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版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2018版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2018版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2018版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1.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作用。

2.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的关系。(难点)

3.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重点、难点)

教材整理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阅读教材P32~P33,完成下列问题。

1.大气的热源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

(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转化为热能增温。

(3)地面增温的同时,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形式特点

反射云层和较大的尘埃反射部分可见光,无选择性

散射空气分子或细小尘埃会对太阳辐射进行散射,散射具有选择性

吸收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吸收具有选择性

4.太阳辐射分布不均

(1)表现:由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2)原因: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径短,被大气削弱的少,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相反。

正误判断: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太阳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3)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多。()

【提示】(1)√

(2)×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3)×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

教材整理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阅读教材P34~P35第1段,完成下列问题。

1.大气的保温作用可分三个过程

(1)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增温。

(2)地面增温后产生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

(3)大气产生大气辐射,它将其中很大部分返还给地面,大气逆辐射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地面辐射所损失的能量,从而起到了保温作用。

2.意义

缩小了气温的日较差,使地表附近的气温变化幅度减小,从而为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正误判断:

(1)地面辐射温度比太阳辐射温度低,为短波辐射。()

(2)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3)寒带地区终年严寒,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

【提示】 (1)× 地面辐射温度较太阳辐射低,为长波辐射。 (2)√

(3)×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对全球而言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合作探讨]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赞歌更嘹亮,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探讨1:根据材料分析,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蔚蓝色? 【提示】 空气分子对太阳辐射可见光中的蓝色光散射最强。 探讨2:云层对太阳辐射有何影响?

【提示】 云层能反射太阳辐射。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探讨3:为什么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并不多?

【提示】 因为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而大气主要是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部分和波长较长的红外线部分,对可见光部分吸收很少。

[核心点击]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用 形式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削弱的波长范

作用特点

实例

吸收臭氧(平流层) 紫外线吸收强烈,有选择

性,对可见光吸收得

很少

平流层气温随

海拔高度增加

而上升

水汽、CO2(对

流层)

红外线

反射较大颗粒尘

埃、云

各种波长同样

被反射

无选择性,云层越

厚,反射越强

夏季多云的白

天,气温不会太

高(偏低)

散射空气分子、微

小尘埃

波长较短的可

见光(蓝光、紫

光)

向四面八方散射,有

选择性

晴朗的天空呈

蔚蓝色

颗粒较大的

尘埃、雾粒、

小水滴

各种波长同样

被散射

无选择性

阴天的天空灰

蒙蒙的

[体验评价]

1.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时要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下列四组连线中正确的是()

A.对流层—水汽—紫外线

B.对流层—水汽和二氧化碳—红外线

C.平流层—臭氧—红外线

D.对流层—二氧化碳—可见光

(2)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导学号:32980063】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D.低云笼罩的白天,天空仍是明亮的

【解析】第(1)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第(2)题,A项所叙述的现象,原因是多云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因而气温

较高,所以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B 项所叙述的是云层的反射作用。C 、D 两项所叙述的现象是大气的散射作用。

【答案】 (1)B (2)A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合作探讨]

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月亮上的“广寒宫”终年深冷幽寂,实际上“广寒宫”并不是一直都是深冷幽寂的。在有太阳照射时,“广寒宫”可以达到130℃的高温,在没有太阳照射时,温度下降到-180℃~-170℃。

探讨1:月球上的气温变化为什么会如此剧烈呢? 【提示】 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探讨2:地球、月球与太阳的距离相当,为什么地球上的气温比较稳定呢? 【提示】 地球上有大气层,大气具有保温作用。 [核心点击]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是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热量在地面与大气之间的传递过程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过程可归纳如下表: 图示 名称 具体过程

热量来源 Ⅰ

太阳暖大地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 太阳辐射 Ⅱ

大气还大地

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对

大气逆辐射

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大地暖大

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后增温地面辐射[体验评价]

2.下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的是()

A.④B.③

C.②D.①

(2)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热量的箭头是()

A.②B.①

C.④D.③

【解析】第(1)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很少,而能够吸收大部分的地

面辐射,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图示箭头④表示地面辐射。第(2)题,大气逆辐射与地面辐射相反,有效补偿了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图示箭头③表示大气逆辐射。

【答案】(1)A(2)D

大气的“温室效应”图

探讨1:地面和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否相同,为什么?

【提示】不同。地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地面和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对流层大气通过吸收少量太阳辐射和大量地面辐射而实现受热过程,即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探讨2:大气是如何对地面保温的?

【提示】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返还给地面,弥补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从而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探讨3:大气保温和玻璃温室保温的原理是否相同?

【提示】同是保温作用,但二者原理并不相同。大气保温作用主要依赖大气的逆辐射把地面辐射的热量还给地面;而温室的玻璃并不能阻截或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在于阻止空气在室内外对流或湍流发生的热交换。据研究,这种阻止空气在室内外热交换的作用,比大气的保温气体吸收长波辐射致暖作用大3~4倍。

[读图指导]

判读此图,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微弱,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烈。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

4.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体验评价]

3.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以下有关①~④序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32980064】

A.①——地面辐射

B.②——大气辐射

C.③——太阳辐射

D.④——大气逆辐射

(2)古人有“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防御霜冻的做法,该做法使()

A.①减弱B.②增强

C.③减弱D.④增强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代表太阳辐射;②代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代表地面辐射,④代表大气逆辐射。第(2)题,烟雾能吸收地面辐射,然后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还给地面,所以④增强。

【答案】(1)D(2)D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32980065】A.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

B.能够调节地表温度

C.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D.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能够调节地表温度。

【答案】 B

2.拉萨与重庆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前者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后者大得多。其主要原因在于拉萨()

A.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B.冰川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小

C.海拔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光照充足

D.气候寒冷,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强烈

【解析】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的尘埃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答案】 A

对点训练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下面的左图为某同学做的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示意图,右图为太阳辐射略图。据此完成3~4题。

3.左图中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一刻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读数与瓶外的相比()

A.大B.小

C.相同D.难以判断

4.右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透明玻璃瓶具有保温作用,故透明玻璃瓶中的温度比瓶外的温度

高。④为大气逆辐射,它与全球变暖有关。

【答案】 3.A 4.D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34:2.1.1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练习题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时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读下列图表,回答1~2题。 部分城市某日天气预报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晴转多云,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 B.上海中雨,应防范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C.哈尔滨有雾,大气能见度低,需注意行车安全 D.西宁晴,外出应做好防晒、防中暑准备 2.该日上海与北京最高气温不同,图中能正确解释其根本原因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C 2.B 解析第1题,一日内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不可能出现滑坡、泥石流灾害。西宁位于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白天外出应防紫外线伤害,该日西宁最高气温为22°C,不会出现中暑情况。第2题,该日北京最高气温高于

上海,是因上海出现阴雨天气,太阳辐射被削弱。 下图为“吉林省东部山区P村庄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2018年1月中上旬某日,人们在清晨发现整个村庄弥漫着浓密的烟尘。下列关于这种现象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燃煤取暖释放的烟尘较多 B.村民做早饭释放大量烟尘 C.谷地地形易形成逆温现象,烟尘不易扩散 D.此时盛行山风,山坡易形成地形雨,多云雾 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夜晚②图中等压面一般出现在白天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3.C 4.D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整个村庄弥漫着浓密的烟尘,表示空气流通不畅,原因是受地形的影响出现了逆温现象。第4题,在山谷地形中,白天谷地的气压高于山坡上的气压,风从山谷吹向山坡,形成谷风。 5.读下列四幅海陆风示意图,判断能正确表示近地面大气运动的是()

大气受热过程教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题:中图版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和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在整本书主要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因为大气的热状况还要涉及到前面所学的太阳辐射和大气的垂直分层,而启下则这是因为它是认识大气运动的前提,也是解释诸如温室效应的具体地理现象的基础。 在讲解大气的吸收、反射、散射三种作用时,主要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学习中,还会涉及相应的物理学知识,体现了新课标的学科间的整合。对于大气的保温效应新教材阐述得较为细致、具体。大气的“保温作用”对以后讲解全球气候变暖的知识奠定了基础。全球变暖又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变化,进而影响全球的经济结构。这样既可使教材前后的内容相通,也增强了教材中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了新教材新课标为主的指导思想。 【学情分析】 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在生活中很多例子,学生学习会很感兴趣,同时在第一单元介绍了在不同的大气层中的大气成分,学习也就不怎么难了,但是大气的保温作用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有点困难。而且在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时,学生因为缺少相应的物理学知识,学习障碍多。对于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关系等这些概念学生容易混淆。 【处理方法】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而大气的主要过程可以用"太阳给大地-大地给大气-大气还大地”来概括 通过相关示意图,比较三种辐射的波长和大气对它们的反应,概括大气受热过程。在整体读图推理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供相应的生活实例和情境,提高学生运用原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太阳辐射的性质和特点。 2、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3、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读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图、大气温室效应图,分析说明大气热力过程。 2、运用大气热力性质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理解,能正确认识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对大气保温作用的学习,树立起节约能源、低碳环保的意识。 【重点】 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 【难点】 1、大气的温室效应。 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小专题6大气的受热过程

小专题6 大气的受热过程 小专题跟踪训练6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4月选考,11)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的积雪厚度呈现出大—小—大的年际变化。下列地理过程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A.积雪厚度大—大气反射量少—年平均气温低 B.积雪厚度大—地面吸收量多—年平均气温高 C.积雪厚度小—大气吸收量少—年平均气温低 D.积雪厚度小—地面反射量少—年平均气温高 解析:D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根据题意,积雪厚度即为下垫面性质影响地面辐射,积雪厚度大,大气反射量多,地面吸收的热量少,年平均气温低;反之年平均气温高。 2016年10月17日7:30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并将与天宫二号对接形成组合体飞行33天,之后返回地球。据此回答2~3题: 2.“神舟十一号”返回过程中,依次穿越的大气层是( ) A.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C.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 D.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3.图示是“神舟十一号”飞船预定轨道所在大气层中的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图示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2.B 3.C 第2题,“神舟十一号”运行在高层大气,返回过程中先进入平流层,然后进入对流层。第3题,“神舟十一号”飞船预定轨道位于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平流层顶的气温约0°C,故选C。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4~5题: 4.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5.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箭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4.B 5.C 第4题,图中①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穿过大气层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地面吸收热量,又通过地面辐射将热量传给大气,使大气增温。所以传递过程顺序是①—④—②。第5题,气象谚语“露重见晴天”,

2018版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1.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作用。 2.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的关系。(难点) 3.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重点、难点) 教材整理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阅读教材P32~P33,完成下列问题。 1.大气的热源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 (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转化为热能增温。 (3)地面增温的同时,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形式特点 反射云层和较大的尘埃反射部分可见光,无选择性 散射空气分子或细小尘埃会对太阳辐射进行散射,散射具有选择性

吸收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吸收具有选择性 4.太阳辐射分布不均 (1)表现:由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2)原因: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径短,被大气削弱的少,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相反。 正误判断: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太阳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3)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多。() 【提示】(1)√ (2)×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3)×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 教材整理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阅读教材P34~P35第1段,完成下列问题。 1.大气的保温作用可分三个过程 (1)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增温。 (2)地面增温后产生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 (3)大气产生大气辐射,它将其中很大部分返还给地面,大气逆辐射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地面辐射所损失的能量,从而起到了保温作用。 2.意义 缩小了气温的日较差,使地表附近的气温变化幅度减小,从而为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正误判断: (1)地面辐射温度比太阳辐射温度低,为短波辐射。() (2)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3)寒带地区终年严寒,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第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水平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出大气受 热的基本过程。 水平2: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大气对 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特 点,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水平3:根据图表资料,说明影响大气 削弱作用的因素,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 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水平4:根据图表资料,探讨大气受热 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人地协调观:运用大气受热 过程原理,合理安排人类活 动,调控人类活动。 综合思维:运用资料分析影 响大气受热过程的因素。 地理实践力:运用大气受热 过程原理指导生产、生活实 践。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三种削弱作用 2.大气削弱作用的纬度差异:低纬度地区的太阳高度□ 07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径

08多。高纬度地区的情况则相反。 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地球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就□ 1.判断正误。 (1)就整个地球大气而言,热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 (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的。(√) 2.太阳辐射被削弱的方式中,叙述正确的是( ) A.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最显著 B.散射使得太阳辐射都回到宇宙空间 C.平流层中臭氧吸收红外线 D.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紫外线 答案 A 解析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最显著,云层越厚反射越强烈,故A项正确。散射是向着 四面八方的,一部分被散射回宇宙,故B项错误。平流层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 线,故C项错误。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故D项错误。 3.阴天时,气温一般比晴天低。为什么? 提示阴天云层厚,对太阳辐射反射强烈,很多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表,大气获得太阳 的能量较少,所以气温不会太高。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三种辐射特征 2.地面接收到太阳辐射后,再以地面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辐射向大气;几乎全部被大气中 04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的□03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所以□ 05长波辐射。大气辐射仅有一小部分射向宇宙,而大3.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 06反,所以称为大气逆辐射。 部分则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 07保温作用。 4.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 5.地球外部存在大气层,将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保存在大气—地面之间,类似于玻璃温 08温室效应”。 室的作用,人们称之为大气的“□ 1.判断正误。 (1)太阳温度高、辐射能力强,所以太阳辐射是长波辐射。(×) (2)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专题复习 大气受热过程

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知识梳理】 1.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能量源泉。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可见光(0.4~0.76微米)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辐射——长波辐射 2.受热过程: ①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 ②地面放出长波辐射,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 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 较少。 ②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③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4.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逆辐射指大气射向地面的辐射,它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云层、尘埃,水汽, 二氧化碳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因而多云的夜晚气温比晴天高。 【能力拓展】 1.影响地面辐射强弱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小,太阳辐射强度大。纬度低,太 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因而,纬 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 2)海拔因素:海拔高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短和海拔高大气稀薄,削弱作用弱。 因而,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3)气象因素: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因而干旱区太阳辐射强。 2.影响气温的因素

分析:通过影响大气受热过程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吸收能力,保温作用和削弱方面思考。 1)纬度:纬度低,太阳辐射能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因而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海陆:海陆热力性质有差异,即海洋比热容大,陆地比热容小。冬季大陆冷,海洋热,夏 天大陆热,海洋凉爽:夜晚大陆冷,海洋热,白天海洋冷,大陆热。大陆的气温年较差, 日较差大于海洋。(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的气温变化小。原因:湖区、库区、沼泽、 湿地的比热容大) 3)天气系统:冷锋过境,伴随降温。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阴雨白天气温低,阴雨夜晚气 温较高。 4)地形地势: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层中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 盆地和河谷气温冬季比同纬度地区高,因为山地阻挡冷空气。 盆地和河谷气温夏季比同纬度地区高,因为盆地不易散热。 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原因:阳坡太阳辐射量>阴坡太阳辐射量 5)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6)植被:裸地的气温变化>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的气温变化。原因: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对太 阳辐射的阻隔作用强。,对太阳的反射率低 7)人类活动:城市的热岛效应。 3.影响气温昼夜温差的因素 (1)下垫面性质: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温差一般小于 陆地。 (2)天气状况:晴天时,大气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 用都弱,昼夜温差大。阴天则相反。 (3)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对地 面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1)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2)海陆:海洋气温年较差越小,陆地气温年较差越大。 (3)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 (4)天气:云雨多的地区小于云雨少的地区。 (5)植被:有植被的地区小于裸地。 4.气温分布规律: 水平: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一月份最冷的地方在北半球高纬大陆 七月份最热的地方在撒哈拉沙漠。 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在南极大陆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陆地等温线一月向南凸海洋一月向北凸 地形,陆地水体和洋流,等因素也会影响等温线弯曲 垂直:一般情况下,对流层大气由于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C 日变化:最高气温14点。(太阳辐射12点最强,大气要吸收地面辐射增温,故气温最高时间延后)最低日出前后。(太阳辐射是地-气系统主要能量来源。夜晚是地面散热过程,至太阳升起前达到最低值,气温也最低) 年变化:北半球陆地一月最低,七月最高。海洋二月最低,八月最高。 5.逆温现象:

2.3 大气环境(受热过程)--习题+答案

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课时1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时作业 2017年9月8日,在俄罗斯阿德勒上空,一架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三条大小不一的风柱从天际垂到海面,飞机在极其危险的距离内躲过了这股自然之力,平安飞越该区域,成功着陆。完成1~2题。 1.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时,飞机正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 A.对流层B.平流层 C.电离层D.高层大气 2.该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变化正确的是() A.逐渐下降B.逐渐上升 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 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 C.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 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是-60~20℃ 4.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C.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 5.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较强,但气温较低,其原因是()

A.地形平坦,冬季风影响大B.湖泊多,调节气温能力强 C.降水少,植被稀疏D.海拔高,空气稀薄 下图甲为“某地短时间内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图乙是“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题。 6.阴天时气温日较差较小,是因为与晴天相比() A.②较大,④较小B.②较大,④较大 C.③较大,⑥较小D.③较大,⑥较大 读图,完成7~8题。 7.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A.低纬度的对流层B.中纬度的平流层 C.高纬度的对流层D.低纬度的平流层 8.该层大气()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B.能够大量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 C.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D.受强烈的太阳辐射呈电离状态 某学生2017年暑假去西藏旅游,发现许多有趣的、能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来解释的地理现象。读图完成9~10题。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3:2.1.1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练习题

40分钟课时作业 『基础过关』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B.② C.③D.④ 2.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A.①B.② C.③D.④ 3.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主要起作用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1.B 2.D 3.C 解析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判断出①表示太阳辐射“暖”地面;②表示地面辐射“暖”大气;③表示大气以逆辐射形式“还”大地;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白天多云时,云层的反射作用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多云的夜晚,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减少地面损失的热量,使温度不至于太低。下面左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示意图”,右图为“太阳辐射略图”。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一刻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读数与瓶外的相比() A.变大B.变小 C.相同D.变化不定

5.右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B.② C.③D.④ 6.右图中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4.A 5.D 6.C 解析透明玻璃瓶起到保温作用,温度会升高;全球变暖说明大气逆辐射加强;大气的热量来源于地面辐射,图中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削弱作用,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读图,完成7~8题。 7.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减弱①B.增强②C.减弱③D.增强④ 8.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上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 答案7.D8.D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理解示意图中箭头的含义,理清大气的受热过程。第7题,图中①~④代表的含义分别为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人造烟雾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辐射的红外线,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能量,对应图中④增强。第8题,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减少碳排放,不增加或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使大气逆辐射减弱,使大气保温作用减弱。9.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下面甲、乙两图反映的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两种途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2012.11. 高考考点:大气受热过程 1.识记: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大气水平运动。 3应用:等压面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 高考定位:以等压线图为背景考查有关大气运动、天气等知识的题目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探究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 1 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内容 ①为()辐射②为()辐射 ③为()辐射④为()辐射 ⑤为()作用⑥为()作用 2 根据各种辐射的波长范围,太阳辐射分为紫外区、()区和()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性。 3 就整个地球多年平均状况看,地区的热量收支状况是()的。 例题:吐鲁番盆地为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之一,请说明形成原因。 规律总结: 【思考】什么情况下地面辐射获得的能量会更多些?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探究二:热力环流的形成、应用 大气运动: 1.能量来源: 2.原因:根本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 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上的差异。 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力。 3.方式:垂直运动:气流上升或下沉水平运动: 4.基本类型: (1)最简单形式::概念:由于而形成的环流。 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引起气流上升或 下沉运动,并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 异,产生力,形成空气的水 平运动。 形成过程: ①冷热状况:受热,冷却。 ②气压高低:低压,高压(A、B) 典例:、、。(2)大气水平运动——风 ①形成风的三种作用力(图1) 图1(半球)图2 (半球)图3(半球) ②海平面等压线和风向: 受个力的作用,在等压线闭合的低压区,气流从四周向中心, 字母力的名称方向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高空风(图2)地面风(图 3)A受力 和力, 风向最终于等 压线。 风压关系: B C

完整版大气受热过程专题训练1

《大气受热过程》专题训练 1 1.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① 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夜晚 ③此时吹山风 A.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2 .关于图中气温、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 C .图中等温线的数值自上往下递减 D . ②③ ( ) B. 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D .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低 3 ?“晚见江山雾,宵闻夜雨来”是对甲地的形象写照。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 是该地区( ) A. 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上升 B.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空气中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C.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上升 D.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 气流上升,在上 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形 成降水 下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 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 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 A. 云量厚度 B.地势高低 C.植被状况 D .正午太 阳高度 ②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④此时吹谷风

5.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 B.云量增加 C.环境污染 D.人口增加 霾的形成与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悬浮颗粒物的增加有关。当大气湿度增加时,霾可以转化为雾,因而霾与雾常常相伴而生,统称雾霾。在我国雾霾天 气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中西部地区少东部地区多,乡村少城市多,春夏季节少秋冬季节 多。据此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① ② ③ ? 6.上图中所示容易出现严重雾霾的天气状况及其原因是() A.③一一逆温层,风力小 B.②一一气压高,气温低 C.①一一湿度大,降水多 D.④一一风力小,湿度大 7.雾霾天气对下列相关产业,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A.果林园艺及乳畜业 B.旅游业及交通运输业 C.钢铁及汽车制造业 D.环境保护及文教事业 F图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从数量上看,①>②的原因是 A.②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B.②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C.①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D.大气对①具有削弱作用 9.阴天夜晚比晴天夜晚气温高,是因为 A.①减弱 B.④增强 C.③增强 D.②增强 10.拉萨郊区农民在冬季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反射作用,提高夜间的温度 B.阻止太阳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地面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 方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2.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和保温作用原理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理解大气的重要性; 3. 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能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4. 分析海陆间和城乡间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认识到热力环流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5. 理解大气运动的受力状况,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力的大小及风向。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热力环流原理。 【教学难点】 1.运用事实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2.说明风的形成和风向规律。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出示:《闯关东》视频片段 此处引用平台资源【课程引入】闯关东“霜头来了” 师:观看视频,思考:

1.影片中的片段发生在哪个季节? 生:(可能的回答)秋季 2.剧中人物所说的“霜头”是什么现象? 生:(可能的回答)霜冻 3.为了应对“霜头”,主人公朱开山带领大家做的措施是什么? 生:(可能的回答)在田间地头点燃柴草。 师:大家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吗?片段中农民的行为蕴含着什么样的地理原理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大气的受热过程。 (板书)大气的受热过程 【讲授新课】 师: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什么是辐射?辐射有何特点? 出示: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 师:读图,回答: 1.太阳辐射按照波长分成了哪三部分,每个部分的波长范围是什么? 生:(可能的回答)紫外线,波长小于0.4um;可见光,波长0.4-0.7um;红外线,波长大于0.76um。 2.太阳辐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生:(可能的回答)最主要的是可见光部分 师: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辐射,温度越高,辐射能量越大。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由于太阳表面的温度达到近5500℃,因此向外放出能量较强的辐射,我们称为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地球表面均温约22℃,我们将其向外放出的辐射成为地面辐射,能量不及太阳辐射,属于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均温为22℃,我们将其向外放出的辐射成为大气辐射,也属于长波辐射。 出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图

2.1.2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专题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第二课 一、学习目标: 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2.学会分析大气温室效应及其影响。 学习重点:大气热量的来源,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学习难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自学指导与检测 导学指导导学检测及课堂展示 知识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阅读课本29-30页,完成右框内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 2.低层大气主要的热量来源:。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向外,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波长越,反之越长;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地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并且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 3.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向外放出,其中朝向地面的部分,辐射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 4.右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完成填空。 A: B: C: D: 5.大气的两个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选择性吸收):臭氧和氧原子吸收,水汽和二氧化碳吸 收。 ②反射:无选择性反射,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 ③散射:改变太阳辐射的的方向,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最易被散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合作探究】1.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 2.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

三、巩固诊断 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 ) A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D 、大气逆辐射作用 2.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经常有浓烟笼罩大白菜地,防止大面积冻伤,原因是( ) A 、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强大气温度 B 、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 、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伤 D 、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3.谚语说“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指大雾多发生在晴天时,因为( ) A 、晴天时水汽多 B 、晴天时大气运动缓慢 C 、晴天时尘埃多 D 、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 4.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 图12是“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5.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 A .a B .b C .e D .d 6.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 A .a B .b C .c D .d 7.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 2排放可以使( ) A. a 增强 B. b 增强 C. c 减弱 D. d 增强 闯关题: 1.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3.结合课本第30页“活动”,解释温室保温的原理。 总结 昼 夜 陆地 A 昼 夜 陆地 C 昼 夜 海洋 B 昼 夜 海洋 D

微专题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运用

微专题: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运用 【例题剖析】下图是30°N,32°E 附近某区域的航拍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耕地和居民区,浅色部分为沙漠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该区域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 .气温C .降水 D .河流 2.白天耕地和居民区气温低于沙漠区的原因主要是 A.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 B.大气逆辐射弱 C.地表蒸发蒸腾消耗热量多 D .地面辐射强 1.D 2. A 【解析】 试题解析: 1.由题干可知该区域位于尼罗河三角洲附近。尼罗河的河水、定期泛滥的淤泥给予埃及的馈赠,所以由于河流的存在便利的灌溉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耕地和居民区分布在尼罗河三角洲和河谷地带,而周边由于副高的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选D。 2.白天耕地和居民区气温低,主要是因为该区域河流的作用,形成大面积的植被, 农作物和植被的蒸腾作用强,而消耗热量,故选C。 下图为在上海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所拍摄的照片,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 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由此推断,此时段上海的天气可能是() A.连续不断的对流雨 B .连续的霜冻天气

C.持续的伏旱天气 D ?台风来临狂风暴雨 2.在此季节,农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读沿30 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3.下列关于图中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气温日较差比①地小B .①地气温年较差比③地大 C.该月份③地正值雨热同期 D .①地大气逆辐射强于②地 4.②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于①③两地的原因是 A.海拔高,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C.受西南风影响,增温作用显着 D.受地形影响,气温较同纬度高 第二届青奥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28日在南京举行。下图为“新栽树木遮阳 网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7.此时段南京可能出现的天气及其影响是 A.连续不断的对流雨 B .持续的高温天气 C.冷锋过境出现寒潮 D .反气旋发展成台风 8 在此季节,南京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如图),其目的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教案:第二章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 保用; 2、理解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与大气受热过程的关系; 3、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 运动的影响; 4、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分析高低气压的分布,判断某地风向; 5、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以及运用 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及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 ②大气的直接热源和大气的热过程。 2.难点:①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保温作用; ②风向的判断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读图分析法、讨论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清代黄叔璥[ jǐng ] 在《台海使槎[ chá ] 录》中,记述了台湾

海缺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四时皆然。"这里的“内地”指福建,“台地"指台湾。为什么台湾海峡两岸风向的日变化相反呢?这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新课教学]: [板书]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过渡】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那么太阳炙烤着大地,是不是一定也把大气给我们烤热了呢?其实则不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4页的内容,说说大气的受热过程有哪几个环节? 【学生回答】1、太阳辐射过大气层。 2、太阳辐射到达地表。 3、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的同时,再把热量传给大气。 【分析】“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源泉,然而从前面的内容来看,似乎并不是太阳辐射直接让大气受热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那么我们首先来研究一下,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大气对太阳辐射做了什么手脚呢? 大家一起看课件播放的图片。 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小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球表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讲义大气受热过程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 [学生用书 P41]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反射作用 (1)表现?????云层:云层越低、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 强。较大颗粒的尘埃:空气中较大颗粒越多,反射 越强。 (2)特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没有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 (3)现象: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白天的气温相对较低。 2.散射作用 (1)表现: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弥散。 (2)特点:大气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容易被散射。 (3)现象? ????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3.吸收作用 (1)特点:大气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 ①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②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 (2)表现? ????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不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布是不均匀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并不能完全被地面吸收。其吸收的多少与地面性质(地面反射率)有关,反射率越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保温过程 (1)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被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射向大气,大气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增温后,也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大气辐射。 (2)大气辐射中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2.表现?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云层越厚、空气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3.现象? ????阴天时,昼夜温差小。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 (1)物体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2)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为长波辐射。 一、判断题 1.太阳辐射属于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属于短波辐射。( )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1) 【学习目标】 1、通过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3、运用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解释实际生产生活现象。 【学习过程】 一、自学教材,完成导读: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吸收、 反射、散射三种形式。读右图,回答: 1、图中字母表示的削弱作用是: a b c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则吸收很小,所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的反射作用最强。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散射也有选择性,太阳辐射中的蓝、紫色光容易被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散射。(二)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阅读教材P28的内容,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右图中三种形式的 辐射能: a ; b ; c ; 2.两个来源 (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 3.两个过程

4.两大作用 (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2)保温作用:C 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5.大气受热过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CH4、O3等)温室气体(CO2、→增多排放→辐射增多吸收地面→升高气温→变暖全球 (2)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降低。 (3)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大: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4)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水汽、杂质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 6、把下面太阳辐射能的传递过程补充完整: 太阳 【探究活动一】 蓝天与白云 歌唱家德德玛在《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中唱到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你能解释蓝天、白云的颜色是怎样形成的吗那乌云呢 【即时应用】 比较下列各组两地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弱,分析其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2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 方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2.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和保温作用原理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理解大气的重要性; 3. 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能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4. 分析海陆间和城乡间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认识到热力环流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5. 理解大气运动的受力状况,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力的大小及风向。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热力环流原理。
【教学难点】 1. 运用事实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2. 说明风的形成和风向规律。
第 2 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师: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边的度假小屋发生一起谋杀案。警察根据线索很快抓住两
个嫌疑犯甲和乙。警察问他们案发当晚两个人在哪里,甲说:“当晚我在海边漫步,海风迎 面吹来,让我觉得心旷神怡,整个晚上我都在吹海风。”乙说:“我站在沙滩上望着大海想 心事,感觉凉风从后背袭来,阴风阵阵,确实让人害怕。”
请大家思考一下,两个嫌疑人口供中的矛盾点是什么? 生:(可能的回答)夜晚的风向不同 师:两个人的说辞不同,可见他们中有人说了谎,说谎的人很有可能是真正的凶手。让 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找出真正的凶手吧! (板书)热力环流 【讲授新课】 师:大气中的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大气
1 / 11

运动有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之分。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上升或气流下沉。大气的水平 运动即为风。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就是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大家 不妨利用生活中的案例来了解大气的运动。
出示:空调和暖气的照片
师:空调和暖气是我们家中常用的生活物品,暖气主要是在冬季为房屋供暖,空调主要 是夏季为房屋降温。大家回忆一下,空调和暖气都安装在我们家庭的什么位置上呢?
生:(可能的答案)制冷空调往往采用壁挂式,暖气往往安装在靠近地面的位置。 师:大家知道空调和暖气为什么安装在房屋的这些位置吗? 生:(可能的答案)空气热胀冷缩,运动方向不同等。 出示:热水和冰淇淋图片
师:因为空调和暖气的气流的运动方向我们不太容易看到,所以我们选择了冬季的一碗 热水和夏季的冰激凌来观察,由于热水、冰淇淋的温度与周围的气温有明显差异,很快就凝 结成了小水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白汽儿”,请大家观察图中“白汽儿”的运动方向,试 着总结空气在受热、受冷情况下的运动状况。
生:(可能的答案)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受冷则收缩下沉。 师:为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节课的知识,我们需要补充了解大气的相关物理学知识和规
2 / 11

大气的受热过程(优秀)导学案

高中地理必修1导学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1.了解大气的热源。 2.理解大气的两种热力作用,学会分析昼夜温差大小。 3.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掌握其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1.理解大气的热力作用: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2.应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 <一>、预习思考(各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热源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________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________ 2.受热过程 (1) A在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预习案※(约10分钟) 教学过程

(2) 地面升温后,又以B 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 (3) C 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二>、预习自测(展示并评价:由学生讲解) 1.读辐射转换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图中字母的含义; (2)大气对太阳辐射有什么作用? 2.【活动】完成P29页活动题(2),分析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提示:月球自转的周期为27.32天) <三>、疑问存档

探究问题1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晴天的昼夜温差大还是阴雨天的昼夜温差大?为什么? 探究问题2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请解释以下农业生产现象: ①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利用烟雾防霜冻。 第小组姓名成绩组平均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 读下图(图中e、f、g 表示不同作用,a、b、c、d 表示不同辐射),回答1--3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