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记叙文阅读附答案

七年级记叙文阅读附答案

七年级记叙文阅读附答案
七年级记叙文阅读附答案

1.母亲的眼泪

有生以来,我只看见母亲流过一次泪。

那个时候,我常常为我的母亲感到自卑。她是个清洁工人,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每天沉浸在米又涨了价,油也涨了价之类的琐事中,生活的重担压得她的头发挤尽了最后一滴墨汁,全白了。患了绝症的父亲死得早,留下的遗产是一笔似乎一辈子也还不完的债。每到月底,我都会看见母亲从领来的几张可怜巴巴的钞票中拿出一半还给别人,然后一分一厘地算计着过日子。

学校每次开家长会,我都不愿让母亲出席。有时她满头大汗地拖着整车的垃圾路过我们学校,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这就是我的母亲,我总是远远望见便躲起来,一些不认识的同学反而争着主动帮母亲推车。

母亲也能感觉出我对她的疏远,但她从来没有半句责怪的话。她常常呆坐在窗前想着什么,缝衣服时针刺破了手也无知觉。

那年春天,我家的屋梁上突然来了两只勘察地形的燕子,然后每天有了燕子唧唧的叫声。它们衔着泥飞进飞出,忙着筑窠、孵蛋。小燕子出世后也成天叫着,还不时从空中飞下粪便来。我十分恼火,忍不住找根长竿子要去捅,母亲见了,竟很生气,不顾一切地阻止我。

母亲已接近退休的年龄。因她是个临时工,没有退休金,这无疑会给我们娘俩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困难。此时,她能为我做到的只能是包揽一切家务,不让我插手。我的成绩一向很好,她也知道我有多想上大学,但我还是报考了中专,想早点毕业,早挣钱。

自从我上中专后,母亲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甚至有时还同我唠叨几句什么谁谁扫地拾到一个钱包、谁谁的女儿今天出嫁……发现我并不在听时便戛然而止,眼睛移向别处,目光最后必然停在那个燕窠上,看着老燕为小燕子喂食。

有一次放学很早,小燕子吵得我实在心烦。我便拿了根竹竿,三下两下将燕窠捅了个精光。三只羽毛尚未长成的小燕子摔在地上,哀叫着、扑腾着,我看着有些心悸,便将它们扔向远处。老燕子回来后不见了窠与小燕子,急得唧唧地叫着飞着寻着,由着急到失望,由失望到绝望,那叫声半是仇恨半是悲伤,我不禁有些后悔自己的残忍。

母亲回来后,一眼便看出发生了什么事,气得脸上青筋暴跳,剧烈地喘着气:“你疯了吗?为什么要将燕窠毁掉?”她声嘶力竭地朝我大吼。我第一次看见她发那么大脾气,吓得不敢吭声。母亲想补偿似的找了些剩饭给那两只燕子吃,两只老燕看也不看,只倾诉着什么似地叫着,无力地盘旋了几圈后飞了出去。

望着两只老燕远去的背影,母亲颓然坐下,眼里满是泪水。“你知道吗?作为一个母亲,最痛苦的事便是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她一字一句地说着,泪水如断了线的珍珠直往下掉。

一年后母亲就去世了,到她临终前我才知道,早在两年前她就和父亲当年一样也患了绝症,但为了供我上学,她一直坚持上班挣钱。母亲死后,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饱尝寄人篱下的滋味,生怕有一天也会被赶走。

我终于理解了母亲的眼泪。

16.通读全文:开始我曾“疏远母亲”,而结尾写到我“理解母亲”,促使我心灵成长的原因是什么?请你概括。(2分)

17.品味细节:

(1)母亲也能感觉出我对她的疏远,但她从来没有半句责怪的话。(面对我的疏远,母亲

为什么不责怪我?)(2分)

(2)母亲回来后,一眼便看出发生了什么事。气得脸上青筋暴跳.剧烈地喘着气:“你疯

了吗?为什么要将燕窠毁掉?”她声嘶力竭地朝我大吼。……母亲颓然坐下,眼里满是泪水。(发现“我”毁掉燕窠时,母亲为什么会“青筋暴跳”“声嘶力竭”,继而“颓然坐下,眼里满是泪水”?)(4分)

18.心灵的每一次成长都是生命的一次蜕变,“我”在母亲的眼泪中长大了。写写你心灵成长的一次经历和感悟。(4分)

2.藏在作文里的思考

王蒙

二年级后半学期,为了作文课的需要。我买了一本《模范作文读本》。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范文中对于月亮的描写,可以说,我从此对月亮有了感觉,有了情绪,有了神往。“皎洁”“清辉”“玉兔”“一轮”“一弯”“如盘”“如眉”“浮云掩月”“月明如水”……都使我沉醉入迷。从此我见到月亮就要凝视良久,就奇怪它的存在、它的形状和它的遥远。月亮使我突感寂寞,突然把自己与月亮与夜空联系起来对比起来,觉得相互都是无依无靠的,我与世界与天空与众星相距极为遥远,我自己则极为渺小。

模范作文的另一个动人主题是对于春天的吟咏。潺潺的流水,青青的草地,桃花杏花梨花丁香海棠都令我入迷。老舍先生说过他不喜欢“潺潺”一词,并说他不知道何谓“潺潺”。我喜欢“潺潺”则是因为“潺”字的形象使我联想起小溪流的波纹——不知道这会不会使真正的语言文字学家气昏。而从此,不论是黎锦熙的歌曲“桃花红,红艳艳,李花白,白淡淡”,还是落华生的散文《梨花》,不论是南唐中主的“丁香空结雨中愁”,还是温庭筠的“海棠花谢也,雨霏霏”,都使我有刻骨铭心、夺魄销魂之感。

模范作文中有几篇写母爱的文字,令我十分感动。有一篇是写自幼丧母的悲痛,使我想起了幼稚园里学到的歌谣:

秋风凉/天气变/一根针/一条线/累得妈妈一身汗

妈受累/不要紧/等儿大了多孝顺

我确实也多次看到入冬前母亲准备被褥、衣服,缝缝连连的情景,又想到了她为做饭而操劳的情景。我忽然想到,母亲是会老的,是会死的,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会老的,是会死的,是一定要死的。一想到死我感到极大的压抑和虚空。

我立刻想到了养蚕的经验。姐姐比我大一岁半,小时候各种事多半是我跟随她,所以女孩子喜欢做的事我也常常参加,例如抓子儿、跳房子、踢毽……其中就有养蚕。每次遇到蚕吐丝的时候我就相当哀伤,因为从此蚕儿蛹儿蛾儿就在清楚地走向死亡,它们再不吃桑叶了。我想尽一切办法给吐丝的蚕给蛹给蛾子喂桑叶,当然没有效果。我亲眼看到它们一个个枯萎死去,我完全无力回天。我知道明年从蚕子中还会孵化出大量的蚕,但是我清晰地断定,再有多少蚕也已经不是去年前年的“这一只”蚕儿了,这一只蚕儿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很可悲。

我早早就深深体会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悲剧性。远远比“蜡炬成灰泪始干”更绝望,更无计可施。

(文章有改动)

12.作者小学二年级为了写好作文买了一本《模范作文读本》,这本书中的哪些内容令作者产生深深的思考?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2分)

(1)范文中对于月亮的描写;

(2) ;

(3) 。

13.从下面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句中具体的词语分析。(3分) 每次遇到蚕吐丝的时候我就相当哀伤,因为从此蚕儿蛹儿蛾儿就在清楚地走向死亡、它们再不吃桑叶了。我想尽一切办法给吐丝的蚕给蛹给蛾子喂桑叶,当然没有效果。

14.作者说“我喜欢‘潺潺’则是因为‘潺’字的形象使我联想起小溪流的波纹”,你最喜欢的汉字是哪一个?说说理由。(2分)

我喜欢“”字,因为

一本《模范作文读本》引发了作者许多的思绪。请用一段完整的话谈谈你由课外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所引发的联想。(不少于60字)(5分)

_

3.不是每根竹子都能做成笛子

孙君飞

小时候,有一年夏天,我家来过一个木匠,在我家干了半个月的活儿,他擅长吹箫奏笛。他教会了我吹笛子,却舍不得将自己的笛子送给我,他说那是亲人留下的。

无奈,我到山上砍下一根竹子,请他给我做一支笛子。他苦笑道:“不是每根竹子都能做成笛子。”我觉得他在骗我。那根竹子粗细适宜,厚薄均匀,竹节不明显,质感光滑,是我精挑细选才相中的,凭什么不能做成一支笛子呢?我看了看他手中的笛子,也没有什么奇特的。他一定是不把孩子的话当话。

多年后的一天,我在街上遇到一个走乡串户卖笛子的人。随着他身体的晃动,那些笛子彼此轻轻触碰,发出竹子特有的那种声音。也许是笛子本身的光泽吸引了我,也许是想到这么多年竟没有再摸过笛子,不知道还会不会吹奏,我就让他挑选了一支。

邻居是一位退休的音乐效师,我拿着笛子请他鉴赏。老人仔细看过后,竟说这是一支没有多大用处的笛子,让小孩子当玩具耍还可以。“与其说它是笛子,不如说它是一根钻了孔的竹子。”他说,“不是每根竹子都能做成笛子。”老人的话跟当年木匠的话一模一样,其中到底有什么玄机呢?

我接过这支笛子,左看右看,始终看不出什么毛病。老人解释说:“这是利用当年的竹子做成的。经不起吹奏。”我更加困惑了:当年的竹子又怎么了?难道非要放陈旧了再来做?什么东西不都是新鲜的好用吗?老人看出了我的困惑,接着讲道:“你不知道,凡是用来做笛子的竹子,都需要经年历冬。因为竹子到了冬天,气温骤冷,天天‘风刀霜剑严相逼’,它的质地才能够变得更加紧密结实,不管你左吹右吹,轻奏急奏,它都不变样,不走调。而一年生的竹子没有经过霜冻雪侵,虽然看起来长得不错,可是用来制作笛子,就勉为其难了,不但音色差许多,而且还会出现小裂痕,虫子也喜欢蛀这样的竹子。”

我恍然大悟。不是每根竹子都能做成笛子,因为不是每根竹子都愿意经历严冬酷寒、风霜雨雪,不是每根竹子都能够因此而质地坚硬、品格贵重,于无声处顽强蜕变,于血肉筋骨内丝丝缕缕全部升华。当看懂它、珍惜它的人爱不释手,吐气如兰,它便音色顿现,蓬勃流长,拥有了长久的生命和永不褪色的美。

(文章有改动)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3分)

2.“老人仔细看过后,竟说这是一支没有多大用处的笛子,让小孩子当玩具耍还可以。”“竟”一词可以去掉吗?联系上下文说说理由。(2分)

3..“他苦笑道:‘不是每根竹子都能做成笛子。’”请写出木匠“苦笑”时的心理活动。(2分)

他想:

4.阅读文章要读懂其内涵。结合文章主旨,说说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分)

4. 陆海天接力遥送神八

2011年11月1日17时37分,太平洋任务海域,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上,一个亮点跃入显示屏。

“长江三号发现飞船!”“长江三号跟踪正常,遥外测信号正常!”……随着远望三号船上发出的报告声,天宫与神八交会对接任务首日海天联袂测控最后一棒完成。

1日凌晨5时许,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

多么熟悉的场景:戈壁,月夜,塔架,火箭……30多天前,天宫一号从这里起航,如今神八又要冲天而起,去赴与天宫一号的太空之约。

“10,9,8……2,1,点火!起飞!”5时58分,大漠起惊雷,橘红色的烈焰喷薄而出,脚下的大地也在震动助威,随即,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八号飞船拔地而起,飞上九天云霄。

“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抛整流罩”,“船箭分离”……遍布全国的光测、遥测站点第一时间捕获目标,将数据准确传到东风中心、测发大厅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海天测控接力顺利进行

巨幅显示屏上,北京时间、任务时间、飞行时间快速滚动,各种跳跃的数据和色彩纷呈的曲线不断变换。来自四面八方的地面测控站,分布在大洋上的远洋测量船,密布测控网的各项数据,快速汇聚到联系天地的神经中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有力的报告声接连不断:“发现目标!”“跟踪正常!”……

天空中,火箭风驰电掣般朝太平洋方向飞来。测控接力棒传给了海上的远望号航天测量船。作为陆海测控接力的第一棒,已静候多时的远望五号船蓄势待发。

一个红点闯进远望五号船雷达显示屏,并瞬间被锁定在显示屏中心。“长江五号发现目标!”“长江五号双捕完成!”报告声响起。

6时12分,北京飞控中心给出了精确的飞船入轨参数: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30公里,“神舟八号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与此同时,南太平洋上的远望六号船也进入临战状态,准备接力第二棒。6时27分51秒,闯入远望六号显示屏的红点被稳稳锁定在示波器中心。

“长江六号,发现目标!”“长江六号双捕完成!”随之,飞船上的相关数据不断传来。

飞船第一次变轨完成

很快,神舟飞船又开始了至关重要的第二圈飞行。在这一圈,远望六号船先后对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实施了测控。双目标测控,这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尚属首次。

12时51分,神舟八号运行至第五圈,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控制飞船完成了远距离导引段的第一次变轨。

17时许,神舟八号飞船飞临远望三号船海域上空。17时37分,远望三号测量船报告跟踪神舟八号飞船正常。至此,远望号测量船队第一天的联袂测控完美结束。这表明我国航天测控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4.请给文章补出第一个小标题。(2分)

15.精彩的场面描写能为文章增光添彩,请结合词语具体说说画线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

17.这篇通讯的开头和结尾同是写远望三号对神舟八号的监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18.读完文章,抓住这篇通讯的主要信息,概括成一则60字以内的消息。(4分)

5.开在夜晚的灯笼花

〔日〕川端康成前方河堤的尽头,一簇簇可爱的五彩灯笼的火光在摇曳,好像寂静的村庄在庆祝五谷神

节。不到近处,也可以明白那是孩子们在河堤的草丛中捕捉虫子,足有二十个灯笼。一个个灯笼,不仅放出红黄蓝绿紫的光彩,而且每个灯笼都可以放出五光十色。有些小巧的红灯笼,像是在商店里买来的。但是,更多的可爱的四方灯笼都是孩子们自己精心设计,亲手制作的。二十个孩子聚集在这静悄悄的河堤上,摇晃着美丽的灯笼。此情此景,多么像一篇童话啊!

原来,一天夜里,镇上一个男孩在河堤上听见了虫声,第二天晚上,他买了一个灯笼,打着它去寻觅鸣虫的所在。第三天,就来了两个孩子。新来的孩子买不起灯笼,找来个小纸盒,将前后剪掉,糊上薄纸,在盒底立了一根蜡烛,顶上系上一根绳子,自制了一个“灯笼”。孩子增至五人,后来又增至七人。他们学会了在剪好的纸盒上糊上采光薄纸,画了绚丽多彩的画。这些聪颖的小美术家们还在纸盒上开了许多小洞,有圆的、三角的、菱形的,还有树叶形的。一个个不同形状的小亮洞,涂上了不同的颜色。还有的孩子在同一个灯笼上装饰了圆的、菱形的、红的、绿的花样。

买灯笼的孩子扔掉了店里可以买到的没有特色的灯笼,提着自制灯笼的孩子也扔掉了设计简单的灯笼。昨晚提过的灯笼是透亮的花样,第二天孩子们就不满足了。白天他们又找来纸盒、纸、画笔、剪刀、小刀和浆糊,一心创作日新月异的灯笼。大概他们心中在想:我的灯笼啊,做得最珍奇、最美丽的!

四方灯笼剪成古代灯笼的式样。不仅剪出花样,而且在上面刻上诸如“吉彦”、“绫子”等制作者的名字。这与在红灯笼上画画不一样,它是把厚纸盒挖了小洞,然后贴上薄纸,烛光只能透过这些挖开的花样小洞照射出来,造成花样的色彩和形状。这二十个灯笼,照亮了草丛。

11.词句摘抄:

⑴请从文中摘抄两个描摹灯笼的四字短语。(2分)

①②

⑵请从文中摘抄一个能够表现孩子们好强心理的句子。(2分)

12.请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文中孩子们的特点。(2分)

这是一些、的孩子。

13.假如你也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你制作的灯笼是怎样的?请用一段优美的文字加以描摹。(不少于50字)(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14分)

6.清明

丰子恺清明例行扫墓。扫墓照理是悲哀的事。所以古人说:“鸦啼雀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又说:“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然而在我幼时,清明扫墓是一件无上的乐事。人们借佛游春,我们是“借墓游春”。

清明三天,我们每天都去上坟。第一天,寒食,下午上“杨庄坟”。杨庄坟离镇五六里路,水路不通,必须步行。老幼都不去,我七八岁就参加。茂生大伯挑了一担祭品走在前面,大家跟他走,一路上采桃花,偷新蚕豆,不亦乐乎。到了坟上,大家息足,茂生大伯到附近农家去,借一只桌子和两只条凳来,于是陈设祭品,依次跪拜。拜过之后,自由玩耍。有的吃甜麦塌饼,有的吃粽子,有的拔蚕豆梗来作笛子。蚕豆梗是方形的,在上面摘几个洞,作为笛孔。然后再摘一段豌豆梗来,装在这笛的一端,笛便做成。指按笛孔,口吹豌豆梗,发音竟也悠扬可听。可惜这种笛寿命不长。拿回家里,第二天就枯干,吹不响了。祭扫完毕,茂生大伯去还桌子凳子,照例送两个甜麦塌饼和一串粽子,作为酬谢。然后诸人一同在夕阳中回去。杨庄坟上只有一株大松树,临着一个池塘。父亲说这叫做“美人照镜”。现在,几十年不去,不知美人是否还在照镜。闭上眼睛,情景宛在目前。

正清明那天,上“大家坟”。这就是去上同族公共的祖坟。坟共有五六处,须用两只船,整整上一天。同族共有五家,轮流作主。白天上坟,晚上吃上坟酒。这笔费用由祭田开销。祖宗们心计长,恐怕子孙不肖,上不起坟,叫他们变成饿鬼。因此特置几亩祭田,租给农民。轮到谁家主持上坟,由谁家收租。雇船办酒之外,费用总有余裕。因此大家高兴作主。而小孩子尤其高兴,因为可以整天在乡下游玩,在草地上吃午饭。船里烧出来的饭莱,滋味特别好。因为,据老人们说,家里有灶君菩萨,把饭菜的好滋味先尝了去;而船里没有灶君菩萨,所以船里烧出来的饭菜滋味特别好。孩子们还有一件乐事,是抢鸡蛋吃。每到一个坟上,除对祖宗的一桌祭品以外,必定还有一只小匾,内设小鱼、小肉、鸡蛋,酒和香烛,是请土地爷爷吃的,叫做拜坟墓土地。孩子们中,谁先向坟墓土地叩头,谁先抢得鸡蛋。我难得抢到,觉得这鸡蛋的确比平常的好吃。

第三天上“私房坟”。我家的私房坟,又称为旗杆坟。去上的就是我们一家人,父母和我们姐弟数人。吃了早中饭,雇一只客船,慢吞吞地荡去。水路五六里,不久就到。祭扫期间,附近三竺庵里的和尚来问讯,送我们些春笋。我们也到这庵里去玩,看见竹林很大,身入其中,不见天日。我们终年住在那市井尘嚣中的低小狭窄的百年老屋里,一朝来到乡村田野,感觉异常新鲜,心情特别快适,好似遨游五湖四海。因此我们把清明扫墓当作无上的乐事。14.作者说清明扫墓是一件“无上的乐事”。请你概括上“大家坟”那天孩子们的两件“乐事”。(2分)

⑴⑵

15.文章主要叙述了家人扫墓的情形,但是有些笔墨也介绍了醇厚的民风。请你摘抄一个可以表示这一内容的句子(2分)

16.“我难得抢到,觉得这鸡蛋的确比平常的好吃。”这鸡蛋味道真的比平时好吃吗?说说你的理解。(3分)

17.作者叙述的语言简练而富含韵味。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话,运用联想和想象描摹文中的一个场景。(不少于60字)(5分)

示例:文中上坟路上的情景令人难忘。一行人快乐地走在乡间小路上,一位长者挑着一担祭品走在最前面,一个七八岁的孩童则在队伍中跑进跑出。一会儿到桃树下折一枝桃花,一会儿又钻进蚕豆地里捧出一把鲜嫩的蚕豆夹,活泼欢愉的模样逗得大家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文中的情景令人难忘。

18.“一株大松树,临着一个池塘”,于是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美人照镜”。我们民族文化中有很多这样富含韵味的景物名称,请你写出一个并作简略介绍。(2分)

7.走进书

①那年,带着野菊编成的花冠,踩着童年的歌谣,一步跨进那个翠竹环抱、溪水清清的乡村小学校,与书一见钟情,从此埋下对它爱的种子。此后,人生路上,一路行来,山长水远,我对它始终保持着绵绵无尽的情意。

②走进书,翻阅那收尽人世千般气象万种风情的纸页,触摸故事经脉,展读人物笑颜,揣摩文章内涵。那行云流水的文句,花雨缤纷的意境,深挚动人的情感,顷刻间便幻化成一片浅紫的氤氢(yīn yūn,烟云弥漫),唤醒沉睡的心灵,像花瓣绽放在春天的阳光中。于是,神思飞扬起来,心泉流动起来:一会儿漫步幽林小径,倾听鸟儿在微风中歌唱,一转身,又披着斜阳,闲游在色彩斑斓的田野,听八面来风,看芳草连天。

③走进书。心灵就会变成肥沃的土地。这土地能结出金灿灿的稻谷。长满郁郁葱葱的树木,盛开绚丽多彩的鲜花,铺满柔韧如茵的绿草。于是,整个心灵变成一片锦绣。因而,胸怀像蓝天一样澄澈宽广,意志如高山一样巍峨坚强,思想仿佛雄鹰一样自由翱翔……

④走进书,你会感到它是穿过厚厚云层的阳光,能照亮你灰暗的天空,驱走苦闷彷徨,消融烦恼忧愁。让无助的人们重新披上灿烂的霞衣,生活插上希望的翅膀,生命的琴弦弹奏愉悦的乐章,世界不再满目凄凉。

⑤走进书,进行一次芬芳的思想之旅。清晨,在大师们的书桌间随意穿行,可听到古圣先哲忧国忧民的叹息,可看到他们为理想在风雨中奔波的身影;中午,与才华横溢的大家们在那没有尘世污染的山水间徜徉。时而和他们踏歌而行,时而听他们浅唱低吟;傍晚,来到欧洲古典文学殿堂,与大师们寒暄,欣赏他们笔下的江山,聆听他们口中的风云……无论走到哪里,目光所及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让人们在芬芳中醉去,既而醒来,感觉人生境界更上一层楼!

⑥以文为友,以诗为侣。这样自会把名利看淡,把金钱看轻。整个生命就像那月光星辉下的湖泊一样宁静、深沉、美丽!

12.根据所给示例,把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

第②段写:走进书,可以让我们认识广阔的世界。

第③段写:

第④段写:走进书,可以使我们走出心情的低谷。

第⑤段写:

13.第③段中的“心灵就会变成肥沃的土地”中“肥沃”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本段中哪几句话表明了这层意思?请你摘抄下来。(3分)

答:“肥沃”的意思是:

第③段表明这层意思的句子是:

14.第④段说:“走进书,你会感到它是穿过厚厚云层的阳光,能照亮你灰暗的天空,驱走苦闷彷徨,消融烦恼忧伤”。请你结合对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的阅读体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阅读文章,完成15~18题。(12分)

8.朗诵的日子

张晓惠

①“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一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周六下午两节课后,在学校高高的河堤上,我们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高声地朗诵,红领巾迎着春风拂扬,清脆的声音中,老柳舒展了新绿,梨花绽放着雪白。个儿高高的老校长总是笑眯眯地背着手在河堤上慢慢地踱着。

②那时,我们班的朗诵真是出了名,继校园文化艺术节捧得金牌后,我们的朗诵已不仅仅是为了比赛了。每周六的下午。班上的男生女生都捧着老师钢版刻印的诗歌来到河堤上,大声地朗诵。从贺敬之的“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的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到“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从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到减克家的《有的人》。扎着两根短辫的班主任老师音色甜美圆润: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我们立即跟上: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常常是她读上第一句,我们全班就跟上了。老师朗诵时,眼神往往是不看手中的本子的,时间一长,我们朗诵时,眼神也就都飘向了远方。老师朗诵非常讲究抑扬顿挫,经常提示道:“同学们特别要注意,走进去走进去!”

③一个学期下来,我们都能“走进去”了,走进《大堰河》的深情,走进《青年近卫军》的激昂,我们班的每位同学都将高尔基的《海燕》背得滚瓜烂熟:在苍茫的大海上,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它大声呼唤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每每朗诵至此,我们都脸颊绯红,眼神坚毅,似乎我们就是那翱翔于乌云与海水之间的海燕。

④学期结束,我们班的语文考试成绩得了全年级八个班的第一名,作文的前三名都是我们班的,总分遥遥领先。老师很高兴,我们全班都高兴。记得那次班会,全班最后集体朗诵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最后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全班人都放开了嗓门,震得玻璃窗都嗡嗡响,教室窗外围满了其他班的同学。

⑤弹指一挥问啊,朗诵的日子离我们多远了?现在的学校还让孩子们朗诵诗歌吗?也可能有。但基本上都是为了什么比赛、演出。偶尔在舞台上,也见到穿华美的连衣裙捧着讲义夹朗诵的美女,总感到更多的是在表演,很难感受到震撼心灵并将其传达给听众的那种情愫。

⑥前日,不知不觉回到原来母校有河堤有树林的地段,小河早已填平,到处是楼房与店铺。校门口的那株老柳树还虬劲有力地挺立,枝头上,绿绿的全是新芽啊,毛茸茸、幼嫩嫩地。恍恍然。柳枝与新芽间绽放出脆亮亮的童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选自《扬子晚报》) 15.阅读文章,要把握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中最令你难忘的一个朗诵情景。(2分)

16.阅读文章,要体会语言。(6分)

①个儿高高的老校长总是笑眯眯地背着手在河堤上慢慢地踱着。(回答:“笑眯眯”和“慢慢地踱着”分别表达了老校长怎样的情感?)(4分)

②老师朗诵非常讲究抑扬顿挫,经常提示道:“同学们特别要注意。走进去走进去!”(回答:“走进去”指什么?)(2分)

17.阅读文章,要领悟写法。请你回答:文章第⑤段为什么要写舞台上美女的朗诵?(2分)

18.阅读文章,要获得启示。文中的老师常说“走进去走进去”。请你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表达的感情。(2分)

9.童年二帖

刘墉

(一)品尝一种回忆

记得在一位老同学家举行同学会,擅长烹饪的女主人,特别烧了几道拿手好菜。

先端上了“鳝糊”。吱吱冒烟的热油,被搅进韭黄和鳝鱼之间。

“鳝鱼很像蛇,我不敢吃。”一位女生喊道。

“缮鱼有什么好怕?它又不咬人。”一位男同学笑道,“小时候,我家旁边有条小河,河边的稀泥里就有鳝鱼,我常光着脚到泥里摸。那可真刺激,因为你看不到,全凭感觉,突然手上觉得一滑,一条黏渍渍的东西溜过去,赶紧顺势往下追。有时候站不稳,整个人都摔到稀泥里,可是抓到一条黄鳝,拿回家煮汤,想想,该有多得意啊!”

“一身泥浆,你妈不骂你?”

“我妈骂,笑着骂,我也笑着挨骂。”拍拍胸脯,“说句实在话,我今天事业搞这么大,都不如小时候抓到黄鳝那么得意!”

这位男生比手画脚地说着,把我们的思绪带回了遥远的童年……

随后女主人端来进口的泰国芭乐。

“大是大、甜是甜,就是不够香。”

“对!不如我们小时候自己家树上摘的小土芭乐。”

大家正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高见。女主人突然探进头来:“好哇!你们今天觉得我的菜,没一样好,对不对?”

几个老同学全怔了,还有人红了脸,支支吾吾地摇着手:“您误会了!误会了!我们只是觉得……”

众人纷纷接过话:“觉得童年老家的东西,比较美。”

“其实,其实不见得大,也不见得真好吃。”

“对呀!只是回想起来,真不错。”

人到中年,吃东西就不再只是吃味道,而常常是品尝一种回忆……

(二)跑回故乡的小巷

小孩子最先体验的竞争,恐怕是比赛谁跑得比较快。我的童年就是跑过来的。

一群孩子像是一群轰炸机,伸着臂膀,穿过这家的院子、钻进那家的树墙,再冲上田埂、穿越竹林、跑上堤防。当然,有跑就有摔,跑得愈快摔得愈惨。跑跑跑,正得意,却发觉脚下不听使唤,一滑,狠狠摔倒在地。

手破了、肘破了,膝盖磨去了两大片皮,混着沙土,淌出血水。

便急急冲到井边,让那沁凉的水冲到伤口上。冷,惊一下。痛,又惊一下。看看洗去沙土,露出的伤口,更是惊心。

接着,退出了玩耍,在小朋友同情的注视下,偷偷躲回家去擦药。那种一边挨骂、上红药水,一边听小朋友在外面跑来跑去,又叫又笑的画面,我至今,不曾忘。

上学时跑;后来作电视记者,“跑”新闻;跑新闻没跑太久,又“跑”到了美国……

去年秋天,回到国内。有一回,朋友开车来接去打网球,才出巷子,我就发现忘了带样东西。

“不用掉头了,单行道,太麻烦。”我对朋友说,“我跑回去拿。”冲下车,沿着巷边的红砖道跑。两边都是老式的公寓,房子虽旧,却都有个小院,院里花束扶疏,探出墙头。初秋,行道树正浓,还有些人家把花盆移到路边,成为小小的花园。

穿着球鞋,我怕朋友久等,飞快地跑着。觉得四周红红绿绿,一闪一闪地掠过;还有好几回,要低着头、侧着身,躲开墙头伸出的枝叶。突然有一种好奇怪的感觉:跑了半生,跑了地球好儿圈,也在许多异国的巷弄作过长跑。但是,此刻、此情、此景,那么地熟悉,那么地惊喜。发觉过去跑新闻、跑码头、跑学校,都不是真跑。

只有现在:跑过了四十多年的岁月,居然跑回童年,跑在故乡的小巷,最真实。

15.通读全文,请你根据提示填空。(4 分)

《品尝一种回忆》记叙了

《跑回故乡的小巷》记叙了

这两篇短文共同抒发了

16.说说下列句子中的“跑”的不同含义。(3 分)

(1) 小孩子最先体验的竞争,恐怕是比赛谁跑得比较快。

(2)后来作电视记者,“跑”新闻。

(3)只有现在,跑过了四十多年的岁月,居然跑回童年,跑在故乡的小巷,最真实。

17.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说说你的理解。(4 分)

①几个老同学全怔了,还有人红了脸,支支吾吾地摇着手:“您误会了!误会了!我们只是觉得……”

②那种一边挨骂、上红药水,一边听小朋友在外面跑来跑去,又叫又笑的画面,我至今,不曾忘。

18.请根据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试给《童年二帖》设计一个结尾。(3 分)

第一篇

1..当我饱受寄人篱下的滋味之后,理解了母亲在身患绝症,奋力保护燕子的行为。这样的

人生经历促使我心灵的成长。(大意对即可得2分)

2..(1)母亲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后会明白母爱,自己无须过多的解释与责备(1分)。体现了

母亲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1分)(共2分)

(2)①母亲自知身患绝症就像这只老燕再也无力保护子女,看到小燕子离开母亲保护后随

即便遭难,为孩子不懂母爱并且践踏母爱而气愤,因而“青筋暴跳”“声嘶力竭”。②母亲觉得自己就像这只老燕一样用卑微的力量努力地呵护子女,老燕寄托了一位母亲的情感。她联想到自己如同老燕一样的处境而悲痛欲绝,因而“眼里满是泪水”。

(“青筋暴跳”“声嘶力竭”的理解2分;“颓然坐下,眼里满是泪水”的理解2分;共4分)

3..示例:那次,朋友冤枉了我,伤了心的我与她形同陌路。失去友情的日子在无聊中走过。

老师察觉出我的失落,主动找朋友聊天,为我作证。朋友在一番悔愧之后用加倍的

热情爱惜我。我终于明白,解释和沟通才能使感情升温,一味地沉默只会让情感枯

萎凋零。

(写出事例2分;写出成长心得1分;语言表达1分,共4分)

第二篇

12.(2)对于春天的吟咏;(3)几篇写母爱的文字。 (大意对即可。每空l分,共2分) 13.示例:从句子中我体会到了作者对于生命消逝的悲伤之情。他“每次”遇到蚕吐丝都会“相当哀伤”,这种持续不断、程度很深的哀伤是儿童善良天性的表现。

(言之成理即可。情感1分,分析l分,语言表达l分,共3分)

14.示例1:我喜欢“朋”字,因为他们心向一方,形影相随,不离不弃。

示例2:我喜欢“兰”字,它的字形似乎是兰花冰清玉洁的身体轻轻摇曳,正拨动着湖水寂寞的心。

(言之成理即可。内容1分,语言1分,共2分)

15.示例:读泰戈尔的《飞鸟集》,当看到“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时,不由得想到了童年的生活。那些开心或者忧伤的往事已经随风而逝了。但生命中走过的每一步都在塑造着我的今天,绽放着我的明天。

(符合要求即可。内容3分,语言表达2分,共5分)

第三篇

16.我砍下一根竹子请木匠给我做成笛子,他说“不是每根竹子都能做成笛子”,我觉得他在骗我。

(大意对即可。每点l分,共3分)

17.不能去掉,“竟”说明老人的结论出乎我的意料,这使“我”的好奇心越来越强。

(言之成理即可。共2分)

18.示例:傻孩子,一支好笛子哪是这么简单就可以做出来的呢?可是你还小,我又怎么能跟你说清楚呢?

(言之成理即可。共2分)

19.示例:竹子需要经历霜冻雪侵的磨练才能成就坚硬的质地,演奏动人的乐章。我们也必

须经历艰苦的磨练和挫折的锻造,才会成为可用的人才。

(言之成理即可。内容2分,语言表达l分,共3分)

第四篇

15,示例:神州八号飞船顺利升空 (符合要求即可,共2分)

16.示例:画线句中的“起惊雷”“喷薄而出”“震动助威”“托举”“拔地而起”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神八发射时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神八发射成功的欣喜与赞美之情。

(结合词语1分,作用分析3分,共4分)

17.①开头写远望三号对神舟八号飞船监测的最后一棒完成,交代了事件的结果(倒叙),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结尾与开头呼应,使这篇通讯的结构完整而紧凑;③突出了我国航天测控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心。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共3分)

18.示例:2011年11月1日,神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陆海天联袂完成了对神八的测控。

(消息的时间1分、事件明确2分,语言简洁1分,共4分)

第五篇

11.⑴五光十色绚丽多彩日新月异

(答出任意两个词语即可。每空1分,共2分)

⑵第三段的四个句子任选一句即可。(共2分)

12.示例:聪明活泼、心灵手巧、积极进取、热爱自然等。

(符合文意即可。每空1分,共2分)

13.示例:我们的灯笼是竹篾扎的架子,外表糊着采光薄纸,薄纸上贴着我设计的剪纸。一面是只憨态可掬的兔子,另一面则是一匹昂首嘶鸣的骏马。里面点上蜡烛,格外美丽。

(符合要求即可。内容3分,语言表达1分,共4分)

第六篇

14.吃船里烧出的饭菜;抢鸡蛋吃

(任选两个内容,大意对即可。每空1分,共2分)

15.示例1:到了坟上,大家息足,茂生大伯到附近农家去,借一只桌子和两只条凳来。(或祭扫完毕,茂生大伯去还桌子凳子,照例送两个甜麦塌饼和一串粽子,作为酬谢。)示例2:附近三竺庵里的和尚来问讯,送我们些春笋。

(共2分)

16.示例:这个鸡蛋和平时的并无差别,但是因为这时候孩子们快乐开心,所以觉得比平时好吃。

(言之成理即可。内容2分,语言表达1分,共3分)

17.略

(内容参照示例,符合要求即可。内容3分,语言表达2分,共5分)

18.略。

(全国有名的景点名称如黄山的“猴子观海”、西湖的“断桥残雪”等,太原的景点名称如“双塔凌霄”、“蒙山晓月”等,常见的景点名称如“曲径通幽”、“渔舟唱晚”等皆可。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大致符合要求即可。名称1分,解释1分,共2分)

12.走进书,可以使我们的心灵丰富起来。

走进书,可以使我们的思想得到升华。

(评分说明:能准确概括,每空1分;与所给示例句式大体一致1分,共3分。如果只摘引③段、⑤段的首句,只得1分)

13.肥沃:丰富、充实或成熟

(评分说明:能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大意对即可,1分)

胸怀像蓝天一样澄澈宽广,意志如高山一样巍峨坚强,思想仿佛雄鹰一样自由翱翔……

(评分说明:摘抄正确2分。如果摘抄不完整,只得1分)

14.示例:这句话写出了文学的作用。告诉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能带给人心灵的慰藉,给人勇气和力量。汤姆和小伙伴在杰克逊岛自由自在的生活给读者带来欢乐;汤姆在历险过程中表现出的沉着勇敢给读者以力量。

(评分说明:围绕文学的作用谈理解1分,结合名著的具体情节展开阐述2分,语言表达通顺1分,共4分)

第八篇

15.周六下午,学生在河堤上与老师一起朗诵。

学期末,学生们入情入境地背诵《海燕>。

班会上,学生们震天动地地朗诵《沁园春雪》。

(评分说明:任选以上一个相关情节概括1分,语言简洁完整1分,共2分)

16.①“笑眯眯”这一神态真实地流露出老校长听学生朗诵时的喜悦和满足的心情。

“慢慢地踱着”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老校长被清脆的朗诵声所吸引,不由得放慢脚步,陶醉在师生的诵读中。

(评分说明:能结合语境,围绕“喜悦、满足”和“陶醉”作答,大意正确即可。每词品析2分,

共4分)

②“走进去”是指读者走进文章的语言里去。将自己与文章融为一体,深入理解文章和作者的情感。 (评分说明:能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走进去”的含义。大意正确即可。共2分)

17.舞台上穿华美连衣裙捧着讲义夹的美女的朗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朗诵,只是在表演,并没有真正进入到文章的感情中去,这就和“我们”真正进入到文章的意境中,发自内心的带着真情实感的朗诵形成了对比。

(评分说明:答出对比1分,结合文章具体分析1分,共2分)

18.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普天下人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评分说明:围绕“祝愿”1分,围绕“旷达”“乐观”1分,共2分)

第九篇

15.示例:《品尝一种回忆》记叙了一次同学聚会时大家对童年抓黄膳和摘土芭乐的回忆。

(1 分) 《跑回故乡的小巷》记叙了自己童年奔跑的游戏和中年后一次偶然奔跑的经历。(1 分) 这两篇短文共同抒发了中年人对童年生活与故乡的一种眷恋。(2 分)

16.示例:奔跑(或奔跑的游戏)。(1 分) 示例:为工作奔走,忙于新闻工作。(1 分) 示例:经历(或匆匆忙忙地走过了人生的岁月)。(1 分)

17.示例:加点词语表明了我们在回忆童年中,率真的话语被主人听到,认为被主人误解了而感到难为情。 (2 分) 示例:“一边……一边”可以看出我虽然摔破,但心还在和小伙伴们玩的游戏中,内心充满了着急与羡慕。(2 分)

18.18.示例:童年、故乡,在记忆中,永远都是温馨。一个懂了人间事,历尽沧桑的人,总会回头,然后惊讶地发现深藏在自己内心的,永远是那温温的、亲亲的故乡;永远是那幸福的童年。 (其中抒发对故乡、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与怀念2 分,语言表达1 分)(共3 分)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习题练习(含答案)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考点、热点回顾 1.问文章体裁? 答:此文是一篇。 备选答案有:诗歌 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剧本 说明文 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答: 4.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6.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7.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8.品味题目可以从—— A内容上 B主题上 C线索 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示例:(1)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2)说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 9.了解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 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 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写作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常用具体如下: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初一记叙文阅读理解(一)

初一记叙文阅读理解 (一)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果园快乐的时光 白兰华 ①外婆家有个菜园,而他更愿意称之为果园。园内有一株高大的漳州柑子树,绿萌如盖,斜斜地遮住了土屋后门的一小块空地。放学回家,他就在树荫下做作业,温习功课。几只麻雀停在屋檐边,啄着盖房用的麦草,寻找残存的几颗麦粒。玩腻了,又蹦跳着飞落地面,叽叽喳喳叫几声,觉得没趣,又陆陆续续飞上树梢,在枝叶间嬉戏。他静静地观望着麻雀的表演,时光仿佛凝固了一般,几丝夕阳的光线投下来,他的心里生长起一片海,无边无际,一叶小舟就在波平浪静的水面轻轻摇曳。 ②果园里还有三株橘树,一棵李子树,一棵柿树,它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日复一日地成长,经历开花结果的繁衍,默默奉献着一切。经常变化的是地面种的蔬菜。外婆很会持家,忙里忙外的,空闲时间就伺候自己的菜园子。茄子、辣椒成行,豇豆、冬瓜、丝瓜、南瓜等藤蔓植物爬满架子。他常帮外婆打杂,最惬意的事情就是捉虫子。手里拿双筷子,将茎叶间的毛毛虫一条一条的夹进玻璃瓶,拿去喂鸡仔。外婆说吃了活食的母鸡生蛋勤,蛋的个头大。他就在下午放学做完作业后到菜园转悠捉虫子。他发现藤藤菜叶上常有一种胖乎乎的、颜色与菜叶颜色接近的虫子,握在手心里肉唧唧的,爬在肌肤上痒痒的,想笑。外婆说是猪儿虫,吃菜叶挺厉害的,看见菜叶缺边少角的,没准就是它干的坏事儿。将猪儿虫扔到母鸡脚下,母鸡“咯咯咯”地惊叫着躲开,雄健威武的公鸡要在母鸡面前显摆显摆,扑过来用尖尖的喙啄一下虫子滚圆的身体,还是不敢下口。虫子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他的心像被鸡啄了一下,有些生疼。 ③秋天外婆遍种青菜,一笼一笼的,茎叶繁茂,油绿肥实。收割后,把青菜搬到水井边,用一桶桶清水洗涤。洗菜的活儿很细,得将菜叶褶皱里的尘土粪渣淘洗干净。外婆的手在凉水里泡久了就泛白。他端来小凳依偎在外婆身边,将菜叶一片片扳下,浸没水中。青翠的颜色弥散,绿意晕染,一片波光。他和外婆把洗净的青菜挂在竹竿上晾晒,一杆一杆的在房前屋后散放清香。青菜一部分入泡菜坛子做酸菜,一部分腌制成盐菜。腌制后的菜叶变成柔顺的一缕,颜色转为深绿,暴晒几个太阳就变得油亮亮的。他常取几根盐菜到学校和伙伴分享,菜茎柔韧,伙伴们咬得龇牙咧嘴。勤劳的外婆把盐菜切细,储藏在坛子里,要吃就抓把出来拌上熟油辣子葱花儿,很下饭,他很爰吃。 ④令时光无比芬芳的还是要数春末夏初,果园里繁花盛开,芳香馥郁,整个院落溢满温馨。李子树橘树枝头一片雪白,蜂蝶绕枝,一派繁忙。一场春雨落下,地面铺上一层寂寞的花瓣,水珠在上面滴溜溜滚动。花期最长、香味最浓的是漳州柑子花儿,一朵朵晶莹洁白,缀成一簇一簇的,在青枝绿叶间闪烁。每个晨昏,那香味儿飘得很远,将空气沉醉。 ⑤转眼间,收获的忙碌随之而来。田野里,秋阳下,打谷机轰隆隆,拌桶声铿锵有力,膀大腰圆的汉子吆喝着把一担担金黄的稻谷挑往晒坝,堆起一座座小山。外婆家的果园充满果味的甘甜。橘子绿中带黄,沉甸甸压弯枝头。漳州柑子圆溜溜的似孩子胖胖的脸蛋,笑盈盈地张望着。外婆给他和小姨留了几个柑子,把其余的部分背到集市上去卖,能换回好几个月的油盐钱。

初一记叙文阅读理解

果园快乐的时光 白兰华 ①外婆家有个菜园,而他更愿意称之为果园。园内有一株高大的漳州柑子树,绿萌如盖,斜斜地遮住了土屋后门的一小块空地。放学回家,他就在树荫下做作业,温习功课。几只麻雀停在屋檐边,啄着盖房用的麦草,寻找残存的几颗麦粒。玩腻了,又蹦跳着飞落地面,叽叽喳喳叫几声,觉得没趣,又陆陆续续飞上树梢,在枝叶间嬉戏。他静静地观望着麻雀的表演,时光仿佛凝固了一般,几丝夕阳的光线投下来,他的心里生长起一片海,无边无际,一叶小舟就在波平浪静的水面轻轻摇曳。 ②果园里还有三株橘树,一棵李子树,一棵柿树,它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日复一日地成长,经历开花结果的繁衍,默默奉献着一切。经常变化的是地面种的蔬菜。外婆很会持家,忙里忙外的,空闲时间就伺候自己的菜园子。茄子、辣椒成行,豇豆、冬瓜、丝瓜、南瓜等藤蔓植物爬满架子。他常帮外婆打杂,最惬意的事情就是捉虫子。手里拿双筷子,将茎叶间的毛毛虫一条一条的夹进玻璃瓶,拿去喂鸡仔。外婆说吃了活食的母鸡生蛋勤,蛋的个头大。他就在下午放学做完作业后到菜园转悠捉虫子。他发现藤藤菜叶上常有一种胖乎乎的、颜色与菜叶颜色接近的虫子,握在手心里肉唧唧的,爬在肌肤上痒痒的,想笑。外婆说是猪儿虫,吃菜叶挺厉害的,看见菜叶缺边少角的,没准就是它干的坏事儿。将猪儿虫扔到母鸡脚下,母鸡“咯咯咯”地惊叫着躲开,雄健威武的公鸡要在母鸡面前显摆显摆,扑过来用尖尖的喙啄一下虫子滚圆的身体,还是不敢下口。虫子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他的心像被鸡啄了一下,有些生疼。 ③秋天外婆遍种青菜,一笼一笼的,茎叶繁茂,油绿肥实。收割后,把青菜搬到水井边,用一桶桶清水洗涤。洗菜的活儿很细,得将菜叶褶皱里的尘土粪渣淘洗干净。外婆的手在凉水里泡久了就泛白。他端来小凳依偎在外婆身边,将菜叶一片片扳下,浸没水中。青翠的颜色弥散,绿意晕染,一片波光。他和外婆把洗净的青菜挂在竹竿上晾晒,一杆一杆的在房前屋后散放清香。青菜一部分入泡菜坛子做酸菜,一部分腌制成盐菜。腌制后的菜叶变成柔顺的一缕,颜色转为深绿,暴晒几个太阳就变得油亮亮的。他常取几根盐菜到学校和伙伴分享,菜茎柔韧,伙伴们咬得龇牙咧嘴。勤劳的外婆把盐菜切细,储藏在坛子里,要吃就抓把出来拌上熟油辣子葱花儿,很下饭,他很爰吃。 ④令时光无比芬芳的还是要数春末夏初,果园里繁花盛开,芳香馥郁,整个院落溢满温馨。李子树橘树枝头一片雪白,蜂蝶绕枝,一派繁忙。一场春雨落下,地面铺上一层寂寞的花瓣,水珠在上面滴溜溜滚动。花期最长、香味最浓的是漳州柑子花儿,一朵朵晶莹洁白,缀成一簇一簇的,在青枝绿叶间闪烁。每个晨昏,那香味儿飘得很远,将空气沉醉。 ⑤转眼间,收获的忙碌随之而来。田野里,秋阳下,打谷机轰隆隆,拌桶声铿锵有力,膀大腰圆的汉子吆喝着把一担担金黄的稻谷挑往晒坝,堆起一座座小山。外婆家的果园充满果味的甘甜。橘子绿中带黄,沉甸甸压弯枝头。漳州柑子圆溜溜的似孩子胖胖的脸蛋,笑盈盈地张望着。外婆给他和小姨留了几个柑子,把其余的部分背到集市上去卖,能换回好几个月的油盐钱。 ⑥外婆家的果园一年四季都充满希望,充满生活的甜蜜,留给他解馋的几个柑子,要温暖他过完整个冬天! (摘自《优美散文》) 1.请你细读全文,概括他在果园感受到的快乐。(4分) 2.联系语境,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青翠的颜色弥散,绿意晕染,一片波光。

(现代文阅读题)中考记叙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现代文阅读题 妈妈是我心中的一团火 ①当我刚呱呱出生时,护士就不让妈妈见到我,悄悄地把我抱到哺婴室去。医生们告诉她,我的左肘以下没有手。 ②有一天,7岁的我走出厨房嘀咕道:妈妈,我不会削土豆皮,我只有一只手。妈妈在做针线活,她头也不抬地说:你回厨房去削土豆皮,今后再也不许用这个借口拒绝干活了。我当然能削土豆皮,用我的右手持刀削皮,左上臂帮着托一下就行了。妈妈知道办法总会有的,她常说:只要你尽最大的努力,就没有你不会做的事。 ③在我读小学二年级时,一天,老师要求我们从猴架这边荡到那边去。轮到我时,我摇头示意不会荡。有些孩子在背后笑我,我哭着回家。当晚,我告诉了妈妈。她拥抱我一下,并做出让我想想办法的表情。第二天下午她下班后,把我带回到学校去。她教我先用右手抓住杠棒,用力引体向上,再用左上臂夹住杠棒。当我费力地照她说的做时,她始终站在一边鼓励我。以后每天她都带我去练习。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第二次把我们全体同学带到猴架处的情景。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 ④这就是妈妈对待我的办法:她不代替我做什么,不宽容我, 而是坚决认为我能找到办法自己干。有一次我参加一个舞会,没有一个男同学来邀请我跳舞。我回家后哭了,妈妈久久不发一言,然后说: 喔!亲爱的,总有一天那些男孩子和你跳舞时会跟不上你的拍子的, 你会看到的。她声音虚弱嘶哑,我撕开蒙着头部的被子ku见她在流 泪。于是我懂得妈妈为我忍受了多少痛苦。她从来不让我看到她哭泣, 因为她不愿我感到内疚呀。

⑤如今当我有不顺心的事时,总感到妈妈仍在我身旁,仍在对我说:勇敢地面对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第④段)。 ku见 2.在第①段的横线里填上一个意为温和而曲折地(表达意思)的 词,这个词应是:__________ 3.比较一下第②段妈妈让我削土豆皮的事和第③段妈妈教我荡猴架两件事,说说母亲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所不同? 4.当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 口呆。这是一种侧面描写,它写出了___________ 。成语目瞪口呆在文中的意思是: 5.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6.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请写出来(不少于50字)。 同情的眼神 ①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弗吉尼亚州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的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 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寒冷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②突然,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雕像, 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能否让一个老人和您乘一匹马共

七年级记叙文阅读附答案

1.母亲的眼泪 有生以来,我只看见母亲流过一次泪。 那个时候,我常常为我的母亲感到自卑。她是个清洁工人,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每天沉浸在米又涨了价,油也涨了价之类的琐事中,生活的重担压得她的头发挤尽了最后一滴墨汁,全白了。患了绝症的父亲死得早,留下的遗产是一笔似乎一辈子也还不完的债。每到月底,我都会看见母亲从领来的几张可怜巴巴的钞票中拿出一半还给别人,然后一分一厘地算计着过日子。 学校每次开家长会,我都不愿让母亲出席。有时她满头大汗地拖着整车的垃圾路过我们学校,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这就是我的母亲,我总是远远望见便躲起来,一些不认识的同学反而争着主动帮母亲推车。 母亲也能感觉出我对她的疏远,但她从来没有半句责怪的话。她常常呆坐在窗前想着什么,缝衣服时针刺破了手也无知觉。 那年春天,我家的屋梁上突然来了两只勘察地形的燕子,然后每天有了燕子唧唧的叫声。它们衔着泥飞进飞出,忙着筑窠、孵蛋。小燕子出世后也成天叫着,还不时从空中飞下粪便来。我十分恼火,忍不住找根长竿子要去捅,母亲见了,竟很生气,不顾一切地阻止我。 母亲已接近退休的年龄。因她是个临时工,没有退休金,这无疑会给我们娘俩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困难。此时,她能为我做到的只能是包揽一切家务,不让我插手。我的成绩一向很好,她也知道我有多想上大学,但我还是报考了中专,想早点毕业,早挣钱。 自从我上中专后,母亲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甚至有时还同我唠叨几句什么谁谁扫地拾到一个钱包、谁谁的女儿今天出嫁……发现我并不在听时便戛然而止,眼睛移向别处,目光最后必然停在那个燕窠上,看着老燕为小燕子喂食。 有一次放学很早,小燕子吵得我实在心烦。我便拿了根竹竿,三下两下将燕窠捅了个精光。三只羽毛尚未长成的小燕子摔在地上,哀叫着、扑腾着,我看着有些心悸,便将它们扔向远处。老燕子回来后不见了窠与小燕子,急得唧唧地叫着飞着寻着,由着急到失望,由失望到绝望,那叫声半是仇恨半是悲伤,我不禁有些后悔自己的残忍。 母亲回来后,一眼便看出发生了什么事,气得脸上青筋暴跳,剧烈地喘着气:“你疯了吗?为什么要将燕窠毁掉?”她声嘶力竭地朝我大吼。我第一次看见她发那么大脾气,吓得不敢吭声。母亲想补偿似的找了些剩饭给那两只燕子吃,两只老燕看也不看,只倾诉着什么似地叫着,无力地盘旋了几圈后飞了出去。 望着两只老燕远去的背影,母亲颓然坐下,眼里满是泪水。“你知道吗?作为一个母亲,最痛苦的事便是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她一字一句地说着,泪水如断了线的珍珠直往下掉。 一年后母亲就去世了,到她临终前我才知道,早在两年前她就和父亲当年一样也患了绝症,但为了供我上学,她一直坚持上班挣钱。母亲死后,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饱尝寄人篱下的滋味,生怕有一天也会被赶走。 我终于理解了母亲的眼泪。 16.通读全文:开始我曾“疏远母亲”,而结尾写到我“理解母亲”,促使我心灵成长的原因是什么?请你概括。(2分) 17.品味细节: (1)母亲也能感觉出我对她的疏远,但她从来没有半句责怪的话。(面对我的疏远,母亲 为什么不责怪我?)(2分) (2)母亲回来后,一眼便看出发生了什么事。气得脸上青筋暴跳.剧烈地喘着气:“你疯 了吗?为什么要将燕窠毁掉?”她声嘶力竭地朝我大吼。……母亲颓然坐下,眼里满是泪水。(发现“我”毁掉燕窠时,母亲为什么会“青筋暴跳”“声嘶力竭”,继而“颓然坐下,眼里满是泪水”?)(4分)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含答案篇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题。 ⑴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⑵“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⑶“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 ⑷“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⑸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__________。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⑹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⑺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敢,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________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⑻“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 ⑼“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 ⑽“那有什么不好呢?” ⑾“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⑿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⒀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 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 ..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⒁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⒂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人教版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现代文阅读之记叙文篇

七年级(下)期末复习系列练习 记叙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有家无长 高由 请问你的家长是……? 家长是干什么吃的? 面对这两个极简单的问题,如今我们却很难回答。可能,大多数的城市家庭已经民主化,不需要“家长”这东西。只有当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或派出所填写“户主姓名”时,才需要这样一个角色。于是,纷争不断,离婚率攀升,家庭教育失衡…… 在个人主义时代,最先受到挑战的并不是单位首长,而是家庭的家长。没有多少人觉得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角色有多么重要,除非家庭危机出现。 通常,家长就是无限的“支付宝”。 家长就是免费的“家政工”。 家长就是全天候的“出气筒”。 ……没有人愿意扮演这样 ..的角色,更无人乐意接受一个整天板着面孔管束着一家老小吃喝拉撒睡的传统家长。 家,应该是温馨的天堂,是自由的牧场。可有时家也是冰凉的地狱,刻板的作坊。天堂与地狱之间,并没有隔着一堵墙。但是,人在“家”中,并非没有边界。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翁婿之间,都是有边界的,这个边界就是“家庭规则”。 试问,现代家庭几个有家规的?谁来制定家规?制定了家规谁来遵守? 漫长的小农社会,孔孟之流规则了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唱歌,妇相随,千人吃饭,主事一人,虽然家庭的人伦悲剧是不少的,总的说来还是稳定的,稳定了几千年。 到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家庭结构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变了,过去三代同堂的家庭变为今日的三口之家,老婆当家,小鬼当家,还是老公当家?反倒成了一个问题了。 一家之中,谁最最重要?父母,岳父母?孩子,老公?妻子?应该说家庭成员中的每个人都重要。实际上,有人把父母看得最重,因为“我”是父母生的,老人的日子较短。有人把孩子视为家庭核心,因为孩子 是未来的希望,是爱情的结晶。这些都有道理。然而,往往如此就引发家庭大战 ....。 谁来平衡家庭矛盾?维系家庭的核心力量到底是血脉还是爱?契约?这实在是天下第一难的问题。 有人当得好皇帝,当不了家长;有人擅长处理复杂的国家事务与国际关系,却处理不好家庭关系。 家庭生活中没有“圣人”,没有“伟人”,更没有什么书记、省长,学者、教授。 但家里一定得有一个“长”,此“长”非官长,非年长,非智长,他(她)本来就在“家”里,是一头猪也! 古人造字,《说文》以房下有豚为“家”,意即房子里有猪,因为猪在农耕时代最为宝贵。这样解释得通吗?牛、马、鸡、狗诸畜,何比猪贱?我以为宜作新解:猪能吃苦耐劳,甘于寂寞、牺牲,堪为一家之长。1.联系文章回答第8段中加点词“这样”指代的具体内容。 2. 说出第13段中加点词语“家庭大战”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3.第16段“家庭生活中没有‘圣人’,没有‘伟人’,更没有什么书记、省长,学者、教授”意在说明家庭生活的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哪些地方? 4.第17段中,把一家之长比喻成一头常人常常讽刺、挖苦并鄙视的猪,其理由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记叙文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记叙文阅读测试题 【注】 1、先让孩子做前面的例题页,限时独立思考完成。 2、自行对答案看解析,答案不重要,而是分析出答案过程。 3、孩子思考订正错题,高效学习。 4、每道题 15 分钟 【例1】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 ①我在始发站上了公共汽车,坐到最后一排。在我的后面,紧跟着上来一对母女。妈妈三十多岁,戴着无框眼镜。她的女儿五六岁,怀里紧抱着一只毛绒玩具。那时车厢里尚有部分空座,可是小女孩瞅瞅那些空座,然后坚定地指指我,对她妈妈说:“我要坐那里。” ②我愣住了。 ③女人抱歉地冲我笑笑。她低下头,对小女孩说:“咱们去那边靠窗的位置坐吧。” ④“不,我要坐那里!”小女孩再一次指指我。 ⑤我不知道小女孩为什么非要坐到我的位置。但我知道,现在她与妈妈犟上了,任女人如何哄她,就是站在那里,不肯随女人去坐。她不去坐,女人也不去,两个人站在狭窄的过道里,任很多人用异样的目光打量她们。 ⑥我想,现在小女孩想要的并非是一个座位,而是一种满足。习惯性的满足,有理或者无理要求的满足。或许大多数时候,她的这种满足可以在家里得到,在她妈妈那里得到。问题是,现在,她并不是在家里。(A) ⑦“你应该向我要这个座位,而不是你的妈妈。”我终于忍不住了,提醒她说。 ⑧小女孩似乎没有听到我的话。她看着妈妈,拽着妈妈的手,说:“我要坐那里,我要坐那里。”(B) ⑨“那你们过来坐吧。”我说,“你和你妈妈挤一挤,或者你妈妈抱着你……”虽然我并不想惯着她,可是我实在不忍看到女人尴尬的模样。 ⑩“不!”她说,“我不要和妈妈一起坐!我要一个人坐!” ?这就太过分了。或者说,对她的妈妈来说,这已经远非胡搅蛮缠,而是威胁了。 ?我告诉小女孩,她乘公共汽车是免费的,她的妈妈并没有为她花一分钱。既然是免费,公共汽车上就没有给她准备座位。现在我把座位让给她,她应该把座位让给妈妈。或者,就算她花了钱,就算她有一个座位,有老人或者孕妇上来,她也应该给他们让座。现在,全社会都在这样做。 ?“我要坐那个座位!”小女孩对我的话充耳不闻,她一门心思缠着她的妈妈。 ?我想起一个词:教养。 ?那天,直到终点,我也没有给她让座。我始终坐得安安稳稳,再也没有和小女孩说一句话。而她则始终站在我的面前,拽着妈妈的手,每隔一会儿,就要说一遍“我要坐那个座位”。 ?可是,没有用。她的要求在今天、在这辆公共汽车上、在我的面前,注定不会得到满足。 ?车上的人看着我,看着她,看着她的妈妈,目光里,各种情绪都有。但不管如何,我想,大概没有人觉得这个小女孩可怜,也没有人觉得我应该把座位让给她。 ?那天我必须拒绝她,不仅要用语言,还要用行动。我想告诉这个小女孩:这世上,有些东西并不属于她。不属于她的东西,并非撒娇,或者威胁唯一可以对她没有立场和底线的妈妈就可以得到的。 ?小女孩终会长大。但愿长大后她会明白:世界不是她家的客厅,别人的东西不是她怀里的毛绒玩具,别人也绝非她的妈妈。

初中七年级作文系列指导

初中七年级作文系列指导 初中七年级作文系列指导1:记叙文的开头方法 (一)开门见山法 开篇即点明要叙事件,不多加修饰,给人以干净、明快、一气呵出之感。 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魏巍《我的老师》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茅盾《白杨礼赞》 秋天的小树林是淡泊的。 ;;《秋天的小树林》 (二)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如:一个初秋的晚上,清风徐徐吹来,夜色迷人。;;《离别的礼物》 依傍绛雾氤氲的骊山,岿然屹立于临潼县东约十里处的山丘,便是秦俑皇陵。;;《秦俑漫笔》 (三)深化主题的议论抒情点题法 如: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我的思想的潮水

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我祖国的朋友们…… ;;《谁是最可爱的人》 (四)引人关切悬念法 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家乡》,它的开头是这样的:“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吗?你登过我家乡的山、游过我家乡的水、吃过我家乡的肥鲤鱼吗?” (五)抑扬相衬法 即有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两种,开篇的感情基调和正文的感情基调相对或相反,以开头对比给文,使文章感情色彩丰富,九曲回肠,耐人寻味,艺术效果强烈。适用于抒情散文。如《荔枝蜜》。 如:总是听同桌谈起妈妈,说妈妈如何关心她,如何体贴她。那么,我的妈妈呢?呵护我?爱惜我?可能是吧。不过,我认为她是个不讨人爱的妈妈。你一定不信,那么请听我说。;;习作《不讨人爱的妈妈》 初中七年级作文系列指导2:开头 开头:古人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小巧、亮丽、引人注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好的开头要有利于围绕主题拓展作者的思想,有利于吸引和引导读者读完全文。为正文作自然的辅垫。古人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一般来说,从内容上讲,开头可以介绍人物,渲染气氛,说明背景,抒发深情,概括主题,呈现矛盾冲突,设置悬念;从语言上讲,开头要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

部编中考 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部编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叔父走了,犁还在 ①犁还在。堂哥把它拿到河边先洗净,又用沙土擦亮,再用刷子去灰尘,然后用清漆油过,最后让它静静地挂在西厢的工具库里。每次经过,犁面上反射出一片明亮光点,有如叔父的眼睛,殷切而明亮。 ②黄牛还在。却老了,早已不用再下地犁田,大多时间是躺在门前的杨柳树下,一边细嚼慢咽着侄子添加的青草,一边晒着暖暖的太阳。 ③叔父去了另一个世界——他没有带走他的犁,也没有牵走他的黄牛。叔父得的是肝癌,走的时候还不足五十八岁。在他还能自主行动的时候,他最后放牧过他的黄牛,检修过他的犁,也看望过他耕种了一辈子的农田…… ④犁,黄牛,农田,成了叔父那辈人的缩影。 ⑤很多人也许都不认识我叔父所钟爱的轩辕犁。犁在我们家乡又称曲辕犁,是家乡农民引以为傲的重要农具之一。其优点是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利于回旋,适宜了浙南丘陵地面积小的特点,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将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我还记得一提到轩辕犁,原本沉默的叔父话就会多起来。 ⑥犁田,也叫“耕地”,是种地前的必经工序。现在,有的地方种庄稼是不犁田的。有一次我跟叔父说起,叔父大为光火:哪能这般对待田地!干的干死,淹的淹死!田地给人饭吃,我们不能对田地不敬啊! ⑦改革开放的当下,打工、经商成为农民的向往,在村民们纷纷弃地离家,背井离乡,出外淘金掘银之时,我们是否还要遵循叔父的教诲:土地是咱农民的命根子,荒废不得。失去什么,都不能失去土地。将自己的青春揉进悠悠的岁月,用咸咸的汗水标点黄黄的土地。磨细的锄把记录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磨秃的犁铧诉说着世事的沧桑。为了柴米油盐,为了儿女的学费,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让太阳肆意地亲吻你的脊背,让山风恣情地啃噬你的肌肤。光亮的镢头映出你些许的黯然,丝丝的旱烟燃烧着你的凄苦,汗水滴落,粒粒是你的血和盐,寒来暑往,天天有你的苦和累。庄稼是你的宠儿,田野是你的希望。每当燕子衔来春天的呢喃,布谷鸟叫黄麦子,喜鹊啄熟山坳的玉米,你的眉头如莲花绽放。只有年头节下,当发财的打工族西装革履的返乡时,吧嗒吧嗒的旱烟锅才流露出些许的失落。 ⑧天旱未雨,土地干裂,你的眉头皱如撕裂的伤口,田间地头笼罩着你如烟雾的愁绪,面对大片日益枯萎的庄稼,你忧心如焚,将深深的叹息埋在一锅又一锅旱烟袋中,回望西天,残阳如血,用虔诚的信仰孕育明天的期盼。 ⑨叔父已去天国多年。偶尔回到老家,我会去看叔父的犁,看叔父的黄牛,看叔父曾经犁过的农田。走在叔父犁过田的田埂上,我能从那些田块里看见叔父的身影。从叔父的身影中,我便能够找到自己总是乐于吃亏、勤于做事的根源所在。也只有此时,自己的心才

七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分析训练题(50篇)

七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分析训练题(50篇) 生活是什么 ①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哭--这是什么? ②人们都猜:这是镜子!我的朋友却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这是生活。 ③举座皆惊!他却来了句妙侃 ..:“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是愁眉不展;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 ④果然有道理! ⑤于是,我突地想起一个故事。一次,穷困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想去巴黎,却偏偏一分钱也没有,就故意笑眯眯地当着警察的面拿出几张白纸,分别在上面写上“送给皇后的药”、“送给王子的药”、“送给公主的药”,然后在白纸里包了点红色粉末。那警察见拉伯雷行为古怪,疑为刺客,便把他押到了巴黎,经审查排除了刺客的嫌疑,又只好把他放了--真是妙极,笑眯眯的拉伯雷一分钱没花,便平平安安地到了巴黎! ⑥真佩服这位乐观豁达 ..的拉伯雷,真佩服这种笑眯眯的人生态度!尤其有趣的是,笔者钻研法国文学时,居然找到了上述谜语的出处--就是拉伯雷说的:“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⑦不是吗?如何看待生活,的确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势必难以发 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花香的人,也势必难以发现花朵的明媚 ..! ⑧既然如此,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吧!别小肚鸡肠!别斤斤计较!别动不动就背上沉重的十字架! 1、文章开头引用谜语,有什么作用? 答: 2、第②段中“不动声色”表现了朋友什么样的性格? 答: 3、第④段中“果然有道理”,如何理解其中包含的道理? 答:

4、根据第⑤段的记叙,请用简明的话概括拉伯雷靠什么平安地到达巴黎。 答: 5、第⑥段中拉伯雷的话与前面的谜语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答: 6、模仿第⑦段中画横线的格式和修辞,补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1) (2) 7、最后一段连用几个感叹号,有什么作用? 答: 8、读了本文,你认为生活还是什么?请运用比喻对它进行描摹。 答: 地平线 小的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大平原,最喜欢骑上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地奔驰。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已经不再平行。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伏着。 “啊,天到尽头了!” 我拼命向那树丛奔去,骑了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一个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 “老爷子,你天边来的吗?” “天边?”

(完整版)初一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题

初一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题 (一)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黄、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锦锻。连那些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锻,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以为,这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热情,愈加旺盛。 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作为单独的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这么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成熟了的花蕾在等待着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就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的、成熟了的花蕾。 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花的时候,朵朵都是那么精神充沛,不遗余力。尽管单独的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从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将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待到秋霜萧杀时,它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 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呵!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 1.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这句话从侧面突出了初开的太阳花的艳丽夺目。 B.“特别能够受住烈日的考验。”一句揭示了太阳花从初夏开到深秋,经久不衰的原因。C.“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是因为太阳花的新陈交替特别活跃。 D.开完花后的太阳花“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一项是() A作者写景抒情时恰当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感染力。B.第3段中,作者拿牵牛花、美人蕉、牡丹与太阳花作对比,说明太阳花比牵牛花、美人蕉、牡丹开得愈加艳丽,愈加热情,愈加旺盛。 C.作者2次谈到单独的太阳花生命极为短暂,流露出人生苦短的伤感情结。 D.作者在欣赏太阳花花开花谢的过程后,像哲学家那样发出感叹:太阳花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 3.作者说“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读了本文,请谈谈你得到的启迪。

专题 记叙文阅读经典精讲(一)-讲义

记叙文阅读经典精讲(一) 主讲教师:李华北京海淀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课前一开心 用一句话证明你丑,大家也是蛮拼的…… 1、睡前问电风扇:我帅吗?结果电风扇摇了一夜的头。 2、我和盆栽自拍,不是有个框框拿来锁定人脸吗,它框的是盆栽。 3、我交朋友就一个条件,瞎。 4、360度全死角。 5、我舍不得花钱去电影院看鬼片,于是默默地照了个镜子。 6、谈女朋友,跟女朋友在一起,都会被认为很有钱。 7、我交朋友不在乎他丑不丑,反正都没有我丑。 8、我不知道为什么历史老师在讲猿到人的进化史总会把我请上台。 9、泼硫酸后居然更帅了。 10、学习成绩特别好。 11、在网上买了一台自拍神器,卖家求了我3个小时叫我不要发买家秀。 12、新华字典“丑”这个字旁边配图就是本人照片。 13、二十多年了,每年的全家福都是我爸,我妈,弟弟还有马赛克。 14、去参加中国好声音,导师转过来,又默默地转了过去。 15、我高考有加分,老师说丑成我这样,也算残疾。 知识梳理 阅读思路: 分析标题 ↓ 明确内容 ↓ 理清结构→把握主题

小说三要素: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金题精讲 题一: 天色已晚 ①我已经三个月零十七天没有吃肉了,母亲终于答应祖母生日这天吃一顿肉。为此,她将地里能卖的东西都贱卖了,终于凑足了六块钱。这是三斤肉的钱。午饭后,我撇开双腿,往镇上的肉行飞奔。每到镇上,我总喜欢坐在肉行临街的长椅上,倾听从街对面的电影院传出来的人物对白,想象每一个角色的言行举止和观众各异的表情。 ②屠户们看到我,对我说,小子,卢大耳说了,从今天起,“听电影”也要收费了,因为电影里的门门道道都被你听出来了。我才不相信他们的鬼话。我说,我今天不是来听电影的,是来买肉的,今天是我祖母生日,我必须买三斤肉回家。屠户们大为意外,纷纷夸自己的肉,从没如此慷慨地给我那么多的笑容和奉承。我对每一个肉摊的肉都评头品足一番,却没有掏钱。我知道等到快打烊的时候,那些剩肉往往被他们忍痛贱卖。我得跟他们耗时间。时候还早。反正我不缺时间。屠户们看不见我的城府有多深,肤浅地对我冷嘲热讽,特别是老宋,说我妄想用六块钱买一头猪回家。我不管他们,像往常那样,坐在肉行临街长椅上,安静地“听电影”。 ③电影刚好开始。一听片头音乐,便知道是日本电影《伊豆的舞女》。这是一年来我第三次“听”这个影片了。怪不得今天的电影院门口冷冷清清的,似乎连检票的卢大耳都不见踪影。但当我听到薰子说话的声音时,心还是禁不住狂奔乱跳甚至浑身颤抖。她从遥远的日本来到我的小镇,每次都只是和我相隔一条简陋的街道,一堵破败的墙,甚至只隔着粗鄙委琐的卢大耳。她已经第三次来到我的身边,也许是最后一次了,我觉得我应该和她相见。 ④入门确实没人把守,畅通无阻。我拣一个角落把身子掩藏在座位里,马上就能看到薰子了!我下意识地直了直身,伸长了脖子,睁大了眼睛。还快速地整理了一下仪表,双脚相互搓掉对方的污垢…… ⑤突然一只手将我从座位上拎起来,是该死的卢大耳!他低声地对我吼道:“我早料到你是一个小偷,今天偷到电影院来了!”卢大耳把我拖出电影院,扔到门外的大街上,还大声喊叫,语言里充满了轻薄和挑衅。我本想跟卢大耳争辩,但电影院里传来了薰子的声音,那声音如此甜美、清澈、纯净,此刻更代表着慈爱和正义。薰子在呼唤我了。在剩下的时间里,她一共对着我笑了十一次,我确信,她已经看到了我,已经向我示意。我们开始了漫长而伤感的告别…… ⑥电影院的灯光突然亮了起来。卢大耳站在后面迫不及待地嚷道,电影结束了! ⑦电影院的大门哐当一声关上了。此时我才为刚刚花掉了的两块钱发愁。母亲一再警告我,不要把钱花在别处,也许这是祖母这一辈子最后一次吃肉了,一定要拿着三斤肉回家。我把口袋里的四块钱捏得紧紧的,快步穿过寂寥的街道。然而,肉行已经打烊了,屠户们早已经不见踪影,干干净净的肉台散发着淡淡的肉味,两三只老鼠肆无忌惮地在我面前蹿动。我惘然不知所措,一屁股坐在临街的长椅上,对着电影院嚎啕大哭。 ⑧卢大耳在我的肩头上拍了三次我才觉察。我抬眼看他。他没有幸灾乐祸的意思,把一块肉送到我的面前,说:“三斤!”我不明就里,不敢接。“老宋贱卖给你的。四块钱。你把钱给我,我明天转给他。”卢大耳说,“老宋说了,就当是他请你看了一回电影。”卢大耳不像开玩笑。我依然将信将疑。“你不要?那我拿回家去,我也很久没吃肉了。”卢大耳转身要走。 ⑨我马上跑起来,把肉从他手里抢过来,把钱塞到他的手里,没等卢大耳反应过来,我已经飞奔在回家的路上。 问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三篇 篇一 母亲的唠叨宋向阳 春生三岁那年,父亲就出车祸走了。在他的记忆里,只要和母亲在一起,总会听到她没完没了的唠叨。 母亲唠叨的时候,春生是不能走神的。否则,母亲会叉着腰,用手点着他的脑门喊道:你拿我的话当耳旁风吗? 在母亲的唠叨声里,春生长成了大小伙子,毕业后被分配到镇上做教师。去学校报到那天,母亲老早就起来了,把他的衣服熨得平平展展。过了一阵,母亲将饭端上桌子,见他还没穿衣服,便开始唠叨:起来啦,捂在被窝里想孵鸡仔咋着?往后你要带一群娃子上进呢,这样懒咋行?我说话呢,你明白没? 春生赶忙爬了起来,嘴里答应着:妈,我知道了。 母亲坐在他的跟前,瞪着眼睛问他:你知道啥?成天吊儿郎当的,你知道啥?当老师可是天大的事,误人子弟哪行?人家爹妈把孩子交给你,你就要像对自己孩子一样。春生一边穿衣服,一边大声地答应:妈,您放心吧。 春生吃完饭刚要走,又被母亲叫住了。她猫下身子,把儿子左脚运动鞋带重新系了一遍,嘴里还说:看看你,鞋带系得松松垮垮,没一会儿就得开了,踩在脚下让人看了多不好,头一天上班,要给人留下好印象啊。春生看着母亲头上又添了几缕白发,心里突然酸酸的。 春生结婚后,搬迸了学校的教师住宿楼。只要一有机会,母亲的唠叨依然不折不扣地进行着。 这天,因为一件小事,春生和妻子发生了争吵。回到老家,他一声不响地坐在炕头,脸上仿佛结了霜。 母亲皱了皱眉,盯着他的眼睛说:儿啊,跟你的媳妇闹意见了?

春生说:吵了几句,没啥大不了的。 母亲拿了把凳子坐在他的对面,喝道:好日子过够了?人家萍子哪儿对不起你呀? 春生道:妈,您别生气,我们没事儿。 母亲从他小时候一直说到结婚,语气慷慨激昂。吐沫星子飞到了春生脸上,他却没敢去擦,时不时还要点点头。即使这样,母亲仍然提醒他:我的话你要不进脑子,纯粹找打。说完便伸过手来。春生侧过脸,把耳朵对准了母亲。母亲叹了口气,手缩了回去。 儿啊,咱娶了媳妇是用来疼的,不是用来气的,明白吗?母亲说。 两个小时后,母亲的嗓子已经沙哑,才把他推出了门。 妈,我还没吃饭呢。春生委屈地说。 回你媳妇那里去吧,她也肯定饿着呢,给她做顿好吃的吧。 我在您这儿住不成吗? 你想让我唠叨一宿啊。 春生赶忙逃了。母亲在后面大声喊道:儿啊,慢点走。春生听着这话,眼里湿润了。 若干年后,春生当上了镇中学的校长。他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挨唠叨的机会更多了。 一天,有个家长因为孩子转学的事,到他家串了趟门,留下一件精装的白酒。客人走后,母亲阴着脸站在了春生面前。春生拿起车钥匙想走,却被母亲拽住了。 妈,我还有事呢。春生满脸不自在地说。 母亲平静地望着他,不紧不慢地说:你长本事了,不想听我唠叨了,是不? 妈,我真有事。春生的声音越来越低。 今天不是星期天吗?你糊弄谁呀?母亲的声音越来越大。

七年级记叙文阅读有答案

七年级记叙文阅读训练: (一)生命的补丁 ①不久前,女儿一双磨砂皮鞋晒在门口,不知被哪个缺德的人用刀片划了一个长长的口子,那是我们花了两百多元买的新鞋,上脚没几天就不能再穿,女儿难过得哭起来。我把鞋子拿到小区门口的皮鞋手工店,小学徒看了一眼说:没办法,除非换皮换帮。老师傅接过来看了看,说:你要是放心的话,我就在皮鞋上再多划几道口子,两只鞋子都划上。我不解地问:为什么?老师傅说:这样看起来显得对称,是刻意而为,会显得别具一格,又不影响穿着。我还是不太理解,反正死马当做活马医吧,我把鞋丢下走了。第三天下班我顺便去取鞋,一眼就发现那双鞋,鞋子上果然又划了五六道伤痕,用铁锈红色的软皮补好,四周用的是粗针大线的细麻绳,针脚故意歪歪扭扭,显得质朴粗犷,与磨砂皮的风格一致,一双鞋看上去比先前更独特也更有趣,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更具审美品位,我连声夸道:师傅手艺真棒。 ②在流水线上打工的妻妹有一天拿出一件衬衫给我们看,那是一件白衬衫,因为不小心被钉子勾住,后背上撕出老大一个口子,她惋惜地说:一百多块买了件衬衫,才穿了三天就不能再穿。老婆接过来左看右看,说:我拿回家帮你补补看。结果三天后,再一次看到那件衬衫时,我惊呆了:所有不规则的裂痕和口子全被小心地用细细的白丝线手工缝合,那些被白丝线缝合的裂痕呈树枝状,看上去就像北方冬天树枝上的冰花或雾凇一样,美极了。为了强调这种效果,老婆特地还在树枝下用花棉布头拼贴了一个胖乎乎的小雪人和森林木屋。一件原来撕毁不能穿的衬衫,现在变得比原先那件更完美更独特。我赞叹道:太漂亮了,就像艺术品一样。老婆说:都是那个做皮鞋的老师傅给我启发。补丁,原本是一种遗憾,却可以通过巧手匠心,让它呈现出一种完美。 ③老婆的话也给了我更大的启发:世界上万事万物不可能总是十全十美,补丁作为一种缺憾是免不了的,包括人的生命,生命也是这样——伤害、残疾、病痛等等。伤口既已存在就无法回避,你不能指望展览伤口博人同情,那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你能做的和你该做的,就是用补丁缝合伤口,并且还要努力在“伤口”上开出最美丽的花朵,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就显现在这里——像被处以宫刑的司马迁、像双目失明的博尔赫斯、像耳聋的贝多芬、像瘫痪了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为残缺的不完美的生命打了一个最完美的“补丁”。 (选自《读者》2005年第13期作者:黑白) 1、如果将文题“生命的补丁”中的定语部分“生命的”删去,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3分) 2、比较第①②段,用文中原文填空。(每小题2分,计4分) (1)第①段写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