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冶金炉热工基础期末复习

冶金炉热工基础期末复习

冶金炉热工基础期末复习
冶金炉热工基础期末复习

焊接冶金原理作业讲评(二))

作业讲评(二) 1、焊接接头的形成要经历加热、熔化、冶金反应、熔池凝固、固态相变五个阶段。 2、结晶的驱动力与过冷度成正比,过冷度越大,结晶的驱动力就越大。 3、液态薄膜是结晶裂纹形成的内因,拉伸应力是裂纹形成的必要条件。 4、手工电弧焊时有三个反应区:药皮反应区、熔滴反应区和熔池反应区。 5、焊接溶池凝固与一般铸锭凝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体积小;(2)过热度高;(3)熔化和凝固同时进行。 6、测得熔渣的化学成分为:SiO2 25.1%, TiO2 30.2%, CaO 8.8%, MgO 5.2%, MnO 13.7%, FeO 9.5%, Al2O3 3.5%,计算得B2为-1.16,则该熔渣为酸性渣。 7、同种钢材焊接时,焊条选用要求焊缝金属与母材强度相等,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应等于或稍高于母材,合金成分与母材相同或接近。 8、改善焊缝金属性能的途径有很多,主要是焊缝就是固溶强化、变质处理(向焊缝中添加合金元素)、调整焊接工艺。 9、焊缝中气孔的形成过程是由形核、长大和上浮三个相互联系而又彼此不同的阶段构成。 10、硫在熔池凝固时容易发生偏析,以低熔点共晶的形式呈片状或链状分布于晶界。因此增加了焊接金属产生结晶裂纹的倾向,同时还会降低冲击韧性和抗腐蚀性。控制硫的主要措施:(1)限制焊接材料中的含硫量;(2)用冶金方法脱硫。 1.焊接区内气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答:(1)焊接材料:焊条药皮、焊剂及焊丝药芯中造气剂。直接输送进入焊接区。(2)热源周围的气体介质:不可避免,侵入焊接区(真空除外) (3)焊丝和母材表面上铁锈、油污、氧化铁皮以及吸附水等(直接输送) (4)焊接过程中所进行物化反应产生气体。 2.试述熔池在结晶过程中,晶粒成长方向与晶粒主轴成长的平均线速度和焊接速度的关系。 答:熔池结晶过程中,晶粒成长方向与最快散热方向一致,垂直于结晶等温面;因结晶等温面是曲面,晶粒成长方向的主轴必然弯曲,并指向焊缝中心。晶粒成长的平均线速度R和焊接速度V的关系为:R=Vcosθ,θ为R和V的夹角。 3.低合金钢焊缝组织CCT曲线如图,写出在No.2、No.7和No.9室温下的焊缝组织和硬度值。

冶金热工基础课程标准

《热工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课程的性质:《热工基础》是冶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主要面向钢铁企业各车间的冶金炉,以冶金炉热工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冶炼生产的热工基础知识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我院生源质量较好,但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仍不适应以知识逻辑为中心的学科课程学习和应试教育,他们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却具有形象思维的智能结构特点,适于“在做中学”,适合培养为技术技能型人才。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以公共基础课为依托,主要为其后续课程《烧结生产与操作》、《炼铁生产与操作》等专业课提供热工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所以本课程与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前后衔接合理,是本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本课程在课程设计、建设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下教育理念: 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观:本门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都有企业专家参与,保证本课程建设切合实际,符合生产现场的实际需要,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终身学习的教育观:本课程要把学生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而教师要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 能力本位的质量观: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学习,学生在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从初学者到胜任冶金技术岗位人才的职业能力发展。 过程导向的课程观:本课程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顺序组织每一个知识点,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来学习相关知识。 行动导向的教学观:行动导向的教学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

《冶金热工基础》复习提纲湖工大

《冶金热工基础》复习提纲 Ⅰ、基本概念 一、动量传输 1、流体;连续介质模型;流体模型;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式粘度;压缩性、膨胀性 2、表面力、质量力;静压力特性;压强(相对压强、绝对压强、真空度);等压面 3、Lagrange 法、Euler法,迹线、流线 4、稳定流、非稳定流,急变流、缓变流,均匀流、非均匀流 5、运动要素:流速、流量,水力要素:过流断面、湿周、水力半径、当量直径 6、动压、静压、位压;速度能头、位置能头、测压管能头、总能头;动能、动量修正系数 7、层流、湍流;自然对流、强制对流 8、沿程阻力、局部阻力;沿程损失、局部损失 9、速度场;速度梯度;速度边界层 二、热量传输 1、温度场、温度梯度、温度边界层;热流量、热流密度 2、导热、对流、辐射 3、导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辐射换热系数、热量传输系数 4、相似准数Fo、Bi、Re、Gr、Pr、Nu 5、黑体、白体、透热体;灰体;吸收率、反射率、透过率、黑度 6、单色辐射力、全辐射力、方位辐射力;角系数;有效辐射;表面网络热阻、空间网络热阻 7、解析法、数值分析法、有限差分法、集总参数法、网络元法 三、质量传输 1、质量传输;扩散传质、对流传质、相间传质 2、浓度、速度、传质通量;浓度场、浓度梯度、浓度边界层 3、扩散系数、对流传质系数 4、Ar、Sc、Sh准数 四、燃料与燃烧 1、燃料;标准燃料;发热量(高发热量、低发热量) 2、燃料组成成分及其换算(应用、干燥、可燃、有机成分;湿、干成分) 3、空气消耗系数;燃烧温度(绝热燃烧温度、量热燃烧温度、理论燃烧温度、实际燃烧温度) 4、闪点、燃点、着火点;着火;有焰燃烧、无焰燃烧 Ⅱ、基本理论与定律 一、动量传输 1、Newton粘性定律 2、N-S方程 3、连续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静力学基本方程 二、热量传输 1、F-K方程 2、Fourier定律 3、Newton冷却(加热)公式 4、Planck定律、Wien定律、Stefen-Boltzman定律、Kirchhoff定律、Beer定律、余弦定律

最新材料与社会发展期末复习题修改版

“材料与社会发展”课程复习题(修改版) 1.什么是材料?简述材料分类以及各类材料的基本特性。 答:材料的定义及其分类 (1)定义:材料是指能为人类经济性地,用于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 (2)材料的分类: ①按组成、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 合材料。 各自特征:①高分子材料:是通过若干高分子链聚集以及高分子链与其他添加组分的相互作用而构成。分子量大,质轻;优良的加工性能,导热系数小,化学稳定性好,电绝缘性好;功能的可塑性好,出色的装饰性,但易老化;可以延压成膜、纺制成丝,可制成各种形状的构件,可产生巨大的粘接力及巨大弹性等。②金属材料:有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形成的,并具有一般金属特性的材料称为金属材料。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及塑性;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熔点较高。③无机非金属材料:传统上主要有陶瓷、玻璃、水泥和耐火材料等四大类,其主要化学组成均为硅酸盐类物质。具有高熔点,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抗氧化等,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压电性。④复合材料:是由有机高分子、无机非金属或金属与几类不同材料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多相固体材料,它既能保留原组分材料的主要特色,又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有的性能。 比重小,比模量和比强度大;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自润滑;耐热,耐疲劳,耐蠕变,电绝缘性好等特点。 ②从其发展过程上,可分为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转 化,互相替代的关系。 传统材料的特征为:需求量大,生产规模大,但环境污染严重; 新型材料特征:建立在新思路、新概念、新工艺、新检测技术的基础上,以材料的优异性能、高品质、高稳定性参与竞争,属高薪技术的一部分;投资强度较高,更新换代快,风险性大,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高,一旦成功,回报率也较高,且不以规模取胜。 ③从其使用性能分类: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则主要利用材料力学性能; 而功能材料主要利用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课程代码】C2-2-1 【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数控技术 【学时数】48 【学分数】3 【开设时间】模具设计与制造第二学期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第三学期 数控技术第二学期 一、课程概述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制造类专业群的平台课程,是在明确学院办学定位,分析专业群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通过对我院机械制造类重点专业职业岗位进行整体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块课程开发的方式形成的、适用于机械制造类专业群开设的综合性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常用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方法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材料及成型工艺知识进行选择材料与改性方法、选择毛坯生产方法以及工艺路线分析的初步能力,并未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和从事工业工程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具体工艺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机械制造领域内进行选择和判断能力;并培养高职应用型人才的技术文化修养。 二、课程模块组成 1.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 2.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3.非金属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4.毛坯成型工艺与方法选择

二、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熟悉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现在制造过程的完整概念。 (2)通过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铁碳合金的室温组织和力学实验,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给出知识目标,采用问题引入,培养自主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通过完成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习惯; (5)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技能、评价执行结果的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善于沟通协作,团队意识强; (2)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通过学习有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概况,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及行业知识,使学生具备博学多识的特质。 3.专业能力目标 (1)熟悉材料的种类、牌号、成分、性能、改性方法和用途。 (2)具备阅读金属材料热处理报告的能力; (3)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用途、材料主要质量问题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 (4)主动了解金属材料的基础理论的发展; (5)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概况; (6)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前修课程的联系 前修课程是《机械制图》,学习本课程之前要去工厂见习,对机械制造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熟悉典型零件形状,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识图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 2.与后继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阐述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知识贯穿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全过程,设计时,要根据机械零件的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选材;制造时,要根据材料的制造工艺合理安排热处理。更

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要点归纳总计

绪论 1)焊接:焊接是指被焊工件的材质(同种或异种),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二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的材质达到原子间的结合而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工艺过程。 2)焊接、钎焊和粘焊本质上的区别: 焊接:母材与焊接材料均熔化,且二者之间形成共同的晶粒; 钎焊:只有钎料熔化,而母材不熔化,在连接处一般不易形成共同晶粒,只有在母材和钎料之间形成有相互原子渗透的 机械结合; 粘焊:既没有原子的相互渗透而形成共同的晶粒也没有原子间的扩散,只是靠粘接剂与母材的粘接作用。 3)熔化焊热源:电弧热、等离子弧热、电子束、激光束、化学热。 压力焊和钎焊热源:电阻热、摩擦热、高频感应热。 4)焊接加热区可分为活性斑点区和加热斑点区 5)焊接温度场:焊接时焊件上的某瞬时的温度分布称为焊接温度场。 6)稳定温度场:当焊件上温度场各点温度不随时间变化时,称之 7)准稳定温度场:恒定功率的热源作用在焊件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经过一段时间后,焊件传热达到饱和状态,温度场会达到暂时稳定状态,并可随着热源以同样速度移动。 8)焊接热循环:在焊接热源的作用下,焊件上某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第一章 1)平均熔化速度:单位时间内熔化焊芯质量或长度。 平均熔敷速度:单位时间内熔敷在焊件上的金属质量称为平均熔敷速度。 损失系数:在焊接过程中,由于飞溅、氧化、蒸发损失的一部分焊条金属(或焊丝)质量与熔化的焊芯质量之比称焊条损失系数。 熔合比:焊缝金属中,局部熔化的母材所占的比例。 熔滴的比表面积:表面积与质量之比2)熔滴过渡的形式:短路过渡、颗粒状过渡和附壁过渡。 3)熔池:焊接热源作用在焊件上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液态金属部分就是熔池。 4)焊接过程中对金属的保护的必要性: (1)防止熔化金属与空气发生激烈的相 互作用,降低焊缝金属中氧和氮的含量。 (2)防止有益合金元素的烧损和蒸发而 减少,使焊缝得到合适的化学成分。(3) 防止电弧不稳定,避免焊缝中产生气孔。 5)手工电弧焊时的反应区:药皮反应区、 熔滴反应区和熔池反应区。 6)药皮反应区主要物化反应有: 1 水分蒸发: 2 有机物燃烧和分解: 3 铁合金氧化: 7)熔滴反应区的特点: 1 熔滴温度高,熔滴金属过热度大; 2 熔滴与气体和熔渣的接触面积大; 3 各相之间的反应时间短; 4 熔滴与熔渣发生强烈的混合。 8)焊接区气体来源: 1焊接材料:焊接区内的气体主要来源 于焊接材料。焊条药皮、焊剂及焊丝药芯 中都含有造气剂。 2热源周围的气体介质:热源周围的空 气是难以避免的气体来源,而焊接材料中 的造气剂所产生的气体,不能完全排除焊 接区内的空气。 3焊丝和母材表面上的杂质:焊丝表面 和母材表面的杂质,如铁锈、油污、氧化 铁皮以及吸附水等,在焊接过程中受热而 析出气体进入气相中。 气体的产生: 1 有机物的分解和燃烧 2 碳酸盐和高价氧化物的分解 3 材料的蒸发 9)氮对金属的作用: 焊接时电弧气氛中氮的主要来源是 周围的空气。 焊接时空气中的氮总是或多或少地 会侵入焊接区,与熔化金属发生作用。 氮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1 促使焊缝产生气孔:液态金属在高温时 可以溶解大量的氮,凝固结晶时氮的溶解 度突然下降,过饱和氮以气泡形式从熔池 中逸出,若焊缝金属的结晶速度大于氮的 逸出速度时,就形成气孔。 2 氮是提高低碳、低合金钢焊缝强度,降 低塑性和韧性的元素。如果熔池中含有比 较多的氮,一部分氮将以过饱和的形式存 在于固溶体中;另一部分氮则以针状氮化 物Fe4N的形式析出,分布于晶界或晶内, 因而使焊缝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而塑 性、韧性,特别是低温韧度急剧下降。 3 氮是促使焊缝金属时效脆化的元素:焊 缝金属中过饱和的氮处于不稳定状态,随 着时间的延长,过饱和的氮逐渐析出,形 成稳定的碳氮化物Fe4N,因而使焊缝金属 的强度增加、塑性、韧性降低。 4 氮可以作为合金元素加入钢中。在焊缝 金属中加入能形成稳定氮化物元素,如 RE、A1、Ti、Zr等,可以抑制或消除时效 现象。 控制焊缝合氮量的措施 1 加强焊接区的保护 (1)焊条药皮的保护作用,取决于药皮 的成分和数量。 (2)药芯焊丝的保护效果,取决于保护 成分含量和形状系数。 2 焊接工艺参数的影响 (1)U↑(电弧长度↑),氮可以与熔滴 作用时间τ↑,S N ↑,应尽量采用短弧 焊。 (2)I↑,熔滴过渡频率f↑,熔滴阶段作 用时间τ↓, S N↓ 。 直流正极性焊接时焊缝含氮量比反 极性(焊条接正极,工件接负极)时高。 (3)焊接速度对焊缝的含氮量影响不大。 (4)增加焊丝直径,熔滴变粗,焊缝含 氮量下降。 (5)多层焊时焊缝含氮量比单层焊时高, 这与氮的逐层积累有关 3 利用合金元素控制焊缝合氮量: (1)增加焊丝或药皮中的含碳量可降 低焊缝的含氮量,其原因是: a)碳能够降低氮在铁中的溶解度。 b)碳氧化生成CO、CO2加强保护作用, 降低了氮分压。 c)碳的氧化引起熔池沸腾,有利于氮 的逸出。 (2)Ti、A1、Zr和稀土元素对氮有较大 的亲合力,能形成稳定的氮化物。并且这 些氮化物不溶于铁水,而进入熔渣中。这 些元素对氧的亲力也很大,因此,可减少 气相中NO的含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了焊缝的含氮量。 10)焊缝金属中的氢 扩散氢:氢原子及离子半径很小,可 以在焊缝金属晶格中自由扩散,故被称为 扩散氢。 残余氢:氢扩散到金属的晶格缺陷、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提纲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刘倩雯 一.绪论 1.零件(毛坯)成形方法 ①材料成形工艺(Δm=0) 贯通流程—质量不变工艺 :铸造,锻压,粉末冶金。 ②材料去除工艺(Δm<0) 发散流程—质量减少工艺: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特种加工。 ③材料累积工艺(Δm>0) 收敛流程—质量增加工艺:连接与装配,电铸电镀加工,快速成形 二.第一章 1.机床的分类 ①按应用范围(通用性程度): 通用机床—加工范围广(单件小批) 专门化机床--工艺范围窄(某类,几类某道特定工序) 专用机床—工艺范围最窄(某种某道特定工序,大批) ②按工作精度:普通精度机床,精密机床,高精度机床 ③按自动化程度:手动,机动,半自动,自动机床 4.按重量与尺寸:仪表机床中型机床(一般机床),大型机床(10t~30t),重型机床(30t~100t),超重型机床(大于100t) 5.按机床主要工作部件的数目:单轴,多轴,单刀,多刀 按加工性质、刀具(12类):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锯床、其它机床。 2.机床型号 为避免混淆,通用特性代号已用的字母及“I”、“O”都不能作为结构特性代号。 按其结构性能及使用范围每类:机床划分为10个组,每个组又划分为10个系 分别用数字0~9表示。 机床主参数代表机床规格的大小,用折算值(主参数乘以折算系数)表示。 3.切削运动—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 主运动—速度最高、消耗机床功率最多的运动 进给运动—金属层不断投入切削 合成运动—主运动与进给运动合成的运动 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已加工表面。

4.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vc ,进给量f ,背吃刀量ap 5.切削层参数:切削层公称厚度 ,切削层公称宽度 ,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 6.刀具材料具备的性能:①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②足够的强度和韧性③足够的热硬性,④良好的工艺性,⑤经济性 7.常用刀具材料: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金刚石(PCD)、立方氮化硼(CBN )。 硬质合金: ①钨钴类硬质合金(YG ):精加工—YG3,粗加工—YG8 (铸铁) ②钨钛钴类硬质合金(YT ):精加工—YT30,粗加工—YT5(钢) 8. 9.刀具工作角度的影响:刀刃安装高度,刀柄安装偏斜的影响,横向进给的影响 ,纵向进给的影响 10.磨料—即砂粒,是构成砂轮的主要成分(适用范围) 氧化物系:棕刚玉—碳素钢 白刚玉—高速钢 碳化物系:黑碳化硅—铸铁 绿碳化硅—硬质合金 11.机床夹具的作用:保证加工精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改善劳动条件、保证生产安全 12.夹具按使用机床分: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床夹具、镗床夹具、其它机床夹具 13.夹具的组成:①定位元件—确定工件的正确位置 ②夹紧装置—夹牢工件,保证工件正确位置不变 ③对刀及导向装置—确定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 ④夹具体—夹具的基础件

焊接冶金学复习要点

绪论 1.试述焊接钎焊和粘结在本质上的区别 被焊工件的材质(同种或异种)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的材质达到原子间的结合而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工艺过程成为焊接。焊接与其他连接方式不同不仅在宏观上形成了永久性的接头而且在微观上建立了组织的内在联系。钎焊也能形成不可拆卸的接头但只是钎料融化而母材不熔化,故在连接处一般不易形成共同的晶粒只是钎料与母材之间形成有相互原子渗透的机械组合。至于粘结是靠粘结剂与母材之间的粘合作用,没有原子的相互渗透或扩散。 2.怎样才能实现焊接,应有什么外界条件 当两个被焊的固体金属表面接近到相距ra时就可以在接触表面上进行扩散再结晶等物理化学过程从而形成金属键达到焊接的目的。外界条件:对被焊接的材质施加压力,对焊接材料加热(局部或整体) 3.能实现焊接的能源大致有哪几种 焊接的能源主要有热能和机械能 热能包括电弧热化学热电阻热高频感应热摩擦热等离子焰电子束激光束 4.焊接电弧加热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热源把热能传给焊件是通过焊件上一定的作用面积进行的,对于电弧焊这个作用面积称为加热区。加热区分活性斑点区加热斑点区活性斑点区是带电质点(电子或离子)集中轰击的部位并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加热斑点区:在加热斑点区焊件受热时通过电弧的辐射和周围介质的对流进行的。影响因素: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参数 5.焊接线能量速度对等温线的影响 当q=常数时,随焊接速度v的增加等温线的范围变小,即温度场的宽度和长度都变小,但宽度的减小更大些所以温度场的形状变得细长。当v=常数时,随着热源功率q的增加温度场的范围也随之增大。如q/v保持定值,等比例改变q与v时,则此时会使等温线有所拉长因而温度场的范围也随之拉长 第一章 1.什么是焊接化学冶金,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学习目的是什么 在焊接过程中焊接区内各种物质之间在高温下相互作用的过程称为焊接化学冶金过程。它主要研究在各种焊接工艺条件下冶金反应与焊缝金属成分、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的目的在于运用这些规律合理的选择焊接材料,控制焊缝金属的成分和性能使之符合使用要求设计创造新的焊接材料 2.焊接化学冶金与炼钢相比在原材料方面和反应条件方面主要有那些不同 原材料方面:普通化学冶金的原材料主要是矿石废钢铁和焦炭等而焊接化学冶金的原材料主要是焊条焊丝和焊剂等。反应条件:与普通含化学冶金相比焊接化学冶金过程是分区域连续进行的,且各区域的反应条件(反应物的性质和浓度、温度、反应时间、相接触面积、对流及搅拌运动等)有较大差异,因而就影响到各区反应进行的可能性方向速度和限度 3.调控焊缝化学成分有哪两种手段,他们怎样影响焊缝化学成分 (1)通过改变融合比可以改变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要保证焊缝金属成分和性能的稳定性必须严格控制焊接工艺条件使融合比稳定合理;(2) 4.熔滴、熔池以及化学冶金反应区特点 在电弧热的作用下焊条端部熔化形成的滴状液态金属称为熔滴。母材上由融化的焊条金属与局部熔化的母材所组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液态金属叫熔池。不同焊接方法有不同的反应区,手工电弧焊有药皮反应区、熔滴反应区、熔池反应区,熔化电极焊时只有熔滴和熔池两个反应区,不填充金属的气焊、钨极氩弧焊和电子束焊只有一个熔池反应区。药皮反应区:

材料工艺与设备-期末考试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1分/题,共30分) 1、下面不属于材料四要素的是: A、制备/加工 B、成分 C、性能 D、连接 2、下面属于自由锻基本工序的是: A、抛光 B、切皮 C、扩孔 D、加热 3、如果对锻件数量需求小时,可优先哪种锻造工艺? A、自由锻 B、模锻 C、胎模锻 D、特种锻造 4、较适宜用粉末冶金加工的零件是: A、齿轮 B、阶梯轴 C、平板 D、钢管 5、粉末冶金的必备工序有几道? A、1 B、2 C、3 D、4 6、属于制造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缺陷是: A、疲劳裂纹 B、应力腐蚀裂纹 C、热处理裂纹 D、松动 7、将熔化的金属或合金注入已制好的模型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所需几何形 状的工件,这种加工方法是: D、冶炼 A、铸造 B、机加工 C、锻造 8、玻璃态下塑料可以进行的加工是: D、注塑成型 A、机加工 B、吹塑成型 C、压延 9、聚合物的粘流态是指其温度在哪个点以上时的状态? A、T c B、T g C、T f D、T d 10、常见塑料PVC是指: A、聚氯乙烯 B、聚丙烯 C、嵌锻共聚PP D、聚乙烯 11、聚合物加工过程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热降解,分子交联,硫化 B、分子交联,硫化,气相分离

C、氧化断链,结晶析出,硫化 D、热分解,交联反应,挥发 12、下面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形工序顺序正确的是: A、加料、合模、交联固化、脱模、排气 B、加料、交联固化、合模、排气、脱模 C、交联固化、加料、合模、排气、脱模 D、加料、合模、排气、交联固化、脱模 13、聚合物随着温度由高向低变化,几个状态转变点对应的温度出现的顺序是: A、T c, T g, T f, T d B、T g, T c, T f, T d C、T d, T f, T c, T g D、T d, T f, T g, T c 14、聚合物在高弹态下能进行的加工是: A、热成型,压延,拉伸 B、吹塑薄膜,热成型,压延 C、熔法纺丝,中空吹塑,热拉伸 D、挤出成型,吹塑薄膜,拉伸 15、在进行塑料的模压成形时,合模工序应该: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不慢不快 D、没要求 16、对热固性塑料,交联反应时间应该: A、让其充分固化 B、能脱模即可 C、反应结束并冷却 D、没要求 17、螺杆挤出机的关键部件是: A、分段加热 B、电机及传动 C、螺杆 D、机头 18、下面关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聚合物链段从冻结状态开始解冻的温度 B、橡胶使用的下限温度 C、聚合物使用的下限温度 D、无定形聚合物使用的上限温度 19、关于塑料加工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螺杆式注射成形机的物料推进与挤出成形的过程基本相同。 B、注射成形时,对薄壁零件其注射温度可以选择较低值。

金属熔化焊基础课程标准

金属熔化焊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金属熔化焊基础 适用专业:焊接技术 计划学时:270 学分:18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焊接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培养目标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为以后学焊工识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与焊接工艺学、焊接结构生产等课程同时开设,学生已经掌握了焊接工艺的一些基本知识,为焊接检验,焊接结构生产等后续教学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将职业行动领域中的工作过程融合在学习情境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实际遇到问题的能力,实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锻炼学生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 三、课程目标 能力目标 1.能掌握金属的力学性能 2.能掌握热处理工艺 3.能认识焊接材料 4.掌握焊接缺陷及防止 知识目标 1.具备 2. 3.具备自主学习,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素质目标 1. 2.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与交流沟通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1 1. 了解焊接接头形

五、课程考核评价 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确定该学科为考试科目。平时(包括作业、课堂提问等)成绩占40%,期末卷面成绩占60%。 六、教学实施条件 6.1.实训设备配备条件

6.2.师资配备条件 6.2.1 专任教师: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讲师以上职称,具有先进的教学方法,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2、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6.2.2 兼职教师: 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 6.2.3 师资数量:一般专任教师师生比应是1:15,其中实习教师占30%。 6.3 教学资源条件 6.3.1.教材的组织与开发 1.教学资料选取原则 贯彻以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等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相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材。 2.推荐教材 《金属熔化焊基础赵枫英若采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3.参考的教学资料 课程授课计划、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企业相关标准。 6.3.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是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课程资源应当具备开放性特点,适应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为适应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开展,必须大力开

哈工大95--07年焊接考研复试真题

95年 1.什么是熔渣的碱度?为什么焊接合金钢是希望采用碱性熔渣? 2.试述焊缝中形成气孔的机理 3.结??2,结??7各用什么做脱氧剂?为什么 4.为什么钢材焊接冷裂纹在近缝区产生 5.如何选择16Mn钢及15MnVN钢的焊接线能量 96年 1.名词解释 1焊接温度场2焊接线能量3层状撕裂4碳当量5短渣 2什么是熔合比?融合比与那些因素有关?融合比对焊缝质量有何影响 3说明熔合区的形成及及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4。什么是焊接热影响取得粗晶脆化?为了减少粗晶脆化的影响,对热处理特性不同的钢材在确定焊接规范参数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5试述焊接延迟裂纹的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 6试分析比较低碳调质钢的冷裂倾向 97年 1.试述在焊接钢材的氢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2.说明结晶裂纹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3.分析说明焊缝中形成气孔的影响因素 4.分析比较结**2与结**7两种典型焊条的工艺性能 5.试述预防和减小焊接变形的措施 98年 1.分析说明温度及熔渣性质对扩散氧化的影响 2.试述焊接熔池结晶的特点。结晶方向及晶粒成长线速度 3.试述16Mn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及性能 4.用应力扩散理论解释冷裂纹的氢致延迟开裂机理,并叙述如何防止焊接冷裂纹 5.绘制并分析低碳钢Q235平厚板平面多层焊对接头中AO线上的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状况,并阐述采用什么焊的街头(坡口)设计及其焊接工艺措施可以减小其焊接残余应力的措施。可以减小其焊接残余应力的数值 02年考研题 1.按功能成分举例说明焊条药皮组成物有哪几种 2.论述熔渣性质和温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3.分析HY80低碳钢的焊接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5 02年期末诗体 1.试述S。P在焊缝中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2.产生气孔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3.为什么延迟裂纹在钢材热影响区产生 4.以铝合金热裂纹的产生条件谈防治措施和工艺措施 5.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机理及控制措施 05年 1. 简答焊接热影响区各分区组织特点

粉末冶金期末复习题-155

P/M 题库 填空题 1.工业上三大制粉方法分别是:雾化法、还原法、电解法。 2.粉末制备的唯一性提现在:用特殊方法才能制备获得特定性能的粉末。 3.金属氧化物还原法是应用最广的制取金属粉末的方法。 4.氧化物的ΔG-T图是以含1mol 氧的金属氧化物的生成反应的ΔG作直线而绘制成的。 5.ΔG-T关系线在相变温度处发生明显的转折。 6.金属氧化物还原,最常见的还原反应类型是:气-固多相反应。 7.[ 8.低温时反应过程由化学反应环节控制,高温时由扩散环节控制。 9.化学反应动力学一般分为均相反应动力学和多相反应动力学。 10.1atm的气压下,大于685°C Fe稳定存在;位于650°C-685°C FeO 稳定存在;小于 650°C Fe3O4稳定存在。 11.氧化钨存在的四种稳定形式:WO3、、、WO2。 12.H2还原氧化钨中W粉的长大机制为挥发—沉积。 13.电解法制粉的两种基本方法为:熔盐电解和水溶液电解。 14.电解法制备粉末,粉末的最大的特点为:结晶粉末的形状一般为树枝状。 15.影响二流雾化法的因素有:金属液体、雾化介质、装置设计。 16.% 17.粉末的化学成分主要指主要金属的含量、杂质的种类和含量。 18.粉末的物理性能包括:颗粒的形状与结构、颗粒的粒度与分布、颗粒的硬度、密度、电 热光学性能、熔点、比表面积。 19.以下制粉方法分别对应何种形状粉末,雾化法:球形粉末还原法:多孔粉末电解法: 树枝状粉末研磨法:片状粉末。 20.粉末体中的孔隙包括颗粒内孔隙和颗粒间孔隙。 21.以下粒径基准分布对应何种测量方法,几何学粒径:显微镜法、当量径:重力沉降光透 法、比表面积径:气体透过法、光透径:激光衍射法。 22.100目的粉末的粒度为:150微米。 23.粉末体中的孔隙包括一次孔隙、二次孔隙、拱桥效应孔隙。 24.影响压制过程中粉末位移的因素有:颗粒的显微硬度、润滑条件、粉末颗粒之间的摩擦、 粉末形状、粉末体间可填充的体积、颗粒表面粗糙度 25.& 26.颗粒变形的三种主要形式为:塑性变形、脆性断裂、弹性变形 27.实际粉末位移变形的复杂性体现在:不同粉末的位移,变形规律不同、位移与变形总是 同时发生、模压成形不能得到完全致密压坯 28.压制时的总压力可以分为:净压力和压力损失 29.减小模具的压力损失可以:添加润滑剂、提高模具硬度和光洁度、改善工艺技术采用双 面压制。 30.压胚密度随压制压力变化的三个阶段为:位移阶段、平衡阶段、颗粒变形阶段。 31.适用于硬质粉末或中等硬度粉末在中压范围内压坯密度的压制公式为:lgP_max-lgP=L (β-1)

焊接冶金学复习题

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习题 绪论 1.试述焊接、钎焊和粘接在本质上有何区别? 2.怎样才能实现焊接,应有什么外界条件? 3.能实现焊接的能源大致哪几种?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4.焊接电弧加热区的特点及其热分布? 5.焊接接头的形成及其经历的过程,它们对焊接质量有何影响? 6.试述提高焊缝金属强韧性的途径? 7.什么是焊接,其物理本质是什么? 8.焊接冶金研究的容有哪些 第一章焊接化学冶金 1.焊接化学冶金与炼钢相比,在原材料方面和反应条件方面主要有哪些不同? 2.调控焊缝化学成分有哪两种手段?它们怎样影响焊缝化学成分? 3.焊接区气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4为什么电弧焊时熔化金属的含氮量高于它的正常溶解度? 5.氮对焊接质量有哪些影响?控制焊缝含氮量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6.手弧焊时,氢通过哪些途径向液态铁中溶解?写出溶解反应及规律? 7.氢对焊接质量有哪些影响? 8既然随着碱度的增加水蒸气在熔渣中的溶解度增大,为什么在低氢型焊条熔敷金属中的含氢量反而比酸性焊条少? 9. 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手工电弧焊时焊缝含氢量的影响。 10.今欲制造超低氢焊条([H]<1cm3/100g),问设计药皮配方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11. 氧对焊接质量有哪些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减少焊缝含氧量? 12.保护焊焊接低合金钢时,应采用什么焊丝?为什么?

13.在焊接过程中熔渣起哪些作用?设计焊条、焊剂时应主要调控熔渣的哪些物化性质?为什么? 14.测得熔渣的化学成分为:CaO41.94%、28.34%、23.76%、FeO5.78%、7.23%、3.57%、MnO3.74%、4.25%,计算熔渣的碱度和,并判断该渣的酸碱性。 15.已知在碱性渣和酸性渣中各含有15%的FeO,熔池的平均温度为1700℃,问在该温度下平衡时分配到熔池中的FeO量各为多少?为什么在两种情况下分配到熔池中的FeO量不同?为什么焊缝中实际含FeO量远小于平衡时的含量? 16.既然熔渣的碱度越高,其中的自由氧越多,为什么碱性焊条焊缝含氧量比酸性焊条焊缝含氧量低? 17.为什么焊接高铝钢时,即使焊条药皮中不含,只是由于用水玻璃作粘结剂,焊缝还会严重增硅? 18. 综合分析熔渣中的CaF2在焊接化学冶金过程是所起的作用。 19.综合分析熔渣的碱度对金属的氧化、脱氧、脱硫、脱磷、合金过渡的影响。 20.什么是焊接化学冶金过程,手工电弧焊冶金过程分几个阶段,各阶段反应条件有 何不同,主要进行哪些物理化学反应? 21.什么是熔合比,其影响因素有哪些,研究熔合比在实际生产中有什么意义? 22.解释名词:药皮重量系数、焊剂的熔化率、扩散氢、剩余氢 23.试分析氢的溶解机制及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如何控制? 24.试分析氮的溶解机制及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如何控制? 25.试分析氧的溶解机制及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如何控制? 26. Mn,Si脱氧剂分别适合什么渣脱氧,怎样配比效果较好? 27.焊接熔渣的作用有哪些 28.焊接熔渣有几种,都有何特点? 29.试述合金化的目的,方式及过渡系数的影响因素。

粉末冶金期末复习

第二章 1.概念 ●粉末(粉末体):粒度小于1000 μm的颗粒的集合体(包括固体颗粒与颗粒间的孔隙)●粉末颗粒:组成粉末的固体微粒 ●一次颗粒(单颗粒):制粉过程中最先制成的能够独立存在并相互分开的颗粒 ●二次颗粒:二个或二个以上的一次颗粒聚集而成的有一定结合强度的颗粒聚集体 ●团粒:单颗粒或二次颗粒靠范德华引力粘结而成的聚合体。造粒的产物 2.比表面积:Sw (m2/g)指单位质量粉末具有的表面积 体积比表面:Sv (m2/cm3)指单位体积粉末具有的表面积 气体透过法测外比表面(测二次颗粒)BET吸附法测量比表面积(测量一次颗粒) 3.粉末颗粒密度 真密度: 粉末材料理论密度D1 D1= m/(V-V孔)= m/(V-V开-V闭)有效密度(比重瓶密度):包含闭孔隙在内的密度D2 D2= m/(V-V开) 似密度(表观密度): 包含开、闭孔隙在内的粉末密度D3 D3= m/ V (V—颗粒总体积;V孔—孔隙体积;V开、V闭—开、闭孔体积)D3

热工基础复习填空

一、填空 1、当体系中存在着(、、)时,则发生动量、热量和质量传输,既可由分子(原子、粒子)的微观运动引起,也可以由旋涡混合造成的流体微团的宏观运动引起。 2、连续介质模型是指()。 3、温度升高、压强减少,则液体的粘度();气体的粘度()。 4、流体静压强的特性为()。 5、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有(、)二种。 6、静止液体作用于平面壁上的压力P为(浸水面积)与(其形心的液体压强)的乘积。它的方向为受压面的(内法线)方向。 7、流体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二种。 8、流体运动要素不随时间而变化,只随空间位置不同而变化的流动称为( ).非稳定流是指( )。 9、迹线是( );流线为()。. 10、流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流断面的液体数量),有()、()、()三种。 2 冶金工程学院冶金热工基础 11、对于圆管中的流体,流动状态的判据依据是()。 12、层流是();湍流是指()。

13、对于圆管中的流体,其流动状态为层流时的沿程阻力系数为( )。 14、时均速度是();时均压强是()。 15、过流断面突然缩小、突然扩大的沿程阻力系数分别为(、 )。 16、温度梯度、速度梯度、浓度梯度分别是指( 、、)。 17、热量传输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18、单色辐射力是指(),全辐射力又是()。 19、黑体、白体、透明体分别是指()、( )、()。 20、热辐射中的Planck定律、Wien定律、Stefan-Boltzman定律、Ki rchhoff定律分别为(、 、、)。 21、角系数是指(),两相距很近的平行大平面的角系数分别为()、( )。 22、有效辐射是指(),表面辐射热阻、空间热阻分别为()、( )。 23、质量传输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 24、二元混合体系中,两组分的质量分数关系为();摩尔分数关系为()。 25、传质通量是( )。

武汉理工 焊接冶金学 期末重点答案

焊接冶金学 一、名词解释 1.焊接:焊接是指被焊工件的材质(同种或异种),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二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的材质达到原子间的结合而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工艺过程。 2.焊接线能量:热源功率q与焊接速度v之比。 3.焊接化学冶金过程:在熔焊过程中,焊接区内各种物质之间在高温下相互作用的过程称为焊接化学冶金过程。 4.焊条平均熔化速度:在单位时间内熔化的焊芯质量或长度称为焊条金属的平均熔化速度。 5.熔合比:在焊缝金属中局部熔化的母材所占的比例称为熔合比。 6.药皮重量系数:单位长度上药皮和焊芯的质量比。 7.偏析:在熔池进行结晶的过程中,由于冷却速度很快,已凝固的焊缝金属中化学成分来不及扩散,合金元素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出现所谓的偏析现象。 8.过冷度: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平衡结晶温度或者称为理论结晶温度,但是,在实际结晶过程中,实际结晶温度总是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这种现象称为过冷现象,两者的温度差值被称为过冷度。 9.扩散氢:可以在焊缝金属的晶格中自由扩散的氢。 10.拘束度:单位长度焊缝,在根部间隙产生单位长度的弹性位移所需要的力。 二、基本概念 1.焊接热循环的特点? a)加热温度高 b)加热速度快 c)高温停留时间短 d)自然条件下连续冷却 e)局部加热 2.药芯焊丝的特性? a)焊接飞溅小 b)焊缝成形美观 c)熔敷速度高于实心焊丝 d)可进行全位置焊接,并可以采用较大的焊接电流。 3.焊条设计原则? 在技术上,必须满足设计任务的要求,达到各项技术指标的规定,在制造工艺上必须切实可行,同时还要考虑到经济效益要好;焊条的卫生指标要先进,确保焊工的身体健康。 4.焊条的设计依据 a)被焊母材的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指标 b)焊件的工作条件,如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以及是否有耐磨性,耐腐蚀 性等特殊要求 c)施工现场的焊接设备条件以及施工的条件等 d)考虑电焊条制造的生产工艺条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提纲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 刘倩雯 一.绪论 1. 零件(毛坯)成形方法 ①材料成形工艺(4 m=0 贯通流程—质量不变工艺: 铸造,锻压,粉末冶金。 ②材料去除工艺(厶m<0 发散流程—质量减少工艺: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特种加工。 ③材料累积工艺(厶m>0 收敛流程—质量增加工艺:连接与装配,电铸电镀加工,快速成形二.第一章1.机床的分类 ①按应用范围(通用性程度): 通用机床—加工范围广(单件小批) 专门化机床-- 工艺范围窄(某类,几类某道特定工序)专用机床—工艺范围最窄(某种某道特定工序,大批) ②按工作精度:普通精度机床,精密机床,高精度机床 ③按自动化程度:手动,机动,半自动,自动机床 4. 按重量与尺寸:仪表机床中型机床(一般机床),大型机床(10t?30t),重型机床 (30t?100t),超重型机床(大于100t) 5. 按机床主要工作部件的数目:单轴,多轴,单刀,多刀 按加工性质、刀具(12 类):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锯床、其它机床。 2.机床型号 为避免混淆,通用特性代号已用的字母及“ 1”、“0'都不能作为结构特性代号。 按其结构性能及使用范围每类:机床划分为10个组,每个组又划分为10个系分别用数字 0?9 表示。 机床主参数代表机床规格的大小,用折算值(主参数乘以折算系数)表示。 3. 切削运动—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主运动—速度最高、消耗机床功率最多的运动进给运动— 金属层不断投入切削合成运动—主运动与进给运动合成的运动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已加工表面。

4. 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vc ,进给量f ,背吃刀量ap 5. 切削层参数:切削层公称厚度,切削层公称宽度,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 6. 刀具材料具备的性能:①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②足够的强度和韧性③足够的热硬性, ④良好的工艺性,⑤经济性 7. 常用刀具材料: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金刚石 (PCD )、 立方氮化硼(CBN 。 硬质合金: ① 钨钻类硬质合金(YG :精加工一YG3粗加工一YG8 (铸铁) ② 钨钛钻类硬质合金(YT ):精加工一YT30,粗加工一YT5(钢) 8. 9. 刀具工作角度的影响:刀刃安装高度,刀柄安装偏斜的影响,横向进给的影响 ,纵向 进给的影响 10. 磨料一即砂粒,是构成砂轮的主要成分(适用范围) 氧化物系:棕刚玉一碳素钢 白刚玉一高速钢 碳化物系:黑碳化硅一铸铁 绿碳化硅一硬质合金 11. 机床夹具的作用:保证加工精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改善劳动 条件、保证生产安全 12. 夹具按使用机床分: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床夹具、镗床夹具、其它机床夹具 13. 夹具的组成:①定位元件一确定工件的正确位置 ② 夹紧装置一夹牢工件,保证工件正确位置不变 ③ 对刀及导向装置一确定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 ④ 夹具体一夹具的基础件 ⑤ 其他装置或元件一分度装置、联接元件等 1.2.3刀具几何角度 ?正交平面参考系标注角度 ?在正交①前角Y o T 旨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平面内:②后 角a 。一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在基 ③主偏角K r —主切削刃与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 面内: ④副偏角K —副切削刃与进给反方向之间的夹角 ?在切削⑤刃倾角入s —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平面内: ?在副正交⑥副后角a 。—副后刀面与副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平 面内: 1.2.3刀具几何角度 ?车刀的组成 ① 前刀面A —切屑流出经过的刀具表面 ② 后刀面A a —与工件过渡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 ③ 副后面A a —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 ④ 主切削刃s —前刀面与后刀面的交线 ⑤ 副切削刃s'—前刀面与副后面的交线 ⑥ 刀尖一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汇交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