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SICS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of video picture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ociety public security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结构 (2)

5技术要求 (2)

5.1基本功能 (2)

5.2基本技术要求 (3)

5.3前端设备技术要求 (3)

5.4传输要求 (4)

5.5图像显示要求 (4)

5.6视频图像的存储 (5)

5.7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联网 (5)

6系统的设计、建设、检测、验收及维护 (5)

6.1系统的设计 (5)

6.2系统建设 (6)

6.3系统检测 (6)

6.4系统验收 (9)

6.5系统维护 (9)

前言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是以预防、打击违法犯罪为目的,在治安复杂场所、重点部位、主要街道、案件多发地段、重要路口、卡口等地点设立视频监控点,将监控图像实时传输到各级公安机关和其它相关部门,通过对图像信息的浏览、记录等方式,使各级公安机关和其它相关部门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动态,有效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的视频监控系统。

为规范重庆市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确保建设质量,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参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并结合重庆的实际制订。

本标准中5.3.1、5.4.2、5.5.2、5.5.3、5.5.4、5.6.2 a)、c)、e)、j)以及第6条全部均为强制性条款,其它条款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由重庆市公安局提出。

本标准由重庆市公安局科技通信处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重庆市公安科学技术研究所、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立、彭滨鸿、吴健、罗凌、祝贵军、黄庆忠、熊健、王彤。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术语、定义、结构、技术要求、系统设计、建设、检测、验收及维护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及检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使用本规范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T 75-19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 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 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CECS 182:2005 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

渝府令第196 号重庆市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

公安部科技局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日常安全检查工作手册

3 术语和定义

3.1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 social public security video information system

利用图像采集、传输、控制、显示等设备和控制软件组成的对固定区域进行监视、跟踪和信息处理的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3.2 安全技术防范(简称技防) technical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以运用技术防范产品、实施技术防范工程为手段,结合各种相关现代科学技术,预防、制止违法犯罪和重大治安事故,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

3.3 视频探测 video detecting

采用光电成像技术(从近红外到可见光谱范围内)对目标进行感知并生成视频图像信号的一种行为或活动。

3.4 图像质量 picture quality

指能够为观察者分辨的光学图像质量,它通常包括像素数量、分辨率和信噪比。

3.5前端设备 terminal device

安装于探测现场的相关器材,通常指摄像机以及与之配套的镜头、云台、解码驱动器、防护罩等。

3.6 数字图像编码设备digital video coding device

指具有视频图像的数字采集、编码、网络传输等特定功能的器材。

3.7 数字图像录像设备 digital video recording device

利用标准接口的数字存储介质,采用数字压缩算法,实现视(音)频信息的数字记录(写)、播放(读),并含有系统控制功能的视频设备或视频网络传输与监控的设备。。

3.8 视频控制主机 video controller/switcher

指以数字或模拟方式完成图像切换、云台和镜头控制、多级组网通讯等操作控制任务的视频系统核心设备

3.9 环境照度 environmental illumination

反映目标所处环境明暗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光通量。

3.10 协议 protocol

系统中各种设备或功能模块之间进行通信时应共同遵守的通信规则和约定,可通过软件编程实现。

3.11 目标占屏比the proportion of objects to the screen

在监视区域内的预案目标点上,摄像机以最佳焦距值所摄取的目标(被规定监视的人物、人群、大型或小型车辆等特定目标体)图像被显示在监视器上时,监视目标与监视器显示屏幕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的比值。

本标准规定:在比值中,监视器显示屏幕的垂直高度或水平长度均为1,且为比值的分母;监视目标在监视器显示屏幕上的高度(通常为人体)或水平长度(通常为车辆)为分子。

3.12 视频传输 video transmitting

利用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直接或通过编码解码、调制解调等手段,将视频图像信号从一处传到另一处的过程。

4 结构

系统结构主要由视频控制主机、前端设备、视音频传输设备、输入输出设备、图像存储设备、图像显示设备、联网设备等几部分组成。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基本结构

5 技术要求

5.1 基本功能

5.1.1 控制功能

对视频图像信号和音频信号的选择切换、并对前端设备(云台、电动镜头、雨刷、照明灯等)进行操作控制。

5.1.2 控制权限

对图像调用和控制权限,通过编程进行设置。

5.1.3 系统信息记录

系统信息记录应包括系统启动、运行状况、系统管理设置、功能设置,事件的时间、状态、原因以及相应的硬件编号等。

5.1.4 系统的兼容性

系统应当符合GB/T 367-2001 4.3.5的规定,鼓励采用符合国际先进标准的系统或设备。系统的接口与协议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实现与原建系统的互联互通。

5.1.5 中文字符叠加功能

前端摄像机的位置、地点名称等能以中文字符形式叠加到显示屏幕上。文字在屏幕的显示位置和显示模式通过系统软件编程设置。

5.1.6 图像存储及回放

系统能实现对图像存储;并能依据授权回放历史图像。

5.2 基本技术要求

5.2.1 视频控制主机要求

视频控制主机应按整个系统的建设规模确定,并有可靠性保障措施,应满足功能使用和管理要求,同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关技术要求。

5.2.2 视频控制主机应具备开放的通信协议和接口,能兼容多种前端设备。

5.3 前端设备技术要求

5.3.1 摄像机选型要求

摄像机选型应根据不同的监控场所、环境,按照清晰度、动态响应范围、环境照度、实时性等实际需求的技术特性来选择。其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技术性能参数

5.3.1.1 一体化智能摄像机或配合摄像机使用的解码设备应具有标准化的、开放的兼容性控制协议和接口。

5.3.1.2 对有夜视或暗视要求的摄像系统,在选型设计中应进行不同镜头的通光量对比计算,根据需要选择带红外、夜视功能的摄像系统。必要时,应对设备选型设计的结论进行现场效果演示论证。

5.3.2 镜头选型要求

5.3.2.1 镜头的焦距应根据目标占屏比和镜头与监视目标的距离确定,并按下式计算:

H L

A F ?

=

式中F——焦距(mm);

A——目标在显示屏幕上的尺寸(mm);

L——物距(mm);

H——显示屏幕尺寸(mm)。

5.3.2.2 摄取固定监视目标时,可选用定焦距镜头;当视距较小而视角较大时,可选用广角镜头;当视距较大时,可选用长焦镜头;当需要改变监视目标的观察视角或视角范围较大时,宜选用变焦距镜头。当监视目标照度有变化时,均应采用光圈可调镜头。

5.3.2.3 当需要遥控时,可选用具有光对焦、光圈开度、变焦距的遥控镜头装置。

5.3.3 云台选型要求

a) 云台选型除了应当考虑承载能力、运行精度和预置位等内容以外,对要求跟踪移动目标监视点位的云台选型时,应进行云台可操作最大水平运行速度,与预案目标相对于设计安装位置的最大移动角速度之间的差值设计计算。

b) 云台的最大水平移动速度应大于等于移动目标在监视区域内相对于摄像机安装位置的最大水平移动速度。以此来确定选型云台应达到的运行角速度值(No/S);当选型云台的运行角速度值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变更设备安装位置,以保证系统对目标进行跟踪监视效能的实现。

c) 云台的标称承载值应大于等于安装负载值的150%;

d) 云台水平运行精度应小于等于镜头最小水平角度的50%;

e) 承载镜头焦距180mm以上(含180mm)镜头的云台,其齿轮间隙应≤0.5°;

f) 室外云台根据具体环境,宜优先采用达到IP66防护等级的产品。

5.3.4 防护罩选型要求

防护罩的选型应在满足安装设备保护的条件下,兼顾环境协调与维护便利的需求。室外防护罩应具有雨刷、散热等项功能,并达到IP66防护等级。

5.3.5 立杆、电源、机箱要求

a) 根据部位与要求选择摄像机安装方式。室外采用钢质立杆安装,摄像机离地面高度一般不低于5000mm,立杆下端管径应在220 mm±10mm、上端管径应在120 mm±5mm,管壁厚度应大于等于6mm,挑臂长度应小于等于3000mm,立杆应做灌筑基础,基础深度应不小于1500mm,底部直径应不小于1000mm。

b) 前端电源应有过流过压保护装置;重要监控点应配备备用电源,供电时间不低于8小时;应具备防雷接地装置,防雷接地电阻≤10Ω。

c) 机箱中应能放置视频传输、电源等设备,采取底部进线,机箱和立杆统一接地。

5.3.6 气候环境适应性

环境温度:-10℃~70℃。

前端设备应具有抗风、抗震、防雷、防雨、防尘、防盐雾、防锈蚀、防变形的功能。

电磁干扰≤126dB时应能保持正常工作。

5.4 传输要求

5.4.1 传输介质

选择传输方式应当综合分析图像质量要求、信噪比、传输距离、稳定性、系统扩展需求和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因素,确定适当的传输系统设计方案。采用光缆、电缆或微波传输。长距离视频(线缆长度≥1000m)传输时应采用单模光纤,中长距离视频(300m≤线缆长度≤1000m)传输时可采用非屏蔽对绞电缆,短距离视频传输(线缆长度≤300m)时可采用同轴电缆,。

5.4.2图像传输要求

a)模拟传输通道应采用PAL视频标准,信噪比应达到45dB~48dB。

b)数字传输通道应采用IP方式,支持图像组播、网络流量平衡控制等功能;支持DNS、NAT端口映射,支持代理服务器转发等服务。实时数字图像传输的控制响应时间应≤1秒,数字图像编解码的延时应<0.5秒。

5.5 图像显示要求

5.5.1 显示设备

可采用各种拼接大屏幕、监视器、电视机、正/背投显示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离子屏等设备组成图像显示系统。

5.5.2 图像显示系统彩色图像水平分辨率≥270线,黑白图像水平分辨率≥400线,灰度等级不小于8级;

5.5.3 数字图像应满足以下要求:

a)编解码标准宜采用MPEG4或H.264以上的标准;

b)实时监视数字解压图像应达到每路25帧/秒的帧率;

c)本地调用分辨率应达到每路4CIF格式(704×576像素)以上;

d)图像显示应支持无级缩放功能。

5.5.4 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

系统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采用五级损伤制评定,具体质量按合同要求,重要部位在正常照明下,监视图像质量不低于4级,回放图像不低于3级。其它部位监视图像质量最低不低于3级,回放图像至少能辨别人的面部特征。

5.6 视频图像的存储

5.6.1 视频图像存储设备

视频图像信息保存记录设备,可采用嵌入式/工控式硬盘录像机、磁带式录像机、光盘刻录机等。

5.6.2 视频图像存储设备应满足如下技术条件:

a)具有PAL制BNC复合视频输出或VGA输出,显示图象水平分辨率≥380线;

b)可多路同步实时处理8路(或以上)视频信号;

c)采用MPEG4或H.264等数字图像编解码标准,录像回放分辨率≥704×576像素;

d)每路信号的录像及远端显示或回放均应达到25帧/秒(PAL);

e)监控图像存储时间不小于24小时×15天;

f)掉电自动保护,来电自动恢复,恢复时间不大于5分钟;

g)能够实现死机后自动重启;

h)提供RS-485输入/输出接口;

i)支持TCP/IP协议,具有以太网端口;

j)被存储的图像数据可通过网络接口以时间、图像等方式检索,检索时应允许多用户同时访问;

k)具有可供二次开发的计算机软件SDK包。

5.7 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联网

5.7.1 系统应能以多种方式实现与其他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联网,与公安机关的联网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与公安机关的联网示意图

5.7.2 对政府投资建设的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公安机关应当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互联互控,达到相互切换、控制前端图像监控镜头的要求,实现图像资源共享。

5.7.3 社会投资建设的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确因公共安全需要,经与公安机关协商一致,可以进行系统链接传输图像。

5.7.4 以上两类系统在与公安机关进行联网时,建设时应增设安全措施,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

5.7.5 各类图象系统必须具备提供应急图象传输和切换的联网接口,以备紧急情况下图象调用。

6 系统的设计、建设、检测、验收及维护

6.1 系统的设计

6.1.1 根据系统的技术参数和应用功能需求,确定系统组成及设备配置;

6.1.2 根据监控目标要求及实地勘察,确定摄像机和其它设备的安装地点;摄像机的设置位置、摄像方向及照明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安装的高度,室内宜距地面2.5~5m;室外应距地面3.5~10m,并不得低于3.5m。

b) 广场、建筑物周界的摄像机应安装在视野较开阔的位置,并使用倍数较大的镜头,应能兼顾较广的观察范围和较好的细节。

c) 各营业场所、接待大厅、机场、车站、码头的出入口和通道的摄像机应能清晰地显示通过人员的体貌特征。

d) 各营业场所大厅、接待大厅、各机场、车站、码头的大厅的摄像机应能清晰地显示区域内人员的活动情况。

e) 各营业场所柜台的摄像机应能清晰地显示柜台职员及客户的脸部特征,用于治安监控的镜头应该能清晰地显示客户等流动人员的脸部特征

f) 电梯厢内的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厢顶部、电梯操作器的对角处,并应能监视电梯厢内全景。

摄像机镜头应避免强光直射,保证摄像管靶面不受损伤。镜头视场内,不得有遮挡监视目标的物体。摄像机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并应避免逆光安装;当需要逆光安装时,应降低监视区域的对比度。

6.1.3 在社会治安复杂场所监视区域的设计中,应以需要控制的区域、场面作为重点部位,以流动人员、物体作为重点目标,对重点部位和重点目标安装的前端摄像系统以“监视目标占屏比”为应用要求,进行摄像机与镜头配套选型设计计算。

监视目标占屏比的设计,参考如下标准:

a) 要求辨别人物体貌特征(男女、衣着)——垂直占屏比不小于1/3;

b) 要求辨别人物携物一般特征(携带方式、物品类别)——垂直占屏比不小于1/2;

c) 要求辨别人物动作特征——垂直占屏比不小于2/3;

d) 要求辨别人物携物细部特征(携带位置、物品形式)——垂直占屏比不小于1/1;

e) 要求辨别人物面部特征——垂直占屏比不小于2/1;

f) 要求辨别车辆类别——水平占屏比不小于1/3;

g) 要求辨别车辆型号——水平占屏比不小于1/2;

h) 要求辨别车辆牌号——水平占屏比(车辆头/尾)不小于1/1;

6.1.4 根据监控目标和环境的条件,确定摄像机类型及防护措施;

6.1.5 根据摄像机分布及环境条件,确定传输电(光)缆的线路路由。

6.1.6 机房建设应符合GB/T 2887-2000的要求。

6.2 系统建设

6.2.1 系统建设应符合GA/T 75-1994和本标准的要求。

6.2.2 系统建设必须具备的环节有:立项审批、方案设计、招投标、工程建设、系统监理、初步验收或测试、系统试用、竣工验收、系统档案备案。

6.2.3 工程资料必备:系统建设论证报告、方案设计书、工程施工图、监理过程及总结报告、验收报告、使用报告以及相关的工程文档。

6.3 系统检测

系统检测应执行GB 50348-2004和本标准。在设备安装前,应对系统中的摄像机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抽样率应不低于20%且不应少于3台;设备少于3台的应100%检测。

6.3.1 检测仪器

检测仪器必须经过法定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检测设备见表2。

6.3.2 检测项目见表3

6.3.3 检测方法

6.3.3.1 摄像机水平分辨率检测

a) 按图3连接仪器。将分辨率测试卡置于标准光谱色温光源箱上,距离摄像机3米远,主系统的视频输出端接波形监视器,并使波形监视器的输出连至标准视频监视器上。

图3摄像机水平分辨率检测连接图

b) 景物照度设置为2000lx,光源色温设为3200K。

c) 调节镜头焦距(或者选配合适的定焦镜头并前后稍微移动摄像机)使分辨率卡的图像充满监视

器屏幕,并通过精确对焦使图像最清晰。

d) 监视器上能够清楚观察到的水平线数,即为该摄像机的水平分辨率,其值应符合5.3.1条的要求。

6.3.3.2 最低照度检测

a) 按图3连接仪器。

b) 将测试图置于标准光谱色温光源箱上,距离摄像机3米远。

c) 使用F1.4的镜头(或按说明书规定的条件),关闭摄像机的自动增益控制,调节被摄物体的光亮度,使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幅度为最大值的50%,此时对应的光亮度即为最低照度。其值应符合本规范5.3.1条要求。

6.3.3.3 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

图像质量按五级损伤制评定,评定方法按照国标GB50198-19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对图像质量进行5级评分,评定标准如表4

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分值项目应符合5.5.3条要求,主要针对表5所示的几种干扰类型进行评价。

表5图像主要干扰类型

6.3.3.4系统图像分辨率检测

a) 按图4连接仪器。将分辨率测试卡置于标准光谱色温光源箱上,距离摄像机3米远,主系统的视频输出端接波形监视器,并使波形监视器的输出连至标准视频监视器上。

图4 图像分辨率检测连接图

b) 景物照度设置为2000lx,光源色温设为3200K。

c) 调节镜头焦距(或者选配合适的定焦镜头并前后稍微移动摄像机)使分辨率卡的图像充满监视器屏幕,并通过精确对焦使图像最清晰。

d) 监视器上能够清楚观察到的水平线数,即为该系统图像的水平分辨率,其值应符合5.5.2条要求。

6.3.3.5 视频图象储存设备回放图像分辨率检测

a)按图5连接仪器。

图5回放图像分辨率检测连接图

b)视频图象储存设备录制并播放清晰度测试信号,在标准视频监视器上能够清楚观察到的水平线数,其值应符合本标准5.6.2条的要求。

6.3.3.6 模拟传输通道信噪比检测

a) 按图6连接仪器。

图6模拟传输通道信噪比检测连接图

b) 在被测装置与仪器间接入高通和低通滤波器,以限定频带上、下限,高通滤波器置为100kHz,低通滤波器置于5MHz。在有线传输的视频输入端输入灰电平为0.35V,行同步信号为0.3V的50%的白电平复合视频信号,对应输出端终接75Ω负载电阻。将视频噪声测量仪置于内同步和均方根测量状态,视频噪声测量仪的指示值即为该装置的信噪比。其值应符合本规范5.4.2条a)的要求。

6.3.3.7 接地电阻检测

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试前端设备供电电源的防雷装置接地线与大地间的电阻,其值应符合 5.3.5条b)的要求。

6.4 系统验收

6.4.1系统的工程验收由工程建设方组织. 验收组由工程的建设单位、承建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公安部门、质监部门和系统管理或使用部门的代表组成,按照本标准、合同、招投标书(如果进行过招投标)要求、设计和竣工图纸进行验收。验收时应做好记录,签署验收证书,并应立卷、归档。

6.4.2 各项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当验收不合格时,应由设计、施工单位按照验收小组的意见进行整改,达到要求后,再组织验收。

6.4.3 系统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工程验收。主要验收工程的施工质量,包括设备及安装质量和管线敷设质量。

b) 技术验收。

c) 资料审查。

系统验收应符合GA 308-2001和本标准的规定。

6.5 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应按照公安部科技局印发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日常安全检查工作手册》要求执行。

基于GIS应用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公安民警出于职业需要,对所负责辖区的地理信息非常熟悉,在系统中,能够基于GIS实现大多数的操作,并且在GIS的基础上,将公安业务需要的支撑信息,通过简单实用的操作,能够在GIS上进行统一展现和汇总,那将会给公安业务带来极大便利。这样的系统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请看本文分解。 背景介绍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大规模应用始于“平安城市”的兴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平安城市”系统规模逐步扩大。而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相关系统建设有先有后,建设厂家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公安规范尚未大规模推广等因素影响,造成“平安城市”各系统之间存在信息交互障碍,平台与平台之间融合困难。 与此同时,大量遗留系统的存在导致传统的以模拟视频信号为主体的监控系统与数字视频平台接入时,视频流和信令控制流都需要进行重新梳理。 此外,在社会公共安全领域,视频监控系统成为维护社会治安,加强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量录像数据存储和检索、录像与案件的关联分析已成为公安系统寻找证据、破获案件最有力的手段。 在此背景下,具有高度集成化,支持大规模应用,支持多级复杂组网、跨域传输、保证公安系统内外网安全、具有录像智能检索和云存储、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支持案件分析、案件研判以及符合公安部规范的平台应运而生。 社会公共安全需求特点分析 在城市视频监控中,视频监控点的设立根据城市治安状况按区域进行重点设置,布控点主要集中在商业金融街、社区、娱乐场所、主要路段、交通枢纽区等区域。相关部门通过实时视频、录像等手段来了解布控在各个敏感区的实时状况。通常情况下,对实时传输的图像要求是:保证图像清晰,保证职能部门的管理员在第一时间掌握实时、清晰、流畅的高品质视频图像;对录像的要求是:保证录像的持续稳定,保证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到稳定、流畅、清晰的录像文件,保证录像文件存储的安全性、可靠性。 在此前提下,根据公安网络建设情况,一般还会有以下几种类型的需求: ·多级组网要求:省厅、市局、区县分局、派出所; ·双/多网环境要求:金盾网(办公内网、少部分监控、报警设备)、公安专网、公网(社会监控资源); ·数模混合监控:原有模拟球机枪机复用,原有电视墙体复用。新建电视墙体以DLP模拟视频上墙为主可能会需要矩阵键盘控制; ·指挥中心一机多屏:接处警管理、GIS、视频监控多个业务功能融合;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服务方案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服务方案 1.项目设计原则 本项目整体设计上体现科学性、合理性、高效性和前瞻性原则。 要求系统的技术路线和宏观规划上应与国内外公安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紧密结合。采用先进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使系统体现一定的前瞻性,保持一定的先进性。 结合本项目建设的特点,要充分合理利用现有建设系统资源,保护用以往建设投资。 通过技术上和管理体制上的先进性和前瞻性来保障公安视频信息高度共享和综合利用,实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公安业务信息能与其他相关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系统应能够支持今后各项业务功能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系统应具备易用、安全、可靠、稳定等特性,系统具备一定的数据冗余备份容灾能力; 工程建设应充分考虑到系统建设的整体性、实用性、开放性和连续性; 系统建成后应具备稳定可靠、易用、易维护、并能保证系统长久高效的生命力和后续建设的可持续性。 本项目在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分步实施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服务,充分利用支队原有已经建成的公安图像资源,充分利旧、合理配置,整体统筹的实现所涉及的各项子系统的信息集成、协调控制与综合管理。 2.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化、人口居住的集中化、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基层治安方面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逐步增多,新的形势对基层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推进基层治安综合治理,国家下发了多个政策文件指导平安建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在做好治安防控的同时服务好人民群众。中央综合办等九部委印发《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平安北京建设的意见》(京发(2014)15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首都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京办发(2016)2号),根据中央综治办,国家发改委等中央9部委《关于加

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共享平台

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共享平台 联网共享平台是综合性、专业性的信息整合、业务管理与决策支持平台。整个平台综合运用通讯、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等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管理、设备管理、用户管理、网络管理、安全管理、级联管理等业务功能。 共享平台对前端设备接入进行统一管理,例如社会治安监控、卡口、电子警察、移动车载、移动单兵以及社会视频资源等,对这些视频资源进行统一的接入、预览、回放、配置等维护工作,以及用户权限、报警日志、平台级联等系统功能,为上级业务应用(公安实战平台)提供基础视频资源。 共享平台中,对于车辆的管理可以利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来实现,系统提供图片监控、车辆查询、违章查询、智能研判、布控、流量统计分析;实时图片监控道路的车辆信息,同步图片叠加时间、抓拍地点、车牌号码、车牌颜色、车身颜色、设备名称、车速、限速、车道、红灯时间和抓拍序号等;支持卡口车辆信息实时刷新和停止刷新操作;支持多种车辆研判模式如首次、频繁、高危时段,支持车辆行为分析和查询模式如区间、碰撞、同行车、套牌车;实时监控交通路面情况,提供识别车辆号牌字符,识别车辆号牌颜色,识别车身颜色,检测车辆时速等卡口功能,同时也提供闯红灯,不按车道行驶,违章变道,逆行,压(实)线等功能;支持通过录入车牌号码、车主信息、车身颜色、车身长度、车辆类型、车牌颜色、布控机构和通缉单位、布控类型、布控联系人、布控时间等信息进行布控。车辆布控可以在网络可靠、短信网关可靠的情况下,可以在30秒-60秒内将布控告警短信发给接收者。 公安实战平台 智能实战平台围绕公安实战应用展开,为各警种提供基于视频监控系统的业务应用,满足公安各警种对视频的实战应用需求,包括:视频综合防控、指挥调度视频辅助、案事件视频侦查研判、智能交通管理、视频警务督察等几大类。视频业务应用系统是在视频监控、城市报警、智能交通、智慧物联等平安城市联网工程之后,进一步提高公安信息化水平,发挥高科技优势,实现技防系统的针对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区域标志设置规范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区域标志设置规范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区域标志设置规范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公共场所视频监控区域标志的设计与设置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安装有摄像机的公共场所或区域,如银行、商场、宾馆、酒店、医院、体育场馆、影剧院、写字楼、公园、广场、小区、学校、交通场站、道路、公共汽车、电梯等,提示人员或车辆将进入视频监控区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使用于本标准。 GB/T 15566.1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 GB/T 20501.1-2006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图形标志及相关要素 GB/T 15608-2006 中国颜色体系 3.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区域符号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区域符号见图1。 图1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符号 4.视频监控区域标志的设计 4.1标志版面。

4.1.1 视频监控区域标志分为单图、竖式图文组合和横式图文组合三种表现形式,其版面设计的尺寸要求见图2~图4。 a——图形标志尺寸; as——图形符号尺寸; R——图形标志倒角半径。 图2 单图标志尺寸 图3 竖式图文组合标志尺寸 图4 横式图文组合标志尺寸 4.1.2 视频监控区域标志上的中文应使用黑体字体,英文应使用Arial字体。中文和英文的行间距应为中文行高的0.25倍,英文行高应为中文行高的0.5倍。 4.2标志尺寸 4.2.1 标志的最小尺寸应根据标志的最大观察距离确定,标志的尺寸与最大观察距离间的关系由以下公式确定: a=25L/1000 式中: a——标志尺寸,单位为米(m); L——最大观察距离,单位为米(m)。 4.2.2 标志的最大观察距离确定后,应按表1所示的标志尺寸系列确定标志的尺寸。 表1 标志尺寸系列 单位:米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区域标志设置规范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区域标志设置规范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公共场所视频监控区域标志的设计与设置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安装有摄像机的公共场所或区域,如银行、商场、宾馆、酒店、医院、体育场馆、影剧院、写字楼、公园、广场、小区、学校、交通场站、道路、公共汽车、电梯等,提示人员或车辆将进入视频监控区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使用于本标准。 GB/T 15566.1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 GB/T 20501.1-2006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图形标志及相关要素 GB/T 15608-2006 中国颜色体系 3.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区域符号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区域符号见图1。

图1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符号 4.视频监控区域标志的设计 4.1标志版面。 4.1.1 视频监控区域标志分为单图、竖式图文组合和横式图文组合三种表现形式,其版面设计的尺寸要求见图2~图4。 a——图形标志尺寸; as——图形符号尺寸; R——图形标志倒角半径。 图2 单图标志尺寸

图3 竖式图文组合标志尺寸 图4 横式图文组合标志尺寸 4.1.2 视频监控区域标志上的中文应使用黑体字体,英文应使用Arial字体。中文和英文的行间距应为中文行高的0.25倍,英文行高应为中文行高的0.5倍。 4.2标志尺寸 4.2.1 标志的最小尺寸应根据标志的最大观察距离确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工程监理

大通县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 工程监理(第二次) 招标文件 招标编号:华夏公招(服务)- 项目名称:大通县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工程监理招标人: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委政法委员会办公室 招标代理机构:华夏城投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

目录 第一章招标公告 (4) 第二章投标人须知 (6) 投标人须知前附表 (6) 投标人须知正文部分 (13) .总则..................................................................................................................................... - 13 - . 项目概况................................................................................................................................ - 13 - .资金来源和落实情况............................................................................................................. - 13 - .招标范围、计划工期和质量要求......................................................................................... - 13 - .投标人资格要求..................................................................................................................... - 13 - .费用承担................................................................................................................................. - 14 - .保密......................................................................................................................................... - 14 - .语言文字................................................................................................................................. - 14 - .计量单位................................................................................................................................. - 14 - .踏勘现场................................................................................................................................. - 14 - .投标预备会............................................................................................................................. - 14 - .分包......................................................................................................................................... - 14 - .偏离......................................................................................................................................... - 14 - .招标文件............................................................................................................................... - 15 - .招标文件的组成..................................................................................................................... - 15 - .招标文件的澄清..................................................................................................................... - 15 - .招标文件的修改..................................................................................................................... - 15 - .招标文件的解释...................................................................................................................... - 15 - .投标文件............................................................................................................................... - 16 - .投标文件的组成..................................................................................................................... - 16 - .投标报价................................................................................................................................. - 16 - .投标有效期............................................................................................................................. - 16 - .投标保证金............................................................................................................................. - 17 - .资格审查资料......................................................................................................................... - 17 - .备选投标方案......................................................................................................................... - 17 - .投标文件的编制..................................................................................................................... - 17 - .投标....................................................................................................................................... - 18 - .投标文件的密封和标记......................................................................................................... - 18 - .投标文件的递交..................................................................................................................... - 18 - .投标文件的修改与撤回......................................................................................................... - 18 - .开标....................................................................................................................................... - 18 - .开标时间和地点..................................................................................................................... - 18 - .开标程序................................................................................................................................. - 18 - .评标....................................................................................................................................... - 19 - .评标委员会............................................................................................................................. - 19 - .评标原则................................................................................................................................. - 19 - .评标......................................................................................................................................... - 19 - .合同授予............................................................................................................................... - 19 - .定标方式................................................................................................................................. - 19 -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SICS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of video picture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ociety public security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结构 (2) 5技术要求 (2) 5.1基本功能 (2) 5.2基本技术要求 (3) 5.3前端设备技术要求 (3) 5.4传输要求 (4) 5.5图像显示要求 (4) 5.6视频图像的存储 (5) 5.7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联网 (5) 6系统的设计、建设、检测、验收及维护 (5) 6.1系统的设计 (5) 6.2系统建设 (6) 6.3系统检测 (6) 6.4系统验收 (9) 6.5系统维护 (9)

前言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是以预防、打击违法犯罪为目的,在治安复杂场所、重点部位、主要街道、案件多发地段、重要路口、卡口等地点设立视频监控点,将监控图像实时传输到各级公安机关和其它相关部门,通过对图像信息的浏览、记录等方式,使各级公安机关和其它相关部门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动态,有效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的视频监控系统。 为规范重庆市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确保建设质量,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参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并结合重庆的实际制订。 本标准中5.3.1、5.4.2、5.5.2、5.5.3、5.5.4、5.6.2 a)、c)、e)、j)以及第6条全部均为强制性条款,其它条款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由重庆市公安局提出。 本标准由重庆市公安局科技通信处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重庆市公安科学技术研究所、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立、彭滨鸿、吴健、罗凌、祝贵军、黄庆忠、熊健、王彤。

2太原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一期VISS33视频监控系统用户手册-34页精选文档

文档编号: 太原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一期 VISS 3.3 视频监控系统 客户端用户手册 版本[1.0] 修订历史 前言 手册概述 VISS 3.3是提供给行业用户使用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基于IP技术和宽带网络,通过智能视频监控平台,让用户可以实时地查看被监控范围内的视频,从而满足用户进行远程监控、管理和信息传递的需求。 VISS 3.3目标是以视频监控规范为指导,实现视频监控的基本功能,并达到可运营、可管理的行业用户的要求,为客户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稳定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VISS 3.3版本中客户端主要包括了客户端和门户客户端。本手册是客户端的用户使用手册,管理员可以参考本手册内容。 注释: 手册中的相关图片仅供参考,版本不同,图片会有所改变。 手册约定 1、图形界面格式约定 格式意义 < >带尖括号“< >”表示按钮名或服务器上创建的目录名,如 “单击<确定>按钮”或创建目录。 【】带方括号“【】”表示窗口名、菜单名和数据表,如“弹出 【新建】窗口”。 多级菜单用“”隔开。如【文件新建文件夹】多级菜 单表示【文件】菜单下的【新建】子菜单下的【文件夹】菜 单项。 2、各类标志 本书采用醒目标志来表示在操作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这些标志的意义如下: 小心:指出当操作员执行某些不当的操作或被置于某种条件、环境下,可能会引起业务的中断。 注释:指出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信息;例如:使用窍门、提示、思考或补充说明等。

目录 前言 (1) 手册概述 (1) 手册约定 (2) 目录 (3) VISS 3.3客户端简介 (6) 客户端 (6) 安装与运行 (7) 界面介绍 (8) VISS 3.3客户端功能概述 (19) 实时浏览 (19) 实时视频监控 (19) 视频界面断开 (19) 分屏视频 (20) 一分屏视频 (20) 四分屏视频 (20) 六分屏视频 (20) 九分屏视频 (20) 十分屏视频 (21) 十六分屏视频 (21) 所有分屏全屏 (21)

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15]996号)

返回主站首页微门户 | RSS订阅 | 请输入关键字 热门搜索:PPP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油价 首页 > 政策发布中心 > 通知 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 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 发改高技[2015]996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综治办、 公安厅(局)、科技厅(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委员 会、工业和信息化厅、经委、经贸委)、通信管理局、财政厅(局)、人力 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交通运输厅(局、 委):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是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 定、预防和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创新社 会治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在打 击犯罪、治安防范、社会管理、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视 频监控建设应用不断深入,现有法律法规不完善、统筹规划不到位、联网共 享不规范、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 控体系建设发展。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有关 要求,落实中央关于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部署,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现就加 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 总目标,坚持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结合智慧城市和网格化服务 管理系统建设,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联网共享应用总体要求-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分析系统第3部分:视频图像增强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2020年3月21日

国家标准《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分析系统第3部分:视频图像 增强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8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18〕83号)的要求,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承担项目编号为20184824-T-312《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分析系统第3部分:视频图像增强技术要求》的标准制定任务。本标准由SAC/TC100归口。 2、起草单位情况 本标准起草单位包括: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视频图像信息智能分析与共享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杭州海康威视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深醒科技有限公司、中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编制组的组成,草案内容的编制和提出、相关会议的召集、各阶段标准内容的讨论、意见征集汇总、修改及提交等主要工作。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视频图像信息智能分析与共享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杭州海康威视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深醒科技有限公司、中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负责各章节的评审、修改意见的讨论等工作。 3、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包括:吴参毅、徐琼、廖双龙、卢玉华、栗红梅、孔维生、孟凡辉、杜云鹏等。其中,吴参毅负责标准的结构框架编制、组织联络、技术讨论、进度汇报等;戴杰负责标准的主要内容起草、会议纪要等;吴参毅、廖双龙、杜云鹏、栗红梅负责标准中主要章节细化内容的编制和修改等;徐琼、卢玉华、孔维生、孟凡辉、等负责细化内容的提议、讨论、技术验证等。 4、主要工作过程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分析系统第3部分:视频图像增强技术要求》标准的编制工作,主要阶段包括: 第一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1月,标准立项阶段。 (1)标准立项筹备 国家标准委下达标准修订计划前,SAC/TC100组织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等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开展了多次调研和会议讨论工作。具体包括对现有行标《GA/T 1154.1-2014 视频图像分析仪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A/T 1154.5-2016 视频图像分析仪第5部分:视频图像增强与复原技术要求》、《GA/T 1399.1-2017 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A/T 1399.2-2017 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第2部分:视频图像内容分析及描述技术要求》、《GA/T 1400.3-2017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第3部分:数据库技术要求》、《GA/T 1400.4-2017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第4部分:接口协议要求》,以及同时启动编写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系统技术要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服务接口技术要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分析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分析系统第2部分:视频图像内容分析及描述技术要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分析系统第4部分:视频图像检索技术要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数据项》等体系内标准进行调研,对各标准或系列标准各部分内容

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 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 发改高技[2015]996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综治办、公安厅(局)、科技厅(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厅、经委、经贸委)、通信管理局、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交通运输厅(局、委):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是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预防和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在打击犯罪、治安防范、社会管理、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视频监控建设应用不断深入,现有法律法规不完善、统筹规划不到位、联网共享不规范、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发展。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落实中央关于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部署,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现就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总目标,坚持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结合智慧城市和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建设,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化,为进一步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有序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依规建设、按需联网、整合资源、规范应用、分级保障、安全可控。各地区、各部门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应用安全可控的技术和产品,统筹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避免重复投资;按照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的实际需要,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整合各类视频图像资源;规范管理、确保安全,推进和保障各地区、各部门对视频图像资源的共享应用;权责一致、分级分类投入、社会参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保障。 (三)主要目标。

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视频监控系统

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视频监控系统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目录 第一章概述

根据《某市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建设规范》要求,某市市区治安监控系统作为某市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必须符合该规范要求,系统建设以功能完善、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经济实用为原则,系统设计突出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可靠性高,抗破坏力强等特点。 第二章需求分析 对某市市区的重要场所、部位、停车场等主要的治安区域进行实时监控,监控信号通过光缆和光端机传输到辖区派出所,辖区派出所监控室对监控区域进行实时动态监控、记录查询和网络传输等功能。利用监控图像资料储存、监控图像信息及其他信息的综合应用,为查证犯罪提供线索和信息主导警务服务。 整个工程共有包括城南、城北、城东、城西的4个辖区派出所,共计175个监控点位,分布在市区的各个重要位置。辖区派出所与市局指挥中心联网,本地的图像信号传送到指挥中心,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图像资源的整合、共享,实时、清晰、直观的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动态,适时调度、指挥、处置,达到打击、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创造和维护良好的治安环境的目的,有效提高社会治安管理能力。 第三章设计目标和思路 一设计依据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某市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T 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 70-9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定额编制办法 GA/T 74-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公共场所监视电视系统设计规范》DBJ08-16-90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 ?建筑电气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533-1996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区域标志设置规范模板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区域标志设置规范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区域标志设置规范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公共场所视频监控区域标志的设计与设置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安装有摄像机的公共场所或区域, 如银行、商场、宾馆、酒店、医院、体育场馆、影剧院、写字楼、公园、广场、小区、学校、交通场站、道路、公共汽车、电梯等, 提示人员或车辆将进入视频监控区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使用于本标准。 GB/T 15566.1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 总则 GB/T 20501.1-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 图形标志及相关要素 GB/T 15608- 中国颜色体系 3.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区域符号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区域符号见图1。

图1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符号 4.视频监控区域标志的设计 4.1标志版面。 4.1.1 视频监控区域标志分为单图、竖式图文组合和横式图文组合三种表现形式, 其版面设计的尺寸要求见图2~图4。 a——图形标志尺寸; as——图形符号尺寸; R——图形标志倒角半径。 图2 单图标志尺寸

图3 竖式图文组合标志尺寸 图4 横式图文组合标志尺寸 4.1.2 视频监控区域标志上的中文应使用黑体字体, 英文应使用Arial字体。中文和英文的行间距应为中文行高的0.25倍, 英文行高应为中文行高的0.5倍。 4.2标志尺寸 4.2.1 标志的最小尺寸应根据标志的最大观察距离确定, 标志

雪亮工程暨公共安全视频大联网顶设浅谈

雪亮工程暨公共安全视频大联网顶设浅谈 高更超 雪亮工程自2016年被提起以来,已走过了接近四个年头,从1.0时代到2.0时代到市域治理的时代。 2020年或许是雪亮工程建设的最后一年,在已有的建设中,雪亮工程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2018年年底盘点的时候,全国大概有1894个建设项目,到了2019年全国地级以上的区域大概334个,建设体量已经超过314亿,可见雪亮工程的建设规模和形式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 在这里,笔者对于雪亮工程的具体政策背景,项目需求分析等等也不再进行赘述,百度上一搜一大把,本篇文章还是以讲点干货为主。 自雪亮工程开始爆火,笔者先后参与过多个镇、县、市的雪亮工程技术方案的撰写和项目的招投标,整合而言,雪亮工程还是以视频监控为主体,进而在主体扩展各种二次开发的应用,最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网共享,从而形成某个地域大一统的公共安全视频大联网的布局。 下面,就根据笔者的理解,以地市为例,对雪亮工程的顶层设计进行一下阐述。 1、建设目标 建成全市标准统一、运行规范的市区、县区、镇街、社区/村落、网格、家庭六级联网的综治“雪亮工程”,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

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目标,服务于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分级应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系统建设需要,促进各级综治中心建设实体化实战化。 2、总体设计 2.1推进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在县区、镇街、社区/村落三级设置“综治中心”,作为统一的工作平台,也是雪亮工程各级的应用中心。落实的工作无非是三个方面:办公场所落实、人员编制落实和运行经费的落实。 2.2推进各级联网的综治信息平台建设 主要在市、县、镇三级建立统一标准的综治信息平台,一方面为各级综治机构提供平台应用服务。另一方面作为公共安全视频大联网纵向打通和横向集成的各级核心节点。

视频监控系统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

视频监控系统在公安工作 中的应用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流、物流频率也随之加大,社会治安形势也随之严峻。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城市社会面治安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建设,公安部门建设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以构筑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是机关、企事业单位通过计算机网络构建的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的动态监控体系。目前越来越多的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网络相连接,视频监控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 城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发展阶段 城市治安监控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004 ~ 2006年为第一阶段,初步确立了政府财政出资公安自建等多种建设模式,以及集中和分散集中存储相结合等各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2007 年到 2008 年为第二阶段,主要是大规模推广建设阶段; 2009 年以后为第三阶段,主要是应用阶段,最大程度的体现系统的建设效益。 城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现状 当前应用的现状是仅仅重建设轻应用,各地公安机关普遍在忙于主管部门下达的建设指标,各级监控中心走马观花的看看各监控点的视频,和在发生案件后刑侦部门为查找线索翻翻录像资料。 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在城市治安动态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城市治安监控是平安城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网吧、商场、政府机关、银行等等,以通过视频监控方式对出现的可疑目标进行监控报警,对各种突发事件如打架、抢劫等行为进行记录,为公安部门提供详细取证资料。

到2020年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

到2020年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综治办、公安厅(局)、科技厅(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厅、经委、经贸委)、通信管理局、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交通运输厅(局、委):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是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预防和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在打击犯罪、治安防范、社会管理、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视频监控建设应用不断深入,现有法律法规不完善、统筹规划不到位、联网共享不规范、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发展。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落实中央关于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部署,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现就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总目标,坚持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结合智慧城市和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建设,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化,为进一步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有序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依规建设、按需联网、整合资源、规范应用、分级保障、安全可控。各地区、各部门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应用安全可控的技术和产品,统筹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避免重复投资;按照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的实际需要,推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整合各类视频图像资源;规范管理、确保安全,推进和保障各地区、各部门对视频图像资源的共享应用;权责一致、分级分类投入、社会参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保障。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在加强治安防控、优化交通出行、服务城市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全域覆盖。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新建、改建高清摄像机比例达到100%;重点行业、领域的重要部位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逐步增加高清摄像机的新建、改建数量。 ——全网共享。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联网率达到100%;重点行业、领域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图像资源联网率达到100%。 ——全时可用。重点公共区域安装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完好率达到98%,重点行业、领域安装的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完好率达到95%,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的全天候应用。 ——全程可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应用的分层安全体系基本建成,实现重要视频图像信息不失控,敏感视频图像信息不泄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