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生的三种境界_人生感悟

人生的三种境界_人生感悟

人生的三种境界_人生感悟
人生的三种境界_人生感悟

精心整理

人生的三种境界_人生感悟

以童真的眼光看人间,

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与新鲜,

对人间规则有笃诚的信念。

在尘世中漂泊,感到红尘,

有太多的诱惑,流连太久,

这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虚伪的面具背后,

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

只有靠自己去领悟和体验。

当洞察世事后,心已返璞归真,对世事、对自己不断反省,

知道一生追求什么,或者一生放弃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只是眼里的此水此山,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

看淡人生,才会看淡名利,

看淡名利,才知道人生该珍惜什么。轻握似水的流年,

轻倚一袭心湖的斑斓,

沉淀、升华与回归——论人生三重境界说

沉淀、升华与回归——论人生三重境界说 越是长大,越会感到自己的渺小;读的书越多,越能发觉自己的无知;每当底下头,俯视自己的时候,总会在不经意间察觉到自己的浅陋之处;在不断的厌恶自己的同时发现了,作为没有傲人天资的平凡人,自己的人生需要的一种是怎样的沉淀。 记得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把成大事大学问的人的一生划分为三重境界或是三个阶段,这作为一个文学常识在很早以前便已经听老师讲过了,然而,只有到了好多年后的现在才渐渐的开始领悟到,那三句话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生对命运乃至对世界本身一种深刻的洞识。虽说王国维先生是将那三重境界用于成大事者身上的,但我想,先生虽说成大事者都经历了此三重境界,但未说经此三重境界者皆可成大事,所以这三重境界也就未必就是只有成大事大学问才独有之境界。故我虽未必有大才华大见识,亦未必有成大事的潜力与契机,但凭借前人智慧与自己的思考,谈谈自己对这三重境界的看法,以及从中感悟到得某些可用来借鉴的感受,应是可以的。所以,虽然我尚且不知道以自己浅陋的思想是否能把握到其中的真谛,也不清楚自己把握到的与先人本意相差多少个十万八千里。但即便是错误的理解,作为自己思考的结果也并非有什么可耻之处,全当借助权威给自己壮声势了。不论怎样,在将成功的人生看做三个大的阶段上,我的看法因该是和王老师是一致的,就冲这个共同之处,他人也不能说我是胡说八道,顶多,不过是牵强附会罢了。 第一章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忘了在哪里看到过,说是“要想成大事就必须耐得住寂寞”。这句话固然表明了成大事的人肯定都能忍受得了寂寞,但却并没有说耐得住寂寞的人肯定都能成大事,作为一个自认为与寂寞挺有缘的也在不经意间磨练出善于与寂寞为伍的能力的家伙,我不禁有些沮丧:“耐得住寂寞”或许是成大事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但却并非唯一的条件,也就是说尽管我可以耐得住寂寞,但我依旧未必能够成大事。哎,但话虽如此,但我想不管有没有本事、成不成大事,寂寞本身铁定并非是一个惹人喜欢的东西,否则的话也不必用那个“耐”字了。其实说是忍受得了寂寞,也只不过是没有办法而已,事实上我并没有去选择忍耐还是不忍耐,而唯一让我可“耐”住寂寞的理由,也只不过是因为在选择之前寂寞就已经存在了,仅此而已。 那么,除了寂寞,成功的人生在第一个阶段还需要些什么呢?在我看来,比起寂寞,人生在最初的阶段所需要的,更多的是一种沉淀。

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第一次接触冯友兰先生,就是从他的这篇文章开始的。记得高一的时候有一个语文读本,在阅读的时候就接触到了《人生的境界》这篇文章,当时对冯友兰及其儒家传统思想都很模糊,只知道冯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关于人生的四个境界,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连这四个境界具体是什么都忘了。 说来也巧,大学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由于这篇文章是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中附录的,当时这本书已经看了两个多月了,心情比较急躁,也就没怎么注意,草草了之,又一次与之错过。 最近又重温《中国哲学简史》,在翻的时候才真正注意到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的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 在这篇文章中,冯先生把人生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四个境界,关于具体的解释,作者说的很清楚:“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境界之间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逐次递进的,由最低的自然境界到最高的天地境界,就涵盖了世间所有形形色色的人,任何人都可以包含进这个体系中。 这本是一个哲学家所提出来的哲学命题,但为什么我说其中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呢?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冯先生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命题,并且他想通过这个命题表达什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很好理解,这是儒家的传统,从孔子那里就已经开始了。孔子就有小人、君子、贤人、圣人的划分吗,最典型的就是宋明理学的创始者周敦颐提出的“三希”教育理念。 说起“三希”,我们马上想到的就是“三希堂”或者《三希堂法帖》。清朝乾隆皇帝一生酷爱古玩书画,当年,乾隆获得晋代书圣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乐不可支,藏于一室,命名为“三希堂”,从此,“三希堂”就成了乾隆皇帝的书房,之后把收藏的历代书法作品选择其中精良的令人镌刻成碑,镶嵌在北海公园的墙间,就成了后来的《三希堂法帖》,而乾隆皇帝为什么称为“三希”呢?“希”,有两方面的解释,一个是同“稀”,即稀少的意思,《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都是稀世珍宝,自然要称为“三希”,这是一个原因,但这其中更包含着深厚的儒家文化传统,这就是周敦颐提出的“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的人生目标。这里的“希”就是希望的意思,“士希贤”即读书人都希望成为有道德的贤德之人,“贤希圣”即贤德之人都希望成为立德、立功、立言的圣贤之人,“圣希天”即圣贤之人都希望成为通晓天、地、人的知天之人。 和冯先生的人生四境界一样,周敦颐所说的“三希”亦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那么,这种传统是基于什么样的文化心理呢?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中西文化比较》这本书,其中在谈论中西文化差异的时候,就引用了梁漱溟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评价。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里把中国文化总结为两点:“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当时在看的时候,对于“相与之情厚”,马上就理解了,因为之前看过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里边就对人与人之间关系说的很清楚,但对于“向上之心强”,一直没有理解,直到近来看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以及由此而联想到的“三希”命题,才豁然开朗,冯友兰和周敦颐的这种对于人生境界的架构不正是对“向上之心强”的具体体现吗? 而乾隆皇帝之所以将其书房名改为“三希堂”,就是以此来勉励自

谈人生的境界有感1500字

谈人生的境界有感1500字 冯友兰教授,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是河南唐河人,算起来,我们也是邻乡了。 据我所知,冯友兰先生是近代以来中国能够建立自己体系的少数几个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在中国现代史上占重要地位,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他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面,形成了富有思辨性的独特思想体系,是第一个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进行比较研究的人,也是较早地把中国哲学介绍到西方的中国人之一。他一生著述甚丰,中、英文著作近500万言。 冯友兰先生从事教育六十多年,辛勤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哲学工作者,可谓桃李满天下了。同时,冯友兰先生始终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不论在什么环境,他始终如一地热爱自己的祖国,拒绝国外奢华的生活,义无反顾地回到自己的祖国,建设自己的国家,把一生都献给了自己的母亲――祖国。 冯友兰先生在学术界的造诣在国内没几人能及的,其学识自不用说。我现在想说的是,冯先生的人品和人格。近日重读先生的《谈人生的境界》,感悟颇深。反复体会先生的这篇经典之作,我才对先生生前曾写下一幅对联,有了一番领悟了。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原来,先生的上联说的是自道平生志事,下联说的是所求理想境界,我想,这副对联也许最能充分表达了先生的为人为学。也使我真正领悟先生之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的境界了,唉,原来先生就是一位传播人类智慧真火的人啊!。 先生在《谈人生的境界》中开宗明义:哲学的任务,就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按照先生的说法,人人都有境界,只是由于自己的阅历、经验及所处的地位等因素影响,人的境界有相当大的差异。可以说,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这点就不难理解了。 我在想,所谓自然境界,无非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这种境界是本能的,与习惯、习俗相关联,我理解就是一种原始的力量,勿需教化、勿需觉解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你可以想象,连初生的小孩都具备这种境界的。 那么,功利境界呢?那就是人开始考虑得与失了。他会思前想后,会利益取舍。他的动机是利已的,后果也是利人的,也就是说动机、行为对已有利,对人也有利,但从出发点来看,当初他行动前,他就考虑了这些因素了,人毕竟要患得患失了呢! 道德境界当然是更高一个层次的了。具备这种境界的人,考虑的是社会的利益、他人的利益,而从不考虑个人的得失。所谓取义不取利也,为社会利益做事,符合道德规范,满足人们的需求,是一个纯粹的利人不利已的人。 再来看天地境界。关乎天地之上,其思其想超乎凡人,大多远见卓识,考虑的是一个团体、集体及社会之利益,是所谓的大境界。这种人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为目标奋斗、努力,积极做好自己的工作。

感悟人生的三重境界

感悟人生的三重境界 老同学:曾留意你QQ下的一段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后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碰巧今天我看到下面这么一段话,摘抄下来与你共勉,愿我们红尘的短短旅途都无怨、无悔、无愧、知足,当有一天我们的灵魂出窍时,都能安祥的飞到宇宙之外更广阔的苍穹去,去感受红尘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思想、追求。。。。。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著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

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

冯友兰追问人生读后感 看着《冯友兰追问人生》一书,随着文字,跟随冯友兰先生的目光探寻人生四部曲。本书45篇文章,从人生真相起笔,到人生境界等,最后落笔于人生的漫谈,四部曲层层递进,演绎人生之旅。 书中帮助人们在欲望和迷茫的世界中,构筑精神的理想境界,在受到过不公平的批判,他从不垂头丧气,也未影响他的生活节奏。把哲学境界贯彻到日常生活中,赋予他的学问长久的生命力,具有垂范当世稀缺的人格精神。有关人生的哲学,是每个人在每一天都会有所渗透和应用。 本书让人回归内心的宁静。在一遍又一遍的解读中,攀升人生的新境界;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历久弥新。人生是一个宏观的理论,冯友兰先生从微观的角度,阐述这个宏观概念,我喜欢听他娓娓道来,讲授一个个哲学命题,传授哲思,人生成功之因素,他讲解只有才力命三种因素结合,才可以成功,《伤仲永》中讲述的神童仲永,天姿聪颖,后来自己不要学习,沦落为一个普通人,就是没有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所以古人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只有努力才能在某个专业取得成功,但是要想有大的作为,就像诗人能成为大家,或名家,就要靠他的才来决定。正如爱迪生所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人人体内都藏着一个天才”,他指出天才不是靠天资,而是训练出来的,莫扎特、贝多芬都是小小年纪开始训练,坚持不懈,才获得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恒心和毅力是制胜的法宝,戴维.申克先生在书中强调后天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我不完全赞同戴维.申克先生的观点,我赞同冯友兰先生和爱迪生的观点,没有天资,你即使再努力,也不一定能成为大家、名家。 冯友兰先生提出自然、功力、道德、天地的“人生四境界”说,从低到高,帮助人们在欲望和迷茫的世界中,构筑精神的理想境界。静心想想,我们都只有一个人生,一定要活出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读着这句话,我想起周国平先生所言,活得简单才活得自由。只有一个人生,我们是浑浑噩噩还是清清楚楚,每人的基调不一,正如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如何去感受人生、体味人生,做真实的自己,活出真性情,活出自我,这也是我们该思考的内容?

人生三大境界_感悟人生(精华版)

《人生三大境界》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总结出读书的三大境界。在人生层面,这三大境界仍然受用。 人生的第一境界便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李清照的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却把青梅嗅。年少天真、烂漫与活泼。正如齐白石先生少时的画求真。多数名家,如齐白石,张大千以及毕加索,初画时,一力求真,齐白石老先生年轻时还仿过古代名家画作,据说真伪难辨。此人生之第一境界,年少时,血气初生,天真烂漫,求的便是一个真字。 人生的第二大境界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这是一种对梦想的探寻,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全在于此。得乎,则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失之,则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可是追梦人总是无悔的,不是吗?它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渴望;是传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志向;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青年,总得追求点什么,让自己更有价值。青年,更是一个矛盾的有机体。有点林徽因式的淡淡忧愁,飞花满地谁为扫,反倒怨东风着意相寻。此人生之第二境界,壮年时,血气方刚,豪情万丈,功名事业,追寻梦想。 人生的第三大境界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种阅尽山无数的旷达与淡然。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任天上云卷云舒。有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复得返自然。更有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悔恨以及雕栏玉砌今尤在,只是朱颜改的哀叹。老年时,血气衰弱,却也经历了世间万事,看透了世间万物,人生经验凝结于此,年少的天真不再,年青的雄心磨灭,进入总结阶段,便有了一种超脱之感。人生况味大体尝尽,便提升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 正如毕加索画牛,初时求真,年青雄壮,晚年精炼。人生亦是如此,少时天真,年轻雄心,老年看风云。许多人在到达第三境界后回首往事,发现之前追求的功名利禄皆是皮毛,而神韵全在骨架之上,即一颗素淡的心。一如林清玄所说浪漫就是慢慢走路,慢慢吃饭,慢慢喝茶,然后慢慢变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颗素淡的心,这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的四个境界(作者——哲学家冯友兰

人生的四个境界(作者——哲学家冯友兰)作者:知足常乐的人生 原文转载,好文共赏: 人生的四个境界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那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象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

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高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的价值。 ——摘自《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

冯友兰笔下的人生境界 饱经沧桑的哲学老人冯友兰留下的“冯友兰学说”、“冯友兰现象”引发后人对文化的沉思,对人生的遐想。这里摘发《冯友兰传》(田文军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据其差异解释人生的价值。 冯友兰提倡正确的生活方法,主张以正确的生活方法指导人生,求取人生的幸福。但是,确立人的生活方法,并非冯友兰人生哲学高层面的理论追求。冯友兰的人生哲学,在理论上的真正追求是要论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对于人生意义或说人生价值的理解,是通过其人生境界论来论释的。 在冯友兰看来,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之所以可以确立正确的生活方法,条件即在于人是“理性底动物”,人的生活是有“觉解”的生活。冯友兰所谓人的生活是有“觉解”的生活,实即是说人的生活是人在“觉解”中的生活,人对于生活不是本能地被动地适应,而是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安排。人能够凭借理性,安排好自己实际的生活,人同样可以凭借理性,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因此,冯友兰在论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时,首先强调的即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取决于人自身对于宇宙,对于人生的觉解。 人对于宇宙人生有觉解,人的生活即有意义和价值;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不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不相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同,表现为人生境界的不同。冯友兰曾经说过:“人对于宇宙人生底觉解的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底意义,亦有不同……

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第496页) 冯友兰将人生的意义归之于人的“觉解”,认定人对人生“觉解”不同,使得人生的意义价值也不相同,这并不意味着冯友兰将人生意义的差别完全归之于“人之知识的主观成分”。在冯友兰看来,就人“觉解”的对象宇宙人生而言,都是实际存在的,都是本来即存在的,其存在同人的主观无涉。对宇宙人生有“觉解”还是没有“觉解”,只是对宇宙人生的知与不知,见与不见。所以冯友兰在论及他所理解的人生境界时,也强调他所谓的境界“固亦有主观的成分,然也并非完全是主观底。” 人所面对的世界是同一个世界,人所面临的人生是同样的人生。就人的“觉解”对象而言是公共的,同一的;但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是具体的,有区别的,这使得人的境界也不相同。严格说来,各人有各人的境界,没有作为个体的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冯友兰认为对人生境界的区别,只能略其小异,而取其大同。在这种观念支配之下,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区别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种类型,并依照人生境界的差别,来论释他所理解的人生意义或人生价值。 “自然境界”是人生境界中一种层次最低的境界。冯友兰认为。生活在这种境界中的人,其行为特征是“顺才”和“顺习”。冯友兰所说的“才”是人的生物学意义的“性”。这样的“顺才而行”,亦即是所谓“率性而行”。这样的生活行为是“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

感悟人生三大境界

感悟人生三大境界 王国维在“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境界“中,引用了三句宋代词人作品。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晏殊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那日,又重读了几首我很欣赏的宋词,忽发感慨,想写点我对王国维人生三大境界的评价。既而,我又不禁问自己,你怎么竟敢选择这样的题目来写,难道还想在那么多研究得法的学者面前卖弄自己的浅薄吗?我也自知自己浅显的生活阅历是不足以函盖那么多的。但我依然回答说,我敢;是因为心灵,我敢,是因为语言。此刻我已撞击到了远离我们那个时代的作者的心。心灵呼唤心灵,语言呼唤语言,才使我有了如此的冲动,想走入他们的世界。 我觉得这人生的第一境的含义应该是:觉醒。

虽然说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岁月,但多数人在青少年时代都是比较浑噩的,也许冲劲十足。通常并不很明确自己在做什么,想做什么,就如飞湍的瀑布,盲目地向前冲刺而已。直到有一天,自己停下了脚步,重新省思生命的意义,这一生所希望的目标,究竟何在?才仿佛自一切纷扰中抽身而出,感到一些寂寞。但又必须独自面对自我的寂寞,也有一丝新的觉醒--跳脱出寻找生命方向的觉醒。有一些感伤,有一些孤独,但也有无穷的希望。 看着照片中快乐的我,我知道自己还年轻;有的时候真的希望时光能停一停,时光却还在向前流转,不禁又有一些伤感。在这样沉重而又多彩的年龄,回首走过的路,才发现自己也曾有过年少无知的轻狂,有着挥洒青春的激情,有着对酒当歌的欢畅,有着无可奈何的感伤……走过青春徐徐回望,才发现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我依然要伴着泪水和汗水将它一读再读。 因为永远有明天,所以永远有希望。 希望还在,明天会更好。 那么这第二境应该是:执著。 在佛教中,执著是佛家极力要破除的障,但就寻常人来说,却是一种力量的来源。不能执著,则不能专注;不能努力,也难期待有所成就。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作文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作文 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 地境界。我认为人只有两种境界:一种是做人,另一种是做神。 从小长辈就为我们灌输一种思想:想要学会做事,先要学会做人。而到底具体怎样做人,没有谁可以为我们解释清楚。长大一点后才了解,并不是先做的人,后做的事,而是我们在做事中学会了怎样做人。 我想童年时代大概就是冯友兰说的第一种境界――自然境界。 那个时候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没有任何限定,不知从何而来要到哪儿去,当然我们也不会考虑这些东西,只是“按计划行事。”这是做人之前的阶段。因为每个人童年的境遇不同,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慢慢产生了。城市里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在上学之前无忧无虑,上学之后感到了约束,渐渐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或许是四十分钟背手坐在座位上,或许是放学回家后令人烦恼的家庭作业……于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开始了一连串的为什么,直到大人告诉他们是为了将来,他们才去俯首思考将来是什么,才去为约束的童年找个继续的理由。山区贫穷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恰恰羡慕的就是教室里坐在座位上听讲的四十分钟,回家后还有可以做的作业。有了他们与“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们的对比,才有了自然境界的升华,才开启了做人的第一步。 一个人在自然境界所做的事是对于他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的, 由此看来,我们小时候被送去上学早已超越了自然境界了。

至于功利境界,那便是很容易达到的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人性的本来面目。利己的事不一定是损人的,而多数损人的事都是利己的,这使我们在学做人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衡量自己与他人的利益或损失,而当我们实在不能明确谁是谁非时,当然会私心一点,做出利己的举动。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批判篡位夺权的人,那是人性的一种真实的体现。除非他的私心膨胀得不可收拾,那便自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做人的重要环节就是道德境界了,从自身修养开始,从一句“你好”“谢谢”开始,一直到毛主席所说的“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道德是一根标杆,走得端,行得正的人,是不会绕着标杆走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多,即使我们已经够讲道德了,却也避免不了一时的过失。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看上去是最讲“礼”的了,而人们往往不能把讲“礼”与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联系起来,如果我们可以把道德看成是一种责任和义务,那么上升为道德境界就不是件难事了。 做人或许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吧,我不认为最后一种境界属于做人的范畴。所谓的圣人也是不存在的。天地境界是完全超脱于人性的,能达到这种境界,我想那已近乎于神了。从古至今,总有被压迫或不得志的人想要超凡脱俗,而这仅仅存在于幻想之中。即使我们已经从细胞研究到了宇宙,却还是不能为所欲为,从人成为神。这种境界只能成为人们一个永恒的美好向往。

以“人生三境界”为话题优秀作文

不积小流,无以至千里 王国维曾在《人间辞话》中谈到,古今成大事者必经三个阶段.第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乃人生地起始境界,即要有理想追求;第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需苦苦追求理想,决不放弃;第三则是“从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个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地过程,我们往往是在不经意间,便达到了自己地人生境界. 大多数人总是徘徊到第一与第二个境界间,他们对前路感到迷惑,心怀理想却不能努力奋斗,努力去实现而是选择放弃.但争功近利地年轻人,总渴望能快速迈入第三境界. 然而,不经历第一、二个境界,是无法达到第三个境界地.第一、二个境界是第三个境界地前提基础条件. 树立理想并为之奋斗是一个积累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地困难,但我们要静下来思考,世间是没有迈不过地坎地.只有冲过这一道坎才能拥有厚实地基础.只有打下厚实地基础,我们才可能达到第三境界,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正如盖楼,理想是地基与框架,苦苦追求则是砖,结构搭好后,只有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铺好每一块砖,才能将楼建好,两者缺一不可,而没有这两者地积累,你永远也无法盖成大楼,达到第三境界. 大家都知道吃饼地故事.一个饥肠辘辘地小孩吃了前两个饼,没饱,而在吃了第三个饼后,饱了.他便想应先吃第三个饼即可.这个想法显然是错地,没有前两个饼地基础,即使他吃了第三饼,也不会饱.古贤人对此也曾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而从第一、二个境界过渡到第三个境界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地过程.比如之前所提到地盖楼,在只有架子和几块砖时是不能称为楼地,只有铺好每一块砖,刷上漆完工地瞬间后才可被被为楼.只有打好基础,足够强大到迈入第三境界后,蓦然回首,你便会发现自己已迈入成功地殿堂. 而迈入第三境界,静也是不可缺地,静下心来进行艰苦卓绝地工作会带迈入第三境界地台阶. 用心去打好第一、二境界地基础吧,它们会带你步入第三境界. 成功无捷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会三句话引出了人生地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在涯路”,体现我们在人生地起始点就要定好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来伊消得人憔悴”,体现出为了目标,我们要学会追求,绝不轻言放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体现出我们要想成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感悟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感悟 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一生过得既平凡又伟大,他从哲学的观念,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分成了人生四境界,那么何谓冯友兰人生四境界?这四个境界分别代表了什么?如何才能做到这四个境界呢?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第一境界是自然境界,在自然境界中,冯友兰认为万事万物皆应该顺其自然,切不要因为自己的意念而刻意强求,那样很有可能将适得其反,与原定目标背道而驰,只有顺着万事万物自然的发展规律,反而能得到意料不到的收获。 第二境界是功力境界,在功利境界中,人类有了初步的觉醒,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最终目标,那么这样他所有的一切皆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而展开进行。如果失去了这个目标,就可能是出现了另外一个目标,在这个境界层面上,人类有了功利之心。 第三境界是道德境界,在道德境界中,它起到对第二个境界的约束作用,虽然有了功利之心,但他的意识中,仍然有对错之分,仍然有可为和不可为的区别,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道德尺度,人们会在道德的范围内去找寻目标,并且开展合乎道德的行为去完成目标。 第四境界是天地境界,这是最后的一个境界,也是最大

的一个境界,除却对自身、对社会、对道德层面的认识,人类的视野将随之更为广阔,在这个境界中,人类将围绕着这个宇宙开展顺应宇宙的发展行为。 冯友兰先生的四个境界,是层层相扣,逐层递进的,只有完成了上一个境界,才能开展下一个境界,如果四个境界全都能达到,那么可称为圣贤之人也。 冯友兰女儿是谁 冯友兰的一生中,他的婚姻生活如何?他一生中有几个子女,其中作为冯友兰最为疼爱的女儿,又是叫什么,冯友兰女儿的一生又有何显著的作为,以致于得到冯友兰的深深疼爱和认可?且随小编去看看究竟吧。 冯友兰 冯友兰和任坤的婚姻,在那个时候并不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式婚姻,相反地,他们是由同事身份开始认识,并在工作过程中相互接触,最终出于两人的自愿而结合,而迈入婚姻的自由恋爱式的婚姻。 在冯友兰的一生中,任坤一共为他生下了四个孩子,两男两女,大儿子叫做冯钟辽,小儿子叫做冯钟越,大女儿叫做冯钟琏,小女儿叫做冯宗璞。这四个子女中,较为有出息的是小儿和小女,其中继承了冯友兰文人才华的,且被冯友兰最为疼爱的女儿,自然是小女儿冯宗璞。 冯宗璞又名冯钟璞,出生在父母定居的北京,但祖籍仍

人生的目标_感悟人生完整版

《人生的目标》 精选阅读(1): 明确人生的目标和价值观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时刻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资源。如何去利用这个资源是检验人生是否成功的标志。 正因如果没有目标,那么一个人的一生就会很容易被浪费掉而没有任何的收获。因此,必须要确立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目标。 目标不愁有,但太多的目标就等于没有目标,正因人生的资源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去顾及太多的目标,或者去实现太多的目标。你能够实现的可能只有一点就足够了。这也就是人生目标不可太多的原因,正因要让人生成功,务必集中全部精神于一件事。 那么到此刻为止,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呢?这个必须要明确的事情我到此刻还是很模糊。 回顾 为祖国的强盛而发奋 为人类的幸福而发奋 为成佛成仙而发奋 为实现家庭的富裕而发奋 似乎我的目标是越来越自私了,但也越来越现实了。 老实说,我们人的一生是短暂而渺小的,后世留名的是极少部分人。 怎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或者说无悔的?众多的价值观说明,自私的价值观必须是不受推崇的,也是不会产生伟大灵魂的。 我此刻还是倾向于做一个宗教式的价值观,那就是为了解脱自己,也为了解脱众生。 也就是说,我要修炼,静心的修炼。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要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去支持。因此我又务必去赚钱。 有时候,这是一对矛盾的目标,正因赚钱的过程也许与修炼是冲突的。 因此就有一个优先级的问题:到底是赚钱重要,还是修炼重要? 对于我而言,答案是唯一的:修炼重要,正因人生难得。 但没有钱也无法到达我修炼的目的,因此,在允许的范围内,赚尽可能多的钱也是无可厚非的。 1。修炼,锻炼;

身体和精神的修炼就应是同步的,也就应是统一的,因此我基本上要周期性的安排时刻去修炼和锻炼。 身体的锻炼在早上,而修炼是早晚都要做的事情。 2。学习和研究。 我想我的人生无论赚钱还是提升,都靠学习,靠知识来达成,这样就能够做到赚钱和提升自己得到尽可能的统一。 除了早晚以外的时刻,我都能够用于学习和研究中,这其中能够是为了提升自己,也能够是为了赚钱。 精选阅读(2): 九步确定你的人生目标和制定到达目标的计划 你想在五年之后,十年之后,或者一年之后的这天在哪?这些都是你的目标,你可不想一向呆在你此刻的位置,但明确你的真正的目标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很多人认为设定人生目标就是找一些遥遥无期的梦想,但永远不会实现。这被看成是只是预言如何实现自己抱负,正因,第一,这些目标没有被足够详细的定义;第二,它始终只是一个目标,而没有相应的行动。 定义你的目标是一件需要你花费很多时刻仔细思考的事情。下方的步骤能够让你开始这样的旅程: 写出一个你的人生目标的清单。人生目标是一件重要的事,换句话说,就是你的人生抱负,但是抱负听起来总像一种超出你可控范围的事情,而人生目标是,如果你愿意投入精力去做,就可能到达的。因此,你这一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是你真正想去完成的事情?什么事情如果你突然发现你不再有足够的时刻去完成的时候,会后悔不已?这些都是你的目标,把每个这样的目标用一句话写下来。如果其中任何目标只是到达另外一个目标的关键步骤,把它从清单中去掉,正因他不是你的人生目标。 对于每一个目标,你需要设定一个你认为适宜的时刻框架。这就是你的十年计划,五年计划,还有你的一年计划。其中一些目标可能会有搁置期正因你的年龄、健康、经济状况等,这些你需要用来完成目标的因素需要花一些时刻来达成。 下一步描绘你到达每一个人生目标的详细旅程这才是更让人热血沸腾的部分。对于每一个人生目标,都按照下方的步骤来处理: 把每个人生目标单独写在一张白纸的顶端。 在每个目标下方写上你要完成这个目标所需要但是目前你又没有的资源。这些东西可能是某种教育、职业生涯的改变、财务、新的技能等等。任何一个你在第1步里面去掉的关键步骤,都能够在这一步中补上。如果任何一个目标下方还有子目标,都能够补上,以保证你的每一步都有精确的行动相对应。

人生三境界:悟净、悟能、悟空

人生三境界:悟净、悟能、悟空 《人间词话》王国维大师过人生三境界: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境界和吴承恩《西游记》悟净、悟能、悟空名字取的用意,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是求佛问道的三重境界,层层递进,渐入佳境。 悟字,不难解释。悟,有感悟、领悟、觉悟的含义,本身就代表着修炼、修心的意义。悟,是心灵实践,或者叫做“修证”、“体证”等。林清玄用拆字法,把悟字,解释为“独对我心”,也有一定的道理。 悟净,指的是知道远离污浊,去寻净土;初入法门,修行尚浅,大体只为求得清净心。佛说:“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此求佛问道的第一重境界。 悟能,指通过修行,开始拥有一定的能量、能力;也指守戒,猪悟能又名猪八戒,需要戒守五荤三素。守戒亦是一种能。佛法能寓于持戒之中。守戒即是悟能。只有守戒才能熄灭贪欲,只有守戒才能获得智慧。此求佛问道的第二重境界。 悟空,无疑是境界最高的。佛家讲空、道家讲无,若能悟得空的境界,即是放下执着,返璞归真。“悟空”就是“悟道”,“悟道”便是“悟空”;“空”就是“道”,“道”即是“空”。“悟”是一个过程,而“空”则指一种结果。 《西游记》以玄奘取经的真是故事为比喻,描述了皈依修行悟道成佛的全过程。三个徒弟显然是佛法的比喻形象;“悟空”是对皈依佛的暗示;“悟能”是对皈依法的暗示;“悟净”是对皈依僧的暗示。师徒四人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多面性,每个人体内都具有和唐僧一样的认知,一样的可以成佛的根本.都像唐僧一样具有佛性 当在人生漫漫修行路上,作为像唐僧一样本具佛性的肉眼凡胎,一步一步走下去,没有任何捷径,决不可取技巧心。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困境,一路上的妖魔鬼怪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心,是自心的外化表现。心生,魔生;心灭,魔灭。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心内无惧,身外无敌。 在遇到各类困境中,保持清净心,对待外境要做到“如如不动,不取于相”。看清方向,明确自己从那来,此刻在哪里,要往何处去。此所谓:悟净(老沙);要耐得住寂寞,抗的住诱惑,时刻持戒,守戒方能升智慧,提能力。此所谓:悟能(八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要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抵此境界后,做任何事都不会被自己的性格所左右,不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不会被自己的脾气所左右,不会为自己的得失所左右,不会被别人的言语所左右,不会被别人的看法所左右,不会被周围的环境所左右……这时,他懂得“无我”,懂得“道”,才真正修成正果。这才是求佛问道的最好境界。洞悉了一切事理,并可以自由自在,建立无我,如入无人之境,——此所谓:悟空。

《人生三境界》读后感

《人生三境界》读后感 《人生三境界》读后感 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认为人只有两种境界:一种是做人,另一种是做神。 从小长辈就为我们灌输一种思想:想要学会做事,先要学会做人。而到底具体怎样做人,没有谁可以为我们解释清楚。长大一点后才了解,并不是先做的人,后做的事,而是我们在做事中学会了怎样做人。 我想童年时代大概就是冯友兰说的第一种境界――自然境界。那个时候我们对自己的生命没有任何限定,不知从何而来要到哪儿去,当然我们也不会考虑这些东西,只是“按计划行事。”这是做人之前的阶段。因为每个人童年的境遇不同,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慢慢产生了。城市里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在上学之前无忧无虑,上学之后感到了约束,渐渐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或许是四十分钟背手坐在座位上,或许是放学回家后令人烦恼的家庭作业……于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开始了一连串的为什么,直到大人告诉他们是为了将来,他们才去俯首思考将来是什么,才去为约束的童年找个继续的理由。山区贫穷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恰恰羡慕的就是教室里坐在座位上听讲的四十分钟,回家后还有可以做的作业。有了他们与“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们的对比,才有了自然境界的升华,才开启了做人的第一步。 一个人在自然境界所做的事是对于他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的,

由此看来,我们小时候被送去上学早已超越了自然境界了。 至于功利境界,那便是很容易达到的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人性的本来面目。利己的事不一定是损人的,而多数损人的事都是利己的,这使我们在学做人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衡量自己与他人的利益或损失,而当我们实在不能明确谁是谁非时,当然会私心一点,做出利己的举动。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批判篡位夺权的人,那是人性的一种真实的体现。除非他的私心膨胀得不可收拾,那便自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做人的重要环节就是道德境界了,从自身修养开始,从一句“你好”“谢谢”开始,一直到毛主席所说的“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道德是一根标杆,走得端,行得正的人,是不会绕着标杆走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多,即使我们已经够讲道德了,却也避免不了一时的过失。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看上去是最讲“礼”的了,而人们往往不能把讲“礼”与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联系起来,如果我们可以把道德看成是一种责任和义务,那么上升为道德境界就不是件难事了。 做人或许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吧,我不认为最后一种境界属于做人的范畴。所谓的圣人也是不存在的。天地境界是完全超脱于人性的,能达到这种境界,我想那已近乎于神了。从古至今,总有被压迫或不得志的人想要超凡脱俗,而这仅仅存在于幻想之中。即使我们已经从细胞研究到了宇宙,却还是不能为所欲为,从人成为神。这种境界只能成为人们一个永恒的美好向往。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原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我要到达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第二境界”两句原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以这句话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我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这句话比喻经过长期的发奋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情绪。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 这三段名句,被王国维信手拈来,赋予它们全新的含意,贴切生动地描绘了人们这三个阶段的思想感受与心路历程。可见,王国维精通中国古典诗词,阅读过超多作品,并烂熟于心,故能准确地选用其中思维特征与艺术形象最恰当的传世名句,寥寥数语,就点透了三种境界,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同时,使得此三境界之说富有鲜明中国特色与浓郁的艺作为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大师,人生三境界说确实鹤立鸡群,登上了高峰,对确立他在美学界的泰斗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分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

冯友兰人生境界

邓联合著.传统形上智慧与社会人生的现代开展:冯友兰先生“贞元六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第四章日常生活的理性超越——《新原人》的人生境界理论 在“形而下”地思考了现代中国的社会文化问题和生活方法问题之后,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把目光全面转到了人生哲学领域中来,系统地构建了最具原创性的人生四境界理论。关于此书的创作动机,冯先生在其“自序”中以宋儒张载的名言打头,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表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况我国家民族,值贞元之会、当绝续之交,通天人之际、达古今之变、明内圣外王之道者,岂可不尽所欲言,以为我国家致太平、我亿兆安心立命之用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非曰能之,愿学焉。此《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及此书所由作也。”①对应起来看,如果说《新理学》旨在“通天人之际”,《新事论》意欲“达古今之变”,“以为我国家致太平”,《新世训》所讲的生活新方法是“外王之道”,②那么,《新原人》构建的人生境界理论则着重从“内圣”一层立言,以为现代的中国人提供一套“安心立命”之道。 从冯先生的这段表白,我们不难看出,他对《新原人》一书的自我期许是极高的。应当说,在今天看来,虽然这一理论中的许多内容如果放到中国传统人生哲学来看,也许并不怎么新鲜,但是就其 ①冯友兰:《贞元六书》,第515页。 ②当然,《新事论》所主张的中国社会通过产业革命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型道路,也应当属于“外王之道”。 汤一介著.昔不至今.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01月第1版. 六二 《新原人》四境界说土 冯友兰在他的《新原人》中把人的境界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我们可以说,人之忧的不同往往和他的境界的不同相关联。冯友兰说:“自然境界的特征是:在此境界中底人,其行为是顺才或顺习的。”我看,此境界的人是处于一种顺其本能的状态,所追求的是“食”与“色”,“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如果这种原始人得到“食色”的满足,他们就可以“含乳而嘻,鼓腹而游”;如果得不到“食色”的满足则不乐而忧。自然境界的人,其行为是顺本能的,是不自觉的,如《庄子·马蹄》中所说:“其行填填,其视颠颠。”(他的行为笨拙,心智迟钝)“功利境界的特征:在此境界中底人,其行为是所谓‘为利’,是为他自己的利。”例如:追求金钱、权力,计较个人的得失利害等等,这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求名于朝,求利于市”,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他可以是“不愿天下入负我,宁可我负天下人”。这种人是有自觉的,他们的行为是有个人某种的目的的。这种人如果得不到他们所追求的个人利益而缚,超越“自我”,达到“无我”的境界,才可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而可返朴归真。我们可以从《庄子》书中对“真人”的描述,来看庄子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大宗师》中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偏然而往,倔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所谓“真人”就是能自觉地超越对待,顺应自然的人。因此“真人”和不自觉的原始的自然人在形式上相似而在境界上完全不同。真人“不以好恶自伤其身,常用自然而不益生”,这样“元我”而存真正的“自我”;“自我”才不至于异化,精神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从而“忧虑”自除,“至乐”自生,而达到与天同德的天地境界。一九九六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