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济公禅师度世妙法经

济公禅师度世妙法经

济公禅师度世妙法经

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列圣现金身,归命香云盖说法大天尊。

济佛大圣济公禅师度世天尊(三称)

净心神咒

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

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

急急如律令。

净身神咒

灵宝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藏玄冥,

青龙白虎,队仗纷纭,朱雀玄武,侍卫我真,

急急如律令。

安土地神咒

元始安镇,普告万灵,岳渎真官,土地祗神,

左社右稷,不得妄惊,回向正道,内外澄清,

各安方位,备守家庭,太上有命,搜捕邪精,

护法神王,保卫诵经,皈依大道,元亨利贞,

急急如律令。

净天地咒

天地自然,秽气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

八方威神,使我自然,灵宝符命,普告九天,

乾罗怛那,洞罡太玄,斩妖缚邪,杀鬼万千,

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诵一遍,却鬼延年,

按行五岳,八海知闻,魔王束首,侍卫我轩,

凶秽消散,道气常存,急急如律令。

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万气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受持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

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亡形,

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气腾腾,

金光速现,覆护真人,急急如玉皇大帝律令敕。

祝香神咒

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爇玉炉,心存帝前,

真灵下盼,仙佩临轩,令臣关告,径达九天,

所祈所愿,咸赐如言。

开经赞

真经妙理,度世众群伦,开觉苍生,度世指迷津,

谈道讲玄,以匡正人心,四季长春,家门福禄臻,

济佛济公禅师度世大天尊。

济佛大圣济公禅师度世天尊(三称)

开经偈

十方诸佛圣,吾今悉归依,诵经虔顶礼,忏悔施慈悲,

所有诸恶业,行善解消除,四时无灾劫,八节福禄随。

恭请济公禅师宝诰,志心归命礼(三称)

功高东土,果证西天。灵由罗汉而进菩提,修空五蕴,

断尽六根。僧中称圣,玄功绝伦。道自先天,而传后世。

弃李门之富贵,卫宋室之江山,道伏天魔外道,禅参玉

版金刚,百衲袈裟,清风满袖,双拖草履,道气盈身,抱慈悲而济困,行方便而扶危,灵隐寺中留圣迹,天台山上话禅机,法轮常转,广布慈云,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归命济佛大圣,东林普度禅师,普济度世天尊。

济佛曰:

天地未开,名曰混沌,混沌者,无极也,在天无日月风

云,在地无水火山岳,阴阳未分,清浊未判,天地之体,

合而为一。子会开天,丑会辟地,尚未有人,三才缺一,迨至寅会,始乎生人,居于中土,列为三才。混元一气,大道氤氲,无极一动,太极变焉,天开地辟,乾坤定矣,道气盘旋,产生万物,气清为天,气浊为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形者山岳草木之属,象者日月星辰之类,无

为大道,太玄正气,变化四时,配合五行,化育乾坤万物,旋转日月阴阳,生人生物,由此而传,至今甲子六万余年。

先天无为大道,旋转阴阳之间,本乎无极,而生太极,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包罗天地,养育群生,皆是太虚之气,并无形象可见,玄机妙奥,隐显莫测,充满天地之间,弥纶六合之内,万物皆有形象,故有变化坏灭,大道皆无形象,故无变化坏灭也。

人为万物之灵,须知学道;心为一身之主,更要参玄。

三才之品,人为贵,劝学玄机,可成仙佛;

万物之生,道为宝,修炼性命,而证圣真。

道为人之本性,为性命之根源,性善则道正,性邪则道

偏,天性本善而非恶,是故邪念不除,性命难静。

人身重浊而轻清,浊乃清之源,激浊可以扬清,清者

静心寡欲,浊者贪瞋痴爱,是故杂念若生,清浊难分,

便扰其神,致害于其性也。心多烦恼,妄念丛生,致乱其志,其志已乱,便受其伤。

是故修道之人,必须安静虑得。定而能静,静而能安,

安而能虑,虑而能得,此乃修道至善之理也。虚而能实,

实而能隐,隐而能微,微而能显,此乃参禅神妙之道也。

人身者,乃假身;色身者,乃真身。藉元阳炼真阳,藉

元气炼真气,动则度人,讲因果而开觉路;静则修己,参般若而入菩提也。

志心归命礼

归命昊天金阙玉皇大天尊,归命无极东华木公大天尊,

归命无极瑶池金母大天尊,归命无上虚空地母大天尊,

归命南极长生大帝大天尊,归命北极玄天上帝大天尊,

归命骊山老母玄妙大天尊,归命孚佑帝君妙道大天尊,

归命关圣帝君翼汉大天尊,归命文昌帝君梓潼大天尊,

归命九天司命护宅大天尊,归命泰玄上相张府大天尊,

归命精忠武穆岳帝大天尊,归命太阳太阴照世大天尊。

人禀天之性,而赋天之命,形受父母所生,气得天地所

养,性原清净,不染尘埃,命蒂坚固,无杂尘缘。落在后天,情迷物诱,逐失先天灵性,远离本来面目,欲求还原返本,必需性命双修。

性命之道,玄妙无穷,知内外兼修,以臻功用。修命者,

锻炼三宝,以复其命,精不泄漏,气不亏耗,神不损散,保持不坏,自能水火相济,阴阳和顺,岁月日久,大丹

必成。修性者,培养先天灵性,认明本来面目,视听言动,必求守礼,喜怒衰乐,必求中节,恭让友悌,必求尽道,衣食住行,必求适宜,未来不思,既往不忆,身无欲而灵自定,灵若定而性自醇。

能了性,自当了命,未了性,何从了命乎?然修道之人,

不可执于命,或执于性,而缺其一,致以修命不兼修性,未得穷理尽性,难得开花结果。故修道参禅之人,必须

性命双修也。

先天祖气,修道者不可不养也,性由此祖气以为主,命

依此祖气而不坏,元精无亏,性命长久,真气不泄,丹药自生。性者理也,气者命也,在天为理,赋之于人为性,故名曰天性。在天为气,受之于人为命,故名曰天

命,命者性之所从出,性者命之所由生,性在人,而命

在天,性属阳,而命属阴,性不离命,而命不离性,理不离气,而气不离理,故性命不离天人,天人不离理气也。性之于人,或优或劣,命之于人,或长或短,养性克服先天之命,必需消除邪念,修命保全后天之性,当知静培玄功。天地间有形则有气,有气则有理,理之所在,性则具焉,性之所在,道则行焉。欲养性命之道,必知理气之源,性命双修之学,务炼制心之理。失心不足以养性,无心更不足谈命,存心以养性,尽性以达天,

乃修道立诚之功也。

志心归命礼

归命无极五华五老大天尊,归命先天圣主元始大天尊,

归命无量度人灵宝大天尊,归命太上老君道德大天尊,

归命轩辕黄帝始祖大天尊,归命三元三品三官大天尊,

归命中天紫微大帝大天尊,归命太乙寻声救苦大天尊,

归命神农五谷先帝大天尊,归命伏羲八卦老祖大天尊,

归命九天豁落灵官大天尊,归命城隍明严护世大天尊,

归命福德正神明王大天尊。

无为大道,修炼全真,不以富贵功名乱其心,当以忠孝

仁义修其身;私欲牵缠,难免争名夺利,尘根清静,方

可修己度人;因时因地因利,而普度众生;寡欲寡言寡

色,而修持假体;不执于古,不迷于新,行乎中正之道;

不着于空,不束于有,行乎精一之箴;修其心,而心止

于虚空之间;养真气,而气臻于性命之际;无我相,一尘不染,不知己而止于为己也;无人相,六根清净,不知人之为人也;禅入虚无,四相皆空;道参无极,七情尽除;洞彻阴阳之理,旋转造化之机。

佛之心经,涅槃之精髓也;儒之易经,修道之玄机也。

归依佛,不可不知真空妙有;归依道,不可不明清静虚无。三心了,四相绝,性如虚空,修道之工夫也;六根静,七情除,心如明镜,了道之根本也。内果之得,在乎于动炼;外功之修,在乎于勇为。天之道,根于诚之极也;人之道,笃以德之源也。心存善愿,可以希圣希贤;性发灵光,可以成佛成仙。修身积德,炼道参禅,金刚不坏,历劫长存。

男子之身,十六阳足,谓之纯阳;女子之躯,十四阴足,

谓之纯阴。修有形之身,炼无形之性,藉假吾之体,修

真吾之心,此时能晓修炼,成道最易最速。若不自觉,日离于道,阳自混阴,阴自混阳,不能纯矣。年久日深,

阴气愈盛,则阳愈灭,虽欲修炼,恐难如愿。故欲修大

道者,应在年轻力壮,阳盛之时,以免多费工夫。

能行佛法,自无四生六道之轮回;得炼禅功,自得五蕴

六根之清净。参乾坤之正气,心正气和;夺日月之精英,

性自清净。坐卧皆禅,如入虚空,行住尽道,若登净土。历来无始诸恶业,心止业亦止;过去所犯众罪愆,性空

而愆亦空。放下屠刀,与佛同居。

修命而不修性,难得超生死;了缘不了情,何能脱劫数。

皆因行善者少,作恶者多,世上祸灾;多因失伦之故,

败俗之因。心若明镜之光,性似浮云之淡,人心静而道心生,本性空而灵性足。欲求风调雨顺,百姓应无恶业;

欲得国泰民安,众生应存善功。则吉星高照,家门荣庆,获福无穷也。

志心归命礼

归命皇天圣主玉皇大天尊,归命大成至圣孔子大天尊,

归命八仙老祖消劫大天尊,归命托搭天王李靖大天尊,

归命天上圣母天后大天尊,归命三奶夫人靖姑大天尊,

归命南斗六司星君大天尊,归命北斗七元星君大天尊,

归命保生大帝真人大天尊,归命法主圣君灵威大天尊,

归命开漳圣王救世大天尊,归命广泽尊王护世大天尊,

归命中坛元帅威力大天尊。

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也;人有五德,仁义礼智信也。

修五德以合五行,运五行以符五德。东方甲乙木,仁之德也;南方丙丁火,礼之德也;中央戊己土,信之德也;

西方庚辛金,义之德也;北方壬癸水,智之德也。阴阳

静动,勤悟修持,静者可以养性,动者可以炼命。阳静,

清之源;阴动,浊之本。安炉立鼎,不离五德;采药炼

丹,不离五行。尘根能静则心安,心安则无妄想;情缘能除则性明,性明则无幻梦。自然阴阳调和,水火相济。

心者有形之物,万物皆空;性者无形之体,诸根清静。

炼道贵在修心,心若动则性浮,不能至静;炼丹贵在养性,性若动则心乱,不能至虚。立言,立功,立德,心如明镜;炼精,炼气,炼神,性似浮云。丹道成,可以返本还原;禅功就,可以证圣超凡。自然身体有病者,可以无药回春;无疾者,益见精神焕发;参炼悠久,血气调和,寒暑不怕,百病不侵也。

修道者,超生脱死,证圣成真之道也。首重五常八德,

次要修身乐善,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戒杀放生,施恩培德,清心寡欲,涵养性情。修心者,贪瞋痴爱宜空;养性者,酒色财气宜绝。以仁为心,休贪情欲而纵恶;

以慈为性,莫损道德而招愆。

自古至今,何以修道者多,成道者少?其蔽者有三也。

生于尘世,贪恋富贵,酒色财气蒙蔽,名利恩爱牵缠,贪图虚荣,不肯乐善,此其一也。心存奇异,迷惑旁门,

或采阴助阳,或运气补精,不尊师,不重道,灵根早昧,未知改过,此其二也。或前生冤孽未尽,或今生道德有

亏,只知参禅,未晓忏悔,孝悌忠信不守,礼义廉耻全无,此其三也。

人生于世,不知学道者惑也;心染于尘,不晓打扫者迷

也。深愿天下苍生,际此龙华胜会,外功宜建,内果同修,以期修成道体,同登彼岸,切莫心迷,自误归程矣!

忏罪真言

向来诵经,念念存诚,千真拱听,万圣通灵,应元合气,

普化分形,九天有命,三界遵行,消灾忏罪,祈福延生,功圆行满,大道证盟。

完经赞

度世真轻利济人天,禅师佛法妙无边;

到处度有缘,俯鉴微虔,锡福,并消愆。

归命济公禅师度世大天尊,众生迪吉保安宁。

回向偈

禅师恻隐传经篇,经文圆满叩神仙,

灾消祥集福延寿,邪魔消除瑞气盈,

礼谢济公禅师尊,忏悔圆满福无边,

风调雨顺民安乐。

众等三归依

归依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永脱轮回;

归依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

归依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稽首圣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