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8218608 第五章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1、古典主义盛期在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伟大的音乐家,他们先后以维也纳为生活、创作的中心

地,共同对欧洲音乐史产生了久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

2、海顿共创作了交响曲108部,被称为“交响乐之父”他的声乐作品中最突出的是清唱剧和弥撒曲《创世纪》和《四季》。

3、莫扎特创作的优秀的歌剧作品有《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

4、18世纪,规范的交响套曲结构,经曼亥姆乐派和柏林乐派在前人创作基础上的实践,最后完全确立。典型的古典交响曲包括四个乐章,四个乐章的曲式结构和表情内容分别为: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充满活力,第二乐章三步曲式或变奏曲式旋律优美,第三乐章三步曲式诙谐的舞曲,第四乐章回旋曲式情绪高涨。

5、贝多芬共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从他的第三交响曲开始,第三乐章用谐谑曲取代了宫廷气质的小步舞曲。

6、贝多芬共创作32首钢琴奏鸣曲,其中较著名的有《悲怆》、《月光》、《暴风雨》、《黎明》、《热情》。

7、古典主义音乐常用的音乐体裁有: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歌剧等。

二、名词解释

喜歌剧:喜歌剧又称“谐歌剧”,是与传统正歌剧相对而言的一种新风格的声乐形式,盛行于十八世纪。题材取自日常生活,音乐风格轻快幽默。特点主要是:表现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具有喜剧因素,结尾往往是团圆或胜利,音乐轻快,用本民族语言等。喜歌剧主要流行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的主要国家。

交响曲:器乐体裁的一种。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

奏鸣曲式:“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曲式,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包含几个不同主题的呈示、发展和再现以及特定的调性布局。由于它通常用于奏鸣曲的第1乐章,并常用快板速度,所以也称为奏鸣曲第1乐章形式或奏鸣曲快板形式。这种曲式不仅用于奏鸣曲中,也用于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型音乐作品的相应乐章。此外在序曲、交响诗等作品中也常见到。

三、简述题

1.格鲁克歌剧改革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18世纪格鲁克歌剧改革,是旧制度的瓦解和新思想的形成。作为启蒙运动在音乐领域的直接成果,表现最突出的是喜歌剧的产生。喜歌剧是对意大利正歌剧的革命,它不仅是创造了一个新体裁,更重要的是宣扬了启蒙主义的思想观念,表现了民主、平等、博爱的精神。它采用的新题材来源于市民群众的新生活,它塑造的新人物具有理想主义的新形象。

2.古典主义有哪些重要的音乐体裁及特点?(有交响曲奏鸣曲协奏曲歌剧)

交响曲一般分四个乐章。是音乐作品中思想内容最深刻、结构最完美、写作技术最全面而艰深的大型器乐体裁,它以表现社会重大事件、历史英雄人物、自然界的千变万化、富于哲理的思维以及人们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等为见长,总带是有一定程度的戏剧性。

奏鸣曲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一般包括两个主题,两个主题旋律的反复变化和相互对比使音乐的整体效果逐渐增强。奏鸣曲至少有一个乐章,也可以分为几个乐章。随着奏鸣曲式的发展,表现音色和力度的变化形式不断增加,使音乐的表现力越来越强。

协奏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之间有短暂的间歇。独奏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高度的技巧性。在音乐进行中,独奏与乐队常常轮流出现,相互对答、呼应和竞奏。独奏时,乐队处于伴奏地位,合奏时,独奏乐器休止,完全由乐队演奏。

歌剧(opera)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

3,结合作曲家的音乐创作简述古典主义音乐的特征。

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语言朴素精练,以严谨和谐的形式表达淳朴真挚的感情。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时代精神:反抗封建束缚,坚定乐观、勇于奋斗的民主精神和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度完美和谐。这一时期堪称欧洲音乐史上辉煌成就,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国音乐的发展。

“交响曲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海顿的音乐创作与德国、奥地利民间音乐音调、句式、结构、风格联系密切。如《F 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小夜曲》,方整的乐句、简朴的和声赋予他风格简洁、清新的特征。其交响曲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第四乐章明快的舞曲风格也带有德、奥乡土音乐的特点。

“音乐神童”莫扎特是歌剧和交响乐作曲家。在歌剧《魔笛》中采用德奥民间风格的通俗歌曲和新教圣咏式音调,获得很大的成功。

乐圣贝多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喜欢听农村乐师们奏乐,并将此体现在创作之中,在《第九(合唱)交响曲》中的《欢乐颂》洋溢着德国民间歌谣中特有的恳切、质朴、热情的情感。

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时期的音乐

1、浪漫主义时期出现了轻歌剧、交响诗、乐剧、圆舞曲等新的音乐体裁。

2、韦伯的歌剧最大贡献在于反映出了德国的民族气质,他创作的歌剧《魔弹射手》标志着德国民族歌剧、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

3、“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其中有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此外,他还创作了颇具个性的交响曲《未完成交响曲》,只有两个乐章。

4、小型钢琴体裁“无词歌”由门德尔逊首创,包括6卷48首小曲,带标题的如《葬礼进行曲》、《春之歌》、《威尼斯船歌》、《摇篮曲》等,大多数没有标题。

5、舒曼创作有多首钢琴套曲,这些作品把一首首钢琴小品按照一定的构思组合成套,并冠以各种富有诗意和文学性的标题,如《蝴蝶》、《狂欢节》、《大卫同盟曲集》等,此外他还创作了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妇女的生活与爱情》。

6、瓦格纳首创了乐剧体裁,其题材、具体风格手法都与传统歌剧区别开来,代表作有《漂泊的荷兰人》、《尼伯龙根指环》、《纽伦堡的名歌手》等。

7、小约翰·斯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广为流传、颇具代表性的圆舞曲有《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等。

8、《幻想交响曲》交响曲不仅有大标題,每一个乐章还都冠以小标题和详细的文字解说,其中用“固定乐思”来代表女主人公的形象,在乐曲每个乐章中多次变化重复出现,由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创作。

9、歌剧《卡门》是比才最重要、最成熟的作品,代表了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在意大利集中体现在歌剧方面。其中罗西尼创作了优秀的喜歌剧《塞维尔的理发师》正歌剧《威廉·退尔》;贝里尼创作有《梦游女》等;唐尼采第创作有《爱的甘醇》等;威尔第的代表作《弄臣》、《茶花女》、《游吟诗人》等。

10、法国轻歌剧这一体裁的奠基人是德裔法国作曲家奧芬巴赫。他的作品有《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霍夫曼的故事》等。

11、罗西尼的歌剧创作分为进步和消极两类,代表作分别是《塞维尔的理发师》和《威廉·退尔》。

12、“钢琴诗人”肖邦的许多创作都具有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13、交响诗往往表现了一定的意境、情感、哲理,半乐章,由作曲家李斯特首创,他的交响诗代表作如《前奏曲》、《普罗米修斯》、《塔索》。

14、格林卡被誉为“俄罗斯民族音乐之父”,他的歌剧《伊万·苏萨宁》是俄罗斯音乐史上第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族歌剧;此外还创作有歌剧《鲁斯兰和柳德米拉》、管弦乐作品《卡玛林斯卡娅幻想曲》。

15、强力集团的五位作曲家分别是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李姆斯基·柯萨科夫。

16、将具体描写图画的10首分曲连成一个不间断演奏的整体,以一段代表作曲家参观画展的“漫步”的主题作为引子和乐章间的连接,这部作品是《展览会上的图画》,由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创作。

17、作曲家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阅读了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后有感而作了《舍赫拉查德》,包括四个乐章。

18、柴科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曲《1812年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罗蜜欧与茱丽叶》,歌剧《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19、斯美塔那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者,他为捷克民族歌剧和交响诗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创作有喜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沃尔塔瓦”,生动地描写了河流两岸的秀美风光、人民的风俗生活。

20、芬兰民族乐派作曲家耶安·西贝柳斯的很多作品都贯穿着芬兰民族雄浑、粗犷、豪放的气质,充满了史诗的气魄,他的代表作《芬兰颂》是芬兰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

二、名词解释

无词歌是按照歌曲体裁和形式特点写作的小型器乐曲,常有一个歌唱性的旋律,配以抒情歌曲常用

的伴奏音型。听似歌曲,但没有歌词。

声乐套曲声乐套曲又叫声乐组曲,是大型声乐作品的一种结构形式。在统一的标题之下,用若干首歌曲来表达同一主题。套曲中的各首歌曲可独立成曲,彼此的表演形式也往往不同,但它们之间的内容互有联系,在音乐方面既统一,又有变化,共同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交响诗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

乐剧乐剧,是由德国音乐家瓦格纳在歌剧基础上加以改革而创立的一种新样式,它结合了文学、表演和音乐,成为一门庞大的综合艺术形式。

强力集团“强力集团”又被称为“五人强力集团”,新俄罗斯乐派5位主要成员,他们分别是:巴拉基列夫是“强力集团“和新俄罗斯乐派的领导人,凯撒·居伊、穆索尔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三、简述题

1、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伴奏与旋律同等重要。旋律不但表现歌词的意义,也传达了歌词暗示的情感,反映出各式各样的

情绪:戏剧、激动、孩子似的信任、黑暗的情绪、心碎的忧伤等等。不论是旋律、和声、速度、强弱或曲式,都和诗

密接起来,同时旋律也不曾被诗所牵制,而变成枯燥无味。

2、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柏辽兹、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各有什么特征?

门德尔松的作品,把浪漫主义的特点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既带有古典主义作品的严谨逻辑性,又带有浪漫

主义的幻想性格。舒曼的作品,以钢琴曲和歌曲居多,他的钢琴作品有很强的文学功底,常表达人和事在心

中激起的反响,他继舒伯特之后发展了浪漫主义的钢琴音乐风格。他惯以数首歌曲组成套曲,以浪漫主义人

的诗作为歌词,注重诗的内在意境。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

肃,同时又不被它所束缚,总是努力体会它的特质加以重新创造,旋律有高度的感情表现力,极富于个性,

他的和声语言新颖大胆,钢琴织体细腻而富于色彩。李斯特的作品多姿多彩、极富想象力,充分挖掘了钢琴

的音响功能,对演奏者的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他的后期作品中最早使用了20世纪才普遍采用的和声

语言。柏辽兹以标题交响乐著称,强调音乐的标题性内容,。他大胆地扩大了乐队的配备,使交响乐获得新的音色和

乐队效果,并在旋律、和声上踏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勃拉姆斯的音乐兼有古典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

响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然而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仍带有自己特点。

3、瓦格纳的“乐剧”创作特征。

音乐中大量使用了半音和声,被认为是二十世纪音乐的先声。作品充满了各种繁复的矛盾,含有深刻的哲学思想,乐

剧唱词诗意盎然,通常都是由自己撰写的。

4、从李斯特和柏辽兹的创作看十九世纪标题交响乐音乐创作。

“标题”照李斯特的说法,是用易于理解的文字、音乐结合在一起,或是器乐作品前面的一篇序言。而作曲家的目的

是防止听者对作品的错误理解,用意是向听者指明全部作品或其中特定的诗意和境界。而有些“标题交响诗”更是描

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音乐诗篇。而柏廖兹,不仅巧于色彩运用,并且是使用“标题内容”的音乐的复兴人才,是

他的动机开导了一条有前途的道路。如贝多芬的音乐一样,柏辽兹的音乐也反映着作者的人格。从作曲的角度看,李

斯特是柏辽兹的重要弟子,他的两篇伟大交响曲:“浮士德”和“但丁”就是以柏辽兹的作品为范围的。而更为人所

知的是李斯特把标题音乐的作法应用到钢琴上, 如“巡礼之年”, 至于他的钢琴作品, 其中充满了很巧妙的音乐, 表

现方式很活跃, 但如果要演奏它, 就必须有很高的技巧和修养。

5、法国大歌剧有什么特点?

大歌剧盛行于19世纪30年的法国。多意为规模宏大、排场豪华的歌剧,采用历史题材,具有史诗性,音乐风格华丽

恢宏,常常插入芭蕾舞。大歌剧体裁结构按照吕利、拉莫的抒情歌剧格式,一般都是带有序幕的五幕歌剧--虽然显得

有些冗长,然而喜爱艺术的有闲阶级却乐此不疲。一直到古诺以至德彪西都在沿袭这一法国传统。所以,史诗般的结

构与超长的长度也是大歌剧的特点。

6、为什么称斯梅塔那为捷克民族主义音乐的开创人?请举出其歌剧和交响诗代表作各一部。

斯美塔那在继承李斯特首创的单乐章交响诗体裁的前提下,通过统一的构思和主题贯穿的手段,创造性地将

六首各自独立的交响诗有机地衔接起来,形成新的“交响诗套曲”结构。他的音乐作品同捷克民间艺术有紧

密联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并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乐观的爱国主义的精神,从广阔的角度体现了十九世纪后半期在不断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中的捷克人民的精神面貌,传达了当时人民的情感和思想,使他成为捷克当之无愧的“音乐奠基人”。代表作:歌剧《被出卖的新娘》交响诗《我的祖国》等。

7、格里格音乐的民族风格表现在哪些方面?举出他不同体裁的三部代表作。

在格里格的创作题材中,最突出的是以音乐表现了北国挪威壮丽、俊秀的自然风貌,农村山区的民间生活和童话传说中的奇幻形象。如以民间歌曲、舞曲为素材写的钢琴曲《挪威民间生活素描》、《挪威农民舞曲》等,特别是最能代表他的创作特点的钢琴抒情小品。在这些作品里,通过民间音调和精雕细刻的艺术提炼,借景物抒情,把挪威的大自然和民间生活乃至神话世界,都描绘成一幅幅色彩瑰丽、风格质朴的音乐水彩画。还有以个人精神生活为题材的抒情歌曲,如在《游吟艺人之歌》等形象单一并具有随笔性的浪漫抒情歌曲里,他着力于细腻的心理刻划和独具一格的艺术意境,笔调简洁,形象真切,渗透着强烈的挪威民族的浪漫主义感情色彩,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8、简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音乐风格并举出其歌剧、管弦乐曲代表作各一部。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音乐风格包含了四项特质:旋律是古老的俄罗斯风格,而节奏是独创;和声华美而大胆;他对乐器的编配极具才能,音色的混合自然而华丽;另外,他的作品也散发着旧俄作曲家罕见的开朗与温馨。本身较专长于理论作曲,尤其是管弦乐编曲和色彩运用方面对后世影响颇大。代表作:歌剧《暴君伊凡》交响组曲《天方夜谭》。

西方音乐史知识梳理

古罗马一.古希腊 .古希腊A 件古希腊乐谱,记谱法失传40人们挖掘出1. 特点:2. .单声部a .自然音加变化音b 密切结合 c.音乐,舞蹈诗歌 .常有乐器伴奏d .器乐:3 代表理性思维 a. 弦乐器-里拉琴 常用于史诗弹唱),光明神( )(b. 管乐器阿芙洛斯管代表感性思维-酒神常用于悲剧合唱 .著名人物:4 .毕达哥拉斯-a音乐理论家、哲学家、数学家,从数字的角度研究音乐 b.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音乐的论述涉及研究音乐的社会道德与审美做用 c.阿里斯多赛诺斯-著作《和谐的要素》提出了四音音列

5.代表作品: 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荷马.a 总结:6. 但是古希腊音乐作品虽然没有直接流传下来,古希腊的音乐文化精神却深深影响着西方音乐的历史古罗马B. .大体分类为实用音乐与娱乐音乐1 配合多神制度 中世纪 :概述A. 世纪a. 5-15时间为公元 黑暗的十b.在音乐史上称为宗教的十个世纪()个世纪 音乐事件B. 格里高利圣咏公元5-9世纪1. a.格里高利圣咏之前的宗教音乐——Ⅰ.安布罗斯圣咏(米兰主教圣·安布罗. 编斯写圣)歌 法兰Ⅱ.高卢圣咏克的

Ⅲ. 西班牙的莫萨拉比圣咏 b.格里高利圣咏的建立——公元6世纪末,教宗格里高利一世为了统一教会仪式,编《唱经歌集》,称为格里高利圣咏 分类——现存的早起格里高利圣格里高利圣咏c.法兰一种是咏分两类,古罗马一种是克抄本,本。 的特征:d. 格里高利圣咏 是单音音乐,拉丁文词,男声演唱,乐谱.Ⅰ只有音高而无节拍的记录。 弥撒弥撒仪式中使用。.Ⅱ每日祈祷的日课和弥弥撒和常规弥撒两种——专用分专用、《慈悲经》如《哈利路亚》常规弥撒如撒《羔羊经》 演唱方式:交替式、应答式、独唱或齐唱Ⅲ.的直接咏唱方式 它有三种词曲关系:音节式、花唱式、纽.Ⅳ姆式多利亚、弗利几亚、利调式有八种类型Ⅴ-.迪亚、混合利迪亚以及派生出的四种副调式 2. 中世纪世俗音乐公元9-13世纪

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资料8

一 古希腊音乐文化 1.古希腊音乐体裁:①综合艺术形式的“乐” ②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奥德赛》 ③悲剧诶斯库罗斯(悲剧之父)、索福克利斯、欧里庇底斯 2.乐器:里拉(乐微的原形)、基萨拉、奥洛斯 3.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大哲学家、数学家、音乐理论奠基人毕达哥拉斯,首先计算出五度相生律世称“ 坒律 ” 4.古希腊的音乐是被诗歌规律所支配。 5.古希腊的调式是以四声阶级为基础,早期的里拉有四根弦空弦演奏四声音阶的四个音 简答:古希腊的音乐风格特征? ①它是一种单音音乐,偶尔有支声复调,但不系统,也不重要 ②它是即兴创作和即兴演奏的,但这种即兴也不是完全出于自发而是在一种形式法则的控制下进行的。 ③它是音乐,舞蹈与诗歌三位一体的,音乐的节奏,节拍与诗歌和舞蹈相一致,音乐与诗歌尤其不可分离。 6.音乐美学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在音乐美学的研究中肯定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 7.古罗马皇帝中最喜欢音乐的是尼禄。 8.弥撒:天王教大型礼拜仪式,产生于六世纪前后,九世纪逐渐发展为一套较为完整的宗教礼拜仪式,弥撒一般在星期天和一些特殊宗教节日中举行。弥撒曲,天主教会曲活动演唱的歌曲是宗教音乐中一种重要的体裁。 二 中世纪音乐文化 简答:中世纪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 答:①约公元五世纪—公元十四世纪 ②中世纪的欧洲音乐是在两片不同的园地里培植起来的,一片园地是教会的温室,另一片园地是世俗的土壤。教会音乐出于宗教仪式的需要,它的平铺自叙的,朗诵性质的音调和节奏,服从于散文式的经文歌词。世俗音乐是从民调歌舞发展起来的,它的整齐的匀称的节拍和结构,是与诗歌的韵律,乐器的演奏和舞蹈的动作相适应的。事实上,教会音乐与世俗音乐的交流日益频繁。到了中世纪后期,两者渐渐合流,从而为近代欧洲音乐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格里高利圣咏)成为影响最大的教会音乐流传至今。 特点:格里高利圣咏是吸取了(古代东方),(古希腊)以及(民间音

最新西方音乐史考试题合集

西方音乐史习题库 (第一学期) 一、填空题 1、古希腊时期的音乐织体是(单声部);采用(托洛斯体系(调式))调式;用(希腊字母、符号两种方式)记谱。 2、古希腊最早被记录下来的大型史诗称(荷马史诗),当时弹唱史诗的人称(行吟诗人)。 3、罗马教会的礼拜仪式分为(日课)和(弥撒)两大类。 4、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产生在(中)世纪,是以(格里高利圣咏)为固定调,在它的上方或下方加上一个(平行四度)的声部,从而构成的二声部音乐,这种最早的复调音乐叫(奥尔加农)。 5、中世纪兴起的复调音乐形式主要有(奥尔加农)、(迪斯康特)、(孔杜克图斯)、(经文歌)。 6、公元9—11世纪,反映城市生活的世俗音乐兴起,一些骑士们经常饮酒唱歌,歌曲内容多反映战争、爱情,这些人在法国称为(游吟诗人),在德国称为(恋诗歌手)。 7、人们习惯以(新艺术)来通称整个14世纪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当时意大利兴起的世俗音乐体裁主要有(牧歌)、(巴拉塔)、(狩猎歌)。 8、文艺复兴时期声乐的主要体裁有(牧歌)、(尚松)、(利德)、(比良西科)等。 9、文艺复兴发源于北方的(勃艮第地区),即今日的法国北部,比利时,荷兰等地。音乐史上称为(勃艮第)乐派。10、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始于(德)国,由(马丁.路德)发起。 11、罗马乐派和威尼斯乐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帕莱斯特里纳)、(托马斯.路易斯.维托利亚)、(加布里埃利叔侄),其中威尼斯乐派成功培育出(宏伟壮观)的音乐风格。 12、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代表人物有(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蒙特威尔第)。 1、(数字低音)是巴罗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沿用整个巴罗克时期。 2、现存的第一部歌剧是1600年里努契尼写剧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歌剧(《尤丽狄茜》),取材于希腊神话。 3、巴罗克时期的组曲是由不同国家的四种不同风格的舞曲组成的,分别是(德

西方音乐史 复习提纲

2009-2010第二学期《西方音乐史》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知识点 ●韦伯的歌剧反映出了德国的民族气质,他创作的歌剧《自由射手》 (《魔弹射手》)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 ●《幻想》交响曲不仅有大标題,每一个乐章还都冠以小标题和详 细的文字解说,其中用“固定乐思”来代表女主人公的形象,在乐曲每个乐章中多次变化重复出现,由法国作曲家柏辽兹 (H.Berlioz)创作。 ●泛指19世纪包含对白的法国歌剧形式又称之为喜歌剧。 ●门德尔松(Mendelssohn) 致力于德国传统音乐的复兴,他先后 指挥演出了Bach、Handel、Lasso、Beethoven以及Schubert的作品,并创建了莱比锡音乐学院。 ●作曲家G..Verdi(威尔第)一生的创作,代表了意大利19世纪下 半叶歌剧发展的历史,其代表性的歌剧作品有《茶花女》、《黎戈莱托》(《弄臣》)、《游吟诗人》以及具有大歌剧特质的《阿伊达》。 ●脍炙人口的两套管弦乐组曲《培尔·金特》是挪威作曲家格里 格(E·Grieg)的作品。 ●从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开始,瓦格纳打破了通向调性瓦 解的大门,预示了20世纪音乐文化发展的方向。 ●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多》中直接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

●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在耳聋之后住到农村,仍然顽强地创作,完 成了著名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 ●Liszt(李斯特)对西方音乐最重要的贡献是首创单乐章标题音乐 Symphony poem (交响诗)。 ●柴科夫斯基的三部舞剧是《天鹅湖》、《睡美人》、《胡桃 夹子》,他一生中最后的一部作品是《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 ●门德尔松突破古典协奏曲传统格式,将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取消了 双呈示部,乐章之间连续演奏,使音乐贯穿发展。 ●19世纪民族乐派著名的代表作曲家有捷克的斯美塔那和德沃夏 克,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以及俄罗斯的“强力集团”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等。 ●德彪西的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是印象主义管弦乐的奠基之 作。 ●前苏联20世纪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萧斯塔科维奇,创作的15部 交响曲贯穿他的整个艺术生涯,其中创作于卫国战争时期的《第七交响曲》在国内外广泛演出,向全世界表明了苏联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大无畏气概。(P.441) ●20 世纪初,法国青年作曲家小组“六人组”体现了反浪漫主义、 反印象主义、主张客观冷静的音乐见解,主要代表人物是米约、奥涅格以及奥里克与普朗克。(P.340)

广州教师招聘考试音乐基础知识西方音乐史常识

广州教师招聘考试音乐基础知识西方音乐史常 识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2014广州教师招聘考试音乐基础知识:西方音乐史常识 (四) 2014广州天河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明天(9月13日)正式开始,报考的考生们准备好了吗。在教师招考试中,音乐的基础知识很重要,尤其是音乐发展的历史。今天中公小编帮考生整理了一些西方音乐常识,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1.三重奏鸣曲:17世纪后半叶的奏鸣曲通常是为两个高音乐器和通奏低音而作,记谱上是三行乐谱。 2.独奏奏鸣曲:需要一个高音乐器和两个通奏低音演奏者合作。 3.巴罗克时期(德国)的键盘乐器:包括管风琴和古钢琴两大类。17世纪管风琴音乐最发达的地方是德国,主要体裁有三种:托卡塔(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接近即兴创作的体裁,技巧性比较高),赋格曲(是一种严格运用卡农模仿手法的复调体裁),以众赞歌为基础的作品,还有少量的舞曲。 4.德国着名的管风琴家和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扎豪,巴赫。 5.古钢琴:拨弦古钢琴(也叫羽管键琴)、击弦古钢琴。体裁最重要的是主题与变奏和组曲两种。组曲是17世纪最后25年间定型的,来自意大利的室内奏鸣曲,由四种风格化的舞曲为核心有:德国阿拉曼德舞曲、法国库朗特舞曲、西班牙萨拉班舞曲、基格舞曲。 6.古钢琴音乐代表人物:德国作曲家弗罗贝格。 7.法国键盘音乐的代表人物:库普兰,古钢琴。 8.意大利键盘音乐的代表人物:弗雷思科巴尔第。

9.协奏曲:在16世纪是指独唱与合唱、特别是人声与器乐之间的协同合作,进行演唱和演奏的作品,到了17世纪,指近代独奏者或乐队之间的协奏。 10.巴罗克的器乐协奏曲:分三大类:1.大协奏曲,是一个独奏者组成的小组与乐队之间互相抗衡;2.乐队协奏曲,没有独奏、只有乐队部分的协奏曲;3.独奏协奏曲是为一个独奏乐器和乐队而作的。 相关推荐: 要了解更多广东教师招聘讯息,请访问。

西方音乐史题整理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1)追求民族、民间生活的情趣与艺术特征。不局限于民族的范畴。 (2)强调对主观情感的宣泄与表达,很多作品具有自传性。 (3)标题性:构思常常以文学、诗歌、戏剧、绘画、特性舞蹈等其他姊妹艺术的内容为基础,甚至为强调表现意图而加添明确的标题。 (4)突破传统的模式,创造出许多综合性或形式灵活的体裁,如多乐章或单乐章的标题交响曲、交响诗、序曲,单乐章叙事曲、谐谑曲、狂想曲、幻想曲,小品式的器乐或声乐作品(即兴曲、音乐瞬间、前奏曲、练习曲及多种风格的歌曲),还有以若干首小曲构成的套曲形式(声乐套曲、器乐套曲)等。即使是传统的体裁形式,如古典交响曲或奏鸣曲式也被赋予了更为浪漫的气质和个性化的处理。 (5)作曲技巧的发展变化,将巴洛克时期以来的功能和声体系推进到极致。对管弦乐丰富音响的开掘和发挥。 舒伯特的创作特点 一生创作600多首歌曲,被誉为“歌曲之王”;歌词选自著名诗人作品,歌曲形式有: (1)分节歌:多段歌词同段旋律。《野玫瑰》。 (2)变化分节歌:最常用,《鳟鱼》、《小夜曲》、《圣母颂》、《冬之旅》中的《菩提树》《春梦》都是在分节歌的基础上,一句歌词情绪的紧张激动和变化,用改变调性、和声、钢琴之体及速度等以适应词义,这种音乐材料鲜明的对比并置获得了强烈的直觉效果。 (3)通体歌:没有重复性的长大的音乐材料,紧随歌词内容从头至尾一贯到底的形式,《魔王》这首叙事歌成为舒伯特戏剧性艺术歌曲的完美典型。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 (艺术歌曲)特点: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钢琴伴奏的织体,在舒伯特的歌曲里起到非同寻常的作用,他不仅烘托情景和气氛,并与声乐部分融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钢琴作品:奏鸣曲、幻想曲、特性小曲(即兴曲、音乐瞬间)、圆舞曲、连德勒舞曲和大量为二手或四手连弹的进行曲、嬉游曲和变奏曲等,其中特性小曲和一些舞曲是

西方音乐史总结

西方音乐史 ——我心中的贝多芬听到月光就又想起贝多芬,于是就又来此。说起他大家多数都会想起,命运、欢乐颂或者是上天对他开的那个永不磨灭的玩笑。是的他那种超越悲剧的精神无可质疑,是崇敬、是爱戴。 但贝多芬给我的感触最深的不仅仅是伟大,因为有另一层视角感动我。贝多芬的父亲竭力想把他培养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因此,四岁时就强迫他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八岁公开表演。天才却没有童年,这种痛苦却被今天的一些家长奉为天才之路,我为贝多芬感到同情。而出生贫穷,对于爱上音乐的人来说又一种不幸。音乐是自由的,却被现实套上了绞索。贝多芬做出了他自己的表达方式,如果你听不懂音乐至少你要装作一头听得懂音乐的牛,不然即使在王子面前,他也因对牛弹琴而停止演出离去。他高傲是为了表达音乐永远是天道的一份子,是他生命不可或缺的,不,那几乎就是他的生命。 当童话里的小女孩得到战场上父亲的消息,就会响起一首我终生都不会忘记的曲子。我始终想找到那首曲子,当克莱德曼奏响致爱丽丝我真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痛苦的存在。我反复的问自己这奇妙的感觉是谁的灵魂?十多年啊我反复的问。但是你知道吗?偶然的一天,纪录片中这样描述了他生命中的一个时刻,致爱丽丝的谱子是贝多芬为心爱的人送去的情书。彻底改变了以往我心目中的那位贝多芬,以往在我心中他是这个模样的:在我过去居住房子,有位邻居是大学音

乐课教师,他家的墙上除了挂着结婚照,还有一幅肖像素描画,画中男子发蓬乱卷曲,因为是铅笔画我不知发色,两眼瞪圆目光逼旁人,眉挤鼻梁,神情严肃,脸庞微凹陷,嘴唇紧闭。而致爱丽丝让我看见了他柔软而温顺的内心,这种体会就像卑微柔弱拥抱高高在上的伟大。 不知道几年级语文课本,我也记不清具体情节转来品读那个传说,这样描述:“一个动人的传说,说贝多芬有一晚在郊外散步,忽闻一座简陋的木屋里传来钢琴的声音。驻足倾听,那曲调正是他所作的一首钢琴奏鸣曲。在这样贫苦的乡下人家,竟有人弹奏如此艰深的乐曲,使他十分好奇,就走到窗外聆听。忽然琴声止住,有少女的声音叹息道:“哎呀不行,这段太难了,我弹不好。要是能听听贝多芬弹奏,那可多么好。”又有男人说:“唉,要不是这么穷,我一定会设法买张票,让你听到他的演奏。”贝多芬大为感动,就敲门进去,眼前是一个还在劳作的鞋匠,在破旧的钢琴边,坐着一位盲眼的少女。方知鞋匠是少女的哥哥,二人相依为命,少女听邻近的贵族家弹琴,记住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的这首乐曲。贝多芬说:“我也是一个音乐家,想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他就在这架旧琴上弹起少女刚才所弹的乐曲。乐音无比美妙,一曲奏竟,使这位盲眼的少女感动得热泪满颊。忽然夜风吹灭了烛火,皎洁的月光从窗口侵入,恰恰罩住了盲眼的少女和钢琴的键盘。贝多芬为如此清幽的景况所感,乐思泉涌,当即在钢琴上即兴作出《月光奏鸣曲》。开始时,琴音恬美幽静,如明月冉冉升上天幕,将银光洒向林野山川。第二段里,曲调变

《西方音乐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1,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近代音乐之父的是_B、巴赫___。 A、海顿 B、巴赫 C、贝多芬 2、与巴赫同一年出生的另一位巴洛克时期的德国音乐家并着有作品《弥撒亚》的是 __A_亨德尔__。 A、亨德尔 B、斯卡拉蒂 C、弗朗克 3、《伦敦交响曲》是A_亨德尔的作品。 A、海顿 B、亨德尔 C、贝多芬 4、莫扎特生于B_奥地利_国的__B 萨尔兹堡___,他的生卒年代是B_1756—1791。 A、德国,波恩,1770—1827 B、奥地利,萨尔兹堡,1756—1791 5、莫扎特一生最后的一部作品是《___A__》。 A、《安魂弥撒曲》 B、《小夜曲》 C、《费加罗的婚礼》 6、莫扎特一生共谱写了_A_41_部交响曲,_A_25_部钢琴协奏曲,_A_5_部小提琴协奏曲。 A、41,25,5 B、5,25,41 7、_A_国音乐大师贝多芬是西方音乐从_A___时期向__A__时期的过渡人物。 A、德,古典,浪漫 B、德,浪漫,现实 8、在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第三交响曲叫“__B__”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叫 “_B___”交响曲。 A、命运,英雄 B、英雄,命运 C、田园、英雄 D、英雄、田园 9、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剧题为《___A___》。 A、费黛里欧 B、后宫诱逃 C、唐.璜 10、贝多芬共创作了__B_部钢琴奏鸣曲。 A、9 B、32 C、1 11、西方音乐史上“歌曲之王”指的是A国的___A__。A、 奥,舒伯特B、奥,莫扎特C、德,舒曼 12、舒伯特共谱写了_A__部交响曲,他有一部两个乐章的交响曲叫做 “_A____” A、9,未完成交响曲。 B、41,G 小调交响曲 13、以下哪一部不是舒伯特的声乐套曲《___D___》。 A、《美丽的磨房女》 B、《冬之旅》 C、《天鹅之歌》 D、《菩提树》 14、1834 年《新音乐杂志》的创刊人是__B___。 A、勃拉姆斯 B、舒曼 C、门德尔松

18.《西方音乐史》考试大纲

《西方音乐史》考试大纲 适用专业:045111 学科教学(音乐)【专业学位】 Ⅰ考试目标及要求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西方音乐史》是音乐学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了解西方音乐史各不同时期音乐发展的一般状况,重点掌握各不同时期作曲家的创作特点及代表性音乐作品。 Ⅱ考试内容 一、古希腊、罗马音乐 (一)古希腊音乐的特点 (二)古希腊音乐美学(毕达格拉斯、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主要音乐美学观点) (三)古罗马音乐的来源和特征 二、中世纪音乐 (一)格里高利圣咏(定义、特征、运用、调式) (二)复调的兴起(从9世纪末的奥尔加农到13世纪的经文歌) (三)中世纪方言歌曲(法国游吟诗人:音乐特征、题材) 三、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一)文艺复兴早期(勃艮第地区的音乐、迪费和若斯坎的风格特点) (二)世俗音乐的发展(意大利牧歌:三个时期的特点和主要代表人物) 四、巴罗克时期的音乐 (一)巴罗克音乐的特点(通奏低音、单声歌曲) (二)歌剧的诞生及其早期的发展 (三)巴罗克晚期的音乐大师(亨德尔、巴赫) 五、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时期的划分、音乐风格的归纳) (一)古典时期的歌剧(格鲁克和他的歌剧改革;喜歌剧的兴起与繁荣)(二)古典时期的器乐(奏鸣曲和奏鸣曲式;协奏曲;交响曲) (三)维也纳古典乐派(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生平要点和代表作) 六、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一)浪漫主义时期主要作曲家及体裁 1.作曲家: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 2.音乐体裁:艺术歌曲、钢琴曲、交响曲、交响诗、无标题交响曲。

(二)浪漫时期的歌剧作曲家及代表作品 1.德国:韦伯代表作《自由射手》,瓦格纳代表作《纽伦堡的歌手》 2.法国:比才的代表作《卡门》 3.意大利:罗西尼的代表作《塞尔维亚理发师》,威尔第的代表作 《茶花女》,普契尼的代表作《蝴蝶夫人》 (三)民族乐派 1.俄罗斯:格林卡、强力集团、柴可夫斯基 2.捷克:斯美塔纳、德沃夏克 3.挪威:格里格 (四)世纪之交的两个流派 1.法国印象主义:德彪西、拉威尔 2.德奥晚期浪漫主义:马勒、R.施特劳斯 Ⅲ试卷题型结构 1.选择题 2.辨析题 3.简答题 4.论述题 Ⅳ参考书目 《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年

青海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西方音乐史常识十一

青海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西方音乐史常识十 一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14青海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西方音乐史常识十一 1.格里格:代表作话剧《彼尔金特》、《a小调钢琴协奏曲》、《钢琴抒情小品集》。 2.西贝柳斯:芬兰作曲家。他的创作多取材于民间史诗和传说,后期的创作关注社会生活,反映了芬兰人民的的爱国主义精神。代表作:《芬兰颂》、小提琴协奏曲。 3.法国音乐文化:弗兰克、圣桑、德彪西、拉威尔。 圣桑:作品:交响诗《死之舞》、小提琴与乐队《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动物狂欢节》。 德彪西:创作题材:1.对自然景物的描绘;2.对民间生活风俗的表现;3.神话传说中的奇幻境界和形象。风格特征:印象派。手法:擅用简短的音乐主题、丰富的和声和织体,细腻的配器。内容: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生活风俗、神话意境的标题小品,突出主观的瞬间感受和直觉印象,具有朦胧飘逸的气氛。他的音乐被人称为“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作:钢琴曲《月光》、《水中倒影》、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交响三折画《夜曲》、交响素描《海》。 拉威尔:最具影响力的作品《达夫尼斯与克洛埃》第二组曲。管弦乐曲《包列罗》,“包列罗”是西班牙的一种民间舞曲的名称。除了节奏和旋律基本固定不变外,力度、和声和织体都在变。将穆索尔斯基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成功的改编成管弦曲。拉威尔与德彪西的创作共同点:与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相似,但拉威尔的音乐在旋律上更宽广、生活气息更浓郁、情感更鲜明。 4.德奥音乐文化:

马勒:9部交响曲。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是用中国唐诗德译谱曲。全部创作集中在交响曲和歌曲上,两者紧密相连。写作技法特点:1.交响曲的结构有很大变动,乐章数量有多有少;2.一些作品的演出大为扩充,如《第八交响曲》,也称“千人交响曲”;3.总谱声部异常复杂;4. 音乐旋律保持歌曲特性;5.和声语言在后期作品中相当复杂,已显露无调性特征。 理查德施特劳斯:作品:交响诗《唐璜》、《唐吉诃德》、《梯尔的恶作剧》。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死与进化》、《英雄生涯》,都反映了作曲家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他通过尼采的“超人”, 体现个人的自我意识。《莎乐美》和《埃勒克特拉》显露出世纪末文艺 的某些颓废倾向,寻求感官刺激,表现变态的情欲渲染残暴的凶杀。这 些作品中的音乐造型性很强,情节生动逼真,戏剧效果突出。 5.意大利音乐文化:意大利歌剧: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意大利喜歌剧最范之作。它的音乐让听众充分领略罗西尼的机智、调皮与 灵气、轻松流畅的风格。这部歌剧以典型的罗西尼风格征服了不同时代 的听众。可以与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姻》相媲美。《威廉退尔》,具 有法国大歌剧的特征,宏伟的场面,戏剧性情节交织着爱情,有通俗 性。贝里尼:《诺尔玛》《清教徒》。唐尼采蒂:《拉美摩尔的露其 娅》《爱的甘醇》。威尔第:是西音史上伟大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他 的歌剧题材有体现强烈爱国及民族情感(19世纪30-40年代,如歌剧《纳布科》)和文学戏剧名着(50-60年代)。当欧洲追随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 风格时,威尔第始终意识到自己是意大利作曲家,不能抛弃意大利的音 乐传统,同时也研究吸取法国音乐和德国,也包括瓦格纳的特点及对他

西方音乐史笔记整理资料.docx

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时间:整个19 世纪 时代概述 背景:十八世纪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 1815 年、1830 年、1831 年、 1848 年、1861 年、1871 年、 主要音乐风格: 塑造与现实对立的想象中的形象 情感大于理智个性大于共性注重心理刻画和声色彩性大于功能性 内容重于形势创新体裁、发展手段、改变形势加强与姐妹艺术的联系 民族主义音乐迅速崛起 浪漫主义音乐的时期划分 早期: 19 世纪初 ~19 世纪上半叶 中期: 19 世纪中 ~19 世纪下半叶 晚期: 19 世纪末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分支:标题音乐、民族乐派 浪漫主义个时期的主要音乐家 早期:韦伯、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柏辽兹、肖邦 门德尔松: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确立用指挥棒指挥,发掘并指挥演出前辈的作品 舒曼:由钢琴演奏转向作曲与评论,创办的《新音乐杂志》起到了传播新思想,介绍新音乐, 推荐新人,并对“庸夫俗子“音乐进行抨击的作用。 柏辽兹:标题音乐的代表人物,标题交响曲的创导人,配器史上的重要人物。 中期:李斯特、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瓦格纳、瓦尔夫、布鲁克纳 李斯特:标题音乐的代表人物,交响诗的创导人,钢琴音乐的重要代表。 勃拉姆斯: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主义者 柴可夫斯基:与强力集团相对,以借鉴西方作曲技术为主的俄罗斯世界主义作曲家 布鲁克纳:受瓦格纳影响,在交响曲创作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晚期:马勒、理查斯特劳斯 晚期浪漫派的主要风格:受瓦格纳影响,注重庞大的乐队标志和冗长的音乐篇幅,运用尖锐 的不协和弦和半音和声。瓦格纳在论著《音乐与戏剧》中提出:戏剧是目的、音乐只是 手段(认为以往的歌剧已本墨倒之)。他强调未来艺术必须以浪漫主义歌剧的发展线索古希腊悲剧为榜样达到再次综合。运用场幕结构、无终旋律、 德奥歌剧:诵唱旋律、主导动机、半音和声、重浓的管弦乐等改革性手段,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并改称为“乐剧” ,以替代以“歌”为主的传统歌剧。半音和 瓦格纳乐剧改革声打开了通向调性瓦解的大门。代表作有《特里斯坦与伊索尔 德》、四部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等。

西方音乐史机考题库复习题

一、选择题 1.西方音乐的历史通常从哪一个时期讲起?B A 古罗马 B 古希腊 C 古埃及 D 古印度 2.西方音乐的历史痕迹可见于:D A 考古挖掘的乐器与乐谱残片 B 陶器、浮雕上的音乐图像 C 古代文献记载 D 以上三点均可 3.“音乐”一词的来源与什么神灵有关?B A 宙斯 B 阿波罗 C 缪斯 D 雅典娜 4.德尔斐赞美诗常用的伴奏乐器是:C A 阿夫洛斯管 B 潘笛 C 里拉琴 D 竖琴 5.酒神颂歌常用的伴奏乐器是:A A 阿夫洛斯管 B 管风琴 C 基萨拉琴 D 鼓和钹 6.词意为“和着里拉琴而唱的诗歌”指的是:D A 颂歌 B 抒情诗 C 史诗 D 赞美诗 7.悲剧《俄瑞斯特斯》的创作者是:D A 荷马 B 萨福 C 埃斯库罗斯 D 欧里庇得斯 8.提出以四音音列为音乐体系基础的古希腊音乐理论家是:B A 毕达哥拉斯 B 亚里斯多塞诺斯 C 柏拉图 D 苏格拉底 10、古罗马音乐的主要特征是:D A 军乐较发达 B 追求气势和排场 C 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D 以上三点均是 11.“中世纪”的开端通常以西罗马帝国的陷落为标志,其年代是:B A 公元313年 B 公元476年

C 公元800年 D 公元1054年 12.中世纪音乐的盛期是指:B A 5-10世纪 B 11-13世纪 C 14世纪 D 16世纪 13.西方教会初期,米兰教区使用的圣咏是:A A 安布罗斯圣咏 B 高卢圣咏 C 贝内文托圣咏 D 老罗马圣咏 14.莫扎拉比圣咏主要指哪个地区的圣咏?D A 不列颠 B 法国 C 意大利 D 西班牙和葡萄牙 15.按照词乐关系,歌词的一个音节配四到五个音符的形式称为:D A 吟诵式 B 花唱式 C 纽姆式 D 音节式 16.在圣咏的演唱方式中,将唱诗班分成两组轮流演唱的形式属于:B A 应答歌唱 B 交替歌唱 C 齐唱 D 独唱 20.常规弥撒配乐的第一首经文是:D A 荣耀经 B 信经 C 圣哉经 D 慈悲经 21.最初在“哈里路亚”的花唱旋律上附加歌词,后来独立出来的体裁是:B A 附加段 B 继叙咏 C 教仪剧 22.以下哪些乐曲曾引用《末日经》做为旋律素材?D A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B 李斯特《死之舞》 C 圣桑《骷髅之舞》 D 以上三部均是 23.以耶稣诞生、复活等故事编创的小型戏剧属于:C A 道德剧 B 奇迹剧 C 神秘剧 24.《美德的戏剧》出自哪位作曲家?A A 希德嘉 B 萨福 C 莱奥南 25.西方最早出现的复调音乐叫做;C A 迪斯康特 B 附加段 C 奥尔加农

西方音乐史考试重点

西方音乐史考试重点 一、客观题(选择、填空、判断) 1、(德)贝多芬 九首交响曲——《第三、五(命运)、九(合唱)交响曲》英雄性、戏剧 性。《第一、四、八交响曲》生活风俗性和抒情性。《第七交响曲》群众 性、舞蹈性。《第二交响曲》综合性。《第六交响曲》(田园)自然与哲理 相结合。 第六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在形式上有所开拓,标题音乐。 32首钢琴套曲,《月光》、《悲怆》、《热情》、《暴风雨》。 歌剧《费德里奥》——拯救歌剧。 2、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 ①(德)韦伯——《魔弹射手》——使用“主导动机”。 ②(奥地利)舒伯特——歌曲之王。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位“自由音乐家”。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自传式作品)——失意、哀伤。 艺术歌曲《野玫瑰》、《魔王》、《鳟鱼》等。《圣母颂》源自瓦尔克《湖上 夫人》中的《艾伦之歌》。 器乐作品《未完成交响曲》只有两个乐章。总的交响曲有9部。 3、浪漫主义音乐的繁荣: ①(德)门德尔松 48首“无词歌”——单乐章的钢琴小品,专为钢琴而创作。 音乐会序曲、标题性序曲(单乐章、带有标题的管弦乐序曲)有7首作品,代表的是《仲夏夜之梦》,其中有《婚礼进行曲》为其配乐。带有描绘性 标题的作品是《春之歌》、《猎歌》等。 他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主奏乐器在第三小节就奏出了乐器。 1843年在莱比锡建立第一所音乐学院。1847年指挥演奏了巴赫的《马太 受难曲》是史上第二次。 ②(德)舒曼——1840年-1841年是他主要创作时期——艺术歌曲之年。 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诗人之意》。 钢琴套曲——有描绘性、篇幅小。《狂欢节》、《童年情景》(每个乐章都是独立的,尤其是第七首《梦幻曲》著名)。他还倡导“大卫同盟”理念。 ③(波兰)肖邦音乐创作特征: 主要创作的是钢琴独奏曲,以单乐章为主,而且古朴而忧伤,寂静而神秘。 在音乐中运用弹性节奏。使用波兰民族音乐、民间舞蹈素材,旋律宽广。 如玛祖卡、波兰舞曲、波罗奈兹舞曲,甚至将其运用到史诗性作品中。曲式结构大多不复杂,采用三部曲式。音乐中的装饰音和多连音、双音具有肖邦的个人风格。和声富于色彩性和浪漫色彩。 4、法国大歌剧: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整理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整理 1.希腊音乐的主要特征?在古希腊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音乐现象出现? (1)主要特征:单声部旋律,朴素大方,并有简单的乐器伴奏;大部分都是即兴表演,且形成了音乐、舞蹈与诗歌的“三位一体”;重世俗与现实性,大部分作品直接反映了古希腊人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民族历史。尽管古希腊音乐篇章极少保留了下来,但它的意义不在具体的作品的流传,而在于激励了后世纪音乐的繁荣。 (2)音乐现象:神话音乐、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 2.简述古希腊时期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 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可以三种方式对意志产生明显影响”:它能激励行动;它能强健体魄和心灵,犹如它破坏头脑的平衡,最后它可以中断政党的意志力量,令人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因此,不仅在年轻人和普通公众的教育科目中应该建立有规律,受监督的音乐教育,而且在平时的音乐演出中应倡导秩序、尊严、果敢和生机。音乐的目的绝不仅是娱乐,而是应象柏拉图所言的“和谐的教养,灵魂的完善和激情的中和”。 古希腊理论家比较强调音乐的理论价值取向,认为音乐直接影响人的品格。 随着音乐生活的繁荣发展,面对新情况,有人认为音乐应该推陈出新,不断向前进,而当时占主导思想的还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家们的“心灵净化论”,认为音乐不能太音乐不能太复杂和追求创新,应简朴,才能起到净化心灵作用。可是,古希腊音乐观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对音乐的评价并非是纯粹审美体验,而是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但是,他们认为音乐应该符合规则,提供均衡、庄重、简朴的音乐,这无疑给后世的西方音乐以重大影响。 3.简述格里高利圣咏的使用情况,基本特征。 答: 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8、9世纪,是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同意规范和最高权威。 基本特征:①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②以拉丁文为歌词。③即兴式无明显节拍特征。④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⑤歌词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⑥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和三度为主。⑦音域狭窄。 4.说说经文歌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 经文歌的产生可追溯到第斯康特的复调写作手法。在一定程度,经文歌的歌词特点也成了它最重要的特征,并预示着它的发展方向,13世纪最经典的经文歌为3个声部,起初上方声部附加的歌词还是拉丁语,与宗教有关。后来,上方声部歌词开始方言化,出现了法文经文歌(上方两

2016年音乐类研究生考试西方音乐史模拟试卷

2016年音乐类研究生考试西方音乐史模拟试卷(七)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威尼斯乐派复合唱 2. 乔万尼·加布里埃利 3. 扎利诺 4. 巴洛克 5. 两种常规 6. 蒙特威尔第 7. 通奏低音 8. 单声歌曲 9. 利托奈罗 10.帕莱斯特利那风格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16世纪的德国宗教改革的音乐的背景及代表人物和风格。 2.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 附: 2016年音乐类研究生考试西方音乐史模拟试卷(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 威尼斯乐派复合唱 16世纪一种“分开的合唱队”,即复合唱风格。唱诗班和乐队被分成几组,安排在教堂里相对的两侧长廊,两侧还各有一个管风琴。作曲家的复合唱风格的作品,以分开的合唱队的交替演唱与一同合唱等各种对比手法开拓了独特的具有空间立体感的音响效果。 2. 乔万尼·加布里埃利 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音乐家,第一个在总谱上标注乐器的人,威尼斯乐派复合唱创始人,最早整合人声和器乐的作曲家,配器法之父。代表作:经文歌《在教堂里》。 3. 扎利诺

16世纪意大利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首要着作有《和声基本原理》、《和声论证》等在音乐理论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4. 巴洛克 5. 两种常规 蒙特威尔第在他1605年的第五券《牧歌集》的前言中做了解释。他提出了“两种常规”的思想,认为文艺复兴的复调传统,即“古代风格”,可以叫做“第一常规”,而他自己采用的新的作曲手法则可以被称为“第二常规”。作曲家采用前者时主要关注对位写作的优美;采用后者时,对歌词的有效表现使一些偏离对位法规则的做法成为正当合理的手段。 6. 蒙特威尔第 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之间的划时代作曲家。牧歌意大利牧歌的奠基人,提出了“两种常规”,他充分利用音乐和戏剧的表现手段,对歌剧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代表作歌剧《奥菲欧》,是自歌剧诞生后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它使歌剧艺术从此进入一个成熟的发展期。 7. 通奏低音 数字低音,即兴的器乐伴奏织体,这是巴洛克音乐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的运用构成了一种典型的巴洛克音乐的织体。它基本上是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的。 8. 单声歌曲 在声乐领域中,最突出的新发展包括单声歌曲(意为用通奏低音伴奏的宣叙风格的歌曲),它是17世纪上半叶在意大利出现的一种带通奏低音伴奏的独唱世俗歌曲的总称。9. 歌词有二至三段诗节组成,每节三行,用同样的音乐。每节后有两行尾奏,叫做利托奈罗,用不同的音乐,节拍也不同。上方声部的旋律比较有装饰性,尤其是在开始和结尾处。10. 帕莱斯特利那风格 帕莱斯特利那风格是建立在对位、模仿、旋律进行、协和与不协和等一系列原则基础上的一种复调无伴奏合唱风格。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16世纪的德国宗教改革的音乐的背景及代表人物和风格。 背景及成果 在音乐上最重要的成果是会众的赞美诗,即众赞歌。主要是单声部,分节歌的形式,有的是以新创作的德文诗谱曲的,有的是以世俗歌曲填入宗教的歌词。 路德亲自写了许多众赞歌的歌词,其中《(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成为象征德国新教精神的战歌。他还发明了换词歌,这是众赞歌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从中世纪后期以来,一

西方音乐史考试要点

西方音乐史考试要点 一. 填空题 1,古希腊的乐器主要有弦乐与管乐两类。 2,悲剧是一种大规模的综合性的喜剧体裁。其产生源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民间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仪式。 3,12世纪左右,奥尔加农声部转向上声部,并越来越具有装饰性,形成一音对多音的花唱式的“华丽奥尔加农” 4,11世纪时,圭多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四线谱,并得以普遍使用,为五线谱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德国新教音乐的核心体裁是众赞歌。 6,帕勒斯特在罗马天主教音乐创作原则的限制下,吸收佛兰德乐派的复调音乐创作技巧,创作了许多风格和谐,庄重,清晰的无伴奏复调合唱佳作。 7,蒙特威尔第于1607年创作的《奥菲欧》代表了早期歌剧艺术的最高成就。8,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有大协奏曲和独奏协奏曲。大协奏曲是器乐协奏曲中最早的一种形式(17世纪中下叶),以一个小独奏组与整个乐队合作进行演奏。9,组曲是由四种风格化的舞曲为核心组成:阿勒曼德(德),库朗特(法,意),萨拉班德(西),吉格(英)。 10,勋伯格首创了“十二音体系”的无调性音乐。 11,偶然音乐(机遇音乐)的创始人是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所有的偶然音乐作品中最著名的是《4分33秒》。 12,对新音色的探索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彭德雷茨基的《广岛罹难者的哀歌》。乐谱中使用了52件弦乐器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声音组合。 二. 简述题 1,巴赫创作《平均律钢琴曲集》的目的:1)教学目的。2)向世人展示运用“十二平均律”便可以在任何一个调上自由的转调。 2,清唱剧的特点:1)亨德尔首创用英语演唱的清唱剧。2)选择英国中产阶级熟知的旧约圣经故事作题材。3)在清唱剧中用宣叙调谱写对话部分,用咏叹调谱写抒情歌词。4)特别突出了合唱在剧中的中心地位。 3,喜歌剧特点:1)主要关注日常生活场景和普通人的小故事。2)唱词使用各国的民族语言。3)音乐上多用人们熟悉的民间曲调。 4,弦乐四重奏特点:1)形成“对话的原则”,四件乐器各有个性,且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如同四个人谈话。2)四重奏形成于交响乐相同的四个乐章的固定格式。 5,马勒艺术歌曲的特点:1)其艺术歌曲多以套曲的形式出现。2)伴奏方面作曲家使用管弦乐队作伴奏,使人声与乐队相统一,形成“交响化的声乐”风格。6,李斯特交响诗的特点:1)题材都来自于诗歌文学巨著,著名美术作品或希腊神话。2)其总谱的前面,常常有一篇序言,说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主题思想,或引用有关诗文,说明作品的内容。3)主题变型。 7,威尔第歌剧(《弄臣》《游吟武士》《茶花女》)的特点:1)奉行“人性喜剧”的理想,歌剧主要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世俗人情与善恶美丑。2)作品有丰富的旋

期末考题西方音乐史历年考题整理

西方音乐史历年考题整理 看看吧... 挺像的... 我们的... (1)列举Haydn的五部代表作品. (2)Mozart的主要贡献. (3)无标题音乐 (4)写出作者 <<费加罗的婚礼>>,<<图画展览会>>,<<胡桃夹子>>,<>,<<一个华沙幸存者>> (5)俄罗斯"五人团"的成员及其代表作品 (6)Stravinsky的主要贡献. 二 (1)民族乐派的贡献 (2)Brahms的音乐思想 (3)Chopin和Liszt的比较 (4)现代音乐发展的方向 0608 你们的... 一、 1、写出亨德尔的五部代表作 2、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成就 3、印象主义风格 4、莫扎特的音乐贡献 5、绝对音乐的特点 二、填空(写出作者) 《一个华沙幸存者》《我的祖国》《圣母颂》《音乐的奉献》 《创世纪》 三、论述 1、民族乐派的贡献 2、现代音乐的流派 3、巴洛克音乐与古典主义的风格比较 4、巴赫与亨德尔的区别 0612 一,简答题 1,比较巴洛克音乐和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 2,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3,写出作者名

《水上音乐》钢琴奏鸣曲《悲怆》《b小调弥撒曲》《荒山之夜》《牧神午后》 4,列举斯特拉文斯基的五部代表作品 5,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色 6,交响体裁音乐与交响诗的异同 二,论述题 1,比较肖邦与李斯特 2,莫扎特的艺术贡献 0706整理的往年考题 西方音乐史历年期末考试题目 简答题 (1)试阐述巴洛克音乐时期与古典乐派之间关系/ 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 印象主义的艺术特征/ 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的比较 /简述捷克民族乐派的艺术成就 / (2)名词解释:试阐述"标题音乐"含义/ 无标题音乐的定义/ 声乐套曲/ 奏鸣曲;奏鸣曲式/ 绝对音乐 简述音乐体裁交响曲与交响乐的区别 (3)试列举Haydn的五部作品/ 列举海顿的五个作品/ 俄罗斯五人团的人物和代表作/ 列出巴赫的五个代表作品/ 列举出亨德尔的五部作品 列出三个现代音乐作家及其代表作(现代、当代之间有争议,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 列出德彪西的五个作品 (4)试阐述贝多芬音乐风格/ 莫扎特的贡献/ 莫扎特音乐风格的特点/莫扎特的音乐成就 柏辽兹的主要音乐成就/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斯特拉文斯基的贡献/ 简述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历程/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成就/ 论述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历程(每年都考) (5)写出作者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水上音乐》《展览会的图画》《牧神午后》《b小调弥撒》《胡桃夹子》《费加罗的婚礼》《图画展览会》《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一个华沙幸存者》 《牧神午后》《胡桃夹子》《未完成交响曲》《自新大陆》《荒山之夜》 《小巫师》《自新大陆》《胡桃夹子》《未完成交响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音乐的奉献》《我的祖国》《圣母颂》《创世纪》《一个华沙幸存者》《彼得与狼》《牧神午后》、歌剧《水仙女》、《G弦上的咏叹调》、《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彼得卢什卡》 (6)被誉为小提琴中的"魔鬼演奏者"的是谁 绝对音乐(拉丁语:absolutus,独立的)指的是不受非音乐因素影响的音乐。非音乐因素包括:诗歌、绘画、雕刻、自然、技术等。这种音乐的代表是18世纪和19世纪的奏鸣曲和交响曲。 论述题 (1)试论述柴科夫斯基的艺术风格/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特点、作品风格/论述柴可夫斯

《西方音乐史》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西方音乐史》 结课论文 论文名称: 印象派的音乐之旅——德彪西作品风格赏析 学生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 刘娜 提交日期: 2014年6月10日 2015年3月

印象派的音乐之旅——德彪西作品风格赏析 不同于人们耳熟能详的古典主义乐派和浪漫主义乐派,很多人都不了解印象派音乐,也许是因为它乍听起来并不像人们一贯认为的那样悦耳,又也许是因为它的表达方式太过难以捉摸,它经历了一个不被理解和令人叹服的曲折过程。德彪西正是这一伟大乐派的创始者,他创造的印象派音乐具有着划时代的革命意义,他的音乐颠覆了人们的听觉,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听赏境界,而德彪西也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下面我就将自己的理解与阅读的资料融会起来谈谈我眼中的德彪西作品风格。 一、德彪西音乐风格的形成 德彪西的音乐天赋是有目共睹的,“7岁时,显示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深得钢琴家弗勒维尔夫人喜爱。弗勒维尔夫人免费教他学习钢琴,直到德彪西11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后,还为他负担了大部分学费。”但他在音乐学院上学时,虽然十分优秀,自己却深不满足。他觉得音乐学院的教学过分保守拘古,与他内心的创新要求相去甚远。他的内心始终向往着摆脱传统守旧思想的束缚,于是在音乐上经常做出一些特立独行的行为,比如常常在钢琴上连续弹奏一串串的增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以及全音音阶等等,想以此寻求一种全新的听赏效果,也因此无法得到他人的理解,虽然坚持理想的过程是艰辛的,他也从未选择放弃。后来他有机会接触到了一些格调新颖的俄罗斯作品以及与西方音乐完全不同的东方音乐,从中受到十分深刻的启发,还结识了很多印象派的诗人和画家,他们之间热烈的讨论成为他思想迸发的源泉。逐渐的,在印象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德彪西开辟了一个新的音乐艺术流派,他的作品中更强调音响在一瞬间给人的听觉印象,强调各个音响之间的相互对比和不断变化,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模糊了在传统音乐中占突出地位的旋律轮廓线和明确的音响连接逻辑。我阅读的书中是这样形容印象派音乐的,“印象派音乐喜欢反映微妙和难于捉摸的东西,而不喜欢堂皇、不朽的雄伟气派;喜欢暗示和隐喻,而不喜欢过分夸张、直率和毫无保留。所以,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明显标志;它所塑造的种种幻象、印象和气氛,都同莫奈的模糊印象、塞尚的奇异梦境、雷诺阿的美妙温柔、修拉的眩目精巧相对应。”而显然这样的描述方式本身就充斥着一种玄幻其妙的色彩,似乎还是那么难以捉摸,更需要将这样抽象的概括具体看待。为了能让德彪西的作品风格更加明朗化,我将选取他的几个代表作加以赏析。 二、代表作品赏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