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

第一章总论

?掌握内容

一、药动学

二、药效学

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四、合理用药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

研究内容:

药物的跨膜转运

药物体内过程:机体对药物的处置(disposition)

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

代谢(metabolism)

排泄(excretion)

简称ADME

体内药物浓度(血药浓度)动力学规律

1.简单扩散

大部分药物均通过这种方式转运。药物的解离度与体液的pH对扩散产生明显的影响。酸性药物(如乙酰水杨酸、青霉素、磺胺等)在碱性较高的体液中有较高浓度,碱性药物(如利血平、红霉素、土霉素等)则在酸性体液中浓度较高。

2.主动转运

3.易化扩散

4.胞吞和胞饮

5.离子对转运

一、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

概念

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除静脉注射药

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外,其它给药方法均有吸收过程。

影响因素:给药途径

剂型

药物的理化性质

动物的种属

给药途径:内服、注射、呼吸道、皮肤

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

1)药物剂型:药物制剂的释放速率和胃肠中的溶解速率影

响药物吸收速率和程度。溶解的药物和液体剂

型较易吸收。

2)胃肠排空作用:排空速率会影响药物进入小肠的速率。

适当的肠蠕动可促进固体药物制剂的崩

解和溶解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3)pH值:胃肠液的pH能明显影响药物的解离度,酸性药

物在胃中易吸收,碱性药物在小肠中吸收。

4)药物的相互作用

5)首过效应:首过消除或第一关卡效应,指内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在肝药酶和胃肠道上皮酶的联合作用下进行首次代谢,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分布是指药物从全身循环转运到各器官、组织的过程。总体分布不均匀,但血液中分布均匀。

影响分布的四个因素:

药物的理化性质:脂溶性高,非解离型、小分子物质分布广。

血浆蛋白结合率

组织的血流量

药物对组织的亲和力

体液pH和药物的解离度

体内屏障

三、药物的排泄

药物或其代谢物从体内通过排泄排出体外,主要排泄途径为肾脏排泄和胆汁排泄,其它组织器官也参与某写物质的排泄。

肾脏排泄:注意不同动物闹也pH不同,所以读通以药物在不同动物排泄速率不同。

肉食酸性,犬猫弱酸偏中性,草食碱性

胆汁排泄:分子量300以上极性药物排泄。犬鸡强,猫、绵羊中等,兔猴差。肠肝循环

乳汁排泄:大部分药物可以从乳汁排泄,一般为被动扩散机制。乳汁的pH(6.5-6.8)较血浆pH(7.4)低,所以碱性药物在乳中的浓度高于血浆,如红霉素、TMP;奶废弃期

四、药物的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定义: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称为生物转化。

后果:代谢失活或代谢活化,毒性增加

步骤:

Ⅰ相反应(第一步)氧化还原水解极性增加

Ⅱ相反应(第二步)结合反应极性进一步增加

葡萄糖醛酸、硫酸、谷胱甘肽、甘氨酸

药酶诱导(enzyme induction )

有些药物能兴奋药酶,促进其合成增加或活性增强。能增强酶活性的药物称肝药酶诱导剂(enzyme inducer)。例如:苯巴比妥、安定、水合氯醛、保泰松、氨基比林、苯海拉明等。

药酶抑制(enzyme inhibition)

有些药物能使药酶的合成减少或酶的活性降低,能够减弱酶活

性的药物称肝药酶抑制剂(enzyme inhibitor)。例如:有机磷杀虫剂、氯霉素、异烟肼、乙酰苯胺、对氨水杨酸等。

影响肝药酶活性(增强或减弱)的药物可产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药动学参数

1、血药浓度与药时曲线

2、消除半衰期血药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称半衰期,用t1/2表示,反映药物从体内消除快慢的一种指标,是制定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依据。也是预测连续多次给药时体内药物达到稳态浓度的主要参数。例如:按半衰期间隔给药5~6次即可达稳态浓度。停药后经5个t1/2的时间体内药物消除达95%。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则消除半衰期为常数,不受药物初始浓度和给药剂量影响;零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半衰期与初始浓度有关,剂量越大,消除半衰期越长。

3.体清除率(Cl B):指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楚药物的血

浆容积,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清

除。单位:ml/min或L/h。

4、表观分布容积(Vd)

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药物总量按血浆药物浓度分布所需的总容积。是一个数学概念,反应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Vd越大,药物穿透入组织越多,分布越广,血中药物浓度越低。

Vd接近0.8-1.0 L/kg,药物在体内分布均匀;Vd大于1.0 L/kg,表明组织浓度大于血浆

浓度,分布广,如吗啡、利多卡因、喹诺酮;Vd小于1.0 L/kg,组织浓度低于血浆浓度,如水杨酸、保泰松、青霉素等。

5、生物利用度(F)

经过肝脏首过消除过程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量和速度

二、药效学

1、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药物作用(drug action )

是指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大分子之间的初始反应。

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 )

是药物作用的结果,表现为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改变

二者意义接近,在习惯用法上并不严加区别,但当二者并用时,应体现先后顺序。

兴奋(stimulation)与抑制(depression)

机体在药物的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称为兴奋,反之为抑制。

兴奋药与抑制药

有的药物对不同器官的作用可能引起性质相反的效应,药物就是通过其兴奋或抑制作用调节和恢复机体被病理因素破坏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除了功能性药物表现为兴奋和抑制作用外,化疗药物主要是作用于病原体,使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免受损害。

2、药物作用的方式

按作用部位可分为:

局部作用:药物吸收进入血液之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如局麻药的作用。

全身作用或吸收作用: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用。如吸入麻醉药的作用。

按作用发生的顺序可分为:

直接作用或原发作用:药物直接作用于靶位,如洋地黄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

间接作用或继发作用:由直接作用所引起其它器官的效应,如洋地黄引起的利尿作用。

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机体不同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造成了药物的选择性。

原因:1、药物对不同组织的亲和力不同;

2、药物在不同组织的代谢速率不同;

3、不同组织受体数量和分布不同。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治疗作用的基础,选择性高,针对性强,治疗效果好,很少或没有副作用

4、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药物的治疗作用(therapeutic action)

能对防治疾病产生的有利作用称为治疗作用。

可分为:

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消除疾病的原发致病因子,中医称为治本。如化疗药杀死病原微生物控制感染性疾病。

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药物的作用在于改善疾病症状,中医称为治标。如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

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药物的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均为不良反应。

1、副作用(side effect)

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原因:药物的选择性不高

特点:不可避免,但一般可以预料、可以减轻,能通过调整剂量或合并用药来缓解、纠正。

例如:阿托品

2、毒性反应(toxic effect)

治疗剂量下不出现,仅在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体内药物蓄积过多时才出现的反应,毒性反应会引起机体机能或组织结构的改变。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特点:可以预知的,采用剂量个体化,控制给药时间和间隔,定期检查相关功能,必要时停药或更换用药,也可避免。

毒性较大的药物如洋地黄类。

3、变态反应(allergic effect)

又称过敏反应,指机体对药物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出现于过敏体质者,其反应性质与药物效应、剂量无关,但反应程度相差大。

原因:有些大分子药物本身为半抗原,可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并具有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当在次接触就会引起变态反应。致敏原可以是药物本身,也可是药物的代谢产物或药物中的杂质。

例如青霉素引起变态反应,与其水解产生的青霉噻唑酸和青霉烯酸有关,故临床使用应现用现配。

4、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时的残存药理效应。

原因:药物与受体牢固结合,或药物造成不可逆的组织损害所致。

例如:口服巴比妥类药物,次晨出现的宿醉现象;

有些药物可产生对机体有利的后遗效应,如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后白细胞促进效应。

5、继发性反应(secondary effect)

是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例如二重感染。

6、特异质反应:由于生化过程异常所致,与遗传因素有关。

少数特异质体质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一般情况不同,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正比,药理性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不是免疫反应。

如:对骨骼肌松弛药琥珀胆碱发生的特异质反应是由于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所致。

药物的构效关系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效应或活性有着密切关系,药理作用的特异性取决于特定的化学结构。

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一般能与同一受体或酶结合,产生相似或相反的作用。

化学结构完全相同但存在光学异构体,会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例如氯霉素

药物的量效关系

阈剂量(threshold dose):能引起药物效应的最小剂量。

效能(efficacy):药物所能达到的效应。

效价(potency):即强度,药物达到等效效应时所需的剂量。

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对50%个

体有效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引起半数动物

死亡剂量。

极量(maximal dose):出现最大效应的剂量。

量效关系曲线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

量反应(graded response)

药理效应的强弱可用数字或量分级表示者,如心率、血压、体温等

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

在一定的药物浓度或剂量下,使单个患畜产生的产生特殊的效应,以有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也称全或无反应,如死

亡、睡眠等。研究对象为一群体。

安全性评价指标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

=LD50/ED50 (值大,表示药物较安全) 安全范围( Margin of safety )

ED95(99)~ LD5(1)之间的距离

95(99)%有效量 5(1)%致死量

评价药物的安全性较治疗指数更好

药物的作用机制

?非特异性作用机制: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

?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与药物结构有关。受体

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物方面: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疗程、联合用药?动物方面:种属差异、生理差异、病理因素、个体差异?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

四、合理用药原则

1.正确诊断

2.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

3.了解所用药物在靶动物的药动学知识

4.预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5.避免使用多种药物或固定剂量的联合用药

6.正确处理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关系

7.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8.避免动物源食品中兽药的残留

第二章抗菌药

主要掌握内容:

?化学合成抗菌药

?抗生素

?抗真菌药

(1)化疗指数 (chemotherapeutic index, CI)

LD50/ED50 或LD5/ED95

(2)抗菌谱 (antibacterial spectrum)

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可分为窄谱抗菌药与广谱抗菌药

(3)抗菌活性 (antibacterial activity)

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可分为抑

菌药与杀菌药

活性表达方式: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 (4)抗菌后效应(PAE):指细菌与抗菌药短暂接触后,将药物完全除去,细菌的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以时间的长短表示

几乎是所有抗菌药的一种性质。

(5)耐药性:是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使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的现象。分为天然耐药性与获得耐药性

合理使用抗菌药

明确诊断,掌握抗菌谱和适应证:临床诊断、病原诊断 制定合理给药方案:根据抗菌谱、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特殊情况需调整剂量和疗程:根据肝肾功能、生

理状态;

避免耐药性产生;

防止药物不良反应及残留

合理联合用药

Ⅰ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类

Ⅱ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类

Ⅲ快效抑菌药: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Ⅳ慢效抑菌药:磺胺类

Ⅰ + Ⅱ:协同Ⅱ + Ⅲ:相加或协同

Ⅰ + Ⅲ:拮抗Ⅱ + Ⅳ:无关或相加

Ⅰ + Ⅳ:无关或相加Ⅲ + Ⅳ:相加

化学合成抗菌药

一、磺胺类抗菌药

用于全身性感染的磺胺药

短效类:磺胺异噁唑(SIZ)、磺胺二甲嘧啶(SM2)

中效类:磺胺嘧啶(SD)、磺胺甲噁唑(SMZ)

长效类: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对

甲氧嘧啶(SMD)

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柳氮磺吡啶(SASP)

外用的磺胺药:磺胺米隆(SML) 、磺胺嘧啶银

(SD-Ag) 、磺胺醋酰钠(SA-Na)

抗菌谱

抗菌谱广:对G+菌、G-菌、衣原体、放线菌、原虫有效;对弓形

体有效;对绿脓杆菌有效;对砂眼衣原体有效;对伤寒杆菌敏感;

对立克次体、螺旋体、结核杆菌无效。

分布广,SD可进入脑脊液,是脑部细菌感染的首选药;

肝脏发生乙酰化反应,失去抗菌活性,毒性保存;

治疗泌尿道感染时,应选用乙酰化率低的药物

应用时注意:

足够的疗程和剂量:3-5天

局部应用应清疮排脓;

产蛋期禁用;

应用时应充分饮水,促进排出;宜与碳酸氢钠同服,碱化

尿液,促进排出;补充相应维生素 急性中毒:静脉注射磺胺类钠盐,速度过快或剂量过大;

慢性中毒:剂量较大或连续用药超过1周以上,肾毒性。

临床应用

全身感染:常用SD、SM2、SMZ、SMD、SMM,

与TMP合用;

肠道感染:难吸收药物如SG、PST、SST,与DVD

合用;

泌尿道感染:SMM、SMD、SM2;

局部和软组织感染:SN、SD-Ag;

原虫感染:SQ、SM2、SMM、SDM、磺胺氯吡嗪

二、抗菌增效剂

能增强磺胺药和多种抗生素的疗效,是人工合

成的二氨基嘧啶类。常用的有:

甲氧苄啶(TMP)和二甲氧苄啶(DVD,动物专用);

国外还有:奥美普林(OMP)、阿地普林(ADP)及

巴喹普林(BQP)

三、喹诺酮类抗菌药

药物的共同特点:抗菌谱广(支原体),杀菌力强,吸收快,抗菌作用独特,使用方便

动物专用品种:恩诺沙星、单诺沙星、二氟沙星、沙拉沙星

作用机制:影响细菌的DNA回旋酶

不良反应:幼龄动物软骨发生变性,引起跛行和疼痛

注意事项:幼龄动物不用,产蛋期禁用

临床主要用于支原体、大肠杆菌等感染

主要掌握药物: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达氟沙星、二氟沙星、诺

氟沙星、沙拉沙星

四、喹噁林类

乙酰甲喹:猪痢疾密螺旋体作用佳,首选药,仔猪黄白痢等,不

能促生长。

喹乙醇:抗菌促生长,主要用于体重低于35公斤猪,休药期35

天,禁用于禽和鱼。

喹烯酮:抗菌促生长

四、喹噁林类

乙酰甲喹:猪痢疾密螺旋体作用佳,首选药,仔猪黄白痢等,不

能促生长。

喹乙醇:抗菌促生长,主要用于体重低于35公斤猪,休药期35

天,禁用于禽和鱼。

喹烯酮:抗菌促生长

五、硝基咪唑类

抗原虫与厌氧菌。

甲硝唑和地美硝唑:抗滴虫和阿米巴原虫

抗生素

一、 -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

青霉素G:口服易破坏,但禽类和新生仔猪可内服达有效浓度,杀菌剂,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好的作用,与氨基甙类抗生素合用有协同,与红霉素、四环素等合用拮抗。过敏反应。水溶液易失效并产生致敏物,故用前配制;易被酸、碱、醇、重金属离子

破坏,避免合用

特点:不耐酸、不耐酶、窄谱

长效青霉素

普鲁卡因青霉素(procaine benzylpenicillin)

轻度感染或维持剂量,肌注后缓慢释放青霉素,主要用于

慢性感染。

苄星青霉素(benzathine benzylpenicillin)

预防或长期用药,吸收、排泄慢,血药浓度低,用于轻度

或慢性感染

广谱青霉素类

氨苄西林(Ampicillin ) 阿莫西林(Amoxicillin

特点:

?耐酸:可口服,不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感染无效;

κ口服、肌注均易吸收,内服阿莫西林血药浓度高于

氨苄西林。

λ对G-杆菌有效:可用于伤寒、副伤寒以及G-杆

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对阳性菌效果不

如青霉素,对阴性菌作用不及氨基甙类

耐酶青霉素类

苯唑西林(oxacillin)氯唑西林(cloxacillin )

特点:?半合成的耐酸耐酶

κ可口服,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λ主要用于耐青霉素G的金葡菌感染,如奶牛乳腺炎

头孢菌素类(先锋霉素类)

头孢氨苄(先锋霉素IV)

第一代头孢,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头孢噻呋(Ceftifur)

动物专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内服不吸收,肌内和皮下注射吸收迅速;体内分布广泛 广谱杀菌,抗菌活性比氨苄西林强,对链球菌活性比氟喹诺酮类药物强

不良反应主要为菌群紊乱或二重感染,肾毒性,牛引起特征性的脱毛和瘙痒

头孢喹诺(cefquinome)

动物专用第四代头孢菌素

内服吸收少,肌内、皮下注射吸收迅速,体内分布不广泛 广谱杀菌,抗菌活性较头孢噻呋、恩诺沙星强

主要用于牛、猪呼吸系统感染及奶牛乳腺炎

大环内酯类、截短侧耳素类和林可胺类

一、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

是一类具有14-16元大环内酯基本化学结构的抗生素

按化学结构分为:

14元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

15元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螺旋霉素、罗他霉素

16元大环内酯类麦迪霉素、交沙霉素、吉他霉素

泰乐菌素、替米考星

红霉素erythromycin

内服采用耐酸的依托红霉素或琥乙红霉素。

易产生耐药性,用药不超过1周,停药后可恢复敏感性。 应用:耐青霉素金葡菌感染、禽慢性呼吸道病、猪支原体

肺炎。

不良反应:肌注刺激性强,犬猫内服可引起呕吐、腹泻、

腹痛等症状,可用肠溶片。肝药酶抑制剂

吉他霉素(北里霉素):饲料添加剂,用于猪鸡。

泰乐菌素tylosin

畜禽专用的抗生素;

内服易吸收,可与铁、铜、铝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而失

效;

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弱于红霉素,对支原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牛、猪、鸡还用促生长作用;

不良反应:肌注局部刺激,增强聚醚类抗生素的毒性;

主要用于防治支原体感染。

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畜禽专用,与泰乐菌素相似,主用于猪、

鸡支原体感染

替米考星(tilmicosin)

半合成畜禽专用抗生素。

药理作用:广谱,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支原

体抗菌活性强于泰乐菌素。

药动学:肺组织、乳中药物浓度高。

不良反应:禁止静注,可致死动物,引起负性心力效应

(negative inotropic effect)。

应用:家畜肺炎、禽支原体病、家畜乳腺炎

泰拉霉素(Tulathromycin

Pfizer公司产品,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注射剂,商品名Draxxin。2004 年在欧洲上市,2005 年在美国上市。用于治疗猪、牛的呼吸道感染, 如猪的放线杆菌性胸膜肺炎、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副嗜血杆菌病,牛的巴氏杆菌病、睡眠嗜血杆菌病。不能与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林可霉素同时使用,泌乳期奶牛禁

用。

截短侧耳类抗生素

泰妙菌素(tiamulin)

又名泰妙灵、支原净。

抗菌谱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似,对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密螺旋体有强效;对G-作用弱。

单胃动物内服生物利用度高,主要从胆汁排泄;

用于治疗鸡慢呼、猪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密螺旋

体性痢疾;

本品禁与聚醚类抗生素合用,可加强后者毒性,马禁用,易引起结肠炎,猪过量使用也会导致呕吐

沃尼妙林(Valnemulin)

半合成畜禽专用抗生素

国外批准临床用于牛猪鸡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畜

禽呼吸道感染。

作用略强于泰妙菌素

林可胺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lincomycin, 洁霉素)

内服吸收不完全,肌注吸收良好,代谢物仍有活性。 抗菌谱:同大环内酯类(革兰氏阳性菌、支原体)。 大剂量内服有胃肠道反应,肌内给药刺激性强,家兔敏感 应用: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厌氧菌感染、支原体病

氨基甙类抗生素

共同特性

对G-杆菌作用强,对G-球菌作用差,在碱性环境下作用

增强

抗菌机制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影响膜通透性

易产生耐药性,耐药机制为产生钝化酶、膜通透性的改变、

抗生素靶位的修饰

极性大,口服不吸收,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肾皮质浓度高,可进入内耳淋巴液,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原型经肾排

对酶稳定性:奈替>阿米>妥布>庆大>卡那>链

临床应用于G-杆菌的严重感染

链霉素(Streptomycin)

内服难吸收,肌注吸收迅速而完全,不易进入脑脊液,可透过胎盘屏障,尿中浓度高,碱化尿液可增强作用

对大多数G-杆菌和G+球菌及结核杆菌效果好。对绿脓杆

菌效果弱。

细菌易产生耐药性,

兽医专业考研大学排名,考研科目及方向.doc

兽医专业考研大学排名,考研科目及方向 兽医专业考研大学排名,考研科目及方向 兽医专业考研方向兽医专业考研大学排名和考研科目及方向主要集中在兽医、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以下是各专业介绍兽医专业考研大学排名和考研科目及方向1兽医兽医专业,是指从事防治动物疾病的行业或人。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实施家畜家禽疾病的诊疗、防治、检疫及畜产品卫生检验等。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扩大,畜牧行业职场用人量不断增加。曾一度被认为是”招生冷门”的畜牧兽医专业,如今成为就业市场新的增长点,部分院校甚至出现多家企业抢订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的现象。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畜牧业发展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农村畜牧业发展机遇空前,潜力巨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优惠和扶持政策,鼓励农村大力发展畜牧业。不仅如此,全国许多地方,在国家优惠和扶持政策基础上,利用地方财政又给以大力扶持。 我国畜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瓶颈是广大农村及养殖大户缺乏畜牧兽医中、初级人才,尤其是今年肉、蛋、奶的价格创了历史新高,农民朋友和养殖专业户想扩大养殖规模,但由于请不到技术人员,大多是望洋兴叹。专家论断,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农学专业人才,尤其是畜牧兽医技术人才是最紧缺的人才之一。因此,就读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好。兽医专

业考研大学排名和考研科目及方向2基础兽医学学科简介“基础兽医学”是“兽医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本学科研究动物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疾病发生及药物作用。本学科由在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兽医病理学的基础上组成。学科以整体研究为主,并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生命现象,指导畜牧生产打下基础。 基础兽医学专业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基础兽医学教学科研及业务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兽医学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初步具备独立从事或组织基础兽医学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方向 01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02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03兽医病理学;04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兽医专业考研大学排名和考研科目及方向3临床兽医学临床兽医学是一级学科兽医学下的二级学科。本学科研究非传染性疾病及非侵袭性动物疾病的病因、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科学。该学科由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临床诊断学和中兽医学组成,直接为兽医临床服务,保障动物的健康与卫生,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也是人类医学的重要相关学科。 专业方向(01)动物胚胎工程(02)动物生殖内分泌(03)动物中毒病与毒理学(04)动物临床疾病 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 考研推荐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

027874601兽医药理学练习题(汇总答案)

027874601兽医药理学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 属于分离麻醉药的是( A ) A. 氯胺酮 B. 戊巴比妥钠 C. 赛拉嗪 D. 水合氯醛 2. 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专用红霉素制剂是( C ) 2C.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 D. 琥乙酰红霉素片 3. 可应用于各种局部麻醉方法的药物是( B ) A. 普鲁卡因 B. 利多卡因 C. 丁卡因 D. 可卡因 4. 为延缓局麻药浸润麻醉时的吸收和延长其作用时间,通常在其药液中加入适量( C ) A. 安乃近 B. 安定 C. 肾上腺素 D. 酚磺乙胺 5. 无抗球虫作用的药物是( D ) A. 氨丙啉 B. 马杜霉素 C. 尼卡巴嗪 D. 伊维菌素 6.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机理是(C ) A. 影响细菌胞壁合成 B. 干扰细菌胞膜的通透性 C. 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 D.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7. 可与乳酶生同时应用的药物是( D ) A. 抗菌药 B. 吸附药 C. 收敛药 D. B族维生素 8. 肾上腺素可用于治疗(B ) A.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B. 急性过敏性休克 C. 因α受体阻断引起的低血压 D. 急性心肌炎 9.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自用药部位吸收进入体循环的( D ) A. 有效血药浓度 B. 速度 C. 程度 D. 速度和程度 10. 大环内酯类类抗生素不包括( A ) A. 泰妙菌素 B. 泰乐菌素 C. 替米考星 D. 红霉素 11. 抗组胺药发挥作用的原因是(D ) A. 加速组胺的灭活 B. 加速组胺的排泄 C. 通过与组胺结合使其失活 D. 通过竞争组胺受体阻断其作用

12. 尼可刹米是(B ) A. 大脑兴奋药 B. 延髓兴奋药 C. 中枢镇静药 D. 脊髓兴奋药 1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B ) A. 二重感染和胃肠道反应 B. 耳毒性和肾毒性 C. 局部刺激性和软骨毒性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14. 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不.包括( D ) A. 快速而强大的抗炎作用 B. 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C. 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D. 提高机体对细菌外毒素的耐受力 15.影响凝血因子活性的促凝血药是( A ) A. 酚磺乙胺 B. 氨甲环酸 C. 安特诺新 D. 氨甲苯酸 16. 克拉维酸是(B ) A. 抗革兰氏阳性菌抗生素 B.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C. 抗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 D.广谱抗菌药 17. 不宜用于催产的药物是(C ) A. 缩宫素 B. 氯前列醇 C. 麦角新碱 D. 垂体后叶素 18. 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是( A ) A. 强心苷 B. 肾上腺素 C. 咖啡因 D. 麻黄碱 19. 马杜霉素具有( B ) A. 抗菌作用 B. 抗球虫作用 C. 抗真菌作用 D. 抗锥虫作用 20. 筒箭毒碱过量的解救药物是( B ) A. 氨甲酰甲胆碱 B. 新斯的明 C. 碘解磷定 D. 琥珀胆碱 填空题 21. 药物在体外混合有可能产生配伍禁忌。 22. 氨基比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产生解热镇痛作用。 23. 苦味健胃药作用机理是刺激舌味觉感受器,通过、迷走 神经反射引起消化液分泌增加。

兽医药理学

第一章药物与兽医药理学 本章重点: 1.药物的定义及与毒物的区别。 2.药物的分类。 3.兽医药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一、药物、毒物和兽药的定义 药物:指用于诊断、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物质。 毒物:对机体能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药物超过一定的剂量也能产生毒害作用,因此药物和毒物的区别仅在于剂量的差别。药物长期使用或剂量过大都有可能成为毒物。 思考题 1.兽医药理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 定义: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内容:药效学、药动学 任务: (1)阐明药物的作用、作用机理、适应症和禁忌症。 (2)开发新药和新制剂。 2.药物的分类。 天然药物:植物、动物、矿物或微生物发酵产物 合成药物: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抗菌药 生物技术药物: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制品

第二章药效学 本章重点和难点 1.药效学的概念和内容。 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3.不良反应的概念和种类。 4.药物的量效关系。 一、药物效应动力学 概念: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目的意义:阐明药物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助于新药设计。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作用和药理效应 1. 药物作用:药物对机体细胞的初始作用。 2. 药理效应:药物引起的机体反应。 兴奋:功能增强。如咖啡因等。 抑制:功能降低。如巴比妥类等。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治疗作用 药物作用于机体产生的对防治疾病有利的作用(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 不良反应 药物防治疾病时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对动物有损害的作用。 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特异质反应 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或浓度的增高药理效应也增强,这种剂量与效应的关系称为量效关系。 1.最小有效量(阈剂量/阈浓度):能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2.半数有效量(ED50):能引起50%动物质反应或50%量反应的剂量或浓度。 3.极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的剂量。 4.常用量/治疗量:比阈剂量大,比极量小的剂量。 5.最小中毒量:引起中毒的最小剂量。 6.致死量:引起死亡的剂量。 7.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50%试验动物死亡(质反应)的剂量。

临床兽医学

临床兽医学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临床兽医科学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逐步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献身农业;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学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临床兽医科学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用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专业书刊和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独立承担兽医临床实践工作的能力。 3、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目前有: 1.动物疾病与保健 2.鱼类疾病与保健 3.中西兽医结合 4.临床病理组织学 三、学习年限 一般为3年,根据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研究生处审核,校长批准,可适当缩短(但不得少于两年半)或延长;在职硕士生一般延长一年。 四、培养方式 本专业硕士生的培养要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硕士生必须通过课程考试,成绩达到合格标准,参加一定的临床实践、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取得规定学分,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德育考核合格,方能授予学位。 导师要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制定硕士生培养计划,并组成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对研究生进行具体的培养和指导。 1、思想政治工作:硕士生除了学习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还必须参加政治学习,形势与任务教育,公益劳动等活动。要健全研究生管理制度,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课程学习 为使研究生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较好的实验技能,必须学好必修课和选修课。注意因材施教。课程学习可采取课堂讲授、专题报告和讨论及导师指导下自学指定书刊、撰写学习报告等方式,培养独立获得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修课必须通过考试,选修课必须通过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才能获得学分。 临床实践:为使硕士生熟练临床诊疗技能,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重视临床实践环节。可在学院(校)附设兽医院或条件较好、病例较多的地方兽医院、站及畜牧场进行,一般于1~3学期中分散或集中安排,累计时间不得少于一个月,通过提交病例报告或诊疗总结方式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学位课程兽医临床实践的考试。 3、执行中期考核制度:硕士生在论文工作正式开始以前应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 (1)思想政治表现、品德与科学作风。 (2)学位课和其他必修课、补修课的学习成绩以及完成学分情况。 (3)对选题的认识,对试验设计和技术路线的理解,对研究方法和测试手段的掌握程度。 考核合格者可继续学习,进入论文工作。对不能达到要求的应停止其硕士学习,按其已有的学历资格分配工作。 4、社会实践和公益劳动:参加社会实践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研究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农情,坚定正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药物的被动转运:也叫下山运动。是药物通过细胞膜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主要特点包括不具有饱和性、顺浓度差、不需要载体、不耗能。 3、耐受性:指动物长期接触某种药物后,由于自身酶、受体等物质的变化,导致药物的疗效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之为耐受性。 4、血脑屏障:血脑屏障是指脑部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脉络丛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之间的屏障。由于血脑屏障的结构比较致密,故其通透性较差,一般大分子、脂溶度低、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分子不能通过。 5、二重感染: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对药物敏感的细菌受到抑制,菌群间相对平衡受到破坏, 以致一些不敏感的细菌或真菌等大量繁殖,引起的继发性感染称为二重感染。 6、全身麻醉药:指一类能可逆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表现为意识丧失、感觉及反射小时、骨骼肌松弛等,但仍保持延脑生命中枢的功能。 7、受体:指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8、药物作用的二重性: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表现出各种不良反应。 9、表面麻醉:指将药物涂于粘膜表面,使粘膜下神经纤维麻醉的方法。用于眼、鼻、咽喉、气管、食道、生殖器粘膜浅手术的麻醉。 10、受体激动剂:既与受体具有较高亲和又具有内在活性,与受体结合后能提高受体活性的一类药物称作受体激动剂。 11、后遗效应:在停药以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后遗效应并非都是对机体的不良反应,有的后遗效应对机体也有益,如抗生素后效应。 12、生物利用度:指药物以某种剂型的制剂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速率和程度。 13、耐药性:细菌长期接触抗菌药后,通过改变自身结构、产生灭活酶等方式,使自身对药物的敏感度降低或完全不敏感,药物药效降低或完全无效的现象称之为耐药性。 14、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在适当剂量下,药物只对某些组织或器官产生主要的或最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和器官影响很小或几乎无作用。药物的选择性是药物分类及选择用药的基础和依据。 15、兽医药理学: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单项选择题 1、可用于表面麻醉的药物是( B )。 A.普鲁卡因 B.丁卡因 C.氯胺酮 D.琥珀胆碱 2、关于药物的量效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A )。 A 药物的效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B 药物的效应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大 C 药物剂量过低时可能不产生任何药理效应 D 极量对应着药物的最大效应 3、糖皮质激素诱发与加重细菌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C )。 A. 激素剂量不足 B. 激素抗菌力下降

题 目 谈谈你所认识的兽医药理学

题目谈谈你所认识的兽医药理学 系别动物医学系 专业动物药学1班 年级2011级 学号222011602103021 姓名甘存思 指导教师魏述永 成绩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谈谈你所认识的兽医药理学 甘存思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重庆荣昌 402460 摘要: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束缚学生创新思维和医学技能的培养,现行的动物药学专业兽医药理学教学思路仍同于兽医专业,缺乏“药”学特色;理论教学形式传统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验教学内容简单,难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迎合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的根本途径。实施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对药理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动物药学专业学生学习兽医药理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字:兽医药理学;性质任务;现状;改革方法 1.兽医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药理学运用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基础理论和知识,阐明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适应症和禁忌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所以,药理学是一门桥梁学科,即使药学与医学的桥梁,也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1】。 兽医药理学的学科任务主要是培养未来的兽医师学会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并为进行临床前药理实验研究、开发新药及新制剂创造条件。 2.动物药学专业兽医药理学的现状 2.1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现有的药理学实验教学多以验证性实验重复操作为主,教师设计准备实验内容,指导和演示实验过程,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操作。这样的实验教学往往使学生认为完成实验过程就如同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大部分学生很少自主思考实验内容,而是被动接受实验结果。因此,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专业特点不突出

兽医药理学练习题汇总答案.doc

一、单项选择题 1.属于分离麻醉药的是(A) A. 氯胺酮 B. 戊巴比妥钠 C. 赛拉嗪 D. 水合氯醛 2.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专用红霉素制剂是(C) 2C.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 D.琥乙酰红霉素片 3.可应用于各种局部麻醉方法的药物是(B) A. 普鲁卡因 B.利多卡因 C.丁卡因 D.可卡因 4.为延缓局麻药浸润麻醉时的吸收和延长其作用时间,通常在其药液中加入适 量(C) A. 安乃近 B.安定 C.肾上腺素 D.酚磺乙胺 5.无抗球虫作用的药物是(D) A. 氨丙啉 B.马杜霉素 C.尼卡巴嗪 D.伊维菌素 6.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机理是(C) A. 影响细菌胞壁合成 B. 干扰细菌胞膜的通透性 C. 抑制细菌 DNA旋转酶活性 D.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7. 可与乳酶生同时应用的药物是( D ) A. 抗菌药 B. 吸附药 C. 收敛药 D. B 族维生素 8. 肾上腺素可用于治疗( B ) A.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B. 急性过敏性休克 C. 因α受体阻断引起的低血压 D. 急性心肌炎 9.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自用药部位吸收进入体循环的( D ) A. 有效血药浓度 B. 速度 C. 程度 D. 速度和程度

10. 大环内酯类类抗生素不包括( A ) A. 泰妙菌素 B. 泰乐菌素 C. 替米考星 D. 红霉素 11. 抗组胺药发挥作用的原因是( D ) A. 加速组胺的灭活 B. 加速组胺的排泄 C. 通过与组胺结合使其失活 D. 通过竞争组胺受体阻断其作用 12. 尼可刹米是( B ) A. 大脑兴奋药 B. 延髓兴奋药 C. 中枢镇静药 D.脊髓兴奋药 1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B ) A. 二重感染和胃肠道反应 B. 耳毒性和肾毒性 C. 局部刺激性和软骨毒性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14. 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不.包括( D ) A. 快速而强大的抗炎作用 B. 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C. 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D. 提高机体对细菌外毒素的耐受力 15. 影响凝血因子活性的促凝血药是( A ) A. 酚磺乙胺 B. 氨甲环酸 C. 安特诺新 D.氨甲苯酸 16. 克拉维酸是( B ) A. 抗革兰氏阳性菌抗生素 B. β - 内酰胺酶抑制剂 C. 抗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 D. 广谱抗菌药 17. 不宜用于催产的药物是( C ) A. 缩宫素 B. 氯前列醇 C. 麦角新碱 D. 垂体后叶素 18. 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是( A )

兽医药理学课程教案东北农业大学教务处

兽医药理学课程教案 总学时数:90学时 (其中:理论课60学时,实验课30学时) 2006-2007年第二学期 授课班级:动医本科051-055班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刘芳萍

兽医药理学教案 课程:兽医药理学/Veterinary Pharmacology 理论教学时数:60学时 适用专业:兽医、药学专业本科生 授课时间:2006-2007度第二学期 授课对象:兽医2005级本科 一、基本教材 兽医药理学21世纪课程教材陈杖榴主编动物医学专业用二、主要参考书 兽医临床药理学冯淇辉等主编 兽医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英文版(第五版) 药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杨宝峰主编兽药手册朱模忠主编 药物代谢动力学冯淇辉等主编 三、主要参考杂志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杂志 中国兽医学报 畜牧与兽医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养禽与禽病防治 中国奶牛 中国兽药杂志 中国兽医科技 中兽医医药杂志 绪论教学方案 Ⅰ、教学目的与任务 1、掌握药物、毒物、药品、制剂、剂型的概念。 2、掌握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 Ⅱ、讲授的内容纲要 兽医药理学绪论1学时 一、药物的概念 (一)药物、药品、毒物的定义 (二)药物与毒物的区别 (三)药物的分类 二、兽医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一)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二)兽医药理学的性质 (三)兽医药理学的任务 三、兽医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四、总结 Ⅲ、重点与难点 1、药物的概念,药物与毒物的区别。 2、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Ⅳ、采用的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Ⅴ、本章复习题 1、药物、毒物、药品的定义。 2、药物与药品、药物与毒物的区别。 3、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 第一章总论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教学方案 Ⅰ、教学目的与任务 1、掌握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药物作用的方式及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主要的不良反应。 2、掌握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量效关系、剂量的概念、量效曲线。 3、掌握药物作用机制。 Ⅱ、讲授的内容纲要 第一节: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2学时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四)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二、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 (一)药物的构效关系 (二)药物的量效关系 三、药物作用机理 (一)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 (二)药物作用的非受体机制 四、总结 Ⅲ、重点与难点 1、药物作用和效应的概念与区别,药物作用的方式及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2、药物的治疗作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3、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 四、受体的特点及功能、药物作用的非受体机制。 Ⅳ、采用的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Ⅴ、本节复习题 1、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形式。 2、药物作用的方式有那些。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 第 1题:A1型题(本题1分) 毛果芸香碱对眼睛的作用是()。 A.瞳孔缩小,升高眼内压,调节痉挛 B.瞳孔缩小,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C.瞳孔扩大,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 D.瞳孔扩大,降低眼内压,调节麻痹 E.瞳孔缩小,降低眼内压,调节麻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毛果芸香碱直接选择兴奋M胆碱受体,产生与节后胆碱能神经兴奋时相似的效应。对眼部作用明显,无论是局部点眼还是注射,都能使瞳孔缩小,这是兴奋虹膜括约肌上的M胆碱受体,使虹膜括约肌收缩。还具有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的作用。 第 2题:A1型题(本题1分) 可用于蜜蜂螨虫防治的药物是()。 A.辛硫磷 B.溴氰菊酯 C.双甲脒 D.敌敌畏 E.环丙氨嗪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双甲脒为广谱杀虫药,主要为接触毒,兼有胃毒和内吸作用,主要用于杀螨,如疥螨、痒螨、蜂螨等。而辛硫磷为低毒有机磷杀虫剂,适用于防治地下害虫;溴氰菊酯主要用于防治牛、羊体外寄生虫病;敌敌畏为有机磷杀虫剂,用于防治棉蚜等农业害虫;环丙氨嗪主要用于控制动物厩舍内蝇蛆的繁殖生长,杀灭粪池内蝇蛆,以保护环境卫生。 第 3题:A1型题(本题1分) 选择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为()。 A.咖啡因 B.士的宁 C.尼可刹米 D.吗啡 E.戊四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咖啡因为大脑兴奋药,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进脑细胞代谢,改善大脑机能,可引起动物觉醒,精神兴奋与运动亢进。而士的宁为脊髓兴奋药,尼可刹米、戊四氮为延髓兴奋药吗

物觉醒,精神兴奋与运动亢进。而士的宁为脊髓兴奋药,尼可刹米、戊四氮为延髓兴奋药,吗啡为麻醉性镇痛药。 第 4题:A1型题(本题1分) 治疗左心衰竭引起的急性肺水肿可首选()。 A.呋塞米 B.氢氯噻嗪 C.螺内酯 D.乙酰唑胺 E.甘露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呋塞米可用于治疗左心衰竭引起的急性肺水肿,是因为呋塞米能扩张肺部容量静脉,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加上其利尿作用,使回心血量减少,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降低,有助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 第 5题:A1型题(本题1分) 强心苷主要用于治疗()。 A.充血性心力哀竭 B.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 C.心室纤维颤动 D.心包炎 E.二尖瓣重度狭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强心苷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首选药物。临诊常用的强心苷类药物,有洋地黄毒苷、毒毛花苷K和地高辛等。 第 6题:A1型题(本题1分) 糖皮质激素诱发和加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A.用量不足,无法控制症状而造成 B.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降低机体的防御能力 C.促使许多病原微生物繁殖所致 D.患畜对激素不敏感而未反映出相应的疗效 E.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糖皮质激素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但须注意,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容易诱发和加重感染,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

兽医药理学全真模拟题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兽医药理学全真模拟题 来源:来自互联网编辑:兽药招商网发布时间:2010-6-25 12:19:42阅读数:1386 《兽医药理学》(分值:15%) 一.名词解释 1.兽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及提高生产效能的 物质。 2.毒物:为对动物机体造成损害作用的物质。 3.制剂:按《兽药典》或《兽药质量标准》将药物制成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制 剂。 4.剂型:将药物加工制成适用的、安全、稳定的及使用方便的一定形式称剂型。 5.处方药:凭兽医的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兽药,未经兽医开具处方,任何人不 得销售、购买和使用处方药。 6.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兽医行政了个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兽医处方就 可以自行购买并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的兽药。 7.药物消除:指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生物转化)和排泄。 8.首过作用: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由门静脉进入肝脏,受肝脏的作用,使吸收的药 物代谢灭活,进入体循环的药物减少,导致疗效下降或消失的现象。 9.生物转化:药物在动物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的改变,也称为药物代谢。

10.药物作用:药物在机体内与机体细胞间的反应。 11.兴奋药与抑制药: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该药物称兴奋药;反之称为抑制药。 12.局部作用:药物作用的部位在用药的局部(如局麻药普鲁卡因)。 13.吸收作用(全身作用).~药物吸收入血液循环,分布全身而发挥作用(如全麻药、降压药)。 14.原发作用(直接作用):药物吸收后直接到达某一器官产生的作用。 15.继发作用(间接作用):由于药物原发作用的结果,引起产生其它间接作用。16.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指机体不同器官、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表现明显的差异,某一药物对某一器官、组织作用特别强,而对其他组织的作用很弱,甚至对相邻的细胞也不产生影响。 17.对因治疗:也称治本、用药的目的在于消除发病的原因,去除疾病的根源。如抗菌药物杀灭或抑制病原体。 18.对症治疗:为用药的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的临床症状,也称治标。如用解热镇痛药所消除机体发热之症状。 19.副作用:在用药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副作用为药物所固有,选择性作用低的表现。 20.毒性反应:指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 21.变态反应:也叫超(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 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22.继发反应:也称治疗矛盾,是指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一种不良反应,

兽医动物药理学重点总结 完整版

药理学实验及作业第一部分:绪论及总论 1、药物:用于疾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化学物质。 2、毒物:对动物机体产生能损害作用的物质。 3、兽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以及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 4、药物利用度: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的速率和吸收程度的一种度量。 5、药物的来源:药物可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及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生素,合成药物包括各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抗菌药物等,生物技术制药即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药物。 6、剂型:这些药物的原料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必须进行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 7、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 8、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称为药效学。 9、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0、兴奋: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效应。 11、抑制: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效应。 12、局部作用:药物在吸收进入血液以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 13、吸收作用: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而产生的作用,又称全身作用。 14、直接作用:药物对直接接触到的器官、组织、细胞的作用。 15、间接作用:由于机体的整体性,会对药物的直接作用产生反射性或生理性调节,即为药物的间接作用。 16、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指药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只作用于某些组织和器官,对其他组织和器官没有作用。 17、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18、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对症治疗,或称治标。 19、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 20、副作用:药物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21、毒性作用:是有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22、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药物和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合后作为抗原而引起的机体体液性或细胞性的免疫反应,并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23、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 24、药物的量效关系:定量分析与阐明药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变化规律 25、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量称半数致死量。 26、ED50:对50%个体有效的药物剂量称半数有效量。 27、治疗指数: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28、安全范围ED95~LD5之间的距离或95%有效量~5%致死量 29、受体: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30、受体的功能:与配体结合、传递信息。 31、受体的特性:饱和性、可逆性、特异性、灵敏性、多样性。 32、受体的调节:增敏调节和脱敏调节 33、占领学说:药物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可逆的;药效与被占领受体的数量成正比,当全部受体被占领时,就会产生最大药理效应;药物浓度与效应关系服从定量作用定律;药

兽医概论论文

课程论文 (2010-2011学年秋季学期) 论文题目:浅谈兽医和兽医学 课程名称:兽医概论 任课教师:张立波李鹏王继凤郑世军 班级:***班 学号:1005010*** 姓名:刘*

浅谈兽医和兽医学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兽医学在现代的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兽医学逐渐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兽医学分为基础兽医、预防兽医、临床兽医等,在预防动物疫病、治疗动物疾病以及保证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单的概括了兽医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概况,兽医的职责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兽医所发挥的作用,几种重大的动物疫病以及面对这些疾病兽医应该怎样做,对本学期《兽医专业概论》课程的收获以及个人看法,以及对大学未来生活的规划。 关键字兽医体系发展概况动物疫病职责大学规划 一、兽医学的科学体系和发展概况 1、兽医学的学科体系 兽医学研究预防和治疗家畜疾病的科学。随着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兽医学的范畴现已扩大到涉及人畜共患疾病、公共卫生、环境保护、人病模型、实验动物、食品生产、医药工业等领域,并形成了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对农业生产以及生物学和人类医学的发展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兽医科学与医学的理论基础相通,两者互相借鉴,共同发展。兽医科学的主要基础理论和应用学科有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学和胚胎学、家畜生理学家畜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和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学、家畜内科学、家畜外科学、家畜产科学等。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兽医科学迅速发展,又相继建立了小动物兽医学、禽病学、兽医流行病学、动物营养学及营养代谢疾病研究、麻醉学、实验外科和显微外科、兽医毒理学和家畜中毒学、兽医真菌学、兽医病毒学、兽医免疫学、人畜共患疾病、动物卫生学、兽医公共卫生学、预防兽医学及野生动物病学等新的学科。﹝1﹞在中国,兽医大致分为中兽医和西兽医两大体系。 其中中兽医学(中国传统兽医学)具有独特的体系,它的基本理论和中医学一脉相承,是中国历代人民同家畜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中兽医学主要包括基础理论、诊断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症防治等内容。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医学的影响,中兽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理论体系和以四诊、辨证、方药及针灸为主要手段的诊疗方法。在古代中兽医为我国畜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社会发展,中兽医只有调整适应当前形式才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西兽医体系是现在世界重要的兽医体系,发挥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动物疫病防治方面和小动物疾病方面。西方兽医科学与其医学的理论基础相通,两者互相借鉴,共同发展。兽医科学的主要基础理论和应用学科有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学和胚胎学、家畜生理学家畜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和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学、家畜内科学、家畜外科学、家畜产科学等。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兽医

《兽医药理学》复习重点(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兽医药理学》 (Veternary Pharmacology) 目的与要求: 比较系统地掌握兽医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理解药物的作用原理,掌握药物作用特点与应用,结合兽医临床实践,培养初步选药、用药的能力,为临床合理用药打下必要的基础。 重点: 兽医药理学总论中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理,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各论中各个系统药物的作用机理,常用药物药理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总论 1.概述: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2.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1)药物的基本作用 (2)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 (3)药物的作用机制 3.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转运--药物动力学: (1)药物的跨膜转运 (2)药物的体内过程 (3)药物动力学的概念 4.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药物因素、动物因素、环境因素 各论 一、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1.传出神经药物概述: (1)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 (2)传出神经系统药的作用方式和分类 2.拟胆碱药 (1)拟胆碱药的分类 (2)氨甲酰胆碱、毛果芸香碱的作用特点、应用

(3)新斯的明、毒扁豆碱的作用特点、应用 3.抗胆碱药 (1)阿托品的作用特点、应用 (2)琥珀酰胆碱、箭毒、泮库溴铵的作用特点、应用4.拟肾上腺素药 (1)肾上腺素的作用与应用 (2)各种拟肾上腺素药物作用及主要应用比较 5.抗肾上腺素药 (1)抗肾上腺素药的分类及作用特点 6.局部麻醉药 (1)局部麻醉的概念、作用原理 (2)普鲁卡因、丁因利和多卡因的作用特点、应用(3)局麻药的各种给药方法 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1.全身麻醉药 (1)定义、分类、作用机理、麻醉分期 (2)吸入麻醉药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3)非吸入麻醉药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4)复合麻醉的应用 2.镇静药与抗惊厥药 (1)吩噻嗪类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2)苯甲二氮卓类的特点与应用 (3)巴比妥类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4)水合氯醛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5)抗惊厥药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3.镇痛药 (1)定义、作用机理 (2)麻醉性镇痛药的作用与应用 (3)赛拉嗪、赛拉唑作用特点与应用 4.中枢兴奋药

兽医药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兽医药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药物的被动转运:也叫下山运动。是药物通过细胞膜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主要特点包括不具有饱和性、顺浓度差、不需要载体、不耗能。 3、耐受性:指动物长期接触某种药物后,由于自身酶、受体等物质的变化,导致药物的疗效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之为耐受性。 4、血脑屏障:血脑屏障是指脑部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脉络丛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之间的屏障。由于血脑屏障的结构比较致密,故其通透性较差,一般大分子、脂溶度低、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分子不能通过。 5、二重感染: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对药物敏感的细菌受到抑制,菌群间相对平衡受到破坏, 以致一些不敏感的细菌或真菌等大量繁殖,引起的继发性感染称为二重感染。 6、全身麻醉药:指一类能可逆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表现为意识丧失、感觉及反射小时、骨骼肌松弛等,但仍保持延脑生命中枢的功能。 7、受体:指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8、药物作用的二重性: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表现出各种不良反应。 9、表面麻醉:指将药物涂于粘膜表面,使粘膜下神经纤维麻醉的方法。用于眼、鼻、咽喉、气管、食道、生殖器粘膜浅手术的麻醉。 10、受体激动剂:既与受体具有较高亲和又具有内在活性,与受体结合后能提高受体活性的一类药物称作受体激动剂。 11、后遗效应:在停药以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后遗效应并非都是对机体的不良反应,有的后遗效应对机体也有益,如抗生素后效应。 12、生物利用度:指药物以某种剂型的制剂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速率和程度。 13、耐药性:细菌长期接触抗菌药后,通过改变自身结构、产生灭活酶等方式,使自身对药物的敏感度降低或完全不敏感,药物药效降低或完全无效的现象称之为耐药性。 14、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在适当剂量下,药物只对某些组织或器官产生主要的或最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和器官影响很小或几乎无作用。药物的选择性是药物分类及选择用药的基础和依据。 15、兽医药理学: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16、兽药:指临床用于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还包括能影响器官生理功能和/或细胞代谢的物质。 二、单项选择题 1、可用于表面麻醉的药物是()。 B A.普鲁卡因 B.丁卡因 C.氯胺酮 D.琥珀胆碱 2、关于药物的量效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A A 药物的效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B 药物的效应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大 C 药物剂量过低时可能不产生任何药理效应 D 极量对应着药物的最大效应 3、糖皮质激素诱发与加重细菌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是()。C

(完整版)兽医药理学教案

《兽医药理学》理论授课教案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兽医药理学是阐明药物、机体和病原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又是密切结合兽医临应床、指导合理防治畜禽疾病的应用学科,它是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兽医药理学以化学、畜禽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畜禽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畜禽寄生虫和免疫学等为基础,阐明动物机体在药物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反应以及药物防治畜禽疾病的机理,进而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服务。因此,兽医药理学作为兽医专业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的一门桥梁课,在完成兽医专业的目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药物代谢谢动力学(即药物在体内的转动和转化)和药物效应动力学(即药物对机体或病原体的作用与原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运用药物与畜禽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合理、正确地应用药物防治畜禽疾病和促进畜牧生产。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概念和理论知识方面 1、熟练掌握总论部分药动学与药效学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影响药物作用的重要因素;各论部分抗病原体药、饲料添加药的作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2、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及血液系统、专一性解毒药、影响组织代谢与外周神经系统的常用药物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基本知识。 3、一般了解各系统药中的其它药物。 (二)、操作技能方面 1、熟练掌握药理学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包括药理实验动物持选择,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对及实验数据、资料的整理。 2、根据当今畜禽集约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群体给药方法、技能、注意事项、中毒解救等基本知识。 3、掌握开写处方的基本知识和实验动物的各种投药技能。 4、学会常用制剂的调节器制方法及应用技术。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 一.名词说明 1.兽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繁育及提高生产效能的 物质。 2.毒物:为对动物机体造成损害作用的物质。 3.制剂:按《兽药典》或《兽药质量标准》将药物制成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制 剂。 4.剂型:将药物加工制成适用的、安全、稳固的及使用方便的一定形式称剂型。 5.处方药:凭兽医的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兽药,未经兽医开具处方,任何人不 得销售、购买和使用处方药。 6.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兽医行政了个治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兽医处方就 能够自行购买并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的兽药。 7.药物排除:指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生物转化)和排泄。 8.首过作用:药物经胃肠道吸取由门静脉进入肝脏,受肝脏的作用,使吸取的药 物代谢灭活,进入体循环的药物减少,导致疗效下降或消逝的现象。9.生物转化:药物在动物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的改变,也称为药物

代谢。 10.药物作用:药物在机体内与机体细胞间的反应。 11.兴奋药与抑制药: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该药物称兴 奋药;反之称为抑制药。 12.局部作用:药物作用的部位在用药的局部(如局麻药普鲁卡因)。13.吸取作用(全身作用).~药物吸取入血液循环,分布全身而发挥作用(如全麻 药、降压药)。 14.原发作用(直截了当作用):药物吸取后直截了当到达某一器官产生的作用。 15.继发作用(间接作用):由于药物原发作用的结果,引起产生其它间接作用。 16.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指机体不同器官、组织对药物的敏锐性表现明显的差异, 某一药物对某一器官、组织作用专门强,而对其他组织的作用专门弱,甚至对相邻 的细胞也不产生阻碍。 17.对因治疗:也称治本、用药的目的在于排除发病的缘故,去除疾病的根源。 如抗菌药物杀灭或抑制病原体。 18.对症治疗:为用药的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的临床症状,也称治标。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 1药物与毒物 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毒物是指能对动物机体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2剂型与制剂 药物原料经过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某一药物制成的可供临床直接使用的一种剂型称为制剂。 3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4药物动力学转运方式 分为:简单扩散、主动转运、易化扩散、胞饮作用和离子对转运。 5药物动力学吸收 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6药物动力学分布 指药物从血液循环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7药物动力学生物转化 药物在体内发生的结构变化称为生物转化,又称为药物代谢。 8药物动力学排泄

指药物的原形和/或代谢产物,通过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 外的过程。 9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药时曲线下面积、峰浓度与达峰时间)通过曲线可定量地分析药物在体内动态变化的规律性和特征。 10主要药动学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消除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体消除率、生物利用度。 11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兴奋与抑制。 12药物作用的方式 局部作用、吸收作用或全身作用;直接作用或原发作用、间接 作用或继发作用。 1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指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表现强弱有明 显不同的药物效应。 14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15药物的相互作用 配伍禁忌。 16构效关系 药物的构效关系指特异性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物效应有密切关系。

17量效关系 指一定范围内,药物的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它 可定量地分析和阐明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 18药物的作用机理 19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物方面、动物方面、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 20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21磺胺类药物的分类、作用机理、抗菌作用 1分类根据内服后的吸收情况,可分为肠道易吸收、肠道难吸 收及外用三类。 2作用机理通过干扰敏感菌的叶酸代谢过程而抑制其生长繁殖。 3抗菌作用属广谱慢作用型抑菌药。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 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对衣原体和某些原虫也有效。一般均应与 抗菌增效剂(TMP、DVD)合用。 22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抗菌作用与不良反应 1主要包括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达氟沙星、沙拉 沙星、诺氟沙星等。 2作用机理抑制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回旋酶,干扰DNA复 制产生杀菌作用。 3抗菌作用为广谱杀菌药,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 支原体、某些厌氧菌均有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