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前后赤壁赋鉴赏浅议

前后赤壁赋鉴赏浅议

前后赤壁赋鉴赏浅议
前后赤壁赋鉴赏浅议

前后赤壁赋鉴赏浅议

[摘要] 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先后于七月十七日和十月十六日与朋友在游黄州赤壁时分别写下《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成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写的两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中主要从情境创设方面反映了作者意在借助孟秋和初冬之景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豁达乐观的态度以及悲观失望政治不得志的感伤色彩。

[关键词] 苏轼《赤壁赋》情景

苏轼被贬官黄州期间于元丰五年孟秋七月草木丰实之际和初冬十月景瘦神凄之时夤夜泛舟游于赤壁后分别写下《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虽然游玩是古代士大夫的闲情逸趣,但也反映了作者在被贬官期间为暂时逃避政治上的巨大压力,想在山水间寻找慰藉以缓解压抑的心情。这两篇赋的主旨表现了作者对宇宙人生能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而能从悲观失望中摆脱出来,但由于作者政治上的屡遭挫折使豁达乐观染上了浓郁的感伤色彩。

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在情景的清晰与模糊方面也表现得有所差异。前者的情景描写相对淡化属于较为模糊的情景而后者在情景的处理方面则便显得历历在目属于较为清晰的,二者无形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们在动静态的描写方面也有所体现。前者静态的自然情景反映衬了人物彼此不断地交谈所呈现的动态情景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氛围。而后者人物描写几乎没有,相反环境描写则有动有静。从“江流”到“断岸”,从“山高”到“月小”以及从“草木”到“孤鹤”都给人一种十分跳跃的自然情景。所以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仍对现代写作有深远的影响。前赋的情景描写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平淡心态,之后以环境为切入点开启了主客之间的对话,以对话掀起了整个故事的高潮并使作者的情感随之达到顶峰。后赋则主要写的是环境的变化多端拉动着清节的转变。前后《赤壁赋》的着眼点在很多方面也是不同的,就写作方面的不同来分析,前赋注重对话是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行文,而后赋则更多的写作用在了写景方面。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抒发作者复杂的心情。另外在对于主旨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前赋利用对话直接写情而后赋则借景抒情。作者采取了“全知全能”视角将情景完整的一一展现出来使我们感觉对故事的嫩荣了然于心。总而言之,苏轼所“赋”之赤壁从异景、异情、异样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等多个方面呈现出这两篇赋给人的美妙之感。

前《赤壁赋》描绘了赤壁秋夜清幽旷渺的优美景色及夜月泛舟的飘逸兴致并以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了对宇宙人生的见解,特别是透过对江水与明月变与不变的讨论表现出作者开朗的胸襟和豁达的生活态度。文章通篇以景来贯穿,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和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并在文中反复出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溯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逝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不但没有给人丝毫重复拖沓的感觉还在表现人物悲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达到了诗情画意和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前《赤壁赋》写泛舟所见,让人赏心悦目:“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绘出秋江的清朗和纯净。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晕染,那茫茫的江水、雾气、夜空就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片让人不由陶醉其中。文中开头先描绘出的宁静的自然画面,接下来为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怀采用了主客问答的手法。从宇宙变化说到人生哲理,从变化的角度看,人生短暂天地不变自然可悲;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又与我同生万物又与我同一都会无穷无尽。天地间物各有主正如“苟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从而看淡人世间所有的荣辱、忧乐以及得失。文章最后作者感慨到大自然寻找精神上的寄托。

后《赤壁赋》较于前《赤壁赋》时间从七月到十月只过了短短三个月依然是赤壁下的清风明月,境界已大不同,深深的流露出悲观凄凉的心境。“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凄凉已不同于前赋中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空灵意境。而作者“浩浩乎如凭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神仙般的感觉已不复存在,而“江山之不可复识矣”更为此次出游奠定了凄冷的基调。全文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写了泛游之前的活动,短短的几行文字,将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第二层次纯粹写景的只有寥寥几句却写出赤壁的陡峭山高而空清月小的初冬夜景,作者写出了主客弃舟攀崖夜游赤壁的意境,“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境界高远。当作者独自一人登上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文章还写了一只孤鹤“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西去使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第三层在“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达了作者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本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但都无济于事并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增添新的哀痛。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总之,后文重在叙事写景,与前文相比较,后文略显虚无飘渺表现出更多的遗弃尘世的思想。

总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有振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是因为作者笔间不经意间流露出那种浓郁的感伤色彩。苏轼的感伤是心绪的自然流露是真诚的,不像宋代其他士大夫所描绘的闲愁那样的矫揉造作。从人们对前后《赤壁赋》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探索中便可知晓其在很多方面都展现出耀眼的光彩。然而它们在情景方面的造诣很少有人提及实在可惜,学人在此方面还需要很长时间以及很深邃的探究和注意。

参考文献

[1] 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 傅东华.文学百题[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4] (美)卡勒.文学理论[M].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对赤壁赋的赏析

《前赤壁赋》——一首探索人生哲理的哲理诗宋诗富有理趣,以苏诗为杰出的代表。其实苏轼的创作不只是诗歌富于理趣,他的散文也同样是富于理趣的,著名的《前赤壁赋》就是一篇诗情与哲理融合的优秀散文。这篇文章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元丰二年(1079)时,谏官李定、舒亶等人弹劾苏轼写诗文反对新法,苏轼因而被捕人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就是御史台,封建时代的监察机关)。被赦出狱以后,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受到监管而不得签书公事。政治上遭受这种严重打击,苏试的内心自然是十分苦闷的;但他并不消极,而是放情山水,随缘自适,接受佛老思想的影响,在大自然中寻求解脱。他在《初到黄州》一诗中说:"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虽然不无牢骚与自嘲之意,却也表现了他别求寄托,旷达超脱的一面。正是在这种十分苦闷而又努力寻求排解的思想情绪的支配下,苏轼于元丰五年的七月和十月,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赤壁,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o赤壁怀古》。这篇《前赤壁赋》,生动地描写了他夜游赤壁所见的优美景色,真实而又艺术地反映了他贬官黄州时期的心境和对人生的独特思索。 这是宋代散文赋的代表作。赋是中国古代产生很早的一种文体,兼有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在汉代是讲究辞采和铺陈的大赋,魏晋时期发展为讲究骈丽对偶、篇幅短小的徘赋,再经过唐代有严格音律限制的律赋,到了宋代,经过欧阳修、苏轼等人的创造,便产生了更便于抒写情怀、描写物象的散文赋,就是既保留了传统赋体诗的特质与情韵,在形式上也保留了用韵、句式整齐或主客问答等特点,同时又打破赋在句式、声律、对偶等方面的严格限制,更多地吸收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克服了板滞僵化的弊病,显得自由灵活,生动清新。 《前赤壁赋》是一首诗,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一首探索人生哲理的哲理诗。全文共分为五段。第一段,写苏子与客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夜游赤壁,泛舟江上,江水和月色十分优美,令他们陶醉,竟产生了一种飘飘然变成神仙的感觉。先点出时间:"七月既望(旧历十六日)",地点:"游于赤壁之下"。然后写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简淡清疏,写出一种静谧舒畅的艺术意境。下面写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二字,传达出缓缓升起的月亮的动的形态。写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又是八个字,不见着力,就轻

前后赤壁赋鉴赏浅议

前后赤壁赋鉴赏浅议 [摘要] 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先后于七月十七日和十月十六日与朋友在游黄州赤壁时分别写下《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成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写的两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中主要从情境创设方面反映了作者意在借助孟秋和初冬之景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豁达乐观的态度以及悲观失望政治不得志的感伤色彩。 [关键词] 苏轼《赤壁赋》情景 苏轼被贬官黄州期间于元丰五年孟秋七月草木丰实之际和初冬十月景瘦神凄之时夤夜泛舟游于赤壁后分别写下《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虽然游玩是古代士大夫的闲情逸趣,但也反映了作者在被贬官期间为暂时逃避政治上的巨大压力,想在山水间寻找慰藉以缓解压抑的心情。这两篇赋的主旨表现了作者对宇宙人生能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而能从悲观失望中摆脱出来,但由于作者政治上的屡遭挫折使豁达乐观染上了浓郁的感伤色彩。 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在情景的清晰与模糊方面也表现得有所差异。前者的情景描写相对淡化属于较为模糊的情景而后者在情景的处理方面则便显得历历在目属于较为清晰的,二者无形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们在动静态的描写方面也有所体现。前者静态的自然情景反映衬了人物彼此不断地交谈所呈现的动态情景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氛围。而后者人物描写几乎没有,相反环境描写则有动有静。从“江流”到“断岸”,从“山高”到“月小”以及从“草木”到“孤鹤”都给人一种十分跳跃的自然情景。所以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仍对现代写作有深远的影响。前赋的情景描写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平淡心态,之后以环境为切入点开启了主客之间的对话,以对话掀起了整个故事的高潮并使作者的情感随之达到顶峰。后赋则主要写的是环境的变化多端拉动着清节的转变。前后《赤壁赋》的着眼点在很多方面也是不同的,就写作方面的不同来分析,前赋注重对话是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行文,而后赋则更多的写作用在了写景方面。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抒发作者复杂的心情。另外在对于主旨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前赋利用对话直接写情而后赋则借景抒情。作者采取了“全知全能”视角将情景完整的一一展现出来使我们感觉对故事的嫩荣了然于心。总而言之,苏轼所“赋”之赤壁从异景、异情、异样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等多个方面呈现出这两篇赋给人的美妙之感。

赤壁赋与后赤壁赋比较阅读(公开课)

《赤壁赋》与《后赤壁赋》比较阅读 一、检测复习情况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赤壁赋》,下面我们一起背诵一下! 2、导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900多年前赤壁的山水风月引发了宋代著名作家苏轼“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极度自由之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者时隔三月之后重游旧地写下的另一篇美文——《后赤壁赋》。看一看,这一次作者又会有什么样的感触! 二、《后赤壁赋》翻译 1、揣测作者感情,自由诵读课文 2、学生范读三节 3、学生指正、学生齐读 4、分小组讨论、翻译各段句子 第一段 1、主动翻译,教师指导 壬戌年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喜欢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吟诗,互相酬答。过了一会儿,我不禁叹了一口气,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象松江的鲈鱼。但是,到哪里去弄酒呢?”我回家去找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好久了,拿它来准备你随时的需要。” 2、教师分析: 1、扣住题目来看,主要写重游赤壁前的情况,是谁先主动提出 ——苏轼(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2、有人同意吗? 友人附兴(举网得鱼),更有妇助雅兴(以待不时之需)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于是苏子和友人携酒与鱼欣然成行。 板书: 起雅兴而游乐 后赤壁赋历幽景而恐悲 逢孤鹤而梦悟

前后赤壁赋对比赏析

一洗万古”二《赤壁》 ──前后《赤壁赋》比较赏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刘真福 前后《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后,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所写。两文意境高远,文采斐然,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写景、抒情、言理三者水乳交融,堪称千古绝唱。《前赤壁赋》描绘了赤壁秋夜清幽旷渺的优美景色及夜月泛舟的飘逸兴致,以主客问答的方式,发表对宇宙人生的见解,特别是通过对明月与江水变与不变的议论,表现了开朗的胸襟和达观的生活态度。《后赤壁赋》描绘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冬夜江岸及其寥落幽峭的气氛,写出了独自登高引起的悲戚心情,最后以白鹤道士的虚幻梦境作结,于空灵奇幻中寄托超尘绝俗之想,笔调迷离惝恍,逗人遐思。古人曾称赞说:“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 下面就两文的一些特点作比较分析: 一、两文的相似点 1、文章体制上相同:

赋本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到汉代形成一种特定体制,它兼具诗和散文的性质,讲究文采,注重韵节。到宋代赋已趋于散文化。前后《赤壁赋》都属于赋体,而且都采用了“以文为赋”的形式,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趣。它们都有固定的节奏与较为宽泛的音韵,语句上骈散结合,错落有致,在整齐的对偶句中显示了多姿的美感,加上音节自然流畅,文势充沛,给人强烈的美感。不仅如此,苏轼用散文笔法纵横自如地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他那汪洋恣肆、雄伟奇丽的浪漫主义风格,在其丰富的想象之下更显出特殊新奇的意味。 2、蕴含的情感一致: 两篇赋都以游乐为主题,一游后再游,都能归结到享受江山美景的乐趣,表现旷达开朗的胸襟和生活态度。虽然不能排除作者的这种超脱是政治失意后的精神苦闷的自我慰藉和排遣,在超逸的背后和旷达的外表下,潜藏着作者的抑郁和悲伤,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两文写游玩之乐,际遇之悲,解脱之情,字里行间都跳跃着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身影。这样看来,林语堂的话就值得人细细思考玩味:“这两篇赋之出名不无缘故,绝非别人的文章可比,因为只用寥寥数百字,就把人在宇宙中之渺小的

苏轼《前后赤壁赋》原文及译文

苏轼《前后赤壁赋》原文及译文 苏轼《前后赤壁赋》原文及译文咏之编辑2016-3-23《前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