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喷煤系统施工方案

喷煤系统施工方案

喷煤系统施工方案
喷煤系统施工方案

目录

前言 (9)

第一节编制依据及目的 (9)

一、编制依据 (9)

二、编制目的 (9)

三、引用标准 (9)

第二节编制原则及内容 (11)

一、编制原则 (12)

二、编制内容 (12)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12)

第一节工程概况 (12)

第二节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 (13)

一、工程特点 (13)

二、工程施工条件 (13)

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 (14)

第一节管理机构 (14)

第二节项目经理部职责 (15)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21)

第一节工程建设指导思想 (21)

第二节实施目标 (22)

一、工期目标 (22)

二、质量目标 (22)

三、项目管理目标 (22)

四、安全目标 (23)

五、服务目标 (23)

六、现场文明施工目标 (23)

七、自律处罚措施 (23)

八、新技术应用目标 (24)

第三节工程建设总体思路 (25)

第四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27)

第一节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27)

第二节施工平面布置 (28)

一、施工用地及大临设施 (28)

二、临时用地表 (28)

第五章主要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29)

第一节测量方案 (29)

一、测量控制 (29)

二、技术指标 (30)

三、施工要点 (31)

第二节主厂房土建施工方案 (32)

1、进度要求 (33)

2、施工顺序 (34)

3、施工方法 (35)

第三节煤棚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53)

1、施工部署 (53)

2、主要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55)

第四节转运站土建部分施工方案 (69)

1、装饰工程 (70)

2、屋面防水施工(高分子防水卷材) (76)

第五节皮带通廊土建部分施工方案 (80)

第六章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80)

第一节钢结构制作工程施工方案 (80)

一、钢结构施工详图设计 (81)

二、主要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工艺措施 (82)

三、主要制作工艺 (83)

四、主要构件制作工序 (85)

五、屋架制作、装配 (86)

六、构件运放技术措施 (87)

第二节制粉间主厂房钢结构安装方案 (88)

一、钢结构安装工程说明及施工准备 (88)

二、钢结构安装工艺 (88)

三、施工准备工作 (89)

四、安装步骤及方法 (91)

五、焊接方案 (96)

第三节干煤棚钢结构安装方案 (101)

一、构件拼安技术 (101)

第四节皮带通廊钢结构安装方案 (105)

一、钢结构通廊安装 (105)

二、钢结构支架安装 (109)

第五节压型钢板的安装 (111)

1、要点 (111)

2、屋面板安装 (111)

3、墙面板安装 (114)

第七章机械设备安装方案 (116)

第一节磨煤机安装方案 (116)

第二节氮气储气罐安装方案 (126)

第三节喷吹罐安装方案 (127)

第四节风机安装方案 (128)

第五节整套成型成品通用设备安装方案 (129)

第六节袋式收粉器、储煤仓防爆型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安装方案 (130)

第七节电葫芦吊车安装方案 (132)

第八节球罐安装方案 (133)

第九节皮带运输机安装 (136)

第八章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140)

一、管件制作 (140)

二、管道安装 (141)

三、地上管道安装通则 (151)

四、支架制作安装通则 (152)

五、地下管道安装 (157)

第九章电气、仪表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160)

一、工程内容 (160)

二、分项工程明细 (161)

三、施工准备 (161)

四、电气安装程序 (162)

五、仪表装置安装 (171)

六、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173)

七、检验和试验计划 (173)

第十章煤棚及通廊投入的主要物质和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174)

第一节煤棚及通廊主要施工机械的投入使用计划 (174)

第二节煤棚及通廊主要投入使用的主要物质计划 (177)

第三节喷吹主厂房区域主要施工机械的投入使用计划 (182)

一、大型起重设备及运输机械的选择与使用 (182)

二、土建主要施工机具设备一览表 (182)

三、主要施工机具设备一览表 (183)

四、结构制作、机械主要施工设备、工具一览表 (183)

第四节喷吹主厂房区域投入使用的主要物质计划 (184)

第十一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186)

第一节劳动力组织与安排 (186)

一、劳动力组织 (186)

二、劳动力计划及施工队伍 (186)

三、节假日劳动力安排 (187)

第二节劳务分包、专业分包情况 (187)

第三节劳动力计划 (188)

一、拟投入劳动力人数矩形图 (189)

第十二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189)

一、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工期提前采取的技术工艺 (189)

二、保证总工期实现的措施 (190)

三、工程延误后的补救措施 (193)

第十三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94)

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 (194)

一、质量保证体系............................................. (194)

二、质量目标 (195)

三、质量计划 (195)

四、质量管理程序与质量预控 (195)

五、质量保证方案 (196)

第二节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97)

一、组织保证措施 (197)

二、采购物资质量保证 (197)

三、技术保证措施 (198)

四、经济保证措施 (199)

五、合同保证措施 (200)

第三节质量管理制度 (200)

第四节材料的检验与实验 (202)

一、钢材的检验 (202)

二、焊材的检验 (202)

三、防腐涂料的检验 (202)

四、其它材料的检验 (202)

第五节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202)

一、各类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206)

第六节施工中的计量管理 (208)

一、计量管理目标 (208)

二、计量管理制度 (209)

三、检测设备清单 (210)

第七节质量检验标准与方法 (210)

第十四章确保安全生产技术组织措施 (213)

第一节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13)

一、安全管理方针 (213)

二、安全组织保证体系 (213)

第二节安全生产技术保证措施 (213)

一、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213)

二、安全管理制度 (214)

三、制定制造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 (215)

四、主要保证措施 (215)

第十五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措施 (217)

第一节文明施工组织措施 (217)

一、总则 (217)

二、文明施工组织措施 (217)

第二节文明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218)

一、总平面图管理 (218)

二、现场规划 (218)

三、现场管理制度 (218)

四、现场分区 (218)

第三节环境保护措施 (219)

一、周边环境改善措施 (219)

二、现场生活垃圾和废物处理 (219)

三、宣传板、标识板 (220)

第十六章工程验收 (220)

第十七章施工成本控制及成本降低措施 (221)

一、采取成本管理措施,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221)

二、抓好工程计量工作 (221)

三、认真抓好工程的竣工结算 (221)

四、施工成本的降低措施 (222)

五、风险预测 (223)

第十八章回访保修措施 (223)

附图 (225)

前言

第一节编制依据及目的

一、编制依据

1、鄂钢新2#高炉技改工程喷煤系统土建及设备、管道安装施工部分工程招标文件;

2、鄂钢新2#高炉技改工程喷煤系统土建及设备、管道安装施工部分工程设计;

3、国家行业现行验收规范和标准;

4、国家现行安全生产法规;

5、GB/T1901-2000ISO idt 9001:2003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中国化工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6、工程现场自行勘察情况;

7、本公司承担类似工程的经验。

二、编制目的

本施工组织设计系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对新2#高炉技改工程喷煤系统土建及设备、管道安装部分工程的投标文件之---技术标。本施工组织设计是为保证工程顺利施工而编制的技术指导性文件。若我公司有幸中标,我们将遵照我公司技术质量管理程序,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纲领性原则。编制更为详细的单向施工方案设计,确保本工程优质、告诉的完成。

三、引用标准

《武钢工程工厂设计统一技术规定》

JGJ81-91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YBJ201-8355 《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YB9245-95 《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范》

JGJ82-9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11-8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221-95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YB9242-92 《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

YBJ212-88 《冶金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81-91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GB50221-2001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324-88《焊缝符号表示法》

GB12212-90 《技术制图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法》YB/T9256-96 《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

YB3301 《焊接H型钢》

GB700-88 《碳素结构钢》

GB1591-88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699-88 《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3274-88《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709-88 《热轧工字钢尺寸、外型、重量及允许偏差》

GB707-88《热轧槽钢尺寸、外型、重量及允许偏差》

GB9787-88《热轧等边角钢尺寸、外型、重量及允许偏差》

GB9788-88《热轧不等边角钢尺寸、外型、重量及允许偏差》

GB5117-88 《碳钢焊条》

GB5118-88 《低合金钢焊条》

GB1300-88 《焊接用焊丝》

GB985-88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

GB10854-88 《钢结构焊缝外型尺寸》

GB 11345-88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8923-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的除锈等级》

GB1764-88 《漆膜厚度测定法》

GB50236-98 《现场设备、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91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及施工验收规范》SYJ4007-86 《涂装前钢材表面处理规范》

CECS71-94 《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焊接目视检验规范》

GB50278-9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3-2002《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171-9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50-97《电气交接试验标准》

GB50258-97《1KV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

GB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二节编制原则及内容

一、编制原则

严格遵守现行的技术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管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本施工组织的编制内容仅涉及招标文件中的规定内容。

二、编制内容

鄂钢新2#高炉技改工程喷煤系统土建及设备、管道安装施工部分工程,包括:

(1)主厂房、煤棚、转运站、皮带通廊等土建及结构部分;

(2)喷煤系统工艺设备安装;

(3)工艺管道制作安装。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第一节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鄂钢新2#高炉技改工程喷煤系统土建及设备、管道安装施工部分工程

建设地点:鄂钢新2#高炉技改工程区域范围

工程类别:技术改造

承包合同类型:工程采用固定单价合同

质量标准:达到国家建设工程合格标准,创冶金建设工程优良奖项。

资金来源:企业自筹与银行贷款

工期要求:计划开工时间为2011年3月15日,2011年12月30日。

招标范围:鄂钢新2#高炉技改工程喷煤系统土建及设备、

管道安装施工部分工程,包括:

(1)主厂房、煤棚、转运站、皮带通廊等土建及结构部分;

(2)喷煤系统工艺设备安装;

(3)工艺管道制作安装。

第二节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

一、工程特点

1、工程项目战线长,点多面广,施工组织复杂;

2、施工场地狭窄,障碍物多,安装比较困难;

3、高空多层作业多,安全隐患多。

二、工程施工条件

1、施工区域集中,平面空间及立体空间不易安排

本工程工艺平面布置紧凑,施工场地相当紧张,在工艺布置上相距很近,对施工造成很大影响,在进行施工总体部署时,必须充分注意开工顺序、施工机械材料的进场道路、拼装场地以及设备安装施工的顺序安排。

2、老厂区域,地域复杂,道路紧张

施工时应合理开挖,避免因工序安排不当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老厂区域对施工机具进出场道路相对紧张,给大型机具进场及构件的运输、作业均带来一定困难,需要认真对待。

3、高空作业多

热风炉本体高度高,高空作业多,因而必须作好高空施工与地面施工的协调配合,才能有利于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度、劳动生产率及工程进度。

4、施工队伍多,工序配合复杂

本工程施工队伍多,工序配合复杂,结构安装、高炉砌筑、设备安装等立体交叉、平行流水作业需要密切配合。所以在总体施工规划上,以高炉本体施工所必须的工期为基本工期来安排协调其它子项工程的施工,以便于平衡资源用量,保证施工生产均衡有序地进行。

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

第一节管理机构

根据ISO2000系列标准和我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城里项目管理机构,建立从公司到作业层三个层次有机结合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

第一层次:成立鄂钢新2#高炉技改工程喷煤系统土建及设备、管道安装施工部分工程项目指挥部。由公司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及公司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对本工程进行指挥协调,授权项目部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管理,下达工程责任目标,同时解决应由公司负责解决的有关该工程的各种问题。

第二层次:成立鄂钢新2#高炉技改工程喷煤系统土建及设备、管道安装施工部分工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拟派具有多年管理经验的建造师担任,其他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在公司内组聘。项目部下设计划财务部,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物质设备部及办公室。项目部代表公司全权指挥本工程的实施工作,具体负责施工现场项目管理各个要素的全过程管理工作。

第三层次:项目作业层。针对本工程特点,根据我公司所属专业及特点,设立项目施工队。

第二节项目经理部职责

一、项目经理部职责

(1)代表公司全面履行本工程承包合同中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处理合同未尽事宜,根据公司各项管理办法和标准,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履行各项管理职能。

(2)根据工程项目要求做好任务切块承包,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望楼,施工过程中的内外协调工作,对工程款统一合理分配,组织好主要材料的供应和施工机械的管理工作。

(3)统一组织和指挥,并服从业主对本工程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按照签订的工程合同规定,确保达到工程目标,直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

(4)加强各项管理工作,抓好施工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等工作。及时做好工程结算和进度款回收工作。

(5)认真执行公司的有关规定,按我公司、鄂钢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纳税、报送有关资料。

(6)遵守政府政策法令和鄂钢相关规定,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以及用水、用电、安全与卫生负有全面的管理责任。

2、项目经理敢为职责

(1)组织编制工程质量计划,使整个工程按照ISO9001标准体系运作。

(2)主持编制工程承包管理方案,确定工程管理目标与方针。(3)确定项目部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制度规章制度,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组织项目部开展工作。

(4)及时、适当作出工程管理决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投标报价决策、重大技术方案决策、合同签定及变更决策等。

(5)与业主、外方、设计单位保持经常接触,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替业主排忧解难,确保业主利益。

3、项目副经理岗位职责

(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组织施工现场的施工工作。

(2)动态管理计划进度,管好材料计划、劳动力计划、机械调配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负责工程的安全施工,领导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确保施工无死亡、重伤和重大机械事故。

(4)作好施工协调,解决各部门在施工中出现的矛盾。

(5)具体抓好工程的进度管理,从计划进度、实际进度和进度调整等多方面进行控制,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6)做好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使本工程成为文明施工现场。(7)负责材料的采购及材料的供应管理工作。

(8)在项目经理不在时,代理项目经理的工作。

二、项目总工程师岗位职责

(1)在项目经理和项目副经理指导下,具体主持工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的建立,并进行质量职能的分配,落实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质量记录及工程的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并确定相应的技术参数和实施措施及决策。

(2)组织工程的技术质量工作,审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并协调各专业之间的技术质量问题。

(3)与外方、设计单位保持沟通,保证设计的要求与指令得以贯彻实施。

(4)组织技术攻关小组对本工程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确保国内工程顺利进行。

(5)组织有关人员对材料、设备的供货质量进行监督、验收、认可。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程。

(6)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三、计划财务部

(1)编制工程项目经营计划、成本计划。

(2)对工程各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统计。

(3)负责工程合同执行过程的动态管理。

(4)负责工程预、结算管理。

(5)负责与业主的各项工程报表管理及经营计划业务联系。(6)负责工程项目任务的内部分工。

(7)负责工程款的收拨管理工作。

(8)负责工程资金计划编制、实施及管理,并及时收结工程款。(9)负责工程的劳资管理工作。

四、工程技术部

(1)编制工程施工规划,做好准备工作。

(2)对施工现场活动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管理。

(3)组织好各道工序衔接、交接工作。

(4)实施作业过程的施工指导,确保工序管理的顺利实施。(5)协调各专业的劳动力使用,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使工程建

设有组织按计划进行。

(6)有序地组织平面、立体的各种材料和设备的运输、堆放等工作。

(7)按合同进度编制进度计划,对工程进度实施控制,随工程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计划安排。

(8)具体负责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完成现场的验收、检查工作。

(9)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编制施工大纲,并确定施工大纲是否符合工程实际需要。

(10)协调各专业项目部之间施工程序上的矛盾。

(11)完成与工程有关的计量、试验工作。

(12)负责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与设计、监理协作解决有关技术问题。

(13)协助总工程师对关键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研究。

(14)按ISO9002标准管理文件资料,对工程技术资料进行系统化管理。

(15)负责工程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落实,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16)负责对专业的安全工作检查、协调。

(17)抓好各项安全交底工作,确保安全施工。

(18)管理好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对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实行“三不放过”。

五、物资管理部

(1)按业主规定、质量要求和施工方案,提供合格的工程材料。(2)强化原材料、半成品以及结构制作的质量管理。

(3)严格控制无质保文件和不符合技术规范指标的材料进入施工过程,对不合格材料一律拒之门外。

(4)实施工程现场管理标准化,对材料的堆放安置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使操作现场的施工环境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六、办公室

(1)负责施工现场的治安、消防管理,杜绝偷窃事件和火灾事故。(2)负责资料、文件的标识\登记、分发、催办、签收、复印、传递、立卷、归档和销毁工作。

(3)行政事务管理,负责信息管理工作。

(4)来往文件资料收发、及时登入台账,视文件资料的内容和性质,准确及时递交项目经理、业主、设计、监理和有关部门批示和办理。

(5)负责做好工程保密的工作。

(6)负责与业主、外方、设计单位的关系协调。

七、质量安全检查部

(1)按合同要求,负责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监察以及安全工作。

(2)负责分项、分部、单位工程中的中间交接和隐蔽工程的检验签证和评定核定工作。

(3)负责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不合格产品行使质量否决

权,不受任何干扰。

(4)对分包商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八、项目部权限

(1)人事管理权:项目经理对项目部和专业项目部工作人员根据其作用与业绩有聘任权。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或玩忽职守的项目部和专业项目部人员有权予以解聘,对严重违纪职工,按照公司有关政策和规定进行处理。

(2)劳资管理权:对内实行统一计划,实行定额工资支付管理;对外用工实行统一管理,各专业项目部雇用当地民工,须事先向项目部申报。

(3)项目分配权:在工程合同范围内的项目,由项目部按设计、专业和进度需要,报经修建公司市场经营部和主管领导同意后,由项目部分配施工项目。

(4)资金分配权:对业主支付的工程款按合同约定和修建公司管理规定进行分配。对定期向业主收取的工程款,扣除有关费用后按进度进行分配。

(5)质量否决权:按公司质量管理标准规定行使否决权,确保质量体系运转正常。

九、作业层管理

(1)各工程处在本工程建设中必须接受业主工程建设指挥部的领导、指挥和协调。

(2)各工程处的管理要以完成工程为对象,实现质量、工期、成本、安全和文明施工相统一的综合效益为目标。

(冶金行业)喷煤系统操作规程

(冶金行业)喷煤系统操作 规程

目录 壹、给料工技术规程 (1) 二、热风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1) 三、制粉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2) ⑴中速磨技术操作规程 (2) ⑵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2) ⑶开车前检查 (4) ⑷运行检查 (4) ⑸启动磨煤机程序 (4) ⑹停止磨煤程序 (5) ⑺系统正常工作调节内容 (5) ⑻启动空压机程序 (6) 四、喷吹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6) ⑴装煤操作 (6) ⑵喷吹操作 (7) ⑶倒罐操作 (7) ⑷停煤操作 (8) ⑸故障处理规定 (8) 五、喷煤车间岗位职责 (9) 六、岗位职工职责 (10) 喷煤生产技术规程 壹、给料工:

1、煤场管理:进原煤场煤车必须按要求和次序卸车,要做到不符合高炉喷吹用煤技术条件的不允许卸车,没有检查确认的煤不允许卸车等。组织铲车司机将原煤混匀,且且不定期倒腾,要防止煤上期堆放而氧化。品质下降。 2、开提升机前认真检查设备,保证机电信号正常。提升皮带不跑偏,润滑良好,无杂音等。确认设备完好后方可开提升机。 3、原煤储备仓上满后及时停车,及时做好上煤记录,清理现场周围卫生等。 4、及时清除电磁除铁器上的杂铁。 5、和磨机工沟通好及时启动全封闭给煤机。 二、热风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1、点燃热风炉前必须了解高炉煤气是否充足,稳定所属设备及仪表是否正常。 2、打开放散阀,开启高炉煤气阀,明火点燃。使炉温逐渐升至700℃--1000℃ 3、全开排粉风机出口阀,关小风量调节阀,启动排粉风机后调大风量调节阀,打开热风切断阀。 4、调节煤气和助燃风量,满足制粉温度要求。 5、及进调整排粉风机风量控制炉内压力。 6、根据制粉要求适时调节磨机进出口温度,使进

钢铁厂高炉喷煤操作

高炉喷煤 一、喷吹煤粉已成为小高炉炼铁的当务之急 i.当前,钢铁冶金行业遭遇到全球性的原料价格上涨,焦炭、矿石的 价格涨幅惊人,冶炼成本普遍提高,这给小高炉炼铁业带来更大的 困难。因此,降低冶炼成本成了小高炉作业的重要目标。其中,降 低焦化,尤其重要。 b)从50年代起,人们就在努力向高炉内喷吹相对廉价的煤粉,以部分替代 价格相对昂贵的焦炭。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在喷煤技术方面取得了巨 大的成功,喷煤技术日趋成熟。但是,成功的喷煤作业绝大部分都是在 大高炉完成的,高炉喷煤技术还有待推广和完善。 二、高炉喷吹煤粉降低焦比的原理 i.焦炭在高炉内主要有三大作用:还原剂和料柱骨架。焦炭生产过程 相对复杂,对于原料有特殊要求,由于资源和设备投资方面的因素, 这些年来焦炭价格不断上涨,成为炼铁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从高 炉风口向高炉的内喷吹煤粉,由于具有和焦炭同样的碳素,可以部 分替代焦炭低廉许多,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铁生产成本。 三、喷吹煤粉的技术效果 i.高炉喷煤后,除了焦比大幅度降低外,还给高炉操作增加了一个调 剂手段,高炉操作人员可以利用控制喷煤量来控制高炉的热状态; 喷煤后,由于煤比焦炭具有更多的挥发分,从而增加了煤气中氢的 含量,煤气还原能力增强,有利于发展间接还原,这实际上也是降 低焦比的原因之一。 四、高炉喷煤的特点

高炉喷煤之后,高炉压差并没有显著增加,也就是说,对于高炉透气性的影响不如大高炉那样明显。高炉由于整体能耗水平较高,喷煤后 效果比较明显,置换比好于大高炉,接近1.0。高炉采用球式热风炉,风 温相对较高,有利于喷煤。此外,小高炉喷煤的实践表明:喷煤后高炉 炉况进一步稳定,炉缸工作状态改善,普遍顺行。 五、重要意义 i.高炉喷煤对现代高炉炼铁技术来说是具有革命性的重大措施。它 是高炉炼铁能否与其他炼铁方法竞争,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技 术,其意义具体表现为: b)以价格低廉的煤粉部分替代价格昂贵而日趋匮乏的冶金焦炭,使高炉 炼铁焦比降低,生铁成本下降; c)喷煤是调剂炉况热制度的有效手段; d)喷煤可改善高炉炉缸工作状态,使高炉稳定顺行; e)喷吹的煤粉在风口前气化燃烧会降低理论燃烧温度,为维持高炉冶炼 所必需的动力,需要补偿,这就为高炉使用高风温和富氧鼓风创造了 条件; f)喷吹煤粉气化过程中放出比焦炭多的氢气,提高了煤气的还原能力和 穿透扩散能力,有利于矿石还原和高炉操作指标的改善; g)喷吹煤粉替代部分冶金焦炭,既缓和了焦煤的需求,也减少了炼焦设 施,可节约基建投资,尤其是部分运转时间已达30年需要大修的焦 炉,由于以煤粉替代焦炭而减少焦炭需求量,需大修的焦炉可停产而 废弃; h)喷煤粉代替焦炭,减少焦炉炉座数和生产的焦炭量,从而可降低炼焦 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六、工艺组成 高炉喷煤工艺系统主要由原煤贮运、煤粉制备、煤粉输送、煤粉喷吹、干燥气体制备和供气动力系统组成。 七、工艺模式 从煤粉制备和喷吹设施的配置上来分,高炉喷煤工艺有两种模式,即间接喷吹模式和直接喷吹模式。制粉系统和喷吹系统结合在一起直接向高炉喷吹的工艺叫直接喷吹工艺;制粉系统和喷吹系统分开,通过罐车或气动输送管道将煤粉从制粉车间送到靠近高炉的喷吹站,再向高炉喷吹煤粉的工艺

高炉喷煤基本知识

高炉喷煤基本知识 一、喷吹煤粉对高炉的影响: 1、炉缸煤气量增加,鼓风动能增加,燃烧带扩大。煤粉含碳氢化合 物高,在风口前气化后产生大量H2,使炉缸煤气量增加,煤气中的H/C比值越高,增加的幅度越大,无疑也将增大燃烧带; H2的粘度和密度均小,穿透能力大于CO,部分煤粉在风管和风口内就开始脱气分解和燃烧,所形成的高温混合气流其流速和动能远大于全焦冶炼时的风速和动能,故喷吹煤粉后,风口面积应适当扩大,以保持适宜的煤气流分布。 2、理论燃烧温度下降,而炉缸中心温度均匀并略有上升。理论燃烧 温度下降的原因:①喷入煤粉量冷态进入燃烧带;②煤粉中碳氢化合物在高温作用下先分解再燃烧,分解反应吸收热量;③燃烧生成的煤气量增加。 炉缸中心温度上升的原因:①煤气及动能增加炉缸径向温度梯度缩小;②上部还原得到改善,热支出减少;③高炉热交换改善。 3、料柱阻损增加,压差升高。①喷吹后煤气量增加流速加快;②料 柱中的矿/焦比值越大。 4、间接还原发展。①煤气中还原成份(CO+H2)浓度增加;②H2 的数量和浓度显著提高,炉内温度场变化。 二、喷吹燃料“热补偿” 喷吹燃料以常温态进入高炉要消耗部分热量需进行热补偿,经验

表明:喷煤量增加,50kg/t ·Fe 需补偿风温均80℃。 三、 热滞后: 煤粉在炉缸分解吸热增加,初期使炉缸温度降低直到新增加喷吹量带来的煤气量和还原气体浓度(尤其是H 2量)的改变而改善了矿石的加热和还原下到炉缸后,开始提高炉缸温度比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热滞后”时间,即炉料从H 2代替C 参加还原的区域(炉身温度1100~1200℃处)下降到炉缸所经过的时间,一般滞后时间在2—4h 。 估算热滞后时间 ·V 13 V 2—每批料的体积m 3 N —下料批数 批/h 四、 煤粉喷入高炉后的去向: 风口前燃烧 煤粉 未燃煤粉 随煤气逸出炉外 五、 置换比煤粉的置换比常为0.7—0.9,一般取0.8。 六、 喷煤高炉操作 1、 应固定风温调剂煤量,用调节喷吹量来保持料速的基本稳定。 2、 喷煤纠正炉温波动的效能,随喷煤量的增加而减弱。

炼铁喷煤控制系统

1前言 高炉富氧喷煤可以以煤代焦,调节炉况,起到降低能耗、提高产量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炼铁界的青睐。喷煤自动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喷煤工艺过程的安全和高炉炉况的稳定。酒钢二炼铁4座450m’高炉工艺设备由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设计,酒钢自动化公司进行了自控系统的方案设计和控制功能的编制,实现了喷煤系统的自动控制。 2工艺简介 酒钢二炼铁4座450m’高炉共有4个喷吹系列,每座高炉1个,采用两个并列喷吹罐、1台中速磨、1座烟气炉、两路热风炉废气。 烟气炉是煤粉制备的主要辅助设施之一,其作用是向制粉系统的磨煤机提供符合要求的煤粉干燥介质。将热风炉产生的废气引至烟气炉,经烟气炉加热调温制成合格热烟气,干燥煤粉。烟气炉主要由烟气炉本体、煤气燃烧系统、引热风炉废气系统、混冷风系统组成,烟气炉采用焦炉煤气点火。 制粉系统包括:给煤机、磨煤机、布袋收尘器、煤粉风机。原煤由供配煤系统送入原煤仓,再由电子给煤机给人中速磨煤机,煤在磨煤机中同时进行干燥和研磨,合格的煤粉经布袋收尘器收粉,然后落入煤粉仓中,以满足喷吹用煤量,通过布袋除尘器过滤后已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气体排人大气。4座高炉的喷吹站与制粉间合建在一起,每座高炉的喷吹系统采用两个并列喷吹罐,单管路加炉前分配器的喷吹方式,共设有8个喷吹系列。每座高炉的两个并列罐交替喷吹,采

用补气调节器,通过调节补气量的大小改变调节器内煤粉的输送状态,达到调节喷吹量的目的。煤粉经管道、炉前分配器,通过喷枪喷入高炉。 3系统配置及功能 引入远程I/O和PROFIBUS—DP现场总线,操作站采用研祥工控机,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2000,人机界面采用Wonderware公司的IntouchHMI、以太网的方式进行通讯。实现200万喷煤整个系统运行参数的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喷煤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由5个控制站组成,包括制粉与烟气炉、3#高炉喷吹系统、4#高炉喷吹系统、5#高炉喷吹系统、6#高炉喷吹系统。整个系统共设5台操作员站,集中在主控制室内实现集中监视操作。此外有布袋除尘SEIMENS系统1套、分析仪SEIMENS系统2套、磨煤机油SEIMENS系统1套、给煤机欧姆龙系统一套,主系统与分析仪SEIMENS系统采用PRO~BUS—DP通讯,与磨煤机油SEIMENS系统、给煤机欧姆龙系统采用硬接线联系。 数据采集。通过PLC系统的输入输出模板,采集现场的模拟量输入、数字量输入以及脉冲量输入等信息,实现对现场生产工序温度、流量、压力、物位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为联锁控制提供详实的现场实时数据。其中温度57点,压力100点,重量9点,物位8点,调节回路28个。联锁控制。包括磨煤机起停连锁、油泵连锁、喷吹过程控制连锁,CO、O超标安全连锁,布袋温度超标安全连锁、切断阀动作超时连锁等。 人机交互。通过系统设置的5台操作员站,操作人员根据现场生

喷煤系统施工方案

目录 前言 (9) 第一节编制依据及目的 (9) 一、编制依据 (9) 二、编制目的 (9) 三、引用标准 (9) 第二节编制原则及内容 (11) 一、编制原则 (12) 二、编制内容 (12)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12) 第一节工程概况 (12) 第二节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 (13) 一、工程特点 (13) 二、工程施工条件 (13) 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 (14) 第一节管理机构 (14) 第二节项目经理部职责 (15)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21) 第一节工程建设指导思想 (21) 第二节实施目标 (22) 一、工期目标 (22) 二、质量目标 (22) 三、项目管理目标 (22)

四、安全目标 (23) 五、服务目标 (23) 六、现场文明施工目标 (23) 七、自律处罚措施 (23) 八、新技术应用目标 (24) 第三节工程建设总体思路 (25) 第四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27) 第一节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27) 第二节施工平面布置 (28) 一、施工用地及大临设施 (28) 二、临时用地表 (28) 第五章主要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29) 第一节测量方案 (29) 一、测量控制 (29) 二、技术指标 (30) 三、施工要点 (31) 第二节主厂房土建施工方案 (32) 1、进度要求 (33) 2、施工顺序 (34) 3、施工方法 (35) 第三节煤棚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53) 1、施工部署 (53) 2、主要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55)

第四节转运站土建部分施工方案 (69) 1、装饰工程 (70) 2、屋面防水施工(高分子防水卷材) (76) 第五节皮带通廊土建部分施工方案 (80) 第六章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80) 第一节钢结构制作工程施工方案 (80) 一、钢结构施工详图设计 (81) 二、主要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工艺措施 (82) 三、主要制作工艺 (83) 四、主要构件制作工序 (85) 五、屋架制作、装配 (86) 六、构件运放技术措施 (87) 第二节制粉间主厂房钢结构安装方案 (88) 一、钢结构安装工程说明及施工准备 (88) 二、钢结构安装工艺 (88) 三、施工准备工作 (89) 四、安装步骤及方法 (91) 五、焊接方案 (96) 第三节干煤棚钢结构安装方案 (101) 一、构件拼安技术 (101) 第四节皮带通廊钢结构安装方案 (105) 一、钢结构通廊安装 (105) 二、钢结构支架安装 (109)

国外钢铁企业的高炉喷煤技术

2 国外钢铁企业的高炉喷煤技术 2.1浦项光阳厂和阿塞勒Gijon厂 近年来,浦项公司和阿塞勒公司的高炉生产者一直计划改进现有的喷煤装置,并对其静力分配器系统提出两种改进方案。改进现有喷煤装置的主要原因如下:1)焦炭的价格提高,质量较差,改进喷煤系统后,可以减少焦炭的使用量;2)寻求一种更经济、更稳定的高炉操作方式;3)高炉中修后,铁水生产能力提高;4)多年来的喷煤实践证明,喷吹煤粉可以实现高炉工艺最佳化,高煤比操作是可行的;5)原有喷煤装置的计量精度无法满足更高煤比的要求,即高煤比时不能保证稳定喷吹。 要想对原有的喷煤装置进行改进,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首先,提高喷煤装置喷吹能力,应额外增加1台喷吹罐或优化喷吹罐的倒罐循环次序;其次,须检测煤粉总流量和流量精度。 对于单管流量控制系统或采用分配器的喷吹系统以及流量均衡喷嘴的系统,在安装测量和控制设备后,一般能够达到所要求精度,为了达到今后所必需的高精度,须改进喷煤装置。 2.1.1 单管流量控制 计划用一台喷吹罐取代静力分配器。喷吹罐后序的喷吹管线将安装煤粉流量的测量装置和煤粉流量控制阀,以对高炉各个风口煤粉喷吹过程实现闭环控制。喷吹罐前序的输送罐将用于向喷吹罐送煤。输送煤的载气一部分用于维持喷吹罐内的压力,另一部分通过布袋收粉器释放掉。布袋收粉器出口处的压力控制阀用于控制喷吹罐内的压力。这套方案具有单管流量控制装置的所有优点,如在喷吹管路中,煤粉流量精度的偏差小于1%、总流量控制偏差小于0.5%以及带入高炉的氮气量少等。实际上,由于喷吹罐的位置靠近高炉,因此喷吹罐内的喷吹压力较低,可实现高浓相输送。 此外,由于输送系统(输送罐到喷吹罐)与喷吹系统是分开的,所以总流量的波动不会影响喷吹流量。对简单分配器进行的第一套改进方案已在韩国浦项公司光阳厂的1号高炉成功实施,其原理见图1-1所示。

高炉喷煤制粉控制方案(王宏伟)

高炉喷煤控制系统 技术方案 辽宁中新自动控制有限公司 2003-2-17

目录 一、概述 二、高炉喷煤工艺流程及主要部分自动化控制说明 三、自动化系统硬件组成 四、控制策略 五、控制系统的监控与操作

一、概述 近年来,我国的高炉喷煤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成熟配套的喷煤技术和工艺流程。在高炉炼铁过程中采用富氧大喷煤可以节省大量焦炭,能够较大幅度地降低炼铁成本。例如采用先进的配煤技术,能够把不同性能的煤种进行混合,以提高其燃烧率;采用中速磨进行煤粉制备,大幅度降低电耗和噪音污染;采用热风炉烟气做载气和干燥气,既节约了能耗又起到了防爆作用;采用布袋一次收粉,取消了一级、二级旋风收粉装置;采用一级风机,实现全负压操作;采用直接喷吹工艺,喷吹系统和制粉系统设在同一厂房内;喷吹罐可采用串联或并联方式,采用流化罐上出料及浓相输送技术,可以使出煤均匀,防止脉动和减少对输煤管道的磨损;采用总管加分配器工艺将煤粉送至高炉的各个风口;采用电容流量计进行总管及支管煤粉计量,配合其它设备可以形成闭环煤量自动控制;采用氧煤枪进行局部富氧以提高煤粉燃烧率;采用供氧及安全控制系统以防止氧气泄露。因此,如何在保证控制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低成本自动化,是喷煤自动控制设计者主要考虑的问题。 二、高炉喷煤工艺流程及主要部分自动化控制说明 从工艺角度来讲,整个系统可分为制粉和喷吹两个子系统,制粉工艺系统又分为原料控制系统、干燥系统、磨煤系统,喷吹工艺系统又分为布袋除尘、喷吹系统、动力系统。如下面高炉喷煤主工艺图。其工艺流程见图

高炉喷煤工艺主流程图 1:排烟风机入口调节阀,2:布袋除尘事故充氮阀,3:布袋反吹阀,4:中速磨事故充氮阀,5:煤粉仓事故充氮阀,6:均压阀,7:煤粉仓流化阀,8、9:喷吹罐放散阀,10、11:蝶阀,12、13:球阀,14、15:充压阀,16、25:补压阀,17、18:喷吹罐流化阀,19、22:补气调节阀,20、23:出煤阀,24、快切阀,26:氮气空气切换阀,27:安全用氮减压阀,28:氮气总管调节阀电气控制主要设备: a、制粉系统: 圆盘给料机、胶带机、检铁器、犁式卸料器、定量给料机、热风炉废气引风机,助燃风机,中速磨(密封电机、液压电机、慢传电机、加热器、润滑泵)、排煤风机。 各种阀:热风炉废气放散阀,冷风阀、干燥剂放散阀,中速磨事故充氮阀,快切阀,输煤阀等。 b、喷吹系统: 主排烟风机、布袋叶轮给煤机 各种阀:排烟风机入口调节阀,布袋除尘事故充氮阀,布袋反吹阀,煤粉仓脉冲阀、停风阀、煤粉仓事故充氮阀,煤粉仓流化阀,均压阀,喷吹罐放散阀,蝶阀,球阀,充压阀,补压阀,喷吹罐流化阀,补气调节阀,出煤阀,快切阀,氮气空气切换阀,安全用氮减压阀,

喷煤知识点

1、高炉喷煤定义: 是指从高炉风口向炉内直接喷吹磨细了的煤粉(无烟煤、烟煤、或无烟煤烟煤的混合煤粉以及烟煤粉),以代替焦炭向高炉提供热量和还原剂。 2、高炉喷煤的意义 (1)用粉代替焦炭提供热量和还原剂,降低焦比、降低生铁成本- 解决焦炭短缺问题; -降低生产成本; -综合能耗降低; (2)有利于采用高风温和富氧鼓风技术 -解决高风温产生的问题; -解决富氧鼓风产生的问题; (3)有利于调节炉况,改善高炉冶炼过程 -增加调节手段,调节炉温较快; -改善高炉内的还原过程 (4) 解决焦炭短缺问题 -焦煤资源短缺 -环境保护限制 炼焦生产环境负荷大,污染严重; 焦炉寿命25~30年,欧美焦炉多在70年代投产,已到寿命; 环境意识增强,限制新焦炉投产; (5)降低生产成本 -焦煤昂贵,焦炭价高,来源少; -煤资源丰富,来源广,价格低; -改善还原可以降低焦比。 (6)调节炉况 常用调节炉况的手段 风温:通常不使用 风量:通常不使用 焦炭负荷:滞后 鼓风湿分:灵敏,但不利于降低能耗 喷煤调节炉况:较快。 (7)改善还原 煤气含H2量增加,有利于降低直接还原,有利于降低焦比。 增加炉缸煤气量,改善还原。 3、喷煤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喷煤设备大型化和装备水平的提高。 (2)高炉富氧喷煤。 (3)喷吹烟煤或烟煤与无烟煤混合喷吹。 (4)浓相输送。 4、浓相输送浓相输送 高炉喷煤采用气力输送,按单位气体载运煤粉量的多少,可分为稀相输送和浓相输送。一般稀相输送的速度在20m/s以上,煤粉浓度在5-30kg/m3范围内。而浓相输送的速度则小于10m/s,煤粉浓度大于40kg/m3. 浓相输送的优点:喷吹浓度高,消耗介质量少,煤粉在管道内的流速低,对

喷煤工艺流程图及概述.

炼铁一厂喷煤系统工艺流程图及概述 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一体系升级改造项目高炉工程制粉喷吹系统,制粉、收粉系统全部利旧;干燥系统除热风炉废气管道需改造外,其他设施利旧;对喷吹系统进行局部改造。 制粉喷吹系统主要工艺现状:制粉喷吹站厂房为混凝土结构,全封闭。煤粉制备系统采用单系列全负压制粉工艺,喷吹系统采用1个煤粉仓、下部六罐并列(每三罐分别对应405m3高炉)。整个系统即1套干燥气发生炉系统、1套磨煤机制粉系统、1套煤粉收集系统、2套喷吹系统(一个煤粉仓,下部六罐并列)。 新建1780m3高炉投产后,2座405m3高炉拟全部拆除,现有制粉喷吹站只为新1780m3高炉供给煤粉。新建1780m3高炉主管及分配器设置方案为:2根喷吹主管(一个主管对应一个分配器)及2个炉前分配器(1#分配器对应奇数风口,2#分配器对应偶数风口)的直接喷吹工艺。 喷吹系统与原系统的交接界面为:喷吹罐输煤阀后的喷吹主管起点。喷吹煤粉主管及分配器平台为本工程设计范围。 1、工艺条件及要求 1)原煤条件 单一煤种和混合煤均可喷吹,通常使用三种煤组成混合煤,安全措施上按强爆炸性烟煤设计。原煤的理化指标见表2.10-1。 表1 原煤的理化指标表 成分工业分析( % ) 粒度 mm 哈氏可磨系数 HGI V daf A ad M t S t.ad 设计要求≤25 ≤12 ≤14 ≤0.8 ≤50 ≥50 2)煤粉条件

煤粉质量要求见表2.10-2。 表2 煤粉质量要求表 项目数值备注 煤粉粒度:-200目70~80% <1mm 100% 煤粉水份≤1.3% 3)制粉喷吹能力 按高炉正常日产铁水量4005吨,正常喷吹能力为160kg/t铁计,高炉正常喷吹所需煤粉量为26.7t/h;按高炉正常日产铁水量4005吨,喷吹能力为200kg/t 铁计,高炉最大喷吹所需煤粉量为33.4t/h。 2、主要工艺参数 制粉喷吹系统主要工艺参数见表2.10-3。 表3 喷吹系统工艺参数 序号名称单位数值备注 1 高炉公称容积m31780 2 风口数个22 3 高炉热风压力(最大)MPa 0.35 4 喷吹站到最远风口距离m ~150 5 高炉喷吹量t/h 26.7 最大33.4 6 吨铁理论喷煤量kg/t 160 设备能力200 7 系统现状能力kg/t 110~120 不改造喷吹罐 8 加压、流化用氮气量Nm3/h 1600 0.85MPa(g)

我国高炉喷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邯钢1000m3高炉提高喷煤比的探索 刘伟,樊泽安,王飞,徐俊杰 (河北钢铁集团邯郸钢铁公司炼铁部,河北邯郸056015) 摘要:邯钢4#高炉(有效容积1000m3)经过不断探索,加强原燃料管理、高炉的操作和维护,使喷煤比逐月提高、焦比和综合焦比不断下降。喷煤比由2008年的130.6 kg/t提高到2009年6月的163.1 kg/t,焦比由361kg/t下降到了305kg/t,综合焦比由524kg/t下降到了500kg/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高炉;喷煤比;探索 引言 邯钢4#高炉有效容积917m3,2007年、2008年虽然炉况长期稳定顺行,但由于燃料变化比较大,有时甚至一天就变换数次焦炭,各项指标未达到最好水平,平均日产2600t上下,一级品率70%,焦比361kg/t,煤比130kg/t,焦丁比16kg/t风温1100℃,平均[Si]0.61%。进入2009年以来,4#高炉以“低耗高产”举措应对当前市场挑战,进一步探索好的经济技术指标成效显著,通过监督改善原燃料质量、适时调整煤气流分布、降低入炉焦比、提高富氧、增加喷煤、高风温协调互补、适当提高炉渣碱度等措施,基本实现了全捣固焦冶炼的长期稳定顺行,并实施了低硅冶炼,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技术指标。2009年4月以来,平均日产达到2700t以上,利用系数达到3.0,一级品率93.45%,焦比降到305kg/t,煤(全无烟煤)比达到160kg/t以上,中焦比达到18kg/t,焦丁比达到16kg/t,风温达到1135℃,平均[Si]达到0.43%以下。通过优化高炉操作技术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在喷吹全无烟煤的情况下煤比达到160kg/t以上实属难得(见表1)。 表1 4高炉生产指标 利用系/t. (m-2. d-1) 煤 比 /kg.t-1 入 炉焦比 /kg.d-1 焦 丁比 /kg.d-1 中 焦比 /kg.d-1 风 温/℃ R 2 [ Si]/% 20 08 2.88 6 1 30.6 361 14 20 1 107 1 .15 .61 20 09.4 3.0 1 51.7 327 16 18 1 132 1 .13 .44 20 3.001308 17 18 110

高炉喷煤技术方案 2

1 概述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高炉喷煤试验获得成功后,高炉喷煤技术在我国逐渐推广应用。进入90年代,特别是经过“八五”“氧煤强化炼铁”项目攻关后,我国高炉喷煤技术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吨铁喷煤量和覆盖率大幅度增加。2002年全国54家重点(原重点和地方骨干)联合钢铁企业吨铁喷煤量已达到125kg/t,企业喷煤覆盖率达到85%以上。高炉喷吹煤粉及提高喷煤量已经成为现代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降低生产成本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当前我国炼铁生产规模正在迅速扩大,生产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对焦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冶金焦价格高,资源紧缺,高炉大量喷煤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措施。 贵公司现有两座高炉450立方米的高炉。年产生铁约126万吨。如两座高炉采用全焦冶炼,每年需要焦炭约70万吨。高炉生产成本较高,采用高炉喷煤技术,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焦炭的供需矛盾,减轻焦炭质量波动对高炉操作的影响,而且也会进一步降低炼铁生产成本,同时也为高炉操作增加了下部调节手段,有利于改善高炉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 鉴于上述情况,以及着眼于贵公司长期的发展战略目标,拟建设高炉喷煤工程,工程建设指标为喷煤工艺及设备能力正常XX kg/t,最大达到XXX kg/t喷煤比能力,喷吹煤种为无烟煤浓相输送设计。置换比按X计算,可以代替约X万吨焦炭。

2.喷煤设计工艺要求 2.1 喷煤量 根据贵公司对喷煤工程的要求,和参照国内外喷煤技术的发展…。 2.2 设计条件 喷吹用煤…。 2.3工艺流程 设计采用…方案,以节省投资和占地面积。…本喷煤工程包括…高炉。目前高炉喷煤系统有关的工艺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喷吹系统有关的基本参数 2.4 喷吹站 喷吹站采用并罐浓相喷吹工艺。 喷吹站的操作全部自动联锁,整个系统各设备既可自动也可手动。 2.5 原煤理化指标

钢铁厂高炉喷煤操作

钢铁厂高炉喷煤操作

高炉喷煤 一、喷吹煤粉已成为小高炉炼铁的当务之急 i.当前,钢铁冶金行业遭遇到全球性的原料价格上涨,焦炭、矿石的 价格涨幅惊人,冶炼成本普遍提高,这给小高炉炼铁业带来更大的 困难。因此,降低冶炼成本成了小高炉作业的重要目标。其中,降 低焦化,尤其重要。 b)从50年代起,人们就在努力向高炉内喷吹相对廉价的煤粉,以部分替 代价格相对昂贵的焦炭。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在喷煤技术方面取得了 巨大的成功,喷煤技术日趋成熟。但是,成功的喷煤作业绝大部分都是 在大高炉完成的,高炉喷煤技术还有待推广和完善。 二、高炉喷吹煤粉降低焦比的原理 i.焦炭在高炉内主要有三大作用:还原剂和料柱骨架。焦炭生产过程 相对复杂,对于原料有特殊要求,由于资源和设备投资方面的因素, 这些年来焦炭价格不断上涨,成为炼铁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从高 炉风口向高炉的内喷吹煤粉,由于具有和焦炭同样的碳素,可以部 分替代焦炭低廉许多,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铁生产成本。 三、喷吹煤粉的技术效果 i.高炉喷煤后,除了焦比大幅度降低外,还给高炉操作增加了一个调 剂手段,高炉操作人员可以利用控制喷煤量来控制高炉的热状态; 喷煤后,由于煤比焦炭具有更多的挥发分,从而增加了煤气中氢的 含量,煤气还原能力增强,有利于发展间接还原,这实际上也是降 低焦比的原因之一。 四、高炉喷煤的特点

高炉喷煤之后,高炉压差并没有显著增加,也就是说,对于高炉透气性的影响不如大高炉那样明显。高炉由于整体能耗水 平较高,喷煤后效果比较明显,置换比好于大高炉,接近 1.0。 高炉采用球式热风炉,风温相对较高,有利于喷煤。此外,小高 炉喷煤的实践表明:喷煤后高炉炉况进一步稳定,炉缸工作状态 改善,普遍顺行。 五、重要意义 i.高炉喷煤对现代高炉炼铁技术来说是具有革命性的重大措施。它 是高炉炼铁能否与其他炼铁方法竞争,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技 术,其意义具体表现为: b)以价格低廉的煤粉部分替代价格昂贵而日趋匮乏的冶金焦炭,使高炉 炼铁焦比降低,生铁成本下降; c)喷煤是调剂炉况热制度的有效手段; d)喷煤可改善高炉炉缸工作状态,使高炉稳定顺行; e)喷吹的煤粉在风口前气化燃烧会降低理论燃烧温度,为维持高炉冶炼 所必需的动力,需要补偿,这就为高炉使用高风温和富氧鼓风创造了 条件; f)喷吹煤粉气化过程中放出比焦炭多的氢气,提高了煤气的还原能力和 穿透扩散能力,有利于矿石还原和高炉操作指标的改善; g)喷吹煤粉替代部分冶金焦炭,既缓和了焦煤的需求,也减少了炼焦设 施,可节约基建投资,尤其是部分运转时间已达30年需要大修的焦 炉,由于以煤粉替代焦炭而减少焦炭需求量,需大修的焦炉可停产而 废弃; h)喷煤粉代替焦炭,减少焦炉炉座数和生产的焦炭量,从而可降低炼焦 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六、工艺组成 高炉喷煤工艺系统主要由原煤贮运、煤粉制备、煤粉输送、煤粉喷吹、干燥气体制备和供气动力系统组成。 七、工艺模式 从煤粉制备和喷吹设施的配置上来分,高炉喷煤工艺有两种模式,即间接喷吹模式和直接喷吹模式。制粉系统和喷吹系统结合在一起直接向高炉

浅谈高炉经济喷煤比

浅谈高炉经济喷煤比 王立杰尹焕岭赵杨 (唐钢不锈钢) 摘要:高炉喷煤是降低铁水成本,增加利润的重要手段;同时,直接喷吹煤粉,不经过焦化工艺,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喷煤比应具备的条件是:稳定的原燃料质量、合适的理论燃烧温度、精细的操作和合理煤气分布。高炉提高喷煤比是冶炼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各单位能满足的条件不同,因此各单位的经济煤比也应根据自身条件确定。 关键词:高炉经济喷煤比理论燃烧温度未燃煤粉置换比 0 前言 高炉喷吹煤粉则是部分替代焦炭的“提供热量”及“还原剂和渗碳剂”,即以价格低廉的煤粉部分替代价格日趋昂贵的冶金焦炭,以缓解因炼焦用主焦煤匮乏所造成的冶金焦炭产量渐显不足的矛盾,最终降低高炉炼铁焦比和生铁成本。当前高炉生产的一些习惯性认识和操作,直接影响到高炉喷煤的科学性,且给高炉喷煤效益乃至生铁成本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喷煤比就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一项。 1 经济喷煤比的概念 所谓经济喷煤比,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产量、原燃料质量、炉料结构、煤和焦炭的市场价格等),喷煤比最高且稳定、焦比和燃料比最低的操作煤比。可见,经济喷煤比的大小取决于喷煤量水平、煤交置换比和能量消耗利用程度,最终有总燃料消耗、工序成本来确定。喷煤对高炉工序降低值的影响可按下式计算:△J=PCR(P k×R—P m)/1000(1) 式中△J——高炉工序成本降低值,元/t; PCR——喷煤比,kg/t; R——未校正煤焦置换比; P k——焦炭价格,元/t; P m——煤粉工序成本,元/t。 从图1曲线可见,喷煤生产操作中存在经济喷煤比。由于原燃料质量、炉况参数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经济喷煤比是一个操作范围。 2 提高喷煤比的关键技术 2.1稳定原燃料条件 2.1.1提高焦炭质量,特别是焦炭的热性能,保证高炉必要炉料柱透气性。

高炉喷煤量精确控制

高炉喷煤量精确控制 1、前言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焦炭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我国煤炭资源虽然丰富,但炼焦煤资源有限,仅占煤炭资源的27%左右;而其中强粘结性焦煤仅占炼焦煤的19%,粘结性肥煤仅占13%左右,而且炼焦煤资源分布也极不均匀,因此,高炉炼铁节焦和喷煤就是钢铁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高煤比冶炼技术既是世界性的热点技术同时也是高难度的系列集成技术。尽管世界上部分高炉的喷煤比曾经达到过200Kg/吨铁以上,但是,由于高炉原燃料条件的不一、风温、富氧等条件等的差异、资源条件的不同,以及许多技术壁垒,致使高炉喷煤仍然没有达到理想水平。 2.问题的提出 提高煤比是降低焦比、降低炼铁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而实现喷煤量的精确控制、减少煤粉脉动瞬时波动,是影响高炉提高喷煤比的重要因素。 济钢1#1750m3高炉于2003年9月份投产,投产后,喷煤量一直不高,前期主要受设备故障多,加上炉况不正常影响,充分暴露出喷煤量控制及喷吹系统设计上没有考虑喷吹量自动精确控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计量误差大(500Kg左右),计量信号因为罐压波动造成失真。 (2)高炉操作室内不能显示喷煤量瞬时值,操作工只能依据罐压靠人工计算求出瞬时煤量,再通过手动调节,如此落后的调节,非常不利于喷煤量的提高以及高喷煤量下炉况的稳定。 (3)由于影响煤量的参数较多,诸如罐压、阀门开度、补气量大小,冲压及卸压过程的波动等等,实际生产中这些参数并非不变的,单靠人工调节,往往顾此失彼,很难及时到位。 为保证高炉的高效、顺行,喷煤系统需要提供精确、均匀的喷煤量,而喷煤量受氮气压力、补气流量、煤粉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为了保证喷煤量精确均匀,操作工需不断调节罐内压和补气流量阀,这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和工作强度,而且也无法保证长期性、连续性。 3、研究的思路及技术开发主要内容 喷煤控制系统的软件平台采用施耐德的MP7工控软件,MP7具有开放性好,但复杂的特点,以MP7软件为平台,把研究总结出的数学模型输入其中,既达到精确控制目的,而又不影响其原有的控制软件的使用及性能。 3.1 将模糊数学、神经自适应有效结合 模糊逻辑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非线性问题的有力工具。它比较适合于表达那些模糊或定性的知识,其推理方式比较类似于人的思维方式,这都是模糊逻辑的优点。但它缺乏有效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 神经网络具有并行计算、分布式信息存储、容错能力强以及具备自适应学习能力等一系列优点。但一般来说,神经网络不适于表达基于规则的知

高炉喷煤自动控制系统

高炉喷煤自动控制系统 姚瑞英 喷煤控制系统由烟气炉、原煤储运、制粉、喷吹四部分组成,主要实现了生产工艺设备的自动/手动控制及保护、工艺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PID回路的自动调节、工艺画面动态显示、历史和实时趋势显示纪录、紧急停喷报警等功能。 系统介绍 1 硬件配置 系统采用Modicon TSX Quantum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烟气炉有一套单独的PLC系统,原煤储运、制粉、喷吹公用一套PLC系统,并采用远程I/O网络结构,原煤储运为主站,通过同轴电缆连接制粉、喷吹两个远程站。两套PLC均通过以太网进行通讯。 2 软件配置 运用Concept2.5软件对PLC系统组态编程,画面监控软件选用IFIX软件。 3 网络结构 喷煤PLC系统包括烟气炉PLC系统和高炉喷煤PLC系统,如图1所示。每个控制系统通过以太网进行数据传输和现场设备的控制。共设两个控制室,5台上位机,其中烟气炉、制粉、喷吹以及主引风机高压变频监控站在一个控制室,原煤储运单独在一个控制室,各上位机之间通过交换机互联,其中由于原煤储运控制室距另外的控制室较远,为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两台交换机通过光纤介质互联,其他上位机及PLC之间通过双绞线互联。高压变频监控站通过MB+网控制变频器的频率。

图1 喷煤系统网络拓扑该网络结构有两种方式可以为将来与高炉联网做准备,一是交换机预留光纤口,通过光纤与高炉进行数据通讯;二是通过CPU的MB+口进行数据通讯,实现数据的透明化。 工艺控制 1 原煤储运系统 该系统包括8条皮带机、1#~4#圆盘给料机,1#、2#电磁分离器、犁式卸料器,主要负责向1#、2#原煤仓上煤。根据现场设备情况,可以选择4个圆盘给料机中任何一个或两个圆盘给料机同时给1#或2#煤仓供料,这样共有12个料流可以选择,被选中的皮带则根据料流的方向逆启顺停。 操作人员根据原煤仓需煤量的大小选择相应的料流。当某一料流运转时,从画面将程序打在“联动”位,若该料流的任一设备出现故障,则系统联停,设备停止顺序与启动顺序相反。 2 烟气炉系统 该系统为制粉系统提供干燥原煤和输送煤粉的干燥气。干燥气是热风炉废气与烟气炉烟气的混合气体,主要采用热风炉废气,不足热量由烟气炉烟气补充。为了保证磨煤系统所需的一定温度及流量的一次混合干燥气,必须实现干燥气流量和温度的动态调节,使出口温度处于规定值内,并通过磨煤机出口温度变化情况进一步控制和调节磨煤机入口的热风炉废气调节阀的开度。当高炉煤气压力高于高定值或低于低定值时,系统自动关闭高炉煤气切断阀。冷空气调节系统由操作人员根据中速磨所需热风的温度的高低,通过计算机手动调节阀门开度来混兑冷空气。 3 制粉系统 制粉系统主要包括给煤机、磨煤机、稀油站、布袋收尘器、主引风机和螺旋输送机等。其中给煤机可以从上位机控制,也可由设备带来的PC控制。 (1)入磨一次风量调节:可分为自动/手动两种方式,自动方式时,预先设定原煤水分、入口干燥气温度、给煤机给煤量等可变量的值,计算机进行计算后得出循环废气和烟气需要量,并调节废气和烟气调节阀开度,达到调节入磨风量的目的。手动方式时,由操作人员根据实际观察的结果,手动调节相应阀的开度。 (2)开车顺序:开主引风机→开布袋收尘器→开密封风机→开磨煤机(操作回路动作)→开给煤机。停车顺序与开车顺序相反。

喷煤系统烟气炉

喷煤系统烟气炉主要是为高炉喷煤制粉系统提供各种符合要求的热气体干燥剂。烟气发生炉产生的热气体也同样可广泛应用于其它低温干燥工艺。下面就由铭诚炉业为大家详细介绍。 铭诚炉业的喷煤系统烟气炉产生的热气体干燥物料,有利于提高温度的均匀性。喷煤系统烟气炉产生的热气体强化了对流换热,有利于缩短干燥时间和减少燃料消耗。喷煤系统烟气炉配有完善的控制系统,结构紧凑、安装使用方便、操作维护简单、调节灵活、安全可靠。 配套换热装置可采用高温板式、管式、热管式等换热器、具有输出温度高,热值大、热效率高等优点,可制备100~450℃的清洁热风。广泛用于化工、粮食、矿产品、食品、建材等行业。可作为加热、干燥、烘焙、热定型的理想热源,可与各种干燥设备配套使用。 一、烟气炉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该系统由烧嘴、高温燃烧系统、低温废气(或冷空气)循环系统、混合系统、控制系统、放散系统、热风引出管等组成。 可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采用高炉热风炉排出的低温废气(或冷

空气)与高温燃烧系统产生的高温烟气相混合,生成各种合格的热气体干燥剂。 二、铭诚炉业YQL烟气炉技术特色 1.喷煤系统烟气炉可充分利用高炉煤气为燃料。同样也可采用其它各种燃料。 2.特殊设计的短火焰烧嘴,其火焰稳定、燃烧完全。高温燃烧系统产生的高温烟气不含任何不完全燃烧产物,不会有火焰存在。高温烟气的氧含量小于3%。 3.用高炉热风炉排放的低温废气与高温烟气相混合,生成氧含量不大于5%,温度为200~500℃的热气体干燥剂。 4.在氧含量不需要控制的情况下,可直接用冷空气与高温烟气相混合,生成各种温度的热气体干燥剂。 5.配有放散系统,当热气体干燥剂短时间不用时,可通过放散系统进行放散。 三、主要技术参数 1.干燥剂生成量:1×104~20×104Nm3/h(可根据用户要求选择) 2.干燥剂温度:100~600℃(根据用户要求) 3.干燥剂氧含量:≤5%(抽引热风炉废气时) 4.烟气发生炉高温烟气温度:~1000℃ 5.烟气发生炉高温烟气氧含量:≤3% 6.烟气发生炉燃料:适用于各种燃料

高炉喷煤方案及概算

1、概述 1.1现状 高炉喷煤是冶金企业节焦降耗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我厂目前有750m3高炉两座,120m3高炉四座,均已有喷煤设施。750m3高炉目前平均喷煤量160㎏/t铁,120m3高炉平均喷煤量70㎏/t铁。喷煤车间现有ZGM95型中速磨煤机一台,制粉铭牌出力为36t/h,刚好满足上述高炉喷煤。 2#750m3高炉易地大修投产后,一台ZGM95型中速磨煤机的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所有高炉的喷煤要求,须新上制粉设备。喷吹系统也不能满足新高炉的喷煤需要。同时,煤场实际贮煤量只有3640t,当喷吹量都为最大时,煤场贮煤量只能满足2.8 d生产,若都按目前正常喷吹量,则煤场贮煤量能满足3.5 d生产。显然煤场太小,需要扩建。烟气炉的能力也需进一步加大。 1.2设计依据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规划部[2001]96号文《关于下达2#750m3高炉大修设计任务计划的通知》。 1.3设计原则 (1)优化设计,做到先进、适用、经济、顺行、高效。 (2)设计中做到总体考虑,合理布局,兼顾将来的进一步发展;尽量不影响现有设施的生产;尽量减少占地、拆迁和工程量。 (3)按照喷吹烟煤设计,制粉系统设气氛保护。 (4)制粉系统采用短流程,用高浓度布袋收粉器作为一级收粉设备,不设旋风收粉器。为减少危险点,布袋与煤粉仓之间不设螺旋输 送机。 (5)喷吹采用浓相输送技术。 (6)考虑检修、备品备件方便,制粉采用ZGM95型中速磨煤机。

(6)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保、安全、工业卫生和消防等规定。 1.4设计范围 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原煤场扩建及贮运,烟气系统,制粉系统,喷吹系统。 1.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6设计特点及采用的新技术 ⑴按照喷吹烟煤设计,系统设惰性气体保护措施。 ⑵制粉采用以中速磨煤机为核心的短流程工艺,用一级高浓度袋式煤粉收集器收粉。 ⑶节能,每吨煤粉耗电28度。 ⑷煤场的煤仓及圆盘给料机可以适应喷吹烟煤、无烟煤、混合煤各煤种的

【高炉悬料】基础知识

1.悬料的定义 悬料是炉料透气性与煤气流运动极不适应,高炉料停止下降时间超过1~2批料的时间,或者依靠大减风才能使炉料塌落的高炉料难行的失常现象。 2.悬料的种类 按悬料的时间及坐料难易程度分为短期料难行、长时间悬料、顽固性悬料。其中,顽固性悬料是指经过3次或以上坐料未下的悬料情况。 按悬料的位置分为高炉上部悬料和高炉下部悬料。上部悬料时上部压差过高,下部悬料时下部压差过高。 3.悬料的征兆 1)探尺下降缓慢或停止; 2)风压急剧升高,风量相应减少或锐减; 3)炉顶温度升高,且四点温度差别缩小; 4)高炉压差升高,透气性指数显著降低;

5)风口不活跃,个别风口出现大块; 4.悬料的原因 1)高炉原燃料质量恶化:入炉料的粒度变小、粉末增多、强度变差、RDI指数降低;料仓槽位过低等。 2)操作制度不合理导致压差过高:装料制度不合理,中心、边缘气流均受抑制,导致透气性差;气流分布不合理,边缘过重或严重不均匀,导致操作炉型严重变化。 3)监控不到位或操作失误:风压急剧波动持续上升到高位,未及时发现并处置;未按照压差规范操作,风压急剧升高时减风慢或未减风。 4)高炉热制度变化过大:炉温急剧变化(急热急凉),煤气流分布短期内难以调整与适应,导致透气性急剧恶化。如空焦下达热量调整不及时、高炉向热时操作反向、长时间高硅高碱度、一段时间集中提温等。 5)渣铁未及时出净:短期内由于出铁不畅或由于设备故障,不能及时见渣,导致炉缸储渣铁量过多而引起透气性恶化。

5.高炉下部悬料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高炉下部悬料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热制度的波动引起软熔带位置的变化,已经软化的矿料再次凝固,使散料层空隙度急剧下降,从而使Δp/H上升而悬料;另一方面是液泛现象,液态渣铁或由于数量过多,或由于粘度过大,被气流滞留在焦炭层中,极大地增加了对气流的阻力。 6.悬料的预防及操作注意事项 悬料是高炉难行、管道和崩料的最终结局。在遇到高炉难行时,操作上应注意如下问题: 1)低料线、净焦下到成渣区域,不许加风或提高风温; 2)原燃料质量恶化时,禁止采取强化措施; 3)渣铁出不净时,不允许增加风量; 4)恢复风温时,每小时不允许超过50℃; 5)增加风量时,每次不允许大于150m3/min; 6)向热料慢加风困难时,可酌情降低喷煤量或适当降低风温, 为增加风量创造有利条件。

高炉喷煤喷吹自动化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阐述了高炉喷煤喷吹自动化控制系统,不包括制粉过程的控制,控制范围是从煤粉仓、中间罐、喷吹罐、喷吹总管、由炉前煤粉分配器到喷吹支管的自动控制过程。本次毕业设计只考虑了一个喷煤喷吹序列作为控制对象。 本次设计包含:课题本身的背景、由来、意义、主要工艺类型、国内外高炉喷煤喷吹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阐述了所需传感器、阀、开关等硬件设备,主要进行了煤粉从煤粉仓到中间罐倒罐控制,煤粉从中间罐到喷吹罐倒罐控制,煤粉从喷吹罐喷到高炉风口中的控制,停喷控制,中间罐和喷吹罐的压力控制,煤粉仓、中间罐及喷吹罐温度、压力的安全连锁控制,喷吹风压力的自动测量等控制项目;本设计主要选用的PLC控制系统的选型、硬件配置选择、I/O表编写、硬件接线图的绘制的工作。 关键词:PLC;高炉喷煤;传感器

Abstract The graduation project focused on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blast furnace coal injection system, does not include coal grinding process control. Cntrol the process of automation and control, includingo coal powder storage warehouse, the middle tank,the injection tank, injection Explorer,front-end from the blast furnace coal injection powder distribution device to the branch pipe. The graduation project, a PCI only consider as a controlled injection sequence. The design includes: That the issue of background, origin, meaning, the main type of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PCI je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On the need for the sensors, valves, switches and other hardware equipment.Mainly carried out coal powder from the coal powder position to control the middle of the tank,pulverized coal injection in the middle tank to tank can back control from the pulverized coal injection into blast furnace tuyere spray cans of control, stop the injection control, the middle tank and the injection pressure control tank, coal stores, intermediate and spray cans blow tank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ntrol of the security chain, hair spray, such as automatic measurement of the pressure control projects; the design of the main selection of the PLC control system selection, hardware configuration options, I / O table prepared mapping hardware wiring work. KeyWords:PLC; blast furnace pulverized coal injection; senso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