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章-醛和酮--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11章-醛和酮--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11章-醛和酮--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11章-醛和酮--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第十一章 醛和酮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解:(1)2-甲基-3-戊酮 (2)4-甲基-2-乙基己醛 (3)(E)-4-己烯醛 (4)(Z)-3-甲基-2-庚烯-5-炔-4-酮 (5)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6)4-甲氧基苯乙酮 (7)(1R, 2R)-2-甲基环己甲醛 (8)(R)-3-溴-2-丁酮 (9)3-甲酰基戊二醛 (10)螺[4.5]-8-癸酮

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HC N加成时的平衡常数K值大小。 解:(1)③>②>① (2)①>③>②

3.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羰基活性排序。

解:(1)③>①>② (2)④>③>②>① (3)③>②>①

4. 在下列化合物中,将活性亚甲基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 解:(1)>(4)>(2)>(3)

5. 下列羰基化合物都存在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请按烯醇式含量大小排列。 解:(4)>(5)>(2)>(3)>(1)

6. 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两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1)

CHO +H 2N

CH N

(2)HC

CH + 2CH 2O HOCH 2C CCH 2OH

(3)

O

+

N H

N

(4)

O +NH 2OH NOH

(5)

O

HCN/OH -OH CN

H 2O/H +

OH COOH

(6)

O

3

(7)Ph

O

2Ph

OH

Ph

O

Ph 次

+主

(8)

O CH 3

+

O

EtO -O

CH 3

O

(9)

O O

+

CHO

EtO -

CHO O

O

(10)CH 32Br

O

22HCl

O C

O CH 3CH 2Br

(11)

O

CH 3

+H 2

Pd/C

O

CH 3

CH 3

CH 3

CH 3

O

(12)CH 3

CH 3

CH 3

OH

NaBH 432H 3O

+

CH 3

CH 3

CH 3

OH

+主

(13)

O

3

H 3O +

OH

(主)

(14)Ph

O

3+

Ph CH 3

OH OH

Ph CH 3

O

Ph

Ph

(15)

O

+Br 2

HOAc

CH 2Br

O

2019年有机化学高鸿宾第四版答案第十一章醛酮醌.doc

第十一章 醛、酮和醌 (一) 写出丙醛与下列各试剂反应时生成产物的构造式。 (1) NaBH 4,NaOH 水溶液 (2) C 2H 5MgBr ,然后加H 2O (3) LiAlH 4 , 然后加H 2O (4) NaHSO 3 (5) NaHSO 3 , 然后加NaCN (6) OH - , H 2O (7) OH - , H 2O , 然后加热 (8) HOCH 2CH 2OH , H + (9) Ag(NH 3)2OH (10) NH 2OH 解: (1)、CH 3CH 2CH 2OH (2)、 CH 3CH 2C 2H 5 OH (3)、CH 3CH 2CH 2OH (4)、CH 3CH 2CH SO 3Na OH (5)、CH 3CH 2CH CN OH (6)、CH 3CH 2CHCHO CH 3 OH (7)、 CH 3CH 2CH=CCHO 3 (8)、O CH 3CH 2C O H (9)、CH 3CH 2COO - + Ag (10)、CH 3CH 2CH=NOH (二) 写出苯甲醛与上题各试剂反应时生成产物的构造式,若不反应请注明。 (1)、C 6H 5 CH 2OH (2)、C 6H 5CH C 2H 5 OH (3)、C 6H 5 CH 2OH (4)、 C 6H 53Na OH (5)、 C 6H 5OH (6)、不反应 (7)、不反应 (8)、O C O C 6H 5 H (9)、C 6H 5COO - (10)、C 6H 5 C=NOH (三)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其羰基的活性排列成序。 (1) CH 3O ,CH 3O , CH 32CH 3O ,(CH 3)33)3 O (2) CH 33 O C 2H 53O ,

有机化学基础醛和酮教案

有机化学基础 § 3 烃的含氧衍生物 教案 §3-2 醛和酮 一、醛类 1、概念和分子组成结构 (1)醛类—由烃基和醛基相连而构成的有机物。 讲解:醛基一定要连在碳原子上,例如: 讲解:特例 (2)分子组成:饱和一元脂肪醛:C n H 2n O(n ≥1) 示性式:C n H 2n+1CHO(n ≥0) 注意:饱和一元脂肪醛的Ω=1 注意:醛基必须写为-CHO ,绝对不能写成-COH ,且C-H 不要省略。 (3)分子结构:C=O 键类似C=C ,键角为120°,例如: 设问:插入氧原子为什么影响了氢原子数目 讲解:形成了双键。 (4)类别 按 烃 基:脂肪醛、脂环醛、芳香醛 按醛基数目:一元醛、二元醛、多元醛 例如: (5)同分异构体:碳链异构和官能团异构 练习:写出C 4H 8O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法和习惯法命名。 C H 3O C H O H O 苯(基)甲醛 H O 环己醛 H C H O

讲解:C 3H 7CHO 设问:还有什么同分异构体 讲解:不饱和醚和环醚,请举例。 设问:丙醛的如何变换成为丙酮 例题: 2、醛类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甲醛为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 注:37~40%的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Formalin 。 乙醛为无色液体,易挥发(20.8℃),与水和乙醇互溶。 读书:P56图3-11、12、资料卡片 (2)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氧化成酸 A 、与银氨溶液反应—银镜反应 演示:P57实验3-5 配置:1mL2%AgNO 3溶液,边振荡边滴入2%的氨水,直至沉淀刚好完全溶解。 反应:324Ag NH H O AgOH NH +++?=↓+、332AgOH+2NH =[Ag(NH )]OH 总式:32324Ag 3NH H O [Ag(NH )]OH NH ++++=+ 现象:无色溶液→白色沉淀→棕褐色沉淀→无色溶液 操作:在上述银氨溶液中滴加3滴乙醛,置于温水浴中。

第十一章醛和酮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十一章 醛和酮习题 练习一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CH 3)2CHCHO (2)H 2C=CHCH 2CH(C 2H 5)(CH 2)3CHO (3) HO (4)H 3CO (5)(CH 3)2CHCOCH 2CH 3 (6) O (7) H (8) 2H 5 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2-methybutanal (2) cyclohexanecarbaldehyde (3)4-penten-2-one (4)5-chloro-3-methylpentanal (5)3-ethylbenzaldehyde (6)1-phenyl-2-buten-1-one 3、 以沸点增高为序排列下列各化合物,并说明理由。 (1)a. H 2C=CHCH 2CHO b. H 2C=CHOCH=CH 2

O CH 3 O 3 2 c. H 2C=CHCH 2CH 2OH d. H 2C=CHCH 2CH 2CH 3 CHO HO HO CHO CHO CHO OH (2)a. b. c. d. 4、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 OCH 3 O OCH 3 NH 2NH 2,NaOH ( ?t??òò?t′? OCH 3 ) OCH 3 O C 6H 5 MgBr OMgBr H 3O + ( OH ) (2) ( ) C 6H 5 C 6H 5 (3) PhCH=CHCHO Ag 2O ( PhCH=CHCOOH ) (4) H 2C=CHCH 2CHO LiAlO 4 ( H 2C=CHCH 2CH 2OH ) C H COCH NH 2NHCONH 2 ( C 6H 5C=NNHCONH 2 ) (5) ( 5) (6) ( 6) 6 5 3 O Se 2O O O ( ) ( O CH 3 + _ PH 3P CH 2 ) CH 2 CH 2 + C H COCH=CH C 2H 5ONa ( ) (7) (7) (8) O CH 3 O 6 5 ( KOH,H +O ) 2 C 2H 5OH O H OH C 6H 5 O ( (9) (9) HCN,OH -) CN OH Br CHO + HCHO (10) (10) NaOH Br CH OH + H COO - 5、 以 HCN 对羰基加成反应平衡常数 K 增大为序,排列下列化合物,并说明理由。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一章 醛和酮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 醛和酮习题答案(最新版)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O CH 3CH 2 CH(CH 3)2(1) (2) CH 3CH 22CH 3 C 2H 5 CHO H 3C H H CH 2CH 2CHO (3) C C H 3C O H CH 3H 3C (4) CHO OCH 3 (5) COCH 3 3(6) 3 (7) H COCH 3 3 Br (8) OHCCH 2CHCH 2CHO (9) O (10)

解:(1) 2-甲基-3-戊酮(2)4-甲基-2-乙基己醛 (3)反-4己烯醛(4)Z-3-甲基-2庚烯-5-炔-4-酮 (5)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6)对甲氧基苯乙酮 (7)反-2-甲基环己基甲醛(8)3R-3-溴-2-丁酮 (9)3-甲酰基戊二醛(10)螺[]癸-8-酮 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HCN加成时的平衡常数K值大小。(1)Ph2CO (2)PhCOCH3(3)Cl3CHO (4)ClCH2CHO (5)PhCHO(6)CH3CHO 解:(1)<(2)<(5)<(6)<(4)<(3) 原因: HCN对羰基加成是亲核加成,能降低羰基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的结构因素将会使K值增大,故K值顺序是:(6)<(4)<(3),而羰基碳原子的空间位阻愈小,则K值增大,故K 值的顺序是:(1)<(2)<(5)<(6) ,综合考虑:则K值顺序是:(1)<(2)<(5)<(6)<(4)<(3)。 6. 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2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CHO+H2N (1) (2) HC CH+2CH2O

大学有机化学第九章醛、酮、醌

第八章 醛、酮、醌 用IUPAC 及普通命名法(如果可能的话)命名或写出结构式 a.(CH 3)2CHCHO b. CH 2CHO c. H 3C CHO d. (CH 3)2CHCOCH 3 e. (CH 3)2CHCOCH(CH 3)2 f. CHO OH 3C g. h. (CH 3)2C=CHCHO CH 2=CHCHO j.CH 3CH 2CH=CHCH 2COCH 3 i.CH 3COCH 2CH 2COCH 2CH 3k.(S)-3-甲基-2-戊酮 l. β-溴丙醛 m. 1,1,1—三氯代—3—戊酮 n. 三甲基乙醛 o. 3—戊酮醛 p. 肉桂醛 q. 苯乙酮 r. 1,3-环己二酮 答案:a. 异丁醛 2-甲基丙醛 b. 苯乙醛 c. 对甲基苯甲 醛 d. 3-甲基-2-丁酮 e. 2,4-二甲基-3-戊酮 f. 间甲氧基苯甲醛 g.3-甲基-2-丁烯醛 h. 2-丙烯醛 i. 2,5-庚二酮 j. 4-庚烯-2-酮 O O CCl 3CH 2COCH 2CH 3 k.(CH 3)3CCHO l.CH 3CH 2COCH 2CHO m. CH=CHCHO n. C CH 3O o.p. C 2H 5 COCH 3 H CH 3 BrCH 2CH 2CHO q. r. 写出任意一个属于下列各类化合物的结构式。 a .α,β-不饱和酮 b. α-卤代酮 c. β-羟基酮 d. β-酮醛 答案:CH 2=CHCOCH 3 CH 2CH 2COCH 3 XCH 2CHO a. b. c.OH d.CH 3COCH 2CHO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第十章醛酮醌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 醛酮醌习题及答案 习题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 ⑴ 2- 甲基丙醛 ⑽苯甲醛 -2,4- 二硝基苯腙 3. 写出分子式为 C 8H 8O ,含有苯环的羰基化合物和名称。 4. 写出 2- 甲基环戊酮与下列试剂反应的产物: ⑴LiAlH 4 ⑵ NaBH 4 ⑶NH 2NH 2 ⑷ C 6H 5NHNH 2 ⑸(a)NH 2OH (b)HCl ⑹C 2H 5MgBr,H 2 O ⑺Zn-Hg/HCl ⑻NaCN/H 2SO 4 ⑼HOCH 2CH 2OH , 干 HCl 5. 理化性质比较: ⑽CH 3COOOH 1)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沸点: A:①CH 3CH 2CH 2CH 3 ② CH 3CH 2CH 2CH 2OH ③CH 3CH 2CHCHO 2)比较下列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⑶乙二醛缩甲 醛 ⑷( E )-3- 苯基丙烯醛 ⑸( R )-3- 氯-2- 丁酮 ⑹苯乙酮 ⑺5, 6-二氯-2- 环己烯 -1 ,4-二酮 ⑻环己酮缩 氨脲 (1) O CH 3CH 2CCH(CH ) CH 3 CH 3 (2) CH 3CH 2CHCH 2CHCH 2CHO (3) CH 3 (5) Cl CH CH 3CH 2CHCHO CH 2CH 2CHO CHO (7) ⑵乙烯酮 ⑼三聚乙醛 CHO OH (4) H C 2H 5 CH 3 COCH 3 (6) O CH OH OCH 3 (13) O OH O C O H C H =N-OH (10) O ③ CHO

CHO 3)比较下列化合物与 HCN 加成反应的活性: ① CH 3 CHO ② C 6H 5COCH 3 ③ CH 3COCH 3 O ④ C 6H 5CC 6H 5 4)比较下列化合物与 NaHSO 3 加成反应的活性: O ① ② ③ 5)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稳定性: O ③ ④ 比较下列负离子的稳定性: O 6) 7) ② 比较下列化合物 ① CH 3 CHO ② 6. 完成下列反应: O CH 3 O pka 的大小: CH 3COCH 3 ③ C 6H 5COCH 3 O ④ C 6H 5CC 6H 5 HCN CH 3CH 2COCH 3 CH 3 COCH 3 稀 H 2SO 4 OH - NaHSO 3 H 2O O CH 3 -C-CH 2CH 3 Br 2 / Fe OH - CH 3MgBr H 2O ? Mg ? 无水乙醚 CH CNa C 6 H 5CCH 3 NH 2OH CH 3CHO H 2O / H + ? ? H 3O + ? HCl

11章醛和酮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 醛和酮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解:(1)2-甲基-3-戊酮 (2)4-甲基-2-乙基己醛 (3)(E)-4-己烯醛 (4)(Z)-3-甲基-2-庚烯-5-炔-4-酮 (5)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6)4-甲氧基苯乙酮 (7)(1R, 2R)-2-甲基环己甲醛 (8)(R)-3-溴-2-丁酮 (9)3-甲酰基戊二醛 (10)螺[]-8-癸酮 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HCN 加成时的平衡常数K 值大小。 解:(1)③>②>① (2)①>③>② 3.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羰基活性排序。 解:(1)③>①>② (2)④>③>②>① (3)③>②>① 4. 在下列化合物中,将活性亚甲基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 解:(1)>(4)>(2)>(3) 5. 下列羰基化合物都存在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请按烯醇式含量大小排列。 解:(4)>(5)>(2)>(3)>(1) 6. 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两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1) CHO +H 2N CH N (2)HC CH + 2CH 2O HOCH 2C CCH 2OH (3) O + N H N (4) O +NH 2OH NOH

(5) O HCN/OH - CN H 2O/H + COOH (6) O 3 (7)Ph O 2Ph OH Ph O Ph 次 +主 次 (8) O CH 3 + O EtO -O CH 3 O (9) O O + CHO EtO - CHO O O (10)CH 32Br O 22HCl O C O CH 3CH 2Br (11) O CH 3 +H 2 Pd/C O CH 3 CH 3 CH 3 CH 3 O (12)CH 3 CH 3 CH 3 OH NaBH 432H 3O + CH 3 CH 3 CH 3 OH +主 次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一章 醛和酮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醛和酮习题答案(最新版)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解:(1) 2-甲基-3-戊酮(2)4-甲基-2-乙基己醛(3)反-4己烯醛(4)Z-3-甲基-2庚烯-5-炔-4-酮(5)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6)对甲氧基苯乙酮 (7)反-2-甲基环己基甲醛(8)3R-3-溴-2-丁酮 (9)3-甲酰基戊二醛(10)螺[]癸-8-酮 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HCN加成时的平衡常数K值大小。(1)Ph2CO (2)PhCOCH3(3)Cl3CHO (4)ClCH2CHO (5)PhCHO(6)CH3CHO 解:(1)<(2)<(5)<(6)<(4)<(3) 原因: HCN对羰基加成是亲核加成,能降低羰基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的结构因素将会使K值增大,故K值顺序是: (6)<(4)<(3),而羰基碳原子的空间位阻愈小,则K值增大,故K 值的顺序是:(1)<(2)<(5)<(6) ,综合考虑:则K值顺序 是:(1)<(2)<(5)<(6)<(4)<(3)。 6. 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2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解: 7. 鉴别下列化合物: 解: 或 12. 如何实现下列转变?

解: 13. 以甲苯及必要的试剂合成下列化合物。 解: (1) (2) 14. 以苯及不超过2个碳的有机物合成下列化合物。 解: (2) 解: 18. 化合物F,分子式为C10H16O,能发生银镜反应,F对220 nm紫外线有强烈吸收,核磁共振数据表明F分子中有三个甲基,双键上的氢原子的核磁共振信号互相间无偶合作用,F经臭氧化还原水解后得等物质的量的乙二醛、丙酮和化合物G,G分子式为 C5H8O2,G能发生银镜反应和碘仿反应。试推出化合物F和G的合理结构。 解: 19. 化合物A,分子式为C6H12O3其IR谱在1710 cm-1有强吸收峰,当用I2-NaOH处理时能生成黄色沉淀,但不能与托伦试剂生成银镜,然而,在先经稀硝酸处理后,再与托伦试剂作用下,有银镜生成。A的I HNMR 谱如下: δ (s,3H),δ (d, 2H) , δ(s,6H) , δ(t,1H)。试推测其结构。 解: 20. 某化合物A,分子式为C5H12O,具有光学活性,当用K2Cr2O7氧化时得到没有旋光的B,分子式为 C5H10O,B与CH3CH2CH2MgBr

(完整版)第11章醛酮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11章醛酮习题参考答案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1) O II CH3CH2C—CH(CH3)2 2-甲基-3-戊酮 ⑶ (2) CH3 C2H5 CH3CH2CHCH2CH——CHO 4-甲基-2-乙基己醛 ⑷ O CHO (1R,2R) -2-甲基环己烷甲醛 (9) OHCCH2CHCH2CHO CHO 丙烷-1,2,3-三甲醛 (或3-甲酰基-1,5-戊二醛) (E)-4-己烯醛 (5) CHO OH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7) CH3 (R) (Z)-3-甲基-2-庚烯-5-炔-4-酮 (6) COCH3 OCH3 4-甲氧基苯乙酮或 1- ( 4-甲氧基苯基)乙酮 H CH2CH2CHO (R)-3-溴2-丁酮 螺[4.5]癸-8酮

(3) 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 H CN 加成时 的平衡常数 K 值大 小。 答: 答: ① PgCO ② PhC(CH 3 ③ Cl 3CCHO ⑵ ① CICH b CHO ② PhCHD ①,③〉② ③ CH j CHO 3.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羰基活性排序。 (1) ① CH j CH b CHO ② PhCHO ③ CI 3 CCHO 答: ④,③沁竹

4. 在下列化合物中,将活性亚甲基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列。 答:⑴> (4) > (2) > (3) 5.下列羰基化合物都存在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请按烯醇 式含量大小排列。 答: H =0 (1) O2NCH2NO2(2) C6H5COCH 2COCH3 (3) CH3COCH2COCH3(4) C6H5COCH 2COCF3 II (1)CH3CCH2CH3 0 0 II II CH3CCHCCH3 (4) COCH3(5) O O II II CH3CCH2CCH3 O II CH3CCHCOOC2H5 COCH3 O II CH3CCH2CO2C2H5 答: > (5) > (2) > (3) > (1) 6.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两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②

第十一章 醛、酮、醌练习及答案

第十一章醛、酮、醌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答案: (1)2-甲基丙醛(2)5-乙基-7-辛烯醛(3)3-苯基-2-丙烯醛(4)4-羟基-3-乙酰基苯甲醛(5)2-甲基-3-戊酮(6)4-乙撑基环己酮或4-亚乙基环己酮(7)1-苯基丙酮(8)反-2-甲基-4-乙基环己酮 2、写出下列有机物的构造式: (1) 2-methylbutanal (2) cyclohexanecarbaldehyde (3) 4-penten-2-one (4) 5-chloro-3-methylpentanal (5) 3-ethylbenzaldehyde (6) 1-phenyl-2-buten-1-one 答案: 3、以沸点增高为序排列下列各化合物,并说明理由: (1) a. CH2=CHCH2CHO b. CH2=CHOCH=CH2c. CH2=CHCH2CH2OH d. CH2=CHCH2CH2CH3 (2)

答案: (1) :C > A > B > D (2) :B(321) > C(240) > D > A 4、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答案:

5、试设计一个最复合的化学方法,帮助某工厂分析其排出的废水中是否含有醛类,是否含有甲醛?并说明理由。 答案:用Schiff试剂检验废水,阳性反应(无色变紫红色)表示可能有醛的存在,再加多量浓硫酸,紫色不褪的话,示有甲醛。 6、以HCN对羰基亲核加成反就平衡常数K增大为序,排列下列化合物,并说明理由。 (1) Ph2CO (2) PhCOCH3 (3) Cl3CCHO (4) ClCH2CHO (5) PhCHO (6) CH3CHO 答案: HCN对羰基加成是亲核加成,能降低羰基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的结构因素将会使K值增大,故K值顺序是:(6)<(4)<(3),而羰基碳原子的空间位阻愈小,则K值增大,故K 值的顺序是:(1)<(2)<(5)<(6) 综合考虑:(1) < (2) < (5) < (6) < (4) < (3) 7、预料下列反应主要产物: 答案: (1) 该反应应遵守Cram规则,亲核试剂应从优势构象中位阻更小的一边进攻。 (2)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一章-醛和酮-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一章-醛和酮-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 醛和酮习题答案(最新版)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O CH 3CH 2 CH(CH 3)2(1) (2) CH 3CH 22CH 3 C 2H 5 CHO H 3C H H CH 2CH 2CHO (3) C C H 3C O H CH 3H 3C (4) CHO OCH 3 (5) COCH 3 3 (6) CH 3 H H (7)

H COCH 3 3 Br (8) OHCCH 2CHCH 2CHO (9) O (10) 解:(1) 2-甲基-3-戊酮 (2)4-甲基-2-乙基己醛 (3)反-4己烯醛 (4)Z-3-甲基-2庚烯-5-炔-4-酮 (5)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 (6)对甲氧基苯乙酮 (7)反-2-甲基环己基甲醛 (8)3R-3-溴-2-丁酮 (9)3-甲酰基戊二醛 (10)螺[4.5]癸-8-酮 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HCN 加成时的平衡常数K 值大小。 (1)Ph 2CO (2)PhCOCH 3 (3)Cl 3CHO (4)ClCH 2CHO (5)PhCHO (6)CH 3CHO 解:(1)<(2)<(5)<(6)<(4)<(3) 原因: HCN 对羰基加成是亲核加成,能降低羰基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的结构因素将会使K 值增大,故K 值顺序是:(6)<(4)<(3),而羰基碳原子的空间位阻愈小,则K 值增大,

故K 值的顺序是:(1)<(2)<(5)<(6) ,综合考虑:则K 值顺序是:(1)<(2)<(5)<(6)<(4)<(3)。 6. 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2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CHO + H 2N (1) HC CH + 2CH 2O (2) O N +(3) 苯 , 加热 O + (4) NH 2 HCN/OH -H 2O/H + ? (5)

大学有机化学第九章醛、酮、醌

第八章 醛、酮、醌 9.1 用IUPAC 及普通命名法(如果可能的话)命名或写出结构式 a.(CH 3)2CHCHO b. CH 2CHO c. H 3C CHO d. (CH 3)2CHCOCH 3 e. (CH 3)2CHCOCH(CH 3)2 f. CHO OH 3C g. h. (CH 3)2C=CHCHO CH 2=CHCHO j.CH 3CH 2CH=CHCH 2COCH 3 i.CH 3COCH 2CH 2COCH 2CH 3k.(S)-3-甲基-2-戊酮 l. β-溴丙醛 m. 1,1,1—三氯代—3—戊酮 n. 三甲基乙醛 o. 3—戊酮醛 p. 肉桂醛 q. 苯乙酮 r. 1,3-环己二酮 答案:a. 异丁醛 2-甲基丙醛 b. 苯乙醛 c. 对甲基苯甲醛 d. 3-甲基-2-丁酮 e. 2,4-二甲基-3-戊酮 f. 间甲氧基苯甲醛 g.3-甲基-2-丁烯醛 h. 2-丙烯醛 i. 2,5-庚二酮 j. 4-庚烯-2-酮 O O CCl 3CH 2COCH 2CH 3 k. (CH 3)3CCHO l.CH 3CH 2COCH 2CHO m. CH=CHCHO n. C CH 3O o.p. C 2H 5 COCH 3 H CH 3 BrCH 2CH 2CHO q. r. 9.2 写出任意一个属于下列各类化合物的结构式。 a .α,β-不饱和酮 b. α-卤代酮 c. β-羟基酮 d. β-酮醛 答案:CH 2=CHCOCH 3 CH 2CH 2COCH 3 XCH 2CHO a. b. c.OH d.CH 3COCH 2CHO 9.3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a.CH 3COCH 2CH 3+H 2N -OH b.Cl 3CCHO + H 2O c.H 3C CHO + KMnO 4 + d.CH 3CH 2CHO 稀NaOH e.C 6H 5COCH 3 +C 6H 5MgBr H + 2f.O +H 2NNHC 6H 5g.(CH 3)3CCHO 浓NaOH h. O +(CH 3)2C(CH 2OH)2 O i.+ K 2Cr 2O 7+ j. CHO 4室温

(完整word版)第十章醛酮醌习题及答案

1 第十章 醛酮醌习题及答案 习题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CH 3CH 2CCH(CH 3)2 O (1)(2)(3) CH 3CH 2CHCH 2CHCH 2CHO CH 3 CH 3 CH 3H H CH 2CH 2CHO (4)(5)CH 3 C 2H 5 COCH 3H CH 3CH 2 Cl (6) O CH 3 CH 3(7) CHO OH OCH 3 (11) (8) (9) (10) C O C O C O C H OH O O (12) (13) (14) (15) CH=NHN =N-OH O O O O CH 3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 ⑴2-甲基丙醛 ⑵乙烯酮 ⑶乙二醛缩甲醛 ⑷(E )-3-苯基丙烯醛 ⑸(R )-3-氯-2-丁酮 ⑹苯乙酮 ⑺5,6-二氯-2-环己烯-1,4-二酮 ⑻环己酮缩氨脲 ⑼三聚乙醛 ⑽苯甲醛-2,4-二硝基苯腙 3.写出分子式为C 8H 8O ,含有苯环的羰基化合物和名称。 4.写出2-甲基环戊酮与下列试剂反应的产物: ⑴LiAlH 4 ⑵NaBH 4 ⑶NH 2NH 2 ⑷C 6H 5NHNH 2 ⑸(a)NH 2OH (b)HCl ⑹C 2H 5MgBr,H 2O ⑺Zn-Hg/HCl ⑻NaCN/H 2SO 4 ⑼HOCH 2CH 2OH ,干HCl ⑽CH 3COOOH 5.理化性质比较: (1)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沸点: A:①CH 3CH 2CH 2CH 3 ②CH 3CH 2CH 2CH 2OH ③CH 3CH 2CHCHO OH ③ ① CHO ②CHO HO CHO HO CHO ④ B: (2)比较下列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第11章醛和酮练习与实践1

第十一章 醛和酮 练习与实践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R(Ar)C O H —CHO 甲醛 HCHO 苯甲醛 CHO R(Ar)O R'(Ar') O 丙酮 C CH 3 CH 3O 苯甲酮 O CH 3 半缩醛 缩醛 土伦试剂 费林试剂 二、选择题 1.临床上用于检查尿中丙酮的试剂为 ( C ) A.费林试剂 B.土伦试剂 C.Na 2[Fe(CN)5NO]+NaOH D.希夫试剂 2.用费林试剂可区别 ( D ) A.芳香醛和脂肪酮 B.脂肪酮和芳香酮 C.芳香醛和芳香酮 D.脂肪醛和芳香醛 3.通过氧化仲醇的方法可制备 ( B ) A.醛 B.酮 C.酸 D.醚 4.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B )

5.能与品红亚硫酸试剂显色的化合物是(D) A.苯乙酮 B.丙酮 C.丙醇 D.丙醛 6.不能被费林试剂氧化的化合物是(B) 7.丁酮加氢后生成(C) A.丁醛 B.丁醇 C.2-丁醇 D.叔丁醇 8.土伦试剂的主要成分是(A) A.[Ag(NH3)2]OH B.Cu(OH)2 C.NH3·H2O D.AgNO3 9.下列化合物中符合通式C n H2n O,但不能与土伦试剂反应的是(C) A.丙醇 B.丙醛 C.丙酮 D.丙醚 10.下列化合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B ) A.乙醛和乙醇 B.丙醛和丙酮 C.丙酮和丙醇 D.丙烷和丙烯

三、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2,3-二甲基丁醛 4-甲基 -2-戊酮 苯乙酮 3-甲基苯甲醛 2,2-二甲基环己酮 C Cl 3CHO 7.3-甲基戊醛 8.对甲氧基苯甲醛 9.3-甲基-2-戊酮 CH 2CH CH 2CHO CH 3 CH 3 C H O O C H 3 CH 3CH 2 C CH 3 O CH 3 四、完成下列化学反应式 CH 3CH 2CHO +H 2 Ni CH 3 CH 2CH 2OH CH 3C CH 2CH 3 O + H 2 Ni CH 3C CH 2CH 3O CH 3CHO 干HCl CH 3CH 2OH 干H C l CH 3CH 2OH C OH CH 3H OC 2H 5 C OC 2H 5CH 3H OC 2H 5 + O H 2

第11 章 醛和酮

第11章醛与酮 §11.1 分类、命名及其物理性质 11.1.1 分类和命名 1、分类 2、普通命名法 (1)醛 可由相应醇的普通名称出发,仅需将名称中的醇改成醛。 (2)酮 在酮字的前面加上所连接的两个烃基的名称。(与醚命名相似) 3、系统命名法 a)选主链——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b)编号——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编号。 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及名称写在醛酮名称前面,并注明酮分子中羰基的位置。

11.1.2 物理性质 1、物态 甲醛为气体,其他C12及以下脂肪一元醛酮为液体,C12以上的脂肪酮为固体。 2、相对密度 脂肪族醛酮相对密度小于1,芳香族醛酮相对密度大于1。 3、沸点 与分子量相近的醇、醚、烃相比,沸点:醇>醛、酮>醚>烃 原因:a、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醛、酮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b、醛、酮的偶极矩大于醚、烃的偶极矩。 4、水溶性 由于醛酮的羰基氧原子能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所以低级醛酮能溶于水。其它的醛酮的水溶性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高级醛酮微溶或不溶于水,而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11.2 化学性质Ⅰ——亲核加成反应 11.2.1 羰基的结构 1、羰基的结构 2、亲电和亲核反应活性 羰基中的碳氧双键由于电负性O>C,因此π电子云靠近氧的一端: ?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具有亲电性,易于和亲核试剂反应。 ?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具有亲核性,易于和亲电试剂反应。 但是带负电荷的氧比带正电荷的碳原子稳定。 总之,易于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3、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影响 ①羰基活性的影响 X=吸电子基,羰基碳正电荷↗,反应速度↗(平衡常数K c↗); X=推电子基,羰基碳正电荷↘,反应速度↘(平衡常数K c↘)。 ②亲核试剂因素

8章 醛酮醌习题解答 文档 (3)

第8章 醛酮醌 习题 1. 用系统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 CHCHO CH 3 (2) C H 3C O CH 3 (1) 2- 苯基丙醛 (2)4-甲基苯乙酮 (3) CH 3CHCH 2CHO CH 2CH 3 (4) CH 3CH 2CH CHCCH 3O (3)3-甲基戊醛 (4)3-己烯-2-酮 (5) O 3)2 (6) CH 3O CH 2C O CH 3 4-异丙基环己酮 (6)对甲氧苯基丙酮 (7) CHO OH CH 2CH 3 (8) CH 3CH 2CCH 2CHCHO O CH 3 4-乙基-2-羟基苯甲醛 (8)2-甲基-4-己酮醛 (9) O CH 3 O (10) CH 2CH CHCHO 2-甲基-1,4-苯醌 (10)4-苯基-2-丁烯醛 (11) O O 3 (12) O O (11)5-甲基-1,2-萘醌 (12)9,10-蒽醌 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水合三氯乙醛 (2) 1,3–环己二酮 (3) 肉桂醛 (1) Cl 3C H OH OH (2) O O CH CHCHO (4) α–氯丁醛 (5) 乙醛苯腙 (6) 1,4–萘醌 (4)CH 3CH 2CHCHO Cl (5) CH 3CH NNH (6) O (7) 苯甲醛缩乙二醇 (8) 丙酮缩氨脲 (9) 4 –戊酮醛

(7) C O O CH 2 2H (8) (CH 2)2C NNHCNH 2O (9) CH 3CCH 2CHCHO O (10)2-溴丙醛 (11)3,5-二溴苯甲醛 (12)(E )3,4-二甲基-3-庚烯醛 (10) CH 3CHCHO Br (11) CHO Br Br (12) C C CH 2CHO CH 3H 3C C 3H 7 3.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1) HCN 2+ CHO H C HO CN H C HO (2)CH 3CH 2CCH 3O +NaHSO 3 C 2H 5 C H 3C OH SO 3Na (3) 3无水乙醚 2+ +C 2H 5MgBr C OMgBr CH 3 C 2H 5C OH CH 3 C 2H 5 (4)无水CH 3CH 2CHO +HOCH 2CH 2OH CH 3CH 2CH O O CH 2 2 (5)CH 3CHO +NH NO 2 O 2N NH 2 CH 3C NNH NO 2O 2N (6) CH 2CHO OH H 2N +CH 2CH N OH (7)I 2/NaOH CH 3CHCOCH 3 CH 3 CH 3CHCOONa CH 3+CHI 3 (8) +CH 3CHO 稀-CHO CH CHCHO (9) CH 2CH 3 ①NaBH 4 ②H 2O/H CH 2CH 3 OH (10) CH 2COCH 3 Zn HO 浓2CH 2CH 3 HO 4.下列化合物中,哪些化合物能发生碘仿反应?哪些化合物能与托伦试剂反应?哪些化合 物能与斐林试剂反应?

有机化学教学之十一:醛和酮

第十一章 醛和酮 学习要求 1.掌握羰基(碳氧双键)和碳碳双键的结构差异及其在加成上的不同。 2.掌握醛酮的主要制法。 3.熟练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理解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4.掌握醛与酮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如氧化反应、歧化反应等。 醛和酮都是分子中含有羰基(碳氧双键)的化合物,羰基与一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称 为醛,与两个烃基相连的称为酮。 §11.1 醛、酮的分类,同分异构和命名 11.1.1 分类 醛 酮 11.1.2 同分异构现象 R C R' O R C R'O R C H O ( RCHO ) ( )醛 酮 CH 3CH 2CH 2CHO CH 3CH 2-C-CH 3 O CHO O CHO 3O CH 3CH=CHCHO CH 3CH=CH-C-CH 3 O CH 2CHO CH 2CHO O CH 3-C-CH 2-C-CH 3 O O 脂肪醛脂肪酮 脂环醛脂环酮芳香醛芳香酮 不饱和醛 不饱和酮 二元醛 二元酮

醛酮的异构现象有碳连异构和羰基的位置异构。 11.1.3 醛酮的命名 选择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编号。 例如: 碳原子的位置也可用希腊字母表示。 例如: §11.2 醛、酮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11.2.1 醛、酮的结构 醛酮的官能团是羰基,所以要了解醛酮必须先了解羰基的结构。 CH 3 -CH-CH 2CHO C 6H 5-CH-CHO CH 3CH 3 CH 3-C=CHCH 2CH 2-CH-CH 2CHO CH 23 CH 3CH 2-C-CH 2CH 3 CH 3-C-CH 2-C-CH 3O O O H 3C O 甲基丁醛苯基丙醛 二甲基 辛醛 戊酮戊二酮 甲基环戊酮 32,433,7623C-CH 2CH 3 C-CH 3 COCH 2CH 2CH 3 O O 环己烯酮 环己基 丙酮苯基 乙酮 萘 丁酮α111112C C C C O H CH 3CH=CHCH 2CHO β 丁烯醛 O 116.5。 杂化 键 键 近平面三角形结构 πσ

第8章醛酮醌

第8章 醛、酮、醌 8.1 基本要求 ●掌握醛、酮、醌的命名。 ●掌握醛、酮、醌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了解醛、酮亲核加成中的立体结构。 8.2 基本知识点 8.2.1 醛、酮的结构 醛、酮的分子中都含有羰基(C O ),故又称羰基化合物。醛中含有醛基 CHO ,其 通式为RCHO ,酮中含有酮基C O ,其通式为 C O R ' R ,其中R 、R ’可以是脂肪烃基,也 可以是芳香烃基。 醛、酮的羰基碳原子为sp 2杂化,碳氧双键(C O )由于碳氧的电负性不同而呈现较强的极性,电子云偏向氧原子一方,使氧原子上带部分负电荷,碳原子上带部分正电荷,亲核试剂首先进攻碳原子,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8.2.2 醛、酮的命名 脂肪族醛、酮的命名和脂肪族醇的命名相似,在系统命名中醛的命名与伯醇相似,酮的命名与仲醇相似。例如: CH 3-CH-CH-CH 2CHO C H 3 C H 2CH 3 4—甲基—3—乙基戊醛 CH 3CHCOCH 2CH 3 H 3 2—甲基—3—戊酮戊酮酮8 芳香族醛、酮的命名和芳香族醇的命名相似,均以脂肪醛和脂肪酮作为母体,而将芳香烃基作为取代基来命名,例如: COCH 3CH 3 2—甲基苯乙酮 苯乙醛 CH 3CHCOCHCH 3 CH 3 2—甲基—4—苯基—3—戊酮?CH 2CHO 不饱和醛、酮命名时除羰基的编号应尽可能小外,还要表示出不饱和键所在的位置,例如: CH 3CH CHCHO 2—丁烯醛

8.2.3 醛、酮的化学性质 由于醛、酮分子中的羰基具有极性,故能与亲核试剂发生反应。由于羰基吸电子诱导效应的影响,使α—氢活泼。由于醛羰基的极性比酮羰基的极性大,空间阻碍也较小,因而在相同条件下醛比酮一般较易起反应。它们的化学反应通常可描述如下: O C H C () δ δ 羰基亲核加成 α—H 的反应 醛的特殊反应 1.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 烯烃中碳碳双键的加成反应属于亲电加成,而醛、酮中羰基的加成反应属于亲核加成,通常认为带负电荷的氧比带正电荷的碳更具稳定性,因此反应往往是由亲核试剂的进攻所引起的。醛、酮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如下: O R ' R C δ δ + Nu :A 慢 R ’ C N u R O R ‘ C N u OA R A ,快 醛、酮通常可与氢氰酸、Grignard 试剂、醇、氨的衍生物(羰基试剂)等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的难易主要取决于亲核试剂亲核性的强弱及醛、酮羰基活性的大小。羰基碳原子上带正电愈强,空间位阻愈小,其反应活性愈强,反之则弱。醛、酮较易与Grignard 试剂及氨的衍生物作用,是由于Grignard 试剂有很强的亲核性,而氨的衍生物的加成产物易脱水生成含有碳氮双键(C=N )的化合物。上述反应可简单归纳如下: δ C COOH OH OH H 3O C O ROH C R OH C OR OR -H 2O X C NG H 3O NHPh, —NHCONH 2) 醇 α—羟基酸 只有醛、脂肪族甲基酮及小于C 8的环酮可以反应 磺酸钠 反应限制同上;产物可被酸碱分解为原来的醛、酮,用于相应醛、酮的分离、纯化和鉴别 用于羰基的保护 用于各种醛、酮的鉴别 用于制备各种醇类 半缩酮) 缩醛(缩酮) 2. 羰基的还原反应 在金属铂、镍等催化剂存在下,醛、酮羰基加氢还原为羟基,生成对 应的醇,同时分子中的碳碳双键也被还原。若用氢化铝锂(LiAlH 4),硼氢化钠(NaBH 4),

第十一章 醛和酮习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 醛和酮习题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CH 3)2CHCHO 2-甲基丙烷 (2)H 2 C=CHCH 2CH(C 2H 5)(CH 2)3CHO 5-乙基-7-辛烯醛 (3) CHO 3-苯基丙烯醛 (4)H 3 CO CHO HO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5) (CH 3)2CHCOCH 2CH 3 2-甲基-3-戊酮 (6) O 螺〔2.5〕-6-辛酮 (7)O 1-苯基-1-丙酮 (8) H 2H 5 (2S,4R )2-甲基-4-乙基环己酮 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2-methybutanal CH 3CH 3CH 2CHCHO (2)cyclohexanecarbaldehyde CHO (3)4-penten-2-one H 2C=CHCH 2COCH 3 (4)5-chloro-3-methylpentanal ClCH 2CH 2CHCH 2CHO CH 3 (5)3-ethylbenzaldehyde C 2H 5 CHO (6)1-phenyl-2-buten-1-one O

3、 以沸点增高为序排列下列各化合物,并说明理由。 (1)a. H 2C=CHCH 2CHO b. H 2C=CHOCH=CH 2 c. H 2C=CHCH 2CH 2OH d. H 2C=CHCH 2CH 2CH 3 c>a>b>d c 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其余三个分子可根据极性排列。 (2)a. CHO b. CHO HO c. CHO HO d. CHO OH b>c>d>a c,b 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沸点较高,d 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沸点较低,b 极性最强。 4、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 O OCH 3OCH 3 NH 2NH 2,NaOH OCH 3 OCH 3 ( ) (2) O C 6H 5MgBr 6H 5 OMgBr 3+ C 6H 5OH ( ) ( ) (3)PhCH=CHCHO PhCH=CHCOOH Ag 2O ( ) (4)H 2 C=CHCH 2CHO H 2C=CHCH 2CH 2OH LiAlO 4 ( ) (5) C 6H 5 COCH 3 NH 2NHCONH 2 C 6H 5C=NNHCONH 2 CH 3 ( ) (6) ( ) O CH 2CH 2 ( )O O Se 2O 3P CH 2_ + (7) O CH 3 C 6H 5COCH=CH 225+C 2H 5OH O CH 3O C 6H 5 ( ) (8) O O O H OH 3+ (9) O -CN OH ( ) (10) Br CHO HCHO +NaOH Br CH 2OH +HCOO -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一章-醛和酮-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 醛和酮习题答案(最新版)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O CH 3CH 2 CH(CH 3)2(1)(2) CH 3CH 22CH 3 C 2H 5 CHO H 3C H H CH 2CH 2CHO (3) C C H 3C O H CH 3H 3C (4) CHO OCH 3 (5) COCH 3 3(6) 3 (7) H COCH 3 3 Br (8) OHCCH 2CHCH 2CHO CHO (9) O (10) 解:(1) 2-甲基-3-戊酮 (2)4-甲基-2-乙基己醛 (3)反-4己烯醛 (4)Z-3-甲基-2庚烯-5-炔-4-酮 (5)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 (6)对甲氧基苯乙酮 (7)反-2-甲基环己基甲醛 (8)3R-3-溴-2-丁酮 (9)3-甲酰基戊二醛 (10)螺[4.5]癸-8-酮

2. 比较下列羰基化合物与HCN 加成时的平衡常数K 值大小。 (1)Ph 2CO (2)PhCOCH 3(3)Cl 3CHO (4)ClCH 2CHO (5)PhCHO (6)CH 3CHO 解:(1)<(2)<(5)<(6)<(4)<(3) 原因: HCN 对羰基加成是亲核加成,能降低羰基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的结构因素将会使K 值增大,故K 值顺序是:(6)<(4)<(3),而羰基碳原子的空间位阻愈小,则K 值增大,故K 值的顺序是:(1)<(2)<(5)<(6) ,综合考虑:则K 值顺序是:(1)<(2)<(5)<(6)<(4)<(3)。 6. 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2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CHO + H 2N (1) HC CH + 2CH 2O (2) O N + (3) 苯 , 加热 O + (4) NH 2 HCN/OH - H 2O/H + ? (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