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空天体的摄影

深空天体的摄影

深空天体的摄影
深空天体的摄影

深空天体的摄影

深空天体摄影是天文摄影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仅需要具备性能相当的器材,还需要拍摄者具备驾驭器材的能力,同时更需要良好的观测环境和合适的观测时机。

在天文摄影中,深空天体摄影对器材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对于不同类型的深空天体,不同的观测环境,选择合适的器材是非常必要的。

器材的选择

首先是望远镜,很多爱好者用长焦镜头来拍摄深空天体,但对于大多数只有一些简单摄影器材(DC或DLR套机)的爱好者。选择天文望远镜的费用远比配置镜头要廉价得多,即便是顶级发烧友,使用高级天文望远镜拍摄的效果通常也会优于长焦镜头,所以说对于大多数爱好者来讲,天文摄影还是以天文望远镜为主。

口径越大的望远镜分辨率也就越高,集光力也越强,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口径较大的望远镜是有必要的,另外选择望远镜还需要考虑拍摄目标,对于大视面的深空天体,比如弥漫星云和疏散星团,应当选择焦距较短的望远镜,以便获得足够大的视场来函盖整个目标,对于视面较小的天体,比如球状星团,行星状星云和大部份河外星系,应当选择焦距较长的望远镜,以保证目标在视场中足够大。

其次是赤道仪的选择,深空天体摄影对赤道仪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仅跟踪的速度要精准,还必须保证在整个跟踪过程中运行平稳,没有晃动和振动,否则照片上的星点会出现拖线或者重影。再有,赤道仪要负责支撑望远镜,成像终端,导星系统(以目标天体附近的恒星为引导,控制赤道仪精确跟踪天体周日视运动的装置)等等,因此在选择赤道仪的时候需要考虑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长期超负荷工作会全使得赤道仪出现异常的磨损,导致跟踪精度急剧下降,另外,即便赤道仪的跟踪速度精准,也需要配合导星系统来工作,因为地球在气的存在会产生“蒙气差”(大气对星光折射导致的周日视运动角速度的变化)到目前为止,导星是克服“蒙气差”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因此一架配有自动导星接口的赤道仪是非常实用的,当然,如果你手头只有一架简易型的赤道仪,也可以采取手动导星的方法,当然这是对技术和毅力的考验,一般来讲,至少应当配置一台具备双轴自动跟踪的赤道仪

野外进行深空天体摄影,可以选择没有光污染的环境,适合拍摄那些表面亮度低,视面大的弥漫星云,要求器材安装调试简单,便于携带,通用性强,因此推荐使用8-10厘米消色差折射望远镜,配合一台双轴自动跟踪的赤道仪(EQ3PRO或同等级别以上的赤道仪)如果能配合自动导星系统就更好了,当然不要忘了带上容量足够的蓄电池,以便保证赤道仪,成像终端和导星系统整夜可靠的工作需要,实在不行,用汽车发电也可以,不过这台“发电机”价格不菲。

如果是在市区自家的阳台或是楼顶进行深空天体摄影,器材的选择余地就更大了,另外由于城市中光污染影响,一般比较适合拍摄那些表面亮度高,视面较小的天体(行星状星云,球状星团等等)因此可以选择口径较大,焦距较长的望远镜,推荐使用8-10英寸(20-25厘米)口径的反射或是折反射望远镜,适合在城市的光污染环境下快速寻找目标。

成像终端除了数字单反相机,专业的天文CCD相机也开始在业余天文摄影爱好者中盛行起

来,这种天文CCD相机专门针对天文摄影的需要来设计,设有制冷系统来降低CCD的工作温度,以获得更低的热噪声,在CCD前不再设置红外截止滤镜,以提高在红外波段的灵敏度。

除了上述的三大类主要器材,还有一些小型的配件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成像终端与望远镜的接环,安装望远镜和导星系统工程的云台板,微动云台,导星镜,导星CCD或小型导星器,很多情况下笔记本电脑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有一些天文摄影使用的滤镜,如果使用单色CCD还需要使用RGB三基色滤镜和滤镜盘,以便后期合成彩色影像,还有一些用于改善拍摄效果的附件,例如像场修正镜和慧差修正镜。

深空天体摄影的技巧

如文章开头所讲,深空天体摄影对于拍摄者技术有着较高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器材的架设与调试。赤道仪的架设要保证水平,这是前提条件,否则以后的调整都会有问题,将全部负载(望远镜,成像终端,导星镜,导星CCD等等)安装好之后,还需要调整重锤的位置配平衡,否则赤道仪跟踪的精度会大打折扣,赤道仪的极轴校准是调试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同的赤道仪有不同的调整方法,有极轴镜的赤道仪可以借助极轴镜中的分划板来校准极轴。没有极轴镜的赤道仪可以使用“漂移法”来校准极轴,只有精确地校准极轴,在拍摄过程中才能实现准确的跟踪与导星,有经验的天文摄影爱好者宁愿多花时间在极轴校准上,这绝对是事半功倍的。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有导星系统的情况下,校准极轴也是必须的,否则在长时间曝光的影像中星点会出现明显的场旋,(星点以引导星为中心形成的圆弧形拖线)

接下来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调焦。要拍摄到纤细的星点和星云的细节,精准地调焦是必须的,这个环节如果忽视了,那么以后的工作基本就是白做了,由于深空天体都非常的暗淡的,依靠目视观测来调焦是很粗糙的,我们可以借用一些辅助工具,例如一种叫“鱼骨”的对焦板利用星点的衍射图像来确定焦点的位置。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精确对焦。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你在拍摄系统中使用了滤镜,那么在更换滤镜的时候必须要重新对焦。

当系统调试完成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寻找需要拍摄的天体,一个有经验的天文摄影爱好者可以利用天空中亮星快速确定要拍摄目标天体大概位置,通过几次试拍来确认取景,之后就开始正式的拍摄工作,对于很多入门的爱好者,可能性在这方面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尤其是在城市中受到光污染的影响,天空中肉眼能够看到星星并不多,确定目标的位置会比较困难。这时候,一架具有自动寻星的赤道仪就是非常实用了,我们只需要在控制器的手柄上输入天体的编号和坐标,望远镜就会自动指向目标天体,当然如果你只有一架普通的赤道仪那也没关系,我们还可以借助一种可以安装在双筒望远镜上的激光指星笔来确认和引导望远镜寻找目标天体。

拍摄反倒是深空天体摄影中相对较为简单的环节,如果你使用的自动导星系统,那只需要庙宇好快门的时间就可以坐享其成了,由于需要长时间的曝光,使用相机的爱好者建议利用快门线来控制曝光,最好是可以定时的那种,天文CCD的曝光时间由电脑控制,只要设定好就可以了,如果你使用的是手动导星,那在整个曝光中必须紧盯导星目镜或电脑屏幕,一旦

引导星发生偏移就需要迅速调整赤道仪使星点归位,如果需要曝光十几分钟,在这个过程中都需要保持紧张状态,否则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前功尽弃了,一般情况下会将相机的感光度设置得比较高,早期的数字单反相机可以设置在ISO800-1600,新型的数字单反相机可以轻易的上到IS03200-6400,甚至可以更高,设置高的感光度可以有效的缩短曝光时间,但同时也带来了影像的颗粒粗大,信噪比劣优的问题,因此在影像的后期处理中我们需要大量相同目标的影像来叠加,以提高信噪比,获得足够细腻的影像,所以在拍摄过程中经常需要拍摄可以需要持续数个小时,有时候甚至需要数月或数年来完成一幅深空天体摄影作品。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相机的图像输出格式一定要选择RAW,这种格式完整地保留了感光器件所感知的目标天体的所有消息,有些是显示器无法显示和肉眼无法察觉的,这些信息在使用JPG格式输出的时间会被系统认为是无效信息而被丢掉,那么在后期处理的时候这些信息也将无法恢复了。

深空天体影像的后期处理

事实上,天文数字影像的后期处理也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如果要做全面的阐述,那基本可以独立成册了,这里只是谈一些原则,首先在把RAW格式转换成我们能够处理的图片格式TIFF时,一定要用专门的天文影像处理软件,(IRIS,MAXIM DL等等)只有这样获得的TIFF图片文档才能在后期处理中准确的减暗场,除平场和叠加,其次,由于导星的精度有限,出现星点轻微拖线或场旋的情况也在所难免,这些我们也可以通过后期处理,做星点和场旋修正改善效果,对于在城市中拍摄的深空天体影像,由于背景天空非常明亮,在后期处理中还需要增加一步背景天光的扣减

一幅精彩的深空天体摄影作品是天时,地利,人和多方面统一协调的产物,或者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无法达到目的,同时深空天体天体也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尤其是野外观测摄影,能用自己双手拍摄到的深空天体影像并与同好交流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太阳系与小天体

华师大版科学第一册第1章第5节教案 太阳系小天体 课题第一章第5节太阳系小天体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小行星的发现及其性质。 2.了解彗星的构成和特征,认识哈雷彗星。 3.了解流星和陨星,知道小行星和陨星对地球的撞击。 4.培养学生破除迷信、崇尚科学。 重 点 难 点 太阳系小天体的组成及其基本特征、运动规律。 课程 资源 准备 开发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资料的收集、查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多媒体展示:太阳系组成及其运动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与卫星,请大家对照图片,说出九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的排列顺序。 学生看图,思考,回答。 那么,除了前面已学过的天体外,还有没有其他天体存在?它们是哪些天体?其实,在太阳系中除了九大行星之外,还存在许多小天体,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二)讲授新课 板书:&5太阳系小天体 1.小行星 (1)看一看: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太阳系全图、小行星的图片以及课本P51两副图片。 (2)读一读: 结合四副图片,请同学们细细阅读课文P51—53,多媒体展示任务。 ①小行星和大行星有什么相同点? ②小行星和大行星有什么不同点? ③小行星是如何命名的? ④第一颗小行星和“中华”小行星的发现情况?

⑤中国科学家在小行星研究中有哪些贡献?我们应该向科学家学习哪些优秀品质?(3)比一比: 分组讨论。看哪个小组归纳的好。根据学生的回答作一定的补充,比如小行星的大小、形状、成份,小行星是怎样产生的等知识。 2.彗星 彗星好像是位形象怪异的不速之客,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这个尾巴模糊糊的,像一个扫帚,因此它也被称为扫帚星。在历史上,人们常把它的出现看成是某种不祥之兆,彗星真的是颗灾星吗?事实并非如此,其实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这种特异的天象还是有规律的。 (1)概念:拖着尾巴的星星 (2)组成:彗核:是冰物质,包括(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形成的大冰球。 彗发:靠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热而部分汽化。 彗尾: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部分被吹成彗尾。 (3)彗星运动:绕太阳自东向西转,(画图关键是彗尾的朝向始终背对着太阳),遇到太阳风,离太阳越近,彗尾越强。也就是说,扫帚尾巴越明显,说明太阳风越强,说明太阳活动越频繁(黑子数量多),旱涝灾害严重。 (4)彗星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大小和形态是随其离太阳的距离而变化的,不象其它天体那样有着固定的大小。 (5)哈雷慧星: 介绍我国是最早记录和观测彗星的国家。请学生阅读哈雷慧星小资料和视图,并提问: ①哈雷慧星多长时间回归一次?(76年)②下一次回归大概是什么时间?(2052年) 3.流星 大家见过流星吗?你是否曾对着流星许过愿呢?当流星划破夜空时,是否真的预示着有一个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其实,流星和彗星一样都是普通的天文现象。 展示:狮子座流星雨 请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什么是流星体?什么是流星?什么是陨星? (1)流星体:在太阳引力束缚下绕日运动的微小星体。 (2)流星:有些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时摩擦生热,产生一划而过的发光现象。 (3)陨星:较大的流星体未燃烧完而落到地面的部分。 陨石和陨铁:陨星中,主要由石质构成的叫陨石;主要由铁质构成的叫陨铁。 (三)小结 本节通过学习了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彗星和流星的特征及其运动规律,帮助我们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自然现象,培养了我们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的思想 (四)思考与讨论 1.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如果彗星和小行星撞击地球,将会出现什么景象? ⒊我们有哪些办法能防范这些天外来客的袭击?

宇宙中天体大小真实比较-推荐下载

宇宙中天体大小真实比较 对于人类来说,我们脚下的这颗行星可谓广袤无垠,即使以客机的速度(按800千米/时) 环绕地球一周,也需要50个小时。但放在宇宙当中,地球简直就是一粒尘埃…… 水星、火星、金星和地球的大小比较。如图所示,金星和地球体积比较接近,火星和水星相对较小。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求中心天体的质量与密度

求天体的加速度、质量、密度 一.知识聚焦 1.加速度: 表面上 mg Mm G =2R 得2g R GM = 非表面 ()ma R Mm G =+2h 得)(2R a h GM += 万有引力与航天 ) 基础知识: 一、研究对象:绕中心天体的行星或卫星 r mv r Mm G 22= G r v M 2= (已知线速度与半径) 2 2ωmr r Mm G = G r M 32ω= (已知角线速度与半径) 2 2)2(T mr r Mm G π= G T r M 232)2(π= (已知周期与半径) 总结: 线速度v r ,这三个物理量中,任意组合二个,一定能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M 。 或者说:中心天体的质量M 、及三个物理量中,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可求出其它物理量。 二、研究对象:绕中心天体表面运行的行星或卫星 R mv R Mm G 22= G R v M 2= (已知线速度与半径) 2 2ωmR R Mm G = G R M 32ω= (已知角线速度与半径) G πωρ432=( 已知角速

度) 22)2(T mR R Mm G π= (已知周期与半径) 已知周期 ) 任何因数都无关。 三、研究对象:距离地面h 高处的物体,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mg h R Mm G =+2 ) ( G h R g M 2)(+= (已知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与距离) 四、研究对象:地球表面的物体,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mg R Mm G =2 G gR M 2= (已知中心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半径) GR g πρ43=

训练题(真题) 1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在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 ,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距离为3L ,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求该星球的质量M 和密度ρ. [解析]此题的关键就是要根据在星球表面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再根据星球表面物体的重力等于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求出星球的质量和星球的密度. 根据平抛运动的特点得抛出物体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为22 1gt y = 设初始平抛小球的初速度为v ,则水平位移为x=vt .有2222)()21(L vt gt =+ ○1 当以2v 的速度平抛小球时,水平位移为x'= 2vt .所以有2222)3()2()21 (L vt gt =+ ② 在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有mg=G 2R Mm ③ 联立以上三个方程解得2 2332Gt LR M = 而天体的体积为334R V π= ,由密度公式V M =ρ得天体的密度为R Gt L 2 23πρ=。 2某一物体在地球表面时,由弹簧测力计测得重160N ,把此物体放在航天器中,若航天器以加速度2 g a = (g 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垂直地面上升,这时再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测得物体的重力为90N ,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已知地球半径R ,求此航天器距地面的高度。 解析:物体在地球表面时,重力为=mg 160N ①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在地面附近有 2 R GMm mg = ② 图 21

(完整版)天体运动总结

天体运动 总结 一、处理天体运动的基本思路 1.利用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天体的运动遵循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即G Mm r 2=ma ,其中a =v 2r =ω2r =(2π T )2r ,该组公式可称为“天上”公式. 2.利用天体表面的物体的重力约等于万有引力来求解,即G Mm R 2=m g ,gR2=GM ,该公式通常被称为黄金代 换式.该式可称为“人间”公式. 合起来称为“天上人间”公式. 二、对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此比值的大小只与有关,在不 同的星系中,此比值是不同的.(R 3 T 2=k ) 1.开普勒第一定律说明了不同行星绕太阳运动时的椭圆轨道是不同的,但有一个共同的焦点. 2.行星靠近太阳的过程中都是向心运动,速度增加,在近日点速度最大;行星远离太阳的时候都是离心运动,速度减小,在远日点速度最小. 3.开普勒第三定律的表达式为a 3 T 2=k ,其中a 是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 是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k 是一个常量,与行星无关但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 三、开普勒三定律的应用 1.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转,也适用于卫星绕地球的运转. 2.表达式a 3 T 2=k 中的常数k 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如研究行星绕太阳运动时, 常数k 只与太 阳的质量有关,研究卫星绕地球运动时,常数k 只与地球的质量有关. 四、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1.模型简化:行星以太阳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了行星做匀速圆周运一、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2.万有引力的三个特性 (1)普遍性: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太阳与行星、地球与月球之间,宇宙间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这种相互吸引的力. (2)相互性: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满足牛顿第三定律. (3)宏观性:地面上的一般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很小,与其他力比较可忽略不计,但在质量巨大的天体之间或天体与其附近的物体之间,万有引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太阳系小天体

太阳系小天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小行星的发现与其性质 了解彗星的构成与特征,认识哈雷彗星 了解流星和陨星,知道小行星和陨星对地球的撞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提问的方法引入新课,在上新课的过程中,巩固前面所学过的知 识。并通过提问的方法,使学生对怎样预防小天体撞击地球有一定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太阳系小天体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探索自然的兴趣,并形成正 确的科学观与人生观。 教学重点: 彗星的构成与特征,小行星的发现、命名,流星与陨星的区别。 教学难点: 彗星的形成。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温故:1.距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 2.距太阳最远的行星(海王星) 3.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木星) 4.卫星最多的行星(土星) 5.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 6.最亮的行星(金星) 7.公转最奇特的是(天王星)8.质量最小的行星(水星) 9.光环最美的行星(土星) 10.没有卫星的行星(水星金星)11.肉眼看到的行星(水金火木土) 12.有光环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3.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物质的天体是(地球) 14.有一个大红斑标志的行星是(木星) 15.人们最感兴趣的、上面有白色极冠和纵横交叉的“运河”的行星是(火星) ④土星是八大行星中卫星最多的一颗行星,有23颗 ⑤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⑥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主要原因是太阳的质量大(99.8%)。八大行星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轨道形状为椭圆形 导入:太阳系是由太阳连同绕它旋转的八大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以及万千小天体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太阳、八大行星和它们的卫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太阳系中的另外一个成员:太阳系小天体。 翻开书本51页,除了八大行星和它们的小天体外,太阳系中还有许多质量很小的天体,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主要包括小行星、彗星和流星。它们也像八大行星一样绕着太阳做椭圆轨道运动。 阅读P52《小行星的故事》和P53《中国天文学家和小行星》,回答什么是小行星。 一、小行星 1、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比大行星小得多,沿椭圆轨道绕太阳公转,被称为小行星。 小行星与大行星的比较:①相同点:都是自西向东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转动,本身都不会 发光,靠反射太阳光发光 ②不同点:小行星质量和体积比大行星小得多,有的小行星轨 道过于扁长,甚至接近地球。

梅西耶天体表

梅西耶天体表 序号NGC、IC 赤经赤纬视角大小视星等距离(ly) 星座类型/别称编号 M1NGC 1952 05h 34.5m +22°01' 6'x4' 8.6 7,200 金牛座超新星遗迹/蟹状星云M2NGC 7089 21h 33.5m -00°49' 12' 6.9 36,900 宝瓶座球状星团 M3NGC 5272 13h 42.2m +28°23' 19' 6.9 32,200 猎犬座球状星团 M4NGC 6121 16h 23.6m -26°32‘20‘7.1 7,100 天蝎座球状星团 M5NGC 5904 15h 18.5m +02°05' 20’ 6.7 25,000 巨蛇座球状星团 M6NGC 6405 17h 40.0m -32°12' 25' 5.3 1,900 天蝎座疏散星团(成员约50) M7NGC 6475 17h 54.0m -34°39' 60' 4.1 800 天蝎座疏散星团(成员约50) M8 NGC 6523 18h 03.7m -24°23' 60'x35' 6 3,900 人马座发射星云/礁湖星云M9NGC 6333 17h 19.2m -18°31' 3' 7.4 26,000 蛇夫座球状星团 M10NGC 6254 16h 57.2m -04°06' 12' 7.3 14,700 蛇夫座球状星团 M11NGC 6705 18h 51.1m -06°16' 12' 6.3 5,540 盾牌座疏散星团(成员约80) M12 NGC 6218 16h 47.2m -01°57' 12' 7.6 18,200 蛇夫座球状星团 M13NGC 6205 16h 41.7m +36°28' 23' 6.4 23,500 武仙座球状星团 M14NGC 6402 17h 37.6m -03°15' 7' 9 35,100 蛇夫座球状星团 M15NGC 7078 21h 30.0m +12°10' 12' 7 31,100 飞马座球状星团 M16NGC 6611 18h 18.9m -13°47' 35'x37' 6.4 5,490 巨蛇座发射星云/鹰状星云M17NGC 6618 18h 20.8m -16°10' 46'x37' 6 4,200 人马座发射星云/奥米加星云M18NGC 6613 18h 19.9m -17°08' 22' 7.5 6,300 人马座疏散星团(成员约12) M19NGC 6273 17h 02.6m -26°16' 4' 6.8 22,000 蛇夫座球状星团 M20 NGC 6514 18h 02.4m -23°02' 29'x27' 9 5,600 人马座发射星云/三叶星云M21NGC 6531 18h 04.7m -22°30' 12' 6.5 4,350 人马座疏散星团(成员约40) M22NGC 6656 18h 36.4m -23°54' 18' 6.3 10,300 人马座球状星团 M23NGC 6494 17h 56.9m -19°01' 25' 6.9 4,500 人马座疏散星团(成员约120) M24NGC 6603 18h 18.4m -18°25' 4.5' 4.5 16,000 人马座星团及星云 M25IC 4725 18h 31.6m -19°14' 40' 6.5 2,000 人马座疏散星团(成员约50) M26NGC 6694 18h 45.2m -09°24' 9' 9.3 4,900 盾牌座疏散星团(成员约20) M27NGC 6853 19h 59.6m +22°43' 8'x4' 7.6 820 狐狸座行星状星云/哑铃星云序号NGC编号赤经赤纬视角大小视星等距离(ly) 星座类型/别称

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知识梳理 注意:计算天体质量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只能计算出中心天体的质量;“两个基本点” 即要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除引力常量G 外,还要已知两个独立的物理量。 例题分析 【例1】下列哪一组数据不能估算出地球的质量。引力常量G 已知( ) A.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与月地之间的距离 B.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的半径 C.绕地球运行卫星的周期与线速度 D.地球表面卫星的周期与地球的密度 【例2】已知引力常量G .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 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 。仅利用这三个数据,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有( ) A .月球的质量 B .地球的密度 C .地球的半径 D .月球绕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 【例3】(2006北京)一飞船在某行星表面附近沿圆轨道绕该行星飞行,认为行星是密度均匀的球体,要确定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测量( ) A.飞船的轨道半径 B.飞船的运行速度 C.飞船的运行周期 D.行星的质量 【例4】(2005广东)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 ,地球半径R ,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r ,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 ,月球绕地球的运转周期T 1,地球的自转周期T 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质量M 的方法: 同步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由得 ⑴请判断上面的结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给出 正确的解法和结果。 ⑵请根据已知条件再提出两种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并解得结果。 同步练习 1.已知下面的哪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引力常量G 已知( ) A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和月球的半径 B .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 C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和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 D .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的运动速度和周期 2.下列哪一组数据能够估算出地球的密度。引力常量G 已知( ) A.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与月地之间的距离 B.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月地之间的距离 C.绕地球运行卫星的周期与线速度 D.绕地球表面运行卫星的周期 3.(05天津)土星周围有美丽壮观的“光环”,组成环的颗粒是大小不等.线度从1μm 到10m 的岩石.尘埃,类似于卫星, 它们与土星中心的距离从7.3×104 km 延伸到1.4×105 km 。已知环的外缘颗粒绕土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14h ,引力常量为6.67×10-11 N ?m 2 /kg 2 ,则土星的质量约为(估算时不考虑环中颗粒间的相互作用)( ) A.9.0×1016 kg B.6.4×1017 kg C.9.0×1025 kg D.6.4×1026 kg 4.地球公转的轨道半径是R 1,周期是T 1;月球绕地球运转的轨道半径是R 2,周期是T 2。则太阳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是( ) A. 2 2322 131T R T R B. 2 1322 231T R T R C. 2 2222 121T R T R D. 2 1 222 221T R T R 5.(05全国Ⅲ)最近,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 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 倍。 假定该

新理论解释环绕天体和中心天体的位置关系

新理论解释环绕天体和中心天体的位置关系如果没有其他天体的影响,每一个独立的环绕天体和中心天体的位置关系都是:环绕天体在中心天体的赤道平面上。即使有其他天体的影响,环绕天体也不会偏离中心天体所在赤道平面太多。解析如下:我2013年同时在科学智慧火花栏目发表的《地球重力场是由于地球的辐射和自转形成的》及美国物理学会发表的《引力的辐射说》指出:引力场形成的条件:1、辐射,2、自转,缺一不可。辐射、自转是任何一个物体都具备的,自转的物体产生引力场——弯曲的引力空间,弯曲的引力空间通过作用存在引力场之内物体的辐射产生引力,即弯曲的引力空间“下压”存在引力场的物体,其实就是向心,向心的原因是因为离转动中心越近引力空间的弯曲程度越大,和万有引力论述的两个物体的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是一致的。任何物理都在辐射,辐射使物体的质量减少。物体由于辐射减少的质量与物体的密度、热力学温度、表面积、时间的乘积成正比。数学表达式,m = B ×ρ×T ×S ×t ,其中B是比例常数,ρ是物体密度,T 是热力学温度,S 是物体表面积,t 是物体辐射的时间。由辐射的数学表达式得出:温度大于热力学温标零度的物质都会辐射。引力、引力场,地球辐射和自转的过程是形成引力场的过程。推广到一般,所以要准确描述引力、引力场的大小必须考虑辐射和自转。引力形成引力场的重要因素是辐射、自转,由辐射的数学表达式可知,物体辐射的强度和物体的密度、温度、表面积有关,形成引力场的另一个因数是自转。由上述分析可知,万有引力定律的逻辑描述是正确的,即描

述引力的制约方式是正确的,但是确定引力的制约因素是物体的质量不准确。有上述分析可知,应该用物体的辐射强度和自转角速度的乘积代替万有引力定律中的质量。引力的表达式为:F=G(B ×ρ1 ×T 1×S1×ω1)(B ×ρ2 ×T 2×S 2×ω2)/R2,所以引力场强的大小的表达式是:E=G(B ×ρ×T ×S×ω)/R2,其中,R是距辐射源中心的距离,ω是辐射源自转的角速度,G是引力恒量(不是万有引力恒量)。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天体引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天体的辐射强度和自转角速度,由于辐射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必然导致天体中部辐射最强(在天体中部射线出现的概率最大),同一天体其自转的角速度相同,所以同一天体引力最大部位应该在该天体的赤道平面上,这样很容易得出:每一个独立的环绕天体和中心天体的位置关系都是——环绕天体在中心天体的赤道平面上。星系发展到一定阶段(星系成熟阶段)都应该呈现像太阳系的形状。 实例证明:太阳系的形状,在太阳系中行星系的形状,银河系的形状,都证明这一结论。 参考文献: 1、2013本栏目发表的《地球重力场是由于地球的辐射和自转形 成的》

百张最美妙的天体摄影(组图)

百张最美妙的天体摄影(组图) “气泡星云”:这是一个灰尘气体星云,其直径为10光年,相当于60万亿英里。气泡星云是由一颗恒星燃烧时的脱离物质构成,恒星燃烧时可释放出太阳数百倍亮度的光芒。该星云距离地球11000光年,位于仙后星座。

这些炙热的气体就是著名的超新星残留物,如图所示,这是船帆星座内的超新星,当这个超新星爆炸时,能够直径膨胀至55光年。船帆星座内部超密集的灰尘云中有一个“船帆脉冲星”,其每秒可旋转11次。 天体摄影师米罗斯拉维-德鲁克穆勒(Miloslav Druckmuller)在一张日食照片中人工地消除了太阳表面周围的蓝色区域,图像结果显示,图中绿色部分是太阳的内环,或者称为内冕,它是由一种叫做“氪”(coronium)的高电离铁离子染色形成。

北极光:这种梦幻般的美丽光芒是北极光发出的,这是太阳喷射带电粒子与地球磁场在大气层发生的交互反应,当带电粒子在大气层粒子发生碰撞,将释放出可见光能量。 日珥:是一种弧状的太阳活动,是太阳向太空喷射热气态物质,然后通过强磁场任用又回落至太阳表面。

IC 1396星云:它是最大的可观测星云之一,其直径是太阳直径的2500倍。该星云的灰尘和气体云是由周边恒星辐射物质形成的。 该图片包含银河系的部分星体,以及天琴星座和天鹅星座,其中银河系的部分星体包括“伽马塞尼”和“面纱”星云,它们的主要成份是气体、灰尘和等离子体。

1996年,日本人百武裕司(Yuji Hyakutake)发现了这颗彗星,当时这颗彗星仅有几个月时间就与地球达到最近距离。1996年3月,百武彗星距离地球仅有0.1个天文学单位,相当于900万英里。 日食珠子项链:这张图片拍摄于日食,看上去如同一个珠子项链,这是由太阳光穿过月球边缘呈现出来的景象,多弹坑的月球表面很容易让太阳光透射过来。

梅西耶天体图片及位置

蟹状星云以其是超新星遗迹而闻名于世,它是一颗恒星在超新星爆炸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团气体。1731年英国业余天文学家john bevis(约翰·贝维斯)首先发现该星云。1844年罗斯(ROSS)勋爵根据其形状将其命名为蟹状星云,1919年瑞典天文学家隆德马克(Lundmark)首先意识到M1和中国1054年的超新星之间的联系。1928年,埃德温·哈勃(Edwin Hubble)先生测出了膨胀速度并计算出这颗星云大约在900年前爆发。这颗超新星于1054年7月4日凌晨被中国的天文学家维德观测到。根据记载:宋至和元年五月乙丑日,司天监维德禀报皇上:“晨出,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国将兴旺”。连续23天都可以在白天看到它,在夜空中被目视持续观测了二年之后才不可见。“客星没,客去之兆也”。这是世界上最详细的记录,所以这颗星也叫做“中国新星”。蟹状星云的中间有一颗在高速旋转、直径仅为三十公里左右而质量大于太阳的中子星,它同时也是射电脉冲星、X射线脉冲星,光学脉冲星。这颗中子星的全部波段的辐射能量是太阳的十万倍

M1这个只要找到金牛座就行了 M2的直径约175光年,包含大约15万颗恒星,是包含恒星最多、最紧密的球状星团之一。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这个星团呈明显的椭球形(椭率为9);它的长轴方向为方位角135度。它的距离是大约3.75万光年。目视观测它的视亮度为6.5等,视直径约6到8角分,有一个明亮的、紧密的、大约5'的中心区域。标

准的摄影观测可以看出它的直径约12.9角分,长时间暴光的照片上显示出它的视直径可以达到16.0角分。 首先找到宝瓶座,以宝瓶座α和宝瓶座β为斜边做一个直角三角形 M3是最漂亮的球状星团之一,包含的恒星估计达到50万颗。它的距离约为33, 900光年,远大于我们的星系——银河系中心到我们的距离,但是亮度仍然有6.

2021高考物理新高考版一轮习题:第四章+微专题31+中心天体——环绕天体模型+Word版含解析

1.“中心天体—环绕天体模型”的核心是做圆周运动的“环绕天体”所需的向心力由“中心 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有G Mm r 2=mr 4π2T 2、G Mm r 2=m v 2r 等方程.可得中心天体质量M =4π2r 3 GT 2环绕天体在轨运行速度v = GM r 等(其中r 为环绕天体轨道半径). 2.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不是卫星,它随地球自转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和地面支持力的合力提供. 1.(2019·湖北天门、仙桃等八市第二次联考)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其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运动轨道如图1所示:a 为低轨道极地卫星,b 为地球同步卫星,c 为倾斜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有一定的夹角,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 .卫星a 的线速度比卫星c 的线速度小 B .卫星b 的向心加速度比卫星c 的向心加速度大 C .卫星b 和卫星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 .卫星a 的机械能一定比卫星b 的机械能大 2.(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第二次模拟)如图2所示,a 为放在地球表面赤道上随地球一起转动的物体,b 、c 、d 为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轨道平面均在地球赤道面上,其中b 是近地卫星,c 是地球同步卫星.若a 、b 、c 、d 的质量相同,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A .b 卫星转动的线速度大于7.9 km/s B .a 、b 、c 、d 的周期大小关系为T a

日球空间——类木行星与小天体

§5 日球空间(2)——类木行星与小天体 5.1 木星 5.1.1概述 木星是第五个靠近太阳的行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距太阳778,330,000km (5.20AU),轨道倾角为1.304?。到地球的最小距离是588.5?106km,最大距离是968.1?106km。直径为142,984km,是地球的11.25倍,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质量为1.90×1027kg,是地球的318倍,所有其他行星的2.5倍。平均密度相当低,仅1.33g/cm3,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的2.364倍。木星没有固体外壳,它是一颗主要由液态氢组成的液态星球。 木星虽然巨大无比,但它的自转速度却是太阳系中最快的。自转周期为9小时50分30秒,公转周期为4332.71天。木星的许多有趣性质都是由它快速自旋造成的。例如,木星并不是正圆球,赤道的直径比通过南北极的直径长9000km;如此快速的自转周期在木星表面造成了极其复杂的花纹图案,促使气流与赤道平行,产生了巨大的离心力,两极相对扁平,赤道隆起,并出现与赤道平行的云带。 木星的亮度仅次于金星。中国古代把它叫做“岁星”,用它来纪年,因为已经知道它的公转周期近于12年。西方则称木星为“朱庇特(Jupiter)”,即罗马神话中的主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王者---天神宙斯。 1979年3月4日“旅行者1号”空间探测器飞过木星附近时发现木星像土星一样有光环,其宽度有6500千米,厚30千米,是由很多黑色石块组成。木星是太阳系中除天王星和土星外拥有卫星最多的大行星,至今已发现16颗,其中最亮的4颗是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分辨出来的,故叫做伽利略卫星。其实早在春秋时代我国的甘德和石申就已经发现了其中之一,称之为同盟。 1979年3月,“旅行者一号”探测器穿越木星赤道平面时,在离地球6亿千米处发回大量的珍贵照片。出乎人们所料,发现木星和土星一样也拥有光环。4个月后,旅行者2号探测器飞临木星证实了这个结论。 木星光环和土星光环有很大不同。木星光环是弥散透明的,由亮环、暗环和晕三部分组成。亮环在暗环的外边,晕为一层极薄的尘云,将亮环和暗环整个包围起来。木星环是由大量的尘埃和黑色的碎石组成,不反光,肉眼无法看到,以周期为7小时左右的速度围绕木星旋转。暗淡单薄的木星环套在庞大的木星身躯上,发现它确实是极不容易的。 在木星云层顶部下面的深处,必然承受非常巨大的大气压强。在以万亿吨重量计的气体的重压下,那里必然具有地球上无法想象的特殊环境,在到木星中心大约一半的地方,那里的压强便已十分巨大,以致液态氢实际上已转化成金属氢。这种液态的金属氢在地球上实验室中从未发现过,但在木星这种极端条件下,液态金属氢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目前提出的木星内部结构的模型是,云层的可见表面大约1000km,下面是约25000km厚的液态氢,再往下是50000km厚的液态金属氢,木星的中心可能存在约12000km厚的内核。液态金属内层中的电流很可能就是木星磁场的来源。 5.1.2木星大气的成分和结构 木星大气层的大气厚度有1000千米,几乎全由氢和氦构成,只有微量的甲烷、氨和水汽。木星大气的主要成分H2和He分别占总质量的89.8%和10.2%。次要成分所占比例是(单位为ppm):甲烷(CH4)—3000;氨(NH3)—260;氢氘化合物(HD) —28 ;乙烷(C2H6) —5.8;水汽(H2O) —4 (随压力变化)

十佳天体摄影照片

十佳天体摄影照片 天体摄影术给我们提出了一项独一无二的巨大挑战,毕竟艺术家无法调整或者移动宇宙。然而透过艺术家的摄影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宇宙的神奇之处,实现美妙的太空之旅梦想。最近罗伯特·吉德勒(Robert Gendler)出版的一本新书《捕捉星体:大师的天体摄影艺术(Capturing the Stars: Astrophotography by the Masters)》,收录了35年间来自14个国家的世界最优秀的天体摄影师的作品。以下是其中十张最佳照片。 1.由密集气体构成的气泡星云 由密集气体构成的气泡星云 这个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云团就是著名的气泡星云(Bubble Nebula),它的直径达10光年,或称60万亿英里。构成这个气泡的物质是由一颗亮度比我们的太阳高数十万 倍的恒星抛出的。这颗恒星位于仙后座里,距离地球大约11000光年。 2.死亡恒星蜕变成超新星 死亡恒星蜕变成超新星 恒星发生爆炸时形成超新星,这个过程将产生非常惊人的明亮光线。当恒星的残余物在行进中与气体和尘埃相撞时,就会以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恒星遗留下的这些炙热的气体,就是著名的超新星残余物。图中这个被称作船帆座。这些残

余物已经从超新星爆炸的原始地向外膨胀了大约55光年,目前这颗超新星是距离我们的太阳最近的一颗超新星。位于它的庞大的尘埃云团里的那颗小恒星,被称作船帆座脉冲星,这颗星每秒旋转11周。 3.太阳周围的光环 太阳周围的光环 摄影师米罗斯拉维·德鲁克穆勒(Miloslav Druckmuller)人工移除了一张日食照片上太阳表面的蓝色区域。结果显示,图像中的绿色区域是太阳的内环,或称内冕,它在一种被称作“氪”(coronium)的高电离铁离子的作用下形成这种颜色。这张照片中的日冕越向外颜色变得越红,这是因为尘埃粒子偏转的较短的光波比更长的光波更多,因此通过摄像机只能拍摄到这种波长较长的红色图像。 4.自然光秀:北极光 自然光秀:北极光 图片里这些美丽的彩色光芒就是著名的北极光,当太阳发出的带电粒子在地球磁场的引导下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当带电粒子与大气里的分子相撞在一起时,就会以可见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北极光经常出现在北半球纬度较高的区域,例如这张照片就是2019年在挪威兰霍斯(Langhus)拍摄的,但是有人也曾在亚利桑那州、德克萨斯州和圣地亚哥等偏南的区域看到过极光。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超经典)

天体运动(经典版) 一、开普勒运动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二、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 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公式:F =G 22 1r m m ,其中2211/1067.6kg m N G ??=-,称为为有引力恒量。 3、适用条件:严格地说公式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 的大小时,公式也可近似使用,但此时r 应为两物体重心间的距离. 注意:万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的运动与天体运动统一起来,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式中 引力恒量G 的物理意义:G 在数值上等于质量均为1千克的两个质点相距1米时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 4、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三、卫星的受力和绕行参数(角速度、周期与高度) 1、由()()22 mM v G m r h r h =++,得()GM v r h =+,∴当h↑,v↓ 2、由G () 2h r mM +=mω2(r+h ),得ω=()3h r GM +,∴当h↑,ω↓ 3、由G () 2h r mM +()224m r h T π=+,得T=()GM h r 324+π ∴当h↑,T↑ 注:(1)卫星进入轨道前加速过程,卫星上物体超重. (2)卫星进入轨道后正常运转时,卫星上物体完全失重. 4、三种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 1=7.9km/s ,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绕 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 计算:在地面附近物体的重力近似地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重力就是卫星做圆周运 动的向心力.() 21v mg m r h =+.当r >>h 时.g h ≈g 所以v 1=gr =7.9×103m/s 第一宇宙速度是在地面附近(h <<r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 2=11.2km/s ,使卫星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 3=16.7km/s ,使卫星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四、两种常见的卫星 1、近地卫星 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r 可以近似地认为等于地球半径R ,其线速度大小为v 1=7.9×103m/s ;其周期为T =5.06×103s=84min 。它们分别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最大线速度和最小周期。 神舟号飞船的运行轨道离地面的高度为340km ,线速度约7.6km/s ,周期约90min 。

专题一 宇宙及天体

专题一 宇宙及天体 一、宇宙 1、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2、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和层次的。 人类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为总星系(150亿~200亿光年). 二、天体 1、定义:天体就是宇宙中各种各样的物质 2、分类:天体 3、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 注意:闯入地球的是流星而不是彗星 5、天体系统 (1)天体间相互吸引、互相绕转构成天体(只是一定区域内的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并不是所有天体之间都有吸引和绕转关系) (2)天体系统级别示意图 自然天体 如:恒星、星云、彗星、小行星等 人造天体 如:人造卫星。飞船等 :对天体的判断 1、看该物体是否处于地球大气层之内,如果处于大气层下或位于大气层中,则该物体就不是天体,如果处于大气层外,那么该物体便为天体 如:(1)流星现象发生时,流星体闯入大气层,此时流星体便不再是天体,而为燃烧尽的流星体落到地面,成为陨石,则陨石也不是天体。 (2)、在地面生产装载好的飞船,在没有发射前,便不是天体,而当飞船发射,飞出大气层后,便可视作天体。 (3)、客机,轰炸机不是天体,因为它们在大气层中飞行。 2.一切自然现象、天文现象都不是天体如:(1)风、雨、雷、电、云、雪、冰雹、沙尘暴等都不是天体。 (2)、太阳黑子现象不是天体,太阳黑子是天体。 3.看物体是否在一定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于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是天体。 如:月球车在地面制造好等待发射时,不是天体,当月球车被运载火箭运载飞出大气层后,便是天体,当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着陆后(即依附于月球),那么此时的月球车便不是天体了,当月球车考察完毕后,离开月球表面,那么它离开月球表面后便是天体,如果月球车出故障,在宇宙空间里报废为太空垃圾,那么这些太空垃圾也是天体。 恒星 炽热的气体球,夜空中的星星主要是恒星 星云 气体与尘埃组成的云雾状天体(轮廓模糊) 流星体 形成流星的固体状天体,当其运行到地球附近时,受地球吸引,运行方向偏向地球,与大气层摩擦后,自身燃烧产 生,大量光和热,从而产生流星现象。 4、一些天体 彗星 冰冻物质与尘埃的凝结物,在远离太阳时,无“尾巴”,当靠近太阳时,受太阳风吹袭,产生长长的慧尾,慧尾方向与太阳方向相反,远离太阳后, 慧尾逐渐消失

中心天体质量及比例关系

1(2005 全国1)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由火星 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可求得() A.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 B.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 C.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 D.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 2,(2005 全国2)已知引力常量G、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 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仅利用这三个数据,可估算出的物理量() A.月球的质量 B.地球的质量 C.地球的半径 D.月球绕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 3,(2005 全国3)最近,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以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用的时间为1200 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 倍.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由以上两个数据可以 求出的量有() A.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 B.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 C.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 D.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

4(2010 安徽卷)为了对火星及其周围的空间环境进行探测,我国 预计于2011 年10 月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假设探测 器在离火星表面高度分别h1和h2的圆轨道上运动时,周期分别为T1和T2。火星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忽略火星的自转影响, 万有引力常量为G。仅利用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 A.火星的密度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火星的质量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 C.火星的半径和“萤火一号”的质量 D.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 5根据观察,在土星外层有一个环,为了判断环是土星的连续物还 是小卫星群。可测出环中各层的线速度v 与该层到土星中心的距离 R 之间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v 与R 成正比,则环为连续物; B.若v2 与R 成正比,则环为小卫星群; C.若v 与R 成反比,则环为连续物; D.若v2 与R 成反比,则环为小卫星群 6(2016 新课标1)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 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为地球半径的6.6 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 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A.1h B.4h C.8h D.16h

天体的类型

1.天体的类型 2.天体系统的层次 3.太阳系八大行星排序分类运动特征 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5.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类型分层 6.太阳活动周期太阳活动的意义 7.地球自转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 8.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近(远)日点特点 9.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黄赤夹角 10.二分日二至日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11.晨昏线的判断经线纬线 12.太阳日地方时定义 13.区时的定义计算 14.不同国家时间的应用美国朝鲜英国 15.日界线的定义

16.北京时间定义 17.地转偏向力的偏转方向对水流的影响 18.四季的划分五带划分 19.

20.地震波的分类地球内部圈层 21.不同圈层地震波的特点岩石圈的组成 22.地球外部圈层及特点 23.过程大气的受热及意义 24.为什么月球上温差大 25.热力环流及原因 26.热力环流的例子 27.风的定义及风向风的受力情况 28.无地球自转情况下的大气环流 29.地球自转条件下的三圈环流形成(风带气压带) 30.太阳直射点移动条件下风带气压带的移动时间方向 31.考虑海陆分布条件下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变换 32.气压中心变换对东亚、南亚季风的影响(季风名称性质产生) 3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雨林气候) 34.影响气候的因素

35.气候的类型/成因/分类 1.锋的形成(画个图)分类 2.北半球气旋的大气运动(中心和周围大气) 控制条件下天气情况 3.北半球反气旋的大气运动(中心和周围大气) 控制条件下天气情况 4.台风的天气系统寒潮的天气系统 5.气候变暖的原因气候变暖的后果 6.降雨的原因有水气和凝结核有大气的上升运动(上升的大气是水气变得饱和) 7.降雨的类型地形雨锋面雨气旋雨对流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