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学网上作业参考

区域经济学网上作业参考

区域经济学网上作业参考
区域经济学网上作业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1题(已答).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开始创立的()。 A. 区位理论

第3题(已答). 1957年,经济学家()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概念和“二元空间结构”理论。A. 缪尔达尔

第4题(已答).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区域()的优势

及其转移。 B. 产业结构

第5题(已答). 在()的要素禀赋论中,劳动不再是比较优势形成的唯一原因。 C. 赫克歇尔-俄林

第6题(已答). ()是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基本的形式。 B. 自由贸易区

第8题(已答). 区际分工具有可发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 C. 区域优势

二、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10题(已答). 设立经济特区的条件主要有:()。 A. 优越的地理位置 B. 完善的基础设

施 C. 优惠的经济政策 D. 完善的法律制度

第11题(已答). 科技工业园区的机制有() A. 人才激励机制 B. 要素流动机制 C. 市场选择机制D. 政.产.学.研互动机

第12题(已答). 考察城市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测度指标有() A. 就业量 D. 国民收入

第13题(已答). 经济特区的类型有() A. 贸易类 B. 工业类 C. 科技型 D. 旅游型

第14题(已答). 以下哪些是APEC存在的问题() A. 部门提前自由化失败 B. 经济技术合作进展缓慢 C. 以亚洲金融危机反应迟缓 D. 政治化倾向越来越重

第15题(已答). 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有() A. 引进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B. 增加就业机会,扩大社会就业 C. 获得更多地土地出售出让与出租收益 D. 扩大本国的对外贸易

第16题(已答).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经济效应包括()。 A. 贸易转移效应 B. 贸易创造效应

三、判断题(共9题,每题4分)

第17题(已答). 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基本形式,也是国际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内容。错

第18题(已答). 共同市场是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基本形式,也是国际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内

容。错

第19题(已答).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研究

中讨论得最热烈的话题之一。对

第20题(已答). 回流效应是指发达区域或核心其余为了保持自身的发展,不断增加向不发达区域和边缘区域采购原材料、燃料和产品,输出资本技术和设备,帮助它们发展经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错

第21题(已答). 区位决策单位就是区位单位。错

第22题(已答). 区位决策就是决策主体的区位选择过程。对

第23题(已答). 区位为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对

第24题(已答). 共同市场除了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外,还要取消对生产要素流动的一切限制。对

第25题(已答). 关税同盟是对非同盟国家规定统一的外贸税率和实行共同的外贸政策而缔

结的同盟。对

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1题(已答).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学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以及增长极理论都有要个

共性,都强调()。 D. 区域经济增长是非均衡的

第2题(已答). ()主要是从国际贸易、国际分工角度论证了产业机构高级化的必要性与可

能性。A. 动态比较费用说

第3题(已答). 辐射概念与区域经济相联系时,可将辐射分为点辐射和()。 A. 线辐射与面辐射

第4题(已答). 构成二重结构的社会经济基础是()。 C. 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第5题(已答). ()是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 B. 结构性效益

第7题(已答). 创意产业是促进传统资源依赖型区域产业()的重要途径。 A. 转型升级

第8题(已答).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

B. 有序的阶段性

二、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11题(已答). 区域产业结构总体评价,原则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ABCD

第12题(已答). 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A. 二元经济结构理

论 C. 增长极理论 D.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第13题(已答). ()从不同角度指出了参加国际分工、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本途径。 B. 雁行形态说 C. 产品循环说

第15题(已答). 根据辐射的特点,借用移民理论的概念对辐射理论进行分类,可以分成()

B. 跳跃式辐射 D. 摊饼式辐射

第16题(已答). 大农业主要包括种()。ABCD

三、判断题(共9题,每题4分)

第17题(已答). 生产要素密集度结构分析在理论上主要是分析区域产业结构资源结构的适

应程度,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对

第18题(已答). 战略产业应当是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可能性比较小的产业。错

第19题(已答). 总部经济形成了市场机制以外的这种力量,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很好地

解决了经济活动的效率问题。错

第20题(已答). 二重结构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

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对

第21题(已答). 二重结构区域的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强。错

第22题(已答). 二重结构使得地方经济能与中央企业有机协作。错

第23题(已答).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举措。对

第24题(已答). 跳跃式面辐射比摊饼式面辐射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辐射的效果通常较好。错

第25题(已答). 处在高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不断创新,建立新行业、新企业,创造

新产品,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同时,要果断地、有计划地逐步淘汰那些已经进入成熟与

衰退阶段的老产业。对

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1题(已答). ()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有活力、城市化率最高的城市群。 B. 珠三角

第2题(已答). ()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A. 长三角

第3题(已答). 从区域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城市群形成与演化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对()效益

的追求。C. 聚集经济

第8题(已答). ()是决定地域分工的动力。 A. 经济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9题(已答). 德国区域经济开发政策的成功之处在于区域开发政策促进了落后地区经济的

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B. 人均国民收入增加 C. 就业机会增多 D. 使落后地区经济得到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

第10题(已答). 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是() A. 经济增长 B. 经济结构 C. 生活质量的改善

第12题(已答).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论包括以下几种流派()。ABCD

第13题(已答). 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要遵循生态学的定律,包括() B. 高效原理。C. 和谐原理 D. 自我调节原理

第14题(已答). 协调发展包括()的整体协调。 A. 经济 C. 社会D. 环境

第15题(已答).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不能鼓励大力发展经

济 C. 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没有制约作用 D. 可持续发展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16题(已答).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有()ABCD

三、判断题(共9题,每题4分)

第17题(已答).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知识依赖。错

第18题(已答). 正确的空间规划指引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知识依赖。错

第19题(已答). 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运行条件。对

第20题(已答). 城市群内总存在一个核心城市作为增长极核。错

第21题(已答). 城市群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必须着重对地域内各核心城市职能分工和产业地

域分工的研究。对

第22题(已答). 当今大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单体发展。错

第23题(已答). 按照福利经济学原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不协调是由于个人边际成本与社会

边际成本不相等而造成的。对

第24题(已答). 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错

第25题(已答). 循环经济实现从生产优先到服务优先的转变。对

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1题(已答). 二战后,()对区位理论的全面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最大。 C. 伊萨德

第2题(已答). 区位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德国的经济学家()。 B. 杜能

第3题(已答). ()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保证。 C. 有效的主体组织

第4题(已答). ()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A. 市场一体化

第5题(已答). ()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D. 适当的补偿机制

第6题(已答). 共同市场理论主要是探讨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消除()自由流动的障碍之后,成员国所获得的经济效应。 B. 生产要素

第7题(已答). 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最有影响力的是()。 D.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第8题(已答). 区际分工具有可发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 C. 区域优势

二、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9题(已答). 胡佛认为,一个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以下区位因素:()。ABCD

第13题(已答). 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组成。 A. 美国 B. 加拿大 C. 墨西哥

第14题(已答). 根据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水平及目标的不同,世界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形式:ABCD

第16题(已答). 在科技园区要形成()特征。ABCD

三、判断题(共9题,每题4分)

第17题(已答).

区位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德国的经济学家泰勒。错

第18题(已答).

区位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德国的经济学家廖什。错

第19题(已答). 在特惠关税区中,成员国相互间只课征远远低于对第三国所课征的关税,大

部分商品可能完全免税。错

第20题(已答). 在自由贸易区保持对成员国以外国家的统一的关税壁垒。错

第21题(已答).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研究

中讨论得最热烈的话题之一。对

第22题(已答). 回流效应是指发达区域或核心其余为了保持自身的发展,不断增加向不发达区域和边缘区域采购原材料、燃料和产品,输出资本技术和设备,帮助它们发展经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错

第23题(已答). 区位决策单位就是区位单位。错

第24题(已答). 科技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错

第25题(已答). 共同市场除了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外,还要取消对生产要素流动的一切限制。错

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1题(已答).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学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以及增长极理论都有要个

共性,都强调()。 D. 区域经济增长是非均衡的

第2题(已答). ()主要是从国际贸易、国际分工角度论证了产业机构高级化的必要性与可

能性。A. 动态比较费用说

第3题(已答). 不管是什么样的区域,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都应特别注意

两点,一是综合平衡,另一个是() B. 内外兼顾

第4题(已答). 在国家全局的发展过程中,低梯度地区可能从中获得的发展机会的大小归根

结底要取决于扩展效应与()在该地区的作用力的对比。 A. 回程效应

第5题(已答).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学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以及增长极理论都有要个

共性,都强调() D. 区域经济增长是非均衡的

第6题(已答). 不管是什么样的区域,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都应特别注意

两点,一是综合平衡,另一个是()。 B. 内外兼顾

第7题(已答). 辐射概念与区域经济相联系时,可将辐射分为点辐射和()。 A. 线辐射与面辐射

第8题(已答).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

B. 有序的阶段性

二、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9题(已答). 在扩展效应作用下,处在较低发展梯度上的国家与地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得

到发展()ABCD

第10题(已答). ()是破除二重结构的社会经济条件。 A. 发展商品经济 B. 实现工农业的现代化

第11题(已答). 极化效应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造成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两极分化的

具体原因包括()。ABCD

第13题(已答). 为了区分高梯度地区与中梯度地区,采用()等指标。 A. 高度技术密集型

产业部门产值在GNP中所占比重 B. 获得高学历的人员在区域职工中所占比重 C. 近十年获得专利项目在全国所占比重

第15题(已答). 我国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面是()。ABCD

第16题(已答). 资源结构指生产要素结构,即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和科学技术之间的相

对比例关系。ABCD

三、判断题(共9题,每题4分)

第17题(已答). 农轻重产值结构分析反映出农业对工业的支撑能力以及重工业对农业,轻工业的渗透能力。对

第18题(已答). 生产要素密集度结构分析在理论上主要是分析区域产业结构资源结构的适

应程度,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对

第19题(已答). 战略产业应当是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可能性比较小的产业。错

第20题(已答). 线辐射就是辐射干线向两翼的辐射。错

第21题(已答). 在面辐射中,跳跃式面辐射通常具有更大的现实性。错

第22题(已答). 在推进过程中,跳跃式面辐射遇到的阻力较小。错

第23题(已答). 回程效应是在极化效应作用的同时,作为扩展效应的对立物而起作用的。对

第24题(已答). 总部经济所体现的空间价值链主要包括企业空间价值链与产业空间价值链。

第25题(已答). 按照梯度推进理论的划分方法,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考虑了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双向性。错

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1题(已答). 城市()的选择将决定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方向。 B. 支柱产业

第4题(已答).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通过()集中了大量的产业和人口。 B. 极化效应

第5题(已答). 从区域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城市群形成与演化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对()效益

的追求。C. 聚集经济

第6题(已答). 对()的追求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根本动力。 B. 规模经济

第8题(已答). ()是决定地域分工的动力。 A. 经济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9题(已答). 德国区域经济开发政策的成功之处在于区域开发政策促进了落后地区经济的

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B. 人均国民收入增加 C. 就业机会增多 D. 使落后地区经济得到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

第10题(已答). 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是() A. 经济增长 B. 经济结构 C. 生活质量的改善

第11题(已答).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遵从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公平性原则 C. 持续性原则 D. 共同性原则

第12题(已答).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论包括以下几种流派()。ABCD

第13题(已答). 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要遵循生态学的定律,包括()。 B. 高效原理 C. 和谐原理 D. 自我调节原理

第15题(已答).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有()ABCD

第16题(已答).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包括()。ABCD

三、判断题(共9题,每题4分)

第17题(已答). 对成本效益的追求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根本动力。错

第18题(已答). 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追求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根本动力。错

第19题(已答). 区域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首先在于产业结构的转换引致产业的空间聚集,

进而成为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动力。对

第20题(已答). 城市化通过推力机制和拉力机制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

第21题(已答). 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运行条件。对

第22题(已答). 城市群内总存在一个核心城市作为增长极核。错

第23题(已答). 城市群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必须着重对地域内各核心城市职能分工和产业地

域分工的研究。对

第24题(已答). 持续性原则意味着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公平。错

第25题(已答). 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错

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1题(已答). 二战后,()对区位理论的全面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最大。 C. 伊萨德

第2题(已答). 区位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德国的经济学家()。 B. 杜能

第4题(已答). ()是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区内经济活动

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A. 城市

第5题(已答). 20世纪70年代,()开辟了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区域经济学。 B. 涅克拉索夫

第6题(已答). 区域经济学是从()演化而来的一门新学科。 C. 古典区位论

第7题(已答). 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最有影响力的是()。 D.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第8题(已答). 区际分工具有可发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 C. 区域优势

二、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9题(已答). 根据胡佛的总结,一个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因素。ABCD

第10题(已答). 与地理中的区域相比,经济区域具有如下特点()ABCD

第11题(已答). 经济区只归纳为两类,是() A. 综合经济区 C. 类型经济区

第13题(已答). 科技工业园区的机制有()ABCD

第14题(已答). 考察城市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测度指标有() A. 就业量 D. 国民收入

第15题(已答).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经济效应包括()。ABCD

第16题(已答). 在科技园区要形成()特征。ABCD

三、判断题(共9题,每题4分)

第17题(已答). 特惠关税区理论主要是探讨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消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

障碍以后,成员国所获得的经济效应。错

第18题(已答). 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最有影响力的是鲍里斯·塞泽尔基的综合发展战略理论。对

第19题(已答). 类型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包括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的原则。错

第20题(已答). 贸易型的经济特区通过在区内实行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前来投资,创办旅游方面的企业,如宾馆、饭店、娱乐设施、运输企业、旅游食品和纪念品加工企

业以及各种旅行社等,以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和国际旅游业的发展。错

第21题(已答). 贸易型的经济特区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与技术在区内投资设厂,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从国内外采购原材料进行工业生产和制造,产品全部或大部分出口到国外市场销售。错

第22题(已答). 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包括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区域条件相结合的原

则。对

第23题(已答). 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包括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相协调的原则。对

第24题(已答). 关税同盟是对非同盟国家规定统一的外贸税率和实行共同的外贸政策而缔

结的同盟。对

第25题(已答). 在自由贸易区取消了各国之间的贸易限制。对

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1题(已答).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学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以及增长极理论都有要个

共性,都强调()。 D. 区域经济增长是非均衡的

第3题(已答). 不管是什么样的区域,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都应特别注意

两点,一是综合平衡,另一个是() B. 内外兼顾

第4题(已答). 在国家全局的发展过程中,低梯度地区可能从中获得的发展机会的大小归根

结底要取决于扩展效应与()在该地区的作用力的对比。 A. 回程效应

第6题(已答). 不管是什么样的区域,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都应特别注意

两点,一是综合平衡,另一个是()。 B. 内外兼顾

第7题(已答). 辐射概念与区域经济相联系时,可将辐射分为点辐射和()。 A. 线辐射与面辐射

第8题(已答).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

B. 有序的阶段性

二、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10题(已答). 在扩展效应作用下,处在较低发展梯度上的国家与地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ABCD

第13题(已答). ()的辐射通常表现出单向辐射的特点。 C. 自然资源 D. 劳动力

第14题(已答). 点辐射的有效进行,必须依赖良好的辐射媒介,即()。 B. 良好的交通

C. 信息传播手段

D. 市场机制

第15题(已答). 大农业主要包括种()。ABCD

第16题(已答). 我国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面是()。ABCD

三、判断题(共9题,每题4分)

第18题(已答). 增长极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提出来的。错

第19题(已答). 增长极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来的。错

第20题(已答). 经济梯度转移理论认为,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对

第21题(已答). 梯度发展理论一开始曾经是一种静态定位理论。对

第22题(已答). 按照李嘉图的雁行形态说,发达国家应将其产业结构的重点放在资金、技术密集型且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上。错

第23题(已答). 二重结构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

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对

第24题(已答). 对原先经济很发达,但没有能适应时代潮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的新地区,

发展战略是通过大力创建新部门,改造旧部门来改变地区产业结构。对

第25题(已答). 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经济梯度转移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1题(已答). 可持续性这一概念是由()提出的。 D. 生态学家

第2题(已答). “可持续发展”一词在国际文件中最早出现于1980年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制定

的()。B.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第5题(已答).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通过()集中了大量的产业和人口。 B. 极化效应

第6题(已答). 从区域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城市群形成与演化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对()效益

的追求。C. 聚集经济

第8题(已答). ()是决定地域分工的动力。 A. 经济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9题(已答). 德国区域经济开发政策的成功之处在于区域开发政策促进了落后地区经济的

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B. 人均国民收入增加 C. 就业机会增多 D. 使落后地区经济得到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

第10题(已答). 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是()A. 经济增长 B. 经济结构 C. 生活质量的改善

第12题(已答). 城市化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过程。A. 经济城市化 B. 空间城市化 C. 人口城市化

第13题(已答). 从经济学角度上分析,城市群具有以下的经济性质与功能:()。ABCD

第15题(已答).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有()ABCD

第16题(已答).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包括()。ABCD

三、判断题(共9题,每题4分)

第17题(已答). 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前提和保证。错

第18题(已答). 完善的技术设施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前提和保证。错

第19题(已答). 按照福利经济学原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不协调是由于个人边际成本与社会

边际成本不相等而造成的。对

第20题(已答). 从经济角度看,强可持续发展指留给后代的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的总量至少

不变。错

第21题(已答). 从经济角度看,弱可持续发展指留给后代的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各自的总量

至少保持不变。错

第22题(已答). 循环经济3R原则的重要性是并列的。错

第23题(已答). 循环经济的社会意义表现在它为人口日益增长的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

会。错

第24题(已答). 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对

第25题(已答). 循环经济实现从生产优先到服务优先的转变。对

、单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1题(已答).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学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以及增长极理论都有要个

共性,都强调()。 D. 区域经济增长是非均衡的

第2题(已答). ()主要是从国际贸易、国际分工角度论证了产业机构高级化的必要性与可

能性。A. 动态比较费用说

第3题(已答).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B. 有序的阶段性

第4题(已答). 构成二重结构的社会经济基础是()C. 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第5题(已答). 回程效应是在极化效应作用的同时,作为()的对立物而起作用。 B. 扩展效应

第6题(已答). 辐射概念与区域经济相联系时,可将辐射分为点辐射和() A. 线辐射与面辐射

第7题(已答). 不管是什么样的区域,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都应特别注意

两点,一是综合平衡,另一个是() B. 内外兼顾

第8题(已答).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

()。 B. 有序的阶段性

二、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9题(已答). 衡量一个产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可以选用的指标有()。B. 比较成本 C. 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率指标

第10题(已答). 根据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各工业部门的生命循环阶段包括()。AB CD

第11题(已答). 辐射理论具有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等方面。ABCD

第12题(已答). 经济辐射的前提条件是()。 B. 经济对外开放 C. 资源自由充分流动

第13题(已答). 增长极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 区位经济 B. 规模经济 D. 外部经济

第14题(已答). 增长极理论的主要缺陷有()。ABCD

第15题(已答). 我国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面是()。ABCD

第16题(已答). 资源结构指生产要素结构,即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和科学技术之间的相

对比例关系。ABCD

三、判断题(共9题,每题4分)

第17题(已答). 农轻重产值结构分析反映出农业对工业的支撑能力以及重工业对农业,轻工业的渗透能力。对

第18题(已答). 生产要素密集度结构分析在理论上主要是分析区域产业结构资源结构的适

应程度,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对

第19题(已答). 战略产业应当是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可能性比较小的产业。错

第20题(已答). 经济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布局中,大城市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种种信息汇集与传播的中心。对

第21题(已答). 经济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创新活动大都发源于低梯度地区。错

第22题(已答). 经济梯度转移理论认为,人口结构是区域经济盛衰的主要因素。错

第23题(已答). 经济梯度转移理论认为,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对第24题(已答). 处在高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不断创新,建立新行业、新企业,创造

新产品,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同时,要果断地、有计划地逐步淘汰那些已经进入成熟与

衰退阶段的老产业。对

第25题(已答). 对原先经济很发达,但没有能适应时代潮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的新地区,

发展战略是通过大力创建新部门,改造旧部门来改变地区产业结构。对

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1题(已答). ()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A. 长三角

第2题(已答). ()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知识依赖。 B. 技术进步

第3题(已答). 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比较应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和()。 D. 产业结构的转换情况

第4题(已答). ()将是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D. 知识经济

第5题(已答). 1962年,环境科普著作()描绘了一幅由农药污染所引起的可怕景象。 C. <寂静的春天>

第6题(已答). 循环经济是()最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 A. 可持续发展

第8题(已答). ()是决定地域分工的动力。 A. 经济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9题(已答). 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是()A. 经济增长 B. 经济结构 C. 生活质量的改善第10题(已答). 地区产业结构静态比较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A. 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区

域比较 C. 制造业构成技术水平的区域比较

第11题(已答).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论包括以下几种流派()。ABCD

第12题(已答). 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要遵循生态学的定律,包括() B. 高效原理。C. 和谐原理 D. 自我调节原理

第14题(已答). 循环经济3R原则包括()。 B. 减量化 C. 再利用 D. 再循环

第15题(已答).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有()ABCD

第16题(已答).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包括()。ABCD

三、判断题(共9题,每题4分)

第17题(已答). 城市布局影响和决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错

第18题(已答). 错

城市基础产业的选择决定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方向。

第20题(已答). 进入世界性经济发展过程的先后次序是自然意义上的时间概念问题。错

第21题(已答). 区域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首先在于产业结构的转换引致产业的空间聚集,

进而成为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动力。对

第22题(已答). 城市化通过推力机制和拉力机制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

第23题(已答). 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是城市群生成和发育的运行条件。对

第24题(已答). 按照循环经济,经济增长意味着生产和消费更多的产品。错

第25题(已答). 持续性原则意味着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公平。错

党校研究生 区域经济学作业参考

1.请简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三个基石。 答: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布局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等区域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三个基石:埃德加?胡佛提出,(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2)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中国学者张敦富提出(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2.为什么产业部门会在区域之间互相转移? 答:(1)按照梯度转移理论,地区间存在梯度高低之分。处于高梯度的地区其创新活动比较频繁,新的产业部门、新产品和新技术等都不断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对新产品需求的增加和旧产品成本的上升使高梯度创新地区在产业的发展上必须有所杨弃和取舍,所以产业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有了原动力。而处于低梯度的地区,往往是处于发展的传统阶段,所能够发展的大多是技术简单、劳动密集的低水平的产业,与高梯度地区存在明显的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或者由于资源耗竭而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产业部门改善部门结构,因此低梯度地区有接受梯度转移的必要性和主动性。 (2)按照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每个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当一个产业在一定区域走向衰退时,必然促使生产要素空间上的转移,从产业衰退区域转出到处于创新

活动阶段的区域。 (3)产业的发展存在着积聚和分散的关系,产业的集聚和分散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当一个产业在一个区域过度积聚就会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引发产业向周围空间的扩散。 从上述三个方面来看,产业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既是不同梯度地区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也是产业集聚与发散发展的一种平衡。 3.请简述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标准。 答:现代区位理论对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的选择(运费、劳动力);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 4.请简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答: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包括:工业化和市场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因;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是城市化的基础动力;制度创新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因素。 5. 为什么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进行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1)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地区差异是引起贸易的基本原因之一,通过贸易彼此都能获得利益。在此基础上,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认为贸易产生的条件是,在生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 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③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及其慢富群体。 3)“两个大局”论:改革开放之初,内地支持和帮助沿海加快发展;到一定

《计算机网络》作业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作业 一、填空题 1.光纤通讯中,按使用波长区的不同可分光纤通讯方式和光纤通讯方式。单模,多模2.网络互连设备按照它们执行协议和功能转换的不同,可以分为中继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其中只负责数据链路层,而专门用于高层协议的转换。网桥,网关 3 4 5 6.ISDN 7 8.Internet中的URL是指,IP地址的网络号是。统一资源定位器, 9.在OSI 10 略。 11.ISDN 12(FSK) 13 14 15.Internet中的SNMP PPP 16 17 18.ISP是专业从事于Interne 19.当数据报在物理网络中进行传输时,IP 20.局域网协议把OSI的数据链路层分为MAC子层和 21 22.根据的编码规则,Integer 48的编码是 23.ARP 24 25 二、选择题 1.在计算机网络中,互相连接的结点之间赖以互相通信和交换数据的基础是 B 。 A.网络语言 B.网络协议 C.网络接口 D.网络标准 2.想要组成一个网络,对于服务器的要求,正确的说法是 D 。 A.必须有服务器 B.可有可无 C.不需要服务器 D.根据网络类型的要求而定 3.计算机网络通信采用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但传送效率最高的是 A 。 A.同步方式 B.异步方式 C.同步与异步方式传送效率相同 D.无法比较 4.电缆可以按照其物理结构类型分类,目前计算机网络使用最普遍的电缆类型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和

C 。 A.电话线 B.输电线 C.光纤 D.天线 5.关于OSI参考模型陈述正确的是 B 。 A.每层之间相互直接通讯 B.物理层直接传输数据 C.数据总是由应用层传输到物理层 D.数据总是由物理层传输到应用层 6.在TCP/IP协议集中, B 协议是每个应用程序必须使用的。 (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地址解析协议) 7.Ethernet LAN采用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为 D 。 CA CD 8.ISDN的基速接口提供了 B 。 +D +D +D +D 9.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C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10.SNMP是 D 协议的一部分,用来监视和检修网络的运行情况。 SPX IP 11.下面不属于网络拓朴结构的是 C 。 A.星形结构 B.总线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2.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传输数据信号,其必备的设备是 C 。 A.网卡 B.中继器 C.调制解调器 D.同轴电缆 13.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字信号1、0的方法叫 B 。 14.关于以太网网卡地址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在世界范围内唯一 B.在世界范围内不唯一 C.在一定范围内唯一 D.在一定范围内不唯一 15.物理层采用 D 手段来实现物理连接。 A.物理设备 B.物理媒体 C.传输差错控制 D.物理层协议规定的四种特性16.PCM调制中T1链路的标准速率是 A 。 A.1.544M B.3.096M C.2.048M 17.在ATM网络中,ATM结点 A 。 A.只做信头的CRC校验,不做差错控制 B.不做信头的CRC校验,不做差错控制 C.既做信头的CRC校验,也做差错控制 D.不做信头的CRC校验,只做差错控制18.TCP/IP应用程序中 C 用于测试网络中主机是否可达。 19.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20.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 A.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B.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 C.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D.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

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1.ד缩小”改为“扩大” 2.ד是”改为“不是” 3.ד宏观”改为“微观”,“微观”改为“宏观” 4.√ 5.√ 四、论述题(要点) 1.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 2.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 3.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1.(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层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5)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6)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

2021年13秋《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一_0005(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显示的全为正确答案) 1.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 综合性 满分:3分 2.()的创新理论是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 熊彼特 3. 在区域经济的环境条件下,()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与自然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一起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备的三大环境。 制度 满分:3分 4.()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区域经济学 5. 人力资源最基本的特点是() 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 满分:3分

6. 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是由()提出的。 赖宾斯坦 满分:3分 7. 德国学者()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 杜能 8.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学科。 综合性 9. 区位论对()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市场 满分:3分 10. 区域经济学是治病的科学,这是对区域经济学()的深刻总结。 应用性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了解区域经济学必须把握几个概念即()。

区域 区域经济学 2. 区域开发的特点有:()。 开发的明确性 开发的时效性 开发的综合性 3. 连锁效应包括:()。 前向关联效应 后向关联效应 旁侧关联效应 4. 区域管理由三部分组成,即()。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人口管理

环境管理 5. 区域经济发展必备的三大环境是()。 自然资源环境 人力资源环境 制度环境 6. 胡佛在其《区域经济导论》一书中,最早构建了一个区域经济学体系,这个体系包括()。 区域的空间结构及变化趋势 区域发展问题 区域政策问题 区域文化问题 7. 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即()。 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4.举例说明类型区和系统区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5.古典区位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6.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现论发展的转折点是什么? 7.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8.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9.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0.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11.自然资源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12.如何评价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3.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 14.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交易成本最小化? 15.中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6.实现中国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有哪些?17. 区域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什么? 18.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 19.区域经济增长都有哪些模式? 20.增长极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1.发展轴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2.网络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3.区域经济空间转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4. 区域经济产生衰退有几种原因? 2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26.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内涵的异同。 27.钱纳里是如何论述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 28.如何理解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为什么? 29.为什么说现代第三产业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结果? 30.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 31.如何构造以地区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框架? 32.如何评价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有悖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工业化道路? 33.为什么中国存在产业结构雷同的顽症? 3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35.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36.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37.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是什么? 38.产业布局指向的指向的概念 如何表述? 39.产业布局指向都有哪些类 型? 40.什么是产业布局指向的新 变化? 41.产业布局地域合理规模与 产业聚集的关系是什么? 42.新产业的基本概念是如何 表述的? 43.我国高新产业布局有哪些 特点? 44.绝对成本学说决定的区域贸 易是如何实现的? 45.为什么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 区进行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外? 贸易条件是什么?如何实现区 域贸易利益? 46.俄林是如何用双坐标说明区 域要素禀赋与区域贸易格局 的? 47.中国作为大国,如何发挥动 态贸易利益? 48.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 的贸易条件是如何变化的?21 世纪中国如何不断改善国际贸 易条件? 49.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 例,说明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在 中国的运用。 50.美国是如何打破地区封锁,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 51.中国地区贸易格局最大的问 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52.区域经济合作如何作用于区 域经济发展? 53.如何认识新要素学说?在区 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培育新要 素? 54.工贸合作对于珠江三角洲地 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如何体现 的?如何评价这种作用? 55.中国地区间资金合作的主要 障碍是什么? 56.如何正确认识旅游业与劳务 输出的关系? 57.如何通过技术合作加快落后 地区发展? 58.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中国 城市设置的特点与问题是什么? 59.论述城市化的概念与内涵。 59.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59.论述中国城市化的轨迹与特 征。 59.论述城乡结构转换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定量分 析。 59.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是如 何揭示城市形成过程的? 60.廖什对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贡 献是什么? 61.城镇体系有哪些类型?各有 什么特点? 62.如何评价中国的城市发展方 针? 63.为什么在“严格限制大城市 规模”的方针指导下,中国的大 城市规模却增长很快?如何评 价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政策的 绩效? 65.中国城镇规模体系存在的主 要问题是什么? 66.为什么说“增加城市个数是 调整城市规模结构的主要任 务”? 67.为什么需要降低中国的设市 标准? 68.简述基础设施的概念与特 征。 69.简述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 济发展的关系。 70.对中外基础设施的规模、结 构进行比较分析。 71.计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能 源弹性系数,并解释其曲线。 72.论述三峡建设对中国能源现 代化的意义 73.论述中国交通运输结构的特 点及发展趋势。 74.如何确定区域发展重心? 75.中国区域重心的演变轨迹是 什么?请做出合理的解释。 76.核心区与外围区划分的理论 依据是什么? 77.阐述并解释中国核心区与外 围区变化的基本格局 78.如何理解经济区划的功能和 作用? 79.请分析并评价中国现阶段经 济区划的方案。 80.为什么要制订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 8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含 义是什么? 8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预见性 表见在什么地方? 8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各类模 式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地区? 84.我国目前实施的是哪类区域 经济发展战略? 85.区域定位在区域发展战略的 制定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8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体 系包括哪几个主要类型? 87.区域产业结构与重点产业是 什么关系? 88.区域经济规划的基本内容有 哪些? 89.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 础由哪几个方面构成? 90.如何理解“超国家层面的区 域经济政策”? 91.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表现在 哪些方面? 92.各类区域经济政策之间有哪 些联系? 93.简述区域经济政策中的区域 产业的投资政策。 9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哪些质 的规定性? 95.区域创新政策作用在区域经 济发展的哪些方面? 96.如何估量地方政府对区域经 济发展的作用? 97.你对目前关于区域经济政策 理论的争论有什么看法? 98.什么是地区投资环境?它由 哪些要素组成? 100.地区经济环境包含哪些内 容?、 101.地区的文化、政治和法律环 境对区域经济发展起什么作 用? 102.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有哪些 方法? 103.什么是地区形象?为什么 要塑造地区形象? 104.塑造地区形象要遵守哪些 形象? 105.区域信息标志的建立有什 么作用? 106.为什么说世界经济一体化 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最 好的历史机遇? 107.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 史使命是什么?为什么? 108.区域经济学发展与分化的 趋势是什么? 109.举例说明区域经济理论对 产业选择的作用。 110.请列举出区域经济学未来 主要的发展方向。 答案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 么? 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 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 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 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 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 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 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 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 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 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 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 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 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 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 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 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 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 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 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 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 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 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 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 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 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 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 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 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 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 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区 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 现的?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 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 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 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 命。 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 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 着进入2l世纪的钟声,人类社 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 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

地域文化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任务二(综合练习)作业答案参考 (2015年11月4日) 操作方法:登录“广东开放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用学号、密码(出生年月日)登录——点击“更多课程”——找到课程代码“8801”——点击课程后面的“选课”——点击“课程信息”——点击“进入作业”——选“任务二”做题即可。 (因导出的题有限,如果此处查不到答案,请直接在百度查询答案查询)如果觉得每次的成绩不理想,点击“撤销交卷”即可继续重做! 一、单项选择 6 、3、岭南的“岭”指的是()。(难度系数:) A、秦岭 B、南岭 C、北岭 D、丹霞岭 参考答案:B 11 、秦末汉初()建立南越国。(难度系数:) A、赵佗 B、任嚣 C、赵昧 D、赵越 参考答案:A 8 、潮州、揭阳、潮阳、饶平、澄海、普宁、惠来和今天梅州市的丰顺,古称()。(难度系数:) A、潮州八邑 B、潮人古邑 C、潮州八府 D、潮人八邑 参考答案:A 2 、潮汕民系主要是宋以后中原汉人经()迁徙而来与原生居住民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族群体。(难度系数:) A、湖南 B、江西 C、江苏 D、福建 参考答案:D 10 、追求精细化的生活方式是()的文化特点之一。(难度系数:) A、广府民系 B、潮汕民系 C、客家民系 参考答案:B 4 、清明节的扫墓活动传说与古代的()有关。(难度系数:) A、春龙节 B、上巳节 C、寒食节 D、上元节 参考答案:C 7 、一般不在清明节进行扫墓活动,这是()的习俗。(难度系数:) A、广府民系 B、潮汕民系 C、客家民系 D、粤西地区 参考答案:C 9 、岭南地区的端午节也吃棕子,且品种多样,双色棕是()的一个特色品种。(难度系数:)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

区域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区域经济学》单元作业题(1) 1-4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区域发展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开发过程的主观行为。(×) 3.区域经济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该主体自始至终控制着开发进程。 (√) 4.区域规划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其中政府是第一主体,企业是第二主体。(×) 5.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 7.区域内部产业部门的更替,就是把区域经济要素从衰退部门转到兴旺部门来,使相同的投入能够有更多的产出。(√) 8.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就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 9.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 10.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形成于(B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的转折点是(C )。 A.农业区位论 B.工业区位论 C.市场区位论 D.运输区位论 3.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B )首先提出来的。 A.库茨涅兹 B.科林·克拉克 C.配第 D.熊彼特 4.容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的是( D )区域。 A纯自然资源型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D资源缺乏型 1 / 14 5.下列哪种产业拥有的影响力系数最大?(A ) A建筑业B农业C采掘业D商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A C D ) A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B单纯从事某项活动的小区 C全国国土D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2.古典区位理论包括(B C D)。 A中心地理论B农业区位论C工业区位论D运输区位论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A B C )。

区域经济学试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开发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 2.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3.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4.任何地区都应放弃自身优势去发展那些在全国分工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5.后向联系产业是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后服务或进一步加工的产业。()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AB)。 A.经济地理学 B.区位理论 C.均衡增长理论 D.非均衡增长理论 2.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指(ABC)。 A.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B.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C.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D.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可分性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包括(ABCD)。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BCD)。 A. 区域自然环境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连锁效应”包括(ABD)。 A.前向关联效应 B.后向关联效应 C. 集聚效应 D.旁侧关联效应 6.区域开发的特点包括(ABCD)。 A.开发对象位置的明确性 B.开发范围的明确性 C.开发的时效性 D.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7.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要害性阶段是(B)。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D.后工业化社会 8.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是(C)。 A.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海内生产总值增加 C.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D.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9.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AB)。 A.人口和劳动力 B.市场 C.自然环境 D.自然资源 10.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分为(BCD)。 A.国际经济合作 B.民间合作 C.官方合作 D.官民合作 11.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BD)。 A.股份合资 B.信贷 C.契约合资 D.证券投资 12.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包括(ABCD)。 A.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金融学网上作业参考答案.doc

1. 结合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相关数据分析汇率的作用 解答: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市场操作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实践证明,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加入WTO以后,随着贸易和投资的变化,国际收支的变化可能会较大,同时也会面临更大的外部冲击。为此,我们将继续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发挥汇率在平衡国际收支,抵御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方面的作用。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次汇率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汇率调控的方式。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这里的"一篮子货币",是指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篮子内的货币构成,将综合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外商直接投资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将有利于增加汇率弹性,抑制单边投机,维护多边汇。 二是中间价的确定和日浮动区间。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3%的幅度内浮动率稳定。 三是起始汇率的调整。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这是一次性地小幅升值2%,并不是指人民币汇率第一步调整2%,事后还会有进一步的调整。因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重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而非人民币汇率水平在数量上的增减。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 放弃单一盯住美元,不仅表现为以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更富弹性,而且在于发挥汇率价格的杠杆作用,以便用汇率价格机制来调节国内外市场资源流向,以便促进短期宏观经济的目的(因为,汇率如同利率一样是短期宏观调控主要手段)。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今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化,完全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变化,取决于国内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不是理论模型的高估或低估。这也预示着人民币汇率水平可能会有向上或向下的浮动。 目前人民币的汇价趋势是不断升值,这种趋势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趋势是顺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表现,它对缓解中国贸易顺差会有一定的作用。人民币升值趋势对中国的贸易不会有太大的负面影响。中国的贸易仍然会有很大的发展,只是出口商品的构造会更加高度化,出口产品的附加价值会越来越高。中国人天生会做生意,又能吃苦。另外人们应该更多的关注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经济平衡、产业构造调整的作用。

区域经济学作业234及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炎、区际互动三方面和区域内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要素。 2、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新区域经济观:知识经济的显现,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因此,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4、国际区域经济: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际一体化。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作为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式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欧洲联盟:最早是由法国联办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于1957年3月签订《罗马条约》,并于1958年元旦成立的,最早称为欧洲共同体。 6、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7、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由12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一个非正式论坛组织,后来发展为一支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 二、问答 1、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 答:(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3)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和创造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所以人们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创立视作人类20世纪末的伟大创举。(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5)把特区经济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将它作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系统地介绍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全面研究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条件以及经济特区的类型、模式及其运作机制。 2、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经济区域要与区域经济相区别.

区域经济学作业题参考答案.doc

区域经济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作业⑴ 1、请简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三个基石。 答: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埃德加?胡佛:(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2)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张敦富:(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2、为什么产业部门会在区域之间互相转移? 答:(1)按照梯度转移理论,地区间存在梯度高低之分。处于高梯度的地区其创新活动比较频繁,新的产业部门、新产品和新技术等都不断的产生和发展。同时, 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对新产品需求的增加和旧产品成本的上升使高梯度创新地区在产业的发展上必须有所杨弃和取舍,所以产业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有了原动力。而处于低梯度的地区,往往是处于发展的传统阶段,所能够发展的大多是技术简单、劳动密集的低水平的产业,与高梯度地区存在明显的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或者由于资源耗竭而经济停滞,迫切需耍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产业部门改善部门结构,因此低梯度地区有接受梯度转移的必耍性和主动性。 (2)按照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每个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当一个产业在一定区域走向衰退时,必然促使生产要素空间上的转移,从产业衰退区域转出到处于创新活动阶段的区域。 (3)产业的发展存在着积聚和分散的关系,产业的集聚和分散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而。当一个产业在一个区域过度积聚就会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引发产业向周围空间的扩散。 从上述三个方面来看,产业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既是不同梯度地区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也是产业集聚与发散发展的一种平衡。 3、请简述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标准。 答:(1)成本最低的选择(运费、劳动力) (2)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 (3)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 4、请简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答:(1)工业化和市场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因。 (2)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是城市化的基础动力。 (3)制度创新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耍因素。

区域经济学作业

区域经济学作业 200920171004 产业经济郝晓华 1.增长极、点轴开发、网络开发模式的内在关联性 增长极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 1950)提出。起初它是用来描述关键产业(Key industry)对相关产业的联系效应、乘数效应等经济关联。布代维尔等将增长极概念赋予空间内涵后,增长极理论逐渐演变为一种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理论。佩鲁认为经济空间存在着极化过程而不是平衡的,增长并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极上,然后沿着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造成影响。增长极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即增长极通过其吸引和扩散力的作用,不断地增大自身的规律,对所在地区产生支配性影响,从而不仅使所在地区经济获得优先增长,而且带动周围地区的迅速发展。佩鲁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来论述增长极的形成条件。他认为增长极的形成至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存在;二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的能力;三是适当的周围环境的配合。此后,一些学者将增长极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了区域范围,提出了区域增长极的概念,应用增长极模式进行区域经济开发。60年代初,L·罗德文(L.Ro,lwin)首次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应用于区域规划中,并提出了增长极的空间含义。到60年代中期,布尔维尔(J·B·Bouolevile)又重新系统分析了经济空间的概念,提出并改进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首次基于外部经济和集聚经济分析,系统地从理论上将增长极的经济含义推广到地理含义,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与一定地理范围相联系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而且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着重强调了增长极的空间特征。他说:“一个区域增长极是指区位在一个城市区,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进一步增长发展的一系列推进性产业”。 增长极开发布局模式通过集聚、创新和扩散三阶段的发展,集聚功能与规模效应、创新功能与示范效应、辐射功能与扩散效应于一身,忠实地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是一种极具效率的经济布局模式。增长极理论通常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 点轴布局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增长极理论是点轴系统理论“点”的思想源泉。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家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6.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大国()。要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尽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a. 帝国主义 b. 霸权主义 c. 殖民主义 d. 沙文主义 参考答案:D 7.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人生目的,回答();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a. 人为什么活着 b. 人是什么 c. 人的本质 d.人生信仰 参考答案:A 8.每个人在人生实践中,都会遇到义利、荣辱、善恶、苦乐、得失、成败、祸福、生死等()。 a. 人生困惑 b. 人生课题 c. 人生矛盾 d. 人生问题 参考答案:C 9.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合理调控情绪;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a. 健康观念 b. 生活目标 c. 人生观 d.道德观 参考答案:C 10.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a. 个人与他人 b. 个人与集体 c. 个人与国家 d. 个人与个人 参考答案:A 1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爱国守法、明礼()、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a. 诚恳 b. 诚信 c. 诚挚 d. 诚实 参考答案:B 12.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就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和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特别是那些反映()、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的积极内容。 a. 普适性 b. 普遍性 c. 普及性 d.普通性 参考答案:B 13.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秩序等。 a. 网络 b. 社会 c. 机关 d. 社区 参考答案:A 14.大学生遵守网络生活中的公共道德,要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精神。 a. 法治 b. 自由 c. 自觉 d. 自律 参考答案:D 15.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a. 团结友爱 b. 尊老爱幼 c. 遵纪守法 d. 诚实守信 参考答案:C 16.《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权利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义务有: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 a. 法规 b. 道德 c. 精神 d. 纪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