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大学 中国古代建筑史 知识点总结

南京大学 中国古代建筑史 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

——前言及绪论

中国建筑历史沿革

1、早期:

萌芽期:夏、商、西周

成型期:东周、秦汉

2、中期:

交融期:魏晋南北朝

成熟期:隋唐、五代、辽、宋、金、元

3、晚期:明、清

4、近现代时期:19世纪中~1949年

(1)祭祀建筑:

(2)坛庙形制:

(3)宫殿与坛庙的关系:

(4)陵寝形制:

建筑形式的多样性

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

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迁徙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

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坯拱顶的房屋(密肋平顶),清真寺则用穹窿顶

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作居室,称之为窑洞

东北与西南大森林中有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

木构架承重的建筑,这种建筑广泛分布于汉、满、朝鲜、回、侗、白等民族地区,是中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

木构架建筑特点

取材方便,易于加工。

适应性强,使用灵活。

抗震性能优越,结构体系成熟。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

施工简便,速度快、周期短。

便于修缮,易于拆迁。

经济适用,造型优美。

木构架建筑根本缺陷

砍伐林木,破坏自然

受潮虫朽,屡遭火灾

简支梁架,空间不大

穿斗式木构架的特色

穿斗式(或称“串逗”式)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这种木构架方式,广泛应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穿斗式木构架示意图

抬梁式木构架的特点

特点是: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

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南北各地宫殿、庙宇、厅堂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抬梁式木构架示意图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

——前言及绪论

穿斗式与抬梁式木构架比较

相比之下,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才能使用(如居室、杂屋) ;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南北方的一些庙宇、厅堂中,多混合使用二者

单体建筑构成

喻浩:“凡屋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宋沈括《梦溪笔谈·技艺·木经》。现代说法:台基、墙身、屋顶。

平面以“间”为单位。“间”由相邻两榀屋架构成(四柱为间),由此建筑物的平面轮廓与结构布置简洁明确,只需观察柱网,就可大体知道建筑室内空间及其上部结构的基本情况。

平面、结构、造型三位一体。

结构形式抬梁式、穿斗式、混合式、井干式、拱券式、密肋平顶等。

建筑群组合

院落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

院落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

北方有开阔的前院,以求冬天充足的阳光。南方为减少夏日曝晒之苦,庭院常做得很小,称“天井”,还可增强室内的通风效果。

山地建筑,往往无规整、开阔的庭院布置

公共建筑,因大规模活动场面而要求宽宏的院落。

庭院围合方式:1.主房与院门间用墙围合。2.主房与院门间用廊围合,称为“廊院”。

3.主房前东西两侧相对建厢房,前设院墙与院门,称“三合院”。如将前院墙改建为房屋(“门屋”或“倒座”),则为“四合院”。

建筑与环境

相土尝水、卜宅择基

巧于因借、因地制宜

整治环境、诗情画意

趋吉避凶、藏风聚气

建筑类型

穴居、巢居、地面

建筑分类

居住建筑

行政建筑及其附属设施

礼制(祭祀)建筑

宗教建筑

商业与手工业建筑

教育、文化、娱乐建筑

园林与风景建筑

市政、标志建筑

防御建筑等

工官制度

先秦,最高工官称“司空”。

秦至西汉,称“将作少府”。东汉以后改“将作大匠”。唐宋则称“将作监”,副手称“少匠”、“少监”。

隋代始,中央政府设“工部”,范围比将作广泛。但皇室工程和京城官府衙署的建造,仍下达于将作监或少府。

南宋将作监并入工部。

明清两朝均不设将作监,在工部设营缮司,负责朝廷工程的营建。清康熙后,内务府另设“内工部”(后改营造司),承担清代行宫和苑囿的建造。

工官

工官集制订法令法规、规划设计、征集工匠、采办材料、组织施工于一身,实行一揽子领导与管理。

清以前,其内部还没有设计的专业机构,直至清康熙时,才出现“样房”,实现了建筑设计的专业分工。估工算料的“算房”。

“样式雷”

五代江南名匠喻浩《木经》。明代蒯祥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

——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建筑简述

解决住的问题不仅是人类的问题,也是不少陆生动物的问题。

在还没有进化成人类之前,处于动物阶段的人类就已有住处,食、色、住是有生命体存在的形式。

“北京人”遗址简介

上古穴居而野处。──北京周口店猿人天然洞穴。还没有发生文化现象,但已有文明,如火的使用、石器打制、装饰品等。

南京汤山猿人洞

其它

早期新石器主要建筑遗址的分布

1.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址:

河北武安的磁山遗址、

窑穴、墓地等村落遗迹,

遗址中部。窑穴主要在南部,墓地在西部和西北部。房基为方形或圆形半地穴。墓葬集中于公共墓地,墓穴排列有序,多单人葬。

新石器中期

以仰韶文化为代表,它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该文化分布范围很广,西至青海、甘肃交界处,北抵长城沿线及黄河河套地区,东及河南东部,南达湖北西北。

遗址已超过一千处,代表性的除仰韶村外,还有陕西西安的半坡、临潼的姜寨,河南郑州的大河村、陕县的庙底沟,山西石楼的岔沟等。

西安姜寨

仰韶时的氏族,已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

当时的原始村落,多选择河流两岸台地作为基址。地势高亢、水土肥美,有利耕牧与交通,适宜于定居生活。

村落已有初步区划布局。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村落遗址:居住区住房共分五组,每组都以一栋大房子为核心,其他较小房屋环绕中间空地与大房子作环形布置,反映了氏族公社生活的情况。

半坡村遗址,已发掘面积南北300余米,东西200余米,分三区域:南为居住区,有46座房屋;北为墓葬区;为制陶窑场。居住区与窑场、墓地间有一道濠沟隔开。

营造技术

室内地面、墙面往往有细泥抹面或烧烤表面,使之陶化,以避潮湿,也有铺设木材、芦苇等作为地面防水层的。

室内备有烧火的坑穴,屋顶设有排烟口。

仰韶末期,出现了柱子排列整齐,木构架和外墙分工明确,建筑面积达150平方米的实例,表明木架建筑技术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遗址

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遗址

长江下游新石器文化遗址

河姆渡村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建筑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

发掘部分长约23、进深约8米的木构架建筑遗址,推测是一座长条形、体量相当大的干阑式建筑。

木构件遗物有柱、梁、枋、板等,许多构件上都带榫卯,有的构件还有多处榫卯,据出土工具推测,是用石器加工的。

内蒙大青山及辽西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址

分布在今内蒙古东南、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及吉林西北一带的红山文化,首先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具有与前述诸新石器文化的不同特点。

以包头市东的阿善遗址为例,其居住房屋的外墙及聚落围垣均用石砌,西侧台地上另有块石堆砌的祭坛。

而辽宁牛河梁遗址更发现了“女神庙”及泥塑神像残迹。

包头莎木佳村西南红山文化祭坛遗址

内蒙古包头阿善遗址原始祭坛

遗址全长14米,成三个小丘,以对称布局形式自西南延向东北。

南丘为圆形石块,高0.8米,直径1.5米。

中为方坛,高度相若,面积为3.8米×3米。

最北为方坛,高1.2米,下层面积7.4米×7.4米,上层面积3.3米×3.3米。收进约1米,均由巨石砌成。中心垒石。可分为三个层次。

祭坛由南北向轴线对称布置的十八堆圆锥形石块组成,全长51米。

南端石堆最大,直径8.8米,残高2.1米。

北端石堆最小,直径1.1米,高0.2米。

中间十六堆直径1.4~1.6、高0.35~0.55米,各石堆间距0.8~1米。

石堆外有石墙三道,内侧平面呈“U”形,较完整。另二道仅西南方向各残余一小段。

女神庙遗址

浙江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

建筑技术、艺术

礼记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增巢。

孟子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韩非子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易经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墨子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高足以辟润湿,旁足以御风寒,上足以待霜雪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

——奴隶社会建筑(BP2070~BP476)夏BC2070-BC1600

城市遗址

夏县、平粮台

河南偃师二里头

商BC1600~BC1046

商朝最早的国都在亳(今河南商丘)。后三百多年中五次迁都(亳社)。

纣王广作宫室,益广固苑,《史记·殷本纪》:“南距朝歌,北据郎郭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

《史记·宋微子世家》,箕子自朝鲜:“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而伤之。

湖北武汉黄陂县盘龙城

城址

郑州商城。或认为是仲丁时的瞅都。

城墙遗址周长7公里。

城内中部偏北,高地上有不少大面积的夯台基,可能是宫殿、宗庙遗址。

城外散布制造陶器、骨器、冶铜、酿酒等作坊,还有许多奴隶们居住的半穴居窝棚。无统一规划。

偃师二里头遗址以东尸沟乡,一座早商城址。规

模较郑州商城略小

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

宫城位于内城的南北轴线上,外城是后来扩建。

宫城中已发掘的宫殿遗址上下叠压3层,都是庭院

式建筑。

主殿长达90米,是迄今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

筑遗址。

偃师商城宫城遗址平面

宫殿

殷墟

宫殿区

宫殿分区

墓葬

殉人

西周BC1046~BC770

周文王都丰,周武王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诸侯,立诸侯国(周按:封建社会?)。

西周建立宗法制度,规定天子、诸侯等位,嫡长继承,其他各子封为诸侯或卿大夫、

士。

周代城址

已发掘周代建筑基址有山(磊按:“山”应作“陕”)西岐山凤雏和扶风召陈等处。在山(磊按:“山”应作“陕”)西岐山与扶风两县间的周原,是周的发祥地和早期都城遗址。周人自古迁至周原,此处一直是早周都邑。

宫室

凤雏建筑基址有2组:甲组建筑坐北朝南,面积1469平方米,高台建筑,分前后两进院落。

沿中轴自南而北,广场、照壁、门道及其左右的塾、前院、向南敞开的堂、南北向的中廊和室(又称寝)。中廊左右有小院,室左右各设后门。

三列房屋的东、西有南北分间厢房,南端突出塾外,在堂的前后,东西厢

和室的向内一面有廊,整体平面呈日字形。

墙用黄土夯筑而成,一般厚0.58~0.75米。

周王宫殿的“三朝五门”

“天子及诸侯皆三朝”

的由来。

五门:外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

三朝的称谓随时代而变迁,古称:外朝,治朝,燕朝;唐称:大朝,常朝,入阖;宋代称:大朝,常参,六参。也就是:大规模礼仪性朝会,日常议政朝会,定期朝会三种。

殿、内朝两仪殿)。元失此制,明南京宫殿则又用此制,其五门为: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三殿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南京作为留都,北京的建设基本按照南京的布局。清朝仍然以北京为都城,顺治时,将大明门改为大清门。奉天殿改为太和殿,其他没有作太大的变动。清代五门为: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三殿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装饰、排水等

四合院

岐山凤雏村宫殿是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布局成熟。堂为主体、最大,进深达6米,其堂前院落也最大。其他房屋进深一般只为其一半或稍多,院落也小,室内和院落一般有合宜的平面关系和比例。

室内外空间通过廊联系。

各空间、体量有较成熟的大小、虚实、开敞与封闭及方位的对比关系。

建筑形式规整对称,中轴线上主体建筑统率全局,整体具有机性,体现庄重严谨的性格。

把不大的木结构单体组合成大小不同的群体,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构图方式,得到长久的继承。

湖北蕲春西周木架建筑遗址

建筑遗址散布在5000平方米范围内,建筑密度相当高。

遗址留有大量木柱、木板及方木,并有木楼梯残迹,故推测是干阑式建筑。

为4开间、5开间的房屋有4幢。

类似建筑遗存在附近地区及荆门县也有发现,说明干阑式木构架建筑可能是西周时长江中下游一种常见的居住类型。

对照浙江河姆渡原始社会建筑,可见渊源。

召陈建筑基址

已发掘15座,布局不按中轴,总体规划不严谨。

其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是3号、5号和8号。

3号基址是夯土高台建筑,台基高出当时地面0.7米左右,东西长22米,南北宽14米。东西有7排柱础,南北纵列5~6个柱础。

2号房基的东边、南边保存用小河卵石铺成的散水,宽0.6米。

遗址出土大量瓦件,分板瓦、筒瓦、瓦当。板瓦和筒瓦又分大、中、小三型。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

——奴隶社会

城市、宫室

建筑

秦雍城

秦公大墓

秦咸阳一号宫殿

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有巨大发展,铁制工具斧、锯、锥、凿等的应用,使木架建筑质量、结构技术大为提高。

筒瓦、板瓦在宫殿建筑广泛使用,瓦上涂朱做法。装修用的砖出现。地下墓室中,用长约100、宽约30~40厘米的大块空心砖作墓壁、墓底,顶仍用木料。可见制砖技术已达相当高水平。

城市

燕下都

赵邯郸

陵墓

河北平山中山王陵为代表。

墓中出土一方金银错铜版《兆域图》,即其规划图,可知其意图。陵有封土,其上又有享堂。

据《兆域图》和遗址复原,其形制外绕两圈横长方形墙垣,内为横长方形封土台,台南中央稍有凸出,台东西长310余米,高约5米。

台上并列五座方形享堂,祭祀王、二后、二夫人。

五座享堂都是三层夯土台心的高台建筑。是优秀的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兆域图》是已知我国最早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工程图。

图上所标方位与现代地图相反,为上南下北。

此图不仅表明当时制图水平,可知当时人们建筑也是先绘出平面才施工的。

瓦的普遍使用,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西周已出现板瓦、筒瓦。

始用于屋顶局部,后来全部覆瓦。

春秋时彩画出现,梁柱、斗拱等表面已绘有花纹。

金属釭

此时建筑遗址中,常出土一些铜建筑构件“釭”,或称“金釭”。

小木作——家具

古人席地而坐,室内家具以床塌为主,地面铺席;此后出现屏、几、案以及榻等。

先秦建筑技术

西周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建筑木结构成为主流建筑结构的主要采用形式。

遗留众多战国时城市遗址,反映了当时城市建设的发达。

许多城内留下巨大的夯土台,“高台榭,美宫室”的记载不虚,高台建筑大发展。

夏、商、周建筑艺术成就

1.在建筑设计中,已事先踏勘地形和规划布置。

2.就使用功能言,到周代止,宫殿、坛庙、陵墓、官署、监狱、作坊、民居……等建筑均已出现。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的类型都已具备。

3.自原始社会就已出现的土木结构,夏、商、周得到进一步发展。

4.陶制砖、屋瓦、水管和井圈,青铜铰叶等的使用,是建筑技术上的重大进步。新的建筑材料,改进了建筑构造,延长了使用时间,改善、美化了生活。

5.等级制度越来越多地反映到建筑上。

6.建筑尺度标准化。

7.建筑外观较低平。高台建筑的出现建筑外观有很大变化。

已知屋盖有四坡(“四阿”)、攒尖、两坡等多种。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

秦都咸阳

秦咸阳一号宫殿

阿房宫

阿房宫遗址

位于西安市三桥镇南一带,面积约8平方公里。

遗址内已发现阿房宫前殿、“上天台”、北阙门等夯土台或基址19处。

前殿遗址夯土台东西长约1320、南北宽420、高7~9米。

台上发现石础、铺地砖,陶水管道,并散布大量板瓦,筒瓦,瓦当,可谓中国古代最大夯土建筑台基。

秦代离宫

碣石宫

秦始皇陵

位于陕西临潼县东骊山。陵园主轴线呈东西走向,且主要入口在东侧。面积近8平方公里。

封土在内垣南部中央,为每边长约500米的方形,残高76米,呈覆斗形。始皇“陵寝”应在陵墓的后面,即西侧。

秦始皇陵园

陵园有内城和外城两重,四隅建角楼。围墙大门朝东。外垣南北宽2165、东西长940米。内垣南北宽1355、东西长580米。陵垣夯筑,宽约6米。外垣每面开一门,共四门。内垣五门(北面开二门,其他三面各开一门,并与外垣门相对)。

陪葬墓、坑

封土以西发现大小夯土堆多处,为官署及附属建筑。封土东北,有贵族陪葬墓二十

余座。外垣东门大道北侧,已发现巨大的陶俑坑三处,内置兵马俑及战车,系秦始皇地下仪仗及守卫。陵形制宏巨,规模空前,创造了古代帝王陵寝新形式,影响及汉乃至后世。

秦长城

秦代万里长城。长城原是战国时燕、赵、秦诸国加强边防的产物。当时,居于中国北部沙漠的匈奴时时南侵.

为对付侵扰,北方各国各自筑城防御。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又将原燕、赵、秦三国所建城墙连接,加以补筑和修整。“起临洮(今甘肃岷县),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秦直道

秦代建设还包括修驰道、筑沟渠。

秦驰道东起山东半岛,西至甘肃临洮,北抵辽东,南达湖北一带。

主要线路宽五十步,道旁植树,工程浩大,是古代筑路史上的杰出成就,与其他水陆通道一起,形成了全国规模的交通网。

疏浚鸿沟(河南汴河)作为水路枢纽,通济、汝、淮、泗诸水。

BC214年,令史禄监修长达六十多里的灵渠,沟通了湘、漓二水,堪称奇迹。

秦祠庙

古代祭天盛行,早期将祭天的场所称为“畤”,即依方位在各地祭祀白、青、黄、赤四帝,仪式可能是在丛林中的高地上露天而行。

祭祖:在国都的宗庙中举行,陕西凤翔秦故雍城已有发现。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将渭南的信宫改为极庙,作为祭天的礼制建筑,实是生前为自己所立之庙,并用甬道将它与骊山陵相连。始皇死后,二世尊之为“帝者祖庙”,废除了周以来“天子七庙”之制。

秦建筑成就

秦王朝短促,但建筑上留下的彪彰业绩,千载以后仍为世人所仰叹。阿房宫、骊山陵、万里长城,以及通行全国的驰道和远达塞外的直道,工程浩大宏伟,予后世建筑的发展巨大影响。

中国的木框架建筑,特别是以抬梁式结构形式,到秦时已更加成熟并产生了重大突破。

陶质砖、瓦及管道

陶质砖、瓦及管道的使用,秦时亦有新的发展。陶砖不但用于铺砌室内地面,且用作踏道。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还被用于贴砌墙体内表面。砖瓦表面模印纹样。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

——两汉

汉代建筑概述

汉长安

长安城建设

长安宫室·长乐宫

汉长安三宫之一的长乐宫,位于城东南,周长9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占汉长安城

1/6。有前殿、宣德殿等14座宫殿台阁。

未央宫

未央宫位于长安城西南,始终是西汉政治中心,史称西宫,其周长9公里,面积近5平方公里,占城面积1/7,宫内有40多个宫殿台阁。

建章宫

建章宫是一组宫殿群,周围10余公里。

汉长安以其宏大的规模、整齐的布局载入都城发展史册。

汉以后,虽有几个小王朝建都于此,但长安城永远失去了盛汉时的光彩。

东汉洛阳

光武灭莽,东汉立。刘秀祭祀高庙、西汉11陵,修长安宫室。

东汉初,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在周代成周城的基础上,修筑、扩建起一座更大规模的都城。

东汉洛阳南、北宫平面复原示意图

德阳殿

西汉地方宫城-崇安汉城等

汉代边远地区主要建筑,同样采用高台形式。崇安汉城高胡坪甲组建筑群位于宫殿区的南部,是主要建筑群,为高台建筑。干栏建筑形式。

崇安汉城二号建筑遗址,虽然是利用原生山丘,将山顶铲平,周围部分挖低形成的,台基中不见夯土层,但一样具有高台建筑的外观效果。

汉代单体建筑

汉代明堂辟雍

汉代明堂辟雍长安、洛阳多有发现。

“明堂辟雍”后世是一座建筑不同含义的名称,它是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

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

或认为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

西汉明堂辟雍

西汉元始四年建,位于长安南门外大道东,合周礼明堂位“国之阳”之规。

方位正南北,围墙方形,墙正中辟阙门各3间,墙内四隅各有曲尺形配房1座。围墙外绕圆形水沟辟雍。

四阙门轴线正中为明堂,建于圆形夯土基上。据遗址结构等,或可推测原是十字轴线对称的3层台榭式建筑。上层5室,呈井字形构图;中层每面3室,是为明堂(南)、玄堂(北)、青阳(东)、总章(西)四“堂”。八“个”即“四向十二室”;底层附属用房。至于顶“上圆下方”说,为上层中央太室顶为圆形屋顶,或另有所指。

中心建筑(即明堂)尺度,不计四面敞廊,每面约合28步(每步6尺,每汉尺0.23米),恰与《考工记》所记“夏后氏世室”同。

楼阁

汉阙

用在城门、宫殿、宅第、祠庙、陵墓等前,用以记官爵、功绩的建筑物。阙的用途相当于大门。城阙还可登临瞭望,或有将“阙”称“观”、“神道”。

用土、木、砖或石雕砌而成。

一般两旁布置。

单阙。大阙旁再建小阙的,称“子母阙”、“双阙”。或有三出阙(汉阳帝陵)。古“缺”和“阙”通用,两阙之间空缺为道路。

高颐阙

现存汉阙多为墓阙。嵩岳三阙为祠庙阙。

高颐阙位于四川雅安城东汉碑村,是我国现存40座汉代石阙中较完整的一座。

东汉建,益州太守高颐及其弟高实双墓阙之一部。

两阙相距13.6米。东阙存阙身,西阙即高颐阙完好。

高颐阙造型雄伟,古朴浑厚,雕刻精湛,仿木构。

冯焕阙

冯焕阙位于四川渠县赵家坪,建于东汉,是四川现存诸阙中时代最早者。

建筑群体

汉代建筑群体设计成熟。

多为中轴对称的合院、廊院式布局。

汉代建筑组群,常以门、回廊衬托主体建筑的庄严。或以低小的次要房屋,纵横参差的屋顶,以及门窗上的雨塔,衬托中央主要部份,使整个组群呈现有主有从,富于变化的轮廓。主体突出、尊卑分明、次序井然。

建筑群落规模较大。自然宫苑式(帝王)、庄园式(高官贵贾)分区布局。

防御建筑-汉塞

汉塞实际是以堑壕构成的,局部以山崖、河流等作自然屏障,与记载相同。

河西汉塞或有筑墙。极为坚硬,屹立至今,为我国古代工程史上的创举。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

——两汉两汉园林

皇家(帝王)园林

私家园林

帝王园林·典籍

西汉上林苑,

《汉书》、《西京杂记》西汉梁孝王兔园

第宅园林·典籍

《西京杂记》西汉袁广汉

《后汉书·梁统传》

汉代佛教建筑概述

佛教约于西汉末东汉初传入我国。

目前已知资料著名者如连云港孔望山汉代佛教题材石刻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

山东沂南等汉墓

四川崖墓汉代雕刻等均有相关佛教题材。

汉代陵墓·典籍

王符《潜夫论·浮奢篇》,桓宽《盐铁论·散不足篇》,《水经注·洧水篇》等。

汉陵

西汉诸帝陵,均起园邑,缭以城垣。

或徙民居之,为造宅第,设官管理,蔚然城邑,号为陵邑。实行陵邑制度。

今汉帝诸陵仅存坟丘,其缭垣及门阙遗址可辨,四面陵垣,边辟一门。

坟丘曰方上,多为平顶方锥体,或单层或二三层,最大者方二百六十余米,高三十米。

其附属陵寝,地面均无存。地下工程制度载于史籍,然未发掘。

同茔异穴葬制。

汉陵墓演化

汉陵仿秦陵。坟丘下建寝殿供祭祀,周以城垣,驻军、设苑囿、陵邑。

多生前筑陵(即位第二年),厚葬。

西汉末、(元帝)东汉初废陵邑,但坟前立碑、神道、墓阙、墓表等陵寝制度完备,纪念性增强。

墓结构技术进步,防水防腐,出现实心砖墓、砖穹窿,木椁墓相对减少。

墓葬平面布局受住宅建筑影响而渐趋复杂。

汉代诸侯王陵

因山为陵

竖穴木棺椁

砖石墓、石室墓,等等。

其它形式墓葬建筑

空心砖墓

砖室墓

画像石墓

土坑墓

崖墓

汉代石祠堂

地面、地下。

模拟地面建筑,多为双开间,做出细部。

台基、墙身、屋顶(悬山顶,排山沟滴)。

大块画像石砌筑,内外满布祭祀、生平等歌功颂德的画面,表现墓主生平、后代祭祀等场景。

有部分祠堂模拟屋架。

汉代建筑技艺

汉代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

此时高台建筑相对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高层建筑木构,汉代得到了解决,可见于画像砖及陶楼建筑明器,其柱、梁、枋、斗拱的结构、组合形式已很清晰。因此,这类建筑的出现,不应迟于西汉末、东汉初。它们的产生、运用,使得中国建筑有新的突破。

庭院式布局早已定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思想文化密切结合。

汉代兴建的长安城、未央宫、建章宫、上林苑和诸多礼制建筑,都十分宏伟壮丽。这些大规模工程,在施工组织、实施,十分复杂艰巨。

砖、瓦

陶质砖、瓦及管道的使用,汉代有了新发展。陶砖不仅用于铺砌室内地面,且用作踏道,砌筑砖墙(东汉墙体)。砖瓦表面,模印纹样。

汉代大量用砖于地下。例西汉长安城下水道,以及空心砖墓和砖券墓的地下工程。

拱券

为加强拱券承载力,使用刀形、楔形砖加“枞”,叠用多层拱券,及在券上浇注石灰浆等措施。

东汉时出现覆盖于方形或矩形平面上的穹窿(但“因山为陵”崖墓中出现较早)。

汉画像砖石、壁画

墓葬中大量使用画像砖石,以代替传统壁画与木雕。这些刻画在门楣、柱、墙、门扉等形象,通过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墓主事迹、装饰图案等,表现了对神鬼的崇敬、逝者的怀念、未来的憧憬,内容极为丰富多彩。

有线刻、浅浮雕、深浮雕、透圆雕等。

画像砖石上还涂有红、绿、黑、黄、紫等颜色。

画像砖石还与其他建筑构件,如柱、梁、斗拱上的艺术处理(浮刻、圆雕、壁画等)相配合,达到了和谐统一。

建筑屋顶

此时屋顶已具备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跌落(歇山雏形)等形式。

大木构件

通过大量壁画、画像砖石、陶屋、石祠等可知,后世的迭(叠)梁式(或抬梁式、梁柱式)、穿(川)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形成,并发展成熟(井干)。

斗拱

斗拱在汉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种类繁多,可谓千奇百怪。

在阙、墓葬及画像砖中我们都可以见到它的形象。

此时斗拱各地做法不一。有的结构也不尽合理。百花齐放。

后世成熟的斗拱,经过实践,从中脱颖而出。

小木作、石作

汉代栏杆有卧棂栏杆、斗子蜀柱栏杆等。

门为版门、还有石、木门等。

窗有直棂窗、斜格窗、锁纹窗,还有天窗等。

天花、藻井有覆斗形天花、斗四天花。

柱础的础质难辨,式样简单。

台基用砖、砖石混和、石质等砌成。

家具

汉代家具的纹饰渐趋复杂,纹样畅达而不失古劲雄健,植物藤蔓纹样亦已出现。

汉代席地而坐的,床、榻都较低矮。一切活动,如读书、待客、宴饮、议事等,都在床、榻上进行。

汉代案已渐宽渐长,且有方有圆,有漆器、木、铜、石等材质。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

魏晋南北朝建筑

城市建设·都城

汉魏洛阳、曹魏邺城、南朝建康等。

《洛阳伽蓝记》

《邺中记》

《建康实录》

邺城

郭湖生--《邺城制度》

建康城

单体建筑概述

楼阁式建筑相当普遍,平面多方形。

斗栱。柱、额上施一斗三升斗栱,栱端有卷杀。补间铺作人字栱(或为柱头),其人字栱形象也由起初的生硬、平直,发展到优美曲脚的人字栱。

屋顶。东晋壁画中出现了屋角起翘样式,且有了举折。

佛教建筑概述

寺庙:洛阳永宁寺、白马寺

南北朝时的大寺院,如北魏洛阳永宁寺,仍取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合方形庭院布局——塔院式。

此时盛行“舍宅为寺”,王侯贵族第宅改建寺。一般改动不大。以原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廊庑环绕,保留了的花园——廊院式。为后世汉化佛寺建筑主流。无存。

演变

南北朝后期,北魏和梁崇佛达极点。北魏末年仅洛阳一地即有寺1361所,全国有寺13727所。

梁都建康有寺近500所,全国有寺2846所。

寺院发展:外来形式的天竺屠堵坡与中国楼阁式塔。以塔为中心,变为中轴线上前塔后殿,最后变到以殿为主采取中国宫殿的布局。大约到北朝末和隋初完成。

南北朝佛殿

南北朝时,北朝僧徒谄称皇帝为“当今如来”,铸巨大金铜佛像以象征帝王。这些大像,塔不能容,需建殿安置,以与其兼有的帝王身分相应。

佛塔

“塔”原是印度佛教一种纪念性坟墓建筑通称。其造型单一:覆钵形,上立长柱形标志“刹”。印度式塔(Stūpa),是由台基、覆钵、宝相轮等几部组成的实心建筑。佛教入我国,本土木结构建筑体系已经形成,积累了丰富的技术、艺术意匠。

早已存在的迎候仙人(备远望)的重楼,而早期佛教又视为神仙方术。因之,在设计塔时就以习见的重楼为蓝本,建成木楼阁式塔。

应有多种塔型传入。如“宝箧印经”、覆钵、“金刚宝座”等。

永宁寺塔

嵩岳寺塔

我国现存最古的塔是A.D.520年建的河南嵩山嵩岳寺塔。为十二角十五层密檐式。

此塔造型极为精确。砖建密檐式,平面正十二角形,遗留完整佛塔实物仅此。

它的艺术处理十分成功。但不应是南北朝时期的代表塔型。

飞鸟时代建筑--东晋和南朝

石窟寺概述

石窟寺:山崖上开凿的洞窟形佛寺。

石窟建筑源自印度,有“支提”窟和“毗诃罗”窟之分,传入中国后有变。

云冈石窟中有平面马蹄形草庐顶形制的早期大像窟,“支提”窟变为窟内中央凿成多檐式塔窟。毗诃罗式窟已不见。

石窟

云冈砂岩施工较易,龙门石灰岩开凿难度大。

至北齐、北周时,天龙山石窟、南响堂山石窟和麦积山石窟都凿有外观、内部作佛殿式样的石窟,如嵌在崖壁中的殿宇,表现出很高的石雕技术。

石窟内所雕佛像早期直接传自印度、西域,多是梵僧像貌,图案和纹饰也多外来样式。北魏南迁洛阳后,龙门、巩县等石窟的佛像逐渐变为汉僧形象,窟内陈设也改为汉族传统的床、帐,外来图案也经改造,具中国风貌,表现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吸收融会外来文化。

南北朝石窟

南朝佛窟较少,只南京栖霞山石窟、浙江新昌大佛等。

北朝石窟大盛,有凉州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邯郸响堂山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太原天龙山、巩县石窟,以及四川大足石窟等。开凿石窟源于印度,自西域传入中国,经敦煌、武威传至北魏首都平城,再传到洛阳、邯郸等地。

云冈石窟分期

陵墓建筑概述

南朝帝陵概述

北朝崖墓

河北定兴义慈惠石柱

家具

胡汉交流,文化交融,使得国人饮食起居习惯发生了巨变。孝文帝提倡汉化。

胡床逐渐普及,桌子、椅子、凳子等传入民间,传统的卧床增高,且附床顶,矮屏、几、屏风也发展出多摺多牒式。

南北朝时,印度、西亚纹样随佛教艺术传入,以莲花、卷草纹和火焰纹的运用最为广泛。线条流畅,活跃飞动。

魏晋南北朝建筑技术

建筑结构体系

建筑艺术风格

侧脚、生起

南北朝后期,木构架开始变化,除改汉柱列上承长阑额为每间用阑额,增强柱列抗侧向倾倒能力外,还出现两种新法。一是使正侧面柱列都向内并向明间方向倾斜,“侧脚”;二是每面柱子自明间到角柱逐间增高,“生起”。使柱网承受上部荷重后,柱头内聚,柱脚外撇,防止倾侧扭转,加强柱网稳定。这同时使得立面上柱子

由汉式的垂直、同高、阑额为水平线,变为内倾、至角逐渐增高和阑额呈两端上翘曲线。随阑额上翘,檐檩、挑檐檩也上翘,因而屋檐也呈两端微上翘曲线。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

隋唐五代建筑

隋唐、五代建筑概况

标准化、模数化-唐《营缮令》

唐为控制建筑规模,订立《营缮令》,规定哪一等官吏可建什么规模,使用什么样装饰,尊卑贵贱等级森严。

现存唐建筑都以材高为模数,以一层柱高为立面、断面上扩大模数。……这些表明唐已有一整套从城市规划至单体设计的模数设计法。

隋唐、五代建筑发展到一个成熟期,形成完整建筑体系。

隋唐都城、宫殿建筑

唐长安(1)

唐洛阳

宫殿-隋大兴宫(唐太极宫)

隋唐宫殿建筑特点

与南北朝相比,隋大兴宫(唐太极宫)、东都宫布局,有很大不同。其一,宫墙由内外三环改为前后数重,自南而北分全宫为朝、寝、后苑三大部。其二,朝区主殿仅太极殿一殿,取消左右东、西堂。其三,朝堂及尚书省由原太极殿东南迁出宫外,魏晋以来朝区由朝堂、尚书省、司马门形成的东侧次轴取消。其四,魏晋以来太极殿举行的大典改在宫中正门承天门;东、西堂举行的日朝、常朝和日常起居改在太极殿和其后的两仪殿,宫中三朝象征,由太极殿与东、西堂形成的东西三殿并列,改为承天门、太极殿、两仪殿的一门二殿前后相重。这些不同表明中国宫殿布局隋唐时发生巨变。

唐大明宫

大明宫建筑技术

大明宫内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玄武门等都已发掘并有复原研究,可大体知其原貌。

各殿都用夯土台基,四周包砌砖石,绕以石栏杆。

构架:初含元殿殿身东、北、西三面用夯土承重墙,麟德殿三面各宽一间处用夯土填充,表现出北朝和隋代惯用土木混合结构建筑残迹。其后所建各殿即为全木构架建筑,但墙体仍为土筑,不用砖,表面粉刷红或白色。

色彩:建筑木构件以土红色为主,上部斗拱暖色调彩画,门朱红色,窗棂绿色。

地面:铺砖或石,踏步或坡道铺模压花纹砖。

屋顶:黑色渗炭灰瓦,脊及檐口或用绿色琉璃(剪边)。晚期建筑遗址曾出土黄、蓝、绿三色琉璃瓦,说明唐中晚期建筑色彩由简朴凝重走向绚丽。

唐长安含元殿(1)

唐·麟德殿

唐长安城兴庆宫图刻石拓片

公元714年,唐玄宗李隆基将其在兴庆坊的藩邸辟为离宫,后增建朝堂用以听政,是为兴庆宫。

唐洛阳宫明堂复原图

公元688年春,武后排众议,拆东都洛阳宫正殿乾元殿(即隋乾阳殿)建明堂。台基方300尺(88米),高294尺(86米),三层。下层正方形,中层12边形,上层24边形。中、上层均圆顶,顶立铁凤高1丈(2.94米)。后在明堂北隋大业殿处建五层天堂,以贮大佛。明堂、天堂是唐所建最高大木构,充分显示唐极盛期建筑水平。明堂、天堂,一改宫中主殿为单层传统,极大改变了洛阳宫面貌和立体轮廓,是唐代宫殿建设上的盛事。

隋唐五代宗教建筑

隋唐佛寺分类

佛寺平面布局

主佛殿所在的中院面积最大,四周廊庑环绕,南北面开门。殿庭内前佛殿,后讲堂。东西廊外多排列小院,一般称之为东廊第几院或西廊第几院。

此外,主院周围还建若干院,多以用途命名:塔院、禅院、律院、净土院、菩提院、三阶院、库院、山亭院等等,一般称“别院”。

隋唐、五代宗教建筑实例之一

南禅寺

南禅寺大殿我国现存最早木结构建筑,位于五台县东冶镇李家庄旁。

创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A.D.782),主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方三间殿),

单檐歇山顶,屋顶鸱尾秀拔,举折平缓,出檐深远。

南禅寺小巧别致,清新秀雅,但蕴涵着遒劲的内在力,具唐代建筑的显著特点。

隋唐、五代宗教建筑实例之二-佛光寺

佛光寺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471~499年)。

寺内遗迹看,宋、金、元、明、清各代多有修建。现存寺内唐代木构、泥塑、壁画、墨迹,寺内外魏(或齐)唐墓塔、石雕交相辉映,是我国历史文物中的瑰宝,享有极高声誉。

正殿外表朴素,柱、额、斗拱、门窗、墙壁,全用土红涂刷,未见彩绘。大殿出檐深远,殿顶用板瓦铺设,瓦条脊,正脊两端,饰以琉璃鸱吻,为元代补配,但高大雄健,仍沿用唐代形制。檐柱头微侧向内,角柱增高,因而侧脚和生起都很显著。

大殿面阔7间,进深4间,单檐庑殿顶,面积为677平方米。正中五间装板门,两尽间直棂窗。

平面檐柱、内柱合成,分内外两槽。

梁架明栿、草栿。天花板下明栿,草栿不用斧斤,在天花板上。天花板作小方格平闇,与日本天平时代(我国唐中叶)遗构同。平梁上大叉手、无侏儒柱。这种做法是汉唐时建筑固有之法,不见于宋元后。

柱头卷杀作明显。东大殿表现了结构与艺术高度统一,具唐木构建筑明显特点。它虽比南禅寺正殿晚75年,但规模远胜于彼,且在后世修葺中改动极少。所以国内外影响甚巨。一般都将东大殿作为仿唐建筑的范例。

金·佛光寺文殊殿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

隋唐五代建筑

正定开元寺钟楼

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正方形。

面阔、进深各三间。

其大木结构、柱网、斗拱等,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甚或上层木构件还有相当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

山西芮城五龙庙

又名龙王庙、广仁王庙,断为晚唐建筑。

上平抟

替木

散斗

华拱

斗子蜀柱

合沓

山西平顺大云院大殿

位于龙耳山腰,建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原名仙岩院,宋改今名。院内大佛殿系初建时遗构,有当年壁画。

平遥镇国寺万佛殿

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系皇家敕建,布局严谨,其万佛殿的檐、柱、斗拱做法巧究。

河北正定文庙

实会天台庵

其它隋唐建筑资料

唐塔

唐塔一般为方形。多层塔是在塔的表面上表现出木结构的柱梁斗拱等,如西安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的小雁塔、香积寺塔、兴教寺的玄奘塔等都属此类。

人字斗拱-大雁塔门楣石刻

密檐塔一般不用柱梁斗拱等装饰,而轮廓线条优美,如嵩山永泰寺塔和法王寺塔(八世纪),云南昆明慧光寺塔和大理崇圣寺塔都是此类。

隋唐·墓塔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唐墓塔以山东长清灵岩寺惠崇塔(七世纪前半期)为最典型。

登封净藏禅师塔

单层砖塔主要为墓塔,方、圆、八角等,一般下有基座,塔身或下开一门通塔心室,或无塔心室只有一龛。外观用预制砖或磨砖砌出柱、阑额、斗拱、门窗、檐、刹等,比例秀美,砖工精致。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山西运城报国寺泛舟禅师塔可为代表。

山西运城泛舟禅师塔

圆形塔

房山云居寺塔

南京栖霞寺舍利塔

由多层块石叠合而成,表面雕成塔基、塔身、塔顶、塔刹,更近於石雕,五代。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外壁逐层砌出柱、栏额、斗拱、门窗、腰檐、平坐。

959年五代吴越国,八角楼阁式。内部砌有塔心室,与外壁间有回廊。内部回廊两侧上部塔壁和塔心柱相对砌出叠砌,相接後上砌厚1米左右的砖形成上层楼面。各层塔心部份四个正面相向开甬道,十字交叉处略为扩大成塔心室。

隋唐帝王陵

唐代帝陵多因山为陵,因之气势非凡。陵墓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

公主、大臣等墓葬多有天井,模拟院落,颇特殊。

乾陵

乾陵,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是唐陵中有代表性的一座。

乾陵建筑质量极高,墓道用石条密封,并在缝隙中灌铁水。因此成为唯一没有被盗的唐代皇帝陵墓。

乾陵陪葬墓

乾陵周围有十七座陪葬墓,已发掘的有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

隋唐贵族不许因山造墓,均为平地深葬,上起坟丘。墓主级别愈高,墓道愈长,竖井愈多,最多七个。称竖井为“天井”,隧道为“过洞”,露天坡道为“羡道”。隋唐墓道、墓室多画壁画。一般以过洞表示门,以天井表示院落,以墓室表示前厅、后堂。陕西乾县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可为这类墓的代表。

隋唐与朝鲜

隋唐与日本

隋唐五代建筑技艺

单栋建筑长方形平面以满堂柱网双槽、内外槽平面最多,或有龟头屋、挟屋等变化。唐朝殿堂各间面阔有两种,一为明间大而左右各间小;一为各间相等。

木结构在南北朝基础上,经隋及唐前期发展,已进入定型化和标准化的成熟时期。宋《营造法式》继承唐代。

唐代木构建筑只存四(五)座,其中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为殿堂型,由柱网、铺作层、屋架三个水平层叠加而成。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和芮城五龙庙大殿(平顺天台庵大殿)为厅堂型,用若干道檩数相同的垂直屋架并列拼成,正定开元寺钟楼。

南北朝中后期出现的侧脚、生起、翼角、凹曲屋面等手法更成熟,做法开始规范化。结构构件多进行艺术加工。

群体

唐代建筑群体,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大型廊院组合复杂,正殿左右或有配殿,或翼以回廊,形成院落,转角处和庭院两侧又有楼阁和次要殿堂。

隋唐时期在建筑组合上也有较大的发展,主体建筑四面都可接建。左右侧的称“挟屋”,前后的称“对垒”,局部向前后突出的称“龟头屋”, (抱厦)。

南京大学 中国古代建筑史 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 ——前言及绪论 中国建筑历史沿革 1、早期: 萌芽期:夏、商、西周 成型期:东周、秦汉 2、中期: 交融期:魏晋南北朝 成熟期:隋唐、五代、辽、宋、金、元 3、晚期:明、清 4、近现代时期:19世纪中~1949年 (1)祭祀建筑: (2)坛庙形制: (3)宫殿与坛庙的关系: (4)陵寝形制: 建筑形式的多样性 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 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迁徙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 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坯拱顶的房屋(密肋平顶),清真寺则用穹窿顶 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作居室,称之为窑洞 东北与西南大森林中有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 木构架承重的建筑,这种建筑广泛分布于汉、满、朝鲜、回、侗、白等民族地区,是中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 木构架建筑特点 取材方便,易于加工。 适应性强,使用灵活。 抗震性能优越,结构体系成熟。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 施工简便,速度快、周期短。 便于修缮,易于拆迁。 经济适用,造型优美。 木构架建筑根本缺陷 砍伐林木,破坏自然 受潮虫朽,屡遭火灾 简支梁架,空间不大 穿斗式木构架的特色 穿斗式(或称“串逗”式)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这种木构架方式,广泛应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穿斗式木构架示意图

抬梁式木构架的特点 特点是: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 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南北各地宫殿、庙宇、厅堂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抬梁式木构架示意图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 ——前言及绪论 穿斗式与抬梁式木构架比较 相比之下,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才能使用(如居室、杂屋) ;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南北方的一些庙宇、厅堂中,多混合使用二者 单体建筑构成 喻浩:“凡屋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宋沈括《梦溪笔谈·技艺·木经》。现代说法:台基、墙身、屋顶。 平面以“间”为单位。“间”由相邻两榀屋架构成(四柱为间),由此建筑物的平面轮廓与结构布置简洁明确,只需观察柱网,就可大体知道建筑室内空间及其上部结构的基本情况。 平面、结构、造型三位一体。 结构形式抬梁式、穿斗式、混合式、井干式、拱券式、密肋平顶等。 建筑群组合 院落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 院落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 北方有开阔的前院,以求冬天充足的阳光。南方为减少夏日曝晒之苦,庭院常做得很小,称“天井”,还可增强室内的通风效果。 山地建筑,往往无规整、开阔的庭院布置 公共建筑,因大规模活动场面而要求宽宏的院落。 庭院围合方式:1.主房与院门间用墙围合。2.主房与院门间用廊围合,称为“廊院”。 3.主房前东西两侧相对建厢房,前设院墙与院门,称“三合院”。如将前院墙改建为房屋(“门屋”或“倒座”),则为“四合院”。 建筑与环境 相土尝水、卜宅择基 巧于因借、因地制宜 整治环境、诗情画意 趋吉避凶、藏风聚气 建筑类型 穴居、巢居、地面 建筑分类 居住建筑

中国名校简介(历史、专业、概况)校徽经典版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英文名: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初 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是中 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在中 国现代史上,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等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 国的最早传播地,有“中国政治晴雨表”之称,享有极高 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 中文名:北京大学 外文名:Peking University(PKU) 简称:北大 创办时间:1898年7月3日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校属性:211工程,985工程,研究生院 现任校长:周其凤 知名校友:李克强、白春礼、胡春华、李彦宏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 主要院系:外国语学院、数学学院、工学院、中文系 国家重点学科:125个 硕士点:312个 博士点:259个 院士:87人 主要奖项:诺贝尔奖得主名誉教授15位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2位 76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后流动站:39个 旧称:京师大学堂,国立北京大学 世界排名:46(2011) 发展定位:创“世界一流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18个): 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药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前身上可溯至源于汉后吴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学,历史上曾历经多次变迁,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祥地和现代儒家思想与中华文明复兴的基地,倡行人文思想之会通与学术之昌明以求世界的和平繁荣,在教育、学术和文化上均具重要贡献和深远影响。现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九校联盟成员,“珠峰计划”首批11所名校之一,为中国最顶尖的著名学府之一。 近百年来,南京大学俊彦云集,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李瑞清、竺可桢、茅以升、陶行知、郭秉文、马寅初、李叔同、闻一多、张大千、徐悲鸿、吴宓、朱光亚等名家大师们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中,有6位是南京大学校友。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化学地质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学 文学

国内著名大学校标及其含义

1.北京大学 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 2.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校徽是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外环上下是英文校名;中环左右并列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两个词组,出自《易》乾坤两卦的大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个词组基本上概括了《易经》的全部内涵,实际上

也就体现了孔子对君子人格的基本要求。而清华大学能以此孔子名言作为办学的精神标志,可见其在努力办成世界第一流大学的同时,既注重加强对我国传统教育的研究,也注重培养新型君子人格的教育。这无疑也将会使孔子古老的君子人格焕发青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更大的魅力。文中论述的小标题依次有:"君子"与"君子人格";智仁勇的统一;文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集成的互补;造就君子人格的现实意义 3.复旦大学 圆圈正中是古文“复旦”的字样,上方写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下方则是“1905”字样,意为学校建立的年份。 4.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的校徽分内外两圈,两圈之间的中英文浙江大学字形寓意今日之浙江大学已走向世界,1897表示浙江大学的创建年代可追溯至求是书院,校徽中央展翅飞翔的求是鹰,代表浙大的“求是”精神,寓意浙江大学师生,继承发扬“求是创新”的优良传统,严谨治学,锐意进取,勇攀科学高峰,为将浙江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的精神风貌。 5.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校徽图案是由齿轮、铁砧、锤链和书本组成的。校徽中心为铁砧,铁锤,砧上置四本平放的线装书和三本竖放的现代书籍,示工程教育工读并重,融汇古今、学贯中西之意。砧座有阿拉伯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

汉语言文学考研学校参考及考试方向介绍 汉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 分布院校: 【北京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天津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省】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建筑科技学院、燕山大学、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山西省】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雁北师范学院 太原师范学院 【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大连大学、沈阳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学院、鞍山师范学院、锦州师范学院 【吉林省】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大学、北华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四平师范学院、通化师范学院 【黑龙江省】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学院 【上海市】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江苏省】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扬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淮海工学院、苏州铁道师范学院、江南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嘉兴学院 【浙江省】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杭州师范学院、温州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 【安徽省】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阜阳师范学院、皖西学院、淮南师范学院 【福建省】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漳州师范学院 【江西省】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 【山东省】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师范学院、聊城师范学院、淄博学院 【河南省】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 【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湖北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三峡大学、襄樊学院 【湖南省】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吉首大学、长沙电力学院、湘潭师范学院【广东省】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 南师范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五邑大学、广州大学、佛山科学

中国近现代建筑五宗师:吕彦直、刘敦桢、童寯、梁思成、杨廷宝

吕彦直 吕彦直〔1894---1929〕,字仲宜,别号古愚。安徽滁州人。我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师。1894年生于天津。 吕彦直先生照片 吕彦直的父亲名叫吕增祥,安徽滁州人,光绪五年举人,在晚清李鸿章幕府任文案知县。曾任驻日使馆参赞。历任临城、南宫、天津知县。1900年,吕增祥任开州知府,1901年因脑瘤卒于任上。吕彦直年仅7岁。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随其姐吕静宜居巴黎数年。常参观罗浮宫博物馆,酷爱绘画和雕塑艺术。回国后,先后入南京金陵中学、北京五城学堂学习。1911-1913年清华学堂留美预备部求学。1913-1918年由北京政府派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建筑工程(先入电子系,后转入建筑)。1918-1921年担任美国建筑师墨菲助手。吕彦直曾担负北京燕京大学和南京金陵大学的建筑工程设计,用中国传统风格设计现代建筑,初显其才华。 1921—1925年9月回国后,先与过养默、黄锡林组织在上海东南建筑公司任职,设计上海银行公会等大型建筑工程的设计,后独立创办彦记建筑事务所。期间,他的建筑设计多为小巧、舒适和花园式洋房,但已在研究中国古典式建筑,并努力融合中西建筑艺术的精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是年5月,总理丧事筹备委员会向海内外悬奖征集中山陵墓设计图案,轰动了国内外的建筑师和美术家,许多人纷纷报名应征。当时吕彦直还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青年建筑师,但他对自己的才学满怀信心,毅然报名,与众多的国内外知名建筑师展开竞争,终于一举夺魁,荣获首奖。吕彦直设计中山陵图案,融汇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建筑的精神,庄严简朴别创新格。其全部平面图呈一警钟形,寓含孙中山先生"唤起民众"之意,因而受到评选者的一致推崇。 1925年9月—1929年3月接受“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聘请,任陵墓建筑师。接受南京国民政府聘请任总理陵园计划专门委员。他潜心研究,周密构思,设计出的中山陵墓图案,具有鲜明的中国建筑风格与特色。截止到9月15日,筹委会收到中外建筑师40余人应征设计图案,经评选委员会及中外专家顾问的评选,吕彦直设计的图案名列榜首,获得奖金2500元。孙中山家属代表和筹委会全体委员一致同意吕彦直的设计图案,并决定聘他为中山陵墓的建筑工程师,限于两个月内完成工程

国内著名大学校庆标志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标志 该标志以大礼堂的造型结合阿拉伯数字「100」同构而成,并辅以阿拉伯数字「1911-2011」。大礼堂是清华大学的代表性建筑,始建于1917年,坐落于校园西区的中心地带,庄严雄伟,一直被清华师生和广大校友视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象征。标志体现了清华大学百年学府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浓厚的人文精神,凸显了清华大学喜迎百年华诞的主题。标志上方礼堂圆顶的造型,宛如初升的太阳,寓意清华大学虽至百年仍像朝阳般充满青春活力;标志中间三角形的拱沿呈金字塔形,象征清华大学雄踞学术之巅,肩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标志的色彩源自大礼堂建筑的砖红色,既具有欢快喜庆的特征,又具有清华自身的个性,暗合了清华大学「又红又专」的办学特色。整个标志造型简洁庄重、寓意明确、识别力强,准确地体现了清华文化和百年校庆的主题。

南京大学百年校庆标志 此标识在视觉感受上的第一表现特征,可抽象地表达为南京大学英文缩写「NJU」。 其次,此标识在整体上表现为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象征着南京大学高举着追求真理、勇于拓新的旗帜,奋勇前行。 再者,此标识如同一支在熊熊燃烧的火炬,象征着南京大学一个世纪以来的优良传统如薪火相继、代代相传。 第四,此标识的三笔在位置上表现得富有层次感,体现出南京大学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也象征着南京大学不断地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标志 标志整体以天圆地方之构架,喻示复旦融天地之气、博大精深;主体沿用原篆体「复旦」标志,表示悠悠历史、世代传承,又给复旦人以亲切感; 标志将蕴涵在篆体「复旦」中的「100」字样,以红色渲染,凸现出百年庆典特殊含义和喜庆,中心构图又似「旦复旦兮」;标志整体基调为蓝色,象征大海,象征复旦地处东海之滨——上海,也象征复旦宽广、包容的胸怀和气度。 英文「FUDAN UNIVERSITY」表明复旦大学国际化的意向,数字「1905-2005」表示100年的沧桑历程。标志整体稳重、深厚、大气、喜庆。 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标志

南京大学简介

南京大学简介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前身上可溯至源于汉后吴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学,历史上曾历经多次变迁,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祥地和现代儒家思想与中华文明复兴的基地,倡行人文思想之会通与学术之昌明以求世界的和平繁荣,在教育、学术和文化上均具重要贡献和深远影响。现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九校联盟成员,“珠峰计划”首批11所名校之一,为中国最顶尖的著名学府之一。 学校主页: https://www.doczj.com/doc/1819308110.html, 中文 名: 南京大学 外文 名: Nanjing University 简称:南大(NJU) 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国家重 点学 科: 61个 硕士 点: 213个 博士147个

创办时 间: 1902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 型: 综合类 主管部 门: 教育部 学校属 性: 211工程,985工程,研究生院现任校 长: 陈骏 知名校 友: 严济慈陆孝同吴健雄陈德铭所属地 区: 中国江苏 主要院系:文学院天文学系物理学院大 气科学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 院等 点: 院士:38人 主要奖 项: 1个国家实验室 (筹) 7个国家重点实 验室 12个国家基础学 科人才培养基地 4个教育部人文 社科重点研究基 地 博士后 流动 站: 28个 前身: 创建于1902年 的三江师范学堂 发展定 位: 创“世界一流大 学” 目录 近年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学校简介 精神传统

校训 校歌 传统 历史沿革历史概览历史纪事历史地位院系设置专业排名校区环境科研成就科研基地重点学科高校排名学校领导现任领导历任领导

南京的一本、二本大学院校介绍

南京的一本、二本大学院校介绍 一、一本院校 1、南京大学,985、211工程院校,传统的文理综合型大学,人文学科全国第三,理科全国第二。以前没有工科,商科和其他社会科学,现在有了一些尖端的工科,商科(经济、工商管理)也位列全国前五。南大天文系是最好的,南京大学内部(是内部哦)对其现有学科由如下说法:前四名,物化天地。(物——物理系,化——化学化工学院,天——天文系,地——地球科学系。)其余学科:软件学院全国第四。商学院江苏老大,全国探花。综述:南京大学理学、哲学、文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实力超群,是造就理学、哲学、文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杰出人才的理想之地。法学、工学、教育学实力上乘,是培养法学、工学、教育学优秀人才的高等学府。 2、东南大学,985、211工程院校,传统的工科大学,结构类似清华、老交大、老浙大。工科实力很强。东南大学特色专业有:

建筑学:是东南大学的传统强势学科,建立于1927年,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建筑系,实力雄厚,全国建筑院系通用的教材有近1/3由东大编写,全国建筑方面的国家级重点学科东南大学就占了1/3,特别是中国古建筑历史方面,东南大学的地位更是其他院校无可比拟的,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教学上实行教授负责制和导师负责制,使学生在大 信息工程:是东南大学的一大骄傲,2006年1月,东南大学研制出中国第一块符合3g移动通信技术规范的芯片,这宣告着我国跻身于世界移动通信强国的行列,现在国家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4g)开发项目的总体负责人就是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的尤肖虎教授。在未来五年,东南大学将建成移动通信国家实验室。这里将成为我国移动通信方面与世界其他通信强国抗衡的最为重要的阵地。土木工程:近几年迅速发展壮大,并开始向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等领域拓展,蜚声中外。学院教学与科研并重,设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大型结构试验室、预应力实验室、

7大校区简介

7大校区简介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国顶级大学7大校区的简介。作为世界上优秀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中国大学校区各具特色,不论是建筑风格、环境景观还是学术氛围,都有其独特之处。下面将分步骤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建校于1898年。其位于中国首都北京,拥有占地覆盖面积274公顷的校园,是国内最美的大学之一。北京大学的建筑风格以中西合璧的古典建筑和现代化教学楼为主,校园环境优美,建筑景观多样,环境与学术氛围和谐而具有亲和力。 二、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技术学院之一,成立于1911年,被称为“中国MIT”。其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校园建筑风格亦以中西合璧为主,并以现代化的科技设施以及宏伟的建筑风格著名于世。清华大学的校园环境干净整洁,景色优美,同时,清华大学也以其深厚的学术氛围及优秀的毕业生素质而知名。 三、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成立于1905年,位于中国上海市,拥有两个校区,其中闵行校区占地面积2078亩,杨浦校区占地面积343亩。复旦大学校园环境别具一格,校园主建筑风格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西式建筑和中国传统园林的融合,在确保校园环境整体协调性与美观程度的同时也强调个性化设计。 四、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于1896年,坐落于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以奇特的建筑风格、优秀的学术生活和美丽的自然环境而闻名。作为世界著名的大学之一,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占地范围大约有450亩,它的建筑模式主要以融中国和西方建筑风格的典型特色为主,是

中国传统和现代建筑的完美融合。 五、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重安于打造建设精品校园,是一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 顶尖综合性大学。浙江大学拥有玉泉、西溪、之江三个校区,其中玉 泉校区是校园环境最好的之一,并且整个校园环境建筑氛围具有中国 优秀大学的优良传统。浙江大学的校园宽敞舒适,景观优美,校园环 境绿化广泛,营造出一个深厚的学术气息的同时,也是理想的生活、 学习和交通场所。 六、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南京大学环境秀美,环境典雅,建筑形式为兼具中国古典园林规制和 西方建筑学基本理念的建筑风格,充分展示出它的人文精神和学术气质。 七、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国科学部直属的高等学府之一。中山大学建筑以白墙红基底为主,周围被乔木环绕,绿化如林。校园 内建筑风格自然、生动,别墅与楼堂错落有致,中央大礼堂、教学楼 及其他建筑物的相互搭配,彰显了广东及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上是对中国顶尖大学7大校区的简介,建筑风格丰富多彩、环 境景观优美人性化、学术气氛浓厚,不同学校独有的特色,各具风采,相互独立但又紧密联系,共同形成中国高等教育的精神内涵与文化特色,设立在不同校区的一流学者、实力团队与卓越课程等表现出中外 合作,创新创业,促进文化交流,以及对未来有所期许的标志。

中国最美校园top

中国最美校园top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的校园变得越来越美丽,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下面将要介绍的就是我国最美校园TOP。 第一位是北京大学,素有“近在咫尺的远方”的美誉,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龙头老大。据《世界大学排名》报道,北京大学位列中国第一,世界第27,而其所在的北京市也被誉为亚洲的文化之都。北京 大学的历史悠久,建筑精美,令人叹为观止。这里有一座就立于大学入口处的中国教育部邸宅,以及一座世界第六阶梯,以及著名的图书馆,它宽敞,精致,充满历史气息。北京大学一直是中国人文科学发展的中心,也吸引着许多国内外学生来到这里进行学术研究。 第二位是清华大学,也叫华大,位于北京市,是一所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建筑风格独特、高大雄伟。清华大学校园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建筑构建艺术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老而宏伟的学生宿舍,小巧精致的花园、精致细腻的院子,还有漫步其中可以感受到文化古朴的陈毅南楼。清华大学也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也吸引着许多国内外学生到此进行学术研究。 第三位是复旦大学,它位于上海,是拥有着辉煌历史的国内著名高等学府。复旦大学以它精美的建筑和江南传统的中国风格而闻名于世,是一所充满着深厚历史的学府。复旦大学的校园里有千姿百态的建筑,其中以古老而宏伟的古文化馆引人注目。复旦大学还有一座漫步其中可以感受到学术氛围的东方园,每年都会有许多学生聚集在此,充满活力与激情。另外,复旦大学还有一座美丽的校园湖,景色宜人,

犹如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第四位是南京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其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摇篮。南京大学的校园以苍松翠柏、白墙金瓦为特点,有柳暗花明、教室松翠并茂的学生活动中心,更有校园古树名林、碧水青山、小桥流水,令人难忘。此外,南京大学还举办了众多科研项目,吸引着许多国内外学子前来深造,是一所充满着活力与激情的学府。 第五位是武汉大学,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的学府,建立于1893年,是中国最古老的现代大学之一。武汉大学校园环境宜人,有苍翠的松柏、景色宜人的绿荫小道、精致的古树环境,令人叹为观止。此外,武汉大学还有一座独具特色的教工宿舍,一座连接南北校区的紫金山,以及拥有历史悠久的图书馆,这里是学生们习习书房书本的宝地,更是学者们探索知识之处,是弘扬学术氛围的殿堂。 以上就是我国最美校园TOP的介绍,这些校园均拥有辉煌的历史和众多的文化底蕴,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也吸引着许多国内外学子前来学习与研究。每当把目光投向这些校园,都令人惊叹于它们拥有的美丽与神奇,令人不由得感叹大千世界,真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宝藏!

航拍中国河北知识点整理

航拍中国河北知识点整理 河北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省份之一,其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本文将从航拍的角度出发,介绍河北省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带您领略这个美丽的地方。 一、自然风光 1.太行山 太行山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山脉之一,横跨河北、山西、河南三省,总长达500公里。其山峦叠嶂,峰峦奇秀,景色优美,是国内外登山、徒步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2.燕山 燕山是中国北方的一座山脉,横跨河北、北京、天津三地,总长达500公里。燕山山体高耸险峻,山势雄伟壮观,自然景观独特,是国内外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3.白洋淀 白洋淀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河北省雄安新区境内。湖泊面积达到360平方公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的生态旅游景区,被誉为“北方的江南”。 4.草原 河北省南部有广袤的草原,其中以承德草原最为著名。承德草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草原之一,被誉为“北国明珠”,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是旅游和草原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 二、人文景观

1.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景区内。避暑山庄占地面积达到5.6万平方米,建筑群体庞大,布局合理,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2.正定古城 正定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境内。古城内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崇福寺、石柱、石桥等,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遗产。 3.秦皇岛海滩 秦皇岛海滩是中国北方最长的海滩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夏威夷”,是国内外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海滩沙质细软,水清沙白,海水温度适宜,是夏季度假的理想场所。 4.古砖塔 河北省有大量的古砖塔,这些古砖塔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是邯郸古砖塔和保定古砖塔,它们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历史文化 1.北京大观园 北京大观园是清代著名的私家园林,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境内。大观园占地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建筑群体庞大,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2.山海关长城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1819308110.html,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 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3期.张靖. [2].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交融. 《理论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1期.田鹏颖. [3].《中国科学技术史》: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体现. 《广西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 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2期.王凤祥.安维复. [4].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 《中国科技论坛》.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 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11期.牛冲槐.杨玲.芮雪琴. [5].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理论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12期.周东娜. [6].中国传统文化对的影响. 《湖南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 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2期.胡艳辉. [7].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亲和性”基于几组概念内涵的分析. 《湖北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 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9期.王增智. [8].本土化与全球化的交融——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问题探析. 《理论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2期.赵跃. [9].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德育思想析论. 《理论导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8期.李华伟.

中国传统节日光棍节

中国传统节日光棍节 光棍节,又称为单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11月11日被定为光棍节,寓意着四个1在一起形似四根单身的男性。光棍节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最初是一种单身青年们自嘲的方式,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光棍节逐渐成为了一种全民的狂欢,甚至引发了一系列商业活动。本文将为您介绍光棍节的起源、相关庆祝活动以及社会意义。 一、起源 光棍节的起源可追溯到1993年,由南京大学的几位男生发起。这些男生觉得11月11日的日期形似四个光棍,因此他们决定以此为借口自嘲自娱。起初,光棍节只是南京大学校园内的一种狂欢方式,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光棍节逐渐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如今,光棍节已经成为了一个广受年轻人欢迎的节日,被许多商家视为销售和促销的机会。 二、庆祝活动 光棍节的庆祝活动多种多样,给单身青年们带来了丰富的娱乐和社交机会。其中,购物是光棍节最显著的庆祝方式之一。许多电商平台都会在光棍节期间推出各种优惠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们抢购商品。光棍节购物狂欢的背后是年轻人对消费的热爱,也成为了电商平台们实现营收增长的重要契机。 此外,光棍节晚会是另一个备受瞩目的庆祝活动。由多家媒体和大学联合举办的光棍节晚会,为单身青年们提供了一个展现才艺和结识

朋友的平台。这些晚会通常会邀请一些明星和艺人出演,节目内容丰 富多样,包括歌舞表演、相声小品等。通过观看晚会,单身青年们能 够减轻对单身的焦虑和压力,同时也能找到共鸣和归属感。 三、社会意义 随着光棍节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它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意义。首先,光棍节为单身青年们提供了一个倾诉心声和寻求支持的渠道。通过各类活动和社交平台,单身青年们能够找到彼此的共鸣,分 享彼此的经历,并感到自己并不孤单。这对于一些长期单身的人来说,意义非凡。 其次,光棍节反映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相对于过去,现代社会 中的单身人群数量大幅增加,其中既包括自愿选择单身的人,也包括 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找到合适伴侣的人。光棍节的兴起,使得单身青年 们不再感到被边缘化,而是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最后,光棍节也成为商家们的商机。由于光棍节期间消费活动的增加,各类商家纷纷加入到促销大战中。从电商平台到实体店铺,都会 推出各种优惠活动来吸引消费者。这对于中国的商业发展有一定的推 动作用,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增长。 综上所述,光棍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社会中拥有着独特 的意义和影响。它起源于对单身状态的自嘲,经过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如今已成为了年轻人狂欢的旗帜。光棍节不仅为单身青年们提供了娱 乐和社交的机会,也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商业发展的机遇。相信

古代楼阁建筑知识点总结

古代楼阁建筑知识点总结 一、历史沿革 古代楼阁建筑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楼阁建筑多用于宫殿和庙宇,是贵族阶层 居住和举行宴会、祭祀的场所。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楼阁建筑的规模、形式和装饰出现 了许多变化,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在秦汉时期,古代楼阁建筑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如大型宫殿式楼阁、观景 楼阁等,这些建筑在结构、装饰和功能上都有了许多创新。隋唐时期,随着佛教的兴起, 古代楼阁建筑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具有佛寺特色的宝塔和楼阁建筑,如大雁塔、小雁塔等。 到了宋元明清时期,古代楼阁建筑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成为了当时中国建筑艺术的代表 作品。在这一时期,古代楼阁建筑的规模更大,结构更加复杂,装饰更加精美,函数更加 多样,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亮点。 二、特点 古代楼阁建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独特的建筑形式 古代楼阁建筑的建筑形式多样,有木结构的楼阁、石结构的楼阁、砖石混合结构的楼阁等。不同的建筑形式反映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和材料的运用。 2. 多功能性 古代楼阁建筑既是居住的场所,又是举办庆典、祭祀、会议和宴会的场所。它既是富贵人 家的豪华住所,也是宫廷的重要建筑之一。古代楼阁建筑在结构和布局上都体现了这种多 功能性。 3. 精美的装饰 古代楼阁建筑的装饰非常精美,主要包括彩绘、壁画、石刻、木雕等。这些装饰反映了古 代楼阁建筑的主人的社会地位和审美追求,也体现了当时的建筑艺术水平。 4. 风水文化 古代楼阁建筑在选址、布局和设计上都注重风水文化,力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以求得 风水的最佳效果。这种风水观念对古代楼阁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结构 古代楼阁建筑的结构主要包括基础结构、主体结构、屋面结构和装饰结构。 1. 基础结构

2015年南京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

2015年南京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卷(题 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部题型 3. 名词解释5. 应用文写作7. 现代汉语写作 名词解释 1.经济发展的本质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的不断升级,发展中国家具有后发优势,可以引进、消化、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从而使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风险和成本比发达国家低很多,经济增长速度可以数倍于发达国家。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年均增长3%。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善于利用后发优势,经济增长速度可以达到8%~10%。可是从经验事实来看,从“二战”后到现在,全世界只有13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变成高收入。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在低收入或中等收入陷阱。 正确答案:(1)后发优势:又称次动优势、后动优势、先动劣势,是指后起国家在推动工业化方面的特殊有利条件,这一条件在先发国家是不存在的,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落后本身的优势。后发展是相对于先发展而言的,因而后发优势涉及的主要是时间纬度,至于国家之间在人口规模、资源禀赋、国土面积等方面的差别,则不属于后发优势范畴,而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相关。 (2)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产业升级关键是依靠技术进步。(3)发达国家:又称已开发国家,是指一些拥有较高经济、科技、教育、社会福利和生活水平的国家,该类国家的经济主要由第三产业(服务业)和第四产业(信息产业)主导。发达国家主要包括欧洲的绝大部分国家,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亚洲的日本、韩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4)“二战”: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指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 200万平方千米。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 (5)经济体:是指对某个区域的经济组成进行统称和划分。经济体可以指一个地区,如台湾地区,或地区内的国家群体,如欧盟、东盟等。 2.目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软实力建设。比如,德国创办了世界范围内积极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机构叫“歌德学院”,西班牙创建了“塞万提斯学院”。中国的对外文化机构也取了一个具有文化象征性意义的名字——孔子学院,目前已成为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最亮品牌。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期末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新青年》 2、“创造社” 3、鸳鸯蝴蝶派 4、京派作家 5、七月派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新月派”诗歌的创作特色 2.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色 3.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 4.“海派小说”的艺术成就 5.“延安文学”的得失 三、论述题(25分) 鲁迅作品中的“国民性”思想。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期末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新青年》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 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思想: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鲜明提出“人权、平等、自由”。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917年初,陈独秀被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后迁京,并从1918年1月号起改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等轮流编辑,周作人、鲁迅也给该刊撰稿,实际上就形成了反封建的思想文化战线。由于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新旧思潮在北大讲坛竞争的结果,大大促进了“新思想,新学术”的发展,新文化运动也就借北大的学术自由空气而推波助澜,并终于导致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二月号《新青年》上,陈独秀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表明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立场。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提出后,得到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响应。钱玄同是语言文字学家,他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从语言文字进化角度说明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势在必行,指斥拟古的骈文和散文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态度甚为激烈。刘半农则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等许多建设性意见。 2.“创造社” 创造社则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到了唯美主义、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这个社团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最初的成员都是当时的留日学生,以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为核心,包括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王独清、穆木天等,他们先后在上海创办有《创造季刊》、《创造月报》《创造日》《洪水》等十余种月刊。 他们主张“为艺术的艺术”,反对艺术的功利性,立场鲜明地区别于文学研究会,但它的文学实践前后曾发生过比较大的转折和变化。前期创造社以建设新文学为已任,在美学立场上,推崇直觉、灵感和天才,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艺术个性,主张“文学是自我的表现”。郭沫若的诗歌、郁达夫的小说,以及田汉的戏剧,都典型地代表

中国汉朝的礼仪制度大全

中国汉朝的礼仪制度大全 跪拜这个礼仪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已经基本废除,但是在汉朝这个封建社会却是必不可少的礼仪。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中国汉朝的礼仪制度,希望你喜欢。 叔孙通在历史上最大的名气大概是因为他给刘邦制定了朝仪。朝仪这东西是用来规范礼仪的,对于西汉那些建国功臣们来说,要制定这,比上战场杀敌立功难。孙叔桶本来是项羽的部下,但是随着项羽和刘邦的交战形势看来,项羽是注定要败的,于是叔孙通就投降了汉军。队列变了,而叔孙通的官职没变,他被刘邦拜为博士,号稷嗣君,负责举荐勇武之士为汉军争夺天下。刘邦统一天下,尊为皇帝,下令废除秦的仪法,代以简易的规范,但又厌于君臣礼节不严。叔孙通得知便自荐为汉王制定朝仪,采用古礼并参照秦的仪法而制礼,具体过程很繁琐,大致讲来就是天不亮,谒者到现场主持,依顺序进殿,东西分站,侍卫武官沿台阶布岗戒备,手拿武器。 跪拜礼仪的初成司仪发出警示:皇上驾到!刘邦坐御辇,谒者引亲王以下,按年薪多少爵位高低依然跪拜皇帝,朝礼完毕后,不许抬头看皇帝,祝酒时,按高低依次向刘邦敬酒,规定不许喧哗,不许粗鲁……刘邦倍感兴奋,过足了皇帝瘾。要是没有叔孙通的这个礼仪法,刘邦的乐不可支可没那么容易达到。从此以后,见皇帝就要下跪,当然,这时候的跪还只是把屁股坐在小腿肚上,只要稍

稍挺身,就可以完成,不象满清时期,整个人都趴下去了。这这就是跪拜礼仪的由来,从那时起跪拜礼就一直延续了好久。直到近代这种礼仪才被取消,这也算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标志性礼仪。 跪拜礼仪的初成只是为了满足刘邦当皇帝的瘾,而到了后期,特别是清朝时期,跪拜礼仪发展成了一种奴隶式的屈服,若说刘邦享受的是天下臣服的快感,那么清朝皇帝享受的则是天下人皆屈从于我的唯我独尊的奴隶主感觉。近代又废除了跪拜礼,实际上去废除一种奴隶制,将人们的奴性根除。虽然跪拜礼的初始并没有太大的屈辱意义,但是仍旧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毒瘤之一,废除跪拜礼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标志。 汉朝令人敬仰的原因虽然在汉朝数百年后另一个同样由华夏民族建立的伟大帝国大唐,在世界上似乎具更为深远的影响,但《帝国兴替启示录"汉"白日薄西山》的作者、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徐兴无指出,作为一个全然由华夏文明自身孕育出来的伟大王朝,大汉帝国才在最深的层面影响了此后中国两千年的全部历史。 汉帝国最重要的政治遗产之一就是郡县制。虽然早在春秋晚期就已萌芽,在秦朝已被正式推行,但郡县制是在汉朝开始完善,并第一次真正扎下了根。这无疑是一种伟大的反封建革命。今天的西方国家认为,一个近代国家的标志是没有世袭,没有宗法血缘,国家机器向全民开放。对于中国,这一历史早在两千年前的汉帝国就已经开始完

多学科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多学科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2011 年10 月23~25 日,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农史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所和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农业博物馆、日本北海道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50 多家研究机构的近200 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10 月23 日上午,举行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农业博物馆党委书记沈镇昭同志主持。中央纪委中组部副部级巡视专员滕久明、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宋树友同志、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朱雪芬同志、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周光宏教授、校党委副书记盛邦跃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名誉理事长姜春云同志在会议召开前夕,专门听取了会议准备和学会的换届工作汇报,并为本次会议写来贺信。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周光宏教授致欢迎辞,向与会代表表示欢迎,并对南京农业大学近年来的建设发展成就、未来发展方向以及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工作成果进行了介绍,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朱雪芬同志代表中国科协学会向大会致辞。 10 月23 日下午,举行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第四届理事会宋树友理事长作第四届常务理事会工作报告,曹幸穗副理事长作关于学会章程修改报告及第四届理事会财务报告,樊志民副理事长作关于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建议名单的说明。大会审议通过了理事会工作报告、章程修改报告和财务报告,并

中国古代建筑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精选)

中国古代建筑史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国古代建筑史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一部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宏篇大作五卷本《中国古 代建筑史》读后.ﻭ《建筑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 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 目总览》收录PKU.2004年6期.博野. [2].阅读两部中国建筑通史体味一个世纪史学命脉.ﻫ《建筑师》.2008年4期.陈薇. [3].论中国古代建筑史.ﻫ《山西建筑》.2010年36期.薛晨玺. [4].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走进大地湾F901 原始宫殿遗址.ﻫ《发展》.2012年6期.汪国富. [5].乐者敦和能者桢干:读刘敦桢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有感.ﻫ《建筑创作》.2007年9期.周学鹰. [6].中国近代建筑史起始期考辨——20世纪初清末政治变革与建筑体系整体变迁.ﻭ《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 0年2期.邓庆坦.辛同升.赵鹏飞. [7].图像内外:中国古代城市地图初探.ﻫ《城市规划学刊》.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 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2期.杨宇振. [8].论"土"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作用与地位.ﻫ《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

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6期.杨国忠.直长运. [9].添加剂对传统糯米灰浆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ﻭ《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2011年5期.魏国锋.张秉坚.方世强. [10].浅析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几个主要特征.ﻫ《绿色科技》.2014年1期.汤菲. 二、中国古代建筑史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与分类.被引次数:6ﻭ作者:石增礼.建筑历史与理论浙江大学2004(学位年度) [2].中国传统室内空间形态主导下的人工照明方式.ﻭ作者:白静.美术学东南大学2010(学位年度) [3].梁思成城市建筑美学思想研究.ﻫ作者:肖小平.美学四川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 [4].中国古建筑元素瓦当艺术形式研究与应用.被引次数:1ﻫ作者:徐京华.设计艺术学湖北工业大学2010(学位年度) [5].《营造法式》大木之虚拟构建.被引次数:1ﻭ作者:黄存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华南理工大学2004(学位年度) [6].江南木构建筑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ﻫ作者:刘杰.中国古代建筑史同济大学2006(学位年度) [7].中国传统木构架榫卯及侧向稳定研究.被引次数: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