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存量垃圾场整治工程设计

某存量垃圾场整治工程设计

某存量垃圾场整治工程设计
某存量垃圾场整治工程设计

某存量垃圾场整治工程设计

发表时间:2017-10-17T19:01:15.0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作者:陈露[导读] 摘要: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城市、县城、建制镇存量垃圾场污染问题严重。就地无害化整治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处理方式,能有效降低存量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填埋气体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广东广州 510635

摘要: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城市、县城、建制镇存量垃圾场污染问题严重。就地无害化整治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处理方式,能有效降低存量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填埋气体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关键词:存量垃圾;就地无害化整治;堆体修整;渗滤液;填埋气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中提出的“加大存量垃圾治理”的任务要求,“对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和不达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存量治理,使其达到标准规范要求。”

一、存量垃圾场现状评估分析

根据现场观察,垃圾堆体降解过程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已都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或者存在潜在威胁。

1、渗滤液污染

由于垃圾生物降解作用及连日暴雨,该场填埋区下游水塘已积满渗滤液,少量渗滤液通过场区周边道路排水沟向下游自流。如不及时整治,必将污染下游地表水及地下水,危及到周边的居民的用水安全。

2、填埋气污染

垃圾通过生物降解产生的二次污染物除渗滤液外,还有填埋气体。填埋气体的主要成份为甲烷和二氧化碳,也含有微量的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填埋气体如不加以疏导与利用,将会产生如下危害:1)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2)产生恶臭;3)温室效应;4)影响植物生长。

3、垃圾堆体不稳定

该场运行过程中的垃圾压实度较低,填埋堆体沉降的幅度较大。加之,填埋作业不规范,目前垃圾堆体边坡坡度较大,绝大部分坡度大于1:1。当垃圾堆体发生大面积的不规则沉降或持续暴雨的情况下,垃圾堆体极易发生滑坡、坍塌等事故。

二、存量垃圾处理工艺

基于存量垃圾填埋场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实际情况,国内外有多种措施来减少其造成的影响。根据该地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可考虑采用垃圾异地搬迁方式和就地封场改造方式对填埋场进行污染控制和安全治理。

1、垃圾异地搬迁方式

将存量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全部挖出,运到新建的垃圾无害处理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如运到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或运到卫生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理。垃圾异地搬迁方案见效快,整治彻底,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在利用,最能受到垃圾场周边居民的欢迎。但搬迁施工过程中须做好各种污染防治措施,并应尽量缩短搬迁时间,防止造成二次污染、爆炸、火灾等事故。

才取异地搬迁方式,可实现绝大部分存量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缺点是处理费用高、整治工期长,存量垃圾堆体对周边环境影响周期延长。

2、就地无害化改造方式

就地无害化改造方式通过对垃圾堆体进行必要的整形,修筑中间平台、工作通道、边坡排水渠与雨水边沟,对渗滤液进行定向收集导排,并建设填埋气体疏导设施或集中收集处理系统,最终消除垃圾堆体的安全隐患及产生的臭味,有效减少渗滤液产生量、控制填埋气体及渗滤液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达到改善景观和生态环境的目的。

就地无害化改造方式具有施工工期短、见效快、费用可控,操作比较容易,工程措施实施后可控制并逐步减轻填埋场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原场址还可通过复绿改造成休闲公园供市民使用,实现土地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缺点是填埋场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仍难以完全消除,投资强度与客观条件的制约将决定最终改造对原有填埋场所产生污染的控制与环境修复的成效。

综上述分析,从经济性、环境影响、实现难易程度等众多因素考虑,建议采用就地改造方式处理存量垃圾。

三、工程设计方案

1、改造实施规划

由于垃圾中有机物的降解,随着垃圾堆体压实度和填埋高度的变化,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一般填埋场的沉降要持续25年以上,其总沉降量约为初始填埋高度的25%~50%,其中90%发生在封场后一年。堆体表面平整度直接影响封场后覆盖系统的完整性和雨水导排顺畅度,因此,本改造工程分两期实施。以防渗膜为分界线,膜下为一期工程,包括堆体修整、排气层、膜下保护层、防渗膜以及渗滤液导排系统。膜上覆盖系统为二期工程,包括排水层、水土保持和覆绿工程。

2、堆体修整工程

由于垃圾场使用期间无规范化作业管理,垃圾堆体边坡大部分区域坡度大于1:1,且垃圾未经过压实,垃圾堆体极为不稳定,随时可能出现滑坡、坍塌的风险。为加强垃圾堆体的稳定性,便于上层覆盖系统的铺设,需对垃圾堆体进行整形改造。经过整形改造后的垃圾堆体表面坡度将不大于1:4,回填垃圾也按照要求进行了分层压实。

3、覆盖工程

填埋场封顶覆盖层可防止垃圾、渗滤液以及填埋气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防止降雨的进入、生成气的溢出和动物的进入等。根据怀集旧垃圾填埋场实际特点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并参照国内常用的覆盖层结构布置方式,对本项目进行封顶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覆盖层结构布置如下所示:

植被层

700mm表土层;

7mm厚三维土工复合排水网格(含上下两层土工布);

垃圾场清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项目经理部组成 第二章、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 第三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第四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第五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 第七章、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第八章、施工进度表或施工网络图 第九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第十章、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附图:01 施工进度计划表 附图:02 施工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项目部的组成 一、工程概况

某市郊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位于该市郊区,设计封场表面积为58200平方米,封场工程包括垃圾库区边界以上部分堆山作业中的边坡覆盖和最终的场区顶部覆盖。主要建设内容为封场覆盖系统、填埋场渗滤液填埋气收集及处理工程、封场防洪工程、场区道路、供配电、给排水、消防、通信、监控和绿化工程等,项目估算总投资1193万元。 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根据某市郊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招标文件及有关问题的答疑文件; 2、某市郊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建筑安装施工图; 3、本工程施工现场踏勘情况; 4、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标准、施工验收及质量检查验收标准; 4.1主要技术规范及标准: (1)工程测量规范(GB50202-2002)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 (7)《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8)《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完整版)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

毕业设计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

目录设计说明书 1、绪论 1.1生活垃圾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1.3卫生填埋场概述 2、工程概况 2.1项目背景 2.2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2.3项目设计要求 设计计算书 3、填埋场的选址 3.1选址的考虑因素 3.2选址的程序 3.3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 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 4.1填埋区基底工程 4.2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4.3防渗材料 4.4防渗系统的构造 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5.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 5.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5.3渗滤液收集系统 5.4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5.4.1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5.4.2渗滤液调节池设计 6.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6.1填埋气的组成 6.2填埋气体产生量的预测 6.3填埋场气体的收集与导排 6.3.1填埋场的导排方式及选择 6.3.2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的设计 7.终场覆盖 7.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7.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8.封场后续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主要符号说明

1、绪论 1.1生活垃圾概述 1.1.1生活垃圾的定义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亦称城市固体废物,是由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业、旅馆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市政环卫系统、城市交通运输、文教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工矿企业等单位所排出的固体废物。其主要组成为:厨余物、废纸屑、废塑料、废橡胶制品、废编织物、废金属、玻璃陶瓷碎片、庭院废物、废旧家用电器、废旧家具器皿、废旧办公用品、废日杂用品、废建筑材料、给水排水污泥等。 1.1.1生活垃圾的危害 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如处理、处置不当,其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环境介质——大气、土壤、地表或地下水体进入生态系统形成污染,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不可逆生态变化。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不加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而且如填埋处理不当,不进行严密的场地工程处理和填埋后的科学管理,容易污染土壤环境。 (2)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可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迁徙落入水体,从而将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杀死水中生物,污染人类饮用水水源,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物产生的渗滤液危害很大,它可进入土壤污染地下水,或直接流入河流、湖泊或海洋,造成水资源的水质型短缺。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方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进入大气并扩散到很远的地方;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还可发生生物降解,释放出沼气,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上层空间的氧气,使植物衰败;有毒有害废物还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危害人体健康。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1.2.1焚烧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量的过剩空气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有还有毒物质在800——1200℃的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技术。

某存量垃圾场整治工程设计

某存量垃圾场整治工程设计 发表时间:2017-10-17T19:01:15.0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作者:陈露[导读] 摘要: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城市、县城、建制镇存量垃圾场污染问题严重。就地无害化整治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处理方式,能有效降低存量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填埋气体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广东广州 510635 摘要: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城市、县城、建制镇存量垃圾场污染问题严重。就地无害化整治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处理方式,能有效降低存量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填埋气体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关键词:存量垃圾;就地无害化整治;堆体修整;渗滤液;填埋气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中提出的“加大存量垃圾治理”的任务要求,“对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和不达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存量治理,使其达到标准规范要求。” 一、存量垃圾场现状评估分析 根据现场观察,垃圾堆体降解过程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已都对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或者存在潜在威胁。 1、渗滤液污染 由于垃圾生物降解作用及连日暴雨,该场填埋区下游水塘已积满渗滤液,少量渗滤液通过场区周边道路排水沟向下游自流。如不及时整治,必将污染下游地表水及地下水,危及到周边的居民的用水安全。 2、填埋气污染 垃圾通过生物降解产生的二次污染物除渗滤液外,还有填埋气体。填埋气体的主要成份为甲烷和二氧化碳,也含有微量的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填埋气体如不加以疏导与利用,将会产生如下危害:1)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2)产生恶臭;3)温室效应;4)影响植物生长。 3、垃圾堆体不稳定 该场运行过程中的垃圾压实度较低,填埋堆体沉降的幅度较大。加之,填埋作业不规范,目前垃圾堆体边坡坡度较大,绝大部分坡度大于1:1。当垃圾堆体发生大面积的不规则沉降或持续暴雨的情况下,垃圾堆体极易发生滑坡、坍塌等事故。 二、存量垃圾处理工艺 基于存量垃圾填埋场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实际情况,国内外有多种措施来减少其造成的影响。根据该地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可考虑采用垃圾异地搬迁方式和就地封场改造方式对填埋场进行污染控制和安全治理。 1、垃圾异地搬迁方式 将存量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全部挖出,运到新建的垃圾无害处理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如运到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或运到卫生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理。垃圾异地搬迁方案见效快,整治彻底,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在利用,最能受到垃圾场周边居民的欢迎。但搬迁施工过程中须做好各种污染防治措施,并应尽量缩短搬迁时间,防止造成二次污染、爆炸、火灾等事故。 才取异地搬迁方式,可实现绝大部分存量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缺点是处理费用高、整治工期长,存量垃圾堆体对周边环境影响周期延长。 2、就地无害化改造方式 就地无害化改造方式通过对垃圾堆体进行必要的整形,修筑中间平台、工作通道、边坡排水渠与雨水边沟,对渗滤液进行定向收集导排,并建设填埋气体疏导设施或集中收集处理系统,最终消除垃圾堆体的安全隐患及产生的臭味,有效减少渗滤液产生量、控制填埋气体及渗滤液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达到改善景观和生态环境的目的。 就地无害化改造方式具有施工工期短、见效快、费用可控,操作比较容易,工程措施实施后可控制并逐步减轻填埋场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原场址还可通过复绿改造成休闲公园供市民使用,实现土地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缺点是填埋场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仍难以完全消除,投资强度与客观条件的制约将决定最终改造对原有填埋场所产生污染的控制与环境修复的成效。 综上述分析,从经济性、环境影响、实现难易程度等众多因素考虑,建议采用就地改造方式处理存量垃圾。 三、工程设计方案 1、改造实施规划 由于垃圾中有机物的降解,随着垃圾堆体压实度和填埋高度的变化,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一般填埋场的沉降要持续25年以上,其总沉降量约为初始填埋高度的25%~50%,其中90%发生在封场后一年。堆体表面平整度直接影响封场后覆盖系统的完整性和雨水导排顺畅度,因此,本改造工程分两期实施。以防渗膜为分界线,膜下为一期工程,包括堆体修整、排气层、膜下保护层、防渗膜以及渗滤液导排系统。膜上覆盖系统为二期工程,包括排水层、水土保持和覆绿工程。 2、堆体修整工程 由于垃圾场使用期间无规范化作业管理,垃圾堆体边坡大部分区域坡度大于1:1,且垃圾未经过压实,垃圾堆体极为不稳定,随时可能出现滑坡、坍塌的风险。为加强垃圾堆体的稳定性,便于上层覆盖系统的铺设,需对垃圾堆体进行整形改造。经过整形改造后的垃圾堆体表面坡度将不大于1:4,回填垃圾也按照要求进行了分层压实。 3、覆盖工程 填埋场封顶覆盖层可防止垃圾、渗滤液以及填埋气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防止降雨的进入、生成气的溢出和动物的进入等。根据怀集旧垃圾填埋场实际特点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并参照国内常用的覆盖层结构布置方式,对本项目进行封顶覆盖系统工程设计。覆盖层结构布置如下所示: 植被层 700mm表土层; 7mm厚三维土工复合排水网格(含上下两层土工布);

垃圾场标准2001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建标[2001]101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加强国家对建设项目投资和建设的客观管理,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决策和规划建设水平,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保护环境,推进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项目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新建工程。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节约土地、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和节能等有关规定。 第五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应以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为基础,并考虑城市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按不同城市、不同建设规模,合理确定,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六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的指导下,统筹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布局和选址应进行技术经济和环境论证,综合比选。新建项目应与现有的垃圾收运及处理系统相协调,改建、扩建工程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第七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应采用成熟的、适用的先进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对于采用新技术和设备,应经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后合理确定。 第八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应坚持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配套工程项目,提高运营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 第九条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定额和指标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十条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主体是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场(以下简称“填埋场”),填埋场建设,应根据城市的规模与特点,结合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合理确定填埋场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中、小城市宜进行区域性规划,集中建设填埋场。 第十一条填埋场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垃圾产生量、场址自然条件、地形地貌特征、

垃圾场选址报告

垃圾场选址报告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第一章项目概述 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1.1.2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人民政府 业主单位:****环卫处 1.1.3选址依据 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GB16889-2008)。 3、《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4、《*****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湘建城〔2009〕215号)。 5、《****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 6、《关于永定区城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建设问题的会议纪要》(**阅〔2010〕14号)。 7、《****规划管理局关于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的规划选址意见》(张规〔2010〕29号)。 8、****环卫处与**有限公司签订的工程技术咨询合同。 9、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 1.1.4选址原则

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湘建城〔2009〕215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垃圾填埋场选址的主要原则是: 1、填埋场应在城市远期规划区以外,并有适当的距离。 2、填埋场应在城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方和水源的下游。 3、填埋场应有较好的交通条件,便于垃圾的运输。 4、填埋场应具有适当的水文和地质条件,满足防洪要求和避免对周围环境特别是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 5、填埋场不应设在国家自然保护区、蕴矿区、文物古迹区和旅游区。 6、填埋场应有足够的容量,可满足设计年限内的垃圾填埋量要求。 1.1.5场址比选内容 依据国家有关法令、法规、法律、制度、政策、规程及规范,对****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备选场址的技术条件和建设投资进行综合比选。 项目概况 1.2.1建设规模与目标 1、****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规划用地 面积300亩。

垃圾场施工组织设计

. 曲阳县垃圾中转站施工方案 项目经理: 总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编制人: 2017年3月6日 第一部分毛石砼基础 一、模板工程 1、模板组装前,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图和模板施工设计,现场应有能满足模板组装和检查需要的测量控制点。 2、模板安装前,应涂刷适宜的脱模剂,便于拆模。 3、斜撑下的表面应平整,并有足够的支撑面积。支撑下应铺设垫板,斜度的角度不宜大于60度。基础模板应支撑牢固,其支撑在土地正面时,应加设垫板。模板安装完工,应检查校正。检查无误后,应对砼的浇筑标高在模板上画线,标示清楚。 4、不承重的侧模,在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就可拆模。 二、混凝土工程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标准GB175等规定。水泥的检验批为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的袋装不超过200T。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一批抽样不少于一次。进行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指标的检验。当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都满足要求时,方可使用。水泥在保管时要注意,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标上标记,做到先到先用。临时露天暂时存放时,也应用防雨布盖严,底板垫高,采取防潮措施。水泥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结块降低强度。 块石:使用的块石要干净,表面不得有泥。块石的大小不得超过300mm。

砂、石:砼使用的中粗砂、碎石,应符合JGJ52、JGJ53的质量要求。砂的含泥量不大于5%,石的含泥量不大于2%。骨料中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和石灰块等。砂、石的颗粒级配含泥量及针片状颗粒含量应满足要求。 水: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在符合现行标准JGJ63的规定,所用水不应影响砼的和易性及凝结不应降低砼的耐久性。 砼搅拌时间:搅拌时间应以全部材料投入搅拌筒起,到开始卸料为止所经历的时间。时间过短,搅拌不均匀,强度和易性都下降。时间过长,不但降低搅拌的生产效率,同时还会不坚硬的粗骨料因脱角破碎等,而影响砼的质量。砼搅拌时间最短不少于90秒。 砼搅拌顺序:投料的顺序应从提高搅拌质量,减少叶片衬板的磨损,减少拌合物与搅拌筒的粒结,减少水泥飞扬,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砼强度,节约水泥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投料顺序是砂(石子),再倒水泥,然后倒入石子(砂)将水泥夹在砂、石中间,最后加水搅拌。搅拌要求严格控制砼的施工配合比,砂、石必须车车过磅,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搅拌好的砼要卸尽,在砼全部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更不得采用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 混凝土运输:砼运输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均匀性。不离析、不漏浆。保证砼具有设计配合比所规定坍落度。砼在初凝前浇入模板并捣实完毕,同时要保证砼能连续浇筑。当运距较远时,可掺加缓凝剂来延长凝结时间。采用运输容器应不吸水、不漏浆,以防和易性改变。 毛石混凝土浇筑:保证砼浇筑不产生离析现象。自由下落高度不应超过2m。为了保证砼振捣密实,必须多层浇筑,边倒砼,边放置块石。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要直上直下,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均匀点插,层层扣搭,时间掌握好,操作要细心。 砼养护,为了保证已浇筑好的砼在规定龄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必须做好养护工作。 三、施工标准 1、检查模板的位置、标高、截面尺寸、垂直度是否正确。接缝是否严密,支撑是否牢固。此外,还要消除模板的木屑、积水等杂物。在浇筑砼过程中,

垃圾场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填埋场工程设计 第一节:设计标准 1. 设计标准、指导思想与原则 1.1采用设计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4)《阜新市城市总体规划》; (5)《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6)《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7)《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CJ/T106-1999; (8)《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9)《恶臭污染物控制标准》GB14554-93; (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13)《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3037-1995; (1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7)项目单位提供的关于编制本项目可研报告的有关资料; (18)国家及阜新地区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 1.2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1.2.1 设计指导思想 在阜新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树立以人为本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建立现代化的城镇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全面改善城镇环境卫生质量,推动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 可行性研究报告 展,切实地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适应城镇发展的需要。 1.2.2 设计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及标准。 (2)积极采用新技术,改进和完善垃圾处理设施,为环卫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3)坚持与阜新市城市总体规划协调发展。服从阜新市城市总体规划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规划,适度超前,使环境卫生事业同城市总体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4)根据阜新市阜蒙县旧庙镇具体情况,城市规划,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填埋场地理、地质环境等因素,确定建设规模、处理方法,使所选的工艺技术成熟,

垃圾场

一、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 招标文件; 2. 上海市政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水工、市政、房建、自控仪表电气施工图纸; 3. 北京浦华控股有限公司设计的垃圾渗沥液处理站工程施工图纸; 4. 唐山市园林绿化设计院设计的园林绿化施工图纸; 5. 图纸会审与设计答疑文件; 6.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41 号令》 7.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9.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2.《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1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1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1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1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8.《建筑照明工程设计施工与质量管理标准GB50134-2004》 19.《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20.《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2002》 2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 22.《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23.《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01》 24.《防渗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Q/SY 1-2003》 25.《高密度聚乙烯垫衬系统施工及验收规程QB/GNDC1-2003》 26.《石家庄市园林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试行)2004.11.1》 27.《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 50290 -98》 28.《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GJJ17-2004 J302-2004》 29.《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J115-2001》 30.《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 174-96》 3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32.《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SL/T 235-1999》 3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 二、工程概况 唐山市中心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采用了先进的卫生填埋工艺,采 用垂直防渗和水平防渗相结合的工艺;实行分区填埋、雨污分流;设置 了地下水收集与导排系统、渗沥液收集与导排系统,渗沥液处理厂处理 规模为100m3/d,采用生化处理+膜分离的工艺,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填埋 场渗滤液一级排放标准;垂直防渗采用厚200 mm、深15.5-21.7m 塑性 混凝土墙;水平防渗采用2mmHDPE 防渗膜。底层防渗系统组成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

垃圾场封场与渗滤液整治工程初步的设计

前言 某市现有九个垃圾场均处于主城区,污染十分严重。为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确保安全,解决我市日趋严重的垃圾问题,因此,长生桥垃圾卫生填埋场正加快建设进度,同兴垃圾焚烧厂、黑石子垃圾卫生填埋场已逐步进入设计和建设阶段。建成后的三个现代化垃圾处理场,将分别替代原主城区九个垃圾场,所以,对这些垃圾场的封场已势在必行。 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对这些垃圾场将实行逐步封场。这不仅是为了改变目前我市垃圾处理现状,更重要的是实施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民心工程”。有利于改善我市投资环境,推动区域性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由于建场时的先天不足,各场不仅存在填埋气体爆炸、垃圾堆体坍塌等安全隐患,而且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因此,在封场时应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完善设施和设备,方可实现确保封场后的安全和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控制的目标。 某市某某村垃圾场地处某区七公里半,现已被某某房地产公司和中国西部某公司购买,计划修建作家俱城和汽车展示厅。该场于1986年开始使用,由开始300吨/日的入场量增至现在的1200吨/日,主要接受渝中区、XX区、南岸经济开发区和附近一些社会单位的生活垃圾,占地面积约50000m2。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场内垃圾采用自然堆放,堆放的倾角是垃圾的自然休止角,在雨天或受外力的作用下易坍塌;场内排水沟不完全,地表径流增加了渗滤液的产量;场内无防渗层,渗滤液在底部迁移,易造成堆体的滑动,且无处理设施,对地面、地下环境已造成污染;在填埋完成区

域未覆土和设置导气井,填埋气呈无组织排放,形成事故隐患。 在垃圾场进场方向的左部,XXXX房地产公司已将此处约50亩左右的垃圾进行了覆盖(用建筑弃土),厚度为2米左右,渝中区环卫局于2002年12月在此处打井钻气,间距约25米,采用穿孔钢管导出填埋气体,部分管头正在燃烧。 在垃圾场进场方向的右部,因西部XX场地平整施工,将大量的建筑弃土堆填在垃圾场填埋区内,并覆盖了拦渣坝及坝外部分。现坝外溪水每次涨水,其回水将淹至拦渣坝底部,给今后的封场造成困难。 二○○三年四月二十八日,由市环卫处组织,市市政委、渝中区环卫局、XX区市政局环卫处、中国市政工程XX设计院和XX市环境卫生科研所等单位参与的XX村垃圾场封场整治工程工作会议在市环卫处召开。与会的各位领导在肯定了封场实施方案的同时,提出了以下封场整治工程总体原则: 1、由于建场时的先天不足,该场不仅存在填埋气体爆炸、垃圾堆体坍塌等安全隐患,而且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因此,此次封场时主要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完善设施和设备,实现确保封场后的安全和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控制的目标。 2、在封场设计时同时充分考虑该场地封场后的使用,以避免建设的盲目性。 3、作好与土地使用权所有者及时沟通方案设计,保证工程设计得到XX 房地产公司和中国西部XX公司的认可。 二○○三年五月,XX区市政局环卫处委托中国市政工程XX设计研究院和XX市环境卫生科研所进行XX村垃圾场封场整治工程设计。

垃圾场封场及渗滤液整治工程

前言 重庆市现有九个垃圾场均处于主城区,污染十分严重。为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确保安全,解决我市日趋严重的垃圾问题,因此,长生桥垃圾卫生填埋场正加快建设进度,同兴垃圾焚烧厂、黑石子垃圾卫生填埋场已逐步进入设计和建设阶段。建成后的三个现代化垃圾处理场,将分别替代原主城区九个垃圾场,所以,对这些垃圾场的封场已势在必行。 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对这些垃圾场将实行逐步封场。这不仅是为了改变目前我市垃圾处理现状,更重要的是实施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民心工程”。有利于改善我市投资环境,推动区域性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由于建场时的先天不足,各场不仅存在填埋气体爆炸、垃圾堆体坍塌等安全隐患,而且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因此,在封场时应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完善设施和设备,方可实现确保封场后的安全和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控制的目标。 重庆市祺龙村垃圾场地处巴南区七公里半,现已被重庆丽都房地产公司和中国西部汽车城公司购买,计划修建作家俱城和汽车展示厅。该场于1986年开始使用,由开始300吨/日的入场量增至现在的1200吨/日,主要接受渝中区、巴南区、南岸经济开发区和附近一些社会单位的生活垃圾,占地面积约50000m2。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场内垃圾采用自然堆放,堆放的倾角是垃圾的自然休止角,在雨天或受外力的作用下易坍塌;场内排水沟不完全,地表径流增加了渗滤液的产量;场内无防渗层,渗滤液在底部迁移,易造成堆体的滑动,且无处理设施,对地面、地下环境已造成污染;在填埋完成区

域未覆土和设置导气井,填埋气呈无组织排放,形成事故隐患。 在垃圾场进场方向的左部,重庆丽都房地产公司已将此处约50亩左右的垃圾进行了覆盖(用建筑弃土),厚度为2米左右,渝中区环卫局于2002年12月在此处打井钻气,间距约25米,采用穿孔钢管导出填埋气体,部分管头正在燃烧。 在垃圾场进场方向的右部,因西部汽车城场地平整施工,将大量的建筑弃土堆填在垃圾场填埋区内,并覆盖了拦渣坝及坝外部分。现坝外溪水每次涨水,其回水将淹至拦渣坝底部,给今后的封场造成困难。 二○○三年四月二十八日,由市环卫处组织,市市政委、渝中区环卫局、巴南区市政局环卫处、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和重庆市环境卫生科研所等单位参与的祺龙村垃圾场封场整治工程工作会议在市环卫处召开。与会的各位领导在肯定了封场实施方案的同时,提出了以下封场整治工程总体原则: 1、由于建场时的先天不足,该场不仅存在填埋气体爆炸、垃圾堆体坍塌等安全隐患,而且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因此,此次封场时主要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完善设施和设备,实现确保封场后的安全和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控制的目标。 2、在封场设计时同时充分考虑该场地封场后的使用,以避免建设的盲目性。 3、作好与土地使用权所有者及时沟通方案设计,保证工程设计得到丽都房地产公司和中国西部汽车城公司的认可。 二○○三年五月,巴南区市政局环卫处委托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和重庆市环境卫生科研所进行祺龙村垃圾场封场整治工程设计。

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

--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 目录

-- 设计说明书 1、绪论 1.1生活垃圾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1.3卫生填埋场概述 2、工程概况 2.1项目背景 2.2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2.3项目设计要求 设计计算书 3、填埋场的选址 3.1选址的考虑因素 3.2选址的程序 3.3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 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 4.1填埋区基底工程 4.2填埋场的防渗系统 4.3防渗材料 4.4防渗系统的构造 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5.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 5.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 5.3渗滤液收集系统

-- 5.4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5.4.1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5.4.2渗滤液调节池设计 6.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 6.1填埋气的组成 6.2填埋气体产生量的预测 6.3填埋场气体的收集与导排 6.3.1填埋场的导排方式及选择 6.3.2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的设计 7.终场覆盖 7.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7.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8.封场后续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主要符号说明 1、绪论

1.1生活垃圾概述 1.1.1生活垃圾的定义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亦称城市固体废物,是由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业、旅馆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市政环卫系统、城市交通运输、文教机关团体、行政事业、工矿企业等单位所排出的固体废物。其主要组成为:厨余物、废纸屑、废塑料、废橡胶制品、废编织物、废金属、玻璃陶瓷碎片、庭院废物、废旧家用电器、废旧家具器皿、废旧办公用品、废日杂用品、废建筑材料、给水排水污泥等。 1.1.1生活垃圾的危害 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如处理、处置不当,其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环境介质——大气、土壤、地表或地下水体进入生态系统形成污染,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不可逆生态变化。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不加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而且如填埋处理不当,不进行严密的场地工程处理和填埋后的科学管理,容易污染土壤环境。 (2)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可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迁徙落入水体,从而将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杀死水中生物,污染人类饮用水水源,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物产生的渗滤液危害很大,它可进入土壤污染地下水,或直接流入河流、湖泊或海洋,造成水资源的水质型短缺。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方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进入大气并扩散到很远的地方;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还可发生生物降解,释放出沼气,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上层空间的氧气,使植物衰败;有毒有害废物还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危害人体健康。 1.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 1.2.1焚烧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量的过剩空气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有还有毒物质在800——1200℃的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技术。 1.2.2堆肥 堆废化是在控制条件下,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促进来源于生物的有

垃圾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曲阳县垃圾中转站施工方案 项目经理: 总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编制人: 2017年3月6日 第一部分毛石砼基础 一、模板工程 1、模板组装前,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图和模板施工设计,现场应有能满足模板组装和检查需要的测量控制点。 2、模板安装前,应涂刷适宜的脱模剂,便于拆模。 3、斜撑下的表面应平整,并有足够的支撑面积。支撑下应铺设垫板,斜度的角度不宜大于60度。基础模板应支撑牢固,其支撑在土地正面时,应加设垫板。模板安装完工,应检查校正。检查无误后,应对砼的浇筑标高在模板上画线,标示清楚。 4、不承重的侧模,在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就可拆模。 二、混凝土工程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75等规定。水泥的检验批为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的袋装不超过200T。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一批抽样不少于一次。进行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指标的检验。当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都满足要求时,方可使用。水泥在保管时要注意,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标上标记,做到先到先用。临时露天暂时存放时,也应用防雨布盖严,底板垫高,采取防潮措施。水泥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结块降低强度。 块石:使用的块石要干净,表面不得有泥。块石的大小不得超过300mm。

砂、石:砼使用的中粗砂、碎石,应符合JGJ52、JGJ53的质量要求。砂的含泥量不大于5%,石的含泥量不大于2%。骨料中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和石灰块等。砂、石的颗粒级配含泥量及针片状颗粒含量应满足要求。 水: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GJ63的规定,所用水不应影响砼的和易性及凝结不应降低砼的耐久性。 砼搅拌时间:搅拌时间应以全部材料投入搅拌筒起,到开始卸料为止所经历的时间。时间过短,搅拌不均匀,强度和易性都下降。时间过长,不但降低搅拌的生产效率,同时还会不坚硬的粗骨料因脱角破碎等,而影响砼的质量。砼搅拌时间最短不少于90秒。 砼搅拌顺序:投料的顺序应从提高搅拌质量,减少叶片衬板的磨损,减少拌合物与搅拌筒的粒结,减少水泥飞扬,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砼强度,节约水泥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投料顺序是砂(石子),再倒水泥,然后倒入石子(砂)将水泥夹在砂、石中间,最后加水搅拌。搅拌要求严格控制砼的施工配合比,砂、石必须车车过磅,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搅拌好的砼要卸尽,在砼全部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更不得采用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 混凝土运输:砼运输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均匀性。不离析、不漏浆。保证砼具有设计配合比所规定坍落度。砼在初凝前浇入模板并捣实完毕,同时要保证砼能连续浇筑。当运距较远时,可掺加缓凝剂来延长凝结时间。采用运输容器应不吸水、不漏浆,以防和易性改变。 毛石混凝土浇筑:保证砼浇筑不产生离析现象。自由下落高度不应超过2m。为了保证砼振捣密实,必须多层浇筑,边倒砼,边放置块石。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要直上直下,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均匀点插,层层扣搭,时间掌握好,操作要细心。 砼养护,为了保证已浇筑好的砼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必须做好养护工作。 三、施工标准 1、检查模板的位置、标高、截面尺寸、垂直度是否正确。接缝是否严密,支撑是否牢固。此外,还要消除模板内的木屑、积水等杂物。在浇筑砼过程中,

垃圾场方案2

第四章填埋场工程设计 第一节:设计标准 1. 设计标准、指导思想与原则 1.1采用设计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4)《阜新市城市总体规划》; (5)《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6)《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 (7)《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CJ/T106-1999; (8)《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9)《恶臭污染物控制标准》GB14554-93; (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13)《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3037-1995; (1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7)项目单位提供的关于编制本项目可研报告的有关资料; (18)国家及阜新地区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 1.2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1.2.1 设计指导思想 在阜新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树立以人为本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建立现代化的城镇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全面改善城镇环境卫生质量,推动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

展,切实地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适应城镇发展的需要。 1.2.2 设计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及标准。 (2)积极采用新技术,改进和完善垃圾处理设施,为环卫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3)坚持与阜新市城市总体规划协调发展。服从阜新市城市总体规划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规划,适度超前,使环境卫生事业同城市总体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4)根据阜新市阜蒙县旧庙镇具体情况,城市规划,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填埋场地理、地质环境等因素,确定建设规模、处理方法,使所选的工艺技术成熟,经济合理,工程投资较少且日常管理费用低,以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应尽量提高垃圾收运及处理操作的机械化水平,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垃圾收集运输要密闭化,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6)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环境优美,保护生态。

垃圾场实习报告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习报告

郑州市垃圾综合处理厂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与具体安排: 2014年6月16日——2014年6月22日 星期一查阅资料 星期二参观候寨垃圾填埋场 星期三撰写实习报告 星期四撰写实习报告 星期五提交实习报告 二.实习地点:郑州市垃圾综合处理厂 三.实习目的: 1.通过对垃圾填埋场的参观,了解垃圾填埋处理的工艺流程和处理方法, 熟识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 2.通过参观认识实习,了解环境污染防治,环境决策与管理的基本情况以 及环境工程的理论技术及工艺,获得有关污染治理的初步感性认识。 3.经过参观实习,提高专业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适 应社会的能力。 四.实习内容: (一). 郑州市综合垃圾处理场简介 郑州市综合垃圾处理厂位于二七区侯寨乡张李垌村,距西南绕城公路800米,占地约1280亩。一期工程包括卫生填埋场、污水处理站、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和管理办公区,二期将建高温堆肥场。垃圾处理工艺以卫生填埋为主,高温堆肥为辅,设计使用年限为22年,生活垃圾处理规模为2300吨/日。 该项目资金来源为郑州市财政局投资6000万元,市建投从银行贷款10500万元,国债拨款及转贷4100万元.由于项目资金到位,工程建设顺利完成,设施设备配套完善。 卫生填埋场的总容积为1300万立方米,一期A-D两个填埋区的容积为600万立方米。根据设计,垃圾填平后可突出地面堆成山坡状。按照目前2500吨/日的生活垃圾产量算,A-D两区约需七八年时间才能填封场。据了解,垃圾厂对城市的污染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是污水,即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另一种是垃圾厂产生的沼气。根据设计,综合垃圾处理厂有3套系统防止污染。一是卫生填埋场的防渗系统,底部、侧壁都有严密的防渗保护,不会污染地下水。二是污水处理系统,垃圾渗滤液经过污水处理站的处理后,可达到国家农田灌溉二类水质标准。三是沼气导排系统,从卫生填埋场的底部伸出导气管排放沼气。 (二).运行现状 郑州市垃圾综合处理厂自投入使用以来,运行正常,共处理生活垃圾约500万吨。由于设计合理,建设标准高,配套设施设备完善,填埋作业规范,污水处理工艺先进,运行管理精细。2008年在全国垃圾卫生填埋场无害化等级评定过程中被建设部审定为一级,09年获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填埋作业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 郑州市垃圾综合处理厂填埋作业设备齐全,共计投资一千多万元,配置有法国进口的垃圾压实机2台,推土机6台,装载机3台,挖掘机2台,自卸机10

垃圾场封场及渗滤液整治工程初步设计

垃圾场封场及渗滤液整治工程初步设计

前言 XX市现有九个垃圾场均处于主城区,污染十分严重。为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确保安全,解决我市日趋严重的垃圾问题,因此,长生桥垃圾卫生填埋场正加快建设进度,同兴垃圾焚烧厂、黑石子垃圾卫生填埋场已逐步进入设计和建设阶段。建成后的三个现代化垃圾处理场,将分别替代原主城区九个垃圾场,所以,对这些垃圾场的封场已势在必行。 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对这些垃圾场将实行逐步封场。这不仅是为了改变目前我市垃圾处理现状,更重要的是实施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民心工程”。有利于改善我市投资环境,推动区域性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由于建场时的先天不足,各场不仅存在填埋气体爆炸、垃圾堆体坍塌等安全隐患,而且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因此,在封场时应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完善设施和设备,方可实现确保封场后的安全和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控制的目标。 XX市XX村垃圾场地处XX区七公里半,现已被XXXX房地产公司和中国西部XX公司购买,计划修建作家俱城和汽车展示厅。该场于1986年开始使用,由开始300吨/日的入场量增至现在的1200吨/日,主要接受渝中区、XX区、南岸经济开发区和附近一些社会单位的生活垃圾,占地面积约50000m2。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场内垃圾采用自然堆放,堆放的倾角是垃圾的自然休止角,在雨天或受外力的作用下易坍塌;场内排水沟不完全,地表径流增加了渗滤液的产量;场内无防渗层,渗滤液在底部迁移,易造成堆体的滑动,且无处理设施,对地面、地下环境已造成污染;在填埋

完成区域未覆土和设置导气井,填埋气呈无组织排放,形成事故隐患。 在垃圾场进场方向的左部,XXXX房地产公司已将此处约50亩左右的垃圾进行了覆盖(用建筑弃土),厚度为2米左右,渝中区环卫局于2002年12月在此处打井钻气,间距约25米,采用穿孔钢管导出填埋气体,部分管头正在燃烧。 在垃圾场进场方向的右部,因西部XX场地平整施工,将大量的建筑弃土堆填在垃圾场填埋区内,并覆盖了拦渣坝及坝外部分。现坝外溪水每次涨水,其回水将淹至拦渣坝底部,给今后的封场造成困难。 二○○三年四月二十八日,由市环卫处组织,市市政委、渝中区环卫局、XX区市政局环卫处、中国市政工程XX设计院和XX市环境卫生科研所等单位参与的XX村垃圾场封场整治工程工作会议在市环卫处召开。与会的各位领导在肯定了封场实施方案的同时,提出了以下封场整治工程总体原则: 1、由于建场时的先天不足,该场不仅存在填埋气体爆炸、垃圾堆体坍塌等安全隐患,而且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因此,此次封场时主要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完善设施和设备,实现确保封场后的安全和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控制的目标。 2、在封场设计时同时充分考虑该场地封场后的使用,以避免建设的盲目性。 3、作好与土地使用权所有者及时沟通方案设计,保证工程设计得到XX 房地产公司和中国西部XX公司的认可。 二○○三年五月,XX区市政局环卫处委托中国市政工程XX设计研究院和XX市环境卫生科研所进行XX村垃圾场封场整治工程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