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教中传说的八大菩萨

佛教中传说的八大菩萨

佛教中传说的八大菩萨
佛教中传说的八大菩萨

佛教中传说的八大菩萨

一、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有时又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吉祥,据说他出生时家中出现许多吉瑞祥兆,因此而得名。中国佛教认为山西五台山就是文殊菩萨说法道场。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有很高的地位,是众菩萨之首,他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宣讲佛法。大部分文殊菩萨像是身骑狮子,以狮子勇猛、表示菩萨智慧威猛。二、普贤菩萨,梵名为“三曼多跋陀罗“,即普通贤善的意思。是佛教中常见的一尊菩萨。他和文殊菩萨一起,作为释迦牟尼佛的胁侍菩萨,一个象征智慧(文殊),一个象征真理(普贤)。中国佛教认为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说法道场。普贤像大多是头戴宝冠,身穿菩萨装,坐于一六牙白象上,普贤菩萨有延命益寿之德。三、大势至菩萨,又称得大势菩萨或大精进菩萨,简称为势至。据《观无量寿经》说,此菩萨以独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界一切众生,使他们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因此号为大势至。四、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受到最普遍、最广泛的信仰,在佛教各种图像或造像中,观音菩萨的像也最为常见,而且种类繁多,变化也极大。观音又作观世音、观自在、光世音等。在佛教中,他是西方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上首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佛教经典讲,世间众生在碰到各种困厄灾难时,

只要信奉观世音菩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时他就会“观其音声”而前来解救,使受难众生即时得以脱困,所以这们菩萨的名号就称为“观世音”。经中说,观世音是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如果有众生遭受水火之灾,只要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入大火就能够不烧、遇水淹即得浅处。如有众生因刀兵相加,或有牢狱之灾难,只要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观世音菩萨能给处于危难中的众生以无畏的力量,使他们不畏恐惧。他还能满足众生生儿育女的愿望,求男得男,而且是“福德智慧之男”,求女得女,还是“端正有相之女”。五、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一起,是东方琉璃光世界的教主药师佛身边的两大胁侍菩萨。他们的身份如同释迦佛身边文殊、普贤菩萨,以及阿弥陀佛身边的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六、月光菩萨,和日光菩萨是一对,为东方琉璃光世界药师佛胁侍菩萨。七、地藏菩萨,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菩萨曾家释迦佛的嘱托,要在释迦佛灭度后、弥勒佛降诞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诸道中的众生。而且他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有情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祝愿礼拜供奉其像,就得到无量功德的救济。相传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说法道场。成为与普陀、五台、峨眉齐名的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每年农历七月三十,即传说地藏菩萨诞辰之日,各地前来朝拜的佛教徒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八、韦驮菩萨,

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佛教护法天神。在中佛教寺院中,他一般被安置在天王殿中,在笑脸相迎的大肚弥勒像的背后,背对山门,面朝大雄宝殿。佛经中说,韦驮菩萨对信奉佛教的人都有特别的护佑作用。

佛教四大经典爱情故事

佛教四大经典爱情故事 (一)前世是谁埋了你 从前有个书生, 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 未婚妻却嫁 给了别人。 书生受此打击, 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眼看奄奄一息。这时, 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一下他。僧人到他床前, 从怀 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 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 看一眼, 摇摇头, 走了……又路过一人, 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 走了……再路过一人, 过去, 挖个坑, 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 疑惑间, 画面切换. 书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 洞房花烛,被她丈夫掀起盖头的瞬 间…… 书生不明所以。僧人解释道:看到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吗?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 你是第2个路过的人,曾给过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 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 丈夫。书生大悟,唰地从床上做起,病愈。 二)蛛儿与芝草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 的修炼,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主光临了圆音寺,看见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兴。离开寺庙的时候,不轻易间地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蜘蛛。佛主停下来,问这只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个问题,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来,有什么真知灼见。 “怎么样?”蜘蛛遇见佛主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佛主问到:“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点了点头,离开了。 就这样又过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旧在圆音寺的横梁上修炼,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主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你可还好,一千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你再好好想想,我会再来 找你的。” 又过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爱之意。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三千年来最开心的几天。突然,有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难过。这时佛主又来了,问蜘蛛:“蜘蛛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对佛主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认识,我让你到人间走一朝吧。”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蛛儿。一晃,蛛儿到了十六岁了,已经成了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长的十分漂亮,楚楚动人。 这一日,新科状元郎甘鹿中士,皇帝决定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蛛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状元郎在席间表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场的少女无一不被他折倒。但蛛儿一点也不紧张和吃醋,因为她知道,这是佛主赐予她的姻缘。过了些日子,说来很巧,蛛儿陪同母亲上香拜佛的时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亲而来。上完香拜过佛,二位长者在一边说上了话。蛛儿和甘鹿便来到走廊上聊天,蛛儿很开心,终于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没有表现出对她的喜爱。 蛛儿对甘鹿说:“你难道不曾记得十六年前,圆音寺的蜘蛛网上的事情了吗?”甘鹿很诧异,说:“蛛儿姑娘,你漂亮,也很讨人喜欢,但你想象力未免丰富了一点吧。”说罢,和母亲离

中国佛教三大派别的起源

一、汉地佛教的起源 自从西汉末东汉初佛教传入中国,随着佛经译介的发展,佛教越来越被更多的中国人所理解与接受。到了南北朝时期(420-589),由于佛经的大量翻译,出现了诸多的佛教学派。这些佛教学派各自以研究一部分佛典佛经为宗旨,独尊一经一论,各学派分别以大小乘佛教的佛典佛经中的某一部为研习对象,进行不同的阐释,互相辩论、争鸣。佛教学派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并为佛教宗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到了隋唐时期(589-907),为了满足各个阶层广大佛教徒对教义、教规和修持的要求,以适应佛教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各个佛教寺院的经济利益,从印度传入的“判教”(也称教相判释)得以广泛流行。佛教各宗派为了树立自家的理论权威和地位,对佛教的经典著作和各派教义作出了不同的综合分类,判别浅、深、大、小、权、实、偏、圆等,判定哪一部佛经、哪一种教义是佛祖的最终和最圆满的说法,同时把自家的阐述理论摆在最高地位,以此作为立宗的依据,这就是“判教”。这样,中国佛教宗派产生了,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八大宗派。 二、藏传佛教的起源 藏传佛教的经典以藏文为主,因主要在西藏形成和流行,故得名。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喇嘛为藏语,是上师的意思。 7世纪,西藏赞普松赞干布在他的两个妻子尼泊尔公主布丽库蒂(一译墀尊)和唐代文成公主的影响下,信奉了佛教,他还专门为两位公主建造了惹摩伽寺和大昭寺,用以供奉佛像。松赞干布积极支持佛教在西藏的传播,组织人员将佛经翻译成藏文。650年,松赞干布去世,西藏佛教发展陷入缓慢时期。8世纪时,天竺僧人寂护、莲华生等到西藏传播显、密两系宗教。9世纪,赞普朗达玛禁止佛教流行,使得佛教传播在西藏中断了一百多年。10世纪末期,在新兴封建领主阶级的支持下,佛教以喇嘛教的形式得以复兴。喇嘛教是佛教与西藏原有的本教(又称笨教)长期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产物。13世纪后期,由于元朝统治阶级的支持,上层喇嘛开始掌握政权,逐步形成政教合一的局面,并将该教传入蒙古和中原等地区。 藏传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教派,主要有七大宗派。 三、云南上座部佛教的起源 古印度原始佛教分化以后,形成了上座部和大众部两个派别。据史载说,释迦牟尼逝世后二百年,阿育王举行佛教第三次结集后,派传教师向周围国家和地区传播上座部佛教,其王子摩哂等比丘被派往今斯里兰卡创立以大寺为中心的上座部佛教僧团。约公元前1世纪,在斯里兰卡举行上座部佛教第四次结集,首次用巴利文将上座部佛教三藏记录成册。11-14世纪,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确立上座部佛教为国教。国为最初到南亚、东南亚一带传播佛教的比丘属于上座部,所以南传佛教徒便称它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又因为南传佛教使用的经典属于巴利文语系,所以又称巴利佛教。目前,南传佛教传播的地区包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以及我国云南地区。 云南上座部佛教属于中国三大佛教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思茅地区、临沧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地区的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和部分佤族以及其他民族部分民众之中。由于信徒以傣族居多,所以又称傣族佛教。在6-7世纪时缅甸系佛教曾传入云南,后由于战争等原因而绝灭;8世纪以后治地佛教也曾影响这一地区;12世纪,泰国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地区,紧接着缅甸佛教再次传入;15世纪后有了很大的发展,直至今天。 云南上座部佛教的教义较多地保持原始佛教精神,它尊崇释迦牟尼为唯一的教主,不承认释迦牟尼以外还有其他诸佛、菩萨的存在,因此佛寺中普遍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只使用巴利文佛经;注重“自度”,通过个人努力,以期达到阿罗汉最高果位;以四谛、八正道、十

佛教中传说的八大菩萨

佛教中传说的八大菩萨 一、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有时又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吉祥,据说他出生时家中出现许多吉瑞祥兆,因此而得名。中国佛教认为山西五台山就是文殊菩萨说法道场。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有很高的地位,是众菩萨之首,他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宣讲佛法。大部分文殊菩萨像是身骑狮子,以狮子勇猛、表示菩萨智慧威猛。二、普贤菩萨,梵名为“三曼多跋陀罗“,即普通贤善的意思。是佛教中常见的一尊菩萨。他和文殊菩萨一起,作为释迦牟尼佛的胁侍菩萨,一个象征智慧(文殊),一个象征真理(普贤)。中国佛教认为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说法道场。普贤像大多是头戴宝冠,身穿菩萨装,坐于一六牙白象上,普贤菩萨有延命益寿之德。三、大势至菩萨,又称得大势菩萨或大精进菩萨,简称为势至。据《观无量寿经》说,此菩萨以独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界一切众生,使他们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因此号为大势至。四、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受到最普遍、最广泛的信仰,在佛教各种图像或造像中,观音菩萨的像也最为常见,而且种类繁多,变化也极大。观音又作观世音、观自在、光世音等。在佛教中,他是西方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上首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佛教经典讲,世间众生在碰到各种困厄灾难时,

只要信奉观世音菩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时他就会“观其音声”而前来解救,使受难众生即时得以脱困,所以这们菩萨的名号就称为“观世音”。经中说,观世音是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如果有众生遭受水火之灾,只要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入大火就能够不烧、遇水淹即得浅处。如有众生因刀兵相加,或有牢狱之灾难,只要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观世音菩萨能给处于危难中的众生以无畏的力量,使他们不畏恐惧。他还能满足众生生儿育女的愿望,求男得男,而且是“福德智慧之男”,求女得女,还是“端正有相之女”。五、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一起,是东方琉璃光世界的教主药师佛身边的两大胁侍菩萨。他们的身份如同释迦佛身边文殊、普贤菩萨,以及阿弥陀佛身边的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六、月光菩萨,和日光菩萨是一对,为东方琉璃光世界药师佛胁侍菩萨。七、地藏菩萨,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菩萨曾家释迦佛的嘱托,要在释迦佛灭度后、弥勒佛降诞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诸道中的众生。而且他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有情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祝愿礼拜供奉其像,就得到无量功德的救济。相传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说法道场。成为与普陀、五台、峨眉齐名的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每年农历七月三十,即传说地藏菩萨诞辰之日,各地前来朝拜的佛教徒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八、韦驮菩萨,

佛菩萨的持物四大吉花

佛菩萨的持物四大吉花 佛教四大吉花分别是优昙婆罗、曼陀罗花、莲花和山玉兰。 聚果榕(据说为优昙婆罗原型) 优昙婆罗 优昙婆罗又称优昙华梵语Udumbara音译。佛经中优昙婆罗一般用于形容极难得遇到的佛陀出世。《妙法莲华经》卷七:「佛难得值如优昙钵罗华。」 对于优昙婆罗的种类和样子有很多说法一说为菌类可在木头、玻璃和金属等物体上生长;一说为捕食性昆虫——草蛉所产的卵。草蛉一般在植物上产卵特殊条件下也会在木头、玻璃、金属等其他物体上产卵;另一说是聚果榕《佛学大辞典》说“此花为无花果类。产于喜马拉耶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干高丈余。叶有二种:一平滑一粗糙。皆长四五寸端尖雌雄异花甚细隐于壶状凹陷之花萼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花萼大如拳或如拇指十余聚生。可食而味劣。”此外佛教经典中有一部《优昙婆逻经》名称也是源于此聚果榕。 根据《佛学大辞典》提到优昙华的佛教经典包括《法华文句》、《慧琳音义》、《玄应音义》、《慧苑音义》、《法华玄赞》、《法华义疏》、《翻梵语》、

《法华经方便品》、《同化城喻品》、《同妙庄严王品》与《南史》等。《翻译名义集》亦说《般泥洹经》中提到该花开时金轮王出世的过程。据《法华文句》四上:“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慧琳音义》卷八则说:“优昙花梵语古译讹略也。梵语正云乌昙跋罗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世间无此花。若如来下生、金轮王出现世间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 曼陀罗花(有毒) 曼陀罗花 曼陀罗花又名醉心花、狗核桃、醉仙桃、疯茄儿、南洋金花、山茄花、凤茄花、朝鲜牵牛花。 曼陀罗花是茄科野生直立木质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低纬度地区可长成亚灌木株高一般都在50厘米到200厘米之间根部已经木质化。此花原产于印度目前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常见于荒地、旱地、宅旁、向阳山坡、林缘、草地。 曼陀罗花整株有毒种子毒性最大。花的主要成份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份是东莨菪碱。它的作用是使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受抑制因此古人将此花所制的***取名为“***”。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 1.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宗派: (1)佛教:A:汉族地区佛教(大乘佛教):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慈 恩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真言宗)、[八宗口诀:三天华法,律净 禅密]; B:小乘佛教: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C:藏传佛教: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 (2)道教:全真道,正一道; (3)伊斯兰教:逊尼派、十叶派; (4)基督教:天文教、新教、东正教; 2、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经典: (1)佛教:北传佛教:《大藏经》(《三藏经》); 南传佛教:《大藏经》; 藏传佛教:《甘珠尔》、《丹珠尔》;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 (2)道教:《道藏》; (3)伊斯兰教:《圣训》、《古兰经》;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 (4)基督教:《圣经》;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时称景教 3、中国四大宗教的标志及传入中国的时间: (1)佛教: (2)道教:太极八卦图; (3)伊斯兰教:新月; (4)基督教:十字架; 4、汉族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 (1)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 (2)任何外来宗教都必须地方化、民族化,才能存在和发展。 5、中国云南省有哪几个少数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 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可用口诀联想这些民族的全称:傣德阿布佤)。6教创始于何时何地?创始人是谁? 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 7、佛教发展的四个时期: (1)原始佛教时期:公元6世纪中叶至公元4世纪中叶 (2)部派佛教时期: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大乘佛教)。 (3)大乘和小乘佛教时期: (4)密乘佛教时期。

佛教的特点

世界现存的三大佛教派别分别为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三大佛教,均在我国有所流传。其中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完全是在我国成长起来的,并传播到其它国家,所以中国又称为佛教的“第二故乡”。两千年年前传入中国的异邦宗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即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又让佛教有了新的变化。正是这样,外来的佛教,逐渐演变为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密契合的中国佛教,并于儒、道教在一起,成为支撑着中国传统文化之鼎的支柱。而中国佛教也以它独特方式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人们。 1 中国佛教的融摄性 中国佛教的融摄性反映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融摄,其次是对佛教内部各种思想学说的融摄[1]。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方面,不少研究者已经指出,佛教初传时期,曾经有一个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阶段。由于印度佛教本身并不同意,随着历史的发展又出现不同的派别,各种学说歧义颇大。在印度,各种不同派别斗争激烈,有时为了某种学术胜负,不惜生命代价。但中国佛教宁愿用理性方式,把各种不同的观点融合在一起,排定逻辑的次序,消除矛盾,达到高度和谐。其后出现宗派,但当个各宗派之间纷纷不已的时候,总是会有相应的机构出现做会融工作。我认为中国佛教发展在一种有选择地融摄与积极地协调。 在事务发展的过程中,矛盾的产生是绝对的。但中国佛教总是一种力量,力图融摄诸种异质因子,使之趋于和谐。这就是中国佛教融摄性之所在。 2 中国佛教的创造性 中国佛教不仅具有融摄教内外诸种异质因素的能力,并且具有在融摄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学说或理论,从而使自己提升或者推进一步的能力。这就是中国佛教能够长时间保持生机勃勃的原因。 最典型地反映中国佛教的创造性的是中国佛教宗派的出现。禅宗虽然以“禅”命名,但他们所谓的“禅”与印度佛教的禅定已经完全是两回事。相当多的一批僧人平时不读经,又不坐禅,只是直截了当地在建立佛教世界观的上下工夫。他们这种修行方式与印度佛教大相径庭,实际上是传承了中国儒家的个人修养。正因为禅宗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对印度佛教做了一大创造,所以他成为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

中国思想史重点

1、《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最早的封建礼制教科书 2、《四书集注》即四书章句集注。作者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宋以后,元、明、清三朝都以《四书集注》为学官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占据着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而《四书集注》作为理学的重要著作,也被统治者捧到了一句一字皆为真理的高度,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 3、《读通鉴论》《读通鉴论》是王夫之毕其一生心血,从69岁开始动笔写作在其逝世前才完成的一部史论。借引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系统地评论自秦至五代之间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分析历代成败兴亡,盛哀得失,臧否人物,总结经验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寻求汉族复兴的大道。全书约60余万字,分为50卷,每卷之中以朝代为别;每代之中以帝王之号为目,共30目;目下又分作一个个专题;另在卷末附有叙论四篇。该书文采飞扬,议论纵横,新见选出,论点精到,堪称传统史论中最系统最精彩的杰作,同时也全面地反映王夫之进步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倾向。它既折射了明清之际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之光,又积淀了一个当时心境极为痛苦与矛盾的思想家的深邃反思。所以,总体水平远超出一般史书。全书内容丰富,集中表现了作者发展进化的历史观。他痕恨明王朝的腐败政治,主张改革;反对分裂,主张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压迫;还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对宋明以来的唯心主义道学进行了批判。作者有意识地把评史与论政治结合起来。他认为“读古人之书”必须“揣当今之争”,才能“为治之资”。因此王夫之的史论著作不仅贯穿着他的史学思想理论,也渗透了他的政治思想理论。 4、《天演论》清朝末年,甲午海战的惨败,再次将中华民族推到了危亡的关头。此时,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并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该书问世产生了严复始料未及的巨大社会反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见此译稿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天演论》出版之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到全国,

佛教四大菩萨简介

佛教四大菩萨简介 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是四大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代表中国佛教的特质。普陀山观世音菩萨代表佛教的慈悲(爱心),九华山地藏菩萨代表大愿(孝道),五台山文殊菩萨代表大智(理性),峨嵋山普贤菩萨代表大行(落实),所以这四位菩萨在中国佛界的地位非常崇高,纵然不是在这四大名山,一般比较大的道场也都会供奉这四大菩萨。 1.大慈大悲观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不单是佛教徒,就连一般人也都知道,在一般民间信仰中也是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最受欢迎的一位菩萨。 在中国唐朝时候,为避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而简称观音菩萨,相沿成习,所以现在世人多称观音菩萨。唐朝以后,观音菩萨多被塑画成女性形像,就像一位慈母一样,以此来表现观音菩萨的慈悲。希望用母性的大爱,来表达菩萨对一切众生若赤子的慈悲。所以,菩萨本无男女相的分别,而是为了度化众生,因此在很多观音菩萨的感应故事里,菩萨大多以女身示现,这是众生对无私之爱祈求的感应,是观音菩萨慈爱的象征,也是菩萨形像多是女众的原因。 观音菩萨慈悲心重,真正是不忍众生苦,时刻不忘为众生拔除痛苦而施予安乐,经上说:「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众生多苦,所谓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众苦交煎,正希求一种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辅助与指导,而菩萨悲智双运,所谓「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观音菩萨以其平等、普遍、广博的爱心,赢得了「户户观世音」的信仰与尊敬。

观音菩萨在《楞严经》中,以耳根圆通而被文殊菩萨称赞为二十五圆通中第一圆通,因为「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特别敏略,容易藉由听闻佛法或是梵呗唱诵而起信。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观音菩萨是善财童子所参访的第二十位善知识,善财到补怛洛迦山菩萨住处,观音菩萨为他解说「大悲行法门」。 而《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则是叙述菩萨观世音度化众生种种苦难,随时随处,应以何身而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予以救济。凡是遇到危难的人,称念观音菩萨的名号,菩萨便会实时观其音声前往解救。 中国民间根据《华严经》「五十三参」中,善财童子到补怛洛迦山观世音菩萨住处参访菩萨的说法,结合菩萨在浙江定海县东舟山群岛的诸多感应事迹,认定这里就是观音菩萨在中国的住处,名之为普陀山。沿袭下来,普陀山便成了信众朝拜观世音菩萨的圣地。 根据同样的典故,而有了「童子拜观音」的形像。又有人把善财童子与《法华经》中的龙女,共同做为观音菩萨的左右胁侍。现在我们最常见到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千

我国著名的“四大”

我国著名的“四大” 1、四大古都:南京、北京、洛阳、西安 2、四大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 木盆地 3、四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 4、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5、四大才女:蔡文姬、上官婉儿、卓文君、李清照 6、四大女将:花木兰、梁红玉、穆桂英、樊梨花 7、四大国粹:中医、书画、京剧、武术 8、四大才子: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徐祯卿 9、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 儿》

10、四大美人图:《西施浣纱》《昭君出塞》《貂蝉拜月》《贵 妃醉酒》 11、四大书法字体:篆体、隶书、楷书、行书 12、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13、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14、四大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 15、四大名剧:《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 16、四大名花:牡丹、菊花、山茶、水仙 17、四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蓬莱阁 18、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 19、四大名锦:蜀锦、云锦、宋锦、壮锦 20、四大名山:黄山、华山、庐山、泰山

21、四大名扇:檀香扇、火画扇、竹丝扇、绫绢扇 22、四大名砚:洮河砚、端石砚、歙砚、澄泥砚 23、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4、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2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26、秀才四艺:琴、棋、书、画 27、贵族四术:诗、书、礼、乐 28、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29、四大名园:颐和园、苏州留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 政园 30、四大名亭:醉翁亭、陶然亭、湖心亭、爱晚亭

孟浩然与王维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

孟浩然与王维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世称“王孟”。 王维 是诗佛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 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开元九年(721)进士。任太乐丞,后转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前期的诗大都反映了现实,有着较进步的政治倾向。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鲜明的反映了他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王维是唐代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杰出诗人,他工诗善画,又精通音乐,并能以画、乐之理融会于诗中。 王昌龄 是诗家夫子七绝圣手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夫子”。李白 是诗仙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杜甫 是诗圣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杜甫是一个创作天地很广阔的诗人。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他善于表现重大的主题,也善于描写细小的事物,题材是多方面的。无论五言、七言、古体、近体,都特别出色,又能融合前人艺术的各种长处,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贾岛 是诗奴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李贺 是诗鬼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白居易 是诗魔他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陕西渭南人。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用辞尖锐,主题鲜明。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影响尤大。 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芮城一带),[1]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佛教传说之普贤菩萨

佛教传说之普贤菩萨 之前在《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佛学典故》中曾提到地藏王菩萨和观音菩萨,在《佛教传说之五台山的由来》中也提到了文殊菩萨,四大菩萨中只剩下普贤菩萨的故事还未跟各位讲诉,那么,今天就让小编来讲诉,带领各位朋友走进关于普贤菩萨的传说故事。 传说在天台山的国清寺有一位丰干禅师,一天,他经过赤城道,听见草丛中有小孩子的哭声,他上前一看,看到了一个约摸十多岁的孩子。经过询问,丰干禅师得知小孩无家无姓无名,因见其孤苦无依,就带回国清寺,唤其拾得。拾得聪慧敏锐,原本升任斋堂香灯和执掌出食等杂事,但因被知库灵熠禅师撞见对圣像不恭,被罢免香灯职,改派厨房洗碗碟,他常常将多余饭菜盛在竹筒之中,送给他的挚友寒山子。 普贤菩萨(文章摘自简单购-谢谢阅读) 拾得与寒山子常常来往,并常常跟人讲佛法。后来,拾得掌管牧牛之职。有一天,

法师在堂中说戒,拾得赶着牛群在法堂前靠门站着,擦着手掌笑道:“悠悠哉,聚得作相,如何?”说戒和尚认为拾得大不敬,生气地呵斥说:“一个下人如此狂妄,竟敢破坏我的说戒大会。”拾得见他起了嗔心,就说了一句佛偈:““无嗔即是戒,心净即出家;我性与汝合,一切法无差。”说戒和尚看到拾得疯疯癫癫,气得想打他,呵斥他赶牛出去。 拾得收起了嬉皮笑脸,正色道:“我不赶牛了,这些牛,前生都是修行大德的法师,它们各有法号,如若不信,看我喊它们出来。”随即,他转身对牛群喊道:“前生法师弘靖站出来。”话音刚落就有一头白牛站了出来。拾得又喊道:“前生典座光超站出来。”则又有一头黑牛站了出来。拾得转身:“前生直岁靖本站出来。”一头牯牛应声站出。最后,拾得牵起一头牛说道:“前生没有守戒,虽是人身隐藏在内里却是畜生的心,你们会招此惩罚,怪得了谁呢。佛祖法力通天,可你们却辜负了佛祖的恩典。” 从那以后,寺中僧人才知道拾得并不是凡夫俗子,后来,因为阿弥陀佛化身的丰干禅师对丘太守说:“寒山和拾得二人,是文殊与普贤的化身。”这才使得圣迹显露,与寒山子一同离开了国清寺,不知踪迹了。

初心

初心 作者:鄯爱红 来源:《求知》 2018年第1期 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如菩萨初心,不与后心俱。——《华严经》 【释义】十方三世所有的佛,都会来护念这个初发心的菩萨。世间、出世间任何一个法门,都强调时时护念和坚持初发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俗语即来自此句。 【作者简介】《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上乘菩 萨解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以座下十大弟子之一阿难口述记录的。现广为流传的一共有80卷,为唐朝实叉难陀翻译,这部佛经在汉传佛教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写作背景】《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大乘诸宗奉为宣讲圆满顿教的“经中之王”,被认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观的介绍。唐朝时, 对《华严经》的传播和研究空前地兴盛起来,“华严宗”成为汉地八大宗派之一,延续至今。 【现实意义】初发心是佛教用语,指人们踏入佛门之始,心中秉持的成佛利生之心和真诚 质朴的求法向道之愿。初心最为稳固珍贵,有了初心,人们才能开始成佛之路,怀着初心,就 能成为真正同心同愿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初心。初心纯洁、美好,是我们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年少时笔记本 扉页上的理想,是我们事业开端的承诺与信念,迷途困挫中的恪守与坚持。初心是一种理想, 也是一种情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人都有初心。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的初心,就是党 旗下的誓言,是融入血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 复兴的伟大使命与梦想。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征途漫漫,上下求索。实现梦想的路总是充满困难与诱惑。诗人纪 伯伦在《先知》里说:“我们已经走得很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一些人或因身心疲 劳而寻求安逸,或因路况复杂而迷失方向,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就会找不到回家的路。列宁曾 发出忠告:“共产党员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四种危险”“四大考验”摆在全党面前,在变革的时代,忘记初心就会耐不住清贫、守不住寂寞、经不起诱惑以至于蜕化变节。很 多在反腐败浪潮中落马的贪官都曾是奋进的青年,也有美好而纯洁的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但随 着职位的升迁和权力的增大,放松了警惕、迷失了自我、背弃了誓言,忘记了初心,最终滑向 罪恶深渊。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朱健

佛教法器的作用

佛教法器的作用? 在佛教中人们将这些与之有关的供具、器物道具通常叫做法器。 一类是用于殿堂内部作装饰的物品,如罩在佛像上的华盖‘、挂在室内起庄严菩萨作用的幢、幡、悬于佛前的大缦帐,亦名欢门、置在供桌前的油灯、烛架、香炉、花瓶等等; 另一类为日常生活和举行仪式时使用的物品,如用于修行用的木鱼、斋堂常悬设的“梆”、用于报时用的“云板”或“云鼓”、诵经时呜叩用的圆磬,以及在举行佛事时使用的乐器和各种器具供物,都可以作为法器来看待,它们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区分。制作法器的材料多种多样,有的是用绸缎,有的用竹木,有的用金属,一般说来,法器因在特定的场合下使用,故带有神圣性和庄严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时选用的材料和制作的工艺都要求的较高,以满足于祀神的愿望,并达到一定的水平。 法器是举行法事时的辅助工具,在庄严的法事上,敲打钟鼓鱼磬,吹响唢呐号角,营造了浓重而又神秘的宗教气氛。例如,古人讲经,强调“声、辩、才、博”四种基本功。《高僧传》说:“非声则无以警策,非辩则无以适时,非才则言无可采,非博则语无依据。”“声”是指讲经时的钟鼓声,它能在讲经的氛围中起到令人警醒的作用;“辩”指谈吐自如,

恰到好处;“才”指文采横溢,辞藻华丽;“博”指广征博引,上下跳跃。佛门法器,种类繁多,它们的作用、大小、形状、质地也各不相同,由于历史的变迁,区域文化的差异,宗派的不同,一些法器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异。佛教的法器用途,一般可以分为报时、供养、装饰、法会、修持等几大类。 报时的有钟和鼓等,清晨先鸣钟后击鼓,是“晨钟暮鼓”,傍晚先击鼓后鸣钟,是“暮鼓晨钟”。在大年三十的喜庆夜晚,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都要用钟声来结束狂欢的时刻,你看悠劲十足的钟绳,钟杵来回运动,慢慢往复,上下摆动,钟声浑厚、深沉、圆润、绵长,扣人心弦,这就是来自佛教的大钟。佛门把击鼓作为报时和集众的法器。此外,在现在佛门里,鼓更多地成为一种赞诵的道具,在举行佛事活动时,敲鼓是为了配合唱念的活动,用鼓声来助阵,让信徒们更加生发信心。盛香的法器就叫香炉。据说佛教的香炉很可能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火炉。婆罗门教认为在炉中焚烧供物可以得到神灵的保佑。铜、铁、陶瓷、青石、白玉都是制作香炉的材料。香炉的规格大小不一,大到数尺,小到方寸。特别是小香炉是比丘随身携带的“十八物”之一。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香炉的造型也渐渐中国化,呈现出千姿百态,有方斗型的,狮子型的,仙鹤型的,莲花型的,但最具中国特色的当属宝鼎型的和塔楼型的。佛门中也有一种

中国历史上的各大武林门派!(有图)

【少林】 少林是中国武林的泰斗,是 中国人从佛习武的代名词。 少林武功更是博大精深,藏 经阁内收集了三十六路拳脚 十八般兵器;少林武术,是 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林功夫是中国武术中体系 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 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 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 之称。少林弟子皆入佛门, 由于天下武功出少林,所以 俗家少林弟子往往心系武学, 也学有所成。因此说少林是 中国的重要品牌,现在一些 武术流派和网络武打游戏都冠以少林。少林武术历史故事非常多。据史载和传说,世人皆知的有:隋末唐初十三棍僧救唐王,紧那罗变形退红巾。少林寺僧兵为国立功最为人乐道的是在明朝,也是少林武术发展鼎盛时期。嘉靖年间,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少林寺僧兵多次应诏出征,威猛骁勇,为国捐躯。朝廷为嘉其义烈,在少林寺山门前立旗旌表,遗石尚在,塔林有铭可考。 武当派 武当派为内家之宗,起于宋而兴于明。据明末清初黄宗羲 的《王征南墓志铭》,武当派为宋人张三丰所创。其功法 特点是强筋骨、运气功。强调内功修练,讲究以静制动, 以柔克刚,以短胜长,以慢击快、以意运气,以气运身, 偏于阴柔,主呼吸,用短手,武当功法不主进攻,然而亦 不可轻易侵犯。开山祖师张三丰,本名通,字君宝,元季 儒者、道士。善书画,工诗词,中统元年,汉族,辽宁人。 曾举茂才异等,任中山博陵令。自称张天师后裔,为武当 派开山祖师。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 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张三 丰所创的武学有王屋山邋遢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派、三 丰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隐仙派、武当 丹派、犹龙派,等至少十七支。武当是道教武林圣地,与 佛教的嵩山少林寺齐名,故江湖上有“北宗少林,南崇武当” 之说。武当派以“玄天上帝”和张三丰而显赫于世。武当派 弟子,以侠义名满天下,同门之间极重情义。虽然属于道 教全真一派,但却直属麻衣道人、陈抟、火龙真人一系。

史上最全的中级导游考试真题及模拟题_做完必过。(1)

历年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真题及模拟题 全国中级导游考试导游知识专题练习题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答卷中的相应题号后的空档内。每小题1分,共50分) 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C)为主体的文化。 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 B、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 C、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D、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 2.我国京剧脸谱表示“忠勇”、“奸诈”的象征颜色分别是(B) A、黄色、黑色 B、红色、白色 C、赫色、银色 D、黑色、白色 3.构成中国书法视觉形象美的基础是(C) A、汉字的笔墨 B、汉字的笔韵 C、汉字的体势 D、汉字的意蕴 4.从今文化的书法演变来看,行书是由(A)变化而来的。 A、楷书 B、草书 C、隶书 D、篆书 5.20世纪我国画坛“中西融合派”的代表人物是(A) A、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 B、程十发、唐云、齐白石 C、黄宾虹、齐白石、程十发 D、傅抱石、刘海粟、唐云 6. 下列道教信士中对中医学做出重大贡献的是(B) A、邱处机 B、孙思邈 C、王重阳 D、赫大通 7. 藏传佛教中的萨迦派、宁玛派、噶举派和格鲁派依次被称为(B)P96 A、红、花、白、黄教 B、花、红、白、黄教 C、白、黄、红、花教 D、黄、白、花、红教 8、“重己贵生”是道教的人生观。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著名道教人物是(A) A、葛洪 B、王重阳 C、葛玄 D、寇谦之

A、石狮子B莲花纹 C、宫廷式建筑 D、塔 10.基督教从犹太教经典继承而来的经卷是(A) A、《旧约全书》 B、《新约全书》 C、《圣经》 D、《古兰经》 11.自然界中的水、火、山、泽,在“八卦”中为___C、_______ A、乾、坤、坎、离 B、、兑、震、 C、坎、离、、兑 D、乾、坤、震、坤 12.“八卦”中的“”卦指__________ A、天 B、地 C、山 D、水 13.《易传》作者是____D、______ A、伏羲 B、黄帝 C、老子 D、孔子 14.把《周易》神秘化的是___B、_______ A、学理易 B、术数 C、连山易 D、归藏易 15.“阴阳五行”、学说最终形成体系是在____D、______ A、夏 B、商 C、西周 D、春秋战国 16.“五行”一词最早见于____A、______ P12 A、《尚书》 B、《春秋》 C、《左传》 D、《史记》 17.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学派出现于____B、______ A、春秋 B、战国 C、秦代 D、汉代 18.我国古代学术思想最为开放,流派创建最为众多的黄金时代是____A、______ A、春秋战国 B、秦汉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历程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历程 中国目前有四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其中以佛教为首。佛教无论从历史影响力,还是于中国文化,中国国民的关系上,都远非其他教派可与之比拟的。可以说佛家文化已经早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长河之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篇文章通过回顾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探讨宗教发展规律,从而达到对佛教这一东方大教有一个更深跟全面认识的目的。 1,佛法东传,白马西来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五到六世纪,起源地在今尼泊尔,创始人释迦牟尼。大约在公元前后在中国流传,所谓佛法东传,白马西来。关于中国佛教起源的说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古老而最富盛名者,当推汉明帝的感梦求法说,据晋袁宏后汉书的记录:初,明帝遇见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笔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遣使天竺,问其道术,而图其形象焉。此一说法被视为中国佛教的起源。汉明帝十年,有印度僧人用白马驮着经书到达洛阳,在明帝的首肯下,佛教文化得以在中国传播。而当时兴建的白马寺也成为中国佛寺的雏形。其实,佛教传入中国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能早在秦始皇时代,借着往来于西域的商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了一些佛教的事物,至于中国人开始信仰佛教,应该是从后汉时代开始的。 时间进入到三国时期,在此期间内,佛教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北方的魏国和南方的吴国。由于曹魏建都于洛阳,所以说魏国佛教是汉代佛教的延续。在这个时期,仍有不少印度和西域的僧人来华,从事佛经的翻译工作。这些带着信仰,不远万里来华弘法的僧人大都收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欢迎与支持。上层对佛教事业的肯,定必然会带动民间佛教的发展。在魏朝出现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本土僧人——朱士行,他也是第一个到西域取经的汉人,作为求佛的先行者,他比玄奘大师早了约四百年,只可惜后来客死西域。 从汉末到三国这段时期,从中国佛教的发展来看,尚属启蒙阶段,佛教活动主要围绕译经展开,中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佛教体系。但是,经过这数十年的发展,佛教典籍大量涌入中国内地,佛教的主旨经意也开始逐渐扩散传播,为以后佛事活动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个宗教在一个地区的发展总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佛教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一定的气候首先得益于统治者的欢迎与扶持,东汉某年,政治动荡,人民生活困苦,不满情绪加深。这使统治者有了危机意识,希望能通过某种手段巩固自己的统治。而佛教恰在此时出现了,佛家教义讲究忍受现世,强调因果轮回,一个忍字深深打动了统治者,他们希望自己的百姓都能忍现世之苦,以此减少反抗因素。于是,一场宗教与政治的合作开始了。再者,佛教能在当时打入社会内部,还要得益于中国思想的半真空,当时一度被扶为正统的儒家思想已极为没落,道德沦丧,风纪败坏莫此为甚。由于在乱世生活太痛苦,人们兴起出世的愿望,因此,佛教能“趁虚而入”。在这时,佛学起到的是思想工具,思想寄托的作用,因为当时佛学的不成熟,在民众的心目中其还没有上升到宗教信仰的高度。 从严格意义上讲,此时的佛教仍是天竺西域的佛教,而非中国自己的佛教。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之路,仍前路漫漫。 2,“神通类”高僧——佛图澄 西晋时的佛教活动仍以已经为主,其中最杰出的译经师是竺法护。他长居敦煌,并随师周游西域,通晓三十六种西域语言,他共译出一百五十多部三百多部经典。对佛教的贡献极大,因此被尊称为敦煌菩萨。 东晋时期中国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方为东晋所统治,北方则有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统辖。这些北方的统治者,多数来自西域,同时他们也想用佛教来巩固他们的政权。并与以儒道为主流思想的汉族相抗衡。因此,他们往往大力支持佛教的发展。其中后赵的石

西藏天珠知识

西藏天珠知识 在大家的心目中天珠是神秘又神奇的,这和她的材质,她的产地,她的制作工艺,以及她的文化背景是密不可分的。天珠是神圣的,我希望大家不要因为不了解而对其产生神秘感,而是对天珠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对其倍加爱护,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知识和大家共享。 一.【认识玛瑙,玉髓宝石】 天珠是什么?为什么天珠如此珍贵?天珠材质是主要产地在西藏,藏东,不丹,锡金,拉答克等喜马拉雅山域的玛瑙玉髓石,西藏人至今仍认为天珠是[天降石]。天珠为九眼石页岩,矿物元素为二氧化矽及其他微量元素,细可分为玛瑙质与玉髓质成份,为藏密七宝之一,史记载为[九眼石天珠]从科学由来角度说之,天珠之所以珍贵的物殊原因有四:1.天珠的内部结构,具有天然宇宙强烈的磁场能量,经日本研究证实为三,四千年前,火星的陨石坠落于喜马拉邪雅山区,使天珠原矿在强烈撞击下产生十四种火星上和元素,尤以[镱]元素磁场能量特别强烈,造成天珠有不可思议的感应,亦符合藏胞认为天珠为[天降石]之说2.研究指出矿石的硬度越该,磁场超强,而天珠是正宝石,硬度为莫氏7至8.5。3.把同样被广指磁场能量强烈的水晶和西藏产的天珠测试比较其磁场,所得结果天珠磁场是水晶的三倍,水晶磁波为4伏特,不珠则为13伏特。4.天珠的磁场是负离子碱性磁场。能够同时符合以上四项条件,才得以完全具备天珠特质,这也是唯独西藏的玛瑙才称为天珠,而巴西,波斯,苏联,印尼,台湾的玛瑙。既使质地相近但不能称不天珠的原因。为过客观而论,任何矿石都具有磁场,只是强弱有别,镜元素,高硬度,负离子更是让西藏玛瑙磁场效果感应最强,因此市售许多玛瑙宝珠,无论是否来自西藏原产地,大家一律声称[西藏天珠]的原因即在此。 二.【天珠的制作方法】:很多朋友问我天珠上面的图腾是天然的吗?为什么看上去象长在上面的一样,我明确告诉大家,天珠是生产出来的,而非天降。以下就为大家介绍天珠的五种制作方面。 第一型镶蝕瑪瑙黑底上线:这是把碱水,白鉛,或洗滌碱等涂料,涂在末经处理的玛瑙上面,形成白色的线条;这些天然玛瑙的选用,以深色者为佳;常常是选用黑色或红色的玛瑙。第一型镶蝕玛瑙,通常是加热一次就完成,是标准的一度烧。因为制作经较简单迅速;因此,据说,第一型的鑲蝕玛瑙的颜色比较不牢靠,不像第二型那样坚牢不易剥落。第二型鑲蝕玛瑙白化处后上黑底:第二型鑲蝕玛瑙的製作,主要是有两个步骤:1.这是使用碱水,白鉛或洗碱,添在整块的玛瑙上面;第一次加热使它产生[白化](whitening process)。 2 .再来是根据图案的设计,添上磷酸銅,然后加热形成黑色的图案,这样就大功告成了!据说,用这种方式製作和天珠,才是中国西藏同胞心目中的至纯天珠,至于它的品质的好坏,还是在于第一步的[白化]步骤;假入白化的不够完全,或是深入,天珠的品质与价值就会受到影响。第三型鑲蝕玛瑙白底上黑纹:第三型鑲蝕玛瑙的製作是选用一颗末经处理过的天然玛瑙;然后在它的上面添上加热后可形成黑色條纹的涂料。这个流程似乎与第一型的鑲蝕玛瑙相反。据说,印度产的角形天珠,就大多是属于第三型鑲蝕玛瑙,它的代颇为久远。依笔者的意见是,第三型鑲蝕玛瑙的选用,应该是配合淡色玛瑙而来的加工方式。因为如果是深色玛瑙,才适合上白纹线條图案。第四型鑲蝕玛瑙中间白化后上黑底:第四型鑲蝕玛瑙的製作是,(1)把能使玛瑙产生白化的添料。添在玛瑙的中间部分,两边保留不添任何的原石部分。在加热之的后,玛瑙的中间部分变成白色(2)然后是在白色的区域,添上加热后变成黑色纹图案的涂料,在加热后,就成了第四型鑲蝕玛瑙了!据说,大部分比较好的天珠,都是用这种方式作成的。用这种方式做成的天珠,在黑色与白色的部分不透光。而在末添上涂料的两端部分是透光的。依笔者的盼断,第四型鑲蝕玛瑙的製作,主要是受到天然玛瑙原石的限制;这是因为玛瑙原石本身的美丽;工匠本身不想要完全的遮蔽它的石色的美丽,并且可使天珠有比较多样的花色变化。变得多彩多姿。我们可以这样的理解:古玉在出土之后,大家都喜欢它的原色能暴露出来;如果是[满沁]_完全遮蔽了它的石色,反而是较不受重视的。第五型鑲蝕玛瑙中间同时上黑白缐缐:第五型鑲蝕玛瑙的製作,也是比较求快速的做法。培训教材把[白化]涂料与产生黑色纹案的硝酸盐一起添上,然后加热,就可得到这种鑲蝕玛瑙。经验所得,认为第五型鑲蝕玛瑙的色澤比较薄,容易剥落,品质是不如第四型。 天珠的鉴定大凡物质都有吸收生命磁性的特质,它们是不断的在進行,但並不被一般人所察觉。印度教嚴格的规定:不在阶级低的人面前進食,就是为了避免沾了他们的习气。公共图书馆的书,因为许多人的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