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太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实验班竞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太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实验班竞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太和中学高二语文竞赛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5年12月下旬,在对南昌海昏侯墓葬主椁室进行清理的过程中,在主棺附近发现了一枚刻有“大刘记印”铭文的龟纽玉质印章,该印1.7厘米见方,制作精美。一面世,即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猜测。特别是“大刘”一词中“大”所指为何,颇费思量。

按照北大熊长云教授的意见,“巨者,大也”,在汉代姓氏之前加“大”或者“巨”,乃是汉代私印中可见的一种事实。但事实上,巨和大是有差别的。所谓的“大姓”,从一定意义上

来说,就是在政治经济上地位占优的大家族,至少可以把持一方,成为

地方实力派。但这种理念及事实,应该是在西汉中期以后才出现。所以,

细绎文本,可以发现,“大姓”甚至“大族”的称谓,在《史记》中未

见。在汉代,“巨”虽有“大”的意思,但更多的是一种民间“素封”的自称自夸。如熊文所提及的“巨张千万”“巨董千万”,“巨蔡千万”,皆是如此。而习汉史者皆知,“素封”势力的兴盛主要在武帝之前,武帝后由于政治专制主义的加强,“素封”受到致命打击,从此一蹶不振。而这样一来,随着豪族强宗在西汉中后期的开始兴盛,“大姓”成为一种荣耀之辞,有政治身份的家族大概是不会以“巨”来命名自己的家族的。而海昏侯家族不管如何凋敝,毕竟属于皇族血脉,以“巨刘”自名的可能性较小。总之,要表示姓氏的荣耀高贵,“巨”不如“大”。

但问题是,有“大刘”就有“小刘”。倘从荣耀与高贵的角度来解读“大”的意义,那么,在汉代哪支“刘”又会属于轻贱之列呢?我们说,这样的问题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只能归于伪问题,而且还触犯政治禁忌。以常理度之,在那个时代,刘姓与他姓是完全不同的两类姓氏,作为高高在上的“国姓”,焉有“小”之理?熊文提出,“大刘”可“侧重于彰显刘氏的皇族身份”,但笔者以为,这种彰显大概是不需要进行的,因为它本来就很彰显,无需特别提出。在那个时代,“刘”与“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刘帝”或“帝刘”,是尊贵而不可平视的名词。也所以,汉代的《说文解字》中收纳了那么多文字,作者之子许冲在给皇帝的上表中,很自豪地表示他父亲的这部书“莫不毕载”,但翻检此书,却恰恰漏了“刘”字,这绝不是疏失所致,而只能说,极大可能与政治忌讳相关,不可随意亵渎。

也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大刘”之“大”,与彰显姓氏的显赫关联不大,那么,它就主要与年辈相关了。熟悉中国经学史的人都知道,在宣帝时代,也正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所在的

时代,有两对非常著名的经学大师,大、小戴和大、小夏侯,前者为礼学大师,后者是《尚书》学大师。其中大戴为叔父戴德,小戴为侄子戴胜;而大夏侯为叔父夏侯胜,小夏侯则是侄子夏侯建。叔父以“大”冠之于姓氏之前,以示与小辈的差别。此外,在汉代的公主称谓方面,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姐妹则为“长公主”,姑妈则由于大一辈分,则称为“大长公主”,也是沿用着这样的称呼习惯。也就是说,在汉代,“大”冠之于姓氏之前者,多为父辈人物。那么,“大刘”是谁,又是谁的父辈呢?他应该就是曾为皇帝的刘贺。习汉史者皆知,刘贺为武帝孙,宣帝则是武帝长子戾太子刘据之孙,虽年龄差在一二岁之间,但刘贺却是宣帝的叔父辈。

按照刘贺家族的逻辑,如果说“大刘”有大支嫡传的意义,那么,就接续武帝的正统性而言,昭帝为幼子得位,又非出自皇后之门,得位不正,自然算不得“大刘”。而宣帝虽出自长子系统,而且祖父为皇后之子,但经过武帝晚年的变故之后,这一支早已成为了戴罪之家,失去了承接武帝正统的合法性。而唯有配食武帝的“孝武皇后”李夫人的后嗣,才是真正的“大刘”之家,所以,我们由此就能够理解,刘贺何以敢自称“嗣子皇帝”。也所以,所谓的“大刘”,也就应该有刘贺蔑视昭、宣二帝,并进而否定宣帝接续武帝正统的同时,隐然自任为正统传人的内在意向。

1.关于“大刘记印”,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刘记印”是考古工作者在对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葬主椁室进行清理时发现的一枚龟纽玉质印章上的篆书铭文。

B.北大教授熊长云认为“巨”“大”可以互训,并对照存世的其他汉印得出“大刘记印”应属私印、侧重于彰显刘氏的皇族身份的结论。

C.姓氏前冠之以“大”,从某个角度说,就是表示是在政治和经济地位两方面占优势的大家族,“刘”姓前冠之以“大”,是为了表示刘姓的高贵。

D.“大刘记印”的主人应该是刘贺。因为刘贺是第一代海昏侯,而且他是汉武帝的孙子,孝武皇后的后嗣,比当时的皇帝汉宣帝高一辈。

2.下列不是作者用来反驳熊文观点的一项是()

A. “大姓”首要体现在政治上有地位的家族,是由贵而富;“巨姓”主要表示富有,更多的是民间有经济实力的阶层的自称自夸。

B.“大姓”“巨姓”不是同一时代出现的概念。有关“巨姓”的说法在战国文献中就已出现,而“大姓”则流行于汉武帝之后。

C.在汉代,“刘”是与“帝”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论那一支刘姓家族,一般都没有人敢把他

们视为轻贱,因为这与政治禁忌有关。

D.与“大刘”相对的概念是“小刘”,结合人们对宣帝时代两对著名经学家及汉代“大长公主”的称呼习惯可知,“大刘”辈分高于“小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一书没有“大姓”的概念表述,由此可知,大姓观念应该起于西汉中期以后,应是伴着“素封”阶层逐渐崛起而来。

B.《说文解字》是汉代的一部字书,收字较为全面。但书中没有“刘”字,是作者有意为之,这样做,与政治忌讳有密切关系。

C.从接续汉武帝正统性的角度来看,汉昭帝不是嫡长子,得位不正,汉宣帝祖父虽是太子,但早被汉武帝亲自废掉,得位也不正。

D.“大刘记印”的主人在印章上突出大宗嫡传,隐晦的表达自己的身份,这样做也许可以使自己的内心得到一些平衡与宣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才饮珠江水又食武昌鱼

全球最快列车驰骋南中国

本报广州12月26日电(记者樊小虎高李鹏刘爱平)今天9时08分,全球最快列车首次驶过毛泽东故乡湖南湘潭,在这位开国领袖诞辰116年的纪念日里,世界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武广高速铁路投入运营。

9时,标有“G”字头的高速列车同时从广州、长沙、武汉三地首发。武汉广州间旅行时间由11小时锐减至3小时。

“才饮珠江水,又食武昌鱼。”带着父母和女儿去登黄鹤楼的李惠芳兴高采烈地说:“我们全家以后会常坐高铁到沿线景点旅游。”她在广州一气买了4张首发列车的VIP车票。

武汉首发高速列车刚启动,湘潭籍教师周天慧就在车厢里展开自己特制的书法作品,以“主席诞辰纪念日,高速铁路武广行;天上人间同比快,车轮滚动半空云”的诗句表达内心难抑的激动之情。

这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全长1069公里,比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西班牙马德里至巴塞罗那高铁长出400多公里。

17天前,这里在试运行时曾创下重联列车394.2公里的世界高铁最高时速。

武广高铁沿线重峦叠嶂,高速列车风驰电掣,穿越226座隧道,跨过684座桥梁。与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