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哲学

1哲学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3.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发展、变化过程,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到思维。运动与物质不可分离。
4.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对于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5. 在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上,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6. 在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上,存在着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7. 在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上,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观点与方法的根本对立。
8. 一元论是指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的哲学理论。
9. 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0.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实践、社会交往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11. 客观规律具有必然性、普遍性和稳定性三个特点。
12. 规律按其内容分为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三种类型。
13.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数。
14.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
15.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有培根、霍布斯、洛克、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人。
16.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
17.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18.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9. 个性之中包含有共性,共性是对个性的相同方面的概括。
20.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21.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22.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23.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4. 扬弃是既发扬又抛弃,既批判又继承。
25. 感觉、知觉和表象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26.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27. 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有机结合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28. 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及其变化对主体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对人及其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29. 人类进步的历史活动以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为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30. 价值尺度取决于贡献与索取的比例。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
31. 人的价值在

其实质上是人与社会的特定关系,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种形态。
32.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33.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标志。
3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5. 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及产品分配关系构成。
36. 生产关系体现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
37.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是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主要根据。
38.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从而引起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
39.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
40. 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
41. 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称,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同时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42. 社会意识是人们对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主观反映,是社会生活的精神过程,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意识形式及风俗习惯等社会心理。
43.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4.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45. 党的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6. 依据人的发展状况,人类社会可以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形态。
47. 共产主义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共产主义是一种最科学的理论或思想体系;第二,共产主义是由这一科学理论所揭示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第三,在共产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以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为最终目标的实践运动,即共产主义实践。
48.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的生产率成反比。
49.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50.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是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基本形式。
51.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5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53.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阶级斗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他们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54. 1847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55. 工人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56. 1917年“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57.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58. 实用主义: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之一。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有詹姆斯、杜威等。把主观经验作为世界的基础,把实践看成是应付环境的活动;认为真理没有确定的客观标准,凡是“有报酬”、“有效用”的就是真理。
59. 《共产党宣言》: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宣言》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为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奠定了基础。
60. 《矛盾论》:毛泽东关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代表作。1937年8月,为克服党内的教条主义思想而作。该书系统论证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即对立统一规律,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61. 《实践论》:毛泽东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代表作。1937年7月,为揭露当时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而作。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基础,以认识与实践和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揭露了轻视实践的教条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
62.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语)
63. “我们存在又不存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语)
64.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恩格斯语)
65. “严格地说,全部西方哲学就是希腊哲学。”“希腊哲学与理性科学属于同一时代。”(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语)
66. “存在即被感知。”(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语)
67.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中语)
68.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语)
69.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语)
70.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庄子语)
7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语)
72. “一门科学只有能够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成熟的地步。”(马克思语)
7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语)
74.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斯大林语)
75. “自由不是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恩格斯语)
76. “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就不象原来长在身上时那样,……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黑格尔语)
77. “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恩格斯语)
78. “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马克思语)
79. “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黑格尔语)
80.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格拉语)
81.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语)
82.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语)
8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语)
8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语)
85.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语)
86.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代诗人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的名句)
87.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逻辑学家、自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学派即逍遥学派的创始人,古代最博学的学者、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概括和系统化了到他那个时代为止的一切知识领域,把知识分为三个部门,即理论科学、实践科学和创作科学,把逻辑学看作是研究一切科学知识的工具。
88. 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欧洲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认为“理念”先于事物而存在,是第一性的,“可感觉的实物世界”是理念的“摹本”、“影子”,是第二性的,现实世界是由“理性世界”派生出来的。提出“回忆说”,认为人的知识是灵魂对过去在“理念世界”中所见东西的回忆。著有《理想国》等。
89. 黑格尔(1771~1831),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他创立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断言早在世界形成之前,就存在着一个“绝对观念”,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它的表现,是由它演化而来的。在其唯心主义的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猜测到了事物的内部联系和矛盾发展。其哲学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著有《逻辑学》、《哲学全书》等。
90. 费尔巴哈(1804~1872),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肯定自然离开人而独立存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

批判。但他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他的唯物主义依然是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其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著有《基督教的本质》、《黑格尔哲学批判》等。
91. 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他的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承认在人的意识之外的“自在之物”是感觉的对象,但又断言“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认为人们通过先天的主观形式(如时间、空间等)认识的东西已经不是原来“自在之物”的本来面目,而是打上主观烙印的“现象”,以此来论证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给信仰留下地盘。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
92.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哲学家,广川(今河北景县)人,曾任博士、江都相、胶西王相。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的宇宙观,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之说,形成一套“天人感应”的神学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著有《春秋繁露》、《董子文集》。
93. 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其哲学思想体系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也包括某些辩证法思想。主要思想保存在《老子》一书中。
94.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他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由片面夸大事物的大小、死生、贵贱等的相对性的一面,进而抹煞事物的质的区别,否认客观真理和客观事物的存在。主张听天由命的宿命论,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主要思想保存在《庄子》一书中。
95.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他继承了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说“理在先,气在后”,精神派生物质。主张“性即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他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津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楚辞集注》、《诗集传》等。
96. 芝诺悖论,即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的四个著名的悖论,一是“二分法”,二是“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三是“飞矢不动”,四是“运动场”。
97. 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他生于德国特利尔城一个律师家庭。1841年柏林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1844年秋在巴黎会见恩格斯,从此两人成为最亲密的战友。1847年和恩格斯共同组织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合作发表《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崭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学说。1848年创办《新莱茵报》,1864年创立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1867年出版《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1883年3月14日在伦敦逝世,安葬于海格特公墓。
98. 恩格斯(1820~1895),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1844年8月,恩格斯在巴黎遇见马克思。从此,两位革命导师结下了伟大友谊,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奋斗了一生。在巴黎和马克思合写了《神圣家族》一书,阐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845年出版了名著《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揭露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第一次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848年,创办《新莱茵报》。1849年5~7月,亲自参加了德国人民的武装起义,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晚年写了大量书信,进一步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1895年8月5日在伦敦病逝。
99. 现代西方哲学学派主要有:实证主义、唯意志主义、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生命哲学、新黑格尔主义、实用主义、实在主义、分析哲学、语言哲学、指号学、现代宗教哲学、人格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哲学人类学、结构主义、解释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社会哲学、生态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等。
100. 唯意志论: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理论。认为意志高于理性,并且是宇宙的本体或本质,人的主观意志或“权力意志”能够决定一切。渊源于欧洲中世纪的教会哲学。近代唯意志论的典型代表是德国的叔本华和尼采。
101. 存在主义: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和法国的马塞尔、萨特等。断言只有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才是真正的“存在”,并把这种“存在”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102. 泰勒斯(约前624~约前547),古希腊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出生于米利都。积极从事政治活动。在科学研究上发现一般性的几何学定理,例如“圆周被直径等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内切半圆周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等。据说在天文学上吸收巴比伦的成果,事先预言前585年

5月28目的日食。最早用哲学语言探讨本原问题,认为水是万物的物质性的本原。体现一种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把灵魂看作是一种能引起运动的力量,认为宇宙万物充满神灵,提出物活论思想。
103. 近代最早把西方美学思想引入我国的人是王国维。
104. 按照客观事物即审美客体的不同性质和特征,美学家们通常把美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基本种类。
105. “以美育代宗教说”是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的著名见解。
106. 培根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