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植被破坏的原因调查

森林植被破坏的原因调查

森林植被破坏的原因调查
森林植被破坏的原因调查

森林植被破坏的原因调查

据调查,目前破坏森林植被环境的破坏原因和形式有:

1、毁林开荒种地。在气候、雨水、空气、土地等农业生产自然资源中,许多农民只对土地这一有形的自然资源情有独钟,而对气候、雨水、空气等无形的自然公共资源(生态产品)因无法占有而不予保护。在生产经营中意识不到林下多样的物种资源的潜在商机,而这些珍贵的野生物种都是大自然在特定的生态产品作用下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由于这些物种的开发滞后,被消除饥饿和贫困的人们渐渐蚕食,几十年甚至千百年沉积进化而来的野生物种被拓荒者一夜之间铲除。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沿袭着开荒种地的原始农耕模式,他们眼里只有种粮预防饥饿和养畜赚钱、树木可以用来生火做饭,只能意识到树砍了可以开荒种地,钻了“两山到户”、“林权制度改革”的空子,破坏了原始森林植被种植单一树种,违背了生物多样性竞相生长的自然规律,抑制了树木生长速度和出现了更多的病虫害,于是云贵高原在冬季随处可见荒芜的凄凉景象。

2、开荒把地盘。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毁林翻地,将集体林地占为己有,甚至等着国家或集体使用时索取补偿。

3、发展畜牧业造成森林草山的破坏。西部地区目前的牛羊生产绝大部分还停留在放牧式饲养上,对矮杆植物和草山造成破坏。在牧草枯寂的季节,牧羊人在山林中寻找一些可用于喂羊的树木,砍倒树木以叶子喂羊。

4、盗伐木材。由于利益的驱使,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盗伐木材卖钱。

5、砍伐薪柴。当地农民砍柴烧炭、烤烟、做饭。农民对薪柴的砍伐由于无需支付费用,只需简单体力劳动就行,无需技术、资金投入。如在云南等地农民经济收入和县乡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烟草产业,烟草烘烤对薪柴的需求量大。

巷道破坏原因分析与防治

巷道破坏原因分析与防治 关键词:巷道静压动压破坏原因让压卸压【分类号】:TD353 引言 煤矿井巷维护的方式通常有锚喷、架棚和砌碹等几种类型。人们根据不同的条件及用途,通过上述几种方式的单一或联合实施,大部分能达到预期目的。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由于矿压理论及监控手段尚不完善,很难精确求得地压的大小及方向,以致部分巷道在施工应用中常发生破坏,影响生产,危及安全。因此对巷道破坏原因进行特征分析,将有助于防治措施的研究和改进。 一、巷道破坏的显现特征 从整体上来说,巷道破坏的显现特征分两大类:一类是动压区,巷道上覆岩层正处于激烈运动和破坏阶段;另一类是静压区,巷道尚未受采动影响或采动影响已停息,上覆岩层处于稳定状态。 (一)静压区巷道的破坏 静压区巷道大致有2种破坏形式:(1)巷道开掘后产生的周边应力大于围岩强度,掘进后来不及支护就发生冒落;(2)巷道开掘后产生的周边应力小于围岩强度,巷道完整,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形破坏。

(二)动压区巷道的破坏 动压区巷道分动压下正在掘进的巷道和动压下正在使用的巷道。它们不仅受上覆岩层的静压作用,同时以受支承压力及岩层扰动。其破坏特征为: 1.巷道围岩(支护)强度小于支承应力作用,随采动呈层状剥落,但巷道移近量并不明显; 2.受采动影响,巷道(支架)产生大量缩变,但不冒落; 3.在采动过程中,伴随着移近量增加,巷道产生大面积冒落。 综上所述,巷道破坏的外部特征可归纳为4种形式: 1.有明显的移近量、断面缩小但不冒落; 2.随断面缩变发生冒落; 3.无移近量而冒落; 4.表层剥落。 二、破坏原因及机理分析 (一)围岩应力的重新分布及作用 巷道开掘后,原始的岩体应力平衡状态被破坏,造成应力重新分布。大双向等压应力场中,孔的切向应力沿极径方向衰减,以r为半径的圆周上稳中有降点的应力相等(等应力圆)。但煤矿巷道多不是圆形加之不均匀应力的作用,等应力圆将在巷道外接圆及以外的围岩中分布。分布的结果反映到巷道周边,往往既不均匀也不对称,有的变大,有的变小,有的还改变了性质,如有压应力变为拉应力等。巷道

森林植被破坏的原因调查

森林植被破坏的原因调查 据调查,目前破坏森林植被环境的破坏原因和形式有: 1、毁林开荒种地。在气候、雨水、空气、土地等农业生产自然资源中,许多农民只对土地这一有形的自然资源情有独钟,而对气候、雨水、空气等无形的自然公共资源(生态产品)因无法占有而不予保护。在生产经营中意识不到林下多样的物种资源的潜在商机,而这些珍贵的野生物种都是大自然在特定的生态产品作用下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由于这些物种的开发滞后,被消除饥饿和贫困的人们渐渐蚕食,几十年甚至千百年沉积进化而来的野生物种被拓荒者一夜之间铲除。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沿袭着开荒种地的原始农耕模式,他们眼里只有种粮预防饥饿和养畜赚钱、树木可以用来生火做饭,只能意识到树砍了可以开荒种地,钻了“两山到户”、“林权制度改革”的空子,破坏了原始森林植被种植单一树种,违背了生物多样性竞相生长的自然规律,抑制了树木生长速度和出现了更多的病虫害,于是云贵高原在冬季随处可见荒芜的凄凉景象。 2、开荒把地盘。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毁林翻地,将集体林地占为己有,甚至等着国家或集体使用时索取补偿。 3、发展畜牧业造成森林草山的破坏。西部地区目前的牛羊生产绝大部分还停留在放牧式饲养上,对矮杆植物和草山造成破坏。在牧草枯寂的季节,牧羊人在山林中寻找一些可用于喂羊的树木,砍倒树木以叶子喂羊。 4、盗伐木材。由于利益的驱使,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盗伐木材卖钱。 5、砍伐薪柴。当地农民砍柴烧炭、烤烟、做饭。农民对薪柴的砍伐由于无需支付费用,只需简单体力劳动就行,无需技术、资金投入。如在云南等地农民经济收入和县乡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烟草产业,烟草烘烤对薪柴的需求量大。

混凝土破坏准则1

混凝土破坏准则 三轴受力下的混凝土强度准则-------古典 1.混凝土破坏准则的定义:混凝土在空间坐标破坏曲面的规律。 2.混凝土破坏面一般可以用破坏面与偏平面相交的断面和破坏曲面的子午线来表现。 (偏平面是与静水压力轴垂直的平面,破坏曲面的子午线即静水压力轴和与破坏曲面成某一角度θ的一条线形成的平面) (b) (1)最大拉应力强度准则(rankine强度准则)古典模型 按照这个强度准则,混凝土材料中任一点的强度达到单轴抗拉强度ft时,混凝土即达到破坏。 σ1=ft,σ2=ft, σ3= ft. 将上面的条件代入三个主应力公式中得到: 当00≤θ≤600度,且有σ1≥σ2≥σ3时,破坏准则为σ1=ft.即: θ θ σ cos 3 2 3 cos 3 2 2 1 2 J I f J f t m t = - = - 可以得()0 3 3 2 , , 1 2 2 1 = - + =f I J J I t COS fθ θ 因为J I 2 12 , 3 = =ρ ξ所以0 3 cos 2 ) , , (= - + =f t fξ θ ρ θ ξ ρ

在pi 平面上有:0=ξ,所以03 cos 2=-f t θρ,故θρcos 23f t = (2)Tresca 强度准则 Tresca 提出当混凝土材料中一点应力到达最大剪应力的临界值K 时,混凝土材料即达到极限强度: K =---)2 1 ,21,21max( 1 33221σσσσσσ 他的强度准则中的破坏面与静水压力 I 1 ξ的大小没有关系,子午线是与ξ平行的平行 线,在偏平面是为一正六边形,破坏面在空间是与静水压力轴平行的正六边形凌柱体。 (3)von Mises 强度理论 他提出的理论与三个剪应力都有关 取: [] 2)(2)(2)(21 13322 1*-+*-+*-σσσσσσ=K 的形式 用应力不变量来表示为:03)( 22 =-=K f J J 注:von 的强度准则的破坏面在偏平面是为圆形,较tresca 强度准则的正六边形在有限元计算中处理棱角较简单,所以其在有限元中应有很广,但其强度与ξ没有关系,拉压破坏强度相等与混凝土的性能不符。 莫尔-库仑强度理论

轧辊破坏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

轧辊破坏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 蔡秀丽李伟薛春福 (承钢集团燕山带钢有限公司,河北承德 067002) 摘要:轧辊破坏乃至断裂,会给企业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本文结合我厂实际描述了几种常见的轧辊破坏形式,并给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关键词:轧辊破坏现象描述解决办法 1前言 承钢热带厂1997年建成投产,生产至今已有10余年,在生产初期经常出现轧辊热裂纹、掉肉、局部破坏、外层剥落、甚至轧辊断裂等事故,轧辊发生故障后一般都需要做换辊处理,不仅增加了岗位作业人员的劳动量,而且降低日历作业率,造成废钢,影响成材率,影响轧机产量,同时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几年的摸索,对轧辊常见破坏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2轧辊常见破环形式及对策 2.1轧辊断裂 2.1.1热应力断裂 2.1.1.1现象描述 此类断裂多发生在粗轧机,一般在粗轧换辊后开轧10块钢以内,寒冷的冬季出现的几率更大一些。轧辊辊身断层呈径向,起源位于或接近轧辊轴线,断裂面与轧辊轴线垂直,一般发生在辊身中部,如图1所示。 图1:热应力断裂断面形状 2.1.1.2轧辊破坏原因 这种热应力断裂与轧辊表面和轴心处的最大温差有关。过高的温差通常是由于轧辊表面温度升高过快造成的,产生的原因有,轧制过程中轧辊冷却水不足甚至中断,或者轧制钢开始时轧制节奏太快,轧制量过大造成的。有资料表明,在辊役刚开始的临界轧制状态下,辊身表面与轴心之间70℃的温差就可沿轴向产生110Mpa的附加热应力。一旦辊芯中总的轴向拉伸应力超过了材质的极限强度,就会导致突然的热应力断裂破坏。以我厂为例,生产初

期,有一次正值寒冬腊月,室外温度-20℃,厂房内温度较低,备辊正处在风口上,轧辊上线前没有预热,仅烫辊4块,在烫辊效果不好的前提下,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很快浇凉辊面,在轧制中与红钢接触,轧辊处于冷热交替中,内外表面温差大。断辊后约10分钟,用手摸断辊边缘,触觉为凉辊,带钢轧制部位的轧辊表面微温,轧辊断口内触觉发凉。同时触摸辊道,则发热或微烫手。排除轧辊铸造缺陷、轧制负荷高等因素后,基本判定为热应力断裂。 2.1.1.3对应措施 ●烫辊要充分,特别是在外界温度较低的冬季,轧辊上线前转移到环境温度较高的位置停放,或者对轧辊做小范围的升温处理,延缓烫辊速度,增加烫辊时间和烫辊材数量,减小热应力的影响。凡是返回的板坯,都要运到粗轧进行烫辊,禁止直接返回。 ●在轧制启动阶段减少轧制量。换辊后开轧30分钟内严格控制轧制节奏,给轧辊充足的内外温度均衡时间。 ●加强轧辊冷却水喷射情况的检查,发现堵塞及时处理,避免轧辊冷却不足。 2.1.2冲击载荷断裂 2.1.2.1现象描述 轧制钢温偏低、有异物轧入、或者轧错规格(导致变形量偏大)等原因出现时,轧件所产生的轧制压力瞬间超过了轧辊本身所能承受的轧辊强度极限所造成的轧辊断裂,断口一般出现在最高应力界面区域,断口颜色为灰白色。一次,我厂在4小时停轧检修后,在轧到第46块钢时发生粗轧断辊,分析原因为轧制节奏太快,在66分钟内轧制了28块钢,超出我厂加热炉的能力,板坯在炉时间短,内部没有完全烧透。另外,虽然明细表上标明为热装料,但因为上午换粗轧辊检修,加热炉尾部和滑钢道上的板坯和随后装入的板坯实际上已经晾凉,成为冷料,这部分板坯需要更长的在炉时间(高的加热温度和更长的加热时间),如果仍按照正常的节奏出钢,这部分板坯在加热段停留时间过短,钢坯内外温度不均,势必造成生芯钢,在轧制过程中给粗轧辊造成损害甚至断裂。 2.1.2.2解决方法 ●岗位操作人员加强责任心,加强日常点检,发现异物及时清除。 ●严格按照作业标准操作,严禁轧制低温钢。 ●在长时间停轧后,上料辊道上热料按冷料设置加热制度,控制出钢节奏,以避免轧制生芯钢。 2.1.3疲劳断裂 2.1. 3.1现象描述 疲劳断裂始于初始裂纹并逐渐发展,产生了一个典型的断面,该裂纹相对光滑,并出现一条临界线,一旦疲劳裂纹达到一定尺寸,便会发生其它部分的自发断裂。此类断口为深褐色,在断面能发现旧痕迹。当出现轧制低温钢、轧线废钢事故、叠轧等情况时初始裂纹可能就生成了。 2.1. 3.2解决方法 ●每次换辊后定期检测(超声波法、涡流法、着色法),及时发现危险的裂纹,并对轧辊进行适度的磨削。 ●其他措施对防止可能出现的局部过载也是必要的,这些措施有:严禁轧低温钢,按辊役周期换辊,防止断带缠绕等轧机事故。 2.2轧辊热裂纹 2.2.1大目格裂纹 2.2.1.1现象描述 这种裂纹与带钢宽度及工作辊与带钢的接触弧度有关。这种裂纹以常见的马赛克形状出现,但与常见的细小热裂纹相比目格尺寸较大,如图2 所示。

04森林植被恢复费项目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全县基本情况 1、自然条件 纳雍县位于贵州西北部、毕节地区中南部,是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的过渡 地带,地处东经104°55′40″— 105°38′,04北″纬26°30′16″— 27°05之′间54。″北 抵毕节市,东北邻大方县,东南接织金县,南毗六枝特区,西与赫章、水城县 接壤。国土总面积2448 平方公里。 县内最高海拔2476.4 米,最低海拔1052 米,相对高差1424.4 米。山地面 积占 57.8% ( 25 度以上的陡坡面积超过70% ),丘陵面积占36%,山间坝地占 6.2% 。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喀斯特面积占68.8% 。 县内河流属长江水系乌江流域的上游,主要河流有六仲河、三岔河,是乌江一级支流。河流总长545.7 公里,积水面积1776 平方公里,流域面积632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8.1% ;其中:三岔河积水面积672 平方公里,流域 面积 301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2.5% 。 气候属北亚热带低纬度高海拔温凉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 — 14℃,年均日照时数1486.4 小时,大于10 ℃年积温4062℃,无霜期226— 267 天,年平均降雨量1226 毫米,相对湿度81% 。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同季、暖 湿共节的特点。灾害性天气有低温、冰雹、洪涝、干旱等。 主要岩性为石灰岩、白云岩、砂岩、页岩、泥岩、粘土岩、玄武岩等,其中砂岩、页岩、泥岩、粘土岩、玄武岩等非可溶性岩类占全县面积的30% ,碳酸盐岩可溶性岩类的面积占70%。成土母岩多以砂岩、页岩、碳酸岩、玄武岩 为主,形成的土壤主要有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

干扰理论及其对森林资源的影响_高伟

文章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干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干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类型,从森林资源保护的角度阐述了干扰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对森林干扰的研究和天然林与城市林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随着森林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多学科、大尺度和长期监测研究逐渐成为可能,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各种干扰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生态意义,并开始强调人类活动作为一种合理的干扰的重要性[1]。本文将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干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讨论干扰理论及其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1 干扰的基本概念 干扰是指引起群落或生态系统特性(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垂直和水平结构)发生变化的因素,而这些变化又是超过生态系统正常波动范围的。W h i t e(1979)对干扰的内涵分析指出:任何群落和生态系统都是动态变化和空间异质的,干扰是天然群落的结构和动态的时空异质性的主要来源;Bazzaz(1983)定义干扰为自然景观单位本底资源的突然变化,可以用生物种群的明显改变来表示。它的定义提醒人们可以用个别生物种群对干扰的反应进行定性、定量地研究干扰强度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Pickett和W h i t e(1985)定义干扰是指能改变 干扰理论及其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高 伟1 韩孟孟1 辛 秀1 杜林梅1 叶功富2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州 3500022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州 350012 生态系统、群落和种群的结构,并引起资源的基质有效性变化的不连续事件(实际是指自然干扰),对于人类的生产活动,一般不称为干扰,这是因为在人们的想象中干扰总是与破坏联系在一起的,但对于自然生态系统来说,人类的一切行为均被认为是干扰;Forman (1995)将干扰定义为显著地改变系统正常格局的事件,同时对干扰与胁迫(stresses)的区别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草地、针叶林等生态系统内每隔几年就发生一次野火不应是干扰,相反防火却是一种干扰,并特别强调了干扰的间隔性和严重性;周晓峰认为干扰是作用于生态系统的一种自然的或人为外力,它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发生改变,使生态系统动态过程偏离其自然的演变方向和速度其效果可能是建设性的(优化结构、增强功能);也可能是破坏性的(劣化结构、削弱功能),这决定于干扰的强度和方式[2]。 2 森林干扰生态 2.1 中度干扰假说 中度干扰是在物种多样性研究中使用的一个重要假说,对森林干扰生态研究亦具有重要意义,很多研究表明,中度的干扰可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总体生物多样性。1978年,Connell首次提出中度干扰假说。 中度干扰假说的一个重要假定就是物种丰富度在中等干扰水平时 最大,其理论机制是:在物种对干扰的忍受能力和它的竞争能力之间存在一个平衡,高竞争能力种被认为是最易受干扰影响的种,因此,在干扰强烈发生时,由于该类物种不能忍受而使丰富度降低,甚至在局部区域灭绝;如果干扰强度太小,则又由于优势种占据资源而排除弱的竞争种而使丰富度也随之降低。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当条件同时有利于竞争种和耐干扰种的中度干扰发生时,丰富度才能达到最高[3]。 中度干扰假说的第二个假定是在干扰发生后演替的中期,物种的丰富度达到最高,此观点认为后期演替种将完全取代早期演替种。 2.2 森林干扰分类 根据干扰的起因,森林干扰可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两种[4]。其中,森林中常见的自然干扰有火、风、雪、洪水、土壤侵蚀、地滑、山崩、冰川、火山活动等,这些都属于非生物性自然干扰,此外还有动物危害和病虫害等生物性自然干扰;其中研究较多的是森林火灾和风倒、雪害等。 根据干扰的性质,森林干扰可以分为破坏性干扰和增益性干扰[5]。多数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会导致森林正常结构的破坏,生态平衡的失调和生态功能的退化,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如各种地质、气候灾害和乱砍滥伐、滥牧等掠夺式经营。有些干扰是人类经营利用森

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对人的影响-1

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对人的影响 森林生态系统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微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光、热、水、气、土壤等)综合组成的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流动的自然生态科学。 森林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都中林副业产品,而且在维持生物圈的稳定、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天都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这对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又如,在降雨时,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植物层都能够截留一部分雨水,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表径流。枯枝落叶层就像一层厚厚的海绵,能够大量地吸收和贮存雨水。因此,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另外,森林也是用途广、潜力大、污染小的生物能源,是解决能源最可靠的途径之一。 有人将人与森林的关系划分为“森林主宰人类,人类破坏森林,人类主宰森林三个阶段,人类从学会用火、兴起原始农业后,莽莽丛林日益成为扩耕的障碍,因而刀耕火种,毁林开荒愈演愈烈。”森林随着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的开垦放牧等农牧业的发展而使森林毁灭,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到18世纪随着工业的兴起,为发展工业、交通的需要,森林又遭到大规模的掠夺破坏,加速了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 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可能导致沿海凶猛的台风肆虐、洪水泛滥,沙尘天气、水土流失加速、土地荒漠化、减少的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淡水资源和全球变暖,物种加速灭绝……严重破坏自然界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等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同时,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

浅谈森林资源减少的问题

浅谈森林资源日益减少问题 【摘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资源。森林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减少噪音、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巨大的生态功能。但是由于人为的破坏,以及不合理的使用,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使得水土流失严重,野生动物减少,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居住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没有森林,地表水的蒸发童将显著增加,引起地表热平衡层和对流层内热分布的变化,地面附近气温上升,降雨时空分布相应发生弈化。由此造成降雨减少,风沙增加等气候异常情况发生。森林减少,森林吸收二氧化破的能力也大大减少了。可见,森林资源是不能过度开发,反而需要保护与建造的。 【关键词】:森林资源,减少,危害,应对措施…… 【正文】: 森林在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巨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国际社会对森林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在政治高度上却远远不够。虽然自1992年在巴西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森林问题原则声明》以来,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下分别于1994和1997年成立了政府间森林工作组和政府间森林论坛,2000年联合国成立了联合国森林论坛,但成效十分有限。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的统计表明,世界热带森林面积为19.35亿公顷,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44.8%。1981年以来,世界热带森林乡年以1130万公顷角速度递减,毁林率达0.5%。根据数据不难看出森林资源的减少速度有多快。 是什么原因导致森林资源减少,而且减少速度如此快呢? 森林面积减少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导致森林面积减少最主要的因素则是开发森林生产木材及林产品。由于消费国大量消耗木材及林产品,因而全球森林面积的减少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它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毫无疑问,发达国家是木材消耗最大的群体。当然,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对木材的消耗亦不可忽视。 非法砍伐森林是导致森林锐减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 年报告,全球4大木村生产国(俄罗斯、巴西、印尼和民主刚果)所生产的木材有相当比重来自非法木材。 导致森林资源减少的因素除了上述两个主要因素外还有其他诸多因素,比如:人口增加、当地环境因素、政府发展农业开发土地的政策等,此外,森林火灾损失亦不可低估。 下面来说森林资源的减少和破坏带来的影响及危害:

热带雨林的现状及其保护概要

热带雨林的现状及其保护 社会实践不仅增长了我们的见识,也让我们对热带雨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本小组就对热带雨林的现状以及开发和保护等等。作为课题研究,深入、全面的了解热带雨林。 (一)热带雨林的分布 (二)热带雨林的现状及基本状况。 (三)热带雨林人为破坏现象及破坏后遗症。 (四)热带雨林的保护。 一、热带雨林的分布 19世纪,德国植物学家辛伯尔广泛收集和总结了热带地区的科学发现和各种资料,把潮湿热带地区常绿高大的森林植被称做为热带雨林,并从当时的生态学角度对它进行了科学描述和解释。热带雨林具有独特的外貌和结构特征,与世界上其它森林类型有清楚的区别。热带雨林主要生长在年平均温度24℃以上,或者最冷月平均温度18℃以上的热带潮湿低地。世界上三大热带地区都有它的分布。最大的一片在美洲,目前还保存着40,000平方公里面积,它们约占热带雨林总量的一半即约占世界阔叶林总量的1/6。第二大片是热带亚洲的雨林,面积有20,000平方公里。第三大片是热带非洲雨林,面积18,000平方公里。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南亚等地区。中国云南、台湾、海南及澳大利亚局部地区也有分布。主要分布的国家有印度、薩伊、新幾內亞、緬甸、馬來西亞、菲律賓、祕魯、哥倫比亞、玻利維亞和委內瑞拉及巴西等國。其中以巴西境內亞馬遜河流域一帶的雨林為最大。 二、热带雨林的地理情况及动植物分布状况 热带雨林分布的地区,年降雨量很高,通常高于1800毫米,有些地方达3500毫米。这里无明显的季节变化,白天温度一般在30摄氏度左右,夜间约20摄氏度。雨林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从散布岩石小山的低地平原,到溪流纵横的高原峡谷。多样的地貌造就了形态万千的雨林景观。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乔木具有多层结构;上层乔木高过30米,多为典型的热带常绿树和落叶阔叶树,树皮色浅,薄而光滑,树基常有板状根,老干上可长出花枝。木质大藤本和附生植物特别发达,叶面附生某些苔藓、地衣,林下有木本蕨类和大叶草本。雨林中的树林多为双子叶植物,具有厚的革质叶和较浅的根系。用以营养的根部通常只有几厘米深。雨林中的雨水因叶面的蒸发而丢失很多。热带雨林中土壤和岩石的风化作用强烈,其风化壳可达100米。这类土壤虽富含铝、铁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高岭石,但其他一些矿物质却因淋溶和侵蚀作用而流失。另外,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有机物分解很快,能迅速被饥饿的树根和真菌所吸收。所以,这里的土壤其实并不肥沃。雨林中的次冠层植物由小乔木、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如兰科、凤梨科及蕨类植物组成,部分植物为寄生性,缠绕在寄生的树干上,其他植物仅以树木作为支撑物。雨林地表面被树枝、和落叶所覆盖。雨林内的地面并不如传说那样不可通行,多数地面除了薄薄的腐殖土层和落叶外多是光裸的。 雨林中,木质藤本植物随处可见,有的粗达20至30厘米,长可达300米,沿着树干、枝桠,从一棵树爬到另外一棵树,从树下爬到树顶,又从树顶倒挂下来,交错缠绕,好象一道道稠密的网。附生植物如藻类、苔藓、地衣、蕨类以及兰科植物,附着在乔木、灌木或藤本植物的树干和枝桠上,就象披上一厚厚的绿衣,有的还开着各种艳丽的花朵,有的甚至附生在叶片上,形成“树上生树”、“叶上长草”的奇妙景色。有些种类的树干基部常会长出多姿多态的板状根,从树干的基部2至3米处伸出,呈放射状向下扩展。有些则生长着许多发达的气根,这些气根从树干上悬垂下来,扎进土中后,还继续增粗,形成了许许多多“树干”,

幼儿破坏行为原因分析及其教育建议

幼儿破坏行为原因分析及其教育建议(一)个案举例 乐乐,男,5岁,上幼儿园大班。身高略高于同龄孩子,动作敏捷,迅速。但是,近几个月来突然变成了“破坏大王”,什么玩具、什么东西一旦到了他的手里就不要想完整的还回来,就连衣服也是只要经过他的手就要遭到破坏;也喜欢在别人活动时搞破坏。给他一本画册,他会一页一页地撕破,给他一个玩具,他玩一阵便将其拆开或砸坏,颇令人苦恼。在和同伴一同玩游戏的过程中,也常常将同伴刚做好的东西推倒或者弄坏,被人发现或指责之后,破坏行为有所收敛。但很快又会重复其破坏行为,继续有意无意的摘花、撕书、摔东西。为此,小朋友们越来越不喜欢和他玩了,家长和教师对此都很头疼,也很担忧其以后的发展。 与教师的交谈中,了解到乐乐的父母都是初中毕业,文化程度也都不高,因为打工长期居住在城市,最初家庭经济情况一直不好,现在逐渐好转。父母觉得为了打工,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很少,也很少和孩子进行交流,致使孩子内心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渴望被人关注。 (二)行为分析 乐乐的这些行为属于幼儿破坏行为。幼儿破坏行为是一种由于敌对情绪引起的报复行为(如:你撕了我的书,我也要撕了你的书)或是为了发泄不满而表现出的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如:你惹我不高兴,我就要弄坏你的东西),又或是年龄小,幼儿尚未形成爱护公物、爱护他人财产的意识而产生的一种无意性行为(经常在墙壁上或桌子上画字、打破别人的玻璃窗、损坏他人财物等等)。破坏行为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它虽然没有对他人的生命造成损伤,但其负面影响十分恶劣,能直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破灭。一般情况下,儿童一旦具有某种破坏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家长、教师和同伴对他的评价,也会直接导致幼儿同伴关系的恶化。 幼儿一旦缺乏正常的交往活动与经验,势必要影响其性格、能力等心理品质的正常发展,而且破坏行为的危害仅次于幼儿攻击性行为,如若不及早进行对其干预,破坏行为很有可能转化为暴力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长和教师都应重视幼儿的破坏行为。 1. 幼儿破坏行为的原因分析 对于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破坏性行为,我们要用探究的眼光去看待,去寻找他们行为背后的理由,切忌想当然的主观臆断后就对孩子批评教育,这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引起幼儿破坏行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正常的探索行为 孩子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会出现超乎寻常的探索行为。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或进行自

森林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绿色的流失丧失了我们的根本 1998年全国特大洪灾,历时3个多月,受灾人口2.23亿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年均增加约1万平方公里,年流失土壤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刮去1厘米表土,全国减少湖泊500多个、水域面积约2790万亩、水库和山塘总库容达200亿立方米…… 由于森林环境和植被的破坏,特别是在坡度较大的山区毁林开荒,已使全球地表裸露面不断扩大。土壤因缺乏吸附源而降低了对雨、雪、风蚀的抵抗力,从而导致土壤退化和沙漠化、水土流失的现象日益严重。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250~260)×108t表土流失,其中我国占20%,印度占15%,前苏联占9%。全球陆地1/3左右的土地已沙漠化,并仍以(6×104)km2/a的速度扩大。过度的土壤流失不仅使土层瘠薄和土壤肥力损失,而且对水利工程、交通运输等也造成了严重影响。 一、森林环境与水土流失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土是人类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山区地形起伏,为降水汇流、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提供了动力学条件。因此,在山区不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土地,破坏植被,必然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据1990年遥感普查结果,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104)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8.2%。据推算,每年水土流失的土壤至少在(50

×108)t以上。据不完全统计,40年来因水土流失已减少耕地(266.7×104)hm2,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约100亿元。目前全国人均耕地比新中国建立初期减少了一半,有1/3的省份人均耕地已降到不足0.067hm2。 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而且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l.由于水土流失,加之山区毁林开荒,水旱灾情加剧。江河、湖泊因泥沙淤积,降低了行洪、蓄洪和滞洪能力,造成了小洪水、高水位、大灾害的后果,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目前,黄河中下游河段平均年淤积10cm,淤积的泥沙达(4×108)t。黄河已成为一条悬河。洞庭湖的淤积速度也很快,加之不合理的围垦,湖面在逐步缩小,这将给当地和长江中下游带来严重的影响。由于淤积,全国损失的水库、山塘库容累计达(200×108)m3,相当于淤废库容108m3的大型水库200座,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 2.由于水土流失,使坡耕地日益瘠薄,加剧了干旱的发展,粮食生产低而不稳,甚至绝产。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多年平均受旱面积为(1960×104)hm2,受灾面积约(667×104)hm2,受灾率达34.4%,且大部分在水土流失严重区,这更加剧了粮食和能源等基本生活资料的紧缺。 3.由于水土流失,造成航道、港口淤积,致使航运里程和泊船吨位急剧降低。另外,山体滑塌、泥石流等灾害时有发生。

浅谈森林破坏现状及保护对策

浅谈森林破坏现状及保护对策 【内容摘要】随着不断增长的经济和人口压力,森林消失和森林破坏的形势日趋严重,近年来,全国发生的多起森林遭受破坏的大案,造成的损失都是无法用简单的数据来比拟的。因此,如何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成为迫在眉睫,且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森林资源遭到重大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乱砍滥伐、乱占林地现象的屡禁不止,笔者多年从事森林保护工作,重点就这一现象产生的缘由展开分析,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对策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森林涉林案件森林保护对策 森林是人类最早的家,衣食住行都源于此,后来祖先们搬出森林,但仍仰赖森林提供生活所需,森林与人类从很久远的年代开始,已成为密不可分的部分。然而,由于人们对森林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与破坏,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水土流失、沙尘暴和空气污染加重等。因此,森林对环境和生态的价值远远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价值。 一、森林的重要性 (一)森林是天然的制氧工厂 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文献记载,一个人要生存,每天需吸入0.8kg氧气,排出0.9kg二氧化碳。据研究测定,树木每吸收44g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g氧气;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

产生的葡萄糖,1g就能消耗2500L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而10m2的森林或25m2的草地就能把一个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供给所需氧气。就全球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 (二)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 随着工矿企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也开始威胁人类健康,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有害气体。据测定,森林中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随着林木生理活动的旺盛,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相对湿度在8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对湿度15%的5~10倍。 (三)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 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能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具有保健作用。有人曾对不同环境每1m3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000个,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而在林区仅有55个。此外,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例如,1hm2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kg杀菌素,可杀死白喉、结核、痢疾等病菌。 (四)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随着公共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日趋严重,城镇尤为突出。实验测得,公园或片林可降低噪声5~40dB,比离声源同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效果多5~25dB;汽车高音喇叭在穿过40m宽的

环境破坏制度原因分析

环境破坏制度原因分析 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未遭污染的土地,谁都承认这些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可是现在天灰了、水臭了、雨酸了、臭氧层破坏了,环境污染正一步步将我们曾美丽的家园变成坟墓。“十五”计划我们大多数的指标都基本完成了,只有环境指标远没有完成。本次“十一五”规划纲要特别提出了在今后五年,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要降低10%,依法关闭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追究那些制造污染,导致社会重大损失的企业和个人的责任。 环境的破坏有经济、技术、社会、政治等诸多原因,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一片青山绿水,必须找出问题的结症。笔者认为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问题,我们的制度设计不仅没有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激励,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危害环境的行为。正像温家宝总理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所说的,“目前各级政府仍然管了许多不应该管又管不好的事,而不少应该由政府管理的事却没有管好”。本文将尝试着从制度的角度来找寻我国环境问题的根源。 一、市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失灵 (一)生态环境属于公共产品。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栖息之地,在享用上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属性。制度经济学中公地悲剧的例子表明,如果一种资源没有排他性的所有权,就会导致对这种资源的过度使用,由此产生负外部性,即生产者的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由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产权无法确定,企业过度排放污染物、农民过度施用农药化肥、过度砍伐与放牧,一些城市垃圾、工业废弃物、建筑废渣等未经任何处理被拉出市区,随意倾倒等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将污染的成本转嫁到社会,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快速恶化。恶化的生态环境,对当地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也对全球气候、水、土壤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二)市场本身对环境的保护几乎无能为力。市场经济的动力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由于生态环境属于公共产品,对每个经济主体来说,是一种最优资源。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种资源的获得不需要任何成本,是可以任意无限索取的。因此,市场经济主体中的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在可以用环境资源作为替代资源时,必然尽可能选择使用环境资源,以减少其生产费用,从而降低成本和价格,使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获得更大的收益。市场经济主体中的消费者又总是选择价格最低的同类产品,以同样的货币支出获取更大的效用,而不考虑产品的成本构成。更何况即使他们保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收益也无法内部化,由此导致保护环境的激励也十分有限。从而在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和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环境的破坏成了一种必然的“理性选择”。市场机制在环境问题上的失灵,客观上为政府实施干预提供了机会和理由。因此,面对日益恶化的生

森林植被异地恢复方案

森林植被异地恢复方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附件5森林植被异地恢复方案 1 异地森林植被恢复方法 项目拟长期占用征用林地森林植被的恢复采取异地植树造林方法。根据《森林法》及有关法规的规定,用地单位应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用于异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 1.1森林植被恢复原则 异地植树造林主要目的是恢复森林植被,使项目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不因项目建设而下降。为此,异地植树造林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地适树原则。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优先选择表土层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等自然条件优越的一类造林地,确保造林成活以及树木的速生及优质高产。 (2)林地权属清楚,无山界林权纠纷的原则。造林地段原则上布局于林地权属清楚、无山界林权纠纷的被征占用林地单位的宜林用地内。 (3)造林地块布局要符合林业主管部门和被征占用林地单位要求,并与当地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相协调。 (4)造林地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 1.4造林林种的确定和造林树种的选择 根据拟占用征用的林地类型,确定异地造林林种为用材林、防护林和经济林。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当地的实际需要,确定造林树种分别为尾叶按、巨尾按、马尾松、杉木和油茶。 1.5速生按异地造林技术要点 (1)造林地清理 不全面砍山,主要采用带状方式清除杂草、杂灌。 (2)整地

采用穴状或块状整地。挖明坎,规格为50x40x40cm。整地挖穴时间为秋冬季或定植前3个月。 (3)种苗 采用扦插苗造林,要求苗高大于20cm的Ⅰ级苗。 (4)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为1667株/hm2,株行距2x3m。 (5)基肥 定植前一个月放足基肥,以磷肥或复合肥为主。磷肥为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每穴 0.5kg;或复合肥每穴0.5kg。如有条件,农家肥作基肥更好。 (6)定植时间和方法 3~4月份造林最宜,选择阴雨天或土壤湿润时进行。采用植苗方式造林,随起随造,选择在早春雨后或雨季造林。苗木在定植前剥去塑料袋,将苗木垂直放入穴内并回土压实,再在穴面回一层松土并略高于穴面,种植深度比原根际深2~3cm,浇足定根水或放保水剂。定植后要及时检查成活率,若成活率低于85%时应在一个月内选择健壮的Ⅰ级苗补植,以确保每亩株数达到原来设计的密度。 (7)抚育 定植后连续抚育3年,每年2次,第一次2~4月,第二次8~9月,抚育时结合施肥。每一株施按树专用复合肥0.5kg。采用穴状抚育,即围蔸一圈,砍杂、除草及松土。 (8)管护 主要包括病虫害防治及护林防火等。常见的病害有猝倒病、青枯病等,常见的虫害有白蚁、金龟子类等。在作业设计和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到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并相应采取各种预防保护措施。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做好护林防火工作,要加强宣传教育,建立与建全护林队伍,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

2020地理同步教程人教必修三讲义+测试: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和脆弱性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一课时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和脆弱性 『自主学习』 一、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 1.森林资源的作用 既是重要的□01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02生态作用和□03环保功效,图示说明如下: 2.森林分布

3.现状:世界森林面积□06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大片热带雨林正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自我探究] 长江上游地区森林破坏后会有哪些危害? 提示 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升,洪水危害加剧;湖泊面积缩小,调节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雨林的分布????? 纬度分布:主要分布在□ 01赤道南北两侧,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0215°~25° 地区分布:东南亚地区、非洲□ 03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 04亚马孙河流域

2.作用 [自我探究] 森林的环境效应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一样吗? 提示森林的环境效应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并不相同。森林的环境效应一般是指森林对局部地区的影响,如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等;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指雨林对全球的影响,如维持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水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等。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01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的表现 (1)土壤贫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再加上□02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土壤一般很贫瘠。 (2)生态难以恢复: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地上植被□03最容易遭到破坏。 『自我反馈』 1.全球原始林主要有() ①亚寒带针叶林②热带雨林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④温带落叶阔叶林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目前全球原始林主要有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 2.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减少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①自然灾害减少②全球降水增加③雪线上升④产生厄尔尼诺现象⑤水土流失加剧⑥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环境破坏的危害

生态环境破坏的危害 生态破坏(又叫环境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人类的许多活动都向大气、水体、土壤等自然和人工环境排放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自然界的一些变化也影响环境的质量。 当前,我国是世界上惟一以煤炭为基本能源的大国。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5%以上。各种预测都认为,这种能源结构至少将维持60年左右,原因是我国油气贮量有限,而水电核电价格相对较昂贵。 能源对人类发展的巨大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并不仅仅如此。它也已经和正在给人类带来许多麻烦。这主要是由于能源(主要是占总量80%的化石能源)的利用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人类利用能源的初期,能源的使用量及范围有限,加上当时科学技术和经济不发达,对环境的损害较小。又由于环境的恶化是积累性的,只有较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察觉到它的明显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引起人类的特别注意,因此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然而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由于能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致使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目前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几十亿吨甚至几百亿吨的CO2粉尘及其他有害气体。这些排放物都主要与能源的利用有关。它给人类带来的后果是:由于CO 2等所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全球性气候异常,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增多;随着SO2等排放量增加,酸雨越来越严重,使生态遭破坏,农业减产;氯氟烃类化合物的排放使大气臭氧层遭破坏,加之大量粉尘的排放,使癌症发病率增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必须指出,目前全球性的环境恶化,主要是发达国家在其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上,利用当时世界上廉价的资源(包括能源),不顾后果地向环境疯狂索取,并排放大量污染物积累的结果。直到现在,发达国家仍然是世界上有限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CO 2等有害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其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4,他们对世界环境的恶化应负主要责任。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我国面临以下两个突出问题:首先是以煤为主的能源供应意味着比较低的能源效率;另一个所面临的就是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多,技术工艺落后,大量烟尘及有害气体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有关研究报告指出,我国排入大气的烟尘90%的SO 2和85%的CO 2均来自燃煤。因此,煤炭直接燃烧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能源的利用,使人类的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改善,但却逐渐恶化了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在谋求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这一矛盾。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雨林生态系统的优越性和脆弱性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雨林生态系统的优越性和脆弱性一、典例引领 1.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代表的是释出养分 B.B代表的是养分脱离植物 C.C代表的是生物获取二氧化碳的过程 D.D代表的是供给养分 (2)有关图中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 ) A.从养分的循环中分析,热带雨林地区土壤由于枯枝落叶多且分解旺盛而有机质含量高 B.此循环中有机质和养分再循环旺盛 C.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雨林生态系统很脆弱 (1)D (2)A [第(1)题,图中A代表养分脱离植物;B代表雨水带来可溶性养分;C代表枯枝落叶释出养分;D代表的是供给养分,D正确。第(2)题,从养分的循环中分析,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A错误。] 2.读热带雨林被破坏前后对环境的影响对比图,回答(1)~(2)题。

(1)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比较贫瘠的主要原因包括 ( ) ①岩石风化释放的养分不足②枯枝落叶分解缓慢,释放养分不足③热带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④降水多,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多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雨林大面积被毁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 A.太阳活动频繁 B.厄尔尼诺现象频发 C.流经雨林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变化不大 D.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1)B (2)D [第(1)题,由于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植物体内。第(2)题,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它的一呼一吸,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雨林大面积被毁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上升,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