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韩军老师《雷雨》课堂实录

韩军老师《雷雨》课堂实录

韩军老师《雷雨》课堂实录
韩军老师《雷雨》课堂实录

《雷雨》课堂实录

整理:罗平一中李建权孙颖

(韩老师首先介绍相关剧情及剧中主要人物关系。)

师:我问下孩子们,周朴园是个好人还是个罪人?

生:罪人!

师:异口同声啊!要改变一个异口同声的习惯,好吗?异口同声有时候是对的,但有时候从别人那听来直接说出,没过脑子(这就不对了)。是一个罪人,是吧!有没有说他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罪人,彻底的罪人?就是没有一点点的好,没有一点点的优点。

生:他也懂得关心人。

师:他关心谁呢?

生:他以前的恋人,梅侍萍。

师:嗯,他还牵挂她,是吗?

生:是啊!

师:他还惦念她。

另一生:他也关心他的儿子鲁大海。

师:还关心他的儿子鲁大海,你看了戏里,他关心他的儿子鲁大海了吗?

生:虽然他对他(大海)的态度有些恶劣,但是当知道鲁大海是他儿子时,他的心还是有些微妙的变化。

师:嗯,有微妙的变化!待会分析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还会叫你的!他作为一个父亲,发现那是他儿子的时候,心里有些微妙的变化,你读得很细!也就是说,他是一个罪人,但是他还有作为老年人的惦念——对他儿子的、作为父亲的那么一种心里的微妙的牵挂,是这样的吗?那么现在回过头来,他是罪人,罪怎么得出来的?他犯了哪些罪?他最大的罪是什么?生:他抛弃了已怀身孕的爱人鲁侍萍,还有他把两千两百人给杀死了。

师:嗯,两千两百个工人,他并不是开枪杀死的,而是——

生齐说:淹死的!

师:江堤出险,淹死的。就是(他)双手沾满了两千两百个工人的鲜血。谁揭露他的?生:……

师:这两千两百个(工人的事)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鲁大海(口里)。

师:然后每个小工他扣了多少钱呢?

生:三百!

师:(每人)扣了三百块钱,这是他发家的第一桶金,双手沾满了鲜血!所以说他是罪人。两千两百个小工!刚才这个孩子又说他还跟侍萍恋爱,然后抛弃了她,并把鲁侍萍逼得怎么样了呢?

生:自杀!

师:是怎么自杀的?

生:跳河。

师:跳河,是吧?就这两桩罪,是吧?一个是两千两百个人(被淹死),一个是始乱终弃。其实还有!在第二幕剧里,鲁大海之所以来罢工,不是因为两千两百个工人(的死),他是因为什么罢工的?

生:……

师:(大家)预习课文时,他是因为两千两百个工人的旧账、老账来罢工吗?

生:不是。

师:那么他是因为什么呢?请举举手,他是因为多少个人、什么事情来罢工的?

生:他(周朴园)怂恿警察开枪打死了三十个工人。

师:哎,三十个还是三十六个?

生:三十个。

师:三十多个工人,加起来是两千两百三十多个!孩子们,也就是说他杀人已经成为习惯了!只要出了事,他就要动用警察,要开枪,要镇压!所以这算一桩罪——杀人!第二桩呢,始乱终弃。也就是说,他是一个虚伪、自私、冷酷、丧失人性的人,这概括来源于《教参》,由此来看,他这个人是非常反动的!自私、冷酷。同时我们也可看出他的虚伪,他把她(侍萍)逼走了,逼她跳河!当然,并不止他来逼,他和他的父母一块逼——但是,我们再来看一看他这个罪人,说他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罪人,是反动资本家的形象,作者好像是不大同意!也就是说我们《教参》说,他是反动资本家,我们《雷雨》就是揭露了反动资本家的虚伪、冷酷,曹禺写这戏就是揭露反动资本家获取最大经济利益,暴露这个大家庭里的冷酷,这个大家庭里的混乱,这个大家庭里的罪恶——我们能不能得出这个结论来?能不能?生:……

师:根据刚才我们说他是一个罪人,杀了两千两百多个人,能不能得出这个结论?

生:能!

师:哎,我觉得很容易就得出来了!很简单,反动、自私、冷酷、无情、强硬。可是当我们回过头来,曹禺先生在写这戏的时候,他自己很委屈!看见别人这么去演了,他自己说了这么段话,读一下。(多媒体投影曹禺话语,让一学生读)

生:譬如“暴露大家庭的罪恶”。但是很奇怪,现在回忆起三年前提笔的光景,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师:“匡正”——也就是说揭露了他,然后让这个社会不要向他学习,揭穿了他,倡导人们不要去学习自私、虚伪的人,这叫匡正。曹禺当初写《雷雨》并没有批判、讽刺和揭露什么这意思,他用了一个词“匡正”。而一直到现在,《雷雨》(的主旨)都是这样解释:批判资本主义大家庭,暴露资本家的罪恶、虚伪、残酷。那么曹禺想说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读。(投影展示:“《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雷雨》可以说是我的“蛮性的遗留”。我如原始的祖先们,对那些不可理解的现象,睁大了惊奇的眼。我不能断定《雷雨》的推动是由于神鬼,起于命运或源于哪种显明的力量。情感上,《雷雨》所象征的,对我是一种神秘的吸引,一种抓牢我心灵的魔。”)

师:他在说什么?

生:他对神秘的事物是不可理解的。

师:就是对神秘的不解,并不是对资本家。你怎么看?(问另一生)

生:我认为他要说的是对宇宙间事物的憧憬,包括对人类心灵的憧憬,对人类精神和举动的一种好奇心。

师:对人类心灵世界的好奇,对吧?比较神秘。

另一生:我认为是他对社会某些现象和问题的剖析。

师:这是社会层面,还有“对宇宙间”呢?宇宙更大,宇宙间很多东西是可理解的还是不可理解的?

生:不可理解的。

师:是清晰的简单的还是隐秘复杂丰富的?

生:隐秘复杂丰富的。

师:也就是说(曹禺要表达的是)隐秘的不可理解的,不是简单明显的来暴露社会上资本家

和工人间的矛盾。曹禺有种委屈和不满,他当初写这戏就是因“一种抓牢我心灵的魔”,宇宙间有那么多神秘复杂的东西,他在写这些。可是现在我们简单的把它概括成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资本家跟无产阶级、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揭露资本家的自私、冷酷、无情、虚伪,曹禺没有这个意思!而什么叫“神秘”、“隐秘”、“不可理解”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一看:先看周朴园的两桩罪(投影显示:始乱终弃,铜板滴血)然后再看看周朴园的结局,他是一个罪人,可是他的人生结局,他犯了罪他受到惩罚了吗?他第一得到荣华富贵啊!那到老应该幸福美满,家庭和谐啊。周朴园最终得到这些了吗?

生:没有。

师:他得到什么呢?(投影显示:周的结局——罚,家破人亡)几番恋情不合伦,几条人命不得生,几个家庭同破碎,几个生者孤苦终。曹禺在尾声里写,最后繁漪和侍萍精神都不正常了,周朴园伺候她俩。周朴园最后得到圆满了吗?

生:没有。

师:儿女死的死,走的走。他开始犯了那么多罪,最后受了罚。那么我问大家,犯了罪,应不应受惩罚?

生:应该!

师:应该是吧?必然不必然受到惩罚?

生:必然!

师:也就是说,犯了罪就必然、肯定、百分之百受到惩罚,相信吗?

一生:不相信。

师:也就是犯了罪不会必然受到惩罚?

生:是的。

师:(对另一生)犯了罪会不会受到惩罚?

生:我觉得会。

师:你能阐释一下吗?

生:现在有法律来约束,以前社会伦理道德也会让他受到惩罚。

师:只要犯了罪,那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马上就报。所以刚刚那同学说犯了罪不会受到处罚是错误的?(老师和学生充分互动,先前哪位同学思路也被引了过来)你们都错了!

一生辩:戏里的年代社会黑暗腐朽。

师:那是旧社会,也就是说现在要是谁犯了罪,一定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生:是的。

师:现在是非常圆满的,过去是不圆满的?

生:是的。

师:现在也有很多坏蛋没有受到惩罚啊!如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要警察干什么!因为已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了。可每天都有大量的案子,据说破案率百分之七十就很高了,还有百分之三十漏网的。

生:但是现在国家政府正在努力。

师:可再努力他能百分百受到惩罚吗?

生:那倒不能。

师:天网恢恢有没有疏而漏的时候呢?

生:有。

一生:现在受法律约束,以前这方面差些,但是犯了罪,他内心的自责,内心的痛苦,也是一种罚。

师:也就是道德上的谴责,内心反省。好了,回到刚刚说到的“必然”,什么是必然?善有

善报恶有恶报,这里是偶然还是必然?

生:必然。

师:这是社会现象,下面我们看看自然现象(老师将一板擦举过头顶),我撒开手,它必然还是偶然掉在地上?

生:必然!

师:(撒手,板擦落地)它必然掉在地上,这是自然科学定律,受地球引力影响。那在社会规律上来说,恶一定有有恶报吗?刚刚同学说社会不惩罚他,他心里会惭愧,有些人他心里会惭愧吗?

生:不会!

师:这里是必然还是偶然?

生:偶然。

师:也就是说,做好事和做坏事跟善报和恶报之间,它是必然的单线的联系还是复杂的多线的联系?

生:复杂的多线的联系。

师:有些人有没有这种可能,他做了好事得到了恶报?

生:有。

师:好人没好报,有没有这种现象?

生:有。

师:那坏人也有可能得到好报。你还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

生:……

师:孩子们,我们必须进行这种严密的思考,不能感性。行善行恶跟好坏报之间有没有必然关联?

生:没有。

师:社会历史现象、人生现象是否跟自然现象那样有那么多必然与直线联系?(教师再次演示板擦落地现象)

生:不是!

师:那么我们看这部戏,周朴园做了坏事,后边得到了这种结局(家破人亡),这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生:必然的。

师:戏里的是必然的,这就是一种神秘。周朴园前面干坏事,后面就让他受惩罚,老天爷在那看着呢,这就是疏而不漏。实际上从科学的角度,有没有老天爷?

生:没有。

师:是的,没有。这就是曹禺写的神秘,可理解吗?

生:不可理解!

师:年轻的曹禺在清华园里对人生、社会的这些现象不可理解。(戏里周朴园犯的)罪跟(他的)结局之间冥冥有天意,这个“天意”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生:偶然。

师:可让我们读剧本的人产生一种“必然”的想法。下面看“诅咒”,读一下(投影展示:鲁大海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一生:(读)

师:这里是一种诅咒,诅咒就是咒人,用语言去诅咒别人,这种诅咒能否应验呢?

生:不一定。

师:这是一种偶然还是必然呢?

生:是偶然。

师:他骂的不是他的爸爸而是资本家。他的诅咒实现了吗?他爸爸绝子绝孙了吗?

生:没有。

师:考虑一下他的俩个儿子(周萍和周冲)死了吗?

生:死了。

师:那这算不算断子了呢?

生:算。

师:鲁大海到了结尾,曹禺没有告诉我们他去哪了。两个儿子死了,一个儿子下落不明了,我们还能想象他还有孙吗?

生:不能。

师:那这个诅咒实现了没有呢?

生:实现了。

师:基本上实现了,偶然又变必然了,神秘不神秘?

生:神秘。

师:用一个成语来表达就是

生:一语成谶。

师:一语成谶,“谶”就是实现的那种感觉,一种很神秘很隐秘的。下面看四风发的誓(投影展示:

鲁四凤:妈,我答应你,以后我永远不见周家的人。〈雷声轰地滚过去。〉

鲁侍萍:孩子,天上在打着雷,你要是忘了妈的话,见了周家的人呢?

鲁四凤:〈畏怯地〉妈,我不会的,我不会的。

鲁侍萍:孩子,你要说,你要说。假如你忘了妈的话。

鲁四凤:〈不顾一切地〉那、那天上的雷劈了我。)

师:也就是不让她去见自己的哥哥,当然她的妈妈没有告诉她是怎么回事——那是她的亲哥哥呀!如果她去见了,那天上的雷会劈死她的。最后她怎么死的?

生:被电死的。

师:她说的是雷,后面是电,这怎么说应验了呢?

生:因为雷也是一种电。

师:雷也是一种电,这也叫一语成谶是吧。两语成谶了,一一应验!

咱们都是学自然科学的,两者(语和谶)之间有没有必然关系呢?

生:有。

师:若有,我们要实现共产主义,我们13亿人来念就实现了吗?

生:不会。

师:“语”跟“谶”之间形成了偶然也是必然的关系,这就很神秘了。下面看命与天,人们有没有命运,老天是不是掌管着我们的命运呢?

生:不是。

师:你不相信命运是吗?

生:是。

师:那命运掌握在谁手里?

生:自己手里。

师:同学们再看看这里,侍萍是怎么说的(投影展示: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有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师:侍萍相不相信有天命?

生:相信。

师:老天管着她的命。管着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老天指使着她。所以侍萍就祈问苍天。(老师模仿侍萍口吻深情的读到: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天哪,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我一个人有罪,我先走错了一步。如今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事情已经做了的,不必再怨这不公平的天;人犯了一次罪过,第二次也就自然地跟着来。)

她知道她也是个罪人,她越过了一条线,她是一个佣人,仆人,然而呢她爱主子,爱贵族,而且没结婚就生了孩子,所以她觉得她也是个罪人。所以她口不择语。对天,她是真信还是假信呢?

生:真信。

师:中国大部分下层的劳动妇女都信,也就是说,这里面没有必然,仅仅是一种偶然。她想不开,她就信这种神秘。这里边一共有三种神秘,哪几种呢?

生:第一种是罪与罚,第二种是语与谶,第三种是命与天。

师:那么天的定义是什么?

生:天就是命。

师:从自然角度,到底什么是天?

生:抬起头看到的就是天。

另一生:应该是当时思想上的一种寄托。

师:也就是没有天。别受此戏影响,到底什么是天?

(教师幽默引导)

生:头顶就是天。

生:周围的一切就是天。

师:咱们不进行物理上的定义!地之上的,周围、周遭的就是天。

师:这部剧的主角他姓什么?

生:周。

师:刚才我们说了天叫什么?

生:周围。

师:周遭、周天、周围。曹禺写周朴园的时候为什么不让他姓张王李呢?取名叫周朴园,有别的意思吗?

生:有。

师:他为什么不叫陈朴园呢?完全可以姓其他,为什么在百家姓里偏偏选姓周呢?《红楼梦》里人物的姓都是有讲究的。“周”呢其实就是天。现在请同学们用“周”组词。

生:周围,周遭,周末,周边,周而复始,圆周,周全,周到,周游

师:(投影展示用“周”组的词)一起念:

生:周胜周祥周易周旋周章周到周长周全周而复始周围周遭……

师:“周章”的两个意思是仓皇狼狈,周流、周游。用含“周”的四字成语来概括一下投影的剧情(周子重复着周朴园的悲剧)。

生:周而复始。

师:解释一下。

生:(结合剧情解释)

师:儿女重复了父母一辈的悲剧,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也体现了曹禺先生对神话的一种愠怒,

是父债子还,母罪女偿的一种罪与罚的体现。这也是一种神秘感,这也是一种平凡。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是周的第一个含义。所以,周朴园为什么姓周?大家明白了。这部戏离不开“周”,现在大家来给周下个定义,或者画图,什么叫“周”?

生:起点和终点的重合。

师:对,具体一点就是起点与终点的重合、重逢。现在我们回到剧中,数一数全局中有几组重合、重逢?

师:(投影呈现:周朴园与侍萍相见的对话)算不算重合?

生:算。

师:那是谁的起点?

生:应该是两人30年前,30年后又回来。

师:再来看看下一组,(投影呈现:周朴园说,“难怪四凤像你”)这里好像有点牵强?以前两人是没见过面的,大家来想一想究竟算不算?不算大家就把它扔掉。

生思考中。

师:周朴园惦念不惦念侍萍,侍萍惦念不惦念周朴园?他们之间有无数的怨恨,但是30年过去了,究竟是记住了对方的好,还是记住了对方的坏?会不会在夜深人静之时会在内心有一种呼唤?

生:会。

师:好,从隐秘的角度来看,四凤是侍萍的女儿,是她身上的骨肉,却同她母亲一样来到母亲以前恋人的家,伺候他,也是母亲这个年龄打工的地方。这算不算来到了她妈妈的起点?从生命密码的角度来看,这种循环有没有?

生:有。

师:可以说四凤像是她妈妈的一个使者。而且周朴园一看到四凤就想起了侍萍。也算是一种重合和重逢。都说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可以这样去说的。

师:(投影呈现:周朴园与鲁大海对话)是谁和谁的重逢?

生:周朴园与鲁大海的重逢。

师:简单来说,这是父与子的重逢。他去哪打工不好,偏偏到了父亲的矿上,这也挺神秘的啊!(投影呈现:四凤与周萍),兄妹相见并且相恋了,和父母的轨迹重合。

师:再来看下一组,语言在天上飞,说出去就变成空气了,但有时候语言会下来,会落在地上,会应验会实现。这就是谶!(投影呈现:四凤的誓和鲁大海的咒)。让子弹在天空飞一会,让语言在天空飞一会,最后实现了。重合重逢应验兜一圈。(投影呈现:总结五种重合)这一戏剧性是要营造一种神秘,渲染一种神秘。

所以说,周的第二义,重合、重逢、应验。

师:咱们再来看看周朴园与侍萍这名字(投影呈现:浮萍的图片),大家来看萍有什么象征含义。

生:萍水相逢

生:浮萍,没有根,没有依靠。

师:有没有自主性?想到哪就到哪?能自主掌握命运?

生:不能。

师:这就是萍。(投影呈现:漂泊、飘零、飘荡、漂浮、游移、无根)无法自主自我的命运。大家来看,侍萍是不是这样的性格命运。

生:是。

师:大家再来看,相对于萍的无根漂泊,做为周,圆周的周是否也是漂移不定的?

生:圆周应该是固定的,有圆心。

师:对,想干啥就干什么,(教师转圈),所以一辈子就是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对不对?这

就是我的圆心,这就是我一世的追求。这个圆周能不能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呢?

生:能。

师:所以这就是周,这就是萍;所以他是周,她是萍。能自我掌控自己的命运。他实现了自己赚钱的愿望了没?他实现了组织一个大家庭(的愿望了没)?

生:实现了。

师:他实现了在社会上成为一个好人物了吗?(他是)顶尖人物还是底层(人物)?

生:顶尖人物。

师:他掌控了自己命运没有?

生:掌控了。

师:所以“周”围绕着圆心,固定、圈定、限定。实现、得到及其周全。因为有个定心丸。好,大家再来看侍萍,她在周圈的范围内她跑出去了吗?

生:没有。

师:她的福起于青春美貌,向往得到爱情,但极其短暂像一个梦幻。而她的祸也由此开始,她没有跑出周朴园这个天,周朴园就是她的周遭,她没有能逃脱。(投影呈现:浮萍图外围围绕一圈心形的锁链)大家来解释一下这幅图。

生:心形的项链是周朴园以前对侍萍的爱。

师:正是这心形的项链最后变成了锁链,失去了自由,项链变成锁链成为了人生的枷锁。所以飘萍跑不出周圈。好,这是侍萍。那我们再来看下剧中其他人物跑不跑得出周朴园这周圈。咱们挨个来看,繁漪同周朴园结婚了,她得到的是自由呢,还是一条锁链?

生:锁链。

师:解释一下。

生:周朴园蛮横。

师:他让繁漪听他的话,她听不听?

生:听。

另一生:不听.

师:表面上听不听?

生:听。

师:她不得不听,得到的是锁链。要给周萍、周冲做样子,必须听我的话,对不对?她其实是向往自由的,而不是受周朴园的颐指气使,所以说周朴园是繁漪的锁链。那再解释下周冲,是像自由的小鸟一样的五四的新青年,向往纯真的爱情,他受不受父亲的父权的约束?生:受。

师:嗯,如果你看全剧中周朴园对待他的儿子表面上确实是温情脉脉,很疼爱儿子。可是呢,他必须让儿子怎样?

生:他必须让儿子遵守规矩。

师:这个规矩是谁制定的?

生:周朴园自己。

师:对,要听周朴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我定的,我是家长,我是你爸的这种父权思想。

师:好,再来看看周萍受不受约束?

生:不受。

师:孩子们他想不想有自己闯天下的一种人生历练?

生:想。

师:他年纪那么大了也想自己出去闯天下,但是他的人生已经被安排好了,周朴园让周萍干嘛?

生:到矿上工作。

师:注意了,这是要让他接他的班。他也想走出周家,可是他走出去了吗?

生:没有。

师:他也是他的锁链,他也是他的天。好了继续来看,四个人,哪四个人走不出这个“天”?生:侍萍、繁漪、周冲、周萍。

师:再想,还有谁?鲁大海到哪打工?

生:周家。

师:那这是不是他的天,依附着他?鲁大海还是没有走出去,那鲁大海同他斗争时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

生:失败了。

师:你还是被我罩着,对不对?跑都跑不了,跟我斗,你是孙悟空,我是谁?

生:如来佛。

师:再看鲁贵,只剩鲁贵。他离开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大资本家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吗?生:不能。

师:周朴园是侍萍的锁链,也是所有人的锁链。他就是一个锁链,他就是一个牢笼,就是一个周圈,就是一个套。所有人都逃离不了他的圈定,所以说“周”就是周朴园,他用命运的锁链锁住了剧中所有人的锁。(所有人)无一不在锁链中,(他们)都是“侍萍”。除了周朴园,都是“萍”。萍无根飘零,命不由己,仅仅是侍萍一个人吗?

生:是所有人。

师:周朴园是不是“萍”?(他)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众生:是!

一生:不是,周朴园没有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也是“萍”!

师:先给这孩子鼓励鼓励,韩老师不明白,他不是“萍”,他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他不是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都获得了吗?不是“萍”?

生:但他最后结局不好,要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他还会让自己的孩子都死了,最后妻子疯了,自己落一个家破人亡?

师:听明白了没有?他是不是“萍”啊?鼓励鼓励。所以说这是他警醒我们的,要动动脑。(投影呈现:剧中人物无一不是萍)。不仅仅是侍萍,其实这幕剧人人皆是,被谁掌控?生:命、天。

师:你相信有天命吗?周朴园既是他人命运的锁链,又是命运中无根的飘萍。在周朴园这个周圈外面还有没有周圈?

生:有。

师:这才是让我们深思(的地方)。咱们回到文本,﹝投影呈现:上半段,周()填3字组成成语;下半段,周()填一字,组词﹞

生:周而复始。

师:下半段,周朴园和鲁大海谈判,是?

生:周旋。

师:解释一下。

生:他们要达到不同的目的就有相互勾心斗角。

师:是不是啊?周朴园费尽心机,鲁大海也想方设法实现目的。情节上了离不开这个词,好,我们现在来看看这(投影呈现:周朴园与鲁大海谈判对话,师读)

师:“为什么周朴园与鲁大海谈判让周萍下来?先别说,我否这个答案,这个答案是浮在表面的,即使不是侍萍要见周萍也会让周萍下来?为啥,究竟什么目的?

生:希望周萍与兄弟见面,而且周朴园看到自己的儿子在一起可以有一种当父亲的感受

师:嗯这是一点。其实这时候(他)在处理一个很棘手很复杂的问题。

生:他本来是要让周萍接他的班,所以现在谈判让周萍来看一下。

师:是这样吧?这个解释是非常圆满的,因为我是毕竟要退的,现在让你来学学我这个老董事是怎样经验丰富、运筹帷幄的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向老爸学学,你要接我班!是这样吧?也表明这个人的心思怎么样?

生:周密。

师:好,再往下面看。“你这样只凭意气是不能交涉事情的”(让前面认为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他儿子时,心还有些微妙的变化”的学生起来回答)开头咱俩有个约定,让你回答一个问题。

生:这么说是指有些事是不能靠意气解决的,体现出自己是父亲但是对自己的孩子还是有一些狠。但这也不能说明他不关心自己的儿子,文中也有一处,鲁大海刚来他家时,他问鲁大海叫什么名字。说明还是有关心的。

师:(再次朗诵“你这样只凭意气是不能交涉事情的”)这里面有没有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叮嘱?我的孩子呀,将来你凭意气能办成什么事啊!

生:有。

师:担心他儿子凭意气将来会怎么样?

生:惹事。周朴园自己会受到牵连,鲁大海自己会惹祸上身。

师:也就是自己会跌跟头,看着自己儿子老是跌跟头,老是灰溜溜的心里好受不好受?生:不好受。

师:所以,孩子们,你们看这里是以董事长的身份说的还是以父亲的身份?有父亲的心思在里面,包括前面让周萍下来,同样是有父亲的意思。那么面对两个儿子,两句对话,这是一个“周什么的父亲”?

生:周全。

师:周全、周道,和平常的父亲一样,所以也可是说是周正。不是很反动很虚伪很自私的,在这里能看出自私吗?所以这个地方很周全很周正,很正常。具体再分析,周朴园在这里问了几个问题?拿出来几个文件?

生答。

师:对共六个。那拿出了几个文件?

生:电报和合同。

师:由此我们来看,(投影呈现六个问题)周朴园是否知道答案?

生:知道。

师:那为什么明知故问呢?

生:因为他想表现出对儿子的关心。

师:仔细看,只是那么简单?

一生:我觉得不是,是体现他的威严。

师:解释解释。

一生:觉得他什么都知道。

师:我都掌控着。就像抖包袱,一层层抖开,最后怎么样?

生:让鲁大海屈服他。

师:屈服他,很狼狈!在我威严下你还嫩点,你小子,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生笑)让儿子在这里跌倒了摔跤了实现了怎样的目的?

生:实现了掌握大权的目的,让大家都觉得自己权利很大,儿子在这里跌跟头就会让儿子觉得他权势很大。

师:对,一个方面让大家觉得自己是运筹帷幄,很周密,很有智慧。社会上谁和我斗都是这

样的下场。每一件事都是斗成功的,其他人都是失败者。另外呢,让鲁大海在这里跌一跤,吃一堑长一智,实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教训、叮嘱,是不是啊?“你这样只凭意气是办不成事情的,我的儿子啊,我担心啊”,有没有这个意思啊?

生:有。

师:对,就这两方面。还有后面的电报和合同也是为实现这两个目的。给周萍看的是什么?周萍眼睛里周朴园是怎样的一个爸爸,怎样的一个董事长?

生:我觉得,父亲是一个威严又很有能力办事的人。

师:对,就是一个掌控全局的人,顶天立地的人,处理各种事情得心应手的。像猫与老鼠一样,逗着让他学一学。好,我们回到语言题,这和应试有很大关系。周朴园是一个周正的父亲,心思……。

生:周密,安排周详、周道,考虑周全,费尽周折,全力周旋,狼狈周章。

师:“狼狈周章”我用的是什么意思?

生:鲁大海狼狈仓惶。

师:当然这个过程是费尽周折。那么孩子们,再回到周朴园的性格分析,在这场戏里面,是谁狼狈周章?

生:鲁大海。

师:对,他失败了。但在剧中有一个人一辈子都是狼狈周章,谁?

生:周朴园。

师:周朴园,那么我们之前说了,他是别人的周圈、周天,他是充满智慧的,他在处理鲁大海,棘手的事情,别人是一万次一千次失败,但他是?

生:成功。

师:但他所有的成功,加在一起等于失败,等于狼狈周章。而人呢绝顶的聪明,在剧里最聪明的,比诸葛亮还厉害,可最后结局——家破人亡!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他想得很周密,但是他的一辈子,用一字,周?

生:不周全。

师:人算算过天了吗?(投影呈现: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生齐读。

师:这是什么里面的一句话?

生:《红楼梦》。

师:对。即便是一部雷雨,也重复了红楼梦里面的主题。曹禺、巴金那一代人受红楼梦影响很深,也讲命运。周朴园是一个胜利者吗?

生:不是。

师:他是一个狼狈周章的人,而周朴园是别人的天,但他冲破了大自然的天吗?冲破了宇宙的牢笼吗?周朴园是可恨的,双手沾满了鲜血,是一个罪人,我们当然应该揭露、批判、谴责,除了这些情绪,你还有其他情绪吗?你看了这个之后,他家破人亡时是什么感觉?生:可怜。

师:同情悲悯,是吧?他是一个造孽的人,他毁灭了别人,同时也是一个被毁灭的人,别人想从周圈里冲出去,侍萍想冲出去,繁漪想冲出去,而他自己?也是一个被圈定的人,他也是一个突围不出去的人,在宇宙的牢笼,在天命在自然的法则里。

这个人我们用了一系列的词,周全周备周密,但不周圆。有没有票子?有没有场子?有位子?有房子?有车子?有女子?有名声?

生:有。

师:(投影呈现:周的金文——圈田围园来播种)周在原始社会是圈田种地,到我们现在的社会呢?圈功名利禄,圈票子圈场子圈位子。而且周朴园的园是不是这个园?而且,朴是棵

大树啊。

(韩老师用快板的节奏,边舌仿快板边念诵):种下票子买园子,买下园子建厂子;种下房子找女子,找了女子找孩子;种下位子有名字,有了名字找车子;万事周密万事备,万事皆空——一起来说。

生:毁盘子!

师:他毁了一生的盘子。(投影呈现:作者的话)好了,咱们再回到作者的话。

生齐读。

师:我不是要攻击,我不是带刺的,我不是拿着刀枪的,我不是一个社会批评家,不是社会的战斗者挑战者。我是提醒你们看戏的人们,请你们警醒,请你们反思。是吧?

生继续读。

师:宇宙间到底有没有操纵命运的东西呢?开头的时候我们说是没有的。读完我们或许会觉得会有。

生继续读

师:注意那个管辖,管辖就是操控,就是“周、圈、套”。

生继续读。

师:这里面最主要的是“狭义的笼”,就是我们讲的——

生:周。

师:那这里面最聪明、最骄傲、最踌躇满志的是谁?

生:周朴园。

师:他(曹禺)就通过这个人类智慧的代表,最后狼狈仓惶来警示台下看戏的人们。周朴园都在笼子里更何况下面的人,所有的人——剧中的人台下的人,能比过周朴园?他都如此,你们呢,我们呢?

师:诵读读者的话。(投影呈现:是“悲悯”,不是批判、揭露)

生读(投影呈现:悲其人,悯其人)

师:有,但不能只是批判,那是我们用今天的眼光看。(投影呈现:天必胜人,须谦卑,须敬畏)是人定胜天,还是天定胜人?

(生回答不统一)

师:在这幕剧中是?

生:天定胜人。

师:你们产生了疑问,下去思考,这里就不讨论了。人类每个个体应该怎样?

生:须谦卑,须敬畏。

师:究竟是“人定胜天,还是天定胜人”我不给结论,你们小小年纪,正好开始反思。最后我还没有说完这个“周”字呢?你以为我讲完啦(众笑),最神秘的在这。(投影呈现:旋转太极八卦图:周——阴阳相生,包藏天地,孕育雷电)这部书叫什么名字?

生:《雷雨》。

师:那么这本(指向太极)书叫?

生:《周易》。

师:那么是不是解释为“周朝的易经”?这个解释是错的,他应该是无所不备,包藏天地,阴阳相生,孕育雷电。天地不就是这样旋转吗?周而复始,包孕(多媒体播放雷声)。所以它叫《雷雨》。

当然世界是否神秘,我不希望你们树立神秘的世界观,首先希望你们树立一个审美观,但是假如你有了神秘的世界观,就由自己去探索,谁也不能彻底的定义这个世界就不神秘。我的目的不是让你树立神秘的世界观,但是我这个结论只能是“中间”的“中”的结论,而不是最终的结论。

(最后韩老师在深情而富有感染力的“侍萍祈天”的诵读后结束了精彩的授课。)

韩军老师《雷雨》课堂实录

《雷雨》课堂实录 整理:罗平一中李建权孙颖 (韩老师首先介绍相关剧情及剧中主要人物关系。) 师:我问下孩子们,周朴园是个好人还是个罪人? 生:罪人! 师:异口同声啊!要改变一个异口同声的习惯,好吗?异口同声有时候是对的,但有时候从别人那听来直接说出,没过脑子(这就不对了)。是一个罪人,是吧!有没有说他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罪人,彻底的罪人?就是没有一点点的好,没有一点点的优点。 生:他也懂得关心人。 师:他关心谁呢? 生:他以前的恋人,梅侍萍。 师:嗯,他还牵挂她,是吗? 生:是啊! 师:他还惦念她。 另一生:他也关心他的儿子鲁大海。 师:还关心他的儿子鲁大海,你看了戏里,他关心他的儿子鲁大海了吗? 生:虽然他对他(大海)的态度有些恶劣,但是当知道鲁大海是他儿子时,他的心还是有些微妙的变化。 师:嗯,有微妙的变化!待会分析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还会叫你的!他作为一个父亲,发现那是他儿子的时候,心里有些微妙的变化,你读得很细!也就是说,他是一个罪人,但是他还有作为老年人的惦念——对他儿子的、作为父亲的那么一种心里的微妙的牵挂,是这样的吗?那么现在回过头来,他是罪人,罪怎么得出来的?他犯了哪些罪?他最大的罪是什么?生:他抛弃了已怀身孕的爱人鲁侍萍,还有他把两千两百人给杀死了。 师:嗯,两千两百个工人,他并不是开枪杀死的,而是—— 生齐说:淹死的! 师:江堤出险,淹死的。就是(他)双手沾满了两千两百个工人的鲜血。谁揭露他的?生:…… 师:这两千两百个(工人的事)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鲁大海(口里)。 师:然后每个小工他扣了多少钱呢? 生:三百! 师:(每人)扣了三百块钱,这是他发家的第一桶金,双手沾满了鲜血!所以说他是罪人。两千两百个小工!刚才这个孩子又说他还跟侍萍恋爱,然后抛弃了她,并把鲁侍萍逼得怎么样了呢? 生:自杀! 师:是怎么自杀的? 生:跳河。 师:跳河,是吧?就这两桩罪,是吧?一个是两千两百个人(被淹死),一个是始乱终弃。其实还有!在第二幕剧里,鲁大海之所以来罢工,不是因为两千两百个工人(的死),他是因为什么罢工的? 生:…… 师:(大家)预习课文时,他是因为两千两百个工人的旧账、老账来罢工吗?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实录

《雷雨》教学实录 导入:(点出按钮主页面) 上世纪60年代,有一位著名的日本作家访问中国,他专程登门拜望了剧作家曹禺先生,并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我希望日后也能写出像您的《雷雨》那样的杰作来。” 这位日本作家是谁呢?他就是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先生。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雷雨》是曹禺在中学时期开始构思,在大学毕业时完成的话剧处女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部年轻的作品,成为大江先生眼里“丰碑”式的巨著呢?(顿,自语)是作品中的人物?是故事情节?还是戏剧语言?(顿,点出“黑格尔语”)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 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 ——黑格尔《美学》哦,黑格尔老先生是想告诉我们,对于剧本,语言是第一要素。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没有戏剧语言,剧本的人物、情节,就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难怪钱谷融教授会有这样的感觉——(点出“钱谷融语”) 我确实太喜欢曹禺剧本中的语言了,每次读曹禺先生的剧本,总有一种既亲切而又新鲜的感觉,他那色彩明丽而又精炼生动的语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带进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给予我无限的喜悦。 ——钱谷融《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艺术境界——关于<雷雨>欣赏答问录》 曹禺先生的剧作,正是以其精致的语言,创造了一个个无比美妙的艺术境界。下面,就让我们一道,经由一个个具体的语言场景,进入《雷雨》那“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语言世界吧。 一、片断一:洋火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第一个语言片断——(点出“洋火”) 朴(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朴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是的。 朴(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 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请大家看投影上的文字,在课文中找出它所在的位置。(顿)同学们,比较一下看,投影与原文有什么不一样?(顿,点出“洋火二”,“是的”显示蓝色)很好,大家都很快地发现了问题,投影上的“是的”后面遗漏了一句话(点出“洋火三”原文)。 鲁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一)问: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段对话的具体情境是——(顿)对了,周朴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三十年前你在无锡吗?”答案很明确:“是的”,按理说,回答只需两个字就很清楚了,可鲁侍萍为什么还要加上这样一句话呢?(顿)这样说话,未免太罗嗦了吧?你们觉得呢?(到学生面前,个别的轻声问)“你觉得呢?”(生答:“不罗嗦”)哦,能

《品质》课堂教学实录2

《品质》课堂教学实录2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外国小说,题目叫《品质》,作者是谁? 生:高尔斯华绥,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师:这是一篇小说,主人公是谁? 生:格斯拉兄弟。 师:小说主人公的命运有哪些变化?从哪些地方看出? 生1:从肖像描写可以看出命运的变化。 师:肖像怎么变化的呢? 生1:“他本人有点像皮革制成的人……好象在迷恋着理想》”——“他的红胡子好象突然添上好多花白须毛了!”——“我所遇到的原来是他本人,但是多么苍老,多么消瘦啊!”——“我离去时,他是个六十岁的人,我回来时,他仿佛已经七十五岁了,显得衰老、瘦弱,不断地发抖”——“他变得衰老极了,看了他实在叫人难过” 师: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命运的变化? 生2:店面的变化。先是两间店铺,后来只剩一间,最后不属于他了。

生3:橱窗里陈列的靴子的变化。“橱窗里陈列着几双靴子”——“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橱窗里照样陈列着细长的轻跳舞靴、带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长筒马靴。”但物是人非了。 生4:店面招牌的变化。“格斯拉兄弟的招牌”——“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另一个人的名字了”——“我发现他的姓氏不见了”。 师:从上述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一,生意越来越清淡;二,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三,他们最后离开了世界。 师:那么,他们是怎么死的? 生:(齐声)饿死的。 师:你们真的相信是饿死的吗?课文是怎么说的? 生:他哥哥的死是从格斯拉口中得知,“他失掉了另外一间铺面,心里老是想不开。”可见,他哥哥是抑郁而死。格斯拉的死是一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说的,“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的。” 师:他们究竟是怎么死的?他们的死说明了什么?这个问题留到最后。下面我们回到原先的问题:是什么东西造成他们命运的变化?请同学们从原文找出依据。 生1:是靴子的品质。小说多处写到他所做的靴子非常

韩军老师《赤壁怀古》课堂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实录 整理:罗平一中吴勃林 上阕写景 师:好,同学们,我们先把《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背诵一下。 琅琅书声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师:好了,背诵完了,我们来品品字词。 PPT展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 这句话是《三国演义》电视剧开篇主题曲的歌词,同时也是《三国演义》小说的开篇,它来自杨慎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同一个意思。是不是一个意思? 生:我觉得应该是。 师:是的,它就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风流人物”就是? 生:一个“英雄人物”;在历史上有才能的人;能够建功立业有非凡才华的人。 师:有才华,有才能,“英雄人物”。按照杨慎《临江仙》的说法,我认为大家的说法是比较准确的。所以说呢,这首词实际上写的是有才华的,有丰功伟绩的,有才能的“英雄人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停顿)什么人物? 生:“英雄人物”。 师:好了,苏轼就写得就很一般了,故意的在这里炫耀自己的词,他应该用“英雄人物”。不就是有才能的,有才华的人物吗?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人物吗?他非得写成“风流人物”,就是非得用一个冷僻的词来代替一个在口头上常见的词。所以说,咱们给它换成“英雄人物”。而且换成“英雄人物”它也和韵呀,“yīng xióng”,“fēng liú”,可以不可以换? 生:不可以。 师:我觉得是能换啊,为什么就不可以呢?咱们刚才说了半天,“英雄人物”就是有才能的,有丰功伟绩的,杰出的人物啊。为什么不能换啊? 生:因为我认为“英雄人物”在才能方面可能没有“风流人物”表现的好。 师:“风流人物”还是比“英雄人物”更有才能,就是说从“英雄”里边选出更杰出的人物他叫“风流人物”,是吗?“风流人物”高于“英雄人物”,是这样吗? 生:我认为应该是。 师:我觉得一样,都差不多,很难说谁高于谁。因为你说了半天,说不出哪个方面高了,只是说他比他高,说不出具体的道理,这个我不服气。(向另一位同学提问)你觉得该换不该换? 生:不应该换。 师:不应该换,那说出具体的道理来。 生:我认为“风流人物”比“英雄人物”更有韵味。 师:韵味?怎么个韵味了?解释清楚。

《雷雨》教学实录完美版

《雷雨》教学实录 童志斌 教学目的:品味戏剧语言,把握人物个性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细心品味《雷雨》戏剧语言的独特魅力; 2、带领学生由具体的语言情境进入人物的内心,把握人物复杂的个性。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手段:Authware课件(文字图片投影,电影片断欣赏)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 教学流程设计:详见下文 导入:(点出按钮主页面) 上世纪60年代,有一位著名的日本作家访问中国,他专程登门拜望了剧作家曹禺先生,并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我希望日后也能写出像您的《雷雨》那样的杰作来。” 这位日本作家是谁呢他就是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先生。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雷雨》是曹禺在中学时期开始构思,在大学毕业时完成的话剧处女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部年轻的作品,成为大江先生眼里“丰碑”式的巨著呢(顿,自语)是作品中的人物是故事情节还是戏剧语言(顿,点出“黑格尔语”)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 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 & ——黑格尔《美学》 哦,黑格尔老先生是想告诉我们,对于剧本,语言是第一要素。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没有戏剧语言,剧本的人物、情节,就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难怪钱谷融教授会有这样的感觉——(点出“钱谷融语”) 我确实太喜欢曹禺剧本中的语言了,每次读曹禺先生的剧本,总有一种既亲切而又新鲜的感觉,他那色彩明丽而又精炼生动的语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带进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给予我无限的喜悦。 ——钱谷融《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艺术境界——关于<雷雨>欣赏答问录》 曹禺先生的剧作,正是以其精致的语言,创造了一个个无比美妙的艺术境界。下面,就让我们一道,经由一个个具体的语言场景,进入《雷雨》那“令人憧憬和痴迷”的语言世界吧。 一、片断一:洋火 <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第一个语言片断——(点出“洋火”) 朴(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朴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是的。 朴(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 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请大家看投影上的文字,在课文中找出它所在的位置。(顿)同学们,比较一下看,投影与原文有什么不一样(顿,点出“洋火二”,“是的”显示蓝色)很好,大家都很快地发现了问题,投影上的“是的”后面遗漏了一句话(点出“洋火三”原文)。 鲁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一)问: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段对话的具体情境是——(顿)对了,周朴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三十年前你在无锡吗”答案很明确:“是的”,按理说,回答只需两个字就很清楚了,可鲁侍萍为什么还要加上这样一句话呢(顿)这样说话,未免太罗嗦了吧你们觉得呢(到学生面前,个别的轻声问)“你觉得呢”(生答:“不罗嗦”)哦,能不能谈谈你的想法呢(生一答:鲁想要暗示周自己的真实身份。生二答:意在唤起周对往事的回忆。) 》

我上《品质》课堂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我上《品质》课堂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绍兴上虞区丰惠中学刘建松 上午忽悠完,晚上整理好。 大致框架说明:橱窗中三次出现的靴子变化和描述技巧,解读背后的人物的变化。奇怪之匠→坚守之士→艺术之神,最后归结为“底层的光芒”。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小说叫——(单刀直入,简简单单,靴匠的人生就是单纯) 生:品质 师:标题简简单单,但故事不简单,人物更不简单。作者是—— 生:高尔斯华绥(如何引出作者) 师:这位作者也并不简单,出身英国上流社会,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词中,评委特别肯定这位作家的“描述的卓越艺术”。(有意识的强调这篇小说的特色,在文本解读中,这是一条线索,先静悄悄的埋在这里,有预谋)在诺贝尔获奖时,高尔斯华绥特地提到了他的这一篇《品质》,虽然只是短篇,但在作家心中的分量可见一斑。那这篇小说到底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学生叙述故事,老师可适当

补充,强调死亡和悲剧。)(简要的叙述情节,似乎是小说的不可回避的环节,这不是一篇情节制胜的小说,可淡化情节,侧重于描述的技巧,教学内容应有所取舍) 师:《品质》通过对靴子的描述,呈现了一位靴匠传奇而沉浮的一生。浓缩一下,就是靴子和一个人的遭遇,或者说两者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我们以靴子为突破口,来解读靴子背后的人生。(学生回答后,教师怎样点化,提升,又要自然引到教学内容。) 师:作家有意识的为大家呈现了橱窗里三处有意味的靴子,你能发现吗?把相关句子划出来。(学生寻找,划出)(老师特地强调“橱窗”了,是让学生的阅读取向有一定的限制,课堂时间有限,对于这些篇幅相对较长的文本,提问应尽量指向明确,直逼要害。也是教学的窘迫,阿弥陀佛。)(学生找出具体出现靴子的几处重要的段落,最后归纳集中在三段。) 42页、橱窗里陈列着几双靴子。 46页、“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 48 页、“橱窗里照样陈列着细长的轻佻舞靴、带布口的漆皮靴,以及凄凉的长筒马靴。”(读一读,加深印象)师:分析三个段落背后的靴匠人生。

高中语文必修3教案 《雷雨》课堂实录

《雷雨》课堂实录 导入 1.播放视频资料《雷雨》结局片段。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2.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先生在清华读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这出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它就是剧中的主角——周朴园。 3.出示周朴园有关图。 4.学生谈初读对周朴园的印象。 生1答:残酷、狡猾。 生2答:虚伪、阴险。 生3答:有文化、挺传统的,旧式知识分子。 生4答:感情不专一。以此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进而提出几个问题: 1.剧中让你看到希望的人物是谁? 2.你认为剧中活得最累的人物是谁? 3.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是谁? 问题一出,学生像炸开了锅,议论起来。这几个问题应该是他们潜意识中存在但没有明确思考的问题,所以都又回到了电影和剧本中,试图再清晰、直接地感受一下每个角色,并不时交流看法。 看到时机成熟,我就问:就第一个问题哪位同学先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1:我从周冲身上看到了希望。 师:为什么从周冲身上? 生1:他身上有种正义感,不歧视四凤这样的人……反正他和他家的人不一样。 师:那能说说从他身上看到什么希望吗? 生1:(沉默,思考) 生2:周冲是个好人,但是他死了,我觉得还是鲁大海让我看到了希望。 生3:鲁大海头脑简单,动不动就动拳头,素质不高。 生2:你这是看表面现象。鲁大海是工人代表,说明他在工人中的威信很高,有一定的能力,不然,大家不会推选他做代表。 生3:他被其他人骗了还不知道,没一点经验,特别是在周朴园面前像个小孩子……像个傻帽儿。(学生笑)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雷雨》名师课堂实录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雷雨》课堂实录 一、教材分析 《雷雨》是任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所在的单元主题是走进大自然。《雷雨》就是一篇描写自然现象的文章。课文按雷雨前、中、后的顺序,用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本文中要求认识的生字比较少,只有四个,学生自主掌握其音、形比较容易。要求写的字有12个,规律性很强,其中有8个字是左右结构,三个是半包围结构,利于这些已掌握部分合体字书写方法的学生梳理写字规律,并进一步运用巩固。课后题的“读读想想”板块第一次明确在教材中提出了默读课文的要求。而在“读读抄抄”板块中,编者利用小伙伴的泡泡话,提出带点词用得好的说法,引导学生开始关注语言中用词的准确性。 二、学习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自主识记4个生字。借助课文图画,在运用中随文了解生词的意思,初步感受用词的准确。 2、正确、端正书写本课左右结构的字,梳理写这一类字的规律,并能自主运用在书写中。 3、在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运用文中的句式表达雷雨前中后景象的变化,初步感受这种自然现象的神奇多变。 三、教学准备 学生学习本课需要按平时班级的习惯做好预习,能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需要制作本课的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收集雷雨中的声响资料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准备好电脑及展示台。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1、自我介绍 我叫xxx,孩子们都喜欢叫我余老师,我喜欢唱歌、跳舞、读书、吃美食等等。请同学们仿照老师的方法自我介绍一下。 (同学们发言自我介绍) 2、游戏

(1)学一学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老师拍节奏,学生认真听,然后学一遍。) 生:我就跟你这样做。 (2)问一问老师问,学生认真听,然后边拍节奏边回答。 师:谁的尾巴弯?生:公鸡的尾巴弯 师:谁的尾巴长?生:猴子的尾巴长 师:谁的尾巴最好看?生: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师:青蛙青蛙怎么叫?生:呱呱呱 师:小狗小狗怎么叫?生:汪汪汪 师:小猫小猫怎么叫?生:喵喵喵 师:小羊小羊怎么叫?生:咩咩咩 师:刮风生:呼 师:刮大风生:呼呼呼 师:下雨生:滴答滴答 (二)、导入新课 大自然有很多动听美妙的声音,比如说风声、雷声、下雨声,平时我们要多关注生活,了解自然。今天我们来学习雷雨。 (三)、识记生字,初读课文,了解词意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老师事先把装有生字卡片的学习袋发给学生) (1)同桌合作抽读生字卡片(你抽我读,我抽你读) 压乱垂虹 (2)给拼音宝宝找朋友 出示拼音 师:“它的朋友在哪里?找对了读三遍。”

韩军《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名师)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 本文授课教师:韩军 师:哪位同学说说苏轼? 生:苏轼是宋代词人。 生:苏轼是八大家。 师:应该说是八大家之一。哪八大家?说说。 生:苏洵、苏辙…… 生:欧阳修、王安石…… 生:韩愈、柳宗元、曾巩。 师:他们是什么方面的八大家? 生:文学。 师:当然是文学方面,他们应该是散文方面的八大家。 师:他们谁是唐代,谁是宋代? 生: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剩下的是宋代。 师:回答不错。 师:《念奴娇·赤壁怀古》,看看“念奴娇”和“赤壁怀古”,哪个是题目? 生:“赤壁怀古”是题目。。 师:题目和词牌,哪个与内容相关? 生:题目与内容相关。 师:看看注释,这首诗是苏轼在什么境况下写的? 生:这首词是苏轼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赤壁时所作。 师:也就是说,是苏轼在人生的得意还是在失意时所作? 生:失意时。 师:请一个同学把全词读一下。 师:读的非常流畅。可是有个字读错了。 生:“羽扇纶巾”的“纶”,他读成lún了。 师:另外,我提点意见,还应该读出点气势。“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这一句的意思是――滚滚的长江水一直向东流去,大浪淘洗尽了千百年来江水中的风流人物。 生:不对吧? 师:怎么不对? 生:“浪”应该是比喻吧? 师:比喻什么? 生:比喻时光。 师:对了。这里不能把浪解释为江水中大浪,应该是时光。你还知道用水比喻时光的句子吗?比如孔子曾经说过的,“子在川上曰…… 生:“子在川上曰,逝如斯夫”。 师:苏轼劈头一句,非常有气势。江,直接用一个“大”字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 这句,很少有人能够比,能够写得出来。苏轼只这一句就成了千古名句,想起苏轼,我们就想起这句“大江东去”。 如此的气势、如此的磅礴,让我想起了李白的一句,写黄河的,―――

骆驼祥子之高妈公开课课堂实录

《骆驼祥子》之《高妈》课堂实录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做一个调查,在你们平时出行的时候,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呢(学生众口不一,飞机,汽车,火车,轮船)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今天我们看到更多的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展示幻灯片1)那么,我们能否想象,在20世纪三十年代,有这样一群人,为了生活,靠着两条腿,一身力气,为全家撑起半个天空,那就是人力车夫。(展示幻灯片2和3)。 以人力车夫为题材的小说,我们以前曾学过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和胡适先生的《人力车夫》,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骆驼祥子》。 提起祥子,我们并不陌生,在初中时候我们曾经学过《骆驼祥子》的片段描写,那么哪位同学来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祥子。(学生介绍,教师补充,展示幻灯片4和5) 二:教学过程 作为主人公的祥子频繁登场,而在他的周围还有许多鲜活的形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骆驼祥子》之高妈,让我们感受经典文学带来无穷的魅力。 (板书-高妈) 那么,同学们不禁疑惑,高妈是谁 通过课前的预习,我想请同学们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高妈是谁请围绕高妈简要复述课文的主要情节。 高妈是曹宅的女佣。 情节概述:祥子欲购车,高妈支妙招 高妈劝放钱,祥子迟疑看 存钱怕被骗,揣怀更安全 起会买车好,祥子不贪占 我们知道,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情节发展则推动人物性格的形成,但塑造人物形象才是小说的核心内容,接下来,我们就共同来探讨一下本片段描写中出场的两个主要人物,高妈和祥子(展示幻灯片6) 请同学们打开探究案,看探究一题 请同学们认真读题,作者描绘高妈这一艺术形象,主要运用的刻画人物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课文7、13、16段让同学们自行找出有关高妈的语句。 运用人物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的方法。高妈在《骆驼祥子》中虽不是主要人物,却绝对是一个形象生动的人物。我们不知道她的身材是高是矮,脸型是长是圆,但从其语气、语调、语速,我们仍然可以体会到。主要原因就是作者描绘其浅易、生动的语言。比如,向祥子传授放债经验的一段,高妈多用反问句、感叹句,仿佛借债人就在面前请求她老人家宽限几天似的。她称祥子认死理儿是"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管心中无数而乱放债叫"海里摸锅",又叫"放秃尾巴鹰";乘负债认发薪之日上门讨债则叫"堵窝掏"--堵、窝、掏。多利索! 精明、热心、泼辣(板书)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课堂实录1

《雷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重点: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感情朗读雷雨前描写。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老师知道我们同学非常喜欢猜谜语,送大家一个谜语。【课件】(说谜语学生猜)师:怎么猜出来的?生交流。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课雷雨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雷雨的。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师:课前我们都预习了课文,生字都会读了吗? 【课件】(出示生词)这么有自信!先自己试着读一读,如果有读不好的地方就赶快请同桌帮帮你。(生同桌读生字) 1、检查生字 师:停。谁来展示一下。(生)注意读得同学声音要响亮,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问题举手帮助他。(个人读---小老师领读---加点难度读【课件】,开启识字小火车----随探照灯指读【课件】) 2、交流识字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和这些生字已经交上了朋友,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这里的哪个字?【注意提醒同学交流:我记住了用方法】 生:压,你想到哪些词?

生:加一加。蜘蛛虹。虫字旁的字还有哪些?生说师板书。瞧我们用智慧让汉字开花了。 生:换偏旁逃, 生:越,越()越(),文中连续写出两个词语。你来说几个。再来说句子。生:垂,垂字在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谁来把它读好?【课件】这就是蜘蛛垂下来的样子。联系生活,你也来用“垂”字说个句子。生交流。 【垂字我们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呢。观察这个字】 师小结:生字我们不仅要会读,还要写好它!看 3、写字 师:指导。在这些生字中有一个字难写了,你猜猜看是哪个?【课件】看,是“垂”,它是个独体字。你仔细看看,这个字有什么特点?(生)对,这个字的横特别多。有四条横,这些横有什么变化?哪(第二)条最长?要写好这个字很不容易,结构弄懂了,还要注意字的笔顺写正确。现在伸出手跟老师书空,为了记清楚,我们再来书空一遍。【课件回放】好好看看记住了,拿起笔在本子上写。注意提醒书写姿势 师:评价。写完后同桌两人互相看看,把不规范的地方改一改,让自己的字变漂亮。 师:小结。看得出我们大家都非常用心的去写每一个字,相信我们只要多观察,多练习书写就一定会有提高! 4、检查读课文 师:课文会读了吗?打开课本看64页,本文一共几个自然段?谁来读第8自然段。 注意(读得很响亮,读得很流利,分享了你的喜欢) 三、浏览课文,理清条理 师:现在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雷雨的?(生思考交流)生说师板书:雨前、雨中、雨后 师:看来咱同学非常会读书、很会思考。

韩军《师说》课堂实录

韩军《师说》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学习韩愈的《师说》。哪位同学说说,“师说” 这两个字怎么解释。 生:关于老师的说法。 生:关于老师的观点。 师:都不准确。这两个字,课文下面没有给出注释。正确的 解释应当是一一论从师。说,是一种论述文体;师,是从师 的意思。 请记住,这是我们在这篇文章中遇到的第一个“师”字。这 “师”字多次出现,讲法不尽相同。我们要注意区 别。 师:请一位同学再解释一下作者。 生:韩愈,着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师:他是什么朝代的人哪里的人生:唐代,河南河阳(现在河南省孟县西)人。 师:老师再补充一下,韩愈,是我们韩家的骄傲(学生笑)他是司马迁之后的又一个散文大家,他的文章“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雄奇奔放而又曲折变化,可说是汪洋恣肆,苏洵曾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 F面请一个同学把“标题”和“作者”均板书到黑板上。今 天,老师有点“犯懒”,不想板书,请同学们自己在笔记上, 按照老师往常板书的样子,整理一个像样的板书。看看哪位 同学整理得有条有理。 (一个同学黑板上板书“师说”、“韩愈”。)

师:下面我试试,给同学们背诵一遍课文,看看能不能背诵过全篇。 (学生鼓掌)(师背诵完课文之后,学生热烈鼓掌)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开头出现了两个“师”字。这句怎么翻译 生:古代学习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两个师,都是名词,是老师的意思。 师:是不是这样更好老师,是承担传播思想道理、教授 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这句是讲老师的什么方面 生:是讲老师的作用。 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请自译一下。 生: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而不去从师,那些成为疑惑的东西,最终得不到解决。师:这里出现了第四个“师”字,怎么讲 生:名词,老师的意思。 师:有一个“其”字,大家要留心一下。怎么讲你说一下。生:其,在这里当“那些”讲。 师:是什么词性 生:代词。

曹禺雷雨优秀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戏剧基本常识 了解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 明确课文结构及戏剧冲突 过程与方法: 品读戏剧语言,揣摩人物心理,学会理性分析复杂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清资本主义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阶级本质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周朴园的性格特征,体会周、鲁会面时两人复杂的心理活动 教学方法: 情境感悟法 分角色演读法 提问点拨法 讨论探究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媒体:多媒体、自制课件 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结合课本注释①,了解故事梗概,把握故事情节。 2、布置学生利用各种手段了解曹禺生平与创作,安排一学生准备2分钟的演讲“走近曹禺”,要求:抓住重点,简明扼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约5秒钟的“雷声”音频,将学生带入《雷雨》中“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特定氛围之中。 提问:听到这声沉闷的雷响,大家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大家可不可以找几个词形容一下。

(预设:恐怖、压抑、烦躁、不安,让人预感到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就我们的生活经验而言,雷声之后到来的一般是暴风雨。那么,暴风雨有什么特性呢? (破坏性) 1933年,年仅23岁的曹禺,以一支笔,成就了一出雷雨之中的悲剧,震惊了整个文坛,多少年来在舞台上盛演不衰。究竟这出悲剧的魅力何在?这场雷雨中毁灭的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雷雨》,一起去探个究竟。 (板书《雷雨》) 二、走近曹禺 1、请课前指定的同学上台进行2分钟的演讲——走近曹禺。 2、教师进行口头总结,并进行补充,同时展示课件: 曹禺,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市,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自幼随继母看戏,培养了最初的戏剧情结。 1922年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1925年开始演戏。 1928年升入南开大学政治系,第二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开始广泛涉猎西方戏剧名作。 1933年(23岁)完成处女作《雷雨》,震惊文坛。 四大经典名作: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三、了解结构、情节,理清人物关系 说明:《雷雨》共四幕,本课节选自《雷雨》第二幕,共两场。 快速浏览课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第一场和第二场的分界在哪里? ②两场戏中矛盾双方分别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③两场戏的主要情节分别是什么? 附板书: 鲁侍萍客厅重逢(相认) 周朴园 鲁大海父子会面(相斗)

余晓娟执教《雷雨》实录

第十四期咖啡时间 《雷雨》课堂实录 【人教版二下】 执教:余晓娟 记录:万梅 课文: 18、雷雨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 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 《雷雨》课堂教学实录:】 一、课前精彩交流。 师:孩子们好,第一次和大家见面,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都不认识,那看看大屏幕。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二年级下册 18 雷雨 执教: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 余晓娟 师: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来自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我名字叫余晓娟,同学们都叫我余老师,我的爱好也比较广泛,我喜欢读书、唱歌、旅游、逛逛商场、吃点美食很多,那听了我的介绍,我很想认识大家。谁来做一下自我介绍? (生纷纷举手。) 师:很勇敢,我喜欢。请你说。 生:我来自梧村小学二年四班,我叫张雨欣。 师:很高兴认识你,握个手。还有哪些来做自我介绍?这么多,想发言的可以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老师可以一下就看到了。那这样,咱们开着火车来做自我介绍。平时开火车的时候,老师怎么发口令的? 生合:小火车,谁来开? 师:那我来学一学,小火车,谁来开? 生合:小火车,我来开,呜…… 师:真好,请你来自我介绍。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尹诗桐。 师:嗯,大声点更好听,你喜欢干什么? 生:唱歌。 师:声音一定好听,请坐。小火车,继续开。 生:我要姚冠杰,我喜欢画画。 师:很好!你来。 生:我叫熊海斌,我也喜欢画画。 师:你画得画一定很棒!如果发言的时候声音响亮,就更棒了!请坐。你来。 生:我叫赵泽毓,我喜欢做手工。 师:嗯,声音响亮了,有进步了!继续来。 生:我叫张学雯,我喜欢画画。 师:放松一点,这个小女孩,明显声音就大了。再来。 生:我叫吴修杨,我喜欢画画。 师:她的声音好响亮,把掌声送给她!

韩军《背影》教学实录

韩军《背影》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刚刚拿到文章,先充分的阅读文章。 师:(读完了文章,让学生读字词。) 差使狼藉举箸情郁于中触目伤怀 同学们,你们今天早晨“举箸”了吗?(开玩笑) 生:笑着“举箸”了。 师:课文中朱家有几个人? 生:4个,朱自清、父亲、祖母、儿子 师:四代同堂啊!本文写了几个儿子?几个父亲?几个孙子?朱自清一身几任? 生:讨论,三个儿子、两个父亲、两个孙子,一身三任 师:有的人在解读时说本文是父亲与儿子的故事,但是不确切,应该是三个儿子的故事,两个父亲的故事,两个孙子的故事,朱自清一身三任的故事,四条生命的故事,我们解读了这么多,同学们自己鼓励自己。 生:掌声。 师:四个人是朱家四条活生生的生命,他们血脉相连,他们的根在哪? 生:祖母 师:(多媒体)让学生填空: 生命的链条 奶奶的背影(已逝的) 父亲的背影(将逝的) 作者的人生(壮年的) 儿子的生命(未来的) 师:同学们你们的生命是() 生:未来的 师:韩军的生命是() 生:壮年的 师:谢谢同学们,我以为我是将逝的。 (学生笑) 师:本文写了作者的几次流泪? (生读课文找) 生:四次 师:(多媒体)让学生填空: 第一次流泪————祖母(死)了 第二次流泪————父亲(老)了 第三次流泪————父亲(去)了 第四次流泪————父将(大)(去) 师:哪一次写得详? 生:第三次流泪 师:找同学有感情的读。

师:抓住黑板做动作,“攀”“缩”“微倾”做的惟妙惟肖。 (学生笑) 师:这时的背影是什么样的? 生:艰难的、单薄的…… (多媒体让学生填空:作者为何流泪?) (生根据文章内容说) 师:(多媒体让学生填空) 生命是坚强的,还是(脆弱的) 生命是永恒的,还是(短暂的) (生回答) 师:儿子从祖母与父亲的身上看到了生命的脆弱,生命的短暂,家里所有的重担都在父亲的身上。 (多媒体让学生选择) 你认为生命是个实实在在的存在,还是一个短暂飘渺的过程? 生:生命是个实实在在的存在。 师:(引导)生命是一个短暂飘渺的过程。转眼间祖母死了,父亲老了,作者有点接受不了。师深情地说“祖母啊,小时候我在你的怀里数星星,听故事,吃肉,而今天我回来你怎么出丧了呢?父亲啊,原来你的背如此宽阔,如此有力,今天怎么弯了呢?这一切源于时间太匆匆了啊。” (多媒体《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祖母的生命,父亲的青春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我不禁头涔涔泪潸潸了。 (让一个学生读) 师:齐读《匆匆》 师:(多媒体)让学生选择: 本文的主题是赞美父性,还是喟叹生命? 生:有了前面的引导,学生很快就得出了喟叹生命这个主题。 师:本文发表了87年,很多人都解读的父子情,我们有了喟叹生命的解读,为自己鼓掌。 师:《背影》就是“背加影”“背”身体部位,在哪? 生:指具体部位。(大都指肩的部位) 师:它有什么作用? (生说了很多。) 师:总结:肩背是最能体现男人雄性的地方,背师做着动作很男人。并让学生把老师作为父母给捶背,踩背。 师:你爸爸背过你吗? 生:背着我看花灯,很有安全感。 生:…… 师:(多媒体) 爸爸背着我……

全国第九届阅读课特等奖 《雷雨》实录

《雷雨》课堂实录 【人教版二下】 执教:余晓娟 记录:万梅 课文: 18、雷雨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雷雨》课堂教学实录:】一、课前精彩交流。 师:孩子们好,第一次和大家见面,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都不认识,那看看大屏幕。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二年级下册 18 雷雨 执教: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余晓娟 师: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来自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小学,我名字叫余晓娟,同学们都叫我余老师,我的爱好也比较广泛,我喜欢读书、唱歌、旅游、逛逛商场、吃点美食很多,那听了我的介绍,我很想认识大家。谁来做一下自我介绍? (生纷纷举手。) 师:很勇敢,我喜欢。请你说。 生:我来自梧村小学二年四班,我叫张雨欣。 师:很高兴认识你,握个手。还有哪些来做自我介绍?这么多,想发言的可以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老师可以一下就看到了。那这样,咱们开着火车来做自我介绍。平时开火车的时候,老师怎么发口令的? 生合:小火车,谁来开? 师:那我来学一学,小火车,谁来开? 生合:小火车,我来开,呜…… 师:真好,请你来自我介绍。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尹诗桐。 师:嗯,大声点更好听,你喜欢干什么? 生:唱歌。 师:声音一定好听,请坐。小火车,继续开。 生:我要姚冠杰,我喜欢画画。 师:很好!你来。 生:我叫熊海斌,我也喜欢画画。 师:你画得画一定很棒!如果发言的时候声音响亮,就更棒了!请坐。你来。 生:我叫赵泽毓,我喜欢做手工。 师:嗯,声音响亮了,有进步了!继续来。 生:我叫张学雯,我喜欢画画。 师:放松一点,这个小女孩,明显声音就大了。再来。生:我叫吴修杨,我喜欢画画。 师:她的声音好响亮,把掌声送给她! 师:太好了。今天很高兴,认识那么多的好孩子。这

原创 《雷雨》课堂教学实录

《雷雨》课堂教学实录 《雷雨》课堂教学实录《雷雨》课堂教学实录海边沉思 《雷雨》课堂教学实录 ——兼评 程翔老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师:老师刚刚了解了一下,你们已经学习完了这篇课文,对吧? 生:对(齐答) 师: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学习呢?换个角度再学习一次。(这对老师将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师:老师教了近三十年,这篇话剧也不知教了多少遍,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感觉,直到最近几年才有了些眉目。(何其谦虚)话剧即戏剧,对话是重点。对话有长度,可分为对话篇、对话段、对话组。对话篇即教材节选文,就《雷雨》而言,有几个对话段呢? 生:三个对话段。 师:依据是什么? 生:依据是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见却未识出其身份,识出其身份后矛盾开始有波澜,鲁大海出现后矛盾进入高潮。 师:嗯,有一定的道理,但似乎太笼统。 生:老师,我认为只有两个对话段。 师:哦!你的依据又是什么? 生:我的依据是戏剧的前半部分是两人对话,后半部分是多人对话。 师:似乎也有道理。 生:老师,我不赞成她的看法。 师:那你来说说。 生:我觉得还是分为三个对话段,第一个对话段是周鲁俩人共忆无锡梅小姐,第二个对话段是鲁侍萍来周家的目的,第三个对话段是围绕罢工、复工展开的。 师:很好!你概括得非常到位。那我们划分对话段的依据是什么? 生:对话的内容。 师:对,对话的内容,即话题。话题换的地方就是切分对话段的地方(举生活中的事例)。所以,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雷雨》的对话段、对话组之后,能读懂所有的话剧,理解所有话剧的内容。那第一对话段里又有那些对话组呢? 生:第一对话组是周鲁俩人共忆无锡梅小姐并作出不同的评价。 师:怎样不同的评价? 生:我认为可以用两个词语来概括:怅悔,后悔。 师:具体一点。 生:周说是小姐,鲁说不是小姐,是下等人。 师:这是称呼的不同,那评价呢? 生:周说梅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鲁说梅小姐不清白、不贤惠,也不大规矩, 师:为什么两人对梅小姐的称呼、评价有这样大的区别?(给同学们思考时间,师巡视)生:周那样说表明他对梅小姐还有一些爱恋,侍萍那样说表明她恨自己有那么一段经历。 师:那他们两人相爱是不是一种罪过? 生:不是罪过,却是一个错误。就当时是错误,但就现在来说是一种权利。 师:说的太好了,相爱是一种权力,不是罪过!在侍萍看来,一个仆人居然爱上了资本家的大少爷,而且还生下了两个儿子,这当然是不规矩的,也不守本分的。当时我怎么就那么大胆,无视封建等级观念、门第观念的存在呢?现在想想当然不规矩、不贤惠、不守本

韩军《背影》上课实录

韩军《背影》上课实录 2015-04-26 韩军《教师博览》 【温儒敏赞赏韩军《背影》课“成功”“精彩”】 韩军老师: 你的关于《背影》的细读教案和实录都拜读了,非常有意思,深入到了文章的内核,发现了一般人阅读可能容易忽略的深意。你的课是成功的。特别是深入到对于生命、死亡等命题的思考,把握住了文章的深层意蕴,而且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启发引导,也是必要的。因为你作为教师对作品有深入的带着自己体验的理解,才能讲得如此精彩。如果能扣住语文要素再下点功夫,那就更好。 预祝春节阖府康健。 温儒敏2015-2-8 1、识释字词 (1)“差使狼藉簌簌蹒跚 交卸奔丧典质赋闲 颓唐琐屑举箸惨淡 情郁于中触目伤怀” (2)有时当堂背诵开头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是他的背影”,背最后几句,“在晶莹的泪光中……再能与他相见!” 2、“朱家人” 师:《背影》写到了朱家几个人? 生:两个。一个是父亲,一个朱自清。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三个。还有一个祖母。 生:祖母死了。死了也算。 生:祖母不是朱家人,不姓朱。 师:将来你出嫁了,男朋友说,你不是他们家的人,你同意吗?

师:写到了朱家三个人,就对吗? 生:四个,还有朱自清的儿子。课文后面“他还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师:真精彩!是否写了朱家五人呢?“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有一位名叫“朱红”的妹妹卖橘子呢! 生:“朱红”是颜色。 生:还有一个茶房。 生:茶房,是打工的,佣人。 师:如果我给你打工,能算你们家人吗? 3、“四世同文” 师:四个人,四代人同在一起,用成语怎么说? 生:四世同堂。 师:祖母生前没见过朱自清的儿子。祖母,父亲,朱自清,朱子,没有四世同堂。但,这四代人,却同在《背影》一篇文章里了。 生:四世同文。 师:有几个父亲、几个儿子? 生:两个父亲。 生:三个儿子。 生:朱自清本人,也是父亲。 师:朱自清也是父亲。他是年轻父亲。本文可以说,是“两个父亲的故事”。 生:年轻父亲,怀念年老的父亲。 生:当了父亲,才有父亲体验,才更懂父亲。 生:三个儿子是,朱自清,父亲,朱子。父亲是祖母的儿子。 师:写了几个孙子呢? 生:两个,一个是朱自清,一个是朱自清的儿子。

雷雨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案

《雷雨》教学案例一 教学目标: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文本语言情境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周朴园形象。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解读? 教学方法:朗读、设问、点拨、讨论。 教学媒体: powerpoint 课件 教学准备:课前发下阅读补充资料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言: 1 、播放视频资料《雷雨》结局片断。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2 、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 2 3 岁的曹禺先生在清华读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这出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它就是剧中的主角——周朴园。 3 、出示周朴园有关图片——选取 3 、 4 位学生谈初读对周朴园的印象 (生 1 答:残酷、狡猾。生 2 答:虚伪、阴险。生 3 答:有文化、挺传统的,旧式知识分子。生 4 答:感情不专一。) 以此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4 、同学们眼中的周朴园显然都不同,其实周朴园在文学界也是倍受争议的人物,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来探究:周朴园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投影) 二、教学过程 1 、提供鉴赏人物视角引出黑格尔名言 “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黑格尔《美学》(投影)

黑格尔显然要告诉我们:对一个剧本而言,语言是剧本的第一要素。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等于抓住了人物的灵魂。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课文节选的第一场戏——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中的语言入手,来把握周朴园的复杂个性。 2 、进入具体语言情境 情境一 朴: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朴: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朴: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朴: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哦,好地方。 解读步骤: 1 、让学生体验“ 我们” 在表意上的作用(暗示两人有过不寻常的关系) 2 、通过贯穿全戏的时间概念“ 三十年前” (让学生找出第一场戏中“ 三十年前”共出现 12 次)来深入了解周、鲁两人特殊的关系。教师提供材料 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五十五岁。 周繁漪--其妻,三十五岁。 周萍--其前妻鲁侍萍生子,年二十八。 周冲--繁漪生子,年十七。 鲁贵--周宅仆人,年四十八。 鲁侍萍--其前妻,某校女佣,年四十七。 鲁大海--侍萍与前夫周朴园之子,煤矿工人,年二十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