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中药发展史及中药问答

近代中药发展史及中药问答

近代中药发展史及中药问答
近代中药发展史及中药问答

近代中药概述

专业:05七D 姓名:崔烨学号:0501113 近代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丧失了前进的脚步,中医药事业也同样举步维艰。

近代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处在一个极其复杂的特殊阶段。正确解决中西医药关系,探讨中国医药学发展道路,始终是医学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客观上,西方医学的传入为我国带来了新的医学科学知识,涌入了一些先进的医疗设施及高技能医疗工作者,为我国人民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另一方面讲,帝国主义利用西医作为入侵中国的重要战略之一及旧政府对中医药的严重抵制,这促使中医药处于濒临灭绝之境,中医药地位岌岌可危。

旧中国对中医药的摧残

1840年,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政府紧闭的大门。在帝国主义方面,西方医学是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手段之一。他们欲通过医药将基督教打入中国,然后通过传教士,在中国扩充商品的销路,对中国进行全面的颠覆。于是,西方医学的传播,造成了一些人性格的崇洋媚外,思想的全盘西化,歧视、排斥、妄图消灭中医药。清政府也寄望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以长技以制夷,发展强大自己。对于中医药事业,清政府没有寄以厚望。在旧国民政府执行卖国崇洋的政策之际,中医药事业更受到了严重的迫害,废除中医药的言论也轰轰烈烈的进行。在这废医思想中,最具代表的是俞樾和余云岫等人。

俞樾,浙江湖州人。作为一代经师,章太炎、戴望均出自其门下。但其对于医药正如其所说,并不十分精通。但并不精通的他却对中医药妄加评论。他是近代最早提出废除中医理论的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其《俞楼杂篆废医论》中“药虚篇第五”曾写道:“执古药以治今病,宜其中病者韪矣。又况蛇床乱蘼芜,荠尼乱人参,自古叹之。今则牟利之夫善于诳语,以香栾为枳实……药虚、脉虚、医亦虚,是以曲园先生(俞樾晚号曲园先生)所以愤然而议医也。”如此大家,其思想影响是巨大的。他对中医药学的影响在二三十年代的一些文章中仍可以看到其废医思想的阴影。

在医学界中,最早系统的全面提出废医思想,并全力促使其实现的是余云岫。

余云岫系江苏武进人,1914年公费留学日本,1916年于大阪医科大学毕业回国,极力主张仿效日本,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他错误认为,只有清除、抛弃旧有的文化技术,才能取得成果,所以一直对中医抱有极大的偏见。余云岫作有《素灵商兑》、《医学革命论》等,在其著作中写道:我国旧医之理论,荒唐怪诞,无可掩饰,惟有听其沦丧而已耳……中医欺诈之术,遂顾而之他矣,辗转数医,杂药乱投,而病乃陷于不治,犹至死而不悟也,哀

哉,余在日本,见治水鼓胀,穿腹放水,施术至百二十次,为日一年有半,竟至自愈,吾国人其能忍耐如此乎。……嗟乎,通观吾国社会,上下大小人物,其能岸然以轨物自厉者,鲜矣,皆逾闲荡检,无规法之可言也,乃至疾病求医,亦不欲绳绳于规矩之中,以自速其死,可为痛哭者矣。"(初集,卷一,61页,《不能忍耐》)。有病本需摄养,"今也不然,以病付医生,以治愈责药石,至于病人自已之保养饮食,起居劳息,荡然无闭也,使之偃息,不逾时而起矣,使人静卧,不旋踵而辗转反侧矣,禁固体食物,迨医生去而口进瓜果矣,不独病人欲之,其慈母孝子,爱妻幸妾,交好友生,莫不偷蔽医家之眼目,而顺病人之心意也。……嗟乎,调摄不慎,自误误医。。提出“国药实效,应该研究,旧医谬说,应该打倒。”极力主张消灭中医。对于中药他认为:“近人不懂疾病疗养。病有可速治者,有不可速治者,……今之病人则不然,七年之病,望一药而愈也,若告之以治法,延之以时间,则以为医者敷衍之举。”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次年11月成立卫生部。在其国民政府统治期间,歧视摧残中医活动达到高潮。余云岫在这一时期成为国民政府消灭中医活动中的代表人物。余云岫提出了消灭中医的具体方法。1)处置现有中医。2)取缔宣传旧医,禁止登报介绍旧医。3)禁止成立旧医学校。这些都对中医造成严重损害。

余云岫一向蔑视我国传统科技文化,直至晚年仍未改变,视中医理论为伪学。余云岫是废止中医派中的支柱力量,对近代废止中医思想影响甚大。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余云岫仍坚持这一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旧政府执行卖国崇洋政策也使中医药学濒临灭绝的境地。早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排斥中医药活动已拉开帷幕。1914年当时的教育部长汪大燮等以我国医药毫无技术可言,决定禁止中医开业,废除中草药,并把中医排除于课堂之外。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在这期间,摧残中医药活动达到高潮,逐步形成一套消灭中医的反动政策。1933年国民政府拟订“国医条例”,在讨论中,汪精卫污蔑“国药全无分析,治病效能渺茫”,主张“凡属中医不许执业,全国中药店,限令歇业”。但在中医药界的坚决反对及强大舆论压力下,国民政府一些行为有所收敛,但这些仍使中医药元气大伤。

近代中药的成就

1840-1949年是中医药风雨晦暗的数百年。虽然如此,中医药学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暴风雨中继续向前发展,取得了不少成果。

本草著作的研究和整理

百余年来,在考据学影响下,中药界人士对于本草著作的研究和整理取得了重要成就。其中顾观光、阮其煜等辑注本较为突出。

顾观光是清代晚期较著名医家之一,为了较好恢复《神农本草经》古本原貌,顾氏运用其深厚文史功底,以临证应用为原则,取材《证类本草》,选取365种常用中草药,分上、中、下三品,依据各种本草叙述,在1844编成《神农本草经》重辑本4卷。虽然顾氏本不如孙氏本完善,但书中以药物性味功效为多,并涉及药名、品类、文字考据等方面,突出了用药原则,强调实用价值。

蔡陆仙先生的《中国医药汇海》是近代较出色的综合性医书。蔡老强调研究本草应先从《神农本草经》着手,提出医家必须充分了解药理、病理、病因,才能在治疗用药时不致失误。蔡陆仙辑本汇集资料非常丰富。在《中国医药汇海·经部》有关药物方面均附有药物研究,并摘录后世医家对各药功效的阐述。书中对药物的配伍、四气五味、炮制、用药规则做了系统的阐发,为我国药学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阮其煜,浙江杭州人,近代较出色的中西医师。在旧政府望图消灭中医中药的艰苦环境下,他与王一仁等合作,根据中医临证用药经验,选取《神农本草经》中二百余种药物,并汇通西医理论于1933年编《本草经新注》一书。虽然该书只收取植物药209种,动物药43种,矿物药28种,但有许多附载药物尚不见于本经,如橘皮,附有青橘皮、橘核、橘叶、橘白等;槐实,附有槐花、槐胶等。这些附载药物同属一类,但功用却不尽相同。该书按照西医病理、药理对书中所记药物的性味、主治功效等逐字逐句注释阐发说明,虽有些许牵强附会之处,但该书不失为当代中药学教材的最初蓝本。

除上所述,仲昂庭的《本草崇原集说》重于阐发五运六气、阴阳消长之理;孙子云的《神农本草经注论》文字简练,注重实用。另外还有刘复《神农古本草经》等辑本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药物药性药效的研究

近代不少医家注重对药物药性、药效的研究。由于西方医学的传入,一些学者除运用中医药传统理论方法研究外,亦吸收国外的研究方法,为推进药物功效研究深入开展有一定作用。

湖北孝感人屠道和强调医家必须熟知药性、药效,处方用药方能奏效,不致为庸医所误。他广泛吸收各家经典,择其精要,互订参考,于1863年编成《本草记纂》10卷。书中对药物性味归经、主治功效、药性、宜忌等分别作了详尽的阐述。如散肝风痰用南星、白芥子、乌附;补心血用当归、柏子仁、龟板等。该书包含风寒暑湿燥火气血痰各类病症通用药,可供临床辨证施用,是一部切合实际的药物专著。

另有周岩的《本草思辨录》,周氏根据自己临床用药经验所得,选取128种常用药,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要义,历时6年完成《本草思辨录》四卷。是近代研究药物功效较好著作之一。如“论知母”中说:知母是清肺胃肾气分热药,性寒滑利下行,使

热去而阴生,能益阴之不足。此书不仅系统总结了周岩对用药的经验和体会,也加深对伤寒、金匮的理解,是一部颇具特色的本草著作。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萌芽

在这一时期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影响下,一些医家试图采用西医药理解释药物功效,或采用化学分析提取药物有效成分等方法确立药效。留日学生丁福保便是其中著名代表。

丁福保,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在京师译学馆任教,兼通中西医药,提倡中医科学化。丁氏选取常用药物136种,按药物功效分类,于1933年编成《中药浅说》一书。该书主要特色是对51种中药,根据化验分析说明其成分。如桂皮含桂皮油、灰分淀粉、树脂等;薏苡仁含蛋白质17.57%、脂油5.8%、淀粉54.54%。这些研究有助于对药物某些成分和功效的认识,是近代研究中药的方法之一,对西药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丁氏却对中国药物传统理念完全否定,对于中药四气五味,配伍等理论完全抛弃,这些观点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中药浅说》刊印不久,温敬修也编成《实验药物学》一书,从中医及现代科学两方面对药物效用做了重点阐述,汇集了古今本草的重点方论和常用处方。另外余云岫的民性思想,虽有矫枉过正之处,如反对中西医汇通,废医存药。但其中也有一些可取之处,如对药物现代化研究的新见解。依靠西方技术来研究发展中药仍是现代人们不断探求的。

总之,近代研究中药的方法有了较大的进展。西方药学知识和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近代科学知识以中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形成了药用动物学、药用植物学、中药药理学等新的学科。虽然这些科技给中药带来不小的进步与发展,但在我看来,西方文化终于通过中医药打开了入侵东方的大门,开始了对东方文化的侵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正悄然褪色。在此同时,西方思想开始对中医药进行禁锢,传统的中药也开始走向西化的道路,已站在科技半山腰的中医正被在山底的西医拉下去。中医药理论也开始了自掘坟墓的过程,走向了西化的不归路。而关于拯救中国传统文化,拯救中医的呼吁也被阵阵喧嚣淹没。

药物鉴别与药物炮制的研究

中药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药物鉴别与药物炮制的研究。但在那时,重医轻药的思想已开始蔓延。医家不论药物真伪优劣,经营者利欲熏心,为牟取暴利将中药以伪充真,以劣充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加深了中药业的危机。可喜的是近代仍有不少医家为药物鉴别与炮制研究作了不小贡献。

对炮制理论的研究:有人讨论了《雷公炮炙论》的炮制特点及成因,认为:该书药物炮制的重点在于药性处理,方法较为完善;炮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药效、解毒排毒、防止变性、缓和药用、防腐贮藏或便于加工粉碎等。有人探讨了《本草纲目》对《雷公炮炙论》所载制药技术的发展。还有人考察《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炮制方法、所用辅料、炮制工艺要求、炮制质量标准、炮制禁忌等内容,并论述了李时珍研究炮制理论的新成就,如辨证

殊制、引药归经、纠正药物偏性、减毒去毒等。

对炮制方法的研究:有人就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药物制法中的炮、炒、熬、炙等进行考证,认为仲景所用诸法与现代通用的炮制法有较大的差别。还有人考察了《伤寒论》中药物炮制的水制法、酒制法、火制法等法。有人认为水飞制法的文字记载始于刘宋,延用迄今,水飞品种从刘宋到明末约有42种,清代以后没有增加,只是沿用以前的品种,而近代应用很少。有报道认为中药盐制最早的文献记载始于刘宋,但隋唐的本草著作中均无记载,至宋代盐制法较为盛行。历代所载盐制中药约92种,盐制方法共有10种,宋以前6种,明代又增加4种,而目前仍在使用的只有2种。

对单味药炮制沿革的整理,累计有千金子、水蛭、阿胶、珍珠、蜈蚣、芫花、胆南星、半夏、枳壳、补骨脂、侧柏叶、炉甘石、白芍、威灵仙等。

中药辞书的产生和发展

中药辞书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中药学发展史的另一项重要成就。医学工具书的出现是中医文献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近代医家治学方法的一大进步。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的当属有中国医药研究社编纂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全书约200万字,收录词目4300条,既广罗古籍又博采新说,且富有标本图册,受到医药界推崇,至今仍有一定参考价值,为解放后中药工具书的整理和归纳提供了良好的版本。

其他还有上海卫生报馆编的《中药大词典》,吴克潜编的《药性字典》、《药性词典》,张公让撰《中西药典》等,也都各有特点。

近代中医药教育

鸦片战争后,医学教育开始兴起。最早建学的是光绪年间位于浙江瑞安的利济医学堂。1913年广东中医药界开始筹备建设中医专科学校,建成后,药物学被作为基础学科的重点之一。中医药院校的建立为近代培养了众多的医药人才,但这些人才的整体水平却远远降低了,良莠不齐。另外各种中医药学术团体也相继建立,这些团体对医学、药学、方剂学等作了深入研究和讨论。他们受西医药刊物的影响,出版发行了多种中医药期刊杂志,以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这些学术团体尤其在反对国民党废除中医言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争取中医药合法地位作了重要贡献。各种期刊杂志对中药成分、药理作用、功效、制剂进行研究整理,对于临证用药、中医药的发展及外来药物国药化作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具有很高的学术性。

中药业在抗争中积极作用

中药素以疗效可靠,价格低廉,不良反应较少而为世人所称道。中药在治病疗伤、饮食保健方面使它成为一种能创造巨大财富的商品,因而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商业者从事中药生产加工和贸易。尤其在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之时,中药业更得到迅速蓬勃的发

展。同时,中药业也解决了数以百万计中药从业人员的生计。据1929年统计全国中药业职员达460万人,药田面积达60万亩,中药农工达200万人,中药贸易每年达9600万之巨,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在国民政府的多次废医行为中,中药业成为中坚力量,为反抗反动当局的压迫,挽救祖国医药学发挥了积极作用。

革命根据地的中药工作

相对于国民党统治区,中医药工作者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受到党的优厚待遇中药业在抗争中起到巨大作用,对革命工作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如1932年江西开办小型卫生材料厂,湘鄂赣红二医院建立的制药厂,这些医院自己制剂,采挖中药进行加工,制成各种中成药支援前线。

发展是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医药事业在经济技术落后的近百年中缓慢的向前移动脚步。移动中许多新的因素产生了,也有许多传统被中断。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中医药文化在这晦暗的百年之中,接受着西方医药的打击。

但是中华民族的命运决定了中医药必定不断向前发展,可与西方医药分庭抗礼,我们要不断创造前所未有的东西,不断学习,不断望图存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中医药这一研究领域生机蓬勃,否则只能在低水平重复中自生自灭。中医药事业正在发展中不断壮大,中医药的前途将由我们来主宰。

参考书目:《中国医学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近代中医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药问答题

专业:05七D 姓名:崔烨学号:0501113

1.有关归经理论,徐灵胎说:“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如何解释?

答: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药物归经是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指导临床用药的药性基本理论之一。清徐灵胎在其著作中对于药物归经这样概括:“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这句话发表了徐灵胎对药物归经的见解和看法。

我认为对于药物归经,应该辨证的来看。一是通过药物归经,可便于临床辨证用药。药物归经进一步明确了药物的针对性和选择性,所以,通过药物归经,对于临床用药,对“症”有了很大的方便。可用功专某一经的药物来治该经的病,如柴胡治寒热往来,能愈少阳之病;桂枝治畏寒发热,能愈太阳之病;葛根治肢体大热,能愈阳明之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二是通过药物归经,可以指导药物的加工炮制。药物炮制,是药物学的重要内容。加工炮制方法得当,对引药入经,提高疗效,都有很大裨益。比如,黄芪、甘草都是健脾良经,归脾经,为加强健脾益气之功效,常以蜜炙,称炙黄芪或炙甘草。根据药物的归经,经过加工炮制,既能提高功效,又可直达病所,有利于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另外,通过药物归经进一步完善了“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

但是,对于药物归经,我们也不可完全拘泥于其中。“辨证”和“论治”是中医临床运用的两个重要环节,论治的精髓是“证”,而不单是对“症”的治疗,因此对“证”的治疗,若认为某药单归某经,必定拘泥于其中,对其他经络无所发挥。对于归经的总结,只是说明该药物在这一经络有所特长,并不只具一种作用。仅拘泥于归经便不能全面的运用该药物。药物归经是一个多种概念的综合体,每种药物都有它自己的世界,若只运用该药物的单一归经,只能发挥该药物的部分作用.,是主观片面的应用。

如肺病久咳,痰湿稽留,损伤脾气,肺病及脾。若只拘泥于见肺治肺,见脾治脾,单纯地分经用药,只能在治该经病时,将其他经病进行“攻击”,只能愈治愈深。在治疗时应肺脾兼顾,运用补肺益脾,培土生津之药,如党参、半夏之类。同时由于历代医家认识的差异,归经方法的不同,药物品种混乱,有些药物的归经有点混乱,不够统一,应予鉴别。

另外,中药的基石是一个“变”,不同环境,不同体质对于药物的敏感程度也不尽不同,临床上对于药物的选择也应因人而异,万不可拘泥。

总之,对于药物归经的应用及态度正应如徐灵胎所说:药物归经,变化不一,神而明

之,存乎其人也。

2“诸参皆补”一说对否?为什么?举例说明。

答:古语曾说:“诸参皆补”,我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片面。

在以“参”字命名的药物中,人参性平味苦微甘,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为拯危救脱的要药。西洋参能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多用治气阴两伤及肺气虚、肺阴虚等症。党参能补脾肺气,治中气不足,并且又能补血,用于气虚不能生血或血虚无以化气之证。太子参又名孩儿参,能补气健脾,养阴生津。沙参为肺家气分中理血药,疏通而不燥,滑而不滞,入肺清热滋阴,补益肺气,宣通肺郁,能补五脏之阴。这些多是许多人知道的。于是有人推而广之,或听前人之言,认为“诸参皆补”。凡是带有“参”字的中药都具补益作用。

其实不尽然。中药中有很多含有“参”字的药物。最具代表的是人参,其它还有西洋参、沙参、丹参、苦参、玄参等等。中药命名方式有很多种,并不因为其具有补益作用,就以“参”字命名。有些药物的命名可能仅因为其形状和人参之类相似,便冠以“参”字。如苦参、拳参、华山参等。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根,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属清热燥湿药。大多补益之品,以味甘为正,惟温为补。而苦参味等黄柏,寒类大黄,阴似芒硝,极苦极寒,不具补益功用。苦参功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可用于湿热泻痢、便血、黄疸、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疥癣,又可用于湿热小便不利。

属于清热解毒药的拳参,味苦涩,归肺、肝、大肠经。可用治疮痈肿毒、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等症。拳参苦寒,又可治疗热泻热痢、血热出血。

华山参,茄科植物,属止咳平喘药,虽然名称中含有“参”字,却有毒,无一丝补益作用。华山参功能温肺祛痰,止咳平喘,用于虚寒咳喘等症。

显然,这些“参”都不能作为补药来用,所以“诸参皆补”这句话过于武断。我们应鉴别地去看待“参”类药物,不能盲目去相信,用药时更应该多加注意。同时,在古代的社会环境下,由于认识差异,“诸参皆补”这句话,可能是正确的。今人引用古语,认为什么都正确,不考虑其社会环境的变更,认为在现代“诸参皆补”也是正确的,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另外,补益作用也是相对的,若药不对证,即便是补益药,也能吃出人命。若药证配伍得当,即便是具有毒性的药物也可发挥与补益药相当的作用。“是药三分毒”,对于补益药也不可随意吃,一定要进行辨证辨病,以免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害。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应该用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不可一概而论。

所以,我不赞成“诸参皆补”这一说法。

3.你是如何理解川芎能“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下达气海),中开郁结,旁通络脉”的?

答:明·倪朱谟在其《本草汇言》中概括川芎主要的功效时,谓其能“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凡散寒温,祛风气,明目疾,解头风,除肋痛,养胎前,益产后,又癥瘕结聚,血闭不行,痛痒疮疡,痈疽寒热,脚弱痿痹却步并能治之,虽入血分又能调一切气,去一切风。”

生品川芎,气厚辛香走窜,其力上升、下降、外达、内透无所不至,故多用于血瘀气滞的妇科病及头痛、风寒痹痛等症。川芎经酒制后更能引药上行,增加活血行气止痛的作用,多用于血瘀头痛、胸肋疼痛、月经不调、风寒湿痹之症。

因川芎能上行头目,多用于治头痛。川芎辛温升散,性善疏通,上行头目至脑,能祛风气,散寒湿,以头痛最为常用。头痛属风寒,常配白芷、荆芥等;风热头痛,配菊花、石膏等;痰浊头痛,配天南星、白附子;血瘀头痛,配赤芍、红花。

川芎下调经水,对于血瘀气滞的月经病、难产、产后腹痛等妇科病兼有寒者,尤为适宜。川芎辛散温通,微苦而能降血下行,活血兼行气,为血中之气药,妇科必备。

川芎辛散破气,又归肝胆经,能中开郁结,用于肝郁气滞致血行不畅、胸肋疼痛等症。味辛气雄,能行气血,疏肝开郁,止肋痛。配柴胡、枳壳等,可用治气血痰火等多种因素的胸肋痞闷胀满;配香附、神曲等能行气消食燥湿以开郁结。

川芎旁达肌腠,祛风散寒止痛之效颇佳。辛香走窜,善能通行经络,用于风寒湿痹、中风、半身不遂等症。川芎能活血化瘀止痛,温通血脉。气虚络瘀,血脉不通,常配黄芪、当归等以益气活血通络。

川芎功用通达全身,广泛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各科病症,在临床科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特约专稿江苏中医药2004年第25卷第10期 中药现代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丁安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210029) 提要自1996年国家正式启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以来 ,中药学的研究和产业均取得了较大发展 ,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回顾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历程 ,充分认识中药及其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中药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明确中药现代化的内容和任务 ,并建议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 ,加速推进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措施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397X(2004) 10 - 0001 - 04 中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千百年来 ,中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朽贡献。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 ,中药在现代医药学领域的地位日显重要 ,在“回归自然”的世界性潮流中 ,中药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中药学是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一门学科。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原因 ,长期以来 ,学科及其产业化发展均较为缓慢 ,逐渐拉大了与现代科学的距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中药产业持续发展 ,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 ,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但与此同时在学科发展方面相对落后的现状亦日益突出 ,为此 ,国家自 1996 年以来启动了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 ,并在此基础上 ,于 2002 年 11 月由国家科技部、计委等八部委联合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 - 2010年)”,极大地推进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1 . 中药及其产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中药及其产业的现状1.1.1中药资源丰富 20世纪90年代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表明 ,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种类达 12807 种 ,其中药用植物 11146 种 ,药用动物 1581 种 ,药用矿物80种。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 580 万亩 ,药材生产基地600 多个 ,具有一定规模的栽培药材达 200 余种。自国家推进中药代化工程实施以来 ,各地陆续组建培育了一批地产中药材的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 ,将一些名贵道地药材的生产 ,加工由零星的不规范状态 ,逐渐向集约化、规范化、优质化发展 ,为全面推进 GAP打下了一定基础。此外 ,在野生变家种方面 ,尤其是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品种的人工养殖和种植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1.1.2 科学研究力量较强多年来 ,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中药科研人员 ,形成了具有较高教育背景和学术水平的科技队伍 ,中药的学科建设初具规模。此外 ,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正在中药研究和开发过程中 重点研究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扶持了一批骨干制药企业 ,以加强中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新药的研究开发 ,仪器设备、生产条件有较大的改善 ,初步形成了中药科研、开发、生产相结合的体系。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 ,我国历代积累了丰富的中药临床应用经验 ,中医药文献浩如烟海 ,仅可统计的秘方、验方即达30余万首 ,有记载的就有 6 万余首 ,被国际药学界称为人种药理学的原始资料。对这些珍贵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功 ,一批中药文献数据库已经建成。 1.1.3 中药标准化及规范化建设业已起步近年来国家在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九五”至“十五”期间组织进行了“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以及“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等攻关研究。自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正式施行以来 ,我国在药品研究与生产的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此后又陆续制定了《新药审批方法》及有关中药部分的一系列补充规定 ,对中药的分类、药物安全性的非临床研究与临床试验内容以及要求均有明确和详细规定 ,为我国中药规范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88年国家科委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与卫生部的《医学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实验动物标准》 ,以及1993年国家科委推行的《药品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质量管理规定(试行)》,标志着我国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实施的 GLP 正式启动。1982 年卫生部颁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1999年颁布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这

近代中药发展史及中药问答

近代中药概述 专业:05七D 姓名:崔烨学号:0501113 近代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丧失了前进的脚步,中医药事业也同样举步维艰。 近代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处在一个极其复杂的特殊阶段。正确解决中西医药关系,探讨中国医药学发展道路,始终是医学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客观上,西方医学的传入为我国带来了新的医学科学知识,涌入了一些先进的医疗设施及高技能医疗工作者,为我国人民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另一方面讲,帝国主义利用西医作为入侵中国的重要战略之一及旧政府对中医药的严重抵制,这促使中医药处于濒临灭绝之境,中医药地位岌岌可危。 旧中国对中医药的摧残 1840年,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政府紧闭的大门。在帝国主义方面,西方医学是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手段之一。他们欲通过医药将基督教打入中国,然后通过传教士,在中国扩充商品的销路,对中国进行全面的颠覆。于是,西方医学的传播,造成了一些人性格的崇洋媚外,思想的全盘西化,歧视、排斥、妄图消灭中医药。清政府也寄望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以长技以制夷,发展强大自己。对于中医药事业,清政府没有寄以厚望。在旧国民政府执行卖国崇洋的政策之际,中医药事业更受到了严重的迫害,废除中医药的言论也轰轰烈烈的进行。在这废医思想中,最具代表的是俞樾和余云岫等人。 俞樾,浙江湖州人。作为一代经师,章太炎、戴望均出自其门下。但其对于医药正如其所说,并不十分精通。但并不精通的他却对中医药妄加评论。他是近代最早提出废除中医理论的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其《俞楼杂篆废医论》中“药虚篇第五”曾写道:“执古药以治今病,宜其中病者韪矣。又况蛇床乱蘼芜,荠尼乱人参,自古叹之。今则牟利之夫善于诳语,以香栾为枳实……药虚、脉虚、医亦虚,是以曲园先生(俞樾晚号曲园先生)所以愤然而议医也。”如此大家,其思想影响是巨大的。他对中医药学的影响在二三十年代的一些文章中仍可以看到其废医思想的阴影。 在医学界中,最早系统的全面提出废医思想,并全力促使其实现的是余云岫。 余云岫系江苏武进人,1914年公费留学日本,1916年于大阪医科大学毕业回国,极力主张仿效日本,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他错误认为,只有清除、抛弃旧有的文化技术,才能取得成果,所以一直对中医抱有极大的偏见。余云岫作有《素灵商兑》、《医学革命论》等,在其著作中写道:我国旧医之理论,荒唐怪诞,无可掩饰,惟有听其沦丧而已耳……中医欺诈之术,遂顾而之他矣,辗转数医,杂药乱投,而病乃陷于不治,犹至死而不悟也,哀

中药发展史

中药发展史简论 作者:任胜科专业:药学学号:1041418 引言:中药在古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健康,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世界医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许多人由于西药的冲击与对中药的误解而失去了信心,因此我希望通过本文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药,热爱中药,感受中药的独特魅力。 摘要:本文我将通过对中药发展的九个阶段、相关中药典著的介绍及其现况与发展所面临问题、对策等来阐述中药发展史。 关键字:中药发展问题对策感悟 一﹑中药发展九阶段 (一)、先秦时期 人类对于药物的认识,最初是与觅食活动紧密相连的。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得以接触并逐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因而使人们懂得在觅食时有所辨别和选择,逐渐认识到某些自然物的药效和毒性作用并予以注意。我国古籍中记述的“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认识药物的艰难。古人经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 (二)、秦汉时期 秦汉之际,药学已初具规模,西汉时期已有药学专著出现。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其“序例”部分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用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各论载药365种,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所称的“三品分类法”。《本经》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中药发展已趋成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战乱,“文籍焚靡,千不遗一”,但是此间留下的本草书目仍有近百种之多,重要的本草著作有梁·陶弘景所辑《本草经集注》。该书“序例”部分首先回顾本草学的发展概说,接着对《本经》序例条文逐一加以注释、发挥,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南朝刘宋时期雷党纪敦著《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 (四)、隋唐时期

中药发展史概览(1)

中药发展史概览(1) 作者/田丽娟, 黄泰康☉编辑/聂道湑 编者按 中药是我国古代各族人民长期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了解中药的发展历史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天之力将按朝代顺序分三篇对我国中药的发展史作概括的叙述, 以吸引更多的人了解中药、关心中药、热爱中药和研究中药。本篇将讲原始社会,夏、商、周及春秋战国和秦汉三国时期的中药发展历史,《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论》等中药巨作就诞生在该段时期。 从原始社会到三国时期中药发展史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我国中医药学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5000多年, 历代使用过的和正在使用着的中药品种不计其数。这些中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疾病斗争的长期过程中, 通过不断的追求和经验积累而发现并认识到的。 中药在我国古代被称为“本草”。“本草”一词, 沿用已有两千多年之久。究其含义, 一指中国传统医药学中的药物, 二指中国传统药物学及药物学专著, 如《本草纲目》。 综观本草学发展历史, 我们可以看到, 它的发展轨迹基本上遵循着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发生发展, 并与社会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密切相关, 是系统的、科学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一、原始社会药物的萌芽 ( 远古——公元前21世纪 ) 原始人类在长期的采集和植物栽培过程中, 逐渐认识、鉴别出哪种植物对人体有益、哪种植物对人体有害, 治病之药由此而得。人类最早发现的药物是植物药。至渔猎时代, 内外科病开始用动物药医治。而矿物药的使用是在原始社会末期, 随着人类采矿和冶炼时代的到来而逐渐摸索总结出来的。在原始社会中出现了“火”与“酒”这两个对医药起巨大作用的东西, 从其应用方面对人类的健康起了“药”的作用。 二、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 )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医疗实践中, 逐渐积累了丰富的药物知识。早期的药物学知识基本依赖于口头相传, 直到文字的出现, 人们开始把对药物采集、产地、性状及功用等方面的认识用文字记录下来。在先秦文献《周礼》、《诗经》和《山海经》中都有不少有关药物的资料。 《周礼·天官》载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这里所言“五药”, 并不是指五种具体药物, 而是对药物进行的初步归纳。《诗经》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涉及药物的书籍,仅植物药就有杞 (枸杞 )、艾 (艾叶 )、桑椹等 50多种。《山海经》是专门记载先秦各地名山大川及其物产的专著, 是先秦文献中, 收载药物最多的著作,共载药 126种, 且收录了更多的动物药, 对后代药物学的发 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发展史

一文读懂中国中医药发展史 西医药开始对中国医学产生影响是在19世纪初,至今不过百余年的历史,而此前的数千年间,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华数千年绚烂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早在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日常饮食劳作和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就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人们发现食用了某些动、植物后具有减轻或消除病痛的功效,这就是认识中药的起源。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和“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人们在烘火取暖时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逐渐形成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劳作时发现身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其他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初步形成了原始医学。 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中医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人誉为“医祖”。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问世。全面系统阐述了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治疗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观念,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中医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系统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 秦汉后期,随着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 《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对于合理处方、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瘟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被中医界称为“医圣”。 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实收剂269首,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东汉末年,“外科鼻祖”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较西医的麻醉药提早了1600多年。

古代中药发展历程简述

古代中药发展历程简述 一、药物的起源 在中国古代,关于药物起源的传说颇多。“伏羲氏尝味百药而制九针”1“神农尝百草”与“伊尹制汤液”2的传说反映了中华先民认识和使用药物的起源。基于考古学、民族学、生物学和古代文献记载等诸方面综合研究,一般认为中医药的知识起源于原始社会。经过世代人们无数次尝试和经验积累,逐渐获得了鉴别食物、药物和毒物的知识,并有意识加以利用。随着人们更多的生产和医疗实践,逐渐发现了越来越多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动物和矿物,并积累发展了药物知识。 (一)早期的药物知识记载。药,《说文解字》释为“治病之草”,明确指出“药”乃治病之物。随着文字的产生和应用,人们开始把药物知识用文字记录下来。目前所知最早的“药”字,出自数千年前古钟鼎类铜器上铭文(即金文)。自西周以后,“药”字使用增多,如《书经》3有“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易经》有“无妄之疾,勿药有喜;无妄之药,不可试也”;《礼记·曲礼》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周礼·疾医》曰“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等等。《诗经》《山海经》《万物》等书中也收载了不少植物、动物和矿物药,甚至明确记载了某些药物的疗效;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养生方》等简帛中也存在大量药物组方疗疾的记载。 (二)药物复方的产生。我国药物复方的产生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对于药物复方的称呼,早期多以“齐”“和齐”或“和药”称之,见载于《周礼·天

官》4《世本》5等。古代复方有多种剂型,汤剂只是其中之一。目前尚无充分依据说明汤剂是我国中药复方产生的唯一标志。如,以复方见称最早的方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和剂中,有的是将药物研细和合,有的用水和煮,有的以药汁合搅,有的以药和酒,并无独立的汤剂称谓,书中的“汤”指外用的药汤水。 (三)“药品”的记载。药品一词,据考证首次见载于元代的《御药院方》(以宋金元三朝御药院所制成方为基础编制),记载御药院的职能“掌按验秘方,以时剂和药品,以进御和供奉禁中之用”。之后,随着现代药品管理制度的建立,药品的含义发生了改变。 二、“本草”与“中药” (一)“本草”的含义。“本草”一词,沿用已有两千多年之久。根据现存文献考证,“本草”之名,始于西汉晚期。《汉书》之《平帝记》《郊祀记》《楼护传》均有记载。 “本草”的含义,一是指中国传统医药学中的药物。“本”在《说文解字》中训为“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草”本字作“艸”,训为“百艸也”。可见“本”的原始意义是根,“草”则是草本植物的泛称。韩保昇6认为“按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因此,我国习惯以“本草”代指中药。《墨子·贵义》有“譬若药然草之本”,算是最早以本草言药者。二是指中国传统药物学及药物学专著。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的序中论述,认为扁鹊、淳于意、仲景、胡洽7等历代名医用药“皆修药性”,为“本草家意”,并引用颜光禄之言,指出“诠三品药性,以本草为主”。由此可知“本草”还指研究药理药性的专门学问,并与经方有一定渊源关系。

中药的发展史

中药的发展史 1. 1. 中药的发展史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炎帝神农氏。由于中药,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据考证,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为《神衣本草经》。该书总结了战国时期的许多用药经验,经秦汉医家不断抄录、增补而成。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著有《名医别录》。每药之下不但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大大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中药还经历了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几个时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中医药事业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许多有利于中药发展的措施,中医药的教育、科研事业也有了空前的发展。中医药学的中、外交流逐渐增加,近三十年来这种交流尤为频繁。凡此种种,无不标志着中药科学在社会主义中国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展示了中药事业光辉而广阔的前景。 2.影响中药发展的因素

2.1中药开发所存在的问题 n 中药原料来自自然,又多为人工分散采收、加工,受天气、地域差别及人为影响因素很大;过度开发使一些宝贵的中药材资源濒临枯竭;大宗中药材品种栽培技术研究推广不够;生产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的现象较为普遍;对珍贵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优质中药材的引种和栽培还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协调;一些珍稀濒危药材代用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中药有效成分分析、毒理药效检测、质量检测、包装、贮存等方面尚无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缺乏严格的质量监控标准和良好的监控方法,很难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稳定性;对人工种植的中草药,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等超标。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中成药的质量。并且中药现代化程度不高。虽然传统的中医药煎煮法疗效相对显著,但是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习惯大为改变。并且其有浓重点中药味的汤剂和体积过大的中药丸,而且中药汤剂的煎熬过程和火候也是西方人难以掌握的。凡此种种都影响中药的发展。 2.2中药行业所存在问题极其措施 问题主要有: 1.研究能力有限。我国药用资源丰富,以药用植物为例,有一

中药的发展史

中药的发展史 1. 1.中药的发展史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炎帝神农氏。由于中药,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据考证,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为《神衣本草经》。该书总结了战国时期的许多用药经验,经秦汉医家不断抄录、增补而成。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著有《名医别录》。每药之下不但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大大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中药还经历了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几个时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中医药事业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许多有利于中药发展的措施,中医药的教育、科研事业也有了空前的发展。中医药学的中、外交流逐渐增加,近三十年来这种交流尤为频繁。凡此种种,无不标志着中药科学在社会主义中国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展示了中药事业光辉而广阔的前景。 2.影响中药发展的因素 2.1中药开发所存在的问题 n

中药原料来自自然,又多为人工分散采收、加工,受天气、地域差别及人为影响因素很大;过度开发使一些宝贵的中药材资源濒临枯竭;大宗中药材品种栽培技术研究推广不够;生产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的现象较为普遍;对珍贵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优质中药材的引种和栽培还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协调;一些珍稀濒危药材代用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中药有效成分分析、毒理药效检测、质量检测、包装、贮存等方面尚无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缺乏严格的质量监控标准和良好的监控方法,很难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稳定性;对人工种植的中草药,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等超标。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中成药的质量。并且中药现代化程度不高。虽然传统的中医药煎煮法疗效相对显著,但是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习惯大为改变。并且其有浓重点中药味的汤剂和体积过大的中药丸,而且中药汤剂的煎熬过程和火候也是西方人难以掌握的。凡此种种都影响中药的发展。 2.2中药行业所存在问题极其措施 问题主要有: 1.研究能力有限。我国药用资源丰富,以药用植物为例,有一定应用记载的约有5000余种,但做过一定化学或药学研究的不过20%,研究较深入的不过一、二百种。在600多种中药中,不少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药物,多数不能跻身国际市场。

中药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中药学发展简史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l.《山海经》载药数为 A.360余种B.240余种C.730余种D.100余种E.850余种 2.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涉及的药物数为 A.100余种B.300余种C.240余种D.840余种E.700余种 3.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本草经集注》D.《证类本草》E.《本草纲目》5.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的本草是 A.《唐本草》B.《证类本草》C.《本经》D.《本草经集注》E.《开宝本草》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代表作是 A.《本经》B.《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D.《证类本草》E.《海药本草》 7.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A.《雷公炮炙论》B.《炮炙大法》C.《珍珠囊》D.《修事指南》E.以上皆非 8.我国第一部药典性本草著作是 A.《本经》B.《本草纲目》C.《开宝本草》D.《新修本草》E.《本草品汇精要》9.《唐本草》的载药数是 A.1746种B.1892种C.730种D.844种E.365种 10.最早提出按十剂类分药物的本草著作是 A.《唐本草》B.《本经》C.《本草经集注》D.《药性论》E.《本草拾遗》 11.宋代第一部官修本草著作是。 A.《嘉祐本草》B.《开宝本草》C.《证类本草》D.《图经本草》E.《大观本草》12.宋代的本草代表作是。 A.《证类本草》B.《政和本草》C.《开宝本草》D.《本草别说》E.《本草图经》、13.宋代最著名的私人本草著作是。 A.《证类本草》B.《大观本草》C.《开宝本草》D.《本草衍义》E.《本草折衷》 14.忽思慧所著的食疗专著是。 A.《饮膳正要》B.《食疗本草》C.《救荒本草》D.《食治篇》E.《汤液本草》15.《珍珠囊》的作者是。 A.刘完素B.张元素C.王好古D。朱震亨E.忽思慧 16.明代的官修本草是 A.《本草纲目》B.《本草品汇精要》C.《滇南本草》D.《本草汇言》E.以上皆非17.明代的本草代表作是。 A.《本草原始》B.《本草纲目》C.《本草蒙签》D.《本草汇言》E.《本草品汇精要》18.《本草纲目》的载药效为 A.1815种B.1892种C.1746种D.1082种E.1558种 19.朱棣撰写的本草著作是 A.《救荒本草》B.《本草原始》C.《本草汇言》D.《本草蒙签》E.《本草经疏》20.清代的本草代表作是 A.《本草纲目拾遗》B.《本草求真》C.《本草备要》D.《本草从新》E.《本经逢原》21.《本草求真》的作者是 A.黄宫绣B.赵学敏C.吴仪洛D.江昂E.张璐 22.《本草纲目拾遗》新增的药物种数是。 A.921种B.716种C.844种D.183种E.245种 (三)X型题 1.成书于隋唐五代的本草著作有。 A.《新修本草》B。《本草拾遗》C.《药性论》D.《食疗本草》E.《海药本草》 2.成书于唐至五代的本草著作有_。 A.《食疗本草》B.《日华子本草》C.《药性论》D.《蜀本草》E.《海药本草》 3.成书于宋代的本草著作有_。 A.《本草衍义》B.《嘉祐本草》C.《本草图经》D.《本草折衷》E.《证类本草》 4.宋代的官修本草有。 A.《开宝本草》B.《本草图经》C.《大观本草》D.《政和本草》E.《绍兴本草》 5.明代由私人撰写的本草著作是_。 A.《本草蒙筌》B.《本草原始》C.《炮炙大法》D.《滇南本草》E.《本草纲目》 6.金元时期的本草著作有_。 A.《素问药注》B.《珍珠囊》C .《用药心法》D.《汤液本草》E.《本草行义补遗》二、填空题 1.《山海经》载药余种。

中医药发展史

中医药发展史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从师承口授,到文字记载,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孕育至今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has a long history over thousands of years.It has developed from small and simple one to very big system theories, and support all the time the Chinese to live, grow and keep healthy away from diseases.All these experiences and treatments now are becoming the most valuable treasure in the world. 一、三皇远古(3-Emperors ancient times) 1.伏羲氏制八卦《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他创立八卦,开启了周易,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而居”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也是中医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更是今天养生文化最重要的核心思想。 2.医药之祖炎帝(the yandi,Fire emperor)神农氏,以火德王,都于陈,迁曲阜。初植五谷、尝百草。古者民茹草木之实,食禽兽之肉,而未知耕稼。炎帝因天时,相地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始教民植五谷,而农事兴焉。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复察水泉甘苦。令人知所避就,繇是民居安食力。而元夭折之患。天下宜之,故号神农氏。

中医的发展简史

中医的发展简史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成书于汉之前,相传系秦越人所著。其内容亦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合和”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 扁鹊春秋时代齐国卢邑人,也有记载为渤海郡州人,或勃海郡郑人。“扁鹊”并非真名实姓。人们把他和黄帝时的扁鹊相比,并且称呼他“扁鹊先生”。连史书也以扁鹊称呼他。扁鹊原姓秦氏,名越人。由于扁鹊是卢人,所以人们又称他为“卢医”。扁鹊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医学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 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一些医家逐渐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因此试图把两种学术加以汇通,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唐宗海(1862-1918)之《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朱沛文约19世纪中叶)之《华洋脏腑图像合纂》;张锡纯(1860-1933)之《医学衷中参西录》等。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以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疗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浩瀚的文献史料,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成为人类医学宝库的共同财富。中医药学历数千年而不

中医药学发展史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 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1。基本理论萌时期 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该书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 理论,结合当时的其他自然科学成就,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成书于汉之前,相传系秦越人所著。其内容亦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 2。发展成熟时期 秦汉以来,内外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从而丰富人们的药材知识。《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以前 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

中药发展史

中药学的发展 在我国的辽阔大地和海域,分布着种类繁多,产量丰富的天然药材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古代本草书籍所载,已逾3000种,经目前整理,则达8000种左右。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几千年来,以之作为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于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由于其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本草典籍和文献资料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及至近代,随着西方医药学在我国的传播,本草学遂逐渐改称为“中药学”。 中药学发展经历了以下十个阶段: 一、先秦时期 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得以接触并逐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某种药效反应或中毒现象,甚至造成死亡,因而使人们懂得在觅食时有所辨别和选择。为了同疾病作斗争,上述经验启示人们对某些自然物的药效和毒性作用予以注意。我国古籍中记述的“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药物知识萌芽的实践过程。古人经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 据医史学家研究,猿人和最早的人类用以充饥的食物,大多是植物类,因此最先发现的也是植物药。在渔猎生产和生活开始以后,人类才有可能接触较多的动物及其肉类、甲壳、骨骼、血液、脂肪及内脏等,并逐渐掌握了某些动物类药物的医疗作用。直至原始社会的后期,随着采矿和冶炼的兴起,又相继发现了矿物药。在这一时期,人们从野果与谷物自然发酵的启示中,还逐步掌握了酒的酿造技术。至殷商时期,酿酒业已十分兴盛。酒不仅是一种饮料,更重要的是具有温通血脉、行药势和作为溶媒等多方面的作用,故古人将酒誉为”百药之长”。 随着文字的创造和使用,药物知识也由口耳相传发展为文字记载。文物考古表明,在数千年前的钟鼎文中,已有“药”字出现。《说文解字》将其训释为“治病之草,从草,乐音”。明确指出了“药”即治病之物,并以“草”(植物)类居多的客观事实。 西周时已有专业的“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诗经》中涉及的植物和动物共300多种,其中不少是后世本草着作中收载的药物。《山海经》载有100余种动物和植物药,并记述了它们的医疗用途。七十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载方约300个,涉及药物240余种,对炮制、制剂、用法、禁忌等皆有记述,说明中药的复方应用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二、秦汉时期 西汉时期已有药学专着出现,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名医公孙阳庆曾传其弟子淳于意《药论》一书。从《汉书》中的有关记载可知,西汉晚期不仅已用“本草”一词来指称药物学及药学专着,而且拥有一批通晓本草的学者。 通过境内外的交流,西域的红花、大蒜、胡麻,越南的意苡仁等相继传人中国;边远地区的麝香、羚羊角、琥珀、龙眼等药源源不断地进入内地,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本草学的发展。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该书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补充和完善过程。其成书的具体年代虽尚有争议,但不会晚于公元二世纪。《本经》原书早佚,目前的各种版本,均系明清以来学者考订、整理、辑复而成。其“序例”部分,言简意赅地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眼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各论载药365种,按药物有毒与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所称的“三品分类法”。每药之下,依次介绍正名、性味、主治功用、生长环境,部分药物之后还有别名、产地等内容。所记各药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如黄连治痢,阿胶止血,人参补虚,乌头止痛,半夏止呕,茵陈退黄……。《本经》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

中国中医药发展史教学提纲

中国中医药发展史

一文读懂中国中医药发展史 西医药开始对中国医学产生影响是在19世纪初,至今不过百余年的历史,而此前的数千年间,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华数千年绚烂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早在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日常饮食劳作和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就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人们发现食用了某些动、植物后具有减轻或消除病痛的功效,这就是认识中药的起源。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和“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人们在烘火取暖时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逐渐形成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劳作时发现身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其他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初步形成了原始医学。 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中医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人誉为“医祖”。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问世。全面系统阐述了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治疗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观念,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中医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系统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 秦汉后期,随着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 《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对于合理处方、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瘟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被中医界称为“医圣”。 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实收剂269首,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东汉末年,“外科鼻祖”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较西医的麻醉药提早了1600多年。

中药的发展史

4.定应用记载的约有5000余种,但做过一定化学或药学研究的不 过20%,研究较深入的不过一、二百种。在600多种中药中,不少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药物,多数不能跻身国际市场。 2.中药现代化"重两头,轻中间"。 3.企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 4.新药研发质量较低。 5.生产装备比较落后。 6.中药出口停滞,国际化程度未有改善。 7.研究经费严重不足。 采取建议: 1. 积极推进中药材生产规范化、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建立中 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推广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生物技术,提高中药材质量和产量;加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开展野生药材变家种、家养和代用品方面的研究;

规范道地中药材的种植和经营,实现产业化;鼓励和支持中药提取物的标准化、商品化生产。 2.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借鉴国际天然药物的发展经验,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质量控制指标和方法,完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3.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提取、纯化和制剂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快现代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开发新的中药剂型。争取有2-3个中成药正式进入国际药品市场。 4.加大中药研发的投入,鼓励中药企业和研究机构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充分利用股票市场筹集资金,鼓励企业发行债券,吸引外国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中药行业,培育有潜能的产品。 5.注重中药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加强中药专业的高等教育,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充实中药生产管理第一线。 6.重视我国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维护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利益。

一文熟知悠久的中医药发展史

一文熟知悠久的中医药发展史 早在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日常饮食劳作和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就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人们发现食用了某些动、植物后具有减轻或消除病痛的功效,这就是认识中药的起源。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和“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人们在烘火取暖时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逐渐形成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劳作时发现身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其他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初步形成了原始医学。 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中医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人誉为“医祖”。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问世。全面系统阐述了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治疗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观念,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中医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系统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 秦汉后期,随着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 《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对于合理处方、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瘟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被中医界称为“医圣”。 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实收剂269首,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