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斜拉桥大桥施工方案

斜拉桥大桥施工方案

斜拉桥大桥施工方案
斜拉桥大桥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项目简介

**长江公路大桥起始于江北岸合安高速公路**接线处,穿越**市区,在**市东门汽车轮渡处跨越长江天堑及南北岸部分区域,终点与318国道新改建路线相交,全长5.9km。该项目已由国家计委以计基础[2001]1186号文批准建设。

**长江公路大桥的主桥施工标段划分为A标(北)和B标(南)。A标段起止桩号为K20+118.5~K20+638.5全长520m,.

1.1.1 结构布置

**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50+215+510+215+50米五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全长1040m。

主桥采用全焊扁平流线形封闭钢箱梁,倒Y型双塔,空间双索面扇形钢绞线斜拉索。

钢箱梁采用主梁梁高3.0m(桥中心线处),梁上索距15m型式。

斜拉索每个索面16对斜拉索,在梁上锚固标准间距为15m,在塔上锚固间距为2.0~2.5m,与索塔的连接采用钢箱式锚固,与主梁的连接采用锚箱式锚固。斜拉索在塔上张拉。

索塔采用钢筋砼倒Y形形式,锚索区上塔柱为单箱双室整体多边形截面,塔体空心结构。索塔总高179.126m,桥面以上塔高与主跨比为0.2695。

主桥两座索塔均采用双壁钢围堰大直径钻孔状复合基础,双壁钢围堰外径32m,内径29m,壁厚1.5米。钢围堰高度A标为51.0m。承台为直径29m的圆形承台,高6.0m。承台顶面高程-3.25m。承台下为18根直径3.0m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呈梅花形排列,桩间中心距为6.0m。封底采用水下C25号砼厚7.0m。

主桥边跨及辅助跨处各设一个辅助墩和一个过渡墩,其中辅助墩为双柱式实心结构,基础为8根直径3m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过渡墩为分离式实体结构,基础为4根直径2m的钻孔灌注桩。

1.1.2 主要技术标准

桥梁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特大桥

设计行车速度:100km/h

桥面宽度:31.2m,四车道桥面标准宽度26.0 m,中间设2.0m宽中央分隔带,两边各设0.5m防撞护栏。主桥斜拉桥两边增设锚索及检修宽度。

荷载标准:汽车——超20级,挂车——120

桥面最大纵坡:3.0%

桥面横坡:2%

设计洪水频率:1/300

地震烈度:基本烈度Ⅵ度,按Ⅶ设防

通航水位:最高通航水位16.930m,最低通航水位2.480m

通航净空:最小净高24m,主通航孔双向航宽不小于460m,边通航孔单向航宽不小于204m

1.2 桥址区自然条件

1.2.1地理位置

桥位位于长江**河段振风塔以下、鹅眉洲分流口以上部分。该处江段单一、顺直、稳定。桥位处两岸江堤堤距1660m,河床断面表现为北岸边坡较陡,南岸边坡较缓。其中深泓区中线靠近北岸,距北岸约580m,宽约1100m,平均水深约35.9m,最大水深距北岸大堤347m,水深为38.9m。漫滩主要分布于南岸,宽度约560 m,平均水深约4.9m。

1.2.2 气象、水文条件

桥址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夏温差较大。春季以风和日丽为主,夏季炎热,秋高气爽,冬季天气晴朗,寒冷干燥。**月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12.5℃。**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多年最大风速20m/s,瞬间极大风速24.2 m/s。

长江**段的平均水面比降,九江至**段为0.0203 ‰,**至大通段的为0.0189 ‰。根据1925~1998年统计资料,**站多年平均水位8.27m(黄海高程),历年最高水位16.84m,历年最低水位1.62m。枯水期水位在6m左右,相应水深北墩为27m。

桥位处20年一遇、100年一遇、300年一遇各典型年洪水作用下,斜拉桥北墩周围的冲刷坑最大深度为14.9、18.4、20.1m。300年一遇冲刷坑范围为上游50m,下游147m.。

长江**段位于长江下游非感潮河段,根据实测的洪、中两级水位的流速、流向资料,桥位附近河段流速分布较为均匀,流速相对较小。中水期,桥位处流速为0.91m/s~1.31m/s,水流流向与桥轴线法向的夹角在左4°~右7.8°之间。洪水期,桥位处流速为1.83m/s~2.33m/s,水流流向与桥轴线法向的夹角在0°~左7.5°之间。

1.2.3 地质条件

北塔地面高程在-19.8~-21.3m,覆盖层厚度为11.4~13.8 m,覆盖层上部为细砂、砂砾石层,下部为砂卵石层,卵石层厚2~3m,卵石粒经一般为5~8cm,最大为12cm,弱风化基岩厚度为0.9~4.6m,弱风化基岩顶面高程为-32.9~-35.0m,微~新鲜基岩顶面高程为-34.3~-39。下覆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宣南组红色碎屑,其主要岩性为粉细砂岩、含粘土团块的粉细砂岩及粘土质粉砂岩、疏松砂岩。前者属软岩,在主塔墩处占比例85~87%,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3~20Mpa;后者属极软岩,占比例13~15%,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0.5~1Mpa。

主塔墩基础施工

3.1 主塔墩基础概况及施工方案概述:

北主塔墩里程桩号为K20+383.5m,位于长江主河道北侧,距北岸堤顶控制桩385 m左右。多年平均水位8.27m,相应水深29.3m左右。主塔墩基础为深水基础,采用双壁钢围堰大直径钻孔桩复合基础,双壁钢围堰外径32m,内径29m,壁厚1.5m。顶面高程取15.0m,底面高程为-44.0m,由于北塔处覆盖层较浅,仅11.4~13.8m,覆盖层下部有一层约2m厚的砂卵石砾层,设计钢围堰底部穿越该层,刃脚进入弱风化层,钢围堰高度51m。封底采用水下25号砼,厚度7m。

承台为直径29m的圆形承台,承台顶面高程-3.25m,底面高程-9.25m,承台厚6.0 m。采用30号砼,砼体积3963.1m3,属大体积砼。

承台下为18根直径3.0m的大直径超长钻孔桩,从基岩面算起的钻孔长度为

64m,桩间中心距为6.0m。

根据主塔墩墩位处的地理环境、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主塔墩基础的结构型式,主塔墩基础的施工方案拟定为:

1、岸上钢围堰加工,水中定位船,导向船就位,安设钢围堰锚锭系统;

2、钢围堰浮运、下沉、接高;

3、钢围堰着床,达到设计标高,清基;插打钻孔桩的钢护筒;

4、搭设施工平台,浇注封底砼;

5、施工钻孔桩;

6、钢围堰抽水,分三层浇注承台砼;

主塔墩基础施工在整个桥梁施工的关键线路上,受洪水影响大,长江流域每年5~10月为汛期,洪峰多出现在6~8月,钢围堰只有在2002年5月1日前,完成封底并完成了4~5根结构桩,其抵抗巨大水流冲击的安全性能才能有充分把握。确保安全度洪。

3.2 钢围堰定位、接高、下沉及封底施工

**长江公路大桥A标(北塔墩)钢围堰总重达1325T(不含填壁砼重),采用双壁自浮式结构,竖向分为9节段。每节段平面分为12环块进行加工、拼装。钢围堰制作、加工、焊接由钢围堰制作单位进行。

钢围堰采用在塔位块件拼装的方式拼装和下沉。即钢围堰在岸上制作并整体组拼底节刃脚段,底节沿滑道下水,底节被浮运至墩位,然后在底节上逐步拼装块件并逐步在堰壁灌水而下沉至河床,接着在块件拼装过程中在堰内吹砂且在堰壁内逐步浇注砼,最终依靠重力(自重加压重)穿过覆盖层着岩。

3.2.1定位船、导向船系统的布置

底节刃脚段在工厂总装完毕后,采用简易滑道整体下水,然后用拖轮将其整体浮运至塔墩位处定位。

为了保证双壁钢围堰按设计要求准确就位,围堰定位系统设定位船、导向船锚锭系统及其他辅助设施。

**长江公路大桥桥位处江段单一、顺直、稳定,无回流,水流单向流态。围堰定位系统采用双定位船组+双导向船组的方式固定围堰。在上游距桥轴线约120m处与导向船平行设置两艘300T 方驳定位船,其作用是确定调整钢围堰顺水方向位置。定位船利用上游方向的10只20T钢筋砼主锚牵拉,并辅以4只5T霍尔式铁锚作为侧锚,使定位船牢牢地固定在桥位上游的位置上。导向船采用2艘500T大型驳船,用万能杆件拼成空间桁架将二艘联成一个整体,便于钢围堰准确定位和施焊、纠偏、调平等一系列作业。另外在两导向船一对对角各布置一台20T桅杆吊,以满足钢围堰施工过程中的吊装需要。

施工用锚(系)缆与钢围堰连接宜采用缠绕方式,以避免应力集中;钢围堰与导向船宜采用柔性连接,并在钢围堰与导向船之间设置橡胶护舷,以避免船只与钢围堰的直接碰撞。

钢围堰定位船、导向船系统的布置详见方案图

3.2.2 钢围堰接高、下沉和着岩稳定

在首节钢围堰隔仓内对称干浇0.8厚的25号常规砼,振捣密实。并向夹壁内加、

抽水以调平围堰,预留一定的干舷高度,使其处于待拼次节钢围堰的状态。以后的每节钢围堰均由12块单元在拼装船组上完成拼装焊接成整体后,用两艘300马力拖轮顶推拼装船平台及钢围堰至墩位导向船组下游位置,并临时锚锭。将300T大型浮吊就位,准备起吊钢围堰,钢围堰起吊时要求钢丝绳同时受力,起吊后钢围堰保持水平。起吊平稳后,缓慢撤出拼装船并回岸边准备拼装下节钢围堰。拼装船撤离后,缓慢操作300T浮吊,使吊装钢围堰逐渐逼近已就位围堰位置,并调整吊装围堰至适当高度,以便其顺利就位于已安装钢围堰上空,牵好缆风绳,使上、下围堰初步对位正确,然后缓慢下落吊装钢围堰于就位钢围堰上,下落前需使上、下限位板密合。就位并微调达到要求后,搭设临时工作平台,提供电源,交钢围堰制造商准备施焊。

钢围堰入水后调平靠隔仓加水进行。每接高一节,即均匀灌水下沉,并预留相应的干舷高度,以便接高下一节时施焊作业。当围堰接高下沉至刃脚尖距河床0.5m 左右即暂停灌水下沉,仔细探明河床状况,并对所有缆绳、锚链、锚锭和导向设施进行细致的检查,记录并调整。然后通过导向船组及其锚锭系统严格控制钢围堰倾斜、偏位,以实现钢围堰的精确定位。

钢围堰落床后,根据河床冲刷情况,在围堰外四周抛填片石笼或钢筋石笼以减少冲刷,河床以下采用吸泥下沉,用砂石泵、吸泥机抽出刃脚下覆盖层,同时浇注钢围堰两壁间水下砼,以帮助围堰下沉。钢围堰填壁砼应分仓、对称、等速进行,每次浇注高度不大于5m。填壁砼最终应浇注至设计标高,即-3.25米。为防止涌砂,吸泥下沉过程中,用抽水泵及时向围堰内补水,保持围堰内、外水位相平或围堰内水位略高于围堰外水位。

钢围堰刃脚嵌入岩面后,由于北塔墩处基岩面高低不平,弱分化基岩面高差3.7m,钢围堰尚未最后稳定,随时可能倾斜和偏位,需对钢围堰采取有效的稳定措施。在钢围堰刃脚加工时,预先在基岩较低处内壁刃脚上均匀设置多个倒牛腿,在围堰上部内壁设置4个支撑钢管套箍和反向加力架,将支撑钢管放入钢管套箍内,钢管上端用钢板封口,在其上与反向加力架之间放置液压千斤顶,调节千斤顶以整平围堰。调平后,用型钢代替千斤顶,支撑,上下端分别与钢管顶及反向加力架韩牢,取出千斤顶,然后由潜水员将钢板登垫在刃脚端倒牛腿与基岩间,并用钢板塞紧,最后用麻袋装砼,封堵刃脚缺口部分。

由于北塔墩处覆盖层较浅,仅10.6~15.5m,因此,从安全性角度考虑,钢围堰着岩后,应在钢围堰的上游,抛填足够数量的砂包或钢筋石笼,抵抗水流冲刷,以牢固地稳定围堰,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在围堰下沉过程中,我单位将建立一套人员、装备齐全的钢围堰观测体系,在钢围堰着床过程中,对水深、河床地形状况、水流速度、着床坐标、深度进行仔细观测;在围堰吹砂下沉过程中,跟踪吹砂施工,进行堰内外即时观测;在围堰着岩后,每半月对河床进行观测,为钢围堰准确、安全着岩、防止钢围堰下沉过程中的涌砂倾斜、控制钢围堰着岩精度、掌握钢围堰着岩后的冲刷状况提供详细而准确的依据。

3.2.3 钢围堰内清基、下放钻孔钢护筒

钢围堰着岩稳定,封堵合格后,即可进行清基工作,清基采用一台空气压缩机(40m3/min)配置二根Φ250mm吸泥管进行。吸泥管可采用导管加工而成,两台吸泥管可分别由桅杆吊悬吊。为便于所清的淤泥、覆盖层及部分风化岩碎块排出钢围

堰之外,吸泥管的上端可联结“L”型管。吸泥管口一般离被吸物25~45cm,太低易堵塞吸泥口,太高则吸泥效果差。再吸泥过程中要利用桅杆吊经常移动和升降吸泥管位置,并摇动管身,以能不断吸出淤泥、碎块为标准。

清基结束后,根据18根钻孔桩的设计布置,用拼装式杆件拼装钻孔钢护筒导向架,导向架为空间桁架结构,包括限位粗调和微调装置。导向架满足整体起吊和定位的强度及刚度要求。导向架与围堰固定好并精确定位后,在围堰顶搭设施工工作平台,将18根钢护筒依次吊入导向架,并不断接高。由于岩面的高差,为保证钢护筒的稳定,钢护筒安放拟采用先钻后埋的方式,即在孔位使用钻机以刮刀钻头先扫除障碍物并进入岩面,然后下放钢护筒,并震打使之进入岩面而稳固。护筒采用上口导向,下口自垂定位法。即钢护筒的下放仅设置上导向架,钢护筒下放接高的精度采用绑线法控制。

关于导向架设置、施工平台搭设、钢护筒安放等详细施工方案见节钻孔桩施工

3.2.4 钢围堰封底施工

当钢围堰清基,钢护筒安放等工作就绪后,开始对钢围堰进行水下砼封底。由于本标段封底砼数量较大,为3625.66m3。为确保封底成功,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技术方案设计,制定周密的施工计划。

根据本桥实际情况,我单位拟采用“集中供料、满布导管、逐根开灌,及时布料”的施工工艺。

3.2.

4.1 封底砼配合比要求

封底砼为25号水下砼,封底砼方量3625.66m3,按4台水上拌合站(设计能力60 m3/h)供应砼。对封底砼的配合比设计要求:如下

1)封底砼既是水下砼,又是泵送砼要满足施工要求;

2)砼初始坍落度为22~23cm,2h后为17~18cm;

3)砼初凝时间不少于20h,终凝时间不少于25h;

4)拌合物和易性好,不泌水,不离析,可泵性好,流动性好,扩散性好;

5)要求水化热低,选择矿渣水泥及掺粉煤灰和高效缓凝剂

3.2.

4.2 导管与储料斗、溜槽布置

按规范及我单位施工经验,导管作用半径取5米,这样需布置导管1根,导管采用外径273mm、壁厚6mm的焊管分节制作,法兰盘连接,每根导管长3米。导管布置按导管开管顺序逐根编号,导管开管顺序采用四周向中间挤压的方式。

按导管作用半径5m,首灌导管埋深1米,封底时水位按常水位8.27m计算,封口首灌量为V=1/3∏R2h+∏(d/2)2×(8.27+36)=28.77m3。中央储料斗按30 m3加工制作,储料斗下部为圆锥形,底部设4个出料口,可以从不同方向出料。施工四台砼输送泵集中向中央储料斗供料,施工人员根据浇注需要开启不同方向底门供应砼。

储料斗底门下社有分料器,每个分料器设有三个出口,分别通向不同溜槽,浇注时将所用溜槽对应的门打开,插封其余二门,砼通过分料器流向指定溜槽。溜槽用3mm钢板制成U型,溜槽支架坡度设为1:3.5,小料斗体积定为1m3,中央储料斗的砼由溜槽到达小料斗进入导管。首灌封口采用拔塞工艺。

3.2.

4.2 封底砼供应组织及其设备安排

为保证钢围堰内水下大面积、大体积封底砼强度、整体性和密实性,封底砼必须一次性不间断连续浇注,尽快一气呵成。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工艺技术准备和精心的施工组织,其中很关键的工作是对数量巨大的砼输送供应组织。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砼供应量应尽可能多,保证浇注导管的埋入深度,减小砼的流动半径。砼的供应量至少要保证整体砼面每小时上升不小于0.3m。

本标段,拟在塔位钢围堰附近安排4台水上拌合站,其设计生产能力均不小于60 m3/h。拌合站由拌和船、砂、石料驳船、水泥船组成。每台拌合站配备一台高性能砼输送泵。

3.2.

4.3 封底施工

3.2.

4.3.1施工准备与设备就位

在施工平台上安置中央储料斗,布设溜槽架,安放溜槽,完成导管、小料斗就位。4台水上拌和站在围堰附近就位,配备自带动力的30T、50T浮吊各一台,配合导向船上4台桅杆吊负责在整个围堰面积范围内分区域拔塞及导管提升、拆除。

3.2.

4.3.2人员组织

根据施工需要,拟在现场成立指挥系统,指挥系统包括外围协调组,外围协调负责同港监航道供电等部门的协调联络,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连续。设立搅拌工段,负责砼生厂、泵送供应,每拌合站共9人;设立中央储料斗操作组,负责储料斗的作业,共7人;设立首灌组,负责首灌浇筑共6人;设立浇筑1、2、3组,负责各区的正常浇筑每组5人;测量人员分成三组负责各自区域的砼面标高控制,每组3人。各组对现场指挥中心负责。现场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封底施工的各项工序作业。

3.2.

4.3.3 封底施工

封底施工开始后,各搅拌站同时向中央储料斗泵送砼,待料斗满时,下达1号导管首灌指令,中央储料斗操作人员开启料斗底门,砼流向1号导管,当1号导管埋深1米左右后,1号导管首灌封口成功,进行2号导管首灌施工,同理进行后续导管首灌施工。每根导管首灌前,测量人员应对该导管进行测量,保证开灌时,该导管底口距离砼面(或地面)15~25cm。

各导管完成首灌后,每间隔一定时间补料一次。方量在5m3左右,按顺序逐根补料。每次补料均有工作人员在指挥中心挂图上标明时间、砼注入量及砼面高程。各导管不断补料灌注,砼面均匀上升,整个浇注过程中,四台拌合站要求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向中央储料斗源源不断供料,保证砼浇注速度。尽可能快的完成全部导管的开管顺序,这对减小砼的流动半径,提高水下砼质量有利。当导管埋深超过2m 时,提升导管,拆除导管一节。

封底砼顶面标高为-3.25m,为确保有效封底厚度7m,考虑50cm的浮浆层,故在实际施工时,封底厚度拟控制在7.5左右。

3.3 主塔墩钻孔桩施工

**长江公路大桥A标北塔共有18根直径3.0m钻孔灌注桩,从基岩面算起的钻孔长度为64米,从平台面算起的最大钻杆自由长度达130米。钻孔所要穿过的岩层主要为粉细砂岩。基桩施工的关键在于成孔技术。钻孔施工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是保证成孔垂直精度和避免出现断钻杆和掉钻头现象。钻孔采用清水护壁,旋转钻机气举反旋环钻进方法,钻具以牙轮滚刀钻形式为主。

3.3.1 钢护筒设置

钢护筒用δ=10mmA3的钢板卷制而成,外侧设置纵向加劲角钢,环向设钢护圈加强,以防护筒变形。钢护圈高度要小于加劲角钢高度,以保证钢护筒下放时能在导向架内自由上下抽动。护筒内径采用Φ3.4m,制作时保证钢护筒的圆失度,焊缝牢固不漏水。钢护筒分节制作,分节吊装接高。分节长度视吊装能力而顶,一般为9米长。为避免吊装时钢护筒变形,可在护筒端口焊十字支撑。

护筒安放的稳定和垂直程度是钻孔垂直精度的必要保证。护筒安放采用上口导向下口自垂定位法。

首先制作并安放导向架。导向架采用空间桁架结构,依据钻孔桩的布置形式,分段加工制作,然后拼装成整体。导向架高1米,主要利用∠75×75×8的角钢制作。导向架安放在钢围堰内壁上部适当位置,并与钢围堰固定,导向架构造见方案图。

在钻孔施工平台搭设好后,即可进行钢护筒的安放接高。钢护筒接高方法见3.2.3节,此处不在叙述。

3.3.2搭设钻孔施工平台:

钻孔施工平台不仅用于钻孔施工,同时用于钢护筒的安放、振设稳定,以及封底砼用导管、储料斗的布置和浇注封底砼的施工平台。

施工平台搭设于围堰顶上,为了保证钢围堰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施工平台必须设置尽量多的支承点,并以面均匀支承的方式支承在钢围堰顶上。施工平台主要由下层贝雷梁、上层型钢分配梁和面板组成。根据桩位分布情况,沿纵桥向避开桩位设置六道贝雷梁结构。贝雷梁与围堰顶之间设支座组合分配梁。贝雷梁全部上下加弦杆加强。上层型钢分配梁主要采用I25,面层分配梁布置原则:避开桩位,全部贯通。具体按贝雷梁节点间距沿顺桥向均匀布置。

当钢护筒振设完毕后,为保证施工平台的安全性,平台与钢护筒之间用型钢连接,以增强平台稳定性。

施工平台布置见方案图。

3.3.3 基桩钻孔

根据主塔墩工程地质条件和工期要求,基桩钻孔拟采用4台回旋钻钻机同时施工,钻机型号拟定为两台郑州KP-3500和两台南京ZSD-3000钻机。为防止塌孔,要求隔孔施钻。钻孔采用清水护壁,气举反循环钻进。.

钻机开钻前,必须进行钻机调试。钻机的底座要精确测量,确保其平整度。检查钻机及其配套设备的机械性能。检查钢丝绳、钻杆等钻具,满足强度和安全性要求。保证开钻后安全、正常、连续地钻进。

钻进过程中,根据岩层性质,选择合适的钻进速度。经常提钻检查钻头直径、钻杆等,防止孔径不足或掉钻头等事故。经常检查孔径、垂直度,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进行处理。在岩层中钻孔,钻头应加配重,配重一般在60T左右。软硬不均的地层交界面处,钻孔易发生倾斜。出现倾斜时,减速、减压钻进,直到纠正为止。

钻孔过程中或终孔后,利用30m3/m风量以上的柴油动力式空压机进行气举反循环出渣和清孔。供气不足将造成不能及时排渣导致进尺缓慢。

出现故障时,查明原因,及时连续处理,不得延误。钻孔施工实行24小时三班连续作业,跟班填写钻孔原始记录,如实填写实际地质情况,绘制实际地质柱状图。

3.3.4 清孔、成孔检验

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标高后,将钻头提离孔底15cm,利用钻机的气举反循环进行第一次清孔。清孔结束后,应对成孔质量进行检查,成孔检验主要检测成孔直径、孔壁倾斜度和孔壁平整度。孔壁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采用扫孔处理。在钢筋骨架下放到位,水下砼灌注前,检查沉淀厚度,如不符合要求,需进行二次清孔。清孔排碴时,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

3.3.5 基桩混凝土浇注

3.3.5.1 钢筋骨架制作和安装:

每根主塔墩基桩钢筋骨架的设计重量约40.133T。钢筋骨架在钢筋棚分节制作,由运输车辆转运至码头,由水上设备转运至墩位,浮吊分节进行安装。钢筋骨架连接采用挤压套筒连接,以加快施工进度接头应错开布置,同一截面接头不应超过50%。安装过程中,骨架的起吊采用双吊点起吊空中竖转法,避免骨架变形。每根基桩均安装4根超声波检测管,检测管安装必须顺直,每5m固定在骨架上。顶、底口和接头部位要用电焊封死不漏水,顶口与钻孔平台顶面平,以便超声波检测。

3.3.5.2 混凝土的制备:

基桩混凝土为30#水下混凝土。水下混凝土所用的石子的级配、砂子的粒径、水泥的品种与标号、初终凝时间,外掺缓凝剂等都要经过严格的试验。水下混凝土所选用的粗集料优先选用卵石,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径的1/8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同时不应大于40mm,以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和易性和足够的流动度,其塌落度要控制在18~20cm。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宜不小于350kg,具体由试验确定,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混凝土配合比的含砂率宜采用0.4~0.5,水灰比宜采用0.5~0.6,具体由试验确定。采用粉煤灰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粉煤灰以节约水泥用量。掺加缓凝剂,增加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与和易性,具体掺加量由试验确定。

砼采用水上拌和站拌和,砼输送泵运输。一般安排两个拌合站,两台输送泵工作。

3.3.5.3 混凝土的浇注:

导管直径采用Φ300mm,螺旋式接头,接头应装卸方便,连接牢靠并有密封圈,保证不漏水,不透气。导管在使用前应做水密性和承压试验,不合格导管严禁使用,灌注首批混凝土前,再次检测泥浆性能指标和沉淀层厚度,必要时进行二次清孔,待多项指标符合要求后,开始浇注首批混凝土。首批混凝土的数量与钻孔深度、孔径大小、导管的内径和底端悬空(一船悬空25~40cm)有关,因此要求储料的体积与其相适应,保证首批混凝土一落后,导管埋深不小于1米。浇注基桩混凝土应连续、快速地进行,做到一气呵成。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灌注过程中,注意保持孔内的静压水头,不小于1~1.5m。同时及时测量混凝土面的高度及上升速度,推算和控制导管埋深,导管最大埋深不大于6米,最小埋深不小于2米。桩顶要比设计标高多浇注80~100cm,确保桩顶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基桩混凝土浇注的重要性要求灌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灌注全过程严格控制。浇注前编制作业指导书,明确分工,层层交底,层层落实。基桩施工工艺框图见附图。

3.4 承台施工

**长江公路大桥A标(北塔墩)承台顶面标高-3.25m,承台厚6m,处于水面以

下。承台直径为29米,厚度6米,采用30号钢筋砼结构,砼体积3963.12m3,属大体积砼施工。

3.4.1 施工准备

1、抽水、破桩头、搭设底模

当18根钻孔桩经超声波检测合格后,进行钢围堰抽水,割除桩顶设计标高之上的钢护筒,破除桩头,利用吊机将破除的桩头砼吊起运走。桩头破除完毕,在桩顶部钢护筒上搭设承台底模,并以钢围堰内壁为侧模进行承台施工。底模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3.4.2 浇注工艺

由于承台砼方量大,应按大体积砼施工。施工中必须考虑温控措施。结合考虑混凝土水化热控制,承台底模的承载能力,结构钢筋、预埋件的位置,承台砼浇筑拟分三次浇筑。层厚分别为1m、2m、3m。承台砼采用两台水上砼拌合站拌和,同时使用砼输送泵通过输送泵管直接注入承台底模。

浇注承台时,混凝土按30cm厚度、按一定顺序水平分层浇筑,并使用φ70mm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每层砼要求在下层砼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可考虑在拌制砼时加入适量的缓凝性减水剂。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砼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砼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内支撑)、模板、钢筋、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

混凝土按一层30cm厚度,一定的顺序和水平分层浇筑,应在下层砼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土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 以上。

对于施工缝的处理必须按下述要求进行:

①由于承台砼分两层浇筑,在浇筑完第一层砼后,应凿除第一层砼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当采用人工凿毛时,第一层砼强度须达到2.5MPa,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10MPa。

②经凿毛处理的砼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第二层砼前,对水平缝应铺一层厚为1~2cm的1:2水泥砂浆。

③施工缝处理后,须待第一层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浇筑砼。结构物为钢筋砼时,其强度不得低于2.5Mpa。

3.4.3 大体积砼施工采取的温控措施

本桥主塔墩承台拟按大体积砼施工。在大体积砼中,温度应力往往超过荷载引起的结构应力,使块体产生温度裂缝。砼的温控标准确定为:砼内表温差、上下层温差、砼表面与环境温差均按25℃控制。因承台处于围堰内,堰壁为钢板砼结构,厚度1.5m,绝缘条件好,可视为绝热层,因此砼水化热温度只考虑沿浇注层面垂直方向传递。

为确保工程质量,避免产生温度裂缝,在承台施工中将采取如下温控措施:(1)合理的分层浇筑。承台拟分三层浇筑,层厚分为1m、2m、3m ,浇筑上层砼之前应对第一层顶面进行人工凿毛。

(2)降低水泥水化热。水泥水化热温升主要取决于水泥品种,水泥用量及散热速度等因素,因此施工中选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同时为减少砼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在确保砼强度及坍落度条件下,考虑掺用25%的Ⅱ粉煤灰及外加剂,从而减少砼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降低砼的水化热温升,控制最终水化热。

(3)控制砼的浇注温度。浇注温度是指砼经拌和,运输至模板仓内的温度,浇注温度控制在20℃左右。降低砼的浇注温度的措施一是尽量采取夜间浇注,二是对砼原材料进行预冷降温。夏季施工时,可在砼拌和水中掺加一定数量的冰块,把水温降低到10℃以内,同时采用江水冲洗石子,使石子温度降低。混凝土用料应避免日光曝晒,以降低初始温度。

(4)埋置水平冷却管。即在砼浇注前预先埋入冷却管,利用管内流淌的冷水带走砼内部的部分热量。从而降低砼内部的最高温度。冷却水管采用φ48×3.5mm普通钢管,水管平面间距为1.2m。浇注第一层时可不设水管,从第一层的表面算起,各层水管的埋设高度分别为0.8m、2.0m、3.0m、4.0m,各层设置三个进水口、三个出水口。冷却管在埋设时采取固定措施,在浇注砼过程中应防止堵塞、漏水及震坏。冷却水采用江水,在散热过程中,控制水管水温与砼温度之差为20~25℃。冷却水从砼浇筑时即开始循环,连续通水20天,目的是有效降低砼水化热最高升温值,并在温度达到峰值后加快砼内部散热降温,减小砼内表温差造成的拉应力,防止裂缝的形成。为检验施工质量和温控效果,在承台水平轴线附近同一竖直断面各层中埋设温度传感器,布设温度测点,进行24小时温度监测。当发现进出水口温差过大或过小,或者水温与砼内部温度的差值超过25℃时,应及时调整水温或流量,防止水管周围产生温度裂缝。

(5)蓄水养生。在每层砼浇注完毕待终凝后立即在上表面作蓄水养护,蓄水深度应在30cm以上,以推迟砼表面温度的迅速散失,控制砼表面温度与内部中心温度或外界气温的差值,防止砼表面开裂,但蓄水时间不宜超过3天。

(6)分层浇注时,层间浇注的间隙以不超过7天为宜。这样当底层砼表面温度降到某一温度值时,上层砼的入模温度对下层砼起到了保温作用,控制了温差,有效防止了砼开裂。

第四章索塔施工

4.1 概述:

**长江公路大桥索塔采用空间倒Y型,塔柱底面高程为-3.25m,塔顶高程为181.531m ,索塔总高为184.781m,桥面以上塔高与主跨比为0.2616。索塔混凝土标号为C50,混凝土方量为10329.05m3。

4.1.1索塔构造

索塔包括下、中、上塔柱、塔冠和横梁,以及索塔附属结构设施。

下塔柱高度43.851m,内侧面和外侧面横桥向斜率分别为1:4.6442、1:3.1584,顺桥向侧面斜率为1:25.0582,断面为由8.5×10.5m向上渐变至4.058×7m的分离箱形断面。

中塔柱高度84.13m,斜率为1:5.8488,断面为4×7m的分离矩形断面。

上塔柱高49.3m,为双塔合并,锚索区上塔柱为11.2×9.8m的单箱双室整体多边形箱形断面,双向斜面锚索墙。斜拉索通过锚固块锚固于上塔柱锚索墙内壁上。为平衡斜拉索的水平分力,在上塔柱斜拉索锚固区配置了OVM15-12规格环向预应力钢绞线束。上塔柱顶面设7.5m高竖直向上的塔冠。

根据受力需要,索塔设一道 6.5m(高)×6.8m(宽)箱形断面下横梁,下横梁为预应力砼结构。

4.1.2 索塔施工流程

承台施工结束后,进行塔吊、电梯等索塔施工设备现场布置;

立模浇注下塔柱起步砼,翻模逐段浇注下塔柱砼至下横梁;

架设支架立模浇注下横梁及与下横梁连接部分塔柱,张拉下横梁;

爬升模板逐段浇注中塔柱砼至两塔交会处,安设塔柱间主动横撑;

立模浇注上塔柱底部砼,爬升模板逐段浇注上塔柱,立模浇注塔冠;

张拉上塔柱内环向预应力束;

拆除塔柱模板,中塔柱横撑、塔吊,浇注支座垫石,准备安装0号段箱梁。

4.1.3 索塔施工要求

索塔施工的关键主要是塔柱线型和外观质量的控制及上塔桩斜拉索锚固区施工。

施工中要求塔柱的倾斜度在设计斜度的基础上,误差不得大于塔高的H/3000,且不大于30 mm;轴线偏位允许偏差±10mm;塔顶高程允许偏差±10mm;断面尺寸允许偏差±20mm;斜拉索锚固点高程±10mm;斜拉索锚具轴线±5mm;并且要求其外观线条顺直,表面光洁和色泽一致。

索塔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埋设预埋件等。

4.2 索塔施工的设备选型及现场布置

索塔施工现场布置图见附图所示。施工主要设施有塔吊、电梯、混凝土泵车及管道、供电设施和供水设施五个部分。

4.2.1 塔吊

为了满足施工的需要,结合承台平面尺寸及标高,拟在距索塔中心线6.5米的岸侧布置一台塔吊,塔吊选用江麓浩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JL150自升式塔吊。该塔吊最大起重量10T,额定起重力矩150T.M,最大起重力矩为175T.M,选用40M

水平臂架。在施工时,塔吊采用固定附着式,每隔一定高度便采取措施使塔吊与塔身固定。

塔吊安装高度为190M,在承台施工时可采用埋入基础节或预埋锚固螺栓,当承台施工完毕以后,立即将塔吊安装至50M的基本高度,以后随着索塔的升高,不断自升接高,索塔施工的所有机具、材料等垂直或在塔周围的运输,都由塔吊来完成。

4.2.2 施工电梯

施工电梯布置一台,设置于塔吊对称位置的江侧。

4.2.3 混凝土泵车及泵管布置

索塔混凝土施工采用水平、垂直导管输送,由一台HBT-60型高压泵来完成。其布置见附图。

混凝土垂直输送泵管沿塔柱外侧布设,至横梁顶面后。(如附图中的平面图所示。)用Ω型卡固定在预埋的专用架上,并用绳扣隔一定距离将其吊挂于塔柱施工的原模板对拉螺栓上,输送泵管直径为Φ125mm,随塔身的上升而接长。工作面上采用水平管,或三通截止阀外接软管。采用水上拌合,泵车设在拌合浮箱上。

4.2.4 供水

用两台高压多级水泵分别在顺桥方向的左右两侧,布置见附图。用长江水作为施工用水水源。上水管沿泵管外侧附着敷设。

4.2.5 供电

从总配电箱接出动力电缆,绕承台半周,分别输送给塔吊、电梯及高压水泵的电动机,电缆随塔吊一起上升布置垂直动力电缆。两塔柱工作平面内设小型配电板,以满足工作面上的电焊机、振动器、照明等电力需要。

4.3 下塔柱施工

下塔柱从承台顶至下横梁底面高40.601m,将其划分成9节段,每节4.5m,其余部分与下横梁一起浇注。

下塔柱为变截面外倾柱,下塔柱采用平衡支架作为脚手架现浇施工,该支架与横梁施工用支架配套使用,即在进行下塔柱施工时逐步加高支架至完成其施工,然后通过支架的调整,进行横梁的施工。其支架布置见附图。

模板系统采用塔吊吊装翻模施工方法,配备三套模板,先安装两套模板浇注砼后,再安装第三套模板,拆除首套模板安装于第三套模板之上。每次浇注砼前有一套模板仍紧固于已浇注砼体上。其余两套模板则处于待浇注状态。紧固于塔体上的支承模板是依靠自身抱箍于塔身的较大摩擦面而产生的摩擦力支承其上的两套模板重量和其他施工荷载。

模板为专用定型钢模板,其构造与中、上塔柱的模板相配套统筹考虑设计。模板高统一为2.25米,每塔肢共制作三节。为了索塔美观,接缝水平设置,并保证塔柱各面基本水平一致。模板通对拉螺杆连接到到劲性骨架上加固。变截面由收分模板及角模来实现。按混凝土分层两塔柱对称两边设9道水平拉杆,每道拉杆由4根Φ32精轧螺纹钢筋组成。拉杆随塔柱施工逐道安装,拉杆主要用于控制塔柱因施工荷载和自重产生的横向水平位移,增加塔柱的稳定性及减小根部初应力,防止塔柱根部混凝土开裂。下塔柱施工过程中建议业主方要求监控单位在塔柱根部预埋应力片,以方便控制根部初应力。

下塔柱的混凝土施工要确保对称,以保持结构稳定。施工中随时观测劲性骨架,通过松紧拉杆调节等倾角,以确保其定位准确。

内模采用组合钢模与2[10钢楞拼装,采用Φ48×3.5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

下塔柱下部25.5米高度范围内,设计为实体结构,而塔柱砼标号为C50,水化热峰值将达到65℃。必须采取温控措施,防止产生温差裂缝。

4.5、中、上塔柱施工

4.5 .1中上塔柱施工节段划分

中塔柱从上横梁顶部至中上塔柱的交接处高为80.88m,将其划分成18个节段进行施工,除最后一节高度为4.38m,其余每个节段高4.5m。上塔柱从中、上塔柱交接处至上塔柱顶高为49.3米,将其划分成11个节段进行施工,除最后一节高度为4.3m,其余每个节段4.5m。

中、上塔柱的第一、二节段由塔吊吊装翻模施工,然后安装爬架。中、上塔柱采用架体式爬模施工工艺,爬模以爬架和塔柱外模为其两大元素,随混凝土浇筑高度的上升,两者交替垂直或者斜向爬升。

4.5.2 架体式爬模的构造

架体式爬模由架体系统、模板系统、提升系统及附属导向机构四部分组成。

架体系统从高度方向上分为上部的工作架、下部的附墙固定架和悬挂脚手架三部分组成。架体总长度为24米,架体分顺墙向的P1架和横桥向的P2架,该索塔共制作8组架体。工作架高14米,分7个操作层,用于施工操作平台和堆放施工用材;附墙固定架高6米,基中附墙框高4.25米,分两个操作层,附墙固定架采用锥形螺母固定技术,将附墙固定架紧固在塔肢混凝土上,即利用混凝土施工时预埋的用于内外模板对拉拉杆的锥形螺母,锥形螺母与外模采用方头螺杆固定,拆模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锥形螺母即可作为传递架体重量给塔柱的重要部件。悬挂脚手架高4米,分两个操作平台,待提升架体后用于锥形螺母方头螺杆的推拆和螺孔修补的工作平台。

模板系统:内外模均采用整体定型钢模,每套模板分为三节,每节2.25m,每节分为四块制作,其中转角部分纳入横桥向面内整体制作。每次浇筑节段共 4.5m 高混凝土,其中一节段2.25m紧固在塔壁上,作为底节接口模板,下次浇筑时上次的顶节模板作为该次嵌固底节接口模板,上次底节和中节模板作为该次浇筑混凝土用模板,重复爬升施工。由于下、中塔柱为倾斜结构,可通过计算调整其内外的高度,以确保每层砼浇筑高度为4.5m。

提升系统:由于架体式爬模系统中索塔外模与架体互为支承,相互爬升,故模板和爬架爬升动力采用5T手拉葫芦,其中若塔吊起吊能力能满足施工需要,也可利用塔吊进行模板提升,以加快施工进度。

附属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包括导向滑轨、限位轮、伸缩脚轮。

导向滑轨:每套架体式爬模设置6组导向滑轨,每组导向滑轨由2 [12槽钢对口焊接在模板上,槽钢之间留3cm左右间隙。其中横桥向面每块模板上设一组导向滑轨,顺桥向面每块模板上设两组导向滑轨。(见附图)

限位轮:限位轮设置在架体上与模板上的导向滑轨位置相对应,每组滑轨设两个。

伸缩脚轮:由橡胶轮和伸缩螺杆组成。爬架提升时,脚轮旋出2~3cm,以保证已浇混凝土不受损坏并能变滑动为滚动磨擦,减小提升阻力。

4.5.3 中、上塔柱架体式爬模施工工艺

(1)架体爬升施工

架体提升顺序为:顺桥向的P1架固定,先提升横桥向两面的P2架,P2架就位固定后,再提升P1架。

a、准备工作

提升前先清理架体上杂物,转移过重的物体,小型机械要固定在架体上,检查模板和架体上吊点是否可靠,手拉葫芦是否损坏,架体保险钢丝绳及吊点是否可靠。

b、安装动力

在模板吊点与架体吊点之间按P1架、P2架在斜向及垂直爬升的受力特点安装手拉葫芦。

c、葫芦预紧

检查动力系统安全性后,拉紧所有5T手拉葫芦,使架体重量由螺杆转移到手拉葫芦上。并使每个葫芦受力均匀。

d、拆附墙框上M24方头螺杆。P1架上有24个M24螺杆,P2架上有20个M24螺杆。

e、将伸缩脚轮旋出2~3cm,变滑动磨擦为滚动磨擦。

f、架体提升

由富有经验的施工人员统一指挥,要特别注意架体保持动态平衡,尤其是中塔柱提升施工时,外侧P1架由于塔柱内倾造成此片架体脚轮受力最大,架体提升时极易由于不平衡而造成脚轮箍断裂。每次架体提升高度为9.0m。

g、架体就位

架体提升至与设计相差近20mm时,放慢提升速度,提升到位后伸缩轮退回,在施工中对于内侧P1架,应先退回下层,再退回上层,使附墙框下部先贴墙面,P2架由于塔身垂直,伸缩轮退回无先后顺序。

h、安装固定螺栓

固定螺栓一端为锥形丝口,另一端为带正方形方头的丝口螺杆,固定螺栓的安装工序为:先将方头螺杆旋入预埋的锥形螺母中,然后用扳手通过方头将螺杆紧到位,第三步是加上垫板和M24螺帽,将螺帽反复均衡拧紧,使架体紧贴墙面。

i、用Φ22钢丝绳加设保险。

j、检查验收,投入使用。

(2)模板提升施工

a、准备工作

模板提升前先清除模板上一切杂物,并准备好拆模、清理模板用工具及脱模剂(新鲜机油),并将第一节及第二节模板的对拉螺栓拆除。

b、保险措施的设置

由于模板可用塔吊提升,故在脱模前将5T葫芦预紧或塔吊预吊以防止由于脱模后造成安全事故,每次提升一节2.25m模。

c、拆除横板间接头螺栓

d、模板脱离墙面

e、清理模板表面混凝土渣,用新鲜机油或其他物质作为脱模剂,要求均匀涂刷,并防止脱模剂过多污染钢筋或混凝土。

f、模板提升就位,就位后,安装好接头螺杆,及对拉拉杆。

g、测量监测调整模板,测量复测,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模板提升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准备工作→安装动力→紧葫芦→模板脱位→清渣、涂脱模剂→均匀提升就位→测量验收

4.5.4 中上塔柱内模施工

中、上塔柱内模采取翻模施工,内模采用组合钢模与2[10钢楞拼装,采用Φ48×3.5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脚手架四边与已浇混凝土内壁支撑,沿高度方向每4.5m设一操作平台,每20m通过塔身内壁的四周预埋件设置一卸力平台。

上塔柱拉索锚固区段内的齿板设置相应的齿形定型模板与竖向内模组成一个整体。由于齿板受塔柱节段的影响,在施工中以保证每一根拉索的锚固台一次浇筑成型为原则,可适当调整每次混凝土浇筑高度,以保证锚固块的整体性。

4.5.6 主动横撑设置

中塔柱施工时,随着塔柱的爬升,塔柱自由悬臂长度逐渐增大时,为了克服塔身在混凝土自重、施工荷载、风载及日照温差等作用下,使得塔柱根部产生的很大的次应力。为了消除之,采用主动力横撑方法在中塔柱的双肢间每隔15m左右一道主动水平横撑横撑,并与两塔柱固接。合计5道横撑。为更好控制塔桩根部的次应力,中塔柱施工过程中建议业主方要求监控单位在上、下塔柱交接处塔柱根部预埋应力片,以方便控制根部初应力,为设置横撑具体数及施加预顶力的大小提供依据。横撑设置好后,还可用于塔吊及电梯的附着。

横撑结构。每道横撑由4根φ630mm,壁厚δ11mm钢管组成,顺桥向两两并排对称布置。并排钢管之间用型钢连接成整体,组成平面桁架结构,增加顺桥向稳定,且确保塔吊及电梯附着强度和刚度。为减少横撑自重挠度,增加竖向整体刚度,也为方便横撑的架设和施力,在横撑中部设置8根钢管立柱。在立柱上设有顺桥向牛腿,用以支撑横撑。立柱间也用型钢连接,同横撑桁架一起组成空间桁架,增加施工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横撑施力前从中部一分为二,两段与塔柱预埋件焊接,中间部位搁置在立柱牛腿上,利用立柱作为工作平台,在横撑中部设置千斤顶施力系统。施力完成后,将横撑中部焊接联成整体。

4.6 劲性骨架安装

劲性骨架作为索塔施工导向、钢筋定位、模板固定之用,也是上塔柱环向预应力钢束塑料波纹管和斜拉索钢套管定位安装必不可少的。劲性骨架主要由角钢加工而成,在工厂分段加工,现场分段超前拼接。劲性骨架连接利用M30×70高强螺栓连接。

劲性骨架的安装质量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主筋、模板和拉索套管的定位。由于劲性骨架本身自由段自重,右受其侧面主筋的拉压作用,劲性骨架沿水平方向在侧面发生位移,将造成模板安装困难,索塔平面位置变化等不利因素。要保证骨架承力后顺应塔肢倾斜度,就必须采取骨架安装预

斜拉桥桥面施工方案

桥面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桥面总宽度及组成:本桥采用上下行分离式桥面,桥面总宽度为26m,桥面组成:0.5米(护栏)+11.5米(行车道)+2.0米(中间分隔带)+11.5米(行车道)+ 0.5米(护栏)=26.0米。 大桥的上部构造为7×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组合箱梁、共56片。 二、总体施工进度和劳动力安排 桥面施工计划在2004年2月20日开工,计划在2004年4月30日桥面施工施工完毕。 人员机械配备:混凝土工15人,钢筋工18人,木工8人,勤杂人员2人,两台容量8m3混凝土运输车,EA-05混凝土泵一台,平面阵捣梁一台。 三、施工准备 1、对便道进行修整,达到运输车辆能够顺利通行。 2、对桥面进行清洗并对纵横向湿接缝梁体混凝土进行彻底凿毛,露出新鲜混凝土。 3、全面复测,组织测量人员对郑沟大桥中线及桥面标高等进行全面复测,如有误差进行调整,调整后再进行桥面铺装。 4、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图纸审核,对现场工人及工班长进行桥面铺装施工技术交底。 四、施工要点 施工顺序:横向湿接缝施工纵向湿接缝施工箱梁顶板负

弯矩张拉孔道压浆和封锚桥面铺装层的施工解除临时支座 1、桥梁纵、横向湿接缝施工 a、本桥纵、横向湿接缝模板采用厂制定型钢模,钢模出厂后经验收各部尺寸合格后,模板表面打磨光滑并涂油。模板与梁体端头采用外支撑顶紧,并夹双面海绵胶带,保证模板不漏浆、不变形。横向湿接缝模板采用厂制定型钢模,采用吊挂式施工,模板安装时,其吊杆必须顶紧,上横杆安装牢固可靠。 b、接头钢筋采用绑扎搭接,并部分焊接,焊接接头长度单面焊不小于10倍的钢筋直径,双面焊不小于5倍的钢筋直径。 c、梁体端头混凝土面必须凿毛,凿除浮浆,露出混凝土石子。 d、梁体端头顶板负弯矩部分预应力扁波纹管的连接,采用比原直径稍大一点的波纹管套接,套接后用胶带纸密封。 e、混凝土浇注。混凝土采用C50号混凝土,其坍落度80~180mm,其浇注时操作人员必须是混凝土施工的熟练工人,掌握混凝土施工工艺,保证混凝土密实的前提下,振动棒绝对不能捣动波纹管。 f、浇注完成后,加强混凝土的养护,保证接缝混凝土的质量。施工完毕,墩顶清理干净。 2、桥面顶板负弯距张拉及压浆 桥面顶板负弯距张拉采用穿心式千斤顶单根张拉,张拉采取双控,以伸长量进行校核,张拉顺序为T1、T2号钢束对称单根张拉,其中T1的伸长量为10.9cm,T2的伸长量为6.2cm。张拉施工人员全为经验丰富张拉作业人员。张拉时报请监理工程师,经批准后进行张拉。张拉时作好张拉施

浅谈斜拉桥施工控制方法与发展

浅谈斜拉桥施工控制方法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6-06-29T10:53:37.0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5期作者:曾余清[导读] 另外通过适时的检测可以了解关键测点,断面的内力和变形,为桥梁的施工能顺利的进行保驾护航。 攀枝花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攀枝花市 617000 摘要:施工监控的目的就是消除误差[5],使桥梁能够安全的合龙,使结构的受力在可以控制范围以内,在施工和运营中不发生过大的挠度和变形,避免对桥梁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的错误。另外通过适时的检测可以了解关键测点,断面的内力和变形,为桥梁的施工能顺利的进行保驾护航。 关键词:斜拉桥;施工监控;方法;发展 一、斜拉桥合龙施工与控制的重要性和发展情况 斜拉桥超静定次数高,结构非线性特征明显,而且施工阶段的内力和线形对成桥以后的内力和线形的影响也很大,再加上合龙时候可能会伴有结构体系的转换,施工难度大,内力和线形的变化也比较复杂,难以控制。为了保证施工中机构的安全,稳定性,和消除那么多的不安全和不确定因素,达到安全合龙。斜拉桥的施工监测与控制已经成为了大跨度斜拉桥建造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国对桥梁合龙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5],20世纪50年才开始关注施工中的结构内力和线形的控制。1982年首次运用国外控制理论建成了上海柳港大桥,在建设中进行了梁挠度进行计算和控制,以及索塔偏位的监测控制。从此我国拉开了现代桥梁施工控制理论的研究序幕。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初步形成了斜拉桥施工监测与控制的完整理论和系统。控制分析的方法是对桥梁的施工进行软件模拟,按照桥梁施工的实际施工步骤施加工况,或者按照设计的成桥状态步步倒拆,来分析结构的受力,并且通过现代的监测技术,对实测数据和理论研究数据对比分析,桥梁诸多参数的识别和估计,对桥梁的结构内力和线形按照理想状态进行了控制和调整,实现了施工和控制的良好配合。最后达到了内力和线型的控制目标。使得施工的时候有目标可参,施工监测与控制理论用于本桥取得的巨大成功,也为以后桥梁的施工控制的发展走出了最艰难的一部,里面的控制方法,计算方法以及监测方法都促进这桥梁更高,更大,跨域能力更强的方向发展,之后我们也出现了世界上跨度领先,技术领先的桥梁。这些桥梁的成功在于有更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控制理论[3]。 近年来,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施工监测和控制手段越来越多,斜拉桥施工控制的研究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发展到现在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按设计—施工控制理论计算—施工—监测—参数识别—预报的程序[2],对桥梁的施工全过程以及运营过程进行了监测控制。 在未来,斜拉桥控制技术在随着有限元软件技术的进步会逐渐的成熟,完善。随着计算水平的提高,高强度材料的研发,以后的桥梁肯定会朝着跨度大,自重轻的方向发展,同时给施工带来的难度会更大,所以对单索面斜拉桥的施工技术,施工监控技术的自动化,精确化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斜拉桥施工控制的方法和发展 根据桥梁的施工方法,桥梁施工难度,以及设计等级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控制手段。常见的施工控制方法,主要有:开环控制(确定性控制),(反馈控制)闭环控制,以及自适应控制[3]。 ⑴开环控制 在控制之前预先建好桥梁的有限元模型,然后根据模型计算出成桥阶段荷载作用下的理想内力和变形。并且根据施工步骤计算出结构的预拱度,最后就是施工单位按照既定的预拱度进行施工。这种控制比较简单,它不用考虑施工过程中桥梁的实际受力状态。这是早期桥梁施工控制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中小型桥梁的施工控制中[3]。 ⑵闭环控制 在很多大跨度桥梁的实际控制中,开环控制已经不能满足控制的精度的时候,是很难达到控制精度的。在复杂的桥梁结构施工时,结构状态误差的影响会随着施工的进行而越来越大[5],这些参数误差会慢慢叠加起来。可能会导致桥梁合龙以后的成桥状态与设计的几何线形和内力出现较大的偏差。 为了解决这样的误差,我们又想到了在施工中把测量的状态与理论的状态做比较,把上一阶段的结构状态作为下一阶段的初态的叠代。这样的控制把结构的实际状态经反馈计算来确定而形成了一个闭环反馈系统[3]。 ⑶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控制是现代控制中常用的方法,比较适合大跨度和复杂结构桥梁的控制,自适应控制系统在闭环控制的基础上分析了计算参数与实际参数之间有偏差,然后通过对参数的估计和修正,并且将识别以后的参数用于下一节段的实时结构分析、重复循环,经过若干个施工阶段以后就会使得参数的取值趋于合理,使得软件模拟计算更适应于实际情况[3]。 国内外施工控制的技术发展还不完善,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上主要的控制方法都有没考虑到或者存在不合理之处。随着软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及新型材料的发展,桥梁设计和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桥梁的线形也成为了衡量一座桥好坏的标准之一,桥梁控制的方法和重点也应该在创新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比如监控测量仪器更精密,测量更准确。另外数据采集更接近实际。其次是监控测量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也会给施工监控的精度带来新进步。未来为了适应桥梁的发展要求,自动化科学化的控制方法是工程施工控制的发展方向[6]。 结语:随着软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及新型材料的发展,监控测量仪器更精密,测量更准确,数据采集更接近实际,监控测量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也会给施工监控的精度带来新进步。未来为了适应桥梁的发展要求,自动化科学化的控制方法是工程施工控制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士林.斜拉桥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韦远思.浅论桥梁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资讯,2010,(27). [3]徐君兰.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斜拉桥、悬索桥施工安全控制要点(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斜拉桥、悬索桥施工安全控制要 点(最新版)

斜拉桥、悬索桥施工安全控制要点(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斜拉桥和悬索桥(吊桥)的索塔施工,属于高处或超高处作业,应根据结构、高度及施工工艺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专门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安全作业指导书(操作细则)。 一般情况,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索塔,参照墩台施工及滑模施工的安全控制要点。 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必须良好,各种电动机械必须接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电气设备和线路检修时,应先切断电源。 施工现场要有防火措施并备有消防器材,要防止电焊火花溅落在易燃物料上; 2.索塔分节立模浇筑前,应搭好脚手架,扶梯、人行道及护栏。每层脚手架的缝隙处,应设置安全网。两层间距不得超过8m; 3.浇筑塔身混凝土,应按规定挂好减速漏斗及保险绳,漏斗上口应堵严,以防石子下落伤人; 4.塔底与桥墩为铰接时,施工中,必须将塔底临时固定。塔身建

斜拉桥大桥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项目简介 **长江公路大桥起始于江北岸合安高速公路**接线处,穿越**市区,在**市东门汽车轮渡处跨越长江天堑及南北岸部分区域,终点与318国道新改建路线相交,全长5.9km。该项目已由国家计委以计基础[2001]1186号文批准建设。 **长江公路大桥的主桥施工标段划分为A标(北)和B标(南)。A标段起止桩号为K20+118.5~K20+638.5全长520m,. 1.1.1 结构布置 **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50+215+510+215+50米五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全长1040m。 主桥采用全焊扁平流线形封闭钢箱梁,倒Y型双塔,空间双索面扇形钢绞线斜拉索。 钢箱梁采用主梁梁高3.0m(桥中心线处),梁上索距15m型式。 斜拉索每个索面16对斜拉索,在梁上锚固标准间距为15m,在塔上锚固间距为2.0~2.5m,与索塔的连接采用钢箱式锚固,与主梁的连接采用锚箱式锚固。斜拉索在塔上张拉。 索塔采用钢筋砼倒Y形形式,锚索区上塔柱为单箱双室整体多边形截面,塔体空心结构。索塔总高179.126m,桥面以上塔高与主跨比为0.2695。 主桥两座索塔均采用双壁钢围堰大直径钻孔状复合基础,双壁钢围堰外径32m,内径29m,壁厚1.5米。钢围堰高度A标为51.0m。承台为直径29m的圆形承台,高6.0m。承台顶面高程-3.25m。承台下为18根直径3.0m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呈梅花形排列,桩间中心距为6.0m。封底采用水下C25号砼厚7.0m。 主桥边跨及辅助跨处各设一个辅助墩和一个过渡墩,其中辅助墩为双柱式实心结构,基础为8根直径3m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过渡墩为分离式实体结构,基础为4根直径2m的钻孔灌注桩。 1.1.2 主要技术标准 桥梁等级:四车道高速公路特大桥 设计行车速度:100km/h 桥面宽度:31.2m,四车道桥面标准宽度26.0 m,中间设2.0m宽中央分隔带,两边各设0.5m防撞护栏。主桥斜拉桥两边增设锚索及检修宽度。 荷载标准:汽车——超20级,挂车——120 桥面最大纵坡:3.0% 桥面横坡:2% 设计洪水频率:1/300 地震烈度:基本烈度Ⅵ度,按Ⅶ设防 通航水位:最高通航水位16.930m,最低通航水位2.480m 通航净空:最小净高24m,主通航孔双向航宽不小于460m,边通航孔单向航宽不小于204m 1.2 桥址区自然条件 1.2.1地理位置

斜拉桥施工方案

8 xx斜拉桥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整体部署,斜拉桥分南、北两岸对称施工,上、下游幅(两幅的间距为)基本上并列施工。 南岸(北仑侧)工区负责施工的范围为:D o、D i、D2墩位范围的工程;北岸(镇 海侧)工区负责施工的范围为:D3、D4、D5墩位范围的工程。 索塔、主梁及斜拉索施工处于关键线路上,辅助墩、过渡墩、边跨支架段作为非关键工程,可根据关键线路上的工程进度,来确定其经济的开工日期、完工日期。 8.1索塔施工 8.1.1整体方案概述 8.1.1.1基本构造 索塔为双菱形联塔,可分为上游幅索塔、下游幅索塔,每幅索塔有内塔肢、外塔肢两个塔肢,塔肢高度上可分为下塔柱、中塔柱、上塔柱,连接内、外塔肢的结构有塔座、下横梁、上横梁。塔座采用C40纤维混凝土,下塔柱第1m高度内采用C50纤维混凝土,索塔其他部位采用C50混凝土。 塔肢(纵桥向)宽度由塔顶7.0m单斜率变化到塔底。 索塔一般构造图 塔肢(横桥向)宽度:中、上塔柱基本宽度为,为单箱单室横截面;单幅索塔的上塔柱内、外塔肢连成一体,形成单箱三室横截面;上、下游幅索塔的内塔肢在下横梁中线以上、以下范围内连成一体,形成实体断面(或者单箱小二室横截面);下塔柱由4.0m双斜率(塔肢内外侧面斜率不同)变化至塔座顶面的,为单箱单室横截面。 索塔上斜拉索锚固段设水平预应力钢绞线束来平衡斜拉索产生的水平力,预应力在上横梁及其以上高度的索塔内呈“井”字,锚固在索塔外表面;预应力在上横梁以下段呈“ U”型布置,锚固在索塔塔壁内。

8.1.1.2施工工艺流程图 索塔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8.1.1.3索塔分段、模板体系、基本工期 索塔分节示意图(含中、上塔柱脚手架) 塔柱总工期为:360d = 325d + 35d特别因素 8.1.1.4塔吊、电梯、砼泵管、水电布设,各种预埋件 8.1.141 塔吊 每个索塔选用1台波坦MC170A塔吊(臂长55m,起重量19kN;最大起重量80kN , 在范围内)安装在左右幅的中间、1台QTZ6015塔吊(臂长35m,起重量35kN ;最大起重量100kN,在范围内)安装在边塔柱的外侧,整个索塔都处于吊装范围内,两台塔吊安装高度分别为159m (塔柱高度)、149m。斜爬电梯安装在另一外塔肢的外侧。 制定塔吊台风期安全技术方案

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要点分析

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要点分析 摘要:以永川长江大桥施工监控为实例,分析介绍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要点。 关键词:斜拉桥钢箱梁施工控制 1.前言 斜拉桥以其简洁优美的外形及良好的跨越能力被广泛地采用。近些年来, 随着交通量的剧增, 桥面宽度及跨径均呈上升趋势, 传统的混凝土斜拉桥已难以满足实用要求, 大跨钢箱梁斜拉桥也因此应运而生了。但该类桥的施工控制与以往的混凝土斜拉桥的施工控制存在着较大差异, 故而施工控制必须因桥而异,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本文结合永川长江大桥施工控制实践, 通过分析大跨钢箱梁斜拉桥结构本身的固有特点,介绍了在此类桥的施工控制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 工程概况 永川长江大桥主桥全长1008m,起止桩号分别为K40+663.650~K41+678.800,为64+2×68+608+2×68+64m的7跨连续半漂浮体系的双塔混合梁斜拉桥,边跨设置2个辅

助墩和1个过渡墩(台),桥梁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中跨为钢箱梁,边跨为预应力混凝土梁,两种梁顶板宽都为35.5m。主桥桥型布置见图1-1 全桥桥型布置示意图 索塔:索塔基础采用24根直径2.5m的钻孔灌注桩;索塔承台为八边形,平面最大尺寸为42×23.25m、厚6.0m的整体式实体混凝土结构。索塔为花瓶形,索塔高196.7m(32号)/206.4m(33号),索塔共设计上、中、下三道横梁。 主梁:主梁采用混合梁,边跨为混凝土梁,采用PK 断面,整幅箱梁由两个倒梯形的边箱及连接两个边箱的横隔板构成,材料为C55 混凝土。箱梁总宽37.6m(含风嘴装饰板),中心梁高3.501m,标准断面顶、底板厚35cm,腹板厚50cm;中跨为钢箱梁,采用与混凝土断面相适应的边箱封闭式流线型扁平钢箱梁,材料为Q345-D。宽37.6m(含风嘴),高3.5m,标准节段长15.5m。每隔3.1m 设一道横隔板。中跨主梁采用等高度的封闭式流线型扁平钢箱梁,桥面设置双向2%的横坡,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斜拉索:斜拉索采用平行钢丝斜拉索,双索面扇形布置,每一扇面由19对斜拉索组成,全桥共设76对斜拉索,最大索长332.086m,最大索重24.2t,张拉最大索力约4400kN。斜拉索锚固于上塔柱内,1号斜拉索锚固于锚块上,其余均采用钢锚梁形式锚固。技术标准: ⑴公路等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两侧人行道;

斜拉桥工程施工程序施工技术方案

斜拉桥工程施工程序施工技术方案 索塔施工 2.1 简述 本桥主桥为塔梁固结体系,索塔采用曲线H 型索塔,塔柱曲线半径275.4m(外侧),箱形断面,索塔全高107m(从承台顶面算起);其中上段塔柱39.8m,中段塔柱48.6m,下段塔柱18.6m(含塔柱底座)。 上段塔柱塔柱断面为等截面,顺桥向尺寸6.5m,横桥向尺寸4.6m,空心矩形截面,顺桥向壁厚1.0m,横桥向壁厚0.9m。 中段塔柱断面为变截面空心矩形截面,顺桥向尺寸6.5~7.972m,横桥向尺寸4.6m,顺桥向壁厚1.2m,横桥向壁厚1.1m。 下段塔柱也为变截面空心矩形截面,顺桥向尺寸7.972~9.0m,横桥向尺寸5.5m,顺桥向壁厚1.2m,横桥向壁厚也为1.1m。 索塔横向设两道横梁,上横梁的顶板和底板均为半径12m 的弧形,采用空心截面,横梁宽度5.5m,横梁中心处高度15m,临近索塔处高度为30m,壁厚0.6m,由于结构造型的需要,横梁正中间开设半径 3.5m 的圆洞;下横梁梁为适应桥面横坡需要,采用变高度结构,横梁中部梁高4.5m,宽6.0m,顶底板厚为0.6m,腹板厚为1.5m。横梁为预应力混凝土A 类结构,共设置了34 束15-25 预应力钢束。预应力钢束锚固于塔柱外侧并采用深埋锚工艺,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下横梁兼作主梁0 号梁段,形成塔梁固结体系。 斜拉索通过钢锚梁锚固于上塔柱,为抵消斜拉索的不平衡水平分

力,在上塔柱斜拉索锚固区内配置了Φ32 的精轧螺纹粗钢筋。 索塔采用C50 混凝土,为便于施工、定位,索塔内设置劲性骨架,劲性骨架须按照图纸要求与钢牛腿壁板进行焊接连接,塔顶设置避雷针及导航灯,塔内设检修爬梯。 2.2 施工难点及重点 (1)施工测量及控制 塔高107m,测量控制难度大,需采用多种测量手段进行放样及施工控制测量,确保索塔施工精度要求。索塔施工测量及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有:外形轮廓曲线控制、钢锚梁安装定位及精确控制;索塔结构应力和变形控制,包括多种工况以及日照温差、风荷载等因素影响下的索塔各部位的应力状态和变形控制。 (2)钢锚梁施工 斜拉索锚固区钢锚梁制作、安装精度要求高,单节钢锚梁重4.5t,钢锚梁安装定位难度大,定位精度将直接影响斜拉索安装质量结构受力和耐久性。 (3)高性能混凝土施工 索塔混凝土最大泵送高度约107m,砼强度等级、抗裂及耐久性要求高,泵送难度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浇筑工艺是确保索塔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尤其是上塔柱钢混结合段混凝土施工难度大。 2.3 总体施工工艺 (1)塔柱起步段采用搭设脚手管支架作施工平台,立模现浇,第一段高度2.2m,第2个节段高度4.5m;其余节段采用爬模施工,标

斜拉桥施工方案要点

南阳市光武大桥建设工程 斜拉索挂索、张拉专项施工方案 中铁十五局集团 南阳市光武大桥建设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0一二年三月

一、工程概况 光武大桥采用两联80+80m单塔双索面斜拉桥,塔高34.21米。全桥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斜拉索为双索面,每个箱梁中央布置一个索面,横桥向对称布置在索区里。斜拉索直接穿过中腹板锚固于箱梁底面。斜拉索在梁上索距为8.0m;塔上索距2.05m,等间距布置。拉索的水平倾角在25.153°~37.682°。 斜拉索采用防腐性能优越的喷涂环氧钢绞线斜拉索体系,规格为OVM250AT-61,两端采用可换索式250AT锚具。每个索塔斜拉索横向单排布置,斜拉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单层环氧涂层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体系,单根钢绞线直径15.24mm,钢绞线标准强度fpk=1860Mpa。斜拉索外包HDPE整圆式护套管规格为ф260mm。全桥斜拉索共12对拉索,钢绞线约191吨。整束斜拉索钢绞线防护体系由单根钢绞线PE管、哈弗管外套、锚具、锚头防腐固体油脂、锚头环氧砂浆等组成。 全桥斜拉索布置情况 二、编制依据 1、《南阳市光武大桥施工图设计》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OVM平行钢绞线斜拉索施工指南》 三、OVM250AT斜拉索体系结构说明 斜拉索由锚固段+过渡段+自由段+抗滑锚固段+塔柱内索鞍段+抗滑锚固段+自由段+过渡段+锚固段构成, 1、锚固段

主要由锚板、夹片、锚固螺母、密封装置、防松装置及保护罩组成。在锚固段锚具中,夹片、锚板、锚固螺母是加工上主要控制件,也是结构上的主要受力件。 A.密封装置:其主要起防止漏油、防水的密封作用。它由防损板、内外密封板、密封圈构成。并在密封装置内注防腐油脂对剥除PE层的钢绞线段起防护作用。 B.防松装置:主要由空心螺栓和压板构成,在钢绞线张拉并预压结束后安装此装置,可实现有效地对单个锚固夹片保持夹紧力,从而对夹片起防松、挡护作用。 C.保护罩:保护罩安装在锚具后端,并涂抹无粘结筋专用防护油脂,主要对外露钢绞线起防护作用。 2、过渡段 主要由预埋管及锚垫板、减振器组成。 2.1预埋管及垫板:在体系中起支承作用,同时在垫板正下方最低处应设有排水槽,以便施工过程中临时排水。 2.2减振器:对索体的横向振动起减振作用,从而提高索的整体寿命。本桥拟采用可调式减振器,以充分发挥减振器的减振作用。 3、自由段 主要由带HDPE护套的无粘结镀锌钢绞线、索箍、HDPE外套管、梁端防水罩、塔端连接装置等构成。 3.1无粘结镀锌钢绞线:为拉索的受力单元。 3.2索箍:因受张力大而采用钢质索箍,它是在紧索完成后安装的。主要作用是将索体形成一个规则的几何整体形状。 3.3 HDPE外套管:主要对钢绞线拉索起整体防护作用,本工程采用规格分别为ф260mm,HDPE管的连接方式采用专用HDPE焊机进行对焊。 A.梁端防水罩:主要起支承HDPE外套管和防止雨水由梁端预埋管进入拉索锚具的防 护作用。 B.塔端连接装置:由于HDPE外套管的热胀冷缩特性,其主要为塔端HDPE自由端热胀冷缩过程中提供空间和起密封防护作用。 4、抗滑锚固段 主要由锚固筒、减振器、索箍组成。 4.1锚固筒:锚固筒安装在塔外预埋的索鞍(分丝管)钢垫板上,主要对减振器起支承作用。 4.2减振器:对索体的横向振动起减振作用,从而提高索的整体寿命。 4.3索箍:因受张力大而采用钢质索箍,它是在紧索完成后安装的。主要作用是将索体形成一个规则的几何整体形状。

斜拉桥及悬索桥施工安全控制的要点示范文本

斜拉桥及悬索桥施工安全控制的要点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斜拉桥及悬索桥施工安全控制的要点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斜拉桥和悬索桥(吊桥)的索塔施工,属于高处或 超高处作业,应根据结构、高度及施工工艺的不同情况, 制定相应的专门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安全作业指导书 (操作细则)。 一般情况,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索 塔,参照墩台施工及滑模施工的安全控制要点。 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必须良好,各种电动机械必须 接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电气设备和线路检修时,应 先切断电源。 施工现场要有防火措施并备有消防器材,要防止电焊 火花溅落在易燃物料上;

2.索塔分节立模浇筑前,应搭好脚手架,扶梯、人行道及护栏。每层脚手架的缝隙处,应设置安全网。两层间距不得超过8m; 3.浇筑塔身混凝土,应按规定挂好减速漏斗及保险绳,漏斗上口应堵严,以防石子下落伤人; 4.塔底与桥墩为铰接时,施工中,必须将塔底临时固定。塔身建筑到一定高度后,必须设置风缆。斜缆索全部安装并张拉完成后,方可撤除风缆并恢复铰接; 5.斜拉桥的塔底与墩固结时,脚手架必须在墩上搭设。当索塔与悬臂段同时交错施工,并分层浇筑索塔时,脚手架不得妨碍索塔的摆动; 6.施工期间,应与当地气象站建立联系,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大风、雷雨时,应立即停止作为。 高处作业,其风力应根据作业高处的实际风力确定。如未设风力测定仪,可按当地天气预报数值推测作业高处

斜拉桥施工方案新

石家庄市仓安路斜拉桥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1.1 斜拉桥概况 石家庄市仓安路斜拉桥位于石家庄市内,跨越京广电化铁路和铁路编组场。该桥主桥跨度55+125+55 m,为双塔双索面PC斜拉桥式,采用塔墩固结、主梁连续全飘浮体系。主梁采用双主肋断面,梁高1.7m,肋宽2m,桥面宽28.9m,梁上索距6.3m,全桥斜拉索4×9对,共72根。 见图T1-1仓安路跨线桥总体布置图、图T1-2斜拉桥布置图 斜拉桥主塔为“H”型,塔高55m,采用Φ1500钻孔桩基础,每个塔柱下部13根桩,桩长62m;主塔承台尺寸为1050cm×1375cm×450 cm;塔柱为5200×300cm 箱形断面,壁厚顺桥向90cm,横桥向60cm。主塔下横梁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上横梁为钢管桁架。边墩立柱为200×200cm钢筋混凝土结构,下为Φ1200钻孔灌注桩,桩长为56m。 1.2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表1-1

1.3工程特点 1.3.1地下管线繁多。斜拉桥主塔及边墩下分布自来水管道、雨水管道、电信电缆等各种管道,施工期间必须对地下管线进行勘探、搬迁或保护,增大了工作量。 1.3.2施工难度大。斜拉桥主跨跨越电气化京广铁路和铁路编组场,且主塔的位置靠近既有铁路的地道桥,为保证铁路正常的运营,需对铁路地道桥基础进行加固处理,施工难度很大。 1.3.3高空作业多,防电要求高。 1.3.4地面交通繁忙,施工干扰大。仓安路交通较为繁忙,来往车辆川流不息,施工期间必须精心组织,合理布置,并对交通进行合理疏导。 1.4施工方案的制定与审核 斜拉桥设计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施工方案制定单位: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联营体方案审核专家组:上海同济大学夏建国、洪国智(教授、斜拉桥专家)、石家 庄铁道学院王道斌、吴力宁(教授、斜拉桥专家)、石家庄 市项目办技术顾问张长生、刘容生(原市政设计研究院总工) 2、斜拉桥施工方案 斜拉桥桩基施工采用循环旋转钻孔,泥浆护壁,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主塔及边墩立柱采用翻模技术施工;下横梁采用军用梁及军用墩搭设支架现浇混凝土;上横梁则在工厂分节预制,运至工地拼装成整体,用塔吊提升至安装位置后,与塔柱上的予埋管件焊接;主梁的两边墩处的6.65m段和边跨在支架上浇筑;主梁0号段在托架上浇筑;1-7号(主跨)段采用短平台、复合型牵索挂蓝悬臂浇筑法施工,每段浇筑6.3m,待7号段和7′号段浇筑完成后,先在支架上进行边跨段的合龙,再悬浇8、9号段,最后利用挂蓝完成主跨合拢段的浇筑;斜拉索由塔吊、千斤顶等进行安装。

斜拉桥线性控制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津沪、京沪联络线特大桥 线形控制方案 一、现浇段与挂篮预压方案 1、预压目的 预压的目的一是消除支架(挂篮)及地基的非弹性变形,二是得到支架(挂篮)的弹性变形值作为施工预留拱度的依据,三是测出地基沉降,为采用同类型的桥梁施工提供经验数据。 2、支架(挂篮)的预压方法 在安装好底模钢模及侧模后,可对支架(挂篮)进行预压。预压采用袋装砂子预压,加载顺序为与混凝土浇筑顺序相同(先底板(挂篮由端部向根部进行,0#段浇筑从两端开始向墩顶进行)浇至底板(靠腹板处)倒角顶,后腹板、再顶板)。满载后持荷时间不小于24h,预压重量为梁 的120%。加载时按照最大重量的50%、80%、100%、120%及其余可能使用到的重量设计荷载分级加载(采用吨包装砂,按每袋砂子1000kg,起重机吊装),加载时注意加载重量的大小和加荷速率,使其与地基的强度增长 相适应,地基在前一级荷载作用下,观测地基沉降速度已稳定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特别是在加载后期,更要严格控制加载速率,防止因整体或局部加载量过大、过快而使地基发生剪切破坏。地基最大沉降量不能超过10mm/d;水平位移不能大于4mm/d。在预压前对底模的标高观测一次,在每加载一级后预压的过程中平均每2小时观测一次,观测至沉降速度已降到0.5~1.0mm/d为止,将预压荷载按加载级别卸载后再对底模标高观测一次,预压过程中要进行精确的测量,要测出梁段荷载作用下支架将产生的弹性变形值及地基下沉值,将此弹性变形值、地基下沉值与施工控制中

提出的因其它因素需要设置的预拱度叠加,算出施工时应当采用的预拱度,按算出的预拱度调整底模标高。同时要注意在支架外侧2米处设置临时防护设施,防止地表水流入支架区,引起支架下沉。测出各测点加载前后的高程。加载用编织袋装砂子过磅后均匀堆码,用吊车分码吊至支架顶,由人工配合摆放。加载中由技术人员现场控制加载重量和加载位置,避免出现过大误差而影响观测结果。 3、现浇段测量方法 (1)模板支架安装稳固后,测量箱梁底标高、支架底托标高、顶托标高 和原地面标高,并在相应位置标识清楚。 (2)预压后,在上述测量标识位置,重新测量箱梁底标高、支架底托标高、顶托标高和原地面标高,算出预压值。 (3)每次测量3个断面 (4)不同的测量点位分别记录计算。 4、挂篮 选择便于观测的3个断面进行。 5、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见观测数据处理表(附表) 塑形变形(非弹性变形)为最后沉降量。 塑性变形=预压前底模高程—卸载后底模高程 弹性变形为:加载100%时累计沉降量-塑形变形。 6、数据的采用 根据以上实测的变形值,结合设计标高和梁底预拱度值,确定和调整 梁底标高。梁底立模标高=设计梁底标高+支架弹性变形值(以底模处计)+

(完整版)斜拉桥主梁(支架法)施工工艺

35 斜拉桥主梁(支架法)施工工 艺 35.1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桥下净空低、无通航要求或搭设支架对桥下交通无影响、较小影响的中小跨径斜拉桥,其混凝土主梁釆用支架法现浇施工工艺。 35.2施工准备 35.2.1 材料要求 1 斜拉桥混凝土主梁所用原材料(钢筋、水泥、砂、石子、预应力钢束和钢材等)应符合设计要求、现行产品标准规定。 2 混凝土主梁施工所用的支架体系材料和模板材料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规定。 3 拉索及其锚具应委托专业单位制作,严格按照国家或部颁的行业标准、规定及设计的特殊要求进行生产,并应进行检查和验收。在工艺更新或确有必要时,可考虑进行拉索的疲劳性能、静载性能试验。对高强钢丝拉索,在工厂制作时应按1.2~1.4倍设计索力对拉索进行预张拉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斜拉桥所采用的钢板及型材的技术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桥梁用结构钢》GB/T714 的规定采用。 斜拉索用高强钢丝应釆用Φ5㎜或Φ7mm热镀锌钢丝,其标准强度、性能应满足现行《桥梁缆索用热镀锌钢丝》GB/T 17101的要求。

斜拉索用钢绞线应釆用高强低松弛预应力镀锌或其他防护钢绞线,其标准强度、性能应满足现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的要求。 斜拉索用锚具钢材应选用优质碳素结构钢或合金结构钢,性能应满足相应国家标准要求。 4 锚具的动、静载性能应与锚具所对应的拉索相匹配。锚杯、锚板、螺母和垫块 等主要受力件的半成品在热处理后应进行超声波探伤,探伤合格的方可进人下一道工序。 5 拉索成品、锚具交货时应提供下列资料: 产品质量保证书、产品批号、设计索号及型号、生产日期、数量、长度、重量、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及有关数据。 6 拉索的运输和堆放应无破损、无变形、无腐蚀,成圈产品只能水平堆放。产品出厂前,应用麻袋条或纤维布缠包防护。 35.2.2 机具设备 1 预应力器材: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等,千斤顶(压力表)、油泵、注衆机、切割机等。 2 钢筋施工机具: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电焊机、砂轮切割机等。 3 模板施工机具:电锯、电刨、手电钻等。 4 混凝土施工机具:预拌混凝土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泵车、混凝土输送泵、汽车吊、混凝土振捣器等。 5 拉索安装设备:索盘支架、滚筒(滚轮)、导向轮、卷扬机、塔吊等拉索安装设备:索盘支架、滚筒(滚轮)、导向轮、卷扬机、塔吊等。 6 检测仪器设备: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传感器、振动频率测力计、测试仪或频率仪等。 7 工具:专用扳手、直尺、限位板、卡尺等。 35.2.3 作业条件 1 施工围挡已完成。 2 主梁施工范围内妨碍作业的地上、地下构筑物已清除或改移完毕,不妨碍施工的现场周边构筑物已进行标识,并有保护措施。 3 现场道路畅通,施工场地已清理平整,现场用水、用电接通,备有夜间照明设施。 4 测量控制网已建立,测量放线已完成。 35.2.4 技术准备 1 斜拉桥混凝土主梁施工前认真熟悉图纸、根据现场条件编制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项工程实施性方案,报有关部门批准。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 (1)主梁的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拉索制作、安装、张拉、锚固与防护工艺;塔梁施工线形与内力、拉索索力的控制方法; (2)施工区域内及周边地区的交通组织安排; (3)对邻近构筑物(包括地下结构)的保护措施;

斜拉桥重点与难点

6.3桥涵工程监理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部分主要内容摘要:桩基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承台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墩(台)身、桥台施工监理控制措施、斜拉桥主梁施工控制要点、斜拉索的运输 /安装/张拉、斜拉桥主梁测量的控制、挂篮悬臂浇注法施工监理控制要点、连续箱梁满堂支架法施工监理控制要点、预应力混凝土梁(板)预制、安装施工监理控制要点、钢筋制作与加工监理要点、混凝土浇筑监理要点、预应力施工监理要点、桥面铺装监理控制措施、涵洞施工监理要点、结构物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6.3.1桩基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 1、技术要求与质量控制 (1)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对钻孔灌注桩的有关方法及施工程序作 详细设计,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桩的施工才能开始。内容包括: ①设备选用,包括应急措施的备用设备(如发电机、备用导管、潜水泵等)。 ②水中支架平台方案。③材料质量要求。④混凝土配合比要求。⑤确定护筒埋设、成孔、钢筋笼设置、水下混凝土浇筑的工艺、措施和方法。⑥完成一个桩和进行下一个桩之间最短时间和钻孔顺序。⑦应达到的钻孔孔深和检验方法。⑧泥浆选用和配比以及泥浆池安排工作(应附平面布置图)。⑨现场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文明施工措施。 (2)水中桩施工平台采用钢管桩、型钢、钢板支架平台方案。平台顶面平 面尺寸考虑钻机正常工作空间需要,顶面标高按高出洪水期水位2m考虑。 横梁与钢管桩之间牢固焊接,平台配合斜向撑保证平台能整体受力。 (3)钻孔前施工单位对钻孔地区的地质和水文、地下管线必须全面了解,有管线时应做好保护措施或搬迁。 (4)埋设护筒前,应对桩位进行放样和复核,并报监理工程师复核。护筒 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cm,护筒倾斜度的偏差〉1% (5)护筒应坚实、不漏水,护筒入土较深时,宜以静压、振动、锤击或辅以筒内除土等方法沉入。护筒接头处要求内部无突出物,能耐拉、压,其埋设应牢 固可靠。 (6)护筒内径应比桩径稍大,深水处的护筒内径宜比桩径大30cm护筒处

斜拉桥方案图纸汇总

斜拉桥方案图纸汇总 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 斜拉桥施工图纸 斜拉桥施工图纸 大桥主通航孔420斜拉桥施工图纸 大桥斜拉桥上部结构图纸 斜拉桥实例 斜拉桥的计算 斜拉桥施工组织设计 桥南汊斜拉桥施工控制设计图纸 大桥主桥斜拉桥主梁牵索挂篮施工工艺 斜拉桥主塔施工技术方案 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索塔型式有A型、倒Y型、H型、独柱,材料有钢和混凝土的。斜拉索布置有单索面、平行双索面、斜索面等。如武汉长江二桥、白沙洲长江大桥均为钢筋混凝土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现代斜拉桥可以追溯到1956年瑞典建成的斯特伦松德桥,主跨182.6米。 斜拉桥(92第1版)大桥局

斜拉桥设计--刘士林,王似舜主编 斜拉桥施工组织设计 斜拉桥建造技术 斜拉桥125m部分斜拉桥方案设计图纸 某斜拉桥工程毕业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工程毕业设计 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施工图集 MIDAS-斜拉桥成桥阶段和正装分析 独塔斜拉桥设计 铁路斜拉桥施工挂篮设计计算书 斜拉桥(cable stayed bridge)作为一种拉索体系,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更大,是大跨度桥梁的最主要桥型。斜拉桥是由许多直接连接到塔上的钢缆吊起桥面,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索塔型式有A型、倒Y型、H型、独柱,材料有钢和混凝土的。斜拉索布置有单索面、平行双索面、斜索面等。第一座现代斜拉桥始建于1955年的瑞典,跨径为182米。目前世界上建成的最大跨径的斜拉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苏通大桥,主跨径为1088米,于2008年4月2日试通车。 小跨斜拉桥图纸 南京钢箱梁斜拉桥全套图纸

(完整版)斜拉桥斜拉索施工方案

斜拉桥斜拉索施工方案 1、概况 该桥斜拉索采用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斜拉索,塔上设置张拉端,梁下为锚固端;每侧主塔设12对斜拉索,全桥共24对斜拉索,其规格为15-27、15-31、15-34、15-37、15-43、15-55、15-61共7种,斜拉索采用平行钢绞线斜拉索体系。斜拉索由固定端锚具、过渡段、自由段、HDPE护套管、张拉端锚具及索夹、减振器等构成。 2、斜拉索施工工艺 本工程主梁采用前支点挂篮悬臂现浇施工,斜拉索挂索方式与支架现浇和后支点挂篮施工有所不同,需在挂篮上设置索力转换装置。其基本工艺流程详见附《表3 施工工艺框图》。 3、斜拉索施工准备 (1)、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平台、施工机具的准备;施工人员的工作分配;斜拉索锚具的组装和安装;HDPE外套管的焊接等。 ①、施工平台准备 斜拉索挂索施工前,在主塔和箱梁处设置施工平台,以方便施工人员操作。主塔施工处在塔内、外均设置施工平台,箱梁处施工平台设置在挂篮上。施工平台的搭设满足施工要求,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可靠。 ②、施工机具准备 正式施工前,所有施工机具就位。张拉用千斤顶、油泵和传感器经过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配套标定。因本工程斜拉索规格较大,采用机械穿索方式进行挂索施工,双塔双索面同时施工时,主要施工设备清单如下。

③、施工人员分配 为有效安排斜拉索施工的各环节,统一协调指挥,斜拉索施工前,需进行人员的工作分配。按本工程双塔双索面斜拉索同时施工的要求,每个索面需进行如下主要人员及岗位配置。 备注:HDPE管焊接和锚具组装安装在挂索前完毕,张拉工和穿索工经过培训后可上岗操作; ④、斜拉索锚具组装和安装 斜拉索各部件单独包装运输,现场组装。 斜拉索挂索前,对锚具进行组装和安装。对于张拉端锚具,将固定端锚板与密封装置组装好,旋上螺母后安装于箱梁上混凝土锚块处,并临时将其与锚垫板固定。对于张拉端锚具,将锚板与密封装置组装好后安装与塔内钢锚箱的锚固端处,并临时将其与锚垫板固定。安装张拉端和固定端锚具时,在锚具上做好标记,确保上下锚具孔位严格对应一致。 ⑤、HDPE管焊接 HDPE外套管为定尺生产,其标准长度一般为6m/根或9m/根。斜拉索挂索施工前,将标准长度的HDPE管焊接成设计长度,采用热熔焊接机进行HDPE 管的焊接。 4、钢绞线穿索张拉 (1)、HDPE管吊装 ①、准备工作 依次将防水罩、延伸管套到HDPE管上,安装临时抱箍,并穿入首根钢绞线。 将带法兰的延伸管套到塔柱端的HDPE外套管上,直至大约1.5m的外套管

斜拉桥施工方案完整版

斜拉桥施工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x x斜拉桥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整体部署,斜拉桥分南、北两岸对称施工,上、下游幅(两幅的间距为)基本上并列施工。 南岸(北仑侧)工区负责施工的范围为:D 0、D 1 、D 2 墩位范围的工程;北岸(镇 海侧)工区负责施工的范围为:D 3、D 4 、D 5 墩位范围的工程。 索塔、主梁及斜拉索施工处于关键线路上,辅助墩、过渡墩、边跨支架段作为非关键工程,可根据关键线路上的工程进度,来确定其经济的开工日期、完工日期。索塔施工 整体方案概述 基本构造 索塔为双菱形联塔,可分为上游幅索塔、下游幅索塔,每幅索塔有内塔肢、外塔肢两个塔肢,塔肢高度上可分为下塔柱、中塔柱、上塔柱,连接内、外塔肢的结构有塔座、下横梁、上横梁。塔座采用C40纤维混凝土,下塔柱第1m高度内采用C50纤维混凝土,索塔其他部位采用C50混凝土。 塔肢(纵桥向)宽度由塔顶7.0m单斜率变化到塔底。 索塔一般构造图 塔肢(横桥向)宽度:中、上塔柱基本宽度为,为单箱单室横截面;单幅索塔的上塔柱内、外塔肢连成一体,形成单箱三室横截面;上、下游幅索塔的内塔肢在下横梁中线以上、以下范围内连成一体,形成实体断面(或者单箱小二室横截面);下塔柱由4.0m双斜率(塔肢内外侧面斜率不同)变化至塔座顶面的,为单箱单室横截面。 索塔上斜拉索锚固段设水平预应力钢绞线束来平衡斜拉索产生的水平力,预应力在上横梁及其以上高度的索塔内呈“井”字,锚固在索塔外表面;预应力在上横梁以下段呈“U”型布置,锚固在索塔塔壁内。 施工工艺流程图

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要点

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要点 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要点 摘要:本文以津沪联络线特大桥矮塔斜拉桥为背景,介绍矮塔斜拉桥索塔和拉索施工控制要点。 关键词:斜拉桥施工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津沪联络线特大桥-跨外环线斜拉桥段为4跨 (64.6m+115m+115m+64.6m) 一联360.6m单箱三室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全桥位于直线及缓和曲线上。线路为双线,线间距4.2m,轨道形式为有砟轨道。桥梁结构采用三塔双柱式双索面预应力矮塔斜拉桥。 二、矮塔斜拉桥施工索塔和拉索施工控制要点 斜拉桥属于组合体系桥,它的上部结构由主梁、拉索和索塔三种构件组成。支撑体系以拉索受拉和索塔受压为主。该桥中塔采用塔墩固结体系,边塔采用塔梁固结体系。 (一)索塔施工控制要点 主塔形式为双柱式,距名义梁顶面以上结构高为15m,采用实心截面,中塔与边塔采用相同尺寸,塔底横桥向宽为2m,纵桥向宽为3.7m,墩身斜率为40:1。由于索塔截面不规则,且高度仅为15米,索塔施工采用搭架分节立模浇注法。斜拉桥的平面位置、轴线控制、截面尺寸、预埋件制作、安装精度等要求较高。且索塔施工系高空作业范畴,为此施工应特别注意严格遵守有关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定。主塔中未布设预应力钢筋。索塔断面尺寸较小,而且轴向压力非常大,故在施工中对索塔的尺寸和轴线位置的准确性应有一定的要求。对于索塔轴向的允许偏差应考虑下面两个原则,其一,偏差值对结构物受力的影响甚微;其二,施工中达到的精度。沿塔高每米高度允许偏差值为0.5mm,即倾角正切值tgα=1/2000。按照H/2000的垂

直度偏差允许值计算。 1、施工控制要点: 1)支架和操作平台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应设置安全护栏,支架还应具有足够的抗风稳定性。支架顶端应有防雷击装置。 2)索塔砼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和较小的砼收缩、徐变性能,应采用高集料、低水灰比,低水泥用量,适量掺加粉煤灰和泵送剂,以满足缓凝、早强、高强、阻锈、低水化热、小收缩、可泵性好等要求。 3)建立完善的测量系统,索塔施工应用绝对高程放样,消除累计误差。应对其平面位置、垂直度、倾斜度、锚箱位置、锚箱各孔道的角度以及各部分几何尺寸进行检查,以上各项检查的误差必须在允许范围之内。 4)节段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满足要求。模板轴线、标高、垂直度或斜度、模内尺寸、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内表面平整度和拼缝高差等检测项目,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5)、斜拉索锚索管的定位与固定。安设斜拉索管道时,应设置稳定的钢筋骨架固定管道,防止在浇注混凝土时移位,在管道测量定位时,应考虑斜拉索应重力垂直而导致其端部角位移时的方向、位置、标高的改变。 6)、塔身混凝土浇注时应掌握均匀分层,有塔中向两端的原则。每次浇注的混凝土均应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内完成,并注意加强养护。 (二)、斜拉索施工施工要点 在斜拉索中恒载引起的内力平衡主要依靠索、塔及主梁的轴力来实现,因此,索力的微小偏差均能在主梁引起较大弯矩,这一点是施工阶段计算的重点。本桥采用的斜拉索为矮塔斜拉桥专用的高强钢绞线,抗拉强度为1860MPa的高强低松弛环氧喷涂钢绞线。采用可调换式250AT-31群锚体系,斜拉索锚头外露部分及预埋钢管均采用80μm 锌加防腐涂料防护。斜拉索为双索面,立面为半扇形布置。每索塔设7对斜拉索,斜拉索规格为31-7φ5,单根钢绞线规格直径为15.2m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