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实验中学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第一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山东省实验中学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第一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岳麓版实验教科书必修(I)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山东省实验中学任杰

【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三维目标:

【教材分析】

中国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过的历史。我们的祖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早在夏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创立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统一的政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权。到了周朝,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创立了宗法分封制度等近乎理性科学的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制度,并且将“国”和“家”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政治统一和国民性组

成的一部分。

本节课分为三部分内容“夏商政治制度”、“封邦建国”和“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第一目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华政治文明的源头——夏商政治制度。第二目则介绍了西周的分封制,让学生明确先秦中国就有了较为科学的巩固国家统一的制度,在分析此目的时候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第三目则阐明了宗法制,这一目学生掌握起来较有难度,里面涉及到很多新的概念“嫡长子继承”、“大宗小宗”和“贵族等级序列”等概念。这一目应该作为难点进行处理。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他们依然是感性思维占主体,这部分内容学生多在平时生活和初中学习中几乎没有接触,因此需要让学生在掌握具体知识的基础上,更多地去理解先秦的政治制度。本课能搜集的史料相对较多,也更为生动。因此,可以多元化的开发各种立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度。

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辅以文字资料、图片材料、视频资料等,运用史料分析,回顾历史等方法让学生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以此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有着历史的渊源的,从而增加学生对祖国统一的自信心。

难点:理解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和大宗小宗的相对关系,以及宗法制对历史的影响。处理方法:运动角色扮演、实例体会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会宗法制的运用和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1、依据新课程标准中“以人为本”、“学生为中心”的方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情感体验、师生互动。教师通过创新情景、设疑诱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分组讨论,参与互动,体验感受,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团体协作精神,并从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不同的方案,既培养个性,又面向全体。

2、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采用情景设置、设疑诱思、讨论协作、模拟教学、视频直观等教学模式。

【教学资源】

岳麓版实验教科书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课本及教参,自制教学课件。

【授课过程】

(中外家庭观念对比)

(教师过渡:同学们,经历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大家一定会走亲访友,在这个过程中,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意识到中外家庭观念的不同,提示学生英语中对长辈的称呼。)

(展示图片:中外家庭合影)

(西方家庭常见的一幕)(中国家庭中的“全家福”)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可以说说中外家庭观念的不同?

(预期效果:中国人更加注重家庭观念,在这个观念中也有所不同,比如父亲一系和母亲一系在血缘上虽然是相同的,但是称呼却不同。比如:父亲一系叫叔叔、姑姑,而母亲一系要叫舅舅、阿姨。而西方却没有这样的称呼上的区别。)

(教师总结:这位同学对生活观察的很自习,思考的也很深入。为什么中国会有这样的区别,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中外的不同,让我们从中国历史的源头去寻找答案。)

设计思路:从学生身边的现实,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让其明白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事情,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是未来的历史,让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授新课】

一、遥远的夏朝:

(展示视频:后羿射日)

教师:后羿射日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后羿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射日的英雄。其实后羿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夏朝的第六代国君。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夏朝是传说中的朝代,但是自从这个陶俑出土后,让我们可以一窥遥远的夏王朝的模样。

(展示幻灯片:“小陶俑见证大历史”,出示陶俑的图片)

(出土的远古时期的陶俑)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可以通过这尊小陶俑来给大家描绘一下夏朝人生活的情形?

(预期效果:小陶俑带着手铐,说明在当时一定有了监狱这样的机关;而且一定还有类似法庭、军队这样的暴力机关。由此说明,国家在当时已经出现。)

(教师总结:这尊带着手铐的陶俑说明夏朝已经产生了监狱、法庭这样的机构,我们将这样的机构成为公共权力机关,说明国家已经产生。并且统治者将自己权力按照血统传给自己的后代。

设计思路:通过具体文物的展示,把历史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培养学生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能力,以此初步锻炼学生的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二、谜一样的商朝:

(展示视频:《封神演义》)

(视频:封神演义)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可以推断出在商朝人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预期效果:商朝人迷信鬼神,认为一切都是由鬼神决定的。)

(教师总结:商朝人在政治制度上也体现了鬼神决定一切的特点,并且将对鬼神的迷信和国家政治制度进行了结合。)

教师提问:商朝政治制度有怎样的特点?

(预期效果:商朝对疆域的统治采取的是内外服制度,并且利用神权来强化王权。)

设计思路:从学生熟知的神话切入,将遥远的历史带到学生的现实,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陶俑让学生学会分析细节,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由浅及深,让学生体会商朝人的思想世界的概貌,从而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分析理解历史的能力。

三、礼制天下的周朝:

1、西周分封制:

(展示图片:古代书籍中“武王伐纣”)

教师提问:图片中展示的情景源自于哪段历史?

(预期效果:武王伐纣)

(教师总结:武王伐纣后,西周建立,疆域远远超过商朝,在当时刚刚结束战乱,没有先进的交通和通讯方式的情况下,你该如何对你的国土来进行统治?有何作用?下面我们进入“我是周王,我做主”。)

(展示图片:西周疆域)

(西周疆域示意图)

(预期效果:如果我是周王,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我最能信任的就是和我有血缘关系的人,我会把他们安排的距离我近点的地方以保卫我的安全,再有就是会让他们去一些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如果亲属分配完了,我会让那些跟着我一起伐纣的人去地方做管理者。)

(教师总结:西周为了巩固自己的疆域,按照血缘亲疏远近对自己的亲戚进行分封,构成分封的主体,除此之外还会分封一些有功之臣。)

教师:分封制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预期效果:通过分封可以使周王达到天下共主的地位,以此巩固他的统治。)

(教师总结:通过分封,使天子成为天下共主,扩大了周人势力范围,并确定了贵族等级序列。)

设计思路:通过创设新情景——“我是周王,我做主”环节,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初步角色扮演,由此获得分享学习的乐趣。

2、西周宗法制:

教师:新的问题又摆在周王面前,面对众多的国土,面对众多的亲属,周王该如何协调他们之间在权力财产继承上的矛盾呢?

(角色扮演):一个周代贵族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死去,于是他的子女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你的依据是什么制度?

(预期效果:

学生1:应该判给这个贵族最大的儿子,因为他是长子

学生2:应该判给第二个儿子,因为他是正室妻子所生。)

(教师总结:上面两位同学的答案符合中国两种继承原则“立娣”和“立长”,按照西周的宗法制,我们选择“立娣”,贵族的遗产均有嫡长子来继承。)

教师:由此可见,宗法制实行的目的是巩固分封制的

秩序和解决贵族在土地,财产继承上的矛盾。

(多媒体展示:西周大宗小宗示意图)

教师提问:那没有获得继承权的贵族子弟会怎样呢?

(预期效果:那些没有获得继承权的贵族子弟就只能

做下一级别的贵族,比如周王的庶子只能做诸侯了。)

(教师总结:由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出来,周王和诸侯

之间,他们既是政治上的上下级,也是血缘上的嫡和庶。因此宗法制是一种将政治和血缘结合的制度。)

教师提问:这样的制度有什么影响?

(预期效果:保证了贵族世袭特权,防止贵族间的纷争,有利于巩固政权。)

设计思路: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把抽象的宗法制度,变成现实财产继承问题,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3、西周礼乐制:

教师:仅仅有制度的规定还不足以体现等级的森严,于是周朝有创制了礼乐制度,把抽线的宗法制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

(多媒体展示:孔子“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故事。)

(预期效果:学生由此能够体会到礼乐制度对王公贵族平民百姓的束缚。)

讲授新课环节,比较简单,素材(课程资源开发)太少,有的只是怎么做,但在设计中体现不出来。

设计思路:由近及远从学生经常说的古语,引出历史知识。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已经对于中国民间称呼和我们身边的传统习俗有了某种程度的了解。中华文化的源头由此开始发源,一步步成为影响世界的伟大文化。【板书设计】

一、最遥远的夏朝:

1、公共权力产生

2、父死子继的继承制度

二、谜一样的商朝:

1、内外服制度

2、神权强化王权

三、礼制天下的周:

1、分封制:

(1)目的: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贵族分封到各地,广建子国,拱卫王室。(2)范围:周王本人、同姓亲族、异姓贵族

(3)内容:周王——授图授民

诸侯——承认权威

(4)作用:①扩大周人势力范围

②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③形成贵族等级序列

2、宗法制:

(1)目的:①巩固分封制的秩序

②解决贵族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的矛盾

(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3)体系:大宗小宗

(4)作用:①保障贵族享受世卿世禄

②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

3、礼乐制:

板书设计比较传统,不新颖

【课后练习】

1.下列君王中,每日必占卜,遇事必占卜的君王最有可能是

A.夏王 B.商王

C.周王 D.秦王

解析:选B。商朝弥漫着浓厚的神权色彩,在以上四项中,商王最符合题干要求,他既是王朝元首,又是群巫之长,靠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2.下列各项不符合商朝政治制度特点的是

A.商王控制着内服的实际权力

B.商王无权干预各附属国的事务

C.商朝政治充满神权色彩

D.商代神权服务于王权

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全面、准确地再认再现商朝政治制度特点的能力。商王是商朝的最高统治者,虽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但具有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

3.吕思勉先生曾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对应的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解析:选A。这里的所谓“封建”指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封建的含义是封邦建国,即分封制。

4.“晋人”、“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追溯政治制度渊源的话应该是西周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内外服制度 D.礼乐制度

解析:选A。“晋人”、“齐人”等表述即“晋国人”、“齐国人”等,晋国、齐国的出现源自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宗法制是强调的继承关系,内外服制度是商朝政治制度,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

A.商朝甲骨文记载 B.西周分封制

C.春秋战国诸侯国 D.秦朝郡县制

5.《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解析:选C。本题考查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和西周社会特征。在分封中,周王对诸侯“授土”“授民”,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扩大西周的势力范围。耕牛和铁犁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周王不光是对同姓亲族“授土”“授民”,对其他受封对象也是这样。

6.西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

A.纯粹的原始家族等级关系

B.单纯的古代政治隶属关系

C.严格的家庭上下等级关系

D.既有家族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解析:选D。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这就决定了宗法制的实质就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A、B、C三项都是只看到了其中的一个方面。故大、小宗在宗法制中是家族等级关系,在分封制下又是政治隶属关系,D项概括最全面。7.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新情境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抓住关键词寻找突破点,本题“祠”一字即为突破点。我们从“支祠”就可判断出这与宗法制有关。8.《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我国宗法制纽带是( )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法制的掌握。“宗,尊祖庙”,意为祭祀祖先,故应该与血缘有关系。

9、“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解析:选A。“封建”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以藩屏周”是“拱卫周王室”的意思,因此这句话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10、在央视二套《咏乐汇》节目中,国际巨星成龙在回答一现场观众有关其子房祖名为何姓“房”却不随父姓这一问题时,解释说:这是由于近年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原来姓“房”,祖名成年后要求认祖归宗才改姓“房”。这一“改姓”现象可能源于古代中国的(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成龙的讲述“近年来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原来姓‘房’”可以得出这一制度必定和血缘关系有关,又通过“认祖归宗才改姓房”可以得出是宗法制。

【参考资料】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科书

岳麓版历史教师用书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一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高一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三维目标: 【教材分析】 中国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过的历史。我们的祖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早在夏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创立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统一的政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权。到了周朝,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创立了宗法分封制度等近乎理性科学的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制度,并且将“国”和“家”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政治统一和国民性组

成的一部分。 本节课分为三部分内容“夏商政治制度”、“封邦建国”和“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第一目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华政治文明的源头——夏商政治制度。第二目则介绍了西周的分封制,让学生明确先秦中国就有了较为科学的巩固国家统一的制度,在分析此目的时候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第三目则阐明了宗法制,这一目学生掌握起来较有难度,里面涉及到很多新的概念“嫡长子继承”、“大宗小宗”和“贵族等级序列”等概念。这一目应该作为难点进行处理。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他们依然是感性思维占主体,这部分内容学生多在平时生活和初中学习中几乎没有接触,因此需要让学生在掌握具体知识的基础上,更多地去理解先秦的政治制度。本课能搜集的史料相对较多,也更为生动。因此,可以多元化的开发各种立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度。 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辅以文字资料、图片材料、视频资料等,运用史料分析,回顾历史等方法让学生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以此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有着历史的渊源的,从而增加学生对祖国统一的自信心。 难点:理解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和大宗小宗的相对关系,以及宗法制对历史的影响。 处理方法:运动角色扮演、实例体会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会宗法制的运用和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1、依据新课程标准中“以人为本”、“学生为中心”的方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情感体验、师生互动。教师通过创新情景、设疑诱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分组讨论,参与互动,体验感受,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团体协作精神,并从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不同的方案,既培养个性,又面向全体。 2、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采用情景设置、设疑诱思、讨论协作、模拟教学、视频直观等教学模式。 【教学资源】

山东省实验中学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第一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岳麓版实验教科书必修(I)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山东省实验中学任杰 【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三维目标: 【教材分析】 中国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过的历史。我们的祖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早在夏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创立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统一的政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权。到了周朝,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创立了宗法分封制度等近乎理性科学的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制度,并且将“国”和“家”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政治统一和国民性组

成的一部分。 本节课分为三部分内容“夏商政治制度”、“封邦建国”和“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第一目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华政治文明的源头——夏商政治制度。第二目则介绍了西周的分封制,让学生明确先秦中国就有了较为科学的巩固国家统一的制度,在分析此目的时候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第三目则阐明了宗法制,这一目学生掌握起来较有难度,里面涉及到很多新的概念“嫡长子继承”、“大宗小宗”和“贵族等级序列”等概念。这一目应该作为难点进行处理。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他们依然是感性思维占主体,这部分内容学生多在平时生活和初中学习中几乎没有接触,因此需要让学生在掌握具体知识的基础上,更多地去理解先秦的政治制度。本课能搜集的史料相对较多,也更为生动。因此,可以多元化的开发各种立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度。 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辅以文字资料、图片材料、视频资料等,运用史料分析,回顾历史等方法让学生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以此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有着历史的渊源的,从而增加学生对祖国统一的自信心。 难点:理解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和大宗小宗的相对关系,以及宗法制对历史的影响。处理方法:运动角色扮演、实例体会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会宗法制的运用和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1、依据新课程标准中“以人为本”、“学生为中心”的方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情感体验、师生互动。教师通过创新情景、设疑诱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分组讨论,参与互动,体验感受,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团体协作精神,并从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不同的方案,既培养个性,又面向全体。 2、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采用情景设置、设疑诱思、讨论协作、模拟教学、视频直观等教学模式。 【教学资源】 岳麓版实验教科书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课本及教参,自制教学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岳麓版)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朝(约前2070—前1600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 (1)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建立政权,国家出现)。 (2)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传贤----传子)。核心内容:王位传子。呈现特点:看重血缘。(3)保留了氏族社会残余。 二、商代(前1600—前1046年)汤 (1)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 ①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 ②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 ③关系: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对附属国的控制力又是有限的,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王处于战争状态。 (2)特点 ①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②弥漫神权色彩,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476年) 1、分封制(解释“封建”的含义) (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子国的封国制度。 (2)渊源:内外服制度。 (3)过程(补:郡国并行制、藩国制) ①周武王建立周朝,开始实行分封制(封建诸侯,以蕃屏周); ②周公东征平定叛乱后进行了大规模分封; ③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④春秋战国分封制走向瓦解(楚王问鼎公开挑战分封制、诸侯征战、秦国占领王室土地,周王完全丧失分封大权)。 ⑤秦统一中国后,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4)前提与目的:以井田制和宗法制为基础,以巩固周朝统治,拓展疆域为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5)内容 ①核心: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都镐京(今天陕西西安),以都城为中心的王畿是周王的直接驻地。 ②对象 A、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待遇优厚:土地(战略要地、富庶之地),大量物资、武装、人口等; B、殷商降族、古国等; ③内容:分封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土地、物资、武装、人口) ④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宋、楚等。 ⑤权利和义务 义务:军事:镇守疆土,随从周王作战;政治:定期朝觐述职;经济:和交纳各种贡赋,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精选多篇)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精选多篇)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课程标准:掌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 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西周的宗法制、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讲授新课: 教师:你知道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是什么吗?它是怎样建立的?它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学生:看教材内容,归纳总结。 教师:夏朝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公共权力一般是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这就是说夏朝已出现了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政权的权力是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但是,夏朝还保留着氏族社会的许多特点,真正完备的国家是商朝。 那么,我们来看商朝。首先,同学们知道商是怎么建立的吗? 学生:略 教师:商朝建立后,完善了巩固自己统治的政治制度,那就是内服外服制度。内、外服制度是怎么回事?商王还有什么统治国家的方法?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学生:略

教师:商朝建立以后,完善了巩固自己统治的政治制度,那就是内服外服制度。内服外服制度是怎么回事?商王还有什么统治国家的方法?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这些问题。 教师:商王朝是一个以商部族为中心的方国联盟。(远古时期,人们把活动在一定区域、血缘纽带牢固的部族集团称为方国,若干个方国联合起来组成方国联盟。)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商王朝实行内服外服制度。那什么是内服外服制度呢? 学生:回答内服、外服的概念。 教师:(解释商王是如何通过内服、外服进行统治的。这一制度是如何运行的。)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也是商王能够直接控制的区域,是商王的统治根本。外服是商部族以外的方国。这些方国或者是依附与商部族的,或者是被商部族征服的。他们的首领即邦伯要听命于商王。由此,商王控制了方国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方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这样,通过内服官员的设置,商王控制了自己的统治区域,通过外服,商王控制了各个方国。形成了以商王为中心的统治秩序。 除了内服外服制度以外,商朝还有没有其他的统治手段呢? 学生: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和西周封建知识点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 (2)国家政权: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3)政治制度: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二、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2)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①含义: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②关系: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各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 (3)统治特点:弥漫着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三、周朝 1.分封制 (1)原因:周初武王灭商以后,延续了旧的内外服制度;武王去世后发生的“三监之乱”,使得外服诸官及其附属国威胁中央的问题暴露出来;为了确保中央政权的稳定,并有效控制外服地区。 (2)概念: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封邦建国)的原始含义。商朝已有分封。在周朝时期,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情况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 (2)目的:面对商人遗族威胁,藩屏周室所需(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使权力分配由商向周转移,即天下归周。 (3)内容 ①对象:主体是同姓王族,异姓诸侯功臣、姻亲、原来的附属国 ②纽带:王畿以外的土地及其人民。 ③关系: 诸侯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诸侯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4)特点: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①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②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③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利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④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5)意义:①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稳定了统治秩序,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②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意识)。 ③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是一种制度创新。 ④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6)局限(瓦解的原因):封国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干涉和控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增强,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 (7)瓦解表现 ①周王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挑战周王室的权威,如楚庄王问鼎等。 ②诸侯国之间:为争夺霸权,相互兼并、相互战争,“春秋无义战”是其最突出的表现。 ③诸侯国内部:卿大夫夺位,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2.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2021—2022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 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授课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2、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新课讲授 导入新课 师:我国在先秦时期的历史和神话传说密不可分,尤其以《封神演义》改编的影视剧的传播,使得夏、商、周的神话传说进一步甄没了历史的真实。 师:我们今天要学到的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表面上看来和我们很遥远,实际上这是中华文明的童年时期啊,就像一个人一样,童年并非无关紧要,童年期有时会影响一辈子。所以我们就需要搞清楚真实的童年是个什么样子,就需要从夏商周三代讲起。 讲授新课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早期国家的诞生:三皇五帝的传说(拓展知识部分) 2.夏朝的政治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

王位世袭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 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推选首领注重的是“贤”与“能”,夏部落的大禹因治水有功,威望较高,根据禅让制,舜到了晚年,传位于禹。到禹时,夏部落逐渐强大,其权力也越来越大,最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在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即位,确立了王位世袭制。 ②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原始社会末期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根据断代工程,科学地测定夏存在时间为2070——1600年,那时已经出现管理部落族人和其他部落的臣民的公共权力或者说已经形成了一些不是很成熟的政治制度。那么这一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呢?——凌驾于公共权力之上,带有氏族社会的许多特点。在禹统治的时期,禹已有特权,相传因为有个部落酋长参加会议迟到,被禹处死,可见禹已在行使着君王的权力。 3.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简略提及即可) 商部落首领成汤于前1600年带领部落族人灭夏,又征服周围的小方国,这样以商部落方国为中心统治周围的小方国,建立了一个方国联盟(即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存在于前1600——1046年。有文字记载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内外服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就是商内部区域的管理制度,外服就是其他方国的管理制度。) ②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突出表现: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征服的有限。以神支配人,以神权强化王权,神权和王权合二为一就是商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封邦建国 前1046年,陕西一带周部落首领周武王灭商,以镐京为中心建立西周,周邦推翻殷邦的统治之后,建立了一个新的方国联盟——周王国。新王朝的建立给周武王带来了一个难题:领土空前扩大,当时交通极不方便,信息不灵,如何才能有效统治刚刚征服的领土和抵挡边境少数民族的骚扰?假如你是周天子,你会怎么管理?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实行分封制。那么,何谓“分封制”呢?1.含义:封邦建国,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学生用)(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学生用) (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武丁卜辞》中有“乙巳卜觳贞(壳上的纹路),王大令罘(众)人日协(协)田……”的记载,由此可见,商代的政治特征是( ) A.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 B.王位世袭制的实行 C.井田制的盛行 D.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 2.(2010课标全国,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3.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 4.“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 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5.《吕氏春秋·当务》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子日微子启,其次日仲衍,其次日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大史据法而争之日:‘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 )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6.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乘马数》中说:“若岁凶旱水伏(水灾),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猪者为庸 (劳力)。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灾也。”这表明他主张( ) A.以工代赈,体恤民生 B.追求华美,善用民力 C.修筑宫室,祈求免灾 D.重本抑末,刺激生产 7.《尚书》多次提到“民主”:“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即“上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对材料中“民主”的正确理解是 ( ) A“民主”是指最高统治者 B中国的民主政治早于西方 C.成汤是民主的领导者 D.商朝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8.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实行的前提是王权强大 B.其存在的根本基础是井田制 C.赵、魏、韩是西周分封形成的诸侯国 D.开拓了西周的疆域 9.在都城举行了宏大的册封仪式后(如右图),受封者率领军队、人民前往东方的封地。结果受到封地上的土著军队攻击,好不容易才将土著居民征服。接下来的首要工作是筑城,用来作为未来统治这个封地的基地。这是哪一个时期的政治状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制度

高一历史教学案班级: 姓名: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重点: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教学难点: 1、商朝的内服与外服制度 2、周礼与周朝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朝:始于约,结束于。已经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和 制度。 2、商代:始于约,建国者是。商朝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的实际权力,但对外服及附属国的控制力是。商王通过垄断 以强化。 知识点二:封邦建国(分封制) 1、西周始于,结束于,建国者是。 2、分封制: (1)背景:西周建立后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荡,为了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实行有效的统治。(2)实施者: (3)目的:保证,拱卫王室。 (4)分封对象: ①主体: ②异姓诸侯国,包括等。 (5)分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分封制的评价: ①通过分封,。 ②周王确立了。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 ④消极影响: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威胁中央集权。 知识点三:宗法制 1、目的:为巩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核心: 3、实质:是周人把和结合 4、内容: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①大宗是指。 ②小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不仅是关系,也是关系。 5、对宗法制的评价: (1)保障各级贵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利于。(3)强化了______________ 。 6、礼乐制度:即周礼,是各级贵族的和 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必不可少的工具。 1、西周的诸侯国与商王朝的附属国有何不同? 2、分封制和宗法制有何关系?

必修一 历史第一课教案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 时间2013-09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学习目标】 1.熟悉商、周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2.通过学习夏、商、周三个朝代政治体制的变化情况,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应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政治体制的变革。 3.夏、商、周三代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早期的政治文明,是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事情国。 【学习要点】 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周礼与周朝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课前预习学案 【自主预习】

1、许多地名和称谓有悠久的历史。比如山东称为齐鲁,河北称为燕赵,山西称为三晋等。这些称谓起源于() A.宗法制度B.西周分封C.当地地理特征D.古代地名 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是以什么为纽带的() A、财产业界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3、周王封邦建国的过程中,被分封的主体对象是() A.殷商旧族 B. 殷商降族 C.功臣 D.同姓亲族 4、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B.形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 C.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 D.保证了贵族的政治特权地位 5、西周时天下共主局面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西周疆域的扩大 B.分封制的实行 C.内服与外服制度的形成 D.等级制度的形成【重点难点突破】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紧密结合。 2、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我国早期政治制度以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为主体,以宗法制为核心。 (2)血缘关系与政治制度紧密结合。(3)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学案(含答案)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学案(含答案)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 1.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及宗法制的特点。 2.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夏朝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2标志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和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概念辨析公共权力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2商朝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2制度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含义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特点商王对附属国实行有限控制;弥漫着神权色彩。 二.封邦建国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2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3内容1周王是最高统治者。2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包括功臣.姻亲.先代贵族和原有的附属国。3受封者的权利受封得到土地和人民,建立诸侯国;在疆域内进行再分封。4受封者的义务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服从周王的政令;并承担各种军事义务随从作战;定期朝觐.交纳贡赋。4作用1积极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王确立

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有效控制各诸侯国。使贵族集团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2消极受封诸侯权力较大,诸侯国相对独立,为以后诸侯割据和国家分裂埋下了祸根。概念辨析“封建”古今有别“封建”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西周分封诸侯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二是指“封建社会”,这一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指的是一种介于古代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社会形态。在学习中要能结合背景正确分析。深化理解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分封对象的多样性,主要有同姓王室.异姓功臣.古代帝王后裔,以同姓子弟为主体。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土地和人民是分封的主要内容。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与宗法制互为表里。2影响积极作用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使西周成为地域空前的奴隶制国家。消极作用受封诸侯在其领地内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对后世影响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制。 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内容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2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3作用1保障了各级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国”与“家”结合。2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4保障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是礼乐制度,即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概念辨析嫡长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学案:1.1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Word版含答案

学案1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生疏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毁灭。 (2)制度:毁灭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毁灭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2)制度: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 (3)特点:商朝布满着神权颜色,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二、封邦建国 1.概念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2.分封对象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异姓诸侯国中既有功臣、姻亲,也有先代帝王的后代。 3.作用 (1)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西周成为疆域宽敞的国家。 (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3)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深化探究] 探究点1西周分封的对象材料(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 思考结合材料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 答案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异姓诸侯国中既有功臣、姻亲,也有原来的附属国。 [易混易错] 如何把夏朝建立的年份换算成某个世纪的某个时期? 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假如换算为世纪和时期,应是公元前21世纪的前半期,而不是公元前20世纪的前(后)半期和公元前21世纪的后半期。 [深度点拨] 如何理解“家天下”局面的毁灭是历史的进步? 夏朝开头毁灭的王位传子制度,意味着“家天下”取代了原始社会的“公天下”。“家天下”的毁灭是私有制进展到确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进展的必定趋势。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展,促使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顺应了历史进展的潮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展,是历史的进步。 [重点精讲] 西周分封制有何突出特点? (1)从分封对象看:分封对象多元化,以同姓亲族为主。 (2)从分封布局看:同姓亲族被分封在富庶地区和战略要地,整体上形成众星捧月之势。 (3)从“授”与“受”的关系看:主要分封土地和人口,臣属关系明确。 (4)从分封方式看:层层分封,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探究点2分封制下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材料《孟子·梁惠王下》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之间怎样的关系? 答案诸侯有疼惜天子的义务;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1.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冲突。 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3.大宗与小宗

历史ⅰ岳麓版1.1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学案 练习

历史ⅰ岳麓版1.1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学案+练习 【考纲要求】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考情分析】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重点内容,可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理解这两种政治制度对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从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对社会的宗法制度使中华民族形成“尊祖敬宗”和“认祖归宗”的民俗,这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谐社会的创建甚至对我国台湾问题的解决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都会产生积极意义。 【知识梳理】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 2.夏朝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________;开始出现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3.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制度,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的实际权力,但对外服的控制力是十分有限的,各附属国有很大的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商朝是一个弥漫着_______色彩的王朝,商王借助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二】封邦建国 1.建立:公元前_______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开始推行分封制。 2.建立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3.内容 ⑴最高统治者:。 ⑵分封对象:是分封主体,异姓封国包括、,也有原来的附属国。 ⑶分封内容:是分封的主要内容,还可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 ⑷诸侯义务:听从命令、、随王出征、定期朝觐和等。 4.作用 ⑴通过分封,周王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⑵周王确立了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⑶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⑷消极:分封制所建立的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周王的权力的集中。 【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1.目的:为了巩固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2.含义: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是周人把血缘纽带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3.内容特点 ⑴制度是最突出的特点。 ⑵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关系。大宗小宗关系是的,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 隶属关系。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高一岳麓版必修一历史学案: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无答案

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本单元主要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它包括奴隶社会(夏商周的制度)和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夏商周是中华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秦建立了皇权至上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代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空前强化,这一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基本线索有两条:一是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分封制向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转变,第1、2课;二是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它包含两对基本矛盾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以及皇权和相权的矛盾,第3、4课。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学习目标】 1、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主题线索:本课主要学习夏商西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夏(权力、世袭制)、商(内外服制度)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3、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分析夏、商、周政治制度,概括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法指导】 1、依据导学案认真阅读教材,梳理基础知识,用笔有选择的规范标画关键词句。 2、用心记住最基本的知识和概念,整理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你的疑问,同学们讨论也可以问老师。 自学篇

【我的疑惑】请同学们将自学中感觉困难或不理解的问题写在下面: 对话篇 【合作探究】 探究一:宗法分封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二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妃一笑,不顾众臣反对,竟数次无

故点燃边关告急用的烽火台,使各路诸侯,长途跋涉,数次赶去救驾。结果,被戏而回,懊恼不已。幽王从此便失信于诸侯,最后,当边关真的告急之时,他点燃烽火却再也没人赶来救他了!终被犬戎攻破城池,周幽王也死于战乱。 材料三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依次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周幽王点燃烽火台,各路诸侯为什么急去救驾?周幽王最后的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反映了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精讲点拨】 结合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分析归纳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夏商西周的制度是继承和进一步发展的,但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和迷信色彩。 (2)我国早期政治制度以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为主体,以宗法制为核心: ①在王位和爵位继承上实行世袭制;②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 ③在王族内部实行按血缘管理的宗法制;④在宗法制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3)以礼乐制度为工具,从思想上强化王权; 评价篇 【分层达标】 1、古书记载,夏朝中央有官吏有“六卿”,地方官吏有“牧正”、“九州之伯”等。另有记载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word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时空坐标】 【单元概述】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因此,学习了解其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单元主要阐述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探讨本专题对于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史具有引导作用。 本单元内容包括两个专题即四部分,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其中,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早期政治制度,内容涵盖了内外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第二三四部分讲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演变。 专题一即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是以血缘为纽带,对于维系夏商周时期的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专题二即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以地域为基础,从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两对矛盾阐述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其演变的整体趋势是中央最终战胜了地方,明清时期君权空前膨胀。 学习方式主要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辅助于辩论会、小论文写作等,加强与社会现实问题的联系。 预期的学习成果主要包括落实本主题单元的基础知识,整体把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历程,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政治文化,认识中央集权制度对于维系封建社会的积极作用,学习过程中搜集的资料、辩论稿、论文等形成文本文件。

本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第1课,作为高中历史教材的开篇,是整个整个政治文明史的起点,具有统领和示范作用。主要讲诉了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不仅鲜明地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和地域特色,而且其兴衰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本单元内容以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介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即:一、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分封制向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转变;二、中央集权和专制皇制权的不断强化。其中第1课主要进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两种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第一目重点介绍商朝以“服”为核心的“内外服联盟”政治制度的建立;第二目“封邦建国”,讲西周在商朝“服”,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分封制度”;第三目“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讲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并与分封制密切结合的宗法制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内容与特点;识记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和西周分封制及宗法制的基本内容;理解商朝内外服制度的特点和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特点与作用;运用所学知识,归纳和评价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这一历史过程中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发展中的内在规律。 2.过程与方法 对“内外服联盟”与“封邦建国”的共性与差别展开比较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悟:从内外服制度到分封制、宗法制,古人的制度创新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以此增强学生对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外服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的根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开展和影响。过程与方法 〔1〕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授课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 〔2〕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台,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夏、商、周三个朝代政治体制的变化情况,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开展的过程,应该用历史的、辩证的、开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政治体制的变革。 〔2〕夏、商、周三代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早期的政治文明,是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事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周礼与周朝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教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张图片显示的什么地方? 学生讨论作答。 没错,就是“涂山望夫石〞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是大禹治水会诸侯之地,古称“涂山氏国〞,涂山望夫石相传是大禹的妻子涂山氏所化,日夜盼望着夫婿回来。 中国古代留下了许多有关“望夫石〞的诗歌,唐代诗人王建曾作诗:“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苏轼也曾留下?登涂山?。 那么,十三年后,“行人归来〞,行人归来后又有哪些作为呢?夏商周是如何传承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学习】 【板书】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板书】1.夏朝 展示图片?夏代疆域图?、夏启图、夏桀图 通过这些图片以及课本,我们可以得出: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夏初建都阳城,其统治区域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沿黄河向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处。夏朝历经16帝429年,到夏桀时灭亡。 资料:“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国语·鲁语? 同学们思考一下,大禹杀防风氏说明了什么? 老师:大禹治水以后,威望日盛,防风氏因为迟到,就遭到大禹的杀害,可以看出大禹时期,就已经显示出部族社会首领的特权,夏朝建立以后,这种特权更加明显,成为当时的政治特点。 政治特点: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板书】2.商朝 展示图片?商代疆域图?、鸣条之战、商汤图、殷纣图。 通过这些图片以及课本,我们可以得出: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率领天下诸侯鸣条之战打败了夏桀,建立了商朝。定都亳〔今商丘〕,后屡次迁都。其统治区域从黄河流域延伸至长江流域。商朝历经31帝671年,到殷纣时灭亡。 【板书】〔1〕内外服制度 展示图片?安阳妇好墓?、妇好雕像、妇好墓出土的铜钺。 老师:同学们对妇好及妇好墓了解多少呢?请举手答复。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_《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参考学案2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预习目标】 1.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2.知道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及历史影响。 3.了解宗法制的目的、概念、内容及历史影响。 【自主预习】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朝: (1)地位: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2)制度:始创①制度,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2.商朝: (1)制度: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②。 (2)特点:商朝是个弥漫着③色彩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④。 二、封邦建国 1.目的:为了①。 2.内容:(1)②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③是分封的主体。 (3)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 3.影响:(1)分封使周人的④不断扩大。 (2)周王确立了⑤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 (3)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⑥——卿大夫——士” 的等级序列。 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1.目的:巩固①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②上的矛盾。2.实质:周人把血缘纽带同③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3.特点:(1)核心是④制度。 (2)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不仅是⑤关系,也是⑥关系。

4.影响:(1)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⑦”的特权。 (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5.礼乐制度: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⑧必不可少的工具。 【自主预习答案】一、①王位继承的传子②内外服制度③神权④王权二、①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②周王③同姓亲族④势力范围⑤天下共主⑥诸侯三、①分封制②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③政治关系④嫡长子继承⑤家族等级⑥政治隶属⑦世卿世禄⑧宗法分封制度 【自我检测】 1.根据史书记载,启统治时期,当时已经有了军队、官吏、刑罚、监狱等公共权力,说明我国在这时已出现了早期的国家。传说为了纪念战胜水患,禹用当时天下九州出产的铜矿石铸了九个鼎,雕铸上奇兽异禽来代表九州,成为日后国家政权的象征。材料中的“公共权力”主要是指() A.王位世袭制度 B.夏王的地位和权力 C.国家机器产生 D.方国臣服于中央 1.答案:C 2.许多地名和称谓有悠久的历史。比如山东称为齐鲁,河北称为燕赵,山西称为三晋等。这些称谓起源于() A.宗法制度 B.西周分封 C.当地地理特征 D.古代地名 2.答案:B 3.教育部要求各级学校于2010年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拜年内容为:一拜壮美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中华民族这种重视血缘亲情的文化传统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宗法制B.分封制 C.内外服制D.王位世袭制 3.答案:A 4.《红楼梦》中冷子兴对贾府情况介绍的片段“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