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桐城中学大事年表

桐城中学大事年表

桐城中学大事年表
桐城中学大事年表

1902年吴汝纶开办“桐城学堂”

1903年“桐城学堂”开学

1904年改名为“桐城公立中学堂”

1912年改名为“桐城县立中学”

1949年改名为“皖北安庆行政区第一中学”

1950年改名为“皖北安庆行政区桐城中学”

1952年正式使用“安徽省桐城中学”校名

文革时期改名为“桐城县五七中学”

1977年废除“桐城县五七中学”校名,恢复“安徽省桐城中学”校名,安徽省委授予我校“为教育新后代而努力”奖旗一面。

1980年时任中央文化部长的黄镇校友又一次回母校视察。

1984年许奎明同学在高考中夺得全省理科状元的桂冠。农工党主席章伯钧夫人李健生于九月九日来校参观访问。省人大副主任魏心一,妇联主任应宣权、教育厅长王世杰、朱仇美先后来校检查指导工作。

1985年被评为安庆地区教育新兴地区先进单位。副省长王厚宏、省教委副主任兰干亭先后来校视察。

1986年被评为安徽省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

1987年省委副书记徐乐义、宣传部长牛小梅等领导同志来校视察。

1988年时任中纪委常委的黄镇同志回母校视察,并赠送四万元购书款

1989年吴筱益同学在全国数学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参加了国家冬令营,后被保送到中科大。段路明同学在全国化学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参加了国家冬令营,后被保送到中科大。在全国青少年第三届《化智牌》竞赛中,我校获团体冠中,参赛的三名同学,分别获特等奖和一等奖。台胞、桐中老校友吴淑候先生向母校捐赠了三千美元。本年3月,刘伯承元帅夫人,汪茶花同志来校参观了西城渡江军事会议旧址。

1990年学校成立“黄镇校友基金会”。本年12月10日,学校在“后乐亭”举行“黄镇同志纪念碑揭幕仪式”。原中央文化部处长,中日友谊促进会顾问孙祥凝、黄镇同志亲属及有关省市领导参加了仪式。省教委、省体委命名我校为第一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本年学校体育队参加省首届省属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获“道德风尚奖”。

1991年获全国青少年书画大奖赛“曙光杯”集体优秀奖。

1993年成立中共桐城中学委员会。

1994年被评为安徽省招飞先进单位。获全国青少年“祖国万岁”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

1995年获全国“中国精神”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团体优胜奖,被评为安徽省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学校

1996年校党委被评为安庆市、桐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8年获安徽省青少年“爱祖国、讲文明”歌咏比赛三等奖、安庆市一等奖

1999年被教育厅命名为“安徽省示范高中”被评为安徽省学校体育卫生国防教育先进集体

2000年被命名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被评为安徽省电教设备类达标学校

园式单位”,获安徽省“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

2002年10月4——6日,桐中喜庆百年华诞。获教育部颁“实验教学先进集体”

2003年被命名为安徽省绿色学校。校“清流”杂志被省教育厅评为校园刊物一等奖。省政协主席、省委副书记方兆祥、省委宣传部长臧世凯、中宣部组织局杨晋宗、中央党史办研究室主任等领导同志先后来我校视察工作。中央电视台4套《走遍中国》采访组来校拍摄一集专题片。

2004年在高一年级各班开设研究性课题,全面落实《桐城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005年我校被评为安庆市文明单位。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工党副主席章师明来我校视察工作。

2006年新课程改革在高一年级全面实施。本年底学校领导班子调整,汪年生同志明确为正县级,为学校督导员;罗伟、彭申清、江喆三同志提拔为副县级,罗伟同志主持学校工作。

2007年 3月份,聘请一名外籍老师来校进行口语教学。4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盛华仁一行来我校视察。

2007年4月24日新西兰国际语言学院院长来我校访问,与我校签订了教师培训项目协议书.7月初,我校派出3名英语教师赴该学院为期六周的学习培训.

2007年5月17日下午中科院院士吴奇教授来我校讲学.

2007年5月9日——11日安徽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大赛在我校举行,我校教师陈奇珍荣获一等奖.

2007年6月我校高考达二本线考生首次突破千人大关.

2008年大事记

●安庆市教育局于3月31日至4月1日对我校教育教学全面视导,并形成反馈报告。

●我校半山阁讲坛于5月14日创立。安庆市教育局局长江兴代作首场讲座,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颖迪出席首场讲座。

●我校2008年高考再创佳绩,438人达一本线,1140人达二本线,99人超过600分。中共桐城市委、市人民政府发来贺信。

●我校与桐城市委党校及文昌街道签订合同购买130亩土地,并注入首笔认购资金。

●11月份,我校政治、语文、数学、化学四个教研组被评为安庆市优秀教研组。

●12月5日我校成功举办安庆市第五届中小学校长论坛高中分论坛。

●校园建设日新月异。创建校园电子监控系统和无线扩音设施,设立大型电子显示屏,增设多媒体教室和电子备课室,装修前教学大楼、教研楼和行政办公楼。

●孟富林、刘春良、朱读稳、肖超英、李明阳等省市领导来我校视察。巢湖、亳州、贵池等十多个教育考察团来校考察。

学校获奖情况

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

全国青少年“祖国万岁”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

全国青少年“中国精神”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团体优胜奖

全国青少年“中华魂”读书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

全国青少年第三届“化智牌”团体冠军

第八届“东华杯”化学团体冠军

华东六省一市“东华杯”化学竞赛团体冠军

全国先进班集体(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

“国际金奖”美术比赛优秀组织奖

安徽省体育先进单位

安徽省招飞先进单位

安徽省高考先进单位

安徽省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学校

安徽省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

国家教委“邵逸夫先生中小学赠款建设项目”优秀工程一等奖

安徽省青少年“爱祖国、讲文明”歌咏比赛三等奖

皖中地区重点中学联谊会第七届交流论文二等奖

皖中地区重点中学联谊会第八届交流论文一等奖

安庆地区教育先进单位

安庆地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安庆地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安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安庆市造林绿化先进单位

安庆市“花园式单位”

安庆市先进教工之家

安庆市青少年“爱祖国、讲文明”歌咏比赛第一名

桐城市先进单位

桐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桐城市文明单位

桐城市高考总体成绩优异奖

桐城市高考优胜单位

桐城市高考先进集体

桐城市体育锻炼达标先进单位

桐城市先进教工之家

桐城市教育工会先进集体

桐城市“二五”普法先进集体

桐城市环保先进集体

桐城市先进团委

桐城市团委“八五”建功集体

桐城市文艺演出一等奖

桐城市“振兴中华、建设安徽”宣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桐城市“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先进集体

桐城市“树、创、献”先进集体

桐城名人小集

桐城名人 古代 曹松晚唐诗人,有名句“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李公麟北宋著名画家,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等。 何如宠明代宰辅大臣,官至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桐城第一宰相。 何如申明代高级大臣,与弟如宠同举进士,授浙江右布政使。 方学渐出于桐城“桂林方氏”(今桐城市区凤仪里,有“一门五理学,三代六中书”之美誉),明代中叶桐城学术的领头人,东林党魁。为方家《易》学创始人。 方大镇明桐城人,方学渐长子。官至大理少卿。著有《田居乙记》四卷、《宁汉居文集》四卷。 方孔炤明代著名学者,易学家,方大镇子。崇祯年间任湖广巡抚,在剿匪中八战八捷,立下赫赫战功。著有《周易时论》。 方维仪明末著名女诗人、画家,方大镇次女。所作有《清芬阁集》,又辑历代妇女作品为《宫闺诗史》。其绘画师法宋代李公麟,尤擅长绘释道人物。特别是白描《观音大士图》形神兼备,许多人争相收藏。 方以智明末著名画家、哲学家、科学家,方孔炤子。堪称“十七世纪罕无伦比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桐城方氏易学学学派代表人物。 左光斗明代东林党著名人物,史可法的老师。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下狱,死。弘光时平反,谥为忠毅。 张英清代宰辅大臣,康熙三十八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有“六尺巷”的故事。与其子张廷玉二人在清初康、雍、乾盛世居官数十年,参与了平藩、收台湾、征漠北、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编棚入户等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制订和实行。 张廷玉清代宰辅大臣,张英次子。任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历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雍正皇帝临终,命其与鄂尔泰并为顾命大臣。乾隆朝,以两朝元老为朝廷所重,死后配享太庙。终清一代,汉大臣配享太庙者惟张廷玉一人。 张廷璐清代高级大臣,张英三子。官至礼部左侍郎。 张廷瑑清代高级大臣,张英五子。由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升工部右侍郎。乾隆九年(1744),改补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主江西乡试。另著《示孙篇》6卷。 张若霭清代高级大臣,张廷玉子。官至礼部尚书,袭伯爵。 张若渟清代高级大臣,张廷玉子。任兵部尚书,后改刑部尚书。方观承清代高级大臣,出于桐城“桂林方氏”。官直隶总督。 汪志伊清代高级大臣,嘉庆十一年,擢工部尚书。未几,授湖广总督。 姚文然清代名臣、文学家。康熙十五年,授刑部尚书。 姚元之清代高级大臣、书画家。嘉庆十年进士,累迁内阁学士,道光十三年,授工部侍郎,十八年,擢左都御史。善画人物、果品、花卉,书法尤精隶书。其著作《荷蓼图扇》、《花鸟图扇》,均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著有《使沈草》三卷、《竹叶亭诗稿》、《荐青集》、《竹叶亭杂记》八卷、《小红鹅馆集》等。 钱澄之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抗清志士,曾组织“云龙社”,与“复社”相应和。官至编修知制诰(南明)。曾在吴江起兵抗清。清兵攻陷桂林后,一度削发为僧,后还俗归隐故乡,改名澄之。其博学多才,诗文尤负重名,王夫之推崇他“诗体整健”。著有《田间易学》、《庄屈合诂》、《藏山阁文存》、《藏山阁诗存》、《钱饮光全集》、《钱饮光遗书》5种。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桐城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 读下面两图(莱索托为左图、安道尔为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与右图比较,左图所示( ) A. 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B. 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C.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D.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2. 根据地图估算安道尔的面积约为( ) A. 5000 km2 B. 500km2 C. 50km2 D. 5km2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考查比例尺的应用。从图中经纬度大小可看出左图的实际范围大于右图。同样的图幅大小,左图中1厘米表示的范围较大,说明比例尺较小;右图中1厘米代表的范围较小,说明比例尺较大,故D项正确。 2题详解】 考查经纬网的应用。从图中经纬度进行推算,该纬线上经度相差1°实际距离约为111×cos42°千米,图示经度差约为1/4°,约20千米,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图示纬度差约为1/3°,约30千米,可算出面积约600 km2,只有B选项接近,B正确。 【点睛】地球上距离的计算:地球为近似球体,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其长度约为赤道的一半,故可以得出同一经线上纬度差1°经线长约111千米;所有纬线均为圆,且长度向两极递减,任意纬线圈上经度差1°,其长度为111×cosα千米。①若两点经度相同,只要算出两点之间的纬度差,在用纬度乘以111千米即可;若两点纬度相同,两点之间的距离约为111

千米×β×cosα,其中β为两点之间的经度差,α为两点的地理纬度。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可能是( ) A. 78m B. 98m C. 128m D. 148m 4. 图中m、n、p、q四地中( ) A. m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他三地陡 B. n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他三地高 C. P地位于山谷,在m地的东北方向 D. q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迎风坡 【答案】3. B 4. A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40米,读图可知该河流东部入海口处海拔最低,入海口处的海拔最低为0米,读图可知该河流的西部海拔范围为80米至120米,可知该河流的落差可能为80米—120米,可知ACD错误,故B正确。 【4题详解】 由图中的纬度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读图可知m南边为山峰,其南边的海拔比较高,可知m地位于阴坡,读图可知图中m、n、p、q四地中m处的等高线最为密集,可知m处的坡度较其他三地较陡,故A正确;读图可知n地位于山谷之中并非鞍部,故B错误;读图可知p 地位于m地的偏西北方向上,,故C错误;读图可知q地西部的海拔比较高,因此可知q地处于西风的背风坡,故D错误。 【点睛】在解答本题组时要注意图中的经纬度信息,由图中的纬度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为北半球,这一点在解答本题组时比较关键。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我的家乡——美丽的桐城-作文

我的家乡——美丽的桐城 家乡是个不大的城市但文化气氛浓风景有很秀丽又有很多名胜古迹,所以家乡可以说不免是一个旅游的地点。 家乡有山。 龙眠山顾名龙休眠之地,可谓是仙地有水,龙眠河之水又可谓神水,仙水家乡有如此二龙坐镇家乡怎可不美怎可不秀怎可不媚?虽然城市的范围不大,但还是应有尽有。 白天可以看到那大厦,高楼,柏油路,红绿灯,繁响的车喇叭……有些许拥堵的十字路口和那道路旁绿化用的树木夜晚看,很美。 彩虹桥的长灯把雷同的桥梁点缀的五彩缤纷,灯光变化着真似一条彩虹之桥跨越一河。 那边是美丽的仙境,再看这个城市红灯绿酒,繁弦急管,广场,道路,高楼…这个安静的夜晚因这个城市而喧嚣,黑夜不黑,看到了吗?遥看城市它在发亮发光黑暗因它大开光明之路,黎明因它更早来临,时光而是追溯到几十年前,再看看这个城市,再看看这个好似还包在瓣中的花苞路是有的:是乡间泥路,林间荒路,更别提柏油路了!白天,这里的树好比现在城市中的楼随处可见,看到的东西大多雷同,树是雷同,河是雷同,路也是雷同,那草根拌泥土的土胚房也是雷同。 夜幕降临时,那时的黑夜是狰狞,是自私的,它夺去了世物本身的颜色,全都用黑来点缀,黑夜是单一的,人们伸手不见五指看不到自己也看不到别人,个个都沉寂在黑夜中瑟瑟的发抖可惜黑夜连这微

弱的声音也不放过只是吞噬,吞噬,再吞噬。 每个人都急迫的巴望着黎明的早日到来,可人往往是这样越是巴望着某种东西越是感觉让人等的时间太长,所以那时黑夜漫长,无边际!啊!我所热爱的故乡,我所热爱的土地品味您的历史如品味您所孕育的茶叶,泡上一杯桐城小花,兰花的幽香扑面而来,茶叶在水中四散吸收水之甜,可谓是取龙眠河之水泡龙眠山之茶,兰香,水甘两者合一,喝茶是有讲究的忌鲁莽大饮之,而是因当轻轻的嘬上一小口细细品味,开始是又苦又涩,使人难以忍受但后来则是甘味无穷。 啊!桐城,家乡,母亲你的历史正如这茶一样先苦涩而后甘味无穷!高一:张铭祥

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

《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征求公众意见的公告 为进一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市政府决定修编《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现已委托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依据城乡规划法的要求,现将评估报告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请公众以回帖或信函方式发表意见。信函请寄桐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规划处,信函上注明“评估报告征求意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意见收集整理后予以上报。 特此公告 桐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二○一一年四月二日 目录 第一章评估背景 (1) 一、评估依据 (1) 二、评估目的与任务 (2) 三、评估范围、对象与期限 (4) 四、评估思路 (4) 第二章现行总体规划实施情况与评价 (6) 一、城市阶段性目标的落实情况 (6)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情况 (10) 三、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 (18) 四、规划决策机制的建立及运行情况 (40) 五、规划管理技术措施建立和运行情况 (41) 六、土地、交通、产业等相关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 (42) 七、专业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情况 (44) 八、规划实施总结和综合评价 (44) 第三章现行总规修改必要性分析 (50) 一、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50) 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51) 三、安徽省“十二五”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要求 (51) 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52) 五、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 (53) 六、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53) 七、重大交通、水利建设工程布局带来的影响 (54) 八、总结 (54) 第四章现行总规修改的相关建议 (56)

桐城市2010年社会经济概况

桐城市2010年社会经济概况: (一)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亿元,增长15.1%;财政收入 11.3亿元,增长31.2%;固定资产投资122.6亿元,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90元,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7130元,增长13.4%。 工业经济强势增长,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工业总体实力跃上新台阶。新增规模企业25家,总数达298家。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增长51.5%;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8亿元,增长33%。119家规模翻番企业完成税收3.1亿元,平均增幅达27.9%;11家企业税收过千万元。工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0.6亿元、技改投资51.2亿元;58个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亿元, 12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3.2亿元。丹凤池窑拉丝、顺驰铁路电缆、盛运环保设备、扬帆采煤机械、黄梅酒业等项目建成投产,攀登输送带、华祥汽配产业园一期、鸿润工业园三期基本建成,中建材恒昌光电玻璃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节能降耗成效明显,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6%,29个节能项目进入省级投资导向计划。产业集聚效应取得新进展。新增范岗、吕亭2个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中国机械联合会授予我市“中国输送机名城”称号,中国包装联合会30年总结表彰会授予我市“中国包装优秀产业基地”,金科印务成为中国包装百强企业,京天集团跻身中国

最具潜力印刷企业100强。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现代农业进程加快。实现农业总产值32.4亿元,增长11.4%。农业生产扎实推进。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农业生产救灾行动有效实施,万亩早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达540.2公斤,我市再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55亿元,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我市被省政府表彰为“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集体”。农产品品牌建设继续推进,新增绿色食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个,“桐城小花”荣获全省茶叶十大品牌。农业规模化特色化日益凸显。土地流转面积达16.8万亩,新天地公司成为“全国种粮大户”。茶叶振兴、蚕桑跨越、畜牧业升级计划加快推进。苗木花卉产业快速崛起,新渡香山桂花观光园、范岗永椿园林基地、新屿林业生态观光园初具规模。城乡绿化工程全面实施,我市被评为全省绿化模范县(市)。水利基础建设继续强化。除险加固小型病险水库11座,改善灌溉面积13.5万亩。农业科技大力推广,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机总动力达43.1万千瓦,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1%。 三产服务业持续繁荣,消费需求得到拓展。商贸带动作用明显。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加快,顺安物流园启动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稳步实施,“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扎实开展,销售产品80万台(件),兑现财政补贴资金2328万元。信息服务业取得突破,富林公司成为全省首家物联网研发与应用企业。房地产业快速发

安徽省各地级市简介

安徽省各地级市简介 1.合肥市 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而闻名海内外。地处长江中下游江淮丘陵地区中部,江淮分水岭南测,巢湖之滨,淝水穿流而过,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她同时也是全国知名的园林城市、科教城市。行政区划。现辖4市辖区,3县。市辖区:庐阳、瑶海、蜀山、包河。 .3县:长丰、肥东、肥西。合肥市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市级管理权限。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7029.48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积233.4平方公里;市区总面积838.52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积72.93平方公里,新增南岗镇面积91.95平方公里,新增烟墩乡面积106.78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为224平方公里。 省会城市,安徽地理中心,交通枢纽地带,在经济方面依赖国家扶持发展,勉强做做安徽的大哥哥,合肥市不大不小,人口众多,交通拥挤,不过最近高架地铁的修建将会让合肥更上一个层次。

2.芜湖市 芜湖境内有芜宁、芜铜、皖赣、淮南、宣杭五条铁路干线交汇联接。芜湖港为长江沿岸第四大港,裕溪口港为中国第一座机械化内河煤港,芜湖长江大桥2000年建成。芜湖也是宁芜铁路的终点。 安徽的兴起最快的城市,最近经济发展速度赶超合肥,马鞍山,适合宜居!安徽 东部最具魅力城市。

3.马鞍山市 是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是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马鞍山港为安徽境内4个长江一级港口之一。市内有佳山、雨山、翠螺山等九座山峰和雨山湖等自然风光,形成“九山环一湖”、“园中有市,市中有园”的独特风貌。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马鞍山作为诗仙李白晚年所钟意的寓居终老之所,一直是市民的骄傲。李白墓位于当涂县大青山,在采石矶风景区有李白衣冠冢。李白国际吟诗节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在马鞍山市举行。

我的家乡在桐城

我的家乡在桐城 我的家乡在桐城,一个已经被世人遗忘的小地方,她寂寞而又静静地卧在安徽。家乡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文学流派——桐城派一直是家乡人的骄傲,一曲《天仙配》响遍寰宇,但由于现在经济的发展滞后影响了文化的继续繁荣。 一 独特的风格是一个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城市无论大小,大者如北京,贵为一国之都,庄严崇高;上海,名副其实的东方大都市,开放活跃;小者如江南姑苏,水声欸乃,委婉之极;再如张家港,虽无丰厚的文化遗存,但文明美丽,也算独标一帜。我的家乡桐城,同上述城市相比,虽缺乏北京紫禁城的大气,也没有上海的繁华;虽难比姑苏的温润,也不曾如张家港般精雕细琢,但也一样在一千三百年的历史风雨中,静静地立着,并活了下来,并且不断地在扩大、在拓展、在延续、在创造和拥有辉煌。 桐城的灵魂就是书,就是文,就是雅,就是实。我常在心灵上暗暗用两个字来概括这座小城的风格,那就是“清香”。 二 唐至德二年,桐城设城。地处皖中,“山尽山复起,宛若龙眠形”的龙眠山恰给这小城做了青翠的屏依。何以名桐城?或曰:春秋时桐国公邑于此,城内桐溪至今仍蜿蜓清流,足以证之。而我偏不信。我宁愿相信桐城是万桐之城的传说。自小时,在乡间山前田后,随处可见一棵棵青桐。或虬或曲,或舒或拢,其上所结桐子,黄时则扑之,聊可补贴家用。“桐子青,桐子黄,桐子树下望婆娘”,童谣腆腆,至今犹在耳际。稍长,我便信了桐城之名得之于万桐,当初建城之时,城郭内外,青桐遍野;桐花香里,城墙巍然。那桐花的素朴、典雅之中,或可正预示了这座城市的将来。而在桐花的素朴、典雅之中,隐隐透出的淡淡的清香, 是否正开启了这座城市书香不绝的源头? 三 清晨或者黄昏,小城泊在朝霞或夕晖中,将一千多年来的风云际会,都悄悄藏在文庙的大殿里。风铎鸣响,则使人禁不住抬头,想听听小城到底要诉说些什么?是它的光荣,还是它的耻辱?是它的悲哀,还是它的欢欣? 都有,又都不全是。小城的倾诉,同满城樟树所散发出的清香一道,深邃恬雅。你得屏息静听,且要细细地想,细细地咀嚼,细细地回味。这样,你听到了宋画第一李公麟笔下马蹄的嗒嗒声,“马蹄嗒嗒是个美丽的错误”,这马蹄却雄健、激越,它掀开了有宋桐城的漫漫长卷。许多的人物过去了,许多的人物又鲜活起来。白描的桐城,因为这马蹄,在大宋的史册上响亮地点了一脚。以至于今日,龙眠山的媚笔泉和李公麟隐居的龙眠山庄,还时时可听见马鸣萧萧,使人想起苏辙的《龙眠山二十咏》,也使人觉得,这座依山而建的小城,还永远在期待和希望、昂扬和奋进着。 四 “有井水处皆歌柳词”,宋时白衣卿相柳永,可谓风光已极。其词缠绵悱恻,其声哀婉幽绝,然其深入民间,采词民间,故人皆歌其词。这座小城,在有清三百余年的王朝历史中,它的名字也如“柳永”这个名字一样,在神州大地上传诵,以至有人叹曰“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 确实,清初甫定,文坛凋谢。一部分文人守亡明贞,不肯出来;另一部分人虽降清,却时时有失节之虞。及至五十年后,方苞以戴名世《南山集》案罹祸,不死却以布衣值南书房,一方面其心中对亡明不无遗老之念,另一方面又感皇恩浩荡,所以殚精竭虑,入值之余,则会二、三文友论诸时文。一个文学流派就这样诞生了,后来刘大魁又稍事总结,及至姚鼐,则体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m,据图中信息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 A. ④ B. ③ C. ② D. ① 2. 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 A. 100 250 B. 100 350 C. 500 350 D. 500 250【答案】1. D 2. D 【解析】 【1题详解】 由于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所以图中的等高线大致向西南凸出,则河流大致是自西南流向东北再转向正北,则地势特点为西南高东北低,则河流的集水方向①为垂直且指向海拔低处,故D正确,④与等高线不垂直,故A错误;则等高线数值a>300米,图中等高距为200m,则a的海拔高度为500米;b外侧的等高线数值为小数值300米,则b数值遵循“小于小的”,则b的海拔高度在100-300米之间,为盆地,海拔低,为河流的集水区,则②③箭头应该指向b,则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由于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图中的等高线大致向西南凸出,则河流大致是自西南流向东北再转向正北,则地势特点为西南高东北低,则等高线数值a>300米,图中等高距为200m,则a的海拔高度为500米,排除A、B选项;b外侧的等高线数值为小数值300米,则b数值遵循“小于小的”,则b的海拔高度在100-300米之间,排除C选项。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难度大,明确“河流的集水方向是垂直等高线从高处指向低处”和闭合等高线内数值的判读。河流发源于山谷中且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河流的集水方向是垂直等高线从高处指向低处;在等高线中存在闭合等高线,则闭合等高线的数值等于其中一个,则闭合等高线内的数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 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 50m B. 55m C. 60m D. 65m 4. 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 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 15m B. 40m C. 65m D. 90m 【答案】3. C 4. C 5. B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图示等高距是5米,区域内海拔最高处在右上角,海拔80-85米。最低处在右下角,20-25米,最大高差范围是55-65米之间,可能为60米,C对。A、B、D错。故选C。 【4题详解】 图中①②③④四段等高线最密集的是③处,说明坡度陡,附近河水流速最快,C对。图中①、②、④处的等高线较稀疏,说明坡度缓,水流速度较慢,A、B、D错。故选C。

安徽简介

1.安徽简称“皖”:源于春秋时期古皖国,安徽省安庆市,天柱山, 又称皖山。 2.徽商:徽商文化是安徽的骄傲,也是中国和世界的骄傲,300年 前,古老的徽州大地上,曾经上演过一幕徽商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历史剧,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集团之总称(并不是指所有安徽商人)。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代有发展,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作为古代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所以能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3.A.徽商流长的原因: 1、与日俱增的人口和山多地少的客观环境压力,这正如明嘉靖年间微州一村妇所说的:“吾郡在山谷,即富者无可耕之田,不贾何待。” 2、丰富的物产、便捷的水路交通刺激徽人经商; 3、徽人思变精神的内部动力加上当时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外部契机。而其三者,最主要的也是最本质的是徽人的思变精神。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打破“重农抑商”,冲破世俗偏见,才使许多徽民变为徽商,与正是这种转变才产生了徽商的鼎盛。

B. 徽商产生条件 1、古徽州处“吴头楚尾”,属边缘地带,山高林密,地形多变,开发较晚。汉代前人口不多,而晋末、宋末、唐末及中国历史上三次移民潮,给皖南徽州送来了大量人口,人口众多,山多地少,怎么办?出外经商是一条出路。 2、丰富资源促进了商业发展。徽商最早经营的是山货和外地粮食。如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用于建筑、做墨、油漆、桐油、造纸,这些是外运的大宗商品,茶叶有祁门红、婺源绿名品。外出经商主要是经营盐、棉(布)、粮食等。 3、徽文化塑造了徽商的品格—儒商,以儒家文化来指导经商。 4、明清是我国商品经济较发展的时期,明清已有资本主义萌芽,这是徽商鼎盛之时。 4.徽文化: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 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包括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 5.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主要流传在安庆市一带,与京剧、 评剧、越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一个剧种。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吸收了京剧、汉剧、昆剧、

《拣选18套合集》安徽省桐城市2020-2021学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桐城市2020-2021学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点B 与点C 关于点A 对称,A 、B 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3和﹣1,则点C 所对应的实数是( ) A .1+3 B .2+3 C .23﹣1 D .23+1 2.小明和小亮按如图所示的规则玩一次“锤子、剪刀、布”游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明不是胜就是输,所以小明胜的概率为 12 B .小明胜的概率是13,所以输的概率是23 C .两人出相同手势的概率为12 D .小明胜的概率和小亮胜的概率一样 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2223a a += B .()236b b -=- C .235c c c ?= D .()2 22m n m n -=- 4.如图,已知l 1∥l 2,∠A=40°,∠1=60°,则∠2的度数为( ) A .40° B .60° C .80° D .100° 5.某药品经过两次降价,每瓶零售价由168元降为108元,已知两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设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

A .168(1﹣x )2=108 B .168(1﹣x 2)=108 C .168(1﹣2x )=108 D .168(1+x )2=108 6.如图数轴的A 、B 、C 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c .若|a ﹣b|=3,|b ﹣c|=5,且原点O 与A 、B 的距离分别为4、1,则关于O 的位置,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 A .在A 的左边 B .介于A 、B 之间 C .介于B 、C 之间 D .在C 的右边 7.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A .()222x y x y +=+ B .()236x x = C .()2 236x x = D .224a a a += 8.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5个红球,2个白球,3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从袋中任意摸出1个球,是黄球的概率为( ) A .310 B .15 C .12 D .710 9.图为小明和小红两人的解题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计算: 31x -+231x x -- A .只有小明的正确 B .只有小红的正确 C .小明、小红都正确 D .小明、小红都不正确 10.如图,PA 切⊙O 于点A ,PO 交⊙O 于点B ,点C 是⊙O 优弧弧AB 上一点,连接AC 、B C ,如果∠P=∠C ,⊙O 的半径为1,则劣弧弧AB 的长为( ) A .13π B .14π C .16π D .112 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__.

安徽省桐城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 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默写 (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庄子在《逍遥游》里借人们旅途长短与准备繁简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境界“大”、“小” 的区别,其中他说,到近郊旅游,“ ______ , ______ ”。 (2)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用四种不同的指法先后弹奏了两首当时的名曲的句 子是“ ______ , ______”。 (3)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 ______ , ______ ”两句表现了诗人虽有乡关之思,但 因战争远未结束更要坚守戍边岗位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诗歌鉴赏 (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杂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①,清风吹我衣。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②,处者歌式微③.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①阳景:太阳光。②黍离:出自《诗经》,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表达亡国之痛。 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③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此处有盼役夫早归之意。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秋天到来,薄云蔽日,清风吹衣,鸟飞鱼游,自然物象的变幻,触动诗人敏感的心

灵,引发他无尽的感怀。 B.时处乱世,徭役繁重,服役之人长期不得归家,诗以“眇眇”状服役之地荒僻邈远,又显人物内心的愁苦无助。 C.役夫征发时严霜凝结前路茫茫,归家时白露已唏苦尽甘来,物候变换中寓含着人物内心悲喜变化的今昔之感。 D.九、十两句借典抒情,感怀深沉,游者和处者同心离居,一悲叹乱离,一殷切劝归,对举并写,倍显凄恻动人。 (2) 三、四句对诗歌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语言表达 (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3. 阅读下面两幅关于快递包装问题的图表,按要求完成题目。 图一:2014~2019年中国快递包装量(单位:亿P cs) 【注】E是预估、预算(Estimate)的英语缩写。 图二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桐城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英语试卷

英语试卷 一、阅读理解(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A Bullgatortail 10 minutes ago I particularly enjoy the works of Greenwich Village poet Edward Field,whose interest in cinema led to a number of poems based on old monster movies (including many about Frankenstein and my favorite,Curse of the Cat Woman). Litteacher 8 29 minutes ago There are so many to choose from! I love Robert Frost,especially "Mending Wall",mostly because he is my dad's favorite poet.However,personally I love Lnagston Hughes's poem "Dreams" because it always brings happiness to me.I am also a big fan of the older poems,such as Spenser's "One Day I Wrote Her Name Upon the Strand" because it is so simple,and "The Tyger" and "The Lamb" by William Blake because I love the language. Michael Ugulini 51 minutes ago My favorite poet is Suji Kwock Kim.Ever since I read her book of poetry "Notes from the Divided Country",I have been a big fan of her clear and thoughtful writing.My favorite poem of hers is "Borderlands",which she wrote in memory of her grandmother.It is a poem about her grandmother's experiences during the war. Loraaa 1 hour ago Hard to decide! But if I have to,I'd say Emily Dickinson.Her life was so wonderful and her opinions about life are also interesting.Her understanding of nature speaks to the heart of anyone who loves the outdoors! Dickinson also understood human nature very well.Her poems speak of love,loneliness,ect.Finally,my favorite poem by her is "I Never Saw a Moor".I love her thoughts! 1.Why does Litteacher 8 like the poem "Dreams"?______ A. It always cheers him up. B. He is a big fan of its author. C. It is his father's favorite poem. D. He loves the language of it. 2.Whose favourite poet is Emily Dickinson?______ A. Loraaa's. B. Litteacher8's. C. Bullgatortail's. D. Michael Ugulini's. 3.Where is the text most probably taken from?______ A. A newspaper. B. A notice board. C. A webpage. D. A book review. B I was in Walt Disney World with my son,Daniel,who is autistic (患自闭症的),and at that time he was 7 years old.My wife and our three other sons were with us too.He was having one of his melt down screaming tantrums (发怒),only God knows why.So my wife and I decided I would take the bus back to the hotel,and she would stay in the park with the other three children.

安徽省桐城市药王庙

药王庙简介 药王庙始建于宣统二年,岁次庚戌年(1910年)。其时清朝政府已腐败无能,天下大乱,民生难为,病疫频发。尤其是儿童生麻疹、过水花,便十有九夭。千村薜荔,万户萧疏。在这百无聊奈之际,百姓把生的希望寄予神仙菩萨身上,便自发的在这崇山葱郁、清泉四转、山坳开阔之地。依北向南修建庙宇,名为药王庙。借助孙思邈这位旷世神医之灵,以佑苍生。 其时仅建三间土木结构的小瓦房,神龛里供着几尊法身不大的泥塑佛像,当地群黎每每前来焚香朝拜,祈祷平安。那是庙内尚无住僧,真所谓:“堂空无主风扫地,嫦娥有情月为灯。” 时至一九三五年秋,一游僧到庙居住(法名释真空),当地百姓见他为人正派,且有创业之心,便要求他当下常住。后来也就由他主持该庙佛事,在他主持二十余年里,增做了斋房两间,寮房三间。将原有三间正殿扩建为五间,庙院场所约占1.2亩。彼时佛事兴隆、游屐不绝、木鱼声声。转眼到了一九五三年春,真空大师因故离开庙庵,随后由释悟根到庙住持(释悟根即是释正修)。随着时光的流逝,庙宇渐荒落邑,佛事

式微。到了一九六五年秋,“文革”之风迅猛异常,这所庙宇也难逃一劫,便给拆除了。将比丘尼释悟根下到谷林村民组以五保性质给予供养,庙宇场基开垦种庄。 事过境迁,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吹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民族宗教政策得以落实。继谷林寺复修后,药王庙于一九九五年秋也随之复建。但由于资金紧缺、山道难行、运料不便,仅修建不足三十平方米的殿堂,佛像也只是泥塑简易的法身。殿堂四周仍是杂草丛生、荆棘载途,严重的隐藏者不安全因素—火烛。 二零零九年清明时节,陈永涛、王昌盛两位先生踏青扫墓。路过该庙,便燃烛焚香,拜佛祈祷。礼仪之后,环顾庙宇,见此环境之差,顿生重修之念,当即许下千金之诺。翌年之秋,委托都立新先生全盘负责、开山修道、盖房建宇。经都立新先生细心筹划,周密安排能工巧匠夙夜辛苦,通力合作,历时十八个月使工程如期竣工。而今,一条长 4.2华里、宽 4.5米的盘山之路(水泥路)犹如一条银灰色飘带,在山间缠来绕去。给这万绿崇山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殿宇两进,前进为三开间,后进五开间;东西设有寮房,楼式三十余间:东侧另设斋房两间。总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一律是古典式建筑:飞檐翘角,斗拱

桐城中学教师招聘2020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新word版】

桐城中学教师招聘2020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新word版】 1:社会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判断题 对 错 2:排除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来帮助记忆,这是利用了() 单项选择题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3:皮亚杰认为,7至11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属于的阶段是()单项选择题 A、思维准备 B、思维 C、感觉运动 D、抽象思维

4: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是()。单项选择题 A、科技 B、经济 C、综合国力 D、教育 5: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的心理学家是()。 单项选择题 A、布鲁纳 B、桑代克 C、柯尔伯格 D、戴尔 6:下列关于教育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制定的教育政策 B、根据政策的内容与层次不同,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

C、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都决定于上层建筑,具有共同的目的 D、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制定主体相同 7:“所有公共政策的后续效应可能是难以预料的。”下列哪项判断的含义与上述判断最为相近?() 单项选择题 A、所有公共政策的后续效应必然是难以预料的 B、有的公共政策的后续效应不必然不是难以预料的 C、有的公共政策的后续效应必然不是难以预料的 D、有的公共政策的后续效应可能不是难以预料的 8:“过于安静,学生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课堂纪律较松散,学生心不在焉。”这种课堂气氛是()。 单项选择题 A、积极型 B、对抗型 C、消极型 D、失控型

安徽桐城六尺巷

安徽桐城六尺巷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区西后街,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均由鹅卵石铺就。据姚永朴《旧闻随笔》、《桐城县志略》载:老宰相张文端公(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 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闻之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六尺巷故事流传甚广,脍炙人口,已载人《中国名胜词典》。毛泽东1958年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引用此诗。 张文瑞公,即清代名臣、文学家张英。康熙二年中举人,六年中进士,十二年授翰林院编修。后升任侍读学士,二十八年升任工部尚书,后任礼部尚书。三十八年荣升宰辅,乡里称其府第为宰相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日,颂扬先人的“谦逊礼让之美德”,

激励后人大度做人,秉礼处世。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安徽桐城六尺巷 安徽省桐城市市区是座古城,一直有着“文都”的美誉,大概是因为中国清代著名散文流派“桐城派”在这里发源的缘故吧,桐城市内人文景观和历史遗存随处可见。城内有许多小街巷,如“一人巷”、“钱尚书巷”、“双井巷”、“讲学园巷”、“小河边巷”等等,但最为闻名遐迩的街巷是“六尺巷”。“六尺巷”是一条100多米长、2米宽的小巷,铺着鹅卵石路面。据县志记载:清朝康熙皇帝时期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城做官,他老家桐城的亲人起墙脚做屋时与邻居吴姓人家因地皮发生争执,家人去信请他出面处理。这位大学士看后立即回信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很明白,就是叫家人应当退让。家人看了信以后,主动让出三尺。邻居吴氏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三加三等于六,这就成了“六尺巷”,也就是相当于2米宽的小巷。从此“六尺巷”在张英的家乡、现在的安徽桐城市传为美谈。 说到张英,就是中国人也不一定熟悉。要说到他的儿子张廷玉就不一样了。张廷玉,康熙皇帝时期的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雍正时期,朝廷设军机处,其规章制度均由张廷玉拟定。乾隆时期张廷玉仍然深得信任,加太保。张廷玉为官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共计50年。他是张英的第三个儿子。张英的长子张廷瓒,也是康熙时期的进士。因此在桐城几百年来就有“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的说法。 张英在桐城市城郊两条小河交汇之处建造了“双溪草堂”,书斋门联题着“俭勤自是持家本,和顺端为受福基”。他强调“俭勤”、“和顺”。意思是“俭朴”、“勤劳”、“和睦”、“顺达”,这也是中国古来的美德。康熙皇帝还给“双溪草堂”题了一副对联,这副对联是这样说的:“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所以,“六尺巷”现在成了名胜古迹,也使游人在这里悟出了很多东西。

桐城中学大事年表

1902年吴汝纶开办“桐城学堂” 1903年“桐城学堂”开学 1904年改名为“桐城公立中学堂” 1912年改名为“桐城县立中学” 1949年改名为“皖北安庆行政区第一中学” 1950年改名为“皖北安庆行政区桐城中学” 1952年正式使用“安徽省桐城中学”校名 文革时期改名为“桐城县五七中学” 1977年废除“桐城县五七中学”校名,恢复“安徽省桐城中学”校名,安徽省委授予我校“为教育新后代而努力”奖旗一面。 1980年时任中央文化部长的黄镇校友又一次回母校视察。 1984年许奎明同学在高考中夺得全省理科状元的桂冠。农工党主席章伯钧夫人李健生于九月九日来校参观访问。省人大副主任魏心一,妇联主任应宣权、教育厅长王世杰、朱仇美先后来校检查指导工作。 1985年被评为安庆地区教育新兴地区先进单位。副省长王厚宏、省教委副主任兰干亭先后来校视察。 1986年被评为安徽省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 1987年省委副书记徐乐义、宣传部长牛小梅等领导同志来校视察。 1988年时任中纪委常委的黄镇同志回母校视察,并赠送四万元购书款

1989年吴筱益同学在全国数学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参加了国家冬令营,后被保送到中科大。段路明同学在全国化学联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参加了国家冬令营,后被保送到中科大。在全国青少年第三届《化智牌》竞赛中,我校获团体冠中,参赛的三名同学,分别获特等奖和一等奖。台胞、桐中老校友吴淑候先生向母校捐赠了三千美元。本年3月,刘伯承元帅夫人,汪茶花同志来校参观了西城渡江军事会议旧址。 1990年学校成立“黄镇校友基金会”。本年12月10日,学校在“后乐亭”举行“黄镇同志纪念碑揭幕仪式”。原中央文化部处长,中日友谊促进会顾问孙祥凝、黄镇同志亲属及有关省市领导参加了仪式。省教委、省体委命名我校为第一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本年学校体育队参加省首届省属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获“道德风尚奖”。 1991年获全国青少年书画大奖赛“曙光杯”集体优秀奖。 1993年成立中共桐城中学委员会。 1994年被评为安徽省招飞先进单位。获全国青少年“祖国万岁”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 1995年获全国“中国精神”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团体优胜奖,被评为安徽省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先进学校 1996年校党委被评为安庆市、桐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8年获安徽省青少年“爱祖国、讲文明”歌咏比赛三等奖、安庆市一等奖 1999年被教育厅命名为“安徽省示范高中”被评为安徽省学校体育卫生国防教育先进集体 2000年被命名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被评为安徽省电教设备类达标学校 园式单位”,获安徽省“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 2002年10月4——6日,桐中喜庆百年华诞。获教育部颁“实验教学先进集体” 2003年被命名为安徽省绿色学校。校“清流”杂志被省教育厅评为校园刊物一等奖。省政协主席、省委副书记方兆祥、省委宣传部长臧世凯、中宣部组织局杨晋宗、中央党史办研究室主任等领导同志先后来我校视察工作。中央电视台4套《走遍中国》采访组来校拍摄一集专题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