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串联和并联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串联和并联

《串联与并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串联和并联》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三节的内容,认识串、联电路的特点是识别电路、辨别电路连接形式和进行电路设计的基础。本节教学不能满足于仅让学生知道串、并联两种连接方式,而要把重点放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实际连接操作的过程,分析归纳出小灯泡的连接形式串联和并联及各自特点。辩认实际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根据要求画出电路图或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尤其是串、并联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对于初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动手紧密结合起来。因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是学习其他电学知识的基础,因此对学生今后学习生活中的电路和研究其他物理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情感培养来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感悟到获得新知识的愉悦,进一步激发了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处在14—15岁的年龄段,身心都处在迅速成长的时期,由于他们心理的迅速发展及学习环境的改变和认知水平的差异,使他们的思想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对物理的兴趣还停留在直觉兴趣和操作兴趣上,而这两种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获得新知识,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当然此过程中仍需以一次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和多媒体画面展示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主要通过实验和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某一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学会正确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电学部分的第一次探究,为后两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将本节内容设计为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性课堂。通过设问、讨论、解疑,循序渐进,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一定程度地放开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简单实际电路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学习成就感。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串联、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简单连接串联、并联电路。

【2】知道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

【3】通过学生自主的合作、探究,得出串联、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

(二)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并为观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概括能力的初步形成打下基础。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

【3】通过家乡夜景图与大城市的夜景图对比,使学生树立起远大理想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欲望。

五、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并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难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区别。

六、教学策略

从准备性练习开始,层层递进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尝试操作、尝试阅读,积极争论思考,尝试练习,独立探索,逐步认识串、并联电路,发现两种电路的不同之处,运用对比的方法初步建立串、并联电路知识框架。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尝试活动中逐步分散了连接并联电路实验的难点,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了动手实验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合作和讨论中交流得出结果。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1)展示直观的图片。因为本节内容较为抽象,可让学生通过图片加深对串、并联电路理解。(2)任务型教学。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体会和获取知识。

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1.5V干电池若干,2.5V的小灯泡若干,开关若干,导线若干。

八、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先演示:在电路板组装好一电路,闭合开关时,两个灯泡全都亮,断开开关时两个灯泡全都熄灭。

[提问]:这两灯是如何连接的呢?这样的连接是否符合实际需求呢?如果不符合,怎么改进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探究这个问题。

2、学生动手连接串联、并联电路

同学们在你们桌面上有小灯炮,开关,导线和电源,现在老师想要使所有桌面上的其中两个小灯炮在同一电路中亮起来,但是老师一个人能力有限,你们是否愿意帮助老师呢?(学生回答:愿意),那么下面我们先小组讨论,设计出电路图,然后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在连接实物图时,请大家注意:1)绝对不允许电源短路;2)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3)实验结束时,要先断开开关。好了,我们开始罢,看看那一组最快使灯炮亮起来。

学生设计并连接电路,教师巡视。(5分钟)巡视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设计的电路图,然后请一些画得不同的同学画出他们的电路图。

3、串联与并联

根据学生设计出的电路,从连接方式上进行分类,从来引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

串联:电路元件逐个首尾顺次相连接的电路连接方式叫串联。

并联:用电器并列连在电路的两端的电路连接方式叫并联。

4、串联与并联的特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不一样,那么它们的电流路径是否相同呢?教师通过课件讲解,串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只有一条回路,而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分支,有多条电流回路,我们把电流开始分叉和会合的那一点叫支点,从电源正极、负极到支点的那一段电路叫干路,两支点之间的那段电路叫支路(边操作边讲解)。

通过两个中考题使学生加深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理解(通过有无分支来判断)。

1、(2023衡阳)如图所示,要使灯泡L1、L2组成串联电路,应()

A.闭合S2,断开S1

B.断开S1和S2

C.闭合S1,断开S2

D.闭合S1和S2

2、(2023宁波)下列电路图中,开关S闭合后,两个电阻并联的是()

A B C D

再回到上课前的那个组装好的电路,要学生来判断是什么电路。使学生知道在这个电路中,我们是无法通过有无支路和连接方式来判断,因为电路我们看到只是两个可拆的灯炮和一个开关。引发思考有没有方法来判断串、并联电路。通过拆灯炮来判断。

教师结合课件讲解,之后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得出: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互相影响的,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是互不影响。两个用电器是这个特点,那么其它的串、并联电路是这个特点吗?比如多个用电器会是怎么样呢?学生回答后,再进行实验。由实验得出同样的结论。教师提问灯炮的亮度有什么变化。讲解串联时灯炮的亮度变暗,而并联时多一个灯炮后灯炮的亮度不受影响,由此也说明了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互相影响的,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是互不影响。

再由组装的电路,通过拆除灯炮,得出这个电路是并联的,教师提问:如果将这样的装到房屋里去,这样符合实际需要吗?从而把课题引入到开关对电路的影响。教师通过课件讲解开关处在干路和支路时的情况,要求学生讨论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该条支路;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作用与位置没有关系。要求学生设计家庭电路中的吊灯和壁灯的电路图,提示家庭电路中电源是交流电源,提示交流电源的画法。

5、引导学生总结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6、随堂练习

出示一些图片要学生指出它们的连接方式,最后出示一些美丽的灯光的夜景,先出示家乡的夜景,再出示上海、北京和美国的标志性建筑的夜景图,通过对比,使学生知道我们家乡与其它城市的区别,由此进行情感教育。

7、布置作业

1、P43-44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

2、4题。

2、回家后探究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怎么连接的?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串联和并联

《串联与并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串联和并联》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三节的内容,认识串、联电路的特点是识别电路、辨别电路连接形式和进行电路设计的基础。本节教学不能满足于仅让学生知道串、并联两种连接方式,而要把重点放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实际连接操作的过程,分析归纳出小灯泡的连接形式串联和并联及各自特点。辩认实际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根据要求画出电路图或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尤其是串、并联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对于初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动手紧密结合起来。因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是学习其他电学知识的基础,因此对学生今后学习生活中的电路和研究其他物理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情感培养来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感悟到获得新知识的愉悦,进一步激发了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处在14—15岁的年龄段,身心都处在迅速成长的时期,由于他们心理的迅速发展及学习环境的改变和认知水平的差异,使他们的思想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对物理的兴趣还停留在直觉兴趣和操作兴趣上,而这两种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获得新知识,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当然此过程中仍需以一次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和多媒体画面展示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主要通过实验和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某一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学会正确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电学部分的第一次探究,为后两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将本节内容设计为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性课堂。通过设问、讨论、解疑,循序渐进,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一定程度地放开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简单实际电路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学习成就感。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串联、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简单连接串联、并联电路。 【2】知道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 【3】通过学生自主的合作、探究,得出串联、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 (二)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并为观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分析概括能力的初步形成打下基础。 (三)情感目标:

【志鸿优化设计】2021届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15.3 串联和并联(基本技能+基本

15.3 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 探究实验: 给你两只灯泡、一个开关、一个电池,要求开关能同时控制两盏灯,画出电路图并动手连接一下,试一试。 按照要求可以有两种画法,如图所示: 结论: (1)串联电路:把元件逐个首尾相连组成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2)认识串联电路 实物图 电路图 电流路径 只有一条 工作特点 开关S 1断开 三个灯泡均不亮 开关S 1同时控制三个灯泡 开关S 2断开 三个灯泡均不亮 开关S 2同时控制三个灯泡 开关S 3断开 三个灯泡均不亮 开关S 3同时控制三个灯泡 拧下其中任意一个灯泡 另外两个灯泡都不再发光 各用电器工作时互相影响 (3)串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一条路径流回负极; ②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对它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 ③各用电器互相影响,若其中一个断开,其他用电器无法工作。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工作时为什么会相互影响? 由于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电流流经第一个用电器后又依次流经其他的用电器,因此各用电器的工作互相影响,一个用电器因断路停止工作,则所有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 1、L 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在开关闭合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能L 1亮,L 2不亮 B .可能L 1不亮,L 2亮 C .L 1、L 2不可能同时亮 D .L 1断路,则L 2一定不亮 解析:由题图可知灯L 1、L 2串联在电路中,在此电路中,若有一处断开,则整个电路都没有电流,即L 1、L 2两个灯泡同时亮、同时灭。 答案:D 析规律 串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串联电路的元件相互影响。 2.并联电路 (1)定义:把电路中的元件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之间,电路中的电流分为几个分支,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归纳 单选题 1、如图所示,灯泡L1、L2串联的电路是() A.B. C.D. 答案:B ACD.闭合开关后,两灯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两灯并联,故ACD不符合题意; B.闭合开关后,两灯依次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两灯串联,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甲电路,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乙图为电流表A1指针的位置,如果电流表A2读数是0.6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流表A1的读数是0.3AB.灯泡L1和L2并联 C.电流表A1一定连接“﹣、3”接线柱D.通过灯L1的电流为0.9A 答案:A 由图甲知,电流从正极流出经电流表A1后分成两支,一支通过L1,另一支通过L2和A2,所以两灯并联,电流表 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的电流;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电流表A2读数是0.6A;由图乙知,电流表A1应选择0~3A的量程,连接“﹣、3”接线柱,A1读数为1.5A,通过L1的电流为 I1=I﹣I2=1.5A﹣0.6A=0.9A 综上所述,A错误,符合题意;B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如图所示,舞台上有一个“静电球”,当女孩触摸“静电球”时,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头发与静电球带的是异种电荷B.“飞”起来的头发上产生了电荷 C.“飞”起来的头发带的是同种电荷D.头发“飞”起来是由于静电球的吸引 答案:C 人体是导体,当人触摸静电球时,人体也带了和静电球同种电荷的电,人的头发上也会带上与静电球同种电荷 的电,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头发会飞起来。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下列是四种模拟病房呼叫电路的设计图,其中设计最佳的是()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课教案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课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摩擦起电和原子结构,了解导体和绝缘体。 2. 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 能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的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4. 认识电流,知道生产、生活中所用电器的工作电流。 5. 会使用电流表。 6. 能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7. 知道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二、重点、难点: 重点: 串、并联电路的判断;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难点: 电路的故障分析和电路设计。 三、考点说明:本章中的电路的连接,电流表的使用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是中考的热点,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和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大多数省市的中考试卷中很少对本章知识点单独进行考查。 知识梳理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 体带了电。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1e=1.6×10-19C

元电荷 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 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5、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符号: (2)、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 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 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案:15.3串联和并联

《15.3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初中九年义务教材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的第三节。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电路和电路图及电路元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虽然简单,却是学习电学知识的重要基础。这部分知识既是上一节电路知识的深化,又是进入各种实际电路的起点。正确地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关键性的环节。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电学部分的第一次探究,为后两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将本节内容设计为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性课堂。通过设问、讨论、解疑,循序渐进,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一定程度地放开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简单实际电路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学习成就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会动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区分串并联电路。 2.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兴趣,体会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找出串并联的特点和区分办法,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正确识别串、并联电路,会画出合乎要求的电路图; 能根据简单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 ●并联电路的识别及连接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电池组、2.5V小灯泡两个(带灯座)、开关3个、导线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新课】(问题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生活在电气化时代,各种用电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无穷的乐趣,我们能否驾驭电并使它按照我们的意愿来工作呢?在大家的课桌上准备有各种电学器材,你有办法让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吗?请大家用手头的器材进行连接,比一比,看看哪组连得最快!!! (学生分组完成实验) 当各小组成功解决了问题之后,提问:“你们每个同学是如何连接的两个小灯泡老师有点看不清,你能不能把你的各个元件的连接关系用清晰的电路图表示出来?” (在学生正确地画出自己的电路连接关系后,开始引导他们去识别电路的连接。找几个有代表性的电路连接,让他们画在黑板上,并归纳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会很清楚地看出有两种,从而得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各自有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 15.3串联和并联 【新课教学】 一、观察你所连接的电路: 让每个同学看看自己的电路连接是属于哪一种?你是怎样识别你设计的电路的? 当电路中有两个灯泡时,连接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如图甲所示:把两个灯泡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的。 另一种像图乙那样,将两灯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的。 甲乙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新人教版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15.1(1)两种电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荷,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 2.知道原子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流的产生,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课程重点(内容) 1、电荷 2、原子结构 ★难点——摩擦起点的实质 ★考点——①电荷;②原子结构。 ★教具——玻璃棒、塑料棒、绸、皮、细小物、塑料尺、验电器 ★过程 一、电荷 1.带电体的性质: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3.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4.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 5.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工作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铂片张角的大小反映出带电荷的多少 6.电荷量——所带电荷的多少 简称:电荷;字母:Q;单位:库仑(C) 如:摩擦的橡胶棒带10-7C 云层带几十库仑 二、原子的结构 1.宇宙→物质→分子→原子 2.元电荷——e=1.6× 10-19C 3.摩擦起电 ※4.电荷守恒定律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摩擦起电

例1、一金属块带正电,原因是金属原子的( C ) A.核电荷数增加,核外电子数目不变; B.核电荷数比核外电子数增加多些; C.核外电子数减少,核电荷数不变; D.核外电子数比核电荷数减少多些。 例2、用丝线挂着a 、b 、c 三个很轻的小球,其中任意两个靠近时,都能互相吸引,那么这三个球中( B ) A.只有一个带电 B.肯定有一个不带电,另两个带异种电荷 C.肯定有一个不带电,另两个带同种电荷 D.三个都带电 例3、用带电体去靠近吊在细线上的绝缘小球,有什么现象?但接触后立即又被推开, 又是为什么? 分析:吸引——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排斥——绝缘小球带上同种电荷 四、导体 常见: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水溶液… 绝缘体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不导电可带电) 常见:玻璃、陶瓷、橡胶、塑料、空气、油、干木头… 五、自由电荷 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绝缘体中几乎没有。 正离子 (如 H + ) 自由电荷 负离子 (如 O 2-) 自由电子 (e ) 金属导电——靠大量的自由电子 摩擦起电 六、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接触带电 感应起电 七、电中和:等量异种电荷放在一起,完全抵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三节 串联和并联电路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三节串联和并联电路 【学习目标】 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难点认识串、并联电路,在实践中总结出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 基础知识 一、认识串、并联电路 1.观察甲图,各个元件是(选填“依次或并列”)相连的,此时电流经过第一个元件后又依次流经其他元件,这种连接方式叫做。 2.观察乙图,各个元件(选填“依次或并列”)连接在电路中的两点之间,电路中的电流分为(选填“一个或两个”)分支,分别流经(选填“一个或两个”)元件,这种连接方式叫做。【答案】依次串联并列两个两个并联 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观察,串联电路特点: (1)电流只有通路, (选填“有或无”)分支。 (2)闭合开关会观察到什么现象?改变开关的位置(如图),闭合开关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对比两次现象,总结串联电路的开关对电路的控制有何特点?

(3)两个灯泡中任意一个拧下来,再闭合所有开关,观察另一个灯泡发光有什么不同,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4)开关控制电路中(选填“所有或部分”)用电器。开关的位置对电路(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5)各用电器之间____影响。 【答案】(1)一条无(2)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亮,上图中闭合开关,发现两灯也都亮。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的位置不影响其控制作用。(3)拧下一个灯泡,发现另一个灯泡不能发光了,说明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工作是相互影响的。(4)所有无(5)相互 2.观察,并联电路特点: (1)电流有通路, (选填“有或无”)分支。 (2)闭合开关S、S1、S2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只断开开关S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只断开开关S1(或S2)又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对比三次现象,总结并联电路的开关对电路的控制有何特点? (3)两个灯泡中任意一个拧下来,再闭合所有开关,观察另一个灯泡发光有什么不同,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4)干路开关控制电路,支路开关控制。 (5)各支路用电器之间____影响。 【答案】(1)两条有(2)闭合开关S、S1、S2,发现两灯都亮;只断开开关S,发现两灯都熄灭;只断开开关S1,发现只有灯L1熄灭;只断开开关S2,发现只有灯L2熄灭;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影响其控制作用,开关在干路,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在支路上,只控制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3)拧下一个灯泡,发现另一个灯泡仍能发光,说明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工作是互不影响的。(4)整个与其串联的支路(5)互不 温馨提示:在看不到线路连接的情况下,判断用电器的串、并联,关键是看用电器间是否相互影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出示课件,展示节日彩灯工作时的情景(接入型号不同的小彩灯),学生观察到这一串彩灯每一个小灯泡的亮暗程度有些不相同,质疑,它们串联在电路中,亮暗不同,那么通过的电流是否相同?学生猜想?在学生的猜测和质疑中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串联电路中电流的测量 1.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导课时的问题,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2.猜想或假设: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教师将各种猜想分类板书到黑板上。一般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提出下列猜想: 小组1:因为我们的串联在电路中灯泡不一样亮,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应该不相等。 小组2:我们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从正极出发越来越小。因为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流经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 小组3: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从负极往正极越来越小。因为我们的灯泡靠近负极的比较亮。 小组4: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靠近电源两极比较大,中间比较小。因为我们的两只灯泡一开始靠近负极的比较亮,把它们互换位置后,靠近正极的又比较亮。 小组5: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从正极往负极越来越小。因为我们的灯泡靠近正极的比较亮。 小组6:我们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从正极出发越来越小。电流每经过一个小灯泡就消耗了一部分电能,回到负极时就小了。 归纳总结: 3.设计实验:前面大家有了猜想,讨论一下应该如何设计实验才能证实我们的猜想,各小组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归纳总结: 方案1:用电源、导线、开关和三个灯泡组成串联电路.然后在电路图1中取A、B、C、D四点分别串联电流表就可得出结论。 图1 图2 方案2:用电源、导线、开关和两个灯泡组成了串联电路,然后在A、B、C三点分别串联接入电流表,如图2所示。 方案3:用电源、导线、开关和四个灯泡组成两个串联电路.第一次用两个小灯泡组成串联电路,第二次换用两个稍大的灯泡再做一次,电路图和乙组一样。 4.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同学们注意仪器使用的规范性。特别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量程要选择合适,读数时要弄清分度值,读数准确。原始数据的记录要实事求是、如实记录,不许随意改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记录下来,以便分析查找原因。 两个灯泡串联的实验记录(参考): 5.分析和论证: 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和你原来的猜想一致吗?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得到的结论。 归纳总结: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表达式为I= I1+I2。 6.评估与交流: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索过程,寻找问题。刚才提到的问题,请同学们互相讨论,看能不能找出问题的原因。(教师巡视并参加同学们的讨论) 同学们在实验中会发现一些问题,并且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要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所收获。 最后指导学生根据他们的探究过程写一份科学探究的小报告。学生完成探究报告,教师巡视,选择完成较好的,利用投影和同学们交流、小结。 探究点二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应用 活动1:出示课件,让学生交流、讨论课件中的问题: 典例剖析 小燕在饭店过圣诞节的时候,看到一组串联的节日小彩灯,测得电源插头处的电流如图所示,则通过每盏小灯泡的电流是多大?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5章电流和电路复习课教案解析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复习课 2课时 【复习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复习巩固电路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知道电流,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和识别及设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4、会使用电流表。能利用电流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5、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全章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与同学团结合作的意识。 【复习重点和难点】 难点: 1、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一般方法:(1)查电流路径法(2)现象法 2、如何画电路图和连接实物图 3、如何识别电路,并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 1.电路图的画法、实物图的连接的教学方法。 2.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学具准备】 电池、导线、开关、小灯泡、电流表、投影仪。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你能回忆起有关电的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有关电的知识,为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实验而展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专题一:对电荷的认识 专题一知识点聚焦: 1、物体有了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从一个物体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电;得到电子的带电。 3、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电荷;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4、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5、验电器的用途:用来检验物体;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粗略的判断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原理:利用。 6、电荷的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简称库; 7、原子的结构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 8、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 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 1 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尘所造成的;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警示:“严禁用塑料桶运汽油”.这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汽油会不断与筒壁摩擦,使塑料桶 2、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已知带正电,则、丙、丁三球的情况正确的 是() A.乙带正电B.丙带负电C.丁带负电D.乙、丙、丁都带正电 荷。 4、用细线悬挂着ABC三个小球,将任意两个靠近时都能相互吸引,则() A.只有一个带电荷 B.肯定有一个不带电,另外两个带异种电荷 C.肯定有一个不带电,另外两个带同种电荷 D.三个都带电荷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实验专项: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实验专项: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实验题 1 .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物,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流、、,改变电源电压,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测量次数 10.10.10.2 20.20.20.4 30.30.30.6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该同学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为支路电流的两倍.这个结论正确吗?______.该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你提出改进的建议:______. 2 . 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 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下表:

(1)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是:________; (2)测量三次的目的是:________,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________的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三次实验; (3)结合你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________. (4)若两只灯泡的规格相同,则通过的电流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 . 宝宝和玲玲同学想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猜想与假设: (1)宝宝同学猜想: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 (2)玲玲同学猜想: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宝宝和玲玲同学分别从实验室选取电流表3只,灯泡2只,开关1个,滑动变阻器1个,干电池,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宝宝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应该_______;检查电路无误后,开始实验,正确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 实验次数I1/A I2/A I3/A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教案

九年级物理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二、题型讲解(约10分钟)。 考点一:初步认识电流的大小 题1、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 A、L1被烧坏 B、L1、L2均不发光 C、电池被烧坏 D、L2被烧坏

考点二:电流表的正确接法 题2图2所示的电路,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甲)测量的是通过__________的电流(选填“L1”、“L2”或“L1和L2”),电流表(乙)测量的是通过__________的电流(选填“L1”、“L2”或“L1和L2”)。L1和L2两只灯泡是_________________关系(选填“串联”或“并联”)。 解析:分析电路时,可以从电源的正极沿着电流的方向进行。图中电流从正极经开关后分为两个支路:一个支路中有灯L1,另一支路中电流表甲与灯L2串联;两路电流汇合后流经电流表乙回到电源负极。因而可以判断:两灯并联,电流表甲在L2所在的支路上,电流表乙在干路上。 答案:L2 L1和L2 并联 点拨:电流法分析电路的技巧: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方向找,直到电源的负极为止。不管电路如何弯曲,只要是电流不分路,就是串联接法。并联电路则会在某点出现分路,电流通过支路上的用电器后在另一点汇合,电流表若在两上分支点之间,说明是在支路上,两个分支点之外,则在干路上。 考点三: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题2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3甲所示,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A2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通过灯泡L1、L2电流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知识点一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精练版P31探究问题:在图中的a、b、c三点的电流大小关系怎样? 分析与猜想:①a点电流可能大,然后依次减小,b点小些,c点最小;②由于电流只有一条路径,a、b、c三点的电流相等。 探究方法:将电流表分别接在a、b、c三点,测出I a、I b、I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量几次。 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表达式为I=I1=I2=…=I n。 例1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图中a、b、c三处的电流大小,并初步得到它们之间关系的结论。 为了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下一步他的操作是() 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B.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解析:实验中为了寻求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要进行多次测量,避免所得结论的偶然性。多次测量时,应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答案:D 知识点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精练版P31

探究问题:图中的A、B、C三点的电流大小关系怎样? 分析与猜想:①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并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探究方法:将电流表分别接在A、B、C三点,测出I A、I B、I C。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测量几次。 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表达式为I=I1+I2+…+I n。 例2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甲电流表的示数为0.5A,乙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通过灯L1的电流为0.5A B.通过灯L1的电流为0.3A C.通过灯L2的电流为0.7A D.通过灯L2的电流为0.3A 解析:灯L1和L2并联,电流表乙测L2支路电流,I2=0.2A,电流表甲测干路电流,I=0.5A,所以L1支路的电流为I1=I-I2=0.5A-0.2A=0.3A,故选项B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汇总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一、两种电荷 1、正负电荷 (1)电荷的定义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另外带电物体会吸引不带电的物体,所以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可能是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2)验电器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作用:用于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只能检验是否带电,不能检验带何种电荷和电荷量】 2、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而且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相同,所以原子整体不带电。 (2)元电荷 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元电荷。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用小写字母e 表示,C 101.6e 19-⨯= (3)电荷量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大写字母C (4)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或者得失,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这个过程并没有产生新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绝缘体不是绝对不导电,绝缘体也可以导电,只是比较难导电】 (2)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 (1)电流的定义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方向相反】 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

2、电路 (1)电路的构成 将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就组成电路。 电源:提供电能。 用电器:消耗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的断开和闭合。 导线:一种导体,电阻很小。 (2)电路图 ①常见的元件符号 电源开关灯泡 电阻滑动变阻器电动机 电流表电压表 ②电路图作图规则 a.整个电路图的导线要横平竖直 b.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③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以下图为例】

2021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时同步练习:15.3 串联和并联(学生版+解析版)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3节串联和并联 一.选择题 1.将灯泡L和小电动机M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关S1只控制灯泡L B.开关S2只控制灯泡L C.先闭合S1,再闭合S2时,灯泡L短路 D.同时闭合S1、S2,灯泡L和电动机M并联 2.如图所示是一个简化了的玩具警车电路图。若只让电动机M工作,应() A.只闭合S1B.只闭合S2 C.S1、S2都闭合D.S1、S2都断开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 L1 与 L2串联,应断开 S1、S3,闭合 S2

B.若 L1与 L2并联,应断开 S2,闭合 S1、S3 C.当 S1、S2、S3 都闭合时,两灯都亮 D.当 S2、S3 闭合,S1断开时,只有灯 L1亮 4.关于如图电路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只闭合开关S1、S3时,灯泡L1、L2并联 B.只闭合开关S2、S3时,灯泡L1、L2都发光 C.闭合所有开关时,灯泡L1、L2都发光 D.只闭合开关S2时,灯泡L2、L1都不发光 5.小明发现教室墙上的3个开关控制着教室里16根照明灯管,则这16根灯管之间的连接方法是()A.串联B.并联C.混联D.都可以 6.以下电路,开关S闭合后,两灯并联的是() A.B. C.D. 7.某同学设计了道路井盖移动报警电路,当井盖没有被移动,井盖开关S闭合,警示灯L不亮:当井盖被移动,井盖开关S断开,警示灯L发光,R0为保护电阻。图中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路图是() A.B.

C.D. 8.如图是新一代代步工具电动独轮车,依靠电力驱动低碳环保。当电源开关S1闭合时指示灯亮起,独轮车处于待机状态,再当人站在独轮车上时开关S2自动闭合,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运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B. C.D. 9.某款电压力锅,当电压力锅内部气压或温度过高时,发热器R都会停止工作。图中S1为过压保护开关,S2为过热保护开关,压强过大时开关S1自动断开,温度过高时开关S2自动断开。下列各图符合上述工作要求的()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01知识管理 1.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实验设计:如图 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______,即________. 注意:如果用规格相同的灯泡做实验,会得出串联电路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的结论,因此时要换用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 2.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实验设计:如图 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_____,即________. 注意: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但同一电路中两端电压相等的用电器却不一定并联,也可能是串联.另外,本实验中采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广泛收集数据,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论的影响,使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02基础题 1.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大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电压表分别测出如图中AB、BC、AC三处的电压大小.为了进一步探究电压大小关系总结普遍规律.他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 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AB、BC、AC三处的电压大小 B.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AB、BC、AC三处的电压大小 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AB、BC、AC三处的电压大小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AB、BC、AC三处的电压大小 2.(徐州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是V,V2的示数是V,则电源电压是() A.V B.3 V C.V D.6 V 第2题图第3题图 3.(郴州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 V,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4 V,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L1两端电压为2 V B.L1两端电压为4 V C.L2两端电压为4 V D.L1和L2两端电压之和为6 V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

串联和并联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 1.将灯泡L和小电动机M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关S1只控制灯泡L B.开关S2只控制灯泡L C.先闭合S1,再闭合S2时,灯泡L短路 D.同时闭合S1、S2,灯泡L和电动机M并联 2.图所示是一个简化了的玩具警车电路图。若只让电动机M工作,应() A.只闭合S1B.只闭合S2C.S1、S2都闭合D.S1、S2都断开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L1与L2串联,应断开S1、S3,闭合S2 B.若L1与L2并联,应断开S2闭合S1、S3 C.当S1、S2、S3都闭合时,两灯都亮 D.当S2、S3闭合,S1断开时,只有灯L1亮

4.关于如图电路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只闭合开关S1、S3时,灯泡L1、L2并联 B.只闭合开关S2、S3时,灯泡L1、L2都发光 C.闭合所有开关时,灯泡L1、L2都发光 D.只闭合开关S2时,灯泡L2、L1都不发光 5.小明发现教室墙上的3个开关控制着教室里16根照明灯管,则这16根灯管之间的连接方法是() A.串联B.并联C.混联D.都可以 6.以下电路,开关S闭合后,两灯并联的是() A.B. C.D. 7.某同学设计了道路井盖移动报警电路.当井盖没有被移动,井盖开关S闭合,警示灯L不亮;当井盖被移动,井盖开关S断开,警示灯L发光,R0为保护电阻.图中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路图是 A.B.C.D. 8.如图是新一代代步工具电动独轮车,依靠电力驱动低碳环保。当电源开关S1闭合时指示灯L亮起,独轮车处于待机状态,再当人站在独轮车上时开关S2自动闭合,电动机M才能启动,开始运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全章复习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全章复习与巩固 【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电流的形成的条件和电流方向的规定; 3.知道简单电路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4.能够识别串、并电路的电路图和实物图,要求会读、会画、会连; 5.理解电流的物理意义,知道电流的单位、符号,会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6.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两种电荷 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4.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5.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6.验电器: (1)验电器的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看是否可以吸引轻小物体;通过验电器;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7.原子结构元电荷: (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符号是C。 (2)原子结构:物体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且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等量,原子不显电性,呈电中性,物体也呈电中性,但不能说物体没有电荷。 (3)元电荷:精确的实验表明,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总是等于某一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即电子所带电荷量的整数倍。因此人们把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叫“基本电荷”,也叫“元电荷”(带电量最小的电荷),用符号“e”表示,则e=1.6×10-19C。 要点诠释: (1)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个吸引是相互的,轻小物体也会吸引带电体。轻小物体是指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如:通草球,轻质小球、碎纸屑、泡沫、毛发、细小水流等。 (2)摩擦起电的实质,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于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相互摩擦中,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荷的转移过程,而非创造了电荷。 (3)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不显电性。 (4)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要点二、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食盐水溶液、石墨等。 2.导体导电原因: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