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人性化设计

浅谈人性化设计

浅谈人性化设计
浅谈人性化设计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32?

[收稿日期]2008-04-02

[作者简介]1.陈晓恒(1981-),女,邯郸学院美术系教师;2.宋宁(1977-),女,邯郸学院美术系教师。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2008)05—0032—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就给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一个产品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其使用价值,而是越来越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情感价值、美学价值、个性化价值等,一句话,人性化需求越来越高。从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来看,人性化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对产品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设计并非表现个人内在的纯艺术,也不光以技术为导向,追求机能性为目的。设计行为除了以艺术的感性、表现力与科学的理性、技术为基础,考虑人的生理与心理、社会及文化、经济等层面间的关联性外,同时也是对应人们多样化需求的具体表现。

一、产品的人性化设计

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从设计的本质来说,在设计过程中,任何观念的形成均需以人为基本的出发点。如果设计师对物与物的关系过分重视,而忽略了物与人的关系,则设计可能就会迷失方向,与一般结构设计没有什么区别。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说,并不是不去考虑这方面的因素,而是在设计理念上要更加强调人性化。因此,设计以人性化为主应被看作是首要的设计理念。注重人性化的设计,正是现代设计所追求的崇高理想,即为人类造就更舒适、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既然人性化设计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那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是如何实现的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师。设计师通过对设计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赋予设计物以“人性化”的品格,使其具有情感、个性、情趣

和生命,最终达到产品人性化设计的目的。设计,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合理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一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系统。设计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保留的原始纯真本性,不是理性, 而是情感。只有情感,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深入到人生经验的提炼中去,并且把这种人生经验转而作为人的基本价值观念的体现,这样在设计上才能体现出设计的人本关怀,赋予设计以情感。

二、无障碍设计充分的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概念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 design)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体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无障碍设计首先在都市建筑、交通、公共环境设施设备以及指示系统中得以体现。例如步行道上为盲人铺设的走道、触觉指示地图,为乘坐轮椅者专设的卫生间、公用电话、兼有视听双重操作向导的银行自助存取款机等,进而扩展到工作、生活、娱乐中使用的各种器具。二十余年来,这一设计主张从关爱人类弱势群众的视点出发,以更高层次的理想目标推动着设计的发展与进步,使人类创造的产品更趋于合理、亲切、人性化。

浅谈人性化设计

陈晓恒 , 宋

(邯郸学院,河北邯郸056005)

摘要:在设计中人的地位关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只有更好地体现认识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使设计在真正意义上

体现人本关怀,这样的设计才能称之为更好的、更有意义的设计。人们对产品质的需求提升到空前的高度,而且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具体化、个性化。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本身,既然人们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那么,设计师应设计出更有个性的产品。一句话,人性化设计是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

关键词:情感;人性化设计;无障碍设计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33?

无障碍设计关注、重视残疾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但它并非只是专为残疾人、老年人群体的设计。它着力于开发人类“共用”的产品———能够应答、满足所有使用者需求的产品。

例如,看起来极为普通的容器,其中却有着巧妙的“共用”设计:一组匹配使用的洗发香波与护发素,两个相同的容器,只是在其中的一个添加了一排线形凸起的触觉感知记号,就能使人一触即知是香波还是护发素。这个小小的设计,不仅消除了盲人使用的障碍,对于一般使用者来说,也是一种令人感激的亲切设计———洗发的时候不用睁眼就能辨别。类似的设计还有立体声耳机,用凸起和凹陷的珠点区分左右,既是外观造型上精巧的装饰,又是实现“共用”设计的“触知觉信息”。

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因而需求成为人类设计的原动力。需求不断推动设计向前发展,影响和制约着产品设计的内容和方式。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提示了设计人性化的实质。马斯洛将人类需要从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与爱情)、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需要的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当下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上一级需要才会产生,再要求得到满足。人类设计由简单实用到除实用之外蕴含有各种精神文化因素的人性化走向正是这种需要层次逐级上升的反映。产品设计在满足人类高级的精神需要、协调、平衡情感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而设计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绝不是设计师的“心血来潮”,而是人类需要的自身特点对设计的内在要求。

现代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而且要满足现代人追求轻松、幽默、愉悦的心理需求,当然生产商的经济效益也是可想而知的。英国Priestman Goode设计咨询公司设计出一种电扇,与人们以往的想象完全不同,因为它的扇片是由布做成的,设计灵感来自帆和风筝。和以往的风扇一样的是,它能送来阵阵微风,不同的是再也不用担心手被夹伤,它是完全安全的。扇片可以在洗衣机里清洗,在不用的时候扇片垂下,一点也不占地方。风扇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变成了带给我们乐趣的玩伴。

意大利设计师扎维?沃根(Zev Vanghn)于80年代设计的Bra椅子,采用了传统椅子的结构,但椅背却运用了设计柔软而富有曲线美的女性形体造型,人坐上去柔软舒适而浮想联翩,极富趣味性。1994年意大利设计师设计推出的Lucellino壁灯,模仿了小鸟的造型,灯盏两旁安上了两只逼真化的翅膀,在高科技产品中带进了温馨的自然情调,一种人性化的氛围扑面而来。

借助于语言词汇的妙用,给设计物品一个恰到好处的命名,往往会成为设计人性化的“点睛”之笔,可谓是设计中

的“以名诱人”。如同写文章一样,一个绝妙的题目能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给主题以无言的深化。一种好的设计有时亦需要好的名字来点化,诱使人去想象和体味,让人心领神会而怦然心动。意大利设计大师索特萨斯1969年为奥利维蒂公司设计的便携式打字机,外壳为鲜艳的红色塑料,小巧玲珑而有着特有的雕塑感,其人性化的设计风格已令消费者青睬有加。而其浪漫而富有诗意的名字——“情人节的礼物”更是令人情意顿生,怜爱不已。 1992年意大利年轻的设计师马西姆?罗萨?和尼设计了一个带扶手的沙发椅,虽然柔软舒适,造型却非常普遍。然而设计师对这一设计的命名却让其名声大噪,身价倍增。他把这一作品叫作“妈妈”,意味着这一沙发能提供给人以保护感、温暖感和舒适感,就像躺在妈妈怀里一样。设计师在展示其设计的实用功能的同时,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实用之外的东西,带给我们许多思考和梦想,其给人的心灵震憾和情感体验是不言而喻的。

设计师应将设计触角伸向人的心灵深处,通过富有隐喻色彩和审美情调的设计,在设计中赋予更多的意义,让使用者心领神会而倍感亲切。例如人们常见的手机,一代一代的手机层出不穷,为什么手机的市场那么大呢?原因是手机的样式和功能不断的在更新,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满足于手机的通话功能了,美妙的声音、丰富的图象操作界面、以及录音、摄像功能都是人们新的精神文化追求。

设计就是为人类而设计,为人解决某些问题,就是调和人、工具、公共设施及环境所构成之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调和论。在今后的发展中,人类生活和社会将更加依赖于技术的进步,设计师们也将更加需要这种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人性化”成为颇引人注目的亮点,并逐渐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因此,人性化设计将是会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的一个基础。设计的目的是为人而不是产品,而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已经不是以前仅仅满足于获得产品的使用价值。在产品设计中实施“情感化设计”,就是把产品设计的起点定位于当今的中国人身上,从他们的生活形态出发,研究尽可能符合消费者情感需求条件,设计出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情感、风格上都合理、丰富与多元化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傅永寿.哲学人类学-人类学向哲学的回归[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

(3).

[2]孙远波,黄小珂.信息化时代德人本主义设计理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1,

(5).

[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4]柳冠中.工业设计学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 张晗)

人性化设计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人性化设计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人性化设计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设计是为人服务的,这一点从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历史开始,从来不应该改变或异化。设计服务对象始终是人,设计的基本特征是技术性与人性的浑然一体、人与物的高度融合,并充分表现人类的智慧、情感和文化。 (一)人性化设计的理念 1.人性化设计的思想 人性化设计不是设计的潮流,不是设计的运动,它是人类从一开始在设计领域就不曾放弃的目标和梦想,因为人类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是有情感的,设计承载人们的情感,需要带给人更多、更细致的深切关怀和满足人的情感需求。我们今天欣赏人类早期的“设计”作品,如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人鱼纹彩陶盆,更多是为作品中最纯粹的人性表现所感染和打动,这些作品中并没有我们今天系统化和理论化意义上的“人性化设计”思想。但是伴随着人类思想意识的觉醒和不断发展,并且在经历了设计发展的曲折历程后,人们对它进行了新的思考。 2.人性化设计的内涵 人体工程学和功能主义是人性化设计的科学基石和基本思

想。因为人性化设计首先必须满足对人们生理层次的关怀要求,而这一点必须建立在科学和系统的人体工程研究基础上,必须建立在对真实功能的本质追求之上;它要求设计必须关注产品使用者的需求动机、尤其符合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伴随着人体工程学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人性化设计将在科学的指引下成熟和完善,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安全、健康的使用条件和环境。 人性化设计另外一个重要的核心思想就是科学的人本主义,在以科学的手段和方式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之外,更需要关注人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诸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人性化设计的第三个重要思想是平等尊重的人文主义,即对特殊人群的关怀,全面尊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文化、不同生理条件使用者的人格和生理及心理需求。人性化设计必须有助于提高和改善人的人性和人格,促进人的社会化,有助于改善人与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人性化”的不断丰富与发展 1.“人性化”设计的理念是历史的、辨证的 “人性化”是设计发展无法摆脱的永恒主题,因为设计是人有意识地主动改造世界的行为,而“人 ”又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们今天提出的

人性化建筑设计理念的多角度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b12170732.html, 人性化建筑设计理念的多角度分析 作者:陶根生赵坚 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8期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居住和使用,对建筑的美观、舒适等性能有了更多的需求。因此,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就成为了将来建筑设计的一个主要趋势。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功能、风格、环境等都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凸显城市的建筑文化,让现代建筑充满活力,让居民生活丰富多彩。本文结合人性化理念的含义,分析人性化理念下建筑设计的原则,从多角度分析了人性化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人性化理念;建筑设计;多角度 所谓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指的就是依据人们的思维习性、生理结构等,对传统的设计理念进行优化和延伸,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建筑各种性能的需求。 一、人性化建筑设计理念概述 人性化设计是当今设计的主要基础,目前不管是在功能,还是风格上,都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各种新产品的使用,能够给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精致、优美的外观也令人赏心悦目,现代人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和生活文明的需要,都可以在此基础上得到满足。 人在发展过程中,生活环境的改变,都是在以自身需求为主的情况下来进行改善,建筑设计走人性化道路,将大众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都彻底进行保障。以关爱人的生活健康,促进社会发展的理念,将人性化建筑设计实施。 人性化建筑设计理念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诠释:(1)建筑的功能性是满足人们需求的基础,这是建筑设计最低的要求,要使人们生活得舒适。(2)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的建设要与城市的规划相协调,如建筑间距不能过于紧凑,让人看着有紧张感,同时也埋下了很多不确定的安全隐患。另外,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上,应该对室内设计进行优化,让小空间也显得宽敞舒心。(3)随着人们的观念的改变,生态环保也是人们所追求的。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环保的理念,不仅能降低建筑耗能,调节人们生活环境的微气候,以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的需求,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 二、人性化理念下建筑设计的原则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仅仅只是简单的遮风避雨、生活居住,因此在建筑设计上建筑师也只是从建筑的功能上着手,缺少了对人和环境的设计。如具有现代建筑开创代表的水晶宫,就没有考虑到建筑的通风、空间设计、对环境的影响等,使得其并不受

浅析设计心理学在产品人性化设计中的应用

117 艺术与设计 摘 要:在人性化设计成为当今工业设计潮流的今天,以“人”为本成为设计必须考虑的前提,设计将更多地满足消费者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本文试图将设计心理学中的消费者心理规律应用于产品的人性化设计中,以求更好地为产品设计服务,设计出能够让消费者心动的产品。关键词:人性化设计 设计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 Abstract:Today humanization design is becoming the industrial design tidal current in the nowadays in personalization,"people-oriented" become the must premise when design,design will meet more satisfied high-level consumer mentality need.This article trying to apply the law of psychology of consumption in psychology to the humanization design of product,in order to obtain much better being for design and design out the product being able to let a consumer touched. K ey words:humanization design, psychology of design, psychology of consumption Internet 检索:https://www.doczj.com/doc/1b12170732.html,/ 浅析设计心理学在产品人性化设计中的应用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Design Psychology in Humanization Design 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工业产品要能充分适应和满足作为“人”的消费者的需求,早在1964年工业设计就被界定为:“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行为,它的目的在于决定产品的正式品质。所谓正式品质,除了产品外形和表面特点外,更重要的是决定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获得一种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满意的整体。”不难看出设计与消费者的心理存在着莫大的关联,而设计心理学正是在这种前提下应运而生。设计心理学既研究消费者共性的、一般性的心理规律,也包括其个性的、差异性的规律;既有对消费者心理的宏观分析,又涉及微观心理分析。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设计心理学很好地解决了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这一设计中的难题,进而使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成为具有科学依据的行为。 一、设计心理学在人性化产品设计中应用的作用与意义 人性化设计是指满足消费者心理和生理双重需求的设计,强调设计以“人”为出发点,最终达到为人使用的目的。在人与产品的关系中,作为主体的人,既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在自然方面,人性化设计要研究诸如人体形态特征、人的感知特性和人的反应特性,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等等。在社会方面包括: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社会行为、价值观念、人文环境等,目的是解决产品如何适应人的各方面特征,为使用者创造安全、舒适、健康、高效的工作条件。随着现代工业产品的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复杂,提高操作的效率和使用的宜人性的要求成为设计的任务之一。此外人 ∷余建荣 YU Jianrong 韩春霞 HAN Chunxia ∷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浅谈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

浅谈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 浅谈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 摘要 :纵观整个文化及设计发展历史,总会谈到人性化设计这样的一个话题,它突出反映出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以人为本,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设计追求。  设计是以人的核心,体现对人的关怀,为人服务,以人为主体,为了满足人类的基木需求和享受。“人性化”作为一个恒久的话题,在空间上具有延展性,在时间上具有延伸性。 前人的文明,对当代人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当代人在继承与改变的过程中,又将文化传至后代。在这一过程中,某些风俗习惯逐渐升华成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又逐渐遗落了文化,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呈现。使用图形,色彩、符号等,以最直观的方式直指灵魂深处,他们已经成为了一个经典的象征,他们成功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一些跨越时间的对话。这一对话往往是触动人的本质中最深层的部分,从而最终出现在人们的心中。这是一种需求,人性中不可或缺的的需求。作为人,我们不可能在脱离了历史的断层上生活。 关键词: 室内设计地域文化人性化设计主题文化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室内设计中,人们通常表现的是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去表现其视觉美感,力求视觉美与功能性和谐统一, 那么什么是人性化设计?有人说能满足人体工程学不就可以了吗?当然 这是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然而人性化的设计应该从很多方面来综合表现。 一、室内设计中的人性化体现 何为设计中真正的文化、真正的精神的表现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设计的区域定位问题,设计开发必须融入当地的文化,使其文化能够得以延续,作品表现更有张力。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体现并不是对中国的文化的肤浅理解,即“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将文化的精髓,即“神”融入进去。我记得有一个香港的著名设计师,他的成功

浅谈人性化设计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32? [收稿日期]2008-04-02 [作者简介]1.陈晓恒(1981-),女,邯郸学院美术系教师;2.宋宁(1977-),女,邯郸学院美术系教师。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2008)05—0032—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就给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一个产品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其使用价值,而是越来越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情感价值、美学价值、个性化价值等,一句话,人性化需求越来越高。从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来看,人性化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对产品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设计并非表现个人内在的纯艺术,也不光以技术为导向,追求机能性为目的。设计行为除了以艺术的感性、表现力与科学的理性、技术为基础,考虑人的生理与心理、社会及文化、经济等层面间的关联性外,同时也是对应人们多样化需求的具体表现。 一、产品的人性化设计 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从设计的本质来说,在设计过程中,任何观念的形成均需以人为基本的出发点。如果设计师对物与物的关系过分重视,而忽略了物与人的关系,则设计可能就会迷失方向,与一般结构设计没有什么区别。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说,并不是不去考虑这方面的因素,而是在设计理念上要更加强调人性化。因此,设计以人性化为主应被看作是首要的设计理念。注重人性化的设计,正是现代设计所追求的崇高理想,即为人类造就更舒适、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既然人性化设计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那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是如何实现的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师。设计师通过对设计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赋予设计物以“人性化”的品格,使其具有情感、个性、情趣 和生命,最终达到产品人性化设计的目的。设计,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合理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一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系统。设计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保留的原始纯真本性,不是理性, 而是情感。只有情感,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深入到人生经验的提炼中去,并且把这种人生经验转而作为人的基本价值观念的体现,这样在设计上才能体现出设计的人本关怀,赋予设计以情感。 二、无障碍设计充分的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概念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 design)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群体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无障碍设计首先在都市建筑、交通、公共环境设施设备以及指示系统中得以体现。例如步行道上为盲人铺设的走道、触觉指示地图,为乘坐轮椅者专设的卫生间、公用电话、兼有视听双重操作向导的银行自助存取款机等,进而扩展到工作、生活、娱乐中使用的各种器具。二十余年来,这一设计主张从关爱人类弱势群众的视点出发,以更高层次的理想目标推动着设计的发展与进步,使人类创造的产品更趋于合理、亲切、人性化。 浅谈人性化设计 陈晓恒 , 宋 宁 (邯郸学院,河北邯郸056005) 摘要:在设计中人的地位关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只有更好地体现认识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使设计在真正意义上 体现人本关怀,这样的设计才能称之为更好的、更有意义的设计。人们对产品质的需求提升到空前的高度,而且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具体化、个性化。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本身,既然人们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那么,设计师应设计出更有个性的产品。一句话,人性化设计是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 关键词:情感;人性化设计;无障碍设计

透过设计实例研究人性化设计(一)

透过设计实例研究人性化设计(一) 摘要:从不同角度来看待设计中的人性化,以大量事例说明设计对人生理、心理及环境等产生的影响,从中研究什么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关键词:人性化;物流价值;精神价值 设计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的,因此设计必然要研究设计物与人的生理、心理及环境等之间的关系?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技术所达不到的范围越来越小,但科技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一连串的矛盾和灾难?人类对科技的孜孜追求,使得设计在人们物质需求的满足上已做到了极至;与此相反,设计在精神上的体现却常常被设计者们忽视?正是这种对科技的盲目追求,使得人们忽略了生活中人性的需求?如何在设计中体现人性化,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1人性化设计的内涵 什么是人性化设计呢?人类的设计和设计物总是体现了一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伦理道德、历史文化和情感等精神因素,这是物的“人化”——造物的“人化”;而人类的一定意识、情感、文化等精神因素,又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形式来表达,作为人类生活方式载体的设计物,必然承担了一部分对人类精神的承载和表达功能,这便是人类精神的“物化”——人的“物化”?“人化”和“物化”构成了人与设计物的互动关系,设计便是物的“人化”和人的“物化”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这便是人性化的内在含义? 归根结底的说,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人性化的设计观念强调的是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的设计思想,强调人、物、环境、社会之间相互依存、互促共生的关系,从设计的崇高目标和境界来理解设计的意义,从更高、更宽的视野来认识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因素,使设计更加充满人文关怀?在设计和制造时都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首要条件来考虑?用李砚祖先生的话来说:“什么是好的设计?处于技术水品、市场需要、美学趣味等等条件不断变化的今天,很难有永恒评判的标准?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设计中对人的全力关注,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 对人性化设计的理解有多种,影响人性化设计的因素也很多,以下将用大量的设计实例来阐述如何看待人性化设计? 2人性化设计中人的物理价值体现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即吃饭、穿衣、喝水、住宿等人类最原始的、最基本的物质需要,是维持和延续生命所不可缺少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类只有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才可能追求高层次的需要?满足人类的生理需要成为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而且是永恒的动力,因此,在人性化设计中应该将生理需要作为首要的考虑要素? 1992年在伦敦对公共建筑卫生间所做的调查中有这样一些数据:在英国国家剧院有83个男用小便设施及厕位,而女用厕位为36个;在英国皇家宴会大厅相应的数据是64个和28个;英国博物馆相应的数据是41个和19个;利物浦车站则是49个和20个?这种忽略了男人与女人间生理需要差别的设计,导致的结果往往是:男厕所空空荡荡,而女厕所门口却排起长队? (2)安全需要? 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人类就希望满足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包括生理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等多方的安全?在这种心理要求下,人们一般都比较喜欢秩序和稳定? (3)易用性? 通常人们理解的易用性是指人对设计物的使用方便、快捷,为此人性化的设计自然少不了对人机工程学的研究,但除此之外,人性化的设计还应考虑如何“偷懒”? 为了躲避家务的繁忙,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研发而成的“Roomba”吸尘器能象普通洗尘器一样清理地板?不同的是它能在使用者不在家或是享受生活的时候工作,它能自动

人性化设计之产品与人的互动

人性化设计之产品与人的互动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设计产业的发达,越来越多优秀的设计作品涌向市场,人们对设计产品要求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看产品外表了,更多的开始专注产品与人的互动。随之而来的是诸多的人性化设计因素加入到了产品设计之中。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进行人性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人机工程;产品设计;互动 绪论 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是现代工业设计发展的整体趋势。人与产品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任何产品的价值都是服务于人的,一个产品如果脱离了人而单独存在就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就是产品设计的唯一目标,人性化设计是工业设计的理念核心,将会成为未来设计的重中之重。 1.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来源 在工业化的历史发展中,人们曾经一度忽略了在产品外形的设计里还包含与人密切相关的多种因素,导致了许多设计产品在设计后出现了许多难以被人们使用的因素,不久便被淘汰出历史的长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并逐渐走人了人们的眼前。 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现代工业史上产生了重要意义,它完成了从“人要适应机器和产品”到“机器和产品要服从人”的历史性的转变。把人做为了设计的核心,将人与产品进行了科学地定性与定量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出了人性化设计。 2.影响人性化设计的因素 2.1人的需求因素 人对产品的需求,是人与产品互动的主动因素。这种需求是在长期社会演变中不断发展变化的。满足需求者是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包括两个方面: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2.1.1生理需求。生理需求是指人们本体的器官、感官必要的需求,如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将会给日常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就像生活中各种各样工具,就是人类本身生理系统的延伸。通过借助这些工具,来实现一些仅通过自身无法实现的工作。如:望远镜是视觉功能的在延伸;车辆是人们行走功能的在延伸等。 2.1.2心理需求。心理需求包括不同的审美意识所表现出的所有审美需求以

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产品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从设计的本质来说,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任何观念的形成均需以人为基本的出发点。如果设计师对物与物的关系过分重视?而忽略了物与人的关系,则设计可能就会迷失方向,而与一般结构设计就没有什么区别。当然上述结构设计对产品设计的构造或功能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很重要的,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说,并不是不去考虑这方面的因素,而是在设计理念上要更加强调人性化。后者较前者更为重要。因此就产品设计的本质来说,以人性化为主应看作是首要的设计理念。注重人性化的设计,正是工业设计所追求的崇高理想,即为人类造就更舒适、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人本主义是——种新的设计哲学。它反对片面追求产品功能的设计或外观设计,它关心的是如何使产品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冲击力。当今的设计师是以对生活感受性具有敏锐观察力为目标,来改变人类的生活,这比由科技与商业的竞争下所持的设计原则更具有深远意义。目前在发展过程中,环境将逐渐转换成另—种视为技术群的形态,与自然界分离而生存。这并不是人们不要大自然而能生存,这种情况是在倡导如何减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过分依赖,以保存其有限的资表达力是对头脑中已经产生的新知识、新信息的输出能力。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强调创造的精神因素与智力因素,甚至突出一些非智力因素(如:灵感、直觉等),很少关心科学方法论对创造的巨大作用,以致至今尚无关于创造学的系统着作。《工业艺术造型设计的理论方法》吴永健编北京航空航天文学出版社????月第一版 首先要破除对发明创造的神秘感,增强自信心,认识到创造是一种人人可为的活动,积极投身于创造活动的实践,是不断提高自己创造力的重要措施;其次要树立创新意识,经常保持创造冲动。要认识到创新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根本不想创新的人,永远不可能有创新成果出现。第三要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掌握必要的创造技法。这是使人人都有的潜在的创造能力得以发挥出来的重要条件,也是造成不同的人创造能力有很大差异的重要原因。 《机械现代设计方法学》----------叶元烈主编中国计量出版社???第一版

浅谈人性化卫生间设计

浅谈住宅卫生间的人性化设计 …………………………………………………………………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卫生间装修以卫生、简洁大方为核心的设计理念逐渐向以人为本转移,其中人性化设计是现代设计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以人性化的设计为主导思想,加强对功能、色彩的融合的方式进行设计。通过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原则理论”的新方法,通过实例设计,进一步介绍了该理论的运用步骤与方法。关键词:卫生间;人性化;艺术性 1. 概述 在以往的装修设计中,设计者往往是把功夫花在客厅和卧室中的,而卫生间的设计仅仅只是满足最基本的功能。换句话讲,卫生间在材料与颜色搭配上,是相当的不协调,忽视了它本身所带来的艺术感与舒适感——人性化的设计。事实上,人是事物的创造者与设计者,同时又是最终的使用者,“人”本应该是被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卫生间的期望以及要求也越来越高,卫生间装修以卫生、简洁大方为核心的设计理念逐渐向以人为本转移,其中人性化设计是现代设计发展方向之一。 本文以人性化设计理念为主导思想,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布置层、功能层、色彩与效果层、采光与照明层四个层次。通过“人性化设计原则”加强对功能、色彩的融合的方式进行设计,以期达到“人机和谐相处”的设计目的。 2. 人性化设计原则理论 所谓这个设计理论就是为了使人们建于安全、卫生、舒适基础上,以人为本为中心而营造构建出的一种人性化设计的理论。 卫生间的布置层:这个是卫生间最基础的设施层。比如说:水龙头、盥洗盆、沐浴设备、卫浴配件等设施。 比如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透明卫生间,就是在装修的时候,用玻璃隔断或者就什么都不要来进行装修。在卫生间里,我们也可以装上液晶电视机,这样营造温馨只属于你自己的私人空间,看起来更有感觉一点。 墙镜,卫生间里要是没镜子,那会带来很多不便的。为了使其看起来有艺术性一点,我们可以在镜子上做一些装饰,比如:在镜面上做出一些电脑刻画;在镜边上方或者周围在做几个射灯照明,以方便夜间的时候使用。 卫生间的功能层:这是为了长期居住使用而能反映卫生间是否耐用、方便、卫生的一个层。 为了舒服,在这个空间,我们首先解决水的问题,这样环境就会变得好、卫生。这层主要强调实用,所以也叫实用层。这中间就有一个新的名词的诞生---“水家装”。所谓这个“水家装”,就是各家水质,在水管路配置相应的水处理设备,提高饮用水与生活水的质量。这就是功能层所起的作用。 卫生间的色彩与效果层:这是使让人们更为适应长久的居住而使用的空间与生活所做的设计的一个层。 现在大多数的住宅中的卫生间在装修色彩上都采用为冷色调,及就是铺的都是白色的瓷砖。其实我们不妨换种彩色瓷砖看看,比如说铺上粉红色的瓷砖,浴缸与脸盆我们也都配上相应的颜色,整个空间就会给人以一种很浪漫的感觉;如果采用黄色瓷砖,感觉又不一样,

浅谈以人为本的现代产品设计2500字

浅谈以人为本的现代产品设计2500字 摘要:人性化设计是人类生存意义上一种最高设计追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核心。产品在进行人性化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需求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美学因素、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通对运用产品形态、色彩、材质等多种表现手段赋予产品以人性化的品格,使产品具有情感、个性、情趣和生命,从而实现人与产品的完美和谐. 毕业 关键词:产品设计;工业设计;人性化设计 产品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规划活动,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同时受环境和社会形态、文化观念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当设计的产品在功能、外观、肌理、视觉、触觉、使用方式等方面使人感觉是一种“美”的体验或使产品具有了“人情味”时,我们称之为人性化设计。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市场上的各种产品琳琅满目,为了使产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各厂商和设计师竞出高招,努力提高产品外观造型的提示性、趣味性、娱乐性及文化内涵等,即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与工业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工业设计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人性化设计的发展,而人性化设计又能增强工业设计的内涵。目前,我们所处的是设计多元化时期,设计手法不一,在风格上是多种多样。而其中设计的“人性化”成为引人注目的亮点,并逐步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 1、人性化设计的基本理念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意义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属自然的一部分,其求得生存的本能是自然属性的根本体现。但我们不能把人看作是纯生物界的人。人有情感需要交流,人要生存需要斗争和保护。人的这些需要可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组织之间得到满足和实现,于是社会性便成了人的共同本性。所以说,“人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人性化设计是工业设计理论发展到成熟期以后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设计哲学观。在工业设计中.引入“人性化设计。这一概念是为了在设计文化的范畴中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需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人性化设计的实质就是在考虑设计问题时以人为中心来展开设计思考。以人为中心不是片面地考虑个体的人,而是综合地考虑群体的人、社会的人,要考虑群体的局部与社会整体的结合,社会的发展与更为长远的人类生存环境整体的和谐与统一。因此,人性化设计应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来把握设计方向,以综合协调产品开发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 人性化设计是人类生存意义上一种最高设计追求,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核心,是运用美学与人机工程学的人与物的设计,展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人与产品、人与自然完美和谐的结合设计。人性化设计不是宜人性设计、个性设计、功能设计、绿色设计等所能包含的,它不是设计的某一个侧面,而是更高层次的设计追求,这个层次包含的是人类生存环境、民族传统、人文特点、时代科技、道德规范、个性特色、宗教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体现。 2、人性化设计的影响因素 从人性化设计出发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时,应重点考虑需求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美学因素、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等。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创造性思考,是实施人性化设计策略的具体举措。 需求因素产品设计的动机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或精神享受的各种需求,人的需求问题是设计动机的主要成分。一般而言,与设计关系最为密切的需求因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浅谈现代设计方案中的人性化思想

浅谈现代设计中的人性化思想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徐震 指导教师陈叶 摘要: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人类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设计过分理性化和非人性化的反思,使现代设计中人性化思想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设计师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注意与重视。人类在生活当中接触的大部分元素都和设计相关,因此,利用有关人性化思想研究成果对作出成功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通过例举国内外设计史上多个典型案例,分别从现代设计中人性化思想的基本概念、出现原因、基本特征与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讨论与剖析,并对现代设计的发展与未来进行了一番展望与规划。 关键词:现代设计;人性化;人机工程学 Elementary introduction humanization thought of modern design Student majoring inPublic AdministrationXU Zhen Tutor CHEN Ye Abstract:Mankind social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tinuously develop the progress and mankind the physiology need and mental states are demanding to raise continuously, and people to the design excessively the reasonableness turn and not humanized of contradictorily, cause humanized in the modern design the importance of the thought is more and more high, also more and more be subjected to the designer and large people mass attention and value, this text will humanize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thought and appear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es that the reason, basic characteristic and concrete performance etc. carries on the much more all-directions angle from the modern design, and to development of modern design and will carry on outlook and program in the future.The example in text raised several typical models example idea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esign history to is explaining the humanization the thought is in modern design of importance, as well not lose the culture to exaggerate. Keywords:Modern design。Humanization。Ergonomics 近年来,随着设计行业的发展,人们对设计与人共生关系的兴趣也日益增长。许多不同的学科都研究过人类的需要,积累了不少的研究成果。设计行业正在吸收利用这些越来越多的成果,并且已经成为研究现代设计与人性化思想相关性的跨学科研究的一部分。设计是和人类息息相关的行业,人类在生活当中接触的大部分元素都和设计相关,因此,利用有关人性化思想研究成果对作出成功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人性化思想在设计中具体表现为“人性化设计”,它是指在符合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强调精神与情感需求的设计。它综合了设计的安全性与社会性,就是要在设计中注重作品内环境的扩展和深化。“人性化设计”作为当今设计界与消费者孜孜追求的目标,带有明显的后工业时代特色,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例如从工业设计这一范畴来看,大至宇航系统、城市规划、建筑设施、自动化工厂、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小至家具、服装、文具以及盆、杯、碗筷之类各种生产与生活所联系的物,在设计和制造时都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首要的条件来考虑。随着设计物的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复杂,提高操作的效率和使用的宜人性的要求成为设计的任务之一。

人性化设计论文

人性化设计 11资环胡勇 1114021013 人性化的概念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当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人的思维方式等等,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建筑和展品进行优化,使观众参观起来非常方便、舒适。是在设计中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 人性化设计的特点及表现 所谓设计的“人性化”是设计师通过对设计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赋予设计物以“人性化”的品格,使其具有情感、个性、情趣和生命。设计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就在于以有形的物质态去反映和承载无形的精神态。一般而言,设计人性化的表达方式有如下几种: 1通过设计的形式要素(如造型、色彩、装饰、材料等)的变化,引发人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可称为设计中的“以情动人”。 2通过对设计物功能的开发和挖掘,在日臻完善的功能中渗透人类伦理道德的优秀思想如平等、正直、关爱等,使人感到亲切温馨,让人感受到人道主义的款款真情,可谓是设计中的“以义感人”。 3借助于语言词汇的妙用,给设计物品一个恰到好处的命名,往往会成为设计人性化的点睛之笔,可谓是设计中的“以名诱人”。 人性化设计的发展及展望 1、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统一 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需要也更加个性化,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功能需求,他们同时注重个人情趣和爱好,追求时尚和展现个性的心理左右着他们对产品的选择,消费者的需求呈多样化,单调的设计风格难以维系不同层次的商品需求,商品设计由以“人的共性为本”向“人的个性为本”转化。个性化设计已成为设计师关注的目标之一。这在产品上也逐渐得到体现:如“太子”摩托以其独特的造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摩托罗拉、西门子等系列手机,为用户提供了各色的外套和金属外壳,用户完全根据个人的爱好选用。长虹彩电、新飞冰箱的成功销售也代表了个性化设计的潮流。海尔:公司甚至推出“按需设计、按需生产”的口号,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的需求给每个产品的设计定向。人们比较熟悉的还有林立街区的多数美发店,美发师经过培训,可根据每个人的气质、工作需要、脸型等的不同为消费者设计发型,进行形象包装定位等。这种个性化的取向暗示着人对共性需求的幔柱不再是设计的核心,个人或小团体的需求已成为设计师主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共性设计逐渐淡化,个性设计得到重视,这也正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真正体现。 2、人性化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公共卫生间设计原则

公共卫生间的分类 公共卫生间可以按照建筑形式、建筑等级、建筑结构、冲洗方式和资产归属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按照建筑形式,可分为独立式、附建式和活动式;按照建筑等级,可分为一类公 厕、二类公厕和三类公厕;按照建筑结构,可分为砖混结构公厕、钢结构公厕、木结构公厕、砖木结构公厕和简易结构公厕;按冲洗方式,可分为水冲式公厕和旱厕;按资产归属,可分为政府投资管理公厕、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公厕和私人投资管理公厕。 本文选取按照建筑形式分类的原则。由于公厕的概念过于广泛,,我们只有选取一条主线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更为有侧重点地为观者呈现一个清晰的图景。 上文所知,按照建筑形式分类,公共卫生间可分为独立式公共卫生间、附建式公共卫生间和活动式公共卫生间。在城市生活当中,为了满足公共卫生间长期的使用要求,一般以独立式和附建式为主。在一些需求量非常大但又无法建造独立式和附建式公共卫生间的区域, 可设置活动式卫生间。 1 独立式公共卫生间 独立式公共卫生间是与其他建筑结构并无关联的独立建筑结构,往往建筑于城市的街道、广场、绿地、文体场所、车站、码头、住宅小区等附近,为在这些场所进行活动或者途 经这些场所的公众提供如厕服务。独立式公共卫生间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建筑小品型 以特殊艺术表达而给人以新颖别致的美感,建筑风格明确。 多功能型 分为内功能型和功能型两种。内功能型包括内部设施的多功能组合、厕位设施的多种组合以及带有其他设施;而功能型公共卫生间连带商业或文化设施,如阅览橱窗、报刊销售、 21 广告设施、娱乐设施等。 (1)地下型或半地下型 这种类型的主要目的是节约地面用地,可与地面建筑配套建设。 (2)分层型 男女卫生间分层设计。一般男士卫生间设在二层,而女士卫生间和残疾人专用卫生间设在 一层。 2 附建式公共卫生间 附建式公共卫生间一般属于主体建筑的附属部分,建筑风格跟随主体建筑。它可单独设出入口,与主体建筑分门出入以便不影响主体建筑使用人员的进出,也可与主体建筑使用同 一门出入,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商场、酒店、娱乐场所等建筑内的卫生间,可以通过主体建筑 的门厅、通道等组织人流进入公厕,为公众提供方便。公厕内的基础设施,如上下水设施、 1 排粪化粪、照明、通风、取暖、厕位设备等应与整体设计相统一。 附建式公共卫生间一般多出现在商业繁华和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这些地方用地较为紧张。 因此,我们提倡运用在大型商场、酒店、餐饮场所、娱乐场所等公共建筑内部的卫生间解决 城市公厕规划的布点问题。一方面,这有利于商家招揽顾客,另一方面,也是公共卫生间走 多元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可以减轻政府沉重的投资负担和日常运作费用负担。 当然,除了经营服务性场所的公共卫生间外,附建式公共卫生间还包括单位办公楼或写字楼中的公共卫生间、宾馆酒店的大堂卫生间、食堂卫生间、学校中的教学楼和图书馆卫生 间、学生或职工宿舍楼中的公用卫生间等。只是这些卫生间的使用者为相对较为固定的群体。 虽然这些公共卫生间并不是完全向公众开放的,但是依照他们的使用特点,依然可归类为公 用性质的卫生间。 3 活动式公共卫生间 1 柴晓利、秦峰、赵爱华,公厕设计与施工。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07

浅谈室内设计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室内设计的人性化设计 发表时间:2019-09-12T10:10:58.3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门云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性化的设计在各个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身份证号码:22018219880625XXXX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性化的设计在各个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着重探讨室内设计中的人性化。人性化设计的问题本质上是如何更好地为人设计,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加适合人性,使人们的情感更加丰富、完美。 关键词:室内设计;人性化设计;设计原则 引言: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实现人性化的设计就是根据人们日常生活的心理、行为以及生理特点对室内进行优化设计,使得室内设计更符合人们生活习惯。对室内环境进行人性化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创造一个理想的、高品质的生活空间。设计中遵循人与空间之间的和谐,设计出符合人们生活习惯和生活需要的室内空间。 一、人性化对室内设计的重要作用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人们的审美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基本能用的水平上,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的是好用。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中,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进而导致人们工作习惯与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人们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中,渐渐开始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为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对室内的设计。室内设计的目的就是实现和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为人们创造一个满意的空间。因此,这就体现出了在对室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人性化设计的原则。在设计的过程中综合和考虑使用者的心理、生理全面的需求。 二、人性化设计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住宅室内设计中,合理的平面设计和功能分区对于引导住户装修,减少对建筑结构的破坏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住宅设计中,应避免类似厨房、卫生间太小或门厅与其他房间交叉过多等限制性因素的影响。另外,针对日后容易造成破坏的部位,在合理安排功能布局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例如:对住户可能拆除的墙,在满足结构安全和设计规范的前提下,不设或者少设;对于阳台,可增加阳台宽度,加大设计荷载,就近安装上下水、煤气、电气管线,使其满足改变为厨房或其他用途的条件;楼地面加大设计荷载,并尽量采用现浇板。 2.2舒适性原则 舒适是指舒服安逸。现代的住宅室内设计中主要的设计目标是使人在室内使用时感觉舒适温馨、心情放松愉快,增加舒适度。在住宅室内设计中必须考虑舒适性原则。可以使用以下方式。如:(1)人机工程学在住宅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学等领域,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依据人机工程学原理而设计的产品,如鞋子、牙刷、汽车、建筑物设计及其内部设备等,人机工程学,它也为营造安全、美观、舒适的室内环境提供了方法和标准。(2)使用的舒适性。只有具备了各种感觉的舒适性,才可称得上是一个好的、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的环境。在住宅室内设计中涉及舒适感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的行为动作是否舒展适宜;人的视觉是否舒适;人的触觉是否舒服及室内环境质量是否良好舒适。因此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指导住宅室内设计将有助于提高住宅各方面的舒适度。(3)人的视觉和行为舒适。主要是强调人在室内发生居住、使用行为时,室内空间的规模、功能应适应人的个体、群体的相应活动要求,空间大小相宜,感觉舒服安逸,满足行为需要。(4)人的触感舒适。指人在使用室内各种设施和家具时,身体直接接触各部位的感觉,如触感、质感是否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要。 2.3生态性原则 住宅作为人们生活和休息不可缺少的居所,其室内设计更应倡导生态性。人性化的住宅室内设计必须是生态型的。生态住宅室内设计概括地说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以人、住宅、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寻求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住宅环境。 生态设计观是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前提下,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同时创造出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这就要求设计师以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而不仅仅从美观、形象出发进行设计,生态设计观是一种整体设计观,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观反映了未来设计领域发展趋势的观念变革,愈来愈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设计思维,对设计领域的重大变革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室内人性化设计的方法对策 3.1空间布局 室内空间的布局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物质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生态价值的实现。所以在这一方面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在此基础上,尽可能让用户获得较好的感官体验,实现身心的放松与愉悦。所以,在这一工作开展之前,设计人员必须与建筑使用者进行全面的沟通,了解到他们的主观需求以及生活习惯,对内部空间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一般情况下,用于居住的建筑,都需要做到干湿空间以及动静环境的有效隔离,为用户创设更好的居住环境。 3.2室内照明 在对室内照明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空间需要,通过使用不同照明方式来满足使用的需求。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室内照明的过程中,应根据对照明需要的不同要求进行合理的照明设计。室内空间的不同所需要的照明要求也不相同。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室内空间的实际需要分配照明系统,以达到减少能源浪费的目的;同时,在室内照明灯具数量选择方面,不可随意选择,根据室内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设计。另外,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在注意光与色关系的同时还应当注意照明眩光的产生。在光色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避免眩光对人视觉造成影响。 3.3空间色彩 在色彩设计中,要根据具体空间类型具体处理,比如住宅空间中色彩对比不应该太过强烈,尽量去利用那些更加柔和、温暖的色系,防止人们在居住空间环境中出现疲劳和紧张感。室内空间具备不同的颜色,其所表示的语言也不同。例如,黑色会给人们带来孤独感,不过要是做出合理化的利用将会让室内环境显示出更好的庄重以及高贵效果。而棕色虽然会显得较为老气,要是对其浓度做出适当调节的话,能够让室内环境呈现出更好的优雅感。红色会显得比较张扬,所以需要跟冷色之间进行搭配,继而呈现出更好的活力。色彩对于人们的影响是十分强烈的,只有对色彩做出和谐化的设计,才能够让人们感觉更加的轻松,形成愉悦的感觉,维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反之则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