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

灵谷寺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游览的是灵谷寺。

灵谷寺风景区是南京东郊三大风景区之一,它位于紫金山的东边。灵谷寺原坐落在紫金山的第三峰天堡山的独龙阜,即现在明孝陵的所在地。南朝梁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12月宝志和尚圆寂并葬于此。梁武帝为宝志修建了一座开善精舍,唐代改名宝公院,南唐改称为开善道场,明初改名蒋山寺,明代朱元璋为修建他的陵墓,将该寺迁移于此,并赐名灵谷禅寺。他当时亲笔书写了“天下第一禅林”的匾额,悬于寺门之上,景况盛极一时。明初的灵谷寺占地500亩,僧侣1000多人,下辖栖霞寺、定林寺等12座佛寺,寺外庄田40余处,有耕地、山地、池塘共35000多亩。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灵谷寺是多么雄伟壮观。到了太平天国时期,巍峨殿宇付之一炬,仅剩下烧不掉的无梁殿,1928年北伐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北伐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寺旧址建阵亡将士公墓。新中国成立,改名灵谷公

园。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灵谷寺,我们看到入口处的这座牌坊是仿南朝时期的式样,它告诉人们,灵谷寺是一处六朝胜迹,从山门至现在的放生池的路有约五里,两旁种有松树,所以当时这段路成为“五里松”。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放生池,又叫万工池,它是个半圆形游水池,相传朱元璋建新寺时,看这里有景无水,于是命一万军工在此筑池种白莲,所以称它为万工池。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灵谷寺的正门——红山门。在门额上原来是蒋介石手书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现在是由我国著名书法家钱松喦先生书写的“灵谷胜境”。门外一对石狮是建造公墓时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步入青石甬道,两侧松柏参天,在原天王殿旧址上,耸立着一座六柱五门的大牌坊,它高10米,是中国最大的牌坊之一,仿北京十三陵大牌坊而建。牌坊上镶嵌着国民党的党微,中门夹枋上刻有四朵梅花图案,正面书有“大仁大义”四个字,背面是“救国救民”,均由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先生书写的。

在牌坊前有一对汉白玉雕刻的貔貅,貔貅是神话传说中黄帝作战时使用的威猛神兽,每当战前,它都一往直前,所向披靡,此物是陆军第17军赠送的,放在这,寓意阵亡将士忠勇威猛。

前面这古老的建筑是无梁殿,又叫无量殿。因殿内供奉有无量寿佛而得名,该殿自基至顶,均为砖石结构,没有一根木头和钉子,所以叫“无梁殿”,该殿有重檐九脊,正脊上有三个复钵式喇嘛塔。正面五开间,室内进深三间,实际上是三排筒子券。三个拱券中以中券洞最大,前后两跨较小。

走入无梁殿在中券正中首先可以看到三个券龛,它原先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在无梁殿改为祭堂后,正中供奉有“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东碑为“国父遗嘱”,西碑是民国时期的国歌。

在祭堂的四壁上镶嵌有110块太湖青石碑,上刻有33224位阵亡将士的姓名,他们大部分是在北伐战争和松沪抗战中牺牲的革命将

士。如今无梁殿的前两券被辟为了辛亥革命蜡像馆,馆匾由陈立夫书写,展出22幅场景,再现了辛亥革命时期重要的人物和历史事件。

游客们,请注意在无梁殿的顶部有一个八角形的石孔,它有两个作用:起通风和采光的作用,另一个是它位于佛龛的上部,光线透过它可以制造拂光的效应。

在无梁殿的后方有一个半圆形的大草坪,即为第一公墓的中心墓区,这里原是灵谷寺五方殿的旧址,在这里安葬的主要是在北伐、抗战、内战中阵亡的将士1029名,其中128位在上海松沪抗战中牺牲的将士,以示不忘“一二·八”事变。墓园南侧的中心花坛中,耸立一株高大茂盛的桂花树,被称为金陵桂花王。

绕过公墓的围墙,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这座宽阔轩昂的建筑是松风阁。明代这里是律堂的位置。清代修复后变成观音阁,1929年这里建成阵亡将士革命纪念馆,由蒋介石题写馆名,陈列阵亡将士的遗物,在抗战中遭破坏。现已成为人们游览途中驻足休息的场所,它是重檐庑殿顶九开间殿。

松风阁后广场中央有一石鼎,上刻“铭鼎垂勋”四个大字,是当时的安徽省主席刘振华赠送给公墓的。这个位置原是宝公塔,现被迁到西侧密林中。

在中枢线的终点是灵谷塔,为阵亡将士纪念塔,建于1933年,九层八面,塔高60米,造型玲珑,在塔基台阶的正中是一块雕有“日照山河”图的丹陛石,上面是花岗岩的平台。在塔的底层外壁四面刻有蒋介石手书“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四个门楣,前门书“灵谷塔”,

后门是“有志竟成”,侧面分别是“成功、成仁”。塔内螺旋扶梯盘旋而上,共有252级。灵谷塔内的四壁上,第二至四层,镌刻着孙总理北上时在黄浦军官学校告别辞,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所书草书。第五至八层,刻的是吴稚辉先生所书的(民国13年6月16日)孙中山先生黄埔军校所作的开学训词,字体为篆书。第九层无碑刻,供远眺山峦林海,登临九层宝塔,极目远眺,美不胜收。

在松风阁西侧,有座小塔,叫宝公塔,它是南朝高僧宝志和尚的舍利塔,(宝志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济公和尚,宝志又称志公,是南北朝时期的宋朝人。是一个被神化了的和尚,宋元嘉十三年(436年),他生于建康东阳(今南京市栖霞区东阳镇)一株古树的鹰巢中,一位朱姓妇女去井边汲水,听见树上小儿的啼哭声,就取下带回去抚养,所以后人传说宝志生有一双鹰爪般的手,如李白就称他是“锦幪鸟爪,独行绝侣”。

宝志7岁出家到道林寺当和尚,成年后,显出灵迹,常赤足行于街市,手持一锡杖,杖头挂刀、尺、拂之类,好为人预卜未来征兆。据说他杖头所挂的刀、尺、拂,就是用谐音的暗示,预言未来的三个朝代,刀切削整齐,预言齐朝;尺用于丈量,预言梁朝;拂可掸尘,预言陈朝。因此,后来南宋的抗金大臣李纲称赞他:“宝公真至人,鸟爪金色身,杖携刀尺拂,语隐齐梁陈。”)

塔是1981年重新修复的,塔中有一块石碑,上面有吴道子所画的宝公像,李白题词,颜真卿书写,人们称之为“三绝碑”,而后乾隆皇帝南巡至灵谷寺,在第三次重刻该碑时,题上“净土指南”四字,

似乎要凑上“四绝”的热闹。经过茂密的桂花丛林,我们现在来到了志公殿。志公殿为三间,青砖青瓦,建于1934年,殿内供奉宝志像,所以也称像堂。近年来,志公殿经过多次维修,现为工艺品销售部。志公殿前的地上有一块叉形铸铁,名“飞来剪”,又名“双铁镇”。明初建灵谷寺,飞来剪是用来举重提物的工具,古人利用杠杆原理,以飞来剪作为杠杆的一端,将建筑材料提举到所需的地方。

无梁殿后东侧是灵谷寺,庙门横额上“灵谷寺”三个字是国民党的元老于右任所题写。现在我们看到的灵谷寺是清代同治年间曾国藩在原来龙王殿的旧址上新建的龙王庙,后改名为灵谷寺,它的规模已大不如从前,2007年又进行大改造。门前照壁上书写有“普济圣师应化真身道场”和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字样。表明了该寺与宝公的缘脉关系,灵谷寺内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右二胁侍是阿难、迦叶,东边院内北首是大遍觉堂,供奉着三藏法师玄奘的顶骨舍利和玄奘赴西域取经的有关资料。南首是三圣殿,内供奉西方三圣。

除了刚才我们所看到的主体建筑以外,在灵谷寺风景区,谭延闿墓、邓演达墓、八功德水等景观。这些古今建筑与山水胜境全部掩隐与灵谷深松中,景色迷人,游客们,你们是否也陶醉了呢?好,今天的灵谷寺的游览至此结束,祝大家玩的尽兴,再见!

问答

1、灵谷寺的主人应该是谁?

宝志和尚,栖霞东阳人,年代:南朝宋,姓朱,他七岁出家,相传是朱姓妇人在鸟巢中发现并收养的,是民间传说中济公的原形。

2、灵谷寺在明朝为何称“天下第一禅林”

(1)规模大:占地500亩,寺外有庄田40余处,有耕地、山地、池塘35000余亩,寺僧千余人。

(2)财力之雄:统领南京12座寺庙。

3、“灵谷”二字得名,从朱元璋游新庵记可以得到解释“钟山之阳有

谷,谷有灵泉”

4、为什么要选灵谷寺作为阵亡将士公墓?

(1)灵谷寺紧临中山陵,这对阵亡将士是一个精神上的安慰褒奖。(2)在废弃的灵谷寺上建公墓也可以节约成本。

5、什么是北伐战争?淞沪战争?

北伐战争:指1924年到1927年第一次中国革命战争中北伐军与北洋军阀之间的战争。

淞沪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得寸进尺企图占领上海,1932年1月28日夜发动了对上海的进攻,驻沪十九路军和第五团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在工人、市民的支持下,抵抗持续了一个多月,造成日军死伤万余人。

6、无梁殿采用的是什么形式?中国有四大无梁殿,分别是哪几座?最大的是哪一个?

无梁殿,重檐歇山顶,上置三个小喇嘛塔。通体砖石拱券结构,不用寸木,故叫无梁。四大无梁殿:苏州开元寺内大殿山西显通寺峨眉万年寺南京灵谷寺

南京灵谷寺内无梁殿是全国最古老、最大的一个,它的殿东西长

54米,宽38米,高22米。

7、西方三圣:中间阿弥陀佛,左胁侍观世音,右胁侍大势至

7、在无梁殿内有三块碑,分别由谁题写的?什么内容

原:东面是由了陈果夫题写的国民党中执委祭文。现:国父遗嘱西面是由蒋介石题写的北伐誓师词。民国时期的国歌。

中间是由张静江题写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之灵位。现在未变。

8、辛亥革命蜡像馆的主题及内容?

主题:中华之光辛亥革命蜡像馆。

内容:馆内共展出了22组场景,塑造了孙中山、宋庆龄、黄兴、周恩来、蒋介石等57位人物,再现了辛亥革命时期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

9、阵亡将士公墓共有几座?其中一号公墓共葬入多少烈士?其中淞沪战役烈士有多少人?为什么?其他两座在什么方位?

(1)共有三座,一号公墓占地14亩,有墓穴1624个,葬入的分别是北伐、抗战、内战中阵亡将士1029名,其中淞沪战役烈

士128人,为了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其他两座分别在

邓演达墓所在地即是第二公墓旧址。志公殿向西数十米处是

第三公墓旧址。

10、灵谷塔内有哪些石刻?

底层外壁四面刻有蒋介石手书“精忠报国”,另四个门楣上,前门是“灵谷塔”,后门是“有志竟成”,侧门是“成功”、“成仁”

二到四层壁内刻有监察院长于右任的草书,孙中山在黄浦军校北上告别辞,共12块碑,五到八层是国民党元老吴敬恒的篆书,孙中山黄浦军校开学训词,共16块碑。

11、何谓“三绝碑”?“净土”二字的含义?

“三绝”指吴道子画宝志和尚的图像,李白写的赞词,颜真卿的书法。

“净土”二字表明灵谷寺属净土宗。

12、玄奘大师顶骨舍利的来历?

玄奘大师圆寂慈恩寺,后因黄巢起义军起义又迁至陕西终南山紫光阁寺,后骨塔毁于唐末战火中,宋天圣年间,金陵天禧寺可政法师在终南山紫光阁寺取经,就将所得玄奘法师头骨带回天禧寺,明初迁往大报恩寺塔内,后大报恩寺又被毁掉,1943年日本侵略军在挖掘工事时发现头骨,想带回日本,出于国人的压力,仅携得一小块带到日本,其余除安放在九华山三藏塔内一小部分,南京博物院内也收藏一块,后来又给了灵谷寺,1998年8月又从中取了32.8863克一粒,由两岸僧众护送到台湾,供奉在台湾玄奘大学内。

13、松风阁是什么样规格的建筑?

重檐庑殿顶、面阔九间

14、邓演达、廖仲恺为何人?

邓:广东惠阳人,曾跟随孙中山讨伐陈炯明,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四.一二”政变后,他开展了反蒋斗争,由于叛徒的出卖,在上海被捕,1931年11月29日被害于南京东郊,时年36岁,是中国农

工民主党的创始人。

廖:广东归善人,1905年参加同盟会,1924年当选为中央执政委员会常委,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国民党党部门口惨遭反动势力暗杀。

谭延闿:(1880-1930),字祖安,号畏三、湖南茶陵人,光绪年间开封会试第一名,曾被光绪帝的师傅翁同龢称之为“奇才”。颜体楷书大家,讲究美食,为人圆滑,善于协调各方关系,曾任湖南省长、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等职。1930年9月病逝南京。

15、灵谷塔底层石刻分布

有志竞成

报国

成成

功仁

忠精

灵谷塔

16、在灵谷大门往后有一牌坊,牌坊前石台上有一对貔貅,那么为什么要把它放在这里呢?貔貅。传说中是黄帝作战时冲锋在前的神兽,是勇敢的化身。放在牌坊前的含义

(1)表明革命烈士像这它一样勇猛。

(2)北伐时有一个貔貅团。

(3)让它为革命烈士守陵。

17、灵谷寺内三个公墓所处的位置:

(2)位于中轴线上,在无梁殿的后面。

(3)志公殿向西数十米处是第三公墓旧址

(4)邓演达墓所在地即是第二公墓旧址。

18、位于第一公墓东侧的“灵谷寺’’建于何时?

答:民国时,把无梁殿中佛像归并龙王庙,将其改名为“灵谷寺”,建国后重建。规模与明代的灵谷寺不可同日而语。

19、八功德水有哪八种功德: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噎、八除疴。

南京旅游概况导游词

南京旅游概况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南京市地处中国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地区,东望大海,西达 荆楚,南接皖浙,北联江淮,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南京属北亚 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量1106毫米。南京现辖XX个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江宁、浦口、六合、栖霞、雨花台)2个县(高淳、溧水),总人口约530万人。 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东郊汤山猿人头骨的出土,表明 35万年以前,就有了南京猿人的足迹。自公元229年东吴建都南 京始,南京曾十次成为京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南京地理区位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地处长江“金三角”地区,是中国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城市。南京对外交通四通八达,形 成了航空、高速公路、铁路、长江航运的立体交通体系和网路。 南京,山环水抱,葱笼毓秀,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风貌 久负盛名。自然界厚赐于南京龙蟠虎踞的山川形胜,历史在此又 遗存下灿烂的文化。孙中山先生曾有名言概括南京之美:“此地 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在世界三大城市中亦诚难觅此佳境”。位于城东紫金山麓的中山陵、明孝陵,掩映在绿色葱葱的紫金山

中,布局宏伟。太平天国遗址,殿阙巍峨。数十处南朝陵墓刻, 硕大洗炼,堪称一代巨制,国之瑰宝。栖霞寺内舍利塔,造型雄健,比例匀称,装饰华丽,是我国现存石塔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总统府、雨花台烈士陵园、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梅 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碑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见证。玄 武湖,三面环水,一面临城,秀峰塔影,碧波荡漾,堪称“金陵 明珠”。莫愁湖,蕴含动人凄丽的传说,湖光倩影,花团锦蔟, 典雅、幽秀而豁达、奔放。 独具南京特色被誉为中国织锦工艺“活化石”的云锦及“国 之瑰宝”的雨花石,成为南京旅游商品的代表。美味的秦淮风味 小吃及盐水鸭,享誉中外。今天的南京,既是现代文明的经济都会,更是虎踞龙盘的秀山丽水,城桓殿阙,街巷格局,园林苑囿,绿地广场。共同构筑起一幅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多彩画卷,展现 出“绿色古都,文化之城”的独特魅力。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各位游客,您们好!欢迎各位亲莅国防园参观游览。 南京国防园始建于一九九二年八月,总占地300亩。现在大 家看到门楼上五个镀金大字是在建园前专门为公园题写的园名。 国防园的所在地,远在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修建的金陵邑城堡;其后,东吴孙权鉴于石头山地势险要,为扼守建康门户,于 公元212年在金陵邑旧址上筑石头城,建烽火台;东晋义熙年间,

灵谷寺导游词

灵谷寺 A 注:内容要点按视频播放顺序排列,总时长为11分30秒。

(一)灵谷寺导游词A 【景点概况】1分钟 1、灵谷寺的历史沿革 2、御赐“天下第一禅林” 3、“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的由来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就来到了灵谷寺,灵谷寺的原址位于现在的明孝陵所在地。它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五年(515年),梁武帝女儿永定公主为高僧宝志建五层琉璃珠宝塔,称“志公塔”,其后不久改为开善寺。南朝时期叫“开善道场”,唐代称为“宝公院”,明初称为蒋山寺。朱元璋为建明孝陵,降旨迁寺。建成后,朱元璋亲自赐名为“灵谷禅寺”,书写“天下第一禅林”匾额悬于寺门。当时寺僧千余名,占地500余亩,可谓盛极一时。灵谷寺建成后,遭到了数次较大的破坏。1928年,当时的灵谷寺已变得面目全非。北伐胜利后为纪念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寺旧址建阵亡将士公墓。新中国成立后,改名灵谷公园。 【万工池、文武方门、大仁大义坊】2分钟 1、万工池名称及其由来 现在,我们来到了灵谷寺的入口。前方一泓月牙池,叫放生池。初建时,朱元璋曾前来巡视,他觉得这块地方太空旷,缺少景致,便派了万名军工挖成这座水池,挖出的土堆在池南,成为一座小丘,故又名万工池。 2、文武方门的建筑特点、门匾及题者、门前石狮的由来 万工池北侧是灵谷寺的山门,也就是灵谷公园的大门,叫文武方门。因为外墙为红色,所以又称红山门。它的原址是灵谷寺的金刚殿,30年代建公墓时改建。红山门为仿古建筑,顶覆绿色琉璃瓦,蓝色的瓦当都是特制的,饰有国民党党徽图案。下辟三个拱门,至今保持着30年代原貌。门额原是蒋介石手书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现改为了“灵谷胜境”四字,由现代书法家钱松喦先生书写。门外一对石狮,是北平军分会赠送的,原是肃顺墓遗物。 3、大仁大义坊的建筑特点、正面和背面的匾额、貔貅的作用和来历 步入山门,走过青石甬道,42级石阶之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阵亡将士牌坊。牌坊由钢筋混凝土构筑,顶覆绿琉璃瓦,瓦当都是国民党党徽图案。五间坊门的上端石坊上都嵌有瓷质国民党党徽,中间夹枋上刻有四朵梅花图案,正面梅花中间写有“大仁大义”四字,背面是“救国救民”,都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书写。牌坊前石台上立有一对汉白玉雕刻的貔貅。貔貅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异常凶猛,每至阵前,一往无前,所向披靡,此物放在这里象征阵亡将士的忠勇威武,是陆军第十七军所赠。 【无梁殿】2分30秒 1、建造时间、规模和特色 各位游客,前方一座巍峨的殿宇就是闻名中外的无梁殿,它是明代灵谷寺唯一保存下来的建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四大无梁殿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因全部砖石拱券结构,不用梁木,故称无梁殿。又因殿内原供奉无量寿佛,也称无量殿。殿东西长54米,南北进深38米,高22米,重檐九脊,上盖灰黑色筒瓦,正脊上竖有三个琉璃喇嘛塔。殿内是砖砌的券洞,五间三进。 2、内部陈设:中拱佛台、四壁所嵌110块青石碑及辛亥革命名人蜡像的内容 现在我们进入殿内参观,正中原供奉无量寿佛居中的西方三圣,顶上有一亮孔。此设计的初衷一方面是造成顶上佛光的效果,一方面是用于通风采光。造公墓时,请走佛像,代以石碑。正中由张静江书写“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之灵位”石碑,左边为“国歌”碑,右边为“国父遗嘱”碑。四周墙壁嵌有110块青石碑,镌刻北伐阵亡将士姓名。采用“代表葬”的

介绍南京导游词

介绍南京导游词 导读:南京导游词800 字南京以“博爱之都”闻名海内外,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市面积65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800 万人,下辖11区2 县。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的中心地带,主要是丘陵盆地地形,城区附近东有紫金山,西有清凉山,南有牛首山,北有栖霞山。紫金山由东向西延伸,从南京城中横穿而过,使南京城南城北形成了两条水系,南为秦淮河,北为金川河。除此之外,还有玄武湖和莫愁湖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京的城东和城西。山与水的交织,共同造就了地形险要,山水壮丽的南京城。 由于南京城山环水绕,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472 年,越王勾践命范蠡最早在此建城,也就有了南京的第一个名字“越城”。从越城算起,南京的建城史已有近2500 年。古城南京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位列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在此定都的朝代有:东吴、东晋、南朝时的宋、齐、梁、陈、以及后来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故而南京又被称作“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朝历代为南京留下了许多名字,如:金陵、秣陵、建邺、建康、蒋州、江宁、昇州、集庆、应天、天京等,有些名字作为南京的地名沿用至今。南京的得名来源于明朝初年,当时的南京叫应天府,朱元璋曾经打算把都城迁到开封,将开封命名为北京,应天府称南京,后来国都虽然没有迁成,但是南京的名称却一直保留下来。 中国的近代史从南京开始,也在南京结束。1842 年,清政府在南京下关的江面上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

条约》。1949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全新时代。 今日南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齐全,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已开通覆盖国内45 个城市以及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在内的国内外航线。南京港地处长江下游黄金水道,目前通航五大洲近50 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南京市实施了规模空前的城市建设,南京第二长江大桥、南京第三长江大桥、玄武湖隧道、九华山隧道、赛虹桥立交桥、华东最大的双桥门五层立交等均已建成通车,大大提高了城市的交通能力,进一步优化了南京的投资环境。 南京是我省惟一跨江发展的城市,在我省沿海、沿江、沿线开放格局中处于枢纽位置,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全国六大通讯枢纽之一。目前已形成了以“电子、石化、钢铁、汽车”四大支柱产业。 近年来,南京外向型经济成果显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明显增加。金陵石化、南汽集团、熊猫电子等著名企业实力雄厚、产品畅销国内外,苏宁集团已经成长成为中国零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龙头老大,在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南 京还是全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重镇,科教实力雄厚,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教育、科技的发达,为南京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京城市品牌众多,多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十佳城市、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南京的绿化水平全国闻名,森林覆盖率达到23%,森林与城市绿地在改

最新 关于灵谷寺导游词大全-精品

关于灵谷寺导游词大全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前往南京东郊三大景区之一的灵谷寺游览。车行下坡,我们看到一处面积不大的湖面,水平如镜,山光树影,十分缓丽。湖边一座临水而建乳白色琉璃瓦覆盖的卷棚歇山顶的开敞建筑叫流徽榭,是1937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捐资建造的,用以纪念军校创始人孙中山先生。由黄埔一期学员,后成为开国元勋之一的徐向前元帅题写“流徽榭”楷书匾额。再向前,绕过灵响亭即到了灵谷寺大门万工池停车场。我在门口广场向大家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历史概况。 明朝初年,钟山西侧的蒋山寺搬迁至此,改名为灵谷寺。它最早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五年(515年)。梁武帝女儿永定公主在高僧宝志(济公原型)圆寂后,于此建五层琉璃珠宝塔,第二年武帝扩建造寺,名开善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卓有声名的大寺。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大明王朝,选中寺址为陵寝吉地,并利用皇上权威迫其二次搬迁,于1381年(洪武十四年)在现址复建。这位和尚出身的太祖皇帝,为避迁寺建陵不敬之口实,亲自赐名为“灵谷禅寺”,书写“天下第一禅林”匾额悬于寺门。当初养寺僧千余名,下辖12座佛寺,包括栖霞寺、定林寺等大寺庙,占地500余亩,拥有庙产三万四千多亩土地山林,可谓盛极一时,名噪佛界。数百年间,屡有修茸,景况不衰,康熙南巡,游寺题联,韩隆驻辟,作诗赐宝。可惜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清军镇压太平军,在此几次摆开战场,巍峨殿宇,付之一炬,仅剩下烧不掉的无梁殿。太平天国失败后,两江总督曾国藩虽重建少部分建筑,但也绝非前貌了。 1928年北伐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北伐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寺旧址建阵亡将士公墓,在原寺庙布局上略加改造形成公墓格局,中轴线上为第一公墓,两翼距中轴300米分别建第二、第三公墓,建门、树坊,改造无量殿,兴建纪念馆、纪念塔,成为民国时期一处重要的中山陵园附属纪念区。这里安葬了数以千计的国民党部队官兵的遗骸,每逢纪念日都有祭祀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改名灵谷公园,栽植树木花草,维护旧观,继续开放游览。现第一公墓改为草坪,第二公墓修建了邓演达烈士墓,第三公墓培育成茂密的树林。尽管这里是寺庙、公墓、公园的混合体,但人们还是把这一带称为灵谷寺,可见灵谷二字的魅力。它是朱元璋亲自命名,来历有多种说法,但都为山有灵气,谷有合水之意。 各位朋友,我们面前的半圆形面积数亩的水池,叫万工池,也叫放生池。相传朱元璋见这里有景无水,命一万军工筑池,栽植白莲。应该说,寺前放生池也是一般寺庙的传统布局,搬来皇上,实为景点增色吧。池的西端不远有一小石桥,叫迎驾桥,传说是众僧迎接乾隆圣驾的地方。 广场北面有一座大门,绿色琉璃瓦虎殿顶,下辟三个拱门,花岗岩基座。这种门的形式稳重气派,用的是皇家规格。原来门额上是蒋介石手题“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现改为著名书画家钱松岩先生书写的“灵谷胜境”。门外一对石狮是建造公墓时北平军分会所赠。门墙为红色,故名红山门。红墙左

南京导游词_演讲稿

南京导游词 本文是关于演讲稿的南京导游词,感谢您的阅读! 篇一:南京导游词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将要参观游览的景点是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南坡。中山陵坐北朝南,前临平川,背靠青山,其建筑采用依山为陵的形式,墓室建在海拔158米的山顶最高处,比独龙岗明孝陵所处的位置高出90多米;从牌坊到墓道,高差70多米,平面距离700多米,显得十分雄伟壮丽。 【孙中山生平—安葬紫金山的夙愿—陵墓设计者吕彦直】 各位游客:在到达中山陵之前,先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孙中山,姓孙名文,字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他于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现已改为中山市),是中国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早年曾求学海外,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曾一度行医。20世纪初年的中国,灾难深重,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目睹清政府的腐败,孙中山毅然放弃行医,投身革命,于1905年8月和一批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带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组织“中国同盟会”,提出了“民族、民生、民权”即“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从1907年到1911年10月前,同盟会在我国华南地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特别是在1911年4月27日发动了广州起义。广州起义虽然最终遭到失败,但为同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从此各省纷纷响应,推翻了 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帝制,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刻、意义深远的一次伟大革命——辛亥革命。 1911年12月29日,在中央临时政府会议上,大家一致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商议成立中国临时政府并定都南京,确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1912年1月l日,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但因袁世凯的扶持和革命党人的妥协,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并定都北京。革命虽然受到挫折,但是孙中山先生没有气馁,继续展开了护法运动、护国运动、讨袁运动。1924年1月同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第

南京景点导游词

南京景点导游词 导读:南京景点导游词【1】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新世纪”旅行社的导游王子阳,欢迎大家跟随我来参观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浩荡的大江之滨,坐落在我国著名的古都——南京,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有10个朝代和政权先后在此建都,许多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长眠在这里,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就位于南京东郊的钟山南麓。钟山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海拔约460米,东西走向,长约7千米,南北宽度约3千米。千百年来,这里进行过种种社会活动,建成了许多园林、第宅、寺塔、坛台和陵墓,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史实和动人的传说。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患肝癌医治无效与北京逝世,临终前一再表示,愿其遗体如友人列宁一样得以保存,归葬南京紫金山,根据他的遗愿,xxx中央执行委员会一致决定在南京紫金山建陵,陵园的设计方案是通过竞争入选的,采取了密封评议的方式,最后,评出首奖是中国设计师吕彦昌设计的钟形图案,钟有“示警”和“自由”的含义,它象征着孙中山领导中国革命的意义和贡献,同时又与陵墓所在地钟山相吻合,在具体设计上,采取了中西合璧的手法和技术,汲取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的经验,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总平面布局,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方法,很好的表现了陵园的庄严气氛和和孙中山先生的不朽精神。中山陵于

1926年春动工兴建,中间由于军阀割据,政局混乱,工程进展缓慢,至1929年3月方才竣工,1929年6月1日举行了盛大隆重的奉安大点,全国各地都沉浸在悲哀之中,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12时,在101响礼炮声中,葬入墓穴,一代伟人就此安息在钟山南麓。 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是一座三间三楼琉璃瓦顶的石牌坊,在明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手术“博爱”横匾一方,继续向里,沿着墓道,便到大陵门,陵门高15米,宽24米,深8米,气势非凡,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亲笔书写的“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循陵门后至石阶及至碑亭,亭内在龟趺上立8米高的石碑一座,上刻镶金楷书“中国xxx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自碑亭再往北,跨过290级的台阶便登上了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这里视野开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大自然都向人们展示其周围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平台中央,便是祭殿,祭堂正面明间的双眼连接处刻有中山先生的手术“天地正气”,三个圆券门上方,镌刻着“民族”“民权”“民生”六字,呈内有12根黑色花岗石圆柱,护壁为黑色大理石,左右壁上刻有中山先生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全文,堂中央偏北处,置有这位伟大的革命家的白色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巍巍中山陵,巍巍的气势衬托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不朽精神,也可以所,它是孙中山品格与精神的象征,在中山陵肃穆的氛围

灵谷寺导游词最新范文

灵谷寺导游词最新范文 灵谷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东南坡下,中山陵以东约1.5千米处,始建于天监十三年(514年),是南朝梁武帝为纪念著名僧人宝志禅师而兴建的“开善精舍”,初名开善寺。以下是为大家的灵谷寺导游词最新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参观的是灵谷景区。 灵谷景区位于钟山东麓,面积约 2000多亩,这里是六朝名胜荟萃之地,明太祖朱元璋建明孝陵时,将原位于钟山西麓的六朝名刹开善寺迁到这里,更名灵谷寺,当时号称“天下第一禅林”。到了民国时期,1928年国名政府为了纪念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数万将士,又在灵谷寺旧址修建了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由于 ___原因,人们仍通称这一片风景区为灵谷寺。这里古木参天,曲径通幽,古称“灵谷深松”,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众多名胜古迹隐约其间,有无梁殿、松风阁、灵谷塔、志公殿、三绝碑等,名人墓葬有邓演达墓、谭延闿墓等。这些人文建筑和山水胜景,掩映于郁葱深秀的林海之中,每至深秋,叶红如火,色彩斑斓,桂花飘香,景色十分迷人。灵谷景区鲜明体现出了六朝文化、明代文化、民国文化、生态文化的特点,是游人们品味历史、赏桂休闲的好去处。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钟山风景区以山闻名,又以森林公园著称, xx 年3月1日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钟山总面积为4万5千多亩,其中森林面积3.2万亩,总覆盖率达72%,在全市绿化体系中覆盖全市总面积的15.6%,是国内外少见的城市森林公园。紫金山犹如一台巨大的空气滤清器,据专业人士测算,各类绿色植物每年吸收二氧化碳达440万吨,释放氧气达380万吨,可供1300多万人呼吸所用,如果平摊到每个南京市民,每人每天可从中获得氧气超过4公斤。按国际环境生态效益计算方法计算,每年产生生态效益达13亿元。总之,钟山是一座令人神往的森林公园。只要你走进了它,就如同进入了“天然氧吧”。特别是灵谷景区,近年规划建成了万株桂园,其中桂花专类园达 1700亩,共有桂花18000株。专类园设计风格独特,布局自然清幽,秀木佳林,郁郁苍苍,令游客神往不已。 灵谷寺工程始于洪武十四年 (1381年)九月,第二年六月告竣。以后又陆续增建了一些殿宇。寺成后,明太祖赐名为“灵谷禅寺”,并题书了“第一禅林”四个字,刻碑悬于寺门。 关于灵谷寺名称的来由,明太祖在灵谷寺新建时写的《游新庵记》一文中说:“钟山之阳有谷,谷有灵泉曰八功德水。”他在《御制大灵谷寺记》中又说,灵谷寺的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间的一片谷地。可见“灵谷”二字的含义,“灵”是指当地一股被认为有灵

介绍南京导游词800字

介绍南京导游词800字 南京,江苏省省会。历史上曾有很多事情发生在南京古城。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南京导游词,欢迎阅读! 南京导游词800字南京以“博爱之都”闻名海内外,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市面积65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800万人,下辖11区2县。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的中心地带,主要是丘陵盆地地形,城区附近东有紫金山,西有清凉山,南有牛首山,北有栖霞山。紫金山由东向西延伸,从南京城中横穿而过,使南京城南城北形成了两条水系,南为秦淮河,北为金川河。除此之外,还有玄武湖和莫愁湖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京的城东和城西。山与水的交织,共同造就了地形险要,山水壮丽的南京城。 由于南京城山环水绕,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命范蠡最早在此建城,也就有了南京的第一个名字“越城”。从越城算起,南京的建城史已有近2500年。古城南京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位列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在此定都的朝代有:东吴、东晋、南朝时的宋、齐、梁、陈、以及后来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故而南京又被称作“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朝历代为南京留下了许多名字,如:金陵、秣陵、建邺、建康、蒋州、江宁、昇州、集庆、应天、天京等,有些名字作为南京的地名沿用至今。南京的得名来源于明朝初年,当时的南京叫应天府,朱元璋曾经打算把都城迁到开封,将开封命名为北京,应天府称南京,后来国都虽然没有迁成,但是南京的名称却一直保留下来。 中国的近代史从南京开始,也在南京结束。1842年,清政府在南京下关的江面上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全新时代。 狂日南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运输方式齐全,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已开通覆盖国内45个城市以及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在内的国内外航线。南京港地处长江下游黄金水道,目前通航五大洲近50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南京市实施了规模空前的城市建设,南京第二长江大桥、南京第三长江大桥、玄武湖隧道、九华山隧道、赛虹桥立交桥、华

南京老门东景点旅游导游词

( 江苏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6690 南京老门东景点旅游导游词Tour guide words of laomendong scenic spot in Nanjing

南京老门东景点旅游导游词 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在国庆前开放了,虽然还在建设之中,但箍桶巷一带已初具规模。与夫子庙相比,这里保留了更多的明清风貌和特色。还有金陵首富蒋百万和中国第一个女状元傅善祥的故居,以及金陵美术馆和城南博物馆,人文氛围相当浓郁。街上的小吃店已陆续开张了,蒋有记锅贴、蓝老大糖粥藕、徐家鸭子、鸡鸣汤包等都是老字号。不仅口味正宗,价格合理,就餐环境也很优雅。我和老伴点了一笼鸡汁汤包和一碗馄炖,总共才花了19块钱。与上次在夫子庙吃一碗鸭血粉丝汤就要花88块钱相比,心里自然要踏实得多。 老门东是指中华门以东的一片街区,自古以来这里一直是闹市区,但后来南京城向北扩展了,特别是民国时期的政府机构和高校又都集中在城北,城南一代就渐渐地冷落下来。住的大多是平民百姓,被统称为老城南人,说的也是一口地地道道的南京方言。南京历来是个文化交融的城市,所以南京人没有什么排外思想,也不歧视外地人。相反是外地来的人反而会歧视老南京人,就连儿女找对象时都要叮嘱一句,千万不要找小市民家的,这个小市民主要就是指城南一带的人。这让城南人很是不爽,但也很无奈,毕竟地位不如人啊。改革开放后这里的改造呼声不绝,但专家又倾向于保护,矛盾一度很大。但这次的改造非常成功,不仅面貌一新,还带来了蓬勃的商机和活力,形成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也必将

2020年精选的灵谷寺旅游点导游词

2020年精选的灵谷寺旅游点导游词 南京是一座地理位置优越,地形独特的城市,这也是一座历史名城,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而扼长江。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灵谷寺导游词,仅供参考。 灵谷寺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 灵谷寺,这是一个由寺庙建筑、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和灵谷公园组成的风景名胜区。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还是笼统地称它为灵谷寺。我们的车正在行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车窗两侧,沿途玉兰挺立,林木茂密,曲径通幽,我们仿佛置身于仙灵境地。我先来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创建历史。 灵谷寺地处紫金山东南麓,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紫金山早在六朝时就已是佛教圣地,梁武帝时,其周围大小寺院已达70多所。到了明代,然后这些寺院历经沧桑,大部分被毁,只有南麓独龙岗一带的蒋山寺、定林寺、宋熙寺等少数几座保存完好。灵谷寺前身就是处于独龙岗的开善寺,南朝天监十三年(514年)梁武帝为埋葬宝志和尚,在独龙岗建开善精舍和志公塔。唐代改称宝公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称太平兴国禅寺,明初改为蒋山寺。朱元津为建明孝陵,命人选中独龙岗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就下令将这一带包括蒋山寺在内的所有寺院都迁往紫金山东麓,合为一寺。因为灵谷寺的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所以命名为“灵各专”。灵谷寺初建时,规模宏大,殿宇林立,佛塔矗立,从山门到大殿,长2.5公里,占地约500亩,僧人l千。难怪朱元津将它看成杰作,并御笔题额“第一禅林”。可惜后来因遭兵火劫难,只有无梁殿得以幸

存。到清同治年间重修灵谷寺,规模已远不如当年,然而红墙黄瓦、松翠林茂、鸟语花香、环境幽静,仍不失“灵谷深秋”的佳景。 【红山门—阵亡将士牌坊—无果殿—阵亡将士纪念碑】 各位游客:我们已来到了灵谷寺的山门前,山门是寺庙大门的通称。这山门也就是灵谷公园的大门。各位请看:这座仿古建筑的山门是30年代重建的,其形式为三拱门,绿色琉璃瓦檐顶,外墙为红色,所以也叫红山门。门额上有“灵谷胜境”四字,是现代书法家钱松岳先生的手笔。门外的一对石狮,是建造阵亡将士公墓的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进入红山门,我们走上了一条青石铺就的两道。而道的尽头,然后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阵亡将士牌坊。牌坊的台基长32.7米,宽16.6米,高10米,共五间,全部用钢筋水泥构筑,座基外镶花岗岩,绿色琉璃瓦覆顶。牌坊前中门门额上横刻“大仁大义”四字,背面刻“救国救民”四字,”都是元老张静江题写的。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灵谷寺最着名的景点无梁殿。无梁殿是明代灵谷寺仅存的一座建筑,因殿内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由于这座殿是砖石拱券结构,不用梁木,所以俗称“无梁殿”。 无梁殿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大殿的东西长53.8米,殿前露台宽敞,面阔5间,进深3间。虽然经过多次重修,但其结构始终没变。然后殿顶是重檐九脊琉璃瓦,屋脊上的3个琉璃瓦塔是喇嘛塔。其建筑结构改变了我国古建筑梁柱结合框架式的建筑传统。整座建筑找不到梁柱,全部用砖砌造而成。它采用了中国古代石拱桥的建造方法,由基层用砖先砌5个洞,合缝后叠成一个大型的拱形殿顶。我们看到这5个开门的每一间就是一券,每排为5券,正中一间券洞最大,宽11.4米,高14米。内部虽为券洞结构,

南京老门东导游词3篇【可编辑版】

南京老门东导游词3篇【可编辑版】南京老门东导游词3篇 南京老门东导游词3篇 老门东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以东,因地处聚宝门以东,故称门东,于老门西相对。下面是带来的南京老门东导游词,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南京老门东导游词 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在国庆前开放了,虽然还在建设之中,但箍桶巷一带已初具规模。与夫子庙相比,这里保留了更多的明清风貌和特色。还有金陵首富蒋百万和中国第一个女状元傅善祥的故居,以及金陵美术馆和城南博物馆,人文氛围相当浓郁。街上的小吃店已陆续开张了,蒋有记锅贴、蓝老大糖粥藕、徐家鸭子、鸡鸣汤包等都是老字号。不仅口味正宗,价格合理,就餐环境也很优雅。我和老伴点了一笼鸡汁汤包和一碗馄炖,总共才花了19块钱。与上次在夫子庙吃一碗鸭血粉丝汤就要花88块钱相比,心里自然要踏实得多。 老门东是指中华门以东的一片街区,自古以来这里一直是闹市区,但后来南京城向北扩展了,特别是民国时期的政府机构和高校又都集中在城北,城南一代就渐渐地冷落下来。住的大多是平民百姓,被统称为老城南人,说的也是一口地地道道的南京方言。南京历来是个文化交融的城市,所以南京人没有什么排外思想,也不歧视外地人。相反是外地来的人反而会歧视老南京人,就连儿女找对象时都要叮嘱一句,千万不要找小市民家的,这个小市民主要就是指城南一带的人。这让城南人很是不爽,但也很无奈,毕竟地位不如人啊。改革开放后这里的改造呼声不绝,但专家又倾向于保护,矛盾一度很大。但这次的改造非常成功,不仅面貌一新,还带来了蓬勃的商机和活力,形成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也必将对城市文化的特色起到彰显的作用。

秦淮区过去是最小最穷的一个城区,中华门一带又全是老民宅, 还有城墙围着,相当于一个死角。但也因此保留了很多文化的遗存,现在反而成了一个有着巨大开发潜力的富矿。等金陵书画院等设施完全建成后,南京文化中心的南移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加之前不久城区合并后,白下区已经被并过来了,连新街口都属于秦淮区的地盘。这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事难料啊。 如果要提建议的话,我倒是希望这里多些市井气息,就是要生活化,不能把居民都赶走,搞成一个单纯的景观区,还是要多盖些院落,可租可售。就比如像我这样的闲人,如能在此处租一间僻静的小屋住上一阵,每日起来洒扫庭院,再沏上一壶茶准备招待客人,并顺便代售一些字画,岂不是一桩美事。 希望我的美梦成真,也欢迎各位好友早日光临。 篇二:南京老门东游记 老门东,你去了吗?今天我去了老门东。她位于南京市秦淮区老城南地区,以箍桶巷为中轴线,辅三条营中营、边营等为副。 起初,我还很好奇,老门东,很老吗? 到了门口,知道了,三条营里有蒋寿山、傅善祥故居。蒋寿山又名蒋士权,回族,是晚清时南京富商。传说他是以赶毛驴发家的,人称蒋驴子。他在南京有多处房地产,现知有三处:一处位于太平巷口,今太平商场新大楼处。还有一处就在城南门东的三条营。傅善祥,清末金陵人。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慧过人,喜读经史。太平天国时期第一位女状元。箍桶巷原是江南首富沈万三家的箍桶匠聚集此巷而得名,沈万三元末明初人。江南首富,据传他家有一个聚宝盆。看来是够老的了! 一见箍桶巷,我看到箍桶巷的巷口有一种奇妙的艳紫色的小花, 清新别致。而面前的远近堂呢,门口有一座慈眉善目的观音,堂里有各种各样的玉器饰品很是古老。更是希奇的是挨着堂边的一个特别醒目的大箍桶,桶里居然

关于南京导游词开场白5篇

关于南京导游词开场白5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关于南京导游词开场白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南京市紫金山位于南京东区,是南京市最大最广的山区,主峰海拔高448.9米,整体 气势磅礴,恢弘壮观。主要的景点有中山陵、梅花山、明孝陵、紫金天文台、廖仲恺何香 凝墓、灵谷寺、邓演达墓等等。1926年在南坡建有孙中山陵墓。其西侧有明孝陵,东侧 有灵谷寺等名胜。西边的天堡山海拔250公尺,建有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山势险峻、蜿蜒如龙,早在三国与汉朝,即负盛名。钟山周围名胜古迹甚多: 其山南有紫霞洞,一人泉;山前正中有中山陵;西有梅花山,明孝陵,廖仲恺和何香凝墓;东 有灵谷公园,邓演达墓;山北有明代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陵墓。在六朝时代,山上的庙宇很多,现仅存灵谷寺一处,位于山左。 中山陵 位于钟山中茅峰南麓,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陵墓于1926年 1月动工,1929年春主体建筑竣工,同年6月1日举行奉安大典。此后工程继续进行, 直至1931年底全部完成。中山陵占地两千亩,依山而筑,前临平川,后拥青嶂,气势磅礴,平面呈“自由钟”形。 陵寝建筑中轴对称,从牌坊、墓道、陵门、碑亭到祭堂、墓室平距700米,高差70米,有392级石阶和平台10个,全部用白色花岗岩和钢筋水泥构筑,覆以蓝色玻璃瓦。 陵墓附近尚有音乐台、行健亭、光化亭、流徽榭、藏经楼等多处纪念性建筑。 明孝陵 坐落在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皇后马氏的陵寝,始建于 公元1381年,1398年朱元璋安葬于此,到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历经32年之久。今天的明孝陵景区以明孝陵陵宫区为主,包括大金门、四方城、神道等附属设施,以及周边的下马坊、梅花谷、梅花山、明东陵、紫霞湖等景区。 2003年7月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审议通过,明 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

灵谷寺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游览的是灵谷寺。 灵谷寺风景区是南京东郊三大风景区之一,它位于紫金山的东边。灵谷寺原坐落在紫金山的第三峰天堡山的独龙阜,即现在明孝陵的所在地。南朝梁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12月宝志和尚圆寂并葬于此。梁武帝为宝志修建了一座开善精舍,唐代改名宝公院,南唐改称为开善道场,明初改名蒋山寺,明代朱元璋为修建他的陵墓,将该寺迁移于此,并赐名灵谷禅寺。他当时亲笔书写了“天下第一禅林”的匾额,悬于寺门之上,景况盛极一时。明初的灵谷寺占地500亩,僧侣1000多人,下辖栖霞寺、定林寺等12座佛寺,寺外庄田40余处,有耕地、山地、池塘共35000多亩。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灵谷寺是多么雄伟壮观。到了太平天国时期,巍峨殿宇付之一炬,仅剩下烧不掉的无梁殿,1928年北伐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北伐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寺旧址建阵亡将士公墓。新中国成立,改名灵谷公 园。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灵谷寺,我们看到入口处的这座牌坊是仿南朝时期的式样,它告诉人们,灵谷寺是一处六朝胜迹,从山门至现在的放生池的路有约五里,两旁种有松树,所以当时这段路成为“五里松”。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放生池,又叫万工池,它是个半圆形游水池,相传朱元璋建新寺时,看这里有景无水,于是命一万军工在此筑池种白莲,所以称它为万工池。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灵谷寺的正门——红山门。在门额上原来是蒋介石手书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现在是由我国著名书法家钱松喦先生书写的“灵谷胜境”。门外一对石狮是建造公墓时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步入青石甬道,两侧松柏参天,在原天王殿旧址上,耸立着一座六柱五门的大牌坊,它高10米,是中国最大的牌坊之一,仿北京十三陵大牌坊而建。牌坊上镶嵌着国民党的党微,中门夹枋上刻有四朵梅花图案,正面书有“大仁大义”四个字,背面是“救国救民”,均由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先生书写的。 在牌坊前有一对汉白玉雕刻的貔貅,貔貅是神话传说中黄帝作战时使用的威猛神兽,每当战前,它都一往直前,所向披靡,此物是陆军第17军赠送的,放在这,寓意阵亡将士忠勇威猛。 前面这古老的建筑是无梁殿,又叫无量殿。因殿内供奉有无量寿佛而得名,该殿自基至顶,均为砖石结构,没有一根木头和钉子,所以叫“无梁殿”,该殿有重檐九脊,正脊上有三个复钵式喇嘛塔。正面五开间,室内进深三间,实际上是三排筒子券。三个拱券中以中券洞最大,前后两跨较小。 走入无梁殿在中券正中首先可以看到三个券龛,它原先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在无梁殿改为祭堂后,正中供奉有“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东碑为“国父遗嘱”,西碑是民国时期的国歌。 在祭堂的四壁上镶嵌有110块太湖青石碑,上刻有33224位阵亡将士的姓名,他们大部分是在北伐战争和松沪抗战中牺牲的革命将

南京明孝陵导游词英文

南京明孝陵导游词英文 篇二:南京明孝陵导游词英文 Xiaoling Tomb of the Ming Dynasty Hello, everybody! Welcome to Xiaoling Tomb of the Ming Dynasty. It is the first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 in Nanjing. Xiaoling Tomb is situated at the southern foot of Zijin Mountain in the east part of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It is the burial place of Zhu Yuanzhang, the first emperor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his wife empress Ma. As one of the largest imperial tombs existent in China, Xiaoling became a major historic and cultural site under state protection in 1961. On July 3, 2003, together with the 13 Ming Tombs in Beijing, it was accepted into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as an associated site of “the 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Ming Dynasty was the penult feudal regime in China’s history. Its founder, Zhu Yuanzhang, was often referred to as a “beggar emperor” for his miserable childhood. Zhu was born into a poor peasant family in 1328 in Anhui Province neighboring Jiangsu. In 1344, a serious drought and plague swept the north of the Huaihe River. All his family

南京概况导游词范本

南京概况导游词范本 引导语:南京是一座地理位置优越,地形独特的城市。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而扼长江。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南京概况导游词范本,仅供参考。 南京概况导游词一: 游客:你们好!欢迎各位到华东线的第一站南京参观旅游。初来乍到,大家一定很想了解这座城市。下面请允许我向各位介绍一下。南京,简称宁,地处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北接辽阔的江淮平原,是江苏省的省会。全市面积为6597平方公里,辖4县11区,人口545万。其中市区面积约881平方千米,人口270多万,为中国十大城市之一。 南京是一座地理位置优越,地形独特的城市。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依钟山而扼长江。东面和南面是以紫金山(又叫钟山)为主体的宁镇山脉为屏障,紫金山之西有富贵山、五台山及石头山(清凉山)等。西北面的长江奔流而过。城内外多低丘,广州出发欧美专线,河湖相连,可谓山环水绕,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 南京又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建城已有2400多年。最早的城池为越城,是越王勾践灭吴以后,于公元前

472年所建的。约公元前356年,楚国灭越,楚威王在石头山上筑城。传说楚威王看到南京地理情势险要,怕往后有人在此称王,就在狮子山北边的江边埋下黄金,以弹压王气,称为“金陵”,从此南京又有了“金陵”之称。三国时的东吴,两晋时的东晋,南北朝时的宋、齐、梁、陈前后在南京建都,这就是“六朝古都”。后来,五代时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也定都南京,这又使南京成了“十朝都会”。 南京曾有许多名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有金陵、建业、建康、秫陵、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像金陵、建康至今仍被用作南京的代称。至于南京的得名源于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津于1368年定都南京,当时南京叫应天府。朱元漳曾打算把都城迁到开封,将开封命名为北京,应天府称为南京,后来国都虽未迁成,但“南京”一位就沿袭下来了。 游客们:南京的历史就介绍到这里,下面向大家讲讲南京的气候。由于南京地处长江下游,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中,每当夏季来临,高空遭到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气流不断下沉,气温逐步上升。骄阳似火,每天地面最高温度平均值可达50”C以上,发烫的大地成了这座城市的热源。加上南京独特的地势,它处于长江沿岸的河谷当中,海拔较低,起伏的山峦,犹如天然屏障,挡住了空气的活动,禁止热量向外发散;来自海洋上的湿润东风和熏风被东郊紫金山和东南一带山体遮挡,使南京始终处于酷热的高温控制下。所以南京的盛夏酷热难熬,素有“火炉”之称。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南京城,绿树成荫,特别是东郊的中山陵景区,更是树木葱宪,平均每一个人占有

导游词南京3篇(完整版)

导游词南京3篇 导游词南京3篇 导游词南京一: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将要游览的历史遗迹--南京长江路292号建筑群,就是著名的总统府。自明初以来,这里多有更迭,历经明、清、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等时代。在明代,这里是汉王府;清代设两江总督衙门于此,是清政府统治东南地区的中心。乾隆时期,这里曾为南巡行宫;太平天国时改为天朝宫殿;清朝后期,曾国藩沿袭咸丰三年前的旧督署规模及布局进行改建,仍为两江总督府。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总统府就设在这里的西花园;1928年,这里又成了国民政府所在地;1948年5月,蒋介石在此就任总统。 各位下车后,请向南看,马路对面是一面钢筋水泥建成的总统府照壁,壁前有一汉白玉石碑,碑上道劲有力的行书太平天国起义百年纪念碑是郭沫若先生所题。这是1951年为纪念太平天国广西金田村起义100周年而立的,纪念碑两侧为高大的雪松。大家对总统府大门都不陌生,在许多历史纪录片中都见过。这座西洋古典式大门建于1929年。原先,门是木结构传统衙署前的辕门,后嫌其气势不足而改建。门楼仿古罗马风格,有八根圆柱。这是一座两层半的建筑,一楼为门房、卫士室,二楼为卫兵宿舍,楼顶为升旗平台。1948前,门前正中悬挂国民政府大字横匾。1948年后改用木制包金箔的总统府三个大字,1949年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后被摘下。 进入大门,两侧是类似朝房式的办公室,中间为一个花草繁茂的院落。大门正对面是大堂,也就是我们说的太平天国天王府金龙殿旧

址。天朝时这里是真神金龙殿,又称荣光大殿。当年,大殿梁栋涂金,饰以龙凤,四壁彩绘,极其富丽堂皇,是洪秀全大朝之地,曾国荃攻陷天京,大肆掠夺后,火烧天王府,但此殿却奇迹般地保全下来。后曾国荃下令揭去红黄墙瓦,剥去泥金盘龙和木雕,将其翻盖为两江总督署的大堂。 民-国时,这敞开的大堂是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大堂内正梁上悬挂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红底黑字匾。穿过大堂可见一红柱长廊直通庭院深处。西边为原总统府礼堂,是民-国时重大典礼的活动场所。如1948年蒋介石、李宗仁就任总统副总统的就职大典;外国使臣递交国书;召开重要会议;举行国宴等都在这里举行。东边为清两江总督署史料展馆,馆名由著名清史专家戴逸先生题写。两江指江南省和江西省,江南省辖今天的江苏、安徽南部的上海。在清朝,总督是地方最高长官,通常兼兵部尚书衔和右都御史衔,文官从一品,其职为厘治军民,察举官吏,修饬封疆。两江总督始于康熙四年,管辖范围仅次于直隶。这里看到的两江总督署大堂是根据史料模拟陈设的。大堂为商讨军机和拜祀的地方。正中上方悬挂乾隆御赐当时两江总督尹继善的惠洽两江额匾。两侧放置总督职衔牌,公案旁有两把杏黄伞,这是封疆大臣出行仪仗中必不可少的。公案后屏风为朝阳、仙鹤和海潮图案。大堂两旁有一对联: 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友行修名立方尽我心,为当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所撰写。 其意为: 就连圣贤人也有差错失误、我愿下属你们常针对我的不足提意见;我希望下属如师弟个个功成名遂,我方安心。两旁耳房,分文左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