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i茶树栽培学复习资料

li茶树栽培学复习资料

li茶树栽培学复习资料
li茶树栽培学复习资料

骨干枝:主要由一、二级分枝组成,其粗度是影响茶树骨架健壮的重要指标之一。高产优质树冠要求骨干枝粗壮且分布均匀。

生产枝:

叶面积指数:

茶园覆盖度:

茶树的三基点:茶树三基点温度分别指茶树生长能承受的最低临界温度、最高温度和茶树生育最适温度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茶树品种耐低温的表现,一般把中小叶种茶树经济生长最低温度限定为-8~-10℃,大叶种-2~-3℃;生存最低界限气温:小叶种-8~-10℃,乔木型-6℃左右,茶树生物学最高温度:日平均气温30℃,日最高气温35℃。茶树生育最适温度是指茶树生育最旺盛、最活跃的温度,多数品种为20℃~30℃

茶树的总发育周期:指茶树一生的生长、发育进程。过程:合子→茶籽及插穗→茶苗→根深叶茂的茶树→衰老→死亡。茶树的一生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茶树的活动积温:茶树在某一生育时期或整个年生长周期中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又称生物学零度)的温度总和

生态茶园:一种人工群落,以茶树为主,因地制宜地配置林木、果树、草本植物,形成乔-灌-草多层次、多物种的立体复合栽培模式,从而从而构成的茶园复合生态系统。

无公害茶园:

1、简述我国茶树栽培发展的历史?

2、我国茶区怎样划分?简述四大茶区气候条件、茶叶生产的基本特点?

茶区是依据茶树生物学特性,在适合于茶叶生产要求的地域空间范围内,综合第划分为若干自然、经济和社会提哦啊件大致相似、茶叶生产技术大致相同的茶树栽培区单元,依据中国茶区地域差异、产茶历史、品种分布、茶类结构、生产特点,将全国国家一级茶区划分为四大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华南茶区:本区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域划最适宜区,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整个茶区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茶区土壤大多为砖红壤和赤红壤,部分是黄壤,主要生产茶类为红茶、普洱茶、六堡茶、绿茶和乌龙茶。

西南茶区:该去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适宜区,去内各地气候差别大,但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且土壤类型较多,主要有赤红壤、山地红壤和黄壤。主要茶类有红茶、绿茶、普洱茶和花茶。

江南茶区: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适宜区。基本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春温、夏热、秋爽、冬寒,四季分明。土壤类型基本上是红壤,部分为黄壤或黄棕壤。生产茶类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

江北茶区: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次适宜区。处于亚热带北缘,区内地形复杂,气温低,积温少。宜茶土壤多位黄棕壤,部分为山地棕壤,主要茶类为绿茶。

3、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科、属、种)?茶树的学名?

学名:Camellia sinensis(L.) O.Kuntze 地位:属山茶科山茶属茶种。

4、茶树的树型分为?茶树的树冠因分枝角度不同树姿分为?茶树的分枝方式?

5、茶树新梢生长的基本规律?新梢生长、休止周期性的主要原因?

茶树新梢:(1)凡是新梢具有继续生长和展叶能力的都称为正常的未成熟新梢;(2)当

新梢生长过程中顶芽不再展叶和生长休止时,芽成为驻芽,称为正常的成熟新梢;(3)而有些新梢萌发后只展开2-3片新叶,顶芽就成驻芽,而且顶端的两片叶片,节间很短,似对生状态,称为对夹叶或摊片,是不正常的成熟新梢。

6、茶树的一生可划分为哪几个时期?试述各时期的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要点。

茶树一升可划分为四个时期: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

幼苗期:茶籽萌发到茶苗出土至第一次生长休止。特点:全株不分枝;叶片较小;

幼根长于幼茎;不耐强光;双重营养(异养和自养)。措施:以出全苗、壮苗为目的;

选择饱满的籽粒;选地,垦地;遮荫、保证水、肥供应。

幼年期:第一次生长休止到正式投产。特点:生长旺盛;单轴式的分枝方式;主根向深处伸展,侧根少(直根系);由双重营养过渡到光合自养。措施:培养好树冠骨架;

加强水肥管理(NPK比例);以养为主,适当打头;注意保护.

成年期:茶树正式投产到第一次更新改造时为止。特点:根系前期离心生长,后期呈向心生长;根系由直根系到分支根系到丛生根系。前期营养生长旺盛,后期生殖生

长加强;自然更新。措施:加强水肥供应;协调采养矛盾;采用轻修剪和深修剪的交替

进行的方式更新树冠;防病虫。

衰老期:第一次更新到植株死亡。特点:骨干枝衰老,根颈枝多;生产枝细弱,对夹叶多;生育量小,产量低;营养、生殖生长都弱,但生殖生长>营养生长。措施:地

上部)掌握各次修剪程度;(地下部)改土改园结合;合理剪采、留养;防治病虫。

7、茶树对光强、光质、水分和空气湿度的要求?

光强通过影响光合作用效率来影响茶叶品质,一方面影响茶树的整体外观,光照强度大,茶树叶色比较嫩绿。另一方面光强影响茶树的内含物,光照强度越影响光合作用

效率,从而影响茶叶内N和C的含量,而N直接关系到茶氨酸的含量,C关系到茶多酚

的含量,所以适当的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而生产上同过遮荫来控制光强。

8、茶树对土壤酸度的要求?茶树喜酸的原因是什么?

A、茶树的遗传性所决定。

B、茶根汁液的缓冲能力在pH5.0时最高,这也是由于茶树长期生长在有效磷含量

极低的红壤中,因而造成了根中含磷量较低,借以适应红壤的环境。

C、茶树菌根需要在酸性环境中才能生长和侵染与茶树根系共生互利。

D、茶树需要土壤提供大量的可给态铝。在pH>5.5时,代换性Al3+的含量便很低以致

不存在。E、茶树是嫌钙植物。

9、从栽培角度试述高山出好茶的机理?

(1)海拔越高,气压和气温越低,降水量和空气湿度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2)山区云雾弥漫,漫射光和短波紫外光较为丰富,昼夜温差较大。

(3)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随着海拔的提高而减少,而茶氨酸等鲜爽、清香类的物质含量随着海拔的提高而增加。

(4)高山上远离污染区,且附近森林茂密,土壤腐殖质含量高、肥力足,生态条件优越。(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丰富,蓝、紫光比重增加,茶叶的氨基酸(鲜爽味)、叶绿素和含氮芳香物质(香气)增多。所以茶的品质优良。)

9、茶树扦插发根的基本原理?影响扦插发根的主要因素?

1、插穗自身因素:A、茶树品种的差异,插穗发根能力因茶树品种不同。B、插穗

的老嫩程度,半木质化的绿色硬化枝、黄绿色半硬化枝的插穗发根率较高。C、枝条的粗细与长短,选用粗而短的枝条具有较高的发根率。D、扦插留叶量,一般选用一叶短穗进行扦插。E、腋芽动态,腋芽膨大的插穗发根早。

2、外界条件:A、温度,扦插发根最适宜温度是20-30度,B、湿度,一般土壤以

持水量70-80%为宜。C、光照,对插穗进行适当遮光,多照射蓝紫光可加快发根。D、土壤。土壤PH控制在4.0-5.5,选用腐殖质含量少的红黄壤心土为好。

11、试述茶树短穗扦插技术的要领?扦插苗圃培育的主要关健技术?

12、茶苗移栽的方法和技术要领?

13、幼龄(新建)茶园初期管理的主要技术关键是什么?

14、各种耕作意义和作用、技术要求?

(1)、生产季节的耕作——中耕与浅锄:

①中耕:深度稍深度为10~15cm。不能太深,否则损伤根系,不利于春季根系的吸收,地上部分即将进入活跃生长阶段,养分供应不足,肯定会减产。在中耕时要把秋冬茶树根颈部防冻时所培高的土壤扒开,并平整行间地面,结合清理排水沟。

②浅锄:春茶后浅锄,夏季开花植被旺盛萌发的时期,耕作深度约l0cm左右,以能达到锄去杂草根系,切断毛细管作用,保蓄水肥为限,不宜太深,过深反而会使下层土壤水分被蒸发;夏茶后浅锄,此时天气炎热,夏季杂草生长旺盛,土壤水分蒸发量大,杂草又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和养分,为了切断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消灭杂草,同时促进土壤中硝化细菌的活动,要及时浅锄,深度约4~7cm。

(2)、非生产季节的耕作——深耕:这是指在秋季茶叶采摘结束以后进行的一次较深(17~25cm)的耕作。深耕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提高土壤的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从而促进根系生长。

15、简述茶树高产优质树冠的基本模式(茶树高产优质树冠有哪些要求)?茶树修剪有哪几种方法?各种修剪的技术要领?

(1)分枝结构合理:茶树分枝级数多,骨干枝粗壮而且分布均匀,生产枝健壮而茂密。一般认为骨干枝与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数的比值以1:3:6~9为宜。

(2)树冠高度适中:茶叶产量的高低并不决定于茶树的高度,但过高或过低还是会对茶树的生长和产量有影响。茶树树冠培养高度控制在80cm左右为合适。

(3)树冠广阔,覆盖度大:高幅比(树冠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一般达到1:1.5~2.0左右。即若树冠高度为80cm,则其宽度应为120cm~160cm 。同时要使树冠覆盖度达到85%以上水平。树冠面一般采用弧型和水平型较好。弧型冠面上分布的芽均匀一致,密度较高,是制绿茶和名优茶所需的茶芽。

(4)有适当的叶层厚度:一般中小叶种高产树冠面应有10~15cm厚的叶层。新芽生长时老叶逐渐脱落,所以在生长季节中,采摘应适当留叶,以利下季芽叶的正常发育。

修剪方式:(1)定型修剪;(2)轻修剪和深修剪;(3)重修剪和台刈。

(1)定型修剪用于幼年茶树和台刈后的茶树。它通过剪去部分主枝和高位侧枝,控制树高,培养健壮的骨干枝。包括对灌木型幼年茶树的一刀齐修剪和对小乔木、乔木型幼年茶树的分段修剪的两种方法。

(2)轻修剪用于成年采叶茶园。在当年留养的枝条上适当剪除部分枝叶,以保持生长势的稳定和发芽基础的相对一致。

(3)深修剪用于经多年轻剪和采摘后,树冠面上出现密集的细弱枝,结节枝,育芽能力

减退,新梢生长势减弱的茶树。目的在于重组新的生产枝层。

(4)重修剪用于半衰老茶树或未老先衰,其主枝尚强壮的茶树。方法是剪去树冠大部分,

仅留主枝粗干及少数侧枝。常用的深度是剪去树高的1/2或略多一些。

(5)台刈用于衰老茶树。剪去树冠全部枝条,利用根颈部不定芽的萌发重新培养树冠骨

架和整个分枝结构。

16、合理修剪培养茶树树冠依据哪些原理?

17、氮、磷、钾对茶树生育的主要作用?

18、茶园施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确定茶园施肥量?

(1)重施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2)氮肥为主,氮肥与磷、钾肥和其他元素肥料相结合;

(3)重施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

(4)掌握肥料性质、做到合理用肥;

(5)根部施肥为主,根部施肥与叶面施肥相结合;

(6)因地制宜、灵活掌握茶园。

19、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异同点?茶叶公害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哪几个方面

的污染?

概念:①无公害茶叶:是指在无公害生产环境条件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成品茶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污染物指标,卫生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②绿色食品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化学物质,是由专门机构认定,使用绿色食品标

志的产品。

③有机茶:一种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近农业”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出鲜叶,加

工、包装、楚云过程中不受化学物质污染,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

(2)相同点: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与有机茶的共同点是要求生产的产品无公害、无污染。区别:①生产、加工标准的依据不同;②标准的要求不同;③颁证组织和时效不同。

20、茶叶采摘的技术要求?采摘的开采期?

茶叶采摘标准确定的依据:①依据茶类要求;②依树龄树势强弱;③依新梢生育和气候特点。

21.从栽培角度试述实现茶树高产优质、高效的主要途径和技术措施?

22.沐川一枝春茶场种植有无性系良种福鼎大白茶、福选9号茶园500亩,树龄8年生,去

年亩产干茶约150kg/667m2,茶园主要采摘名优茶。请制订今年9月到明年8月的施肥和修

剪技术方案。

二、填空(30分)

(1)广义的茶树包括5个种,2个变种,分别为:大厂茶、大理茶、厚轴茶、秃房茶、茶;普洱茶变种、白毛茶变种。

(2)我国有记载的茶树栽培历史始于周武王公元前1066年时期。

(3)茶树栽培发展五个时期:起始时期(秦以前)、扩大时期(西汉至隋前)、兴盛时期(隋唐至清末)、恢复时期(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再发展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4)中国茶区东起东经122°E 的台湾省东岸,西至东经94°E 的西藏自治区察隅,南自北经18°

N 的海南省三亚市,北达北纬38°N 附近的山东蓬莱。

(5)我国一级茶区有四个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其中,西南茶区为最古老茶区,江南茶区为我国茶叶的主产区。

(6)2004年世界产茶国茶产量排名前七位依次为:中国、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土耳其、印度尼西亚、日本。2004年茶叶出口量最多国家为肯尼亚,其次为斯里兰卡。

(7)茶树的植物学分类地位为:植物界 种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 原始花被亚纲 山茶目 山茶科 山茶亚科 山茶族 山茶属 茶种。茶树国际命名法的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

(8)茶树原产地有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和折中论四种观点。

(9)茶树根系由主根、侧根、吸收根和根毛组成。按发生部位不同,根可分为定根和不定根。根具有向肥性、向湿性、忌渍性和向阻力小方向生长四大特性。

(10)茶树可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三种类型。茶树冠分为直立状、半开展状和开展状三种。茶树分枝有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两种形式。

(11)助于理解(不需掌握):

(12)茶树叶片分鳞片、鱼叶和真叶三种。

(13)茶树四个生物学年龄时期,即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

(14)茶树无性繁殖方式有:扦插、压条、嫁接和组织培养等。

(15)目前,我国国家审定的茶树品种96个,其中有性系品种17个,无性系品种79个。省级审定品种120个。

(16)扦插时间:从综合经济效益来看,选择早秋扦插最为理想。

(17)现代无公害茶园建设规划要求:茶区园林化、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生产机械化、栽培科学化。

(18)茶园土地管理包括耕作除草、水分管理、施肥、土壤覆盖和土壤改良等措施。

(19)茶园土壤水散失的途径有:地面径流、地下水移动、地面蒸发和蒸腾作用。

(20)控制土壤水分的散失途径有:地面覆盖、合理布置种植行、合理间作、耕锄保水、造林保水、合理运用其他管理措施和抗蒸腾剂。

(21)茶园灌溉的四种方式是:浇灌、流灌、喷灌和滴灌。

(22)茶叶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茶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兼顾。

(23)修剪类型包括: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五种类型。

(24)云南省经国家认定的群体品种(国家品种):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勐海大叶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

(25)茶园施肥可分为底肥、基肥、追肥和叶面施肥等几种。

(26)茶园地面覆盖有生物覆盖和人工覆盖两种。

(27)优质高产型茶树树冠的外在表现是分支结构合理、树冠高度适中、树冠覆盖度大和有适当的叶层厚度。

(28)影响扦插成活的本身因素有:品种差异、插穗老嫩程度、插穗的粗细长短、插穗留叶量和插穗上的叶芽生育状态等。

(29)山区开梯的目的是:保持水土、改善茶园条件。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 专业:茶叶科目:茶树栽培学 一、填空题(20分) 1、茶树树冠形状因分枝角度不同分为(直立状、半开展状、开展)三种类型。 2、茶树的叶分(鳞叶、鱼叶、真叶)三种。 3、茶树插穗长一般5厘米左右,要求是“一个腋芽一片叶片一个短茎”。 4、造成低产茶园的原因可归结为(树林大生长差、生态条件不适、群体结构紊乱) 5、茶园耕作可分为浅耕和深耕两种。 6、茶树总发育周期可以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四个时期。 7、因水分不足而使茶树生育受到抑制或死亡的现象叫做(旱害) 二、选择题(10分) 1、茶树的芽按着生部位的不同分为(A) A、定芽和不定芽 B、顶芽和腋芽 C、冬芽和夏芽 D、生长芽和休眠芽 2、插穗一般是选择(B) A、未成熟的枝条 B、当年生的半木质化的枝条

C、两年生的枝条 D、已老化的枝条 3、茶树的哪些器官是营养器官(A) A、根、茎、叶 B、花、果实、种子 C、根、茎、花 D、花、果实、叶 4、茶园耕作深耕在哪几个月份进行(D ) A、1-2月份 B、3-4月份 C、5-6月份 D、7-8月份 5、我国茶区传统的灌溉方法有(C ) A、喷灌和漫灌 B、滴灌和沟灌 C、沟灌和漫灌 D、渗灌和滴灌 6、下列哪个不属于生产季节的浅耕(C ) A、春茶前的耕锄 B、春茶后的浅耕 C、秋茶后的耕作 D、夏茶后的浅锄 7、下列哪个不是影响插穗发根的环境因素(C ) A、湿度 B、温度 C、空气 D、光照 8、下列关于茶园园地规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 A、道路系统的设置 B、排蓄水系统设置 C、茶园地块划分 D、栽培授粉树 9、茶树常见的病害不包括( C ) A、茶芽枯病 B、茶白星病 C、灰斑病 D、茶饼病 10、对茶树的需肥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B ) A、营养的连续性 B、营养的分散性

茶树栽培学试卷题库

二、名词解释 1.纯茶园生态系统; 2.活动积温; 3.无公害茶; 4.有机茶; 5.人工复合茶园生态系统; 6.低产茶园; 7.单轴分枝; 8.合轴分枝; 9.茶树有性繁殖;10.茶树无性繁殖;11.生理需水;12.生态需水;13.生物覆盖;14.茶树枝条的异质性; 15.轻修剪;16.定型修剪;17.寒害;18.冻害;19.根外施肥; 五、问答题(包含论述) 1.怎样科学划分中国茶区?中国四大茶区各有何特点? 2.茶树新梢生育有哪些规律? 3.茶树的一生可划分为几个时期?各时期有哪些特点?栽培上要做好哪些工作? 4.光强对茶叶品质有何影响?生产上如何控制? 5.茶树喜酸的原因是什么? 6.请分析“高山云雾出好茶”的理论依据。 7.试述茶树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特点。 8.进行茶树品种搭配有什么意义?怎样做好品种搭配工作? 9.简述茶树短穗扦插技术。 10.何谓无公害茶园?无公害茶园建设有哪些要求? 11.试分析低产茶园的成因,如何改造低产茶园? 12.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应掌握哪些技术环节? 13.采取哪些措施可实现茶园保水? 14.茶园施肥应遵循哪些原则? 15.如何解决茶园有机肥不足的问题? 16.有哪些茶园土壤覆盖形式?如何应用? 17.试分析茶园土壤酸化的原因,如何改良? 18.试分析茶园土壤有机质贫化问题,如何改良? 19.茶树高产优质树冠有哪些结构要求? 20.各种修剪方式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21.简述茶树产生寒、冻害的机理及其防御技术。 22.试述有机茶基地建设与生产技术。 23.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概念和异同点。

24.试述茶叶采摘标准确定的依据及其掌握的方法? 25.怎样做到依树龄、树势留采叶? 26.怎样运用茶树栽培措施调节茶叶采摘的洪峰? 27.茶园水分散失的途径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实现茶园保水? 28.茶树高产优质树冠有哪些结构要求? 29.修剪对茶树生育及体内代谢带来怎样的影响 30.修剪对茶树树冠培养起哪些作用?

茶树栽培技术

茶树栽培技术 一、茶树的生物学特性 茶树为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栽培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25℃之间,年要求降雨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以酸性红壤、红黄壤、黄壤的丘陵、高山环境为宜;易旱易涝、石灰质、近中性或碱性土壤不宜栽植。 茶叶生产的最低日平均气温为10℃,以后随气温的升高而生长增快,日平均气温15-20℃时生长较旺,茶叶产量和品质较好,日平均气温超过20℃生长虽旺盛,但茶叶粗老质量差,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茶芽生长停滞进入休眠。我国一般茶叶新梢生育4-5月为最旺盛时期,其次在7-9月。茶叶树新梢不采摘的自然生长,茶叶每年只发2-4轮,管理好,采摘技术措施得当可达到5-8轮新梢。 二、选好茶树品种和茶园地 茶树是一种长寿的常绿树种,定植后可收获几十年。茶树品种的优劣关系到将来投产的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茶园建设:1、基地应远离工业区、城镇、交通干道,基地附近及上风口、河道上游无明显的和潜在的污染源;2、茶园土壤背景及理化性状较好,没有严重的化学肥料、农药、重金属污染的历史;3、生产基地的空气清新,生物植被丰富,周围有较丰富的有机肥源。4、生产基地的生产者、经营者具有良好的生产技术基础,规模较大的基地周围还要有充足的劳力资源和清洁的水资源。 三、种植技术 1、种植方式:良种茶园品种布局应按照相对集中、突出重点的原则,选好当家品种和搭配品种。通常当家品种应占70%以上,以早、中生品种为主;搭配品种点30%左右。良种茶园每个品种均应做到集中连片栽植。不宜将品种分散栽种; 2、种植密度:良种茶园要做到合理密植,使之有效地利用光能和地力,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窄畦双行良种茶园的种植规格为:大行距1.33米,小行距40厘米,丛距33厘米,每丛植2株茶苗。双行的茶丛按等腰三角形交错排列。单行条栽良种茶园的种植规格为:行距1.5米,丛距25-33厘米。每丛植2株茶苗。 3、移栽时间:茶苗移栽的最适时期,是在茶苗地上部处于休止、地下根系生长旺盛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移栽容易成活。浙江茶区一般茶苗移栽的适期为早春的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和秋末冬初的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这段时期,选择空气湿润,土壤含水率较高的阴天或雨后初晴的天气移栽效果最好。要避免在刮西北风的晴燥天气和下雨天移栽。 4、定植技术:在茶苗定植时,做到现开现栽,保持沟内土壤湿润。扦插苗无主根,根系分布浅,定植时要适当深栽。一般栽到埋没根颈处为适度。栽植时要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填入沟中,将土覆至不露须根时,再用于将茶苗向上轻轻一提,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与土壤密接。然后再适当加点细土压紧,随即浇足定根水,在茶苗基部覆盖些松土,使植后雨水便于渗入根部。移栽后要及时铺草覆盖,防旱保苗。覆盖的材料,可用于茅草、柴禾、稻草、麦秆等。 5、定型修剪:定型修剪是通过解除茶苗顶端生长优势,刺激腋芽萌发,促进侧枝生长,达到增加分枝、培养骨架、塑造树型的目的。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

茶树栽培学复习参考材料

茶树栽培学复习参考材料 一、名词解释 1.对夹叶:非正常成熟新梢。当新梢伸展至2~3片叶时,顶芽便休止,靠近顶芽的2片叶节间很短,似对生状。 2.新梢:当年生未木质化的嫩梢。 3.茶树营养诊断:是对茶树的营养水平及营养条件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的一项应用技术。 4.茶叶采摘:新梢伸育期间,按标准采摘不同芽叶的作业。 5.茶树的总发育周期:指茶树一生的生长、发育进程,一株完整的茶树总发育周期分为四个时期,即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 6.茶树品种: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质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依据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特异性可以和其它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性状相对相似;以适当的繁殖方式能保持其重要性的一个茶树群体。 7.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生态环境适宜茶树正常生长发育,并能基本满足茶树生理活动需求的区域划分。在分析不同地域各生态因子的基础上,找出适宜茶树生长发育要求的适生茶区,并按照适宜的程度和适制的茶类,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 8.鱼叶:树休眠芽萌动时先是鳞片张开,芽头露出,接着萌发出第一片小叶子,称之为鱼叶;叶是颜色淡绿、叶面积较小,一般中小叶种叶长不超过 2 cm。鱼叶是发育不完全的叶片,因形似鱼鳞而得名,叶柄宽而扁平,侧脉隐而不显,叶缘平滑无锯齿或前端有锯齿,叶尖园钝。 二.简答 1. 简述茶树的营养需求特点与施肥原则? (1)营养需求特点:营养的连续性;营养的阶段性;营养的集中性;对营养条件的适应性。(2)施肥原则:掌握肥料性质,选好肥料,做到合理用肥;重施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肥为主,氮肥与钾肥和其他元素相结合;重施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根部施肥为主,根部施肥与叶面施肥相结合;肥以春肥为主,配施夏秋肥;因地制宜,灵活掌握。 2.茶园耕作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建园前:初垦和复垦:初垦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深50 cm,土块不必打碎,以利于蓄水,但必需将树根和草根清除。复垦在茶树种植前,深30-40 cm,必需打碎土块。(2)建园时:开沟种植。云南大叶种种植沟深×宽:50cm×60cm;(3)种植后

实验2 茶树分枝习性的观察

实验2 茶树分枝习性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了解茶树枝条的特性的分枝规律,目的在于通过人为的修剪、采搞等措施来改变枝条间的关系,改变茶冠的构成和形状。 通过本实验,要求了解茶树树冠形成的基本情况,为修剪、采摘提供依据。 二、内容说明 (一)茶树分枝形成及其特点 1.单轴分枝 顶芽生长势强,主干向上生长,侧枝生长比主干细小,缓慢。幼年期茶树及徒长枝属于这种分枝方式。 2.合轴分枝 主干顶端的生长点常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而侧芽则生育旺盛,形成了不断分枝的密集形式。 3.鸡爪枝分枝 是合轴分枝的一种特殊形式。茶树经长期采摘,茶树顶端分枝细小,细节很多,节间很短,形似鸡爪。 (二)自然生长下不同年龄的茶树分枝形式 不同年龄的茶树具有不同的分枝层次。一般自然生长的茶树每年积累一层,到8年左右基本固定。茶树枝条的粗细、长短、数目,随年龄而增长,颜色由青→红→棕色→灰褐,随年龄增长皮孔增大而形似裂纹。 (三)修剪、采摘与分枝 茶树分枝的长度、粗度、密度、角度等,随剪采及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未经修剪的茶树分枝稀疏而不壮,树冠零乱,采摘面小;经修剪的茶树分枝多而粗壮,枝条粗度随高度而逐渐变细,树冠大而浓密,采摘面大。 (四)茶树品种与分枝 茶树品种与分枝关系密切,一般乔木型茶树有明显的主干,分枝部位较高;而灌木型茶树则无明显的主干,分枝部位较低。不同品种的分枝角度、节间长短、枝条色泽等都有相当差异。 三、材料与设备 (一)材料 不同品种的茶树,自然生长和栽培的茶树各一块。 (二)设备 钢卷尺、量角器、测微尺等。 四、步骤及方法 (一)每二人为一组,在各类茶园中依次观察分枝方式,比较自然生长和剪采后茶树在分枝方式、粗度、长度、角度等方面的差异。 (二)观察自然生长茶树、人工修剪,比较各其分枝部位、数目、角度等分枝习性的差异,并将结果填入表2-1中。 五、作业 1.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不同茶树年龄时期的分枝差异,并提出相应的剪采措施。 2.将表2-1茶树分枝习性观察记载表交上。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20 分) 1、茶树树冠形状因分枝角度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2、茶树的叶分、、三种。 3、茶树插穗长一般厘米左右,要求是“一个、一片、一个”。 4、造成低产茶园的原因可归结为、和。 5、茶园耕作可分为和两种。 6、茶树总发育周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7、因水分不足而使茶树生育受到抑制或死亡的现象叫做。 8、我国一级茶区有四个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其中,西南茶区为最古老茶区,江南茶区为我国茶叶的主产区。 9、茶树的植物学分类地位为: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ft茶目ft茶科ft茶亚科ft茶族ft茶属茶种。茶树国际命名法的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 10、茶树根系由主根、侧根、吸收根和根毛组成。按发生部位不同,根可分为定根和不定根。根具有向肥性、向湿性、忌渍性和向阻力小方向生长四大特性。 11、茶树可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三种类型。茶树冠分为直立状、半开展状和开展状三种。茶树分枝有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两种形式。 12、茶树叶片分鳞片、鱼叶和真叶三种。 13、茶树四个生物学年龄时期,即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 14、茶树无性繁殖方式有:扦插、压条、嫁接和组织培养等。 15、目前,我国国家审定的茶树品种96 个,其中有性系品种17 个,无性系品种79 个。省级审定品种120 个。 16、扦插时间:从综合经济效益来看,选择早秋扦插最为理想。 17、现代无公害茶园建设规划要求:茶区园林化、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生产机械化、栽培科学化。 18、茶园土地管理包括耕作除草、水分管理、施肥、土壤覆盖和土壤改良等措施。 19、茶园土壤水散失的途径有:地面径流、地下水移动、地面蒸发和蒸腾作用。 20、控制土壤水分的散失途径有:地面覆盖、合理布置种植行、合理间作、耕锄保水、造林保水、合理运用其他管理措施和 21、茶园灌溉的四种方式是:浇灌、流灌、喷灌和滴灌。 22、茶叶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茶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兼顾。 23、修剪类型包括: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五种类型。 24、云南省经国家认定的群体品种(国家品种):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勐海大叶茶、云抗 10 号、云抗 14 号。 25、茶园施肥可分为底肥、基肥、追肥和叶面施肥等几种。 26、茶园地面覆盖有生物覆盖和人工覆盖两种。 27、优质高产型茶树树冠的外在表现是分支结构合理、树冠高度适中、树冠覆盖度大和有适当的叶层厚度。 28、影响扦插成活的本身因素有:品种差异、插穗老嫩程度、插穗的粗细长短、插穗留叶量和插穗上的叶芽生育状态等。 29、ft区开梯的目的是:保持水土、改善茶园条件。 二、选择题(10 分)

li茶树栽培学复习资料

骨干枝:主要由一、二级分枝组成,其粗度是影响茶树骨架健壮的重要指标之一。高产优质树冠要求骨干枝粗壮且分布均匀。 生产枝: 叶面积指数: 茶园覆盖度: 茶树的三基点:茶树三基点温度分别指茶树生长能承受的最低临界温度、最高温度和茶树生育最适温度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茶树品种耐低温的表现,一般把中小叶种茶树经济生长最低温度限定为-8~-10℃,大叶种-2~-3℃;生存最低界限气温:小叶种-8~-10℃,乔木型-6℃左右,茶树生物学最高温度:日平均气温30℃,日最高气温35℃。茶树生育最适温度是指茶树生育最旺盛、最活跃的温度,多数品种为20℃~30℃ 茶树的总发育周期:指茶树一生的生长、发育进程。过程:合子→茶籽及插穗→茶苗→根深叶茂的茶树→衰老→死亡。茶树的一生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茶树的活动积温:茶树在某一生育时期或整个年生长周期中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又称生物学零度)的温度总和 生态茶园:一种人工群落,以茶树为主,因地制宜地配置林木、果树、草本植物,形成乔-灌-草多层次、多物种的立体复合栽培模式,从而从而构成的茶园复合生态系统。 无公害茶园: 1、简述我国茶树栽培发展的历史? 2、我国茶区怎样划分?简述四大茶区气候条件、茶叶生产的基本特点? 茶区是依据茶树生物学特性,在适合于茶叶生产要求的地域空间范围内,综合第划分为若干自然、经济和社会提哦啊件大致相似、茶叶生产技术大致相同的茶树栽培区单元,依据中国茶区地域差异、产茶历史、品种分布、茶类结构、生产特点,将全国国家一级茶区划分为四大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华南茶区:本区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域划最适宜区,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整个茶区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茶区土壤大多为砖红壤和赤红壤,部分是黄壤,主要生产茶类为红茶、普洱茶、六堡茶、绿茶和乌龙茶。 西南茶区:该去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适宜区,去内各地气候差别大,但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且土壤类型较多,主要有赤红壤、山地红壤和黄壤。主要茶类有红茶、绿茶、普洱茶和花茶。 江南茶区: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适宜区。基本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春温、夏热、秋爽、冬寒,四季分明。土壤类型基本上是红壤,部分为黄壤或黄棕壤。生产茶类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 江北茶区: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次适宜区。处于亚热带北缘,区内地形复杂,气温低,积温少。宜茶土壤多位黄棕壤,部分为山地棕壤,主要茶类为绿茶。 3、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科、属、种)?茶树的学名? 学名:Camellia sinensis(L.) O.Kuntze 地位:属山茶科山茶属茶种。 4、茶树的树型分为?茶树的树冠因分枝角度不同树姿分为?茶树的分枝方式? 5、茶树新梢生长的基本规律?新梢生长、休止周期性的主要原因? 茶树新梢:(1)凡是新梢具有继续生长和展叶能力的都称为正常的未成熟新梢;(2)当

茶树栽培学实验指导

茶树栽培学 实验一茶树叶片的外部形态观察 一、目的: 茶树是叶用植物,因此了解叶片的外形及其特征对于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生育规律和识别真假茶都有一定意义。 二、材料与用具 不同叶片形态的腊叶标本,不同叶尖形态的腊叶标本、鲜成叶、幼嫩叶、放大镜、绘图用具等。 二、说明: 1.锯齿:叶缘有锯齿,锯齿顶端有一个圆锥体,由许多腺细胞组成,能分泌胶质,在幼嫩时锯齿上还有排水孔,具有排水作用。排水孔因叶片的发育和气孔的出现而消失,残留下棕褐色的斑痕,在放大镜下是一种棕色突起,形似老鹰嘴。 2.茸毛:叶片背面,具有银白色的茸毛,嫩叶比老叶多,因此茸毛多少往往是品质良好的特征。茸毛是长形的细胞,细胞壁厚,它的基部大多变曲成为直角形,卧伏在叶背面上,尖端指向叶尖。 3.叶脉:叶脉是茶树分类的依据之一,主脉明显,在叶片的中央部位,主脉两边分出8-15对(少数在5-7对)侧脉。主脉在叶正面呈凹痕,在叶背面呈突起状。侧脉末端伸展到叶缘约2/3处,即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一条侧脉相连接,主侧脉构成明显的封闭状的网状结构。由侧脉再分出细脉,细脉向叶缘伸展到锯齿部位的小腺体里。 4.叶尖:叶尖的形状各有不同,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四种:圆头、钝头、渐尖和急尖。此外,叶尖尖端略有凹陷。 5.叶片形状:以叶的长与宽之比来划分: 圆形:长宽比在2.0一下; 椭圆形:长宽比为2.0~2.5; 长椭圆形:长宽比为2.6~3.0; 披针形:长宽比在3.0以上。 6.叶片大小:叶片大小是茶树品种分类的标准之一,以叶面积(叶长×叶宽×0.7)大小来划分,我国分级标准为: 特大叶:叶面积大于60cm2; 大叶:叶面积在40~60cm2之间; 中叶:叶面积在20~40cm2之间; 小叶:叶面积小于20cm2。

茶树栽培学题库

1茶树的植物界地位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科、山茶属、茶种 2由于茶树品种分枝习性不同,茶树的树姿可分为直立、半开张和开张等3种类型。 3茶芽的萌发生长与水分、温度和土壤肥力等外界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水分、温度和土壤肥力) 4茶氨酸是在茶树根部由茶氨酸合成酶催化谷氨酸和乙胺反应合成,然后通过枝干送至叶部,并积累在叶中。(茶树根部) 5高产茶园的树冠覆盖度应达到80%以上,叶面积指数以3~4为宜。 6一般认为,茶树的生物学零度(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为10℃左右。 7茶树对蓝光和橙光的吸收比重大,蓝光为短波光,有利于茶树代谢和形成。(氮代谢、蛋白质或氨基酸) 8福建茶区土壤的有效钾和镁含量常明显偏低。施用钾、镁肥可提高乌龙茶的产量。 9茶园土壤外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大气沉降物污染、施肥污染和农药污染。10茶鲜叶的质量包括嫩度、匀度、净度、鲜度四个因素。 11茶树根分泌的物质中,多酚类和咖啡碱是茶树自毒作用的主要物质。12与乔木型茶树比较,灌木型茶树,植株较矮小,无明显主干。 13通常把茶芽萌动后展叶的嫩梢称为新梢。 14茶树的叶片可分为鳞片、鱼叶和真叶。

15茶树的一生,依其自然生育特性,可分为幼苗期、幼年期、壮年期和衰老期四个时期。 16茶树幼苗出土后,其叶展开,进入双重营养阶段,营养的来源,一方面来自子叶,另一方面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17纬度偏低的茶区年平均气温高,地表接受的日光辐射量较多,年生长期较长,往往有利于碳代谢,故对茶叶品质有重要作用的多酚类物质或茶多酚积累较多。18茶树枝条的下端与上端存在着阶段发育的异质性,下端就其生长年龄来说是,而阶段发育相对。(较老、较幼) 19茶园营养诊断包括土壤营养诊断和植株营养诊断。 20高产优质的茶园,土层深厚,有效土层在80cm 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有机 质含量高,土壤pH多在 4.5~5.5或5.0左右。 21茶园节水灌溉技术的种类有:管道输水、喷灌、微喷灌滴管根区导灌等。 22幼年期茶树的采摘原则是以养为主,以采为辅。 23茶树的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 24茶树的树型可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等3种类型。 25茶籽萌发过程必需的3个基本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 26一般认为茶树栽培最适宜的年降水量为1500mm 左右。茶树在生长期间,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 。 27茶树对蓝光和橙光的吸收比重大,橙光偏长,有利于茶树代谢和的积累。 (碳代谢、碳水化合物或茶多酚)

茶树栽培技术。优质、高产、高效

茶树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栽培技术 茶园建设 茶园建设包括新园建立和低产茶园改造两个内容。 (一)茶园建设 1、园地选择。茶树原产我国亚热带地区,在它系统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喜温湿、怕严寒,喜酸性土壤。怕碱性土壤和耐阴等一些基本特性。因此,人工栽培茶树首先要选择好和茶树在系统发育中,所获得的基本特性相适应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地势条件,使茶树的生长发育有一个较好的环境,为茶树的优质、高产、高效益打下基础。 我国中、北部茶区,茶树适生条件为:光照强度最低不低于1000勒克斯;冬季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100C;年降雨量在800或1000毫米以上;土层的深度不低于60厘米,土壤的PH在4.5-6之间,最高不得超过6.5,土壤的地下水位离地面1米以上;海拨高度在1000米以下,最高不高于1200米;地势要求平坦,20度以上山坡地不再用来开辟茶园。计划生产有机茶茶园,宜选择在离城市和交通要道较远、高拨较高的地段建立。 2、茶园规划。新建茶园要认真做好规划。其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布局要合理、路沟要分明、茶园要富有园林化的优美环境。其茶园规划的主要内容: (1)茶园区块划分。大面积茶场,要依据地形、地貌情况,划分成若干个生产作业区,每区又划分成若干个地块。地块的形状以长

方形为好,这有利于耕作管理。山地茶园的地块,一般是用纵、横水沟来划分、平地和缓坡茶园,一般是用道路来划分。地块面积一般以10亩左右为好,但不能强求一致,不过每块茶行的走向应尽量做到一致。 (2)道路设置。茶园道路必须按需要设置,防止过多的占用好地面积和割裂地块。茶园的系统是由干道、支道、步道、环园道组成。 干道:对内连结场部、加工厂和作业区、对外和公路相接,其宽度为6-8米。面积较小的茶场,可不设干道。 支道:是园内运输、耕作采摘等机具运行的道路,其设置一般和茶行平行并和干道相接,宽度为4-5米。 步道:是从支道能向茶园地块的道路,其设备一般和步道垂直或成一定交角,宽度为1.5米,两步道之间的距离,以50米左右为宜。 环园道:是用来和农田分界的线路,设在每片茶园的边缘,宽度为1.5米。 (3)排灌系统设置。茶树是怕旱又怕涝的作物,山地茶园还有一个水土保持问题。因此,在规划时必须把茶园排灌系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茶园的排水系统,包括纵沟和横沟。纵沟顺坡向开设,一般和茶行方向垂直,用于接纳横沟溢水;横沟依等高线开设,一般和茶行方向平行,用于拦蓄茶园流水,坡地茶园要每隔15-25米设置一条。茶园上方和林地或荒地交界处还要设置一条隔离沟,防止山水流入茶园。

(完整版)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茶树树冠形状因分枝角度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2、茶树的叶分、、三种。 3、茶树插穗长一般厘米左右,要求是“一个、一片、一个”。 4、造成低产茶园的原因可归结为、和__________________。 5、茶园耕作可分为和两种。 6、茶树总发育周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7、因水分不足而使茶树生育受到抑制或死亡的现象叫做。 8、我国一级茶区有四个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其中,西南茶区为最古老茶区,江南茶区为我国茶叶的主产区。 9、茶树的植物学分类地位为: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亚科山茶族山茶属茶种。茶树国际命名法的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 10、茶树根系由主根、侧根、吸收根和根毛组成。按发生部位不同,根可分为定根和不定根。根具有向肥性、向湿性、忌渍性和向阻力小方向生长四大特性。 11、茶树可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三种类型。茶树冠分为直立状、半开展状和开展状三种。茶树分枝有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两种形式。 12、茶树叶片分鳞片、鱼叶和真叶三种。 13、茶树四个生物学年龄时期,即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 14、茶树无性繁殖方式有:扦插、压条、嫁接和组织培养等。 15、目前,我国国家审定的茶树品种96个,其中有性系品种17个,无性系品种79个。省级审定品种120个。 16、扦插时间:从综合经济效益来看,选择早秋扦插最为理想。 17、现代无公害茶园建设规划要求:茶区园林化、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生产机械化、栽培科学化。 18、茶园土地管理包括耕作除草、水分管理、施肥、土壤覆盖和土壤改良等措施。 19、茶园土壤水散失的途径有:地面径流、地下水移动、地面蒸发和蒸腾作用。 20、控制土壤水分的散失途径有:地面覆盖、合理布置种植行、合理间作、耕锄保水、造林保水、合理运用其他管理措施和抗蒸腾剂。 21、茶园灌溉的四种方式是:浇灌、流灌、喷灌和滴灌。 22、茶叶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茶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兼顾。 23、修剪类型包括: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五种类型。 24、云南省经国家认定的群体品种(国家品种):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勐海大叶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 25、茶园施肥可分为底肥、基肥、追肥和叶面施肥等几种。 26、茶园地面覆盖有生物覆盖和人工覆盖两种。 27、优质高产型茶树树冠的外在表现是分支结构合理、树冠高度适中、树冠覆盖度大和有适当的叶层厚度。 28、影响扦插成活的本身因素有:品种差异、插穗老嫩程度、插穗的粗细长短、插穗留叶量和插穗上的叶芽生育状态等。 29、山区开梯的目的是:保持水土、改善茶园条件。

茶树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茶树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茶树栽培技术 二、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性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 (二)适用专业: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 (三)适用对象:专科 (四)学时:32 (五)教材:茶树栽培学(第四版),骆耀平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10月 (六)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茶树栽培、茶区分布及其自然条件,掌握茶树栽培学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其内容包括茶树生物学特性、茶树繁殖、?新茶园建立和低产茶茶园改造以及栽培管理技术。 教学基本方法:采取课堂讲授、电化教学、实训、教学实习相结合。讲课32学时侧重讲授茶树选种和良种繁育、新茶园建设、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茶园灌溉、茶树修剪、茶叶采摘、茶树病虫害防治、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方面:了解目前我国茶树栽培的发展简史与概况,掌握茶树生物学基础与适生环境、品种与繁育、茶园建设与土壤管理、树冠培养、茶园安全生产、茶叶采摘与茶叶可持续发展等教学理论。 能力目标方面:通过实践掌握茶树繁殖、除草、施肥、土壤管理、修剪、采摘等技能。 道德目标方面:树立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良好专业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大胆质疑与勤奋实践的科学精神。 四、学时分配和课程内容 第一章茶树栽培发展简史与茶区概况 本章计划课时为2 教学目标: 1、了解茶树栽培发展简史。 2、了解中国茶区分布。 3、了解世界茶区分布及主要产茶国的生产概况。 4、通过本节课学习了解我国茶树栽培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茶树栽培技术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学农热情,树立努力学习的决心。 教学重点: 茶树栽培发展简史: 1、茶树发现、利用起始时期; 2、茶树栽培的扩大时期; 3、茶树栽培的兴盛时期; 4、茶树栽培的恢复和再发展时期。

(整理)《茶树栽培学》教学大纲1

-------------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2009年6月

《茶树栽培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茶树栽培学是研究茶树生长发育规律、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茶树综合技术的应用科学,是茶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茶树栽培学的任务是:简要介绍我国茶叶生产发展史、茶树栽培科学发展史及其现状;系统阐述茶树生物学特征特性和栽培原理;分述基本栽培技术措施的作用、依据、要领及操作方法;系统介绍茶叶无公害栽培的要点与注意事项;综合阐述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本条件和途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阐述、指导和推广茶树栽培种植技术和从事其相应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茶树的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的基本形态。 2、掌握茶树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或习性)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它们在茶树不同类型(或变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某些差异性。 4、掌握茶树正常生育和高产优质所需的主要生态条件,认识茶树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5、了解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条件与途径。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茶树常规栽培技术即茶树繁殖技术、新茶园规划与建设技术、茶园耕锄技术、茶园施肥技术、茶园灌溉技术、茶园保水技术、茶树修剪技术、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茶树保护技术和茶叶采收技术等的制定依据、适度的标志(或标准)和执行的技术要点。 2、掌握茶园测产技术。 3、掌握茶树短穗扦插繁殖、茶树修剪、茶园耕作、施肥和茶叶采收等具体

操作技术。 4、初步具有利用掌握的茶树栽培原理及各种栽培技术,实现以及发展茶树的无公害生产。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 绪论 (一)基本内容 茶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茶叶的功能、茶树栽培的历史经验;传播史;茶业现状、特点;茶树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学习要求。 (二)基本要求

实习报告茶树栽培学实习报告范文

茶树栽培学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报告的资料必须真实可靠。下文是茶树栽培学实习报告范文,可作参考。 范文一:茶树栽培学实习报告范文 一、实习目的 通过这次实习,一方面使我们学习和了解茶树育种的相关知识, 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以及实际实习中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并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茶树育种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课程巩固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实习,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到从书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激发我们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支撑。 实习意义 1、通过本次实习,虽然有些汗水,学到一些团结合作的苦中作乐精神 2、通过本次实习,可以培养科学的良好学习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

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 3、在这次实习中,可以深入对茶树的认识,增加对茶树学习、工作的激情 4、通过本次实习,可以让我们更能充实丰富大学生知识文化的乐趣生活 5、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6、通过实习可以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 三、实习地点 四、实习内容 在我们实习有两周的时间里,实习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锄草、施肥、盖草、修剪、喷农药、整地、扦插。 1、锄草(第一周星期一至星期三) 工具:锄头、剪刀

茶园杂草既与茶树争地、争光、争水、争肥,又是传播茶树病虫害的重要中间寄主。茶园除草为茶园田间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茶园杂草一般平地茶园多于山地茶园;幼龄茶园多于成龄茶园。茶园杂草的共同特点,一是生命 力强,能耐寒暑、耐干湿、耐酸瘠,适应范围广;二是传播方式多;三是繁殖快,种子数量多;四是寿命长。杂草种子遇到不良条件,能处于休眠状态,待条件成熟后,再发芽生长。 2、施肥(第一周星期四) 工具:锄头 茶园施肥的方法有穴施、沟施、撒施和根外追肥的方法,我们这边使用的是沟施。 沟施是茶园施肥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基肥和追肥的沟施方法不 同。我们的茶园的施肥方式是追肥。追肥开沟只要有10厘米深即可;坡地茶园施追肥,春季沟开上方,夏季沟开下方,轮换进行;施用追 肥后要及时盖土。尽量回复到以前的样子

茶树栽培学复习题

2011级《茶树栽培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骨干枝生产枝叶面积指数茶园覆盖度茶树的三基点温度茶树的总发育周期茶树的活动积温生态茶园无公害茶园 二、问答题 1、简述我国茶树栽培发展的历史? 2、我国茶区怎样划分?简述四大茶区气候条件的茶叶生产的基本特点? 3、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科、属、种)?茶树的学名? 4、茶树的树型分为?茶树的树冠因分枝角度不同树姿分为?茶树的分枝方式? 5、茶树新梢生长的基本规律?新梢生长、休止周期性的主要原因? 6、茶树的一生可划分为哪几个时期?试述各时期的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要点。 7、茶树对光强、光质、水分和空气湿度的要求? 8、茶树对土壤酸度的要求?茶树喜酸的原因是什么? 9、从栽培角度试述高山出好茶的机理? 10、茶树扦插发根的基本原理?影响扦插发根的主要因素?

11、试述茶树短穗扦插技术的要领?扦插苗圃培育的主要关健技术? 12、茶苗移栽的方法和技术要领? 13、幼龄(新建)茶园初期管理的主要技术关键是什么? 14、各种耕作意义和作用、技术要求? 15、简述茶树高产优质树冠的基本模式(茶树高产优质树冠有哪些要求)?茶树修剪有哪几种方法?各种修剪的技术要领? 16、合理修剪培养茶树树冠依据哪些原理? 17、氮、磷、钾对茶树生育的主要作用? 18、茶园施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确定茶园施肥量? 19、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异同点? 20、茶叶采摘的技术要求?采摘的开采期? 21.从栽培角度试述实现茶树高产优质、高效的主要途径和技术措施? 22.学校教学实习茶场种植有无性系良种福鼎大白茶、川茶3号(发芽特早)茶园务50亩,树龄8年生,去年亩产干茶约150kg/667m2,茶园主要采摘名优茶。请制订今年9月到明年8月的施肥和修剪技术方案。

茶树栽培学教学大纲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2009年6月

《茶树栽培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茶树栽培学是研究茶树生长发育规律、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茶树综合技术的应用科学,是茶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茶树栽培学的任务是:简要介绍我国茶叶生产发展史、茶树栽培科学发展史及其现状;系统阐述茶树生物学特征特性和栽培原理;分述基本栽培技术措施的作用、依据、要领及操作方法;系统介绍茶叶无公害栽培的要点与注意事项;综合阐述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本条件和途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阐述、指导和推广茶树栽培种植技术和从事其相应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茶树的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的基本形态。 2、掌握茶树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或习性)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它们在茶树不同类型(或变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某些差异性。 4、掌握茶树正常生育和高产优质所需的主要生态条件,认识茶树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5、了解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条件与途径。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茶树常规栽培技术即茶树繁殖技术、新茶园规划与建设技术、茶园耕锄技术、茶园施肥技术、茶园灌溉技术、茶园保水技术、茶树修剪技术、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茶树保护技术和茶叶采收技术等的制定依据、适度的标志(或标准)和执行的技术要点。 2、掌握茶园测产技术。 3、掌握茶树短穗扦插繁殖、茶树修剪、茶园耕作、施肥和茶叶采收等具体

操作技术。

4、初步具有利用掌握的茶树栽培原理及各种栽培技术,实现以及发展茶树的无公害生产。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 绪论 (一)基本内容 茶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茶叶的功能、茶树栽培的历史经验;传播史;茶业现状、特点;茶树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学习要求。 (二)基本要求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之四及参考答案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之四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2005年茶叶生产量在10万t以上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和等。 (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度尼西亚、土耳其、越南、日本任选2个) 2、茶叶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内年周期中所采下的和所组成的。(芽叶数量或芽头密度、重量或芽重) 3、茶树的根系由主根、侧根、和构成。(吸收根、根毛) 4、与灌木型茶树比较,乔木型茶树,植株,主干。(高大,有明显) 5、茶树花为两性花,由花柄、、花冠(瓣)、雄蕊和雌蕊五个部分组成。(花萼) 6、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和光照时间不仅影响茶树代谢状况,而且也会影响其他生理过程。(光质、光照强度) 7、茶树新梢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0℃~30℃) 8、福建省栽培面积最大的乌龙茶品种是。(铁观音) 9、茶园土壤水分,主要有毛管水、悬着水、膜状水、吸湿水等,其中是茶树根系吸收的主要对象。(毛管水) 10、新梢顶芽成休止芽的称为驻梢,从这种新梢上采摘的芽叶,称为。(对夹叶) 11、茶籽的种胚由胚根、胚茎(胚轴)、和四部分组成。(胚芽和子叶) 12、扦插苗在生根以前主要依靠、中贮藏的物质营养。(茎、叶) 13、在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丰富,蓝、紫光比重增加,这也就是高山云雾茶含量较高,含量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氨基酸、茶多酚或儿茶素) 14、低产茶园改造常用的措施是“三改一补”,其中的“三改”是指 ,“一补”是。(改土改园改树、补密换种或补密缺株) 15、合理采摘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采摘技术,借以促进茶树的,控制,协调采与养、量与质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多采茶、采好茶、提高茶叶经济效益的目的。(营养生长、生殖生长)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错选、多选、不选均不得分 1、机械采摘茶园与人工手采茶园比较,其树冠叶层。( A ) A 较薄 B 差不多 C 较厚

《茶树栽培学》教学大纲

茶树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2013年3月 林乐全

《茶树栽培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茶树栽培学是研究茶树生长发育规律、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茶树综合技术的应用科学,是茶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茶树栽培学的任务是:简要介绍我国茶叶生产发展史、茶树栽培科学发展史及其现状;系统阐述茶树生物学特征特性和栽培原理;分述基本栽培技术措施的作用、依据、要领及操作方法;系统介绍茶叶无公害栽培的要点与注意事项;综合阐述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本条件和途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阐述、指导和推广茶树栽培种植技术和从事其相应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茶树的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的基本形态。 2、掌握茶树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或习性)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它们在茶树不同类型(或变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某些差异性。 4、掌握茶树正常生育和高产优质所需的主要生态条件,认识茶树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5、了解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条件与途径。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茶树常规栽培技术即茶树繁殖技术、新茶园规划与建设技术、茶园耕锄技术、茶园施肥技术、茶园灌溉技术、茶园保水技术、茶树修剪技术、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茶树保护技术和茶叶采收技术等的制定依据、适度的标志(或标准)和执行的技术要点。 2、掌握茶园测产技术。 3、掌握茶树短穗扦插繁殖、茶树修剪、茶园耕作、施肥和茶叶采收等具体操作技术。

4、初步具有利用掌握的茶树栽培原理及各种栽培技术,实现以及发展茶树的无公害生产。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章次名称教学 时数 其中 理论教学实验与实训机动 第一章概述 4 4 第二章茶树的生育特性与环境条件12 6 3+3 第三章茶树栽培品种与繁殖10 6 2+2 第四章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20 12 4+4 第五章茶园病虫害防治24 12 6+6 第六章茶叶加工技术与贮藏保鲜12 4 4+4 机动14 4 5+5 总计96 48 48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我国茶叶的生产概况第二节发展茶叶生产的意义 第三节世界茶叶的生产现状第四节我国茶树栽培发展成果(一)基本内容 茶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茶叶的功能、茶树栽培的历史经验;传播史;茶 业现状、特点;茶树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学习要求。 (二)基本要求 掌握茶叶生产的地位、特点和茶树栽培学的任务。 (三)重点、难点 茶业的地位、特点和茶树栽培学的任务。 (四)教学建议 及时搜集茶叶生产经营和科学研究的最新发展情况的信息,以丰富教学内容, 增进学生对茶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了解,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五)说说 当前茶产业有何特点,其发展趋势如何。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20分) 1、茶树树冠形状因分枝角度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2、茶树的叶分_____、_____、_____三种。 3、茶树插穗长一般__厘米左右,要求是“一个_____一片_____一个_____”。 4、造成低产茶园的原因可归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5、茶园耕作可分为____和____两种。 6、茶树总发育周期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 7、因水分不足而使茶树生育受到抑制或死亡的现象叫做___ 二、选择题(10分) 1、茶树的芽按着生部位的不同分为() A、定芽和不定芽 B、顶芽和腋芽 C、冬芽和夏芽 D、生长芽和休眠芽 2、插穗一般是选择() A、未成熟的枝条 B、当年生的半木质化的枝条 C、两年生的枝条 D、已老化的枝条3、茶树的哪些器官是营养器官() A、根、茎、叶 B、花、果实、种子 C、根、茎、花 D、花、果实、叶 4、茶园耕作深耕在哪几个月份进行() A、1-2月份 B、3-4月份 C、5-6月份 D、7-8月份 5、我国茶区传统的灌溉方法有() A、喷灌和漫灌 B、滴灌和沟灌 C、沟灌和漫灌 D、渗灌和滴灌 6、下列哪个不属于生产季节的浅耕() A、春茶前的耕锄 B、春茶后的浅耕 C、秋茶后的耕作 D、夏茶后的浅锄 7、下列哪个不是影响插穗发根的环境因素() A、湿度 B、温度 C、空气 D、光照 8、下列关于茶园园地规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道路系统的设置 B、排蓄水系统设置 C、茶园地块划分 D、栽培授粉树 9、茶树常见的病害不包括() A、茶芽枯病 B、茶白星病 C、灰斑病 D、茶饼病 10、对茶树的需肥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营养的连续性 B、营养的分散性 第 1 页共3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