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评估方案报告

质量评估方案报告

质量评估方案报告
质量评估方案报告

普国路道路改造工程(一标段)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编制:

审核:

北京中城建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普国路道路改造工程项目监理部

2016年12月30日

一、工程概述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起点南内环西街,终点兴华西街,全长约4.258公里。其中,兴华西街~西矿街红线宽24米,长约3.272公里;西矿街~南内环西街红线宽40米。本次施工对现状相交道路(迎泽大街、西矿街、西外环街)均不进行改造,采用路边顺接的方式。

1、普国路道路布置为:南内环西街~西矿街为双向6车道,中间21米宽机动车道,两侧各9.5米的路侧带。其中,2.5米树穴带,3.5米非机动车道,3.5米人行道;西矿街~兴华西街为双向四车道,一幅路断面。中间14.5米机动车道,两侧各4.75米人非混行车道。其中,

1.5米树穴带,

2.5米非机动车道,0.75米人行道。

2、普国路道路结构为:

(1)南内环街~西矿街段机动车道路结构为: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总厚73厘米,由上至下依次为:上面层为4cmSBS 改性沥青瑪蹄碎石混合料(SMA-16、抗滑耐磨石料);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中面层为6cm厚SBS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级配采用AC-20);改性乳化沥青黏油层;下面层为8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下封层1cm(厚度不记入路面结构)(ES-3型,级配见《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规范附录B表B.3》;乳化沥青透层油;基层为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3.5MPa);底基层为35厘米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2.5MPa)。

(2)西矿街~兴华西街段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为: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总厚度62厘米,由上至下依次为:上面层4cm厚SBS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级配采用AC-13、石料选用抗滑、耐磨石料);改性乳

化沥青粘层油;下面层8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级配采用AC-25);改性乳化沥青透层油;下封层1cm(厚度不计入路面结构)(ES-3型,级配见《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规范附录表B.3》;乳化沥青透层油;基层为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剂量5%);底基层为3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剂量3%)

(3)虎峪河南北抢险路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总厚度50厘米,其中10厘米沥青混凝土面层,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4厘米厚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级配采用 AC-13),改性乳化沥青透层油;6厘米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级配采用AC-20),乳化沥青透层油,1厘米乳化沥青表处下封层。

(4)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总厚44厘米,由上至下依次为:上面层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下面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乳化沥青透层油;基层为20cm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剂量5%);底基层为15cm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剂量3%)(5)人行道路面结构总厚34厘米,其中6厘米厚人行道砖,3厘米水泥砂浆找平层,10厘米C15水泥混凝土,15厘米级配碎石。

3、雨水工程

Y1段:起点为于南内环西街(桩号k0+40),管线沿普国路由南向北敷设,设计终点在桩号k0+255处接入虎峪河。该段设计雨水管管径D=600mm,管长L=230米。

Y2段:起点位于虎峪河以北(桩号k0+320),管线沿普国路由南向北敷设,设计终点在桩号K0+680处接入迎泽西大街现状雨水管。经核算该段现状雨水管管径D=500mm不满足现行规范的设计标准,规划增设一趟D=600mm雨水管。现状雨水管YX1段,利用现状管线,仅新建

检查井、雨水口、雨水连接管。

Yx2段:起点位于现状西矿街以南(桩号0+950),管线沿普国路由北向南敷设,终点在桩号K0+710处接入迎泽西大街现状雨水管。经核算该段雨水管管径D=500mm满足要求,本段管线利用现状,仅新建检查井、雨水口、雨水连接管。

Y3段:起点位于现状西矿街以北(桩号1+010),管线沿普国路由南向北敷设,设计终点在桩号K1+270处接入入门河。该段设计雨水管管径D=600mm,管长L=260米。

Y4段:起点位于桩号K2+138,管线沿普国路由北向南敷设,设计终点在桩号K1+360处接入西外环大街预留雨水管,经西外环大街预留雨水管接入玉门河,本段转输环城高速以西雨水汇水面积约120ha。该段设计雨水管管径D=600mm,管长L=230米;管径D=1500mm,管长L=230米。

Y5段:起点位于K1+840,管线沿普国路由南向北敷设,设计终点在桩号K3+400处接入北排洪渠。该段设计雨水管管径D=600mm,管长L=570米。

Y6段:桩号K3+432至桩号K3+527.7,管线沿普国路由南向北敷设,设计终点接入上庄街同期设计雨水管,下游终点接入北排洪渠。该段设计雨水管管径D=600mm,管长L=900米。

Y7段:起点位于桩号K3+838.5,管线由北向南敷设,设计终点接入上庄街同期设计雨水管,下游终点接入北排洪渠。该段设计雨水管管径D=800mm,管长L=310米。

Y8段:起点位于兴华西街(桩号K4+220),管线沿普国路由北向南敷设,设计终点在桩号K3+889.4处向东沿规划路接入北排洪渠。该段设计雨水管管径D=700mm,管长L=377米。

4、污水工程

P1段:起点位于虎峪河以南,由北向南敷设,终点接入南内环西街现状污水管。该段设计污水管管径D=500米,管长L=190米。

Px1段:起点位于虎峪河以北(桩号K0+320),管线沿普国路由南向北敷设,设计终点在桩号K0+680处接入迎泽西大街现状污水管。本段管线利用现状,仅新建检查井。

PX2段:起点位于现状西矿街以南(桩号0+950),管线沿普国路由北向南敷设,终点在桩号K0+710处接入迎泽西大街现状污水管。本段管线利用现状,仅新建检查井。

P2段:起点位于西矿街以北(桩号1+010),由南向北敷设,接入玉门河南侧载污管(桩号K1+240)。该段设计污水管管径D=500mm,管长L=230米。

P3段:起点位于桩号K1+558,由北向南敷设,设计终点在桩号K1+350处接入西外环大街预留污水管,最终排入玉门河南侧截污水管,本段转输环城高速以西污水服务面积约120ha.管径D=800mm,管长L=250米。

P4段:起点位于规划路(桩号K3+186.5),由南向北敷设,设计终点在桩号K3+537.5处接入上庄街已设计污水管。该段设计污水管管径D=500mm,管长L=200米。

P5段:起点位于兴华西街(桩号K4+200),管线沿普国路由北向南敷设,设计终点在桩号K3+537.5处接入上庄街已设计污水管。该段设计污水管管径D=500mm,管长L=350米。

5、排水工程管材、接口及检查井

雨水连接管D=300MM,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Ⅰ级管),橡胶圈接口(氯丁橡胶)。雨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橡胶圈接口。

当管顶覆土0.7M

雨水连接管采用180℃15混凝土管基满包加固,雨水连接管采用反挖施工,在道路底基层水稳施工后,再进行开挖水稳施工,反挖沟槽采用C15混凝土回填至底基层水稳顶面。当管顶覆土0.7M<H≤4.5M 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管Ⅱ级管,1800沙石基础。当管顶覆土H>4.5M 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管Ⅲ级管,180o砂石基础。砂石采用中粗砂与级配碎石按照3:7配比而成,最大粒径小于25mm。

钢筋混凝土管道及标准检查井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100Kpa,特殊检查井地基承载力需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管道覆土H≤4.0米的检查井,采用标准检查井,做法参见06MS201。其中:D≤600MM采用A*B=1100*1100mm 钢筋混凝土检查井;D≥700MM直线段采用矩形直线雨水检查井,有支线接入采用矩形90°三通井或矩形90°四通井。位于沥青路面的雨水检查井,从检查井底至路面面层以下1米范围采用砂石回填,道路面层以下1米范围采用C15混凝土,回填宽度井周围80cm。

6、雨水进出水口

除注明外,均采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偏沟式双篦雨水口。偏沟式双篦式雨水口深度1.0米,雨水连接管以i≥10‰坡坡向设计雨水井中。雨水出水口,采用八字式混凝土管道出水口,做法参见06MS201。偏沟式双篦、多篦雨水口井圈、雨水口篦均采用球墨铸铁材质。

7、桥梁工程

(1)虎峪河桥梁工程

普国路(兴华西街~南内环西街)改造工程在K0+267处跨越虎峪河,桥梁设计为2孔16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工程主要内容:

上部结构:标准跨径2*16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预应力空心板采用后张法施工,板高0.8m ,其上铺装依次为10cm现浇混凝土层、1mm溶剂反应型防水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桥梁总宽36.02m ,分为两幅对称设置,两侧各宽18m,两幅桥中间距离为0.02m,两幅桥面布置为:0.5m 护栏+3.5m人行道+14m机非混行车道。

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桩柱墩,圆柱直径为1.2m,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桩径1.2m,桩顶设地系梁连接,桥墩桩长35m;桥台为0.8m厚薄壁桥台,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桩径1.2m,长40m,桩顶设承台。

(2)玉门河桥梁工程

普国路在K1+260处上跨玉门河,根据路断面布置,同时兼顾现状旧桥,桥梁采用3×16m简支空心板桥,桥梁总长48m,宽14.75m。桥梁总体布置为:

桥梁采用3×16m简支空心板,桥梁总长48m,宽14.75m,右前夹角61.2度。

上部结构为3×16m后张法预应力简支空心板桥,板厚80厘米,桥面铺装自上而下为4cm厚细粒式SBS沥青玛蹄碎石混合料(SAM-13)+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AMP-100二阶反应型防水粘结剂+10厘米C5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采用GYZ系列圆形板式橡胶支座,伸缩缝规格为C-40,桥台上伸缩缝混凝土与台背混凝土浇为一体,桥板侧伸缩缝混凝土置于铺装层中。桥面横坡为2%(正断面),桥面横坡由墩台设横坡调整,为保持支座水平放置,墩台帽顶设支座垫石。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桩柱式桥墩,桥台采用桩接盖梁形式。

2.工程参建单位名录

建设单位:太原市城市建设管理中心

设计单位: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工程承包单位:太原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监理单位:北京中城建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二、质量评估依据

1、建筑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国家及省、市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市政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3、本工程的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

4、山西省城乡规划研究院工程设计中心设计的本工程施工图纸、图纸会审纪要及设计变更、核定单。

5、本工程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

三、施工过程简述及完成的主要工程

普国路K0+000-K2+040、K2+640-K4+258全长3658米,2016年5月正式封闭施工,2016年12月全面完工。

本工程开工伊始,承包单位通过开挖探坑的方法进行地质情况及既有管线走向及埋深检查,充分了解工程地质及既有管线情况,制定了合理有效的施工顺序和交通导行方案,既保证现场施工有序、顺利进行,又保证施工方法有效、安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承包单位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对部分地段管线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经建设单位同意后进行实施,在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同时,有力地保证了工程进度,确保道路如期通行。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承包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加强项目质量、安全、进度和文明施工情况的有机统一,严格落实自检、自控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项目各项目标的实现。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承包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洽商等内容实施,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四、施工过程监理情况简述

在普国路道路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部严格按照监理委托合同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开展监理工作。

在开工前,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图纸会审和现场交桩工作,对施工范围内既有设施等进行清点。审查承包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质量及技术管理体系、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对测量放线成果及保护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开工审批。

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理部运用旁站、巡视和平行检测以及影像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进行旁站监理。

加强对工序施工质量的控制,对管线施工中涉及的管线位置、标高进行复测,确保坡度正确;重视工序作业过程的旁站监督,对管线回填进行旁站监督检查、见证检测;强化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严格落实材料报审制度,对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要求提供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明,并按规定进行抽查、复试,合格后方准使用,对检测不合格或有缺陷的产品监督撤场或更换,确保用于工程的材料合格,质量有保证。

在道路水稳层和沥青混凝、桥梁桩基、梁板土施工中,监理部加强旁站监督,从材料的后台控制、在途运输、现场摊铺、碾压、养生及开放交通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落实现场实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将质量隐患消除的事前。在工序交接过程中,监理部重点对实测项目配合第三方进行检查,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的原则,将问题和隐患及时督促整改。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承包单位能认真贯彻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有关规定,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都能按监理口头及书面指令及时进行整改,把质量问题解决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过程处于可控,施工实体质量良好。

五、实体工程验收情况

普国路道路改造工程根据工程设计内容分为市政道路工程、和排水管道工程、桥梁工程三个子单位工程。

根据《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有关规定,《市政桥梁工程施

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市政道路工程划分为路基、基层、面层、附属构筑物等工序;市政排水管渠工程划分沟槽、管道等工序;市政桥梁划分为地基、墩台、盖梁、支座、梁板等工序。

各工序施工具有完整的操作记录和施工依据,质量合格。

普国路道路改造工程实体完工后,监理单位会同承包单位对机动车道、侧石、人行道、检查井等项目按照相应工序质量评定表进行实测。

其中,机动车道路面对压实度、厚度、弯沉值、纵断面高程、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井框与路面高差项目进行实测,共实测930点,合格894点,合格率96.1%。

侧石部位进行直顺度、相邻块高差、缝宽、顶面高程项目实测,共实测664点,合格623点,合格率93.9%。

人行道部位进行平整度、横坡、井框与面层高差、相邻块高差、纵缝直顺、横缝直顺、缝宽项目实测,共实测420点,合格416点,合格率99.04%。

检查井部位进行井身尺寸(长、宽)、井身尺寸(直径)、井底高程、井盖高程项目实测,共实测64点,合格62点,合格率96.87%。

六、施工单位工程检验批、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情况

普国路道路改造工程划分为3个单位工程24个分部工程、33个分项工程162个检验批,全部合格。具体资料验收情况:

1、普国路道路改造工程道路改造资料包括报验资料44份,隐蔽资料38份,检验批资料44份,测量资料33份,验收度资料7份。

2、普国路道路改造工程排水工程资料包括报验资料32份,隐蔽资料32份,检验批资料29份,测量资料40份,压实度资料28份。

3、普国路道路改造工程桥梁工程资料包括报验资料32份,隐蔽资料32份,检验批资料29份,测量资料40份,压实度资料28份。

七、质量控制资料检查情况

试验资料检查情况如下:

1、M10砂浆配合比3份;M7.5砂浆配合比2份;C15砼试块10份;M10砂浆试块6份;M7.5砂浆试块4份;C15砼试块3份; C20砼试块8份;C30砼试块6份;

2、侧石3份;平石3份;卡边石3份;便道砖3份;土壤击实报告3份;砼砌块砖2份;中粗砂2份;

3、水泥、砂、石子各4份;波纹管各1份;D400mm各2份;球墨铸铁井盖3份,雨水篦子3份;钢筋4份;MPP管各1份;防水卷材1份;

4、水稳配合比6份;沥青配合比6份;水稳无侧限抗压强度7份;沥青检测报告6份;土路基弯沉检测报告1份;

九、安全功能和检测资料核实情况

1、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对管材进行闭水试验,无渗水现象,试验合格。

2、路床弯沉值检测资料齐全有效,检测结果合格。

3、桥梁桩基超声波检测合格。

3、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弯沉值检测、平整度检测、厚度检测、

抗滑性检测资料齐全有效,检测结果合格。

经检查管道闭水试验、路基弯沉试验、基层压实度试验、路面压实度、桥梁桩基超声波检测等各项检测资料齐全。

八、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落实情况

普国路K0+000-K2+040、K2+640-K4+258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及相关专业验收规范进行施工,施工中没有发生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情况。

九、评估结论

1、普国路K0+000-K2+040、K2+640-K4+258)工程根据工程设计内容分为市政道路工程和排水管道工程、桥梁工程三个单位工程。各单位工程所属工序具有完整的操作记录和施工依据,质量合格。

2、工程实体质量经现场抽查实测,符合相应验收标准规定,质量达到合格等级。

3、本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基本齐全。桥梁桩基检测,道路各层压实度试验、回填土压实度、各结构层钻芯厚度、沥青混凝土含油量等质量试验资料齐全。原材料试验资料、质量合格证明齐全。污水管道闭水试验、道路弯沉试验、桥梁荷载试验等工程总体质量综合试验资料完备。隐蔽工程及工程工序质量验收记录齐全。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以及技术交底等内容齐全完备。洽商、变更内容齐全,手续完善。

4、道路、排水、桥梁工程观感质量良好。

综合以上内容,普国路K0+000-K2+040、K2+640-K4+258工程质量合格,同意验收。

北京中城建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普国路道路改造工程项目监理部

2016年12月30日

客户数据质量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客户数据质量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admin 2013-10-12 关于客户数据质量的困惑 “什么样的客户数据质量是比较好的?”“为什么我们的客户数据看起来很不错,可是在进行电话营销时,客户接触率和营销效果确差强人意,与期望大相径庭?”在进行数据库营销的讨论和交流中,经常有人问到这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反映出了很多在从事数据库营销或直复营销过程中的营销策划人员和运营管理人员经常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几乎所有的组织都需要数据,一些行业严重依赖于客户数据,如银行、电信、保险公司等。毫无疑问,较差的数据质量给企业营销带来的损失非常巨大!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呼叫中心正在试图向非目标客户进行大规模电话营销活动,或是你的企业正向那些早已过期的邮寄地址寄出了数以万计的促销宣传资料。这些给公司带来的损失有多少?不幸的是,这样的情况几乎经常发生,而企业的数据库营销策划人员也经常面临着数据选择和评价的挑战。 理解关于质量的涵义 首先,让我们简单探讨一下“质量”的涵义。

在服务营销和服务管理中,通常将“质量”定义为:“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的能力”。这样的定义有着一定的主观特征,也就是说不同的企业会根据其对客户需求和竞争环境的理解,来定义其产品与服务的质量特征。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对于不同等级的客户提供的服务质量标准有所差异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是提供点对点的航空运输服务,某些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要好于其他一些竞争者的原因。 国际标准组织将质量定义为:“产品或服务所具备的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这样的定义虽然更明确,但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过于专业和抽象。 一个比较通俗且受到多数人认可的对质量的直观定义是“适合使用需求”。这也是我们本文的一个主旨,没有质量绝对完美的数据,对于数据质量的评价也是要根据数据的使用需求来进行评价的。只要能够适合使用的需求,我们就认为数据的质量是符合要求的。企业也应当本着有取有舍的原则,选择那些为企业所能利用的数据。 了解了质量的定义,接下来就可以进入客户数据质量的评价话题了。 数据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

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分析汇报要点

/* 一、内容提要 1、项目评估原则、评估工作实施概况等。 2、评估报告得出的结论及主要问题和建议。 二、项目及项目法人概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地点。 (2)建设必要性、建设目标、功能及建设规模。 (3)建设内容、规划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投资及资金筹措情况。 (二)业主基本情况 (三)项目规划背景 三、评估依据 1.咨询评估委托书 2.有资质单位编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含项目招标方案) 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4.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建设项目规划意见 5. 当地环保部门提供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意见 6. 规划部门批准的建设总体规划 7。相关行业建设依据的引用是否合理

四、评估意见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 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建设方针。从项目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是否符合项目发展目标和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分析建设规模的确定原则和依据是否正确有据,对项目的必要性提出具体意见。 (二)文件编制依据和深度的评估 (1)编制依据的评估 检查项目是否具有立项批复文件,编制内容与投资规模是否在批准范围之内;民用建筑工程是否有当地规划部门批复的规划要点,是否符合规划要求,是否有重大变更,其变更是否合理,是否经主管部门批准。 (2)对报告文件完整性及编制深度评估 可研报告应包括报告文件、建设地点位置图、总平面图、建筑设计方案图、投资分析情况等内容。各项内容的编制深度应达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评估报告应明确指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是否有漏项、是否有不符合要求的内容,并提出建议。 (三)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和功能的评估 项目建设目标是否符合我国国情,是否满足项目总体规划目标的要求,是否有重复建设项目。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是否准确有据,项目建设规模是否经济合理,功能是否合理并满足使用要求,是否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在满足当前规划的前提下为项目今后一定时期内留有发展余地。

DCAM:数据管理能力评估模型(word)

DCAM 数据管理能力评估模型 本文介绍EDM 企业数据管理理事会"DCAM 数据管理能力评估模型" ?DCAM简介 ?DCAM主要内容 ?DCAM评估模型 ?DCAM评估报告(案例) DCAM 简介 DCAM 数据管理能力评估模型是EDM 企业数据管理理事会基于全球领先企业/组织的最佳实践,综合跨企业数据管理经验形成。DCAM 数据管理能力评估模型定义并发布了企业所需的数据管理能力,强调以数据战略和数据治理驱动开展数据管理在技术和规程最佳实践,基于业务价值和业务目标实现,开展数据管理的基本原则。 ?数据被企业作为融合业务和组织过程的核心要素之一; ?数据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实现是企业利用数据获得降本增效、自动化运营、归并冗余系统、最优化协调增强客户服务的关键。 DCAM 考虑的主要问题 ?较多组织对于数据管理概念模糊,理解不清; ?组织中的数据已然是无处不在,缺乏良好的框架进行管理; ?大量的数据零散在各个业务应用系统中,或是凌乱堆放在数据仓库中需要管理; ?数据的归属、可信和可靠性难以确认,数据带来的业务冲突和阻断带来挑战; ?不良数据所形成的数据基础,难以获得组织的分析、洞察,影响业务协同和客户服务。

?数据的术语、命名、约定等,成为实现业务、数据、IT一致性的关键,诸多业务、IT的阻力屡见不鲜; 当前企业数据管控环境可体现为,如下5个方面: 1.遗留问题,缺乏统一的技术和操作环境; 2.过于简单,缺乏整体复杂度考虑; 3.业务一致性,缺乏对数据精准的理解; 4.数据质量,缺乏数据协同和转换环境下的数据质量管理; 5.技术实现,缺乏数据集成和平台管控。 DCAM 价值 ?DCAM 提供企业数据管理现状指导和建议; ?DCAM 提供企业数据管理未来目标规划建议

实施方案、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 评估工作需要提交评估实施方案和标准实施情况评估报告。 一、评估实施方案 评估实施方案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项目背景 回顾被评估标准的主要内容、国内外相关法规及标准情况,被评估标准制修订背景及评估项目工作背景,给出被评估标准实施后行业发展总体状况,环境管理政策法规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理技术发展情况。 2.评估主要工作内容 详细列出需要收集的资料及资料收集渠道、监测数据的来源及分析方法、调研方案、企业现场监测方案、样本筛选的依据和初步结果、调查问卷的设计及调查方法等。 3.评估重点及其方法 说明评估的重点,以及完成评估重点工作的具体方法。 4.评估的技术路线 结合评估工作的内容具体化。 5.已取得的工作初步成果和工作基础 阐述前期的资料分析取得的初步评估结果,以及已开展或已有的工作基础。 6.预期成果和时间进度安排 关键工作节点必须明确时间安排。 7.工作分工、经费分配方案及人员安排。 二、标准实施评估报告 标准实施评估报告主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1.项目背景介绍,回顾被评估标准的主要内容,环境管理政策法规的变化情况,被评估标准制修订背景及评估项目工作背景;

2.概述项目开展情况及工作过程,简要说明主要工作(如实施方案编制及其审查、调研、座谈、收集数据等)的内容和时间; 3.国内行业发展情况,简要给出被评估标准实施后行业发展总体状况,详细说明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分析行业污染特点,以及污染治理技术发展情况; 4.标准评估实施的情况分析,包括被评估标准制修订回顾性分析,给出被评估标准与替代标准、地方标准(或要求)、行业排放标准(如果有)等相关标准的对比分析,国外同类标准、法规或技术政策对比和分析,地方对标准涉及企业的日常环境监管情况; 5.被评估标准达标情况及影响达标的原因分析,结合达标率,按照单因子和全因子分析各层、各类的达标情况,并分析影响达标的原因; 6.技术经济分析,包括达标技术路径和典型企业达标情况; 7.环境效益分析,详细给出环境效益核算的方法; 8.评估结论及建议; 9.附表图录等; 10.质量控制。

数据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和实现

[摘要] 本文提出了数据质量评价模型、质量校验与评价方法,论述了“数据质量分析评价系统”的程序实现流程、总体结构及功能,介绍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质量模型质量检验质量评价 数据作为一种资源,是支撑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主体,根据“进去的是垃圾,出来的也是垃圾”这条原理,为了支持正确决策,就要求我们所管理的数据可靠,没有错误,能够准确地反映采油厂的实际情况。胜利采油厂数据中心存放了5千万条的数据,还在以每天2万条的速度加载,如何使这些海量数据在生产管理、科学研究、企业决策中发挥应有作用,使用户能用、敢用、愿用,使数据真正为企业服务,这是几乎所有信息化企业亟需迫切解决的问题。为解决数据质量问题,各种管理手段、技术手段和新的数据评价体系不断被应用在数据的采集和加工过程中。 一、数据质量评价模型的提出背景 采油厂的数据资源具有:横跨专业多,数据采集密度大、频度高,数据处理流程复杂等特点,为了保证数据的可用性,数据管理人员在客户端、服务器端均设置了数据质量审核规则,但是依然不可避免存在比例较高的数据质量问题,典型的有记录不全、数据遗漏、数据错误、多义字段、矛盾值、违背业务规则、无法关联等。产生数据问题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从数据资源的战略高度对数据质量进行统一完整的定义,导致数据的分析评估没有统一可靠的标准; 2.数据质量还停留在定性评价,不能实现精确的量化评价,只是在业务需要某个数据时,才到库里去手动统计,无法动态记录某个单位、某个月的真实数据质量发生情况,导致数据质量考核缺乏可信的数据依据,大大影响考核力度; 3.没有一个能同时面对用户、专业部门、数据管理人员的可视化的数据质量监控评价平台,三方无法共享一个平台,共同实行数据管控一体化,导致业务规则的变更滞后,问题数据在库中的长期滞留; 4.也许有了N个业务模型,但是没有把它放到时间轴上去控制流程,导致实际生产中应该发生的活动的部分生产数据遗漏; 虽然影响采油厂数据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还是集中在管理、制度和数据采集加工规范化方面。对于如何通过管理、制度、标准和流程来控制数据质量,提高数据可信度,我们提出建立采油厂统一的数据质量分析评价模型,使用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定义、控制、评估流程,依托科学严谨的数据监督和质量控制体系持续地改进数据质量。 二、数据质量分析评价模型构成 构成数据质量分析评估模型的要素分别为:基础模型、数据质量辅助模型、数据质量定义模型、数据质量控制模型、数据质量评价模型。 1.基础模型。基础模型部分是整个模型框架的支撑核心部分,其他质量模型的定义和控制必须以基础模型中的计划和标准为依据。基础模型主要是映射、定义数据采集标准,上载分单位的采集计划,同时纳入了约束规则定义规范、控制规则定义规范、模板定义规范。 数据标准: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映射应用中的标准,例如源数据库标准;另一部分是针对新增应用库和项目库标准的定义规范,包括代码定义标准、数据项定义标准(例如是取英文还是汉语拼音,取几个字符)、值域定义标准等等新增表准的建立规范; 采集计划:采集单位的每月上载的日度、月度、年度的采集计划;

数据质量管理

数据质量管理 定义: 是指对数据从计划、获取、存储、共享、维护、应用、消亡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里可能引发的各类数据质量问题,进行识别、度量、监控、预警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并通过改善和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使得数据质量获得进一步提高。 目录 1数据质量管理 2数据质量管理评估维度 3分析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 4MTC-DQM 数据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步骤 一数据质量管理 数据质量管理是循环管理过程,其终极目标是通过可靠的数据提升数据在使用中的价值,并最终为企业赢得经济效益。 二数据质量管理评估维度 由于数据清洗(DataCleaning)工具通常简单地被称为数据质量(Data Quality)工具,因此很多人认为数据质量管理,就是修改数据中的错误、是对错误数据和垃圾数据进行清理。 这个理解是片面的,其实数据清洗只是数据质量管理中的一步。数据质量管理(DQM),不仅包含了对数据质量的改善,同时还包含了对组织的改善。针对数据的改善和管理,主要包括数据分析、数据评估、数据清洗、数据监控、错误预警等内容;针对组织的改善和管理,主要包括确立组织数据质量改进目标、评估组织流程、制定组织流程改善计划、制定组织监督审核机制、实施改进、评估改善效果等多个环节。 任何改善都是建立在评估的基础上,知道问题在哪才能实施改进。通常数据质量评估和管理评估需通过以下几个维度衡量。

1 数据质量评估维度 完整性Completeness:完整性用于度量哪些数据丢失了或者哪些数据不可用。 规范性Conformity:规范性用于度量哪些数据未按统一格式存储。 一致性Consistency:一致性用于度量哪些数据的值在信息含义上是冲突的。 准确性Accuracy:准确性用于度量哪些数据和信息是不正确的,或者数据是超期的。 唯一性Uniqueness:唯一性用于度量哪些数据是重复数据或者数据的哪些属性是重复的。 关联性Integration:关联性用于度量哪些关联的数据缺失或者未建立索引。 2 管理质量评估维度 配置管理Config Management:此维度用于度量数据在其生命周期内的一切资源是否得到了控制和规范,即数据的计划、产生、变更直至消亡的过程中,与数据相关的计划、规范、描述是否收到控制。评估指标包括:评估配置项的细化粒度、评估基线准确度和频度以及变更流程是否合理完善等。 培训 Training:此维度用于度量数据的生产和使用者在数据生命周期内的一切活动中是否经过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训效果是否满足岗位需要;受训的知识和技能是否经过审核和确认,受训的内容是否与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一致;培训流程是否合理完善等; 验证和确认Verify & Validation:此维度用于度量数据在其生命周期内是否得到验证和确认。评估内容包括是否通过验证流程确保工作产品(数据)满足指定的要求、是否通过“确认”流程保证工作产品(数据)在计划的环境中满足使用的要求;“验证”和“确认”的流程是否完善; 监督和监控Monitoring:此维度用于度量产生和使用数据的流程在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是否真正受控。脱离监控的信息、技术、计划、流程、制度,会导致数据质量低下。监督和监控的流程是否完善。 三分析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 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四方面:信息因素、技术因素、流程因素和管理因素

质量评估方案报告

普国路道路改造工程(一标段)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编制: 审核: 北京中城建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普国路道路改造工程项目监理部 2016年12月30日

一、工程概述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起点南内环西街,终点兴华西街,全长约4.258公里。其中,兴华西街~西矿街红线宽24米,长约3.272公里;西矿街~南内环西街红线宽40米。本次施工对现状相交道路(迎泽大街、西矿街、西外环街)均不进行改造,采用路边顺接的方式。 1、普国路道路布置为:南内环西街~西矿街为双向6车道,中间21米宽机动车道,两侧各9.5米的路侧带。其中,2.5米树穴带,3.5米非机动车道,3.5米人行道;西矿街~兴华西街为双向四车道,一幅路断面。中间14.5米机动车道,两侧各4.75米人非混行车道。其中, 1.5米树穴带, 2.5米非机动车道,0.75米人行道。 2、普国路道路结构为: (1)南内环街~西矿街段机动车道路结构为: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总厚73厘米,由上至下依次为:上面层为4cmSBS 改性沥青瑪蹄碎石混合料(SMA-16、抗滑耐磨石料);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中面层为6cm厚SBS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级配采用AC-20);改性乳化沥青黏油层;下面层为8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下封层1cm(厚度不记入路面结构)(ES-3型,级配见《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规范附录B表B.3》;乳化沥青透层油;基层为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3.5MPa);底基层为35厘米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2.5MPa)。 (2)西矿街~兴华西街段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为: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总厚度62厘米,由上至下依次为:上面层4cm厚SBS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级配采用AC-13、石料选用抗滑、耐磨石料);改性乳

大数据平台 数据质量评价维度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数据质量评价维度 A.1 完整性 按照数据规则要求,数据元素被赋予数值的程度。即完整性指的是数据信息是否存在缺失的状况,数据缺失的情况可能是整个数据记录缺失,也可能是数据中某个字段信息的记录缺失。不完整的数据所能借鉴的价值会大大降低,完整性是数据质量评估标准的基础。 表A.1完整性评价指标 A.2 规范性 数据符合数据标准、数据模型、业务规则、元数据或权威参考数据的程度。 表A.1规范性评价指标

表A.2 (续) A.3 一致性 数据与其他特定上下文中使用的数据无矛盾的程度。即一致性是指数据是否遵循了统一的规范,数据集合是否保持了统一的格式。数据质量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数据记录的规范和数据是否符合逻辑。 表A.2 一致性评价指标 11

数据准确表示其所描述的真实实体(实际对象)真实值得程度。即准确性是指数据记录的信息是否存在异常或错误。 表A.3 准确性评价指标 A.5 唯一性 数据唯一不重复。即唯一性是指度量哪些数据是重复数据或者数据的哪些属性是重复的。 A.6 关联性 数据的关联不可缺失的。即关联性是度量哪些关联的数据缺失或者未建立索引。 关联性评价因素: a)查找到的信息和主题不完全一致,但确是其中某一方面的阐述; b)查找到的信息集合多数在用户需要的检索主题内; c)提供的信息主题与用户检索主题相匹配; d)查找到的信息多数与用户需要的信息无关; e)信息必须和用户需求有相关性。

数据在时间变化中的正确程度。即及时性是指数据从产生到可以查看的时间间歇,也叫做数据的延时时长,及时性对数据分析本身要求并不高,但如果数据分析周期加上数据建立的时间过长,就可能导致分析出的结论失去借鉴意义。 表A.4 时效性评价指标 A.8 可访问性 数据能被访问的程度。 表A.5 可访问性评价指标 13

数据质量具体评测指标及方法说明

数据质量具体评测指标及方法说明 一、主要评测内容 重点评测个案库的数据完整性、逻辑关系准确性。评测内容及指标计算方法会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 二、具体评测指标及方法 (一)主要数据项完整情况 1、评测内容:重点评测个案库中的基本情况表,具体数据项包括姓名、性别、现居住地代码、户籍所在地代码、公民身份号码、出生日期、婚姻状况、户口性质等8项必填内容。 其中:每条个案记录中,只要任意一项主要数据项缺失,即认定为该条记录的主要数据项不完整。 2、评测指标:主要数据项完整率 3、计算公式: 主要数据项完整的人口总数 —————————————×100% 个案信息库包含的人口总数 其中: 主要数据项要通过单项逻辑校验,没有通过单项逻辑校验的视为数据项缺失。校验规则如下: (1)性别、户口性质、婚姻状况数据项均不能为空错值;

(2)姓名:7岁以上(含7岁)“姓名”不含“未取名”、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等不符合规范的文字,不少于两个汉字。7岁以下人口不做此单项逻辑校验。 (3)公民身份号码:7岁以上(含7岁)“公民身份号码”不含空格、性别码与性别匹配、长度为15或18位、校验码正确。7岁以下人口不做此单项逻辑校验。 (4)出生日期:不大于汇总数据时点。 (5)现居住地代码:不为空错值,当人员类别为外出时,现居住地代码不应为本地 (6)户籍地代码:不为空错值,当人员类别为外来时,户籍地代码不应为本地 (二)逻辑关系准确情况 1、评测内容:分为单表审核、表间审核两种类型,共计7个审核内容。 其中,每条个案记录中,只要任意一项逻辑关系不准确,即认定为该条记录的逻辑关系不准确。 (1)若总人口数据“婚姻状况”为已婚(代码为20 – 23 29),则与配偶有关的信息项目配偶姓名、配偶身份证(配偶身份证错误也视为空)项均不为空; (2)育妇卡片“育龄妇女初婚日期”加15年不能小于“育龄妇女出生日期”;

大数据环境下数据质量管理、评估与检测关键问题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数据质量管理、评估与检测关键问题研究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中充斥着海量的、多结构的、多维度的数据资源,大数据价值已被社会全面认可,如何挖掘数据价值已成为各研究领域和各行业应用领域最为关心的问题。数据究竟是垃圾还是宝藏,最重要的问题是所要分析挖掘的数据是否是高质量的,一个低质量的数据来源会使得不仅无法体现数据价值,而且可能会与实际情况背道而驰,反而起到了副作用。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学者针对数据质量管理与检测问题提出了多种方法论和框架,但在实际应用当中缺乏具体执行手段,使得数据质量管理实行起来困难重重。 针对数据质量管理、评估和检测的关键问题,本文做了以下工作:(1)针对数据质量管理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主流数据管理方法和框架进行了深入对比和分析,梳理出数据质量管理的通用方法流程和指标体系。提出了六项重要数据质量指标的度量方法,并提出了计算公式,为数据质量管理和评估提供了有效指导。同时,针对数据质量管理的执行情况提出了数据质量成熟度模型,为数据质量的整体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2)针对数据预处理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数据离散化预处理算法。在大数据环境中,数据产生和更新频率不断加快,更多的数据是以连续方式进入信息系统,需要进行离散化处理才能够被信息系统所处理,离散化处理效率和效果对于后续数据质量检测和评估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数据离散化处理算法(ICACC,Improved class-attribute contingency coefficient Method),能够有效提升大数据应用当中连续数据转换成离散数据进行处理时的效率和准确性,算法经过实验验证相比于传统处理算法准确率提升10%。

数据质量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仅供参考! 目前,基于数据仓库的商业智能应用已经成为国内许多企业的IT规划项目,并受到企业管理层的关注。作为商业智能的基础,数据质量的好坏是影响商业智能应用效果的关键,但由于企业的信息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数据质量参差不齐,脏数据的存在阻碍了商业智能应用的进程,下面将重点谈谈如何让脏数据改头换面。 数据的“往事” 脏数据是指源系统中的数据不在给定的范围内或对于实际业务毫无意义,或是数据格式非法,以及在源系统中存在不规范的编码和含糊的业务逻辑。 脏数据的存在主要是由于源系统的设计不够严密造成的。主要表现为:数据格式错误,数据不一致,数据重复、错误,业务逻辑的不合理,违反业务规则等。例如,未经验证的身份证号码、未经验证的日期字段等,还有账户开户日期晚于用户销户日期、交易处理的操作员号不存在、性别超过取值范围等。此外,也有因为源系统基于性能的考虑,放弃了外键约束,从而导致数据不一致的结果。 目前,大多数的银行业务系统的输入界面是采用COBOL语言或C语言开发的,界面处理功能不是很强,一些要素被设计成“输入”而不是“选择”,如企业客户的信用等级被设计成输入,输入的正确与否完全由操作员的理解决定,这也是脏数据产生的原因之一。例如,如果被设计成“选择”就不会出现把AAA输成“1”或其他了。 转换与清洗的实例 下面以银行业务系统的客户的惟一标识—客户号为例来讲解如何转换与清洗数据。 客户信息的处理是整个数据抽取、转换、清洗和装载(ETL)工作中最复杂的部分。目前业务系统中常见的客户信息处理的难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客户的惟一标识混乱 银行的客户号一般由证件类型与证件号组成,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如果客户有多种证件怎么办?或者说某个客户办了移民,有了新的身份,系统中怎样体现出他是同一个客户?这些问题,除了少部分是由于发证机关造成的(如身份证重号),大部分是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不规范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客户身份证号问题 最常见的问题是客户的身份证从15位更换为18位。首先操作人员只要能输入新的客户号,就认为是一个新的客户;其次,即使操作员知道客户的身份证升位了,但在银行的客户信息中,客户号是惟一标识,如果对惟一标识进行更新,作为增量反映到目标系统中,但没有记录原客户号,对于目标系统来说就是一条新记录,而删除原有的客户信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是不允许或做不到的,因为在这个客户号上可能还挂了许多账户,即便物理删除了这条客户

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报告要点

一、内容提要 1、项目评估原则、评估工作实施概况等。 2、评估报告得出的结论及主要问题和建议。 二、项目及项目法人概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地点。 (2)建设必要性、建设目标、功能及建设规模。 (3)建设内容、规划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投资及资金筹措情况。 (二)业主基本情况 (三)项目规划背景 三、评估依据 1.咨询评估委托书 2.有资质单位编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含项目招标方案) 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4.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建设项目规划意见 5. 当地环保部门提供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意见 6. 规划部门批准的建设总体规划 7。相关行业建设依据的引用是否合理

四、评估意见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 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建设方针。从项目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是否符合项目发展目标和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分析建设规模的确定原则和依据是否正确有据,对项目的必要性提出具体意见。 (二)文件编制依据和深度的评估 (1)编制依据的评估 检查项目是否具有立项批复文件,编制内容与投资规模是否在批准范围之内;民用建筑工程是否有当地规划部门批复的规划要点,是否符合规划要求,是否有重大变更,其变更是否合理,是否经主管部门批准。 (2)对报告文件完整性及编制深度评估 可研报告应包括报告文件、建设地点位置图、总平面图、建筑设计方案图、投资分析情况等内容。各项内容的编制深度应达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评估报告应明确指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是否有漏项、是否有不符合要求的内容,并提出建议。 (三)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和功能的评估 项目建设目标是否符合我国国情,是否满足项目总体规划目标的要求,是否有重复建设项目。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是否准确有据,项目建设规模是否经济合理,功能是否合理并满足使用要求,是否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在满足当前规划的前提下为项目今后一定时期内留有发展余地。

电子装备软件质量评估模型分析

总第243期 2010年第1期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Computer&DigitalEngineering V01.38No.1 44 电子装备软件质量评估模型分析+ 崔天意刘庆峰张芝龙 (91404部队秦皇岛066001) 摘要软件质量是软件的生命,软件测试和评价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没有完备的软件质量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质量是很难保证的。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缺陷分布模型、专家知识和神经网络方法的电子装备软件专用的质量评估方法,该方法使用电子装备软件的可靠性评估值、功能分析评估值和作战效能评估指标等专用参数作为模型的输入,利用加权综合评判方法完善模型,最终输出软件质量评估值。经实装测试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电子装备软件;神经网络;作战效能;质量评估 中图分类号TP273+.4 ElectronWeaponrySoftwareQualityEvaluationMethod CuiTianyiLiuQingfengZhangZhilong (No91404TroopsofPLA,Qinhuangdao066001) AbstractThesoftwarequalityistheimportanceofthesoftware,softwaretestandevaluationaretheimportantmeanswhichpromisessoftwarequalitBTherearenocompleteevaluationprocedureofthesoftwarequalityandevaluationmethod,thequalityisverydifficultassuring.ThearticleputforwardakindofthesoftwarequalityvaluationmethodfortheelectronbattlesystemaccordingtObugdistributingexperfsknowledgeandnervenetworkThemethodusageelectronweaponrysoft—warebattleeffectetcparameterbetheimportationofmodel.theexploitationaddspowercomprehensiveadjudicateamethodestablishmentmodel.Outputsoftwarequalityvaluation.ThroughactuallypackedatesttOexperimenttOprovethepossibili—ty andusefulnessofthatmethod. Key Wordselectronweaponrysoftware,networkneuron,campaignefficiency,qualityevaluationClassNumberTP273+.4 1引言 在现代各种电子战装备系统中,以软件为核心的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系统中软件成分的不断增加,使得系统对于软件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对软件质量尤其是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功能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软件质量是软件的生命,软件测试和评价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没有完备的软件质量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质量是很难保证的。 现役电子战装备软件在通过测试之后,各项技术指标可以达到预定要求,但不一定具有较高的作战效能。即软件技术测试合格的系统仍然不符合实际应用要求。因为软件测试只注重软件本身的故障特性,而忽略了对于装备软件至关重要的软硬件配置拟合度和战术合理性等非技术性指标。例如:软件设计的舰艇机动动作要求舰艇在短时间内转向;多种干扰样式组合导致干扰失败;电磁干扰使软件失效。因此作战效能评估对电子战装备软件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从常规的角度来看,质量是一个无形的特性,可以对其进行讨论、感知和判断,不能进行测量。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为了提高质量,必须对其进行定义和测量,并将其描述为“与客户需求的一致 -收稿日期:2009年9月10日,修回日期:2009年10月15日 作者简介:崔天意,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作战系统软件测试及软件测试质量研究。万方数据

数据质量评测方法与指标体系

中国科学院数据应用环境建设与服务 数据质量评测方法与指标体系 (征求意见稿) 中国科学院数据应用环境建设与服务项目组 2009 年9 月

前言本规范是“中国科学院数据应用环境建设与服务”之标准规范建设成果之一。本规范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科学数据中心提出并归口。本规范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科学数据中心负责起草。

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应用.......................................................................................................... 4 术语.......................................................................................................... 5 数据质量评测制度.............................................................................................. 6 数据质量评测原则.............................................................................................. 6.1 科学性原则 (5) 6.2 客观性原则 (5) 6.3 系统性原则 (5) 6.4 可操作性原则 (6) 6.5 针对性原则 (6) 6.6 引导性原则 (6) 7 数据质量评测一般流程.......................................................................................... 7.1 数据质量需求分析 (7) 7.2 确定评价对象及范围 (7) 7.3 选取数据质量维度及评价指标 (7) 7.4 确定质量测度及其评价方法 (8) 7.5 运用方法进行评价 (8) 7.6 结果分析及评级 (9) 7.7 质量结果及报告 (9) 8 数据质量评价主体的要求........................................................................................ 9 数据质量指标体系............................................................................................... 9.1 数据质量结构 (10) 9.2 主要数据质量指标 (11) 9.2.1 基本层 (12) 9.2.2 准则层 (13) 9.2.3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要求 (16) 9.2.4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权重 (16) 9.2.5 评测指标的冲突处理原则 (17) 10 数据质量评测方法........................................................................................... 10.1 定性方法 (18) 10.1.1 第三方评测法 (19) 10.1.2 用户反馈法 (19) 10.1.3 专家评议法 (20) 10.2 定量方法 (20) 10.2.1 访问量统计 (20) 10.2.2 计算机辅助检查 (21) 10.3 综合方法 (21) 10.3.1 层次分析法 (21) 10.3.2 缺陷扣分法 (26)

我国GDP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我国GDP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基于构建诊断模型的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刘盾、魏子力、吕达劲 摘要: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武器,政府统计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政府统计数据的质量,对于宏观调控,科学研究,企业营销策略等,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中国官方统计数据受到不少的质疑,有必要对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的定量检验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本文首先从统计数据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介绍了统计数据质量的概念和重要性;其次采用了三种方法来进行数据质量的检验,第一种方法:探索性数据质量分析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在没有以往数据资料积累或质量记录的情况下,根据GDP的数据特征,判断数据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并通过作箱线图的形式明确指出了可能是异常值的对应数据。第二种方法:Probit模型数据质量分析方法。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了预测。第三种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研究统计数据的分布规律入手,对统计数据准确性检验问题进行了探讨,接着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整体优度检验。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探索性数据分析, Probit模型, 异常点识别,模糊综合评价

目录 一、引言 (3) 二、文献综述 (4) (一)统计数据质量的相关研究方法 (4) (二)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5) (三)各种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 (7) 1.逻辑性评估方法 (7) 2.从异常值的角度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 (7) 3.从误差的角度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 (8) 4.事后预测及反常结果判断的方法 (8) 5.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8) 6.判别分析方法 (8)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9) (一)模型选择 (9) (二)数据的选择与来源 (10) 四、模型构建及分析 (10) (一)探索性数据质量分析方法 (10) 1.数据处理 (10) 2.分析步骤及分析结果 (10) (二)Probit模型数据质量分析方法 (16) 1.Probit模型的原理 (16) 2.分析步骤及分析结果 (16) (三)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18) 1.对政府统计数据的对数正态分布检验 (18) 2.政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检验 (21) 3.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对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整体优度检验 (23) 五、相关结论与建议 (32) (一)结论: (32) (二)建议: (33) 1.对数据使用者的相关建议 (33) 2.对提供数据的相关政府部门的建议 (33) 参考文献: (35) 附录: (36) 1.Probit模型建立前的辅助计量模型自变量的选择: (36) 2、Probit模型回带期望概率 (39) 3、所用数据 (45)

统计数据报送及质量检查审核评估制度

陵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统计数据报送及质量检查审核制度 为保证统计数据质量,依据省、市局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全县工商行政管理统计报表编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统计报表制度》,按照“分级负责、集中汇总、逐级上报”的办法进行管理。 第二条编制、报送各类统计报表必须全面、及时、准确,做到表种不缺、指标不漏、时间不拖、数字不错。 第三条各种统计报表采取逐月定案法,即统计报表报出一个月为定案期,逾期为定案数。 县局各业务科室、所、直属局报表于每月26日前报县局办公室。季报、半年报、年报按规定时间上报,统计报表时间另有规定的,按规定的时限上报。 第四条业务报表必须经统计人员核对无误后,报科室、所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上报本局综合统计机构,由综合统计机构进行汇总,经填表人审核签字、统计负责人和局领导审核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上级机关综合统计机构。 第五条综合统计员要在统计数据填报、汇总、整理的每个

阶段,从基础数据收集和各专业主要统计数据之间的衔接,到最后数据的确定,对数据质量进行认真审核,确保统计数据客观真实。 第六条报表上报实行双轨制,即在报送电子版的同时报送报表打印件。原则上,上报电子版采用网络传输方式,报表打印件采用专人送达的方式。 统计报表报出后,如发现差错,应在更正期内立即申请更正。上报单位在报出报表的同时,留存一份归档管理。 第七条统计数据质量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县局综合统计机构对全县系统统计数据质量统一管理,负责全县系统统计数据质量的监督、检查和评估等项工作;各科室、所、直属局对本级统计数据质量进行管理,负责本级统计数据质量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 各单位统计负责人是统计数据质量第一责任人,专(兼)职统计员是统计数据质量直接责任人。 第八条各单位要在建立健全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的基础上,做好统计数据的评估工作。由业务科室统计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写出统计评估分析,经分管领导审批后,上报上一级综合统计机构。 第九条统计数据的评估分析要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确

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审核制度

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审核制度 为了切实履行统计监督职能,确保统计数据质量,保证各统计单位上报的统计数据能客观地反映各级、各专业的社会经济发展概貌,特制定本制度。 一、审核评估内容 全街各种定期报表和年度报表,主要是农业、工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招商引资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数据。 二、审核评估方法 1、将全街各种报表汇总上报数与各部门对应的主管部门的实际完成情况数量对比审核评估。 2、将全街各种报表汇总数与该表种的同期数、季度数、上月数进行比较评估。 3、将全街各种报表汇总上报数与有关部门掌握情况及要求结合进行审核评估。

三、审核评估的要求 1、规范统计口径、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资料来源。要求各直报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及原则;全街汇总数一定要来源于基层上报数,切实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2、各直报单位上报数据原则上不容许随意调整或有较大变动,增幅不得超过30%以上;凡报送报表超过以上原则的,必须在上报报表的同时附报详细说明和基层规范性的统计原始资料,或数据质量评估报告。 3、强化各种报表数据的衔接。一是各种报表数据间的衔接,对逻辑关系不合理的或数据间不相符的数据要及时纠正;二是上报统计报表中的有关重要指标与有关部门掌握情况衔接;三是对外发布的资料与各级上报的统计数据衔接。 4、实行数据质量岗位责任制。各级统计部门要对上报数负责,从基层资料的搜集到统计数据的最后确定做到层层把关,各负其责。

四、审核评估程序 1、采取逐级审核评估的办法,街统计站对街内各部门、辖区直报单位上报的数据库进行审核评估。 2、统计站根据审核评估办法,对不按审核评估要求或数据有问题的报表,拟提出修改意见,有关单位要依据修改意见重新修订审核调整上报,否则统计站将不对外公布或提供数据。 3、统计站将定期向各级、各部门通报重要统计数据质量分析审核评估结果,争取各级领导对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视,加强对统计工作领导,确保各项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

风险评估方案报告

宁夏胜金水泥有限公司固原分公司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2018年 目录 1.总则 (1) 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原则 (1) 1.3、编制依据 (1) 2、企业概况 (1) 2.1企业概况 (1) 2.2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情况 (3) 2.3、公司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5) 2.4、现有事故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5) 3、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分析 (6) 3.1、粉尘危害 (6) 3.2、机械伤害 (6) 3.3、触电 (7) 3.4、物体打击 (8) 3.5、高处坠落 (8)

3.6、车辆伤害 (9) 3.7、噪声伤害 (9) 3.8、中毒窒息 (10) 3.9、水泥生产现场的危险有害因素 (10) 3.10、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 (11) 3.11、管理缺陷 (11) 3.12、重大危险源分析 (12) 4.划定事故风险等级 (15) 5.现有控制及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16) 6.制定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 (16) 7.评估结论 (17)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规范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识别和分析生产安全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明确公司可能存在的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风险大小,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提供依据。 1.2、编制原则 ⑴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⑵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的开展工作。 1.3、编制依据 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学习宣传贯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应急[2016]65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88号)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等有关规定,按照我公司实际情况,对我公司水泥生产过程作业过程中危险源辨识进行分析、评定,查找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可能造成事故的触发条件。 2、企业概况 2.1企业概况 2.1.1企业人员组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