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因的表达专题练习

基因的表达专题练习

基因的表达专题练习
基因的表达专题练习

基因的表达练习

1 ?某研究小组在我国首次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疾病一一静脉血管畸形(VMCM),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生与体内一种酶

的分泌相关,如果相关基因异常,就会促使这种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等异常堆积,最终导致发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是该酶的加工场所

B.基因突变是静脉血管畸形发病的直接原因

C.上述事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D.mRNA是翻译过程的模板

2 ?如图甲、乙所示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二者的不同之处有()

①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②反应进行的场所③碱基互补配对的具体方式④所需能量的提供方式

A. 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3 .下列有关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 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发生突变,其所控制的性状也必定改变

C. 噬菌体的蛋白质是由噬菌体的DNA控制,利用细菌的原料和核糖体合成的

D.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符合中心法则,但与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无关

4 .《科学》杂志称,水果长毛的原因是一种灰霉菌将一些小分子RNA送入植物细胞,这些小分子RNA能够与某种

宿主蛋白结合,让有关基因“沉默”,从而使水果的免疫结构失效,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灰霉菌和植物都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B.小分子RNA是灰霉菌的遗传物质

C. 小分子RNA抑制了水果中与免疫有关的基因的表达

D. 小分子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宿主蛋白结合

5 .关于真核细胞的核 DNA分子的复制与转录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参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不同

B.反应进行的场所相同

C.所需能量的提供方式相同

D.碱基互补配对的具体方式相同

6 ?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

①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③能与核糖体结合④能转录产生RNA⑤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⑥

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A .图中①②③依次是核糖体、tRNA、mRNA

B .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GCU

C .若图中④含60个组成单位,则③中至少含 180个密码子

D .该图表示的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翻译过程

8 .下列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氨基酸必定有一种密码子对应

B.mRNA可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C.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

D.mRNA上的密码子一定决定某种氨基酸

9 .已知a、b、c、d是某细菌DNA片段上的4个基因,下图中 W表示野生型,①、②、③分别表示三种缺失

不同基因的突变体。若分别检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 则编码该酶的基因是()

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基因的本质与基因的表达综合

2020届高考生物总复习同步练习专题6.4基因的本质与基因的 表达综合 1、下列与遗传物质探究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含32p、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噬菌体 B.科学家证实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的研究中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 可以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2、甲图表示将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乙图为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完成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曲线c~d上升与S型菌使小鼠发病后免疫能力降低有关 B.甲图中的S型菌是由R型菌转化而来的,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乙图中如果T2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后不经过搅拌,悬浮液中的放射性要减弱 D.乙图中如果只用15N标记T2噬菌体,则放射性存在于沉淀物和上清液 3、将R型菌与加热杀死的S 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下列有关该小鼠体内S 型菌、R型菌数量变化情况的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最可能是图A,小鼠的免疫调节致使K型菌数量逐渐下降 B.最可能是图B,小鼠体内的S型菌最初来自R型菌的转化

C.最可能是图A,死亡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 型菌 D.最可能是图B,小鼠体内S型菌与K型菌为共生关系 4、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在其增殖的过程中,先形成复制型的双链DNA(其中母链为正链,子链为负链)。另外,以负链为模板指导外壳蛋白合成。下图为该病毒部分基因序列及其所指导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用图示Met、Ser等表示)序列。(起始密码:AUG;终止密 码:UAA、UAG、UGA)。则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不需要解旋酶是该病毒DNA复制过程与人体DNA复制的唯一区别 B.若在基因D中发生碱基替换,则该基因控制合成蛋白质的多肽链长度可能缩短 C.不同基因之间可以相互重叠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结果 D.基因F转录合成mRNA的碱基序列为-U-A-C-U-G-U-… 5、果蝇幼虫唾液腺细胞在分裂间期,某条染色体多次复制而不分开,形成一种特殊的巨大染色体(如图),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掺入染色体,在胀泡中3H含量较高,而且随着幼虫的发育,胀泡在同一染色体不同位点出现或消失。下列推测最合理的是( ) A.胀泡的出现与特定基因的表达有关 B.胀泡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C.胀泡的出现是因为DNA复制出现差错 D.被标记的尿密啶是催化mRNA合成的酶

高中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注】①金谷园:西晋豪富石崇的别墅。②坠楼人:指石崇的爱妾。③这首诗写作者途经金谷园故地,因见眼前的景象而引起的怀古之思。 (1).请赏析诗句“流水无情草自春”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4分) (2)从对比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这首诗。(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永州愚溪作者住宅以西。 (1)结合全诗,说说诗人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 (2) 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槛遣心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②轩:长廊。楹:柱子。③赊:远。 (1)填空:(6分) 这是一首歌咏自然景物的诗歌,从体裁看属于诗。诗的韵脚是根据景物描写可以判断,诗人写的是时令的美丽景物。作者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写

出了的草堂环境;表现了诗人__ 的心情。 (2)请赏析划线诗句中“出”和“斜”两词运用的妙处。(6分) 四.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 五.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其描写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一种心情?(3分)(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3分) 六.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1)简析第三联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2分) (2)试简析本诗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4分)

最新红岩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阅读提要 《红岩》是一部革命体小说。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这部名著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它的基本情节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内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开了我地下党领导的城市的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狱中斗争以及华蓥山区的武装斗争。小说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革命者的狱中斗争,除了《狱中联欢》所写的新年联欢活动外,还写了狱中绝食斗争的胜利,为龙光华烈士举行追悼会,写了江姐的从容就义,许云峰在地牢里同徐鹏飞的最后一次交锋,以及最后的武装越狱斗争等。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余新江等众多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革命英雄形象,深刻展示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光辉。 阅读安排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坚韧不拔的英勇斗争和壮烈牺牲的场面。随后,创作了长篇红色经典小说《红岩》。老师建议你利用一周时间仔细读一读。全书共三十章,你可以做好安排。每天阅读5 章左右。你可以到附件的书店购买,也可以上网查找阅读。 故事情节 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 一天,区委书记江姐要去华蓥山根据地,甫志高到码头为江姐送行,江姐嘱咐他要注意隐蔽,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江姐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强忍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 甫志高又自作主张吸收一名叫郑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许云峰知道情况后大吃一惊,几经分析发现郑克昌形迹可疑,便让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甫志高却根本不听劝告,反认为许云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绩,结果被捕并成了可耻的叛徒。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和刘思扬等人很快相继被捕。特务头子徐鹏飞得意忘形,妄图借此将重庆地下党一网打尽。然而,他使尽各种伎俩,都没能从许云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东西。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口供,疯狂地折磨政治犯。他们给犯人食用霉烂的食物,而且在炎热的夏天限制饮水数量,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狱中难友趁放风时在墙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护泉水的斗争中,龙光华英勇牺牲,全狱难友绝食抗议敌人的暴行,敌人不得不妥协让步。 叛徒甫志高带领特务窜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关押在渣滓洞里。在狱中,她受尽了折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秋去冬来,转眼到了年底。全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国民党当局在受到沉重打击后开始放出和谈空气。阴历年三十,渣滓洞全体难友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联欢会。更令人高兴的是,地下党派人与他们取得了联系。敌人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假意释放了一些政治犯,来自资本家家庭的共产党员刘思扬是其中之一。在他被送回刘公馆的第二天夜里,一个自称姓朱的人潜入刘家,说他受区委书记李敬原的委派,前来了解刘思扬在狱中的表现,并要他详细汇报狱中地下党的情况。正当刘思扬 对此人怀疑时,李敬原派人送来情报,揭穿了这个伪装特务郑克昌的真面目。刘思扬来不及转

基因的表达专题练习

基因的表达练习 1 ?某研究小组在我国首次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疾病一一静脉血管畸形(VMCM),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生与体内一种酶 的分泌相关,如果相关基因异常,就会促使这种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等异常堆积,最终导致发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是该酶的加工场所 B.基因突变是静脉血管畸形发病的直接原因 C.上述事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D.mRNA是翻译过程的模板 2 ?如图甲、乙所示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二者的不同之处有() ①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②反应进行的场所③碱基互补配对的具体方式④所需能量的提供方式 A. 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3 .下列有关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 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发生突变,其所控制的性状也必定改变 C. 噬菌体的蛋白质是由噬菌体的DNA控制,利用细菌的原料和核糖体合成的 D.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符合中心法则,但与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无关 4 .《科学》杂志称,水果长毛的原因是一种灰霉菌将一些小分子RNA送入植物细胞,这些小分子RNA能够与某种 宿主蛋白结合,让有关基因“沉默”,从而使水果的免疫结构失效,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灰霉菌和植物都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B.小分子RNA是灰霉菌的遗传物质 C. 小分子RNA抑制了水果中与免疫有关的基因的表达 D. 小分子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宿主蛋白结合

5 .关于真核细胞的核 DNA分子的复制与转录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参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不同 B.反应进行的场所相同 C.所需能量的提供方式相同 D.碱基互补配对的具体方式相同 6 ?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 ①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③能与核糖体结合④能转录产生RNA⑤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⑥ 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A .图中①②③依次是核糖体、tRNA、mRNA B .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GCU C .若图中④含60个组成单位,则③中至少含 180个密码子 D .该图表示的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翻译过程 8 .下列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氨基酸必定有一种密码子对应 B.mRNA可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C.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 D.mRNA上的密码子一定决定某种氨基酸 9 .已知a、b、c、d是某细菌DNA片段上的4个基因,下图中 W表示野生型,①、②、③分别表示三种缺失 不同基因的突变体。若分别检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 则编码该酶的基因是()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100.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100 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 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 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 竹炉: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 才:仅。 (1)“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能让人产生哪些联想?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来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1)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其次,在寒 冷的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 情谊很深。 (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 客,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 【解析】【分析】( 1)这首诗被《千家诗》选入,所以流传很广,几乎稍读过些古诗的人 都能背诵,“寒夜客来茶当酒”,几被当作口头话来运用。常在口头的话,说的时候往往用 不着思考,脱口而出,可是细细品味,总是有多层转折,“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就可以让人产生很多联想。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可以“倚杖无时夜敲门”,主人不必专门备酒,也不必因为没有酒而觉得怠慢客人。其次,在寒冷的 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情谊 很深,所以能与主人寒夜煮茗,围炉清谈,不在乎有酒没酒。“ (2)本题考查根据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后两句以写景融入说理。夜深了,明月照 在窗前,窗外透进了阵阵寒梅的清香。这两句写主客在窗前交谈得很投机,却有意无意地 牵入梅花,于是心里觉得这见惯了的月色也较平常不一样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 高洁的意思在内,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寻常一样窗前月,来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 下啜茗清谈,这气氛可就与平常大不一样了。 故答案为:( 1)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其次,在 寒冷的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 兴,情谊很深。 (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 来客,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 【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答题时应注意,“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意思是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 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让人产生的联想: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 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情谊很深。 (2)本题考查根据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 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 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梅花”有高洁的志趣,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

2017届_人教版_基因的表达_单元测试题

2017届人教版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题 (4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6·模拟)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解析】选B。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遗传物质相同。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产生的mRNA不同。在两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种类、核糖体成分、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均相同。 2.美国科学家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发现了RNA干扰现象,这是一个有关控制基因信息流程的关键机制。下列有关R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有的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tRNA、rRNA和mRNA都是基因转录的产物 C.m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tRNA与之对应 D.分化后的不同形态的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 【解析】选C。有的RNA是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RNA(包括tRNA、rRNA和mRNA)是基因转录的产物;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没有与之对应的tRNA;细胞分化形成不同形态的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中mRNA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

3.(2014·高考)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依据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B.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2)图示信息:②是转录,③是翻译,④是逆转录。 (3)关键知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寄生在人的T淋巴细胞中。 【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信息传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在侵染过程中HIV整体进入T淋巴细胞,然后释放出RNA,故B选项是错误的。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的一种,它的遗传物质RNA先经逆转录形成DNA,然后形成的DNA整合到患者细胞的基因组中,再通过病毒DNA的转录形成HIV的RNA,最后通过翻译,形成HIV的蛋白质,并组装成大量的子代HIV,由被感染的细胞裂解释放出来;根据题图中的中心法则可知病毒DNA是通过逆转录过程合成的,故可以研发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故A、C、D 选项均正确。 4.(2016·模拟)一个转运RNA的一端三个碱基的排列顺序是GCU,那与之相配对

基因的表达知识点

基因的表达知识点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本章提要: 本章知识点: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RNA 的结构: 1、组成元素:C 、H 、O 、N 、P 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 3、结构:一般为单链 4、种类:mRNA 、tRNA 、rRNA 二、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1、转录: (1)概念: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过程。 (2)过程(看书P 63) (3)场所:主要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也有。 (4)条件:①模板:DNA 的一条链;②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③能量:ATP ;④酶:解旋酶、RNA 聚合酶等。 (5)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U 、T —A 、G —C 、C —G ) (6)产物:信使RNA (mRNA )、核糖体RNA (rRNA )、转运RNA (tRNA ) 2、翻译: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遗传密码(密码子) ①概念:mRNA 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 ②特点:专一性(一个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种密码子)、通用性(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 ③种类 : 起始密码:AUG 、GUG (64个) 终止密码:UAA 、UAG 、UGA 注: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个,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 (3)转运RNA ①种类:tRNA 有61种 ②功能:识别密码子,转运氨基酸。一个tRNA 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一个氨基酸可以由几种tRNA 携带。 DNA 复制 转录 RNA 复制 种 类 翻译 逆转录 P 碱基 A 腺嘌 4 核糖 C 腺嘌G 腺嘌1 5 基本单位:结构: 分布: 功能: 脱氧核苷酸 双螺旋 主要细胞核 主要遗传物质 核糖核苷酸 一般为单链 主要细胞质 参与基因表达 场所: 模板: 原料: 产物: 原则: 主要在细胞核 DNA 的一条链 4种核糖核苷酸 RNA A -U 、T -A 、 G -C 、C -G 主要在核糖体 mRNA 20种氨基酸 多肽 (蛋白质) A -U 、U -A 、 G -C 、C -G DNA RNA 蛋白质 mRN tRN rRN 密码子 反密码子 生命活动 的主要承担者 遗传信 息 遗传密码 表现性状 结构 蛋白 功能蛋 白(如:酶) 细胞代谢 基因的表达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题目及答案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题目及答案(山水田园诗)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夜归鹿门歌①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①鹿门:山名,在襄阳。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成了隐逸圣地。 (1)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3分) (2)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4分)(3)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4分) (4)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4 分)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5分)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6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1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今江苏苏州), 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 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 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 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 (5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新 晴野望 (11 分)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6分) 4.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象则给人以飘 逸渺远的感受。(4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5分) 5. 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5 分)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6分)

《红岩》习题及答案

《红岩》习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 1、《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 2、狱中斗争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围绕_江姐、许云峰两位人物的斗争活动展开,真实地表现了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的精神,揭露了敌人的残暴。 3、在《红岩》这部小说里,有一位传奇式人物,令敌人闻风丧胆、恐慌不安。她就是被战士们亲切称为“双枪老太婆”的华蓥山游击队司令员。 4、华子良是《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他放弃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军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5、刘思洋是出身于豪门大户的中共党员,在党组织的教育下彻底地背叛了家庭,都成为放弃享受,甘愿吃苦,为人民大众谋幸福。 6、“自白书”是陈然写的。 7、她面对敌人的酷刑曾经说过:“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她曾在狱中与狱友一起绣五星红旗;她虽是弱小的女子,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她就是江姐(江竹筠)。 8、甫志高是叛徒,被他出卖的第一个人是许云峰。 9、中共重庆市委委员许云峰联络地下党员,决定出版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刊物,取名《挺进报》。与此同时,他还领导了一个备用联络站——“沙坪书店”。 10、在渣滓洞中,龙光华死后开了追悼会。重庆现在的特务头子是毛人凤。 二、选择题 1、下列时间不属于《红岩》中的事件的一项是( C )。 A秘密编印《挺进报》 B“慈居”审讯,赴宴拆敌 C“温酒斩华雄” D“提前分批密载”屠杀计划 2、不属于《红岩》中的英雄人物的选项是(D )。 A郑克昌 B余新江 C李敬原 D彭松涛 3、《红岩》中最后幸存的共产党员是( C )。 A刘思洋 B齐晓轩 C华子良 D成岗 4、区委书记江姐要去()根据地,甫志高到码头为江姐送行,江姐嘱咐他要注意隐蔽,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江姐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 A、歌乐山 B、华蓥山 C、缙云山 D、樵坪山 答案:B。 5、由于终年住在阴湿的牢房里,吃的是发霉的米饭,小振中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他和爸爸妈妈一起被害后,就地被埋在小屋里,地面被浇灌了水泥,重庆解放后,他们的遗体才被发现。 A、小傻瓜 B、小萝卜干 C、小愣头青 D、小萝卜头 答案:D。 6、由于《新华日报》的被封,重庆消息闭塞,谣言充斥,许多人感到苦闷焦虑。地下党的同志和进步群众渴望了解解放战争的进展情况,()就在这个背景下诞生了。该报的前身叫《彷徨》,是由南方局四川省委领导在重庆市出版的“灰皮红心”的杂志,主要的编辑者有蒋一苇、刘熔铸、陈然等。陈然被捕入狱后,仍坚持秘密刊印该报。

基因的表达单元练习题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单元练习题 学校:班级:姓名:总分: 4.1 习题巩固: 1 在下列的转录简式中有核苷酸() DNA: --A--T--G--C-- , RNA:—U--A--C--G-- A. 4 种 B . 5 种C.6 种 D .8种 2. DNA转录形成的mRNA从细胞核中出来进入细胞质中,穿过()磷脂双分子层。 A. 6 层 B . 0 层C.2 层 D .4 层 3.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 转录该段mRNA勺DNA分 子 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 A. 12 . 24 . 18 30 4. DNA解旋发生在 A. 复制与转录中.转录中 C .翻译中.复制中 5. 转移RNA的功能是( A. 决定mRNA勺排列顺序.完全取代DNA C. 合成特定勺氨基酸.运输氨基酸,识别mRNAt的遗传密码 6. 有一核酸分子,其碱基比是A+G/T+C=1. 5,试推断该核酸是( A. 信使RNA B .转运RNA C .单链DNA D .双链DNA 7. 信使RNA中核苷酸的顺序是由下列哪项决定的() A. 转运RNA中的核苷酸的排列序列B .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的排列序列 C.核糖体RNA中核苷酸的排列序列 D .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序列 8 mRNA勺核苷酸序列与() A. 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B . DNA分子的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C.某一一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D .所有的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9. (多选题)下列关于转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DNA勺两条链都可做模版 D .边解旋边转录 10. 如果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 ACGGATCTT-,那么,与它互补的 另一条DNA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以已知的DNAS为 模板,转录出的信使RN/碱基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1. 已知多数生物的DNA是双链的,但也有个别生物的DNA是单链的,有人从三种生物中 生物A G U T C 甲2524——2319 乙232427——25 丙3119——3119 (1)这表明:_________ 的核酸是RNA ________________ 的核酸是双链DNA (2)从碱基比例看,双链DNA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2. 下图为某真核生物细胞内DNA专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图中方框内用“T”或“T”标出转录的方向 (2)b与c在结构组成上相同的化学基团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⑶在马蛔虫体细胞中,上述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若在人的胃黏膜上 皮细胞中,还可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 4.2习题巩固: 1、组成mRNA^子的4种核苷酸能组成多少种密码子() A . 20 B . 59 C . 61 D . 64 2、某DNA分子片段中碱基为2400对,则由此片段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最多有氨 基酸多少种() A. 800 B . 400 C. 200 D . 20 3、不是由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直接控制合成的物质是() A.酶 B. 多肽 C. 胰岛素 D.性激素 4、在人体中,由A T、C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 A. 2种B . 4种C . 5种D . 6种 5、人的胰岛素基因的存在部位和表达部位分别是() A.体细胞、胰岛细胞中 B .胰岛细胞、体细胞 C.均位于胰岛细胞中 D .体细胞、核糖体 6、某信使RNA中有碱基40个,其中C+U为15个,那么转录此RNA的DNA中G+A为 () A. 15 B . 25 C . 30 D . 40 A.在细胞核中发生.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训练汇总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训练汇总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②后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两题(6分) 清平乐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

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3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3分)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夜别友人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2分) (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4分) 5、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人归东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见日,尊酒慰离颜。 [注]首联“戍”字,名词,堡楼。颔联“汉阳渡”系长江渡口(旧址属今武汉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门山”。 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的首联“起调最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的格调。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你对首联(“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的理解和评价。 6、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名著红岩练习测试卷含答案

名著红岩练习测试卷含答案

名著《红岩》阅读练习 (一)小说简介: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它的基本情节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内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开了我地下党领导的城市的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狱中斗争以及华蓥山区的武装斗争,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塑造了许云峰(许建业)、江姐(江竹筠)、成岗(陈然)、刘思扬(刘国志)、余新江(余祖胜)等众多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革命英雄形象,深刻展示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光辉。 小说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革命者的狱中斗争,除了《狱中联欢》所写的新年联欢活动外,还写了狱中绝食斗争的胜利,为龙光华烈士举行追悼会,写了江雪琴的从容就义,许云峰在地牢里同徐鹏飞的最后一次交锋,以及最后的武装越狱斗争等。 《红岩》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为革命牺牲的壮烈场面。根据这些

亲身经历,他们于1957年写出了革命回忆录《烈火中永生》,随后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 小说《红岩》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共产主义的奇书”。 (二)故事梗概 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 一天,区委书记江姐要去华蓥山根据地,甫志高到码头为江姐送行,江姐嘱咐他要注意隐蔽,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江姐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强忍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 甫志高又自作主张吸收一名叫郑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许云峰知道情况后大吃一惊,几经分析发现郑克昌形迹可疑,便让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甫志高却根本不听劝告,反认为许云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绩,结果被捕并成了可耻的叛徒。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和刘思扬等人很快相继被捕。特务头子徐

2019届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 (1)

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翻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翻译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其场所在核糖体 B. 翻译过程以mRNA为模板,以各种氨基酸为原料 C. 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个密码子,体现了遗传密码的简并性 D. 翻译过程需要tRNA的转运,一种tRNA可转运一种或几种氨基酸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翻译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场所是核糖体,故A正确;氨基酸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故B正确;一种氨基酸对应一种或多种密码子,这属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故C正确;翻译过程的运输工具为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下图表示中心法则中部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过程①、③、⑤一般发生于烟草花叶病毒的体内 B. 图1过程①?⑤不可能同时发生于同一个细胞内 C. 图2过程需要DNA连接酶参与,复制起点A先于B复制 D. 图2、3过程均可能发生在真核细胞内,均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图1中①是逆转录、②⑤是转录、③是DNA复制、④是翻译。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但是其RNA不能逆转录,只能进行RNA自我复制和翻译,A错误;B.图1可表示逆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发生的过程,B错误;C.图2表示DNA的复制是多起点进行,即A和B是不同的起点,经过A和B处复制后,形成的两段DNA需要DNA连接酶连接。由图可知,B所复制的DNA长度比A的长,故B 先于A复制,C错误;D.图2是线状DNA的复制,图3是环状DNA的复制,图2和图3过程可能发生在真核细胞中,如酵母菌。由图中箭头可知,图2和图3均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心法则和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片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下列关于t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 B.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 C.每种t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古诗赏析专题训练

一、古诗赏析专题训练 (一)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远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名句积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阅读练习: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3、诗中的“万籁”是(2分) 4、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五言(2分) 5、下列对于《题破山寺后禅院》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以清晨游寺后禅院为线索,描写了古寺的曲折脱俗、鸟语花香。 B.颔联中“幽”和“深”两字写出了后禅院因少人问津而显得荒凉冷僻。 C.颈联中“空”字表现出诗人面对清澈潭水,俗念全消的自由、超脱之感。 D.诗歌表达了诗人进入深山古寺后,时有发现,流连忘返的愉悦兴奋之情。 6、诗歌中最能体现古寺环境氛围的两个字是“”“”(2分) 7、由本诗衍化出的成语有“、”(2分) (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 者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3、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 4、“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因何而愁?有愁不向人当面说,却要“与明月”,又是为 什么? 5、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被贬之地极偏远? (四)、《夜雨寄北》(李商隐) 【甲】夜雨寄北李商隐【乙】芙蓉楼送辛渐①王昌龄 君问归期未有期,寒雨连江夜入吴,

红岩测试题 (含有答案)精编版

一、填空题。 1.《红岩》这部小说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 2.其中,罗广斌是(杨振宁)的学生,他被捕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 3.《红岩》是在《烈火中永生》的基础上创作的。 4.(刘隆华)被称为(“双枪老太婆”),是(华为)的母亲。 5.江姐又叫(江雪琴),他的丈夫是(彭松涛),大家又称他(老彭)。 6.敌人被迫答应为(龙华光)开追悼会。 7.江姐接到通知后到(华蓥山)根据地召开会议。 8.(沙坪书店)是(地下党)备用的联络站,书店领导是(甫志高),店员叫(陈松林)。 10.《挺进报》过去是(江雪琴)领导的,后来是(李敬原)领导的。 11.(成岗)写了自白书。 12.五星红旗是(江姐和监狱中的女党员)绣的

13.重庆现在的特务头子是(徐鹏飞) 14.(郑克昌)在诱骗刘思扬失败后,又伪装成同情革命的记者(高邦晋)打入渣滓洞,妄图通过苦肉计刺探狱中地下党的秘密。15.(余新江)等人识破了他的伪装,并借敌人之手除掉了这个阴险的特务。 16.(刘思扬)是出身于豪门大户的中共党员,在党组织的教育下彻底地背叛了家庭,都成为放弃享受,甘愿吃苦,为人民大众谋幸福。 17.大家叫宋绮云的儿子(宋振中)为(小萝卜头),小萝卜头的老师是(黄以声)。宋绮云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 19.地下党的联络口号是:(让我们迎接这个伟大的日子吧!)这句话是从《论联合政府》摘取的。 20.(华子良)是潜伏多年的秘密党员。(罗世文)书记是他的上级. 21.刘思扬的未婚妻是(孙明霞)。 22.江姐赴死时穿了一件(蓝布旗袍)。 二、判断是否正确。() 1.“监狱之花”是监狱里开的一朵花。(错)

2019届 人教版 基因的表达 单元测试

2019届人教版基因的表达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只存在于DNA分子中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原核生物的DNA上不存在密码子,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上 D.在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真核生物细胞内,既能以DNA为模板转录形成RNA,也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DNA 解析:选C 生物的遗传信息也可以存在于RNA分子中;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正常情况下真核生物细胞内的RNA不能发生逆转录。 2.下列关于RNA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在细胞内运输物质 B.能在某些细胞内催化化学反应 C.能在细胞内传递遗传信息 D.可以是某些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解析:选D RNA的种类有三种,mRNA、tRNA、rRNA。mRNA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传递遗传信息,tRNA将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上,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之一;少数酶的本质为RNA,具有催化功能;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均是DNA。 3.(2018·西安模拟)基因沉默是指生物体中特定基因由于种种原因不表达。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邻近基因指导合成的反义RNA是通过逆转录过程完成的 B.与完成过程Ⅱ直接有关的RNA有两种,即mRNA、rRNA

C.与邻近基因和抑癌基因相比,组成图中杂交分子的碱基有A、G、C、T、U五种 D.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则抑癌基因沉默,此时过程Ⅱ被抑制 解析:选D 分析题图,由邻近基因指导合成反义RNA的过程是转录过程;图中过程Ⅱ为翻译过程,有关的RNA有mRNA(模板)、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tRNA(搬运氨基酸的工具),共三种;从图中可以看出反义RNA可以与mRNA杂交形成杂交分子,故碱基有A、G、C、U四种;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mRNA不能翻译,即抑癌基因不能表达,过程Ⅱ被抑制。 4.(2018·北京东城区调研)如图为原核生物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DNA分子的两条链可分别作模板以提高合成蛋白质的效率 B.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此酶能识别R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 C.①②过程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配对方式均为A和U、G和C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减少由于基因中碱基的改变而造成的影响解析:选D ①过程为转录,转录以DNA分子的一条链的部分片段(基因的模板链)为模板转录合成mRNA;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RNA聚合酶能识别DNA分子中特定的碱基序列(启动子),并与之结合驱动转录过程;①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T-A、G-C、C-G,②为翻译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U-A、G-C、C-G;不同种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增加了遗传密码的容错性,可减少因基因中碱基的改变而造成的影响。 5.(2018·洛阳一模)假设一段mRNA上有60个碱基,其中A有15个,G有25个,那么转录该mRNA的DNA分子区段中,“C+T”的个数以及该mRNA翻译成的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个数分别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A.60、20 B.80、40 C.40、20 D.40、30 解析:选A 该mRNA上有60个碱基,则转录该mRNA的DNA分子区段中有120个碱基。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双链DNA中,A=T、C=G,所以C+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