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税收基础教案(9.10)

1.4税收基础教案(9.10)

1.4税收基础教案(9.10)
1.4税收基础教案(9.10)

《税收基础》教案

4.财产和行为税

财产和行为税是指以纳税人拥有的财产数量或财产价值为征

税对象或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类税。

我国目前开征的财产和行为税主要有:房产税、车船税、印

花税和契税。

5.特定目的税

特定目的税,是国家为了达到特定目的,对特定对象发挥调

节作用而征收的一类税。

我国目前开征的特定目的税主要有: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

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烟叶税和船舶吨税。

(二)按税收管理和使用权限分类

(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

(四)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课堂互动设计

(五)按计税标准分类

二、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税法体系的构成,依据税法调整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

1.税收实体法体系

我国税收实体法体系包括的现有税种: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烟叶税和船舶吨税。

(1)税种征收部门

①关税和船舶吨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管理

②其他税种都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

(2)税法制定部门

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车船税是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发布实施。

②其他税种都是经全国人大授权立法,由国务院以暂行条例的形式发布实施。

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税收基础试题及答案电子教案

税收基础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72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税收基础试题 2012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将每题四个选项中的惟一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 括号。每题2分,共20分) 1. 负有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个人是( )。 A. 实际负税人 B.扣缴义务人 C.纳税义务人 D. 税务机关 2. 我国增值税对购进免税农产品的扣除率规定为( )。 A.7% B.10% C.13% D.17% 3.下列各项收入中可以免征营业税的是( )。 A.高等学校利用学生公寓为社会服务取得的收入 B. 个人销售购买超过5年的普通住房 C. 个人出租自有住房取得的租金收入 D. 单位销售自建房屋取得的收入 4. A公司签定了一份以货易货合同,用本公司300万元的货换取B公司价值260万元的货,A公司应纳印花税为( )。 A. 780元 B. 900元

C. 1680元 D. 2800元 5.周先生将自有的一套单元房按市场价格对外出租,每月租金2000元,其本年应纳房产税是( )。 A.288元 B.960元 C.1920元 D.2880元 6.下列车辆应免缴车船税的是( )。 A.经营用流动餐车 B. 出租汽车 C. 经营用挖沙船 D.拖拉机 7.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不包括下列哪类企业?( ) A.国有、集体企业 B. 联营、股份制企业 C.私营企业 D.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8.企业所得税规定不得从收人中扣除的项目是( )。 A.职工福利费 B.广告宣传费 C.公益性捐赠 D.赞助费支出 9. 《征管法》属于( )。 A. 税收程序法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

附件4: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 (供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使用) 第一部分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的地位、功能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税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总体配套改革的重点之一,税收法制制度已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和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支柱。《税收基础》正是为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国税收制度的需要而开设的。 《税收基础》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知识税收的认知问题,培育学生对学习税收知识的兴趣,了解社会实践中的税收在专业工作、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表现。它以基础会计为前导课程,以金融学基础为后导, 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熟悉各税种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各税种的应纳税额计算。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具备相应的业务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各类企业和各级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各类事业、行政单位的税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税制各要素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掌握中国税制实务中各税种的基本法律内容、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了解税收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善于沟通合作的品质,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现行税制概况。 (2)理解主要税种的含义及征税范围。 (3)掌握主要税种应纳税金额的计算方法。 (4)熟悉税务会计处理中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和账簿的登记方法。 (5)了解相关法规规定及有关金融知识。 2、职业技能目标 (1)会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领购工作。 (2)能根据企业的类型和业务种类判断应纳的税种。 (3)能正确计算相关税费应纳金额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 (4)会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网上申报。

关税教案公开课

第六章第五节第二课时连续号:41 课题:关税——完税价格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关税完税价格的确定以及其应纳税额的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对相关公式的灵活运用。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关税学习的热爱,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完税价格的确定 教学难点: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内容回顾(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完成填空)2分钟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对关税的概念和基本要素等知识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有关关税的完税价格和应纳税额计算、以及申报纳税的相关知识。在新课之前,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上一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 1.关税的纳税人包含哪些? 2.哪些货物经海关审查可以免税? [教师点学生回答,同时提醒学生在导学案上完成相应的填空题] 二、基础知识学习(阅读书本98~99页,完成填空)7分钟 [这部分由学生自主看书学习5分钟,答案展示2分钟] (一)关税的完税价格: 1.概念:关税完税价格是海关以进出口货物的实际成交价格为基础审定的价格。 ——实际成交价格是一般贸易项下进口或者出口货物的买方为购买该项货物向买方实际支付的价格。 2.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一般:以海关审定的成交价格为基础的到岸价格作为完税价格。 到岸价格=货价+运抵起卸前的包装、运输、保险、其他劳务等费用 特殊: 1)运往国外修理的机械器具、运输工具或者其他货物,出境时已向海关报明并在规定期限内复运进境的,应以海关审定的修理费和料件费作为完税价格。. 运往境外加工的货物,出境时已向海关报明并在规定期限内复运进境2)的,应以加工后的货物进境是的到岸价格与原出境货物或类似货物在进境时的到岸价格之间的差额,作为完税价格。以租赁(包括租借)发生进口的货物,应当以海关审查确定的货物的正3) 常租金,作为完税价格。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3. 出口货物以海关审定的成交价格为基础的售予境外的离岸价格,扣除关税后作为完税价格。 /(1+出口税率)完税价格=离岸价格扣除可分列注意:成交价格含佣金 不可分列不扣除 另付包装费:计入完税价格 完税价格=离岸价格/(1+出口税率)+包装费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计算公式: 1.从价:应纳税额=应税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2.从量:应纳税额=应税进出口货物数量×适用税额标准 3.复合:应纳税额=应税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

附件4: 课程标准编写体例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 (供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使用) 第一部分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的地位、功能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税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总体配套改革的重点之一,税收法制制度已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和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支柱。《税收基础》正是为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国税收制度的需要而开设的。 《税收基础》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知识税收的认知问题,培育学生对学习税收知识的兴趣,了解社会实践中的税收在专业工作、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表现。它以基础会计为前导课程,以金融学基础为后导, 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熟悉各税种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各税种的应纳税额计算。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具备相应的业务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各类企业和各级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各类事业、行政单位的税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 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税制各要素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掌握中国税制实务中各税种的基本法律内容、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了解税收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善于沟通合作的品质,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现行税制概况。 (2)理解主要税种的含义及征税范围。 (3)掌握主要税种应纳税金额的计算方法。 (4)熟悉税务会计处理中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和账簿的登记方法。 (5)了解相关法规规定及有关金融知识。 2、职业技能目标 (1)会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领购工作。 (2)能根据企业的类型和业务种类判断应纳的税种。 (3)能正确计算相关税费应纳金额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 (4)会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网上申报。

税收基础教案完整版

税收基础教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税收基础》 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税收基础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任课教师:迟寿政 教学对象:09报关动漫 教研科室:第一教研室 荣成市电视大学 2010-3-11 前言 一、本课程的发展现状、前景 本课程为一村一09报关班和09动漫班学生。本课程侧重税法实务,体系更完备,内容更详实。本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财税专业学生的税法实际操作技能,使其具备从事税收及税收相关业务的工作素质和能力。《税收基础》课程作为一村一09报关班和09动漫班学生,在本科教学课程设置规划中地位突出。 二、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主要讲授我国税收税法实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税收税法的相关概念;了解税收的构成及我国现行税收税法体系和税收管理体制;掌握商品流转课税、所得课税、财产课税、资源课税、行为课税各税类税种的基本原理、立法原则、税制要素、税额计算和征收管理;熟悉税收征收管理相关法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运用税收理论及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实际税收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三、本课程的作用 帮助一村一09报关和09动漫专业学生具备必备的税收知识,了解我国现行税收法制法规,作为专科学历水平必备的知识体系。

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可以为一村一09报关和09动漫专业学生教学规划中其他专业课程的开设打下基础。 四、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讲授、讨论相结合,结合实验室教学,适度配合课堂案例教学和课后作业。具体学习方法见下表。 课程介绍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

附件 4: 课程标准编写体例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 (供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使用) 第一部分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的地位、功能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税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总体配套改革的重点之一,税收法制制度已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和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支柱。《税收基础》正是为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国税收制度的需要而开设的。 《税收基础》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知识税收的认知问题,培育学生对学习税收知识的兴趣,了解社会实践中的税收在专业工作、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表现。它以基础会计为前导课程 ,以金融学基础为后导 , 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熟悉各税种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各税种的应纳税额计算。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具备相应的业务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各类企业和各级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各类事业、行政单位的税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税制各要素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掌握中国税制实务中各税种的基本法律内容、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了解税收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善于沟通合作的品质,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现行税制概况。 (2)理解主要税种的含义及征税范围。 (3)掌握主要税种应纳税金额的计算方法。 (4)熟悉税务会计处理中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和账簿的登记方法。 (5)了解相关法规规定及有关金融知识。 2、职业技能目标 (1)会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领购工作。 (2)能根据企业的类型和业务种类判断应纳的税种。 (3)能正确计算相关税费应纳金额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 (4)会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网上申报。

税收基础教学计划

《税收基础》教学计划 一、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税收基础"是经济管理方面的应用型课程。 "税收基础"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税收的理论部分:税收定义、税收制度和税收征收管理;税收制度部分:包括税收各主要税种的税制要素规定、各税种应纳税款的计算缴纳等。 二、教学安排 学习"税收基础"课程,要求有较强的会计知识基础,因此可以在学习本课程之初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复习或学习必需的会计知识,再此基础上对税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学安排 第1、2、3周 第一章税收概述 重点掌握税收的定义、税收的本质。 税收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税收产生的前提条件。 1.教师讲解 2.完成本章思考题 第4、5周 第二章税收的职能和作用 重点掌握税收的三项职能,税收的作用 1.教师讲解、学生自学 2.完成本章思考题和练习题 第6、7、8周 第三章税收制度 重点掌握纳税人、征税对象, 税率及其应用, 1.教师讲解、学生自学 2.完成本章思考题和练习题 第9、10、11周 第四章中国现行税制概况 重点掌握我国现行税制体系,我国现行税制体系及我国税制改革 1.教师讲解 2.完成本章思考题和练习题 第12、13、14周 第五章流转税制 重点掌握关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的规定;关税的追征和补征;能正确进

行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消费税的各要素规定,计算税款 1.教师讲解 2.完成本章思考题和练习题 3.学生集中辅导答疑 第15、16、17、18周 第六章所得、收益税制 重点掌握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的规定;会进行纳税调整;能正确进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和境外所得扣除限额的计算。1.教师讲解 2.完成本章思考题和练习题 第19周 期末复习 1.组织复习 2、集中辅导 第20周 期末考试 对"税收基础"的学习,应遵循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的要求,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分成了解、掌握两个层次。属于了解层次的,考试时所占份量较轻;属于掌握层次的是考试的重点,一定要深入理解。 计划人:谢珍玉

税收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税收基础课程代码:01445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征税对国家、企业和个人经济利益产生的影响,可能改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格局。因此,社会各行各业中无论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还是制定或执行经济政策法规的政府管理人员,都越来越重视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的学习,都要熟悉、掌握税收理论、政策和法规。税收知识课程在财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税收基础知识是一门有关税收理论、制度和管理的业务课程,与经济生活关系密切。本课程作为经管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用税收思想思考经济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学生通过国家税收课程的学习,可以全面地了解税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制度,掌握各税种的征税规定、计税方法和申报纳税方法;明确纳税人应当承担的纳税义务、应当享有的法定权利以及违反税法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理解、运用和遵守执行国家税法的水平以及分析、解决税收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的财经工作打下坚实的涉税业务处理能力的基础。 本课程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精选讲解相关的税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处理涉税实务的需要出发,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与本专业相关课程的关系 《税收基础知识》在《西方经济学》、《会计学》之后开设,在基本掌握经济学原理、会计基本核算方法的同时,了解国家税收的基本知识体系,掌握我国各主要税种的实务操作能力。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税收内涵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税收本质与形式特征,结合社会经济现象分析税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税收涵义与发展历史(次重点) 识记:税收涵义 理解:税收发展历史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重点) 识记:税收本质 理解:税收的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

税收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税收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概况 税收基础是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各专业的学习者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也可以用于财政、税收、会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等财经类专业学生或从业人员了解税收知识,学习税收操作技能。课程规定90课内学时,5学分,一学期授完。 二、内容体系及教学要求 税收基础课程分为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两部分。第一章税收概论汇总了税收定义、税收制度和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二章至第十章分别论述税收制度的具体问题。 在税收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应系统讲授税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实践出发,提出和分析理论问题,培育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税收制度的教学中应重点讲授税收制度中的征收管理、计税方法等实际税收业务问题,注重应用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运用实际案例阐明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税收制度的精神和实质,能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税款、申报缴纳等税收实务操作。 税收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业务课程,对理论联系实际要求较高,需要掌握的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方面,具体内容可划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其中应用又可以细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在学习税收基础课程之前应当具有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 三、教学资源 税收基础课程包括文字教材(教科书)、录像教材、随书光盘、网上辅导等。 (一)教学包 教学包包括文字教材和随文字教材同时发行的课程学习指南、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和两盘综合讲授的VCD。 文字教材《税收基础》为合一型,由杨秀琴老师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二版,是学习的主要媒体。它既包括主要教学内容,又包括学习指导部分。文字教材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编写,力求体现远程教育的特点,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每章之前有内容提要、学习要求;每章之后有基本概念、思考题、练习题等。 课程学习指南是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详细的计划。 课程形成性考核册是学习过程中随时进行的考核,因为所占比例较高,应该督促和帮助学生按时完成。 随书光盘讲授对整个课程的综合安排、考试情况和每章的重点问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看。 (二)录像课 税收基础课程另外提供由王庆雯老师主讲的9讲录像课程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讲授,每课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讲税收概论讲授税收的基本理论问题、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和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规定。 第二讲增值税(上)讲授增值税的基本内容和有关规定。 第三讲增值税(下)讲授增值税的实务案例。 第四讲消费税讲授消费税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案例。 第五讲营业税和关税讲授营业税和关税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案例。 第六讲行为税财产税和资源税讲授这些税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案例。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上)讲授企业所得税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企业所得税(下)讲授企业所得税的实务案例。

税收基础(公开课)

《税收基础》公开课授课教案 教师:孔莹莹 一、教学时间:2013.6.7 教学班级:1202班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征税对象、税率及计税 依据;掌握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以及所得税额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的确定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个人工资薪金中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话筒教学课时:2节 五、教学过程 第四章所得税制 第二节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 一、个人所得税概念: 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 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以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但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三、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共11项)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四、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最低3%,最高45%。 五、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依据 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 六、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算 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 1 不超过1500元的不超过1455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 5 1005 5 超过35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过272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 2755 6 超过55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412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超过57505元的部分45 13505 例4.5-- 例4.8 (略) 例4.9 某公司职工王某在2012年1月取得单位发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24000元, 取得当月工资收入4100元,计算王某1月取得的工资及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应 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第一步,计算王某1月取得的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100-3500)×3%-0=18(元) 第二步,计算王某1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1)确定使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①计算商数 商数=全年一次性奖金÷12个月 =24000÷12=2000(元/月) ②按商数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2000元/月 所对应的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 (2)根据第(1)项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4000×10%-105=2295(元) 第三步,计算王某1月份取得的工资及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应纳税额=18+2295=2313(元) 例4.10刘某在2012年1月份取得单位发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9000元,取得当 月工资收入2900元,计算刘某1月份取得的工资及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应缴纳 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第一步,计算刘某1月份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由于刘某1 月份取得的工资收入为2900元,低于费用扣除额3500元,因此应纳税额为0。 第二步,计算刘某1月份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1)确定适用税率和数算扣除数。 ①计算商数 商数=(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资收入与费用扣除的差额)÷12个月 =(9000-600)÷12=8400÷12=700(元/月) ②按商数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700元/月所 对应的适用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 (2)根据第(1)项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资收入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9000-600)×3%-0=8400×3%-0 =252(元) 第三步,计算刘某1月份取得的工资及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额=0+252=252(元)

税收基础知识教案

第一章税收概论 第一节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税收的概念、税收的本质与特征、税收产生的前提条件、税收的职能和作用。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税收的定义,明确政府为什么征税和纳税人为什么缴税,理解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等税收基本特征,要求掌握税收的职能作用,了解税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税收的概念、税收的本质与特征、税收产生的前提条件、税收的职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等税收基本特征。税收的职能作用。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一、税收的产生 税收,全称“国家税收”,简称“税”,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标准,采用强制性手段,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 (一)税收产生的条件 社会条件 税收产生的社会条件是国家公共权力的建立,即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产品分配,国家的产生是税收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国家是阶级的产物。 经济条件 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是私有制的存在。除了取决于国家公共权力这个前提条件以外,还取决于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即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税收是社会再生产中的一种分配形式,是一个经济范畴。一个经济范畴的出现,必然有其内在的经济原因。 (二)、税收产生的历史过程 中国自夏代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以后,在夏、商、周三代,土地均归王室所有,即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当时的国王不仅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全国土地的所有者。国王对其所拥有的土地,除了一小部分由王室直接管理外,大部分分封给诸侯和臣属,也有一小部分授给平民耕种。在这样的土地所有制度之下,中国税收的产生,同西方奴隶制国家有所不同,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 早在夏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于国家凭借其政权力量进行强制课征的形式——贡。到商代,贡逐渐演变为助法。到周代,助法又演变为彻法。夏,商、周三代的贡、助、彻,都是对土地原始的强制课征形式,在当时的土地所有制下,地租和赋税还难以严格划分,贡、助、彻既包含有地租的因素,也具有赋税的某些特征,从税收起源的角度看,它们是税收的原始形式,是税收发展的雏形阶段。 春秋时期,鲁国适应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实行的“初税亩”,标志着中国税收从雏形阶段进入了成熟时期。 除上述农业赋税外,早在商代,中国已经出现了商业和手工业的赋税。商业和手工业在商代已经有所发展,但当时还没有征收赋税,即所谓“市廛而不税,关讥而不征”。到了周代,为适应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开始对经过关卡或上市交易的物品征收“关市之赋”,对伐木、采矿、狩猎、捕鱼、煮盐等征收“山泽之赋”。这是中国最早的工商税收。 综上所述,税收的产生,取决于相互制约着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国家公共权力的建立,二是私有制的出现。税收是国家公共权力与私有制存在的必然产物。关于税收产生的实际历史过程,由于各个国家具体历史条件不同,因此,这个过程也不完全相同。欧洲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奴隶制国家,确定奴隶占有制度初期,就出现了土地和奴隶的私有制,形成了城邦经济、奴隶主大庄园经济、寺院大地产经济以及家庭奴隶制等私有经济,所以欧洲奴隶制国家形成以后,随即出现了对私有土地征收的税收。

税收基础教学大纲.doc

税收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又是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征税对国家、企业和个人经济利益产生的影响,可能改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格局。因此,无论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还是制定或执行经济政策法规的政府管理人员,都越来越重视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的学习。 税收基础是一门有关税收理论、制度和管理的业务课程,与经济生活关系密切。是财政、税收、会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等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必选课程。 二、课程任务 通过税收基础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税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制度,掌握各种税的征税规定、计税方法和申报纳税方法;明确纳税人应当承担的纳税义务、应当享有的法定权利以及违反税法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理解、运用和遵守执行国家税法的水平以及分析、解决税收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的财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税收基础课程72课内学时,4学分,一学期授完。一般应具有“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等基础知识,应与“财务会计”同时或之前开设,它是学习“国际税收”和“税务管理”等其他相关财经类课程的基础。 四、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在税收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系统讲授税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实践出发,提出和分析理论问题,培育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重点讲授税收制度中的征收管理、计税方法等实际税收业务问题,注重应用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运用实际案例阐明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税收制度的精神和实质,能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税款、申报缴纳等税收实务操作。 五、课程教学要求层次划分建议 税收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业务课程,对理论联系实际要求较高,需要掌握的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方面,具体内容可划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其中应用又可以细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如概念、意义、作用,各种税对税制要素的规定,征收管理的规定等。

税收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范文讲课教案

第一章税收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税收特征的是()。 A.强制性 B.无偿性 C.稳定性 D.固定性 2.税收法律主义也称法定主义、法定性原则,税收法律主义可以概括成几个具体的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税收法律主义具体原则的是()。 A.课税要素不变原则 B.课税要素法定原则 C.课税要素明确原则 D.依法稽征原则 3.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对于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这符合税法基本原则的()。 A.税收法律主义原则 B.税收信赖合作主义 C.税收公平主义 D.实质课税原则 4.税收法律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优于税收行政规章。这一规定体现了税法适用原则的()。 A.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B.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C.税收公平主义原则 D.法律优位原则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税法的效力范围的是()。 A.税法的空间效力 B.税法的时间效力 C.税法对人的效力 D.税收法律高于税收行政规章的效力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税法司法解释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 B.国务院对税收行政法规的解释 C.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解释 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作出的共同解释 7.下列选项中,不可以作为判案依据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 B.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作出的共同解释 C.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解释 D.财政部作出的行政解释 8.根据税收法律关系的规定,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国家是真正的征税主体 B.税务机关的征税权可以行使,也可以选择放弃 C.税务机关通过法律授权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征税主体 D.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具有不对等性 9.下列选项中,不会引起税收法律关系消灭的是()。 A.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B.因不可抗力的原因导致纳税人不能按时如期缴纳税款 C.纳税义务因超过期限而消灭 D.某些税法的废止 10.下列与纳税义务人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纳税人就是负税人 B.在代扣代缴关系中,代扣人是真正的纳税人 C.在代收代缴关系中,代收人是真正的纳税人 D.纳税人与负税人有时候一致,有时候不一致 11.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下列关于税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税目代表征税的深度 B.税目包括列举税目和概括税目 C.消费税、资源税、营业税都有列举税目的税目税率表 D.实行列举税目的税种,凡列入税目的都征税,未列入的不征税 12.下列关于累进税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比较复杂,但累进程度比较缓和,比较合理 B.目前我国只有土地增值税适用的是超率累进税率 C.当计税基数是绝对数时,超倍累进税率实质上就是超额累进税率 D.目前,累进税率的几种具体的形式在我国都有运用 13.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对于个人取得的稿酬所得,规定在适用20%税率征税时,按应纳税额减征30%,这个税收优惠政策属于()。 A.税基式减免 B.税额式减免 C.税率式减免 D.免征额减免 14.下列关于税收程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职税收基础教材

税收基础(会计专业)(第3版)》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的国家规划教材,是第三版。《税收基础(会计专业)(第3版)》内容为:税收概述,税收制度,流转税制,所得、收益税制,资源税制,财产税制,行为税制,税收管理概述,税收征收管理。 《税收基础(会计专业)(第3版)》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篇税收基本理论 第一章税收概述 第一节税收的概念 一、税收的定义 二、税收与国家、经济、财政、法律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税收的本质与特征 一、税收的本质 二、税收的特征 第三节税收的职能 一、组织收入职能 二、调节经济职能 三、社会管理职能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作用 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筹集资金 二、体现公平税收,促进公平竞争 三、调节分配,促进共同富裕 四、调节经济总量,保持经济稳定 五、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对外经济往来 思考题 第二章税收制度 第一节税收制度与税法 一、税收制度的概念 二、税法的概念 第二节税制的构成要素 一、纳税人 二、征税对象 三、税率 四、减税、免税 五、纳税环节 六、纳税期限 七、纳税地点 第三节税收分类 一、按征税对象的性质划分 二、按税收管理和使用权限划分 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 四、按计税标准划分

五、按税负是否转嫁划分 第四节税收负担 一、税收负担的概念 二、税收负担的内容 第五节税收制度建立的原则 一、财政原则 二、效率原则 三、公平原则 第六节我国现行税制体系及税制改革 一、我国现行税制体系的内容 二、我国的税制改革 思考题 第二篇中国现行税制 第三章流转税制 第一节增值税 一、增值税概述 二、增值税征收范围 三、增值税纳税人 四、增值税税率 五、增值税计算 六、增值税的减免税及出口退(免)税 七、增值税纳税申报办法和纳税地点 八、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 第二节消费税 一、消费税概述 二、消费税的内容 三、消费税的计算和申报缴纳 第三节营业税 一、营业税概述 二、营业税的内容 三、营业税的计算和申报缴纳 第四节关税 一、关税概述 二、关税的内容 思考题 第四章所得、收益税制 第一节企业所得税 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及特点 二、征税对象 三、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四、企业所得税税率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 (新)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 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对税收知识的进一步了解的课程。该课程是一门介绍税收基本理论,我国税制以及税收管理的课程。在当前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该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学习税收基础是今后学习纳税实务课程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会计业务知识。同时,学习好该课程也是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一个重要基础,也为今后的工作做一个良好的铺垫。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的地位、功能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税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总体配套改革的重点之一,税收法制制度已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和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支柱。《税收基础》正是为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国税收制度的需要而开设的。 《税收基础》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知识税收的认知问题,培育学生对学习税收知识的兴趣,了解社会实践中的税收在专业工作、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表现。它以基础会计为前导课程,以金融学基础为后导, 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熟悉各税种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各税种的应纳税额计算。 2 课程设计思路 1.本课程以各种税种要素为主要知识点进行讲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理解税对于会计的重要性,同时紧密围绕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训练,补充教材上相应的知识内容。 2.各章节所呈现的知识内容应相互区别理解,也可从会计知识方面进行更详细的解释,以便于学生接受相对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做到课程之间相互衔接,体现该课程的多元化。 3.在对税收概论的掌握上,结合各主要税种(尤其是从业考试涉及的主要税种)要素熟练掌握,以练习的方式强化理解。 4.本课程总学时72学时,建议理论讲授57学时,实训11学时,复习测试2学时,

2014税收基础教学计划

税收基础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 一、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税收基础”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税收的理论部分:税收定义、税收制度和税收征收管理;税收制度部分:包括税收各主要税种的税制要素规定、各税种应纳税款的计算缴纳等。 “税收基础”是经济管理方面的应用型课程。在学习完本课程之后,学生应能根据所学到的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具体知识点参看税收基础教学大纲。 二、教学安排 学习“税收基础”课程,要求有较强的会计知识基础,因此可以在学习本课程之初安排一定时间让学员复习或学习必需的会计知识,再此基础上对税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和解决问题。 时间学习内容学习要求教学安排 第1、2、3周第一章税收概述重点掌握税收的定义、税收的本 质。 税收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税收 产生的前提条件。 1.教师讲解 2.完成本章思考题 第4、5周第二章税收的 职能和作用 重点掌握税收的三项职能,税 收的作用 1.教师讲解、学生自学 2.完成本章思考题和练习题 第6、7、8周第三章税收制 度 重点掌握纳税人、征税对象, 税率及其应用, 1.教师讲解、学生自学 2.完成本章思考题和练习题 第9、10、11周第四章中国现 行税制概况 重点掌握我国现行税制体 系,我国现行税制体系及我 国税制改革 1.教师讲解 2.完成本章思考题和练习题 第12、13、14周第五章流转税 制 重点掌握关税的纳税人、征 税对象和税率的规定;关税 的追征和补征;能正确进行 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消费 税的各要素规定,计算税款 1.教师讲解 2.完成本章思考题和练习题 3.学生集中辅导答疑 第15、16、17、18周第六章所得、收 益税制 重点掌握个人所得税的计 算,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征税对象和税率的规定;会 进行纳税调整;能正确进行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和境外 所得扣除限额的计算。 1.教师讲解 2.完成本章思考题和练习题 第19周期末复习1.组织复习 2、集中辅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