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态心理学———绪论与第一章、第二章的只是要点

变态心理学———绪论与第一章、第二章的只是要点

变态心理学———绪论与第一章、第二章的只是要点
变态心理学———绪论与第一章、第二章的只是要点

第一章绪论

本章将回答的问题

1、变态心理的基本元素有哪些?如何理解这些元素在判定变态心理中的作用?

2、什么是变态心理或心理障碍?在判定心理障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人类认识变态心理的历史可以分为几个重要时期?每个时期有关变态心理的观点有何特点?

4、变态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如何?

一、心理障碍及其相关概念

如何判断心理障碍?——基本元素 1.痛苦:自己家人 2.适应不良:健康:3.不合理:无法理解、荒谬怪异 4.不可预知性和失去控制感:冲动是魔鬼安嘉和5.少见的和非传统性6.旁观者不适:让人不舒服7.违背标准

心理咨询师考试标准:一、常识性区分 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非标准化区分1、偏离统计常模 2、对某一习俗偏离 3、对社会准则的破坏(无缘无故杀人)4、古怪无效的观念行为5、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三、标准化区分 1、医学标准生理变化为基础 2、统计学标准:测量偏离正常 3、内省标准:病人内省观察者内省4、社会适应标准

病与非病三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2、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相对稳定性原则

一、心理障碍及其相关概念

心理障碍的定义心里障碍是一种不被某种特定文化所期待或非典型的行为反应,常常表现为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并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损伤而出现判定心理障碍的几点建议 1.注意判定标准的社会性 2.注意判定标准的主观性 3.注意判断者的不同 4.不要给自己贴标签

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变态心理学是探索、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异常的一门科学。2、它致力于研究人的认知、情感、意志、智力、人格等方面的异常表现,研究行为异常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并把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3、变态心理学不仅要对行为异常的各种表现加以描述、分类和解释,还要尽量阐明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研究任务:理论任务(帮助揭示正常心理活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与实践任务(促进人类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一、史前社会代表人物巫师和祭司

心理障碍产生原因人类的身体和心灵都是外在善恶两种势力的战场,如果邪恶的灵魂获得了胜利,它就会像寄生虫一样占据了人的身体,并控制着人的行为,使患者常常表现出疯狂的行为。

解决方法驱魔术——采取一些仪式劝诱邪灵离开受害人的身体。环钻术——在颅骨上挖洞、取出颅骨碎片或血块。

二、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盖伦

心理障碍产生原因体液说:脑部的病变是异常行为的根源。人脑的正常运转与四种体液有关——黄胆汁、黑胆汁、血液和黏液。环境说:环境压力和社会压力对心理障碍的作用。

解决方法 1、改变潜在的生理病态现象。2、可将患者与家人隔离或让他搬离原来的住所。

三、中世纪代表人物教会、教士

心理障碍产生原因 1、鬼神论:善与恶或神与魔之间的冲突。凡是异常的行为,都被看做是魔鬼附体的结果。

2、科学家和医生坚持从医学上去解释和治疗心理障碍,但影响微弱。

解决方法驱魔术——吟诵、恳求或祈祷使邪灵离开受害者,或饮下圣水和苦水驱赶邪灵,甚至采用挨饿、鞭打和浸入沸水等极端方式来驱魔。

四、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代表人物约翰·韦尔,德国医生和天文学家,心理病理学现代研究创始者菲

利普·皮里尔,筹建大型精神病院

心理障碍产生原因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病而已,心灵像身体一样,也会患病。

解决方法1.道德治疗运动的:神庙致力于用人道和爱来治疗有精神病的人。2.医院和修道院变成精神病医院。

五、20世纪早期代表人物埃米尔·克雷佩林安东·梅斯梅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心理障碍产生原因1、体因性观点,认为心理障碍是由生理原因造成的2、心因性观点,认为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心理的。解决方法生物医学:药物的作用。催眠术。

六、目前的趋势

新型精神药物药物通过影响脑部,从而减轻心理障碍的症状,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门诊诊断严重行为问题患者的主要形式,这些患者即使需要住院,也只是短期的。

私人心理治疗各种心理治疗流派的出现,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人本—存在以及社会文化的观点

变态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一、中国古代的变态心理学思想

1、重视致病的心理因素,认为在强烈、持久的情绪波动下可以引起躯体疾病。

2、《黄帝内经》:根据阴阳归类的法则,

将人分为五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差异,以及它们与疾病的关系作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二、现代变态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

1、伴随着西方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传入和发展而发展的。

2、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历程,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获得蓬勃发展的契机,发展至今显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并将进一步发展。

第二章变态心理学的理论

本章将回答的问题

1、以下理论如何解释异常行为?理论各自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如何评价这些理论?

(生物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人本—存在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

2、什么是变态心理学的系统整合观点?

一、生物理论家如何解释异常行为

(一)基因与异常行为

体貌特征、个性特征以及行为方式都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绝对的,而是与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

然而,无法确定哪种心理障碍具体受哪个特殊的基因影响,也不能精确地描述基因在各种心理障碍中如何起作用。

大多数时候,某种特殊的行为异常或心理障碍,并不是由单一的基因造成的,而是由许多基因共同造成的

(二)神经科学对病理心理学的贡献5-羟色胺、γ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二、生物学的治疗

药物治疗原理:药物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了情绪和思维过程。适应症:抗焦虑、抗抑郁、抗双相障碍和抗精神病药物。局限:剂量持续上升,医源性运动障碍越来越多,药物成瘾等。

电休克疗法原理:将两个电极附在患者的前额,以65至140伏的电流快速通过脑部,以引起脑部痉挛,整个过程持续几分钟。适应症:抑郁症患者,大约有60%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得到改善。

精神外科学原理:通过对患者进行脑部切除手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适应症:抑郁症和焦虑症。局限:手术后果的不可逆性

三、生物学理论的评价

优点:将异常行为归结为机体上的原因,减轻精神病患者的病耻感。从生物学角度对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探讨和揭示,促进了很多生物学治疗方法的发展。药理学革命(20世纪50年代)后,药物治疗得到了迅速发展,这让人们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方面看到了美好的前景

缺点:对生物学治疗方法的过分强调,可能限制了人们对异常行为的了解。生物学理论的很多证据并不完全可靠。

很多生物学治疗方法副作用明显

心理动力学理论

心理动力学派在人格和变态的研究中主要关心的是心理动力(有意识或无意识)如何影响着人们的心理。

心理动力理论创立于维也纳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的工作。他自己的一套研究、改变人格的方法,以及他学生的这些方法被称为精神分析。

心理动力理论假定:情绪是一种能量,如果在一个领域受到压抑,就会在其他一些不受欢迎的领域表现出来。

这个理论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有时候人们看起来精力充沛,有时又情绪低落?为什么有些人把精力花在爱情和工作上,而有些人主要关心他们的病痛?

一、弗洛伊德如何解释异常行为

(一)人格结构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是由三种力量组成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人格的三个过程

过程原则是否关注

现实

特征

本我快乐原则否所要达到的目标由于生理驱力立即得到满足

自我现实原则是指导冲动指向适合的而且能够达到的对象

超我道德原则否指导行为接近道德,信仰,理想

调整正常人格及其发展过程与调整变态人格的过程是一样的。

心理动力在人格三成分上不同的分配方式,可以区分出正常与变态人格。

正常人格:心理动力平均地投射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上;

变态人格:心理能量分配不合理,不是本我太强,就是超我太强,自我很难控制欲望或良知。

(二)焦虑及防御机制

所谓防御机制,是指一种无意识的保护过程,用来保持原始的与冲突有关的情绪,以使自我能够继续它的协调功能。

焦虑是警告自我运用防御机制的信号。

弗洛伊德首先提出的防御机制,但是,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更全面地发展了这个概念。

严重的焦虑或者其他情感冲突能引发自挫的防御行为或者症状。病态性恐惧和强迫性症状是最普遍的自挫的防御行为。

压抑是改变心理现实的最基本的手段。它使个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将不想要的想法或被禁止的欲望驱逐出头脑,以免唤起羞耻、愧疚、自我贬损的记忆。

事件会在正常的幻想与梦、舌尖现象和动机性遗忘、催眠状态下以及多种变态的心理条件下表现出来。

投射是把自己否认的以及压抑的情感和体验归因于他人。投射在心理紊乱上扮演着双重角色。

首先,它允许个体把引起焦虑的冲动归因于他人,而不是自己,并以此来减少痛苦。如果愤怒使得我们感到焦虑,把愤怒归因到使你感到愤怒的人身上,可以较少焦虑。其次,投射让我们能够应对焦虑。当某人对我们感到愤怒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攻击性或者报复性的行为来达到自我防卫

替代当使用替代策略时,个体通过用更纯洁、更没有危险性的目的取代真实目的,来重新制定出他的情绪目标。

否认如果说压抑消除了痛苦的内部事实,那么否认则会消除痛苦的外部事实。2.否认通常发生在当我们的安全感和被爱感受到威胁时。3、人们通常很难准确地察觉出指向自己的消极情绪,这表明否认过程是普遍存在的。

升华1、升华是把心理能量从不受社会赞许的目标转移到受社会赞许的、具有建设性的目标的过程。2、爱、工作、利他主义甚至幽默,都是将原始的性冲动和攻击性冲动转移的过程。3、采用升华、利他主义、期望和幽默等这些成熟的防御机制的人,比没有采取这些防御机制的人,身体上更健康,更易于成功以及抵抗精神疾病。

三)性心理发展阶段

弗洛伊德假定个体一出生就有性欲,并会在一生中经历不同的性心理发展阶段。

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

表现为满足我们不同的基本需要并让生理愉悦的驱力得到满足。

弗洛伊德认为,很少有人能够非常顺利地从第一个阶段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固着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力比多不能满足或过分满足而停滞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上。

倒退是个体在过程发展过程中由于力比多受挫而退至先前的发展阶段。

最具争议且更为重要的是,性心理冲突发生在生殖器期,以早期的自我生殖器刺激为特征。这种冲突称为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这种冲突来自于希腊悲剧俄狄浦斯(Oedipus)的主题。俄狄浦斯注定了要杀死他的父亲,并在无意中娶他的母亲为妻。

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小男孩都幻想着与母亲性交。伴随着这些幻想的是对父亲强烈的妒嫉和愤怒,以及想取代父亲的位置。但是,他们又有一种强烈的恐惧,害怕父亲因为他们的这种幻想而割去他们的阴茎,这就是阉割焦虑现象。这种恐惧帮助孩子克制他们对母亲的性欲冲动。

这种性欲冲动和阉割焦虑的对抗造成了一种叫做恋母情结的内部冲突。只有在解决了和家长的这种矛盾关系,调解好他对父亲的爱恨情绪之后,他们才能平稳地过度生殖器期。

二、其他心理动力学对异常行为的解释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被他的学生和追随者们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并且发展出了很多不同的方向。一些理论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另一些则背离了弗洛伊德进入了全新的方向。

最有影响的有四个人物和一个相关领域:

四个人物:安娜·弗洛伊德、卡尔·荣格、阿德勒、埃里克森一个相关领域:客体关系

安娜·弗洛伊德

研究方向:研究自我防御反应以何种方式决定着我们的行为,并成为现代自我心理学领域的第一位倡导者。

代表著作:《自我与防御机制》,至今仍然很有影响。

主要观点:个体缓慢积累着适应能力、现实测验技能和防御技能。当自我的力量不足以延迟并控制冲动、或不足以统帅防御机制以应对强烈的内部冲突时,异常行为就会产生。

荣格研究方向:集体无意识。

主要观点:集体无意识是对几千年来社会和文化智慧的累积,存储在个人的记忆中,并世代流传下来。荣格还强调一些持久的人格品质,如内倾性格(害羞和孤僻的倾向)和外倾性格(友好和交际的倾向)。

阿德勒

研究方向:自卑感和对自尊的寻求,创造了术语“自卑情结”。

主要观点:认为人性的本质是积极的,并且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强烈的驱力。人们通过排除内、外部成长中的障碍得到改善和提高。

埃里克森

研究方向:最大的贡献在于他的个体全程发展理论

主要观点:详细描述了人在一生的八个特定阶段中伴随的危机和冲突。例如,在最后一个阶段,大约从65岁开始的老年期,个体回顾他的一生并试图体验这些经历,包括对完成人生目标后的满足感和没有达到的失望的体验。

客体关系理论代表人物:Melanie Klein、Otto Kernberg。

主要观点:1、客体关系是对孩子如何整合表象、记忆及其重要他人的价值观的研究。2、这里的客体是指这些重要他人,整合的过程叫做摄入。摄入的事物可以成为整合后的自我的一部分,或者在决定同一性或自我上承担着冲突作用。3、客体关系理论家致力于这些不同的表象是如何整合成一个人的同一性及如何在冲突中表现出来的。

三、心理动力的治疗

精神分析治疗的许多技术都是通过宣泄和领悟来揭示无意识心理过程和冲突的本质。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技术:1、自由联想2、梦的解析3、对日常生活中失误行为的分析4、催眠

心理动力理论的评价

优点:1、比较全面的对人格进行了描述,包括人格的发展、形成方式以及在人类正常与异常行为中的思维、情感、经验、判断等。2、构成正常和变态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冲突的结果和防御的本质将决定行为到底是正常的,还是变态的。3、弗洛伊德发展了研究心理动力过程和治疗心理危机的方法:谈话疗法。

局限:很难直接证明理论的成立与否;研究表明,心理动力学理论经常不能被支持;在强调人的作用的同时,这些理论忽略了情境的作用。

第三节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

一些理论家试图检验人类经验中那些具有人性的部分,尤其是那些对成长或变态有贡献的人类经验。

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弗伦兹·皮尔斯

主要观点:1他们关注并讨论了自由和选择,责任和意志力2人本主义基本思想;3存在主义治疗及其评价

人本主义基本思想

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

最为系统地描述了人本人格的建构。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提出心理学研究健康人,即自我实现人的观点。

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

从治疗的角度讲,罗杰斯是最具影响力的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创造了来访者中心治疗,后来被称为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罗杰斯对治疗师——来访者关系的科学研究有着重要贡献。

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理论的关键词;它假设只要有成长的空间,个体在所有功能领域都能发挥最高潜力。不可避免地,生活中存在一些条件会阻碍我们追求自我实现。既然每个人基本上都是健康的,大部分阻碍来源于个体之外。艰难的生活条件或人际经验可能会使个体背离原本真正的自己。

来访者中心治疗

治疗师扮演着被动的角色,并尽可能少做解释。它重点强调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个体一个发展的机会,主张通过自我治疗解放自己。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共情

存在主义治疗

有时候,人们在应对悲痛或风险的时候是需要帮助的。而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运动正好开创了这样一系列疗法,旨在发展人的独立性、目标指向的意志力以及责任感。在治疗期间,存在主义治疗师通过帮助他建立目标指向的意志力而克服了抑郁。

人本—存在主义理论的评估

第四节行为主义理论

也叫做认知行为模型或社会学习模型。这一模型对病理心理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方法起到了系统的推动作用。

一、行为主义如何解释异常行为

三个假设:环境决定论,试验化,乐观主义。

环境决定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环境的产物,都是从过去的经验习得的。

试验化:通过实验发现什么样的环境因素会引发行为,进而改变行为。

乐观主义:个体是环境的产物,而不是由遗传决定的,所以是可以改变的。

这三类假设可以直接应用于异常行为。首先,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都是通过过去的经验习得的。其次,我们能从实验中发现什么样的环境因素会引发异常行为;最后,如果改变那些环境因素,那个体将不会再学习旧的不适宜的行为习惯,而会学习新的适宜的行为。

三种学习过程: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

操作性条件反射:动作的形成是以动作的结果为强化的;强化有正负之分。观察学习:学习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过程受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

二、行为主义的治疗

1、行为疗法的目的就是要找出问题行为,然后运用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或观察学习的原理,让患者建立更适当的行为来代替那些问题行为。

2、行为治疗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一个老师,而不是一个医生。

3、常用方法:a系统脱敏法:在系统的程序下,运用“对抗条件”的原理,从轻到重地、逐步地减除过敏的情绪或行为反应,多用于治疗恐惧症。b消退:通过撤销行为强化物来减少不良行为发生的频率。c塑造:对不断接近目标行为的行为给予强化

三、行为主义理论的评价

优点:a观点尽管简单易懂;b方法具有操作性;c效果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检验;d行为疗法的治疗时间短,费用低廉;e行为疗法在特殊恐惧症、社交技能缺乏、智能障碍以及其他问题上都有不错的疗效。

局限a称为“残缺”的“非人性”的心理学,因为行为主义把人和动物看成一回事;b行为疗法复发率高

第五节认知理论

一、认知理论家如何解释异常行为

认知取向的治疗师主张症状是失调的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这些障碍就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是消除。

不合理信念看做是导致个体心理障碍的原因

不合理信念

艾利斯的总结

绝对化要求: a习惯于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对某一事物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b“必须”、“应该”

过分概括化:a以偏赅全、以一当十的思维方式。

对自身的不合理评价。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

糟糕至极: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的,甚至是一场灾难,容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

贝克的总结

非此即彼: 用两分法看待事物而不是看做一个连续体,如“没有全面成功就意味着失败”。

灾难化: 消极预测未来而不考虑其他的可能结局,如“这次考试肯定完蛋了”。

贴标签: 给自己或别人贴上固定的标签,如“我很没用”、“他一无是处”。

度人之心: 坚信自己懂得别人的心思,而不考虑其他可能性,如“他一定认为我是无能的”。

二、认知的治疗

基本观点:心理事件(预期、信念、记忆、解释)会导致行为,如果心理事件发生了变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治疗原则: 认知取向的治疗师会从失调的心理事件中寻找心理障碍的原因或病理基础,然后加以改变。

具体方式: 1.改变效能预期;2.改变消极评价;3.改变归因;4.长期信念的改变

治疗师的策略: 1 .做一个直率的反驳者,驳斥患者那些不合理信念和自我挫败的想法;

2 .鼓励、劝说、引导患者对自己那些不合理信念进行反驳。

三、认知理论的评价

优点:a容易被患者理解和接受,从而使治疗变得更容易和顺畅。b通常在短期内就能见效。c认知理论家的观点和假设得到了很多研究的支持,这使人们相信它的科学性。d认知疗法在临床实践中也展示了它良好的治疗效果。

缺点:a心理障碍患者身上各种不适当的认知模式,究竟是心理障碍的原因还是结果呢?

b在解释人的功能时,把人仅仅看成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总和是不全面的,人还会思考自己的价值,还会考虑生存的意义等更深层次的问题,而这些正是人本-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六节社会文化理论

一、社会文化理论家如何解释异常行为

家庭结构和沟通——家庭系统理论的观点

1、家庭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依靠家庭各个成员的互动维持平衡。也就是说,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要以一致的方式与其他成员互动,并遵循家庭的独特规则。

2、有些家庭结构和沟通的模式,实际上迫使家庭中的某个成员表现出外界所认为的异常行为。因为在这些家庭里,家庭成员行为正常,反而会严重破坏家庭的平衡以及其他成员习惯的行为方式,从而导致自己和家庭的混乱。

3、某些家庭系统特别容易使家庭成员形成异常行为。如某些家庭中,家庭成员缺乏独立空间;某些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疏离,界限分明。

社会网络和支持

1、社会文化理论家关注个体的社会关系和职业关系;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沟通情况如何?他人从个体身上得到什么信息?个体给他人传达了什么信息?

2、研究者发现,社会网络与个体的功能缺陷密切相关

社会条件

特殊的社会条件可能产生特殊的压力,从而增加某些社会成员心理异常的可能。有研究者发现,心理异常,尤其是严重的心理异常,在较低的社会阶层中比较高的社会阶层中更常见。

在社会阶层较低的个体生活环境中,使个体承受较大的压力。

反过来说,患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劳动能力比较差,收入也会较低,结果就会沦落到一个较低的社会阶层。种族和性别歧视也会促使某种形式的心理异常。

在西方社会,被诊断为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女性是男性的两倍。另有证据显示,非洲裔美国人患焦虑症的比例非常高。社会标签和角色

社会文化理论家相信,给心理障碍患者贴标签和分配角色,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异常功能。

在一种社会文化下,只要行为偏离社会规范,就会被认为是异常的。而当一个人被认为是异常的,其他人就会以特殊的方式对待他。同时,周围的人会有意无意地鼓励个体表达出某种病态的行为。久而久之,个体慢慢地就接受并扮演异常的角色。最后,个体变成了社会所标签的样子。

患者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周围人便会采取相应的方式对待他,这将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变态心理学———绪论与第一章、第二章的只是要点

第一章绪论 本章将回答的问题 1、变态心理的基本元素有哪些?如何理解这些元素在判定变态心理中的作用? 2、什么是变态心理或心理障碍?在判定心理障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人类认识变态心理的历史可以分为几个重要时期?每个时期有关变态心理的观点有何特点? 4、变态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如何? 一、心理障碍及其相关概念 如何判断心理障碍?——基本元素 1.痛苦:自己家人 2.适应不良:健康:3.不合理:无法理解、荒谬怪异 4.不可预知性和失去控制感:冲动是魔鬼安嘉和5.少见的和非传统性6.旁观者不适:让人不舒服7.违背标准 心理咨询师考试标准:一、常识性区分 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非标准化区分1、偏离统计常模 2、对某一习俗偏离 3、对社会准则的破坏(无缘无故杀人)4、古怪无效的观念行为5、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三、标准化区分 1、医学标准生理变化为基础 2、统计学标准:测量偏离正常 3、内省标准:病人内省观察者内省4、社会适应标准 病与非病三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2、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3、相对稳定性原则 一、心理障碍及其相关概念 心理障碍的定义心里障碍是一种不被某种特定文化所期待或非典型的行为反应,常常表现为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并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损伤而出现判定心理障碍的几点建议 1.注意判定标准的社会性 2.注意判定标准的主观性 3.注意判断者的不同 4.不要给自己贴标签 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变态心理学是探索、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异常的一门科学。2、它致力于研究人的认知、情感、意志、智力、人格等方面的异常表现,研究行为异常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并把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3、变态心理学不仅要对行为异常的各种表现加以描述、分类和解释,还要尽量阐明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研究任务:理论任务(帮助揭示正常心理活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与实践任务(促进人类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一、史前社会代表人物巫师和祭司 心理障碍产生原因人类的身体和心灵都是外在善恶两种势力的战场,如果邪恶的灵魂获得了胜利,它就会像寄生虫一样占据了人的身体,并控制着人的行为,使患者常常表现出疯狂的行为。 解决方法驱魔术——采取一些仪式劝诱邪灵离开受害人的身体。环钻术——在颅骨上挖洞、取出颅骨碎片或血块。 二、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盖伦 心理障碍产生原因体液说:脑部的病变是异常行为的根源。人脑的正常运转与四种体液有关——黄胆汁、黑胆汁、血液和黏液。环境说:环境压力和社会压力对心理障碍的作用。 解决方法 1、改变潜在的生理病态现象。2、可将患者与家人隔离或让他搬离原来的住所。 三、中世纪代表人物教会、教士 心理障碍产生原因 1、鬼神论:善与恶或神与魔之间的冲突。凡是异常的行为,都被看做是魔鬼附体的结果。 2、科学家和医生坚持从医学上去解释和治疗心理障碍,但影响微弱。 解决方法驱魔术——吟诵、恳求或祈祷使邪灵离开受害者,或饮下圣水和苦水驱赶邪灵,甚至采用挨饿、鞭打和浸入沸水等极端方式来驱魔。 四、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代表人物约翰·韦尔,德国医生和天文学家,心理病理学现代研究创始者菲 利普·皮里尔,筹建大型精神病院 心理障碍产生原因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病而已,心灵像身体一样,也会患病。 解决方法1.道德治疗运动的:神庙致力于用人道和爱来治疗有精神病的人。2.医院和修道院变成精神病医院。 五、20世纪早期代表人物埃米尔·克雷佩林安东·梅斯梅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心理障碍产生原因1、体因性观点,认为心理障碍是由生理原因造成的2、心因性观点,认为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心理的。解决方法生物医学:药物的作用。催眠术。 六、目前的趋势 新型精神药物药物通过影响脑部,从而减轻心理障碍的症状,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门诊诊断严重行为问题患者的主要形式,这些患者即使需要住院,也只是短期的。 私人心理治疗各种心理治疗流派的出现,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人本—存在以及社会文化的观点 变态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一、中国古代的变态心理学思想 1、重视致病的心理因素,认为在强烈、持久的情绪波动下可以引起躯体疾病。 2、《黄帝内经》:根据阴阳归类的法则,

钱铭怡版变态心理学

钱铭怡版《变态心理学》课堂笔记 第一章什么就是变态心理学 (简答)变态心理学又称病理心理学,就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人类各种心理活动,包括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动机与智力,意志活动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及其原因;对这些就是异常进行分类与解释,阐明心理异常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原因与规律;并把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简单地说,变态心理学就是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与行为活动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名词)变态心理学就是探索、理解与预测人类心理异常的一门科学。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异常的实质,即异常心理的原因、机制与心理结构问题。 (2)正常与异常的区别以及判断标准。 (3)心理异常的分类与表现特点。 (4)解释心理异常的心理学理论,都以各种学派对正常人格的观点为基础。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联系与区别: 变态心理学偏重于对异常心理活动规律性的认识,并为心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这种认识对精神病学也就是一种有益的促进。而精神病学侧偏重于对精神疾病的诊断、临床治疗以及护理与预防,它也就是变态心理学的基础之一,它的临床实践可丰富变态心理学的内容,验证变态心理学的某些理论与假设。 心理异常的类别与范畴: (1)严重的心理异常;(2)轻度的心理异常;(3)心身疾病;(4)心身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功能障碍,但无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基础,也无明显的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组疾病;(5)大脑疾患与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6)行为偏离与人格障碍;(7)药物依赖及儿童青少年障碍。

严重心理异常与轻度心理异常的区别 严重心理异常轻度心理异常 精神病症状重轻 社会适应丧失(严重适应不良) 部分丧失 人格改变明显部分 自知力没有有 主动求治不会会 心理异常就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与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 心理异常的实质: 首先,异常的精神活动的就是大脑机能障碍的表现,这种障碍也有其物质基础。 其次,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即大脑的发展水平越高,症状就越丰富,但这种观点不应把大脑的高级机能与低级机能截然分开,两者就是有机联系的。 再次: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瞧,心理异常就是不健全的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应,所有症状都来源于客观现实,取材于现实生活。 变态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就就是揭示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提供划分心理异常的标准与有效的方法,并为各种临床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将有助于探明人类的心理活动的实质。从实践上说,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 对心理异常的各种解释 首先,从统计意义上讲,心理异常就是指与某个确定的常模的偏离,当代很多作者都把统计上的偏离作为判断心理异常的标准。 第二,心理异常也被理解为就是对某一文化常模的偏离。

变态心理学第二章

《变态心理学》课程章节教案首页 第二章变态心理学的理论 一、生物学理论对异常行为的解释 1、生物理论学家认为异常行为是脑和身体其他系统的功能失调的结果。他们主要从遗传基因和神经科学的角度解释行为异常的现象。 ①基因能够对行为,包括异常行为产生影响; ②无法定位哪一种特殊基因引起哪一种心理障碍; ③大多数时候,某种特殊的行为异常或心理障碍并非由单一的基因造成,而是许多基因共同造成。 2、生物理论学家认为脑的功能失常是导致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①脑部结构与心理障碍-海马控制情绪和记忆,杏仁核与恐惧有关等;亨廷顿氏病是一种典型脑部退化的疾病,表现为情绪爆发性、记忆力丧失、认知困难、自杀想法、不随意动作、以及怪异的想法。 ②神经递质与心理障碍 血清素/5-羟色胺:负责调节行为、情绪和思维过程,过低减少对行为的抑制。(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最早是Rapport等人(1941)从血清中分离出来。它是人体

重要的一种神经递质与激素,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控制着认知、学习、感情、情绪等脑神经活动;在外周神经系统中,五羟色胺控制着生殖、代谢、血管收缩、骨骼发育等生理功能。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特别在大脑皮层质及神经突触内含量很高,它也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外周组织,5-羟色胺是一种强血管收缩剂和平滑肌收缩刺激剂。) γ-氨基丁酸:缓解焦虑和身体警觉状态、情绪反应。(伽马氨基丁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很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组成氨基酸,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它能促进脑的活化性,健脑益智,抗癫痫,促进睡眠,美容润肤,延缓脑衰老机能,能补充人体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良好的降血压功效。促进肾机能改善和保护作用。抑制脂肪肝及肥胖症,活化肝功能。每日补充微量的伽玛氨基丁酸有利于心脑血压的缓解,又能促进人体内氨基酸代谢的平衡,调节免疫功能。) ③去甲肾上腺素(它既是一种神经递质,主要由交感节后神经元和脑内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合成和分泌,是后者释放的主要递质,也是一种激素,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但含量较少。循环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 ④多巴胺(是下丘脑和脑垂体腺中的一种关键神经递质,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的浓度受精神因素的影响。中脑的神经元物质多巴胺则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从理论上来看,增加这种物质,就能让人兴奋,但是它会令人上瘾。多巴胺在前脑和基底神经节出现,基底神经节负责处理恐惧的情绪,但由于多巴胺的缘故,取代了恐惧的感觉,因此有很多人的上瘾行为,都是因多巴胺而起的)。 3、生物学的治疗 持生物学观点的临床心理学家面对患者会了解:家族史、病程、行为产生是否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电休克疗法(主要治疗抑郁症)和精神外科学。 药物:抗焦虑药(安定diazepam和阿普唑仑alprozolam);抗抑郁药(三氮烷fluoxetine 和舍曲林联sertraline);抗双向障碍药物(锂盐lithium);抗精神药物(利培酮risperidone 和氟哌啶醇haloperidol)。 4、评价 促进生物学治疗方法的发展,但过分强调,限制了人们对异常行为的了解。很多证据不可靠。 5、克雷佩林 E.Kreapelin 【德】 现代精神病学奠基人,认为遗传在精神疾病中起关键作用。 二、心理动力学理论 1、主要关心的是心理动力(意识或无意识)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 2、心理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①弗洛伊德自己的一套研究、改变人格的方法,以及他学生的这些方法被称为精神分析,又被称为“心理动力”(有意识)。 ②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id):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潜意识结构部分,是人格形成的基础。由先天的本能和基本欲望组成,以性本能为主。遵循快乐原则。动力是“力比多”的性能量。 自我(ego):代表理性,帮助本我通过可接受的方式达到满足的目的。力量来源于本我。 自我在为本我的服务过程中,逐渐发展出很多策略,称自我防御机制。用来控制不能被接受的本我冲动,并避免或减少这些冲动引起的焦虑。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误差的意义是什么简述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研究误差的意义为: (1)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以消除或减小误差; (2)正确处理测量和实验数据,合理计算所得结果,以便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更 接近于真值的数据; (3)正确组织实验过程,合理设计仪器或选用仪器和测量方法,以便在最经济 条件下,得到理想的结果。 误差理论的主要内容:误差定义、误差来源及误差分类等。 1-2.试述测量误差的定义及分类,不同种类误差的特点是什么 答:测量误差就是测的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按照误差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遵循一定的规律变化(大小和符号都按一定规律变化); 随机误差的特点是在所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 粗大误差的特点是可取性。 1-3.试述误差的绝对值和绝对误差有何异同,并举例说明。 答:(1)误差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只是说实际尺寸和标准尺寸差别的大小数量,不反映是“大了”还是“小了”,只是差别量; 绝对误差即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指的是实际尺寸和标准尺寸的差值。+多少表明大了多少,-多少表示小了多少。 (2)就测量而言,前者是指系统的误差未定但标准值确定的,后者是指系统本身标

准值未定 1-5 测得某三角块的三个角度之和为180o 00’02”,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 绝对误差等于: 相对误差等于: 1-6.在万能测长仪上,测量某一被测件的长度为 50mm ,已知其最大绝对误差为 1μm ,试问该被测件的真实长度为多少 解: 绝对误差=测得值-真值,即: △L =L -L 0 已知:L =50,△L =1μm =, 测件的真实长度L0=L -△L =50-=(mm ) 1-7.用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某压力得 ,该压力用更准确的办法测得为,问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值的误差为多少 解:在实际检定中,常把高一等级精度的仪器所测得的量值当作实际值。 故二等标准活塞压力计测量值的误差=测得值-实际值, 即: -=-( Pa ) 1-8在测量某一长度时,读数值为,其最大绝对误差为20m μ,试求其最大相对误差。 1-9、解: 由2122 4()h h g T π+=,得 对2122 4() h h g T π+=进行全微分,令12h h h =+,并令g ,h ,T 代替dg ,dh ,dT 得 从而2g h T g h T =-的最大相对误差为: 21802000180' '=-'''o o % 000031.010*********.00648002066018021802≈=' '' '''??''= ''=o

变态心理学总结

变态心理学总结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刘新民) 第一章、绪论 1、变态心理亦称异常心理或病理心理,它是指人们的心理活动,包括思想、情感、行为、态度、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产生变态或接近变态,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异常。 2、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研究异常心理和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异常的表现和分类,探讨其原因和发生机制,阐明其发生,发展和转变的规律,并把这些科学知识运用于防治实践。 3、变态心理学的任务 从现象上描述异常行为 从理论上揭示异常心理的原因和机制 从应用上研究异常心理的评估和诊断 从实践上探讨心理障碍的防治和省心健康的维护 4、学习变态心理学的意义 是异常心理识别和防治的需要 对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帮助 提供洞悉人生和社会的新视角 5、影响变态心理形成的因素 生物因素,遗传,脑结构,躯体疾病,神经生化,化学物质,性别和年龄。 心理因素,个性特点,认知因素,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社会因素,生活事件,日常困扰,工作应激,环境应激,文化应激,社会剥夺。 6、精神症状的识别方法 纵向比较,即与过去的一贯的表现相比较,精神症状的改变是否明显。 横向对比,即与周围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一般限度。 具体情况分析,即要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具体分析和判断。 7、精神症状的特点 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识的控制; 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8、怎么做? 首先确定是否存在精神症状; 其次,应了解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严重程度。 第三,应善于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 第四,应重视各症状之间的鉴别; 第五,应学会分析和探讨各种症状发生的可能诱因或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变态心理学讲义

变态心理学 ( ) 参考书目 王建平,变态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年版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版 David . Barlow, . Mark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年版 苏珊.诺伦,霍克西玛,变态心理学与心理治疗,世界图书出版社年版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又译异常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研究异常心理现象的一个分支,是将心理科学应用于对心理障碍,包括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治疗进行研究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 相关概念 神经病() 精神障碍() 精神病() 心理障碍()。 变态心理() 相关学科 异常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精神病学 神经病学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变态心理的界定 一、什么是变态心理 一位死了丈夫的妇女,变得严重抑郁,入睡困难,并且没有胃口。她是心理异常还是正常的痛苦状态? 一个男青年强迫女友和他发生性关系。这是心理异常还是一种犯罪? 一个男人不能乘坐飞机,即使长途旅行他也坚持乘船。这是变态还是有点特别? 一个妇女偶尔贪吃,此后又强迫自己吐出来。她是心理异常还是正常的追求? 在非洲,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用刀把自己的手和脸划破,用来制造具有装饰性的伤疤。这是病理性的自残还是正常的爱美? 判断是否变态的标准是什么 社会标准 统计标准 个体不舒适感 行为适应不良 教材三例 朱迪:看见血就晕倒的女孩 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①痛苦;②适应不良;③不合理;④不可预知性和失去控制感;⑤少见的和非传统的; ⑥观察者不适;⑦违背标准。 一个被认可的定义:变态心理(或心理障碍)是一种与个人痛苦或严重功能损伤相关的,在所属的文化环境中,不典型的或不被预期的行为、情绪或认知方面的机能失调。 注意跨文化的差异 二、判断变态时应注意的几点 判断的误差 观察者之间的差异 观察者与行为者之间的差异 不要轻易下结论 三、精神病理科学 从业者们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控制在0.4%-0.6%,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位(1.0),另外一家仪器厂需要购买压力表,希望压力表的满度相对误差小于0.9%,应购买(0.5)级的压力表。【向最近精度靠拢】【满足要求的同时考虑经济性】 2.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大米,10kg大米,1kg大米,发现均缺少0.5kg,但该采购员对第三家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作用是(示值相对误差)【示值相对误差=示值/被测量*100%】 3.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这是必须考虑到应尽量选用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1.5)倍左右为宜。【范围一般三分之二以上,精度最高】 4.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仅为5kz)测量频率高达500kHz/10V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还不到2V,该误差属于(粗大误差),用该表直流电压档案测量5号干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1.8V,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超过万用表适用范围,属于选用设备不当】【满足一定规律,但受到仪表设备本身精度等的限制】 5.重要场合使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入后需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实验,其目的是为了(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通过测试,了解设备特点,避免在重要场合使用时出现大的过失】 二、填空题 1.传感器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各异,目前一般采用两种分类方法,即(工作原理分类和被测参数分类)。 2.按表示方法分类,误差分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3。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包括(线性度、灵敏度、迟滞现象和重复性)。 三、计算题 1.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精度为0.5级,试求: (1)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Δm/200*100%=0.5% Δm=1℃ (2)当示值分别为20℃,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1/20*100%=5%,1/100*100%=1% 2.已知待测拉力约为70N左右,现有两只测力仪表,一只为0.5级,测量范围为0-500N,另一只为1.0级,测量范围为0-100N。问选用哪只测力仪表较好?为什么? 第一只最大绝对误差:500*0.5%=2.5N,第二只:100*1%=1N,相对误差:2.5/70》1/70,选择第二只。 3.某线性位移测量仪,当被测位移由 4.5mm变到 5.0mm时,位移测量仪的输出电压由3.5V 减至 2.5V,求该仪器的灵敏度? K=(2.5-3.5)/(5.0-4.5)*100%=-2V/mm 四、简答题 1.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定义包含了几方面的意思? 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非电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一定精度的某种物理量(电量)的测量器件或装置。 2.传感器有几部分组成,画出组成框图,简要说明各组成的作用。 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化成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信号部分;转换电路是接受转换元件所转换成的电路参数量,并把它转换成后续电路所能应用的电信号。【图略】 五、看图题 1.系统误差(专业选手) 2.随机误差(业余选手) 3.粗大误差(设备问题)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080001_061034) >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变态心理学》教学大纲 (适用于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 一、课程简介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病人的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一门学科,又称异常心理学,它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表现形式、发生原因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探讨鉴别评定的方法及矫治与预防的措施。本课程主要以理论讲授形式进行。在讲授过程中,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强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适当引进新理论、新技术。旨在使学生通过本科目的学习,掌握变态心理学的常见表现形式,了解其心理学成因和生物学基础,能初步诊治常见的心理障碍,掌握心理治疗技术,了解药物及物理治疗技术。 为方便学生掌握系统的、牢固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和实践知识,我们依据卫生部推荐的教材编写本大纲。 本课程计划在第6学期开设,理论课64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理论知识 1.概述变态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发展史、相关学科及研究方法。 2.概述变态心理形成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病因的相互作用。 3.概述变态心理的理论模型及变态心理的分类诊断。 4.简述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 5.掌握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与躯体形式障碍、心境障碍、自杀与自伤、进食障碍、睡眠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与性功能障碍、分裂症与其它精神病性障碍、

常见于儿童青少年期的心理障碍、物质滥用与物质依赖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6.掌握各种心理障碍的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 7.了解心理健康行业与道德问题、患者的权利、心理障碍与法律相关问题。(二)基本技能 1.熟练掌握各种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2.熟练掌握对异常心理进行认识和处理的技能。 (三)基本素质 1.培养自学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重点引导学生自学。 2.培养综合分析、思考、表达能力,达到能独立解决常见问题的水平;同时培养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 单元学时 第一章绪论2 第二章影响变态心理形成的因素4 第三章变态心理的理论模型4 第四章变态心理的分类诊断4 第五章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 第六章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4 第七章应激相关障碍4 第八章神经症与躯体形式障碍4 第九章心境障碍4 第十章自杀与自伤4 第十一章进食障碍4 第十二章睡眠障碍4 第十三章人格障碍4 第十四章性心理与性功能障碍4 第十五章物质滥用与物质依赖4

03第三章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第三章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第一节心理诊断的四步骤模型 一、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诊断过程 (一)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来区分是否是精神病 病与非病三原则的内容: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同一)性原则。有的时候也以病人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来观察此点。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知情意统一,高兴的说不开心的事不统一)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二)根据6分标准来区分是否是神经症 神经症的诊断要点: ·时间上持久,常以年计,最少三个月。 ·心理冲突指两种观念,欲望,行为倾向,价值观等互相对立,当事人无法使其协调。有常形和变形之分,常形冲突是大家能理解,现实中存在的,冲突的一方和另外一方具有明显的道德区别。变形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不带什么明显的道德色彩,是神经症性的。 ·神经症的病人感到精神痛苦,有症状自知力。 ·影响其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 ·无器质性病变基础,不是说神经症患者不能得器质性疾病,只是说神经症不是器质性疾病引起的 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方法:(6分标准) 1.病程:不到三个月为短程,评1分;三个朋到一年为中程,评2分,1年以上为长程,评3分; 2.精神痛苦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1分;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助别人的帮助或者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2分;重度者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3分; 3.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1分;中度社会功能受扣除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回避,评2分;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守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3分。 总分为3,还不够诊断为神经症; 总分≥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 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 有时也参考心理冲突的性质(即常型或变型)来判断来访者的问题是否属于神经症:心理冲突常形的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德重要生活事件,二是它有明显的道德性质。 心理冲突变形的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一般人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它操心,或者感到难以理解明明是一件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病人却解决不了。

数值分析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设0x >,x 的相对误差为δ,求ln x 的误差。 解:近似值* x 的相对误差为* **** r e x x e x x δ-= == 而ln x 的误差为()1ln *ln *ln ** e x x x e x =-≈ 进而有(ln *)x εδ≈ 2.设x 的相对误差为2%,求n x 的相对误差。 解:设()n f x x =,则函数的条件数为'() | |() p xf x C f x = 又1 '()n f x nx -= , 1 ||n p x nx C n n -?∴== 又((*))(*)r p r x n C x εε≈? 且(*)r e x 为2 ((*))0.02n r x n ε∴≈ 3.下列各数都是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即误差限不超过最后一位的半个单位,试指 出它们是几位有效数字:*1 1.1021x =,*20.031x =, *3385.6x =, * 456.430x =,*57 1.0.x =? 解:*1 1.1021x =是五位有效数字; *20.031x =是二位有效数字; *3385.6x =是四位有效数字; *456.430x =是五位有效数字; *57 1.0.x =?是二位有效数字。 4.利用公式(2.3)求下列各近似值的误差限:(1) * * * 124x x x ++,(2) ***123x x x ,(3) **24/x x . 其中****1234 ,,,x x x x 均为第3题所给的数。 解:

*4 1* 3 2* 13* 3 4* 1 51()1021()1021()1021()1021()102 x x x x x εεεεε-----=?=?=?=?=? *** 124***1244333 (1)()()()() 1111010102221.0510x x x x x x εεεε----++=++=?+?+?=? *** 123*********123231132143 (2)() ()()() 111 1.10210.031100.031385.610 1.1021385.610222 0.215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εεεε---=++=???+???+???≈ ** 24**** 24422 *4 33 5 (3)(/) ()() 11 0.0311056.430102256.43056.430 10x x x x x x x εεε---+≈ ??+??= ?= 5计算球体积要使相对误差限为1,问度量半径R 时允许的相对误差限是多少? 解:球体体积为34 3 V R π= 则何种函数的条件数为 2 3'4343 p R V R R C V R ππ=== (*)(*)3(*)r p r r V C R R εεε∴≈= 又(*)1r V ε=

05626 变态心理学 课本简答题

B040110教育心理学教材版本

05626变态心理学课本简答题、论述题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将心理障碍分为哪10种类别? (0)器质性精神障碍 (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病性障碍 (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第二章心理病理现象 简述如何判定某一精神活动是否正常? (1)纵向比较,即与其过去一贯的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 (2)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其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般限度;(3)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自知力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如何? (1)临床上将有无自知力,以及自知力的恢复的程度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和疾病改善程度的重要指标。 (1)精神症状的消失,并认识到所患精神症状是病态的意味着病人在临床上的痊愈。 第三章神经症 惊恐障碍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惊恐障碍是指个体突然感到强烈的恐惧、紧张,或者预感到有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 认知上,个体有濒死感和失控感 情绪上,个体被强烈的疑虑、恐惧所击溃 生理上,个体可表现出急性应激反应。 社交恐惧症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社交恐怖症的诊断标准) (1)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2)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和人接触; (3)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 (4)排除其他恐惧障碍 特定恐惧症的主要类型: (1)动物恐惧症 (2)自然环境恐惧症 (3)情景恐惧症 (4)血、注射和伤口恐惧症 (5)其他:包括疾病和死亡 请阐述导致社交恐惧症的原因。 (1)个体有焦虑的生物易感性与(或)社会抑制的生物倾向性; (2)在压力的情境下,个体可能会在社会情境中出现未预期的惊恐发作(虚慌) (3)个体可能经历源于真实惊恐的社会床上,并对相同或相似社会情境感到加氯(条件化作用)。创伤性社会经历可以追溯

2012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学单选题

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单选题 1.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正确的说法是(有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 2、下列关于心理异常错误的说法是(异常心理无法被矫正)。 3、异常心理活动得到矫正,需要经过(系统治疗)。 4、关于“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以心理与行为的异常表现为对象)。 5、精神病学研究的侧重点是(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 6、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共同的研究对象是(心理与行为的异常)。 7、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显现出“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推论的雏形)。 8、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把心理异常现象与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 9、符合精神分析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是(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10、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下列基本命题中不正确的是(A)A意识与潜意识同样的重要。B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C潜意识在心理异常中具有重要意义。D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11、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顺利的渡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 12、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力必多”的看法的是(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13、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结构”的看法的是(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14、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表述的是(人格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15、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是(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推断)。 16、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是(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说明书了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 17、巴甫洛夫通过(实验研究结果),来解释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 18、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巴甫洛夫对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的解释是(D)A通过动物实验。B通过高级神经系统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C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D通过演绎的方法。 19、依据巴甫洛夫的理论,下列表述中符合区分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判断的是(两者的区别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或精细特征上)。 20、下列说法中符合巴甫洛夫关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的描述的是(是大脑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 21、关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技术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过程)。 22、下列表述中符合人本主义对异常心理的解释的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和趋于完善的“潜能”特征受阻)。 23、在人本主义看来,“存在焦虑”是(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24、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人类正常心理活动的主要功能的是(C)。能防止人的各类躯体疾病。 25、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断时,下列表达中不属于“标准区分”法的内容的是B伦理学标准。26、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断时,下列表述中符合“医学标准”的涵义的是(将心理障碍当做躯体疾病一样看待)。 27、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断时,下列表述中反映了“统计学标准”局限性的是(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成常态分布)。 28、根据统计学标准,心理异常是(由个体行为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决定的)。 29、在判断人的心理正常与否的情况下,下列表述中符合“内省经验标准”的涵义的是(病人的内省经验)。30、在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时,按照“社会适应标准”的要求,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能够(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31、在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时,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社会适应标准”的内容的是C人能按照自我认可的方式行事。 3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心理学标准”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原则的是C个人理想与他人理想一致的原则。 33、“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不含(对“自我”概念的错误认识)。 34、在临床上,可以将“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 35、下列表述中符合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的是(各类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 36、下列描述中符合“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的内涵的是(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 37、下列描述中不符合“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的内涵的是(B)。B人格类型与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38、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中,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认为(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39、心理咨询师掌握心理异常的症状,是为了(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 40、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咨询是有条件的,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这些条件的规定是C必须停药以后才能进行心理咨询。 41、以下不属于“感知障碍”的是C躯体障碍。 42、病理性错觉的特点是(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3、4、5章【圣才出品】

第3章临床心理评估与分类诊断 一、单项选择题 1.临床上可根据自知力判断求助者是否存在()。 A.人格偏差 B.心理活动协调一致 C.动机冲突 D.主客观统一 【答案】D 【解析】临床上常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障碍的指标。 2.关于心理异常,错误的说法是()。 A.异常心理可以部分改善 B.异常心理无法被矫正 C.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并不是完全异常的 D.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答案】B 【解析】心理活动分为正常和异常,从动态的角度看,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并不是完全异常,只是有部分的心理功能出现异常。 3.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内省经验标准的缺陷是()。 A.受到文化制约

C.操作过于复杂 D.主观性 【答案】D 【解析】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内省经验判断标准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不同观察者有各自的经验,所以评定标准也就不同。 4.心理咨询师掌握心理异常症状,是为了()。 A.诊断精神障碍和进行治疗 B.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 C.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咨询 D.对人格障碍进行有效的咨询 【答案】B 【解析】一般来说,精神障碍不属于心理咨询师处理的范畴,而非精神障碍的心理问题是心理咨询师处理的主要对象。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需要心理咨询师掌握心理异常的症状。 5.健康心理学至今尚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原因是()。 A.健康心理学领域内专业的人才太少 B.研究对象、任务、方法模糊 C.学术带头人没有明确的观点和研究方法 D.社会没有迫切的需要

【解析】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都处于模糊状态,它所涉及的领域、为自己提出的研究内容、使用的具体方法等等,目前都尚未定型。因此健康心理学至今尚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 6.健康心理学()。 A.概念体系科学完整 B.发展成熟 C.是被美国心理学会确认不久的新的分支学科 D.是医学介入心理学的结果 【答案】C 7.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不包括()。 A.疾病防御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 B.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 C.生活方式及心理活动与疾病的关系 D.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答案】D 8.()是增进心理健康的生理学途径。[2003年8月三级真题] A.在婴幼儿期间给予充分的母爱和关怀,提供友爱、温暖、鼓励的养育气氛 B.合理的休息、锻炼和娱乐,以消除疲劳,调节情绪

变态心理学笔记

变态心理学 (Abnormal Psychology)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障碍与病理心理学 1、心理障碍 是一种不被某种特定文化所期待或非典型的行为反应,常常表现为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并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损伤而出现。 定义心理障碍的三个标准:心理功能紊乱、痛苦或损伤、非典型性反应。 2、心理障碍的基本元素: ?痛苦(suffering) ?适应不良(maladaptiveness) ?不合理(irrationality) ?不可预知性和失去控制感(unpredictability and loss of control)?少见的和非传统性(rareness and unconditionality) ?观察者不适(observer discomfort) ?违背标准(violation of standards) 3、心理状态: 主要包括两大类:心理正常和心理不正常 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划分为: ①心理健康(健康心理); ②心理不健康(不健康心理):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部分可疑神经症 ③心理不正常(异常心理):变态人格、神经症、其他精神障碍

4、判定建议 注意判定标准的社会性,注意判定标准的主观性,注意判断这的不同角度,不要给自己贴标签。 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科学,是研究异常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规律的科学。它不仅要对行为异常的各种表现加以描述、分类和解释,还要尽量阐明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其研究的理论任务是帮助揭示正常心理活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实践任务是促进人类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 三、变态心理的定义 变态心理或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 disorder),是一种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损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第二章变态心理学的理论 一、生物学理论 1、生物理论学家认为异常行为是脑和身体其他系统的功能失调的结果。他们主要从遗传基因和神经科学的角度解释行为异常的现象。 2、生物理论学家认为脑的功能失常是导致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①脑部结构与心理障碍-海马控制情绪和记忆,杏仁核与恐惧有关等;亨廷顿氏病是一种典型脑部退化的疾病,表现为情绪爆发性、记忆力丧失、认知困难、自杀想法、不随意动作、以及怪异的想法。 ②神经递质与心理障碍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测量基本知识习题

1、何为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两点之间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有哪些不同之处? 2、某点的经度为118?50 ,试计算它所在的六度带和三度带的带号,相应六度带和三度带 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3、设A、B两点位于3?带的第36带内,其横坐标的自然坐标值分别是y A=137680.349m, y B=-274240.324m ,试计算其通用坐标值。 4、某两点的通用坐标值分别是y A=38567310.120m,y B=38459245.930m,试求其自然坐标 值。 5、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水平角和高程有何影响? 6、测量工作的两个基本原则及其作用是什么? 7、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什么? 8、高斯投影规律是什么?高斯投影是一种什么样的投影?

答案: 1、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在六度带的第20号带;三度带的第40号带;相应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117o;三度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120o。 3、解:因为,通用坐标值=500km+自然坐标值+带号。所以, y A 通用=36637680.349m ,y B 通用=36225759.676m 4、解:因为,通用坐标值=带号500km+自然坐标值。所以,首先去掉带号,则 y A =67310.120m ,y B =-40754.070m 5、①对距离的影响 水准面上弧长为S ,其所对圆心角为θ,地球的半径为R 。水平面上直线长为t ,其差值为ΔS 。 S t AB AC S -=-=? 2 3 31R S S =? 相对差值: 2 )(31R S S S =? 上式中取R=6371km ,则 在半径为10km 的圆面积内进行长度的测量时,可以不必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即可把水准面当作水平面看待。 ②对高程的影响 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时,对高程的影响: R S OB OC h 22 = -=? 地球曲率的影响对高差而言,即使在很短的距离也必须加以考虑。 6、测量工作的两个基本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医学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

《医学心理学》精品课程教材电子版 第一章绪论 一、定义、学科性质、任务 (一)定义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 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交叉学科。从广义来说,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与疾病关系,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从狭义来说,医学心理学侧重研究心理因素在躯体障碍中的作用和用心理学技术来诊断疾病和促进健康。 从学科定义上来说,医学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及促进病人康复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医学心理学研究的是介于医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课题,因此它既是心理学的分支,也是医学的分支。归纳起来,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②研究心身相互作用机制;③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④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规律;⑤研究如何将心理行为知识和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保持和疾病防治。 (二)学科性质 医学心理学不仅有自然科学还有社会科学基础,所以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同时还是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一门交叉学科;从基础和应用的角度来看,它还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临床应用学科。 1.边缘学科:前面已经提到医学心理学不仅有自然科学还有社会科学基础,所以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 2.交叉学科:医学心理学是医学与心理行为科学的交叉学科。就医学来说,医学心理学涉及基础医学(如神经生物学和生理学)、临床医学(含神经精神和临床各科)、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等许多医学课程中的有关基础知识。就心理行为科学来说,医学心理学涉及普通、实验、发展、教育、社会心理学以及人类学、行为学等广泛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 所以医学心理学的学科内容,既包括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也包括心理的神经生理学基础知识,还有各种心身疾病的医学基础知识,以及语言、交际、习俗、婚姻、家庭、社区等方面的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知识。 3.基础学科:医学心理学揭示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心理活动和生物活动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防的作用规律,寻求人类战胜疾病、保持健康的基本心理途径,为整个医学事业提出心身相关的辨证观点和科学方法。因而是医学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就像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一样。因此掌握医学心理学知识,将能扩大知识面,能从心理学和生物学两个角度全面地认识健康和疾病,认识病人,在今后各项医学工作中自觉地遵循心理行为科学规律,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或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果。 4.应用学科:医学心理学的知识、理论与技术,可以结合应用于医学的各个工作领域。掌握医学心理学的知识和各种技能,不论将来从事何种医学专业工作,都将会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成为生物医学防治手段的补充,就像我们掌握生物医学课程中的放射学、病理学、临床药理学、急救医学等临床应用课程知识和技能一样。另外,医学心理学的知识与技术,可以独立应用于社会人群,以帮助人们解决那些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