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中药用药护理测试题.

第六章中药用药护理测试题.

第六章中药用药护理测试题.
第六章中药用药护理测试题.

2016 年五月份内科护士中医药知识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

1、包煎

2、补法

3、后下

4、吐法

5、先煎

6、烊化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味药应先煎:

A.附子B.藿香 C .鹿茸D.阿胶

E.犀角

2.以根、茎、种子类为主的汤剂,煎煮前需浸泡:

A. 10 ~15 分钟B. 15~20 分钟

C.20~30 分钟

D. 30-45 分钟 E.60 分钟

3. 催吐药宜何时服用:

A.睡前 B .饭后 C.午后 D.清晨 E.不拘时间服用

4.出现舌唇、肢端及全身发麻等早期中毒的表现见于:

A.半夏 B. 乌头 C. 白果 D. 蔓陀罗 E.巴豆

5.妊娠慎用药为:

A.川芎 B.三棱 C.桃仁 D.益母草 E.甘草

6.有大毒的药物是:

A. 洋金花

B. 细辛

C. 白果

D. 鸦胆子

E. 白花蛇

7.下列哪味药应溶化后再服:

A.生石膏B.青黛 C.犀角D.鹿角胶E.琥珀

8.以花、叶、草类为主的汤剂,煎煮前需浸泡:

A. 5 ~ 10 分钟 B.10~15 分钟 C. 15~20 分

D.20~ 30 分钟 E.30~45 分钟

9.半夏中毒时,可选用的洗胃液是:

A.高锰酸钾 B.过氧化氢 C.碳酸氢钠

D.生理盐水 E 醋酸

10.驱虫药宜何时服用:

A.晚上睡前B.饭后C.饭前

D.不拘时间服用 E.早、中、晚各服一次

11.寒下药适用于:

A. 表实热证

B. 里实热证

C.表里无实热者

D.虚

热证 E. 湿热证

12.下列哪味药应包煎:

A.附子 B.藿香 C .鹿茸 D.滑石 E.砂仁

13. 病在胸膈以上者,服用时间宜:

A.睡前 B .饭后 C.午后 D.清晨 E.空腹

14.芒硝的煎煮方法为:

A.先煎 B. 后下 C. 烊化 D. 冲服 E.包煎

15.薄型的膏药,宜于勤换,多适用于:

A.溃疡 B.肿疡 C.坏死 D.疔 E.疖

16.真热假寒证服药时,宜:

A.热药热服 B. 热药冷服 C.

寒药热服 D. 寒药冷服 E. 热药温服

17.煎药时间从水沸时开始计算时间,一般药物一煎需要 20 ~30 分钟,二煎需:

A. 10 ~20 分钟

B. 20 ~ 30 分钟

C. 5 ~10 分钟

D. 25 ~30 分钟

E. 20 ~ 45 分钟

18.下列哪种药不应热服:

A. 理气

B. 活血

C. 止血

D. 化瘀

E. 补益 19.膏滋又称为:

A.硬膏 B.软膏 C.浸膏 D.煎膏 E.流浸膏

20.煎煮青黛时,应采用下列哪种特殊煎煮法:

A.先煎 B.后下 C.另煎 D.包煎 E .烊化

21.滋养阴血药宜何时服用:

A.夜间 B .午前 C.饭前 D.清晨 E.不拘时间服用

22.下列哪种药宜凉服:

A. 理气

B. 活血

C. 化瘀

D. 止血

E. 补益

23.行气利湿药宜何时服用:

A.睡前 B.饭后 C.午后 D.清晨 E .不拘时间服用

24.方中以柴胡为主药服,药时不需忌服的是 :

A.碳酸钙

B. 硫酸镁

C.硫酸亚铁

D.橙汁 E .硫酸钠

A.寒证 B.热证 C.里证 D.表证 E.半表半里证25. 和法适用于:

26.人参的煎煮方法为:

A.先煎 B. 后下 C. 烊化 D. 另炖 E.包煎

27.煎药时间从水沸时开始计算时间,一般药物一煎需要:

A. 10 ~20 分钟

B. 20 ~ 30 分钟

C. 30 ~ 45 分钟

D. 60 ~90 分钟

E. 30 ~ 60 分钟

28.服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

A.1-2h

B.2-4h

C.3-4h

D.4-6h

E. 8h

29.因服巴豆吐泻不止者,可用解救药:

A. 葱白汤

B. 冷粥

C.甘草汤

D.绿豆汤

E. 生姜汤

30.服小柴胡汤忌食:

A. 萝卜

B.姜

C.大黄

D.附子

31 减少患者服药格拒,真热假寒用寒药,服药最好

选用:

A. 温服

B. 热服

C.凉服

D.无严格规定

32.服用补益阳气类方药宜在:

A. 正午

B. 下午

C.睡前

D.清晨上午

33.不属于大毒药物的是:

A. 附子

B. 河豚

C.全蝎

D.水银

三、简答题

1.煎药禁忌器具有哪些?为什么 ?

2.简述中草药中毒的一般处理原则。

3.简述消法与下法的区别 ?

4.简述煎前泡药的原因。

5. 煎药适宜器具有哪些?为什么 ?

6. 煎药前可不可以用水洗药?为什么 ?

7. 简述煎药火候一般应遵循什么原则,为什么?

8 .举例说明哪些药需烊化?具体方法是什么 ?

9. 举例说明哪些药需先煎?具体方法是什么 ?

四、论述题 1 .叙述温法的概念与护理。 2.叙述和法的概念与护理?

3. 叙述下法的定义及其护理 ?

4. 叙述补法的概念与护理。

5.叙述消法的概念与护理。

6.叙述汗法的概念与护理。

3

第十四章中医用药及护理

第三篇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第十四章中医用药及护理 【重点难点】 第一节中药的性能与用法 一、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五味 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 辛味: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等功效。常用于表证、气滞、血瘀、窍闭、神昏、湿阻等证,如麻黄、木香、红花、麝香、藿香等辛味药。 甘味:有补益、和中、缓急等功效,常用于虚证、脾胃不和、拘急疼痛等证,如党参、熟地、甘草等甘味药。 酸味:有收敛、固涩的功效,常用于虚汗、久泄、遗精、遗尿、出血等证,如五味子、乌梅等酸味药。 苦味:有泻和燥的功效。泻主要包括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泄肺气。常用于里热证、热结便秘、肺气上逆咳喘等证,如桅子、大黄等。苦能燥湿,苦而温的药物,能燥寒湿,如苍术等;苦而寒的药物,能清热燥湿,如黄羊、黄连等苦味药。 咸味:有软坚散结,泻下的功效。常用于瘰疠、痞块、燥热便秘等证,如昆布、芒硝等。 此外,淡味有渗湿、利尿的功效,多用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涩味药与酸味药功能相类似。 (二)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趋向。 (三)归经 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将各种药物对机体各部分的治疗作用进一步归纳,使其系统化,这样便形成了归经理论。 (四)有毒与无毒

认识药物有无毒性以及毒性的强弱,在治疗中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二、中药的用法 中药的应用,主要包括药物的配伍、用药禁忌、剂量等内容。掌握这些内容,对于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和确保用药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配伍 1.相须即两种以上的功效类似的药物同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 2.相使即在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药为主,余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功效。 3.相畏与相杀当两药同用时,一药的毒性能被另一药减低或消除,在这种情况下,就前者来说是相畏关系,就后者来说是相杀关系。 4.相恶即两药同用,一药能抑制另一药的性能,使其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1.相反即两药合用后,能产生毒性或剧烈的副作用。 (二)用药禁忌 1.配伍禁忌: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乌头反贝母、瓜篓、半夏、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狠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 2.妊娠禁忌禁用巴豆、牵牛子、大戟、斑螫、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水通等。 3.服药禁忌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 (三)剂量 1.根据药物性能确定剂量 2.根据配伍、剂型确定剂量 3.根据病情,体质、年龄确定剂量 第二节方剂的组成与剂型 一、方剂的组成及变化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第六章中药用药护理测试题

2016年五月份内科护士中医药知识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 1、包煎 2、补法 3、后下 4、吐法 5、先煎 6、烊化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味药应先煎: A.附子B.藿香 C.鹿茸D.阿胶E.犀角 2.以根、茎、种子类为主的汤剂,煎煮前需浸泡: A. 10~15 分钟B.15~20 分钟C.20~30 分钟 D.30-45 分钟E.60 分钟 3.催吐药宜何时服用:

A.睡前B.饭后C.午后D.清晨 E.不拘时间服用 4.出现舌唇、肢端及全身发麻等早期中毒的表现见于: A.半夏B. 乌头 C. 白果 D. 蔓陀罗 E.巴豆 5.妊娠慎用药为: A.川芎B.三棱C.桃仁 D.益母草E.甘草 6.有大毒的药物是: A. 洋金花 B.细辛 C. 白果 D. 鸦胆子 E. 白花蛇 7.下列哪味药应溶化后再服: A.生石膏B.青黛C.犀角D.鹿角胶E.琥珀 8.以花、叶、草类为主的汤剂,煎煮前需浸泡: A. 5~10 分钟B.10~15 分钟C.15~20 分钟 D.20~30 分钟 E.30~45 分钟

9.半夏中毒时,可选用的洗胃液是: A.高锰酸钾B.过氧化氢C.碳 酸氢钠 D.生理盐水 E 醋酸 10.驱虫药宜何时服用: A.晚上睡前B.饭后C.饭前 D.不拘时间服用 E.早、中、晚各服一次 11.寒下药适用于: A. 表实热证 B.里实热证 C.表里无 实热者 D.虚热证 E.湿热证 12.下列哪味药应包煎: A.附子B.藿香C.鹿茸D.滑石E.砂仁13. 病在胸膈以上者,服用时间宜: A.睡前B.饭后C.午后D.清晨E.空腹14.芒硝的煎煮方法为:

第六章中药用药护理测试题.

2016 年五月份内科护士中医药知识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 1、包煎 2、补法 3、后下 4、吐法 5、先煎 6、烊化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味药应先煎: A.附子B.藿香 C .鹿茸D.阿胶 E.犀角 2.以根、茎、种子类为主的汤剂,煎煮前需浸泡: A. 10 ~15 分钟B. 15~20 分钟 C.20~30 分钟 D. 30-45 分钟 E.60 分钟

3. 催吐药宜何时服用: A.睡前 B .饭后 C.午后 D.清晨 E.不拘时间服用 4.出现舌唇、肢端及全身发麻等早期中毒的表现见于: A.半夏 B. 乌头 C. 白果 D. 蔓陀罗 E.巴豆 5.妊娠慎用药为: A.川芎 B.三棱 C.桃仁 D.益母草 E.甘草 6.有大毒的药物是: A. 洋金花 B. 细辛 C. 白果 D. 鸦胆子 E. 白花蛇 7.下列哪味药应溶化后再服: A.生石膏B.青黛 C.犀角D.鹿角胶E.琥珀 8.以花、叶、草类为主的汤剂,煎煮前需浸泡:

A. 5 ~ 10 分钟 B.10~15 分钟 C. 15~20 分 钟 D.20~ 30 分钟 E.30~45 分钟 9.半夏中毒时,可选用的洗胃液是: A.高锰酸钾 B.过氧化氢 C.碳酸氢钠 D.生理盐水 E 醋酸 10.驱虫药宜何时服用: A.晚上睡前B.饭后C.饭前 D.不拘时间服用 E.早、中、晚各服一次 11.寒下药适用于: A. 表实热证 B. 里实热证 C.表里无实热者 D.虚 热证 E. 湿热证 12.下列哪味药应包煎: A.附子 B.藿香 C .鹿茸 D.滑石 E.砂仁 13. 病在胸膈以上者,服用时间宜: A.睡前 B .饭后 C.午后 D.清晨 E.空腹

中药的给药护理要求以及煎药的方法

中药的给药护理要求以及煎药的方法 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常用的一种手段,也是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任务完成得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因此,必须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方法、时间,中药起效时间和服药禁忌等有关护理。 给药要求 2、明确给药方法要认真按医嘱要求执行不同的给药方法。对中西药合用的病人,在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3、了解过敏史,熟悉中药的毒副反应一旦发现过敏或毒副反应时,要及时停药,并配合抢救。 4、掌握给药时间在指定时间内给药。同时做到服药到口。 5、观察服药后反应及治疗效果服药反应包括正常和不良反应两方面,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观察之。治疗效果的观察,一是检验有效无效,二是决定再剂或停服。如外感表证病人,服药后,周身微汗出,病人感到全身轻松感,表示表邪已解除,不必再剂;若汗出不透,病人仍有恶寒畏风之感,说明表邪未解,应服再剂。 中药的煎药法汤剂是中药最常用的一种剂型,注意煎药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1)煎药前要逐一核对无误,对于有毒或药性峻烈者,尤应注意。 (2)煎药器具以砂罐、瓷罐为佳。忌用铁锅、铝锅。 (3)煎药前应先用清水将药物浸泡30-40分钟。加水量应根据药物的量及煎药时间长短而定。一般加水至高出药面3.33cm,第二煎为第一煎加水量的(4)煎药时间和火候,要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物煎20分钟左右。如为保持发汗解表药的宣散作用,宜用急火快煎。补养药则应文慢煎,时间宜长些,以使有效成分的充分煎出。 (5)每剂药煎取液量,成人200-300ml,小儿减半。

(6)需特殊煎法的药物 ①芳香气薄荷的薄荷、藿香、钩藤、佩兰、砂仁等药宜后下,煎一、二沸即可。石膏、龙牡、赭石、磁石、珍珠母、石决明、龟板等金石介壳类药物,应先煎半小时左右,再与其它药同煎。 ②附子、乌头等有毒之品,应另包先煎。尤其是川乌、草乌在剂量较大时,常须煎3小时以上,以舌尝无麻味为度。 ③旋复花、枇杷叶、海金沙、马勃等药物宜用布包后入煎。 ④饴糖、蜂蜜月宜在药煎好后去渣兑入。阿胶、鹿角胶、龟板胶应先用黄酒炖化后,待药物煎好去渣冲服。 ⑤犀角、羚羊角、鹿茸、沉香、琥珀、川贝、三七等药物,需先研成细末,再用开水或煎剂冲服。 ⑥质轻而面积大的药物,如糯稻根须、玉米须等,应先将该药加水煎煮,然后去渣。再用此水煎其它药物,称为“煎汤代水法”。

《药事管理学》第六章中药的管理复习进程

《药事管理学》第六章中药的管理

《药事管理学》第六章中药的管理辅导 第六章中药的管理 教学要求 1.掌握中药的基本概念及其地位与发展对中药管理的重要意义; 2.熟悉中药与天然药物之不同点; 3.熟悉中药管理的政策法规; 4.了解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 第一节中药的概念及其作用 一、中药的概念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药不是单纯的天然药物 所谓天然药物是指自然界具有一定药理活性的植物、动物或矿物,从广义上讲,中药也属于天然药物的范畴。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天然药物”主要是指植物药,在现代西药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指导下,把中药当作天然药物进行研究,多以单味药为主,或通过药物筛选组成小方,提取有效成分,研究毒性,药效或作用机制,最后进行导向性临床实验,即从实验室到临床。其特点适应了现代西药研究开发特点要求,毒理、药理、成分明确,制剂也比较合理,但是临床依据不充分,按照这种思路方法研究,只是研究“天然药物”,从天然药物中发现先导化合物,进而合成等。由于它不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其作用,虽然研究的对象是中药,其结果往往可能成为新的西药(如麻黄素、大黄酸等)。 (二)中药的概念必须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为指导。 确定中药概念的标准,应从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内涵来看。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是这样来表述的: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等表示机体的功能部位;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表示机体的功能状态;以望、闻、问、切四诊为了解机体表观的状况的手段;按照辨证论的原则,确定机体的状况(包括部位及功能状况)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如果用药物来影响机体状况的话,要遵照理、法、方、药的程序,即先辨别确定病证的机理,确定基本方药(剂)类型,最后选择合适的药物而施治于人,以达防病治病目的。在诊治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强调机体内因为主,而不忽略外因作用的防病治病观。 由此,对“中医药理论体系”概括而言,即是:以整体观念为主体的理、法辩证诊断系统,与独特的方、药治疗系统相统一的医药学科学体系,也就是中医理、法、方、药学术体系的统一,及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中药作为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着独特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基础,即: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君臣佐使、加工炮制、制剂工艺、配伍禁忌、计量服法等内容。 1.药物本身特殊性能的表术有性味归经、升降沉浮: 四气:寒、热、温、凉 五味:酸、甘、辛,苦、咸 归经: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包括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营血。 升降沉浮: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说明药物作用性质,以指导临床用药。 2.药物的功效以中医药学述语表述,如:解表、清热凉血、补益、安神,理气、化痰、平肝熄风、活血化瘀等等。

第七章中药基本知识与用药护理习题

第七章中药基本知识与用药护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 A.《开宝本草》 B.《嘉祐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E.《本草拾遗》 2.中药的性能是() A.中药的作用 B.中药的四气五味 C.中药的升降浮沉 D.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功能 E.中药的特征 3.四气是指() A.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B.升降浮沉四种不同的趋向 C.辛甘酸苦四种不同的滋味 D.卫气营血四种不同的病位 E.以上都不是 4.寒凉药的作用是() A.暖肝散结 B.温里散寒 C.清热解毒 D.补火助阳 E.回阳救逆 5.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 A.酸味 B.咸味 C.辛味 D.苦味 E.淡味 6.归经是指() A.药物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B.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 C.药物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 D.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E.药物对于机体有无毒副作用 7.相须、相使配伍可产生() A.协同作用,增进疗效 B.拮抗作用,降低疗效 C.减毒作用 D.毒副作用 E.以上都不是 8.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相恶 9. 两种药物配伍能产生剧烈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相反 10.属于“十八反”的配伍药对是() A.甘草与海藻 B.丁香与郁金 C.人参与五灵脂 D.三棱与莪术 E.川芎与牛膝 11.属于“十九畏”的配伍药对是() A.川乌与草乌 B.桃仁与红花 C.官桂与赤石脂 D.乌头与贝母 E.甘草与甘遂 12.宜饭后服用的药是() A.峻下逐水药 B.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 C.驱虫药 D.安神药 E.截疟药 13.解表药多为辛散芳香之品,入煎剂时不宜() A.轻煎 B.久煎 C.包煎 D.后下 E.先煎 14.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咳嗽气喘者,宜首选() A.麻黄 B.杏仁 C.石膏 D.甘草 E.桔梗 15.素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 A.生姜 B.葱白 C.紫苏 D.防风 E.香薷 16.治少阳往来寒热证之要药是() A.升麻 B.柴胡 C.葛根 D.桑叶 E.菊花 17.善治阳明经头痛、眉棱骨疼痛、齿痛、鼻渊头痛的药物是() A.藁本 B.防风 C.荆芥 D.羌活 E.白芷 18.善治鼻渊头痛的药物是() A.羌活 B.辛夷 C.藁本 D.紫苏 E.荆芥 19.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A.薄荷 B.蝉蜕 C.桑叶 D.菊花 E.牛蒡子 20.解表而兼理气安胎的药是() A.荆芥 B.桑叶 C.麻黄 D.紫苏 E.白术

中药给药护理指导规范

中药给药护理指导规范 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常用的一种手段,也是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任务完成得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因此,必须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方法、时间,中药起效时间和服药禁忌等有关护理。 一、给药要求 1、严格查对制度:严格查对制度是正确执行治疗的重要保证。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药物的名称、剂量、煎药方法、给药途径、服药方法、服药时间、饮食宜忌等,均应查对核实,正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2、明确给药方法:要认真按医嘱要求执行不同的给药方法。对中西药合用的病人,在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3、了解过敏史,熟悉中药的毒副反应一旦发现过敏或毒副反应时,要及时停药,并配合抢救。 4、掌握给药时间在指定时间内给药。同时做到服药到口。 5、观察服药后反应及治疗效果服药反应包括正常和不良反应两方面,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观察之。治疗效果的观察,一是检验有效无效,二是决定再剂或停服。如外感表证病人,服药后,周身微汗出,病人感到全身轻松感,表示表邪已解除,不必再剂;若汗出不透,病人仍有恶寒畏风之感,说明表邪未解,应服再剂。二、给药时间与护理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活动有很强的时间节律性。为提高药物的效果,护理人员应掌握给药时间护理知识。 1、给药时间应与人体内部活动的节律相一致。即阳药用于阳长时,阴药用于阴长时。升药用在升时,降药用于降时。如选用扶阳益气、温中散寒、行气和血、消肿散结等治则或方药时,应选定在早晨或上午服用,以借天时阳旺,人体阳气随之充盛之势扶阳抑阴,而祛除病邪。同理,凡需借助阴气祛邪的病证,在选用滋阴补血、收敛固涩、重镇安神、定惊熄风、清热解毒等治则或方药时宜在傍晚或午后阴长之时服用;在天之阳气旺的白昼治疗三阳经病,以借阳经主时的天之阳旺,使正胜邪退而使病愈。在天之阴气旺盛的黑夜治疗三阴经病,也是借阴经主时的天之阴旺,使正复邪去而达病愈。 2、根据疾病的部位确定给药时间:疾病部位不同,服药时间也应有别。如治疗上焦疾病的,宜在饭后服药;治疗下焦疾病的,则宜在饭前服药。而病在骨髓、四肢者,宜在夜间吃饱饭后和在早晨空腹服药。 3、根据病情确定给药时间:根据病情需要,选定最佳的给药时间,以利药物尽快发挥预防和治疗作用,减少毒副反应。 (1)一般疾病口服给药分一日2-3次,于早、晚或早、中、晚,饭后0.5-1小时给药。 (2)危重病证应及时给药,并应选择能最快发挥疗效的给药途径。 (3)解表药,若病情许可,应于中午前阳分时间给药,以顺应阳气升浮,助药力祛邪外出。 (4)治咽喉疾病,给药可不拘时多次频服,缓缓咽下,使药液能与病变部位充分接触。 (5)平喘药,应在哮喘发作前2小时给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