学就是研究艺术即创制知识的学问。对“诗”也可狭义地理解:从荷马时代至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文学作品包括颂诗、讽刺诗、史诗、悲剧、喜剧等,都以韵文形式创作。《诗学》着重研究文学创作,特别是处于希腊古典文学峰巅的悲剧。简言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和他的第一哲学、知识论及伦理思想有内在联系,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诗学》全书而言,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理论的分析与比较主要集中在第六至二十四章及第二十六章,对于《诗学》的结构一般采用六分说,即《诗学》现存26章,按内容可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3章)主要分析各种艺术所摹仿的对象以及摹仿所采用的媒介和方式;第二部分(第4-5章)讨论了诗的起源与悲剧、喜剧的发展;第三部分(第6-22章)详细地讨论了悲剧,认为“悲剧是对一种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方式是动作的表演。接着,还分析了它的六个成分,包括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最后讨论了悲剧的写作和风格等;第四部分(第23-24章)主要讨论的是史诗的情节、结构、分类和成分等;第五部分(第25章)讨论艺术批评的标准、原则与方法;第六部分(第26章)比较了史诗与悲剧的高低。另外也有五分说和三分说,三分说相对于六分说以及五分说而言更显得简洁清晰,第一部分(第1-5章)主要分析各种艺术所摹仿的对象以及摹仿所采用的媒介和方式:由于对象不同(好人或坏人)媒介不同(颜色、声音、节奏、语言或音调)、方式不同(叙述或表演),也就形成艺术之间的差异;第二部分(第6-22章)分析了悲剧的定义及其特点第三部(第23-26章)分析了悲剧与史诗的异同。在本书中亚里士多德详细论述了悲剧的特征及构成要素,本次论文参照了罗念森的诗学文本,亚里士多德给悲剧下了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一种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他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借用

尼采的悲剧哲学与审美生存

尼采的悲剧哲学与审美生存 马 毅Ξ (大连大学综合研究中心,辽宁大连 116622) 摘 要:第一位悲剧哲学家尼采,从希腊悲剧文化中提炼出悲剧艺术与悲剧精神,以此 解读人生、诠释生命,从而把人的生命存在及其生活引向崇高的艺术审美境界之中。尼 采赋艺术以形而上的性质,认为艺术与哲学同根,只有在艺术审美生存方式中,人与世界 的存在才是合理的相互交融。从生存论的角度看,尼采的艺术哲学揭示了现实人的生存 之美,即人的生命之美是生成的人生;人的诚实之美是道德的人生;人的艺术与科学交融 之美是完整的人生。尼采开启并实现了哲学生存论与艺术审美论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尼采;悲剧哲学;审美生存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95(2003)05-0031-03 Nietzsche’s tragic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 existence M A Y i (Centre of C om prehensive Research,Dalian University,Dalian116622,China) Abstract:The first tragic philos opher Nietzsche abstracts tragic art and spirit from the G reek tragic culture to explain human life,leads the existence of life to the lofty aesthetic state of art.He endows art with metaphysical qualities.He believes that art and philos ophy share the same root,and only in the aesthetic state of art can human beings and the w orld have the reas onable ultimate value.From the theory of existence, his artistic philos ophy displays the beauty of the existence of human beings in the reality,that is,the beauty of life lies in the generative life; the beauty of honesty lies in the m oral life;the beau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art and science forms the complete life.N discovered and realized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the theory of philos ophical existence and the theory of artistic appreciation. K eyw ords:Nietzsche’s;tragic art;tragic philos ophy;aesthetic existence 一、悲剧文化与悲剧哲学 悲剧作为美学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从本质上是“指以极严肃的态度探索人在宇宙间所起作用的艺术作品”,“悲剧比其他艺术形式都更加突出地提出有关人的处境的种种问题”。[1]由此界定可见悲剧的艺术底蕴和魅力充分表现出哲学对人的生存处境以及探索人生意义的深层关照,即悲剧艺术与哲学思考都指向人的现实生存与生活,并以其不同的方式揭示纷繁复杂的日常生活背后隐藏的人类生存的种种矛盾、冲突和危机。亚里士多德曾指出,悲剧可以比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在尼采之前,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和叔本华等大哲学家都探讨过悲剧的哲学意蕴,但尼采却认为他们都“缺乏悲剧的智慧”。这种智慧就是尼采在开山之作《悲剧的诞生》这部著名的美学作品中,运用悲剧艺术的审美视境洞察、领悟和解读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使人摆脱超越现实生活所有的压力和痛苦,从而把人的生存及生活置于崇高的审美生存境界之中,以达到审美艺术中的自由与享受,并使艺术返回到人的本来的形而上活动中。据此尼采确立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哲学的独特的“悲剧”世界观和生存观,并把自己称为“第一位悲剧哲学家”。 尼采作为一位悲剧哲学家,他首先是一位文化哲学家。出于对人的生命与生存的关怀,他着眼于文化这一人的存在的最深厚的背景,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审视与梳理,敏锐地洞见到传统的西方文化与希腊“正常儿童”创造的完美纯真的希腊文化及艺术已“断裂”,现代西方文化面临严重的危机,正在蜕变为一片“阴郁”、“萎靡不振文化的荒漠”。尼采指出,这种颓废的文化已经走向死亡,一种新的悲剧文化正在诞生,这就是尼采极其赞赏的前苏格拉底的希腊文化,其实质是悲剧文化,悲剧文化成为希腊人战胜人生悲苦、肯定生命,高扬人生快慰之生存的深层维度。尼采言明:“一种文化随着这种认识应运而生,我斗胆称之为悲剧文化。这种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智慧取代科学成为最高目的,它不受科学的引诱干扰,以坚定的目光凝视世界的完整图景,以亲切的爱意努力把世界的永恒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来把握。”[2]悲剧文化不相信理性与科学逻辑的死板对生命的遗忘和否弃,更不相信人与自己生活世界的断裂,而以坚定的信念崇尚本真的生命和美好的生活,信仰世界本体对生命个体的不断创造,信仰人与自己生活世界和谐的完美图景。悲剧文化的诞生昭示“永恒生命”的诞生,人将把世界永恒的痛苦与自己永恒的痛苦融为一体。 第24卷 第5期2003年10月 大连大学学报 J OURNA L OF DA LI AN UNI VERSITY Vol.24NO.5 J un.2003 Ξ收稿日期:2003-04-30  作者简介:马 毅(1955-),女,大连大学综合研究中心教授。

浅析悲剧的美学特征

浅析悲剧的美学特征 摘要: 中西方拥有各自的民族意识和审美观念,使中西方的悲剧有着巨大的差异,有着不同的美学特征。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主人公,悲剧结局以及悲剧的价值来浅析悲剧的美学特征,中西方的悲剧都有着各自的民族特色,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西方文化里的悲剧体现了现实的悲剧性和文化的悲剧意识。东方文化里的悲剧以惨绝悲极的苦戏吸引人的眼球。中西悲剧有着无穷的魅力和巨大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悲剧主人公;悲剧价值;中国悲剧;西方悲剧 引言: 悲剧是美学审美对象的范畴,有着重要的美学地位,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恐惧和怜悯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这种净化作用也就是美学意义上的崇高。崇高是悲剧的基础,本文将从中国的悲剧《窦娥冤》,以及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悲剧主人公祥子,西方的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悲剧来看悲剧的美学特征,并简要陈述中国和西方不同的悲剧价值。 正文: 一、中国式的悲剧主人公 悲剧人物是指在全剧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悲剧主人公,不包含剧里的其他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整部剧大局,决定悲剧的属性。中国古典悲剧的主要人物形象源自于民间,多为弱小善良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贫民形象,重视写悲剧人物的的无辜性,让观众产生怜悯和同情感,富有人情味。中国悲剧美感的显现,主要是由于其力量弱小,但本性善良,但善良的本性却和悲苦的结局所产生的巨大反差正是悲剧美感的具体显现,不尽的怜悯和同情油然而生。由此使剧外的观众对悲剧主人公的命运不由自主的思索。在思索中去省视社会、思考人生,具有实质性的价值。 备受摧残的娇小柔弱女子悲剧形象 《窦娥冤》正名为《感动天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是元杂剧悲剧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窦娥冤》写的是窦娥被无赖张驴儿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故事紧扣当时的社会现实,用窦娥冤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的极端黑暗、残酷混乱的悲剧年代。窦娥只是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民弱小者形象,自幼丧母,父亲窦天章为考官名无钱还债,把自己的女儿送到蔡家当童养媳,窦娥长大成人后把家事料理的很好。深受蔡婆喜爱,与丈夫结婚后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勤俭持家,体现出了中国最质朴、传统的妇女形象。悲剧的开始是从窦娥丈夫的去世开始的,蔡婆的身上表现出胆小怕事的社会底层人物形象,所有事情能妥协的就妥协。在面临重大的家庭变故时,窦娥表面看似柔弱,娇小,但内心却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在面对不公正时,敢于据理力争,但力量太过弱小,无济于事,无法与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相抗衡,酿成了最后的悲剧。窦娥善良的心灵感动周围的百姓,对婆婆百般照顾,遵规守纪,在自己即将被处死时仍然顾及婆婆,但时代,社会并没有让她躲过命运的捉弄,最后含冤而死。窦娥的悲剧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时代的,社会的悲剧,作品在艺术上,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的融合,作品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超现实的情节,六月晴天骤变,大雪纷纷,接着又是大旱三年,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一出悲剧让观众对窦娥产生无限的同情和怜悯,以悲剧主人公窦娥去窥探黑暗的社会现实,使观众对腐朽的统治产生恐惧、厌恶的心理。窦娥的外柔内刚,代表着当时黑暗社会现实下众多的贫民女子形象,她们外柔内刚,

尼采的悲剧与学术的悲剧分析

尼采的悲剧与学术的悲剧 吴先伍 2013-04-08 09:57:53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京)2008年4期 内容提要:德国的庸人们由于坚持一种世俗的标准,对尼采的创造性思想进行评判,结果将尼采看成一个怪物,从而最终导致尼采走向疯狂。而中国采取了一种类似德国的违背创新规律的学术体制。中国的学者不愿意像尼采那样因为学术创新而走向疯狂,结果他们就将尼采的悲剧变为学术的悲剧,放弃了学术的创新。 关键词:尼采悲剧学术体制创新 作者简介:吴先伍,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芜湖 241000) 学术创新乃是学术的第一生命,没有创新的学术不过是没有源头的一潭死水,无法为人类社会持续高效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所以,进行学术创新乃是当代学人必须承担起来的社会责任。然而,纵观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学术创新一直是中国学术研究的一个软肋,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少之又少。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呢?本文拟从尼采悲剧出发,探讨中国的学术体制对于中国学术创新不足所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1 尼采的悲剧

尼采疯了是学术史上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学术史上的一个悲剧:一个具有非凡创造力的天才思想家由于疯狂,从这个世界上凋谢了。也正是因为有了尼采,疯狂似乎就成了那些具有卓越创造天才的一个重要特征,以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有人将满脑子奇思妙想的哲学家称为“疯子”。尼采是如何变疯的?答案似乎是确定的:由于生理上的疾病。著名的尼采研究者、存在主义大家雅斯贝尔斯说,“这样一种病态只是作为精神病才突然爆发的,它同官能性大脑疾病有关,极有可能同渐变性脑软化有关。”[1]93著名的尼采传记作家哈列维,甚至有意在《尼采传》中提及尼采的父亲“患了头痛症和神经质的毛病”,以暗示尼采后来变疯具有家族遗传因素[2]1。而中国的尼采专家陈鼓应则猜测,“他的病,也许和他在1870年普法战争时短期的军中生活有关”[3]28。由于这些研究都建立在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因而所得出的结论也是确实可信的。不过在笔者看来,仅仅从生理上分析尼采变疯这个悲剧是片面的、不充分的。虽然尼采悲剧的发生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生理上的原因,但尼采所生活的那个社会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什么样的人应当归属于疯子一类?在日常生活当中,并不是那些具备了所谓疯子必备的繁杂的病理性特征的人,而是那些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不太正常的人。当我们说尼采或一个哲学家疯了的时候,我们并不关心尼采或那个哲学家是否具备了疯子所必备的病理性特征,而是看尼采或那个哲学家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是否与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相同。如果相同,他们就是正常人;如果不同,他们就是不正常的人,甚至是疯子。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个人的思想方式、言行方式符合常规,与普通大众保持着高度一致,那么这个人就是正常的;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方式、言行方式不合常规,与普通大众迥然不同,一旦超出人们所能接受或容忍的范围,那么他就会被看成是不正常的,甚至会被冠以“疯子”之名。实际上,这种人并不是病理上的疯子。譬如耶稣,在基督教征服西方之后,

尼采的审美人生观

[尼采的审美人生观] 内容提要:在尼采看来,只有审美的人生才是真正战胜人生悲剧性的人生,尼采的审美人生观。审美的人生首先将人生及其悲剧看作一种审美现象。在把人生当作审美现象的基础上笑对人生一切悲剧。同时,以酒神精神克服人生悲剧性的审美人生还是一种醉的人生,强调在酒神艺术的醉中,通过生命力量的提高而直接面对永恒轮回之人生痛苦,从而达到生命自身的美化和欢悦 关键词:审美悲剧酒神精神 尼采在本体论上强调世界是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所构成的无意义的生成,由此,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由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的生成世界所导致的人生的悲剧性,便成为尼采哲学思考的核心。著名尼采研究专家乌苏拉·施耐德在《尼采幸福哲学的基本特点》一书中写到:“尼采的哲学道路是由把世界理解为一种痛苦的解释,由对这样一个痛苦世界的正当性的探讨以及如何摆脱这个痛苦世界,即对‘永恒化’和‘世界美化’的探索所规定的。一再被强调而且当然强调得很有道理的基本思想──上帝死了、超人、末人、强力意志、永恒轮回──仅仅标志着上述探讨世界及其拯救的道路的各个阶段。”①实际上,尼采的以肯定人生的悲剧性为前提的酒神精神,由于将人生的痛苦当作一种审美现象进行观照,同时也就意味着是一种从艺术的视野而不是从道德评价的视野来观察和感悟生命的审美的人生态度。酒神精神的悲剧人生观以正视人生的悲剧性为前提,以战胜人生的悲剧性为目标,而这其中贯穿的则是对人生悲剧性的审美观照。 尼采自身对人生悲剧性的敏感和他从叔本华那里所感悟到的人生痛苦之悲切性,使他不得不寻求人生拯救之药方。科学的冷漠和道德的说教都无法让人真正从痛苦中解脱,而唯一能使人从痛苦的世界中解救出来的只有幻想。艺术和宗教都起源于幻想,但是,宗教的历史证明,它不仅没有帮助人类从痛苦中解放出来,相反却比政治机器和道德观念更强有力地形成了对人的本能的束缚,造成了人之生命被弱化、被毒害的新的痛苦,社会文化论文《尼采的审美人生观》。◆分享好文◆于是,尼采便在审美领域寻求人生的出路,寻求摆脱痛苦、战胜人生悲剧性的途径。换言之,在尼采看来,只有审美的人生才是真正战胜人生悲剧性的人生。

浅谈尼采

浅谈尼采 20世纪西方美学的源头实际上是尼采。他是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他颠覆传统,杀死了上帝,一个孤独的哲人以及一个漂泊的诗人。理性精神在他的哲学中是被唾弃与斗争的对象,他眼中闪耀着的是强大而深刻的意志之光。他以他热情与真诚的态度,在人生的道路上切身地探索着,伴随着鲜血淋漓的伤痛,直到身心俱损,对至高无上之精神的追求从未停止过脚步。以往任何一个哲学家都不曾像他一样如此贴近生命的本真,他为人类非理性主义开创了新纪元。在他后面的存在主义、精神分析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都是站在了他宽厚而强韧的肩膀上。他是个恶魔,而却又是个真实的血肉之躯。 尼采出生于1844年10月15日,1947年7月,尼采的父亲死于脑软化症。数月后,年仅2岁的弟弟又夭折。当时尼采才5岁,亲人接连的死亡,使这个天性敏感的孩子过早地领略了人生的阴暗面,铸成了他忧郁内倾的性格。后来他自己回忆说:“在我早年的生涯里,我已经见过许多悲痛和苦难,所以全然不像孩子那样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从童年起,我就寻求孤独,喜欢躲在无人打扰的地方。这往往是在大自然的自由殿堂里,我在那里找到了真实的快乐。”父亲死后第二年,尼采随同母亲和妹妹迁居瑙姆堡,从此便生长在一个完全女性的家庭里。正因为如此,他对生命的感悟更加透彻和深刻,加上其天生喜欢思索的性格,造就了他非同一般的人生经历。尼采孤僻敏感,与现实格格不入,他虚构了一个理想的世界。“飞向未来,飞得太远,恐惧抓住了我,……只有时间与我同行……”“人类的话进不了我的耳朵。”《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他认为最为重要的著作,“距人和世界的彼岸六千英尺”“这是我对人类的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财产”。尼采仿佛高高地俯视着现实世界的种种,这个自大自恋且如此智慧的哲学家,带给人类的确是前所未有的颠覆与震撼。在精神寄生虫们依附于苏格拉底等古代大师的十九世纪,尼采却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的学说表示异议,这当然是需要超群的勇气的。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基督教一统天下的西方世界,尼采发现基督教约束了人性,腐蚀了人心,因此他重估一切价值,不仅对基督都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斥之为“最要命、最蛊惑人心的谎言”,而且还发出惊天动地之语:“上帝死了!”无疑这需要更加非凡的勇气。“神是一种假想,但我希望你们的假想别超过你们创造意志的范围。”尼采,他作为一个真正的思想者,永远具有人性光辉的独立精神和批判精神。 尼采哲学有五个基本观念。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超人、虚无主义、永恒轮回。《悲剧的诞生》实际上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其中的“酒神精神”是中心思想,是理解他全部思想的一把钥匙。酒神迪奥尼索斯被传是宙斯的私生子,他象征着生命的再生,生命不容易被摧毁。酒神狄奥尼索斯是葡萄酒与狂欢

尼采的审美人生观

尼采的审美人生观 内容提要:在尼采看来,只有审美的人生才是真正战胜人生悲剧性的人生。审美的人生首先将人生及其悲剧看作一种审美现象。在把人生当作审美现象的基础上笑对人生一切悲剧。同时,以酒神精神克服人生悲剧性的审美人生还是一种醉的人生,强调在酒神艺术的醉中,通过生命力量的提高而直接面对永恒轮回之人生痛苦,从而达到生命自身的美化和欢悦 关键词:审美悲剧酒神精神 尼采在本体论上强调世界是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所构成的无意义的生成,由此,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由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的生成世界所导致的人生的悲剧性,便成为尼采哲学思考的核心。著名尼采研究专家乌苏拉·施耐德在《尼采幸福哲学的基本特点》一书中写到:“尼采的哲学道路是由把世界理解为一种痛苦的解释,由对这样一个痛苦世界的正当性的探讨以及如何摆脱这个痛苦世界,即对‘永恒化’和‘世界美化’的探索所规定的。一再被强调而且当然强调得很有道理的基本思想──上帝死了、超人、末人、强力意志、永恒轮回──仅仅标志着上述探讨世界及其拯救的道路的各个阶段。”①实际上,尼采的以肯定人生的悲剧性为前提的酒神精神,由于将人生的痛苦当作一种审美现象进行观照,同时也就意味着是一种从艺术的视野而不是从道德评价的视野来观察和感悟生命的审

美的人生态度。酒神精神的悲剧人生观以正视人生的悲剧性为前提,以战胜人生的悲剧性为目标,而这其中贯穿的则是对人生悲剧性的审美观照。 尼采自身对人生悲剧性的敏感和他从叔本华那里所感悟到的人生痛苦之悲切性,使他不得不寻求人生拯救之药方。科学的冷漠和道德的说教都无法让人真正从痛苦中解脱,而唯一能使人从痛苦的世界中解救出来的只有幻想。艺术和宗教都起源于幻想,但是,宗教的历史证明,它不仅没有帮助人类从痛苦中解放出来,相反却比政治机器和道德观念更强有力地形成了对人的本能的束缚,造成了人之生命被弱化、被毒害的新的痛苦。于是,尼采便在审美领域寻求人生的出路,寻求摆脱痛苦、战胜人生悲剧性的途径。换言之,在尼采看来,只有审美的人生才是真正战胜人生悲剧性的人生。 1、将人生当作审美现象 审美的人生首先将人生及其悲剧看作一种审美现象。它强调,“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在这个意义上,悲剧神话恰好要使我们相信,甚至丑与不和谐也是意志在其永远洋溢的快乐中借以自娱的一种审美游戏。”②由于把世界和人生当作一种审美现象,我们就不至于在人生悲剧性面前被它吓倒,而是感到生存还是可以忍受的。由此,尼采把自然界和社会上的一切都看作艺术品,或者说是在“没有艺术家的情形下所出现的艺术品”,整个世界就犹如一件自我生育的艺术品供人们欣赏、观照。

强力意志与美_尼采美学思想探析

语文学刊2009.1 ○哈宝龙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作者简介]哈宝龙(1980-),男,蒙古族,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 强力意志与美 —— —尼采美学思想探析 【摘要】尼采的思想博大精深,包含在其中的闪光点数不胜数。本文就尼采美学的基本内容进行简要的梳理,通过分析他对于世界本质的认识、对于美的认识以及对于悲剧的认识,试图发掘其在美学领域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尼采;强力意志;美学;艺术;酒神精神 “上帝已死”的宣言,昭示着19世纪西方最具天才气质也 是最受后人争议的哲学家尼采的横空出世。尼采在前人的基础 上革故鼎新,提出一种更原始、更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精 神—— —强力意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独特的美学体系,推 动了美学的发展与进步。 一、“世界的本质是强力意志” 众所周知,宗教对人的精神的毒害作用是巨大的,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由假想的上帝创造的,人类也是上帝创造的产物, 因而对于人的价值判断也要取决于上帝。尼采深切地感到以往 思想家在追求人的价值上的种种努力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人没 有把自己当作权威,反而总要去求助于异己的权威,例如上帝。 上帝不死人是根本不可能实现对一切价值包括人自己的价值 进行重估的。 尼采提出“强力意志”这个中心概念并建立他的美学是想 以此来勇敢地面对现实。但是尼采也不是一开始就提出“强力 意志”这个概念的,他在《悲剧的诞生》中贯穿始终的是提倡一 种“酒神精神”。他这样解释:“肯定生命,哪怕是在它最异样、最 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 可穷竭而欢欣鼓舞—— —我称之为酒神精神。”“强力意志”和“酒 神精神”有密切关系,它们都是对生命最直接的肯定。生命体现 了一种不断向上的力量,酒神为这种不断向上的生命力量的不 可穷竭而欢欣鼓舞,它就是那种求强力的生命意志的代名词。 “强力意志归根结底是生命意志。”由此可见,强力意志和酒神 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回事,只是强力意志在尼采那里获得了 本体的意义,尼采用它来说明无机界、有机界和人类社会的一 切现象,把万物生生不息的永恒生成归结为强力意志。而且,强 力意志“获得了最高价值尺度的意义,尼采用它来衡量人类的 一切精神文化价值,把真、善、美的评价都看作强力意志的产 物”。很显然,解释世界和评价事物、评价人,就是强力意志这个 概念在尼采手中的两个功用。 作为对世界的解释,强力意志一方面“适用于每一种可能 的力量:它不完全专指以心理现象为基础的那些力—— —即肉体 的那些冲动,更确切地说是指一切世界现象;另一方面,这个词 更精确地适用于这些力的内在动,适用于使这些力有资格成为 力的倾向性”。“在最广的意义上,强力意志标示着这种没有最 终结果但始终有方向的力的展开。每一种力,每一种能量,无论 它是什么,都是强力意志—— —在有机界(冲动、本能、需要),在 心理与道德世界(欲望、动机、观念),在无机世界本身,因为‘生 命只是强力意志的一种特殊情况’。”因此,“世界的本质是强力 意志”。那么世界也就不是生存意志,或者可以说,根本就“没有 意志,有的只是不断增加或丧失其强力的意志的火花”。对尼采 来说,意志只有在其强力增加或减少的时候才存在,但在其出 现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已经被自身所超越。因此,真正的存在只 能是永恒的生成,不分过去、现在和将来。 二、“只有人是美的” 从“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之日起,对于什么是 “美”,什么是“美学”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历来的美学家都曾 试图为美学下一个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但也是众说纷 纭莫衷一是,但人们在关于美的探讨上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 都把感觉经验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直到19世纪中叶出现了 以马克思美学思想和尼采美学思想为代表的美学领域内的两 大思潮。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建立了一套与传统观点相决裂的哲学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美 学体系。而尼采则仍然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从文化的角度上 对传统观点采取彻底批判态度并以他的以强力意志为核心的 美学思想来填补传统文化遭到彻底否定后在资产阶级世界中 所形成的精神空白。尼采的美学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不满于自 身,又摆脱不了自身,只能在艺术中寻求出路的倾向。在主客观文学史与文艺理论 162

亚里士多德_诗学_中的悲剧理论综述_李恒

2016 年第 4 期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Vol.15 No.4 第 15 卷(总第 85 期) JOURNALOFSHANGQI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 Aug.2016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综述 李 恒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摘 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并形成自己的美学理论 。在其 《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花费了众 多章节论述其悲剧理论,对悲剧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并阐述了模仿说、净化说、过失说、情节论等理 论。本文将对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及悲剧理论进行论述。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诗学》;悲剧理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 ) I06 A 1671-8127201604-0080-03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被称为欧洲美学思 学、历史学等观点和方法应用于其文艺理论之中。 想的奠基人。师从柏拉图的20年学习生活为亚里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现存为数不多的文学理论著 士多德后来的思想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其并非 作,他和柏拉图一样将诗歌定义为模仿,准确地说 盲目地崇拜柏拉图,而是对其哲学观点进行了批判 是“行为的模仿”。 式的继承。作为学者,亚里士多德用科学的观点对 《诗学》原名为“ ”,译为“论诗的 PoietikeTekhne 前人思想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形成其美学思想,并 艺术”。“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 …创制? 集中体现于其美学著作《诗学》中。《诗学》是西方 的含义。诗即艺术创造。艺术属于创制知识,它不 最早的一部具有系统美学理论的著作,对西方文艺 同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是以塑造形象方式,再现 批评理论发展历史有着极深的影响。《诗学》大部 特殊事物,从中显示普遍的活动、情感和意义。而 分的章节都在论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学说体 诗学就是研究艺术即创制知识的学问”[1]16。 系,包括悲剧的定义、性质、功用等。本文将主要对 《诗学》是现存最早的悲剧理论著作,在文学及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进行详细综述。 哲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这本著作影响了西方的 一、亚里士多德及其《诗学》简介 文艺思想,对于从古至今的学者们研究美学理论有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 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传承, 逻辑学家、教育学家,其思想推动了西方哲学及科 如今《诗学》只存留26章,主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创造 学中几乎所有学科的发展。亚里士多德在继承其 诗和悲剧。其中诗的本质与起源、诗与悲剧的异 老师柏拉图的思想的同时,更对其一些观点进行批 同、模仿占了5章,而悲剧论部分占了17章。《诗 判。与柏拉图相比,亚里士多德更倾向于按照事物 学》关注悲剧的定义、成分及悲剧的影响,下文将对 原本样子进行描述、分类;柏拉图谴责纯粹的模仿, 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进行全面概述。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模仿是人类的一种自然的、健 二、《诗学》及其悲剧理论的国内外研究 康的冲动。但是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由生物有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机体主宰的,其论著是系统的、理智的,其中不含柏 现存只有26章,但其在《诗学》中的文艺思想影响了 拉图的唯心主义。《诗学》中的思想可以被看作是 后来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学理论。国内外学者 亚里士多德对于柏拉图关于诗歌态度的一种反驳: 将《诗学》译成多种语言版本并对其中阐述的悲剧 他认为诗是理性的,主张对诗进行科学理性的分 理论进行探究。 析。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修辞学》《形而上学》《物 意大利文学批评家 LodovicoCastelvetro 于 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这些著作都或多或少地包 1570年将《诗学》译成意大利语并对其进行注释,继 含其美学思想,他将其他科学,例如生物学、心理 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和想象说并提出 “三一 收稿日期: 2016-03-17 作者简介:李 恒(199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研 究。 ·80·

从俄狄浦斯王来看悲剧的美学特征

从俄狄浦斯王来看悲剧的美学特征 摘要:古希腊悲剧巨匠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可以视作人类文艺史上悲剧美学诞生标志。《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中最知名的,也可以视作命运 悲剧的代表作。他一方面描述了俄狄浦斯王勇于对抗杀父娶母的残酷诅咒,却最终倒 在命运之神的无情诅咒之下的痛苦、无奈,另一方面又歌颂了人性中不畏艰难险阻的 可贵品质,以及无怨无悔甘于接受命运残酷安排的勇气与从容。本文拟从《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质和悲剧形象的塑造等方面来阐述悲剧美学的特征。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悲剧美学;悲剧形象;特征 弗·施莱格尔说古希腊悲剧是整体的和谐的美,是最高级的美,而希腊悲剧则被他 释为“人类与命运的一切必然冲突,不过这种冲突在和谐之间得到解决。”黑格尔把 古代悲剧看作是类型悲剧,把近代悲剧看作是个性悲剧,古代悲剧强调的是两种带有 实体性的理论力量的冲突,是两种义务的冲突,而近代悲剧强调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俄狄浦斯王》作为古典悲剧的经典之作,无疑具有古典悲剧的共同的美学特征“命运感”。整部悲剧呈现在一种静穆中,看不到激情的骚乱和痛苦的扭曲,使得“怜悯与恐惧”摆脱情欲的冲动,升华到澄静的心灵之中,最后达到彻底的净化,这 就是古典的和谐,与古典悲剧的美学特征相一致。 一、俄狄浦斯的悲剧形象分析 1、人的意志与命运的冲突 索福克勒斯认为俄狄浦斯的悲剧不在于他有罪,而是因为他极力逃避杀父娶母的命运。而俄狄浦斯的斗争乃至失败,曲折反映了当时雅典人既相信自己的力量,但又 面对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不能理解的矛盾困惑心理。就认为命运具有不可抗拒性、不 可逃避性、神秘性。进一步可以认识到,俄狄浦斯处处在反抗命运的摆布。尽管失败了,但是他还是保持着“困兽之斗”的反抗精神,这种反抗精神使得失败英雄俄狄浦 斯的更高大、更高贵。也使得他的悲剧更能引起人们“怜悯和恐惧”的情绪,从精神 上得到陶冶。这也是处于强盛繁荣时期的希腊人对待命运对待生活的一种积极自信的 态度,这也是俄狄浦斯悲剧的现代性价值七十之一。 2俄狄浦斯的困惑和人性复杂性 他是忒拜的拯救者,又是忒拜灾难的制造者:一心想追查杀害过国王的凶手,凶犯却是自己。他的悲剧告诉我们:一个追求正义的人,可能会成为一个制造罪恶的人;高尚和卑鄙、正义和邪恶、天使和魔鬼往往互为因果。这里人本身的复杂性被描绘了 出来。可以说,俄狄浦斯的故事是西方文学史上揭示人的复杂性的无穷魅力的作品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