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论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论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论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论

被扭曲的灵魂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论

[内容提要] 鲁迅的农民题材小说面向现实,针砭时弊,以改造社会为出发点,反映出时代的呼声。本文结合《呐喊》和《彷徨》中的部分篇目,对作品中的农民形象进行分析研究。试图从性格特征、角色功能、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等几个方面,来具体论证鲁迅作品中这一特殊群体的典型性。解读这一类文学形象,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鲁迅小说农民扭曲

引言

作家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一生的创作。童年的鲁迅自家庭变故以后,经常生活在风光秀丽、充满快乐与自由的农村,与农家子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与农民朋友的交往中,鲁迅一方面感受到他们的纯朴、善良与热情,一方面对农民的生存状况,尤其是对他们的痛苦与不幸有了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作为文化主将的鲁迅目睹了黑暗社会中苟活的人们,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扭曲了他们的身体,更严重地腐蚀了他们原本纯洁的心灵。鲁迅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农民形象,如《故乡》中善良的闰土,《药》中的华老栓,夏瑜的母亲,以及《明天》里的单四嫂子,《阿Q正传》中的阿Q等等,他们的思想观念、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正是反映了中国现代农村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鲁迅在憎恶并揭露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同时,对广大农民的悲惨遭遇深感同情,更为他们的愚昧、麻木、不思抗争而愤恨,因此深深地发掘存在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身上的国民劣根性,几乎渗透于鲁迅小说的每一篇章,凸现其小说创作反封建这一中心主题。

在众多的农民形象中,由于各自不同的境况、遭遇以及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程度各异,鲁迅笔下的农民在思想性格、行为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有的思想愚昧、麻木。《故乡》中的闰土虽然待人诚恳,善良,可是到了中年,已经由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①他的生活极度空虚,无聊,毫无目标。小说《药》中的华老栓也愚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他轻信庸医的胡言,将人血馒头当良药而贻误亲子的性命。阿Q被欺负和污辱后的精神胜利法更是愚昧到了极点的表现,面对赵太爷、丁举人等人的欺侮,他不是努力自强和抗争,而是编织种种歪理,异想天开地满足精神上的“转败为胜”。

有的思想守旧、安于现状。小说《风波》最能反映这一类农民的性格特征。作品中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的思想则更多地反映了他保守、倒退的倾向。七斤看起来似乎是个穿梭于城乡之间的见多识广的船夫,七斤嫂也是一个泼辣精明的女子,可是他们整天所虑的仅仅是如何才能当好顺民,围绕着“皇帝是否坐上龙庭”的消息而忧患自己的辫子这个毫无意义的问题,革命后因为剪了辫子而喜,皇帝即位后因为没了辫子而忧。

有的丝毫没有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对所面临的重重压榨只能逆来顺受,即使在忍无可忍之际所萌发的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也是不彻底的。单四嫂子年轻时就丧夫守节,孤儿寡母,贫弱无依,对于生活与心灵的重压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幼子宝儿是她唯一的精神安慰,可是在宝儿患病期间,希望得到帮助与宽慰的她却遭遇到庸医的欺骗和市井无赖的以帮助为名,行调戏之实。在宝儿死亡这个致命的打击面前,单四嫂子这只可怜的羔羊仍然令人揪心地强忍着这一切,她不得不继续承受难以忍受的精神上的孤独与空虚。而《祝福》中的祥林嫂比起单四嫂子,虽然有了要求独立的愿望和强烈的反抗意识,在“四大绳索”的束缚下也曾多次反抗,甚至以死抗争,但因为斗争的不彻底性致使她仍然未能冲破封建的“吃人”罗网。

……

细察这一群软弱的农民形象,他们都生活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黑暗、动荡、病态的社会环境始终左右着他们的言行,吃人的封建制度严重地扭曲了他们的灵魂。正是因为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重重压榨,才使原本健康可爱、活泼多知、勇敢机智的少年闰土变得沉默寡言、呆若木鸡。原本纯洁的心灵正是由于烙上了阶级的印记,而与鲁迅之间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他再也不会充满朝气地面对眼前困苦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呆滞与麻木的精神状态。祥林嫂的外逃出走,看似对社会的反抗,对不幸遭遇的抗争,可她的顽强抗争却是为了捍卫封建夫权授予他的“从一而终”的权利。在这种目的的驱使下,祥林嫂反抗越强烈越可悲,还有单四嫂子强忍生活的巨痛,特别是阿Q厚重的愚昧与麻木更能够直接地反映其心灵所受的毒害之深。这一类被剥削者身处困境倍受煎熬,却始终不能有清醒的认识。残酷的封建制度全方位地制约着他们的一言一行。其实生活的贫苦,家庭经济的沉重负担已经使他们饱受饥寒、度日如年,可这并不是他们命运凄惨的根本之所在。“鲁迅的小说更多的是描写吃人者用软刀子杀人,他们利用封建思想对劳动人民实行精神统治,麻痹,腐蚀,扭曲他们的心灵,这是更残忍的慢性的心灵折磨,使被吃者不思抗争,永远甘愿被吃。”②《呐喊》、《彷徨》中的劳苦大众都有着一种共性,即奴性思想。他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屈从于罪恶的社会制度。这一个个性格鲜明,呼之欲出的受害者,尽管对所处的生活环境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反抗意识,可是在可恶的压迫者形象当中,总会出现那些貌若好人,实则元凶的人物,一些劳苦大众对其无比信仰。当他们同罪恶现实作出反抗之时,这些可恶之徒一旦出现并且从中作梗的话,往往会严重削弱他们的斗志,最终让他们再次归顺于“吃人者”,比如《离婚》中爱姑对七大人的信赖,《祝福》中祥林嫂对鲁四老爷的屈从等等,都淋漓尽致地反映出封建农民思想所受的愚弄之深。看似敢于反抗,实质上他们的心灵已经完全归依于封建统治者了。

为了刻画农民鲜活的形象特征,鲁迅在塑造人物上有其独特的笔法。针对

各自不同的人生历程,表现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及相应的心理特征,他通常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③鲁迅笔下的农民往往不是生活中具有单一性格特征的个人形象,而是作家根据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创造性地综合多个人的思想及行为特点,从而塑造独具特色的艺术典型。鲁迅往往以生活中熟知的某个人为基础,即人物原型。进而深刻分析与之相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结合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从而对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烂熟于心,一挥而就。”比如对闰土形象的塑造,就是以农村少年章运水为原型的,少年章运水与鲁迅形影不离,关系密切。他天真活泼、健康、乐观,可随着岁月的穿梭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再加上贫苦生活的重压,使他变得迟钝、麻木起来。作为艺术形象的闰土就是在此基础上,通过作者的联想和深思塑造出来的。此外,“鲁迅所熟悉的绍兴农村生活,在他的作品中也是一个最重要的源泉。”④成功的小说,其艺术表现手法大多是全面的。肖像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梦境描写、背景描写等在鲁迅作品中都能举出许多生动的例子,足以证明鲁迅艺术手法的高超,中外艺术功底的扎实。但是,鲁迅艺术手法中最为独特的还是传神的白描,他总是通过简洁的文字,即能传达出人物的内在特征。阿Q脑袋后侧的小辫子,又黄又枯又细,足见其社会地位与生活状况之凄惨;阿Q偷偷地骂了“假洋鬼子”、“秃儿驴……”,不料秃儿手拿“哭丧棒”大踏步走来,阿Q便“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可见其生性之欺软怕硬;“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台一扔说:“现钱!打酒来!”仅此一笔,阿Q“中兴”后的得意尽已跃然纸上。另外在“画眼睛”方面,鲁迅常有用白描传神之笔。在写《故乡》中“豆腐西施”杨二嫂时,作家只用了短短几百字,就勾勒出她那圆规形的身材和尖嘴薄舌、能说会道、泼辣放肆、非常爱占小便宜的性格,从外形到思想无不给我们留下了鲜明到难以磨灭的印象。“对于《孔乙己》里的主人公,作者也只用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话,就把这个人物已经失去了走进酒店里屋去喝酒的资格,却又不愿意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不愿意走进劳动者行列的悲剧性格,揭示得清清楚楚,使人产

生丰富的联想。”⑤华老栓眼眶围着“一圈黑线”,这是长期劳累、烦神的结果,《明天》里昏庸的中医说了半句话就“闭上眼睛”,一副冷漠无情的样子;至于祥林嫂眼神的四次变化,更记录着她半生悲惨的历程。

任何一个作家及其作品,能在读者心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必定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鲁迅小说中的一系列农民形象就以其鲜明的角色功能和典型的文化性格而引人注目。从鲁迅作品中,可以窥出一个个愚昧、麻木、病弱的老中国儿女。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隐藏于灵魂深处的伤疤,正是当时黑暗社会的反映。闰土的转变,单四嫂子的孤苦伶仃,祥林嫂的悲剧,六斤的幼年裹脚,华小栓、宝儿的夭折等等都是罪恶的封建制度所酿成的悲剧。在《明天》、《风波》、《祝福》等具有较强现实主义倾向的篇章里,劳苦大众思想上和心灵上无不打上了封建礼教的烙印,他们在文学史画廊里的出现,有着特殊的意义:(一)能够剖析作者的心路历程。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客观真实,它最终来源于生活。鲁迅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塑造出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农民形象,与作家自身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密不可分。“由于受中国传统感悟的思维方式的影响,鲁迅对民族精神痼疾的发现和揭露,主要不是逻辑分析而是主体体悟与自我剖析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鲁迅显然是感受过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⑥鲁迅出身于破落户人家,家道中衰时贫困生活的折磨,市井闲人的嘲弄和白眼, 加之整个中国文化在西方打击之下的衰败,对于未接受西学的鲁迅来说,也只能以文化的优胜来自慰。另外,即使在他接受西学后也曾两次求助于精神胜利法,一次是办《新生》流产与辛亥革命失败后,鲁迅用了这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沦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呐喊·自序》) 一次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的腥风血雨中,“鲁迅说他恐怖于血的游戏,并在救助我自己,还是老法子,一是麻痹,一是忘却。”(《而已集·答有恒先生》) 处于当时特定社会环境里的鲁迅,特别是大革命的失败,更是猛

烈地震撼着他的心灵,和其他人一样,孤独、苦闷一直萦系心头。正是因为作家出自传统的国民,他对传统的国民性格看得格外透彻,剖析起来也就格外深刻。

(二)与其他受害人唯一不同的是,鲁迅在他们陶醉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道德天下第一”的时候,能超凡脱俗地挺身而出,清醒地指出他们是病态社会文化中的患者。鲁迅自己就说,他从旧营垒中来,对旧事物看得格外分明,是故反戈一击,易致敌于死命。一贯以来,鲁迅在深刻洞察农民身上所依附着的国民性的基础上,总是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他们愚昧和病态的本质特征,强烈地控诉封建社会、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在《呐喊》、《彷徨》中,作者对劳动者不幸命运的描写时,发现农民的这种落后面貌带有极大的普遍性,甚至体现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对此,鲁迅既“哀其不幸”,但更多的是“怒其不争”。他的农民题材作品中,在揭示劳动人民悲剧命运原因的时候,作者批判的矛头往往一方面指向“吃人”的客观世界,一方面指向劳动人民自身愚弱的心灵。《示众》里那一群麻木、呆滞的人群,你看我,我看你,个个莫名其妙,但又是津津有味;《故乡》中的闰土前后判若两人,特别是闰土与“我”心灵的隔阂之深,而且他将自己的命运完全寄希望于毫无意义的香炉与烛台上;《离婚》一文里,爱姑虽然刚强泼辣,敢于反抗,而且斗志满怀,信心十足,可外表的刚强毕竟难掩本质的软弱,在“知书识礼”的七大人面前,爱姑便显得羔羊一般的顺从,如此等等。鲁迅对存在于广大农民身上的这种“不争”之气,真可谓达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也正是从作品中这一系列被扭曲的灵魂身上,可以看出劳苦大众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愚昧、麻木、健忘、自尊、自负的丑陋灵魂,可以看出封建宗法制度、封建礼教对人们精神的残酷迫害,更能看出作为一代文化巨人的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反省,对黑暗社会制度的无情鞭挞。

(三)鲁迅笔下所描绘的一幕幕悲惨的生存画面,展现出一系列形象逼真,个性鲜明的劳苦大众,真实地再现了我国处于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村生活状况。

在鲁迅作品充满血泪的文字中无不渗透着作者饱含希翼的心语,他渴求看到七斤夫妇一言揭穿赵七爷的虚伪和狡猾;渴求看到华小栓、宝儿他们能够健康、聪明地活着,长大;渴求看到祥林嫂、单四嫂子、爱姑等人以清醒的头脑,用坚决的行动同罪恶的社会制度彻底决裂。这些劳苦人民的悲剧命运告诉我们:要认清自身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关心国家时局,勇敢、彻底地同落后势力作斗争。固然,“国民性在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表现方式,常常打上自己的阶级烙印,”⑦同一民族在不同的时代也会产生相应的国民性。抚今追昔,我们也确实应该认真地审视自我,严于解剖自己,将自己灵魂深处所蕴含的本质特征与阿Q、赵太爷、华老栓等人进行比较,从而扬长避短,进一步完善自我。

人物的活动总存在于特定的社会之中,作家在刻画艺术形象时离不开对人物生存环境的描绘。鲁迅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更是注重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只不过他把典型环境的描写溶化到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中去,没有孤立地,专门地去写而已。”⑧因此,从作品中的农民身上,完全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某些特征:

(一)森严的等级制度。“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农民,他们的言行举止都直接受着统治阶级的役使,在他们的奴性思想中,只知道对有权之士绝对的顺从。封建等级制度是他们永远也冲破不了的牢笼。而处于统治地位的高贵者则可以任意欺压低贱者。鲁镇的绝对权威鲁四老爷,主宰未庄生活的赵太爷、钱太爷,他们的意志就是至高无上的法律,他们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是无声的命令。《阿Q正传》第三章提到的阿Q被赵太爷打时写道:“未庄通例,倘如阿七拉阿八,或者李四打张三,向来不算一件事,一上口碑,则打的既有名,被打的也就有了名。至于错在阿Q,那自然是不必说。所以者何?就因为赵太爷是不会错的。”可见,作品中的赵太爷等人在这里是极具权势的人,他们不但可以在经济上对劳苦大众进行极其贪婪的敲骨吸髓的剥

削,而且在政治上也可以任意处置各种各样的事情。他们不许阿Q姓赵,阿Q就不姓赵;土财主赵七爷在“皇帝坐了龙庭”的消息传来时,立即放下辫子,并耀武扬威地跑到农民当中威胁剪掉辫子的七斤;鲁四爷不让祥林嫂碰神圣的祭器,她就得永远大罪难赦。在这种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剥削者始终都是心狠手辣,残酷无情的,尽管鲁四老爷看上去并不那么凶神恶煞,面目可憎,赵七爷在辛亥革命后也是老实地将辫子盘在头上,可是一旦将他们置身于劳苦的农民当中,那种狰狞与神气便即时表现出来。

(二)残酷的封建礼教。中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积淀了较为系统的封建意识。辛亥革命对之根本没有多大触动,诸如“男尊女卑”、“从一而终”、“男女之大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在农民的头脑里都已根深蒂固。最令人痛心的是单四嫂子惨痛的一生,“从一而终”的封建教条害得她孤苦无依,“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⑨死死地纠缠着她,让她永远也不会等到希望的明天。与单四嫂子命运相似的是祥林嫂,在她痛不欲生之时,该死的柳妈偏偏又道出阴间的锯身酷刑。让她死也无法解脱自己“罪孽”的一生。另外,从阿Q身上更能看出农民受封建信条支配的例子。精神胜利法使得阿Q被打后以“儿子打老子”而引以为豪,它就是依据“父为子纲”来自慰的。

(三)冷漠的人际关系。《呐喊》、《彷徨》中的很多篇什都说明,在封建社会这张吃人的“罗网”中,人际关系的冷漠不仅表现在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在同处于被“吃”的命运的劳苦大众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漠视,甚至幸灾乐祸的状况。比如祥林嫂周围的那一群群众,在祥林嫂深受迫害之时,“对她歧视,责备,嘲笑,不仅使她孤立无援,而且加重了她精神的崩溃。”⑩对于阿Q被打,小尼姑受欺侮,酒店里的人们丝毫没有对被侮辱者被损害者的同情心,没有一点阶级兄弟之间的爱心,只把别人的痛苦当作笑料来加以鉴赏。“用鲁迅最沉痛的话来说,真是到了连自己的手也几乎不懂自己的足的地步。”11 (四)愚昧的封建迷信。由于封建反动势力的迫害,致使农民在与命运抗

争的路途中无法把握自我,对所面临的一切只能忍耐和顺从。在疾病和困境中他们往往手足无措,而用迷信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如闰土对香炉与烛台情有独钟;柳妈的阴间有鬼神之说使祥林嫂生死两难。《药》里的华大妈在新坟前面化纸钱,呆呆地坐在地上。《阿Q正传》中提到的哭丧棒”等等都说明了他们思想的愚昧、麻木。在现实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之下,广大农民已经失去了希望,他们只有将未来寄托在神佛身上,通过求神拜佛祈求好运的到来。不能正视现实的人们在神灵面前却显得格外虔诚。可见他们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愚弄之深,他们的灵魂被腐化、扭曲之极。

结束语

纵观鲁迅的农民题材小说,不难发现作家总会不吝笔墨去揭露社会的病态特征,以及在这种社会下的国民性的病弱,其目的都在促进一种新的,奋进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的诞生。鲁迅正是凭着对中国文化的深刻了解,以及作为思想家所独具的敏锐的洞察力,为我国文学塑造了一大批典型的人物形象,给人以警醒和启迪。就是在今天,人们身上也还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阿Q等人的影子,学习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注释及参考文献:

①鲁迅. 鲁迅全集. 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3.31

②⑤⑩朱晓进、唐纪如.鲁迅概论.徐斯年.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9.235-242

③吴宏聪、范伯群. 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53

④王士菁. 鲁迅传.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9.154

⑥高旭东.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鲁迅. 李珊利、李寒江. 永清: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2.208

⑦王吉鹏、王竹丽. 观照伟大精神的经纬——鲁迅思想研究史. 吴兰萍.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208

⑧ 11严家炎. 论鲁迅的复调小说.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45

⑨张岱年、方克立. 中国文化概论.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72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先生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文章特别是他的小说给后人们带来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鲜明的阶级观念、生动的文学性以及丰富的艺术特点。毛泽东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本文就鲁迅先生小说的艺术特点展开讨论。 一、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真实。鲁迅先生主张文学创作用“白描”的手法,也就是主张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但这里的简练并不代表简单,而是用一条条细线勾勒出事情和事物的真实面貌。比如说在《祝福》中,小说一开头写“送灶的爆竹”,这既是点了“祝福”的题,同时也表现了鲁镇当时浓厚的节日气氛。这几句话也借自然环境写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当时的中国农村依然充溢着迷信的思想。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比较简要地写了一下“福礼”的过程:“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自然如此”。这些描写充分说明了在“祝福”中充斥着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的内容,还点明了封建迷信在农村的流毒之久,影响之深,以至于在辛亥革命成功多年之后,还“家家如此”。最后,作者还对“祝福”的现场作了几笔描述“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寥寥几笔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浓烈的“祝福”气氛,也和下文中祥林嫂凄凉悲惨的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鲁迅先生曾说,作文章要有真情,去粉饰,少做作,勿买弄。而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场景、水乡风情、民俗风貌、城镇景致、人物的言行姿态,确实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二、鲁迅先生也十分擅长于发掘蕴涵深刻社会意义的生活片段和生活场景,来集中突出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并没有对人物的生平作过详细的描绘,甚至不注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通常在人物出场的时候来一段外貌描写,像《孔已己》中的“孔已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带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寥寥数笔,就使读者对孔已己有了一种大致的印象。接着通过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与原先的印象相互叠加。于是乎一个生动的人物就诞生了。我们从孔已己的破烂长衫,接着联系到他的所谓“君子固穷”,以及知道“回”的四种写法,可以清晰地看出孔已己是个穷酸迂腐的落第秀才,而这使人们对孔已己最后的“大约的确死了”没有太大的意外。又如《故乡》中也没有对闰土的具体生活状态作出过详细的描写,而是通过闰土少年时“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了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和闰土长大后的“灰黄的圆脸,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很薄的棉衣”作对比。闰土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在海边种田,终日劳苦的人,这很明显地写出了闰土的近况不佳,从而使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也写出了但是的社会背景是十分严峻的。鲁迅小说的这个艺术特点,使这些短小的篇目得以展现出更加丰富的社会内涵,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予人们强烈的艺术感受。 三、鲁迅先生擅长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描写人物形象,运用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像《药》中用夏瑜被狱卒打了嘴巴反而说打人者可怜的细节,突出了革命者夏瑜大义凛然的品格。又如《阿Q正传》用阿Q被闲人们打了,说是“儿子打老子”或是认为“自己是能自轻自贱的第一人,除去这‘自轻自贱’便是‘第一人’了”等等细节描写,鲜明地表现了阿Q自欺欺人的性格特征。再如《风波》中的九斤老太一次又一次地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来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农民的愚昧无知没有发生改变,又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没有联合起真正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鲁迅先生用“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小说的内涵更加明白无误,令人难以忘怀。 四、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语言大师,他的文学语言纯净、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他善于根据作品的内容,调整语言色调,营造艺术氛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有的作品鲁迅先生运用抒情的笔调。像《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段优美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写出孩子们当时轻松的心情,与下文中难以看下去的社戏作对比,也写出了孩

(完整版)浅析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毕业设计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论鲁迅小说中人物子形象的塑造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引言.......................................................................................................... ..2 一、本文阐述的背景 (2) 二、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 造 (3) 三、鲁迅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的社会意 义 (9)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浅析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 摘要:鲁迅的小说主要塑造了现代中国的两类型人物形象,一类是以孔乙己、陈士成、吕纬甫、魏连殳、子君和涓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或惨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以孔乙己、陈士成为代表);或有进步要求和变革愿望的现代知识分子(以吕纬甫、魏连殳等为代表);亦或是“五四”后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知识青年(以子君和涓生等为代表)。通过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抨击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鲁迅在深刻批评他们的同时,也不掩饰自己对他们遭遇的同情,愤怒地控诉毒害和葬送他们的黑暗制度,替他们大声喊出了“封建礼教吃人!”另一类是以阿Q、闰土、祥林嫂、杨二嫂等为代表的农民形象。一个个鲜活的农民形象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苦难的旧中国农民,他们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枷锁。可以说他的小说有自己的历史价值,更有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论

被扭曲的灵魂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论 [内容提要] 鲁迅的农民题材小说面向现实,针砭时弊,以改造社会为出发点,反映出时代的呼声。本文结合《呐喊》和《彷徨》中的部分篇目,对作品中的农民形象进行分析研究。试图从性格特征、角色功能、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等几个方面,来具体论证鲁迅作品中这一特殊群体的典型性。解读这一类文学形象,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鲁迅小说农民扭曲 引言 作家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一生的创作。童年的鲁迅自家庭变故以后,经常生活在风光秀丽、充满快乐与自由的农村,与农家子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与农民朋友的交往中,鲁迅一方面感受到他们的纯朴、善良与热情,一方面对农民的生存状况,尤其是对他们的痛苦与不幸有了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作为文化主将的鲁迅目睹了黑暗社会中苟活的人们,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扭曲了他们的身体,更严重地腐蚀了他们原本纯洁的心灵。鲁迅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农民形象,如《故乡》中善良的闰土,《药》中的华老栓,夏瑜的母亲,以及《明天》里的单四嫂子,《阿Q正传》中的阿Q等等,他们的思想观念、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正是反映了中国现代农村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鲁迅在憎恶并揭露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同时,对广大农民的悲惨遭遇深感同情,更为他们的愚昧、麻木、不思抗争而愤恨,因此深深地发掘存在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身上的国民劣根性,几乎渗透于鲁迅小说的每一篇章,凸现其小说创作反封建这一中心主题。 一

在众多的农民形象中,由于各自不同的境况、遭遇以及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程度各异,鲁迅笔下的农民在思想性格、行为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有的思想愚昧、麻木。《故乡》中的闰土虽然待人诚恳,善良,可是到了中年,已经由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①他的生活极度空虚,无聊,毫无目标。小说《药》中的华老栓也愚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他轻信庸医的胡言,将人血馒头当良药而贻误亲子的性命。阿Q被欺负和污辱后的精神胜利法更是愚昧到了极点的表现,面对赵太爷、丁举人等人的欺侮,他不是努力自强和抗争,而是编织种种歪理,异想天开地满足精神上的“转败为胜”。 有的思想守旧、安于现状。小说《风波》最能反映这一类农民的性格特征。作品中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的思想则更多地反映了他保守、倒退的倾向。七斤看起来似乎是个穿梭于城乡之间的见多识广的船夫,七斤嫂也是一个泼辣精明的女子,可是他们整天所虑的仅仅是如何才能当好顺民,围绕着“皇帝是否坐上龙庭”的消息而忧患自己的辫子这个毫无意义的问题,革命后因为剪了辫子而喜,皇帝即位后因为没了辫子而忧。 有的丝毫没有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对所面临的重重压榨只能逆来顺受,即使在忍无可忍之际所萌发的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也是不彻底的。单四嫂子年轻时就丧夫守节,孤儿寡母,贫弱无依,对于生活与心灵的重压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幼子宝儿是她唯一的精神安慰,可是在宝儿患病期间,希望得到帮助与宽慰的她却遭遇到庸医的欺骗和市井无赖的以帮助为名,行调戏之实。在宝儿死亡这个致命的打击面前,单四嫂子这只可怜的羔羊仍然令人揪心地强忍着这一切,她不得不继续承受难以忍受的精神上的孤独与空虚。而《祝福》中的祥林嫂比起单四嫂子,虽然有了要求独立的愿望和强烈的反抗意识,在“四大绳索”的束缚下也曾多次反抗,甚至以死抗争,但因为斗争的不彻底性致使她仍然未能冲破封建的“吃人”罗网。

分析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

分析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 鲁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中文化战线上的主将,现代文学史上一面光辉灿烂的旗帜。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深刻的人物形象,包括为了革命英勇牺牲却不被无知的人们所理解的反抗者们,把握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封建主义的代表的权贵,体现当时中国社会国民性的知识分子和农民等阶层的人物形象等等。鲁迅通过不同的人物形象,全景式的反映了当时旧中国的普遍社会氛围,从一个国民审视者的视角入手,表现了对于中国社会的深刻认识与深切思考。 鲁迅笔下的权贵者 鲁迅笔下的权贵者形象有力地说明了这些权贵者违反历史潮流,最终都被历史的车轮辗作了尘土这一社会历史必然。《狂人日记》中的赵贵翁,《孤独者》中的杜师长,《阿Q正传》 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药》中的康大叔,《孔乙已》中的丁举人,, 一个个活生生的权贵者形象将先生的反封建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鲁迅笔下的反抗者们 不管是《药》中的夏瑜还是《长明灯》中无名的主角,他们的命运都是相同的。失败后,这些反抗者们的一切崇高理想和真实奋斗,全都成了他们所希望唤醒的民众眼中的表演,变得毫无意义。这是鲁迅充满苦涩的一大发现。 值得注意的是,鲁迅本人也是这么一名试图启蒙民众的人,他的小说中提出的质疑最终是指向鲁迅自己的。因此,在这类小说中,被描写对象和作者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作品中渗透着较多鲁迅本身的生命体验。 鲁迅笔下的农民 两三千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农业社会的国家,农民始终都是社会的主体。然而真正以农民为描写对象,以平等的姿态来观察感受农民并反映他们的生活和诉求,鲁迅可谓是第一人。在鲁迅的全部小说描写中,以农民为题材的小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些作品以其真实的描写,强烈的抗议力量和沉郁顿挫的风格而震撼人心。 在直面农民悲惨生活并探究其原因的同时,鲁迅通过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及令人战栗的 艺术细节,真实描写了农民的精神世界。闰土,祥林嫂,单四嫂子,阿Q他们的奴性,迷 信,以及对生活重压的感知麻木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农民的阶级属性,而是强大的、无孔不入的封建礼教和思想毒害的结果。 对农民的悲惨遭遇,鲁迅感同身受。但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情感与思考并没有止于良知和同情,而是上升到了怒其不争的层面。但这也不是他最终的诉求,“引起疗救者的注意”才是他始终如一的目的。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们知识分子是鲁迅小说的又一重要题材, 鲁迅从不同的侧面描摹了他们的精神状态和性格命运,塑造了众多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形象。而鲁迅对知识分子题材的开掘,着眼于的是揭示他们的精神创伤和危机。它对人的精神创伤和病态的无止境开掘,使鲁迅的小说有一种内向性:它显示的是灵魂的深处。 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是从他对人、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的内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画带来的。鲁迅笔下的人物让人有一种“发现的喜悦”,我们能在普 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注意到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鲁迅先生以其冷峻的沉思揭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疮疤并予以疗救,最终推动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社会历史进程。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村社会和农民形象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村社会和农民形象 摘要:鲁迅小说中,有些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思想,以及他们在人生海洋中的呻吟和挣扎,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形象甚至驰名世界的典型。在这长长的农民形象的画廊中,有以精神胜利法著名的阿 Q ,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倔强泼辣的爱姑,有慷慨好客的六一公公,有背负着生活重担,忧郁的闰土……。对他们的描写,鲁迅多是撷取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断片,或所谓“半生事迹”,或是从童年写起,直到二三十年后的种种切切。这样人们也就可以从他们身上更清楚地看到一个时代农民生活的历史,看到鲁迅对造成他们灾难的社会根源的探索。 【关键词】:劳动人民辛亥革命中国农村工农大众广大人民宗教迷信革命党二十年鲁迅小说地主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思想的杰出体现者,现代意识代表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鲁迅小说中,有些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形象,甚至是世界闻名的典型,这些农民形象表现了中国农民的生活、思想、以及他们在人生海洋中的呻吟和挣扎,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以精神胜利法著名的阿Q,有倔强活泼的爱姑;有背负着生活负担、忧郁的闰土……他了解中国的农民,关怀中国农民,默默而又是赤诚地爱着中国农民、这种情感,在中国历史上,只有鲁迅是最无虚饰而又最热烈,最厚重,这种感情,贯穿在鲁迅描写他们

形象的一个生活中的片段,或者半生事迹,或者是从童年写起,直到二、三十后的一切中。鲁迅不仅描写了封建时代农民生活上的贫困,而且描写了他们精神上的痛苦,揭示了他们的愚昧和麻木,揭示了造成他们困难的社会根源。他意在“重造国民灵魂”,唤起作为民族即使的大多数------下层人民的觉醒。 鲁迅塑造闰土、阿Q等典型的农民形象,是为了揭示国民的弱点,以引起人们疗治的注意,从而唤起民众起来斗争,振兴中华民族。 我们从鲁迅的小说中可以发现,他笔下的农民形象概括了中国传统农民身上的那种愚昧、守旧、麻木、狭隘的心理特点。他们不争气、不觉醒,对压迫自己的恶势力逆来顺受,甚至失去痛苦的感觉,麻木到以残害同类为乐。当然,鲁迅也未否定他们勤劳、质朴、憨厚、善良、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一面。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命运是悲苦的。在他们当中,有的根本不会也不可能意识到革命,像闰土和祥林嫂等。即便意识到需要通过革命来改变一下自己命运的阿Q也没有真正理 解革命,反而深受其害。 具体说来,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最主要的一面即农民的弱点——愚昧、守旧、麻木、不仁、不争、不觉醒。这就是鲁迅所要揭示的最宝贵的东西。 以上所说的都是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的共性(只不过各自的程度不同而已)。我们知道,“共性”是寓于“个性”之中的。因此,在他们的“共性”背后,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即他们不同的个性。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的小说创作,先后结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中学语文教材选用过《社戏》、《故乡》、《孔乙已》、《药》、《祝福》、《阿Q 正传》和《狂人口记》等。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本文试从题材、人物、结构、思辩、讽刺和语言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如《药》、《阿Q正传》、《风波》等,是以辛亥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此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孔乙已》、《祝福》、《伤逝》、《孤独者》、《明天》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此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二、以典型化手法塑造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鲁迅说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采取许多内在的神貌相同或近似的人物,突出其性格的本质的、主要的方面,塑造成为一个新的典型人物形象。 鲁迅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来。例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娟生……等,还有《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顽固派人物,成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上第一流的艺术形象。请看《阿Q正传》中的阿Q,头戴破毡帽,拖着黄辫子,长着癞疮疤,他遭打后不敢反抗,贴上酒钱后骂:“儿子打老子。”这就把一个落后的农民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偷书被打,申辩说:“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揭示了一个没落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的性格。 二、以显示个性为准则的小说结构形式 鲁迅小说不以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是以塑造栩栩如生的个性著称。他的小说结构以显示人物个性为准则,结构形式丰富多彩。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1、单一线索结构。以一个中心线索贯串整个故事情节。如《一件小事》分撞车前和撞车后来写,结构分明。《社戏》从看戏前写到看戏后,按时间顺序组织结构。《肥皂》围绕着“肥皂”与孝女的关系展开故事情节,巧妙地揭穿了四铭的假道学而目。 2、两条线索结构。可以主线和副线出现,也可以明线和暗线出现。《故乡》主线写“我”,副线写闰土。《药》有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痨病,暗线是革命者夏瑜被反革命者残杀,两条线索通过人血馒头

最新鲁迅《药》的人物形象资料

六、人物形象 1.华老栓 华老栓是小说的主要出场人物,他和妻子,儿子小栓靠开茶馆过着贫寒的日子。 他可说是当时中国旧社会典型的群众形象。 (1)思想愚昧落后 作者通过“买药”的情节,刻画了华老栓的迷信与落后。华老栓的儿子得了痨病,他不去求医服药,却跟随迷信做法,用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他把辛劳所得的继续拿出来买“药”,当他一想到能买到人血馒头来治儿子的痨病时,就“觉爽快”,仿佛“得了神通......跨步格外高远”,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血馒头上。又如,当他去取“药”时,也正是夏瑜遭处决时,而他根本不想知道被杀害的是什么人!拿着人血馒头,“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以置之度外了。”他更没想到,这馒头上蘸的正是为像他这样的群众而牺牲的烈士的血,而愚蠢地相信这种人血馒头中有“新的生命”,他要将这“新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对刽子手康大叔,他是那么地卑躬屈膝,他完全不理解什么是革命,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对敲诈他的骗子,毫无认识,以为是好心,结果上当受骗。他的迷信落后和愚昧无知由此可见。 (2)麻木、不觉悟 在精神上,华老栓世纪端麻木、不觉悟,根本不明白革命的目的。当他买“药”后回到茶馆,还提着大茶壶,“笑嘻嘻的听”康大叔对被杀害的革命者的恶毒咒骂。他不仅对他的话深信不疑,甚至还为自己碰到了好运气,得了“药”而沾沾自喜。他对于一个与他儿子一样的青年革命者的被杀,竟无动于衷,也没有同情,更没有丝毫愤怒。由此可见他精神上的麻木,完全没有民主革命的觉悟。 (3)勤劳、善良 华老栓经营小茶馆,藉以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他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一家过着贫寒的日子,他拿出来买药的那包洋钱,也是他辛勤劳作,好不容易才有的一笔积蓄。 他在秋天的后半夜摸黑出门,要去买人血馒头,走到离刑场附近的丁字街口时,“吃了一惊”,“倒退几步”不敢前进;后来刽子手拿来了人血馒头,他一见到刽子手的眼光,就感到吃惊,仿佛被刺得“缩小了一半”,当刽子手撮着个鲜红的馒头给他时,他“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这都表现了他的善良安分。 (小结:他拮据的生活,卑贱的地位,久病的独子,渺茫的前途,确实令人同情。 愚昧麻木,为封建统治者长期奴役的产物,他不敢同命运抗争,逆来顺受,确实令人气愤,所以作者对他既同情又批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2.华小栓

鲁迅小说中阿Q的人物形象

鲁迅小说中阿Q的人物形象 摘要:凡是成功的小说,小说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物形象。这是作家思想的集聚,也是其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家,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阶级色彩,而且铸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让人记忆犹新。其中,阿Q是典型代表。 关键词:阿Q、麻木、愚昧、精神胜利法 鲁迅是新时期小说的开拓者,是当代文坛备受尊敬的作家,鲁迅所发表的每一部作品都引起过很大的影响,作品中的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身着长衫的孔乙己,未庄的阿Q,故乡的少年闰土,还有祥林嫂等等,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这些小说在外部表象上是在描写一个人的短暂人生或底层人民的生活,其人物形象独具特色,独特的形象却更引人深思。因此,深入发掘鲁迅小说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是很有意义的,而本文所分析的是阿Q的这一人物形象。 一、骨子里的卑怯表面的自尊 卑怯,也可以说是奴隶性。因为卑怯,所以具有奴隶性。小说之中的阿Q,把小人物、社会底层人物的卑怯性,奴隶

性体现得淋漓尽致。阿Q说他自己姓赵,让赵太爷抓回赵家被赵太爷打了两嘴巴,啊Q他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在权势面前,他不敢伸头,自然的选择承受,没有反抗。而后又因他心情郁闷,见到钱太爷的大儿子,随口而出的:“秃儿,驴……”,而看到自己将要被打时,却指着近旁的一个孩子,说他说的是那小孩。再比有实力的人面前,他选择的是逃避,从不面对。小说中的这两件事可以看出他那么一点的卑怯性,就是这两件事为他后面所发生的哪一件事做了很好的铺垫,将阿Q的卑怯性和奴隶性展现得完完整整。当他被团丁抓走,关进一个小房子,后又抓出那栅栏门外,到得大堂。见上面的秃头老头子和下面站着的一排排兵,阿Q的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放松,便跪了下来,长衫人不让他跪,他也身不由己的跪了下去。鲁迅的这一人物形象特征,深入剖析了当是被压迫人民和未开放人民的本质,他们内心最深处的形成惯性的德性。 阿Q的骨子里是这样的,而他表面上却自诩很自尊,这正是让读者哭笑不得的地方。明明很不受尊敬的一个人,却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以自尊自诩。小说中描述到在阿Q 的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与赵太爷、钱太爷,而他也自认为不喜欢城里人,鄙薄城里人。因为城里人叫“长凳”为“条凳”,他认为这是错的。阿Q还喜欢听奉承话,一老头颂扬他说:“阿Q真能做”阿Q很喜欢,不在乎真心还是讥讽。与别人口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以《故乡》、《药》、《祝福》、、《阿Q正传》等小说中的闰土、杨二嫂、华老栓、祥林嫂、阿Q等农民形象为例,说明了鲁迅在他的农民形象的塑造中,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现状深切关注,以及对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的思考。本文认为,鲁迅塑造的农民形象,具有探索农民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的意义,具有唤起国民觉醒的意义。 关键词: 鲁迅农民形象意义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巨匠。在鲁迅的诸多小说创作中,有许多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他们的痛苦呻吟和挣扎,塑造出了许多真实的驰名世界的典型。上个世纪初离现在已经遥远,但每当读到鲁迅的作品,我们自然会想到文字的基本功能是挽救一个民族的记忆[1]。鲁迅了解中国的农民、关怀中国的农民、深爱着中华民族,这种情感最诚挚、最厚重、最无虚饰,所以鲁迅不仅描写了封建时代农民生活的贫困、现实生活的悲苦、农村经济的凋敝,而且还描写了他们的愚昧、守旧、麻木、不仁、不争与不觉醒的精神状态,并揭示出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 一、从《故乡》中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看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 作者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写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通过对比,写出了农村经济的日益凋敝和农民生活的日益贫困。少年时期的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小时候的闰土懂得许多生活常识,如捕鸟、拾贝壳、刺猹等。 来看看他儿时的画面:他说:“要下大雪才好。我们那里都是沙地,下了雪,我就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等鸟雀来吃时,远远地将绑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多么可爱的少年闰土啊。小说中写他月夜手捏一把钢叉刺猹的情景,特别生动传神: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拿一柄钢叉,向一只查尽力地刺去。那查却将身子一扭。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晚上,闰土出来管西瓜,管的就是刺猬,獾猪,查,他说,走路的人渴了摘一个那是不算偷的。这些都写出了少年闰土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且聪明伶俐,且无拘无束。鲁迅把孩子们的世界写得那么真诚和谐,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旧社会里,像黑暗中的一粒火种,像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像阴霾中的一线阳光,孩子们烂漫天真,像未琢的璞玉。 再来看中年时的闰土:紫色的圆脸,已经变成灰黄色。一脸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戴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了一件极薄的棉衣,手里拿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和以前不一样了,又粗又笨,裂得像松树皮。他还恭敬的叫鲁迅“老爷”。在看见儿时的伙伴时,他并不像儿时那样无拘无束,一声“老爷”足以显示他们心灵上的隔膜,足以看出中年闰土对生活的无奈所形成的卑怯性格。在运土木灰时,还把碗也放了进去想借机会运回家。这难道也是儿时那个闰土吗?我不得不信,这确实是他。 然而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经济的日益破败,他被生活压得麻木不仁,他不明白造成生活艰难的原因,只把希望寄托在香炉上,祈求神灵的保护,这足见闰土精神上的麻木不仁和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

鲁迅小说特点

鲁迅(1881-1936)小说的特色,可归纳为取材于病态的现实社会,旨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他喜用白描的艺术手法,是集思想性、艺术性和战斗性高度统一的典范。 、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鲁迅称自己的创作是?遵命文学?,?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先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遵奉的命令。 ??五四?前后文坛上的作家描写男女恋爱、风花雪月的小说占绝大多数。 鲁迅把他所见所闻的农村、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景况再现于笔下,?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 如《药》、《阿Q正传》、《风波》、《头发的故事》等,是以辛刻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这些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借以表现主题。 《孔乙已》、《祝福》、《伤逝》、《在酒楼上》、《孤独者》、《明天》、《离婚》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些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 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在回顾自己的小说创作时说: ?我便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陆续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出来了。 ?又说: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福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 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 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 鲁迅把短篇小说比作大宫殿中的雕栏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能够?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 《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故事新编》中有八篇小说。 鲁迅只是取神话、史实中的?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所以?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 可见鲁迅着力于发掘神话、史实素材中与现实斗争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提炼出有?为现在抗争?的题材。 《补天》、《奔月》、《铸剑》三篇取材于神话传说。 《补天》歌颂了劳动和创造,对?古衣冠的小丈夫?这种封建卫道者作了辛辣的讽刺;《奔月》刻划了羿这个古代英雄在艰难环境中的挣扎,也揭露了以怨报德、趁火打劫的逢蒙一类人物的嘴脸;《铸剑》歌颂了眉间尺、黑衣人两个英雄的复仇精神。 《理水》、《非攻》、《采薇》、《出关》、《起死》五篇,对大禹、墨子、伯夷和叔齐、老子、孔子和庄子等给予适当的评价,借历史上的人和事,

浅析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毕业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

浅论鲁迅小说中人物子形象的塑造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引言 (2) 一、本文阐述的背景 (2) 二、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3) 三、鲁迅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的社会意义 (9)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浅析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 摘要:鲁迅的小说主要塑造了现代中国的两类型人物形象,一类是以孔乙己、陈士成、吕纬甫、魏连殳、子君和涓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或惨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以孔乙己、陈士成为代表);或有进步要求和变革愿望的现代知识分子(以吕纬甫、魏连殳等为代表);亦或是“五四”后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知识青年(以子君和涓生等为代表)。通过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抨击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鲁迅在深刻批评他们的同时,也不掩饰自己对他们遭遇的同情,愤怒地控诉毒害和葬送他们的黑暗制度,替他们大声喊出了“封建礼教吃人!”另一类是以阿Q、闰土、祥林嫂、杨二嫂等为代表的农民形象。一个个鲜活的农民形象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苦难的旧中国农民,他们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枷锁。可以说他的小说有自己的历史价值,更有对一个民族的思考价值。给当代作家以创作的启示,给关注新时代的农民的朋友以启示,给关注社会进程的人们以思考。 关键词:鲁迅小说人物形象 引言: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既不像同时代许多作家那样以经济、政治地位进行“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阶级划分,也不像巴金、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

摘要: 锐利的笔锋,犹如枪零弹雨。他用雄厚的文辞,唤醒了人民沉睡的灵魂,抨击人们麻木的思想。他是鲁迅,一个对于中国人永远都说不完,永远也说不清的人。他不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革命家。他弃医从文,用最真切的语言呼唤那些沉睡在封建思想之下的人。他一生写了很多的作品。其中包括《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共三十余篇。塑造了很多典型的封建人物形象,其中有十五篇注重描写、塑造了当时社会情况下的知识分子形象。显示了他对中国当时受封建思想迫害的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和感叹。而他,就是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代表之一,对知识分子生活和情感有着深切的感受。但是相比之下他更能够清楚、冷静的认识到当时社会的压迫和残害。小说中塑造的旧中国时代知识分子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深受封建制度迫害的牺牲者,二是维护和追随封建社会的人,三是极力反抗和破坏封建社会的人。这三种形象清晰、透彻的描述了封建社会制度对广大中国同胞的残害和压迫。文章犀利如匕首,强有力的唤醒沉睡中的民众。小说描述的旧中国知识分子有封建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以及知识分子的觉醒。 关键词:封建思想知识分子小说形象 一、受封建思想禁锢的知识分子形象 旧时代的中国,封建主义思想长期笼罩着整个国家。两千多年的封建王国历史。在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皇权贵族占有大量的土地。而广大的农民占有的土地却很少,他们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缴高额租金。农民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很是尖锐。在政治上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主张仁政倡导经世济民辅佐君主。这种社会对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影响都特别的深。可谓封建主义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故而,鲁迅在小说中大部分描述的是和封建思想有关的知识分子。 (一)被封建思想迫害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先生作品《孔乙己》、《白光》中的孔乙己和陈士成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们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家道中落、次次考试不中,变得穷困潦倒最后沦落到下层。

001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2012 届 随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浅谈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学生姓名:周晨 学号:1242001259823

目录 一、写作提纲 二、内容提要(附件关键词) 三、正文 四、后记 五、参考文献

写作提纲 一、闰土少年时候的生活缩影 二、祥林嫂和爱姑的悲惨命运 三、阿Q的生活悲剧 四、列举鲁迅的部分小说作品的人物形象进行 具体分析 五、对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进行描写

内容提要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巨匠。在鲁迅的诸多小说创作中,主要塑造了现代中国的两个人物形象系列:农民和知识分子形象。本文将以鲁迅的小说《故乡》、《药》、《祝福》、《离婚》和《阿Q正传》中的闰土、杨二嫂、华老栓、祥林嫂、爱姑和阿Q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鲁迅对当时社会中农民形象的塑造:一、闰土和杨二嫂生活的每况愈下。二、闰土和华老栓的愚昧、麻木、不觉醒。三、祥林嫂和爱姑的反抗意识和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四、阿Q的生命被扭曲、被异化。在这四类人物形象中,鲁迅着力揭示了他们身上的弱点。鲁迅了解并关怀着中国的农民、深爱着中华民族,这种情感最诚挚、最厚重、最无虚饰,通过对农民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他对农民生活现状深切同情和关注。本文认为,鲁迅塑造的农民形象,具有探索农民悲苦生活的社会根源的意义,具有如何“改造国民精神”、“重塑国民灵魂”、唤起国民觉醒的意义鲁迅作为中国文学史的巨匠,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开端。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 关键词:鲁迅农民悲剧

论鲁迅小说中悲剧性的女性人物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悲剧性的女性人物形象 [内容提要]鲁迅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其中,中国妇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问题是鲁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其作品中撷取了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这几位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的女性一一分析。鲁迅笔下这几个主要女性的悲剧,固有其个人性格的原因,作者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但作品挖掘的最终造成她们的悲剧的根源是压迫人、毒害人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 [关键词]鲁迅小说悲剧女性形象 鲁迅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其中,中国妇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问题也是鲁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鲁迅以妇女为主人公的作品不多,但很有代表性。《明天》、《祝福》中的单四嫂和祥林嫂,都是失子的寡妇,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封建思想和礼教的毒害,命运悲惨却从没想到要去抗争。《离婚》中的爱姑具有较明显的反抗性,但并没有跳出封建礼教的圈子。《伤逝》中的子君,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敢于冲出封建家庭,与自己的爱人自由结合,但由于封建势力的压迫、以及个人的思想局限,同样是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悲剧。鲁迅通过这几个悲剧性的女性形象,既同情她们的遭遇,又批评了她们自身存在的缺点,更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腐朽、反动的封建宗法制度,揭示了妇女要获得解放,首先必须取得社会的解放这个深层的含义。 鲁迅是20世纪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毛泽东对鲁迅评价时说:“鲁迅是中国文化的主将”。他弃医从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一直在探索“国民性”问题,他要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坠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用文艺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引起“疗治”的注意。他的小说,着重于反映下层社会的人们的不幸,具有悲剧的美学意义。在他的小说中,涉及女性的篇章不算多,但就在这为数不多的篇章中,通过一个个在生活中痛苦挣扎的女性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残酷的社会现实,愤怒控诉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种种罪恶,其悲剧性的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震撼灵魂的艺术效果。 一、失子的寡妇:单四嫂子 最早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是《明天》,单四嫂子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她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优良品质,勤劳、善良;也具有旧社会农村妇女的弱点,逆来顺受。她是中国旧社会农村“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的妇女形象”①。 单四嫂子是勤劳、善良的。守寡后专靠着自己的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宝儿。她从来没有非分之想,也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封建礼教

鲁迅小说人物命名的意义

鲁迅小说人物命名的 意义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1934年11月,鲁迅先生在《答〈戏〉周刊编者信》中曰:“人名也一样,古今文坛消息家,往往以为有些小说的根本是在报私仇,所以一定要穿凿书上的谁,就是实际上的谁。为免除这些才子学者们的白费心思,另生枝节起见,我就用‘赵太爷’‘钱大爷’,是《百家姓》上最初的两个字……还有排行,因为我是长男,下面两个兄弟,为预防谣言家的毒舌起见,我的作品中的坏脚色,是没有一个不是老大,或老四、老五的。”其实,我们仔细读一读鲁迅的小说,认真琢磨其中的人物名字,就不难发现,它们绝不仅仅具有排除“消息家”或“谣言家”“穿凿”的作用。 我们认为,鲁迅小说的人名,绝对不是作者信手拈来的。研究起来,有如下一些耐人品味的意义。 一、外形特征的勾勒。鲁迅小说中的人名,有一部分就是勾勒人物外形特征的漫画。比如,“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红眼睛阿义”“赵白眼”等,都极其省俭地活画出了人物的外形特点。又如《阿Q正传》中的阿Q,光秃秃的头的后面,拖着一根小辫子,这“Q”不正是其外在形象的写照吗?读着这些名字,我们就仿佛见到他们的主人,真是“借一斑知全豹,以一名传精神”。 二、性格特征的揭示。鲁迅小说中不少人物的名字,恰好揭示了其性格特征,使得“人如其名”,高度个性化了。《狂人日记》和《长明灯》中的“狂人”和“疯子”,一“狂”一“疯”正是他们的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伤逝》里的“小雪花膏”也一样,非常清晰地勾画出一副爱慕虚荣、不务正业而多嘴的无聊面孔。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有的“假洋鬼子”,这一名字正好把这一人物的封建性和买办性混合在一起。从这一名字中,我们似乎看见了他那副见风使舵、投机钻营的丑恶嘴脸。三、时代色彩的涂抹。一般 说来,姓名是用以从芸芸众 生中识别某个人的标志,但 往往涂有强烈的时代色彩, 即从一个简单的名字可以窥 见当时社会的一般生活背 景、时代特征等等。鲁迅笔 下人物所用的名字如“九斤 老太”之类,无不从市井村 坊拾取,极其俚俗,而又反 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 在旧社会,老婆须随夫姓, 如“华大妈”“夏四奶奶”; 女人须从夫名,如“祥林嫂”; 以及按照命中“五行”所缺 来取小名,如“闰土”“水 生”……这些名字,无不深 深涂抹上了鲜明的时代色 彩。 四、阶级印记的打烙。鲁迅 小说中的人名,还往往烙有 深刻的阶级印记。小说中诸 如“赵太爷”“夏三爷”“鲁 四老爷”“钱大爷”“赵七 爷”等等,一个个都是当时 的权贵。他们的名字中都共 有一个“爷”字。在旧社会, “爷”是有身份有特权的人 的称呼。《故乡》中就有这 样一幕情景:“他站住了, 脸上显出欢喜和凄凉的神 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分明地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战;我就 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 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 不出话。”这段文字分明告 诉我们,在旧社会,一旦为 “官”了,就得以“爷”相 称。 五、主题思想的蕴含。《药》 里的夏瑜暗指革命家秋瑾,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夏对秋, 瑜对瑾嘛。但是,当我们将 其与另一个人物姓名华老栓 联系起来,我们就不禁脱口 叫绝了。《书·武成》疏云: “华夏为中国也。”原来, 鲁迅将“中国”这个古称“华 夏”分别作为两户人家的姓, 既显示了他们之间合二为一 的亲密关系,又揭示了他们 之间一分为二的隔膜状况。 夏瑜应该依靠但却没有依靠 华老栓,华老栓应该支持但 没有支持夏瑜。流血的不知 道为谁流血,吃血的不知道 吃了谁的血。以互不关心始, 以同归于尽终。仅仅研究人 物的姓名,就可以看出这篇 小说的主题思想:人民群众 愚昧麻木,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脱离群众。 总之,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命 名,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 我们阅读他的小说,不能不 重视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四种农民形象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四种农民形象 摘要:鲁迅弃医从文,首要目的是为了“立人”,更是更始社会。他笔下的农民形象深切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现状深切关注。我们从鲁迅的小说中可以发现,这些众 多的农民形象概括起来有四类:第一类形象表现的是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第二 类是愚昧麻木毫无反抗意识的农民形象;第三类具有较强的反抗意识,但最终还 是逃不过悲剧命运的农民形象;第四类是生命被扭曲、被异化的农民形象。本文 将着重分析这这四类人物形象,感受他们辛酸而悲苦的生活,麻木而扭曲的灵魂,进而对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进行思考。 关键词:鲁迅;农民形象;悲剧 中图分类号:I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0-0000-01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思想的杰出体现者,现代意识代表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在鲁迅的诸多小说创作中,有许多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他们的痛苦呻吟和挣扎,塑造出了许多真实的驰名世界的典型。 一、从《故乡》中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看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 (一)作者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写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通过对比,写出了 农村经济的日益凋敝和农民生活的日益贫困。 少年时期的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小说中写他月夜手捏一把钢叉刺猹的情景,特别生动传神,他的聪明伶俐给人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都写出了少年闰土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然而随着帝国 主义的侵略,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经济的日益破败,闰土发生 了令人吃惊的变化。他红活圆实的手,变得粗笨僵硬而且干裂,像松树皮了。紫 色的圆脸刻着又深又粗的皱纹,浑身瑟索着,完全失去了童年小英雄的风采,而 变化最大的是他的精神,封建吃人的礼教、等级观念,严重地腐蚀了他的灵魂。 他饱受生活压迫,他不明白造成生活艰难的原因,只把希望寄托在香炉上,祈求神灵 的保护,这足见闰土精神上的麻木不仁和农民生活的每况愈下。 (二)杨二嫂作为一个处在社会低层的妇女,她为了谋求生存,可谓是用尽 心思 文中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是何原因,我想已不言而喻了。 她为了豆腐店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坐着,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年 轻的美来招徕顾客。“美”,在豆腐西施杨二嫂这里已经不再是一种精神的需要, 而成了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为了生命的保存,就要通过一些非正常的、为人所 不齿的手段获取这种保证了。 二、从《故乡》中的闰土和《药》中的华老栓看农民的愚昧、麻木、不觉醒 (一)闰土这个朴实憨厚的农民,见了阔别多年的朋友,也是百感交集,心 头充满了复杂的矛盾“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反映出了闰土这位饱经沧桑的农 民还是牵挂着童年的挚友,但封建的阶级对立现实使闰土选择了身份和社会需要 的“老爷”称呼。封建森严的等级制度、阶级对立扭曲了闰土的性格,污染了他的 灵魂,也毁灭了人与人之间真正平等的友谊。他并不明白造成生活艰难的原因, 只把希望寄托在香炉上,祈求神灵的保护,这足见闰土在精神上的麻木不仁。 (二)和闰土这一形象较为相似的另一人物形象是鲁迅《药》中的主人公华 老栓。药,当人生病无助的时候,自然需要药的帮助,让他帮你解除病痛还你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