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要点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要点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要点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要点

马丽霞《植物学》课程教学平台(二)

06生物技术班《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要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形态解剖部分主要掌握种子植物的根、茎、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2.植物的基本类群部分主要掌握七大类群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和起源演化。

3.被子植物分类部分主要掌握分类单位、学名、形态结构的演化规律,重要目、科的特征及起源和演化。

下面将按各章顺序进行学习指导:

第一章绪论

一、本章教学内容为:1.植物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 植物科学的重要作用

3.植物界划分和植物科学的分支学科

4.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5.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二、本章思考题:

1.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2.什么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它们在自然界中各起什么作用?

3.为什么说,植物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

4.如何学习植物学?

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与解剖

第一章种子与幼苗

一、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

二、本章复习思考题

1.学习植物各器官的形成与发育,为什么从种子开始,为什么说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原始体?

2.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比较有胚乳种子中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的种子有何异同。

3.种子里有哪些主要的贮藏物质?

4.种子萌发的内外条件是什么?萌发的主要过程如何?从胚发育为幼苗可以见到哪些形态方面的变化?

5.何谓"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

第二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

一、本章重点内容:

(一)植物细胞

1、原生质体

2.细胞壁

3. 质体

4. 液泡

5.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二)植物的组织

1.植物组织

2.植物组织的类型

3. 维管系统

二、本章复习思考题

1.简述植物细胞的结构。

2.说明质体的亚显微结构。

3.简述细胞壁的结构。

4.简述植物细胞后含物及其显微鉴定方法

5.什么叫细胞的分化?

6.什么叫植物的组织?

7.分别说明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结构的概念,细胞的特点、功能和分布。

8.解释下列术语

原生质体、细胞壁、质体、液泡、后含物、植物组织、维管系统

9.区分以下术语

原生质与原生质体、初生壁与次生壁、导管分子和导管、筛管分子和筛管、导管和管胞、筛管和筛胞。

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一、本章重要内容

(一)根

1.根的形态:主根、侧根和不定根;直根系和须根系;深根系和浅根系。

2. 根的结构:根尖的结构;根的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结构

3. 根瘤与菌根:

4.根的生理功能:

(二)茎

1.茎的形态:节和节间;芽的概念及类型;茎的生长习性;茎的分技;禾本科植物的分蘖

2.茎的结构:茎尖结构;茎的初生结构;茎的次生结构

3.年轮与年轮的形成:

4.茎的生理功能:

(三)叶

1.叶的形态:完全叶与不完全叶;叶的形状;单叶与复叶;叶序与叶镶嵌

2.叶的发育:

4.叶的结构:异面叶与等面叶

5.叶的生态类型:旱生叶与水生叶;阳地叶与阴地叶;C3植物叶与C4植物叶

6.叶的生活期:常绿与和落叶;落叶与离层

7.叶的生理功能:

(四)营养器官间相互关系和变态

1.营养器官内部结构上的相互联系:叶迹与枝迹;叶隙与枝隙;根茎过渡区

2.在植物生长中营养器官间的相关性: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相互关系;顶芽与侧芽的相互关系

3.营养器官的变态:根的变态;茎的变态;叶的变态;

4.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

二、复习思考题

(一)根

1.主根和侧根为什么又叫定根?不定根是由哪儿发生的?

2.根系有哪几种类型及在土壤中分布如何?

3.根尖分为几个区?各区的特征及功能是什么?

4.根毛和侧根有何区别?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5.详细说明根的初生结构的组成。

6.根的内皮层结构有何特点?这种结构特点对根的生活有何意义?

7.详细说明根的次生结构的组成。

8.根的维管形成层的发生部位。

9.根的木栓形成层从何处发生?周皮的组成和功能是什么?

10.什么是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11.一般单子叶植物的根为什么不能增粗?

12.简述双子叶植物的根是怎样由生长点逐渐发育出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的。

13.什么是根瘤和菌根?

14.根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二)茎

1.从外形上怎样区分根和茎?

2.枝芽的结构是怎样的?当枝芽发育成枝条时,各部分发生了哪些变化?

3.根据芽的枝上的位置,芽鳞的有无、将要形成的器官性质和生活活动状态,可以将芽分为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芽各有何特点?

4.如何区分缠绕茎和攀援茎?

5.什么是分蘖、分蘖节和蘖位?为什么说蘖位高低与分蘖的成穗率密切相关?

6.比较茎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

7.什么是原套原体学说?这一学说有什么价值?

8.比较茎尖和根尖的分区结构有何异同?

9.说明叶和芽的起源部位和过程。叶和芽的起源与侧根的起源程序有何区别?

10.说明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并与根的初生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

11.说明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维管组织的结构,并与初生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异同。12.什么是茎的三种切面?为什么说,射线可以作为判断切面类型的指标?

13.什么是年轮?年轮是怎样形成的?

14.比较维管射线和髓射线,分析二者的异同。

15.说明木栓形成层的起源。

16.什么是周皮?为什么说周皮和树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17.比较单子叶植物茎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分析二者的异同。

18.茎为什么样具有输导和支持功能?从茎的结构进行说明。

(三)叶

1.叶由哪几部分组成?什么是完全叶和不完全叶?

2.从叶片的全形、叶尖、叶基、叶缘和叶脉等方面,说明叶的形状和类别。

3.复叶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如何区分单叶和复叶?

4.说明种子植物中常见的叶脉类型。

5.叶镶嵌是怎样形成的?有何意义?

6.以异面叶为例,说明一般被子植物叶的结构。

7.和一般被子植物的叶相比,禾本科植物叶在结构方面有哪些特点?

8.什么是叶的气孔器?气孔是如何启闭的?

9.C4植物和C3植物叶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10.离层是怎样形成的?有何意义?

11.简述叶的主要生理功能。

(四)营养器官间相互关系和变态

1.什么是叶迹和叶隙?茎和叶的维管组织是怎样联系的?

2.什么是根茎过渡区?说明四原型根转达变成茎的四个外韧维管束的过程。3.何谓变态?营养器官的变态是怎样形成的?

4.说明胡萝卜、萝卜和甜菜肉质直根加粗方式的异同。

5.说明甘薯块根形成的过程。

6.人们食用的马铃薯和荸荠,为什么是变态茎而不是变态根?

7.叶的变态有哪些主要类型?它们变态后的功能是什么?

第四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一、本章重点内容

(一)种子植物的繁殖

1.繁殖的概念:

2.繁殖的类型: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3.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营养繁殖的意义;人工营养繁殖

4、植物的有性生殖:

(二)花

1. 花的组成部分及其形态结构:

2. 花各部分的演化:

3. 禾本科植物的花:

4. 花公式和花图解

5. 花序:

6.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7.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8.开花、传粉与受精:

1.果实的形成:真果与假果

2.果实的结构:

3.果实的类型:聚合果与聚花果;肉果与干果

(四)种子

1.种子的形成:胚和胚乳的发育;核型胚乳与细胞型胚乳;假种皮;无融合生殖与多胚现象

2.种子的结构:胚的结构(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种脐、种孔种脊、种阜等。

3.种子的休眠

4.种子的寿命

5.种子萌发的条件

6.种子萌发的主要过程

7.幼苗的类型:子叶出士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

二、复习思考题

(一)种子植物的繁殖

1.植物的繁殖具有哪些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植物的繁殖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种繁殖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自然营养繁殖?举各种自然营养繁殖的实例加以说明。

3.什么是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适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有哪几种?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的特殊意义是什么?

4.扦插和压条繁殖时需注意哪些重要的环节?二者的具体操作有何不同?

5.嫁接繁殖和扦插、压条有何不同?何以嫁接繁殖优于扦插和压条繁殖?

6.嫁接繁殖的成功关键是什么?具体的操作方法有哪几种?

1.花的组成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何特点?

2.说明花冠的主要类型。

3.从雄蕊的数目和长短方面,说明雄蕊的类型。

4.心皮与雌蕊是什么关系?何谓单雄蕊、离生雌蕊和合生雌蕊?

5.绘出子房上位、了房下位和子房半下位的简单图解。

6.何谓胎座?绘出边缘胎座、侧面膜胎座和中轴胎座的图解。

7.以小麦花为例说明禾本科小花和小穗的组成,。

8.什么是花程式和花图式?举例说明。

9.何谓花序?花序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它们各有何特点?

10.说明花药发育的过程。

11.说明花药壁各层细胞的特征及功能。

12.说明花粉粒的发育。

13.说明花粉粒的形态结构。

14.试述蓼型胚囊的发育过程。

15.详述胚囊的结构。

16.花粉粒在柱头上为什么能够萌发?从花粉粒和柱头两方面进行说明。17.说明花粉管是怎样穿过花柱、进入胚囊的?

18.试述双受精过程,并说明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

(三)果实

1.果实是怎样形成的?它包括哪些结构?

2.果实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1.学习植物各器官的形成与发育,为什么从种子开始,为什么说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原始体?

2.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比较有胚乳种子中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的种子有何异同。

3.种子里有哪些主要的贮藏物质?

4.种子萌发的内外条件是什么?萌发的主要过程如何?从胚发育为幼苗可以见到哪些形态方面的变化?

5.何谓"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

6.以荠菜为例说明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过程。

7.以小麦为例说明单子叶植物胚的发育过程。

8. 三种胚乳发育类型的详细过程如何?

9.种皮的结构特征如何?种皮的性质、厚薄与果实的果皮之间是否有一定的相关性?

10.什么是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11.什么是单性结实?自发和诱导单性结实在生产上有何重要意义?

12.种子和果实的传布有哪些方式?

13.理顺被子植物的生活史。用表列出生活史中各个阶段的发展顺序,包括大、小孢子囊的发生,大、小孢子的形成,雌、雄配子体的发生,雌、雄配子的形成,受精过程,由受精后产生的果实和新一代的雏体。注明各阶段的核相变化。

06生物技术班

植物学课程(系统分类部分)

复习思考题

第五、六章藻类植物(Algae)

1.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藻类植物的分门根据是什么?一般分为哪些门?

2.蓝藻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硅藻门的特征是什么?

4.试述硅藻的生殖方式。

5. 绿藻门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绿藻是植物界进化的主干?

6. 衣藻的形态构造如何?简要说明其生活史。

7. 简述水绵的形态构造和接合生殖的过程,它的生活史属何种类型?

8. 绿藻门植物和陆生高等植物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为什么说陆生高等植物是从绿藻进化来的?

9. 红藻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0. 褐藻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1. 综述藻类的起源和进化。

12. 试举例说明藻类植物生殖的演化。

13. 举例说明藻类植物细胞的演化。

14. 藻类植物的生活史有哪些基本类型?

15. 什么叫核相交替?核相交替和世代交替有何区别?

16. 什么叫世代交替?出现世代交替生活史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17. 试述藻类植物的经济意义。

第八章地衣(Lichens)

1.地衣的通性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概述地衣的经济意义。

第九章苔藓植物(Bryophyta)

l.苔藓植物门植物有哪些特征?为何植物学家把苔藓植物列入高等植物范畴?

2.苔藓植物多生长在哪些地区?有何共同特点?

3.如何区别苔类植物和藓类植物?

4. 详述地钱的生活史。

5. 详述葫芦藓的生活史。

6. 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有哪些作用?有何经济价值?

第十章蕨类植物(Pteridophyta)

1.中柱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它们彼此之间存在什么系统演化关系?

2.蕨类植物有哪些主要特征?它和苔藓植物有何异同?

3. 真蕨亚门分几个纲?它们之间有何区别?试从各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4. 古代蕨类反映了哪些特点,它们与现在生存的蕨类有何关系?

5. 试述蕨类植物的起源演化中的主要问题。

6. 蕨类植物有哪些用途?

孢子植物小结

1.植物界从其出现到如今经过了哪几个主要发展阶段?这与地球环境的变迁有何关系。

2.试述植物界由单细胞到群体、到多细胞体的发展过程。

3.植物有性生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4.试从生态适应方面论述植物界的发展过程。

5.植物的生活史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它们是怎样演化的。

6.何谓顶枝学说?它是怎样解释植物营养体和孢子叶进化的

7.何谓个体发育?何谓系统发育?两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第十一章裸子植物(Gymnosperm)

1.裸子植物有什么主要特征?它与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区别?

2.试以松属为例,简述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

3.银杏、水杉均为我国特产,它们的发现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4.试比较松科、杉科和柏科的异同点是什么?

5.为什么说买麻藤纲是裸子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

6.简述裸子植物的起源与进化?

7.试述裸子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在经济上的重要性。

第十二章被子植物(Angiosperm)

1.被子植物有哪些基本特征?

2.制定被子植物分类原则的依据是什么?

3.试述木兰科、毛茛科、樟科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区别,这三科中何者较原始,何者较进化,为什么?

4.试述蔷薇科的基本特征及其4 亚科的相互区别。

5.试述含羞草科、云实科和蝶形花科的异同。

6.将芍药属从毛茛科中分出另立芍药科的理由是什么?

7. 试述十字花科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8. 解释十字花科花部结构的特点。

9. 何谓胎生植物?

10. 菊科有哪些主要特征?在虫媒传粉方面有哪些特殊的适应构造?为什么说菊科是木兰纲中较为进化的类群?

11. 列举蔷薇科、唇形科、葫芦科、芸香科和菊科的重要经济植物。

12. 概述禾本科的特征和经济价值。

13. 槟榔科在单子叶植物中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本科植物的经济用途?

14. 百合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有哪些重要的经济植物?

15. 试述兰科植物花的构造?某些学者将兰科作为单子叶植物中最进化的类群,其理由是什么?

16. 试述假花学说、真花学说及其主要的分类系统。

17. 试述哈钦森、塔赫他间、克朗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的异同。

重点掌握木兰科、樟科、毛茛科、桑科、锦葵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蝶形花科、芸香科、伞形科、茄科、唇形科、菊科、禾本科、百合科、棕榈科等的主要特征、常见的代表植物及经济意义

植物形态解剖测试题1

植物形态解剖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鉴定植物细胞中的后含物,通常 .用碘液鉴定蛋白质和脂肪.用苏丹Ⅲ鉴定蛋白质和脂肪 .用碘液鉴定蛋白质和淀粉.用苏丹Ⅲ鉴定脂肪和淀粉 .水生被子植物茎的结构特征是 .表皮形成根毛.机械组织发达 .通气组织发达.木质部发达 .筛管分子最明显的特征是 .侧壁具筛域.为具核的生活细胞.端壁具筛板 .为有筛域、筛板而无核的生活细胞 .漆树中的漆是从茎韧皮部的哪种结构中产生的? .溶生型分泌道.裂生型分泌道 .溶生型分泌腔.裂生型分泌腔 .下列在植物学上能称为种子的是 .玉米籽粒.高粱籽粒.向日葵籽粒.花生仁 .下列哪种植物的种子属于有胚乳种子 .大豆.蚕豆.花生.蓖麻 .我们吃的绿豆芽,主要吃的是 .根.芽.下胚轴.上胚轴 .小麦种子萌发时,对胚乳内贮藏的物质加以分解和转运的结构是 .糊粉层.盾片.上皮细胞 .外胚叶 .不活动中心位于根尖的 .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 .中柱鞘细胞可产生 .部分维管形成层和木柱形成层.不定芽和不定根.侧根. 、和 .根初生维管组织中,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排列是 .内外排列.散生.相间排列.相对排列 .禾本科植物根的内层细胞在发育后期常五面增厚只有哪项是薄的 .横壁.径向壁.内切向壁 .外切向壁 .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新壁与该细胞所在部位的半径相平行,此细胞分裂也称.平周分裂.切向分裂.径向分裂.横向分裂 .形成层通过径向分裂产生 .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 .次生维管组织.使周径扩大形成层 .根部形成层产生过程中,首先开始于 .初生韧皮部内方的薄壁细胞.初生木质部脊处的中柱鞘细胞 .初生韧皮部外方的薄壁细胞.原生木质部细胞 .根瘤呈红色,因为根瘤细胞含有 .铁蛋白.钼一铁蛋白.豆血红蛋白.花色素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特点主要是 .具周皮.具觊氏点.具通道细胞.维管束排成不连续的一轮 .南瓜的维管束为 .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 .周韧维管束.周木维管束 .水稻茎的维管束属于 .外韧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 周木维管束 .外韧维管束和有限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 .有限外韧维管束是贯串在 .蕨类植物茎.双子叶植物茎.裸子植物茎.单子叶植物茎 .在方形(如蚕豆)或多棱形(如芹菜)的茎中,棱角部分常分布有

人体解剖学复习要点

人体解剖学复习要点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连处稍向前突,称胸骨角,是确定第2 肋的标志。翼点:在颞窝内,额骨、顶骨、蝶骨、颞骨四骨相交处,呈"H"形骨缝,此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薄弱,内部有重要血管通过。 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和第1肋之间的间隙,其内有臂丛和锁骨下动脉通过。膝关节:前方有髌韧带、两侧有胫侧副韧带和腓侧副韧带,关节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半月板。 膈的裂空及通过的结构:膈上有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和腔静脉孔。通过主动脉裂孔的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的有食管和左、右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孔的有下腔静脉。 .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长约4~5cm,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下部,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后壁为腹横筋膜和联合腱,内口腹股沟管腹环,外口为腹股沟管皮下环,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鼻旁窦的开口:有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开口于中鼻道的有上颌窦、额窦和筛窦前、中群,开口于上鼻道的有筛窦后群,开口于蝶筛隐窝的有蝶窦。 咽峡:咽峡是口腔与口咽部相通的门户,由腭垂、两侧腭舌弓和舌根共同组成。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位置比较固定,其体表投影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外、中1/3交点处,称麦氏点,急性阑尾炎时,此点附近有明显压痛,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齿状线:齿状线是指肛管内由肛瓣的边缘和肛柱的下端共同形成的锯齿状环行线,为粘膜与皮肤的分界线。 舌的神经支配:舌的运动神经是第12对脑神经舌下神经;舌前2/3的味觉由第7对脑神经面神经的鼓索管理,舌前2/3的一般感觉由第5对脑神经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发出的舌神经管理,舌后1/3的味觉和一般感觉均由第9对脑神经舌咽神经的舌支管理。 咽各部的结构和联通:咽腔以软腭与会厌上缘平面为界,分为三部: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其交通情况为:鼻咽部向前经鼻后孔到鼻腔,经咽鼓管咽口通鼓室;口咽部向前经咽峡到口腔;喉咽部向前经喉口通喉腔。 食管狭窄的部位:食管的第一个狭窄位于食管的起始处,距切牙约15cm;第二个狭窄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切牙约25cm;第三个狭窄位于食管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距切牙约40cm。这些狭窄常为异物滞留和肿瘤的好发部位。当进行食管内插管时,要注意这三个狭窄。 胃的描述:胃在中等程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贲门部位于第11胸椎体左侧,幽门部在第1腰椎右侧附近。胃是消化管的膨大部位,有两口、两壁、两缘,可分为四部。入口与食管相连叫贲门,出口续于十二指肠叫幽门。两壁是前壁和后壁。上缘称胃小弯,朝右上,下缘称胃大弯,朝左下。四部分别是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靠近贲门的部分为贲门部,胃底是自贲门向左上方膨起的部分,胃体是胃中间的大部分,幽门部接近幽门,由大弯侧的中间沟可分为左侧的幽门窦和右侧的幽门管。 大肠的特征性结构:大肠有三种特征性结构:①结肠带②结肠袋③肠脂垂。具有此特征性结构的肠管有: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肝脏的描述:肝主要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可达左季肋区。大部分为肋

解剖学复习要点

1解剖学复习要点,希望期末考不要挂科!!!!!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10.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17.试述肩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植物形态解剖学”模拟试题A卷及答案

“植物形态解剖学”模拟试题 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凯氏带 2.细胞器 3.异形叶性 4.无融合生殖 5.双受精 二、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内写“+”,反之写“-”)(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初生木质部成熟方式,在根中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 2.根毛与侧根在发生上是相同的。 3.无胚乳种子在形成过程中不出现胚乳组织。 4.茎中的环髓带是一种特殊的中柱鞘。 5.胡萝卜是变态根,食用部分主要是其次生韧皮部。 6.叶中脉的韧皮部靠近上表皮,木质部靠近下表皮。 7.苹果的果实在植物学上称梨果,属于假果,又属于肉果。 8.卵细胞是雌配子,花粉粒是雄配子。 9.花单性是进行异花传粉的必要条件。 10.植物细胞中,无定形蛋白质常被一层膜包裹成圆球状的颗粒,称为糊粉粒。 三、填空(每空0.5分,共24分) 1.在电子显微镜下,细胞所呈现出的结构叫。 2.植物细胞中不同细胞器具不同的功能。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花色素存在于中;导管成熟时,原生质体最后完全破坏消失,这一过程与的作用密切相关。 3.细胞壁分为三层,存在于细胞壁最外面的是,细胞停止生长后形成的是,细胞停止生长前形成的是。 4.分生组织按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5.植物成熟组织按功能可分为五种,它们是 (如纤维)、 (如种皮)、 (如叶肉的栅栏组织)、 (如蜜腺)和 (如木质部)。 6.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的主要食用部分各是什么:花生:;玉米:;西瓜:;银杏:;龙眼:;苹果:。 7.二细胞型花粉粒成熟时含有两个细胞,即和。 8.起源相同、构造和着生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称为器官,如鳞叶与叶卷须;反之,形态 和功能相似而起源和构造不同的器官称为器官,如块根和块茎。 9.胚由、、和四部分组成。 10.根尖的初生分生组织初步分化为、和三部分,然后分别发育成、和。 11.按芽的生理活动状态,芽可分为和两类。 12.松树茎的增粗生长,主要是由于形成层进行了分裂和分裂的结果。

(精选)人体解剖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1、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1、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急性实验法,包括离体实验法和在体实验法。慢性实验法。 2、解剖学姿势。 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两脚并拢,脚尖向前。 3、简述轴、面和方位。 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上下、前后、内侧、外侧、内和外、深、浅。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细胞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2、Na+—K+泵:细胞膜上存在的泵蛋白。 3、易化扩散:易化扩散是指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特殊蛋白质的作用下,由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4、受体:受体主要指细胞中一种特殊蛋白质,能识别化学信使并能与之特异结合从而引起细胞的生理效应。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转发化学信息的特征。 5、主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物质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 、试比较被动运转和主动运转的不同点。 主动运输:耗能、由低浓度向高浓度、 被动运输:不耗能、由高浓度向低浓度、 2、钠泵活动的意义。 ①由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②钠泵活动能阻止细胞外Na+和与之伴随的水进入细胞,可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和形态③钠泵活动能建立起一种离子势能储备,可用于细胞的其他耗能过程。 第三章运动系统 1、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以结缔组织连接在相对的骨面之间,具有骨腔。 2、骨连接:骨与骨之间的连接。 1、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运动。 人体各部关节的构造虽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结构都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 基本构造:⑴关节面,是构成关节各骨的连接面。⑵关节囊,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囊(附于关节的周围或其附近的骨面上,可分为内外两层)。⑶关节腔,是使关节囊所围成的密闭腔隙。 关节的运动:关节在肌肉的直接牵引下可以进行滑动、曲和伸、内收和外展、旋内和旋外以及环转等多种运动方式。 2.骨骼的分布。 答:人体骨按部位可分为颅骨(由23块骨组成,有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 第四章血液 1、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占血液容积百分比

系统解剖学复习资料

系统解剖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肋膈隐窝 A 、又称肋隔窦 B 、位于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 C 、是最大的胸膜隐窝 D 、为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E、上述均正确 2.上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是 A 、鼻后孔 B 、咽峡 C 、前庭裂 D 、声门裂 E、喉与气管交界处 3.维持子宫前倾前屈的韧带是 A 、子宫圆韧带和子宫主韧带 B 、子宫圆韧带和骶子宫韧带 C 、子宫主韧带和骶子宫韧带 D 、骶子宫韧带和子宫阔韧带 E、子宫阔韧带和子宫圆韧带 4.有关心传导系的说法何者错误? A、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入口处心外膜的深面 B 、窦房结受内脏神经支配 C 、房室结位于心外膜深面 D 、房室束分左右两束支 E、右束支经节制带至右室前乳头肌根部 5.心脏的乳头肌 A、借腱索与1个尖瓣相连 B 、借腱索与相邻的两个尖瓣相连 C、借腱索与3个尖瓣相连D 、右室乳头肌强大 E、与血液定向流动无关 6.下述动脉搏动部位哪一个正确 A 、颞浅动脉可在下颌骨咬肌前缘处摸到 B 、面动脉可在外耳门前方摸到 C、足背动脉可在内、外踝中点处前方摸到D 、肱动脉可在肱二头肌外侧沟摸到 E、桡动脉可在前臂前面上部摸到 7.These are structures in right atrium,except A、fossa ovalis B、orifice of the coronary sinus C、valve of the inferior vena cava D、papillary muscles E、valve of coronary sinus 8.动眼神经支配 A 、上斜肌 B 、内直肌 C 、外直肌 D 、上睑板肌 E、眼轮匝肌 9.重要的内分泌腺有 A、性腺、甲状腺、腮腺、肾上腺、松果体和胰岛 B、垂体、舌下腺、甲状旁腺、性腺、睾丸和松果体 C、胰、卵巢、睾丸、胸腺、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D、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 E、下颌下腺、肾上腺、松果体、前列腺和胸腺 10.当臂上举手掌向前时,下述哪1项有关解剖方位的描述是正确的? A 、小指在拇指的外侧 B 、腕关节在肘关节的上方

植物形态解剖学题目Word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1.当果实成熟后,果皮从两腹缝线裂开,成两片脱落,只留下假隔膜,这是: A.瘦果 B.蒴果 C.荚果 D.角果2.蒲公英果实的冠毛来自: A.花萼 B.花冠 C.花柱 D.珠被3.关于胚乳和外胚乳的比较,错误的是: A.它们功能相同,但来源不同 B.胡椒种子同时具有胚乳和外胚乳 C.胚乳核相为三倍或更多倍 D.外胚乳核相为单倍 4.在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中: A.花药是退化的雄配子体 B.子房是退化的雌配子体 C.成熟的胚囊由8个细胞构成 D.成熟的花粉粒由2或3个细胞构成 5.花粉囊成熟后有助于其开裂的结构是:A.纤维层 B.中间层 C.绒毡层 D.其他6.对以下两花图式判断正确的是: 图Ⅰ图Ⅱ A.图Ⅰ所示花花冠的排列方式是镊合式 B.图Ⅱ所示花雌蕊由三心皮构成,侧膜胎座 C.图Ⅰ所示花雄蕊为二体雄蕊 D.图Ⅱ所示花花程式为:* K3 C3 A6 G(3︰3) 7.在小麦的小穗中: A.芒来自外颖 B.不育花没有稃片 C.花被退化为浆片 D.总苞特化为稃片 8.关于花各部分的演化趋势正确的是: A.数目:少而有定数→多而无定数 B.排列:螺旋式→轮状排列 C.对称:不对称→辐射对称→两侧对称D.花托:圆顶式→圆锥式→凹顶式 9.关于雄蕊群配对不正确的是: A.白菜——二强雄蕊 B.棉花——单体雄蕊 C.菊花——聚药雄蕊 D.金丝桃——多体雄蕊10.下列每组同功器官中,也同源的是:A.南瓜的卷须和葡萄的卷须 B.旱金莲的卷须和豌豆的卷须 C.葡萄的卷须和牛尾菜的卷须 D.豌豆的卷须和尖叶麻辣仔籐的卷须 11.大蒜的“蒜瓣”属哪种营养器官的变态? A.块茎 B.鳞茎 C.球茎 D.鳞叶12.关于根变态配对不正确的是: A.榕树——支柱根 B.土豆——贮藏根C.凌霄——攀缘根 D.菟丝子——寄生根13.右图是苹果的解剖结构,关于结构1~4的发育判断错误的是: A.1是由花托发育而来的 B.2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C.3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D.4是由胎座发育而来的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组织包括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两大类 B.植物尖端的分生组织都是时刻处于活跃状态 C.根尖、茎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面与根、茎的长轴垂直 D.根、茎内部形成层细胞的分裂面与根、茎的周缘平行 15.根、茎的形成层是: A.顶端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B.侧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 C.侧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D.居间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1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种子植物都具有顶端分生组织 B.扦插枝条生根是次生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 C.分裂能力:原分生组织>初分生组织 D.植物同时具有顶端、侧生、居间三种分生组织17.玉米茎的直径大小是由哪种分生组织活动决定:A.初生分生组织 B.次生分生组织 C.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D.先是初生,然后是次生分生组织 18.一些树的年龄可以通过年轮来鉴定,年轮代表:A.原生韧皮部和木质部的年生长 B.次生韧皮部和木质部的年生长 C.仅次生韧皮部的年生长 D.木栓的年生长 19.蚜虫从植物幼茎的哪一层获得它的营养? A.形成层 B.形成层以外 C.形成层以内 D.与蚜虫本身有关 20.大豆、油菜、蓖麻等植物的种子,在萌发形成幼苗时,子叶出土的原因是: A.胚芽伸长 B.胚根伸长 C.上胚轴伸长 D.下胚轴伸长 21.具凯氏带的内皮层细胞不呈带状增厚的部分是: A.左、右径向壁 B.上横壁 C.内、外切向壁 D .下横壁

人体解剖学重点复习题

人体解剖学重点复习题 ★运动系统思考题 1.椎体之间得连接有哪些?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2. 椎弓之间得连接有哪些? 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项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韧带 3.椎间盘有哪些结构?中央部的髓核和周围部得纤维环 4. 脊柱得前面、后面、侧面观各有哪些特点? (1)前面观:自第2颈椎到第2骶椎得椎体宽度,自上而下随负载增加而逐渐加宽,到第2骶椎为最宽;自骶骨耳状面以下,体积逐渐缩小;正常人得脊柱有轻度侧屈。(2)后面观:所有椎骨棘突连贯形成纵棘,位于背部正中线上。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向后。胸椎棘突细长,斜向后下方,呈叠瓦状。胸椎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3)侧面观: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 5. 试述胸廓上.下口的组成。 胸廓上口由胸骨柄上缘、第一肋和第一胸椎椎体,胸廓下口由第12胸椎、第11及12对肋前端、肋弓、剑突。 6. 试述胸锁关节得组成。由锁骨得胸骨端与胸骨得锁切迹及第一肋软骨得上面构成。 7. 试述肩关节得组成、结构特点、运动形式。 由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盂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得盂唇附着。可作3轴运动-冠状轴上得屈和伸,矢状轴上得收和展,垂直轴上旋内与旋外运动以及环转运动。 8. 试述肘关节得组成、结构特点、运动形式。 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构成的复关节。3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肘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壁厚而紧张,并有韧带加强,囊得后壁最薄弱。运动以肱尺关节为主体,允许作屈、伸运动,尺骨在肱骨滑车上运动,桡骨头在肱骨小头上运动、肱桡关节与桡尺近侧关节。桡尺远侧关节联合,参与前臂得旋前和旋后。 9. 桡腕关节如何组成? 由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得近侧关节面作为关节头,桡骨得腕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作为关节窝而构成。 10. 骨盆得界限如何围成,骨盆下口有哪些结构组成? 骨盆可由骶骨岬向两侧经骶翼、髂骨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环形界线。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 11. 试述髋关节得组成、结构特点、运动形式。 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髋臼得周缘附有纤维软骨构成得髋臼唇,髋臼切迹被髋臼横韧带封闭,使半月形得髋臼关节面扩大为环形以紧抱股骨头。髋臼窝内充填有脂肪组织。可作3轴得屈、伸、展、收、旋内、旋外以及环转运动。 12. 试述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运动形式。 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膝关节得关节囊薄而松弛,附于各关节面得周缘,周围有韧带加固,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可作屈、伸运动,半屈膝时可作旋内和旋外运动。 13. 试比较肘关节与膝关节在组成、辅助结构、运动形式方面得异同。 组成→异:肘关节是由肱骨下端与尺、桡骨上端关节面构成得复关节,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同:都由3块骨组成,都有关节囊。辅助结构异:膝关节有滑膜囊与滑膜襞,有内“C”外“O”的半月板。同:关节周围都由韧带。运动形式异:肘关

植物学试卷之一(形态解剖学部分)

植物学试卷一(形态解剖学部分)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30分,每小题3分): 1、原生质 2、胼胝体 3、营养繁殖 4、完全叶 5、根瘤 6、两被花 7、颖果 8、世代交替 9、上胚轴10、后含物 二、填空题(20分,每空0.5分): 1、外露地面的胡萝卜变青色,是由于______________。 2、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_________,它主要分布在_________中。 3、胚珠在生长时,因珠柄与其他部分生长速度不同,可形成不同类型的胚珠,其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 4、周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 5、管胞与导管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裸子植物管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 6、种子的基本构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所组成,有些植物种子成熟时无__________存在。 7、种子萌发时,首先__________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__________,接着 __________伸长,将胚芽或胚芽连同__________一起撑出土面。不久,胚芽生长,形成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根的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呈___________排列,初生木质部成熟方式是 __________式。

9、次生分生组织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前者活动产生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活动产生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10、种子植物的分枝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11、茎尖的原套是由___________层细胞组成,其细胞通常只进行___________分裂;原体是由___________层细胞组成,其细胞进行___________分裂。 12、脉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类型。 三、选择题(15分,每小题1分): 1、糊粉粒是贮藏的: A.淀粉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 2、下列哪种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 A.核蛋白体 B.叶绿体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3、与细胞的分泌功能相联系的细胞器是: A.高尔基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叶绿体 4、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主要特点是: A.出现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B.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清楚 C.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D.纺锤丝消失 5、花序轴单一,较长,其上着生有柄的花朵,各花的花柄长度大致相等,开花顺序自下而上,这样的花序称为 A.总状花序 B. 伞房花序 C. 穗状花序 D. 柔荑花序 6、根中凯氏带存在于内皮层细胞的: A.横向壁和径向壁上 B.横向壁和切向壁上

(完整版)专升本人体解剖学复习题

.人体解剖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骨按形态分为( 长骨) 、(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2、骨的构造包括(骨膜)、(骨质)、(骨髓)和(血管和神经)。 3、躯干骨包括(椎骨)、(骶骨)、(尾骨)、(胸骨)和(肋)。 4、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 关节腔)。 5、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两种,(红骨髓)具有造血助能。 6、椎胃由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椎弓)两部分组成。 7、胸骨可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 8、椎体之间借(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相连 9、脊柱的生理性弯曲有(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 10、腱鞘包括(纤维层)、( 滑膜层)。 1l、咀嚼肌包括(咬肌) 、(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 12、膈的三个裂孔是(腔静脉裂孔)、(食管裂孔)和(主动脉裂孔)。 13、小腿三头肌由(腓肠肌)、(比目鱼肌)构成。其腱称(跟腱)。 14、舌乳头包括(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和(轮廓乳头)。 15、大唾液腺包括(腮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 16、咽峡由(腭帆后缘)、(两侧腭舌弓)和(舌根)构成。 17、食管的狭窄位于(起始处)、(与左主支支气管相交处)和(穿膈裂孔处)。 18、齿状线由(肛柱)和(肛瓣)连续构成。 19、肝胰壶腹由(胆总管)和(胰管)。 20、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和(喉)。 21、结肠全长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 22、最大喉软骨是(甲状软骨),最完整的喉软骨是(环状软骨)。 。23、开口于中鼻道的鼻旁窦有(筛窦前、中群)、(额窦)和(上颌窦)。 24、喉软骨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杓状软骨)。 25、喉腔分(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三部分。 26、肺根内的结构主要有(肺动脉)、(肺静脉)、(主支气管)。 27、壁胸膜分(肋胸膜)、(膈胸膜)、(纵膈胸膜)和(胸膜顶)四部分。 28、纵隔分(上纵隔)、(前纵隔)、(中纵隔)和(后纵隔)。 29、肾脏外面的三层被膜由内向外是(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 30、肾蒂内的主要结构有(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31、输卵管分4部分,即(漏斗部)、(壶腹部)、(峡部)和(予宫部)。 32、男性附属腺体包括(前列腺)、(精囊腺)、(尿道球腺1)。 30、精索内的主要结构有(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 34、输精管分(睾丸部)、(精索部)、(腹股沟部)、(盆部)四部分。 35、男性尿道分(前列腺部)、(膜部)、(海绵体部)二部分。 36、三尖瓣复合体由(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乳头肌)构成。

神经解剖学复习重点整理

神经解剖学学习要点: 1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答:(一)灰质和皮质 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的部位,在新鲜标本上,色泽灰暗,故称为灰质。在大、小脑表面的灰质则称为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 (二)白质和体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轴突集中的部位,因色泽苍白,故称为白质。在大、小脑深面的白质又称为髓质。 (三)神经核和神经节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其胞体常聚集在一起,被包埋在白质中,称为神经核。在周围神经系统内,其胞体聚集的地方,形状略膨大,则称为神经节。 (四)纤维束和神经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在一起走行,称为纤维束或传导束。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所聚集成的粗细不等的集束,则称为神经。 2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脊神经前支和后支 答:前跟来自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成分为运动神经纤维;后跟来自脊神经,成分为感觉纤维。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前支和后支。前支和后支都是混合性的。 3脊神经的节段性分部 答:脊髓分为31节段,每个脊髓节段通过一对脊神经支配一对体节。身体的皮肤和肌肉都由胚胎时的体节发育而来。虽然在形态和位置上与原来比较有了显著的改变或转移,但仍与原所属的脊神经相连。因此,脊髓对肌肉和皮肤的支配仍具有节段性o (一)脊髓对肌的节段性支配 人体的肌肉是胚胎时的肌节演化而来的。每对肌节都受相应的脊髓节段支配。概括地说:第1-4颈髓节段支配颈肌和膈肌;第5颈髓节段至第1胸髓节段支配上肢肌;第2胸髓节段至第1腰髓节段支配躯干肌;第2腰髓节段至第2骶髓节段支配下肢肌;第3骶髓节段以下支配会阴肌。每块肌肉多数由数个相邻脊髓节段支配。如肱二头肌由第5-6颈髓节段支配,股四头肌由第2-4腰髓节段支配等。 (二)脊髓对皮肤的节段性支配 脊髓对皮肤的节段性支配,以颈部和躯干最为典型。在此处脊神经的分布仍接近原始状态,呈环绕颈部和躯干的束带状分布,并且自上而下按神经的序数依次排列。;例如第2胸髓节段支配胸骨角平面的皮肤,第4胸髓节段支配乳头平面的皮肤,第6胸髓节段支配剑突平面的皮肤,第10胸髓节段支配脐平面的皮肤,第12胸髓节段支配腹股沟韧带中点平面的皮肤等。 4臂丛的组成,主要神经走行分支分布。 答: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臂丛自斜角肌间隙穿出,行于锁骨下动脉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臂丛以锁骨为界分为锁骨上部和锁骨下部。锁骨上部是些小的肌支,分布到颈部、胸部和肩部的肌肉。锁骨下部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由此三束再发出分支。臂丛的主要分支如下: (0)胸前神经起于锁骨上不,支配胸大肌和胸小肌。 (1)(1)胸长神经发自锁骨上部,在胸廓侧方,伴胸外侧动脉,沿前锯肌表面下降,并支配该肌。 (2)胸背神经发自后束,循肩胛骨外侧缘下行至背阔肌。 (3)臂内侧皮神经起自内侧束,分布至臂内侧皮肤。

种子植物形态解剖学试题(奥赛A卷)

种子植物形态解剖学、植物生态学试题 (奥赛培训,A卷) 一、填空题(61空) 1.绿色植物的三项宇宙功能是指(1),(2),(3)。这三项宇宙功能集中体现在绿色植物的作用过程中。 2.植物的种子一般包括,和。而种子植物的胚一般又包括,,和。3.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是指成熟的,雄配子是指。雌配子体是指成熟的,雌配子是指。 4.按照分生组织在植物体上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和三种;若按照其来源与性质,又可以分为、和。 5.小麦、水稻等禾本科植物的胚在结构上主要包括、、、、、、 和等组成部分。 6.在胚珠着生的子房壁上往往形成肉质的突起,称为,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即、、、、和等几种。 7.植物细胞的纹孔在形态结构上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个是由次生壁围成的腔,叫做,另一个是腔底部由初生壁和胞间

层组成的部分,叫做。 8.在生产实践中常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措施主要有、 、和四种。 9.描述生物对于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的主要理论有以下3种:第一是Liebig (1840) 的法则;第二是Sheiford (1913) 法则;结合以上两种法则的观点,便产生了的概念。 10.在植物群落中,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叫做;某一树种的胸高断面积与样地内全部树木总断面积之比叫做相对。 11.按照群落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可以分为①,一般以地质年代计算,并常常伴随地球地貌和气候的历史变迁; ②,长达几十年到几百年;③,延续几年或十几年,比如农田弃耕地的恢复演替等。 12.根据Raunkiaer (1934) 的生活型系统,陆生植物可以划分为五类生活型:①植物,②植物,③植物, ④植物,⑤植物。 13.对于某一特殊生态环境有指示作用的植物称为。 14.群落在不同季节的外貌,称为。 15.以水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有、、 和四大类。 16.群落最上层的优势种对于群落的外貌、结构具有决定意义,特称

人体解剖学复习提纲汇总

绪论 1、何为“人体解剖学”“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包括巨视解剖学和微视解剖学 巨视:系解局解微视:组织细胞胚胎系统解剖学: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地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局部解剖学:在系统解剖学基础上叙述人体某一局部的层次、组成结构及相互位置关系 2、人体如何区分(分部、系统等) 基本组织:上皮、结缔、肌、神经 系统: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感觉、神经、内分泌 3、人体方位如何统一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时前方,上肢在躯干两侧自然下垂,手掌向前,两下肢(包括足尖)并拢 运动系统总论 1、运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起何作用 运动系统分骨、骨连结和肌三部分。骨起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是动力器官。 第一章骨学和关节学 1、人体206块骨可怎样分类 按部位分:颅骨、躯干骨、四肢骨 按形态分: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2、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分别在何处,有什么作用 骨主要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另外还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1)骨质是骨的主要组成部分,分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密质质地致密,耐压性大,分部于骨的表面。 骨松质由骨小梁组成,分部于骨的内部承受较大重量。 颅盖骨表层为密质,外板厚内板薄,骨折多现于内板,两板间松质称为板障。 (2)骨膜分骨外膜和骨内膜。分布于关节面以外骨表面的骨膜称骨外膜,分内外 两层;衬在髓腔内面和松质间隙内的膜称骨内膜。骨膜富有血管和神经,对骨的营 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故在骨科手术中应尽量保留骨膜。它使长骨增粗。 (3)骨髓位于髓腔和松质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在椎骨、髂骨、肋骨、胸骨及肱骨和股骨的近侧端松质内,终生保留红骨髓,故临床常选髂嵴、髂后上棘等处进行穿刺,取骨髓检查。 3、长骨是如何长长和增粗的

局部解剖学标本考复习资料

局部解剖学标本考复习资料2140 颅顶软组织的层次结构,何为“头皮”。 从浅到深依次是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腱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其中前三层合称头皮。 腮腺的位置和毗邻,腮腺上端、前缘、下端穿出的结构。穿经腮腺的结构。 位置毗邻:外耳道前下方,上缘邻近颧弓、外耳道和颞下颌关节;下缘平下颌角;前邻咬肌、下颌支、翼内肌后缘;后邻乳突、胸锁乳突肌上部前缘。 穿出结构:前缘:面N颧支、颊支、下颌支,面横血管,腮腺管。上缘:耳颞N,颞浅AV,面N颞支。下缘:面N下颌缘支、颈支,下颌后V 穿经结构:纵行:颈外A、下颌后V、颞浅AV、耳颞N。横行:上颌AV、面横AV、面N 各支。 甲状腺的形态和毗邻。甲状腺的动脉供应、静脉回流,在甲状腺手术时不要损伤哪些神经?位置:呈H形,分左右两叶及甲状腺峡,或有锥状叶。两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颈部前外侧,上端达甲状软骨中部、下端至第六气管软骨;峡部位于第2~4气管软骨前方。 血液供应:甲状腺上、下A、最上A(部分) 注意神经:喉上N(结扎甲状腺上A要紧贴甲状腺上极),喉返N(结扎甲状腺下A要远离下极) 下颌下三角的境界和内容。 下颌骨下缘和二腹肌前后腹围成。浅面:皮肤、浅筋膜、颈阔肌、颈深筋膜浅层;深面: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咽中缩肌。内容:下颌下腺及其导管、舌N、舌下N、面AV、舌AV,下颌下淋巴结。 颈动脉三角的边界及内容。 胸锁乳突肌上部前缘,肩胛舌骨肌上缘、二腹肌后腹。浅面:皮肤、浅筋膜、颈阔肌、颈深筋膜浅层;深面:椎前筋膜;内侧:咽侧壁及其筋膜。内容:颈内V及其属支、颈总A及其分支、舌下N及其降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及颈外侧深淋巴结。 气管切开手术入路经过哪些层次? 切开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胸骨上间隙及其内的静脉弓、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气管前间隙。 肋间血管、神经位于何处?其相互排列顺序如何。 肋间后AV、肋间N的主干(上支)和它们在肋角处发出的下支分别沿肋沟和下位肋上缘前行,走行于肋间内肌和肋间最内肌之间,在肋沟处自上而下分别为V、A、N。 上纵隔分层及其内容 器官和结构可分为三层。前层:胸腺、头臂V、上腔V;中层:主A弓及其分支、膈N、迷走N;后层:气管食管胸导管。 何为肺根,肺根的毗邻。 肺根是出入肺门的主支气管、肺AV、支气管AV,淋巴管和N等结构的总称,表面被结缔组织包绕。前到后:VA支;上到下:左A支V;右支AV。 毗邻:左肺根:主A弓、肺韧带、左膈N,左心包膈AV,胸主,左迷走N;右肺根:奇V 弓、肺韧带、右膈N,右心包膈AV,奇V,上腔V、右心房、心包部分,右迷走N。 后纵隔包括哪些结构?(心包后壁和脊柱胸下部之间) 食管、迷走N、胸主A、奇V、半奇V、副半奇V、胸导管、胸交感干、纵隔后淋巴结。 何为腹直肌鞘和弓状线。腹直肌鞘的构成。

植物学试卷之二(形态解剖学部分)

植物学试卷二(形态解剖学部分)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0.5分,80空,总40分) 1.植物的组织系统包括:___ _____、__ ______、 ___ ____组织。 2.植物细胞是植物体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也是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在于植物细胞具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_________,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的细胞器是________,保持细胞的渗透压和膨压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5.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的_________和调节细胞内____ _____,对细胞的_____ ___、___ ______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6.管胞和导管次生壁加厚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类型。 7.植物的组织可以划分 为和两大类。 8.子植物细胞的纹孔是,裸子植物管胞上纹孔 是。 9.茎和根在外部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茎具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通过的物质运输称为共质体运输。 11.双子叶植物茎最初的木栓形成层发生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 根最初的木栓形成层发生在_________。它们的木栓形成层最后都发生在_____________。 12.根的形成层来源于____ ______和___ __ _____转变而来,茎的形成层来源于___ _______和__ ______。 13.倒生胚珠珠孔,靠近珠柄,合点 ___ _______。 14.单子叶植物茎中维管束________排列在________中,称为________维管束。 15.一朵完整的花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六部分组成。

《正常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

《正常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2 名词解释 1.矢状面:指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4】 2.肘后三角:当肘关节前屈90度时,尺骨鹰嘴和肱骨内、外上髁三点连成一等腰三角形,称为肘后三角。【34】 3.扁桃体窝:在口咽侧壁上,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有一凹窝,称扁桃体窝,窝内容纳腭扁桃体。【92】 4.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椭圆形小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稍后方,以结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小球内含 有化学感受器。【156】 5.肺门:为肺内侧面中央的长椭圆形凹陷,是主支气管、肺动、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肺的部位。【113】 6.虹膜角膜角:在眼球前房的周缘,虹膜与角膜交界处的环形间隙称虹膜角膜角,又称前房角。【201】 7.周围性瘫痪(软瘫):当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时(如前角运动细胞、脑躯体运动核、脊神经或脑神经损伤),由 于肌失去神经直接支配,出现肌体肌张力降低,松弛变软,反射弧中断,深、浅反射均消失,称周围性瘫痪或软瘫。【274】 8.内囊:是由上、下行纤维密集而成的白质区,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内囊损伤时,可引起“三 偏”综合症。【256】 9.麦克伯尼(McBureny)点:即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位于脐与左髂前上棘之间的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急性阑尾炎时,此点可有压痛。【97】 10.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细胞体连同其树突集中的地方,色泽灰暗,称为灰质。在大小脑表面的灰 质称皮质。【216】 11.正中矢状切面:即沿人体正中线所作的矢状切面。【4】 12.翼点:指在颞窝区内,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神经通过,骨折时,易引 起颅内血肿。【25】 13.Treitz韧带:即十二指肠悬肌,张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与腹后壁之间;有悬吊和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 亦作为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部的标志。【95】 14.心切迹:左肺前缘下半有一明显缺口,称心切迹。【113】 15.掌浅弓:尺动脉的终末支与桡动脉的掌浅支在手掌合成的弓形动脉,称为掌浅弓。【162】 16.黄斑:在视神经盘的颞侧3.5mm处,有一黄色区域,称黄斑,为感光最敏感的部位。【200】 17.中枢性瘫痪(硬瘫):当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失去上运动神经元抑制作用,产生功能释 放,活动增强,表现为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瘫痪的肌呈痉挛状态,同时出现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称中枢性瘫痪或硬瘫。【274】 18.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有很多小纤维束呈网状互相连结,其间的空隙,为蛛网膜下隙,其内流动有 脑脊液。【287】 19.乳糜池:在第12胸椎下缘到第1腰椎体的前面,又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梭形膨大的池,称乳糜池, 为胸导管的起始部。【186】 20.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包括:感觉器—感觉神经—反射中枢—运动神经—效应器。【216】 21.黄骨髓:骨髓的一种。含大量脂肪组织,呈黄色,无造血功能。【7】 22.齿状线:肛管内各肛瓣边缘和肛柱的下端,共同连成锯齿状的环行线,称齿状线。此线是皮肤与粘膜的分界 线。【99】 23.声门裂:两侧声襞及两侧杓状软骨间的裂隙称声门裂,为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此裂前3/5为喉癌的好发部位, 后2/5为喉结核的好发部位。【110】 24.掌深弓:由桡动脉终支和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深面。【162】 25.脉络丛:在脑室壁一定部位,软膜组织及毛细血管连同脑室壁上皮突入脑室腔内,形成脉络丛。脉络丛是产 生脑脊液的结构。【287】 26.反射:神经系统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215】 27.隐神经:腰丛股神经的最长皮支,与大隐静脉伴行,向下分布于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的皮肤。【234】 28.小脑延髓池:位于小脑与延髓间。临床上有时在此做穿刺,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查。【287】 29.螺旋器(Corti器):位于内耳膜迷路蜗管下壁的基底膜上,为听觉感受器。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其上

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

《人体解剖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骶角:骶骨下端得裂孔称骶管裂孔,裂空两侧有向下凸出得角(就是第5骶椎得下关节突),临床上以此来确定骶管裂孔得位置 2、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连接处微向前凸,称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到,两侧平对第2肋,就是计数肋得重要标志 3、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得腭舌及舌根共同围成,就是口腔通向咽得分界,也就是口腔与咽之间得狭部 4、下消化道:消化管有口,咽,食管,胃,小肠(又分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与大肠(又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与肛管)。其中空肠以下称下消化道。 5、麦氏点:阑尾根部得体表投影,通常在右髂上棘与脐连线得中、外1/3交点处。该点称麦氏点。 6、齿状线:肛柱下端与肛瓣基部连成锯齿环行线,环绕肛管内面,叫齿状线。齿状线上、下方得来源,动脉供应、静脉与淋巴回流等均不同 7、胸膜腔: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在左、右肺周围各形成一个完全封闭得潜在性腔隙,称为胸膜腔 8、肋隔隐窝:就是在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移行处形成得半环状腔隙,就是胸膜腔得最低部位 9、纵膈:纵膈就是两侧纵膈胸膜之间所有器官与结缔组织得总称。 10、肾门:为肾内侧缘中部得凹陷,就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与淋巴管等结构出入肾得门户 11、膀胱三角:膀胱底得粘膜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得三角区 12、阴道穹:就是围绕子宫颈阴道部得阴道上端得环形间隙,可分为前、后穹与两侧穷 13、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走向周而复始得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14、心包腔:心包腔就是浆膜性心包脏、壁两层之间得腔隙,内含少量浆液,可减少心搏动时得摩擦 15、动脉韧带:动脉韧带就是连于肺动脉于分叉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得结缔组织索,就是胎儿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得遗迹 16、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内,形态与功能相似得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神经核 17、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内,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神经节 18、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得腔隙称蛛网膜下隙。脊髓蛛网膜下隙与脑蛛网膜下隙相通,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 19、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之间得狭窄腔隙,称硬膜外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有脊神经根与锥内静脉丛通过,腔内呈负压,临床上硬膜外麻醉即将麻药注入此腔,阻滞神经根得传导。 二、填空题 1、骨按形态分长骨、短骨、扁骨与不规则骨四种。 2、滑膜关节得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腔与关节囊;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与关节唇与滑膜襞与滑膜囊。 3、椎间盘连接在相邻得椎体之间,中央为髓核,周围为纤维环。 4、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通过,肩关节得关节囊下壁最薄弱,易发生脱位。 5、关节唇见于肩关节与髋关节关节。 6、胃就是消化管最膨大部分,可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四部。 7、十二指肠就是呈“C”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降、水平、升四部。 8、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即会阴曲与骶曲。 9、肝外胆道包括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胆囊。 10、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与各级支气管。其中下呼吸道包括气管与各级支气管。 11、鼻旁窦有额窦、上颌窦、筛窦与蝶窦,其中最大得就是上颌窦。 12、胸膜下界体表投影:锁骨中线平第8肋,腋中线平第10肋,肩胛线平第11肋,后正中线平第12胸椎棘突。 13、肾冠状切面上,肾实质可分为肾皮质与肾髓质两部分。 14、膀胱分膀胱体、膀胱颈、膀胱尖、膀胱底四部分。 15.男性尿道得三个狭窄就是尿道内口、尿道膜部与尿道外口,三个扩大就是尿道前列腺部、尿道球部与尿道舟状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