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制度、质量保障、风险防范预案电子教案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制度、质量保障、风险防范预案电子教案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

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制度、质量保障、风险防范预案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冠心病死亡率占所有心脏病死亡人数的10%~20%。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超过5000万人,并逐年增长。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国内外治疗冠心病的手段越来越先进,越来越高明,高科技手段让全球众多冠心病患者重获新生。心脏介入技术发展很快,心脏内科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作用也日益突出。由于急诊心脏介入的成功开展,使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已由原来的30%下降到5%以内。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指标,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冠状动脉造影适应症:

以诊断为主要目的:

⒈不明原因的胸痛,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临床怀疑冠心病。

⒉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或新发传导阻滞;有时需冠状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

⒊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两者鉴别往往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

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

⒌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术前,年龄>50岁,其易合并有冠状动脉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干预。

⒍无症状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及消防队员等或医疗保险需要。

以治疗为主要目的:

临床冠心病诊断明确,行冠状动脉造影可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⒈稳定型心绞痛或陈旧心肌梗死,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学习、工作及生活。

⒉不稳定型心绞痛,首先采取内科积极强化治疗,一旦病情稳定,积极行冠状动脉造影;内科药物治疗无效,一般需紧急造影。对于高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自发性为主,伴有明显心电图的ST段改变及梗死后心绞痛,也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

⒊发作6小时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发病在6小时以上仍有持续性胸痛,拟行急诊PCI手术;如无条件开展PCI术,对于AMI后溶栓有禁忌的患者,应尽量转入有条件的医院。AMI后静脉溶栓未再通的患者,应适时争取补救性PCI。对于AMI无并发症的患者,应考虑梗死后1周左右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AMI伴有心源性休克、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应尽早在辅助循环的帮助下行血管再灌注治疗。对于高度怀疑AMI而不能确诊,特别是伴有左束支传导阻滞、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心包炎的患者,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

⒋无症状性冠心病,其中对运动试验阳性、伴有明显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

⒌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或高度怀疑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或存在不稳定斑块。

⒍原发性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左主干病变或前降支近段病变的可能性较大的均属高危人群,应早期进行血管病变干预治疗,需要评价冠状动脉。

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或PCI术后,心绞痛复发,往往需要再行冠状动脉病变评价。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适应症:

1、对于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有较大范围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介入治疗是缓解症状的有效方

法之一。

2、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高危患者,提倡尽早介入治疗。高危患者主要包括:反复发作心绞痛或心肌缺血或充分药物治疗时活动耐量低下;血心肌酶指标升高;心电图新出现的ST段压低;出现心力衰竭或出现二尖瓣反流或原有反流恶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持续室速;6个月内接受过介入治疗;曾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等。

3、对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治疗的关键在于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尽可能挽救濒死心肌,降低患者急性期的死亡风险并改善长期预后。

目前大多使用国际通用标准:推荐类别和证据水平来评估。

冠状动脉造影禁忌症:

1、对碘或造影剂过敏。

2、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

3、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

4、电解质紊乱。

5、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

6、发热及急性感染。

7、凝血功能障碍。

8、预后不良的心理或躯体疾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对禁忌症:

无保护的左主干病变。

左主干等同病变。

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50%者。

多支,广泛性弥漫性病变,PTCA成功可能性极小者。

陈旧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冠心病介入治疗是有其禁忌症的,是否要做要根据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来权衡。

二、操作方法: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根据《江苏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暂行)》《江苏省临床各科手术分类(暂行)》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及卫生局有关贯彻实施《规范》及《手术分类》的意见,特制定如下制度:

1、术前准备

(1)严格遵守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适应症。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由2名以上具有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并讨论制定手术方案,预测可能以外,安排防范措施

(2)实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前,应当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术前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心电图、胸片和心脏超声检查;

(4)术前根据病情合理选择使用药物。

2、手术操作

(1)术者由具有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担任;

(2)开放静脉通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股动脉、肱动脉或桡动脉入路;

(3)多体位投照完全暴露病变;

(4)正确合理地选择介入治疗器材;

(5)术中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变化,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

(6)手术结束后,根据肝素使用情况择机拔除鞘管,采用手压或止血装置止血。

3、术后处理

(1)根据治疗指南及病情合理选择使用药物

(2)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心律等生命体征及心脏症状;

(3)监测肾功能损害情况。

4、手术资料管理

(1)手术病人的资料需实行电脑化统一管理,建立数据库,便于查找;

(2)术中使用过的器械均需登记;

(3)手术记录应由施行手术医生填写;

(4)保留手术的影像,可存于光盘或是影像照片,以便有据可查。

三、该项技术的主要风险与应急对策:

一、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

1、冠状动脉造影急性并发症

(1)死亡:是诊断性冠脉造影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原因有:A患者的基础病变B术者与助手技术不熟练。C设备陈旧老化,摄影显像质量较差,使术者不能分辨重要病变。D压力监测有误或监测不够。

预防措施:选择患者,注意识别高危患者,尤其左主干患者及三支血管病变患者。病人可预防性安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临时人工起搏器。疑左主干病变者应在冠脉开口处或附近注射造影剂。导管已进入左主干病变者,减少造影剂用量,并应尽量减少投照体位。应用大管腔、细管径导管(5F、6F导管)。造影时密切观察导管尖端的压力及ECG变化,如果导管尖端到达冠脉后,压力图形改变提示左主干病变可能时,则将导管退出冠脉口附近推注少量造影剂。防止导管插入过深造成冠状动脉嵌顿。有严重的左或右冠状动脉病变者造影剂每次用量应小于8ml,以缩短冠状动脉造影时对冠状循环中断时间。术前合并心功能不全、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离子紊乱,严重心律失常者应予纠正,待病情平稳后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急性心肌梗死

发生原因:血栓栓塞;冠脉内膜脱落或内膜撕裂;冠脉持续痉挛;气栓。

A.血栓栓塞

预防措施:术前及术中保持肝素化,造影时冲洗液应肝素化,导管、导丝、鞘管等造影器械均应用肝素盐水冲洗,每次送入导丝及导管前应使用肝素盐水认真冲洗和擦拭,去除附在导管腔内及外面的小血凝块及导丝外周的小血凝块。尽量减少导丝在血管内停留时间(应小于2分钟)。

治疗措施:应立即进行血栓栓塞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血管段。如果证实较大冠状动脉内有血栓存在,应决定立即进行冠状动脉内溶栓术或急诊PCI术,在溶栓前应冠状动脉内给予硝酸甘油(推注)200-300ug,或钙离子拮抗剂以除外冠脉痉挛。在溶栓或PTCA失败,或左主干闭塞可以考虑作紧急CABG。

B.冠状动脉内膜脱落或撕裂

预防措施:导管在钢丝引导下进入动脉时,一定要在透视情况下进行,以免钢丝推进过快深入冠状动脉内损伤冠状动脉内膜,造成内膜脱落或撕裂。在导丝跨过主动脉弓时,应把住钢丝后再推送导管。使用软头的冠状动脉导管以防止损伤冠状动脉开口处内膜。遇到阻力决不能向前用力推送导管,导管尖位置有问题应注射少量造影剂进行仔细观察。推送导管应在持续监测导管尖压力情况下进行,只有管尖压力正常和管尖呈游离状态时,才能注射造影剂。治疗措施:应立即进行PTCA术,使用高压球囊黏附脱落的内膜或使用灌注球囊,持续加压

30分钟。PTCA术失败可使用冠脉内支架术或急诊CABG。

C.持续性冠脉痉挛

预防措施:术前有静息性心绞痛或ST段在胸痛发作时呈上移者,应给予硝酸甘油持续静滴或钙离子拮抗剂口服(必要时也可静脉滴注)。

治疗措施:立即予冠脉内注射100-200ug硝酸甘油,重复这一剂量直至冠脉痉挛解除。随后可予硝酸甘油持续静脉滴注,如果硝酸甘油不能逆转,可舌下含服钙拮抗剂或冠脉内给钙拮抗剂。也可静脉点滴硝酸甘油(50ug/min开始),根据临床反应及时调整剂量。

D.空气栓塞

预防措施:导管在使用前应使用肝素盐水冲洗,使其腔内充满盐水。导管进入主动脉或撤回导引钢丝后应使用注射器回抽,使导管排尽气体,充满血液。三通加压注射系统及所有连接管道应严格排除所有气泡。

治疗措施:少量空气栓塞可以自然排出,不必特殊处理。大量空气栓塞可造成冠状动脉内大分支阻塞,可以立即将造影导管置入冠状动脉内,并使用20-50ml注射器强力回抽,直至抽出含大量气泡的血液为止。

E.异物栓塞

预防措施:严禁将纱布浸泡在手术台上用作冲洗导管的肝素盐水容器内。这样可以避免纱布的线头吸入造影导管内。导管浸泡容器必须无异物及线头。在倒入盐水前,术者应仔细检查。治疗措施:发生异物栓塞可以用20-50ml注射器进入强力回抽,以吸出异物,也可用导引导丝进入冠脉内勾取异物。

(3)持续心绞痛

预防措施:患者术前应控制病情趋于稳定。尽量避免和消除形成血栓或将血栓带入冠状动脉的可能性(具体操作如前述)。导管操作应熟练准确,动作轻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如果出现导管刺激引起冠状动脉口痉挛,应更换管径小的导管或软头导管。

治疗措施:立即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100-200ug,重复这一剂量直至冠脉痉挛解除。如果硝酸脂类无效,可冠状动脉内给钙拮抗剂,硫氮唑铜注射液1-2mg冠状动脉内推注,后以5-15ug/kg.min静滴。异搏定注射液1-2mg冠状动脉内推注,后以5-10mg/h静滴。静脉点滴硝酸甘油,速度50ug/min开始,随时调整剂量。对于持续反复发作的冠状动脉痉挛,可以使用PTCA术进行加压扩张,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4)心律失常

A.室颤

立即嘱患者进行用力连续咳嗽动作。立即从左室或冠状动脉内撤出导管。立即胸外按压术。迅速进行电除颤:电能通常200-400J可反复点击复律。大多数患者1-2次电击多能转复且常无严重并发症。在电击时,应采取或准备心肺复苏的其他必要措施如保持呼吸道畅通、人工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给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药物除颤:利多卡因50-100mg静脉注射,如无效5分钟后再重复一次。顽固性室颤可试用胺碘酮3-6mg/kg静脉推注,间隔15分钟可重复一次。

B.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

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出现室早、室速多为一过性,与导管的机械刺激有关,轻柔操作导管常可以避免。一旦发生,立即撤出导管多可以消失,不产生严重后果。如果室速呈持续性,且心率>100次/分,血压低于90/60mmHg应立即迅速进行电除颤或及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C.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纤颤

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纤颤者,术前预先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发作。术中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者可给予下述药物处理:维拉帕米5-10mg或0.15mg/kg缓慢静脉注入。亦可采取静脉持续静滴,给药速度为0.1mg/min,该药半衰期为15-30分钟,

首剂后15分钟重复第二剂。普罗帕酮,首剂70mg或1.0-1.5mg/kg用葡萄糖液稀释后缓慢(>5分钟)静脉注射,10分钟后重复第二剂,总量不超过350mg。静脉滴注以1.0-1.5 mg/min 的速度静脉滴注。胺碘酮,静脉注射胺碘酮首剂为3-5mg/kg(150-200mg),以5%GS或%0.9NS 稀释至20ml,缓慢静脉注射(>10分钟),间隔15分钟可重复一次,20小时内可重复2-3次。上述几种心律失常经药物治疗无效,且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予电复律。

D.心脏停博、窦性停博、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如系迷走神经受刺激引起,经3-5分钟多自行恢复。如果经连续用力咳嗽仍不能恢复者且合并血流动力学改变时,应及时行临时心脏起搏器。

2、非冠状动脉并发症

(1)过敏反应

主要为造影剂过敏反应,约占1%。临床表现常有轻度的感觉异常、皮疹、红斑、荨麻疹、瘙痒等。严重者可出现气管痉挛、全身血管扩张而出现过敏性休克。应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这对造影剂过敏往往有预测价值。术前严格碘过敏试验。对碘过敏试验阳性患者,于术前以1ml非离子造影剂如优维显、欧乃派克静脉推注,同时点眼,再次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可应用激素(地塞米松5-10mg或氢化可的松50-100mg)静脉注射、抗组胺药(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能使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降低。对哮喘和喉头水肿患者,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静脉给予氨茶碱。严重喉头痉挛、水肿者,应紧急气管切开。

(2)低血压

术后低血压的原因有:低血容量、心输出量下降、血管过分扩张、急性肺栓塞。预防低血压最主要的是及时发现原因和处理血管迷走反射、大量出血(腹膜后血肿)、心包填塞和急性肺栓塞等并发症。对于血容量不足者,应积极补充血容量。

(3)血管迷走反应

一旦发现应紧急处理。对心率缓慢者,可静脉推注阿托品0.5-1mg以提升心率,对抗迷走神经作用。若血压低者(<90/50mmHg),则可先给多巴胺5-10mg静推,1-2分钟内可重复使用,直至血压升至90/60mmHg时并恢复到导管检查前为止。同时给予快速补液,并抬高双下肢增加回心血量。必要时须多巴胺5-10ug/kg.min维持静滴。

(4)外周血管并发症

A.局部出血及血肿

仔细注意动脉(股动脉、桡动脉)的穿刺及压迫技术,应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穿刺股动脉。如果病人血压较高,存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病人反复咳嗽,应延长压迫止血时间。如果病人较胖,皮下组织较厚,应采取重压方法,否则容易造成严重出血。如果病人术前已使用抗血小板凝集治疗。应避免病人过早下床活动,一般要求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盐袋压迫6小时静卧24小时(膝髋关节勿弯曲)。少量出血或小血肿如果不压迫神经或造成血流障碍,无症状者可不处理。小血肿可以自然吸收。血肿太大伴失血过多引起血压下降者可重新压迫止血,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止血夹压迫止血。立即给予补液或输血补充血容量。如果上述方法无效,请外科会诊采取外科手段进行处理。

B.假性动脉瘤

避免穿刺部位太低,避免2次或多次穿刺动脉,一旦刺中动脉而未成功时,立即改换穿刺对侧。术后充分压迫止血和下地活动前检查有无假性动脉瘤迹象。直径2.5cm以下的假性动脉瘤可局部包扎压迫,减少活动,1周内可自行消失。大的假性动脉瘤应请外科进行手术矫正。C.动-静脉瘘

对损伤较小的动-静脉瘘,可在血管多普勒超声指导下试行压迫,但效果不确定。对损伤较大的动-静脉瘘,压迫方法不能奏效者,可行外科手术治疗。动-静脉瘘预防的关键在于准确的股动脉穿刺。

D.穿刺局部动脉血栓形成,栓塞

术后应严密监测两侧足背动脉、踝动脉、股动脉搏动情况。如果动脉搏动明显减弱和消失,伴肢体麻木、疼痛或发凉感,应立即进行溶栓治疗。尿激酶50万-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 静脉注射(半小时以内)。Rt-PA50-100mg,加入溶剂内静脉滴注,也可以8-20mg静脉推注,余下剂量60-90分钟内滴入。溶栓后可以给肝素抗凝治疗,肝素注射液2000-5000U静脉推注,继而以每小时800-1000U静脉滴注,维持48-72小时,或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5000U 一日2次。发生血栓栓塞病例均可予抗血小板凝集治疗,阿司匹林100-300mg1日1次口服。E.重要脏器栓塞

发生后可以行动脉造影术并进行溶栓治疗。尿激酶100万-150万U30分钟内静脉输入;RT-PA10mg冲击量在2分钟内输入,继之以50mg/h速度输注1小时。

F.血管穿孔

穿刺局部出血或血肿过大,可产生失血性休克;特别是腹膜后血肿往往失血量大,又不易被识别,若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多数情况下,血管穿孔可自行闭合,不会引起大出血等并发症。但较大血管穿孔呈撕裂状可引起大出血需外科处理。

G.导管意外

导管打结处理:对较松且不完全的导管结,可轻轻旋转前送和回撤导管。对较松且完全的导管结,如果有很长一段伸出打结的环体,可将管尖固定在血管上并向前推送导管,能松解导管结。使用标准引导钢丝硬端进入导管结内(硬端不能伸出管尖),使导管结增大,向一个方向旋转导管松解导管结。

二、PCI并发症

1、急性冠状动脉闭塞

(1).冠状动脉夹层和血管弹性回缩的处理:一旦发生夹层和血管弹性回缩导致急性再闭塞,支架植入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发生并发症后,应尽可能保留好导引导管和导引导丝的原位置,迅速植入支架,将夹层撕裂的内膜片贴回血管壁,从而使闭塞血管迅速开放。

(2).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尽量避免植入支架,如为局部大血栓则首选再次PTCA,无效时冠脉内注射溶栓剂和肝素溶液;如系血小板微血栓,则首选的药物是抗血小板药物—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冠脉内注射。

(3).冠状动脉痉挛:首选药物是硝酸甘油或钙离子拮抗剂地尔硫卓稀释液冠脉内注射。(4).急性支架闭塞:如因支架扩张不充分引起的急性闭塞,应立即以高压球囊对支架进行再次扩张并经导引导管给予溶栓剂。如系抗凝不充分引起的急性闭塞,除对支架进行再扩张和冠脉内给予溶栓剂外,应加大口服抗凝剂的剂量。

2、慢复流或无复流

慢复流或无复流指PCI时心外膜大冠状动脉血管已解除狭窄,但远端前向血流明显减慢(TIMI2级,慢血流)或丧失(TIMI0-1级,无复流),心肌细胞灌注不能维持的一种现象。冠状动脉无复流通常产生即刻不良心脏事件,同时,无复流时有侧枝循环功能障碍,其不良后果较急性冠脉闭塞更加严重。介入治疗前及术中使用药物辅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等)可能对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对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处理原则应是预防重于治疗。

3、冠状动脉穿孔

冠状动脉穿孔通常是导引导丝或球囊导管穿过冠状动脉壁,或因严重夹层撕裂引起的冠状动脉壁破裂,血液或造影剂从局限撕裂的血管壁持续外渗,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冠状动脉急性穿孔,必须迅速处理。

(1)纠正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应分析发生低血压和心源性休克的原因,如造影证实为冠脉穿孔引起的急性心包填塞,应及时穿刺心包,放置猪尾管至心包腔,进行引流12-24

小时。

(2)局部止血:迅速将病变冠脉内的球囊扩张,以暂时封堵裂口止血,并酌情考虑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待出血减轻后放置自灌注球囊,扩张球囊5-10分钟,以减少冠脉出血和减轻急性心包填塞症状。若不能控制出血,可争取时间进行外科手术。

(3)对局部止血无效和心包引流无效者,可考虑外科手术修补裂口和切开心包减压。

4、支架血栓形成

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常伴心肌梗死或死亡。一旦支架内血栓形成,应立即行冠状动脉造影,对血栓负荷大者,可用血栓抽吸导管做负压抽吸。PCI治疗时,常用软头导引钢丝跨越血栓性阻塞病变,并行球囊扩张至残余狭窄<20%,必要时可再次置入支架。通常在PCI 同时静脉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反复、难治性支架血栓形成者,则需外科手术治疗。

5、支架脱落

少数病例在支架植入过程中支架从球囊上滑脱,此时需将失落的支架取出。一种方法是利用血管钳将失落的支架夹出,或使用microsnare将失落的支架套出,另一种方法是从导引导管插入另一根0.014的导引钢丝至失落支架远端,与原已插入的导引钢丝在支架远端拧成结后,将失落支架套出。也可用小直径球囊将脱落支架原位扩张或用另一支架将其在原位贴壁。

医院医疗技术风险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技术风险管理制度 (一)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技术管理,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监控,有效防范医疗事故,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所指医疗技术风险,是指在医疗服务的整个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并出现的可能发生医疗失误或过失导致患者死亡、伤残以及躯体组织、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受损等不安全事件的危险因素。 (二)医疗技术风险成因包括医疗管理因素、医务人员因素和医疗保障因素。 (三)医疗技术风险预警内容 1.在实施检查、诊断、治疗过程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和诊疗常规,可能发生的任何不良医疗事件,具体包括违反工作纪律、违反诊疗规范、医疗保障缺陷、诊疗记录缺陷。 2.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预警内容。 (1)医疗技术被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废除或禁止使用的。 (2)项目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完成相关工作的。 (3)发生与项目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的。 (4)项目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的。 (5)临床应用存在伦理缺陷的。

(6)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的。 (四)医疗技术风险预警分级 1.一级预警项目指医疗管理不善,医疗保障不到位或医务人员个人原因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操作规程和诊疗常规,但尚未给患者或医院造成损害或招致患者投诉等不良后果的情形。 2.二级预警项目指因发生一级风险预警引起患方投诉或一年内累计发生2次及2次以上风险预警。 3.三级预警项目指一年内发生2次及2次以上二级风险预警;出现医疗事件酿成医疗纠纷,虽未认定为医疗事故,但责任者过失严重,情节恶劣,严重损害医院声誉;发生严重违反医德医风事件,被上级通报或新闻媒体曝光,造成较坏社会影响。 (五)医疗技术风险预警处置流程 1.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药学部门及其他部门日常工作检查发现预警项目内容后,及时向科室主任、护士长部门负责人报告。 2.科室主任、护士长及时与患方沟通,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和化解风险,最大限度降低伤害程度。 3.如因医疗技术风险引发严重医疗伤害事件,科室主任及时报告医疗管理部门备案,必要时由医疗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专家会诊协助救治。 4.相关科室详细记录预警项目内容、产生原因可能造成的后果,并进行分析总结,制定整改措施。 (六)医疗技术风险防范措施

冠心病介入治疗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风险评估及应急 预案冠心病介入治疗是指用经皮穿刺动脉的方法,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将带有球囊的扩张管插入到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然后充气加压,使球囊扩张,通过对冠状动脉壁上粥样斑块的机械挤压及牵张作用,使狭窄血管腔扩张,减少血管狭窄的程度,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局部心肌血液供应,从而使心肌缺血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胸痛和/ 或胸闷减轻或消失,达到治疗的目的。狭窄血管被扩张后,在病变部位再放置一个支架(stent)以免被扩张的冠脉血管弹性回缩及减少重新发生狭窄(称再狭窄)。近年来研制出一种减少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的所谓“药物涂层支架”。该类支架的表面涂有一种特殊药物,可防止或减少支架内再狭窄。“药物涂层支架”虽然价格比较昂贵,但由于临床上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而且方法较为简便、安全,患者也乐于接受。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包括:心绞痛经积极药物治疗,病情未能稳定;虽心绞痛症状轻微,但有明确大面积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狭窄病变显著;介入治疗或心脏搭桥术后心绞痛,冠状动脉管腔再狭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2小时以内,若超过12小时则1-2 周后进行介入治疗。 禁忌证包括缺血性心肌病、极低的心功能EF V 20%肾功能不全及低肾小球滤过率等,介入治疗后部分存在的有焦虑、腹胀、腰酸背痛、排尿困难、穿刺部位出血、术后低血压、造影剂反应、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心脏压塞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并与适应证和技术水平有密切关系。 单支血管病的患者总体来说预后是好的,远期存活率很高(年死亡率<1%), 但这些患者同时也存在心绞痛发作活动能力和工作状况下降,而且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等问题。关于多支血管病的血运重建问题,尤其要考虑的是患者的伴随疾病,与左室功能状况。总之,倾向选择PCI 的主要因素是:年轻、脑血管病、严重慢阻肺、患有限制生存的疾病、适合植入支架的病变、非LAD近端病变、不愿进行CABG的患者而愿意接受20-30%再狭窄的患者。倾向选择CABG勺主要因素是:年龄较大、严重二尖瓣返流、糖尿病、身功能不全、病变不适合植入支架、严重LAD近端病变和倾向最少手术次数的患者。 介入手术后通过造影判断TIMI 血流恢复程度,症状改善状况。 心血管介入病例完成后,通过运动平板,冠脉内血管超声,FFR心肌灌注现象等措施评估冠脉介入疗效,坚持术后抗血小板治疗,降脂等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制度及应急处理预案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在医疗行为的全过程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医务人员、患者、医院管理人员、患者家属、涉及医疗行为的各类人员都可能成为医疗风险的责任人或受害者。为了避免医疗风险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院管理,特制订我院医疗风险管理规定。 一、指导原则 医务人员是医疗风险防范的重要责任人,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具有预见性,注意发现医疗流程管理中的漏洞和缺陷,关注高风险环节,力求控制。对于不可控风险,要权衡利弊,降低风险。难以避免的风险,一定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1.院长是全院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主管院长承担主管业务的风险管理责任,各科室主任承担所属科室的医疗风险管理责任。 2.医院各科室员工均有权,也有义务提出全院、科室和岗位工作中的各种医疗风险隐患,规避、控制、上报风险,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医疗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3.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医疗风险管理工作,通过院科两级进行管理,开展日常风险管理工作。 4.院科两级各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每月结合实际工作,对风险因素从发生概率及导致后果的严重性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并记录在案。 5.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现有的操作规章、流程指南的学习,避免可预测的医疗风险。 6.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一次或一旦发现新的医疗风险因素,即时召开专题会,查找、研讨、分析并寻找有效解决方法。各科可自行解决者自行解决,若需医院协调,则上报至医务科。在每月活动中,查找出的风险、隐患,科内首先提出处理意见,并在科内或病区内尽可能广泛地征求员工的意见,选择最优方案落实,并将所采取的措施通报科内。 7.院长每半年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科级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并以询问方式了解科室员工对所记录的已施行的改进措施的知晓情况。检查各种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其有效性、实际性及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及审批管理制度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及审批管理制度 为规范高风险诊疗技术的管理,加强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的准入,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的授权范围包括所有进行本诊疗操作的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未经授权的个人,除非在有充分正当理由的紧急情况下,不得从事诊疗操作。 二、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技术及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列入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范围,对实施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技术的医师进行资格分级授权。 三、组织领导 成立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考评领导小组。 组长:赵春淮 副组长:冯燕娴吴寅张旭张倩茹 成员:由院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组成 高风险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考评领导小组负责高风险诊疗技术的资质准入审批与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冯燕娴任办公室主任。 四、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目录:详见附件一。 五、由院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建立相应的资格许可授权程序与机制。 (一)进行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的人员必须经授权后方能有资格准入,资格认定后,未予授权的人员不得开展相应操作。 (二)由院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与专业人员组成考评组织。 (三)提供需要资格许可授权的诊治操作项目的操作常规与考评标准,并实施培训与教育。 (四)应当结合操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对其熟练掌握程度进行认定。 六、审批程序 (一)各临床科室从事高风险诊疗技术人员填写《蚌埠三院高风险诊

疗技术资质申请表》(附件2)。 (二)各科室对申请人进行考核,根据其实际操作能力等条件,同意后由科主任签署意见上报医务科。 (三)医务科根据其职称、手术权限申报材料等申报条件予以审核,对符合要求者报院科学技术委员会; (四)院科学技术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本人手术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并签署审批意见。 七、高风险诊疗技术实行追踪管理,开展高风险诊疗技术的科室自项目开展日起,每年对高风险诊疗技术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报送医务科备案。 八、高风险诊疗技术的资格许可授权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复评一次,当出现下列情况,医院将取消或降低其进行操作的权力。 (一)达不到操作许可授权所必需资格认定的新标准者。 (二)在本周期内发生2次或2次以上医疗事故或过错的; (三)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多次违反操作规程。 八、高风险诊疗技术通常需由授权医师完成的,但不限于有正当理由的紧急情况下。

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治理规范(试行) 为了加强对本市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治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依照《上海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治理方法》(沪府办〔2002〕71号),结合本市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形,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冠心病介入诊疗是指经血管穿刺径路进入,在冠状动脉内进行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差不多要求 (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或具备相应临床应用能力和条件的医疗机构; (二)有独立的心血管内科和冠心病监护室(CCU); (三)有独立的胸外科; (四)有符合放射防护条件、面积不小于60平方米的心导管室; (五)配备1000mA,120KV以上并具有电动操作功能、影像储存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的心血管造影机; (六)具有记录功能的心电及有创压力监测设备、除颤器、心脏临时起搏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吸氧设备等必要的设备和急救药品。 二、人员差不多要求 (一)独立从事心脏介入诊治医师应具备的资质条件: 1、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有3年以上心血管病临床诊疗工作经历; 2、独立完成100例冠状动脉造影。 (二)技术负责人应具备的资质条件: 1、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10年以上心血管病临床诊疗工作经历; 3、5年以上独立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历。 (三)心导管室护士应有3年以上心血管内科专业护理体会。 (四)心导管室技术人员应具有放射人员上岗资格。 三、临床应用差不多规范和治理要求 (一)冠心病介入治疗指征 1、明显心绞痛症状或等同症状; 2、急性心肌梗死自显现症状至入院12小时内,或12小时后仍有严峻缺血表现; 3、虽无临床症状但存在客观的大面积心肌缺血实验室证据; 4、冠状动脉旁路术后心绞痛复发者。

心内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心内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检查标准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 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 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全面推行《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由中级以上资质主管医师填写。普通患者诊疗方案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定,疑难危重患者方案需经副高以上人员确定。诊疗方案随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检查、治疗计划、手术计划及方案调整、分析在病历须中有记录。检查标准2: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明确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职责,严格遵守病历书写规定,病历体现诊断及时、检查合理、治疗恰当,知情同意书完备。由科主任负责对本科室落实、执行十四项核心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科室设兼职质控员,明晰责任分工.科主任组织质检员及相关人员,及时检查、评价、监督、保障运行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检查标准3: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各科室在相关制度制订中要明确规定各级医师查房要求,尽量确定各级医师查房时间,由质控、医务部门不定期参加各科室、各级医师查房,并对终末病历及环节病历进行检查、评价。 检查标准4: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济南市中心医院制订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规范科室抗菌药物的应用,由质检及临床药学制定相应的检查落实方案,有整改通知,有落实及改进的措施及记录. 检查标准5:有危重病人抢救流程,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提高抢救成功率;严格并发症和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不瞒报和漏报。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专业制定本专业的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加强急危重病人抢救理论、技能及操作规程的的培训,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须≥80%.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制度和相应职责,规范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并形成重大、复杂事件科级、院级分级响应机制。 检查标准6:按手术诊疗管理有创诊疗操作。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临床科室所开展有创诊疗操作,要在设施、消毒、制度、流程等方面管理上符合手术管理水平,建立定期自查、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医疗技术、有创诊疗操作和人员资质的资格准入、分级管理、监督评价和档案管理制度。 检查标准7:开展重点病种质量监控管理。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措施:分别制定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及并发症少的单发病病种质量控制计划,实行一定时段内所有病例质量考核。结合临床诊疗实际,应用相应临床诊疗路径、指南、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规范医

【防范医疗风险工作预案】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制度及工作流程

【防范医疗风险工作预案】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制度 及工作流程 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制度及工作流程 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制度及工作流程一总则 1、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创建平安医院,构建和谐 医患关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2、强化以事前防范为主,做到防患于未然。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 服务质量为主题”理念,重视患者安全,不断改善服务条件,优化服务流程,转变 服务作风,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3、落实院长负责制,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规范管理和持续改进的长效 机制,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方法,加强监督管理,保

证责任落实到 部门和个人,积极做好医疗风险防范与控制工作。 4、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 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医务人员应当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增强责 任心,关心、爱护、尊重患者,加强医患沟通,保护患者隐私;努力钻研业务,更 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 5、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进行各项制度检查,进行医疗安全情况分析,总 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制定并完善医疗风险防范措施,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 6、定期召开防范医疗事故及争议工作会议,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 制度,讨论科室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 7、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医疗质量监控和评 价制度、医患沟通制度。 8、加强治安管理,明确治安责任人,逐级落实内部治安保卫安全责

实施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等高风险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实行授权的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诊疗项目

实施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等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授权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为规范高风险诊疗技术的管理,加强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的准入,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资格的授权范围包括所有进行本诊疗操作的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未经授权的个人,除非在有充分正当理由的紧急情况下,不得从事诊疗操作。 二、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技术及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列入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范围,对实施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技术的医师进行资格分级授权. 三、组织领导 成立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考评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由院学术委员会成员组成 高风险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考评领导小组负责高风险诊疗技术的资质准入审批与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任办公室主任。 四、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目录:详见附件一。 五、由院学术委员会负责建立相应的资格许可授权程序与机制. (一)进行高风险诊疗技术项目的人员必须经授权后方能有资格准入,资格认定后,未予授权的人员不得开展相应操作。 (二)由院学术委员会成员与专业人员组成考评组织。 (三)提供需要资格许可授权的诊治操作项目的操作常规与考评标准,并实施培训与教育. (四)应当结合操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对其熟练掌握程度进行认定. 六、审批程序

(一)各临床科室从事高风险诊疗技术人员填写《···人民医院高风险诊疗技术资质申请表》(附件2). (二)各科室对申请人进行考核,根据其实际操作能力等条件,同意后由科主任签署意见上报医务科. (三)医务科根据其职称、手术权限申报材料等申报条件予以审核,对符合要求者报院科学技术委员会; (四)院科学技术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本人手术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并签署审批意见。 七、高风险诊疗技术实行追踪管理,开展高风险诊疗技术的科室自项目开展日起,每年对高风险诊疗技术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报送医务科备案。 八、高风险诊疗技术的资格许可授权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复评一次,当出现下列情况,医院将取消或降低其进行操作的权力。 (一)达不到操作许可授权所必需资格认定的新标准者。 (二)在本周期内发生2次或2次以上医疗事故或过错的; (三)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多次违反操作规程。 八、高风险诊疗技术通常需由授权医师完成的,但不限于有正当理由的紧急情况下. 附件一: 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 一、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 (一)外科高风险诊疗目录 1、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 2、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门奇断流(分流)术 3、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4、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 5、胸腔镜微创手术 6、肺癌切除-气管、支气管成形术 7、气管中段癌切除术 8、心脏直视手术

冠脉内介入治疗风险评估预案(待打印)

冠脉内介入治疗(PCI)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 蚌埠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冠心病介入治疗(PCI)由于创伤小、疗效可靠、死亡率低和术后康复快等原因,已广泛用于冠心病的病因学治疗,并获到了非常好的近、远期预后。随着介入治疗例数增加、手术难度提高和普及程度的拓广,各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有的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术中和术后风险及近、远期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一、术中风险影响因素 (一)、全身因素 1、年龄:许多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的年龄与手术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预后密切相关。一般认为75岁以上年龄组术中、术后各种风险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75岁以下年龄组,而且术后心功能和全身状况的恢复也较慢,预后也差一些。因此,80岁以上的高龄组冠心病患者PCI治疗时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术后近、远期生存率,减少死亡率。 2、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梗塞等疾病是老年患者的常见合并病,若患者有头晕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应常规进行脑部CT 扫描,认真判断脑梗塞的发生时间。3个月以内的脑梗塞进行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时要慎重,原则上要在3个月以上进行PCI治疗,否则脑出血的发生率显著增加。高血压病患者手术前后血压超过180/100

mmHg的患者应进行积极的抗高血压治疗,使血压降到理想目标水平方可手术,持续高血压状态容易发生颅内出血。 3、肺功能状况 许多患者尤其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多数同时伴有肺部疾患、肺功能减低或通气功能障碍,减低了手术的耐受性和术后恢复的速度,增加了并发症甚至猝死的发生率。肺部疾患导致肺动脉压升高引起肺心病等患者多数伴有外周水肿和静脉血流速度减慢,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事件。因此术后在心功能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下床运动或进行适当的下肢按摩治疗有助于预防这种恶性事件的发生。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时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会进一步降低通气/灌流比值和氧气与二氧化弥散性,导致低氧血症、减慢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过程与速度,延缓病人的康复。加强术前查体和准备,适当应用少量的强心、利尿和扩血管制剂有助于减少肺部不利因素的发生。 4、肝肾功能状况: 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和心血管事件率均显著高于一般患者,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常规服用他汀类药物时将进一步加重肝功能不全的程度,有可能诱发肝昏迷。肾功能不全易发生钠水潴留和尿毒症,进一步加重心脏前、后负荷和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增加各种意外事件和急性左心衰的发生几率。术前已经存在轻度肾功能不全或代偿能力降低的患者,应用造影剂时易造成造影剂肾病。 5、血液系统疾患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制度、质量保障、风险防范预案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 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制度、质量保障、风险防范预案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冠心病死亡率占所有心脏病死亡人数的10%~20%。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超过5000万人,并逐年增长。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国内外治疗冠心病的手段越来越先进,越来越高明,高科技手段让全球众多冠心病患者重获新生。心脏介入技术发展很快,心脏内科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作用也日益突出。由于急诊心脏介入的成功开展,使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已由原来的30%下降到5%以内。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指标,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冠状动脉造影适应症: 以诊断为主要目的: ⒈不明原因的胸痛,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临床怀疑冠心病。 ⒉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或新发传导阻滞;有时需冠状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 ⒊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两者鉴别往往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 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 ⒌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术前,年龄>50岁,其易合并有冠状动脉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干预。 ⒍无症状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及消防队员等或医疗保险需要. 以治疗为主要目的: 临床冠心病诊断明确,行冠状动脉造影可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⒈稳定型心绞痛或陈旧心肌梗死,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学习、工作及生活。 ⒉不稳定型心绞痛,首先采取内科积极强化治疗,一旦病情稳定,积极行冠状动脉造影;内科药物治疗无效,一般需紧急造影.对于高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自发性为主,伴有明显心电图的ST段改变及梗死后心绞痛,也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 ⒊发作6小时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发病在6小时以上仍有持续性胸痛,拟行急诊PCI手术;如无条件开展PCI术,对于AMI后溶栓有禁忌的患者,应尽量转入有条件的医院.AMI后静脉溶栓未再通的患者,应适时争取补救性PCI.对于AMI无并发症的患者,应考虑梗死后1周左右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AMI伴有心源性休克、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应尽早在辅助循环的帮助下行血管再灌注治疗.对于高度怀疑AMI而不能确诊,特别是伴有左束支传导阻滞、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心包炎的患者,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 ⒋无症状性冠心病,其中对运动试验阳性、伴有明显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 ⒌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或高度怀疑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或存在不稳定斑块。 ⒍原发性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左主干病变或前降支近段病变的可能性较大的均属高危人群,应早期进行血管病变干预治疗,需要评价冠状动脉。 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或PCI术后,心绞痛复发,往往需要再行冠状动脉病变评价。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适应症: 1、对于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有较大范围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介入治疗是缓解症状的有效方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我院医疗技术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开展医疗技术应当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遵守技术管理规范。 不得在临床应用卫生行政部门废除或禁止使用的医疗技术。医院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必须是卫生部公布的准予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各临床及医技科室。 三、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对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院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需要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 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

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以卫生行政部门公布为准(见附件)。 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结合医院实际,对我院开展的手术进行分级管理,分级目录另行公布。 四、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负责我院新技术的伦理审核以及第三类医疗新技术的准入工作。 医务科作为医院医疗技术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并监督落实医院医疗技术管理的相关制度;负责建立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负责对医院手术分级目录以及医师手术权限进行动态管理;负责组织审批新技术新项目,并对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监管;负责对医院重点技术项目进行监管,为医院决策提供参考数据;负责制定医院高风险医疗技术目录,实施医师资质授权管理以及风险管理;负责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审核申请和登记等。 五、按照有关规定加强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 科室申请开展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技术的,应符合以下要求:该项医疗技术符合相应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划;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相应诊疗科目;有在本机构注册的、能够胜任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有与开展该项医疗技术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和其 他辅助条件;该项医疗技术通过医学伦理审查;近3年相关业务无不良记录;有与该项医疗技术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符合第二类、三类医疗技术的,科室提交申请,经医务科审查符合后,由医务科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到市卫计委行政审批大厅办理医疗技术登记,

冠脉介入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开展“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报单位: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申报日期:2013年7月24日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1 第二章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4 第三章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项目需要具备的条件—-—-6 第四章项目实施单位-——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概况-——---11 第五章建设方案及投资估算--———--—--—-——-—--——-——--13 第六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5 第七章项目效益分析-——-——-———-———----—-——-———--—-—16 第八章结论-———-————--—--——-——--—-—-—--—-——---——-—17

第一章:项目总论 1 项目名称: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 2 项目承办单位: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3 项目背景: 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攀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冠心病已经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亡原因。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它是一种慢性的动脉疾病,主要侵害中小动脉,因血管内膜增厚、变硬、管腔狭窄,导致血管局部发生血栓而引起心肌梗死、猝死。冠心病是自古有之的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本世纪20年代所见不多,30年代逐渐增多,50年代在某些国家流行,近几十年来几乎达到猖獗的程度。我国每年死于冠心病的人数已达100万人,每年有65万人患心肌梗死,我国在1992年22个省市普查,冠心病总的患病率达6.46%,冠心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 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进步,医疗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其中“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的开展已经成为保障人民生命及生存质量和衡量一家医院技术水平以及当地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4 项目介绍: 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狭窄,根据冠脉狭窄程度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不同,冠心病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包括劳力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灌注心肌显像等传统诊断手段

《2021-2020年度心血管内科五年发展规划》

《202x-2020年度心血管内科五年发展规 划》 发展规划 我院心脑血管科于80年代及90年代由于血栓病工作做得比较好,在遵义市老百姓中有一定的口碑。心血管内科从202x年3月成立以来,由于没有相关设备及新技术项目。学科建设没有相应进展。做的仍然是大内科的工作。目前院领导非常重视心血管内科的建设,正在筹建导管室,引进相关人才,购进急需设备。在此,借国家公立医院改革,重点扶持和建设县区级医院的东风,结合我科及医院十三五规划及新院建设实际情况制定5年规划,作为我科发展纲要。 一、学科现状。首先将我们心血管内科在本市做出客观的定位(地位),并分析存在的不足。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市一医心血管内科成立多年,综合实力远胜于我们科。四一七医院心内科开展心血管介入手术5年,目前专科床位80张。综合实力在我们之上。但他由于地处市一医和医学院之间,区位优势不如我们,是我们未来3年赶超的对象(人才结构比我们强)。县医院情况要简单一些。心血管介入开展两年,发展不算好,但由于遵义县是大县,病源充足。床位60张,每月的介入手术量50台左右,进步比较快。市二医—五医实力弱于我科,但不排除后来居上可能。目前我科为1个独立病区,60张床位,其中有ccu床位9张。没有专门的导管室,未开展心血管介入诊疗工作。导管室成立后可以完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一般科室的必备技术项目和部分重点专科必备技术项目。

二、人员结构现状: 目前有在职医生8名,其中4名为刚刚工作的住院医生,剩下4名医师中,有3名副主任医生,要完成心内科查房及心内科门诊,只有一人有心脏介入资质,有一名主治医师经过3个月的心脏介入培训。专业人才及其匮乏。 三、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人才储备不足。目前我科科研方面几乎空白。没有高质量的论文。 2、人员不足,导致不能派出人员进修及读研。 3、目前缺乏相应的关键性设备。 四、202x-2020年发展规划: ⑴总体学科建设目标。用5年时间,完成科室"一个品牌、一个队伍、一个基础、一大目标"的发展目标。 塑造一个品牌。遵义市我院心内科品牌,赶上甚至超过417医院、遵义县医院心内科,做大做强我院心脑血管科品牌。 打造一个队伍:心内科专家(医疗护理)技术队伍 夯实一个基础:心内科优势项目基础:大力发展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借此带动先心病,起搏器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等的介入诊疗。 完成一大目标:遵义市重点专科。目标分步走:一年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心血管专科;三年内赶超遵义县、417意义心内科,五年内成为遵义市重点专科。结合新院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建成两个独立的心内科病区。适当时机协助医院成立心胸外科。

心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神经血管、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目录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2)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13) 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22)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33)

附件1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为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儿科专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参照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所称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途径进入心腔内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不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临时起搏术、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血管内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1.心血管内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4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内科专业科室的技术标准。 2.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2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专业技术标准。 3.介入手术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符合心血管介入诊疗功能要求的心血管造影机,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设备。 (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有相应的器械耗材和药品的管理设施、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6)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还应配备符合相应手术要求的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4.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公布医师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认定情况的通知-苏卫医[2009]39号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公布医师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认定情 况的通知 正文: ----------------------------------------------------------------------------------------------------------------------------------------------------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公布医师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认定情况的通知 (苏卫医〔2009〕39号) 各市卫生局,厅直属有关医院: 根据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卫医发〔2007〕222号)精神,我厅组织了医师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认定工作。在申报的基础上,由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专家工作组进行了审核,经公示,确认曹克将等204名医师获得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资格。现将通过审核认定的医师名单及准予开展项目予以公布。 二○○九年七月一日 附件: 江苏省医师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认定情况表 姓名 工作单位 性别 技术职称 准予从事的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项目:①冠心病介入治疗;②导管消融治疗;③起搏器治疗;④先天性

心脏病介入治疗曹克将 江苏省人民医院男 主任医师 ①、②、③、④陈明龙 江苏省人民医院男 主任医师 ②、③ 单其俊 江苏省人民医院男 主任医师 ②、③ 孔祥清 江苏省人民医院男 主任医师 ①、②、③、④许迪 江苏省人民医院男 主任医师 ③ 杨志健 江苏省人民医院男 主任医师

朱铁兵 江苏省人民医院男 主任医师 ① 邹建刚 江苏省人民医院男 主任医师 ②、③ 陈椿 江苏省人民医院男 副主任医师②、③ 戴振华 江苏省人民医院男 副主任医师 ③ 李春坚 江苏省人民医院男 副主任医师 ① 钱玲梅 江苏省人民医院女 副主任医师

三甲医院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为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平安,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过失事故,依据国务院公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医疗机构治理?等,“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 一、防范预案 1、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室要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各种抢救设备要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随时投人使用。依据资源共享、特别急救设备共享的原那么,医务科有权依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3、从维护全局动身,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严禁在患者面前诽谤他人和他科,抬高自己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4、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立参加各种会议。 5、加强对以下重点患者的关注与沟通 〔1〕低收进时期的患者; 〔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 〔3〕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4〕估量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者; 〔5〕本人对治疗期瞧值过高者; 〔6〕对交代病情中表示难以理解者; 〔7〕有发生征兆或已发生院内感染者; 〔8〕病情复杂,各种信息讲明可能产生纠纷者;

〔9〕住院预交金缺乏者; 〔10〕差不多产生医疗欠费者; 〔11〕需使用宝贵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2〕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卸责任者; 〔13〕患者选医师诊疗者; 〔14〕特别身份的患者; 6、关于差不多出现的医患纠纷苗条,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咨询和决定下一步诊治措施。安排专人接待患者及家属,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7、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顺序。 8、合理使用药物,注重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不良反响,特别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的用药平安,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严禁滥用抗生素。 9、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操纵工作,充分发扬院、科感染监控人员的作用,关于差不多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登记报告,不得隐瞒,服从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 10、输血时必须进行HIV、HCV、HBsAg及梅毒血清抗体等检查。输血后的血袋交由医院输血科专人统一保管,按销毁。 11、各医技科室在做有创检查时,必须配备抢救设备,保证随时可用;在接到急诊检查申请后必须尽快安排。急诊化验必须在接到标本后30分钟内出具结果〔个不检查工程除外〕。 药剂科保证药品的正常进货渠道及质量,保证抢救药品及时到位。 12、病历书写。严格按照?医疗事故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病历书写全然标准?的要求进行书写,严禁涂改、粘贴、刮擦、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