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附件1

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编制目的

中国是一个钢铁生产大国,近10余年来钢铁工业发展迅速,粗钢产量从____年的1.26亿吨发展到____年的7.8亿吨,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0%。

钢铁企业占地面积大,污染物排放量大、节点多,是大气污染防治管控的重点行业。目前全国各地对钢铁企业的环境监管强度和管理水平差别较大,对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和计算,普遍存在计算方法不统一,核定标准不统一,征收强度不统一的现象,不利于促进企业加强治理,减少排放,降低污染。因而需要制定一套简单易行、适应当前状况的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产排污量核算方法,指导环境监察人员加强对钢铁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应收尽收,用经济手段促进钢铁企业的大气污染防治。

本《方法》根据钢铁企业无组织排放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在借鉴《排污申报登记实用手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和《中国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统计2011》等相关资料基础上,对各种产排污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并对不同规模和不同管理水平的钢铁企业进行调研,以主要污染源的环境管理水平为切入点,结合不同污染治理设施和环境管理水平,核算出钢铁企业各个排污节点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作为环境监察部门现场监督检查和核定征收水泥企业排污费的参考依据。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钢铁行业长流程(有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轧钢工序)及短流程(仅有炼钢、轧钢工序)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

钢铁联合企业中石灰窑、燃煤电站工序的排污量核算,分别参照建材行业石灰窑、电力行业燃煤电厂的核算方法。

编制依据

1.《排污申报登记实用手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著,____年);

2.《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第八分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烧结)》(HJ/T426-2008);

4.《清洁生产标准炼焦行业》(HJ/T126-2003);

5.《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高炉炼铁)》(HJ/T427-2008);

6.《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炼钢)》(HJ/T428-2008);

7.《中国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统计2011》(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

8.《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2-2012);

9.《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

0.《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3-2012);

1.《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____年本)(修正)》。

编制原则

1.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

2.以排污系数法为基础,采用公式内插核算,减少人为因素;

3.核算方法简便易行,以可反映工序污染控制水平的

主要污染源排放量核算该工序污染物排放量;

4.核算的污染源包括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

5.核算的污染物为:烟尘、粉尘、SO2和NOX;

6.要求企业对原燃料含硫量、污染物排放浓度进行监测,在无监测数据的情况下,核算从严;

7.方法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改造及环保装备技术水平提高、科学合理的设置环保设施;有利于鼓励先进技术与装备的应用和节能,促进企业环保管理水平提高。

术语解释与说明

1.布袋除尘器运行阻力

布袋除尘器进、出口的压力差。

运行阻力大小表明布袋除尘器的运行状态是否良好;通常在企业除尘器运行控制岗位有记录。

2.额定电流

指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以额定功率运行时,定子绕组线端的电流值。

电机的额定电流在电机名牌上有标示;额定电流大小,可说明除尘系统风量是否正常。

3.烟尘、粉尘

通过燃烧或化学反应产生的尘为烟尘,通常温度较高;其他情况下产生的尘为粉尘。

4.烧结矿品位

指烧结矿的含铁率,单位为%。

5.电炉工序能耗

电炉工序每生产一吨合格粗钢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总量(不包括精炼和连铸系统),单位为每吨钢标准煤(kgce/t钢)。

技术指标

《方法》中常用技术指标值如下:

进口铁精矿粉含硫率:0.01-0.2%;

国产铁精矿粉含硫率:0.018-0.62%;

焦炭含硫率:0.4-0.7%;

炼焦煤含硫率:0.5-1.0%;

燃煤含硫率:0.5-2.0%;

焦炉煤气:产生量400-430m3/t焦,脱硫后硫化氢含量

200-400mg/m3,进行二次脱硫用于冷轧的硫化氢含量20mg/m3;

高炉煤气:产生量1200-2000m3/t铁,硫化氢含量10-50mg/m3;

转炉煤气:回收量<120m3/t钢,硫化氢含量低,不考虑。

注:以上指标为目前我国多数钢铁企业常用原燃料的参数范围,供环境监察人员现场排污核算参考使用。

核算方法

(一)烟尘、粉尘核算

钢铁企业主要生产工序烟尘、粉尘产排污系数见下

1。表1:主要生产工序烟尘、粉尘产排污系数表

单位:kg/t料

上述系数是一个范围,需根据各企业不同的生产状况进行内插取值,在核算工作中按以下各生产工序核算公式计算结果取内插值。

核算公式的使用方法是:先核算各生产工序的单位产品产尘指标,再根据产尘指标核算其有组织及无组织排尘量,两者之和即为该工序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由于是按烟粉尘总量进行核算,因而烟尘、粉尘排放量还需按各工序的烟尘、粉尘排放比进行计算。

当以下核算式中相关参数实际值大于或小于取值范围时,按取值范围的低限或高限取值。

1.原料场

原料场排尘主要为粉尘,核算不分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量。

排尘量核算公式如下:

C排尘=10×M×N

C排尘:核算时段原料场排尘量,t;

M:核算时段原料、辅料及燃料进场总量,万t;

N:排放指标,kg/t料。

N的取值方法见下

2。

表2:原料场N值取值表

单位:kg/t料

2.烧结厂

烧结厂排尘为烟尘和粉尘。

产尘量按吨烧结矿核算,指标为:14-28kg/t矿。

有组织排尘指标为0.2-0.7kg/t矿,无组织排尘指标为0.25-1.5kg/t矿。

(1)产尘指标核算:

C产尘=112.6-1.4A-0.0068B

C产尘:烧结系统产尘指标,kg/t矿;

A:铁精矿含铁量,取企业检测报告核算时段均值,单位%(取值范围60-68);

B:烧结机规格,单位m2(取值范围90-500)。

(2)有组织排尘指标核算:

C有组织排尘=0.0286C产尘+0.0017D-0.237

C有组织排尘:有组织排尘指标,kg/t矿;

D:烧结机机头除尘系统排尘浓度,取核算时段监测均值,mg/m3(最小取值20)。

(3)无组织排尘指标核算:

C无组织排尘=0.0535C产尘+0.25E-0.75

C无组织排尘:无组织排尘指标,kg/t矿;

E:现场及日常考核参数,取值方法见

3。

表3:现场及日常考核参数取值方法

注:核查时段,运行阻力、电机电流出现一次超限值,即认为不满足要求;无运行阻力、电机电流记录的,E值取3;电除尘器不考核运行阻力;以下各工序取值表相同。

(4)排尘量核算:

根据上述有组织排尘量、无组织排尘量指标,分别按下式核算其排尘量;即:

C排尘=10×M×N

C排尘:核算时段有组织或无组织排尘量,t;

M:核算时段烧结矿产量,万t;

N:有组织或无组织排放指标,kg/t矿。

C总排尘=C有组织排尘+ C无组织排尘

C总排尘:核算时段有组织及无组织排尘总量,t。

(5)烟尘、粉尘排放量

烧结厂的排尘,其中机头排放的烟尘约占55%,原料、成品及机尾等系统排放的粉尘约占45%。即:

C烟尘=C总排尘×55%

C粉尘=C总排尘×45%

C烟尘、C粉尘:分别为核算时段烟尘、粉尘排放量,t。

3.球团厂

球团厂排尘为烟尘和粉尘。

产尘量按吨球团矿核算,指标为:8-14kg/t矿。

有组织排尘指标为0.1-0.42kg/t矿,无组织排尘指标为0.14-0.75kg/t矿。

(1)产尘指标核算:

C产尘=50.1-0.6A-0.0026B

C产尘:球团系统产尘指标,kg/t矿;

A:铁精矿的含铁量,取企业检测报告核算时段均值,单位%(取值范围60-68);

B:球团焙烧设备年产能,单位万t/a(取值范围40-500)。

(2)有组织排尘指标核算:

C有组织排尘=0.0427C产尘+0.0011D-0.266

C有组织排尘:有组织排尘指标,kg/t矿;

D:焙烧除尘系统排尘浓度,取核算时段监测均值,mg/m3(最小取值20)。

(3)无组织排尘指标核算:

C无组织排尘=0.061C产尘+0.122E-0.47

C无组织排尘:无组织排尘指标,kg/t矿;

E:现场及日常考核参数,取值方法见下

4。

表4:现场及日常考核参数取值方法

(4)排尘量核算:

根据上述有组织排尘量、无组织排尘量指标,分别按下式核算其排尘量;即:

C排尘=10×M×N

C排尘:核算时段有组织或无组织排尘量,t;

M:核算时段球团矿产量,万t;

N:有组织或无组织排放指标,kg/t矿。

C总排尘=C有组织排尘+ C无组织排尘

C总排尘:核算时段有组织及无组织排尘总量,t。

(5)烟尘、粉尘排放量

球团厂的排尘,其中焙烧系统排放的烟尘约占68%,原料、成品等系统排放的粉尘约占32%。即:

C烟尘=C总排尘×68%

C粉尘=C总排尘×32%

C烟尘、C粉尘:分别为核算时段烟尘、粉尘排放量,t。

4.焦化厂

焦化厂排尘为烟尘和粉尘。

产尘量按吨焦炭核算,指标为:6-11kg/t焦。

有组织排尘指标为0.1-0.55kg/t焦;无组织排尘指标为0.2-2.0kg/t焦。

(1)产尘指标核算:

C产尘=3.2+0.7273A-0.3B

C产尘:焦化系统产尘指标,kg/t焦;

A:炼焦煤灰分,取企业检测报告核算时段均值,单位%(取值范围7-12.5);

B:焦炉炭化室高度,单位m(取值范围4.3-7.63)。

(2)有组织排尘指标核算:

C有组织排尘=0.072C产尘+0.0011D-0.35

C有组织排尘:有组织排尘指标,kg/t焦;

D:地面除尘站除尘系统排尘浓度,取核算时段监测均值,mg/m3(最小取值20)。

(3)无组织排尘指标核算:

C无组织排尘=0.216C产尘+0.36E-1.456

C无组织排尘:无组织排尘指标,kg/t焦;

E:现场及日常考核参数,取值方法见下

5。

表5:现场及日常考核参数取值方法

(4)排尘量核算:

根据上述有组织排尘量、无组织排尘量指标,分别按下式核算其排尘量;即:

C排尘=10×M×N

C排尘:核算时段有组织或无组织排尘量,t;

M:核算时段焦炭产量,万t;

N:有组织或无组织排放指标,kg/t焦。

C总排尘=C有组织排尘+ C无组织排尘

C总排尘:核算时段有组织及无组织排尘总量,t。

(5)烟尘、粉尘排放量

焦化厂的排尘,其中焦炉炉体、焦炉出焦、熄焦、焦炉烟囱、管式炉等系统排放的烟尘约占62%,配煤、筛焦等系统排放的粉尘约占38%。即:

C烟尘=C总排尘×62%

C粉尘=C总排尘×38%

C烟尘、C粉尘:分别为核算时段烟尘、粉尘排放量,t。

5.炼铁厂

炼铁厂排尘为烟尘和粉尘。

产尘量按吨铁核算,指标为:15-30kg/t铁。

有组织排尘指标为0.15-0.55kg/t铁;无组织排尘指标为0.3-2.5kg/t铁。

(1)核算产尘指标:

C产尘=90.24-1.2A-0.0006B

C产尘:炼铁系统产尘指标,kg/t铁;

A:烧结矿品位,单位%(取值范围50-60);

B:高炉容积,单位m3(取值范围400-5500)。

(2)有组织排尘指标核算:

C有组织排尘=0.0213C产尘+0.002D-0.19

C有组织排尘:有组织排尘指标,kg/t铁;

D:出铁场除尘系统排尘浓度,取核算时段监测均值,mg/m3(最小取值10)。

(3)无组织排尘指标核算:

C无组织排尘=0.088C产尘+0.44E-1.46

C无组织排尘:无组织排尘指标,kg/t铁;

E:现场及日常考核参数,取值方法见下

6。

表6:现场及日常考核参数取值方法

(4)排尘量核算:

根据上述有组织排尘量、无组织排尘量指标,分别按下式核算其排尘量;即:

C排尘=10×M×N

C排尘:核算时段有组织或无组织排尘量,t;

M:核算时段铁水产量,万t;

N:有组织或无组织排放指标,kg/t铁。

C总排尘=C有组织排尘+ C无组织排尘

C总排尘:核算时段有组织及无组织排尘总量,t。

(5)烟尘、粉尘排放量

炼铁厂的排尘,其中热风炉系统排放的烟尘约占5%,上料、煤粉制备、出铁场、铸铁机等系统排放的粉尘约占95%。即:

C烟尘=C总排尘×5%

C粉尘=C总排尘×95%

C烟尘、C粉尘:分别为核算时段烟尘、粉尘排放量,t。

6.转炉炼钢厂

转炉炼钢厂排尘为烟尘和粉尘。

产尘量按吨钢核算,指标为:13-25kg/t钢。

有组织排尘指标为0.08-0.45kg/t钢;无组织排尘指标为0.3-2.0kg/t钢。

(1)核算产尘指标:

C产尘=0.384A-0.0089B-1.613

C产尘:转炉炼钢系统产尘指标,kg/t钢;

A:吹氧量,单位m3/t钢(取值范围45-70);

B:转炉吨位,单位t(取值范围30-300)。

(2)有组织排尘指标核算:

C有组织排尘=0.0246C产尘+0.0017D-0.253

C有组织排尘:有组织排尘指标,kg/t钢;

D:二次烟气除尘系统排尘浓度,取核算时段监测均值,mg/m3(最小取值8)。

(3)无组织排尘指标核算:

C无组织排尘=(0.085C产尘+0.34E-1.145)F

C无组织排尘:无组织排尘指标,kg/t钢;

F:厂房屋顶烟气捕集罩设置系数,设置的取0.8,未设置的取1;

E:现场及日常考核参数,取值方法见下

7。

表7:现场及日常考核参数取值方法

(4)排尘量核算:

根据上述有组织排尘量、无组织排尘量指标,分别按下式核算其排尘量;即:

C排尘=10×M×N

C排尘:核算时段有组织或无组织排尘量,t;

M:核算时段钢水产量,万t;

N:有组织或无组织排放指标,kg/t钢。

C总排尘=C有组织排尘+ C无组织排尘

C总排尘:核算时段有组织及无组织排尘的总量,t。

(5)烟尘、粉尘排放量

转炉炼钢厂的排尘,其中转炉一次烟气、精炼炉烟气、铁水倒罐及预处理系统排放的烟尘约占80%,原料、二次烟气等系统排放的粉尘约占20%。即:

C烟尘=C总排尘×80%

C粉尘=C总排尘×20%

C烟尘、C粉尘:分别为核算时段烟尘、粉尘排放量,t。

7.电炉炼钢厂

电炉炼钢厂排尘为烟尘和粉尘。

产尘量按吨钢核算,指标为:12-24kg/t钢。

有组织排尘指标为0.07-0.4kg/t钢;无组织排尘指标为0.3-2.0kg/t钢。

(1)核算产尘指标:

C产尘=7.26+0.091A-0.02B

C产尘:电炉炼钢系统产尘指标,kg/t钢;

A:电炉工序能耗,单位kgce/t钢(取值范围85-190);电力折标煤系数为0.1229kgce/kWh;

B:电炉吨位,单位t(取值范围30-150)。

(2)有组织排尘指标核算:

C有组织排尘=0.022C产尘+0.0016D-0.207

C有组织排尘:有组织排尘指标,kg/t钢;

D:电炉烟气除尘系统排尘浓度,取核算时段监测均值,mg/m3(最小取值8)。

(3)无组织排尘指标核算:

C无组织排尘=0.085C产尘+0.34E-1.06

C无组织排尘:无组织排尘指标,kg/t钢。

E:现场及日常考核参数,取值方法见下

8。

表8:现场及日常考核参数取值方法

(4)排尘量核算

根据上述有组织排尘量、无组织排尘量指标,分别按下式核算其排尘量;即:

C排尘=10×M×N

C排尘:核算时段有组织或无组织排尘量,t;

M:核算时段钢水产量,万t;

N:有组织或无组织排放指标,kg/t钢。

C总排尘=C有组织排尘+ C无组织排尘

C总排尘:核算时段有组织及无组织排尘的总量,t。

(5)烟尘、粉尘排放量

电炉炼钢厂的排尘,其中电炉一次烟气、精炼炉烟气、铁水倒罐及预处理系统排放的烟尘约占72%,原料、二次烟气等系统排放的粉尘约占28%。即:

C烟尘=C总排尘×72%

C粉尘=C总排尘×28%

C烟尘、C粉尘:分别为核算时段烟尘、粉尘排放量,t。

8.轧钢厂

轧钢厂排尘主要来源于煤气燃烧、精轧机和钢材切割等,因其量小,暂不考虑。

(二)二氧化硫核算

不分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源,按工序原燃料消耗量或排放浓度统一核算。

1.原料场

主要来源于动力机械燃油产生,因其量小暂不考虑。

2.烧结厂、球团厂

烧结厂主要来源于烧结机机头烟气,球团厂主要来源于球团矿的焙烧烟气。其核算方法相同,公式如下:

CSO2=(M1×N1+M2×N2+M3×N3)×80%×2×(1-K1)

CSO2:核算时段二氧化硫排放量,t;

1、

2、M3:分别为核算时段精矿粉、焦炭、煤的消耗量,t;

1、

2、N3:分别为核算时段精矿粉、焦炭、煤的综合含硫率,%;

K1:核算时段脱硫设施的综合脱硫率,%;

K1=K0×H1/H2

K0:核算时段脱硫设施的脱硫率,%;

H1:核算时段脱硫设施有效运行时间,h;

H2:核算时段主体生产设施运行时间,h。

3.其他生产厂

焦化厂污染源主要有焦炉、粗苯管式炉;

炼铁厂污染源主要有煤粉干燥、渣铁沟烘烤;

转炉炼钢厂污染源主要有钢包烘烤、铸坯火焰切割;

电炉炼钢厂污染源主要有钢包烘烤、铸坯火焰切割;

轧钢厂污染源主要有加热炉、退火炉等。

上述生产厂SO2排放主要来源于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的燃烧烟气。

核算公式如下:

CSO2=1.882×10-5×(Q1×R1+Q2×R2)

CSO2:核算时段二氧化硫排放量,t;

1、Q2:分别为核算时段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燃烧量,万m3;

1、R2:分别为核算时段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硫化氢含量,mg/

3。

注:1)硫化氢含量取核算时段监测均值;在企业无监测

数据时,从严核算,焦炉煤气取400mg/

3、高炉煤气取50mg/m3;

2)如自用焦炉煤气未脱硫,其所排SO2按炼焦煤中的

硫30%进入煤气进行从严核算,即:

CSO2=核查时段炼焦煤耗量×煤含硫率×煤气自用率×30%×2

(三)氮氧化物

不分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源,按工序原燃料消耗量或排放浓度统一核算。

1.原料场

主要来源于动力机械燃油产生,因其量小暂不考虑。

2.烧结厂、球团厂

氮氧化物排放,烧结厂主要来源于烧结机机头烟气,球团厂主要来源于球团矿的焙烧烟气。其核算方法相同,公式如下:

CNOx=10-5×Q×D

CNOx:核算时段氮氧化物排放量,t;

Q:核算时段烟气排放量,万m3;

D:核算时段监测浓度均值,mg/

3。

注:在核算时段无监测浓度数据时,从严核算,按《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2-2012)限值执行,取300mg/

3。

3.焦化、炼铁、轧钢厂

焦化厂污染源主要有焦炉、粗苯管式炉;

炼铁厂污染源主要有煤粉干燥、渣铁沟烘烤;

轧钢厂污染源主要有加热炉、退火炉。

上述生产厂NOX排放主要来源于焦炉、高炉、转炉煤气的燃烧烟气。

核算公式如下:

CNOx=8.36×10-7 (Q1×R1+Q2×R2+Q3×R3 )

CNOx:核算时段氮氧化物排放量,t;

1、

2、Q3:分别为核算时段焦炉、转炉、高炉煤气的燃烧量,万m3;

1、

2、R3:分别为核算时段焦炉、转炉、高炉煤气的热值,kJ/

3。

注:煤气热值换算,1kcal=4.186kJ。

4.转炉炼钢厂

主要来源于钢包烘烤、铸坯火焰切割等使用的焦炉、转炉、高炉煤气的燃烧烟气,以及转炉一次烟气点火放散两部分;核算方法分别如下:

(1)煤气燃烧

燃烧烟气排放量核算与上述焦化厂相同,公式如下:

CNOx煤气=8.36×10-7 (Q1×R1+Q2×R2+Q3×R3 )

CNOx煤气:核算时段煤气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量,t;

1、

2、Q3:分别为核算时段焦炉、转炉、高炉煤气的燃烧量,万m3;

1、

2、R3:分别为核算时段焦炉、转炉、高炉煤气的热值,kJ/

3。

注:煤气热值换算,1kcal=4.186kJ。

(2)一次烟气点火放散

核算公式如下:

CNox烟气=1.393×10-7×Q1×R1

CNOx烟气:核算时段烟气点火放散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量,t;

Q1:核算时段转炉煤气回收量,万m3;

R1:核算时段转炉煤气热值,kJ/

3。

注:煤气热值换算,1kcal=4.186kJ。

(3)工序排放量

CNOx总=CNOx煤气+CNOx烟气

CNOx总:转炉炼钢厂氮氧化物排放量,t。

5.电炉炼钢厂

主要来源于钢包烘烤、铸坯火焰切割等使用的焦炉、转炉、高炉煤气的燃烧烟气,以及电炉冶炼烟气两部分;核算方法分别如下:

(1)煤气燃烧

燃烧烟气排放量核算与上述焦化厂相同,公式如下:

CNOx煤气=8.36×10-7 (Q1×R1+Q2×R2+Q3×R3 )

CNOx煤气:核算时段煤气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量,t;

1、

2、Q3:分别为核算时段焦炉、转炉、高炉煤气的燃烧量,万m3;

1、

2、R3:分别为核算时段焦炉、转炉、高炉煤气的热值,kJ/

3。

注:煤气热值换算,1kcal=4.186kJ。

(2)电炉冶炼烟气

监测浓度核算法

77.国控污染源排放口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附件: 国控污染源排放口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根据《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7〕36号)的要求,为了进一步规范使用自动监测和监督性监测数据计算工业污染源排放口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特制定本计算方法。 一、使用自动监测数据计算污染物排放量 (一)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要求 1.国家重点监控企业(以下简称“国控企业”)国控企业应当按照《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353-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75-2007》和《污染源监控现场端建设规范》(环发〔2008〕25号)等相关规范的要求,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包括污染物浓度监测仪、流量(速)计和数采仪等)。 2.环保部门按照上述相关规范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进行验收。 3.国控企业应当依据《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 355-2007》和《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 75-2007》要求,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进行运行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台账信息,储存足够的备品备件。 4.环保部门要依据《国家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 —3—

审核办法》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规程》(环发〔2009〕88号)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情况开展监督考核,并根据《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监督考核合格标志使用办法>的通知》(环办〔2010〕25号)核发设备监督考核合格标志,确定设备正常运行,自动监测数据有效。 5.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应当与环保部门能够稳定联网,实时传输数据,并保持数据一致。 6.若一季度内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捕集率小于75%时,国控企业应当更换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 每季度有效数据捕集率%=(该季度小时数-缺失数据小时数-无效数据小时数)/(该季度小时数-无效数据小时数)。 (二)数据准备 1.根据《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HJ/T356-2007》和《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75-2007》判别缺失或失控数据,并进行处理和补遗。 2.根据《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环发〔2008〕6号)和《国家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办法》(环发〔2009〕88号)的要求,在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不正常或日常运行监督考核不合格期间,国控企业要采取人工监测的方法向责任环保部门报送数据,数据报送每天不少于4次,间隔不得超过6小时。 (三)废水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1.小时排放量 —4—

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附件1 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编制目的 中国是一个钢铁生产大国,近10余年来钢铁工业发展迅速,粗钢产量从____年的1.26亿吨发展到____年的7.8亿吨,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0%。 钢铁企业占地面积大,污染物排放量大、节点多,是大气污染防治管控的重点行业。目前全国各地对钢铁企业的环境监管强度和管理水平差别较大,对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和计算,普遍存在计算方法不统一,核定标准不统一,征收强度不统一的现象,不利于促进企业加强治理,减少排放,降低污染。因而需要制定一套简单易行、适应当前状况的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产排污量核算方法,指导环境监察人员加强对钢铁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应收尽收,用经济手段促进钢铁企业的大气污染防治。 本《方法》根据钢铁企业无组织排放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在借鉴《排污申报登记实用手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和《中国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统计2011》等相关资料基础上,对各种产排污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并对不同规模和不同管理水平的钢铁企业进行调研,以主要污染源的环境管理水平为切入点,结合不同污染治理设施和环境管理水平,核算出钢铁企业各个排污节点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作为环境监察部门现场监督检查和核定征收水泥企业排污费的参考依据。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钢铁行业长流程(有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轧钢工序)及短流程(仅有炼钢、轧钢工序)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 钢铁联合企业中石灰窑、燃煤电站工序的排污量核算,分别参照建材行业石灰窑、电力行业燃煤电厂的核算方法。 编制依据 1.《排污申报登记实用手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著,____年);

钢铁企业节能思路和管理节能案例(可编辑修改word版)

钢铁企业节能思路和管理节能案例 核心提示:2008 年前8 个月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628.97Kgce/t,吨钢可比能耗611.31Kgce/t,吨钢电耗458.52Kwh/t,吨钢耗新水4.80m3/t。吨钢外排SO2 1.95Kg/t,吨钢烟尘排放0.434Kg/t,占 1. 中国钢铁工业能源环保现状 2007 年中国钢铁工业总能耗占全国总能耗14.71%,污染物排放占全国11%。 2008 年前8 个月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628.97Kgce/t,吨钢可比能耗611.31Kgce/t,吨钢电耗458.52Kwh/t,吨钢耗新水4.80m3/t。吨钢外排SO2 1.95Kg/t,吨钢烟尘排放0.434Kg/t,占工业总排放15.12%。 中国钢铁企业处于多层次、不同结构、不同技术装备水平共同发展阶段。 表1 2008 年前8 个月重点企业能耗状况单位:Kgce/t 全国有高炉1300 多座,大于1000m3以上的高炉有150 座。 全国有烧结机400 多台,180m2以上的烧结机有72 台。 全国有链蓖机-回转窑35 条生产线,带式机有3 条。 全国有焦炉2200 多座,炭化室高大于6m 的有124 座。

全国有连铸机996 台,2806 流,其中板坯连铸机75 台,薄板坯连铸机17 台,园坯连铸机48 台。 全国电炉179 座,50t 以上电炉110 座。 中国冶金装备数量多,平均容量小,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能耗高。 大高炉焦比要比小高炉低50Kg/t,吨铁风耗低300m3/t,单位炉容散热面积小等。 大转炉实现负能炼钢,回收煤汽80~100m3/t,蒸汽50Kg/t。小转炉不回收煤汽和蒸汽。一般转炉回收量也少。 中国钢铁工业能耗高的原因 中国钢铁工业能耗比工业发达国家高10%左右 ?中国电炉钢比低,铁钢比高 2007 中国电炉钢比为10%左右,铁钢比为0.959,美国电炉钢比为55%,铁钢比为0.45;德国电炉钢比为30%,铁钢比为0.45。铁钢比升高0.1,吨钢综合能耗升高20Kgce/t。仅次一项,就使我国能耗高出80 Kgce/t。 ?中国钢铁工业能源结构中煤炭为69.9%,电力为26.4%,石油类3.2%。工业发达国家电力在30%以上,石油类和天然气占15%~25%。造成我国能耗比国外高15~20Kg/t 钢。 ?我国冶金装备平均炉容偏小,自动化程度低,造成能耗高。 中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流程连续化,紧凑化,自动化,高效化等方面有些不足。 中国钢铁工业各工序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比 表2:钢铁工业工序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汇总

一、“三废”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三废”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很多,除去实测法外(实测及其计算方法 在此不作介绍),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一种是物料衡算法;一种是经验计算方法。 1.物料衡算法 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料量等于产品重量和物料流失量的总和。 即: ΣG=ΣG1+ΣG2 式中:ΣG��投入物料量总和: ΣG1��所得产品量总和; ΣG2��物料或产品流失重量之和。 2.经验计算法 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放系数与产品产量,求得“三废”及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称为经验计算法。 采用经验计算法计算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时,通常又称之为“排污系数计算法”。 排污系数是指在正常技术经济和管理条件下生产某单位产品所产生的污染物数量的统计平均 值或计算值。排污系数目前使用的有二种:一种是受控排污系数,即在正常运行的污染治理 设施的情况下生产某单位产品所排放的污染物的量;另一种是非控制排污系数,即在没有污染治理设施的情况下生产某单位产品排放的污染物的量。一般情况下,非控制排放系数 大于受控制排放系数,二者之差即为污染治理设施对污染物的单位产品去除量。 排污系数是在用实测、物料衡算和经验估算三种方法所获得的原始产污和排污系数的 基础上,采用加权法计算出来的。

目前能查找到的工业产污和排污系数的主要参考手册有二本:一本是国家环保总局科技 标准司组织编辑的“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该本手册给出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 轻工、电力、纺织、化工、铜铁和建材等七个工业部门根据统一的技术要求确定的不同产 品,不同生产工艺,不同生产规模和不同技术水平下的产污和排污系数,包括原始系数、 个体系数、一次系数、二次系数、二次系数、2000年控制系数建议值,以及国外同行业的 对比数据等。同时给出了我国主要燃煤设备(包括工艺锅炉、茶浴炉和大灶)燃煤产生烟尘 、SO 2、和 NO x 等的产污和排污系数;另一本是从国家环保总局主持的科研项目 “乡镇工业 污染物排放系数研究”中筛选出来的“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系数手册”。该手册我国“国 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中规定的顺序编排,能提供22个行业大类,39个中类,98个小 类,近500种生产工艺的污染物排放系数1800个。这二本手册虽是我国目前使用排污系数 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最主要的参考手册,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排污申报登记工作的需求。 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计算排污系数的方法(这二本手册中均有详细介绍), 计算本省急需的一些排污系数,供申报年审、环境统计、规划、环境监测排污收费等 工作使用。 二、“三废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的选择 1.尽量采用实测计算法辅以其他方法进行核实。在确实无法实测时,可采用物料衡

碳排放计算方式

碳排放计算方式 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是水汽(H2O),水汽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大约占整体温室效应的60%~70%,其次是二氧化碳(CO2)大约占了26%,其他的还有臭氧(O3),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全氟碳化物(PFCs)、氢氟碳化物(HFCs)、含氯氟烃(HCFCs)及六氟化硫(SF6)等。 有5种气体: 二氧化碳; 甲烷; 氧化亚氮(一氧化二氮); 臭氧; 氯氟烃(CFC). 烃:烃是化学家发明的字,就是用“碳”的声母加上“氢”的韵母合成一个字,用“碳”和“氢”两个字的内部结构组成字型,烃类是所有有机化合物的母体,可以说所有有机化合物都不过是用其他原子取代烃中某些原子的结果。碳氢化合物,只含有碳和氢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之一,它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的成员、脂环烃(如环状萜烯烃及甾族化合物)和芳香烃(如苯、萘、联苯),在许多情况中它们存在于石油、天然气、煤和沥青(石油、天然气、煤、沥青等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中。 沥青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天然沥青类似原油,可以制成汽油、柴油或作为燃料油。 氯氟烃的英文缩写为CFCs,是20世纪30年代初发明并且开始使用的一种人造的含有氯、氟元素的碳氢化学物质,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还有不少的用途。在一般条件下,氯氟烃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很低的温度下会蒸发,因此是冰箱冷冻机的理想制冷剂。它还可以用来做罐装发胶、杀虫剂的气雾剂。另外电视机、计算机等电器产品的印刷线路板的清洗也离不开它们。氯氟烃的另一大用途是作塑料泡沫材料的发泡剂,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地方都要用到泡沫塑料,如冰箱的隔热层、家用电器减震包装材料等。 然而,氯氟烃有个特点:它在地球表面很稳定,可是,一蹿到距地球表面15~50千米的高空,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就会生成新的物质和氯离子,氯离子可产生一系列破坏多达上千到十万个臭氧分子的反应,而本身不受损害。这样,臭氧层中的臭氧被消耗得越来越多,臭氧层变得越来越薄,局部区域例如南极上空甚至出现臭氧层空洞。 甲烷(CH4):甲烷是在缺氧环境中由产甲烷细菌或生物体腐败产生的,沼泽地每年会产生150Tg (1T=1012)消耗50Tg,稻田产生100Tg消耗50Tg,牛羊等牲畜消化系统的发酵过程产生100-150Tg,生物体腐败产生10-100Tg,合计每年大气层中的甲烷含量会净增350Tg左右。它在大气中存在的平均寿命在8年左右,可以通过下面的化学反应:CH4 + OH --> CH3 + H2O 消耗掉,而用于此反应的氢氧根(OH)的重量每年就达到500Tg。

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实际排放量(吨/年)=年排放量(吨)*排放浓度(mg/L)/1000000 (排放浓度=全年四个季度平均值) 经处理去除量(吨/年)=年排放量(吨)*(处理装置进水浓度-排放浓 度)/1000000 案例分析:某厂污水排放基本情况表 排放量原水CODcr 出水CODcr 原水NH3-N 出水NH3 -N 1季度25800 1120 165 254 22 2季度25000 1230 190 276 26 3季度28600 1070 154 242 20 4季度27400 1110 96 265 19 计算: 1季度COD排放量=25800X165/1000000=4.257吨 1季度COD去除量=25800X(1120-165)/1000000=24.639吨 全年COD排放量=四个季度COD排放量之和 全年COD去除量=四个季度COD去除量之和 1季度NH3-N排放量=25800X22/1000000=0.5676吨 1季度NH3-N去除量=25800X(254-22)/1000000 =5.9856吨 全年NH3-N排放量=四个季度NH3-N排放量之和 全年NH3-N去除量=四个季度NH3-N去除量之和 废气及相关污染物的计算 一、烟气量的计算

二、燃烧废气各污染物排放量物料衡算方法 三、案例分析 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量计算 一、理论空气量计算 L=0.2413Q/1000+0.5 L: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单位是m3/kg; Q:燃料低发热值,单位是kJ/kg; 二、理论烟气量计算 V=0.01(1.867C+0.7S+0.8N)+0.79L V:理论干烟气量,单位是m3/kg; C、S、N:燃料中碳、硫、氮的含量; L:理论空气量 理论湿烟气量计算再加上燃料中的氢及水分含量,系数分别为11.2、1.24 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量计算 三、实际产生的烟气量计算 V0=V+ (a –1)L V0:干烟气实际排放量,单位是m3/kg a: 空气过剩系数,可查阅有关文献资料选择。 按上述公式计算,1千克标准煤完全燃烧产生7.5 m3,一吨煤碳燃烧产生10500标立方米干烟气量。 液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量计算 一、理论空气量计算 L=0.203Q/1000+2.0 L: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单位是m3/kg;

碳排放计算公式

碳排放计算公式(部分)【自己算一算】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电量×0.785 开私家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油耗公升数×2.7 乘坐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200公里以内=公里数×0.275 200公里至1000公里=55+0.105×(公里数-200) 1000公里以上=公里数×0.139 家用天然气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天然气使用度数×0.19 家用自来水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自来水使用度数×0.91 走楼梯上下一层楼能减少0.218千克碳排放,少开空调一小时减少0.621千克碳排放,少用一吨水减少0.194千克碳排放……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结束之后,“低碳”概念开始高频率地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现在,杭州开始建设低碳城市,大家对碳排放量的多少非常关心,但又知道得很模糊,不知道到底该怎么算的。 事实上,碳排放和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至于碳排放量有多少,有关专家给出碳排放的计算公式: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耗电度数×0.785;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油耗公升数×0.785; 坐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 短途旅行:200公里以内=公里数×0.275; 中途旅行:200至1000公里=55+0.105×(公里数-200); 长途旅行:1000公里以上=公里数×0.139。 火车旅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里数×0.04 此外,还有人发布了肉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肉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公斤数×1.24。 这些计算公式是如何得出的? 据了解,碳足迹计算国际上有很多通用公式,这些公式是由联合国及一些环保组织共同制作的。在这些公式的基础上使用中国本土的统计数据和转换因子,使计算更符合中国国情,也更准确地反映你的实际碳足迹。

碳排放介绍及相关计算方法

碳排放介绍及相关计算方法 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际能源使用情况,比如燃料账单/水电费上的说明,来乘以一个相应的“碳强度系数”,从而得出您或您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精确数字。 典型的系数 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 SO2(二氧化硫)0.0165 NOX(氮氧化合物)0.0156 烟尘0.0096 CO2(二氧化碳)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 推荐值:0.67(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参考值:0.68(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 0.69(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 火力发电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g/kWh)(克/度) SO2(二氧化硫)8.03 NOX(氮氧化合物)6.90 烟尘3.35 如何计算减排量 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世界最关心的环保问题,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温室气体产生,而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二氧化碳(CO2),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归根到底是大量使用各种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造成的,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各国纷纷制定了减排二氧化碳的计划。 通过节约化石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两个关键。在节能工作中,经常需要统计分析二氧化碳减排量的问题,现将网络收集的相关统计方法做一个简单整理,仅供参考。 1、二氧化碳和碳有什么不同? 二氧化碳(CO2)包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量为44(C-12、O-16)。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空气中含有约1%二氧化碳。液碳和固碳是生物体(动物植物的组成物质)和矿物燃料(天然气,石油和煤)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3.67吨二氧化碳(C的分子量为12,CO2的分子量为44,44/12=3.67)。 我们在查看减排二氧化碳的相关计算资料时,有些提到的是“减排二氧化碳量”(即CO2),有些提到的是“碳排放减少量”(以碳计,即C),因此,减排CO2与减排C,其结果是相差很大的。因此要分清楚作者对减排量的具体含义,它们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即减排1吨碳(液碳或固碳)就相当于减排3.67吨二氧化碳。 2、节约1度电或1公斤煤到底减排了多少“二氧化碳”或“碳”? 发电厂按使用能源划分有几种类型:一是火力发电厂,利用燃烧燃料(煤、石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等)所得到的热能发电;二是水力发电厂,是将高处的河水通过导流引到下游形成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三是核能发电厂,利用原子反应堆中核燃料慢慢裂变所放出的热能产生蒸汽(代替了火力发电厂中的锅炉)驱动汽轮机再带动发电机旋转发电;四是风力发电场,利用风力吹动建造在塔顶上的大型桨叶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称为风力发电,由数座、十数座甚至数十座风力发电机组成的发电场地称为风力发电场。 以上几种方式的发电厂中,只有火力发电厂是燃烧化石能源的,才会产生二氧化碳,而我国是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国家(据统计,2006年全国发电总量2.83万亿kWh,其中火电占83.2%,水电占14.7%),同时,火力发电厂所使用的燃料基本上都是煤炭(有小部分的天然气和石油),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49%用于发电。 因此,我们以燃烧煤炭的火力发电为参考,计算节电的减排效益。根据专家统计:每节约1度(千瓦时)电,就相应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CO2)、0.03千克二氧化硫(SO2)、0.015千克氮氧化物(NOX)。 为此可以推算出以下公式计算: 节约1度电=减排0.997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272千克“碳” 节约1千克标准煤=减排2.493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68千克“碳” 节约1千克原煤=减排1.781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486千克“碳” (说明:以上电的折标煤按等价值,即系数为1度电=0.4千克标准煤,而1千克原煤=0.7143千克标准煤) 根据相关资料报道,CO2(二氧化碳)的碳(C)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中,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推荐值为0.67、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参考值为0.68、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参考值为0.69,与以上的推算值(0.68)基本相当。应该说,该系数与火电厂的发电煤耗息息相关,发电煤耗降低、排放系数自然也有所降低。 用同样方法,也可以推算出节能所减排的碳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系数。

污染物排放系数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污染物排放系数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 一、废水部分 Wi=Ci×Qi×10 W——某一排放口i种污染物年排放量(公斤/年) Q——该排放口年废水排放量(万吨/年) C——该排放口i种污染物平均浓度(毫克/升) 餐饮业及商场年废水排放量可按年用新鲜水量的80%计;美容、理发店和浴室等行业年废水排放量可按年用新鲜水量的85%计。 二、废气部分 1、年废气排放量Q=P?B Q—某一锅炉、茶炉、大灶或工业窑炉年废气排放量(万标立方米/年)B——该锅炉、茶炉、大灶或工业窑炉年燃料消耗量(吨/年) P——该锅炉、茶炉、大灶或工业窑炉废气排放量的排放系数。 各种燃料废气排污系数

2、年烟尘排放量G=B·K·(1-η) G——某一锅炉、茶炉、大灶或工业窑炉年烟尘排放量(吨年)。 B——该锅炉、茶炉、大灶或工业窑炉年燃料消耗量。煤(吨/年);燃料油(立方米/年);燃料气(百万立方米/年)。 K——该锅炉、茶炉、大灶或工业窑炉年烟尘排放量的污染系数。 η——该锅炉、茶炉、大灶或工业窑炉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 其中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为80%左右,水膜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0%左右。

炉脱硫系统的脱硫效率,其中水膜除尘器脱硫效率为15~20%,旋风除尘器的脱硫效率为0。 各种燃料各种污染物排污系数

计算公式:

SO2排放量(吨)=2X0.8X耗煤量(吨)X煤中的含硫分(%)X(1-脱硫效率%) 其中耗煤量以1吨为基准,煤中的含硫分为1.5%,则1吨煤的SO2产生量=2X0.8X1X1.5%=0.024吨=24千克 其中煤中的含硫分为1%,则1吨煤的SO2产生量=2X0.8X1X1%=0.016吨=16千克 3、燃煤NOX排放量的估算: 计算公式: NOX排放量(吨)=1.63X耗煤量(吨)X(燃煤中氮的含量X燃煤中氮的NOX 转化率%+0.000938) NOX排放量(吨)=1.63X耗煤量(吨)X(0.015X燃煤中氮的NOX转化率%+0.000938) 其中耗煤量以1吨为基准,燃煤中氮的含量=1.5% 燃煤中氮的转化率=25%, 具体可见《排污收费制度》P122页则1吨煤的NOX排放量=1.63X1X(0.015X25%+0.000938)=0.00764吨=7.6千克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编著的《排污申报登记实用手册》―第21章第4节NOX、CO、CH化合物排放量计算‖,燃煤工业锅炉产生的NOX的计算公式如下: GNOX=B X FNOX GNOX:——NOX排放量,千克;B——耗煤量,吨FNOX——燃煤工业锅炉NOX产污排污系数,千克/吨燃煤工业锅炉NOX产污排污系数,千克/吨 燃煤工业锅炉NOX产污排污系数,千克/吨

废气排放量计算方法

二氧化硫排放量 煤和油类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烟气和烟尘,烟气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其方法如下: 煤炭中的全硫分包括有机硫、硫铁矿和硫酸盐,前二部分为可燃性硫,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第三部分为不可燃性硫,列入灰分。通常情况下,可燃性硫占全硫分的70%~90%,平均取80%。根据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知道,在燃烧中,可燃性硫氧化为二氧化硫,1克硫燃烧后生成2克二氧化硫,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O2=SO2 根据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公式如下:G=2×80%×W×S%×(1-η)=16WS(1-η) G——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千克(Kg) W——耗煤量,单位:吨(T) S——煤中的全硫分含量 η——二氧化硫去除率,% 【注:燃油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G=20WS(1-η)】 例:某厂全年用煤量3万吨,其中用甲地煤万吨,含硫量%,乙地煤万吨,含硫量%,二氧化硫去除率10%,求该厂全年共排放二氧化硫多少千克。

解:G=16×(15000×+15000×)×(1-10%) =16×66000×=950400(千克) §经验法 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放系数进行计算,求得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只要取得准确的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放系数,就可以使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工作大大简化。因此,我们要通过努力,不断地调查研究,积累数据,以确定各种生产规模下的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放系数。如生产1吨水泥的粉尘排放量为20~120千克。 燃料燃烧过程中废气及污染物排放经验系数 ——废气: 燃烧1吨煤,排放~万标立方米燃料燃烧废气;燃烧1吨油,排放~万标立方米废气,柴油取小值,重油取大值。 ——SO2: 燃烧1吨煤,产生16S煤千克SO2。S煤为燃煤硫份,一般为~%。如硫份为%时,燃烧1吨煤产生24千克SO2 。 燃烧1吨油,产生20S油千克SO2。S油为燃油硫份,一般为重油~%,柴油~%。如硫份为2%时,燃烧1吨油产生40千克SO2 。 ——烟尘:

【VIP专享】碳排放量计算(蒸汽)

蒸汽碳排放量 关于热力的统计 1、什么是热力? 【热力】是指可提供热源的热水、蒸汽。在统计上要求外供热量作为产量统计,外购热力作为消费 统计。自产自用热力不统计。 2、热力的计算 热力的计算:蒸汽和热水的热力计算,与锅炉出口蒸汽、热水的温度和压力有关,计算方法: 第一步:确定锅炉出口蒸汽和热水的温度和压力,根据温度和压力值,在焓熵图(表)(详见本网站“热焓表(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查出对应的每千克蒸汽、热水的热焓; 第二步:确定锅炉给水(或回水)的温度和压力,根据温度和压力值,在焓熵图(表)查出对应的每千克 给水(或回水)的热焓; 第三步:求第一步和第二步查出的热焓之差,再乘以蒸汽或热水的数量(按流量表读数计算),所得 值即为热力的量。 如果企业不具备上述计算热力的条件,可参考下列方法估算: 第一步:确定锅炉蒸汽或热水的产量。产量=锅炉的给水量-排污等损失量; 第二步:确定蒸汽或热水的热焓。热焓的确定分以下几种情况: (1)热水:假定出口温度为90℃,回水温度为20℃的情况下,闭路循环系统每千克热水的热焓按20 千卡计算,开路供热系统每千克热水的热焓按70 千卡计算。 (2)饱和蒸汽: 压力1—2.5 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27℃以下,每千克蒸汽的热焓按620 千卡计算; 压力3—7 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35—165℃,每千克蒸汽的热焓按630 千卡计算; 压力8 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70℃以上,每千克蒸汽的热焓按640 千卡计算。 (3)过热蒸汽:压力150 千克/平方厘米

200℃以下,每千克蒸汽的热焓按650 千卡计算; 220—260℃,每千克蒸汽的热焓按680 千卡计算; 280—320℃,每千克蒸汽的热焓按700 千卡计算; 350—500℃,每千克蒸汽的热焓按750 千卡计算。 第三步:根据确定的热焓,乘以产量,所得值即为热力的量。 对于中小企业,若以上条件均不具备,如果锅炉的功率在0.7 兆瓦左右,1 吨/小时的热水或蒸汽按 相当于60 万千卡的热力计算。 3、热力的折标系数0.03412吨/百万千焦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根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规定:“低(位)发热量等于29307千焦(kJ)的燃料,称为1千克标准煤(1 kgce)。1百万千焦(1000000kJ)折合为标准煤为34.12千克标准煤(即0.03412吨标准煤)。 因此,热力折算为标准煤是按照其实际热量的多少折算的(当量值计算),一般企业都能将热力按其流量、温度、压力的多少(通过计量表)换算成热值,再折算成标准煤。具体可查询本网站“热焓表(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或“能源统计报表制度(新疆)”一文。 如果没有安装热量计的热力外购单位,吨蒸汽可按折标系数0.0948折标准煤计算(蒸汽热焓按2780kJ/kg计,即664千卡热值/kg蒸汽)。即每吨蒸汽折0.0948吨标准煤。 反应釜夹套使用循环冷冻盐水降温,已知冷冻盐水进水温度-15℃,回水温度-12℃,管道 内盐水流速选择为1米/秒,管道直径DN50,则流量为: Q=3600×V×管道的截面积 Q---单位为立方米/小时 V---单位为米/秒 管道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0.785×D2 D=管道的直径---单位为米 Q=3600×V×管道的截面积=3600×1×0.785×0.052=7.065立方米/小时 二、7.065立方米/小时冷冻盐水提供的能量 Q=cm(T1-T2)=4.18KJ/Kg.℃×7065×Kg×3℃=88595 KJ=88595 KJ ÷4.18=21195Kcal=2万大卡 已知:

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的简易计算法

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的简易计算法 一、燃煤 1、燃煤烟尘排放量的估算计算公式为: 燃煤烟尘排放量(吨)=耗煤量(吨)X煤的灰分(%)X灰分中的烟尘(%)X(1-除尘效率%)烟尘排放量(吨)/ 1- 烟尘中的可 燃物(%) 其中耗煤量以1吨为基准,煤的灰分以20%为例,具体可见《排污收费制度》P115页;灰分中的烟尘是指烟尘中的灰分占燃煤灰分的百分比,与燃烧方式有关,以常见的链条炉为例,15%-25%,取20%; 除尘以旋风除尘为例,取80%;烟尘中的可燃物一般为15%-45%, 取20%, 则1吨煤的烟尘排放量=1X20%X20%X(1-80%)/1-20%=0.01吨 =10千克 如除尘效率85%,1吨煤烟尘排放量=7.5千克 如除尘效率90%,1吨煤烟尘排放量=5千克 2、燃煤SO2排放量的估算计算公式: SO2排放量(吨)=2X0.8X耗煤量(吨)X煤中的含硫分(%)X(1-脱硫效率%) 其中耗煤量以1吨为基准,煤中的含硫分为1.5%, 则1吨煤的SO2产生量=2X0.8X1X1.5%=0.024吨=24千克

其中煤中的含硫分为1%, 则1吨煤的SO2产生量=2X0.8X1X1%=0.016吨=16千克 3、燃煤NOX排放量的估算计算公式:: NOX排放量(吨)=1.63X耗煤量(吨)X(燃煤中氮的含量X 燃煤中氮的NOX转化率% 0.000938) NOX排放量(吨)=1.63X耗煤量(吨)X(0.015X燃煤中氮的NOX转化率% 0.000938) 其中耗煤量以1吨为基准,燃煤中氮的含量=1.5% 燃煤中氮的转化率=25%, 具体可见《排污收费制度》P122页 则1吨煤的NOX排放量=1.63X1X(0.015X25% 0.000938)=0.00764吨=7.6千克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编著的《排污申报登记实用手册》“第21章第4节NOX、CO、CH化合物排放量计算”,燃煤工业锅炉产生的NOX 的计算公式如下: GNOX=B X FNOX GNOX:——NOX排放量,千克;B——耗煤量,吨;FNOX——燃煤工业锅炉NOX产污排污系数,千克/吨

碳排放计算方法

碳排放计算 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际能源使用情况,比如燃料账单/水电费上的说明,来乘以一个相应的“碳强度系数”,从而得出您或您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精确数字。 典型的系数 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 SO2(二氧化硫)0.0165 NOX(氮氧化合物)0.0156 烟尘0.0096 CO2(二氧化碳)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 推荐值:0.67(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参考值:0.68(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 0.69(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 火力发电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g/kWh)(克/度) SO2(二氧化硫)8.03 NOX(氮氧化合物)6.90 烟尘 3.35 如何计算减排量 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世界最关心的环保问题,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温室气体产生,而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二氧化碳(CO2),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归根到底是大量使

用各种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造成的,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各国纷纷制定了减排二氧化碳的计划。 通过节约化石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减少二氧化 碳排放的两个关键。在节能工作中,经常需要统计分析二 氧化碳减排量的问题,现将网络收集的相关统计方法做一 个简单整理,仅供参考。 1、二氧化碳和碳有什么不同? 二氧化碳(CO2)包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量为44(C-12、O-16)。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空气中含有约1%二氧化碳。液碳和固碳是生物体(动物植物的组成物质)和矿物燃料(天然气,石油和煤)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3.67 吨二氧化碳(C的分子量为12,CO2的分子量为44, 44/12=3.67)。 我们在查看减排二氧化碳的相关计算资料时,有些提 到的是“减排二氧化碳量”(即CO2),有些提到的是“碳排放减少量”(以碳计,即C),因此,减排CO2与减排C,其结果是相差很大的。因此要分清楚作者对减排量的具体 含义,它们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即减排1吨碳(液碳或固碳)就相当于减排3.67吨二氧化碳。 2、节约1度电或1公斤煤到底减排了多少“二氧化碳”或“碳”?

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填报说明 一、报告期及上报时间 1、年报表的报告期为当年的1月1日至12月底,报送时间为次年1月10日前。 2、季报表的报告期为每年的1月1日至3月31日、4月1日至6月30日、7月1日至9月30日、10月1日至12月31日,报送时间为每季度终了后5日内。 3、各填报单位必须按规定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送,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4、各填报单位在报送统计报表时,应附有填报说明。 表号表名备注(一)年报表 环年基1-1表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3张 环年(季)基2表工业企业排放废水、废气中污染物监测情况2张 环年基3表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情况1张(二)定期报表 环季基1表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季报表1张 环年(季)基2表工业企业排放废水、废气中污染物监测情况2张(三)火电厂年报表 环年基1-2表火电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4张 环年(季)基2表工业企业排放废水、废气中污染物监测情况2张 环年基3表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情况1张注:①一般企业只需填报项目(一)的报表,共6张表; ②国控重点工业企业需填报项目(一)、(二)的报表,共9张表; ③火电厂需填报项目(二)、(三)的报表,共10张表。 三、填报要求 1、调查表必须用钢笔或碳素墨水笔填写。需要用文字表述的,必须用汉字工整、清晰地填写;需要填写数字的,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表中不得留有空格,表中“—”表示不需填报。 2、填报数据如为0时要以“0”表示;没有数据或数据不详的指标以“—”表示;如数字小于规定单位,以“…”表示。 3、在填写调查表中的属性标志时,首先在选中的属性代码上划圈,然后在方格中填写代码。每个方格中只填一位代码数字。 4、调查表中所有指标的计量单位应按规定填写,不得擅自更改。“危险废物”的计量单位保留2位小数,其它一律保留至1位小数,监测表中污染物浓度按实际使用分析方法能够达到的位数填报。

(完整版)我国钢铁工业能耗现状和节能潜力分析

我国钢铁工业能耗现状和节能潜力分析 2010-12-17 特约专家王维兴特约专家王维兴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09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钢产量为4.659亿吨,2005年为2.9939亿吨,2009年钢产量比2005年增长68.96%;2009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能源消耗总量为23832万吨标准煤,2005年为19427万吨,2009年能源消耗比2005年增长22.67%。这表明,全国重点钢铁企业能源消耗总量增幅要比钢产量增幅低46.29%。这说明,钢铁工业节能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9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由2005年的 694KGCE/T,降到2009年的619.43 KGCE/T,,下降10.74%,相应各工序能耗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各主要生产工序能耗情况见表1。 表1 重点钢铁企业各主要生产工序能耗情况单位:KGCE/T 我国于2005年将电力折标准煤系数由0.404KGCE/KWH,调整为0.1229 KGCE/KWH,使我国钢铁工业能耗指标与国外企业出现不可比,也使企业内部历史数据存在不可比性。为便于比较,2005年的数据已按0.1229 KGCE/KWH折标准煤系数进行调整。 从2006年起转炉工序能耗中不再计算炉外精炼部分的能耗。所以,2007年与2006年转炉工序能耗数值下来较多。 从表1可看出,近五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各主要生产工序能耗均得到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最大的工序是电炉工序,主要是因我国电炉生产中使用热铁水的比例不断增加,由2005年的311KG/T增加到2009年的484KG/T,使电炉工序能耗下降133.76KGCE/T。 从表1还可看出,进入2010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能耗得到进一步普遍下降,说明钢铁企业加大了节能工作力度,不断取得新进展,为我国节能减排做出新贡献。 1.我国重点钢铁企业能耗情况 1.1我国钢铁企业的能源利用水平发展不平衡,一批企业能耗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但也有落后产能存在, 能耗指标落后.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是处于不同层次、多种结构、各种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共同发展阶 中国有800多家钢铁企业, 重点钢铁企业有105家,钢产量占全国的82.06%.近年来,非重点铁企业的发展速度高于重点钢铁企业.使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不断下降. 重点钢铁企业的能耗水平基本上可以代表我国钢铁企业的能源利用基本情况.重点钢铁企业之中有三分之一的钢铁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水平,宝钢,首钢,鞍钢,武钢,天管等企业的部分技术装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们的相关工序能耗也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国仍有一批应淘汰的落后技术装备在生产. 钢铁企业之间能耗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详见表2.

碳排放计算方法

二氧化碳排放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际能源使用情况,比如燃料账单/水电费上的说明,来乘以一个相应的“碳强度系数”,从而得出您或您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精确数字。典型的系数 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 SO2(二氧化硫) NOX(氮氧化合物) 烟尘 CO2(二氧化碳)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 推荐值:(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参考值:(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 (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 火力发电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g/kWh)(克/度) SO2(二氧化硫) NOX(氮氧化合物) 烟尘 如何计算减排量 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世界最关心的环保问题,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温室气体产生,而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二氧化碳(CO2),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归根到底是大量使用各种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造成的,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各国纷纷制定了减排二氧化碳的计划。

通过节约化石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两个关键。在节能工作中,经常需要统计分析二氧化碳减排量的问题,现将网络收集的相关统计方法做一个简单整理,仅供参考。 1、二氧化碳和碳有什么不同? 二氧化碳(CO2)包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量为44(C-12、O-16)。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空气中含有约1%二氧化碳。液碳和固碳是生物体(动物植物的组成物质)和矿物燃料(天然气,石油和煤)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吨二氧化碳(C的分子量为12,CO2的分子量为44,44/12=)。 我们在查看减排二氧化碳的相关计算资料时,有些提到的是“减排二氧化碳量”(即CO2),有些提到的是“碳排放减少量”(以碳计,即C),因此,减排CO2与减排C,其结果是相差很大的。因此要分清楚作者对减排量的具体含义,它们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即减排1吨碳(液碳或固碳)就相当于减排吨二氧化碳。 2、节约1度电或1公斤煤到底减排了多少“二氧化碳”或“碳”? 发电厂按使用能源划分有几种类型:一是火力发电厂,利用燃烧燃料(煤、石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等)所得到的热能发电;二是水力发电厂,是将高处的河水通过导流引到下游形成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三是核能发电

2钢铁企业能耗指标管理

钢铁企业能耗指标管理 钢铁企业能源统计指标体系是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研究能源统计指标体系有助于企业间能效对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加强能源精细化管理和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并促进和推动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和能效指标的持续改善。 技术经济指标是指与生产技术密切相关,反映企业对原材料、能源、人力、设备等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其效果的指标。能源消耗是钢铁企业生产中最重要的资源消耗之一,费用占钢铁生产成本的25%~35%,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成本效益,而且涉及到整个国家的资源有效利用问题,因此,钢铁企业能源消耗指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 一、企业能源消耗指标 能源消耗指标管理是企业能源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用行业统一控制的能源检测计算方法、能源消耗指标管理企业生产的手段,是正确确定企业能源需要量,编制能源供需量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产品成本核算的重要基础。对于降低消耗,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能源消耗指标的管理内容 能源消耗指标包括单位能源消耗量和用能总量指标两种。单位能源消耗量指标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组织管理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规定的能源消耗量。用能总量指标是对能源消耗量如产品产量关系不大的工序所规定的能源消耗总量。根据能源消耗管理的需要和用能单位的实际情况,可采取单项能源消耗指标、工艺消耗指标、综合能源消耗指标、用能总量指标等不同种类。能源消耗管理的内容: 1.建立能源消耗管理体系; 2.适时修订能源指标; 3.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能源消耗指标的实现;

4.考核分析能源消耗指标完成情况,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二)能源消耗指标管理的作用 能源消耗指标是编制能源供需计划的重要依据。企业实行了先进合理的能源消耗指标管理,才能正确计算企业能源需要量,编制出准确的、科学的能源供需计划,预算企业能源成本。 能源消耗指标是科学地组织能源供应的重要基础。企业制定先进合理的能源消耗指标,才能严格地按质、按量、按时组织能源供应计划,做好各项能源的平衡计划,并对消耗情况实施控制,从而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能源消耗指标是监督和促进企业内部开展节能工作的有力工具。企业为了使其能源消耗指标经常保持在先进合理的水平上,就必须不断提高用能技术水平和能源管理水平。 能源消耗指标是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和节能奖惩的依据。 (三)能源消耗指标的制定及制定方法 1.能源消耗指标制定的原则 “定质”与“定量”相统一的原则。能源消耗指标的制订应该包括“定质”与“定量”两个方面。定质,是确定所需要能源的品种、规格和质量要求,定量,是确定能源消耗的数量。 先进性和合理性相统一原则。能源消耗指标必须反映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组织管理水平。能源消耗指标的先进性,是指在满足工艺需要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所能实现的各项节能措施效果,使制定的能源消耗指标能够比已达到的实际水平先进。能源消耗指标合理性,是指指标必须是切合实际可行的、有科学依据的,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因此,用能单位按照本单位能源消耗的历史最好水平和现行的生产工艺状况,核定能源消耗指标。 能源消耗指标的制订必须遵循从实际出发,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掌握资料,实际测算,适当的科学分析,精确的核算等原则;制定的能源消耗指标应迅速及时,走在生产之前,对生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