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发展观应知应会简答题

科学发展观应知应会简答题

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答: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3、什么是全面发展?

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

4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实质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5、我国三农问题指什么?

答:农业、农村、农民

6、“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7、什么是以人为本的“本”?

答: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什么是以人为本的“人”?

答: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9、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就是要真正把哪些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

10、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高举什么旗帜?

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1、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使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1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着力点是不断改善什么?

答:人民生活

1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14、从总体上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什么阶段?

答:中级阶段

15、以什么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

答:创业

16、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哪方面的根本要求?

答:价值取向

17、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心环节是什么?

答: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

18、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观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答: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9、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主要是要进一步提高推进事业发展的什么能力?

答:开拓创新

20、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应当坚

持哪十六字方针?

答: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21、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什么时间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什么重要决定?

答:2008年10月9日—12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个人必答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C)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

A.人本主义 B.以人为本 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4、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B)。

A.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C.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C)。

A.“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B.“建设们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6、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的意思是(C)。

A.全体党员的利益 B.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科学发展观,是立足(C)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A、人口多,底子薄

B、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C)

A、统筹兼顾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9、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B)

A、发展 B、统筹兼顾 C、全面协调可持续

10、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A)。

A、实践性 B、科学性 C、可持续性

11、科学发展观的(B)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A.根本要求 B.基本要求 C.重点要求

12、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B)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统筹兼顾

13、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发展,以(A)为中心。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人的全面发展

14、(C)、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改革开放 B、求真务实 C、科学发展

15、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B)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A、自然灾害 B、“非典”疫情

C、经济危机

1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C)。

A、改革开放 B、组织建设 C、党的建设

17、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C)。

A、发展战略 B、发展道路 C、发展观

1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B)。

A、行动指南 B、重大战略思想 C、重大指导方针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A)。

A、思想基础 B、理论基础 C、政治基础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

A.最新成果 B.最新运用 C.最新理论

21、坚持(C),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A、科学发展观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2、以人为本,就是以(A)为本。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C、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3、(A)是科学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A、人民群众 B、领导干部 C、知识分子

24、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

A、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5、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章(修正案)决议,将(A)写入党章。

A、科学发展观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A)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B、解放思想 C、改革开放

2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A)是内在统一的。

A、社会和谐 B、解放思想 C、改革创新

28、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C)

A、加快文化建设B、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C、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9、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关键是(B)。

A、保护生态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节约能源

30、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A)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

A、发展的办法 B、改革的办法 C、化解矛盾的办法

3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B)能力。

A、科学执政 B、可持续发展 C、节能减排

3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C)的关系



A、精神文明建设 B、改造自然 C、人口、资源、生态环境

33、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C)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A、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B、查办大案要案

C、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34、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C)的第一要务。

A、科教兴国 B、科学发展 C、执政兴国

35、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A)。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建设和谐社会 C、实现科学发展

36、(A)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A、党的基本路线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四项基本原则

37、(B)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改革开放

38、(C)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与时俱进 B、解放思想 C、改革开放

39、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A)。

A、密切联系群众 B、理论联系实际 C、独立自主

40、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B)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

A、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论述文化建设方面,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B )提出来。

A.国家硬实力 B.国家软实力 C.社会发展推动力

4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B )。

A.加强教育 B.改善民生 C.反腐倡廉

4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以(C)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

A.政治建设 B.文化建设 C.经济建设

4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逐步提高(B)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政府收入 B.居民收入 C.企业收入

45、宣传工作的“三贴近”是指(C)。

A.贴近创新理论、贴近百姓生活、贴近困难群众

B.贴近我国国情、贴近改革开放、贴近群众生活

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4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A.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

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

47、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B)。

A.统筹兼顾、科学谋划 B.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C.科学谋划、总揽全局

48、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A)的分配制度。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

B.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并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9、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求我们(A)。

A.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更好地处理我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B.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必考虑外部的风险和挑战

C.把从战略高度运筹大国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石

50、我们党处理国际事务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立场是(A)。

A.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B.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世界

C.运用统筹兼顾方法,深刻认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

51、从总体上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B)阶段。

A.低级 B.中级 C.中高级

52、(B),从根本上决定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限度。

A.生产力的落后状况 B.技术的落后状况 C.民主建设的落后状况

5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A.初步 B.完全 C.尚未

54、由于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C),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村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A.有所减少 B.大幅减少 C.全部取消

55、我国有13亿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22%;人均耕地面积为1.39亩,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A)。

A.40% B.50% C.60%

5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B)。

A.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57、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B)。

A.组织建议 B.思想建设 C.作风建设

58、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C)。

A.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下确路线

B.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C.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9、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就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C)收入”。

A.灰色 B.劳动 C.财产性

6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

A.民生问题 B.缩小贫富差距 C.建设先进文化

61、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人民(C)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A.艰苦奋斗 B.团结一致 C.首创

62、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运用财税,金融政策放宽(A)限制。

A.市场准入 B.环保标准 C.资格认证

63、要完善面向所

有团难群众的(B)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

A.技能培训 B.就业援助 C.就业指南

64、科学的发展观是以(A)为中心的、以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的的社会发展观。

A、人 B、物 C、社会

65、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继续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要以(C)为主线。

A.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B.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

C.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6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B)。

A.社会和谐 B.改革开放 C.市场经济

67、(A)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改善人民生活 B.促进共同富裕 C.消除贫富差距

68、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C)。

A.社会和谐 B.解放思想 C.快速发展

69、党不断推进(A),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义指导新的实践。

A.理论创新 B.自主创新 C.制度创新

70、统筹城乡发展应贯彻的方针是(B)

A、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

B、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C、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