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人口青海人口总量少,是全国人口密度极低的省份之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青海省每平方公里仅为7.9人,人口密度仅相当于全国人口平均密度的5.7%,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仅高于西藏,位列第30位。但省内地区间人口分布差异很大,呈明显的东稠西疏的特点。西宁市和海东地区土地面积仅占青海省面积的2.89%,却集中了青海省64.1%的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174.75人,比全国人口平均密度高34.75人;6个民族自治州土地面积占青海省面积的97.11%,而人口只占青海省总人口的35.9%,平均每平方公里仅2.91人。

2011年末,青海省常住人口568.17万人。其中:城镇262.6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6.2%,乡村305.55万人,占53.8%;

民族青海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青海省有6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实行民族自治的地区占青海省总面积98%。居住有汉、藏、回、蒙古、土、撒拉族等全国所有56个民族中的54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青海省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6.98%,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仅低于西藏和新疆,位列第3位,高于广西、宁夏、内蒙古等自治区。2011年末,少数民族人口266.9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7.0%。

文化程度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青海省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63年,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

的6.15年增加了1.48年。接受小学及以上文化教育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由2000年的66.3%上升到2010年的79.7%,提高了13.4个百分点。

综合经济 2011年,青海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较全国平均水平高4.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44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939.10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540.18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0.0︰55.1︰34.9调整为2011年的9.5︰57.5︰33.0。

全年青海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0.40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1.79亿元,增长37.7%;中央一般预算收入118.60亿元,增长25.2%。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67.42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教育支出102.89亿元,增长24.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00亿元,增长30.3%;医疗卫生支出50.47亿元,增长29.9%;节能保护支出41.84亿元,增长14.8%;农林水事务支出104.91亿元,增长50.8%;交通运输支出148.62亿元,增长2.2倍;住房保障支出112.92亿元,增长84.8%。

农牧业 2011年青海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90.05万亩,比上年增长2.0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9.12万亩,增长1.79%;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76.32万亩,增长5.23%;蔬菜播种面积63.06万亩,增长4.89%。全年粮食产量103.36万吨,比上年增长1.3%;油料产量36.07万吨,下降2.3%;蔬菜产量143.6万吨,增长6.8%;豆类产量7.27万吨;药材产量2.13万吨;核桃产量43.61万吨。粮

食、蔬菜产量是2000年以来最高的年份,并且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突破百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28.84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增长1.9%。

工业与建筑业 2011年,青海省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0%。其中,轻工业增长19.0%,重工业增长19.0%;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非公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29.8%,非公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占青海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3.1%,比重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全年青海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690.6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实现利润202.89亿元,其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175.81亿元。

全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手工毯5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1%;机制毯456万平方米,增长1倍;制帽6001万顶,增长19.4%;洗煤649万吨,增长1.23倍;天然原油195万吨,增长4.8%;天然气65亿立方米,增长15.9%;原盐153万吨,增长11.8%;焦炭95.6万吨,增长29.1%;纯碱133万吨,增长78.0%;精甲醇35.5万吨,增长53.1%;多晶硅511.6万千克,增长1.73倍,铝合金15.3万吨,增长32.6%;碳化硅37.6万吨,增长41.7%。

2011年,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319.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建筑业竣工产值150.15亿元,增长1.1倍。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40个。

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34.31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365.99亿元,比上年增长45.0%,增幅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一位。在全社会投资中,城镇投资1187.75亿元,增长33.5%;农村投资246.56亿元,增长38.0%。从投资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821.49亿元,增长27.4%;民间投资559.19亿元,增长39.0%;港澳台及外商投资53.63亿元,增长1.5倍。从产业看,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为90.82亿元、668.52亿元和674.97亿元,分别增长17.0%、43.8%和28.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4.77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其中:商品住宅投资90.20亿元,增长19.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9.05亿元,增长83.5%。房屋施工面积1659.03万平方米,增长16.5%;竣工房屋面积505.91万平方米,增长89.0%。商品房销售面积348.20万平方米,增长23.9%;商品房销售额114.16亿元,增长35.3%,其中现房和期房销售额分别占商品房销售额的13.8%和86.2%。

玉树灾后重建取得重大成效自重建至2011年11月25日,玉树灾后重建累计完成投资208.9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73.4%。其中:农牧民住房完成投资33.06亿元(不包括加固维修0.46亿元),城镇居民住房完成投资34.32亿元(不包括加固维修0.54亿元),公共服务设施完成投资38.02亿元,基础设施完成投资80.96亿元,生态环境完成投资0.83亿元,特色产业和服务业完成投资1.79亿元,和谐家园完成投资5.97亿元,其他投资12.95亿元。2011年当年完成投资158.8亿元,玉树灾后重建走过了“关键之年”,在灾后重建带动

下玉树州属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社会主义新玉树的框架初步显现。

国内外贸易 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4.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0%。按销售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51.84亿元,增长17.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3.01亿元,增长14.2%。

全年进出口总额9.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出口额6.62亿美元,增长41.9%;进口额2.62亿美元,下降18.8%。主要出口产品中,硅出口额增长45.3%,山羊绒出口增长1.01倍,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增长65.1%,地毯出口增长1.06倍,帽类增长33.0%。

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2个。合同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3.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69亿美元。

交通邮电 2011年,青海省铁路营运里程达1667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6公里;公路通车里程64280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095公里;民航通航里程37612公里,比上年末增加5010公里。全年完成客运量1.1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5%,其中,铁路增长9.9%,公路增长8.3%,民航增长19.7%。完成货物运输量1.28亿吨,增长11.8%,其中,铁路增长10.6%,公路增长12.4%。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47.99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61.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6.1%;固定电话用户104.2万户,增长1.0%。电话普及率100.6部/百人,比上年提高10.7部/百

人。互联网用户42.1万户,增长19.3%,其中宽带用户41.6万户,增长19.2%。3G用户42.6万户,增长2.0倍。

旅游 2011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12.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8%,其中,国内游客1407.2万人次,增长15.2%;入境游客5.17万人次,增长10.5%。旅游总收入92.3亿元,增长30.0%,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658.5万美元,增长30.0%。

教育科技 2011年,青海省有研究生培训单位5个,在学研究生2437人;普通高等教育院校9所,在校生5.8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0所,在校生8.01万人;普通高中112所,在校生10.69万人;初中学校304所,在校生22.34万人;小学1533所,在校生51.1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232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3.39万人,比上年增加2.19万人。2011年,青海省学龄儿童入学率99.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普通初中毛入学率109.3%,提高5.7个百分点。

全年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13项,比上年增加73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9项,应用技术成果291项,软科学成果13项。专利申请732件,比上年增加13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04件,增加11件,发明专利授权70件,增加29件。签订技术合同525项,成交金额16.9亿元,比上年增长47.0%。青海省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1个,县级以上卫星云图接收站点52个,地震台站50个,地震遥测台网3个。

文化2011年末,青海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9个;文化馆55个,

公共图书馆48个,博物馆20个;广播电台3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1.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电视台7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5.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出版杂志、报纸、图书分别为53种、27种和861种,出版量分别为336万册、10154万份和1266万册(张)。

卫生 2011年末,青海省拥有卫生机构1646个,床位数2.18万张。其中,医院132个,床位数1.81万张;卫生院405个,床位数3141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5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2个。卫生技术人员28680人,其中,执业医师10330人,注册护士8240人。青海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率和有效处置率均为100%。

人民生活 2011年,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3.31元,比上年增长12.6%,人均消费性支出10955.46元,比上年增长14.0%,恩格尔系数为38.9%,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98平方米。

2011年,青海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08.47元,比上年增长19.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536.82元,比上年增长17.6%,恩格尔系数为37.8%,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27.27平方米。

(青海省统计局提供)

青海代表团新闻宣传组

2012年3月1日

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两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呈现出经济运行平稳、增长速度较快、质量效益提高、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3%,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可完成年度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9%,与计划目标3%左右相比,超过2.9个百分点。 (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700亿元,增长12%以上,呈现出农业稳步发展,工业持续增强,服务业增长强劲的势头。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财政收支双双跨上1000亿元台阶,全部工业利税跨上1000亿元台阶。发展后劲明

显增强,全省铁路营运总里程达232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0万公里,拥有民用机场11个;电力装机规模突破2000万千瓦;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0户。 (二)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麻栗坝大㈡型水库、青山嘴大㈡型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17件中型水库实现大坝封顶,94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建成山区“五小水利”20万件。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粮食产量1546.68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390亿元,肉类总产量335万吨,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达1800万亩。 (三)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昆钢大红山铁矿项目竣工投产,富瑞公司“836”二期工程试车成功,天安化工50万吨/年合成氨、三环中化120万吨/年磷铵等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700亿元。 (四)消费需求稳中趋旺 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4.54亿元,增长17.3%。旅游“二次创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80亿元。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介

20年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情况简介 香精产业情况: 1988年,岭秀瑶族乡在长洞村和大兴村交界地落富坳首次建成香精生产加工厂,年生产量高峰时期达到200多吨,也实现过产值上百万的辉煌业绩,其山苍籽精油加工曾一度享誉省内外,前来交易香精的客商云集。90年代是岭秀乡乃至全县鼎鼎有名的加工厂,同时,岭秀香精厂也大大提高了瑶乡人民的人均收入。 油茶产业基地情况: 岭秀乡油茶种植基地在省市县三级的支持和引导下,利用当地土地、气候等资源优势,抢抓黄金时节,积极引导农村技术能人、产业大户实施山地开发。广泛发动农户以家庭或联营等形式整理改造林地,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同时鼓励农户以“山地入股、集体开发”的形式,推进规模经营,实现农民增收。全乡上下掀起种植油茶的热潮。 徐金凡承包了近500亩荒山种植油茶。承包协议签定后,每户村民不仅获得山地租金,而且参与整地、种植、管理,还可得到可观的劳务收入,村民们种植油茶积极性空前高涨。投资20万元开发高产优质油茶,三到四年挂果,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00万元。

2010年全乡油茶林种植基地面积已达到3000亩,油茶基地的建设将积极推进岭秀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山区综合开发和农民增收致富。 程控电话站情况: 岭秀瑶族乡程控电话站于1996年立项建设,建成后健全了通讯网络,可覆盖8个村,程控电话用户一直上升到1300多户。2000年以后,先后建成了移动、联通基站8个,手机信号覆盖全部行政村;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和80%的自然村通电话,大大方便了瑶乡居民的生产生活。 岭秀至黄草公路砂改砼情况: 为加快与东江旅游的衔接效率,更便捷地服务漂流游客从岭秀进入黄草,发挥岭秀岭秀旅游的服务功能,带动本地旅游业的发展。2008年,岭秀瑶族乡主动进行跨县合作,向上争取资金110万元,立项加宽和改砼了岭秀至黄草的县级公路,公路全长35公路,岭秀境内6公里。改造后,公路由原来的4.5米加宽到了5.5米,改砼后从岭秀到黄草的行程将缩小到一小时以内。 教育发展情况: 岭秀瑶族乡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大力实施了“一乡一校”学校布局调整,成功撤并了长洞、大兴、古桥等十所小学。2006年乡政府投入10余万元,新建了学校围墙、厕所、球场,添置了课桌。2007年启动了投资50余万元的岭秀中学教学楼建设项目,其中争取中国青少年基会投资20万元。2008年全年投入资金4万余元,用于奖励教师、校舍建设及教学设备购置,稳步提高了教育质量。2009年乡学校中考取得了优异成绩。全校共有103个初中毕业生,其中毕业保送生7人,在全县排名第四。19人考取汝城一中公费生,占总人数的20%,同比

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人口青海人口总量少,是全国人口密度极低的省份之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青海省每平方公里仅为7.9人,人口密度仅相当于全国人口平均密度的5.7%,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仅高于西藏,位列第30位。但省内地区间人口分布差异很大,呈明显的东稠西疏的特点。西宁市和海东地区土地面积仅占青海省面积的2.89%,却集中了青海省64.1%的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174.75人,比全国人口平均密度高34.75人;6个民族自治州土地面积占青海省面积的97.11%,而人口只占青海省总人口的35.9%,平均每平方公里仅2.91人。 2011年末,青海省常住人口568.17万人。其中:城镇262.6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6.2%,乡村305.55万人,占53.8%; 民族青海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青海省有6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实行民族自治的地区占青海省总面积98%。居住有汉、藏、回、蒙古、土、撒拉族等全国所有56个民族中的54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青海省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6.98%,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仅低于西藏和新疆,位列第3位,高于广西、宁夏、内蒙古等自治区。2011年末,少数民族人口266.9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7.0%。 文化程度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青海省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63年,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

的6.15年增加了1.48年。接受小学及以上文化教育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由2000年的66.3%上升到2010年的79.7%,提高了13.4个百分点。 综合经济 2011年,青海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较全国平均水平高4.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44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939.10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540.18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0.0︰55.1︰34.9调整为2011年的9.5︰57.5︰33.0。 全年青海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0.40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1.79亿元,增长37.7%;中央一般预算收入118.60亿元,增长25.2%。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67.42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教育支出102.89亿元,增长24.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00亿元,增长30.3%;医疗卫生支出50.47亿元,增长29.9%;节能保护支出41.84亿元,增长14.8%;农林水事务支出104.91亿元,增长50.8%;交通运输支出148.62亿元,增长2.2倍;住房保障支出112.92亿元,增长84.8%。 农牧业 2011年青海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90.05万亩,比上年增长2.0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9.12万亩,增长1.79%;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76.32万亩,增长5.23%;蔬菜播种面积63.06万亩,增长4.89%。全年粮食产量103.36万吨,比上年增长1.3%;油料产量36.07万吨,下降2.3%;蔬菜产量143.6万吨,增长6.8%;豆类产量7.27万吨;药材产量2.13万吨;核桃产量43.61万吨。粮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沧州市简介

沧州市简介 沧州市,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河北省的东部,北依天津,南依山东,与北京、石家庄两大都市等距相望。是国务院确定的经济开放区,辖3区、4市,10县。京津一小时交通圈内区域城市。 沧州地处河北省东南,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京沪(北京-上海)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北京-上海)、朔黄(朔州-黄骅港)铁路和京沪(北京-上海)高速公路、石黄(石家庄-黄骅)高速公路在沧州交汇。京九(北京-九龙)铁路、朔黄(朔州-黄骅港)铁路在我市肃宁县交汇,并建有编组站。国家“九五”重点工程黄骅港和朔黄(朔州-黄骅港)铁路的建成,沧州成为西煤东运新通道的出海口和冀中南、鲁西北以及晋陕和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将日趋明显。 沧州市自古有水旱码头之称,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有北京-福州、北京-广州、山海关-深圳、黄骅-银川、大庆-广州等国家级公路。北京-上海高速铁路在沧州境内通过,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中国特大跨世纪工程——黄骅综合大港,距日本九州港900海里,距韩国仁川港480海里,是一个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性的国际港口,也是中国目前港口建设中一次性投资最多、工程规模最大的项目。工程全部建成运营后,将形成煤炭1亿吨,杂货50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成为集煤炭、原油、成品油、杂货、化工、客运、集装箱为一体的中国北方综合性枢纽大港。 地理交通 京沪(北京-上海)铁路、京沪高铁(北京-上海)朔黄(朔州-黄骅港)铁路和京沪(北京-上海)高速公路、石黄(石家庄-黄骅)高速公路、津汕(天津—汕尾)高速公路、东部沿海高速在沧州交汇。京九(北京-九龙)铁路、朔黄(朔州-黄骅港)铁路在该市肃宁县交汇,并建有编组站。国家“九五”重点工程黄骅港和朔黄(朔州-黄骅港)铁路的建成,沧州成为西煤东运新通道的出海口和冀中南、鲁西北以及晋陕和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区位优势日趋明显。 沧州全境地处欧亚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带,年平均干燥度1.2-1.5,大陆度63.8-66.0,

2012年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沧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在调整中求发展、在逆境中求突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力推进沿海强市建设,整体经济实现了稳中求快、稳中求好的发展目标。 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利税突破500亿元大关。 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全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3.5%,比2011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一、综合 全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2811.9亿元,同比增长10.6%,分别高于全国(7.8%)和全省(9.6%)2.8个和1个百分点。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18.6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479.05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14.17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为11.3:52.6:36.1。 从整体经济构成看,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1.6%、消费贡献率37.6%、净出口贡献率0.8%;投资、消费、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6.5、4.0、0.1个百分点。 全年消费价格趋势上涨。全市消费价格(CPI)累计上涨3.3%,其中,城市上涨3.4%,农村上涨3.0%。从结构看,八大类价格全部上涨,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累计上涨6%、6.2%、2.5%、1.8%、2.9%、0.2%、0.3%和2.8%。 二、农业 随着各项惠农政策逐步落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76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种植业产值312亿元,增长3.3%;畜牧业产值163亿元,增长4.7%;林业产值4.2亿元,增长3.5%;渔业产值23亿元,增长0.62%。 全年粮食总产量483.66万吨,比上年下降2.15%;油料总产量9.71万吨,下降0.28%;棉花总产量12.34万吨,下降10.63%;蔬菜总产量585.76万吨,增长5.38%;肉类产量46.73万吨,增长2.5%;禽蛋产量33.54万吨,增长0.1%;水产品产量12.35万吨,增长1.2%;牛奶产量10.82万吨,下降3.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145.2亿元,同比增长14.2%。 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48.9亿元,增长17.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996.3亿元,增长14.1%。轻工业比重工业快3.3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116.56亿元,增长19.2%;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660.1亿元,增长17.7%。 石油化工、管道装备及冶金、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主导行业支撑作用显著,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01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的88.5%,同比增长14.4%。石油化工业完成增加值481.5亿元,增长7.3%;管道装备及冶金业完成252.0亿元,增长22.8%;机械制造业完成189.9亿元,增长20.8%;服装纺织类完成33.8亿元,增长14.2%;食

浅谈对发展青海高原特色经济的一些思考

浅谈对发展青海高原特色经济的一些思考 [论文关键词]青海特色经济思考 [论文摘要]特色经济是具备特有竞争力的优势经济。作者就青海在发展特色经济方面问题进行了具体探讨和分析。 根据西部大开发规划和工作部署,青海省确定了“ 加强两个建设,发展四大特色经济” 的基本思路。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资源特色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原特色旅游业。 一、特色经济的基本特点 特色经济中的特色是针对区域而言的,特色经济是指具有明显区域特征、且较高竞争优势的经济。特色经济的内涵也有两种:一种是指只有本区域才有条件、才能发展的经济,即“人无我有”的经济,也就是具有明显差异性竞争优势的区域经济,这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和专利制度而形成的;另一种是指本区域具有较高竞争力的经济,即“人有我廉”的经济,也就是具有明显低成本竞争优势的经济,这主要是由于管理、历史等因素形成的。特色经济一般具有可持续、外向性、名牌性等特点。首先,特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其兴也忽、其亡也忽”的产业和不是特色经济。其次,特色经济具有外向性。即其销售主要是面向区外市场,而不是仅仅面向地方市场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销售范围越广、销售量越大、创造的效益越好,其经济就越有特色。第三,特色经济具有名牌性。品牌能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产品一旦成为名牌产品,身价就会大幅度提高,它就有了自己的消费群体和市场,它就会成为区域经济的象征,有了特殊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没有名牌产品,产品都是大路货,区域经济就没有特色。 二、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基本条件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及自然、人文资源独特,具有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具备发展高原特色经济的基本条件,具体为: (一)青海有丰富的特色资源。青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高原牦牛、藏羚羊等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誉,野生动植物也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其中以沙棘等为代表,中藏药材、牛羊肉及副产品等颇具竞争优势。青海的能源、矿产资源优势日渐突出,石油、天然气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地位,开发潜力巨大。这些都是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资源基础。此外,青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河北省邢台市经济发展概况分析

河北省邢台市经济发展概况分析 姓名:高嘉帅班级:经贸123 学号:1205020308 摘要:河北省邢台市在本地优势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下,大力实行项目 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农业开发等举措,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1年经济增长总体较快,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426.3亿元,增长11.6%。全部财政收入151.4亿元,增长13.9%;所有县(市)全部财政收入均超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财政支出213.1亿元,连续四年超过财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但同时也要看到在邢台的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经济总量小、增速不快、结构不优、效益不高的矛盾,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指标仍居全省后列等,这些问题仍待解决。 关键词:经济发展;地理位置;资源开发;发展矛盾;解决措施 邢台市在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农业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的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经济建设取得的良好的成绩。同时在经济建设上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接下来我将对邢台的经济建设做概况分析。 一、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邢台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区腹地,总面积12486平方公里,北邻石家庄,距北京396公里;南邻邯郸,距郑州269公里;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毗邻;东距黄骅港、天津港分别为336公里、364公里。邢台位于冀晋鲁豫四省要冲,境内京广、京九铁路纵贯南北,与京深、青银、邢临高速形成交叉,106、107、308国道和邢德、邢左、邢和等11条高等级公路密布全境,已成为连接东部沿海地区、华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1、优越的地理位置使邢台地区有利于承接环渤海三角区的产业转移和承办大型企业的产业基地。例如今年6月20日,中航工业(邢台)中重卡整车及特种车辆底盘/特种装备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个总投资50亿元的央企项目,将有力推动邢台汽车工业迈出走向振兴的坚实步伐。这个项目由市政府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是“百家央企进河北”活动中我省引进的首个央企项目。其位于邢台县龙冈经济开发区,依托河北长征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建设,计划到2015年全面建成投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30亿元。邢台便利的交通有利于汽车工业原料的采购和运输,有利于产品的外运销售,同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邢台长征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拥有汽车整车生产资质,这些优势条件都吸引了中航工业集团加速落户邢台地区,大力促进汽车产业发展。 2、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促进了邢台地区贸易的发展,丰富了居民的消费种类,促进了社会消费的发展。在国道开通后的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12.5亿元,增长18.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29.6亿元,增长15.0%。限上企业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1.8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44.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

青海省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青海概况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中华水塔”。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青海省因此而得名。全省面积万平方公里,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辖6州、1地、1市、51个县级行政单位。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土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周边与西藏、新疆、甘肃、四川四省区接壤。青海省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省会西宁市及海东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青海省境内多山多水。主要山脉的主峰一般都在4500米以上。昆仑山是青海山脉的主体,平均海拔5500米;唐古拉山横亘在青海西南部;阿尔金山、祁连山位于青海西北部;此外,还有巴额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等着名山脉。青海河流众多,境内大小湖泊2043个,水体总面积13665平方公里。 青海是一个资源富省,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3种,在已探明的矿产保有储量中,有53种居全国前10位,11种居全国首位。 建国以来,青海的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以科技、教育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资源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陆续建成。 青海的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兰青、青藏铁路贯通全省东西,有8对客运列车通往北京、上海、西安、青岛、兰州、格尔木等大中城市。公路运输已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辐射全省的运输网。民航已开通西宁至北京、乌鲁木齐、兰州、西安、广州、成都、上海、沈阳、武汉、拉萨、格尔木等地的航班。邮电、通信设备比较先进,西宁及大部分州、县的程控电话可直接通全国各地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多年来,青海的研究、教育、医疗、城市建设及环保事业等发展速度较快,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教育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科教兴青”战略正在全面实施,

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姓名:李胜海 班级:信息工程101 专业:信息工程 北方民族大学 2011.9.23. 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1999年,党中央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青海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开发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时期成为青海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基础设施改善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一、经济快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 (一)经济实力得以提升,经济结构得到调整 经济总量快速扩张。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全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超过了两位数,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全省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239.38亿元飞跃到2009年1081.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1倍,年均增长11.9%。人均生产总值由4728元提高到19454元,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9%。与西部开发之前的十年相比,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4.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4.8个百分点。与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相比,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3.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3.0个百分点。

和努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向,不断调整经济结构,经济结构逐步趋向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99年的17.5:39.3:43.2调整为2009年的9.9:53.2:36.9。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成为带动全省增长的主导力量。 政府财力不断增强。1999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只有23.04亿元。2009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66.46亿元,比1999年增长6.2倍,年均增长21.9%,与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相比,年均增速高7.9百分点,比西部开发之前十年的年均增速高8.7个百分点。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速达26.9%,居全国各省市区第4位。 (二)高原特色农牧业成效喜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加大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推动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使农牧区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显着提高,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实现了主要农畜产品自给,农业稳步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2009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07.4亿元,比1999年增长41.9%,年均增长3.6%,比西部开发之前的十年年均增速高1.3个百分点。 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高。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农业从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种植业和牧业共同发展,农牧区经济结构由以农牧业为主转向农牧业和非农产业协调发展。2009年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39.0%,比1999年下降10.7个百分点;牧业占57.3%,提高9.5个百分点。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农作物播种面积由1999年的571.02千公顷减少到2009年的514.06千公顷。种植结构由以粮油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多元结构”转换。2009年,粮食和油料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分别比1999年下降6.8和0.2个百分点,蔬菜和粮食作物中的薯类所占比重分别提高4.5和9.2个百分点。虽然播种面积减少,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使得农作物单产提高,从而保持了主要农产品产量的稳定增长。同时,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畜群、畜种结构,大力发展以牛羊贩运、育肥为主的“西繁东育”工程,农区畜牧业发展迅速,农村养殖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2009年,全省粮食总产量比1999年下降0.9%,油料产量增长28.4%,蔬菜产量增长1.1倍;肉类、牛奶、禽蛋产量分别比1999年增长33.5%、32.9%和12.3%;草食畜和猪的出栏率分别比1999年提高10.8和44.3个百分点,商品率分别提高11.1和39.9个百分点。 积极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近年来,我们立足高原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坚定不移地实施特色优势农牧业和河湟地区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规划,全力打造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带。特色农牧业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湟水、黄河谷地和脑山地区为主的优质蚕豆、果品、马铃薯、蔬菜、油料等5大农产品生产基地。2009年,全省薯、豆、油、菜、药、花等六类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已达到65.6%。 加强农牧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十年来,全省加大农牧业主要产品和重点产品标准的推广和实施力度,通过种植业基地、养殖业基地的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建设,有效地降低了农牧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重点扶持建设了一批以农畜产品加工转化为主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奶业、牛羊肉、绒毛、马铃薯、油菜、中藏药材等产业,延长加工产业链条,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鼓励开发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扶持建立了一批优质高效的生态农牧业基地。 (三)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支柱优势产业发展壮大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亿元,增长7.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2.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8.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44元,比上年增长6.1%。国民总收入896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4]比上年下降3.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7327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死亡率为7.13‰;自然增长率为3.81‰。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6]2.86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1亿人。 表12018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增长0.5%;本地农民工11570万人,增长0.9%。

青海经济环境分析

一、青海省资源优势分析 1、水能资源 2、盐湖资源 3、石油天然气资源 4、有色金属和黄金资源 5、非金属矿产资源 6、畜牧业资源 7、高原野生动植物资源 8、旅游资源 9、特产 10、冰川 二、青海省地域环境与区域经济分析 三、青海省经济数据分析 1、相关经济数据 2、青海省进驻银行简介 一、青海资源优势分析 青海省,省会西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

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辖6州、1地、1市、51个县级行政单位,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青海东部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可见地理位置之重要。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54.3万人,有汉、藏、回、撒拉、蒙古、哈萨克等民族。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西高东低,西北高中间低,地形复杂多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河的发源地。 青海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藏储量在全国居于首位。已发现矿产120余种,探明储量的有110种,钾、钠、镁、锂、溴、芒硝、石棉、化工灰岩和硅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许多矿产是属于国内外急需的资源。闻名遐迩的柴达木盆地,山川藏珍、戈壁埋矿,素有“聚宝盆”之美誉。其中盐湖有30多个,已探明总储量700亿吨,单是察尔汗湖的盐就可以从地球到月亮架起一座6米厚,12米宽的盐桥。水能资源是青海能源最大优势,蕴藏量达216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为1800万千瓦,年发电量770亿度。青海天然草原辽阔,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可利用草场面积5亿亩,发展畜牧业物质基础雄厚。全省有经济动物400多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具有贮藏量大、种类多、用途广、高原特色显著的特点。大部分可开发利用,药用价值极高。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有“百鸟的王国”的青海湖鸟岛,“高原的西双版纳”孟达自然保护区,藏传佛教著名寺院湟中塔尔寺,伊

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报告

一、调整结构提振需求,区域经济在攻坚克难中稳步增长 有效落实目标责任,完善压力传导机制,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区域经济保持逐月向好稳步增长态势。 1、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三产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比去年底提高个百分点;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注册合同外资5504万美元,占年计划的%;实际利用外资8517万美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地方外贸出口6143万美元,占年计划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双过半”。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大明路国际汽车街区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实施了宝马等4家汽车专卖店扩建工程,建成开业汽车街商务中心、新奇特汽配商城,全街汽车销售额达亿元,同比增长%,小车销售占全市销售量的67%以上,实现税收8750万元,同比增长%。卡子门时尚家居购物中心区特色优势逐步显现,宜家、红星美凯龙2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风光带特色品牌效应不断放大,积极推进夫子庙—风光带条例立法工作,组织开展“送旅游”活动,调整升级贵宾楼等7家企业营业面积万平方米,引进品牌规模企业6家,白鹭洲水街日益繁荣,消费需求持续走高,景区税收收入、景点收入分别达4560和31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3%和52%。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8%。 3、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制定出台《关于深化都市产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促成了“节能环保汽车空调压缩机工程技术中心”等5个产学研合作项目,集团、公司分别被评为全市工业50强和全市百强成长型企业,普天通信等6家企业被评为“高成长科技创新百优企业”,新增无线电厂等高新技术企业3家,实现专利申请124项,软件产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2468万美元。全区76家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 二、拓展载体选资引强,项目园区在倾力推进中取得实效 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更加注重资源配置和选资效益,积极推进重点项目、产业园区和商务楼宇等载体建设,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1、重点项目推进有序。突出分类推进,强化协同配合,严格督查管理,全区48项重点项目总体进展情况良好,从推进情况看,进展顺利的有明匙路拓宽二期、集庆路1号地块开发等28项,占项目总数的%,部分推进的有特易购生活购物中心建设、永乐路南侧果品公司地块开发等14项,占项目总数的%。从进展阶段看,处于实施拆迁阶段项目8个,开工准备阶段项目6个,施工阶段项目13个。 2、园区楼宇建设加速。全区15个产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建成通济都市创意产业园南区,日华光电、大明路、双龙街科技产业园等建设稳步进行,完成无线谷产业园立项,水利公司、水建仓库产业园即将开工。商务楼宇加快建设,省电信通服大厦、大明路汽车街商务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成教大厦、润泰市场扩建主体封顶,金榜大厦、木材市场商务综合楼开工建设。全区调整新增载体面积近12万平方米。 3、招商选资成效明显。针对区域资源禀赋特点,积极推介招商资源,招商选资取得较大进展,产业园区引进了股份、网络、文化等30家企业;商务楼宇通服大厦引进了克缇集团、投资网、海底捞等企业,安利分公司迁至鸿意商务楼。全区新引进企业700家,其中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企业64家,新增注册资本亿元。 三、改造老城打造景观,城市品质在人文传承中持续提升 加快老城改造和人文景观打造步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有效巩固文明创建和“三

沧州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7

沧州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沧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沧州调查队 (2018年3月7日)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平稳增长、质量提升,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动能支撑增强,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16.9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07.7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904.5亿元,增长 4.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604.7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为8.1:49.9:42.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6.5%。

2013年-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3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8万人,困难人员就业1.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2万人,消除零就业家庭222户,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2%以下。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0.3亿元,同比增长9.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4.6亿元,同比增长9.4%。国税收入335.3亿元,同比增长18.2%;地税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18.9%。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640.8亿元,比年初增加342.1亿元。其中,住户存款3200.6亿元,比年初增加241.1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798.54亿元,比年初增加323.8亿元。其中,住户贷款973.79亿元,比年初增加178.39亿元。存贷比60.16%,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沧州市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涨幅较上年扩大0.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七升一降”。其中,食品烟酒上涨1.0%,衣着上涨1.4%,居住上涨1.6%,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5%,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5%,医疗保健上涨11.3%,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9%,交通和通信下降0.3%。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报表分析

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 2003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沉着应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多种自然灾害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带来的严峻困难和挑战,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47亿元,增长2.5%,减慢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1778亿元,增长12.5%,加快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7669亿元,增长6.7%,减慢0.8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6.9%,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6.6%,房地产业增长5.3%。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其中,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6%(见表1)。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3.4%,服务价格上涨2.2%。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2%。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4%,其中,谷物上涨2.3%,棉花上涨35.3%,油料上涨19.4%,畜产品上涨1.8%。 表1:200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就业人数增加。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4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5639万人,增加859万人。全年有44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全年对外贸易顺差25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49亿美元。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403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68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较重;能源、交通供需关系紧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