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临床试验知识培训手册

药物临床试验知识培训手册

药物临床试验知识培训手册
药物临床试验知识培训手册

药物临床试验知识培训手册

目录

第一部分药物临床试验基础知识 (2)

第二部分伦理委员会相关内容 (6)

第三部分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临床试验要求 (15)

第四部分药物临床试验相关内容 (18)

问题思考 (32)

中英文对照 (33)

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 (35)

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 (53)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检查细则(试行) (60)

第一部分药物临床试验基础知识

1.医院申报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的意义?

培养和提高医务人员严谨、科学、规范的医疗作风和科研素质。

提高医院的整体科研水平,扩大医院的医疗和学术影响,对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增进各专业学科与国内外各医疗单位接触和了解,提供相互合作、学习的机会。

2.临床试验依据哪些法律法规?

1)《药品管理法》(2001年12月实施)

2)《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7年10月实施)

3)《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03

4)《赫尔辛基宣言》(2013年最新版)

3.什么是GCP?GCP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1)《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指临床试验

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

和报告。

2)共十三章七十条

3)目的:1.保证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可靠;2.保护受试者权益和安全。

4)依据:赫尔辛基宣言,注意强调保护受试者权益和试验质量。

5)核心:伦理性与科学性。

6)适用范围:药物临床试验(包括人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

7)GCP是2003年9月1日CFDA修订后,颁布执行。

4.为保证临床试验的质量,应该遵守哪三个原则?

伦理原则、科学原则和符合相关法规原则。

5.什么是SOP? 制定SOP的目的是什么?

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为确保临床试验方案中所设计的内容能被准确无误地执行和落实,是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6.制订SOP的原则是什么?

写所要做的,做所写的,记录所做的。

7.药物临床试验运行流程:

1)申办方联络机构、专业组;

2)机构与专业组,评判承接项目的可行性;

3)专业组递交申请材料,机构办公室审核、受理;

4)向伦理委员会递交资料,伦理审核、批准;

5)机构办公室立项,签定协议;

6)试验启动:召开启动会;

7)试验进行期间:接受监查、稽查、视察,项目质控

8)试验结束:所有临床试验资料归档

8.负责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应具备什么条件?

1)在医疗机构中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和行医资格;

2)具有试验方案中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3)对临床试验方法具有丰富经验或者能得到本单位有经验的研究者在学术上的

指导;

4)熟悉申办者所提供的与临床试验有关的资料与文献;

5)有权支配参与该项试验的人员和使用该项试验所需的设备。

6)研究生、进修医生都不能作为临床试验的研究者。

9.什么是ICH?

IC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由美国、日本和欧盟三方的政府药品注册部门和制药行业在1990年发起的。

10.什么是CRO?

合同研究组织(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申办者可委托其执行临床试验的某些工作和任务,此种委托必须作出书面规定。

11.药物临床试验的依从性(Compliance in relation to trials),临床试验参与各方遵

守与临床试验有关的所有要求、GCP和相应的医药管理法律法规。

12.临床试验的药物使用的依从性?

指对受试者对临床试验药物使用的遵从度,依从性范围是80%~120%。

依从性=已服用药物量/应服用药物量×100%

13.什么是多中心试验(Multicentre Trial)?

多中心试验是由多位研究者按同一试验方案在不同地点和单位同时进行的临床试验。各中心同期开始与结束试验。多中心试验由一位主要研究者总负责,并作为临床试验各中心间的协调研究者。

14.多中心试验的计划和组织实施要考虑以下各点:

1)试验方案由各中心的主要研究者、申办者及统计专家共同讨论制订,伦理委员

会批准后执行;

2)在临床试验开始时应组织研究者会议;

3)各中心同期进行临床试验;

4)各中心临床试验样本大小及中心间的分配应符合统计分析的要求;

5)不同中心以相同程序管理、使用试验用药品,包括保管、分发和回收;

6)根据同一试验方案培训参加该试验的研究者;

7)建立标准化的评价方法,试验中所采用的实验室和临床评价方法均应有统一的

质量控制;

8)实验室检查可由中心实验室进行。

15.我国对临床试验的资料保存时间有何规定?

研究者应保存资料到临床试验结束后至少5年或试验药物获准上市后2年。

申办者应保存资料到试验药物获准上市后至少5年。

16.监查的目的?

监查员(a.CRA由CRO委派;b.monitor由申办方委派)。

监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权益受到保障,试验记录与报告的数据准确、完整无误,保证试验遵循已批准的方案和有关法规

17.最小风险(Minimal Risk)

指试验中预期风险的可能性和程度不大于日常生活、或进行常规体格检查或心理测试的风险。

第二部分伦理委员会相关内容

1.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Independent Ethics Committee, IEC)是什么组织?

由医学专业人员、法律专家及非医务人员组成的独立组织,其职责为核查临床试验方案及附件是否合乎道德,并为之提供公众保证,确保受试者的安全、健康和权益受到保护。

2.伦理委员会的组成如何?

至少5人。必须包括从事医药专业相关的人员、非医药专业人员、法律专家及来自其他单位的人员,并有不同性别的委员。

3.伦理委员会工作程序?

1)试验开始前,伦理委员会应对临床试验进行审查。

a)研究者和申办者向伦理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必要的资料;有关的批件,药检

报告,该试验药临床前和临床有关资料的概述,知情同意书样本,试验研究方案,病例报告表等。

b)伦理委员会应在接到申请后尽早召开会议,审阅讨论。对临床试验的审查意见

应在讨论后以投票方式做出决定,参与该试验的委员应当回避。因工作需要,伦理委员会可邀请非委员专家出席会议,但非委员专家不投票。

c)在审议后,表决结果,伦理委员会签发书面伦理批件,并附上出席会议人员的

名单、其专业情况及签名。

d)试验方案需经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签发书面意见后方能进行。

2)试验期中,对所有试验方案的任何修改应向伦理委员会报告,经批准后方能执

行。在试验期中发生任何严重不良事件,均应向伦理委员会报告。

3)伦理委员会的所有会议及其决议均应有书面记录。记录保存至临床试验结束后

至少5年。

4.伦理委员会的权力:

1)伦理委员会有权批准/不批准一项临床研究。

2)对批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跟踪审查。

3)终止或暂停已经批准的临床研究。

5.伦理审查的方式:会议审查、紧急会议审查、快速审查

6.伦理审查的流程:

审查申请的受理与处理,初始审查,跟踪审查,审查决定的传达。

7.伦理审查的类别:

1)初始审查

2)跟踪审查(包括:修正案审查、研究进展报告、严重不良事件报告、违背方案

报告、暂停或终止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3)复审

8.初次提交伦理审查申请时提交的文件应至少包括哪些?

申请表、CFDA的批件、药检报告、试验方案、知情同意书、招募受试者的材料、研究者手册、病例报告表、主要研究者履历、其他伦理委员会的重要意见

9.伦理审查的主要内容:

1)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2)试验的风险与受益;

3)受试者的招募;

4)知情同意书告知的信息;

5)知情同意的过程;

6)受试者的医疗和保护;

7)隐私和保密;

8)涉及弱势群体的研究。

10.会议审查的流程

1)所有参会委员于签名;

2)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主持会议;

3)主持人确定本次到会委员人数、均衡性符合法定要求。

4)主持人提醒与会的委员是否存在利益冲突,需要回避;

5)秘书通报上次会议记录;

6)秘书通报快速审查项目及SAE;

7)研究者根据顺序进行汇报;

8)主审委员提出审查意见;

9)全体委员对项目提出意见;

10)研究者、申办方回答伦理委员会委员提出的问题;

11)研究者及有利益冲突的委员离开会议室;

12)对研究项目进行讨论;

13)投票,秘书汇总投票单,填写“会议决定表”;

14)递交主持人向会议报告投票结果;

15)主持人通报投票结果并对投票结果作小结;

16)依据研究项目的风险程度确定项目持续审查的频率;

17)与会委员无异议后继续会议。

11.伦理委员会审查临床试验方案的要点是什么?

1)研究者的资格、经验、是否有充分的时间参加临床试验,人员配备及设备条件

等是否符合试验要求;

2)试验方案是否充分考虑了伦理原则,包括研究目的、受试者及其他人员可能遭

受的风险和受益及试验设计的科学性;

3)受试者入选的方法,向受试者(或其家属、监护人、法定代理人)提供有关本试验

的信息资料是否完整易懂,获取知情同意书的方法是否适当;

4)受试者因参加临床试验而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死亡时,给予的治疗和/或保险措

施;

5)对试验方案提出的修正意见是否可接受;

6)定期审查临床试验进行中受试者的风险程度;

7)及时审查严重不良事件或其他可能影响研究风险/获益的任何事件或新信息;

8)暂停或提前终止试验的原因,以及对受试者的后续处理;

9)药物临床试验的完成情况。

12.投票表决时得票多少才算有效票数?超过投票人数的二分之一。

13.伦理委员会的批复意见有几种?

1)同意

2)作必要的修正后同意

3)作必要的修正后重审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规定

附件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是指符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和相关技术指导原则等要求,具有承担药物临床试验能力的机构。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以注册为目的的药物临床试验,以及开展药物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生物等效性试验,应当在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进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实行备案管理。凡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医学研究机构和医药高等学校及社会力量投资设立的临床试验机构均可备案,仅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相关的生物样本等分析,不实行备案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建立“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备案平台,网址:***)。

第四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各自部门职责负责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条件 第五条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 (一)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项目应当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诊疗科目相一致; (二)具有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相适应的诊疗技术能力; (三)具有与药物临床试验相适应的独立的工作场所、临床试验用药房、资料室,以及必要的设备设施; (四)具有掌握药物临床试验技术与相关法规,能承担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人员,主要研究者具有高级职称,参与过3个以上药物临床试验; (五)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专业具有与承担药物临床试验相适应的床位数和/或门急诊量; (六)具有急危重病症抢救的设施设备、人员与处置能力; (七)具有承担药物临床试验的组织管理机构; (八)具有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相适应的医技科室; (九)具有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十)具有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 (十一)具有防范和处理药物临床试验中突发事件的管理机制与措施; —2 —

临床试验手册(4)——临床试验和注册基本知识

临床试验手册(4)——临床试验和注册基本知识 1. 药物的研发过程 2. 何谓GCP GCP是Good Clinical Practice的缩写,即《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我国共颁布了三次GCP。我国现行的GCP是2003年开始执行的新GCP,上一版的是1999颁布的《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第一版是98年由卫生部颁布的《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此外,ICH-GCP在我国作为注册的参考标准。关于新和旧的GCP的区别,请参考“资料下载”中的相关内容。 3. 何谓SOP 即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为有效地实施和完成某一临床试验中每项工作所拟定的标准和详细的书面规程。 4. 临床试验和临床研究 在ICH-GCP中,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和临床研究(clinical study)是同一个概念。在我国的GCP中,上述两个不是同一个概念。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24条,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而临床研究必须遵循GCP的规定。在2004年一次SFDA举办的高级监查员培训班的内容,也说明在国内两个概念不一样。因此,本网中文名采用“临床研究”。 5. CRA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CRA即clinical research associate 的缩写,是一个职位的名称。在我国很多人就叫监查员(非检查员)。根据GCP中监查员的职责,以及科人团队数年的临床研究经验,CRA应该具备下列能力: ●具有耐心和细心的个性 ●具备相关的法规知识和医学知识(尽管在国外,CRA没有是医学背景的,但国内的情况不 一样,需要CRA有一定的专业背景)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筹建工作总结及整改措施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筹建工作总结及整改措施我院xx年开始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筹建及申请工作,医院高度重视,建立了组织机构和伦理委员会,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定了各项试验设计规范、SOP等,研究人员进行了临床试验技术和GCP培训,并与xx年向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提交了资格认定申请,受理编号:XX XXXX年XX月XX日国家药监局专家专家对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xx专业资格认定进行了现场检查,对我院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 并给出了综合评定意见,认为我院:专业技术力量较强,医疗设备齐全,专业病原病种充足,能满足药物临床试验的需要,医院领导重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建设,成立了管理机构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设计规范和SOP,机构人员接受过不同层次的GCP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培训,基本具备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条件。 但SFDA药品认证管理中心专家组也指出了检查中我们尚存在的 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医院领导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研究,并做出如下整改: 1. 机构选派部分研究和管理人员到XX临床试验基地进行进修学习,学习结束后,重新制定和完善了部分管理制度、技术设计规范和SOP,使其符合本专业的特点及GCP要求并具有可操作性。 2. 机构和专业分别选派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参见过GCP培训,并有参加过药物临床试验的经历并掌握临床试验相关技术的及相关法律的人员,设专业质控员和机构办公室质控员,分别从专业和实

验全过程对药物临床实验进行监督检查,实现并强化药物临床实验的三级质控,完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保证体系与制度,确保我院承担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真实可靠,保证受试者和申办单位的合法权益。 3. 选派机构主要研究和管理人员参加了国家级的GCP培训并取 得了培训证书。同时在院内继续进行GCP知识和试验技术知识培训,并从认定工作结束后开始定期派机构管理人员对GCP知识和试验技 术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抽查和督促,使所有试验相关人员熟悉GCP知识和试验技术知识, 4. 进一步完善了药物临床试验资料保存条件,设立专职人员负责药物临床试验资料的保存和管理,添置资料保存柜,更换较大的适合药物临床试验资料保存的资料保存室。 XXXX 医院 内容仅供参考

药物临床试验源数据管理

药物临床试验源数据管理·广东共识(2018) (广东省药学会2018年9月18日发布) 撰写说明 临床试验数据质量是评价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完整数据链贯穿临床试验全过程。数据溯源是对数据的追本溯源,以实现对历史数据的重现。在临床试验中,源数据是作为溯源依据的数据,源文件是承载源数据的原始文件。临床试验产生的数据有其特殊性,数据类别较多、载体多样且保存方式各异。 自开展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以来,药监管理部门不断强调临床试验数据的产生、收集、记录和报告过程应真实、完整和准确。目前,对于临床试验中涉及源数据/源文件的记录、内容完整性、载体形式、授权人员、设备确证、可靠储存手段等要求,申办方/CRO、研究者、试验机构管理人员等各方仍存在认识的差异,或是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基于源数据质量的重要性,广东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撰写《药物临床试验源数据管理·广东共识》,以阐明源数据/源文件的记录与修改要求,规范源数据/源文件等载体的保存,以及研究各方在源数据管理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 本共识参考了药监管理部门颁布的相关管理规范,结合数据现场核查案例,且在起草和征集意见阶段得到业内诸多专家的指导,在此向各位同道的无私帮助表示衷心感谢!本共识可能存在不少缺漏和尚需完善之处,期待业内同道继续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 共识撰写小组 2018年8月31日

1源数据定义 源数据(SourceData)指临床试验中的原始记录或其复印件(核证副本)上记载的所有信息,包括临床发现、观测结果以及用于重建和评价临床试验所必须的其他相关活动记录[1]。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同一事件的数据可能会由不同人获取并记录(如临床护士和研究医生可能都会采集试验中受试者的生命体征并分别记录在护理单和病历中,或由同一人获得并记录在不同的地方,如研究人员将采集的生命体征分别记录在临床病历和受试者文件中),为确证病例报告表(CRF)所记录数据的有效来源,应在临床试验开始前,采用“源数据鉴认表”(见附录1)与研究者确认完整的原始记录来源;另外,为确保临床试验的源数据得到完整、规范、准确的记录,可参考“原始文件记录建议”(见附录2)及对研究者进行培训和沟通。 2源文件的定义及类别 源文件的定义 源文件(SourceDocuments)指临床试验中产生的原始医学记录、医疗文件和数据。源文件包含了源数据,如医院病历、医学图像、实验室记录、临床试验的相关备忘录、受试者临床试验日记或评估表单、发药记录、仪器自动记录的数据、缩微胶片、照相底片、磁介质、X光片,及药房保存的处方、实验室和医技科室的相关文件和记录,包括复制或抄录的核证副本。源文件可以是纸质的和/或电子的[1]。临床试验中原始文件是指初次记录临床观察的文件,比如试验过程的文字记录、研究者开具的治疗方案、知情同意书等一系列文件等;或承载实验室检查及影像检查数据的文件,如血常规结果报告单及CT片等。有纸质形式和电子形式或可能的其他形式[2]。 当原件不利于保存(例如热敏纸)、不便获得或丢失时,会采用核证副本作为源文件。核证副本指经核实的(如注明日期的签字或通过可验证的程序产生的),与原始记录信息相同的副本,并须有合理的解释说明。 源文件的类别 常规医疗文件(MedicalRecord)根据卫健委医疗病历管理要求,患者的就诊记录可分为两大类:住院病历及门(急)诊病历。具体内容可参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符合《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的电子病历也属于此类,打印存档的纸质病历应与电子病历一致。这些文件通常包含患者隐私和可识别信息。

什么是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什么是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感冒发烧的症状,很多人都会选择吃一点感冒药,情况严重的话就会选择输液,不过有些人在输液的时候会对药物产生一些反应,很多人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么输液时产生的一些常见药物反应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主要有四种情况 1.1大输液的质量。原料污染或生产过程污染或消毒不彻底极易出现质量问题。近几年加强GMP的实施力度,输液一般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但在搬运、贮存、使用中,若发生碰撞出现细小裂纹,或瓶口松动漏气而造成微生物污染大输液,特别是含糖的输液,在上述情况下极易变质。 1.2 热原迭加。静脉给药,联合用药比较多。各药的致热物

质迭加在一起,就有可能超过阈值而发生热原反应。 1.3 微粒迭加引起的输液反应。联合用药比较多,致使不溶性微粒增多而致输液反应的机率加大。操作不当、输液器具、输液环境也是引起微粒迭加的重要原因。如粉针剂溶解不全、输液pH改变、配制过程操作不当等;添加药物时多次穿刺橡胶塞造成橡胶屑掉入瓶内;切割安瓿时消毒不正确或未作消毒处理,锯开即掰,则由于安瓿内负压,会将大量玻璃微粒吸入药液。 1.4 稀释剂选择不当。如血塞通、生脉、银杏叶等中草药针剂发生输液反应较多。其原因是中草药成份复杂,各厂家制备工艺不同,使有效成份的提取和杂质除尽有较大的差异。一些成份如色素、鞣质、淀粉、蛋白质等以胶态形式存在于药液中,药物与输液配伍后发生氧化、聚合或由于pH改变而使生物碱、皂苷等析出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以及其它致敏物质等,提高了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上面就是药物临床实验机构对于常见输液反应的药物因素原因的一些相关介绍,在生病的时候,输液产生药物反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希望上面的文章可以帮助到你,当出现这种

药物临床试验知识培训手册

药物临床试验知识培训手册

目录 第一部分药物临床试验基础知识 (2) 第二部分伦理委员会相关内容 (6) 第三部分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临床试验要求 (15) 第四部分药物临床试验相关内容 (18) 问题思考 (32) 中英文对照 (33) 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 (35) 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 (53)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检查细则(试行) (60)

第一部分药物临床试验基础知识 1.医院申报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的意义? 培养和提高医务人员严谨、科学、规范的医疗作风和科研素质。 提高医院的整体科研水平,扩大医院的医疗和学术影响,对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增进各专业学科与国内外各医疗单位接触和了解,提供相互合作、学习的机会。 2.临床试验依据哪些法律法规? 1)《药品管理法》(2001年12月实施) 2)《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7年10月实施) 3)《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03 4)《赫尔辛基宣言》(2013年最新版) 3.什么是GCP?GCP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1)《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指临床试验 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 和报告。 2)共十三章七十条 3)目的:1.保证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可靠;2.保护受试者权益和安全。 4)依据:赫尔辛基宣言,注意强调保护受试者权益和试验质量。 5)核心:伦理性与科学性。 6)适用范围:药物临床试验(包括人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 7)GCP是2003年9月1日CFDA修订后,颁布执行。

参考新药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研究

新药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研究 摘要新药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作为新药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新药研发的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数据不仅是正确评价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和依据,更是规范化高质量临床试验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国内的临床数据规范化管理水平,尽快与国际的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规范和先进的临床数据管理规范接轨,真正能够获取高质量的数据进行了本次研究。 本文分析了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具体内容、特征和临床试验数据产生全过程,综述了临床数据管理计划以及新药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规范体系。回顾了国内外新药临床数据管理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国内传统“纸质”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目前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电子化系统包括电子数据采集、电子病例报告表的应用,提出在我国电子化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构建了电子化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设想,为提高新药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质量、效率和低研究成本开展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字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计划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电子化

The research of new drug clinical trial data management Abstract Clinical trial data management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linical trial, which plays crucial role in the whole process in the clinical trial. Now not only true evaluation of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new drug, but also high qualified clinical arises from the clean and high quality dat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omestic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level of clinical data, join the international GCP standards and advanced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 can make the high quality of data.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linical trial data management, the contents of the clinical trial data management and the generation of clinical trial data, explains the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 plan and the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 standard system. Then it review s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tatus of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sis the deficiencies of domestic traditional "paper- based clinical trial data management. It discusses the current clinical trial data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the electronic data acquisition, electronic case reports,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signature, etc. At last, it Analysis of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domestic new drug clinical trial data management. Key words C linical Trial Data Management Clinical Trial Data Management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 Plan Clinical Trial Data Management Electronic System.

最新药物临床试验工作总结-(1)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工作总结 根据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标准(2017版)和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的相关要求,我院自2017年1月份启动创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依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03版)的标准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以质量控制为抓手,注重内涵建设;加强机构办管理人员及各专业科室相关人员的培训;强化临床试验相关的伦理审查;规范伦理委员会的管理;大大提高了临床试验质量和管理水平。现对2017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我院自2017年1月份启动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创建工作,3月份召开了创建动员大会。先后成立了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管理机构、机构伦理委员会和机构工作实施方案。机构办公室配置机构药房,资料档案室、质控小组。根据各临床专业的综合实力及科研技术水平遴选了17个临床专业研究团队。 二、制定规章制度、标准操作规程 机构办公室严格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03版)

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标准》的具体要求,起草制定了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制度20条、各类人员职责14条、药物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程89条、药物临床试验设计规范5条并汇编成书100本,汇编印发应知应会手册300册。 三、强化药物临床试验培训,保证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 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参加院、内外GCP及相关技术规范培训:2017年的3-6月份有关院领导带领办公室成员先后到省、市级具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质的6家医院调研参观学习;4-5月份组织两次38人次参加的江苏省药物临床试验法规、技术及实务操作和伦理审查技术高级培训班;7月份邀请有关药物临床试验知名专家,在我院举办由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培训班,约240人参加。目前共有129人次取得了国家级、省级药物临床试验培训证书。在创建期间组织院内培训8次约300人次,涉及内容包括对17个临床专业科室的研究者、质量管理员、药品管理员的专题培训及药物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与不良事件处理、进行心肺复苏、呼吸机、除颤仪等设备使用的SOP进行培训。四、 五、完成试验设施设备的配备 2017年8月份完成了机构办公室、伦理委员会办公室及各申报专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技术指南51577

附件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技术指南 一、概述 临床试验数据质量是评价临床试验结果的基础。为了确保临床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科学可信,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规定和指导原则,用以规范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整个流程。同时,现代新药临床试验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又为临床试验及其数据管理的规范化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也推动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积极探索临床试验及数据管理新的规范化模式。 (一)国内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现状 我国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对临床试验数据管理提出了一些原则要求,但关于具体的数据管理操作的法规和技术规定目前还处于空白。由于缺乏配套的技术指导原则,我国在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方面的规范化程度不高,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质量良莠不齐,进而影响到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客观科学评价。此外,国内临床试验中电子化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模式大多基于纸质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CRF)的数据采集阶段,电子化数据采集与数据管理系统应用有待推广和普及。同时,由于缺乏国家数据标准,同类研究的数据库之间难以做到信息共享。

(二)国际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简介 国际上,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的药物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ICH E6 GCP)对临床试验数据管理有着原则性要求。对开展临床试验的研究者、研制厂商的职责以及有关试验过程的记录、源数据、数据核查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以保证临床试验中获得的各类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和可靠。 各国也颁布了相应的法规和指导原则,为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具体的依据和指导。如:美国21号联邦法规第11部分(21 CFR Part 11)对临床试验数据的电子记录和电子签名的规定(1997年),使得电子记录、电子签名与传统的手写记录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从而使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能够接受电子化临床研究材料。据此,美国FDA于2003年8月发布了相应的技术指导原则,对Part 11的规定作了具体阐释,并在计算机系统的验证、稽查轨迹,以及文件记录的复制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 2007年5月,美国FDA颁布的《临床试验中使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的指导原则》(Guidance for Industry: Computerized Systems Used in Clinical Investigations)为临床试验中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提供了基本的参照标准。 而且由国际上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学会(Society of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 SCDM)还形成了一部《良好的临床数据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 Practice,GCDMP),该文件为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的每个关键环节都规

GCP基本知识点应知应会

GCP培训应知应会知识点 1、试验方案:叙述试验的背景、理论基础和目的、试验设计、方法 和组织包括统计学考虑、试验执行和完成条件的临床试验的主要文件 2、研究者手册:有关一种试验用药品在进行人体研究时已有的临床 与非临床数据汇编 3、申办者:发起一项临床试验,并对该试验的启动、管理、财务和 检查负责的公司、机构或组织 4、受试者(Research participant):参加生物医学研究的个人, 可以作为试验组、或对照组、或观察组,包括健康自愿者,或是与试验目标人群无直接相关性的自愿参加者,或是来自试验用药所针对的患病人群。 5、监查员:由申办者委任并对申办者负责的具备相关知识的人员, 其任务是监查和报告试验的进行情况和核实数据 6、病例报告表:按试验方案所规定设计的一种文件,用以记录每一 名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的数据 7、总结报告:试验完成后的一份详尽总结,包括试验方法与材料、 结果描述与评估、统计分析以及最终所获鉴定性的、合乎道德的统计学和临床评价报告。 8、不良事件:病人或临床试验受试者接受一种药品后出现的不良医 学事件,但与治疗并不一定有因果关系 9、SAE,即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临床试验过

程中发生需住院治疗、延长住院时间、伤残、影响工作能力、危及生命或死亡、导致先天畸形等事件。 10、非预期不良事件(Unexpected Adverse Event):不良事件的 性质、严重程度或频度,不同于先前方案或其他相关资料(如研究者手册、药品说明)所描述的预期风险。 11、药品不良反应: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产生的与用 药目的无关的或有害的反应。 12、弱势群体(Vulnerable Persons):相对地(或绝对地)没有 能力维护自身利益的人,通常是指那些能力或自由受到限制而无法给予同意或拒绝同意的人,包括儿童,因为精神障碍而不能给予知情同意的人等。 13、视察: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有关一项临床试验的文件、设施、 记录和其他方面进行的官方审阅,可以在试验单位、申办者所在地或合同研究组织所在地进行。 14、CRO,即合作研究组织: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申 办者可委托并书面规定其执行临床试验中的某些工作和任务15、利益冲突(Conflict of Interest):当伦理委员会委员因与所 审查的试验项目之间存在相关利益,因而影响他/她从保护受试者的角度出发,对试验作出公正独立的审查。利益冲突的产生常见于伦理委员会委员与审查项目之间存在经济上、物质上、机构以及社会关系方面的利益关系。 委员中参加该项试验的委员在伦理委员会讨论会上,不能参加投

临床试验GCP汇总

临床试验G C P汇总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第九章 一、数据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答:把试验数据迅速、完整、无误的纳入报告,所有涉及数据管理的各种步骤均需记录在案,以便对数据质量及试验实施进行检查。 二、什么叫盲态审核? 答:盲态审核(blindreview)是指在最后一份病例报告表输入数据库后,第一次揭盲之前对数据保持盲态的预分析审核,以便对统计分析计划作最后的决定。 三、什么叫质疑表?由谁传送?能不能通过电话传达质疑表的内容? 答:质疑表(?querylist,queryform)是数据管理员再次检查病例报告表发现任何问题后,及时通知检查员,要求研究者作出回答的文件。检查员、研究者、数据管理员之间的各种疑问及解答的交换都由质疑表完成。质疑表应保存备查。质疑表必须由检查员亲自传送给研究者,不能通过电话传达。 四、什么叫结果锁定? 答:结果锁定指在盲态审核认为所建立的数据库正确无误后,由主要研究者、药物注册申请人、生物统计学专业人员和保存盲底的有关人员对数据库进行锁定。此后,对数据库的任何改动只有在以上几方人员同意(可书面形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五、临床试验统计分析中常用那两种分析方法? 答:1.PP分析(合格病例分析)对完成治疗方案,且依从性好的病例分析。 2.ITT分析(意向性分析)对所有的病例进行分析,包括合格、脱落,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的分析。 六、什么是ITT?什么是FAS? 答:ITT是Intention-To=Treat的缩写,即意向性。指所有经随机化分组,分配了随机号的全部病例,也称为愿意治疗人群。意向性分析时其中未能观察到全部治疗过程的病例资料,用最后一次观察数据接转到试验最终结果,对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二进行意向性分析。ITT的误差较大。 FAS是全分析集(FullAnalysisSet)指尽可能接近符合ITT原则的理想的受试者人群。它应包括几乎所有的随机化后的受试者。只有在导入期中被排除而未入组或者入组后没有任何的随访数据才能从FAS人群中排除。即只要服用了一次药,做了一次有效检测的受试者都应入FAS。 七、什么是PP? 答:PP是Pet-Protocol的缩写,即符合方案集。指所有符合试验方案、依从性好(如接受治疗、主要指标可以测定等)、试验期间未服禁止用药、完成CRF规定填写内容的病例,对其疗效统计分析。 八、ITT和PP有何关系?

药物临床试验基础知识

药物临床试验知识问答 目录 第一部分药物临床试验基础知识 (1) 第二部分伦理委员会相关内容 (5) 第三部分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药物临床试验分类 (10) 第四部分药物临床试验方案相关内容 (12) 第五部分现场考核常见问题 (21) 机构可能涉及的问题 (21) 专业负责人可能涉及的问题 (22) 专业组可能涉及的问题 (23) 专业护士可能涉及的问题 (28) 辅助科室可能涉及的问题 (28) 有关GCP概念的提问 (28) 伦理知识提问 (29) 药物临床试验过程的提问 (30) 中英文对照 (30) 第一部分药物临床试验基础知识 1.何为是GCP?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指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2.制定GCP的依据是什么?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共和国药品管理 法实施条例》; 2)参照国际公认原则。 3.制定GCP的目的?或问GCP的宗旨/原则是什么?或问为什么要 推行GCP? 1)为保证药物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

2)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 4.GCP核心? GCP核心:伦理,科学。 5.GCP的适用范围? 各期药物临床试验(I、II、III、IV期)及人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 6.中国GCP历程? - 1998年卫生部定稿批准,1999年SDA颁布执行,2003年9月1日SFDA修订后再颁布执行。 7.GMP、GLP、GSP中文名称?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8.为保证临床试验的质量,应该遵守哪三个原则? 伦理原则、科学原则和符合相关法规原则。 9.何为SOP? 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药物临床试验中的SOP为有效地实施和完成某一临床试验中每项工作所拟定的标准和详细的书面规程。 10.制定SOP的目的是什么? 为确保临床试验方案中所设计的内容能被准确无误地执行和落实,是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11.制订SOP的原则是什么? 依据充分、操作性强、清晰准确、避免差错、格式统一。写所要做的,做所写的,记录所做的 12.我院药物临床试验运行流程: 1)申办方递交材料 2)机构办受理立项 3)专业科室承接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工作制度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工作制度 1目的: 用于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2适用范围: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 3内容: 1)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受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负责人的直接领导,负责机 构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2)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设办公室主任一名,秘书一名,档案管理员一名, 试验药物管理员一名,专职质保督查员一名。 3)机构办公室的职责是对临床试验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参与药物临床试验任 务的接受、安排等行政组织工作。 4)总体协调临床试验项目管理流程并实施质量保证,包括建立临床试验的项 目管理文件,负责协调工作,负责合同管理,对研究人员资格审核,组织安排试验相关人员培训,以及机构公章的使用登记。 5)组织研究者及相关专家起草临床试验方案及其附属文件初稿;组织协调会 议,对临床试验方案及其附属文件初稿进行讨论修订并最终完成定稿。 6)协助研究者向伦理委员会递交临床试验方案、知情同意书、研究者履历等 新药临床试验文件,并请示伦理委员会会议召开日期,经伦理委员会审核后,负责将伦理委员会批件送交申办者和各参研单位。 7)负责临床试验实施前的技术准备工作:组织制订本项试验临床和实验室标 准操作规程,检查完善临床试验所需的设备。 8)负责与主要研究者PI共同组织临床试验开始前的培训工作,对参与临床 试验的相关人员进行GCP等有关法规、知情同意书、试验方案及其标准操作规程、病历书写及病例报告表填写等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9)负责组织各专业组实施药物临床试验并对各专业组药物临床试验全过程 进行监督,重点是知情同意书的获取、试验方案和试验标准操作规程的执行、病历等原始资料的书写、试验药物的管理、不良事件与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等。

药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药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药学基础知识试题库单选题: 1.关于药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E) A.药物对疾病具有预防.治疗或诊断作用 B.药物可调节机体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体健康 C.规定药物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 D.药物可分为:中药和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生化药物 E.用于防病.治病及诊断的药物粉末或药物结晶能直接供病人使用 2.任何药物在临床使用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患者使用的的给药形式,即剂型(A) A.安全.有效.稳定 B.安全.有效.经济 C.经济.有效.稳定 D.安全.经济.稳定 3.关于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 A.将药物用于临床使用时,能直接使用原料药 B.必须将药物制备成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质的剂型 C.适宜的药物剂型可充分发挥药效

D.适宜的药物剂型可减少毒副作用 E.适宜的药物剂型便于使用与保存 4.关于剂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剂型为适应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剂型不是临床使用的最终形式 C.剂型是药物的传递体,将药物输送到体内发挥疗效 D.剂型对药效的发挥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5.关于剂型的重要意义,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A.不同剂型不能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B.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C.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毒副作用 D.有些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 E.有些剂型影响疗效 6.下列哪种剂型起效最快? (A) A.注射剂 B.胶囊剂 C.缓释制剂 D.植入剂 7.下列哪种剂型属长效制剂?

(C) A.注射剂 B.吸入气雾剂 C.缓释制剂 D.口腔崩解片剂 8.药物制剂经口服用后进入胃肠道作用(A) A.起局部或经吸收而发挥全身 B.起局部 C.经吸收而发挥全身 D.以上皆不对 9.胶囊剂系指将药物而制成的固体制剂(C) A.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 B.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 C.以上均可 D.以上均不对 10.关于胶囊剂的特点,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B) A.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B.与片剂.丸剂等相比,在胃肠道中迅速分散.溶出和吸收,药物在体内起效慢 C.液态药物的固体剂型化:软胶囊

药物临床试验运行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

药物临床试验运行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 Ⅰ.概念: 药物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受试者)进行的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发现试验药物的临床、药理和/或其他药效学方面的作用、不良反应和/或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Ⅱ.管理部门: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以下简称“机构”)对我院药物临床试验实行管理。 Ⅲ.工作程序: 1.立项准备 1.1.申办者(合同研究者组织)联系机构办、意向科室共同确定主要研究者。提交“药物临床 试验立项申请表”(附件1),并按照“药物临床试验报送资料目录”(附件2)准备临床试验相关完整材料一份,交机构办公室。 1.2.提出研究小组成员,填写“主要研究者履历”(附件3)“项目研究团队成员表”(附件4), 由连同试验资料一起递交机构办公室。 研究小组人员的资质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研究团队成员必须经培训并获取证书; ?主要研究者组建研究团队,包括:①临床医师;②病区护士;③研究护士;④药物管理人员;⑤药物代谢研究人员(如需要);⑥其他相关科室人员(如需要) 1.3. 一页均为文件目录,每项文件中间用带数字标识的隔页纸分隔。请按文件目录所列文件顺序排列各项文件,文件夹中不包括的文件无需列入目录。文件多的项目请准备多个“机构文件夹”,编号“①,②,③……”。 2.受理立项 机构对送审材料及研究小组成员资质进行审核,决定是否同意立项。若同意,则向伦理委员会发出“临床试验审批受理通知”(附件5)。 3.伦理审核 3.1.申请者持“临床试验审批受理通知”(附件5)按照伦理委员会要求准备材料,将申报材料 交伦理委员会进行伦理评审。

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建设工作体会

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建设工作体会 发表时间:2012-03-16T15:27:38.9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8期供稿作者:钱霞彭梅张慧明 [导读] 药物临床试验认定前准备工作,是一次实践型的GCP培训。 钱霞彭梅张慧明(南昌市第一医院药剂科江西南昌 330008)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441-03 【摘要】目的总结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建设工作中的经验。方法结合GCP、相关法规及实际工作进行总结。结果设立管理机构,进行人才培养,制定机构标准操作规程,制定伦理委员会相关制度SOP,制定抢救预案,增添新的硬件设施及设备,信息系统建设,以及原始资料保管措施的重视,将临床试验机构认定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一次较完善的归纳,为今后新成立机构提供参考作用。结论药物临床试验认定前准备工作,是一次实践型的GCP培训。 【关键词】临床试验机构建设工作体会 为主动开展我院ADR监测和药物警戒学的研究方面的工作,提升我院的科研学术水平,增加我院和其他医疗机构间的合作,增加学术交流机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根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试行)》(国食药监安[2004]44号)(以下简称“认定办法”)的相关要求,我院成立Ⅲ、Ⅳ期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通过近段时间建设工作的开展,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 1 准备工作是前提 与其他准备申报临床试验机构的医院一样,我院组织前期培训工作,专门请SFDA培训中心专家来我院进行GCP相关培训。在此次培训中我们受益匪浅,对GCP及相关概念,从不知到认识,尽管如此,仅仅有专家的培训,对申报的准备工作还远远不够。笔者作为SOP文件的主要起草者,深刻学习《药物临床试验与GCP实用指南》,通过临床试验网络平台,学习临床试验的相关知识,同时,通过维普、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查看相关文献,借鉴其他医院SOP,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完成一套符合本院的可操作性强的SOP。 2 硬件建设是框架 2.1 办公设施齐全 尽管认定办法中要求提供一些办公设备,但我院根据实际情况,经院领导审批,另专门配套临床试验机构接待室、资料档案室、药品专用贮藏库、仪器设备室,以及专用低温冰箱、计算机、办公桌椅等。 2.2 仪器设备完善 在此次认定准备工作中,我院提供了进行药物临床试验必需的医疗抢救设备,包括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车、急救药及ICU病房等;配置了高效液相色谱仪及相应配套设备,为开展临床试验提供了必备条件。足以满足III、IV期试验研究工作的需要。 3 软件建设是灵魂 3.1 管理机构的建设是主导 根据《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办法》的具体要求,以医院分管院长为组织机构负责人,成立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并设立办公室主任,秘书[1]。我院另单独配相关专业人员2名。把握好人员结构,为开展机构认定准备分好工。 为保障受试者的权益,我院成立独立的伦理委员会。组织从事医药相关专业、法律专家、政府人员、其他非医药专业等10位不同性别的人员组成伦理委员会团队。同时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名,委员若干名,秘书1名。伦理委员会人员设置符合GCP要求,同时伦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医院监察室。 建立管理机构,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和监督临床试验的科学、合理。 3.2 标准操作规程的建设是核心 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是为了有效地实施和完成临床试验而针对每一个工作环节、阶段或具体操作制订的标准和详细的书面规程。SOP统一新药临床试验的标准,使不同研究部门的研究方法、相同实验操作和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及试验人员有据可依,以规范操作者的行为,尽量减少操作上的误差[2]。主要建立机构管理制度、SOP文件、设计规范、急救措施及抢救预案等。 3.2.1 临床试验机构之管理制度 通过对临床试验机构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建立,规范了临床试验的管理环节,制定了系统的书面规定。从而更有效管理药物临床临床试验机构。 我院根据实际情况,除《认定办法》中明确要求相关制度外,还制定了临床试验SOP文件管理制度、机构办公室工作制度、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制度、机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文件资料归档与保存制度、档案借用管理制度、项目审批制度等15项管理制度。以及制定临床试验机构主任工作职责、机构办公室主任工作职责、机构办公室秘书工作职责、临床试验临床各专业负责人工作职责、临床试验项目负责人工作职责等相关人员职责。在进行临床试验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并修订这些制度。 3.2.2 临床试验机构之SOP文件 为尽可能降低临床试验过程中的误差,使得研究资料更真实可靠,我院建立了一套符合本院特色的SOP系统。在SOP文件的建立过程中,我们整合各路资源,调配人力,根据GCP及《药物临床试验与GCP实用指南》,编写了一套符合本院的SOP文件。除《认定办法》中明确要求相关SOP外,还包括Ⅲ、Ⅳ期临床试验SOP、临床方案设计SOP、临床试验启动会SOP、临床试验中期协调会议SOP、临床试验总结会SOP、药物接受、保存、分发、回收、返还SOP、数据的采集、记录、管理SOP、受试者招募、筛选、入选SOP、试验用药物准备SOP等一系列SOP。完成这些SOP的建立,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更完善的SOP将在今后的试验过程中得到更新,以及逐步增加试验过程中需要新建立的SOP。 3.2.3 临床试验机构之设计规范 对试验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规范的文件资料进行规范性操作设计。包括药物临床试验SOP设计与编码规范、药物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规范、病例报告表设计规范、知情同意书设计规范、临床试验总结报告规范等

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的计划和报告指导原则

附件 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的 计划和报告指导原则 一、前言 规范的数据管理计划有助于获得真实、准确、完整和可靠的高质量数据;而详细的统计分析计划则有助于保证统计分析结论正确和令人信服。为保证临床试验数据的质量和科学评价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必须事先对数据管理工作和统计学分析原则制定详细的计划书。在试验完成时,对试验中的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工作进行全面完整的总结至关重要,通过数据管理报告真实反映临床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质量和试验样本特征,通过统计分析报告为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的内容和研究结论提供主要依据。因此,在药物上市注册时,监管部门将数据管理计划和报告与统计分析计划和报告视为评价临床试验结果的重要文件和依据。 虽然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 actice,GCP)中对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进行了原 则要求,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发布的有关药物临床试验及其统计学的相应技术指南也涉及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工作的主要环节,但针对数据管理计划和报告、统计分析计划和报告却没有详细的技术规范和指导性建议。因此,本技术指导原则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阐述,并提出具体要求,旨在为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其更好地完

成相关工作以达到监管要求。 二、数据管理的计划和报告 (一)一般考虑 数据管理计划(Data Management Plan, DMP)是由数据管理人员依据临床试验方案书写的一份动态文件,它详细、全面地规定并记录某一特定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任务,包括人员角色、工作内容、操作规范等。数据管理计划应在试验方案确定之后、第一位受试者筛选之前定稿,经批准后方可执行。通常数据管理计划需要根据实际操作及时更新与修订。 数据管理工作涉及多个单位或业务部门,包括数据管理、临床研究者、统计分析、医学事务、临床监查、临床稽查等单位或部门。数据管理的职责可分为负责、参与、审核、批准、告知等,各单位/部门在数据管理各步骤的职责不尽相同。数据管理计划需明确参与数据管理的相关组织及人员职责。数据管理各步骤需建立并遵循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数据管理计划应列出项目所遵循的SOP清单。 数据管理报告是在临床研究结束后,数据管理人员撰写的研究项目数据管理全过程的工作总结,是数据管理执行过程、操作规范及管理质量的重要呈现手段。通常以定性和定量的参数来表达,如数据量、疑问数等,并与数据管理计划一起作为药物注册上市的申请材料提交给监管部门用于对临床试验结果的评价。 (二)数据管理计划的基本内容 数据管理计划应全面且详细地描述数据管理流程、数据采集与管理所使用的系统、数据管理各步骤及任务,以及数据管理的质量保障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