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起动机教案

起动机教案

起动机教案
起动机教案

攀枝花建校授课计划课程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班级汽修12级1班任课教师赵培召2012年9月17日第3周

攀枝花建筑工程学校教案内页

教学内容与过程

任务二、起动机故障诊断与检修

教学重点:起动机的检测

教学难点:起动机工作原理

导向:

一辆桑塔纳轿车起动时打不着火,经检查发觉起动机转速较慢,转动无力。试分析起动机起动无力的原因,并结合起动机结构与工作原理,制定出一份科学的检测计划。

信息:

一、起动机的结构

二、起动机的工作过程(如下图)

当起动电路接通后,保持线圈的电流经起动机接线柱50进入,经线圈后直接搭铁,吸引线圈的电流也经起动机接线柱50进入,但通过吸引线圈后未直接搭铁,而是进入电动机的励磁线圈和电枢后搭铁。两线圈通电后产生较强的磁力,克服回位弹簧弹力使活动铁心移动,一方面通过拨叉带动驱动齿轮移向飞轮齿圈并与之啮合,另一方面推动接触片移向接线柱30和C的触点,在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后,接触片将两个主触点接通,使电动机通电运转。在驱动齿轮进入啮合之前,由于经过吸引线圈的电流经过了电动机,所以电动机在这个电流的作用下会产生缓慢转动,以便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在两个主接线柱触点接通后,蓄电池的电流直接通过主触点和接触片进入电动机,使电动机正常旋转,此时通过吸引线圈的电路短路,吸引线圈中无电流流过,主触点接通的位置靠保持线圈来保持。发动机起动后,切断起动电路,保持线圈断电,在弹簧的作用下,活动铁心回位,切断了电动机的电路,同时也使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脱离啮合。

计划:

教师在讲台演示起动机的拆装与零部件的检测方法,学生在下面记录拆装步骤及检测过程。

实施:

学生四人一组,按照记录的实施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检测结果。

评价:

组内学生首先进行自评和互评,每组学生派一代表向老师讲述自己的检测分析结果,教师进行评价。

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教案

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教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课题:第二节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 教学目的及要求: a)理解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b)掌握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的组成 c)了解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的特性 教学重难点: a)理解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b)掌握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的组成 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具:起动机、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实施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各种普通起动机的结构大同小异,外形如图3-1所示。 图3-1 普通起动机实物图 它主要由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起动发动

机时,通过操纵控制装置即开关,将直流电动机产生转矩,经传动机构传递给曲轴,带动发动机。今天我们主要学习起动机的直流电动机。 二、讲解本次授课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 直流电动机 1.直流电动机的结构 直流电动机主要由壳体、磁极、电枢、换向器和电刷组件等部分组成,如图3-1。它能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产生转矩带动发动机曲轴,起动发动机。一般均采用直流串励式电动机。串励是指电枢绕组与磁场绕组串联。 (1)磁极 磁极的作用是产生电枢转动时所需要的磁场,它由固定在机壳上的磁极铁心和磁场绕组组成。如图3-2。 为了增大起动机的电磁转矩,磁极一般有四个或六个。 四个激磁绕组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四个绕组串联后再与电枢绕组串联,如图 3-3 a)所示, 另一种是两个绕组先串联后并联,然后再与电枢绕组串联,如图3-3 b)所示。 目前普遍采用后一种连接方式,无论采用哪一种连接方式,其激磁绕组通电产生的磁极必须N、S极相间排列。

第三章 起动机

第三章起动机. 实验一起动机的拆解与检测 一、实训目的 1.掌握起动机的拆装顺序。 2.了解起动机各零件名称和作用。 3.掌握对起动机进行简单测量的方法。 4.学习拆解检修及装配起动机作业的基本方法。 二、工具材料 汽车用起动机;万用表;维修工具。 三、操作要点及项目 1.起动机拆解和清洗 (1)首先将待修起动机外部的尘污、油污清除。 (2)拆下连接片与电磁开关,取下电磁铁芯。 (3)拆下防尘箍,用钢丝钩子提起电刷弹簧取出电刷(共4只)。 (4)拆下起动机贯穿螺栓,使后端盖、起动机外壳、电枢分离。 (5)取下拨叉支承销,取下驱动端盖、拨叉与转子总成。 (6)用专用工具拆下止推座圈,取下驱动齿轮、单向离合器。 各总成是否继续进一步分解,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7)对分解的零部件进行清洗。清洗时,对所有的绝缘部件,只能用干净布蘸少量汽油擦拭,其他机械零件均可放入汽油、煤油或柴油中洗刷干净并凉干。 2.起动机主要部件的检测 ⑴直流电动机的检修 1)磁场绕组(定子)的检查:如图3-1所示 磁场绕组断路的检查:首先通过外部验视,看其是否有烧焦或断路处,若外部验视未发现问题,可用万用表电阻R×1 档检测,两表笔分别接触起动机外壳引线(即电流输入接线柱)与磁场绕组绝缘电刷接头是否导通,如果测得的电阻无穷大,说明磁场绕组断路,应予以检修或更换。 磁场绕组搭铁的检查:用万用表电阻R×10K档(或数字万用表高阻档)检测磁场绕组

电刷接头与起动机外壳是否相通,如果相通,说明磁场绕组绝缘不良而搭铁;如果阻值较小,说明有绝缘不良处,应检修或更换磁场绕组。 磁场绕组短路的检查:可用2V 直流电进行接线,如图3-2所示。电路接通后,将改锥放在每个磁极上,检查磁极对改锥的吸引力是否相同。若某一磁极吸力太小,就表明该磁场绕组有匝间短路故障存在。 2)电枢绕组(转子)的检查 电枢绕组的检查,可在电气万能试验台上的电枢检验仪上进行。 搭铁检验:用附件F6一根,一端插入插座33,一端接电枢轴,另一根附件F6一端插入插座34,一端接至整流子铜片,如有搭铁,指示灯25即亮,可标出搭铁的整流子铜片。 短路检验:如图3-3,将待试的电枢放在电枢感应仪3上,接通开关60,灯19亮,感应仪配备一钢片,将该钢片放置于电枢铁芯线槽上,如该钢片振动发声,则表明绕组有短路故障。不断慢慢转动电枢一圈,将钢片依次逐个放置于各线槽上,对每一故障处作出标记。由于起动机电枢绕组采用波绕法,所以当钢片在四个铁芯槽出现振动时,说明相邻换向器铜片间短路;当钢片在所有槽上振动时,说明同一个槽中上、下两层导线短路。 3-2 磁场绕组短路的检查 图3-3 电枢短路检验操作图 图3-1 磁场绕组断路及搭铁的检查

起动机的拆装电子教案

启动机拆装与检测教案

(1)按控制方法的不同,起动机可分为: ①直接操纵式 它是由驾驶员利用脚踏和手拉直接接通起动机的主电路,现在已被淘汰。 ②电磁控制式 它是由驾驶员旋动点火开关或按下起动按钮,直接控制或通过起动继电器使电磁开关接通起动机主电路。现采用的起动机均为电磁操纵式。 (2)按传动机构啮入方式,起动机可分为: ①惯性啮合式 起动时驱动齿轮依靠惯性力自动啮入飞轮齿圈,发动机起动后又依靠惯性力与发动机飞轮齿圈脱离。这种啮合方式可靠性差,现代汽车上已不再使用。 ②强制啮合式 依靠电磁力通过拨叉或直接推动驱动齿轮沿轴向移动来啮入飞轮齿圈,这种方式工作可靠,操作简单而广泛使用。 ③电枢移动式 依靠起动机磁极的磁吸力使电枢沿轴向移动而使驱动齿轮啮入发动机飞轮齿圈。电枢移动时需要较大的磁极吸力,常在一些大型起动机上使用。 除上述以外,还有永磁起动机和减速起动机等。 3.2起动机的结构组成 起动机一般由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如图3-1所示。 图3-1 起动机的结构 1—传动机构;2—控制装置;3—直流电动机 (1)直流电动机 其作用是将蓄电池输入的电能转变成机械能,产生电磁转矩。直流电动机主要由电枢、磁极、电刷、电刷架及壳体等部件组成。 ①电枢 电枢由电枢绕组、换向器、电枢轴、电枢铁芯等部件组成,如图3-2所示。

图3-3 换向器 1—图片;2—云母片 a 电枢绕组 为了得到较大的转矩,其电枢电流很大(一般汽油机 200—600A ,柴油机可达1000A ),因此电枢绕组都是用较粗的矩形截面的裸铜线绕制而成。为了防止裸铜线绕组之间短路,在铜线与铁芯之间,铜线与铜线之间用绝缘纸隔开。裸体铜线较粗,在高速下可能会因离心力的作用而甩出,故在槽口的两侧将铁芯扎稳挤紧。 b 换向器 换向器的作用是向旋转的电枢绕组注入电流,它是由许多截面成燕尾型的铜片围合而成,铜片之间用云母绝缘。如图3-3所示。 c 电枢轴 电枢轴除固装电枢铁芯及换向器以外,还伸出一定长度的花键部分,以便套装离合器总成。 d 电枢铁芯 电枢铁芯由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加而成,其圆周上制有安放电枢绕组的线槽,内孔借花键槽压装在电枢轴上。 ②磁极 为了增大起动转矩,磁极的数量较多,一般为四个磁极。每个磁极上套装的激磁绕组为矩形截面的铜条,外包绝缘层,按一定绕向连接后使S 级与N 极相间排列,如图3-4,3-5所示。 图3-5所示为四个磁极的磁路,四个磁场绕组所产生的磁场是相互交错的。 四个磁极绕组的连接方式有图3-6所示两种接法。一种是四个绕组相互串联,见图3-6(a )所示。另一种是先两个串联后再并联,见图3-6(b )所示,这种接法可以在导线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增大起动电流,提高起动转矩。 图3-2 电枢的组成 1—电枢;2—电枢铁芯;3—电枢绕组;4—换向器

汽车电器知识第4章起动机功能及结构

第四章起动机功能及结构 第一节起动机的功能 汽车装用的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属于内燃机,其本身不能起动,必须借助外力,才能开始运转,并完成发动机最基本的动作-进气、压缩、爆发及排气。 发动机所借助的外力一般是指以蓄电池为电源的直流电动机,人们把起动发动机用的这种电动机称为起动机。 起动机与普通直流电动机的最大区别在于:起动机是一种带有与发动机啮合、脱开机构的电动机。首先看一下发动机的起动过程,开始起动机是静止的,必须向起动机通电使其旋转,同时起动机还要与发动机短时间地连在一起,即起动机小齿轮与飞轮齿环啮合,带动发动机旋转,当发动机已被起动,可以靠自身的力量旋转时,就应立即脱开起动机与发动机的连接机构。若发动机起动之后,仍与起动机连接在一起的话,发动机反过来就要带动起动机旋转,当发动机转速升高时,就会带动起动机高速运转,甚至损坏起动机内的零部件。因此发动机被起动的同时,必须使发动机和起动机分离。由此可以看出,起动机结构要比普通直流电动机复杂得多。 一、起动机的型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规定,起动机的型号如下:

1. 产品代号 起动机的产品代号:QD 表示起动机;QDJ 表示减速起动 机;QDY 表示永磁型起动机(包括永磁减速型起动机)。 2. 电压等级代号 1表示12V ;2表示24V 。 3.功率等级代号 功率等级代号含义见下表 4.设计序号(1-2位) 5.变型代号(省略、A 、B 、C 、D 、E 、F 、---Y 、Z ) 例如:QD263Y (24V 、4.5KW ) QD1538(12V 、3.2KW) QDJ131(12V 、2.2KW) 二、起动机的特点: ①体积小、功率大 由于发动机结构本身的特点,不可能给附件以充分的空间,与普通电动机相比,体积、重量为同功率电动机的1/10左右;其次其“饭量”也相当惊人,12V 、2.5kW 的起动机,在每次起动时要吃进600A 左右的电流,其电流密度为

汽车起动机的组成与结构

汽车起动机的组成与结 构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起动机一般由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和电磁开关三部分组成 (一)串激式直流电动机 1.直流电动机的构造 直流电动机由电枢、磁极、外壳、电刷与刷架等组成。(1)电枢总成

电枢用来产生电磁转矩,它由铁心、电枢绕组、电枢轴及换向器组成。电枢铁心由多片互相绝缘的硅钢片叠 成;电枢绕组采用很粗的扁铜线用波绕法绕制而成;换向器的铜片较厚,相邻铜片之间用云母片绝缘。 2.磁极

磁极由铁心和激磁绕组构成,其作用是在电动机中产生磁场,磁极铁心一般由低碳钢制成,并通过螺钉固定 在电动机壳体上。磁极一般是4个,由4个激磁绕组形成两对磁极,并两两相对,常见的激磁绕组一般与电枢绕组 串联在电路中,故被称为串激式直流电动机。 3.电刷和电刷架 电刷与电刷架的作用是将电流引入电枢,使电枢产生连续转动。电刷一般用铜和石墨压制而成,有利于减小 电阻及增加耐磨性。电刷装在电刷架中,借弹簧压力紧压在换向器上。与外壳直接相连构成电路搭铁,称为搭铁 电刷,与激磁绕组和电枢绕组相连,与外壳绝缘,称为绝缘电刷。 4.外壳 外壳由低碳钢卷制而成,或由铸铁铸造而成。起动机工作时间很短,所以一般采用滑动轴承。减速起动机由 于其电枢的转速很高,电枢轴承则采用滚动轴承。 (二)起动机传动机构 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实际上是一个单向离合器。单向离合器的作用是单方向传递转矩,即起动发动机时将起动机的转矩传给发动机曲轴,而当发动机起动后,它又能自动打滑,不使飞轮齿环带动起动机电枢旋转,以免损坏起动机。

起动机教案

攀枝花建校授课计划课程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班级汽修12级1班任课教师赵培召2012年9月17日第3周

攀枝花建筑工程学校教案内页 教学内容与过程 任务二、起动机故障诊断与检修 教学重点:起动机的检测 教学难点:起动机工作原理 导向: 一辆桑塔纳轿车起动时打不着火,经检查发觉起动机转速较慢,转动无力。试分析起动机起动无力的原因,并结合起动机结构与工作原理,制定出一份科学的检测计划。 信息: 一、起动机的结构 二、起动机的工作过程(如下图) 当起动电路接通后,保持线圈的电流经起动机接线柱50进入,经线圈后直接搭铁,吸引线圈的电流也经起动机接线柱50进入,但通过吸引线圈后未直接搭铁,而是进入电动机的励磁线圈和电枢后搭铁。两线圈通电后产生较强的磁力,克服回位弹簧弹力使活动铁心移动,一方面通过拨叉带动驱动齿轮移向飞轮齿圈并与之啮合,另一方面推动接触片移向接线柱30和C的触点,在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后,接触片将两个主触点接通,使电动机通电运转。在驱动齿轮进入啮合之前,由于经过吸引线圈的电流经过了电动机,所以电动机在这个电流的作用下会产生缓慢转动,以便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在两个主接线柱触点接通后,蓄电池的电流直接通过主触点和接触片进入电动机,使电动机正常旋转,此时通过吸引线圈的电路短路,吸引线圈中无电流流过,主触点接通的位置靠保持线圈来保持。发动机起动后,切断起动电路,保持线圈断电,在弹簧的作用下,活动铁心回位,切断了电动机的电路,同时也使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脱离啮合。

计划: 教师在讲台演示起动机的拆装与零部件的检测方法,学生在下面记录拆装步骤及检测过程。 实施: 学生四人一组,按照记录的实施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检测结果。 评价: 组内学生首先进行自评和互评,每组学生派一代表向老师讲述自己的检测分析结果,教师进行评价。

汽车起动机的组成与结构

起动机一般由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和电磁开关三部分组成 (一)串激式直流电动机 1.直流电动机的构造 ?? 直流电动机由电枢、磁极、外壳、电刷与刷架等组成。 (1)电枢总成 ?? 电枢用来产生电磁转矩,它由铁心、电枢绕组、电枢轴及换向器组成。电枢铁心由多片互相绝缘的硅钢片叠 成;电枢绕组采用很粗的扁铜线用波绕法绕制而成;换向器的铜片较厚,相邻铜片之间用云母片绝缘。 2.磁极 ??? 磁极由铁心和激磁绕组构成,其作用是在电动机中产生磁场,磁极铁心一般由低碳钢制成,并通过螺钉固定 在电动机壳体上。磁极一般是4个,由4个激磁绕组形成两对磁极,并两两相对,常见的激磁绕组一般与电枢绕组 串联在电路中,故被称为串激式直流电动机。 3.电刷和电刷架 ??? 电刷与电刷架的作用是将电流引入电枢,使电枢产生连续转动。电刷一般用铜和石墨压制而成,有利于减小 电阻及增加耐磨性。电刷装在电刷架中,借弹簧压力紧压在换向器上。与外壳直接相连构成电路搭铁,称为搭铁 电刷,与激磁绕组和电枢绕组相连,与外壳绝缘,称为绝缘电刷。 4.外壳 ??? 外壳由低碳钢卷制而成,或由铸铁铸造而成。起动机工作时间很短,所以一般采用滑动轴承。减速起动机由 于其电枢的转速很高,电枢轴承则采用滚动轴承。 (二)起动机传动机构 ??? 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实际上是一个单向离合器。单向离合器的作用是单方向传递转矩,即起动发动机时将起动机的转矩传给发动机曲轴,而当发动机起动后,它又能自动打滑,不使飞轮齿环带动起动机电枢旋转,以免损坏起动机。

单向离合器有滚柱式,摩擦片式、弹簧式、棘轮式等不同型式。其中,摩擦片式的单向离合器多用于大功率起动机。?? ???? ? ? ????? ?? ?? ?? ? ?? ??? (三)电磁操纵机构 ??? 起动机电磁操纵机构主要由吸引线圈、保持线圈、驱动杠杆、起动开关接触片等组成

起动机工作原理

汽车起动机工作原理 、 一、起动机的组成分类和型号 1、组成: 直流电动机--产生电磁转矩 传动装置(啮合机构)--起动时,啮合传动;起动后,打滑脱开 控制装置(电磁开关)--接通、切断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 2、分类 (1)按控制装置分为:

直接操纵式 电磁操纵式 (2)按传动机构的啮合方式分为: 惯性啮合式--已淘汰 强制啮合式--工作可靠、操纵方便、广泛应用 电枢移动式--结构较复杂,大功率柴油车 齿轮移动式--电磁开关推动啮合杆 减速式--质量体积小,结构工艺复杂 3、型号 (1)产品代号: qd--表示起动机 qdj--表示减速起动机 qdy--表示永磁起动机 (2)电压等级:1-12v;2-24v (3)功率等级:1-0~1kw;2-1~2kw ;9-8~kw (4)设计序号 (5)变型代号:拼音大写字母表示,多表示电气参数的变化qd1225--12v,1~2kw,第25次设计,普通式起动机 二、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和工作特性 1、发动机的起动性能评价指标有: (1)起动转矩 (2)最低起动转速

(4)起动极限温度 1、起动转矩 起动机要有足够大的转矩来克服发动机初始转动时的各种阻力。 起动阻力包括: (1)摩擦阻力矩 (2)压缩阻力矩 (3)惯性阻力矩 2、最低起动转速 (1)在一定温度下,发动机能够起动的最低曲轴转速。汽油机一般约为50~70r/min,最好70~100 r/min以上。 (2)起动机传给发动机的转速要大于发动机的最低转速: 若低于这个转速,汽油泵供油不足,气流速度过低,可燃混合气形成不充分,还会使压缩行程的散热损失和漏气损失增加,导致发动机不能起动。 3、起动功率 起动机所具有的功率应和发动机起动所必需的起动功率相匹配。 而蓄电池的容量与起动机的容量应成正比 p=(450~600)p/u 4、起动极限温度 当环境温度低于起动极限温度时,应采取起动辅助措施: (1)加大蓄电池容量

起动机的拆装电子教学教案.docx

启动机拆装与检测教案 学习领域起动机总课时10第一讲起动机的拆装课时6 1、会正确使用相关拆装工具; 专业 能力 能 力社会目能力标2、会将起动机拆解并装合; 3、能准确说出起动机各部件名称; 4、不使用工具能初步判断起动机各部件的技术状况。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规范操作,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安全文明生产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上台阐述等,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1、通过查阅资料、文献培养个人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方法 能力教学方法2、通过真实的情境再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真实记录数据,填写任务工单,培养工作方法能力; 4、培养独立思考完成任务的能力。 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启发引导法、项目教学法、教师讲授法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5min) 老师向学生展示已从车上拆下的起动机,向学生说明前期已经判定车辆不 能着车的原因在起动机有故障。 2、故障体验(5min) 正确连接起动机供电及控制电路,让学生体验起动机不能转动的现象。 3、学习内容(20min) 起动机的拆装 资讯 (30min) 学习任务一起动机的拆装 起动机的作用及分类 3.1.1起动机的作用 起动机的作用是供给发动机曲轴足够的起动转矩,使发动机曲轴达到必需的起动转速,以便使发动机进入自行运转状态。 3.1.2起动机的分类 (1)按控制方法的不同,起动机可分为:

①直接操纵式 它是由驾驶员利用脚踏和手拉直接接通起动机的主电路,现在已被淘汰。 ②电磁控制式 它是由驾驶员旋动点火开关或按下起动按钮,直接控制或通过起动继电器 使电磁开关接通起动机主电路。现采用的起动机均为电磁操纵式。 (2)按传动机构啮入方式,起动机可分为: ①惯性啮合式 起动时驱动齿轮依靠惯性力自动啮入飞轮齿圈,发动机起动后又依靠惯性力 与发动机飞轮齿圈脱离。这种啮合方式可靠性差,现代汽车上已不再使用。 ②强制啮合式 依靠电磁力通过拨叉或直接推动驱动齿轮沿轴向移动来啮入飞轮齿圈,这 种方式工作可靠,操作简单而广泛使用。 ③电枢移动式 依靠起动机磁极的磁吸力使电枢沿轴向移动而使驱动齿轮啮入发动机飞轮 齿圈。电枢移动时需要较大的磁极吸力,常在一些大型起动机上使用。 除上述以外,还有永磁起动机和减速起动机等。 起动机的结构组成 起动机一般由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如图 3-1 所示。 图 3-1起动机的结构 1—传动机构;2—控制装置; 3—直流电动机 (1)直流电动机 其作用是将蓄电池输入的电能转变成机械能,产生电磁转矩。直流电动机 主要由电枢、磁极、电刷、电刷架及壳体等部件组成。 ①电枢 电枢由电枢绕组、换向器、电枢轴、电枢铁芯等部件组成,如图3-2所示。

起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起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核心提示:一、起动机的组成分类和型号1、组成:直流电动机--产生电磁转矩传动装置(啮合机构)--起动时,啮合传动;起动后,打滑脱开控制装置(电磁开关)--接通、切断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2、分类(1)按控制装置分为:直接操纵式电磁操纵式(2)按传动机构的啮合方式分为:惯性啮合式--已淘汰强制啮合式--工作可... 一、起动机的组成分类和型号 1、组成: 直流电动机--产生电磁转矩 传动装置(啮合机构)--起动时,啮合传动;起动后,打滑脱开

控制装置(电磁开关)--接通、切断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2、分类 (1)按控制装置分为: 直接操纵式 电磁操纵式 (2)按传动机构的啮合方式分为: 惯性啮合式--已淘汰 强制啮合式--工作可靠、操纵方便、广泛应用 电枢移动式--结构较复杂,大功率柴油车 齿轮移动式--电磁开关推动啮合杆 减速式--质量体积小,结构工艺复杂 3、型号 (1)产品代号: qd--表示起动机 qdj--表示减速起动机 qdy--表示永磁起动机 (2)电压等级:1-12v;2-24v (3)功率等级:1-0~1kw;2-1~2kw ;9-8~kw (4)设计序号 (5)变型代号:拼音大写字母表示,多表示电气参数的变化 qd1225--12v,1~2kw,第25次设计,普通式起动机 二、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和工作特性

1、发动机的起动性能评价指标有: (1)起动转矩 (2)最低起动转速 (3)起动功率 (4)起动极限温度 1、起动转矩 起动机要有足够大的转矩来克服发动机初始转动时的各种阻力。 起动阻力包括: (1)摩擦阻力矩 (2)压缩阻力矩 (3)惯性阻力矩 2、最低起动转速 (1)在一定温度下,发动机能够起动的最低曲轴转速。汽油机一般约为50~70r/min,最好70~100 r/min以上。 (2)起动机传给发动机的转速要大于发动机的最低转速: 若低于这个转速,汽油泵供油不足,气流速度过低,可燃混合气形成不充分,还会使压缩行程的散热损失和漏气损失增加,导致发动机不能起动。 3、起动功率 起动机所具有的功率应和发动机起动所必需的起动功率相匹配。 而蓄电池的容量与起动机的容量应成正比 p=(450~600)p/u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汽修类一等奖作品:《起动机不转故障诊断与排除》 教学设计方案

《汽车电气设备常见维修项目》 起动机不转故障诊断与排除 教学设计(4课时) 一、教材分析与使用: 1、使用教材:《汽车电气设备常见维修项目》人民交通出版社朱自清主编; 工作页:《起动机不转故障诊断与排除工作页》自编; 导学案:《起动机不转故障诊断与排除导学案》自编。 2、教材分析: 项目设计思路 电路分析能力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因电不看见、摸不着,学生“怕电”,要使学生“懂电”、“不怕电”,到“喜欢电”。因而通过对一种典型车型(威乐车)起动机控制电路及控制原理的学习,再去分析、检测、排除另一种典型车型(卡罗拉)起动机不转故障;提高学生的电路综合分析能力及应变能力,避免机械模仿,学会知识迁移。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模拟实际维修企业现场,分组进行项目学习。学生根据起动机不转故障现象,结合电路图、检修工作页、导学案及维修手册等,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参与意识,提出引起故障原因的各种猜想,分析、查找故障原因,最后归纳出电路故障的诊断思路和检修流程,并根据流程完成故障的诊断排除。作为对表现优秀小组及组员的奖励,结合学校学生专业创业(创业教育为我校办学特色,目前我校汽修部已运营有汽车维修与保养、汽车美容、汽车配件及用品销售三个学生专业创业项目,服务对象主要面向本地区广大教职员工。创业项目既为学生提供了专业技能学习的平台,学生每月还有一笔创业收入。)给予获得专业创业项目资格的积分,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公益、法治、创业、创新)。 教材处理 本教材着重于维修的内容和操作步骤,而缺乏对具体控制电路及控制原理的分析及运用。故先将本章的教材内容整合成4个学习项目,分别为起动机的构造、原理与拆检项目;继电器的构造、原理与检修项目;点火开关的构造、原理与检修项目、起动机不转故障诊断与排除项目(本次课项目)。通过以项目任务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并结合自编的导学案、检修工作页及评价表等,引导学生在逐步探索中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分析、解决实际维修项目。 本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部分内容是第四个项目(综合项目)。通过本项目,串联起前三个项目,致力于培

起动机控制机构教案

起动机控制机构教案 专业 (工种) 机械装配与自动化教师 课题 (项目) 起动机控制机构分课题起动系统控制电路 授课班级预备技师培班训授课 时间 课 时 训练目标1、学会起动机控制机构、起动系统控制电路结构和原理; 2、掌握起动机控制机构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3、掌握起动系统控制电路结构和原理; 教学目标1 熟悉组合机床几种控制电路的组成和各元件的作用, 2 分析各种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及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1、起动机控制机构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起动系统控制电路结构和原理; 教学难点起动系统控制电路结构和原理 教学对象 分析根据我们电子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理解能力低的特点,我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分组实践、体验感悟;分析探究、项目拓展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先“会”后“懂”,真正实现“手动”到“脑动”这一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设问、演示示范、练习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起动机控制机构 1. 组成 (1)电磁开关 (2)拨叉 2.工作过程 (1)起动机不工作时 (2)将起动开关接通时 (3)发动机起动后 (4)松开起动开关时 第五节起动系统控制电路 1. 开关直接控制起动系统 2.起动继电器控制起动系统

一、教学准备 二、复习提问 三、教学引入 四、新课讲解一、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调试。 2、清点学生人数、填教学日志。 二、复习及提出问题 1.起动机的组成? 2.起动机的分类? 三、教学引入 起动机的控制装置通常由主开关、拨叉、操纵元件和回位弹簧等组成。 通过操纵元件和回位弹簧,利用主开关,控制起动机主回路的接通和 断开;利用拨叉,控制单向离合器,使驱动齿轮进入和退出与飞轮的 啮合。 四、新课讲解 第四节起动机控制机构 1. 组成 (1)电磁开关:吸拉线圈、保持线圈、活动铁心、固定铁心、主开关 接触盘及复位弹簧等组成。 (2)拨叉 2.工作过程 (1)起动机不工作时,驱动齿轮处于与飞轮齿轮脱开啮合位置,电磁 开关中的接触盘与各接触点分开。 (2)将起动开关接通时,蓄电池经起动控制电路向起动机电磁开关通 电,其电流回路为: (3)发动机起动后,飞轮转动线速度超过了起动机驱动小齿轮的线速 度,单向离合器打滑,避免了电枢绕组高速甩散的危险。 (4)松开起动开关时,起动控制电路断开,但电磁开关内吸拉线圈和 设疑引 入 讲授与 分析

汽车起动机的工作原理

汽车起动机的工作原理 速,才能启动内燃机。汽车发动机常 用的启动方式有人力启动和电力启动机启 动两种。 人力启动(手摇)最简单,但劳动强度大, 且不安全,目前只作为后备启动方式。电力 启动机启动具有操作方 便、启动迅速可靠、 有重复启动能力等特点,因而被广泛采用。 用于启动内燃机的电动机及附属装置,叫作 启 动装置0 -2 .对启动电动机的基本要求 (1) 必须有足够的转矩和转速 转矩和 转速是对 1柯框 1 也硏?■ 4 ■卫 II *? 10' 14 ovHDrwrM&? U H H 巒IE i|T?? ft'IJL VM WR?Hfwi *3LD 乍 viTWMJ Hit 劃 誨 TfchMDiJLL Cm~DB 11,?? 2 VH4 II 八■■ I3.lt 『 ?■■ tlVBLH*B4 i 诃IL 嗨 Mi P MIWI ^JUHS NUtnM& raliM vvM-Mwniit OM JL H RB FF- H-Ht i* *W? ?■ ■良 TI ■-^-■■niH miiT? AWM^TlTiF W UFmD mxt : IJkdlh *. 、概述 1 .启动机功用 汽车发动机是靠外力启动的,必须依靠 外力使曲轴旋转,并要求曲轴的旋转达到一 定的转 因为:

电动机最主要的要求,

有关。对于构造一定的发动机来说,当温度降低时,润滑油的黏度增大,阻力矩显著增加;在启动加速过程中, 还要克服各运动机件的惯性力,故启动电动机必须具备足够的转矩。’ 2)要保证启动发动机除具备足够转矩夕卜,还必须使发动机的转速升至一定程度。因为转速过低时,对于化油器式发动机来说?化油器中的气流速度过低,低压程度过?小,汽油不易喷出,也不易雾化,造成混合气过稀,发动机便不能发动。当温度较低(在冬天)时,雾化条件变坏,混合气变得更稀,启动更加因难。一般要求 化油器发动机的启动转速应在40, . -50转/分以上。 (2)转矩应能随转速的升高而降低因为在启动之初,曲轴由静止开始转动时,机’件作加速度运动须克服很大的静止惯性力,同时各摩擦部分处于半干摩擦状态,摩擦阻力较大,这时需要较大的启动转矩,才能带动发动机转动,并使转速很快升高,但随着曲轴转速升高,加速阻力减小,油膜也逐渐形成,所需的转矩相应减小,而当曲轴转速升至启动转速,发动机一旦发动后.自己就能够独立工作,就不需要电动机带着转动了。所以, 希望转矩能随着转速的升高而降低。 3?启动机的组成与分类 (1)启动机的组成电力启动机都是由直流串励式电动机、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三大部分组成(见图1)。 1)直流串励式电动机,其作用是产生电磁转矩。 2)传动机构(或称啮合机构),其作用是:在发动机启动时,使启动机小齿轮啮入飞轮齿圈,将启动机转矩 传给发动机曲轴;而在发动机启动后,使启动机自动脱开飞轮齿圈。 3)控制装置(即开关)用来接通与截断启动机与蓄电池间的电路。 常见发动机的启动装置是以蓄电池为电源的直流电动机,其电动机的启动动力必须超过发动汽缸的压缩压 力及其他摩擦阻力;必须具有足够的启动转矩,以便使发动机达到规定的转速。在满足上述要求的情况下,启动装置应尽可能小型轻量化。为此,启动装置除必须有直流电动机和附属装置外,还应有把电动机的动力传 递给发动机的动力传递机构。动力传递机构由转矩齿轮(飞轮上的齿环)和电动机轴上的小齿轮及行星减速机构组成。发动机启动时,小齿轮与转矩齿轮相啮合,电动机转动,通过减速机构将转矩扩大,再通过小齿轮驱动(2)启动机的分类启动机的种类很多,但电动机部分一般没有大的差别,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则差异较大。

起动机线路连接项目教案1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项目教学教案 学校: 班级: 科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教师: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项目教学教案 项目一起动机线路连接 课时准备:8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 项目目标一、技能点 1、会检测汽车起动机。 2、会按工作原理图连接线路。 二、知识点 1、普通铅蓄电池的作用与分类 2、蓄电池的作用 3、直接传动型起动机的结构及组成 4、直接传动型起动机的结构作用 5、直接传动型起动机的工作原理 项目要求1、时间要求:每组10分钟 2、质量要求:满足规范质量的前提下能熟练 完成任务 3、安全要求:严格按操作规范进行项目作业 4、文明要求:自觉按照文明生产规则进行项 目作业

一、项目链接 理论链接1 一、普通铅蓄电池的作用与分类 蓄电池(俗称“电瓶”)是一种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是可逆的低压直流电源。 1、蓄电池的分类 2、蓄电池的作用 在发动机起动时,向起动机、点火系统等主要用电设备供电。 在发动机不运行或低速运行时,蓄电池向各种用电设备供电。 当用电设备过多、用电量超过发电机的供电能力时,蓄电池协助发电机向各种用电设备供电。 稳定电压的作用。蓄电池相当于一个大电容,可以吸收电路中瞬间的过电压,以保护用电设备。 理论连接2 铅酸蓄电池 镍碱蓄电池 免维护蓄电池 干荷电蓄电池 胶体蓄电池 铁镍蓄电池 镉镍蓄电池 普通蓄电池

一、直接传动型起动机的结构及组成 1、直流电动机、 2、传动机构、 3、控制装置(电磁开关) 二、直接传动型起动机的结构作用 直流电动机——产生电磁转矩 传动机构——将转矩传给发动机 电磁开关——控制电动机工作 串励式直流电动机的构造 串励式直流电动机由磁极、电枢、换向器、电刷等组成。 ◆ 1、串励式直流电动机----电枢 组成:电枢轴 电枢绕组 铁心 换向器 作用:通电后产生转动力矩。 ◆ 2、串励式直流电动机---磁极 电刷及电刷架 磁 电枢 换向器

启动机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

汽车起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检修方法 汽车的启动系统包括:启动机、启动开关、启动继电器及空挡启动开关。 启动发动机所需要的曲轴转矩和最低启动转速取决于发动机的型式、发动机的排量、汽缸数、压缩比、轴承的摩擦力,以及由发动机曲轴带轮所驱动的附加负荷、燃油的供给方式及机油温度等。通常.随着机油温度的下降.启动机要求的启动转矩和启动转速会升高;所以在设计启动机时上述因素都应予以考虑。 一、概述 1.启动机功用汽车发动机是靠外力启动的,必须依靠外力使曲轴旋转,并要求曲轴的旋转达到一定的转速,才能启动内燃机。汽车发动机常用的启动方式有人力启动和电力启动机启动两种。 人力启动(手摇)最简单,但劳动强度大,且不安全,目前只作为后备启动方式。电力启动机启动具有操作方便、启动迅速可靠、有重复启动能力等特点,因而被广泛采用。用于启动内燃机的电动机及附属装置,叫作启动装置o - 2.对启动电动机的基本要求 (1)必须有足够的转矩和转速转矩和转速是对电动机最主要的要求,因为: 1)要带动发动机旋转,必须克服发动机的阻力矩。发动机的阻力矩与发动机的工作容积、汽缸数、压缩比等有关。对于构造一定的发动机来说,当温度降低时,润滑油的黏度增大,阻力矩显著增加;在启动加速过程中,还要克服各运动机件的惯性力,故启动电动机必须具备足够的转矩。? 2)要保证启动发动机除具备足够转矩外,还必须使发动机的转速升至一定程度。因为转速过低时,对于化油器式发动机来说.化油器中的气流速度过低,低压程度过.小,汽油不易喷出,也不易雾化,造成混合气过稀,发动机便不能发动。当温度较低(在冬天)时,雾化条件变坏,混合气变得更稀,启动更加因难。一般要求化油器发动机的启动转速应在40,.-50转/分以上。 (2)转矩应能随转速的升高而降低因为在启动之初,曲轴由静止开始转动时,机?件作加速度运动须克服很大的静止惯性力,同时各摩擦部分处于半干摩擦状态,摩擦阻力较大,这时需要较大的启动转矩,才能带动发动机转动,并使转速很快升高,但随着曲轴转速升高,加速阻力减小,油膜也逐渐形成,所需的转矩相应减小,而当曲轴转速升至启动转速,发动机一旦发动后.自己就能够独立工作,就不需要电动机带着转动了。所以,希望转矩能随着转速的升高而降低。 3.启动机的组成与分类 (1)启动机的组成电力启动机都是由直流串励式电动机、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三大部分组成(见图1)。 1)直流串励式电动机,其作用是产生电磁转矩。 2)传动机构(或称啮合机构),其作用是:在发动机启动时,使启动机小齿轮啮入飞轮齿圈,将启动机转矩传给发动机曲轴;而在发动机启动后,使启动机自动脱开飞轮齿圈。 3)控制装置(即开关)用来接通与截断启动机与蓄电池间的电路。 常见发动机的启动装置是以蓄电池为电源的直流电动机,其电动机的启动动力必须超过发动汽缸的压缩压力及其他摩擦阻力;必须具有足够的启动转矩,以便使发动机达到规定的转速。在满足上述要求的情况下,启动装置应尽可能小型轻量化。为此,启动装置除必须有直流电动机和附属装置外,还应有把电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发动机的动力传递机构。动力传递机构由转矩齿轮(飞轮上的齿环)和电动机轴上的小齿轮及行星减速机构组成。发动机启动时,小齿轮与转矩齿轮相啮合,电动机转动,通过减速机构将转矩扩大,再通过小齿轮驱动发动机曲轴旋转。

汽车起动机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简介

汽车起动机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简介 汽车发动机的起动离不开起动机,其控制装置包括点火起动开关、起动继电器和电磁开关等部件,其中的电磁开关与起动机是在一体的。 一、关于起动继电器 起动继电器由电磁铁机构和触点总成组成。线圈分别与壳体上的点火开关端子和搭铁端子“E”连接,固定触点与起动机端子“S”连接,活动触点经触点臂和支架与电池端子“BAT”相连。起动继电器触电为常开触点,当线圈通电时,继电器铁心便产生电磁力,使其触点闭合,从而将继电器控制的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电路接通。 二、关于电磁开关 1. 结构特点 电磁开关主要由电磁铁机构和电动机开关两部分组成。电磁铁机构由固定铁心、活动铁心、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等组成。固定铁心,顾名思义是固定不动的,活动铁心则可以在铜套里做轴向移动。活动铁心前端固定有推杆,推杆前端安装有开关触盘,活动铁心后段用调节螺钉和连接销与拨叉连接。铜套外面安装有复位弹簧,作用是使活动铁心等可移动部件复位。电磁开关接线的端子的排列位置如图所示 2. 工作原理

当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通电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同时,其电磁吸力相互叠加,可以吸引活动铁心向前移动,直到推杆前端的触盘将电动开关触点接通势电动机主电路接通为止。 当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通电产生的磁痛方向相反时,其电磁吸力相互抵消,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活动铁心等可移动部件自动复位,触盘与触点断开,电动机主电路断开。 三、示例:东风EQ1090型汽车起动电路 东风EQ1090型汽车使用的是QD124型起动机,为电磁控制强啮合式起动机,采用滚动式单向离合器、驱动齿轮为11齿,额定功率为1.5kw,其起动电路如图10-4所示,包括控制电路和起动机主电路。 1.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包括起动继电器控制电路和起动机电磁开关控制电路。 起动继电器控制电路是由点火开关控制的,被控制对象是继电器线圈电路。当接通点火开关起动挡时,电流从蓄电池政界经过起动机电源接线柱到电流表,在从电流表经点火开关,继电器线圈回到蓄电池负极。于是继电器铁心产生较强的电磁吸力,是继电器触点闭合,接通起动机电磁开关的控制电路。 2. 主电路 电磁开关接通后,吸引线圈3和保持线圈4产生强的电磁引力,将起动机主电路接通。电路为:蓄电池正极→起动机电源

第三章,起动系统

第三章起动系统 汽车发动机必须靠外力起动。起动系统的作用就是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变为机械能,产生转矩,起动发电机,现代汽车起动系一般由起动机、控制继电器、点火开关(起动挡)等组成。 使用起动机起动发动机。具有操作安全、起动迅速可靠、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等优点,被现代汽车广泛采用。 §3-1 起动机的组成和分类 一、起动机的组成 起动机总成一般由直流串励式电动机、传感机构、控制装置等三大部分组成。其结构如图3-1所示。 1.直流串励式电动机。其作用是将蓄电池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产生转矩,起动发动机。 2.传动机构(单向离合器)。其作用是在发动机起动时,使起动机驱动齿轮啮入飞轮齿环,将起动机的转矩传给发动机曲轴;而在发动机后,使驱动齿轮与飞轮齿环脱离(打滑或退出)防止“飞散”,起保护作用。 3.控制装置(即开关)。其作用是接通与切断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一般还具有接入与隔除点火线圈附加电阻的作用。 二、起动机的分类 1.按啮合方式分 (1)强制啮合式起动机所谓强制啮合,就好似当拨叉将起动机驱动齿轮推出,啮入飞轮齿环时,即使发生两齿端面相顶状态,拨

叉仍继续强行移动,压缩单相离合器啮合弹簧,使两齿端面压力增大。当主电路接通时,电动机电枢因驱动齿轮端面摩擦阻力大而缓慢转动,待转过一个角度后驱动齿轮滑入飞轮环齿中,达到完全啮合,从而带动飞轮转动,起动发动机。 强制啮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啮合时机械撞击力大,可能产生顶齿、铣齿等故障。目前主要用于中、小功率发动机。 根据操纵方式不同,强制啮合式又可分为机械拉杆啮合式和电磁拉杆啮合式两种,前者已逐渐被淘汰。 (2)二级起动啮合式起动机,所谓二级起动啮合是指当啮合发生顶撞时,开关主触点不能闭合,只有当驱动齿轮与飞轮齿环基本啮合后,开关主触点才能闭合。这样,啮合时冲击力小,啮合柔和,飞轮齿环寿命可延长。 二级起动啮合式起动机结构复杂,制造困难。一般用在大功率发动机上。我国引进的斯太尔91系列汽车发动机的起动机就采用二级起动啮合方式。 2.按起动机结构分 (1)机械啮合式起动机它是由驾驶员利用脚踏(或手动),通过杠杆联动机构,操纵机械式起动开关来接通与切断起动电流,属强制啮合式,现已逐步淘汰。 (2)电磁啮合式起动机它是由驾驶员转动点火开关至起动档(或按下起动按钮),通过起动继电器,使电磁开关工作,起动机运转,属强制性啮合式。

第三章 起动机教案

旧知回顾:发动机如何起动? 本节内容: 第三章起动机 第一节起动机的构造 一、起动系 1、功用:通过转动曲轴起动发动机,起动之后,起动系立即停止工作。 2、组成:蓄电池、起动机、起动继电器、点火开关等组成。 二、起动机 1、组成 直流电动机: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产生电磁转矩 传动机构:起动时,将起动机的转矩传给发动机;起动后自动退出传动。 操纵机构:接通和断开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 2、分类 1) 按磁场分类 励磁式起动机——串励,并励和复励直流电动机。 永磁式起动机——磁极为永磁材料,无磁极绕组。 2) 按操纵机构分类 直接操纵式——由脚踏或拉杆直接控制,接通或切断起动机主电路。 电磁操纵式——由按钮或点火开关控制继电器,再控制主开关来通断主电路。 3) 按传动机构的啮合方式分类 惯性啮合式——小齿轮靠惯性力自动啮入或退出啮合。 强制啮合式——靠人力或电磁力强制小齿轮啮入飞轮齿圈的。 电枢移动式——靠电枢移动啮合和退出,用于大功率的柴油机上。 齿轮移动式——推动安装在电枢轴孔内的啮合杆,使小齿轮啮合和退出。 减速式——电枢和驱动齿轮之间装有一级减速齿轮。 3、型号 第1部分为产品代号:起动机的产品代号QD、QDJ、QDY分别表示起动机、减速起动机及永磁起动机。 第2部分为电压等级代号:1—12 V;2—24 V;3—6 V。 第3部分为功率等级代号:第4部分为设计序号。第5部分为变形代号。

例如,QD124表示额定电压为12 V、功率为1~2 kW、第四 次设计的起动机。 三、直流电动机的构造 1、工作原理 受力方向:左右原则 磁场方向:右手原则 2、构造 1) 电枢——电动机的旋转部分,包括电枢轴、换向器、电枢铁芯和电枢绕组。 电枢绕组:采用较粗的矩形裸铜线绕制成成型绕组。 换向器:换向片和云母片叠压成,电枢绕组各线圈的端头均焊接在换向器片上,通过换向器和电刷将蓄电池的电流引进来。 2) 磁极——电动机的定子部分,它由固定在机壳上的磁极铁芯和磁场绕组组成。 磁极一般是4个,两对磁极相对交错安装在电动机定子内壳上。 励磁线圈:4个串联后再与电枢绕组串联, 2个串联再并联,然后再与电枢绕组串联。 励磁绕组一端接在外壳的绝缘接线柱上,另一端与两个非搭铁电刷相连。 3) 电刷架与电刷 电刷架一般为框式结构,其中正极刷架与端盖 绝缘地固装,负极刷架直接搭铁。 电刷置于电刷架中,电刷由铜粉与石墨粉压制 而成,呈棕红色。电刷架上装有弹性较好的盘形弹 簧。

起动机教案

“汽车起动机工作原理”教案课程汽车电气设备教学内容汽车起动机工作原理 教学对象中职汽修专业二年级学生学时15分钟 一、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已经学习过电工基础,具有一定的电路分析能力。上节课学习了汽车起动系统的作用,对起动机在整个起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有一定了解。 学生学习状态分析学生特点 优点 1、思维活跃,敢想敢做,具有创新精神; 2、喜欢自己解决问题,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不足 1、基础知识较薄弱,理论知识还不够扎实; 2、初学汽车专业的课程,还没有完全入门。教学对策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让学生明确学生任务;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发扬学生的 优点,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引导,弥补学生的不足。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 Flash动画演示等辅助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二、教材处理 课程教学内容分析课程类型以“汽车起动机工作原理”为中心安排教学内容重点掌握汽车起动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理解汽车起动机的电路分析 三、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分析知识目标 1、知道汽车起动机的基本组成; 2、理解汽车起动机的电路分析; 3、掌握汽车起动机工作的原理。

情感目标1、锻炼自我学习的能力; 2、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 4、通过动画的演示,提高学生对于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方法教师 任务驱动法 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调动学生积极性,发 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头脑风暴法 让同学任意思考、联想,畅所欲言,集思广 益,激发更多更好的主意。 学生 小组讨论法 将学生分成四组,相互依次发言,组与组之 间形成竞争模式,小组内部又形成合作模式。同 时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 自主探究法 给予学生一定的任务,让学生主动思考,主 动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 教学资源使用方式作用 《汽车电气设备》第2版教材 教师备课 课堂教学 提供课堂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教师电脑、投影仪 扩音器、电子翻页笔、黑板 教师教学 操作方便 提高课堂效率Flash动画、视频片段教师教学 教学内容充满活力 更加生动形象 五、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资料 1、新课导入——2分钟 通过观看汽车起动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设置问题,引导 教学目标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