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禅八定的境界

四禅八定的境界

四禅八定的境界
四禅八定的境界

四禅八定的境界

“四禅八定”属释家禅宗大乘功法。这里主要介绍两大阶段的要领。

一、欲界定,欲界定分四个步骤训练:

第一步:粗定

练功的时候,专心一意。即要专注,不分心,不乱想。坐势也行,站势也行,睡势也行。粗略地把意识定下来。

第二步:细定

把练功意念进一步往深层里定,好像是定在了一个地方不走一样,即定根法。其道理是,由于思想高度集中,认真地静下来了,所以就好像动不了似的,这叫细定。这要求练功人把练功意念往深层定,气往下沉,人非常的安稳。

第三步:欲界定

练功的意念稳稳地定住以后,下意识就开始出现一些美好的想法。所谓“欲界定”,是指有了某种想法和念头之后,马上就定住了,不要让某种想法或念头继续往前发展。

如,练功时,你脑子里突然出现某地,但你马上把意念就定在那某地,不要让下意识走进了那某地的地方——欲界定。又如,你的意念刚好出现的是大海边,那你马上把这个意念定在海边上,可不要想到下海——欲界定。或意念刚好出现的是井边,可不要想到下井一一欲界定。或出现了一棵大树,那就马上把意念定到这棵树上,不要再出现上树或其它杂乱的意念——欲界定。

练功练到这一步常常心神爽快。这是练功中关键的一步。由粗定到细定,进一步到欲界定。就是下意识的欲望跑出去了,跑到某个地方了。如前面出现大河,你就把意念定在那观看大河,而不要让意念再往前走,走进河里边去,如走进去就要出麻烦。这叫“欲界定”。

第四步:未到地定,又叫“未来禅”。

“未到地定”这一步是指,练功的下意识在“欲界定”的那个地方观望好长时间以后,随之再用意念把下意识往回收、收、收,收拢回来,整个下意识又回到了你练功坐着的位置上。回来后,再把意念放松,放松到觉得你周围什么都好像没有了,心身也没有了似的,这就进入了气功的“心身境虚”的境界。这一步叫“未到地定”。

以上的四个步骤,是“四禅八定”的第一阶段。如果你练功时能把这几个过程都经过了,就完成了第一阶段。

二、根本禅

根本禅又分为四步功夫,即四禅。

l.初禅,初禅包括“八触十功德”。

八触,八触即八种练功感触:动、痒、轻、重、凉、热、涩、滑。

第一触动

静功坐到一定程度,就要动起来。动起来以后不要怕,也不要去追求,随它自然动,但不要有意顺着去动。它能动什么地方,就动什么地方,不要顺着去加力。

第二触痒

动过后就是痒。常常心头发痒,身上发痒。这时心头特别难受,再难受也得忍耐,不要管它,慢慢地深呼吸就行了,不要把它看成毛病。千万不要脱衣服挠,也不要用扇子扇,或拔起腿来活动一番,那可就糟了。那就等于馒头没蒸熟,就把锅盖揭开了,这就吃亏了。这时一动,不但心头仍然痒得难爱,而且身体也很不舒服,再练功,老是静不下来了。所以,出现痒的感觉不要管它。

第三触轻

再进一步练,就出现全身轻。甚至有人会慢慢地腾空起来。这需要大脑高度地入静。练轻功的就重点训练这一步,常年不断地练、练、练,后来就真的能腾起来很高。练功刚进人“轻”的感触时,不要害怕,不能“唉呀,我怎么搞的!”要始终不紧张.也不兴奋。

第四触重

轻过后,再继续练功,身体就要出现重的感触。特别的重,好像自己的腰弓下来,身体在向下缩。有某种特殊功能的人,这时就可能由于自身磁场加强,使体重增加八倍以上,一两个人抬不动。出现了重的感觉,千万别紧张。有的人紧张,或用意念想“越重越好”加强它,你可能就定在那里,重得动不了。重,要把它看成练功的正常过程,仍然正常地,慢慢地深呼吸练功。

第五触凉

重过后就出现凉。在发凉时,血压要下降,甚至要下降到休克状态,但也不要害怕。这时,要有意识地把自己运的气内收,要有个信念,想着很快会热的。

第六触热

凉的感触出现后,再继续练功,就慢慢地开始发暖,由发暖到发热,然后烧得不行,像在太阳下面晒,甚至像在火炉边烤,有的人烧得特别凶。这时千万不要害怕。

一般地说,功夫里的“三味真火”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这叫“文火”、“武火”、“龙雷之火”。由文火到武火,由武火到龙雷之火,进入这个练功过程相当好。如果到了这一步,功夫就容易上升。

练功过程中,常常是小腹、胸部、头部发烧。发烧时,稍稍用意念想一下,把这个火引到小腹里面,或腰后面的两个肾脏里面,比较好的引至会阴穴或涌泉穴,烧得再厉害也没关系,只要不害怕,不紧张,仍然放松练功,一定能控制得住.不会出现特殊的反应。

第七触涩

烧过后,慢慢地平息下来,就出现了全身发涩的感触。此时此刻用手去抚摸皮肉,会感到全

身像捆着似的,全身的肉皮像盐巴。眼睛也不舒服,涩巴巴的,舌头也干涩的。出现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现象。仍坚持慢慢地练,缓慢池深长呼吸。定则由涩到滑。

第八触滑

进入这一练功过程,全身好像在很滑的油里一样,或像滑雪滑冰时处于很滑溜的状态。这时,你觉得全身都非常舒服,觉得什么地方都能通过了,因为这个时候身体内气血的循环加强了。

这是初禅的“八触”,八个过程。坚持练下去,时间一长,就属于童子功的一个方面,全身皮肤很柔润,像幼儿皮肤一样。十功德,八触过后,继续再练功,就会进入“十功德”练功阶段。下面分步讲。

第一步:空

继“滑触”之后继续练,就出现“空”。突然全身空了,心神虚空。这和第一阶段的“欲界定”的最后一步——“未到地定”的“心身境虚”是不同的。那个阶段是虚,现在是空。全身空了,好像自己的内脏都抛开一样。这种感觉。常常是突然出现的,要把它定下来,不要害怕。突然出现异于常态的感觉,往往容易动,但这时一定要坚持不动,一点也不能兴奋。

第二步:明

大脑中就要显现明亮的图像。内景明了,外景也明了,内外景象都非常清楚,而且常常看得比较远。遥视功能可能在此时出现。身、脑全空,很快就会出现图像。内脏图像可以出来,就能看到内脏了。外面的图像也会出来,可以看得很清楚。这叫“内外景象明净美好”。这时,要把图像定下来,不可慌张。

第三步:定

空、明、定,就是说,内外景图像出来后,就需要“一心安稳”。不管是看到内脏,还是看到血管,就老是看那一个地方。只看一个目标,不要看第二个,叫“一心安稳”。要把看到的景象定下来,定得稳稳的。

第四步:智

当定在一个地方看时,就需要把它看清楚,不要迷惑不解,要神清。这个时候切记不要发困,不能睡觉,也不要迷迷糊糊。要把你看到的景象看清楚,这时大脑要非常清醒。这就进入了练功的“智”的阶段,智慧在这时就容易开发出来。如,你面前出现了一个人骑自行车的景象,当你在前面看不清楚时,意念可调到后面看,这时是在用智慧,要神清而不迷惑,对所看到的内外景象,要看得越来越清楚才好。

第五步:善心

再进一步练,就进入了“善心”阶段。

当把内、外景看得十分清楚以后,要注意“善心”。对所看到的景象不能抱着欣赏的态度,如,你若看到一个年青美貌的女子走来,你可不能想着追她。要用忏悔的方式对所看到的景象表

示尊敬。如,你若看到了自己的内脏,就想:“唉呀,我怎么没学医呢,人的内脏原来是这个样子!”你若看到一个人走路很艰难,就想着做好事,就会进入练功的“善心”阶段。

第六步:柔软

“柔软”阶段。“善心”出来后,再继续练,就进入柔软状态,叫“心性雅萌”。这时候,自然而然觉得应该文雅,应该讲文明。你的想法,你的行为,总觉得不应该再去干什么不文雅的事了。练功练到一定阶段,禀性也会改变的。如果练到“柔软”这一步,说话和动作都显得优美,因此说“雅心自生”。

第七步:欢喜

从“柔软”阶段再继续练,就出现“庆喜前悟”的心情。练功练到这一步,内心特别高兴,就会出现喜心。当出现柔软美好的动作的时候,会想到今后如何做个文雅高尚的人,等等。进入这一阶段后,还应坚持练功,千万不要中断练功。

第八步:乐

“欢喜”阶段继续练功,就会真正进入了十分快乐的状态。妙悟就从这个阶段练功时自生出来。

第九步:解脱

练功练到这一阶段时,就把以前很多很多的贪婪、自负、以及悲观,或者骄傲、不孝敬、粗暴等念头再一次解脱,全部把它们放出去了。进入练功的“解脱”阶段以后,就决心再不干什么假、丑、恶的事了。因此,就会“神往安然”。这时,心情特别好,达到了一个练功的特殊境界。

第十步:境界相当

“境界相当”阶段。练功进到这一阶段时,一些特殊的功能又出现了。如出现了“念应不乱”的功能,即你有一个念头就可能会兑现。

以上是初禅的“八触十功德”练功过程。

2.二禅

初禅过程练过以后,再继续练,就进入“五枝”阶段。五枝指,“觉枝”、“观枝”、“喜枝”、“乐枝”、“一心枝”。这都是气功中练功的传统术语。二禅阶段是五枝的前二枝,即:觉枝、观枝。

第一枝觉枝

指的是“自觉初触”。这时练功者会自然感觉到有很多事情,而且判断的比较准确。因为你练功练到这个阶段,敏感性增强了。

第二枝观枝

出现了“析别触得”’的功能。进入这个练功阶段,不仅能比较准确地事前感觉到即将发生的事情,而且能用功能比较准确地分析出“为什么”。

这两步功能的出现,一定要加强练功,让它表现得十分明显、准确。

3.三禅

三禅指的是“五枝”阶段的第三枝“喜枝”。

第三枝喜枝

自“观枝”再进一步练,就进入了“定象而悦”的“喜枝”阶段。这时,自己对内外、景象,一看就看得清清楚楚。看自己的内脏,看别人的内脏都霜得清楚,就自然会出现“定象而悦”的喜悦心情。

4.四禅

又叫“不动定”阶段。四禅阶段是五枝的后两枝,即:“乐枝”和“一心枝”。

第四枝乐枝

从“喜枝”进人“乐枝”练功阶段以后,你会对周围的事情都比较清楚,心神安稳,愉悦。这个阶段练功,就不再怕别人干扰了。

第五枝一心枝

进入了练功的“一心枝”阶段时,就把整个意念全部定驻在一个非常清静的境界。一坐就可以坐很长很长时间,坚持练功。长时间地周围的一切都清楚,不烦也不乱。

这是一个完整的传统功法要领。可以根据这个要领来练。根本禅从粗定、细定到欲界定,再到未到地定,一直进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样坚持练就可能出现一些功能

唐代意境说和。。。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 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 情与景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因素,但意境中的情须是蕴理之情,是特定时代精神的折射;而景也不仅仅是一般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包括著能够触动人们情怀,引起生活回忆的场合、环境、人物和事件,这样才能使作品的意境在欣赏过程中得到社会心理上的认同和感情上的共鸣。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思想渊源上是与传统佛、道两家的观念影响分不开的。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意境的概念形成,也体现在意境所表现出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观照方式中。但是,从结构研究的角度和成果来看,意境中所包含的“物”、“象”、“境”、“观”的审美层次,却可以从其他民族的艺术实践与审美经验中找到类似的结构;这表明,意境可以作为一种具有古、今、中、外普遍通约性的美学范畴,获得一般性工具意义上的现代转换与整合。 摘要:意境是我国古代诗学理论的核心范畴,意境理论的发展构成了审美研究的一条重要线索。我国古代的“意境”理论在先秦时期既已萌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特别是在唐代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意境审美趣味情景交融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文艺理论中,意境即主观情感与客观外物相融合所形成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它不仅要求作者对外物之美有独特的感受,更要用毫不雕琢的语言将这种美表现出来。六朝时期关于“言意”关系的探讨以及“滋味说”等理论已经隐约反映出这种审美趣味,可以说包含着“意境说”的萌芽。 佛学思想的传人对意境理论的形成有直接启迪作用,把佛学“境”的概念引入诗学始于唐代。《佛学大辞典》有言:“心之所游履攀援者,谓之境”,这恰与中国古代的诗学创作及诗学批评相一致,而禅宗宁静恬淡的世界观无疑又促成了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意境理论的形成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唐代的一次理论上的总结。我国早期诗歌往往直接抒情、叙事,对景色的描写不是很多。《诗经》中也写景,但写景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起兴,所以对诗歌景色描写不多,且写景也不是主要目的;到了魏晋时期,诗人写景往往直叙其事,很少特意把景物作为描写的对象,尤其是不注重景物描写的韵味;南北朝时期,诗人开始注重把景物作为诗歌描写的主要内容,而且描写的相当细腻。最杰出的代表是写作山水诗的谢灵运,不过“有佳句而无佳篇”。谢灵运的山水诗更多着眼于细腻的描写景物的外貌,往往前一半写景,后一半抒情言志,没有构造出圆融统一的境界。但谢灵运这一时期的山水诗人毕竟把景物描写的水平提高了,为唐诗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盛唐时期,诗歌作品往往是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融入情思,注重创造情景交融的完美境界。盛唐时期的诗歌创作本身在实践上已经有了非常多的实践成果;到了中唐时期,诗僧皎然运用佛学的概念对意境有了明确的概括……这些创作实践都为唐代意境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诗歌实践的不断发展,情景交融的境界在唐诗创作中有着不断的体现和完善。 盛唐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提出了“兴象”的说法,并以“一字一句皆出常境”来评诗,这是诗歌意境理论在唐代发展的早期阶段。所谓兴象,是指自然景物和诗人由此触发的感受的结合,是超出自然景物的“常境”的。殷璠的诗论标志着唐代抒情写景的诗歌在过去南北朝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并在文学批评方面获

禅悟人生的三种境界

人生有三种境界:一种是物质生活的丰富。大部分人一辈子劳劳碌碌都是为了追逐物质生活的丰富,让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好一些。 第二种就是更上一等的精神生活的丰富。它已经超越了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和贪恋。而是希望能自我实现,自己的潜能能够发挥出来,能够在各个领域之中有建树。在人类文明的历史文化长河之中能够留下自己的,但是还有烦恼,还有生死的烦恼。 第三种更上一层楼的灵性生活得解脱。像那些开悟的禅师一样,任何时候都是快乐无忧的。因此,放下回归当下本自具足的智慧就是佛。你不要认为说的那个禅师的境界很难达到,其实我们领悟了禅的智慧,真的肯放下,当下即是。不要因为外部自我而淹没内部自我,要有弹性的生命。 降服自己的心是一切安乐的泉源,不降服自己的心,就会有烦恼和痛苦。 禅悟人生的行为体系呢?遇到任何事情你都要保持欢喜心,为什么?因为起烦恼心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反而会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反而让我们失去善行,反而让内心失去了宁静。如果这个事情是可以改变的,我们为什么不去改变他呢?失火了就去救火呀。 我们也必须要能够消除招来苦难的心念,这些苦难和痛苦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都是自招的。所以真正的解决方法是消除招感苦难的心念,并且学习正确的思维方式,那就是禅的智慧,佛的智慧。 降服自心是一切安乐的泉源,正如《金刚经》所说“三心不可得”,我们能够无忧无惧的活在当下,不修不整也不散乱,只是觉照一切,

从自己所有的念头解脱出来,练习不被自己的念头多困住,而不是尝试着去消除他们,这样一切时一切处都能够欢喜自在。 日本有个铁眼禅师发愿要刻印《大藏经》,经过了十年之久,筹足了资金不巧日本发生了水灾,带来了很多的饥荒。他就把印经的钱全部去救济灾民。第二次他又不屈不挠的筹钱印经,又遭遇了传染病的流行,他又把钱全部用来救助病苦。然后又开始重新筹集资金,经过三次才终于把这部经书印成。所以现在很多日本人还会告诫弟子们说:“铁眼禅师其实是刻了三套大藏经,前两套虽然没有形状,但比第三套更加的殊胜和庄严。 学禅的人要证悟空性的智慧,这个“空”并不是漠视人生的一切,而是一种不执著的心。铁眼禅师深知法界平等不二的妙理,如果对人没有真实的慈悲,那么刻印经书也只是流于形式。 禅悟人生的哲理体系就包括了佛性本体论,也就是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也包含了禅的认识论,也就是无念、无相、无住;也包含了禅的实践论,也就是即心成智、顿悟成佛等等。总而言之,我们要树立信仰的内核,他包括了哲理体系、行为体系和目标体系。哲理体系是见地;行为体系是行持;目标体系是果位。

《西游记》的禅境界

《西游记》佛教境界 《西游记》所表现的虽然是道教全真道的教义,但全真道中却包含着儒、释、道三教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而三教合一,最根本的焦点便在于“心性”二字。儒家要“存心养性”,道家要“修心炼性”,佛家则是“明心见性”。《性命双修万神圭旨. 大道说》云: 故三教圣人以性命学开方便门,教人熏修以脱生死。儒家之教,教人顺性命以还造化,其道公;禅宗之教,教人幻性命以超大觉,其义高;老氏之教,教人修性命而得长生,其旨切。教虽三分,其道一也。《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中,菩提祖师: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那么,《西游记》到底表现了禅宗的什么样的境界呢? 禅宗讲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要人觉悟,首先在于“明心见性”。孙悟空西游求法之时,来到祖师洞前,见: 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忽回头,见崖头立一石碑,约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个说法,就是佛教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而彼岸就在此心。而“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十字,则又是中国文字的道家游戏。“灵台”是脊柱上的一个穴位,正好对着心脏。《性命双修万神圭旨.涵养本源救护命宝》云: 儒曰“灵台”,道曰“灵关”,释曰“灵山”,三教同一法门,总不外此灵明一窍。释教曰:“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论其所也;玄教曰:“大道根茎识者稀,常人日用孰能知。为君指出神仙窟,一窍弯弯似月眉。”论其形也。同上《普照图》中,明明把心脏部位称做“灵台”、“灵关”、“灵山”、“方寸”等名称,且画一偃月,上挂三星。而元代萧廷芝的《金丹大成集.天心图》画了一个“心”字,东边一点写“龙”字,西边一点写“虎”字,下边一弯钩写“偃月”,只

欢喜禅

《欢喜禅》目录 引子: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第一部:佛禅七宗问 1. 怯怯地发问之一:什么是佛? 2.怯怯地发问之二:禅是怎么回事? 3.怯怯地发问之三:禅宗是“农禅”吗? 4.怯怯的发问之四:达摩是什么人? 5.怯怯的发问之五:六祖慧能在禅宗历史上那么重要吗?6.怯怯地发问之六:禅宗如何变成士大夫的“宗教”?7.怯怯地发问之七:“禅”基本要义是什么? 禅宗传法世系表 第二部:28个好玩的公案 A.什么是“公案” 1.“廓然无圣”的胡僧 2.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利剑斩却万根丝 5.磨砖成镜 7.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 7.长空不碍白云飞 8.野鸭子飞过去了 9.庐陵米是什么价?

10.内有星星火 11.藏头白,海头黑 12.南泉斩猫 13.放下! 14.庭前柏树子 15.烧木佛取暖 16.髑髅里眼睛 17.汝道阿谁是后人! 18.月下披云笑一声 19.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20.寸丝不挂 21.看棒! 22.佛是麻三斤 23.大嘴巴子也能让你悟 24.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25.大雄山下出猛虎 26.逢着便杀! 27.焰里寻飞雪水下火烧天28.山是山水是水 第三部:42首愉悦的禅诗 1.诗为禅客添花锦诗是禅家切玉刀2.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4.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5.潇洒剑客悟得禅 6.借景示法钓金鳞 7.只此浮生一梦中 8.焰里寒冰奇意象 9.心未有尘何用洗 10.一片闲云入户来 11.一道神光万境闲 12.雨霁长空净云收一色真 13.禅思何妨在玉琴 14.铁衣着尽换禅衣 15.茶烟轻扬落花风 16.春光明媚梅花尼 17.弥勒大肚诗也禅 18.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19.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20. 金粟如来是后身 21. 浮天沧海远 22. 诗思禅心共竹闲 23.一轮明月到窗前 24.居士弹指华年过

禅语与禅修的时尚风,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禅语与禅修的时尚风,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时下,“禅”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语”,“禅修”也成为了“时尚”,各种形式的禅修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文化创意活动颇显活力,不断吸引着社会各阶层的爱好者们参与其中。那么,作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禅文化”,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又将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值得我们回味与思考。 一 禅,又称“禅那”,有“静虑”“思维修”“弃恶”等义,习惯与禅定、禅修、禅法等并称而成为具有特别意义的名词。禅是源于印度的一种禅定方法,随着佛教传入并与中国传统文化融汇之后,逐渐形成了佛儒道文化信仰体系中普遍施用的一种“开悟见性”之法,进而演变成“安身立命”的一种生活智慧,传承至今。《六祖坛经》所谓“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被外在现象所迷惑所束缚,也不能被内在意念所误导所纠缠,内心保持冷静与平和,举止能

够自持与理智,心行相应,清净善美,就是禅定。这有如《大学》所说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作为一种方法,禅有“坐禅”之意,如达摩面壁,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之法,而到达“制情猿之逸躁,系意马之奔驰”,寂静思虑,身心轻安;作为一种智慧,“禅不用坐”,而实现“坐亦禅,行亦禅,语默动静体自然”,身心合一,生命升华。因此,禅或禅定,就是要让我们面对现实的诸多现象进行内在反思,透过生命的现象探求其内在的法则(法性或佛性),并能在体认有关法则中获得生活的智慧,得到心灵的安顿、精神的超越。因此,禅是一种省察的方法、一种精神的境界、一种生命的状态、一种人生的智慧。 当然,如果执著于禅修,或者在禅修中偏执于“顿悟”与“神通”,或者只是用禅的外衣去包装纯粹物质利益之企图,那必将会“著静落空”,背离“直指人心”之宗旨,最终也必将事与愿违。因此,我们谈禅、谈禅定,不能谈玄说妙,不能脱离人生实践,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不能脱离社会人群。禅的境界、精神和智慧,恰恰就在于生活中的行走坐卧、举手投足间,只有通过生活的实践与社会的考验,才能得以体现和彰显。禅与生活是“不二法门”,在生活中禅修,在禅

气功、气学、气道 与禅的关系----浅谈无火(炁)之气

气功、气学、气道与禅的关系----浅谈无火(炁)之气 黄高正2009.3.6 从气功谈起 气功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当时的气功练法可在现存的金文拓片中看到,《三代吉金文存》第二十卷中拓片《行气玉佩铭》便是一例。之后历朝历代都发展出新的气功法,但其原理不离其宗,其宗就是要内外净气合一。例如魏晋之前的《服气经》讲:「内气有一,吐气有六。内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后来道家及天台宗皆对六气深入阐释,直到清朝的《天仙金丹心法》,讲吐纳时还是练这六气,道理一样,说法不同而已。另外,太极拳、形意拳与八卦掌这三大内家拳法也是有名的气功,清末的武术名家孙禄堂曾说:「拳术之道,始于一理…形意拳诚一,八卦拳万法归一,太极拳抱元守一。」三者都是要以意引气,以气运身,让气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达到气透拳掌,凌空发劲。除了中国本有的气功外,还有印度的达摩易筋经、达摩禅经、西藏的九节佛风、宝瓶气等传入中土,使中华气学如大海纳百川,人才辈出,这是其它国家所望尘莫及的。 练气之功效不胜枚举,下者可却病延年,中者能起死回生,上者成仙成佛。此乃气功之所以历千年而不衰的主要原因。但一般人知道的气功只限于以肢体动作配合呼吸调息,或把拉筋和推人等动作当作是气功的全部,而忽略了气功的心法。本文特由气学、气道与禅的关系做整体性的探讨。 气学:中国与希腊 「气」这个字的意思,在古代是以「气」或「炁」来表示,早在三千多年前,商朝甲骨文已经用「」来表示「气」这个字,《说文解字》解释「气:云气也。象形。」可见,早期「气」这个字是指有形的云气。 关于「炁」这个字,康熙字典引用《关尹子·六匕篇》的「以一炁生万物。」这句话做解释,关尹子就是获得老子传授《道德经》五千言的那位函谷关尹。他所说的「炁」即生命生生不息的无形能量。「炁」为「无火」之意,五行之中,心属火,肾属水,心火降而肾水升,二者相交,则水火既济,其乐融融。如今「炁」与「气」二字有时大都用「气」字来表示。 在中华文化中,「气」主要有下列含义: 1.人体后天之呼吸与形而上的本体;如《服气经》曰:「道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 2.构成外在物理世界的无形动力。《青囊经》曰:「日月星宿,刚气上腾。山川草木,柔气下凝。」 3.气与魂魄相关。《淮南子》曰:「天气为魂,地气为魄。」 4.以「气」来说明与人事变迁的关系。《梦溪笔谈·象数》:「人之众疾,亦随气运盛衰。」 约与孔子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亚拿其孟斯(Anaximenes, 公元前585–525年),提出「空气」(希腊文α?ρα?, 英文air) 是一切存在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他所说的「气」是指有形的气体而非无形的动力,不可混为一谈。亚拿其孟斯认为气的稀散和凝聚产生了世界万物,万物之归结也是转化为气。由于世界的根源来自于空气,所以他认为灵魂(希腊文ψυχ?, 英文soul)也是由空气所产生。他可说是西方第一位探索灵魂的哲学家。亚拿其孟斯死后,希腊哲学的研究转向神学与物质极微,他的学说如昙花一现,立告终绝。 相较之下,中国在周朝时对「气」的研究已趋完备,几千年来一脉相承,包罗万象,经道家、儒家及佛家陆续阐扬,并应用在武术、医药、风水、饮食、仙学、相命等方面。若论中华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唯气」论,这是与西洋的「唯心」、「唯物」和印度的「唯识」思想最大的不同处。 中国最早的「气」学来自于易经,《周易·说卦传》讲「山泽通气。」是指山上草木欣欣向荣之生气与湖泊的水气是互通的。这句话成为后世风水堪舆的起源。东晋的风水鼻祖郭璞在《葬经·内篇》开宗明义的说:「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基于这原则,郭璞把山水之气,坟墓之气与生者之气运连结在一起。

什么是禅 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静。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1] 禅的定义:禅那,汉译静虑,即于一所缘境系念寂静、正审思虑。 禅那与禅定可视为同义词,但是两者的分别在于,禅那的范围窄而定的范围宽。禅那专指色界以上的四禅境界,而欲界诸定因智慧狭小,不能称为禅。《大智度论》卷28:“四禅亦名禅,亦名定,除四禅,诸余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为禅。”因为佛陀与其弟子多以四禅力证入涅盘,所以四禅又称根本定〈dhyana-maula〉。 《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禅的意义就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的智慧,这叫作禅。 《心经》中“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行深”,就是禅定、深定。观自在菩萨在禅定中发现,当五蕴皆空-也就是“无我”的时候,一切的烦恼与痛苦就解脱了,观自在菩萨就是在定中得到这个清净的大智慧而证得大自在成就。 禅学,是佛教的一种思想,其大意是放弃用已有的知识、逻辑来解决问题。认为真正最为容易且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直接用源于自我内心的感悟来解决问题,寻回并证入自性。其理论认为这种方法不受任何知识、任何逻辑、任何常理所束缚,是真正源自于自我(你自己)的,所以也是最适合解决自我(你自己)的问题的。也就是说可以把禅理解为是一种最为简单也是最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下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清楚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中所包含的贪、瞋、痴,当下就把它照破,所以,对外境不起攀缘染著,自内照而不昏沉无记是也。 禅---梵文“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思维修”、“弃恶”等。就是在生活中静静过滤碎片,修正错误的思维,抛弃恶念。佛教普遍采用的一种修习方法,源于婆罗门经典《奥义书》所讲的即:静坐调心、制御意志、超越喜忧以达到“梵”的境界。修禅,可,以静治烦,实现去

十首小禅诗,人生大境界

十首小禅诗,人生大境界 诗词精品集 纷纭的世界,独守己心,淡定从容,就会有一份宁静的美好。人间得失无常,聚散随缘。经历的都是修炼;走远了再回首,发现这一切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清醒。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领悟生活的本真,感受人生的美好。 禅诗有深意,细细品味,皆有所得。 世事无常,没有永恒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唐·龙牙禅师 ▲早上看到花开满树都是红的,晚上花落了树上已然空了。其实,人世间的事和这花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呢:世事都是无常变化的。 只看他人短处,不知自己短处 手携刀尺走诸方,线去针来日日忙。 量尽前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时量? ——元·石屋《裁缝诗》 ▲这是一首讽喻诗。裁缝为了做衣,拿着刀尺为他人量短长,却从来没有为自己量短长。这世上的很多人不都是如此吗?有的人穷尽一生都在计较他人的长短,却从未回头正视自己的长短。

有时候苦苦寻找的就在身边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无尽藏 ▲每天都在寻找春天,为此走遍无数山峰,鞋都踏破也没有找到春的气息。回到家时,偶然嗅了下梅花,却发现梅花枝头已经布满了春天的气息。有的时候,我们苦苦寻找的,其实,早已拥有了。 退一步,是另一种前进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南北朝·契此 ▲农夫一株株地插秧,低头就看见倒映在水里的天空。当我们心里没有杂念的时候就是悟道了。农夫插秧是边插边后退的,正因为他能够退后,所以才能把稻秧全部插好,所以他插秧时的“退步”,正是工作的向前展进。 悟道在心不在形 门庭清妙即禅关,枉费黄金去买山。 只要心光如满月,在家还比出家闲。 ——清·张问陶《禅悦》

四禅八定的境界

四禅八定的境界 “四禅八定”属释家禅宗大乘功法。这里主要介绍两大阶段的要领。 一、欲界定,欲界定分四个步骤训练: 第一步:粗定 练功的时候,专心一意。即要专注,不分心,不乱想。坐势也行,站势也行,睡势也行。粗略地把意识定下来。 第二步:细定 把练功意念进一步往深层里定,好像是定在了一个地方不走一样,即定根法。其道理是,由于思想高度集中,认真地静下来了,所以就好像动不了似的,这叫细定。这要求练功人把练功意念往深层定,气往下沉,人非常的安稳。 第三步:欲界定 练功的意念稳稳地定住以后,下意识就开始出现一些美好的想法。所谓“欲界定”,是指有了某种想法和念头之后,马上就定住了,不要让某种想法或念头继续往前发展。 如,练功时,你脑子里突然出现某地,但你马上把意念就定在那某地,不要让下意识走进了那某地的地方——欲界定。又如,你的意念刚好出现的是大海边,那你马上把这个意念定在海边上,可不要想到下海——欲界定。或意念刚好出现的是井边,可不要想到下井一一欲界定。或出现了一棵大树,那就马上把意念定到这棵树上,不要再出现上树或其它杂乱的意念——欲界定。 练功练到这一步常常心神爽快。这是练功中关键的一步。由粗定到细定,进一步到欲界定。就是下意识的欲望跑出去了,跑到某个地方了。如前面出现大河,你就把意念定在那观看大河,而不要让意念再往前走,走进河里边去,如走进去就要出麻烦。这叫“欲界定”。 第四步:未到地定,又叫“未来禅”。 “未到地定”这一步是指,练功的下意识在“欲界定”的那个地方观望好长时间以后,随之再用意念把下意识往回收、收、收,收拢回来,整个下意识又回到了你练功坐着的位置上。回来后,再把意念放松,放松到觉得你周围什么都好像没有了,心身也没有了似的,这就进入了气功的“心身境虚”的境界。这一步叫“未到地定”。 以上的四个步骤,是“四禅八定”的第一阶段。如果你练功时能把这几个过程都经过了,就完成了第一阶段。 二、根本禅 根本禅又分为四步功夫,即四禅。 l.初禅,初禅包括“八触十功德”。 八触,八触即八种练功感触:动、痒、轻、重、凉、热、涩、滑。

禅的最高境界和禅宗的精髓是什么

禅的最高境界和禅宗的精髓是什么? 2011-07-01 01:49:05|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你不再是你,我不再是我,心若止水,万物皆空。 禅就是心,心就是道,道就是自然,最高的境界就是没有境界的境界!人都有欲望,因欲望的引动长期熏习修炼成为习惯,也就是佛教讲的贪欲!好比一杯水在外界的接触下因缘相合杯子的水就开始摇晃不定!那么我们会认为是水在摇晃,那么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佛教讲颠倒我执就是这个意识!水不会自生摇晃,好比欲望并不是来自自心,而是外界的引动,只要驱除对欲望的执着,守戒行慢慢的通过戒定慧修善行安定内心,内心没有对立善恶是非的对立那么水就会自然恢复平静!与道自然合一也就是现在讲的天人合一,没有境界的境界,因为里外如一自然没有动摇的可能,更没有一个境界可寻因为这是最高的境界!我们会因为外界的欲望引动身心不得自在,为欲望而劳心动神,造成身心烦恼不和谐安定,计较善恶是非不能一心为善安定内心!那样本就是违反了道的自然,也是自然宇宙变化和谐的真实道理!那么要实践就要修善行处水柔居下随缘顺自然之道另身心自在与道相应! 禅的最高境界---心如止水古人尤其是名人,向来盛行谈禅论道!因为,禅可以净化人之心灵,可以感悟人生之真谛!而谈禅的最境界就是-----心如止水。心如止水,简言之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定力达到极高的境界,可以物我两忘,波澜不惊!苏东坡在瓜州任职时,住的地方与著名的金山寺只有一江之隔,金山寺主持是位得道高僧---佛印禅师,苏东坡经常与禅师谈禅论道,时间久了,俩人交往十分密切,感情也很深厚,可谓同道知已!苏东坡才高气傲,自以为参禅有得,他撰写了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诗中的八风是指人生中的毁誉讥讽等八种情景,他得意地派书童过江送与佛印禅师。佛印禅师看后便回信一封。苏东坡看完禅师的信后便十分气愤,他满以为禅师会给予很高的评价,但是万万没想到禅师的回信竞是带有悔辱性的“放屁”二字。苏东坡乃当时大才巨子,哪里受得了这轻慢与羞辱?苏东坡带着一腔怒火,立刻上山去找禅师理论。可那佛印禅师便笑道站在寺门口相迎。苏东坡便上前质问禅师为何羞辱我?禅师依然笑着看着苏东坡,良久以后,便讲到:“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过江了呢?” 良久后,苏东坡才顿然醒悟!羞得无地自容,是啊,自己不是感觉已经能够心如止水了吗?怎么禅师一个小小的测试就经不住了呢?简直是夜郎自大呀!唉!心如止水,就是要告诫人们,在荣誉面前、在诋毁面前、在苦乐面前、在贫贱面前、在失落面前、在曲折面前、在痛恨面前、在名利面前……都要“宠辱不惊”与心如枯井!! 1

佛教禅定的几种分类

佛教禅定的几种分类 什么叫禅定呢?大致上说,就是心专注于一个善缘不散乱。 禅定有世间的禅,也有出世间的禅。四禅八定,都属于是世间的——修色界和无色界这些天界的。还有出世间的禅——就是四谛、十二缘起、空性智慧。这些主要是为证得声闻、缘觉、菩萨和佛的果位。 禅定还有有相和无相之分。有相就是小乘,修不净观、慈氏观;还有呼气、吸气观;还有声闻乘的四谛、十六行相;还有缘觉的十二缘起、大乘的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些都属于是有相的禅定。无相的禅定主要就是无我、空性智慧。 禅定还可以分为凡夫行静虑、义分别静虑、缘真如静虑。 第一,凡夫行静虑。修禅定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觉受——乐觉受、明觉受、无分别觉受等等。修行者那个时候执着于乐、明、无分别的觉受,所以是凡夫行,也可以说是一般凡夫的禅定修法。 乐觉受就是内心自然会显现一些喜乐: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事情,但心里也很高兴,感觉非常舒服、快乐,无法言喻。这些觉受叫乐觉受,这是一般的觉受。明觉受就是在禅修的过程中,能看到、感觉到外面的很多东西,如房屋、山等。无分别觉受是修禅修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就是入定的过程中,这些分别念彻底没有了,特意让它生,它也生不起来。但这些觉受也是偶尔的,不是永久的,不能执着。 凡夫行静虑在小乘里主要是不净观等修法,大乘里主要是指慈悲喜舍。这些主要是资粮道的修法。 第二个是义分别静虑,也就是观空性。对无我、空性也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达到现量,而是比量的智慧,还会执着于空,这个是义分别静虑,这个时候还有分别念。凡夫行静虑是在资粮道中修的禅,义分别静虑是在加行道中修的禅。 第三个是缘真如静虑,这个时候是现量——寂止和胜观。寂止也就是定,如如不动;胜观就是慧,智慧,了了分明。这两个是同为一体,双运的。这种禅修只相似于佛的那种寂止、胜观,相似于佛的禅定。它也是圆满的,但是还没有真正达到佛的那种境界,所以它叫缘真如静虑。 这三种静虑,都要有正知正见的摄持——心要专注于正知正见,专注于善念不动摇。 很多人现在都注重修禅,但是都没有正知正见,而是那种什么也不想,什么念头也没有,无记的状态。这不是什么高的境界。有些人在无记的状态中也能入定,也能坐好长时间,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没有问题。但这不是四禅八定,连小乘的禅定都不是,更不是我们大乘修行者所要修的禅定。 这样修禅会有两种果报,一个是在三恶道,一个是在三善道。三恶道就是那些冬眠的动物——它们一入眠好长时间都不出来。这也是以前修无记的禅定的一种功夫。为什么在恶趣里面呢?因为他没有断恶行善,没有上供下施,所以不能投生在上三道,只能在三恶道。这个修禅的果报也不会浪费,会在恶趣成熟。如果有一般的断恶行善,也有一定的上供下施,这样修禅的果报是转生在长寿天,也就是无想天。这个果报穷尽的时候,还会堕落,还会下地狱。他在那种禅定中,一直以为那种状态就是解脱,是佛的境界,然后享受那些境界里的一些觉受。有一天业力穷尽了,他自然就会从禅定中来。这个时候知道自己烦恼依旧、习气依旧,还是没有解脱。他不知道自己没有如法修行,于是就对佛法生起邪见:“我学佛了,修行了,但

六十六条经典禅语,看完提升人生境界

1.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3.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4.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5.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6.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7.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8.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9.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0.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1.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2. 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3.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4. 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5. 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6.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7. 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18. 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9.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20. 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21.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22.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3. 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24.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5.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26.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27.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8.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9.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0.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1.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32.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33.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也谈四禅八定

彗空居士论四禅八定 应同修之请,当在今晚有限时间内简述之:四禅八定 四禅八定是一种修习禅定的法门,并不仅仅指佛家或者外道; 禅定即“三昧”,禅定亦即“止观”,止是一心不乱,观是了了分明。也就是心系于一处,专注于一境,止观双运、定慧等持的法门。 关于四禅八定很多文章都有论述,但相信很多同修看完后如坠十里迷雾,不得要领,我现就实修实证的体感,用通俗语言简述:四禅八定大致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定几个次第;其中欲界定有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和未到地定,大致相当于筑基炼己的阶段;而道家所说的小周天是进入色界的初禅开始之前,大周天阶段则是真正进入了色界定之初禅; 初禅的觉受简单讲就是“离生喜乐”,通过禅定舍离财色名食睡五欲,除掉了贪嗔痴慢疑五盖,产生出离欲界的乐受,所谓岀欲不离尘; 二禅的觉受是“定生喜乐”,感受到深入禅定的体感,身体和内心升起快乐的觉受; 三禅的觉受是“离喜妙乐”,离开了世俗的喜乐,开始有了禅悦之喜乐,此后在没有这种喜乐觉受了; 四禅呢,就是“喜乐双舍”了,什么喜乐觉受都消失了,只剩空定虚无的体感,所谓的身空心空的感觉; 按照佛家的说法,俱解脱三果阿那含可以从四禅证入灭尽定,不在回还欲界,住在色界最高的五不还天中,但不出轮回;四果阿罗汉也可以由四禅证入灭尽定,证得有余涅槃,还有色身,不出轮回,也可以直接取证无余涅槃,出离轮回;在此仅就典籍义理简单描述,我等凡夫不必深究; 上次我们简单讨论了四禅八定的初禅到四禅的修炼体证过程,现在简单回顾一下,然后继续讲四空定。 四禅八定分为欲界定、色界定和无色界定;欲界定有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和未到地定;色界定有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无色界定则包括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定; 在这里我也仅是就个人修炼体证做一个如实的平铺直叙,好让各位同修有一个比较和印证,未必能与有关四禅八定的典籍文字一一对

王维的以禅论诗

眉眼看书·王维的以禅论诗文/ 笑笑眉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人。开元九年中进士第,作大乐丞。后因伶人舞黄狮子事受到牵累,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擢为右拾遗。天宝十五年安史叛军陷长安,王维扈从不及,为叛军所虏,乃服药取痢,伪称暗疾,但仍被迫接受伪官。唐军收复长安后,凡为伪官者分等定罪,王维因任伪职时曾作《凝碧池》一诗诉说衷曲,同时他弟弟王缙愿削官为兄赎罪,故而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以尚书右丞终,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以般若力,生菩提家”(《赞佛文》),其全家人均虔信佛法,茹素戒杀。王维的名字本身就深含禅机,他名维,字摩诘,连读恰为“维摩诘”,与《维摩诘所说经》中维摩诘长者相应。在经中,维摩诘长者通达甚深般若智慧神通广大,是一位得到释尊称许的大居士。又,此经专说般若,是禅宗的根本经典之一。王维既以维摩诘作为自己的名与字,可以观见他对其人的仰慕之情,也可透露出他与佛教、尤其是与禅宗的深厚缘分。王维一生遍访名僧大德,“以玄谈为乐”,颇有所证悟。据《神会语录》载,神会居南阳时,王维曾以修道解脱之事相询,神会答曰:“众生本自心净,若更欲起心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解脱。”不假方便,直指心性妙圆。王维听后很是吃惊,叹言:“大奇!”并说:“曾闻大德,皆未有作如此说。”便与神会禅师“语经数日”,反复参究,深膺其旨,叹曰:“此南阳郡,有好大德,有佛法甚不可思议!”后来王维受神会之托,作《六祖能禅师碑铭》,极力称扬六祖大师:“世之至人,有证于此,得无漏不尽漏,度有为非无为者,其惟我曹溪禅师乎。”《碑铭》中还谈到神会北上传法,因“世人未识”,遭受波折,“尤多抱玉之悲”的无奈,及“谓余知道,以颂见托”的缘起。由此可以观见王维之于禅宗已独膺曹溪顿悟之旨,且妙解契道,颇得神会之认许。他因受荷泽神会禅师所托,作《六祖能禅师碑铭》,成为后来研究禅宗史的重要史料。 佛教自西汉人传入我国,依附于“黄老之学”生存下来,经与三玄合流,到隋唐得到以充分发展。已完成汉化并与儒家思想结合的禅宗在当时已形成相当气候,成为社会思潮的一大流派。盛唐是禅宗勃兴之际,士子们以谈禅为风尚,奉佛与隐逸在盛唐成为文人士大夫们“独善其身”、“独抒性灵”的一条颇具时代特色的终南捷径。 王维虽不至以隐逸为终南捷径,但他的思想中受禅宗影响之深超过了当时的一般士人。他的一生主要活动时间为开天盛世,但终于肃宗朝,他目睹了大唐盛世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他的作品或许没有杜甫对现实的深刻与全面的反映,但在他的作品中,有“纵死犹闻侠骨香”的壮志,有“万国衣冠拜冕毓”的自豪,也有“凝碧池头奏管弦”的哀痛,但是最独具特色的,应是他溶禅景意于一体的山水田园诗。这一类诗作多出现在王维晚期,之所以如此,探微溯源,与王维所处的盛唐时代的社会意识及其本人的生活经历、思想意识有着内在关联。公元748年,王维营造辋川别墅,尝与裴迪游咏其间,参花悟道,吟诗作画。“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王维遂开始了这种亦官亦隐的生活,自谓“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苟身心相离,理事俱如,则何往而不适?”,这与《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无缚无解、无乐无不乐”的人生境界何其神似? 王维诗中以禅入诗者甚多,但也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纯粹的佛理教义的说教诗。也就是说,把诗当作宣扬佛教教义的工具。王维对佛教研究颇深,因此他常常将禅宗经义诉诸诗歌,李梦阳言:“王维诗高者似禅,卑者似僧”。(《空同子》)所谓“卑者似僧”多指这一类以禅语入诗者。 如《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 了观四大因,根性何所有。妄计苟不生,是身孰休咎。色声何谓客,阴界谁复守。徒言莲花目,岂恶杨枝肘。既饱香积饭,不醉声闻酒。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即病即实相,趋空定狂走。…… 这本是一首慰病之作,作者却用禅宗的思想来解释人生疾患。王维认为,人之所以眷念人生,就是因为有世俗之念,

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

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 禅的智慧 是通达生命本性 禅,指中国独创的禅宗。“宗”,指直契佛心,以与依靠佛陀经教入门并传授的“教”相区别。禅宗在中国的产生,是佛教发展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也是出世的印度佛教在重视人文精神的中国土地上一次成功的文化移植。随着大批知识精英加入佛教传播行列,开始用中国的社会伦理思想和思维方式改铸印度佛教,佛教逐渐走向入世、注重伦常日用和清通简要的道路。在思想体系上,禅宗以大乘的般若空观和涅槃佛性论为理论基础,融合了中国儒家的心性论和老庄的自然主义态度。 禅的智慧,是通达生命和世界的实相。如铃木大拙所说,“禅本质上是洞察人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奴役到自由的道路。”(王雷泉等译:《禅宗与精神分析》,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这个奴役,是心灵自己设置的牢狱,即烦恼障和所知障,把完整的世界割裂成支离破碎,导致一叶障目、盲人摸象。这种心结、心狱,按阿部正雄的分析,即人的自我疏离和焦虑,是人的局限性所固有的,阻碍我们对世界的真实认识。 《坛经·般若品》指出:“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菩提,是开悟的智慧。禅宗直指人心,将出世的理想和境界,统统收摄于我们每个人内心本具的觉悟自性,通过般若智慧的修行而获得主体的自由。顿悟在禅宗里有“迅速地体悟”、“不依固定修行阶次的体悟”和“不拘时间场合任运于平常生活中顿悟”这三层涵义,而禅宗的重点是在悟后如何重新面对人生和世界。 正如南泉普愿禅师所说“须向那边会了,却来这里行履。”须向那边会了,即禅宗所说的顿悟,它解决宗教解脱的向上门问题。却来这里行履,则开拓了面向社会现实的道德实践的向下门。因此,超越的佛法必须落实在现实人生。禅宗的根本任务就是如何在现实生命中动态地把握住超越的佛心佛性和内在的本心本性的终极合一。由于禅宗的这一挑战,而深化了儒家的心性论,完成了沟通中国思想中的宗教解脱与哲学智慧的历史使命。只有把握住禅宗向上和向下两门,才能理解禅为何在现代依然焕发异彩。 明心见性 提升人生境界 《坛经·行由品》开宗明义指出:“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明心见性,是《坛经》的核心思想。这段总纲性的话语有四个关键词,涵盖了全部《坛经》乃至整个禅宗的大意。

定心的层次与禅定境界2016.7

定心的层次与禅定境界 陈兵,1945年生,著名佛教学者,1981 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系。现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四川省文史馆馆员、成都市第12 届政协常委。著有《佛陀的智慧》、《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佛教生死学》、《佛教心理学》等多部专著,历年来发表百余篇论文,培养了70余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佛学总结佛教徒修行的经验,具体阐述了修禅入定的心路历程、身心变化、定心的层次和种类以及检验标准,描绘了定心迥异于散心的奇妙功用,论述了修习禅定路途中的种种问题。这些内容,是佛教徒建立信仰的重要依据,修行的必要指针,对研究现代心理学甚少涉足的超常心理,及开发人类潜能,具有重大启迪意义。 一般说来,各种三昧的证得,必须循序渐进,经历由散而定、定心逐渐加深的进程,这一进程依各人的根器、机缘和修习的勤惰,长短千差,然不论迟速,所历路径皆有一致性。 一、由散入定的初步进程 关于初学修定,由散心渐入定境的阶梯,《六门教授习定论》依《阿含经》分为九个住心(心的状态): 1、初住(内住)。定少散多,乱心难制。修习者自觉杂念纷涌,有如奔腾的洪流,难以遏止,心所专注的境界,每每被杂念打断,或则昏沉瞌睡,难以振作。杂念的涌现,或由所专注的对象及周围的境物、声音的干扰而引起联想,或因心理上的不安或事务、工作的负担而自然生起,或因阿赖耶识中的积习而无端生起。这是多数人修禅定时必然遇到的困扰。然能自觉到杂念纷涌和昏沉沉没,不似常人虽然时常杂念纷涌而不自觉察,已经是自觉摄心的一种表现。 2、正念住(续住、等住)。杂念掉举逐渐被制服,系心于一境的正念成为主人,能数分钟乃至二三十分钟专注所缘境而不散不沉。但杂念仍然不时露头,此时定心,喻如涧溪流水,时隐时现。 3、覆审住(安住)。定力增长,专注所缘境片段入定的时间较前延长,虽然仍有散乱、沉没现起,而现起时能较快觉察,运用技巧及时对治,摄心还住所缘境。此时心态定多动少,基本安定,较前放松。 4、后别住(近住)。定力更增,接近于寂定,虽然仍有掉举、沉没生起,但较前能更快地觉察,及时摄心住所缘境。修习者自觉心如潭中之水,多时寂定不动,但有时还是会被散乱、昏沉之风吹动,不能离对治沉、散的干扰。 5、调柔住(调伏住、调顺)。散乱、调举、昏沉、沉没的干扰逐渐减少,可以在较长时间(半小时以上)专注所缘境而安然不动,尝到入定的甜头,因而自然形成修定的习惯,乐于打坐。 6、寂静住。沉、散已不再干扰定心,此时若贪著禅定所生喜乐而起分别,会由之生起散乱掉举,灭除对禅定喜乐的贪著分别,其心寂静不动。 7、降伏住(最极寂静住)。定力继续增长,能自主情绪,降伏所有已生、未生之烦恼妄念的干扰,定心更为寂静。 8、功用住(专注一境)。入座之初用意摄心,便能很快入定,于一座之中专注所缘,不令沉、

一二禅境界及天王悟、见惑

一二禅境界及天王悟、見惑 一二禅境界及天王悟、見惑 三摩是三摩地,就是修定,現在彌勒菩薩很科學地給你分類,告訴你怎麽樣修定,加上我再來給它注解、補充,那麽以所有尋有伺等三地在上面,這個很重要,就是我們現在打坐起來,不是有個同學,你們今天,我收到好多問題的,都很啰嗦,問得都不過瘾的,但是都是問題,我暫時擺在那裏沒有答,不過有個人已經問到,“一念回機,便同本得”。這些問題我會答複的,不要慌,不過你一念回機,一念回機還是在有尋有伺裏頭,我說法講經,不同哦,我也不是和尚不是法師,我頭上有發,不像你們沒發,不同,比我高一級,我也不是法師,我也不是居士,我是個跑江湖亂講的,人家不敢講,我什麽髒話,好話都敢說。 什麽叫有尋有伺,叫你們照佛學那個解釋了半天頭大了,有尋……,尋和伺兩個字,唐代玄奘法師的翻譯,古代翻譯就是有覺有觀,“覺”字有覺,就是玄奘翻譯翻的“有尋”,有觀就是玄奘法師翻譯的“有伺”,那麽你們上佛學,這樣教學生就對了,可是教了半天,佛法還是佛法,他還是他,你還是你,屁用都沒有,有尋有伺、有覺有觀是什麽意思呢?怎麽叫做有尋、有覺呢?譬如我們打坐啊,譬如啦,

做功夫想念頭清淨,清淨不了,怎麽才能清淨啊,就在尋找,找這個插頭,插在那個清淨地方,所以有尋,等于我們晚上走夜路,後裏拿了個電筒,掉了一毛錢了,在哪裏,在哪裏,拿個電筒來找,這個叫有尋,找到了,這一塊錢在這裏,拿個電筒找到了,在這裏,在這裏,這個手電筒的光圈照到它不要動了,在這裏、在這裏,找到了,不要亂找了,這個就是“伺”的境界,這樣懂了吧,這樣聽懂了吧,我這個說法,叫做王大娘的說法,王大娘的裹腳布,又長又臭,不過有時候洗幹淨了蠻香的,有尋有伺,那麽現在告訴我們,總标《瑜伽經》所謂四種,你講它是禅定,靜慮就是禅定。 第二種叫解脫,第三種叫等持,什麽叫等持啊,你們學過佛學院同學都懂,定慧等持,所以有時候解釋“三昧”兩個字,你們講佛學就是定慧等持的意思,他有時候叫等持,不過進一步叫等至,平等的到達那個境界,這包括了什麽内容呢,就是做功夫修行的内容。 一,從離生有尋有伺靜慮,這是第一步初禅,我們講修行要達到離生喜樂,舊的翻譯大家都曉得的,那麽我給你們解釋,真的功夫做到,身心可以分開了,因爲達到身心可以有分離之感,而且有出離之想對于人世間啊,這個世俗越來越想離開了,而且在靜中,曉得這個思想、心理作用、精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