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大全3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大全3

名词解释

1心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分钟搏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通常说的心输出量是指每分输出量.

2 败血症: 病菌进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引起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3 人工自动免疫: 是用人工的方法接种菌苗,疫苗或了类毒素等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来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4 发热: 由于制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0.5C)

5 炎症: 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6 临床前预防: 又称二级预防,即在临床前期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使疾病有可能及早治愈或不致加重.

7 药物血浆半衰期: 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用的时间,用t1/2表示

8 隐性黄疸: 指患者血清胆红素虽已超过正常范围但仍在34.4umol/L以下,巩膜和皮肤尚无可见的黄染.

9 细胞凋亡: 是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是与坏死不同的细胞死亡形式.

10 血压: 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11 稳态: 在外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机体内环境各种理化因素的成分,数量和性质所达到的动态平衡状态.

12 有效通气量: 平静呼吸时,每分钟进入肺泡参与气体交换的气量称为肺泡通气量(即有效通气量)

13 抗体:在抗原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的具有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14 组织性缺氧: 因组织中毒,细胞损伤等因素引起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引起的缺氧.

15 脑死亡: 近代认为死亡应当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丧失,整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即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

16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散的内分泌细胞和某些神经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17 免疫球蛋白: 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18 缺氧: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19 炎症介质: 是指一组在致炎因子作用下,由局部组织或血浆产生和释放的参与炎症反应并具有致炎作用的化学活性物质.

20 长期医嘱: 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医师注明停止日期和时间后方失效,在医嘱的有效日期内按规定的间隔时间执行.

21 临时医嘱: 医嘱的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内,应在短时间内执行,即刻医嘱(st)一般在医嘱开出后15分钟内执行,一般只执行1次.

22 长期备用医嘱(p.r.n): 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医师注明停止日期后方失效,病情需要时才执行,写明每次用药的间隔时间,每次执行后应在临时医嘱栏做

记录,

23 临时备用医嘱(s.o.s):医嘱有效时间在12小时,病情需要时执行.日间备用医嘱仅限于日间有效,下午7时后失效;夜间备用医嘱仅限于夜间有效,至次晨7时失效.如未用注销时,由护士用红笔在该医嘱后写明"未用"两字.

24 护理记录单:用于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及已实施护理措施的护理文件.凡患者的生命体征,主诉,病情变化,出入水量,特殊用药,治疗效果,副作用,以及已实施的护理措施均应按时间顺序逐项记录.

25 病区:住院患者接受诊疗,护理及休养的场所,也是医护人员全面开展医疗,预防,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基地.

26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

27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28 主动卧位:患者在床上自己采用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称为主动卧位.

29 频死状态:又称临终状态,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

30 皮下注射法:是将小量无菌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适应于各种菌苗,疫苗的预防接种,局部麻醉和某些药物的注射.

31 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

32 心电监护:是应用心电监护仪长时间显示和记录患者心电变化,及时发现和诊断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

33 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

34 呼吸困难: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及体征,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费力,可出现发绀,鼻翼扇动,端坐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造成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

35 三查七对:三查是指操作前查,操作中查和操作后查;七对是指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

36 雾化吸入疗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

37 酒精拭浴:是利用乙醇的挥发作用及其刺激皮肤血管扩张的作用,通过蒸发而增加机体散热,达到降温目的的一种方法.

38 被迫卧位:是指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动卧位的能力,因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

39 间歇脉:是指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代偿间歇)

40 口服给药法:是指药物经过胃肠道吸收和利用,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给药方法.它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

41 静脉输液法:是利用液体静压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

42 保留灌肠法:是插入肛管,自钢管灌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 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43 徒手心肺复苏法:是利用人工的方法使患者迅速

建立起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的血氧供应,防止加重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44: 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呼吸由浅慢逐渐变深,变快,然后又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过一段呼吸暂停(5-30秒)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其形态就如潮水涨落.

45 间接输血法:是将抽出的供血者的血液,按静脉输液法输给受血者的过程.

46 肌内注射法:是将无菌药液注入肌内组织的方法,适应需要迅速发挥药效或不能经口服,不宜或不能作静脉注射的药物.

47 洗胃法:是通过胃管向胃内灌注溶液再吸出以排除胃内毒物和潴留食物的方法

48 尿失禁:是指排尿失去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49 护理评估:是一个系统地,连续地收集,组织,核实和记录护理对象有关健康资料的过程

50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大于39C,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小于2C,但均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51间歇热:即在一系列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的脉搏,其后又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称为间歇脉或期前收缩,简称早搏.

1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患.

2放射介入:是指采用医学影像设备,技术和Seldinger方法进行经皮穿刺插管,选择性达到所需检查或治疗部位,以达到临床诊断或治疗目的的一种诊疗技术。

3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4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搏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通常说的心输出量是指每分输出量。

5呼吸困难: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及体征,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费力,可出现发绀,鼻翼扇动,端坐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造成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

6器官移植:是指采用手术方法将器官移植到自己体内或另一个体内。

7败血症:病菌进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引起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8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

9胃肠外营养:通过静脉途径给予适量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达到营养治疗的一种方法。

10固定性药疹:是由磺胺类药,米索痛,解热镇痛药,巴比妥等多种药物引起的皮疹,消退后留灰黑色色素斑,经久不退,再次服药常于原处再次出诊并扩大。

11有效通气量:平静呼吸时,每分

钟进入肺泡参与气体交换的气量成为肺泡通气量(即有效通气量)

12抗体:在抗原刺激上由浆细胞产生的具有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13脑死亡:近代认为死亡应当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丧失,整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即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

14胸腹联合伤:闭合性或开放性胸部,腹部损伤,无论隔肌是否穿破,都可能同时伤及脏器,这类多发性损伤,成为胸腹联合伤。

15主动卧位:是指患者自身活动自如,体位可随意改变。

16徒手心肺复苏术:是利用人工的方法使患者迅速建立起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的血氧供应,防止加重脑缺氧,促进脑功能恢复。

17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呼吸由浅慢逐渐变深快,然后又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过一段呼吸暂停(5-30秒)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其形态就如潮水涨落。

18护理评估:是一个系统地,连续地收集,组织,核实和记录护理对象有关健康资料的过程。

19静脉输液法:是利用液体静压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

20九分法:按体表面积9%的倍数来估计体表解剖分区面积的一种方法。

21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22药物血浆半衰期: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用t1/2表示。

23心搏骤停: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

24隐性黄疸:指患者血清胆红素虽已超过正常范围但仍在34.4umol/L以下,巩膜和皮肤尚无可见的黄染。

25DIC: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发生在很多疾病基础上,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并激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的综合征。

26气胸: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

27酒精拭浴:是利用乙醇的挥发作用及其刺激皮肤血管扩张的作用,通过蒸发而增加机体散热,达到降温目的的一种反法。

28潜伏性感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潜伏于机体的隐蔽部分,无大量繁殖,也不排出体外,不能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杀灭,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感染。

29表面麻醉: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施用于粘膜表面,使其透过粘膜而阻滞粘膜下神经末梢,使粘膜产生麻醉现象。

30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体和非病原体,繁殖体和芽孢)的方法。

31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肺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

床综合征。

32医院感染:又称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即指入院时既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而是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医院获得而出院后发病的感染。

33药物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的并为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34败血症:是指病菌进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引起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35肺水肿:过量的液体积聚和(或)溢入肺泡腔内称为肺水肿。其常并发于急性左心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